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琉璃

英语是一门美丽的语言,学习英语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修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英语学习经验和心得,希望对大家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一

提要针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的内外部因素、测量与评估等几个方面对中学英语教学作较系统的分析。

由于英语教学受到社会的普通重视,因此这几年无论在师资还是在教学辅助设备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之余,努力学习和探索各种教学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学。尽管如此,英语教学的总体情况却不尽令人满意。目前,国内外的英语教学界进行了高度的专门研究工作,从不同角度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一系统的分析研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目标是指一门课程目标,这里指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狭义的目标可以是指一个阶段、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目标。我们认为,首先,中学英语是基础教育,它有别于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前者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为以后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打好基础。后者一般有一些具体的目标(参加gre考试、速成商业英语等),它专业性强,以速成、强化为主。其次,我们认为初高中两个阶段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初中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简单的阅读技能,还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掌握准确的发音,它是说的基础。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由于只有句子才能真正完整地表达意义,因此让学生在句子中学习单词是可取的。而且,这些句子必须是地道的英语,而不能是chinglish。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阅读能力,应侧重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起初用于阅读的材料最好是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小故事、幽默文章,以及有关英语民族文化背景的知识,如忌讳、同龄学生的情况等,然后引导学生适当阅读一些浅易的科技文章,介绍一些实用写作材料(如书信等)。

上面只是粗略地谈了笔者对初高中阶段教学目标的总体看法。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自然有区别。在初中阶段主要采用听说法、功能法是比较适宜的,高中阶段则可以语法翻译为主,并辅之以其他一些教学方法。

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具体目标也因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动机水平,视学习的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教学目标应具体化、操作化。

二、教学过程。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由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写作翻译教学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教学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但又有所区别。为了分析的方便,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语音教学。语音教学是英语初学者的关键阶段。学生对语音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其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对语言的全面掌握。值得注意的是语音课不是语音学课,对初学者尤其是模仿能力很强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语音课不必讲授一些深奥的发音理论、发音部位。要求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口型、舌位等知识,只会加大难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通过模仿和操练以及适当的口型矫正就足以使学生掌握一口纯正的语音。

笔者认为,学生在初学字母之后不宜马上学音标,这样容易产生相互干扰。学生在学会字母后,先学习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再学习音标效果可能更好些。

(二)词汇教学。英语学习者最感到困难的可能要算记单词了。许多学生借助于单词表、卡片等工具进行死记硬背,结果却往往令人沮丧。其实单词不是靠死背而应靠活用。单词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词不离句。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如果经常鼓励学生用所碰到的每个生词造几句与日常生活贴近的句子,这样不仅单词容易记住,而且对单词的理解也更加完整、全面。

(三)语法、句型教学。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和测验的一大缺陷就是过分强调语法规则。语法是掌握英语的一种途径、一种辅助手段。学习语法不是目的,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将掌握语法规则当作最终目的,从而忽略了掌握和运用语言本身。可以说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语法上。一般学生在学完语法后,仍然不能听说、不能阅读,而且所学的语法规则不是忘记就是混淆。实际上,一般英美人在日常生活的听说读写中,常见的语法也就是中学英语中所列的十几个基本句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把语法规则加以归纳简化,去掉一些不需要的语法规则,然后花少量的时间对这些语法进行集中教学,用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去说、去读,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规则、运用规则。这样,学生才不致被语法所吓倒,学生对语法的学习过程也就不会学了就忘,忘了又学的低效重复。

近来有人从母语习得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不用学习语法就能掌握母语,从而断定学习英语也不需要语法的学习,而只需不断地模仿、操练,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外语的学习与母语的习得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学生不同于婴幼儿,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必然有助于他们分析语言错误,从而加速规范语言的习得。

(四)阅读教学。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是为阅读、翻译和写作教学作准备的,后者才是检验英语是否真正为学生所掌握的标准。但同时,阅读又是人们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英语的所有语法、句型等基本规律在浅显易懂的文章中就能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难度适当(切忌过难)且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让初学者轻松愉快地掌握一门语言的规律尤为重要。

(五)写作、翻译教学。写作和翻译是一项相对高级、难度也较大的技能。写作和翻译教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英语作文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词汇、语法、造句构思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中阶段,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授一些实用写作,如信件的格式等。要求学生平时用英语写写随感、日记等,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扩大词汇量都是很有帮助的。

翻译教学与其他教学也是相互促进的。在翻译教学中,要注意各民族语言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有自己的一些特定的俗语、俚语。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无法直接翻译的,即两种语言没有对应的词和句。由于高中学生已掌握大部分句型和语法规则,因此要求学生借助于词典翻译一些简单的材料、说明书等是可行的。

三、影响教学过程的内外部因素。

影响教学过程的内外部因素很多,如学生的知识准备、动机和态度、个性、教材、班集体、教师、教学辅助设备等,这里仅就几项主要的因素加以分析说明。

(一)学生的知识准备。知识是融汇贯通的。外语学习虽然不象数学那样有很严密的逻辑性,但它也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同样,困难或信心也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完全地掌握前面的内容,再继续讲授后面的内容。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就体现了这个思想。

(二)动机和态度。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学好外语的关键,对初学者尤其如此。如果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毫无用处,持无所谓的态度,对英语学习没有一点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再好也无济于事的。当然,教师并不是仅给学生讲一些外语学习重要性的大道理就可以奏效的。对初学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让其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用处。

(三)教材。教材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好的教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我们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编写应能体现教学目标,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过程。2.教材的语言应是地道的,切忌出现英语民族不习惯的语言。3.教材的难度应是循环而上升的,要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4.教材中应适当介绍一些英语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尽早地认同和习惯于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5.应有一些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如练习手册、常见语误分析手册、课外阅读手册等。

(四)视听等教学设备。目前英语教学中使用最广的视听设备是录音和录象机。通过录音和录象,可以使学生听到、看到以英语为母语者的原始声音和生活情境,增加学生的兴趣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设备只是辅助性的,它不能完全顶替教师的讲授。

