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MJ笔神

优秀作文充满个性和特色,能够展现作者独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一

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比如祭奠屈原、祭奠水神、龙神等等,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死后,人们划着船去打捞他的身体,并往江中投粽子等食物,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身体,此后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就流传下来了,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起源的话就要追溯到战国时期了。

治病防病。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求吉祥。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一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驱鬼辟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招百福。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二

又是一年端午节,再续一段粽子情!

端午节到来,我就不觉想起了儿时常常听到的一首端午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唱着歌谣,吃着粽子,歌谣依然,粽子飘香,时光依旧,只是自己今非昔比!回忆、慨叹、寻觅与无言!

端午节成为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时,在这样的时刻总会勾起我们无限的遐思!这一份感觉就像是一篇长长的文字,一次次地呈现在人们的岁月里,让人阅读着这节日的心情!

坐在电脑旁边,我在脑海里尽情地搜索着这端午的情结,如今有的事情回忆起来,才觉得过去的东西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给自己留下深深的遗憾,人生就是来填补遗憾的一个过程,经历了、明白了、痛苦了、努力了、高兴了、失落了……遗憾对自己的生命来说或许会减少一些吧!

也许是端午节的缘故,我的记忆突然回到了儿时……。

儿时,在湖南,每逢端午节到来,母亲也只准备少许的佐料,米或枣,顶多再加上一些白糖,数量并不是很多,母亲总是说,你们还小,只要努力,长大就能吃到更香更甜粽子的。现今看来,吃上粽子早已不是奢望。

如今数年已过去,我已走过了人生的不惑之年。而每每在端午来临的时候,母亲依然亲手包粽子,好多好多,叫我们去吃去拿,粽子香伴母亲的祝福与期待!粽子飘香,艾草青青,在电脑上翻阅着端午节的故事,思绪就像是电脑屏幕上滚动的文字走走停停,心绪一次次被掀起!岁月再一次走进端午,遥远的记忆被时光碾碎而掩埋在尘埃里。但是,沉积了数千年的端午文化被人们一次次修复!端午在传说里,除了是为了纪念一份忘却的记忆,其中有一说法是纪念如屈原、伍子胥,还有孝女曹娥,而后端午就发展为人们相互祝福的节日!端午节也就渐渐成为了人们情感交流的一个驿站!

又到粽子飘香时。今天在品尝美味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我们依然会想起沉浮在岁月长河里英灵们的亡魂,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气节,铸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正气,正所谓: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三

端午节又叫午日节,是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在这一天,就会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四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是一个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实际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渐淡化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这已经不仅仅是端午节所要面临的严峻局面。春节这么重要的节日不照样有人抱怨“年味不浓”了吗?比起圣诞节和情人节,传统节日普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端午节,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们仅仅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的一场“端午节保卫战”,总算让人们高度关注了一下这个节日,但“**”过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想法,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我们太过于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忽视了人们参与其中的行动培养。就像端午节,如果仅仅是吃个粽子,那对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就是简单地测量了一下,大超市到自己家的那一段距离有多远而已。

中国的端午节使人们必须保持肃穆心态的`节日。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显然不利于传承其文化涵义。

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日,为人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从时间上予以保证,使其象征意义上得以重视,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但是,如果仅仅是“双休日”变成了“三休日”,不是简单的放假了事。必须复兴这一节日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维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

二、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1、吃粽子。

在我国春秋事情就已经出现粽子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积淀的食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往粽子里面加入红烧猪肉、咸鸡蛋、香菇、红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腊肉香肠粽、松仁莲子粽、蛋黄火腿粽等等口味。

2、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相传屈原投河自尽后,渔夫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身体,然而依然没有找到,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会在每年的五月五号划龙舟以表示对屈原的哀思。

3、佩香囊。

古时候人们认为给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驱瘟的效果,甚至会在香囊内部装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药等,然后再缝起来,再用一些五彩线扣在香囊的头部,结成一串。有些地区的男女会互相送香囊以表示爱意,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佩戴香囊了。

