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笔尘

五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五年级教案的优秀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一

1、知道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所占空间的大小。

3、会进行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4、知道物体中所含有的体积单位就是它的体积。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里蕴藏着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知识,请仔细听。

师:淘气为难了,拿苹果还是拿鸭梨呢?这节课我们帮淘气想个办法,让他分辨出大小。

(一)认识体积。

1、说一说。

生:……。

师:谁能联系身边的物体,也像这样说说看。

生:纸箱所占空间大小叫纸箱的体积。

师:你能概括一下,究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比一比。

生1:我的苹果体积大,他的橘子体积小。

生2:我的铅笔盒体积小,他的铅笔盒体积大。

(有的学生说红薯体积大,有的学生说土豆体积大,还有的没有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先说?

生1:掂一掂哪个重,那个的体积就大。

生2:放进盛有一样多水的杯子里,谁水面上升的高谁的体积就大。

生3:把土豆和红薯放到同样大的杯子里,再各倒入200毫升的水,谁的水面高谁的体积就大。

师:把无法用观察的方法比出体积大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做实验,可以知道它们的体积大小。下面,咱们就分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工具,进行实验。

生1:我们实验的步骤是把土豆、红薯放到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然后每个杯子里都倒入200毫升的水,结果放红薯的烧杯水面上升到370毫升,放土豆的上升到360毫升,我们组认为红薯的体积大。

生2:我们组先把两个烧杯各放入150毫升的水,再把土豆红薯分别放到烧杯里,观察水面升高情况,得出也是红薯体积大。

生3:我们组用一个烧杯做的实验,首先在烧杯里放200毫升的水,把土豆放进去,看到水面停在360毫升刻度上,拿出土豆再放红薯,水面停在370毫升。说明红薯体积只比土豆大一点点。

师:电脑博士也做了这个实验,看看它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实验的结果怎样?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生:……。

(二)认识容积。

1、认识容器。

(教师出示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茶叶盒,50毫升墨水瓶,学生上台操作。)。

师:排的对吗?可乐瓶能用来做什么?

生:盛可乐、盛水、盛色拉油……。

师:茶叶盒呢?

生:装茶叶。

师:像这类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板书:容器)。

2、感知容积。

生:……。

师:你能从生活中举例,也像这样说一说吗?

生1:塑料桶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桶的容积。

生2:茶杯里盛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茶杯的容积。

师: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杯子里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生2:容器里所盛物体的体积就是他的容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生:不同意,因为水没装满。

生:可乐瓶容积大,墨水瓶容积小。

师: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两个容器,并说出哪个容器容积大,哪个容器容积小吗?

生:教室里的纯净水桶容积大,我喝水的瓶子容积小。

3、比较容积相近的容器的大小。

(出示标有1号、2、号标签的两个瓶子:一个是果粒橙瓶子,一个是康师傅绿茶瓶子,商标都已撕去。)。

师: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咱们分小组解决这个问题。

生1:如果有商标就好了,上面有容积,一看就知道,可是现在没有商标,我们组把l号瓶里装满水,再把水慢慢倒进2号瓶,倒满后1号瓶还有剩余,说明1号瓶容积大。

生2:瓶口太小倒水不方便,我认为把两个瓶子都装满水,倒进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看水面的高度就可知道他们的容积大小。

师:你认为哪一组设计的方法最简便,最容易操作?那就请你们上台来演示。

(学生实验。)。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还掌握了比较它们大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插图。

生:……。

师:他们的说法你同意吗?

说说你的想法。

生:……。

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师:你能想出结果吗?如有困难可用实验方法亲自捏捏看。有结果了吗?

生:我认为一样大,因为一块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样,还是它自己。

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题。

师:谁愿意先说?

生:……。

生:有可能,小明的杯子小可以多倒几杯,小红杯子大就要少倒几杯。

师:说得很有道理。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二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学会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并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对比。

在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主要是通过计算和观察得出的。本节课导入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我安排了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的复习,以唤起学生关于单位间进率的学习经验。在单位间进率换算的教学环节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推算。适当的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思考、研究去探索发现新知识。学生对猜测的结果进行验证,兴趣很浓厚,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或合作探究出进率是1000的。通过猜一猜,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趣味性、吸引他们求知欲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结论;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接着,我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在练一练处理中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尝试了几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每个教师都认同的一个理念,但是怎样将这样一个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呢?不妨从目标让学生提出做起。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前两个知识的学习经验,在面对体积单位时是有能力提出学习目标的。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的机会,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别人(教师)让我解决的问题相比,学生自然倾向于前者。

2、方法让学生探究。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在做单位之间的化聚练习时出错,埋怨学生不细心。冷静的思考一下,学生做错题的原因真的都是不细心吗?有多少学生在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有多少学生记混单位之间的`进率而闹出笑话。造成学生会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授给学生渔,而只授给学生鱼,学生收获的鱼多了,改用的时候就分不清该取哪条鱼了。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四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题目,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1、学习教材第70页例6.