四、测量与评价。

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教学效果。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事实上,考试影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很难说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的缺陷不是错误的考试引起的。

测验题首先要能反映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即要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目标。否则随便出几个题目是无法考察学生的学习目的,这就要求测验题的编制要标准化,要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测验一般可分成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两种。形成性测验可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测验类似于教师按传统习惯使用的非正式考试和单元测验。它强调:(1)测量教学单元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2)使用测量的结果来诊断和改进教学,而不是评定学生的等等;(3)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来编制,凡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均需测量;(4)题目的排列以类别和难度为主要依据,通常是将同类题目由易到难排列;(5)它只注意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并不重视与他人成绩的比较。通过形成性测验,对那些未能达到8要求的学生及时进行补救教学,对那些达到要求的学生补充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让其“吃饱”。

终结性测验一般是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它能使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这种测验与形成性测验大致相同,但因其包含的范围较广,故8测验内容应注意代表性,每类试题的比例应与整个课程各类学习结果所占的比例一致。测量结果主要用于评定学生的成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教学的各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二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楚王听信别人的谣言,连续多次放流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杀。因为当时屈原很有名气,所以许多百姓划船来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便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河中,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新鲜的粽子来喽!”只听奶奶这么一吆喝,我和妈妈顿时来了食欲,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等等,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是什么形状的。不仅粽子的外观千奇百怪,粽子里面包的东西也多得五花八门,有腊肉,有鸭蛋黄,有绿豆,有红豆……每个粽子都香气逼人,让人看见了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咬一口的感觉。我刚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粽子,我们打开电视,啊!上面正播放着赛龙舟时的场景,那热闹的画面紧紧地吸引着我,我们为胜利的队伍喝彩和鼓掌。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咸蛋黄,黄鳝,雄黄酒,黄瓜和黄豆。听妈妈说吃了五黄就会岁岁平安。

今天一早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做粽子。妈妈先拿起粽叶,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叶包上,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可是总是包不好,不是卷粽叶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丑,但是我尝试去做,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时,赛龙舟准备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的直播。只见围栏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声令下:“三、二、一!”接着,一声枪响后,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划出去。

“加油!加油!”现场的加油声、呐喊声源源不断,我们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这时,爸爸突然说:“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问。“福田队远远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时,局面出现了反转,福田队突然猛地前进,超过了其他队,获得了第一名。

“万岁!太棒了!”就这样,端午节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

五月五,端午节,赛龙舟,吃棕子。

这无疑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三五成群,顶着烈日,来到了韩江堤上,因为那里有热闹的赛龙舟。在那里,民俗风气和桨手们的激情吸引着观众。瞧,观众们欢呼声覆盖着全场,桨手们的吆喝声也雄浑有力,大鼓响起,震耳发聩,他们期待着大赛的到来,让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谁喝了一声,龙舟有序地排列起来,桨手们都在沉默中酝酿力量,欲在赛季中爆发!龙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龙即将决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一切。又有人喝了一声,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一声声有节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们划动手桨,汗出浃背,有序配合。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他们你追我赶,向终点飞去。

一阵欢呼,红龙赢了!对手相互祝福,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没有扫兴的气氛。呀,在摆脱压力中体会乡间民意,多么惬意!

朋友,每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张着椅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成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十,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飞行。岸上的人们欢欣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心落后,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划桨健儿使尽平生气力,木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劈风斩浪,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变幻莫测……赛龙舟夺标的那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么?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龙舟健儿不辜负观众的重望,他们沉着、镇定,挥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划着。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划桨法:木桨人水角度小,深度浅,频率快。有一条龙舟遥遥,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魁。他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仰,激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还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楚王听信别人的谣言,连续多次放流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杀。因为当时屈原很有名气,所以许多百姓划船来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便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河中,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新鲜的粽子来喽!”只听奶奶这么一吆喝,我和妈妈顿时来了食欲,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等等,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是什么形状的。不仅粽子的外观千奇百怪,粽子里面包的东西也多得五花八门,有腊肉,有鸭蛋黄,有绿豆,有红豆……每个粽子都香气逼人,让人看见了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咬一口的感觉。我刚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粽子,我们打开电视,啊!上面正播放着赛龙舟时的场景,那热闹的画面紧紧地吸引着我,我们为胜利的队伍喝彩和鼓掌。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咸蛋黄,黄鳝,雄黄酒,黄瓜和黄豆。听妈妈说吃了五黄就会岁岁平安。

今天一早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做粽子。妈妈先拿起粽叶,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叶包上,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可是总是包不好,不是卷粽叶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丑,但是我尝试去做,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时,赛龙舟准备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的直播。只见围栏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声令下:“三、二、一!”接着,一声枪响后,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划出去。

“加油!加油!”现场的加油声、呐喊声源源不断,我们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这时,爸爸突然说:“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问。“福田队远远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时,局面出现了反转,福田队突然猛地前进,超过了其他队,获得了第一名。

“万岁!太棒了!”就这样,端午节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

五月五,端午节,赛龙舟,吃棕子。

这无疑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三五成群,顶着烈日,来到了韩江堤上,因为那里有热闹的赛龙舟。在那里,民俗风气和桨手们的激情吸引着观众。瞧,观众们欢呼声覆盖着全场,桨手们的吆喝声也雄浑有力,大鼓响起,震耳发聩,他们期待着大赛的到来,让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谁喝了一声,龙舟有序地排列起来,桨手们都在沉默中酝酿力量,欲在赛季中爆发!龙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龙即将决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一切。又有人喝了一声,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一声声有节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们划动手桨,汗出浃背,有序配合。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他们你追我赶,向终点飞去。

一阵欢呼,红龙赢了!对手相互祝福,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没有扫兴的气氛。呀,在摆脱压力中体会乡间民意,多么惬意!

