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梦幻泡

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和评价,既可以表达个人的喜好和观点,也可以客观地分析和评判。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各类作品的读后感范文,它们涉及到不同的文学流派和艺术形式。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一

万众瞩目的2008,竟充满了如此多的磨难;冰雪灾害,冻坏了美丽的南国;打砸抢烧,玷污了圣洁的高原;汶川地震,震碎了人们的家园。

但是,汶川不会倒下,中国也不会倒下!

废墟里,四个学生没有失去生存的信念,因为有永不倒下的谭老师给他们生的力量。老师,折断了自己的翅膀,让学生继续飞翔。我看老师那宽阔无比的怀抱中,永远留着那脆弱的生命灵魂,自己却折断了翅膀,永远停栖在了天堂。那永不倒下的力量,让他以这个姿势,飞入了天堂。

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这句话如今我终于懂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这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果敢无畏的姿势,这充满大爱的姿势,将永远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废墟中,发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襁褓里,母亲用短信留给几个月大的孩子最后的礼物,最后的爱,因为母亲有永不倒下的力量,让她匍匐着,着自己的孩子;担架上,3岁孩童有着永不倒下的力量,因此他向救他的官兵举起仅能活动的右手敬礼,那震撼,那感动充盈着人们的心;当面对余震来临的危险,荆利杰跪地哭求“让我再救一个”,因为他有永不倒下的力量,有一颗跳动的火热的中国心……一个个有着永不倒下的力量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数不胜数。

2008,汶川不会倒下!中国不会倒下!2008,中国人将被自己感动……。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二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最后的姿势中的一位老师,他姓谭名千秋。在一次地震中为了保护四名同学他牺牲了,那时他才51岁。那天,他像入学一样上课,讲的是"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正当他讲得起劲,忽然整栋楼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大家快跑,什么都不要拿,快!"在那几秒中有四位同学没有来得及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桌子下,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他们。

楼房变成了废墟。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找到了谭老师和四位同学,四位同学安然无恙,可谭老师却永远停止了呼吸。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如果有人问我长大了想当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当一名老师,做一个像谭老师一样忠于职守,舍已为人好老师。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三

地震的真实、感人的故事。5月12日的那一天,谭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在下午两点多时,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忽然,课桌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让同学们快速跑出教室。但是,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这时,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在地震来临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成功逃生,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学生,他对学生的爱让他毅然决然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和痛苦却留给了自己。

在汶川地震中还有许多伟大的最后姿势。如:地震后救援工作还在继续时,有一个抢救人员,透过那废墟的间隙看到了一位母亲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她的的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起来有些诡异。人们小心的把压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安静的睡着,他睡熟的脸蛋让所有在场的感到很温暖。

这位母亲与谭老师的伟大事迹,都是发生在08年汶川地震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最后姿势,让我知道爱的真谛和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谭老师您和那位位的母亲让我们永远记住了!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四

地震的真实、感人的故事。08年5月12日的那一天,谭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在下午两点多时,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忽然,课桌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让同学们快速跑出教室。但是,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这时,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在地震来临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成功逃生,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学生,他对学生的爱让他毅然决然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和痛苦却留给了自己。

在汶川地震中还有许多伟大的最后姿势。如:地震后救援工作还在继续时,有一个抢救人员,透过那废墟的间隙看到了一位母亲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她的的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起来有些诡异。人们小心的把压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安静的睡着,他睡熟的脸蛋让所有在场的感到很温暖。

这位母亲与谭老师的伟大事迹,都是发生在08年汶川地震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最后姿势,让我知道爱的真谛和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谭老师您和那位位的母亲让我们永远记住了!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五

《最后的姿势》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在“5・12”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四位学生,壮烈牺牲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被谭老师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动了。

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逃!但在谭老师心中,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而是学生。他的心系在学生身上,这种崇高的师德灵魂令我肃然起敬!

