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雨中梧

通过参考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特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一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是其显著特征。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首先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8]。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其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侧重于通过日常的专业训练,达到培养具有临床应用和操作能力的高级临床人才的目的[9]。因而,课程设置必须树立“专业能力”为中心的理念,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临床实践为核心,从而让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在掌握临床基础知识的同时,取得突破性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课程教学上,合理压缩理论课程时间,优化课程设置,强调理论应用与临床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除课堂授课外,可广泛采用讲座、报告、沙龙、讨论、临床研讨等与临床培训密切相关的形式教学。

3.2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科室临床技能的培训,统一标准,规范出科考核;各临床轮转科室应当成立临床实践技能指导小组,负责轮转研究生的日常教育和临床指导,聘请临床操作规范、诊疗水平高超的专家、教授,定期为研究生开展临床操作示范,规范和提升研究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与水平;轮转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尽量多为研究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10]。同时,还要提高学科导师组的整体水平,改变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数量不对等的状况,尽量做到一人一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医院管理部门应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邀请各学科专家或学者作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操作报告;另一方面,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或相关学术会议,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研究生个人也应多观察、多思考、多训练,自己找机会进行临床技能的操作与练习。

3.3完善管理监督机制,规范考核制度。

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不严格,是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与考核机制,制定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严格出科考核。学校、医院及各临床科室应严格落实、执行并监督好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制定具体、详细的考核标准和具体措施,以确保临床轮转、出科考核、中期考核以及毕业临床能力考核等各环节的质量和考核效果,各环节的考核,应当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聘请考核专家,统一考核标准,而不应由各科室自行安排,对于不按规定计划轮转或出科考核不合格者,要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学业预警,从而使考核真正成为把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3.4促进医教协同,实现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衔接的统一。

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医学教育既要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规律[1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要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得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协同配合与支持。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已实现政策上的突破,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应在相关资格考试的时间及证书发放的时间上进一步协调,力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时就能顺利取得“四证”。如此,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衔接问题,而且也能及时地为各级医疗机构及卫生事业部门输送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全面实施医教协同是高等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的有效途径。要真正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落到实处,还需要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持续关注此项工作,继续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临床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1]汪玲.教改医改互动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模式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19-22.doi:10.16750/j.adge.2013.11.00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二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突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职业导向性是其显著特征。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各地各医学院校所进行的实践探索来看,要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的衔接,需要做到如下三个方面的统一: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标准与医师职业标准相统一;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评价方式与医师执业资格认定方式相统一;3)学历教育管理与职业资格管理相统一。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还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我校自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1],即按照“三结合、四证书”(所谓“三结合”是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相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培训招生相结合。“四证书”指学生毕业时要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政策的原因,目前学生还无法在毕业离校前拿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三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基本采用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类同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仍以医学专业学术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主要框架,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是各阶段培养的关键和重点,也是将来进入医疗行业,独立开展医疗诊治工作的先决条件,由此观之,现行的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现行的课程体系在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等培养方面仍存在极大的欠缺。因此,必须尽快改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缺乏科学职业性课程体系的问题。

2.2职业衔接培养方案落实不到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临床培养阶段后,按照培养方案,需要进行不少于33个月的相关科室轮转,由各轮转科室的带教老师进行全面负责。但按照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要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2]。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时间较短,许多导师同时承担着科学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3],导致有些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然遵从传统的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忽略甚至脱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诊疗能力得不到全面提升,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职业衔接”作用,使得不能很好地平衡学术研究与临床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重科研轻临床”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3临床操作机会少。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在医院各科室进行轮转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但是医院科室内的床位和病人数量相对固定,使得学生实践资源和临床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影响了其职业能力的提高。相应的,各科室带教老师所指导的研究生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使得每个研究生获得带教老师的临床指导时间相对缩短。此外,根据中国目前的医疗法规,仍旧处于学习阶段的研究生并不能单独行医。医院和科室为避免出现医疗纠纷,一般也不安排研究生独立接诊病人,从而使得其临床工作的能力、勇气和思维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另外,学位论文和完成导师的项目等同样也会挤压掉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室轮转和临床技能的训练,限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提高。

2.4学位授予与职业衔接困难。

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方案》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衔接提供了制度依据。《方案》还明确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需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并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方可申请硕士专业学位。因此,各省卫计委已将规培考试时间提前至每年4月份,但证书发放却要到10月份[4]。这种规培证书发放时间与学位授予时间的严重脱节,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授予,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进入形成了阻碍。

