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琉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一

大家看,我们的眼前就是乐山大佛了。

乐山大佛历史悠久,由于风化,它的“脸”全部变黑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洗过“脸”的。

从远处看,巍峨雄伟,站在它脚背上的人显得那么渺小,就像一只蚂蚁爬在大佛上。它建于公元7。从他脚底流过的三条河分别是岷江、清江、大渡江。

三江汇合在这里,水直冲凌云山的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更猛,往往使船只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法师见此情景非常不安,也想借助神力灭杀隐患,于是萌发修造大佛之念。他募集人力、物力、财力,远及江淮流域,后经唐剑南节度使韦帛续建竣工,历经九十年终于大功告成。

大佛高七十一米,耳长七米,鼻长五点六米,肩宽八点五米,脚北宽八点五米,长十一米,可围坐百人以上。它那大鼻梁像高大的桥梁。

它真不愧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啊!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二

布达拉宫座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占地面积36万多平方米,山下海拔3650米,是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具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这座辉煌的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它依山垒砌,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1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上宽下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人们在数十里之外就可以远眺其雄姿,从山脚仰望,更觉其建筑巍峨雄伟,气势磅礴,如果不能近距离瞻仰也没有关系,在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就可以一观其风采。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在白宫,白宫是以观音堂为中心,自东向西修建的一片寺宇,整个寺宇的墙面被涂成白色,远远望去,分外醒目,人们称之为“白宫”,它是_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第二部分主要集中在红宫,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主要是历代_喇嘛灵塔殿及各类佛殿,这里共有八座存放各世_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_喇嘛的灵塔最大、最华丽,高14。85米,塔身用金皮包裹,镶珠嵌玉,据说共用黄金11万余两,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一万八千多颗。红宫和白宫的宫墙由花岗岩砌成,洁白的白宫环护上座的红宫,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下,显得格外壮丽,仿佛是圣洁和庄严的化身。

布达拉宫内部除了绘有大量的壁画、唐卡,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籍,以及明清两代皇帝封赐_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金银品、瓷器、珐琅器、玉器、锦缎品等工艺珍玩,这些文物绚丽多彩、题材丰富,它们和布达拉宫一起,无声地讲述着千年的悠久历史。

布达拉宫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雪域拉萨这片圣地上,它是一个既神圣又神奇的地方,它价值连城,又绝无仅有,它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财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三

故宫,又名紫禁城。它始建于14,建成于14,至今已有6历史了。故宫的规模巨大,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3米,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大约有近个篮球场那么大。

刚一穿过天安门,便来到了午门之下,一昂头,一块金漆蓝底的牌子便映入我的眼帘,上面写着“午门”二字,显得好神气。前方的左右城门,上面各有81个门钉,个个在烈日下微略发光,火红的门上涂的漆也失去了一些光泽。这便是故宫的大门了。

走过这道门,就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上的地砖经历了多年的风吹日晒,有的依旧毫发无损,有的却已经坑坑洼洼。沿着龙脉往前走,便是著名的乾清宫。它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在皇帝的宝座四周,有几根鲜红的柱子,在宝座的顶端,有着几只似猛兽的东西,显得好威严,让人有些瑟瑟发抖。这时,我忽然注意到了宝座上方那块写了“正大光明”几个字的牌匾。只见那牌匾的边框是金色的,中间则是黑色做底,字也是金灿灿的。听说皇帝会将自己想立的后君写下来,锁进一个匣子,放到牌匾后,待到皇帝死后,臣子们便会将匣子拿出,并当场立君。

出了乾清宫,我一直走到皇帝的后花园。定眼一看,好多著名的花卉,一丛丛,一簇簇,显得那么整齐,一陈暖风吹过,芳香扑鼻,让人有种清爽之感。还有不少百年老树,将粗糙的树杆拧成一股绳,似一条绕成一团的长龙,显得无比狰狞。

如此富丽堂皇的宫殿之所以能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离不开建造者们的每一滴血汗,它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四

不过我最想给大家介绍的还是天地之中建筑群,天地之中建筑群位于登封,分别包含少林寺,观星台,嵩阳书院等8处11项历史景点,历经汉,魏,唐,宋等朝代,该建筑群展现了佛,道,儒等不同古代建筑艺术作品,于其说它是建筑群不如说它是个艺术馆,它也是当今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巨大财富。

天地之中建筑群中最有名的建筑还数少林寺了,少林寺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少林武功大家一定知道,少林武功可谓快如幻影,猛如雄狮,其中狮吼功最为厉害,一吼就如惊雷一般,方圆十里都能听见。

还有一个地方和少林寺一样举世闻名,那就是登封的观星台,登封观星台名声远扬全球各地的天文爱好者都会来这里参观。而且它还是国家5a级景区。它是由郭守敬于元13年至17年主持建造。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景区,它更是天文爱好者向往的圣地与信念。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五