地震中,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不止一位。他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铭记。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六

昨天上午,我们学习了《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这次的地震来的要比唐山大地震还要大。文章主要写了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叫谭千秋。

在五月十二日,谭老师早早地就起床来到学校上班。下午他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忽然课桌摇晃起来,谭老师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叫学生往外跑。可是时间太短,有四位同学出不去了。谭千秋老师立即把他们拉到桌子底下,并把自己的双臂张开,趴在桌子上,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四位同学。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在地震时,谭老师最有可能离开教室,可他不忘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来救自己的学生。谭千秋老师在学生眼里是非常合适,优秀的一名教师。谭老师上课的内容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再也见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撒谎那个再也见不到他那充满活力的身影了。谭老师用自己51岁的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是的灵魂。我们要永远记住"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谭千秋老师。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谭千秋老师具有一种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精神。他这种最后的姿势定格在永恒的瞬间,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正如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谭千秋老师的高尚品格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七

《最后的姿势》这本书中,描写了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叫谭千秋。在20xx年的地震中,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5月12日的一天,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起床,带着小女儿去散步,然后去学校上课。

天空阴沉沉的。谭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人生的价值”。忽然,楼房开始摇晃起来,地震来了!谭老师赶紧把学生送出教室,可是,还有四位同学来不及出去了,谭老师将他们拉到课桌下,把自己的双手撑在课桌上,护住了四位同学。地动山摇,水泥板重重地砸了下来,楼房塌陷了。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搬去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张开双臂,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救援人员、老师、学生都被谭老师的伟大举动感动了!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他是一位父亲,他的父爱无微不至;他是一名老师,他的师爱伟大无私。

当灾难来临时,他没有只顾自身的`安全,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了保护学生的职责。他那张开的双臂,是恪尽职守的双臂。我们会牢记那永恒的瞬间,牢记他那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八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是我国人员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大地震。在那次大地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其中,潭千秋老师的英雄事迹最为让人感动。那天下午,他正在为同学们讲课,这堂课他讲得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同学们在认真地听着他的讲课。突然,课桌、楼房,一切都摇晃起来,谭老师意识到是地震,他离门口最近,最容易逃生,但他没有那么做,大喊“同学们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一个接一接个地跑了出去,楼房即将坍塌,还有四名同学没有跑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他让同学们钻到课桌底下,谭老师不顾一切的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把同学护在了课桌底下。当救援人员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一块水泥板,大家都惊呆了,谭老师的头被水泥板砸得都深凹下去,可还死死地撑着,同学们获救了,老师却永远的离开了。

谭老师的这种举动正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这不仅体现了他那血浓于水的师生之情,而且也体现了他与学生间的父子深情,父爱如山,谭老师就像是一座山一样,用自己坚强的身躯死死地保护了这四个孩子。他面对死亡毫不惧怕,面对倒下的水泥板,毫不退缩,他这种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谭老师走了,讲台上没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里没有了幽默的声音。可是,谭老师没有死,他曾经的身影,他生动的课堂,他最后的姿势,永远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谭老师没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同学身上延续,“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谭老师做到了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同学们什么才是人生的价值。他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九

谭千秋一个很平凡的人,平凡得令我们感到陌生。虽说平凡但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使他不再那么平凡。而现在的他的精神已经铭记在了我的心中,他的精神会永传千秋!

当我读了这篇课文时,我被深深地感到了,当时他的举止是多么的令人震撼啊!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谭老师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学生。当有四位同学呗困住时,谭老师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他抛弃了亲人和孩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学生。可是,在谭老师的眼里,学生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张开双臂,保护学生。虽然是谭老师死前的'最后一个动作,但是那个姿势在我的心中是神圣高洁的!虽然谭老师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他恪尽职守,舍已为人的形象将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

当我第一次看到课题后,有一个问题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谁的最后姿势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文本,最后通过我的认真阅读,让我知道了这是谭千秋老师用51岁的宝贵生命换来四个学生生还的最后姿势。读完这篇课文使我颇有感触,我被谭老师那可贵的精神所感动了。

这是发生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真实、感人的故事。2008年5月12日的那一天,谭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在下午两点多时,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忽然,课桌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让同学们快速跑出教室。但是,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这时,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在地震来临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成功逃生,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学生,他对学生的爱让他毅然决然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和痛苦却留给了自己。