2.5管理制度不健全,考核措施不足。

科室轮转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医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轮转方面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而导师一般在自己固定的科室且日常工作繁重,对在转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往往疏于管理[5],从而难以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此外,在出科考核方面,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和客观的评价标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高低优劣没有可操作的区分标准和可量化的具体指标[6],现有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因为不能严格执行又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是走过场,从而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能力考核方面存在着考核不规范、淘汰率低等现象[7],从而致使研究生科室轮转的效果得不到有效地反馈,不能评价和掌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职业能力更是难以评估和掌控。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四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发展环境学科和建设环境专业较早的重点大学之一。多年来,通过学科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和实践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招收第一批西南交通大学非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收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

一、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明确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推荐材料,全面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对环境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和实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技术改造、开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其中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原则。(1)课程内容: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企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2)课程量: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原则是三个学期全部完成,并注意第一学期课程安排的饱满度;(3)课程结构: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采用课程类别设计思路,切实增强工程意识、增强工程素质培养、增强工程能力。

2.学分设置。全部课程按课内16学时计1学分。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业期间获得学分总数的基本要求为32学分。

3.课程学习。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应用课程有机结合,学校聘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专题讲座,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生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课程设置方案。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必修环节。课程设置方案中公共课程特增加知识产权和信息检索两门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信息检索能力;基础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业务素质;选修课程重点考虑各类学生的研究目标不同,工作性质不同进而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必修环节主要为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开设环境工程领域研究前沿知识讲座和实际案例分析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拓展学生的视野等。

(四)学位论文。

学院应严把学位论文过程关,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编写、预答辩、答辩等工作入手,扎实做好每一步工作。设计过程分,即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论文过程的中的态度、进度等各方面进行打分,不合格者取消其答辩资格。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工程型教学人才资源建设是建设质量保障的核心环节。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背景、根据环境工程行业特点、根据依托单位的自身特点,拟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为:建设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反映轨道交通行业、具有国内外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立体化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型教学团队。

(二)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企业教师队伍建设。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企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行考核聘任制,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多,层次高的特点,在今后企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将在总量上适度增加的同时,重点在师资队伍的层次上进行提高,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提升企业教学的质量。

(三)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和行业应用需求,在教学主管院长领导下加强原有工程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工作。

三、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一)建立教学全过程动态保障机制。

参照西南交通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实践教育相关质量保障措施,建立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安全动态保障机制。

(二)建立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考评机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从选题、研究开展、论文撰写到论文答辩环节,必须面向工程应用、依托工程资源开展。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五

今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已基本结束。在去年增招5万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础上,今年教育部又下发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以2009年为基数,按5%~10%减少学术型招生人数,调减出的部分全部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可以预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将处于跨越发展时期。我院作为接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之一,在新的招生形势下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在总结以往研究生招生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今年专业学位的招生任务。但是,从招生的整个过程以及结果来看,还需要研究生招生及管理人员积极开拓思路、探索规律、规范管理,在追求“量”的同时,注重“质”的保证。

一、招生现状调查。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有专业学位的共同特点,其培养目标是实践应用能力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其培养的是临床医生,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服务的对象是病人,能否培养出高水平的医生将关系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这就要求培养单位必须保证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要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而且是称职的医生。而培养质量的保证必然要求把好第一道关,即培养关,因而要从研究生的招录开始抓起,以保证生源质量。

结合去年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招生实际,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招生现状并不是太理想,这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从招生的数量来看,我院去年专业学位的录取数刚完成计划招生人数的过半,而在已录取的学生之中,在开学时又有两名学生未报到。可以说,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形势并不乐观,这也提示我们要保持招生工作的延续性,在抓好初试录取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后续的报到工作,确保学生的报到率。从报到学生的人员结构分析,在2009国家首次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前提下,同年我院录取的学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占了32%,而非应届毕业生占了68%。这一数据说明,相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往届毕业生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接受度较高,原因可能与往届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对读研的需求与目的的认识与应届毕业生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有关。应届毕业生乐于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往届毕业生更倾向于提高自身已有的临床业务能力。从有无工作经验的角度分析,两者的比例刚好各为50%,这说明现阶段社会竞争相对较为激烈,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量较大,促使更多的人意识到了读研的必要性,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选择读研。从年龄结构来看,在小于或等于30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数量最多,占了学生总数的82%,为目前读研的主力军。在31~35岁年龄段的学生占了14%,超过35岁年龄段的学生占了4%。从中可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选择读研的人数相对减少。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在国家鼓励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形势下,应届毕业生读研人数随之相对增加,二是因为对于大于30岁年龄段的人员而言,其生活、工作已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否读研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相对而言,对读研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

二、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针对我院去年的招生情况,并结合招生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要想保质保量地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错误认识。