今天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颐和园。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历时完工,是大清北京著名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66年开始重建,1888年改名颐和园,1895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19,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再次修复。

我们走过宫殿区就看到了昆明湖,湖边就是长廊,这个长廊是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是史上最长的景观步道有700多米长,长廊枋梁上有彩画14000多幅,它还分别有四个亭子代表着春、夏、秋、冬。我们还坐船游了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最大的桥洞上刻有一幅对联可惜已经看不清了。

慈禧太后是中国第一个用上电灯的`,中国最早的电灯就在颐和园。当时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把灯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对慈禧太后说:“我给太后带来了一些宝石,宝石还会亮,并且我让哪个亮哪个就亮”。慈禧太后不相信就来到了颐和园的乐寿堂,李莲英说:“红宝石亮,红宝石亮,红灯亮了,绿宝石亮,绿宝石亮,绿灯也亮了”慈禧不明白,李莲英才道出缘由。古时候没有发电站,为了让颐和园里的电灯亮每天都有十几个人在骑一辆“发电自行车”才能保证颐和园灯火通明。

看完颐和园我不禁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更反感慈禧太后的奢华,正是因为这才使得大清朝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六

开平碉楼座落在广东省开平市,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遗产,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人们常说的开平碉楼,指的是指自力村、马降龙、锦江里、三门里四个片区的碉楼群。这次,我主要介绍的是自力村景区,它的命名取其“自力更生”之意。

一进自力村,就见一片池塘,池塘中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嫩蕊凝珠,或红菏菡萏,或亭亭玉立,简直就是荷花的王国。一座木质小桥建在这片荷塘之上,蜿蜒曲折,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与荷塘交相呼应。荷塘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六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便是自力村的“一号人物”——铭石楼了。凡到开平自力村游览的人,铭石楼是必去之处,它是自力村最亮丽的一座碉楼,曾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取景地。据说楼主人方润文小时候家里很穷,后来去美国谋生,先后开过餐馆,经营过杂货铺,赚钱后回乡花了十多万银元建了这座铭石楼。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钢筋水泥这些建房材料,铭石楼的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铭石楼的一楼是厅堂,正面墙上挂着主人方润文和他三位太太的大照片,二至四楼均为卧室和厨房。最具特色的是五楼。如果站在一楼从下往上看,就会发现这楼光滑的墙体上突出了四个悬空的圆柱体,分布在五楼的四个角落里,当地人称其为“燕子窝”。五楼的四壁和地面上还有许多向前向后向下的射击孔,既可居高临下对付土匪强盗,又可从洞孔中丢钥匙给上门拜访的亲朋好友,真是颇具特色。楼顶中央有个“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这就是《让子弹飞》的取景地了。整个碉楼内部的装修非常华美,窗户上镶着五颜六色的玻璃,雕花家具上嵌拼着珐琅瓷画,老古董留声机像一朵怒放的喇叭花,还有大浴缸、落地钟、煤油吊灯、大弹簧床……处处透露出浓厚的中西合璧风格。

除了铭石楼,开平碉楼群还包含了百年“比萨斜塔”、“开平第一楼”瑞石楼,以及最古老的迎龙楼……他们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历史,见证了华侨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每一座碉楼都有一个悲喜交织的故事,都寄托着华侨们对祖国、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七

兵马俑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虽然汉代被刘邦毁了不少,可经过考古人员的修复,现在的兵马俑照旧相当于一个岿然不动的浩大军队。

那年夏天,我来到西安。刚一进兵马俑地窖的洞门,一阵凉爽袭来,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几千年前建筑如此多的雕像所耗费的钱财和劳力可想而知,沉静的地窖里传来一阵赞美。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兵马俑雕刻得极其传神。兵佣的`每一条手纹都了了可见,历历可数。每个兵佣神情各异。有些俑眼神生气,可能是被强行掳来当兵而敢怒不敢言;有些俑沧桑的脸颊上印满了忧愁,可能是可怕自己战死沙场再也照看不了妻儿老小吧;有些俑却神情坚决,像是在大喊:“今日就让我马革裹尸吧!”全部的俑都形神兼备,每一张脸都折射出他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导游又把我们带到另一边。那里全是战车和烈马,布满力气感。全部战马都仰头长嘶,像是在锣鼓喧天和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与仆人冲锋陷阵,势如破竹。马群中有一辆最精致、最豪华的马车,车上雕满花纹、飞龙。导游介绍道:传奇这是为秦始皇的灵魂预备的,可以让他仙逝后飞往天宫。我突然感觉打搅了泱泱大国一代帝王的肃穆和庄重。

几千年前,人类就有如此成就让我叹为观止,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将平复。至今,我还对那天的巡游刻骨铭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八

秦始皇是我国的千古一帝,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人。这位叱咤风云的君主,他留下的兵马俑,不仅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而且成为中国古代光辉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今天就让我充当导游,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兵马俑!