朋友,每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张着椅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成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十,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飞行。岸上的人们欢欣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心落后,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划桨健儿使尽平生气力,木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劈风斩浪,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变幻莫测……赛龙舟夺标的那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么?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龙舟健儿不辜负观众的重望,他们沉着、镇定,挥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划着。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划桨法:木桨人水角度小,深度浅,频率快。有一条龙舟遥遥,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魁。他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仰,激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还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我们村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了。

农历五月初六是家乡的龙舟节。我刚吃过粽子,就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来到潢涌河边看赛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

下午2时,比赛开始了,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村的12条龙舟一字排开。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迎接的彩船、划过的龙船……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比赛到了紧要关头,人们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呐喊声,我放眼看去,原来是下二村旗子的红队落后了,在观众的的支持下,挠手们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龙船,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风破浪的。强风,在潢涌大河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纹,冲上了前头,其它龙船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下二村龙船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鼓舞广大群众。

据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战国时期,那时,七个皇帝各镇守一方,分别是:楚国、燕国、秦国、鲁国、齐国、魏国、赵国。其中,北方的秦国最为强大,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国,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国与齐国合并攻击秦国,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听的屈原劝告,还把屈原逐出楚国。最后,楚国被秦国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旧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旧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赛龙舟需要队员们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才能划得快,它宏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四

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都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准则,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并以交际法语言教学为理论依据。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发现语言规则并创造性地活用这些规则的过程,任何人类语言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学家布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首先要努力创设真实自然的社会语言情景。不仅要借助手式、动作、表情、实物、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贴近教材内容的直观情景,而且要用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描述创设言语情景。在本堂课的设计中也是充分体现了这点。在教授有关疾病的单词时,我就借助绷带,通过绷带绑的不同位置来解决单词。某些绷带无法表示的疾病如cough,cold等就通过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来展示。其次,交际法教学强调“以任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实践,要求根据显示生活中对英语的实际需求,模拟各种生活语境,情境,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机会,它注重的不仅是语言在形式,语法上的准确性,更强调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可行性,交际的技巧性,以及训练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应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堂课中,为了训练目标语言,我设置了各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来操练目标语言,并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模拟看病的过程,让学生在交际的同时,体验生活。通过这个活动,把生活中的交际场合搬进课堂,使课堂变为一种具体的社会交往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交际过程。这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交际法教学让学生参与,有时伴有情景或模拟场景,这样让学生更能贴近生活,学生成了主角,自然而然地他们就对英语感兴趣,把学英语当作一种乐趣。

2.教材分析:

(1)根据《课程标准》,分析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2)分析本课内容的知识体系(地位和作用)。

(3)分析本课内容与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说明教学内容的调整、整合、解构和补充。

本课是一堂口语课,学习对象为八年级生。根据《课程标准》的四级目标,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如能和他人结对活动询问身体情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如能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医疗用具,根据教师的亲身示范,以及课件上所展示的目标语言四人小组扮演医生和病人。本课的话题选自八年级(上)unit2what’sthematter?sectiona。在学习了身体各部分单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谈论自己及他人的健康状况,了解基本的医学常识,懂得常见病的基本处理方式,并能针对健康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有利于提高青少年了解常见的基本卫生知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本课的核心语言项目是“askandanswerabouthealth”。学会用“what’sthematter?”来询问他人身体状况。通过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绷带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疾病的表达方式,从视觉上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结对练习,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任务的训练巩固所学的基础语言材料:ihavea…youshould/shouldn’t…由于本节课是一节口语课,我们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删除了材料中的听力部分,只保留了2a里面关于疾病的和针对相关疾病给出建议的单词。为了体现课堂的完整性和语言的真实性,我们还对教材做了一定的补充如:增加了两个关于疾病的单词:cold和cough。对3a的对话做了少许修改及扩充,从原材料的提一个建议修改为提多个建议,并视学生自己水平进行适当扩充,使其更贴近实际,让学生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创造口语练习的条件。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五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外婆和妈妈包好了白米棕子,烧熟后裹着白糖给我吃,每次吃到这白米棕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呜啊呜”地吃下去,边吃还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今天是个快乐的日子!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六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原汉人南徙开发八闽,带来了中原纪念屈原的端午风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糅合成八闽传统的端午趣俗。

端午节“出生”在中国,习俗由来与传说甚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广泛深入人心。但总体而言,福建和台湾的端午节庆同出一源,民间沿袭习俗亦大致相若,足见台海两岸人民一脉相承、鱼水相依。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七

“吃粽子,吃粽子喽!”终于盼到奶奶这清脆甜美的声音了。我告别了亲爱的小伙伴,一个箭步跑回家,笔直地站在奶奶身边喊道:“报告,我回来了。”妈妈在边上点着我的鼻子说:“你这速度都快赶上火箭了。”笑声在院子里回荡着。

我特别喜欢吃奶奶包的红枣粽子,香香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极了。当一层一层的苇叶摊开来,江米的醇香也越来越浓的扑到鼻子,流进了我心田。看着手里的粽子,白得透明,鲜得诱人。我迫不及待地吃着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就只剩一个角了。“慢慢儿吃,细细儿嚼,听爷爷给你讲讲端午节吧。”

爷爷蒲扇一摇,故事就开始了:“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当年的五月五日,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就是因此得来。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听到消息,马上把船划进茫茫的洞庭湖进行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我使劲地点头。是啊!端午节吃粽时不能忘了我们纪念的是一个人,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没有国,哪有家。没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哪有丰衣足食的百姓。屈原爱国就像爱自己的家,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亲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值得世世代代崇尚。

吃着手中香甜的粽子,听着屈原爱国的感人故事,真是个幸福的时刻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群众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群众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群众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孩子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就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就岁岁平安了。”

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八

端午吃粽子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端午节的粽子品种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欢迎的是肉粽、板栗粽、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如加入桂圆、蜜饯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一位药王,因为民间说法五月是“毒月”,这位药王就将药材包裹在粽子里分发给群众们吃,人们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个端阳节的时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挂艾条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药,能提神醒脑、杀虫灭菌。每年端午节,黔西南州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挂上艾条和菖蒲,菖蒲可以驱魔祛鬼保平安,艾条则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体健康,在安龙等地,尤其是妇女,在端午节这天都会随身带上一两片艾叶,据说能僻邪驱瘴。