4、悬挂艾叶。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门眉歘悬挂一串艾叶,表示驱除瘟疫和瘴气。艾叶有一股清香,能够驱赶蚊虫,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们会在门眉处插上艾叶以防止疾病传播。在端午节的时候插艾叶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__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六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是一个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实际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渐淡化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这已经不仅仅是端午节所要面临的严峻局面。春节这么重要的节日不照样有人抱怨“年味不浓”了吗?比起圣诞节和情人节,传统节日普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端午节,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们仅仅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的一场“端午节保卫战”,总算让人们高度关注了一下这个节日,但“**”过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想法,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我们太过于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忽视了人们参与其中的行动培养。就像端午节,如果仅仅是吃个粽子,那对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就是简单地测量了一下,大超市到自己家的那一段距离有多远而已。

中国的端午节使人们必须保持肃穆心态的节日。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显然不利于传承其文化涵义。

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日,为人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从时间上予以保证,使其象征意义上得以重视,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但是,如果仅仅是“双休日”变成了“三休日”,不是简单的放假了事。必须复兴这一节日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维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

01。

吃粽子。

在我国春秋事情就已经出现粽子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积淀的食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往粽子里面加入红烧猪肉、咸鸡蛋、香菇、红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腊肉香肠粽、松仁莲子粽、蛋黄火腿粽等等口味。

02。

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相传屈原投河自尽后,渔夫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身体,然而依然没有找到,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会在每年的五月五号划龙舟以表示对屈原的哀思。

03。

佩香囊。

古时候人们认为给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驱瘟的效果,甚至会在香囊内部装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药等,然后再缝起来,再用一些五彩线扣在香囊的头部,结成一串。有些地区的男女会互相送香囊以表示爱意,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佩戴香囊了。

04。

悬挂艾叶。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门眉歘悬挂一串艾叶,表示驱除瘟疫和瘴气。艾叶有一股清香,能够驱赶蚊虫,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们会在门眉处插上艾叶以防止疾病传播。在端午节的时候插艾叶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

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因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加上祖国被侵略,从而投河自尽。当时的人们知道屈原死了之后,非常哀痛,很多人去汨罗江悼念屈原,甚至有些渔夫会将食物投入汨罗江,希望这些鱼虾吃饱了之后,不要去啃咬屈原的身体,这一举动被很多人效仿,有些人还会使用叶子将饭包起来放入河里。这一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因此,人们会在五月五号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以此举来纪念屈原。

纪念曹娥。

曹娥14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在5月5号则一天于水中溺毙,当时曹娥伤心大哭,并且在5月22日的时候也投江自尽,5天后,曹娥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出水面。当时的百姓都觉得曹娥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因此,知府为曹娥建庙宇、将村镇更名为曹娥村。当时人们认为是曹娥的孝顺感动上天,因此,当地百姓在每年的五月五号会纪念曹娥。

纪念龙的节日:

闻一多曾经将端午节叫做“龙的节日”,那么端午节是为了纪念龙的吗?相传古时候的龙部落会矩形图腾祭祀,因此,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将粽子人到处吃水里让龙去食用,而且赛龙舟所用的也是龙舟,因此,古代人们为了纪念龙的节日,会在五月五号庆贺端午节。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七

每一年的端午节都搞得非常的,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人们的的心情却很兴奋,过节的气氛很浓。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端午节都是吃粽子和赛龙舟,而在。

我的家乡。

会吃一种用麦饼包馅的东西,馅料多得很,有黄蟮,有肉片,有鸡蛋,有炒面………都会被裹在麦饼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饭桌上,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我开心级了!外婆还会在门前挂艾草,听说用来避邪驱蚊的,好讲究啊!

我想:过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过端午节,天天吃好吃!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八

端午节马上到了,很多公司节假日都会有一些福利。我们发了一个大礼盒,哈哈,还是挺喜欢滴,下面上几张照片给大伙瞧瞧,只有三张,本来想多拍几张的,可是某个讨厌的家伙非在那说,把姑娘的心情都说没了,邻桌的妹妹说把他照片放上来一起晒晒,我思考再三,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心情我还是没放,怕大家看了他照片不愿吃饭了,哈哈~~不要告诉他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九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每年我和爸爸妈妈坐车回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端午节,村口有一条小河,到了端午节那天,附近几个村的选手就会在这里赛龙舟,那时候可热闹呢!比赛非常精彩,激烈,选手们个个都奋勇争先,观众们坐在小河两旁为选手加油助威.看完赛龙舟,我们就走回家吃奶奶亲手做的粽子,可好吃了.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日。我们全家人在家吃粽子庆祝这个节日。