自1998年以来,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招生,但是由于其报考条件比较严格,即要求报考的学生必须有一定年限的临床工作经验,导致招生数量相对较少,从而造成多个环节包括学生、导师、医院等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认识产生偏差。在去年的招生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报考了专业学位,但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大多不是首选,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未被学术型研究生录取才转报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报考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对专业学位的概念、性质、特点和任务等完全不了解。同0寸,对于导师而言,由于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各个医院对科研都相对较为重视,科研成果有时甚至影响到了导师的晋升等切身利益,因此,不少导师不能很好地处理临床能力培养和科研论文工作的矛盾,甚至存在“轻临床重科研”的倾向121,造成导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不够重视,导师更愿意带教学术型研究生从事科研以便能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导师对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带教热情不足,重视不够,从而也必然会影响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研究生这一学生群体一直都被定位于科研人员,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科研、做课题”。医院在招录研究生时,首先也是重在考虑研究生的科研素质、科研能力以及是否对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帮助,而对研究生的临床业务能力要求相对不高。再加上很多地方实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造成医院管理层产生一个认识误区,即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可以从进医院工作以后再慢慢培养,而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较为重视,导致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比学术型相对要低。“学生不了解,导师不重视,医院不认可”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束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因此,作为从事研究生管理培养的专职人员,一定要抓住国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做出的大力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有利时机,必须做到开拓创新,全身心投入,努力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更快更好的发展。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招生时,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开拓新的宣传渠道|31,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宣传到位。在考生中,重点要开展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性质、功能等宣传工作,提高考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随着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认为,现阶段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由纯学术型培养模式向学术和实际应用并重的培养模式转变。招生人员在向考生宣传时要更多地介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报考专业学位。同时要积极转变研究生导师和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认识,纠正其认识上的误区,使导师和医院能真正认识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是国家根据现阶段社会需求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保证我国卫生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导师和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正确认识。也要积极挖掘生源,除了做好对在校学生的招生宣讲外,也可以在医院内有针对性地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宣传工作。鼓励医院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发动更多已经参加工作的具备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报考专业学位,提高其自身的临床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医疗服务水平。

(二)制度规范,提高社会认可度。

在招生过程中,我们遇到最多的提问就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不是国家认可的,能不能拿“两证”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有多大的区别,以后找工作会不会受限制。这不仅反映了目前学生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认识上的不足,而且反映了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招生的关键因素,即社会、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认可度较低。因为认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而相当一部分学生读研的目的正是希望能通过获取研究生文凭而适应目前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找到一份满意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认可度还不是太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科研能力而言,目前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由于主要强调的是临床能力的培养,对科研方面的要求相对不是太注重,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毕业后其科研能力明显比学术型的研究生差。从临床能力角度看,在与经过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的一线的住院医师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在从事临床工作时必然会受到其作为学生这一身份的限制,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时会有所束缚,毕业后其临床业务能力与住院医师相比也并无优势可言,从而导致社会、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较低要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就必须严把培养关,培养出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研究生,以质量促认可。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订科学、有效、符合实际需要的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临床医生。针对目前存在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矛盾的问题|41,研究生管理人员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紧密结合,加强研究生临床业务能力的锻炼,在不违反卫生部执业医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的机会。严把考核关,制订严格且科学合理的“出科”考试制度和毕业考试制度。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地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方面的培养,要使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成为“高素质、精业务、懂科研”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还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在导师的遴选方面也不够完善。目前存在的一种情况就是专业学位的带教由学术型导师兼任,从而导致导师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当学术型研究生来带教,放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带教,这将直接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制订一套专门的不同于学术型的导师遴选制度。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导师遴选,必须强调导师对专业学位的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所遴选的导师必须是在临床业务方面技术过风特长突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导师,这样才能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力争社会和医院的支持。

由于目前的医患之间存在一定的互不认同关系,因此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新闻媒体在宣传方面,要尽量地给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实习医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医院不仅要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要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规范,做到“管理科学、要求合理、责任明确”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同时,现阶段医院在招聘新进人员时,要拿出一定的名额专门用于招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给予学生政策上的支持,激发学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热情。

(三)多方筹措,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目前,国家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再有工作年限的要求。这一方面可以促使更多的人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扩大报考范围的这一部分人,要么是应届毕业生,要么是刚参加工作一两年的医生。由于应届生自身的经济来源有限,考生在选择报考研究生时必然会考虑到经济因素。而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目前大多数实行的是自费的培养方式,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除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必然会降低学生对专业学位的报考愿望和学习热情。

