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

时间:2023-12-16 作者:笔砚

春节之所以也被称为“新年”,是因为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借此机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春节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一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到,家家户户真热闹!一年之中,过春节应该是大家最喜庆的日子吧。

按照我们广东的规矩,春节从扫尘开始了。扫尘顾名思义就是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焕然一新!扫尘的传统风俗,由来已久。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叫“扫房”。在年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一直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杆上清扫屋顶天花、墙壁上的尘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晦气”,来年清吉。

对联窗花,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吉祥物。大人们拿着崭新的对联,踩上凳子,将对联整整齐齐的贴在家门口。贴福字可还真有讲究,要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着福气到家。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情就是买新衣服。衣服、裤子、鞋子、袜子,样样俱全,焕然一新。即使没有鞋子和袜子孩子们也总会拥有一件新衣裳。第二件事就是买各式各样的零食饮料,薯片、饼干、利是糖等等各种零食。恐怕第三件事是买玩具或用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们。

在我们老家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在吃完年夜饭后我们要用柚子皮熬的水来洗澡,从头淋到脚,寓意着将来年的厄运都统统洗掉。煮好的柚子水倒倒一个大盆中,放进浴室,香甜的柚子皮散发着迷人的味道,使人忍不住喝上一口。洗完澡换上新衣服新鞋子,拿上背包和同学们,朋友们,亲戚们在楼下玩耍。

大年初一,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一起玩耍和同学朋友玩个够。吃好玩好睡好,真是又舒服又轻松啊!不过一年之中,也就只有这几天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啦!赶紧看这几天好好嗨皮嗨皮一下吧。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二

各地过年的风俗各式各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年俗。我的外婆家台州的春节风俗非常隆重和有趣。

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大家就开始忙碌了,家家户户要进行大扫除,连最角落里的一小颗灰尘都不放过。搞好卫生后,接下来的几天大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吃的东西,杀鸡买肉,做冻米糖、做年糕、磨豆腐……到了二十九,就算是正式过年了,在那一天,每人都要吃大圆子,表示团团圆圆。大圆子和包子很像,不过外皮是糯米粉做的,上面还开了一个口子,便于蒸熟得快一点。除夕那天,一吃过中饭,各家各户就忙着祭祀了,先摆好台子,放上猪头、整只的褪好毛的公鸡、年糕、碗筷,酒倒得满满的,两边还点上红蜡烛。首先谢“年”、祭天,感恩能平安健康地过完一年。再烧一大桌菜,祭祀祖先,对他们表示怀念和感谢。吃过晚饭以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零食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子还可以拿到压岁钱。

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天还没亮,鞭炮声就响得让人睡不着觉。大家先放开门炮,又摆起台子,摆放上清水、米饭、水果,点上香和蜡烛,进行新年祝福、祈祷。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跑来跑去互相串门,热闹极了。

台州的年俗真是隆重有趣!同学们,大家都来说说,你们老家的春节风俗是怎么样的?

葬礼庄严而肃穆在桓仁却成了一副样子,仕人叹惋。大爷爷去世时,我倒是参加了一部分葬礼。

去了以后先系带子,就是白色的布袋,在腰左系一个大扣。接下来,痛苦难熬的葬礼开始了。凡是有与大爷平辈的人来鞠躬祭拜,我们这第三代与妈妈、大姨、这些第二代就不得不叩首还礼。伴着鬼哭狼嚎的丧曲儿,我们那心碎的,捧出来跟饺子馅似的。过一会儿,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婶儿就披着一件白色披风闪入了灵堂之中,先说说这灵堂吧。灵堂里黑糊糊的,大爷爷便躺在中间的棺材中。灵堂门口停着一匹白纸马,边上还有三个小人,分别叫“顺手”“童男、童女”还是什么的,灵堂前面是个小院儿,哀乐正来自于此。小院墙上贴着一幅挽联,另一边摆放着子孙几代赠予的花圈,小院外挂着门头纸,有七十来张吧(就是大爷的寿年的数目加上天一张和地一张)。还有一大部分纸在棺材前的火盆中被解决了。棺材中是停尸用的,大爷爷永远的家就在那匹濒死的纸马边上,那个色彩斑斓的小盒子是装骨灰用的,再接着说那个大婶儿,那个大婶问“这有老人的女儿和侄女儿吗?”于是大姨和妈妈就过去了。“跪下,都跪下,女儿和侄女儿烧纸。”于是大家就跪下烧纸,这一跪就跪了十多分钟啊!我猜大姥爷他老人家也会心疼……那大婶拿个小麦克,开始声情并茂地演唱什么“第一关,是blabla关,blabla关,labla关,什么孔雀山,山上是什么blabla关,blabla关,labla关,什么汉,呀的,我也没有听明白……不一会,我的泪水便下来了,不是因为悲痛,而是屋里的烟太大了,呛眼睛。