在汶川地震中还有许多伟大的最后姿势。如:地震后救援工作还在继续时,有一个抢救人员,透过那废墟的间隙看到了一位母亲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她的的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起来有些诡异。人们小心的把压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安静的睡着,他睡熟的脸蛋让所有在场的感到很温暖。

这位母亲与谭老师的伟大事迹,都是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最后姿势,让我知道爱的真谛和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谭老师您和那位位的母亲让我们永远记住了!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一

学了《最后的姿势》一课,让我感受深刻。没错,就在2008年5月12日那一个平静的下午,汶川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天难。在那一瞬间有多少人的生命已经开始向死亡靠近,有多少人将永远地告别这个日新月异、色彩斑谰的世界,“多”这个字,已经无法形容数量了。在这一时刻,也诞生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每个父母,最爱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而就在地震发生之后的.几天,一位母亲用自己的姿势诠释了母爱。“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婴儿被救出时仍在熟睡。”这是一个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帖子,一个未知姓名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脊背,顶住轰然倒塌的房屋,用温暖的怀抱保护熟睡的婴儿。抢救人员发现母亲时,她已因缺水而永远停止了呼吸,手里抱着的孩子嘴里还含着母亲的半段拇指。原来,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生存下来,把自己的拇指咬下一半,让自己的孩子靠吮吸自己拇指的血液生存下来。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她用生命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弥留之际,她把生的希望全部留给了自己的孩子。

天灾,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而爱却不怕天灾,能战胜天灾!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二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美。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看见一篇感人的文章〈〈最后的姿势〉〉。讲的是一位谭千秋老师,在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大公无私的,是为他人着想的,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谭老师正讲得精彩,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都摇晃起来,地震,谭老师意识到不妙,没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讯速冲出教室,向操场跑去。楼房摇晃的越来越厉害了,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但是,那短短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水泥板重重地砸在谭老师身体上。

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人都震撼了。他的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谭老师,虽然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但是他在我心中却很伟大,地震时,不是自己逃跑,而是保护其他同学,他用自己51岁的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感。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三

山崩地裂,江河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大地震颤,花儿折断了新生的嫩芽。

残垣废墟,生命失去了绚烂的阳光。

万众瞩目的2008,竟充满了如此多的磨难;冰雪灾害,冻坏了美丽的南国;打砸与抢烧,玷污了圣洁的高原;汶川地震,震碎了人们的家园。

但是,汶川不会倒下,中国也不会倒下!

废墟里,四个学生没有失去生存的信念,因为有永不倒下的谭老师给他们生的力量。老师,折断了自己的翅膀,让学生继续飞翔。我看老师那宽阔无比的怀抱中,永远留着那脆弱的生命灵魂,自己却折断了翅膀,永远停栖在了天堂。那永不倒下的力量,让他以这个姿势,飞入了天堂。

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这句话如今我终于懂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这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果敢无畏的姿势,这充满大爱的姿势,将永远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废墟中,发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襁褓里,母亲用短信留给几个月大的孩子最后的礼物,最后的爱,因为母亲有永不倒下的力量,让她匍匐着,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担架上,3岁孩童有着永不倒下的力量,因此他向救他的官兵举起仅能活动的右手敬礼,那震撼,那感动充盈着人们的心;当面对余震来临的危险,荆利杰跪地哭求“让我再救一个”,因为他有永不倒下的力量,有一颗跳动的火热的中国心……一个个有着永不倒下的力量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数不胜数。

2008,汶川不会倒下!中国不会倒下!2008,中国人将被自己感动……。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四

难道谭老师自己跑不出去吗?不!老师离门是最近的。想象一下,你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跑出去,一群学生们死;二是一群学生跑出去,自己死。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谭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据我所知,他有个小女儿,难道他忍心抛弃可爱的小女儿吗?不!舍不得,但他为了更多可爱的学生,舍弃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可见谭老师对学生的爱心。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啊,谭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五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谭老师的那一声吼,把同学们从惊呆中拉了回来……。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能让所有的学生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在那短暂的几秒钟,谭老师做出了一个决定——牺牲自己,保护学生!而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的样子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人们对他的赞颂。

教师,是一个可以为了学生不顾一切的职业。

5月12日下午,是吴忠洪老师的英语课。

“beach、beach……”2点28分,距离下课还有几分钟,带领大家复习完了旧单词的吴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又一个单词。

然而就在这时,地板剧烈地摇动起来,门窗“哐哐”地发出响声,桌上的东西全被甩了出去。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同学们,面对突发的地震,一下子就全傻了。“同学们,快跑!快点下楼,地震了!”吴老师扯着嗓子的吼声,把同学们从惊呆中拉了回来。

眼看门框要倒,吴老师牢牢地将门框扳住,引导着同学疏散。

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吴老师忽然转身跑向四楼——还有两名同学还在楼上!