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8平方米=()平方厘米。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平方米=()平方分米。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1、填一填、

7平方米=()平方分米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1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黑板的面积是3()。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0厘米,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分米?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五

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在学生总结基础上,将例3,例4后归纳的方法汇集成一个,并板书出来:

3.作业:课本p40练习八:1,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借助于电脑动画图像(或活动投影图),使学生对体积单位进率是1000的概念,明晰地建立在长、宽、高的三维空间基础上,这样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区别。

体积单位中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之间的化和聚,方法与长度单位之间,面积单位之间的化和聚相同,学生很容易理解,主要的问题是要准确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同时还要注意审题习惯的培养,所以新课中注意学生对计算过程和算理的表述。

带*的例题和练习,可视班级情况选用。新课教学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分为两个层次。通过动画图,帮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对比。

第二部分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相互转化。分为三个层次。体积的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第三层为选学内容。第三部分使学生掌握实际应用题中的单位换算。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六

2.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我们是怎样得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个结论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推导过程。

3.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小组交流。

4.得出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5.类推: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6.巩固练习(略)。

三、实际应用。

1.出示教材中的例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组织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课。

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他们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呢?学生看书,填表。

反思:

1.目标让学生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每个教师都认同的一个理念,但是怎样将这样一个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呢?不妨从目标让学生提出做起。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前两个知识的学习经验,在面对体积单位时是有能力提出学习目标的。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的机会,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别人(教师)让我解决的问题相比,学生自然倾向于前者。

2.方法让学生探究。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在做单位之间的化聚练习时出错,埋怨学生不细心。冷静的思考一下,学生做错题的原因真的都是不细心吗?有多少学生在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有多少学生记混单位之间的进率而闹出笑话。造成学生会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授给学生渔,而只授给学生鱼,学生收获的鱼多了,改用的时候就分不清该取哪条鱼了。

1.借助一条线段是学生明确要表示长短要用长度单位,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他们之间的进率。

3.继续演示课件,由面过渡到体,问学生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后问学生:接下来,你们认为我们该研究点什么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5.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此环节教师要放慢教学节奏,结合学生的汇报及时适时地点拨指导,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评价。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之所以是1000,而不是100,是因为正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0厘米(分米),在1010的基础上,又乘了一个10。学生头脑中一旦有了由一条1分米(10厘米)的线段到一个边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再到一个棱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体的清晰、完整的过程,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

6.演示课件后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刚才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化的时间。

7.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9.引导学生探究不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之后进行专项练习。

10、综合练习,可以融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七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有两个例题及其随后的试一试。例6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有了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体积的概念。例7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个大小不同书盒所装的书的体积,形象而直观地揭示了容积的概念。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玻璃杯的容积,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体会玻璃杯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也就是玻璃杯的容积,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容积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体积与容积意义的学习是后面学习体积(容积)单位、体积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仅能接触到大小各异的物体,还感受到不同的杯子、不同的纸盒所能装的东西有多、有少,这些都是在生活中找到的体积与容积的'原型。现在要把这些生活原型概念化,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可能会受到表面积的影响,认为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对于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也可能会易于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等操作活动中,体会体积与容积概念的真正内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空间与图形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八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一、认识体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作答)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2、“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

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二、揭示体积。

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吗?

手机影碟机电视。

学生回答后,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概念)。

1、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单凭观察,难以比较)。

2、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后,学生很快就确切的说出:左边的长方体体积大于右边的长方体体积。(因为左边长方体有16个小长方体,而右边的只有15个)。

说明: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是用线段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那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用正方体来表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

1、“请你猜一猜1cm3、ldm3、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讨论后让生看着实物共同小结:

棱长是i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手指尖);

棱长是ldm的正方体,体积是ldm3(粉笔盒);

棱长是l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一台洗衣机)。

2、“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4cm3)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五、课题练习:(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借助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让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教学中,我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九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能正确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3.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建立体积概念。

课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教具、1立方米的模型框架、一次性塑料杯、沙子、水、石块、木块、铁球、汽球。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看图给大家讲一讲。

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子放时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二、动手实验,引出概念。

师:究竟是因为石块有重量,还是因为石块占了空间?咱们通过实验来看一看。

实验一:

出示有水的玻璃杯,在水面处做记号。在水杯中放入一块石头,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拿出石块后,再放入大一些的石块,在水面处做一个红色记号。

师小结: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面向上挤。水面向上升,石块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石块小占据的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

实验二:

拿出装满细沙的石子,把细沙倒在一边,把一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把杯子的沙倒出,把一些大的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

观察思考:出现了什么结果?这说明什么?