饮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间认为雄黄酒能让蛇、蝎、蜈蚣等毒虫畏惧,于是在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让身体健康。

“游百病”。“游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节一种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当天人们总要到中草药市场逛一逛,看看各种中草药,闻一闻满街的中草药味道,顺便带上一些菖蒲和艾叶回家挂在门口,据说这一闻就能驱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每年的端午节,大人们就缝制一些小动物挂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驱邪避灾。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叶,有的撒上一点雄黄,以避除秽恶之气,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_,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_,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_,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_》、《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阳历中总是频繁地变换日子,但是在农历中,永远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春秋时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国以后就成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人们要进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妈妈每年都是在外面买粽子,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软磨硬泡要求妈妈给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竟然答应了。

一切材料准备就绪,妈妈拿出两块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糯米泡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把青绿色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个与外面不一样的肉粽。”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三片粽叶放在手心,卷成一个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层糯米,再放入几块猪肉,接着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来,用手压得紧紧的,右手拿起一个粽线在粽子上紧紧缠绕三圈,紧接着来一个完美的打结,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痒痒的,于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开口,糯米漏了出来。“第一回嘛,这也不错了。”得到妈妈的鼓励,我包得更起劲儿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四个小时,期盼已久的粽子终于到了出锅的时候,打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有粽叶的清香也有猪肉的味道。最后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这个端午节非常的有意义,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有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熬煎。”你们猜这个谜语是什么?对了,就是粽子!

端午节那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爸爸负责给家人们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到我们家吃粽子。看妈妈忙得“轰轰烈烈”,我问妈妈粽子是什么馅料的啊?妈妈说“红红火火大枣馅”。只见妈妈把一个枣包在粽米里,最后拿叶子包裹起来。包好之后,妈妈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放到蒸锅中。过了一会,粽子蒸好了,一共有两大锅呢!空气中弥漫出粽子的香味。妈妈看看表,说:“时间到了!”我深吸了一口气,惊叹地说:“哇,好香啊!”

这时传来当当当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哇,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姐姐都来了!爸爸搬来大桌子,放到客厅,妈妈把粽子放到桌子中间,我们一人一个凳子,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准备开吃。但是我现在不能吃,因为长辈们还在洗手呢,长辈不吃,我们晚辈是不能吃的。过了一会,长辈们洗完了手,我们坐在一起,开始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看奶奶开始吃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我一大口咬下去:“烫烫烫!”妈妈说:“别着急,还有呢,又没人跟你抢!”吃了一会,姐姐过来说:“我给你们拍一张照,然后发到朋友圈吧!”爸爸扭过头说:“啊?又拍照啊!我不想照。”妈妈说:“照相啊?我没化妆呢!”我焦急地说:“姐姐拍我,我好看!”其实,我嘴上全是糯米粒。于是,姐姐就咔嚓照了一张,又点来点去地发到朋友圈。我问姐姐:“拍完了吗?我继续吃啦!”姐姐点点头,我又大口大口地吃我还没吃完的粽子,不得不说妈妈包的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吃粽子是中华文明中的习俗,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九

端午吃粽子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端午节的粽子品种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欢迎的是肉粽、板栗粽、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如加入桂圆、蜜饯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一位药王,因为民间说法五月是“毒月”,这位药王就将药材包裹在粽子里分发给群众们吃,人们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个端阳节的时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挂艾条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药,能提神醒脑、杀虫灭菌。每年端午节,黔西南州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挂上艾条和菖蒲,菖蒲可以驱魔祛鬼保平安,艾条则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体健康,在安龙等地,尤其是妇女,在端午节这天都会随身带上一两片艾叶,据说能僻邪驱瘴。

饮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间认为雄黄酒能让蛇、蝎、蜈蚣等毒虫畏惧,于是在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让身体健康。

“游百病”。“游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节一种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当天人们总要到中草药市场逛一逛,看看各种中草药,闻一闻满街的中草药味道,顺便带上一些菖蒲和艾叶回家挂在门口,据说这一闻就能驱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每年的端午节,大人们就缝制一些小动物挂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驱邪避灾。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叶,有的撒上一点雄黄,以避除秽恶之气,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_,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_,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_,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_》、《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阳历中总是频繁地变换日子,但是在农历中,永远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春秋时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国以后就成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人们要进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妈妈每年都是在外面买粽子,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软磨硬泡要求妈妈给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竟然答应了。

一切材料准备就绪,妈妈拿出两块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糯米泡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把青绿色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个与外面不一样的肉粽。”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三片粽叶放在手心,卷成一个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层糯米,再放入几块猪肉,接着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来,用手压得紧紧的,右手拿起一个粽线在粽子上紧紧缠绕三圈,紧接着来一个完美的打结,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痒痒的,于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开口,糯米漏了出来。“第一回嘛,这也不错了。”得到妈妈的鼓励,我包得更起劲儿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四个小时,期盼已久的粽子终于到了出锅的时候,打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有粽叶的清香也有猪肉的味道。最后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这个端午节非常的有意义,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有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熬煎。”你们猜这个谜语是什么?对了,就是粽子!

端午节那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爸爸负责给家人们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到我们家吃粽子。看妈妈忙得“轰轰烈烈”,我问妈妈粽子是什么馅料的啊?妈妈说“红红火火大枣馅”。只见妈妈把一个枣包在粽米里,最后拿叶子包裹起来。包好之后,妈妈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放到蒸锅中。过了一会,粽子蒸好了,一共有两大锅呢!空气中弥漫出粽子的香味。妈妈看看表,说:“时间到了!”我深吸了一口气,惊叹地说:“哇,好香啊!”