妈妈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来了。我看见一个个粽子都是用绿色叶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样子。我脱掉她们身上的“绿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来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软很香!里面还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就问一旁的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诉我说,古时候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罗江。人们为了打捞他,又怕大鱼吃掉他,就向江里面洒下很多粽子,又用龙舟似的小船去竞相打捞。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约定成俗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

听完爸爸的讲诉。我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为什么吃粽子了。原来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啊!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

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喝,一个个都非常强壮。并且不同的龙舟上的人都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按照序号坐好位置。“1——2——3!出发!”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

今天,我来到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包粽子比赛。

一开始,我分到了一袋糯米和一些蛋黄、腌肉、金丝蜜枣、红豆沙,还有一大堆的粽叶和艾草。在看了一位奶奶教的包粽子的方法后,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

后来,有了妈妈的指点终于包出来了一个比较像样的粽子,不过就是比一般的粽子小了些,妈妈说它叫“一口粽”。

这次的包粽子比赛我最终获得了前三名,还得到了一个很可爱的小音响,我真是太高兴了!我悄悄告诉大家喔,其实能让我得奖的这些粽子都是妈妈帮我包的,我妈妈包粽子可厉害了!

虽然包粽子的功劳应该归给我妈妈,但是后来的画彩蛋比赛可都是凭我自己的本事啰!经过老师们的认真评比,我的彩蛋得了个优秀奖。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一

今年的端午节对于我来说是有意义的。

回到老家,我就感觉到外婆神神秘秘的,我问哥哥:“有什么事吗?”哥哥说:“哎,谁干活干的好,就能多分粽子,而且能实现一个愿望!”

我跑到一片相对平缓的坡地上,见外婆在哪里拍白菜仔,急忙去帮忙。

谁知,白菜杆太尖硬,上去就把我的脚扎破了,可是为了我的赛车,干!

我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双脚站开,手尽量往前拿,这样不仅省力,而且拍的快。

掌握了两大诀窍,开始动手了,我握着武器——三叉棒大战了白菜杆“将军”,五百余回合,仍不分上下。此时我早已汗流浃背,手也磨出了泡,百题有多累多苦了。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刚大战完白菜杆“将军”,外婆就又下军令状:占领麦子“城池”。

来到麦地,一望无际的麦子明显要比白菜杆“将军”强大千万倍!

但我是不会认输的,我手拿起白光光的镰刀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勾起来。由于没听要领,我被麦子“军”杀了个措手不及——手被勾出血了。

姐姐见我这番光景,便说:两腿站开,这样腿不会受伤;勾时,镰刀从地面往上勾这样既不会伤手,而且勾的快。诀窍如果早知道,就不会战伤了。我心中怒火大烧,独自手提镰刀,来到一片麦子前,猛勾。转眼间,麦子“军”被我杀的片甲不留。表姐表弟都夸我勾的好。

“吃粽子啦!”中午开饭时,外婆一声喊,我们几个都争先恐后的拥向外婆。

“你们知道吗?粽子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投江自亡表示爱国……”外公还没说完,我就插嘴:“我劳动爱国。”大家都乐了。

今年的端午节因为劳动而显得更加有意义!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二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起个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气四溢的一个早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满街都是卖香草的农人,推车的、挑担的……他们带来了许多还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苏、薄荷、灯心草、车轮叶……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香花:栀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这些花草的香味,流连于其间,不光是嗅觉,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兴奋起来,让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来。

大街小巷卖香囊的小摊也常引人驻足。一个个香囊缝制精巧,造型奇特。你买一个小老鼠的,他买一个小兔子的,挂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给孩子了许多美好的念想。

家家粽子飘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一笼一笼出锅,那种香味真是诱人。剥一个沾满蜂蜜,满口满心都流动着甜蜜。

鼻子、耳朵、额头抹上雄黄酒。因为有着特别的意义,那雄黄、独头蒜泡成的酒在这个节日里也不再令人讨厌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

一切一切,都因为这个节日而美好起来。这是个飘香的节日,不仅仅空气中流动着香气,似乎连带着人和各种事物都“香”了起来。

这是大诗人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那个朝饮晨露、赞美香草、行洁志廉的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个拒绝邪毒,崇尚高洁的节日;这是一个飘香有意义的节日。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三