师小结:放入小木块,外边剩的沙少;放入大木块,外边剩的沙多。这说明木块也占据杯子的空间。木块大占据空间大,木块小占据的空间小。

(学生演示吹气使塑料袋膨胀……)。

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体积”的含义。[板书]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三、解决问题,引出单位。

1、出示教材39页上的两个长方体,请学生比较。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们想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师:这个猜想对吗?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对的。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具中找出1cm3的正方体。

学生找到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的。

2、请你们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cm3。

1m3有多大?

3、大家估计一下,它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验证。

哪些物体计算体积时使用立方米比较恰当?

教师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是较小的体积单位。

4、p40做一做第1题。

师:我们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5、p40做一做第2题。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填空。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12()。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电冰箱的体积约是0.27()。

数学课本的体积约是200()。

2、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小结: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

五、情感体验,本课小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板书设计:

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十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米(m)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

五、思维拓展。

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2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始终采取让学生多动手观察,多体验,自己找出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十一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容积和容级单位教学反思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是在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后,学生对体积有了一定的认识,体积单位已掌握,明白其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能用其解决问题。容积的概念较抽象,理解是重点,鉴于此,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预习,上课直奔主题“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容积了吗?”孩子都能找到答案,但都是在照本宣科。所以老师要求“通过别的例子说明什么是容积”,学生举得例子都很好,这说明一是他们的预习奏效了,二是生活经验对他们很重要。然后找到学生所举物体的共同点“容纳别的物体”,继而抽象出容积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还讨论了“所能容纳”的意思。

用实验1升或1毫升究竟是多少,就不是只靠看书和老师讲解就能感受的到的,有句话说得好“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过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强调的就是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好多时候需要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

本节课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积,其实一部分同学通过对容积意义的理解和一定的生活经验是知道容积的计算方法的,另一部分同学是可以通过细心阅读课本发现的,不仅如此,还可以读到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总之,这节课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有意识地创设了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产生了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容积和容积单位”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操作演示,充分感知,从生活实际入手,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直观操作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容积的意义,建立1升、1毫升液体的量是多少的表象,理解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具有理性的认识。新授中,教师根据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运用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通过比较、测量、计算,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区别,使学生明确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练习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本课的教学,为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十二

1、()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2、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是(),体积是()。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是(),体积是()。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是(),体积是()。

3、单位大小的感知。

举例:1立方厘米的物体;1立方分米的物体;。

1立方米的物体。

一个花圃的`面积约是10();一瓶药水重60();。

一个仓库的体积是125();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48();。

一堆沙的体积是1.98();一瓶墨水体积是约60();。

微波炉的体积约是45()。

文档为doc格式。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十三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小组合作填表:

正方体棱长1分米=10厘米。

体积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投影显示第38页的表)。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

(1)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2)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立方分米0.54立方米=()立方分米。

出示例4,并写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96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显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1.5米=15分米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三、课堂实践。

将练习八的第1、2题填在书上,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八的3、4、5题。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十四

1、使学生感悟体积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意义;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形成体积概念。

两人一份学具(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三把米尺等。

一、抓住体积概念本质,就地取材,创设生活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观察一下自己的抽屉,说一说你们抽屉里有些什么?”

师:“估计一下,你们现在的抽屉还能放些什么?能放多少?”

师:“为什么你们的抽屉还能放东西,说明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

师:“抽屉没塞满说明抽屉还有空间,如果东西放满了,也就没有空间。从有空地儿到没有空间说明什么?”

师:“书包可以把抽屉的空间占了,几十本书也能把抽屉的空间占了,放上一箱的酸奶同样也可以把抽屉的空间占了。……说明什么?”

物体都会占空间,大家举例说一说物体占空间的现象。

师:“物体都会占空间,是不是物体所占空间都一样呢?”

师:“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不一样,有的物体占空间大些,有的物体占空间小些,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教师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二、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创设精准的问题情境,探索学习常用体积单位,深化理解物体的体积概念。

师:“物体占空间多,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大,物体占空间少,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小。”

师:“拿出你们的书包或新华字典,摸一摸它们的大小,感觉一下自己书包或新华字典体积的大小。”

师:“想一想,你能用手比划着告诉你的同桌,你的书包或字典有多大吗?试一试。”

学生活动后,点同学分别到讲台上比划着告诉大家自己的书包或字典的大小。

师:“你们知道他们的书包有多大了吗?”