兵马俑位于西安市,分为四个洞坑,依次排序为一到四号,让我们先从四号坑说起。四号坑有坑无俑,因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所以导致这个坑被荒废了。那么三号坑又是怎样的呢?三号坑是至今保留最完整的一个坑,里面每一个俑人的形态都栩栩如生,每一个表情都别具匠心。有的兵马俑表情坚定,仿佛在说:“今天就让我战死沙场吧!”有的神情严肃,仿佛大敌临前;有的苍老的脸上闪着一丝忧愁,似乎担心家里亲朋。

随后来看一下二号坑,二号坑主要是士兵的战车与烈马。每一头战马都栩栩如生,仿佛要咆哮起来。它们载着士兵冲向敌阵奋勇杀敌,为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各种战车都由士兵拉着,最精美的战车还有一个顶蓬,它的车身上雕刻着各种神情各异的动物和姿态优美的龙,精致的让人忍不住人拍手叫绝!最后我来介绍一号坑,一号坑里主要是姿态、神情各异的俑人,有的昂首挺胸、有的威风凛凛、有的俊朗严肃……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兵马俑是多么宏伟的建筑,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奇思妙想与精湛技艺。现在,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被我们称为民族的骄傲。透过兵马俑,我们可以从历史洪流中感受到将士们的热血无畏与爱国深情。这样的情感代代相传,一眼万年,流传至今便汇聚成了炎黄子孙牢记于心的赤子之情。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九

现在情况:

现存的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隋至西夏的尊像画、药师经变中的佛、菩萨、弟子手中及供桌上绘画了玻璃器皿,有碗、杯、钵、瓶、盘等器型,它们呈透明、浅蓝、浅绿、浅棕色,器型、颜色与纹饰表现出西亚萨珊风格或罗马风格,说明了这些玻璃器皿是从西亚进口的。壁画不仅反映了古代玻璃工艺的特点,还反映了中西的玻璃贸易。

破坏情况: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等。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十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有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的壮观让我叹为观止!

俑坑是是秦始皇培葬的兵马坑,它最早是被盗墓者发现,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俑坑一共有三个,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号坑,坑里面的兵马俑成千上万。它们是用泥做的士兵和将军:有的持剑,有的持矛,有的坐车,有的骑马,骑着的战马栩栩如生。俑的表情动作丰富多彩,有的严肃,有的微笑,有的却是满面愁容……他们队列整齐,整装待发。

让我特别惊讶的是,墓葬里面发现的一辆铜车马。它又精细又神奇:它的窗户可以从里面看到外面,却不能从外面看到里面。

秦朝到现在,几千年过去了,俑依然保存完好,有的刀剑还闪闪发亮,可见古人的技术有多么发达。

我想,怪不得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兵马俑,还有很多中外的国家领导都要来参观!看着这么壮观的兵马俑,我觉得特别骄傲!不过看新闻说3号俑坑发现了黄鼠狼打的洞,但愿这个历史文物还能逃过人类里的“黄鼠狼们”的觊觎,完整地保存下来,让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能亲眼目睹这样的奇迹。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十一

“云驰瀚海,一座雄关凝壮气;柳系春思,千秋丝路起清风”,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雪山交相呼应,时有一群野骆驼在荒漠中觅食,好像在默默述说着古丝绸之路的沧柔历史。这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大漠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景区入口处是一尊冯胜将军骑着高头大马的铜像,既像是在欢迎大家的到来,也像是在保卫着脚下的土地。沿路向前一座雄伟壮丽的城楼岿然屹立,像一位英勇的士兵守卫着这座城池。两层楼高的土坯围城的城墙,城门上有一座像戏台的木质城楼,城楼上挂着大块的匾额,上面写着“天下雄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关城分为内城、外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由“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

城内有一个大的训练场,里面战鼓高挂,战旗飘飘,场内摆放着各种枪矛,还有几门稍微先进的大炮,斑驳的长矛也在诉说着这座雄关当年的辉煌。除了练武场,城内还有将军府、关帝庙、文昌阁、大戏台……这些场所虽然给戍边的将士枯燥的驻守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但与江南莺歌燕舞的生活还是有着天壤之别,也能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战士的思乡之情。

嘉峪关关城的西大门,也就是丝绸之路上“的起点”。古人通关和我们现在出国需要持“护照”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叫“关照”。如果赶在日落之时出关,太阳的余晖打在城墙之上,整个城墙愈加巍峨雄壮,远方更加凄凉,真是“一片孤城万仞山”!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十二