这时传来当当当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哇,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姐姐都来了!爸爸搬来大桌子,放到客厅,妈妈把粽子放到桌子中间,我们一人一个凳子,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准备开吃。但是我现在不能吃,因为长辈们还在洗手呢,长辈不吃,我们晚辈是不能吃的。过了一会,长辈们洗完了手,我们坐在一起,开始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看奶奶开始吃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我一大口咬下去:“烫烫烫!”妈妈说:“别着急,还有呢,又没人跟你抢!”吃了一会,姐姐过来说:“我给你们拍一张照,然后发到朋友圈吧!”爸爸扭过头说:“啊?又拍照啊!我不想照。”妈妈说:“照相啊?我没化妆呢!”我焦急地说:“姐姐拍我,我好看!”其实,我嘴上全是糯米粒。于是,姐姐就咔嚓照了一张,又点来点去地发到朋友圈。我问姐姐:“拍完了吗?我继续吃啦!”姐姐点点头,我又大口大口地吃我还没吃完的粽子,不得不说妈妈包的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吃粽子是中华文明中的习俗,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端午节是跟随爸爸妈妈回湖北爷爷家过的。那天清晨,我被一阵“沙沙”的响声吵醒,走到庭院一看才发现,父亲正在打扫庭院呢。我不解地问道:“爸爸,院里也不算脏啊,为什么要一大早就起来扫除啊?”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觉得有些无趣,就出去找在门外的爷爷去了。咦,爷爷人呢?“我在这儿!”一句话慢悠悠地从头上飘下来。我仰头一望,只见爷爷正骑着扶梯在大门顶上挂一株绿色的植物呢。“爷爷,您这挂的是什么呀?”我指着那颗植物问道。“这是端午节习俗,大院门口插艾蒿,能保一家人身体健康。”爷爷笑呵呵地回答。哇,真的吗,好神奇!我半信半疑地看着那其貌不扬的植物,似乎还闻到一股特殊的馨香味。

“呈丞,过来,奶奶给你戴香囊!”远远地传来奶奶呼叫我小名的声音。我一溜烟跑向奶奶那儿,兴冲冲地猜道:“奶奶,戴香囊是不是也是端午节的习俗呀?”“没错。”奶奶笑着把一个颜色鲜艳的小布袋用绳子穿了起来,挂在了我的脖子上,叮嘱我:“今天一定要戴好哦,它能辟邪!”

我爱爷爷家乡的端午节,更爱那儿习俗背后的美好生活希望和厚厚的历史传承味道!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十

翻译: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端午节放假期间,我和我的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饭。我们常常吃粽子。味道很好。我们看见龙舟比赛。我感到很激动,因为这场比赛是热闹。端午节,我们也喝雄黄酒。有些人认为喝雄黄酒可以保护自己免于生病。端午节很有趣,我非常喜欢。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十一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群众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群众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群众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孩子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今天是6月8日,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呵呵,对了,是端午节。

端午节亦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大夫叫屈原,他很爱国,可以说对国家是赤胆忠心,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就抱着一块石头跳入汨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许多人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便驾着船,向江中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中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是啊,这么一个爱国的诗人,国家应当保护他。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一大早醒来,便闻到满屋子的粽子香洗刷完,我赶紧跑进厨房,从锅里拿了一个正好温乎的肉粽子,大口大口地在电视前吃起来,打开电视,哇!某地已经准备划龙舟啦!

“思思,先把粽子吃了吧!”

“嗯……”,一大口,糯米包的肉下了肚,不到5分钟,一个粽子被我“消灭”了,下一个我可要细细品味了。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甜粽子里的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

端午时节,奶奶总会带来一大包粽子,本身爱吃粽子的我,感到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幸福。

虽然这个端午节很棒,但老天爷不作美呀,我感冒还没好,中午喝完雄黄酒,吃完回锅肉就去打针了。明年端午节,我只求不生病啊!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因此每年过端午节时,我们全家都能够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的时候,总是吃得许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许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今年开始,我们国家把端午节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放假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要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日记。我不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就到网上浏览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内容,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重要日子。

传说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从此人们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活动,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绵延至今,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节日。在网上我还了解到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天在牛头山旅游时,看到一位阿姨手里拿着手里拿着一碗雄黄酒就和一个刷子,在房间和路边到处洒,我好奇地跑过去问,阿姨告诉我,今天洒雄黄酒是为了祛除毒蛇、蝎子。

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妈妈特意到超市买来各种各样的粽子,有蜜枣的、豆沙的、排骨的、红烧肉馅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围着餐桌,品尝这粽子的味道,我吃了一个蜜枣粽和两个肉粽,肉粽里面的腊肉吃起来香喷喷的,我吃得津津有味的。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又一起欣赏端午节晚会,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晚会的节目真精彩,有歌舞、有演讲,晚会上两位年级较大的老爷爷演讲了关于中国人奋战的精神,接着还播放了四川抗震救灾的人们和灾区小朋友一起庆祝端午节的场景,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今年的这个端午节使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一天,我不但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还真正地体会了节日的气氛。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十二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塬。”屈塬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塬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塬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塬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塬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塬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塬。”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叁角行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悲愤投江,百姓怕鱼虾哺食他的身体,就用糯米包的粽子喂养它们,划着小船驱赶它们,后来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吃粽子大家都会,可包粽子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年端午节,我自告奋勇和外婆一起忙活包粽子。外婆提前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一碗红豆和花生,另外还准备了一碗晶莹剔透的蜜枣。接着外婆带着我去水边摘芦苇叶,青翠欲滴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用这个包粽子肯定很好吃,我咽了咽口水。回到家,外婆用开水把叶子烫了一下,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开水烫呀,直接包不行吗?”外婆说:“主要是杀菌消毒,另外呢,烫软了更好包。”没想到外婆这么讲究!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包粽子啦。

只见外婆拿出三片叶子,一片挨着一片排列好,用两根手指压住,旋转一圈,一个圆锥形的壳就形成了。先往里舀一勺米,放一颗蜜枣,再往里面放一勺米,然后放入红豆和花生,最后用手捏紧,将剩余的叶子覆盖上去,再用事先准备好的麻线扎紧。一个可爱的圆锥形小粽子就诞生了。我看得兴致勃勃,也想自己动手试一下,但每个都半途而废,太难了!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外婆安慰道:“别灰心,外婆小时候也不会,长大就会了。”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等着外婆的粽子上桌了。