过了一会,那个大婶唱完了,唱的鼻涕横流啊!装的还真有水平,不愧是干这一行的……这时,主持葬礼的那个老伯拿着麦克,操着一中极度跑偏的东北话讲到:“有儿子没呀!儿媳女婿侄女女婿的,都上来跪下,”于是大舅、小舅、大姨夫、小姨夫、和爸爸都跪下了,烧了几张纸,倒了杯酒,那个老伯在一边叫道:“高老太公啊(大爷爷姓高),你睁开龙眼往前看看,这是你的儿媳女婿侄女女婿、儿子都在这儿呢,堂前摆着山中走兽云中燕,陆上猪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皮尖(我一看就是一些水果,家禽什么的,没有啥……)跪了几轮后,我以为轮不到我和小哥这孙子辈的了,不想那老伯叫道“孙子辈的上来,没法子我和小哥这孙子辈的上来了,还是跪下,先把香插上,酒倒上,烧了几张纸,老伯还是说了一套话,接着老伯让我们一人抱着一些纸同,绕着棺材转几圈,同时让我们说什么,我也没有听清楚,最后仪式结束时,我才明白,我得喊“大爷爷,我给你们送身缠了……”转完以后,乐队便跟着我们走出了小院,门纸同由大舅抱着,白纸马和元宝啥的都抬了出去,在一个这空地上,在马下支了个凳子,让大爷的灵魂上马,再辙凳子,把马和纸连同小人一同烧掉。其中马尾巴揪下来些给了大姨。这就算完成了。接着,绕马三圈,叫“大姥爷,你别害怕,西南大道,无限光明”之类的。再不回头走回了停尸房。(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作文。

)

今年我跟爸爸妈妈去贵阳外婆家过年了,在那里我知道了很多有趣的风俗。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住在舅舅家,外婆很早就打电话过来祝我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中午12点我们到外婆家吃饭,一进厨房我发现所有的垃圾都装在塑料袋里堆在角落边,我就问外婆:“外婆,垃圾那么多,为什么不扔掉?”外婆笑眯眯地说:“垃圾代表财运,今天是初一,如果新年的第一天把垃圾扔了,可能一年都没有财运了。”听了外婆的话我真是觉得太有趣了。

该吃饭了,外婆把昨晚的剩菜剩饭全端上了桌子,因为外婆是不吃剩菜剩饭的人,我又忍不住好奇的问外婆为什么?外婆说:“我已经辛苦一年了,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我不能做很多家务的,不然一年都会很劳累。”

正在这时,爸爸说要开车带我们去泡温泉,外婆制止道:“初一最好别外出,一家人守在一起才符合规矩。”

我们全家终于被外婆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这些风俗没有科学依据,但我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你们觉得呢?(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三

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过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这天,家家都要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青菜、鸡、鱼、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开张。

到了三十千家万户的家庭成员都要出去逛街。尤其是小孩特别喜欢,因为可以得到特有的玩具礼物。

按家乡的习俗,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装饰上自己喜欢的新年贺典。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中国第一道大餐——看春晚。

正月初一的光景也许与除夕截然不同,门店封闭,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大多数人在家休息。

正月初二从这天起一至到初七初八,人们开始互相走亲访友,去拜访老人,去探望亲友。整个家乡的春节气氛都包含着和和睦睦,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友谊!