我和同学们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了。

头一天下午,我们为自己的家长做了一份邀请函。我特别希望妈妈能来,所以邀请函我制作的特别用心。

当我把邀请函给妈妈的时候,妈妈果断答应了,说去,一定去。晚上,我还和妈妈一起包了好多蜜枣粽子。因为妈妈是我们班的家委,要分享给全班学生吃的。我兴奋地一夜难眠。

中午时间到了,家长带着好多吃的来到了教室。我看见了妈妈,她带着和我一起亲手包的粽子,还有好吃的。同学们都愿意把好吃的分享给大家。周钰龙妈妈带了许多彩绳,我和同学们每人一根,我好开心呢,好像这根绳上的小黄鸭都能感受到。

刚开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又让妈妈们给我们佩戴了长命缕,我们边吃美食,边看老师播放的视频《来一斤母爱》。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小时候和妈妈顶嘴,不听妈妈教导,当那个男孩儿终于长大啦,想请妈妈原谅时,妈妈已经不在了,我才觉得我也有好多话想对妈妈说,我和妈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老师和我们都哭了。

伤心过后,到了颁奖时刻。前几轮都没我,我难免有些失落,可当状元有我的时候,我怦然心动,开心极了,听到老师喊我的名字,我和妈妈一起上台领奖,妈妈说她为我感到骄傲。让我今后一定要坚持,继续努力。

活动还是不知不觉要结束了,妈妈走之前让我们和老师合张影,我想这张照片一定是我长大难忘的回忆。爸爸妈妈们都走之后,我和同学们主动打扫卫生,把桌子拉开,我想这就是我长大的开始。

感谢老师和爸爸妈妈们,能给了我们这一个难忘的端午节,感恩遇见吕老师,今天我真的很开心。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四

今天是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受到小妹妹他们的邀请,到他们家过节。不一会儿我们就开饭了,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我拿起筷子就狼吞虎咽就吃了起来。

只见奶奶摸着我的头,对我说:“雯雯,你可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准备这类菜呢?”

我好奇地说:“是不是奶奶想让我吃一顿丰盛的午餐”?

奶奶摇摇头,亲切地说:“今天我准备了黄鱼、黄瓜、黄鳝、蛋黄、黄酒总共5黄,是为了纪念著名诗人屈原。古时候的人们在这一天将好吃的食物都洒在江里,是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哈哈,我点点头说:“我懂了”。

吃完饭后,奶奶从房间里拿来了香囊为我带上。

今天奶奶的午餐真有意义呀,我太喜欢过端午节了。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五

这个端午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既忙碌又难忘的假期,虽然我没能痛痛快快地玩耍,但却做了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星期五的早晨,我们一家早早起了床准去太原参加“曹灿杯”朗诵比赛。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了五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了入住的酒店。

吃过午饭后,我便和同行的小伙伴们开始紧张的练习,看到大家的精彩表现,我不禁为明天的比赛感到紧张。不知不觉到了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一直浮现出比赛的场面。

好不容易到了天亮,我早早起了床,让化妆师把我打扮得帅气、精神,然后妈妈带我去赛场签到。一进到的会场,哇!好多人呀,有的小朋友在练习,有的在焦急地等待,有的在讨论,一个个精沈抖擞,摩拳擦掌。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不禁心里有些忐忑,这时妈妈鼓励我:“不用紧张,就当是一场表演,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就可以了。”我紧张地坐到等候区,认真观看别人的表演,仔细倾听评委的点评,默默开始备战。

终于轮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气,自信地走到台中央开始了表演;“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看到台下的观众和评委老师都沉浸在我的故事中,还露出了笑脸,我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大胆,不知不觉我的表演结束了,当主持人宣布了我的分数后,我惊呆了,居然得了97,5的高分!这时我看到妈妈在台下为我竖起了大拇指,观众们也为我送来了掌声,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仿佛看到金灿灿的奖杯在向我招手。