师:“谁能用打电话的形式告诉我,他们的书包有多大?”

师:“想出办法来了吗?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办法,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9面,看一看书,再想一想,然后大家议一议,找到方法了就告诉老师一声。”

设计意图:其一、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从学生的知识起点创设出学生的问题情境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动力。学生在认识了体积概念后,用直观形式来描述物体体积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用手势比划一个物体的大小,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而用电话的形式来告诉老师物体的体积,对没有学习体积单位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描述物体的体积需要个标准,而这个标准便是体积单位,因为学生没有这个标准,所以学生完不成用电话的形式告诉别人物体的体积,也因为需要,学生的探究欲也越强,此时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其二、学生的学习目的不仅是从教师那得到解决问题的结果,他们需要的是形成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方法,指导阅读教材,学会自主学习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的鼓动性和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性。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要用到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它们都是描述物体大小的体积单位。书上是怎样规定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找出来,并说一说。”

观察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然后再用手势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同一小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进行学习。

学生自由活动,探索和体验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

全班交流自己探索学习的情况。

师:“1立方厘米是怎样规定的?用手势比划一下,说一说什么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师:“1立方分米是怎样规定的?用手势比划一下,说一说什么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师:“1立方米是怎样规定的?用手势比划一下,说一说什么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师:“1立方米,大家比划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一起来做。我这儿有三把米尺,我让几个同学和我一起,用这几把尺借助教室的一个墙角共同来做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

师:“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老师想让几个同学站到我们做的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学?”

师:“大家不站不知道,现在我们的同学进去了,发现没有,1立方米的空间还真不小,整整一个小组的人都能挤进去,大家明白1立方米了吗?现在大家再估一估1立方米的空间可放多少物品?”

师:“你们能用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等常用的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吗?试一试估计一下身边物体的大小。”

学生交流尝试用体积单位描述身边物体的大小。

三、引导学生反思整理,形成体积概念。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你觉得很重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你还想知道有关体积的哪些知识?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最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是什么?”

四、启发课后观察操作,深化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师:“今天大家的学习很投入,也学了不少有关物体体积的知识,我也很高兴。其实学习不单是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外学。比如今天学习后,大家就可以去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所占空间,想一想怎样用今天所学的体积单位来描述它,如一枝钢笔大约有20立方厘米等。”

师:“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比较一下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大小。我相信同学们的课外学习会比课堂上更认真,更投入,会有很多发现和收获。”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引到课外,由他主学习转到自主学习应该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境界,是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有效的教学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去预设,在实践中去尝试。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46~47页的例题3、例题4以及“做一做”课文第48页练习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过程与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外表划分10×10×10的小方格。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个1dm3的正方体,准备1cm3的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动手量一下这个魔方的棱长,并计算出它的体积。

学生汇报:是216cm3。

生:老师,我们计算出的魔方体积是以立方厘米作单位的,您计算的魔方体积是以立方分米作单位的。

师:你不仅很细心,而且还善于思考。现在,你们最想学习的是什么知识?

师:这节课,我就一起来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棱长是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2)想一想:1立方分米是多少立方厘米?

教师:观察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被平均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照这样的边长切成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1立方厘米。每一层可以切出10×10=100个小正方体,10层可以切出100×10=1000个小正方体。发现1立方分米里面含有10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1dm3=1000cm3.

汇报:1dm3=1dm×1dm×1dm。

=10cm×10cm×10cm。

=1000cm3。

(3)提问:你们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1m3=1000dm3)。

2、体积单位与面积单位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比较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规律。

单位名称相邻两个单位。

之间的进率。

长度分米、厘米十进。

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百进。

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千进。

3、出示课文第47页教学例题3。

(1)3.8m3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从立方米--立方分米的转换是化还是聚?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8立方米是1立方米的3.8倍,也就是1000立方分米的3.8倍。

所以只要把3.8×1000=3800。

从而得出:3.8m3=3800dm3。

(2)2400cm3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从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转换是化还是聚?

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从而得出2400cm3=2.4dm3。

(3)比较:这两道单位换算有什么不同?

前面一题是从高单位化低单位,后面一题是从低单位聚高单位。

提问:体积的单位换算应该怎样算?

小结:

高------------低。

用进度乘以高级名数。

低------------高。

用低级单位名数乘以进率。

4、、教学例4。

师:上面的问题解决了,这里还有一个有关包装的问题,大家先看一看,再想一想如何解决。(课件出示例4)。

(师组织学生自己审题,使学生明确包装箱上的尺寸一般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

生1:50×30×40=60000(cm3)。

师:大家认为这位同学的解答怎么样?