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不让学生因为贫穷而缀学。除了国家现有的助学体系外,还应建立起一个“校、院(系)、专业”的基本奖学金制度体系,在鼓励学生进行良性竞争以学好学业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同时,学校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同时,与地方合作,创造更多的助学岗位来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需求。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不能随意地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而从事未经许可的医疗活动,只能在相关医院进行实习。由于医院的工作相对繁忙,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较学术型在临床上实习工作的时间更长,在临床工作中付出的更多,这就为学生实习的医院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医院不仅要保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也要鼓励或者制订相应的规定,对学生在实习中付出的劳动予以一定经济补偿。这既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肯定,又能使学生的生活得到保障,使学生能安心学习、乐于工作。

(四)拓宽渠道,加强校际交流。

由于各个学校的特点不同,专业设置不一以及学校知名度、考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均有差异,必然造成各学校报考生源分布不均。重点院校或热门优势专业生源充足,竞争激烈,而一般地方院校或冷门专业则生源不足,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或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情况都较为明显。

研究生招生人员要解放思想,拓宽招生渠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校际间要开展更多更广泛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对各高校各专业的招生情况及时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生源信息,推荐优秀的生源,同时及时向考生公布相关院校、专业的需求信息,保证考生与学校之间招生信息的通畅。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因信息渠道不通而造成的生源流失,也有利于学校招收到更多优质的学生,更有利于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结语。

如何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招生工作,还有待于研究生招生、管理人员更多的探索。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及培养工作,必将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六

摘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专门人才,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职业导向性。因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应以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为中心,以促进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之间的有效衔接。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相对于临床医学硕士科学学位而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职业导向性。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1号)。该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一方面侧重于培养临床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又以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直接培养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因此,加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就显得极其重要而且必要。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七

为了提高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提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此后于在全国43所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自此,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收培养工作正式启动[1]。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专业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各试点单位在如何掌握标准、保证培养、学位授予质量等方面仍有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作一浅谈。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八

为了提高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提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此后于1998年在全国43所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自此,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收培养工作正式启动[1]。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专业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各试点单位在如何掌握标准、保证培养、学位授予质量等方面仍有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作一浅谈。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九

19,为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国家开始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类型由单一学术学位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类型。之后,国家、军队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先后采取一系列举措,调整专业学位授权点自主权,增加专业学位学科类别设置,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已经占临床医学招生总数的50%以上,推动整个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性调整,逐步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批准上海市5所高校,率先试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工作,探索“四证合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国家下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并于20向全国推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的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步人新的阶段。

为顺应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变革,本校做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于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进行大胆实践探索。1998年来共招生该类型研究生7540人,占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人数65.89%,为国家军队培养出大批临床应用型人才,总体培养质量较高,但对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要求,仍然存在以下5个方面问题。

1.1教学理念没有转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临床医师,而在十几年的研究生培养实践中,临床科室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培养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未能结合临床问题开展临床科研,而是进人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发表高分值sci论文也成为衡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金标准”,“学术化”培养倾向比较突出。

1.2组织管理相对弱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临床轮转后难以安排固定的带教和指导老师,带教老师的责任心不强。临床科室没有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带教培训,科室领导对研究生在轮转期间需要学习的病种和例数要求、临床操作技术要求不清楚。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轮转目的不明确。研究生进入轮转科室后相对固定在某一亚学科,没有进行亚学科或组间轮转及门急诊统一学习,“用重于教”的现象比较突出。

1.3各项制度执行不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双重身份,导师对于在其他科室轮转的研究生没有严格落实定期课题汇报、读书报告会等制度;科室领导对于在本科室轮转的研究生没有较好的开展专业课授课、教学查房、交班、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等基本医疗和教学制度;“散养现象”比较明显。

1.4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随着医学模式的变革,新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经典理论授课外,专业课等教学缺少案例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诊治技术能够实现实时可视,以及模拟化教学,这些新技术、新手段没有及时地体现和运用到临床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应用比较滞后。

1.5培训考核不够健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中出科考核、年度考核把关不够严格,考核过程欠规范,“走过场”、“统一过”现象比较明显,研究生对于培训过程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主动参与评价考核过程。

2.对策。

为积极探索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学校选取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做为示范单位,针对研究生教育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已形成较为独特的教学经验。

2.1教学理念贯穿始终遵循“教、医、研”原则,真正把教学工作当成附属医院的中心工作。所有临床工作的疑难问题和科学研究的创新进展都可做为临床教学的基本内容,教书育人既是教授和导师的根本职责,也是临床科室每个带教老师应该树立的全程教育理念。即:人人是教员、处处是课堂、时时在教学。

2.2组织管理严密规范严格落实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明确区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内容。为研究生指定带教老师,明确带教老师职责,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带教病种病例和基本临床技能,实行亚学科和组间轮转以及门急诊实习带教。按照住院医师要求进行“教用一致”培养。为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严格制定教学组织形式,规定固定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学习。