时间如流水一眨眼又到了元宵佳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正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人们三个一簇,两个一堆,个个喜笑颜开,观赏着红红的大灯笼美丽的礼花。

呵!家乡的春节热闹非凡,它是多彩的,是红火的,是温暖的,那里有亲人美好的祝愿,那里有我们深深的留恋!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四

屈原,为楚王宗室,担任楚王之左徒,博闻强识,志向远大。不料,却受了上官大夫的诬陷,被流放了。后来楚国的都城郢都为秦军所破,屈原悲痛不已,披头散发,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悲壮地死去。渔民们对屈原十分爱戴,怕一代忠臣之尸首为鱼虾所食,乃投米团喂鱼虾,名为粽子。

粽子本是用来喂鱼虾的,后来就成了供人食用的了,流传至今。粽子的制作材料只有艾叶和糯米。艾叶有些讲究,需又长又宽,不可枯黄,不可破损。而糯米也可佐以花生、腊肉等。粽子的制作方法异常简单,只需将粽叶裹起,倒入馅儿,封口,用线包起,放入锅中,俟粽子熟。

粽子熟了!淡青色的粽子,放在鼻前一吸,一股淡淡的清香漫入鼻中,略加糯米腊肉之味。拆开一看,艾叶上面早已沾满了黏糊糊的糯米,再把粽馅儿取出,放入碗中,就可以吃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出了很多新品,如鲍鱼的、蛋黄的,皆是美味。端午节的粽味儿就更浓了。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笔下春节的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诗歌中清明的习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文秀笔下端午的习俗。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我的家乡大连也不例外,这不,春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走来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生菜(财),代表发财……嘿嘿,是不是很有趣呢?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就会其乐融融地围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春节晚会》,等待着新年的钟声的敲响。

大连的元宵节,也很热闹。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都得吃汤圆,“圆”含有团团圆圆的寓意,以前大街小巷都会挂花灯,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但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就没有享受到那种热闹劲儿,一家人只能宅在家里看元宵晚会。当没关系,爷爷奶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朵幸福快乐的花。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节!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六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全国华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每家每户都欢欢喜喜、喜气洋洋地挂上大红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都吃着可口的美餐,欣赏着烟花爆竹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最令我开心的是当新年的钟声快要响起的时候不仅有饺子吃,还有红包拿!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以往在这个时候我都在床上睡懒觉,可一想到今天是春节,就争了个第一,顺着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往外走去,只见大人们将一串串鞭炮在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我站在门口,伸了伸懒腰,问了问妈妈:今天早餐吃什么?妈妈面带笑容地对我说:吃年糕!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哦!说到这儿,我还真有点饿了,看者妈妈正在下的'年糕,心里又是喜又是馋,连忙说到:好了没有呀?妈妈看着我这股馋劲儿,连忙说到:快好了,快好了!

年糕好喽!随着一阵阵香气,我坠入了大饱口福的店堂。

吃过早餐,我便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真心希望今天我们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心想事成!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七

新年,是大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新年可以让大伙团圆,可以吃年饭,还可以放鞭炮、讨红包。

大家除夕回到了湖北,因为湖北有一个风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儿除夕晚上不能回娘家住。所以当天,我和母亲去宾馆住了一天。虽然我觉得这种风俗不好,刚回来又不能回娘家住,还不能和亲朋好友团聚。但是入乡随俗,大家还是在母亲同学开的五星级酒店里住了一晚,也是很好的。

年初中一年级,大家坐舅舅的车来到了乡下。我特别高兴,由于我可以见到姥爷姥姥了。到了姥爷家,只见姥爷姥姥正在厨房里忙着,忙得不可开交。我挤过去一看,呀!是珍珠丸子、红薯丸子,还有可乐姜,都是我的最爱。珍珠丸子是用猪肉剁成碎,做成一个个小丸子,外面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糯米,好似孩子子穿上了一件白棉衣,之后放入蒸笼里蒸熟。红薯丸子是把熟红薯弄成红薯泥,加入糯米粉揉均匀,然后搓成丸子的模样放入油锅里炸。这个时候一股香味飘了过来,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叫醒了,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刚炸好的红薯丸,不考虑脏手、不考虑烫嘴,直接向嘴里塞。母亲笑着说:“真是个小馋猫。”