剥开翠绿的叶子,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一个粽子,口中还残留着香甜的味道。我对外婆甜甜地笑道:“真好吃!外婆辛苦了!”外婆摸着我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五月初五,是纪念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包粽子吃。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在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奶奶就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这让本来就兴奋的我,多了一丝期待。

熬过了十个多钟头,终于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跟着奶奶进了厨房,看着那洗干净的粽叶和浸泡过的糯米,我就知道奶奶早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学着奶奶那娴熟的动作,同奶奶包起了粽子。先把两片粽叶围成一个锥子形,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满糯米,将馅放进去,再将剩下的粽叶把糯米盖上,最后用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既兴奋又激动,毕竟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没有以失败告终。看着这一大盘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包完了粽子,奶奶就开始煮了。没一会儿,整个家中都沉浸在这淡淡的粽香里。煮熟后打开锅盖,顿时,一股“芳香”扑鼻而来。有些睡意的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看我的粽子。拿起一颗粽,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让人回味无穷,忍不住多吃几个粽子。

我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端午节的来历。“秦王要攻打楚国,屈原的提议遭反对,并且被革去职位,流放到楚国各地。流放期间,屈原写出了许多部书,最后跳河而死。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投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

吃粽子已经是我们过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吃粽子”这一端午习俗,我们不能淡忘。

又近一年端午节,小区里早已粽香四溢,艾香沁人。

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国被侵,五月五日,汩罗江边,屈原怀着无尽的不舍和绝望,怀石自沉,用生命谱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我想,那日的江水一定是滚滚向前的,翻滚并咆哮着,包容并接纳着那颗心怀国家的伟大灵魂向前、向前。第二日的江水也定是滚滚向前的,那浪中翻滚的无数吃食和粽子,是百姓对屈原的纪念和爱戴。

关于端午的传说有很多,除了殉国投河的诗人屈原,还有自尽身死的谏臣伍子胥。端午究竟在纪念谁,从无定论,但无一例外,被纪念者都有着高尚的品格和为大国舍小我的精神。

端午节,实际是代代百姓爱国情怀的传承。

端午的习俗各地多有不同,唯有吃粽子全国统一,我们家也不例外。外婆早早地就采摘了新鲜的粽叶洗净备用,泡上一大盆白皙的糥米,配上腌好的猪肉又或是去过皮的白胖花生,烫好的粽叶上铺上泡过的糯米和夹心,外婆一双巧手上下左右一晃动,一颗颗饱满的粽子就成型了,我却是怎么也学不会。

大铁锅里下入粽子,加满冷水,大火煮开,加入木柴煨上一夜,一觉醒来,添一把柴火至水沸。揭开锅盖,蒸汽铺面、粽香拍鼻,再看锅中,粽子们在沸水中吐着泡泡,仿佛在说:“来吃我吧。”让人不禁食欲大开。

香甜软糯的粽子不仅美味,寓意还十分美好。临近小升初考试,妈妈开玩笑说,往年看那些高考家长准备粽子,今年我们家家有考生,也要准备高“粽”呀。

岁岁酬端午,今年觅新意。端午节,愿小升初的我们都能一举高“粽”!

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被院子里散发的阵阵粽叶清香唤醒,我猜一定是奶奶在院子里包粽子。我跑到院子里看到奶奶果然在包粽子。我高兴坏了一蹦三尺高,因为我可想粽子了。我撸起袖子正准备包粽子,奶奶拍了我的手,笑眯眯地说:“包粽子前先要把手洗干净。”我飞快地跑进厕所三下两下就把手洗完了,又拿来一个小板凳坐着和奶奶学习包粽子。

奶奶告诉我包粽子有很多技巧。首先,把粽叶围成三角形,然后再放入糯米,放到一半的时候再放入几颗蜜枣,把粽叶口封好,最后把线绕在粽子上封好粽子。听完奶奶的话,我飞快地包了一个粽子,拿起来向奶奶炫耀,不想粽叶散开,糯米洒了一地。我有一些灰心丧气,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身边,妈妈爱怜地拍拍我的头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出比奶奶包得更好看的粽子。”听了妈妈的话,我认真地包起了粽子。终于,我包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后面的粽子我一个比一个包的好。开始煮粽子了,奶奶把水烧开再把粽子一个一个地放进去,粽子煮熟了,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粽子,爸爸说:“快吃,吃完了我们去看赛龙舟。”

吃完粽子我们来到河边,只见河边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我们穿过人群,看到河面上停着各式各样的龙舟,龙舟上有划船手、鼓手,都憋着一口气要争第一。突然一声哨响,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迅速划出,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最终一直领先的黄队获胜。

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观赏了龙舟比赛,在玩耍的同时学会了一项技能,我觉得特别开心、收获满满。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十三

从前,有个人叫屈原,他因为自己的国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进了江中。人们为了鱼和虾们不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中扔一些饭团、蛋黄、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鱼和虾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现在,我们在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做香包……。

端午节的时候,小姑奶奶包粽子,看着她娴熟的动作,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我学着小姑奶奶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没灰心,决定再好好包一个粽子。这回我把粽叶卷成漏斗状之后,检查底下没有洞,才往里面倒上米,再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说我可以把粽子包的更好,于是我更认真更细心地包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粽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夸我包的越来越好,这就使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包完粽子我们就蒸粽子。蒸粽子的时候,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等粽子蒸熟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绳子,再剥开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扑鼻而来,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这粽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让别人也尝了这粽子,都说这粽子好吃。

吃着香甜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把它做完、做好,这样才能有收获。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爸爸一大早就带我来到了邯郸市国际会展中心,参加“我是晚报小记者,我要我的青春派”活动。

我们所有的小记者在广场集合,分成三队,分别由各自的带队老师引领进场。进场后,第一队学习摄影知识,第二队与陌生人交流,第三队了解汽车文化,各队项目依次开展。

我被分到了二队,来之前看了活动预告,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到了现场真要向许多陌生人进行问卷调查时,我开始有点儿害怕起来。这个人会不会很凶?这个人会不会不理我?他不接受我的问卷调查怎么办?他没时间接受我的问卷调查怎么办我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看到旁边的小记者都在向周围的叔叔、阿姨们做问卷调查,可我的问卷调查任务该怎么完成呢?我还想取得个好名次呢!想到这儿,我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股勇气,直接走向了对面的阿姨,向她发起了“进攻”

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完成了九份问卷调查,夺得了第一名,真的好开心!紧接着是学习摄影知识和了解汽车文化。最后,所有的小记者们照了一张合影,我们把今天的快乐都记录在了这张照片上。好期待下一次的活动早些到来!