2.3规章制度落实严格立足“医教协同的指导思想,结合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制定落实一系列教学培养制度。

本科室研究生管理制度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每月安排半天时间召集本科室研究生学习最新文献知识;定期布置文献阅读、病历讨论等任务,让本科室研究生带着问题任务轮转,轮转期间继续保持本专业的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业课学习,每周四上午讲授“三基”知识技能以及介绍学科发展前沿。

轮转研究生管理制度制定“大交班”制度,除常规夜班交班外,还需讨论当日手术方案以及术后患者并发症分析;手术患者特殊交班要求住院医师用幻灯片形式汇报病史、辅助检查、术中术后表现以及手术录像剪辑并进行现场答疑;规范教学查房,带教老师选取典型病例开展床旁教学;定期开展病历讨论,每周四晚上要求研究生用英语汇报病史并讨论近期死亡病例、疑难病例和下周要手术的病例。

2.4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在传承经典专业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面向所有研究生、进修生、规培生,每月开展一次dsa手术直播视频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可在外场向手术医师提问,由术者或其他教授现场进行解答,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现场教学,促进新技术在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2.5考评体系注重成效严格把关临床实践出科、年度考核内容和标准,探索以学生满意度测评为指标的考评机制,并以此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检验临床教学效果。

3.启示。

只有思想理念上高度重视、组织管理上严密规范、规章制度上落实严格、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考评体系上注重实效,才能切实推进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3.1医疔与教学协同根据医学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合格的临床医师培养必须经过严格的院校教育和规范的毕业后教育。其中院校教育侧重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毕业后教育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阶段,着重训练临床实践能力。年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住院医师,具有“双重身份”,其临床实践训练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要求一致,目标为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执业医师。据此,所有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尽快调整思路,转变原有“集中上大课”的教学方式,老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日常临床实践中去,形成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专业素质与医德素养相结合的教学培养内容和方式。

3.2规范与特色并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参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本校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33个月规范化培训计划,拟通过系统临床培训,加强住院医师实训与临床技能培养,促使医学研究生尽快向临床医师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示范科室的实践经验,鼓励各培养单位根据本科室学科特色和诊疗水平,适当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开展专科业务学习,帮助研究生在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方法的基础上,了解部分专科疾病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技能,有助于开阔视野、拓展研究生临床思维,并为学校下一步探索毕业后教育第二阶段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基础。

3.3传承与创新并重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需要不断传承优良的教学理念和宝贵的.教学经验。研究生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程中,跟随导师的言传声教,逐步形成规范的临床诊疗思维,培养医患双向有效沟通、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是本校长期以来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实训和模拟训练,开展“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床边教学,也是提高研究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有益补充。借助多种多媒体技术,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拓展研究生的学习训练空间,多层次、特别是在较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激发其创新思维,使研究生教学从过去传统的“知识灌输型”向当前的“知识探索型、能力发展型”过渡,有助于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3.4示范和带动结合不同培养单位由于在带教师资、教学理念、教学管理、诊疗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甚至对于统一培养标准的执行力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人才培养质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均质”性,而质量差异必将影响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效果。示范带动是解决质量差异的有效方法。基于以上现状,示范单位要积极推广实践经验,带动欠规范科室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本着“互为优先、相互促进”原则,通过教学演示、示范观摩、研讨学习等方式,将本科室已经建立的培养规范,提供其他培养单位参考借鉴,切实解决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质量差异的难点问题。

“医教协同”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模式改革工作已经在我国全面展开,此项工作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各项具体措施还需完善。让医学教育回归本质,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会看病、能看病的合格医师,逐步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者有机衔接的规范化、标准化中国临床医师培养体系,是每个医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十

摘要:介绍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团队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的优点,分别从学生层面、导师层面、院校层面提出建设团队培养模式的各项具体措施,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团队;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目前,我国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重理论,轻视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使得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要指标相对较低,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由此,引起教育界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旨在培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颇具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人才集群,为建设现代高技术创新型国家输送批量人才队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很多设想和办法以及实施方案。本文则主要从团队培养方面,对研究生的培养从研究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社会等角度,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团队所要发挥的作用、注意的要点以及措施。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如何引导研究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较快地进入创新思维,从事创新理论和创新应用领域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较早地针对各个研究生的知识基础背景,把握和发展其创新个性和创新潜质,将其引导到学科发展和研究前沿,确定研究和创新的切入点,激发其创新欲望,发挥现代研究生学科知识相对广泛、跨学科和交叉运用多学科知识相对较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优势,在自主创新研究和与导师互动方式下实现新的理论和应用的创新。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研究生指导过程的主体,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但是,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或学科内容在不断深化,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联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这就需要导师本身具备多学科知识,而这一点单个导师是绝难做到的;另一方面,在高校做学问一般看重论文第一作者,发明专利更难多人共享,因此对团队精神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导致一些导师惯于“单干”而难以合作。面对研究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跨校跨学科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较大,研究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性增多,需要因材施教,这种要求对传统的导师负责制也带来了挑战,尽管目前有些高校采用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与制度的欠缺,导致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团队,以克服由于单一导师本身因学术传承关系单一,容易形成学术门户之见,学术视野受限,造成不利于研究生学术创新所带来的种种缺陷。因此,建立导师团队,明确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得到贯彻落实,发挥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首要的措施和方略。