年初中三年级,我跟着母亲来到了姑奶奶家拜年,表哥表姐携带我到处玩,我还讨到了几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全是整百的。”我高兴地大叫。我还想:这过新年会让我发财的。

新年那几天,大家几个孩子叫爸爸妈妈帮买鞭炮回来放。弟弟买了一大盒摔炮,哥哥买了两排大鱼雷,我买了五盒蜘蛛炮。弟弟把所有些摔炮都拆开,一包一包地扔。弟弟和哥哥开战了,弟弟扔了一包在哥哥身边,“砰”的一声把哥哥吓一跳,哥哥火了,点燃一个大鱼雷到弟弟身旁,一声巨大的“砰”把弟弟吓得团团转。我点燃两个蜘蛛炮,扔到他们各自的脚边。“砰”地一声,把他们吓进了房屋里,最后的赢家是我。

那几天我特别高兴,我多么期望天天都是新年。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八

我们这里的春节在腊八就开始了,人人都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真称得上色味俱全。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无论男女老少都早早起了床,大人放鞭炮。俗话说“这天是送灶王老爷上天过年的日子”因此鞭炮声格外响亮。

二十五,一扫帚扫走所有的不吉利,扫走所有的不干净。大人小孩都要赶个年集,买一些糖果,买一些水果,然后买新衣服,买对联。在二十九下午,家家户户都揭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以表示新的一年喜气洋洋。使我想起“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除夕晚上,五点钟就已经夜幕降临了,我们一群小伙伴欢快的玩耍,手里拿着一大把自己喜欢的鞭炮。大人们则聚在一起打打牌,一直到十一点钟,该散伙了。姑娘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伙们则在表演摔跤,女人回家煮饺子,男人在家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了出来,像彩虹一样,又像仙女在天上撒花。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沾着腊八蒜,别有一番风味。家家灯火通宵,热闹极了。

初一,我们穿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我们去给长辈拜年,还给压岁钱呢!

初二那天全家一起逛庙会,烧香拜佛,祈求佛保佑,平平安安。

在十五那一天的元宵节别提有多热闹了,晚上一起吃元宵,还有灯会,一个个漂亮的小姑娘举着灯笼走来走去,非常壮观。

十六便开学了,大人也开始劳动。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九

我的家乡在新州,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那非春节不可啦!

春节是新年的开头,寓意新的一年到了,要说春节的来历啊!哪来头可不小呢!春节是从历年流传下来的,直到现在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呢!

我们这里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四过完小年就开始了,当然那都是节前的彩排。最热闹最隆重的是年三十那天,那天才是真正的过年,那天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己,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除夕晚上必定要吃我们新州的元宝饺子。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我家饺子馅是多种多样的,有白菜馅、猪肉馅、韭菜鸡蛋馅、香菇馅等等。餐桌上,弟妹嚷嚷着:“再给我一盘,再给我一盘,我还没有吃饱!”

到了晚上外面噼里啪啦的响,家家都在放鞭炮,我们家也不例外。爷爷和爸爸从屋里拿出长长的红红的大鞭炮,边拖边摆放着。点火!爷爷和爸爸赶紧跑回屋里来,火沿着火线慢慢的延伸到鞭炮。猛然间外面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接下来就是放烟花了,一点火,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轰”的一声,一束烟花飞上了天空,紧接着,更多的烟花飞了出来,随着噼噼啪啪放鞭炮似的响声,烟花绽开了,不一会儿,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各种颜色的烟花纵横交错,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你瞧,圆形的、流星形的、瀑布型的、花型的……五花八门的烟花在天空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它们有的像上翻,好像娇媚的牵牛花;有的向下垂,好像绚丽的菊花……我还饶有兴趣的为每一组烟花取了名字,如万紫千红、繁花似锦、满天繁星、百花齐放,再加上黑天空的衬托,显得烟花像是天上的仙女,好一幅壮丽的景象!