中国有诸多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像:天坛、长城、圆明园……但我印象最深的,就非故宫莫属了。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故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建于1406年,明成祖永乐年间1420年建成,年代悠久。

故宫是一个长方形的结构,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一道10米高的墙,外面有52米宽的护城河,可以起到抵御外敌入侵的效果。以三个大厅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它有70多座宫殿和9000多座房屋,还存有150余万件文物,因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到了故宫,从天安门往里,穿过一片铺着青砖的广场,便到达了故宫的正门——午门。午门气势恢宏,彰显出皇室的威严。

穿过午门,又是个大广场,广场上有一座金水桥。过桥经太和门便是雄伟的太和殿。虽说故宫共有宫殿9000多间,但最有名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同时也是摆放龙椅的地方,可惜在慈禧执政年间,龙椅被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肆意践踏还拍照留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和殿是皇帝休息和学习礼仪的地方。而保和殿则是每年皇帝赐宴王公贵族的场所。除了这三大殿,其余的大殿也是金碧辉煌,各有千秋。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整个北京城就是以故宫为中心,沿着一条中轴线排列,向两旁展开,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从故宫北门——神武门,出来就到景山了。这里是欣赏北京风景的最佳地点!故宫真不愧为祖国的宝贵财产!

故宫的美与壮观怎么也说不清楚,希望大家也能去一次故宫,细细游览一番。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十三

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北京故宫吧!

夕阳西下,最后的一抹余辉斜射在故宫金色的琉璃瓦上,虽已黯淡,却丝毫掩饰不住从那里泛出的特有的王者气度.不时有几只乌鸦,悠然的从空中飞过,与身后那片被落日染红了的云霞一道,构成了故宫苍凉的华丽.此时的故宫,犹如湮没的辉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还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周有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正门,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是清宣统溥仪。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北京故宫的交泰店和坤宁宫。

交泰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坤宁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每年有七八百万游客来此驻足欣赏。但故宫不是一般的古建筑,它是皇宫,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而且承袭了中国古代宫殿的传统形式、典制规范。

看了这些资料后,你一定也迫不及待想去了解它吧?相信我,你搜集到的资料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范文(14篇)篇十四

莫高窟按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多米、宽30米,最小者高不满1米。

莫高窟有别于龙门、云冈石窟最大的特点和独具的优势是就壁画,壁画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兼有中国古代的神话题材和社会生活的场景,是一部活的美术史。

莫高窟壁画按绘制的题材,可以大致归纳为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汉族神话题材图画、尊像画、说法图、飞天、供养画、山水画、建筑画、社会风俗画、服饰画、图案画等15类。

彩塑是莫高窟艺术的主体内容,现存上起东晋十六国晚期,下至西夏、元,历时一千余年间所造20xx余身,其中基本完好和保存原貌者近半数。

莫高窟彩塑的种类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僧人等佛教塑像,洞窟内多是以主尊佛为中心,外加多个随从彩塑结合的塑像群来表现的。

敦煌莫高窟在经历了千百年漫长岁月后,石窟和壁画彩塑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文物的损毁是难以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壁画的各种病害在直接威胁着壁画的生存,壁画所记载的文物信息在不断地减少。

第285窟是保存最完好、壁画绘制最精美的禅窟代表窟,方形覆斗顶窟形,中间塑主尊一身,两侧各塑一禅僧,洞窟中心有一低矮的小方台,其形制将禅修与殿堂及右旋礼仪的内容集于一窟之中。这个窟里既有外来佛教题材也有本土中国神话,有佛教的飞天也有道教的飞仙,有印度的诸天还有中国民间神怪,大家全都在一个窟里和平共处。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执勤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感悟和领悟的总结与归纳,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某一事物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

    保密工作心得体会警察(优秀19篇)

    对于遇到的问题,我学会了不慌不忙地分析和解决,每一个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下面是一些工作心得体会的珍贵分享,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谚语心得体会及收获(通用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时间过得真快,冬奥会要

    文明创建工作计划清单(优秀21篇)

    工作计划书在团队合作中也起到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安排和目标,确保团队的整体效能和目标的实现。以下是一些工作计划书的案例分析和评述,可以从中学习和

    寄宿生申请书(汇总16篇)

    提示信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向他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我叫xxx,我的女儿(儿子)xxx系福兴乡中

    上课心得体会框架(优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深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SSH(Secu

    部门退部申请书(优秀18篇)

    部门的划分一般根据工作性质、职能要求或地域等因素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门工作总结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尊敬的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虽

    医院药学实践心得体会(专业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总结和感悟。在这里,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和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段:引言(字数:150)。去医

    住建局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专业15篇)

    通过撰写办公室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这些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涵盖了各个行业和职位,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思路和参考。市住建局围绕“精建

    暑假美术集训心得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所学所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推荐给大家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