其次,亦要将研究生组建成团队,改变学生单干的弊端,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研究生团队既可由一个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构成,也可由导师团队中不同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构成,甚至可吸纳其他研究生。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生团队组织是相当普遍的。研究生团队中,每个研究生的主攻研究面向应该相当具体明确,同时也有团队总体目标和分工合作,甚至构成传帮带的形式。通过研究生团队活动,包括学术研究、读书交流等,促进研究生个人和团队的责任意识,提高研究生的求知欲望,扩展研究生的研究思路,扩大研究生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更好地把握本专业学科技术的当前动态和发展趋势,促进研究生在研究课题方面的理论创新,推进应用技术的发展。

二、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的优点。

建立指导教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可以带来一些益处。

一是可以强化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由于研究生导师团队通过集体讨论和决策,共同制订或修订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实习设置、教学方法研究、教改实施、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论文选题等,可有效跟踪研究生培养成长,监督、检查和落实培养计划。由于集体严把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最终检查、论文查重和毕业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使研究生始终处在一种按部就班且规范的培养氛围之中,杜绝了研究生不良的学术道德行为,真真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所锻造出的产品合格率就会高。导师团队不仅能充分发挥其中学识渊博、学术造诣水平高的导师的作用,同时也能集群体的智慧,兼顾每位导师的学术所长,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强化指导力度,提升研究生培养管理质量,克服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所带来的不足。这也符合大自然群体优化进化规律。

二是可以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丰富研究生专业知识。导师团队中的导师,其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学术经历、应用技术等诸多背景一般都不尽相同,甚至还有差异,有的导师经验丰富学有专长,有的导师指导经验尚缺但能力较强且知识面较新。导师团队可积聚相关导师的全方位力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研究生能从导师团队中学到最优化的、最前沿的先进知识,构建完成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需要的本学科以及本专业宽厚的基本知识体系,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开拓知识面和学术视野,较快地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为所要从事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师团队的指导方式既改变了过去单一导师知识面不宽或专业领域过窄的缺陷,也促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从中还可鉴别哪些是最新的、最有价值的或最有发展前途的,哪些甚至是可拼弃的。研究生团队可以摆脱过去传统的单一导师负责制下的思维定式,可以在总的目标下进行分工,各自负责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如做系统、做实验、做理论演算。又可进行必要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克服一般的困难,解决问题,体现团队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自然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可经常根据需要开一些或大或小的研究讨论会,提出比较好的想法或点子,通过讨论激发创新思维,时时起到相互之间“抛砖引玉”的效果。良好的研究生团队可弘扬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强化研究生的责任意识,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望,扩大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思路,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学术创新。这也适应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

三是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将不同专业方向的导师和研究生聚集在一起,在合作指导、学术交流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商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系统效应。资深而水平高的导师思想成熟、基础扎实,年轻导师思维敏捷、探索欲强。导师之间的切磋对提高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大有裨益。研究生也由于充满激情和活力,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的跨越度较快,因此,容易提出创新型的想法和观点。在团队研究中进行学术思想交流很容易碰发创新思想火花。将研究生置于团队环境之中,能够使他们感知知识缺陷面,及时弥补不足,进而扩大知识面。研究生通过融合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到研究课题中,在任务的驱动和研究思路正确引导下,为了解决问题,并经过必要的探索过程和反复的磨练后,出现顿悟,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人的一种成长过程或培养过程。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质量要比不进行任何磨练就毕业的研究生的质量高出百倍,因为这是一种真真意义上的'能力培养。

四是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团队在构建时,可吸引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参与,如外聘企业和政府界的学识渊博且具有指导能力和精力的导师、外校导师以及在企业中做实际项目开发和应用的研究生参加,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实现不同高校和社会导师资源共享,社会与高校双赢。联合培养研究生对高校来说能增加学校资源,包括师资资源、科研课题资源、经费等。对研究生来说,通过较早地接触社会而了解社会。通过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不断沟通,深入掌握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自身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体系明确努力的方向。避免产生在学期间虽花很多精力学习了不少的理论知识,但将来可能不能学以致用的矛盾。研究生甚至可通过参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项目的合作开发或项目实践等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对企事业单位来说,联合培养研究生既可改善人才的构成结构或做好人才的储备,也可提高企事业单位整体的知识层次,促进研发水平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向高水平方向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人才引进和人才的利用以及今后经济的转型。