吃饺子、放鞭炮是我印象最深的节日风俗。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十

过年了,过年了,个个家里都是喜气洋洋,热热闹闹。可是,鞭炮不仅仅是我们小孩最受欢迎的,大人也不例外。擦炮,摔炮……种类繁多,好玩极了!

大年初一一早,“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甭提有多热闹了!

对了,要说放鞭炮,还有一段故事传说呢!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十分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仅有让它胀满肚子,它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怕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鞭炮就代替了爆竹。

每当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散步,都会看到那美丽的烟花,都会融入那喜气的气氛当中……。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十一

是谁来了?城市被装饰得五彩缤纷;是谁来了?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是谁来了?街道变得热闹非凡。啊!是我最喜爱的春节。

不久,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要祭灶王,家里人会做一大桌子菜。奶奶告诉我:“今天送灶王上天,拍拍灶王的马屁,灶王就为咱家给玉帝说说好话,不让他给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煞是有趣呢!

过了二十三,除夕眨眼就到了,大人、孩子都在买新衣,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

大人们等着,孩子们盼着,除夕终于到了。此刻,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兴奋的。回老家的路上,我和妹妹一直念叨着买鞭炮,毫不夸张地说,把爸爸妈妈的耳朵都念出茧子来了。

回到老家,经过一天的久久等待,终于开始吃年夜饭了。桌上摆着的各种美食,光是看看,就令人垂涎欲滴,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碗饭。一闻到饭菜的香味,在屋子里玩耍的弟弟妹妹们,立刻兔子似的地从屋子里跑出来,争先恐后地说:“这盘是我的,谁也别抢!”“哇,看起来好好吃啊!”‘’哈哈,今天我要吃两碗饭。‘’说完,又望向桌上的美食,口水咽了又咽。吃饭时,孩子们这个抓卤翅膀,那个抢红烧肉,一片欢声笑语。爸爸端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一边说着贺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一边举杯畅饮,屋子里一片祥和,团圆的景象。

吃过年夜饭,大人们开始观看春晚,孩子们才不管其他的,一直嚷嚷着放鞭炮,甚至在饭前就分配好了‘’这个是你的,这个是我的‘’。就在这个漆黑的小院里,燃起了火龙一样五彩缤纷的鞭炮,一炮接一炮,点燃了夜的激情。天空中,仿佛有一条条五颜六色的流星,划破夜幕,把新年的美好愿望寄托于天空之上。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是旧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是一年里最热闹、最美好、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十二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远长流,在绵延的历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节日:有细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月光皎洁的中秋节……在这众多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热闹非凡的春节。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热闹的,在这一天每家每户吃的都是饺子,在吃饺子前,每家每户都会先放一串鞭炮,因为饺子有“交子”的意思,是旧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吃完饺子接下来的事就是看春晚。每家每户都会坐在电视前,端上瓜子,摆上茶水,一起看春晚。常常人们都会熬到凌晨。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人们都会去走亲戚,走亲戚时要买些礼物不能空手去。到了别人家,首先要说一声“新年好”或“新年快乐”然后亲戚们就会给你压岁钱问你的考试成绩,祝你来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到了大年初二,我们就会去大舅家吃饭,也有很多人会来:姑姑、大姑、姑父……我也难得和他们家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我们还会买来一些鞭炮放,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十三

除夕这天早上,人们都穿着新衣服新鞋子,但大人们比我们早起来炸鸡翅排骨等食物,要去拜“天公”。拜完后,就要贴春联,叔叔拿着春联涂上胶,就粘在门的上面,和左右两边,每个门都要贴。大门的门上还要贴门神,家里还要贴福字,一般来说都是贴倒的,寓意福倒了。

到了晚上我们就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可丰盛了有大鱼大肉龙虾螃蟹等菜品。我们吃得有说有笑,可开心了。吃完就去亲戚家拜年,分压岁钱。

回到家,奶奶就在干草上点了火,家里的男丁就开始跳,我看着他们跳。

跳完后,小孩子们就拿着打火机点烟花了,还有“转转转”,“仙女棒”。有的去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要睡觉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能睡,因为这是一个风俗“守岁”。

这些风俗伴随着我们成长,真开心……。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十四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我要介绍的习俗是家乡新年时的过庙会。