5月12日的大地震,一名又一名老师,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决定。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六

“一支粉笔积淀千秋智慧,三尺讲台寄托万世文明。”就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位老师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所有的学生上了一节珍贵的课,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无私”。

谭老师的这一堂课我会永远铭记在心,他的最后这一堂课,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又增添了几分神彩。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七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刚领完新书回来,闲着没事干,便拿出新语文书翻了起来。

突然,一个特别的题目吸引了我的眼球,那就是《最后的姿势》。

课文的主人公是谭千秋,他是一位恪尽职守,大爱无私的老师。当地震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逃出了教室,但在那短暂的几秒钟内,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同学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这时,探前期欧老师便用他51岁的宝贵生命换来了四位同学的生还。

当我读到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获救的学生和一位老师说的话时,我的心灵被震颤了。我不由自主的对这位普通的老师充满了敬意。我想象中的谭老师是这样的:身着普通的衬衣裤子,戴着一副眼镜,认真的在批改作业。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师,却救了四位同学的宝贵生命。如果我们人人都像谭老师一样,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他这种恪尽职守,大爱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八

今天,我们学了篇新课文,叫《最后的姿势》。

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谭千秋老师。在5。12大地震中,是他在四位同学没有逃出教室的情况下,让学生钻到课桌下。他又飞身扑到课桌上,护住了课桌下的这四位学生。过了几秒钟,教学楼倒塌了,水泥板重重的压在了谭老师身上,但谭老师毫不放松,死死地护住四位学生。

到了13日,救援人员发现了谭老师。当把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石板抬走后,救援人员以及全场人员都被震撼了:谭老师死死趴在课桌上护住学生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老师头部被砸,凹进去了一大块,血肉模糊,胳膊上也伤痕累累。再看谭老师身下的四位同学,全部都活着!谭老师用他的壮举证实了人民灵魂的工程师是伟大的!

谭老师的同事说:“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等第一个撤离到安全地带。”但谭千秋老师并没有这么做,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啊,伟大的老师!

您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英雄之心不死!可谓“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十九

读完课文《最后的姿势》,我有很大的感触,课文中的谭千秋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文主要讲述了5月12日,谭千秋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突然间天摇地动,在楼房即将坍塌的瞬间,他将逃不出去的四位学生拉到课桌下,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学生。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勺被砸的深凹下去,四位学生都活了下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人们被震撼了,谭老师最后的姿势,谱写成生命的赞歌:“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读完这篇课文,我被深深的打动,谭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四个学生的新生,他虽然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但他更是一位伟大的英雄,在生死攸关的那一刻,他把希望留给了孩子。

谭老师令我感动,此时此刻,我想对您说:“您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您誓死保护学生的壮举,不仅令我永生难忘,更会激励更多的人以您为榜样。

谭千秋老师,您英勇无畏、舍生忘死、拼尽全力保护学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二十

前几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叫《最后的姿势》,我被谭老师那舍弃自己,保护学生的精神所感动。

当我读到“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我被谭老师这一举动感到震惊,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极大的可能可以逃出这危险的地方,但是他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学生,对学生的爱让他毅然地张开双臂,护住四位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宁可自己被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砸得脑部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而不醒人世,也不愿意同学们受到一分一毫的伤害,这让我十分的感动,十分的敬佩谭老师舍己为人的精神!