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啦!真的是太开心啦!yes!我想对你们说,平时过的端午节是在快快乐乐的包粽子,赛龙舟,而我却过着不一样的,端午节!

我们家今年过端午节啥都没干。待在家里都快要闷死啦!妹妹、妈妈在玩玩跳跳,爸爸一边玩的手机,一边看着电视。玩手机也玩得全神灌注,看电视也是哪样?嘿嘿,在爸爸玩手机玩的特别起劲时,我拿起遥控换了台我喜欢看的电视,正在这时,爸爸又抬起头来看电视,发现电视被我“调换”了,把我狠狠骂了一顿。唉!时间怎么这么折磨我呀!

没事干,没人陪我,我就走上楼,去看了看有没有什么新玩样,能给我玩儿会儿。这时爸爸可能也觉得家里待烦了,就和妈妈一起带着妹妹出去玩。他们在干嘛我都不知道,我还在楼上呆愣愣的找着东西,后来他们关门时才发现已经丢下了我自己出去玩了。我更加生气。在楼下看电视,抢我的电视,我什么都没得干。去楼上找东西,哼他们三个又偷偷溜走,也没带上我就我一个人孤零零待在家中。我还以为他们去玩不了多久,没想到从一点出去一玩就玩到了四五点才回来,回来时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去了这么久,妈妈竟然跟我讲他们回奶奶家包粽子去啦?真是个,不快乐的端午节!

也不能说是很不快乐,很不快乐,爸爸妈妈晚上还是带我去沙滩逛了一圈,但我觉得还是不快乐呀!又是看电视又是出去玩都是他们做的是最快乐的人了!我待家里,电视电视没得看,他们出去,我又没得干,最容易被欺负的人就是我啊!他们好像就是把我当个傻子一样呀!

多么不快乐的端午节发生在我身上,我真的是一个传说中的“倒霉鬼”啊!唉!

一年中的节日,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起个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气四溢的一个早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满街都是卖香草的农人,推车的、挑担的……他们带来了许多还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苏、薄荷、灯心草、车轮叶……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香花:栀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这些花草的香味,流连于其间,不光是嗅觉,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兴奋起来,让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来。

大街小巷卖香囊的小摊也常引人驻足。一个个香囊缝制精巧,造型奇特。你买一个小老鼠的,他买一个小兔子的,挂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给孩子了许多美好的念想。家家粽子飘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一笼一笼出锅,那种香味真是诱人。剥一个沾满蜂蜜,满口满心都流动着甜蜜。

鼻子、耳朵、额头抹上雄黄酒。因为有着特别的意义,那雄黄、独头蒜泡成的酒在这个节日里也不再令人讨厌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一切一切,都因为这个节日而美好起来。这是个飘香的节日,不仅仅空气中流动着香气,似乎连带着人和各种事物都“香”了起来。

这是大诗人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那个朝饮晨露、赞美香草、行洁志廉的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个拒绝邪毒,崇尚高洁的节日。这是一个飘香的节日!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十四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时热闹的场面。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不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往江里投粽子渐渐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红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们南方这边过端午节时,要吃五黄:黄鱼、黄瓜、蛋黄、黄鳝、黄酒。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人去了外婆家,在外婆家里还有一个八十六岁高龄的太太,她现在躺在床上,腿脚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去看望她,在她的床边,我们慰问她,问她身体怎么样,太太说很好,我们来看望她,她有说不出的高兴。而且我们送给她了好多礼物,有:饼干、糖果、牛奶;当然还不会忘记送粽子。在端午节就要吃粽子,可惜我们吃晚餐的时候没吃到粽子,我告诉妈妈:明天早上一定要吃到粽子。妈妈答应了。

端午节的时候,怎么不能忘记插艾叶呢?在外婆家里我们好多地方插了艾叶。门上、花瓶里、篮子里……家里传来了阵阵艾叶的味道。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十五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塬。”屈塬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塬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塬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塬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塬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塬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塬。”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叁角行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悲愤投江,百姓怕鱼虾哺食他的身体,就用糯米包的粽子喂养它们,划着小船驱赶它们,后来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吃粽子大家都会,可包粽子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年端午节,我自告奋勇和外婆一起忙活包粽子。外婆提前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一碗红豆和花生,另外还准备了一碗晶莹剔透的蜜枣。接着外婆带着我去水边摘芦苇叶,青翠欲滴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用这个包粽子肯定很好吃,我咽了咽口水。回到家,外婆用开水把叶子烫了一下,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开水烫呀,直接包不行吗?”外婆说:“主要是杀菌消毒,另外呢,烫软了更好包。”没想到外婆这么讲究!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包粽子啦。

只见外婆拿出三片叶子,一片挨着一片排列好,用两根手指压住,旋转一圈,一个圆锥形的壳就形成了。先往里舀一勺米,放一颗蜜枣,再往里面放一勺米,然后放入红豆和花生,最后用手捏紧,将剩余的叶子覆盖上去,再用事先准备好的麻线扎紧。一个可爱的圆锥形小粽子就诞生了。我看得兴致勃勃,也想自己动手试一下,但每个都半途而废,太难了!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外婆安慰道:“别灰心,外婆小时候也不会,长大就会了。”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等着外婆的粽子上桌了。