三、社会技术需求始终是促进研究生创新的导向。

在团队构造的伊始就吸收社会力量既对团队的指导力量有加强作用,同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发挥导向作用。现代的人才培养绝对不再是闭门造车,面向社会,把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纳入学校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上,是对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的一种制导。

1、学生层面。

培养当代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只是培养他们仅仅理解和掌握书面知识。学习能力应该是融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能力为一体。研究生除具有完成基本学业的能力之外,还应具有实际动手的能力和为人处事、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一个大的工程项目需要一个合作有效的团队来完成。研究生在学习阶段要注意培养自己在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能力,注重锻炼和充实自己实际动手的能力,即便毕业后走入社会,拥有这些能力也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快地进入角色,发挥重要作用。要达到这些目标,应采取两方面措施。

(1)从入学开始就要根据研究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将他们组成具有共同目标的研发团队。这种志同道合的团队,院校给予经费支持,不干预他们的具体活动,实现学生自己进行团队管理、团队活动。由团队举办小型交流会或学术论坛,形式可相对松散,以利于培养研究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

(2)成立由高年级为主体、低年级参与的创新梯队,团队内部定期举行学术进展报告会,特别是高年级的研究生介绍他们的成果和经验体会。这种以较强综合能力的高年级学生领衔,吸收部分基础扎实的低年级同学参与的创新梯队,可以增强项目研究的持续性,加强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可开阔低年级学生的视野,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又可提高高年级学生科研开发等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高年级学生可向低年级同学传授创新经验,这也利于形成良好的研究生创新梯队。

2、导师层面。

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导师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学习,滤掉旧知识,扩充新知识,善于接受新概念、新观点、新事物、新方法,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和创新,始终让自己利于所在领域的最新前沿,乐于与他人交流、探讨和合作,哪怕是对原有的事物进行分析,也能够换位思考、换角度观察,力争不断产生新观念,提出新的学术观点、新的技术和方法加以探索。可采取下列措施:

(1)在学校内部,以学科群建设或相同科研方向为纽带,将若干学科或科研方向的人员组织在一起,形成导师团队。并对导师团队予以建设。可由学科带头人任组长,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为组员,同时配以实验能力较强的实验或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参加。导师团队亦应明确目标、任务和规划,制订科研研究方向和切入点,立项确定课题任务,对任务进行分解,形成难易层度适合的阶段性任务序列,便于研究生选做。导师团队内部也应分工明确,分工合作,有人担负总体设计和总体集成,有人担任专题任务的指导。并能对阶段性工作及成果加以科学汇总,进行必要的整合、讲解,进行透彻的分析总结。导师团队全面负责培养计划制订、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指导、论文写作、论文答辩。团队中导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学校也有将导师团队建设成为校级优秀导师团队甚至省级优秀导师团队乃至国家级级优秀导师团队的支持义务。

(2)在学校外部,可实行一定的不同高校导师共享的交流机制。也可外聘国际知名学者、企业高层研发人员或管理人员、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有丰富经验且具有较高理论基础或实践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让这些人员加入到导师团队中来,采取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独立或联合指导研究生,其最大的特点是让研究生与社会的联系变得直通方便,打破了学校和社会的壁垒界限,学生可接触到社会,容易置身于社会的需求环境之中,也可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知识和需求。研究生的学习通常也是跨学科的,自然地也要求导师和学生之间消除门户偏见,能够将多学科知识加以融合,产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学习目的性强,学术和科研的路子也变得越来越宽。团队中导师之间优势互补。通过对学生实行“课堂理论学习—科研实践—社会检验”这种长而大的冶炼,导师也可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工作、科研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亮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创见的精神。这也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唯师是从”),形成新型的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可从校内外不同导师那学到跨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吸收先进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技巧,科研论文写作的依据变牢,科技应用的面向性和争对性得到增强。研究生进行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容易得到体现,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推动的动力,进而催生研究生创新成果的形成。

3、院校层面。

院校是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建设、梯队建设、教学改革等一切与教学相关活动正常开展的温床,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等上述活动都离不开院校的大力支持。要使团队能够有效运行,院校必须为其提供所必须的各种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院校文化氛围和科研环境,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生只有参与院校内所举办各种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才能激起他们的创新欲望,牵引他们朝创新的路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的创造力才有得以发挥和实践的机会,创新能力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院校也有许多工作要做。