生2:这位同学列式正确,但60000cm3比较麻烦,所以我最后就把它化成了60dm3。

生3:我的最后结果是0.06m3。

生4:我在计算前先把长度单位换成“分米”或“米”,这样计算时比较方例。5×3×4=60(dm3)。

……。

生:我认为选用立方分米比较合适。

师:大家的意见呢?

生齐:选用立方分米比较合适。

师:刚才同学们不但想出了多种求包装箱的体积方法,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单位,同学们真能干。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m3=()dm3780dm3=()m312dm3=()cm3。

()cm3=3.4dm30.4m3=()dm3=()cm3。

2、王芳家的书柜长90厘米,宽3厘米,高100厘米。这个书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3、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八的第1题。

四、全课总结:

请大家回忆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旁批:

后记: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16篇)篇十六

“容积和容积单位”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进率之后学习的,是建立在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课之前,学生根本不知道上什么内容,当我捧着水槽、量筒等教具走进教室的时候,还有学生问我“老师,你上科学课啊?”所以,我觉得,学生的疑惑的表情是非常正常和真实的。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升”与“毫升”的区别和联系后,理解了“1升=l000毫升”。

通过教后反思认为有以下教学注意点:

1、根据体积计算公式,求得的结果应带体积单位。如果要求的容积结果是“升”或“毫升”,必须化单位。

2、做一做第2题要注意算法多样化。除用现有体积-原有水的体积=珊瑚石的体积外,还可以利用转化思想,根据增加的水的体积就是珊瑚石的体积来列式。

两天的教学也并非一帆风顺。主要有以下一些困惑:

1、升(l)与毫升(ml)这样表示对吗?

教材明确将升用大写字母“l”表示,而毫升却用小写字母“ml”表示。这与以往千克(kg)与克(g)明显不同。有学生质疑“升用小写字母l表示行吗?”、“毫升(ml)这样写对吗?”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升(l)与毫升(ml)这样表示都对。

由于本课重点是认识容积,对升和毫升强化较多,因此教材第3题填“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时,许多学生还局限在液体容积单位的选择中,没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容积单位填空。当我以教材50页“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向学生解释时,他们例举书上习题反问我。

生1:第10题是求微波炉的容积,微波炉一般是用来热食物的,又不是用来装水的,为什么问题是容积是多少升呢?”

师:微波炉可以用来热汤、加热液体,所以它的容积用升作单位。

生2:那微波炉还不是可以用来加热饭、馒头。返回舱里还不是可以放水。

……。

虽然,我出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帮助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得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是6升(即6立方分米)太小,不符合生活实际。说明当容积太大,无法用“升”或“毫升”表示时,可选用体积单位“立方米”。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学生仍旧反映除液体外,他们还是分不清哪些计算结果要化成容积单位升或毫升,什么时候该填体积单位或容积单位。如53页第5题求冰柜的体积,如果题目没写明容积是多少升,学生就很可能只算到立方厘米就结束了。在课堂作业中要学生填单位名称:一个游泳池的容积是1500()。很多学生看到是水池,就填写了“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美化社区环境倡议书(热门22篇)

    范文范本的创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xxx:汉江,千百年来哺育我们

    树叶中班教案(汇总16篇)

    中班教案的改进是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班教案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1、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体

    卷烟销售工作计划大全(14篇)

    销售工作计划是为了提高销售效率和销售结果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优秀销售团队的销售工作计划案例。随着羊年春节的到来,零售户也即将迎

    颠倒歌音乐教案(热门16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经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以适应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精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学唱歌曲《颠倒歌》,体会歌

    机关竞争岗演讲稿(实用23篇)

    我们经常会被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读完这些演讲稿范文后,大家不妨试着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写成一篇演讲稿,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上海房屋出租租赁合同(热门17篇)

    一份有效的租赁合同可以保证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地保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租赁合同范本,仅供参考,请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合同编号:)。本合同双方当事人。

    世界五千年读后感小学(精选19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内容,加深对文学作品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请看以下是一些优秀读者们分享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汲取一些知识和感悟吧。

    小蜗牛教案幼儿园(热门19篇)

    幼儿园教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幼儿园教案,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启发。小蜗牛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

    教师要交教学计划(实用23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评价指标的设置。掌握了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师更加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

    五年级上学路上的事(通用21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求语言准确、用词恰当,还要有一定的文采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本,希望可以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这句话触动了我的心弦,曾经最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