比赛结束后当我们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累得像头小猪一样呼呼大睡。

这个假期虽然很累,但看到金灿灿的奖杯时,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它是我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它让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坚持、付出就能取得成绩!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六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但我更喜欢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每年五月初五,小孩子们都会佩戴香包和五色线,这是我们的习俗。端午节的前几天,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大街小巷里,老奶奶的小推车上……到处都有制作精美的香包。这些香包形状各异,以动物和花草为主,如十二生肖、如爱心、如长命锁……香包里装着雄黄、艾叶、香末等,有驱蚊辟邪的作用。小小香包代表着家人对我们的爱,每到端午节,妈妈都会给我佩戴香包,香包伴随了我快乐的童年。

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推开我房间的门,大喊道:“起床了,再不起来粽子就要被吃完了。”我听了,急忙从床上跳了起来,穿好衣服,来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可真丰富呀,桌子上摆满了粽子、麻叶、煮蒜、咸鸭蛋。弟弟已经在吃粽子了,我急忙拿了一个肉粽子,拆开线,剥开竹叶,大口吃了起来。

吃着粽子,我便打开电视调到赛龙舟这个频道。只见江面上有红、黄、蓝、绿四队整装待发,裁判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四艘龙舟齐头并进,每条船的前面都有人敲着鼓,指挥队员们划桨。随着鼓声,龙舟像利箭一样在江上前行。最后,蓝队遥遥领先,冲破了终点线,赢得了比赛,我也激动地拍手叫好!

端午节真是有意义的传统节日,我爱端午节!愿屈原的爱国情怀与世长存!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七

“五月五,过端午。你包粽子我敲鼓……”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把我从床上拉起来,说是要去绿道走路,吸收端午节的“阳气”。外面下着蒙蒙细雨,不大,这并不影响大家走路的兴致,绿道上很多叔叔阿姨都在走路,好不热闹。

回到家后,奶奶做了可口的饭菜,我吃的好香。吃完饭后,我联系要好的几个小朋友,一起约好下午去宇佳时代广场参加包粽子比赛。到宇佳后,我们先去服务台报道,然后服务员阿姨给我们点名,分组,发放包粽子的材料。

比赛开始了。我不会包,看着边上的小朋友都是爷爷奶奶帮忙包,而且包的很快。

我很是着急,也向妈妈求救。妈妈说:“宝贝,咱们重在参与活动,关键是你要自己学会包粽子,至于包多少,这个不重要。”然后,妈妈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如何折粽叶,如何放糯米,花生,大枣……虽然我包的很慢,也不是很好看,但是我终于学会了。

接下来,我靠自己的努力,包好了几个粽子。我多么高兴呀!

今天,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意义(实用18篇)篇十八

再过一个月就到端午节,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我先为大家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吧!我先让你们猜猜吧!对了,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们知道了吗?我想,你们应该了解了吧!

现在,我想你们应该要问为什么端午节那天要吃粽子、赛龙舟,那我就告诉你们吧!因为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有关。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你们想知道吗?那我就告诉你吧!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流行于汉族、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小朋友,你们了解端午了吗?

相关范文推荐

    外婆与日子(专业15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体现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独到的见解,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技

    远程网络学习总结(汇总19篇)

    学习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阅读这些学习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学习总结。

    教学实习报告分享(汇总15篇)

    通过写实习报告,我能够对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总结和巩固,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阅读实习报告范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好实习报告。

    我家乡的特产(优秀18篇)

    优秀作文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发共鸣,并给予深刻的思考。下面是一些经典作文的片段和亮点,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我的家乡在陕西武功,那里有一种特产是锅盔。我们那里

    我的大师梦范文(17篇)

    优秀作文不仅能够表达出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还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自从我开始喜欢上吃

    一心不能二用(专业15篇)

    优秀作文在结构上合理紧凑,段落之间衔接自然,逻辑清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参考。一天,我放学回家,一边玩,一边在

    生活中的趣事小学(热门17篇)

    优秀作文应该注重语言的美感,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生动的描写,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写作的灵感。童年是由纯真,幼

    感谢母亲初一(专业19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是对自身学习和成长的总结,更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经验的思考和发现。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经典段落,让我们一起品味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再也没有童年(模板19篇)

    优秀作文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考察和评价,可以展现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亮点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清晨的小山村,在朝

    小班数学图形王国教案范文(19篇)

    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所教知识的深入了解和熟悉,同时也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适用于不同小班教学情境的教案范本,供大家阅读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