在网上,我看到了一位和谭老师截然不同的老师,简直就像是一对反义词呀!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范老师不顾一切地往外冲,也不管教室里的同学的安全,只管自己,他实在是太自私了!跟谭老师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谭老师,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用生命捍卫为人师表的道德准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谭老师的精神是永存的,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永生难忘。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二十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最后的姿势》的文章,文章里的人物令我感动。

文章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5月12日,谭千秋老师早早的来到学校上课,在教室里,突然,桌子摇晃起来,在老师的催促下,许多同学都逃了出来,还有四位同学没有逃出来。谭老师立刻将他们拉到桌子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四位同学。

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四位同学还活着,但谭老师已经死了,双手张开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

当时的人们都感动了,为这一位老师的精神而感动。

我也感动了,这是一位充满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的精神应该值得我们学习。但有一位老师,地震来了,他不顾学生的安危,自己一个人跑了出去,留下学生在教室里。这种老师,是不配当老师的,他没有谭千秋老师这种师德灵魂,没有一点老师的精神,在他心中,自私已经占满了他的心灵,他应该遭到全世界的唾骂。

在大地震时,也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像谭千秋老师那样,牺牲自己的生命让更多的学生获救,他们都不顾自己的安危,努力保护自己的学生,让我们一起歌颂他们吧!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二十二

《最后的姿势》这本书中,描写了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叫谭千秋。在2008年的地震中,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5月12日的一天,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起床,带着小女儿去散步,然后去学校上课。

天空阴沉沉的。谭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人生的价值”。忽然,楼房开始摇晃起来,地震来了!谭老师赶紧把学生送出教室,可是,还有四位同学来不及出去了,谭老师将他们拉到课桌下,把自己的双手撑在课桌上,护住了四位同学。地动山摇,水泥板重重地砸了下来,楼房塌陷了。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搬去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张开双臂,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救援人员、老师、学生都被谭老师的伟大举动感动了!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他是一位父亲,他的父爱无微不至;他是一名老师,他的师爱伟大无私。

当灾难来临时,他没有只顾自身的安全,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了保护学生的职责。他那张开的双臂,是恪尽职守的双臂。我们会牢记那永恒的瞬间,牢记他那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范文(23篇)篇二十三

我今天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最后的姿势》这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在地震中发生的一幕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地震来临的一瞬间,在短暂的几秒钟不可能所有人都跑出去,在最后只有四位同学没有跑出去,谭千秋老师让学生爬到书桌地下,而谭老师双手撑着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同学。而谭老师自己现出了自己51岁的生命。

文章有一段句子把我深深的打动了: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时,在场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了凹进去,身下护着4位学生,还活着!”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谭老师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

让我们铭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汶川地震,铭记谭千秋老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大全(19篇)

    一个好的调查报告应该包括问题的背景、调研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以下是一些调查报告的实用工具和模板,方便大家进行报告的撰写。20xx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范围

    童装双十一的活动策划方案(专业16篇)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应该明确目标,明确步骤和时间节点,并且考虑到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特长。如果你对策划方案的编写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参考下面的范文,希望对你

    小学生我的房间英语(优质17篇)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工具,对于从事科研和学术领域的人来说,掌握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学习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让我自己布置的

    小升初我喜欢的一件事(热门21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巧妙的结构和布局,使观点和论述条理清晰,条条扣人心弦。看看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提升。三年级的暑假,外婆带我去一间diy教室

    写令人难忘的一幕大全(18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表达,还要有独特的文采和巧妙的转折点。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摘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那一幕发生在“百

    家乡的秋天选登(模板17篇)

    优秀作文是在写作中达到一定水平并具备较高品质的篇章,它能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才能。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近期获奖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参考和借鉴。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加评语(实用22篇)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一环,写好一篇优秀作文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篇章,体味其中的独特思想和表达方式。

    高考改革实施新方案范文(14篇)

    计划书是为了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和安排工作而撰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以下是小编找到的一些优秀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总结(专业21篇)

    在学校总结中,我们可以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在学习上的成长和变化经历。下面是一些学校总结的实例,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根据县局《关于印

    高考英语预测亲情大全(18篇)

    英语是一门非常有趣和丰富的语言,学习它能够带给我们乐趣和满足感。推荐阅读一些实用的英语学习总结,为你的英语学习之路提供参考。理科。554。注:1、本科一批线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