剥开翠绿的叶子,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一个粽子,口中还残留着香甜的味道。我对外婆甜甜地笑道:“真好吃!外婆辛苦了!”外婆摸着我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五月初五,是纪念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包粽子吃。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在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奶奶就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这让本来就兴奋的我,多了一丝期待。

熬过了十个多钟头,终于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跟着奶奶进了厨房,看着那洗干净的粽叶和浸泡过的糯米,我就知道奶奶早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学着奶奶那娴熟的动作,同奶奶包起了粽子。先把两片粽叶围成一个锥子形,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满糯米,将馅放进去,再将剩下的粽叶把糯米盖上,最后用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既兴奋又激动,毕竟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没有以失败告终。看着这一大盘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包完了粽子,奶奶就开始煮了。没一会儿,整个家中都沉浸在这淡淡的粽香里。煮熟后打开锅盖,顿时,一股“芳香”扑鼻而来。有些睡意的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看我的粽子。拿起一颗粽,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让人回味无穷,忍不住多吃几个粽子。

我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端午节的来历。“秦王要攻打楚国,屈原的提议遭反对,并且被革去职位,流放到楚国各地。流放期间,屈原写出了许多部书,最后跳河而死。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投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

吃粽子已经是我们过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吃粽子”这一端午习俗,我们不能淡忘。

又近一年端午节,小区里早已粽香四溢,艾香沁人。

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国被侵,五月五日,汩罗江边,屈原怀着无尽的不舍和绝望,怀石自沉,用生命谱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我想,那日的江水一定是滚滚向前的,翻滚并咆哮着,包容并接纳着那颗心怀国家的伟大灵魂向前、向前。第二日的江水也定是滚滚向前的,那浪中翻滚的无数吃食和粽子,是百姓对屈原的纪念和爱戴。

关于端午的传说有很多,除了殉国投河的诗人屈原,还有自尽身死的谏臣伍子胥。端午究竟在纪念谁,从无定论,但无一例外,被纪念者都有着高尚的品格和为大国舍小我的精神。

端午节,实际是代代百姓爱国情怀的传承。

端午的习俗各地多有不同,唯有吃粽子全国统一,我们家也不例外。外婆早早地就采摘了新鲜的粽叶洗净备用,泡上一大盆白皙的糥米,配上腌好的猪肉又或是去过皮的白胖花生,烫好的粽叶上铺上泡过的糯米和夹心,外婆一双巧手上下左右一晃动,一颗颗饱满的粽子就成型了,我却是怎么也学不会。

大铁锅里下入粽子,加满冷水,大火煮开,加入木柴煨上一夜,一觉醒来,添一把柴火至水沸。揭开锅盖,蒸汽铺面、粽香拍鼻,再看锅中,粽子们在沸水中吐着泡泡,仿佛在说:“来吃我吧。”让人不禁食欲大开。

香甜软糯的粽子不仅美味,寓意还十分美好。临近小升初考试,妈妈开玩笑说,往年看那些高考家长准备粽子,今年我们家家有考生,也要准备高“粽”呀。

岁岁酬端午,今年觅新意。端午节,愿小升初的我们都能一举高“粽”!

初三英语端午节(模板16篇)篇十六

“吃粽子,吃粽子喽!”终于盼到奶奶这清脆甜美的声音了。我告别了亲爱的小伙伴,一个箭步跑回家,笔直地站在奶奶身边喊道:“报告,我回来了。”妈妈在边上点着我的鼻子说:“你这速度都快赶上火箭了。”笑声在院子里回荡着。

我特别喜欢吃奶奶包的红枣粽子,香香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极了。当一层一层的苇叶摊开来,江米的醇香也越来越浓的扑到鼻子,流进了我心田。看着手里的粽子,白得透明,鲜得诱人。我迫不及待地吃着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就只剩一个角了。“慢慢儿吃,细细儿嚼,听爷爷给你讲讲端午节吧。”

爷爷蒲扇一摇,故事就开始了:“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当年的五月五日,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就是因此得来。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听到消息,马上把船划进茫茫的洞庭湖进行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我使劲地点头。是啊!端午节吃粽时不能忘了我们纪念的是一个人,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没有国,哪有家。没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哪有丰衣足食的百姓。屈原爱国就像爱自己的家,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亲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值得世世代代崇尚。

吃着手中香甜的粽子,听着屈原爱国的感人故事,真是个幸福的时刻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群众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群众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群众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孩子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相关范文推荐

    新学期语文教研组教学计划(优秀20篇)

    学期计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如果你还不清楚如何制定一个好的学期计划,那么请您不妨看看下面的一些例子,或许对您有

    上学期保育员工作计划(通用18篇)

    通过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建立起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清晰认知,从而更好地迈向成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学期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借

    第二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热门19篇)

    学期工作计划需要细化到每个具体的任务和目标,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计划和执行。考虑到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目标不同,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学期工作计划的模板,供大

    亲子活动开展新闻稿(通用16篇)

    新闻报道需要具备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和判断力,能够及时选题、策划报道,深入报道事件的背后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品新闻报道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我学会了这招小学(热门18篇)

    优秀作文不仅具有准确的语法和拼写,还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运用。这些优秀作文展示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观察力,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爸爸说拿泳板学游水,

    红绿灯小班综合教案(模板20篇)

    在小班教学中,教师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以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范文中的小班教案涵盖了不同学科和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教案的编写。

    小学五年级期中班主任工作总结大全(21篇)

    通过班主任工作总结,可以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借鉴。我任小学五年级班主任

    毕业生个人事迹材料(实用17篇)

    事迹材料可以通过为别人做榜样、鼓励他人进步的方式来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作用。下面是一些经过认真筛选的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大学生活篇:我叫

    知识管理论文(热门18篇)

    范本的价值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标杆,让我们知道如何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些范文范本是不同领域和题材的代表作品,可以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20世纪90年

    保洁事迹报告范文(17篇)

    通过撰写报告,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观点,为决策提供依据。借助以下范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报告范文的写作要领和技巧。每日清晨,天蒙蒙亮时,总会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