新年,大家都不陌生,但新年的时候家乡都在干什么呢?我们家乡新年的时候会过庙会。

过庙,乡称“赶庙”,“赶会”。在新年的时候,家家都会穿着新衣到庙会上去看一看。小孩子们去了,像撒了欢一样,庙会上有各种稀奇的玩意儿,孩子们走到这,停一停,走到那儿,睁大眼睛瞧一瞧。一切事物在孩子们眼里都变得稀奇古怪。大人们则是互相聊一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非常热闹。

河北庙会的习惯由来已久,甚为普遍。以前河北一年就有72次庙会,旧时的庙会很复杂,有的还带着较浓的宗法观念和封建迷信色彩。而现在,人们将庙会当成了一种“旅游”和自我娱乐场所。像高跷、狮子、龙灯、旱船、跑驴、竹马、杂技、武术等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形成,多在庙会期间表演。同时,各地的“过庙”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比如:安国药王庙会,张北骡马大会,涉县娲皇宫奶奶庙会等。

过庙既进行了物资交流,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春节风俗范文(15篇)篇十五

年前的二十三号,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件事——祭灶神。

我们家的祭灶神可是一流,这蜡烛不一般,要粗要红要大,小时候也叫它“红大管”,在它的面前要放三个红苹果,三个橙子和一些祭灶果。这祭灶果,我们家前三天就买好了,到了那天在灶神面前放一大堆祭灶果,祭灶果名不虚传,有油果、有紫米做的块、有白米做的块,而我最爱吃油果,因为它甜而且脆,好吃的快要飞起来。吃不到它,我的内心就像油煎一样难受。可我想吃,我只好吃米块了,没想到这块很好吃,又甜又硬。在吃之前要先拜一拜灶神,这样可以有好运。

在后面几天还要斋饭。要放几个红盆但比一般的盆子大的多,而我就成了奶奶的得力干将。她放完食物我用剪刀剪红色的圆圈,要一元大小的,放在食物上。放完便放几个钟头,就能换成菜了。比如鱼、芹菜炒豆干、红膏炝蟹……我在摆菜,奶奶在侧面放筷子。以前我什么都不懂,乱动椅子,还在屋子里乱跑,而现在我一点也不敢乱动,生怕惹家人们生气。

吃汤圆可是老多做法了,比如煮、炸、烤。烤可是汤圆的顶峰了,蛋挞的皮包着汤圆,而且烤出来的味道很香,外酥里嫩,一口下去全是芝麻。

过年习俗各式各样,可是在家乡宁波过年那叫一个“五彩斑斓”。

相关范文推荐

    调入新单位自我介绍(汇总20篇)

    在新的学校或工作环境中,自我介绍可以帮助你快速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起良好关系。接下来是一些常见的自我介绍错误以及如何避免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物管文员的工作总结(专业19篇)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纵观自己在这一个月内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同时也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做好准备。下面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大家可以参考

    过寒假春节(实用14篇)

    春节是一个展现中国特色的重要时刻,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习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早

    婚庆合同签订(优质20篇)

    合同协议是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违反合同协议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是一些关于合同协议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的撰写有所帮助。(乙方):婚礼仪式举行时间:年月

    在校个人鉴定(精选17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的参考资料,可以提供不同文体、不同主题的写作范例。下面是一些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导语】写自我鉴定时

    上学路上写景(精选20篇)

    优秀作文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事物相结合,引导读者思考和感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优秀的作文范文,从中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优点与经验。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蓝

    国际禁毒日禁毒的倡议书大全(19篇)

    在工作中,总结能够发现问题、找出改进措施,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阅读以下的范文,相信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全区广大家庭及妇女姐妹们:毒品是人类的公

    毕业生就业实习报告(汇总13篇)

    在实习报告中,可以通过详细描述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和遇到的问题来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实习报告样本,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成长中的故事七年级(通用15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性的作品,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优秀作文的独特魅力和深入思考的力量。要说成长中的故事,那可太多、太

    顾问的工作总结大全(19篇)

    顾问工作总结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以下是一些顾问工作总结的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并借鉴。随着公司经营方针、策略的变化,需要购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