(1)加强科研和科技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作学术报告,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术会议、新技术讲座等,也可由研究生自己组织或举办学术活动。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使研究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水平,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

(2)加大经费投入,为团队建设与运转提供资金支持,改善科研条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努力建设符合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条件。

(3)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合作,扩大发展空间,改善办学条件,促进资源共享。继续开展选派优秀研究生赴国内名校的访学工作,积极探索与国内高校、企业及政府部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四、结论。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高校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与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的前沿阵地,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特征、教育规律,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当代研究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成长为创新型优秀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十一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是临床能力训练,同时又要兼顾科研能力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目前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阐述了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和对策。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医学高级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我国开始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这是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将有效改变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不足及临床能力较差的状况,开辟了一条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实行的《职业医师法》的相关规定,应届本科生没有资格参加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而附属医院因顾忌医疗纠纷、责任、利益等多种原因,限制了临床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行为,因此他们就无缘纳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类型。卫生部出台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医师标准化培训等制度,也缺少对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通盘考虑,难免出现与专业学位制度间的.不衔接[2],导致在医学高等院校内,由人事处负责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院负责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缺乏统一的标准。

1.2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到位。

尽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已开展了数年,但部分导师和研究生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差距。一些导师和研究生坚持“重科研、轻临床”的思想,而另外一些导师和研究生坚持“重临床、轻科研”的思想,二者偏废一方,都会影响研究生的质量。

1.3缺乏客观有效的临床能力训练考核指标体系。

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核心,如何客观有效地对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考核是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家缺乏一套对临床能力评价系统量化的指标体系。虽然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种类繁多的考核指标体系,但其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良莠不一,而国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重在考核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而他们的学术论文也是按照科学学位论文要求进行评审,研究生害怕难以过关,故加大其科研难度,使其不能全心投入临床轮转。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前不仅要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而且必须通过统一的临床能力考核,学生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且在培养经费上加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负担。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临床轮转后,很多时间都不在导师所在的科室,这样不利于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和监督。

2.1践行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强调遵循和应用最好的科学证据来解决临床问题,其形成和发展对临床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学信息研究等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更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贯彻执行,关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以及疾病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可行性。

2.2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导师的自身素质是对研究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优秀的导师不仅予以研究生学术研究上的指导而且还从科学探索精神治学态度和作风等诸多方面影响着研究生[3]。研究生培养是从学习到创造的一个过程,从课程学习、文献查阅、文献综述、选题、开题、研究论文写作到答辩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导师悉心指导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导师倾注大量的心血。

2.3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医学专业性很强,我们在培养研究生时仅仅让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他们各个方面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控制能力、决策能力、捕捉最新信息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老师可以完全传授的。临床老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为研究生创造条件,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

2.4明确学科特点,科研与临床并重。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生培养阶段不仅要侧重于提高临床技能,同时要提高科研能力。在导师对学生开展专业相关研究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专业基础研究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并将基础研究应用于临床,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医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各专业都会在临床实践和科技进步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在实际临床工作遇到的问题,医学教育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传授、引导及自学等各种方式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并且注重临床和科研能力的锻炼,以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十二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一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8月,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原则,从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共筛选60多所院校启动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培养。已入围院校在未来五年须遵循“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保障质量”的指导思想实施该项目,在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一般需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试点院校的准备工作稳步推进,但由于此项工作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进展快速超出预期,试点工作因此会存在着三点认识上的不足,即对“特殊需求”的认识不足、对获得培养授权试点单位“动态管理”的认识不足、对实现“协同创新”前瞻性措施研究认识不足。本文力求以管见求共识,抛砖引玉,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思想认识基础,消除项目试点的建设隐患。

一、理解“特殊需求”深刻认识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必要性。

本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据中国考研培训网统计,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以年均的比例增长。仅20,全国报考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就达到151.1万人,录取49.5万人。初步研究表明,招生比例的扩大与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密切相关。我们尝试从需求分析角度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上世纪学术型人才需求阶段,其时学术性学位的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本世纪进入市场导向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阶段,培养国民经济基础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硕士。1991年我国正式设立专业学位教育,启动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调整,20,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到质量跃上新台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又进入行业型特殊人才需求与培养阶段,我国专业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强调错位发展与满足特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是“对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少数单位,可以不受地区分类的限制,由国家统筹考虑”。为此,教育部决定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安排少数确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但尚无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没有列入国家批准的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因此对“国家特殊需求”的深化理解有利于认识该“项目”建设的意义,有利于未来试点院校把握建设方向,培养应用型的国家和地方特需人才。“国家特殊需求”可以理解为刚性需求与柔性需求,刚性特殊需求涉及国防建设及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层面的弯道超越,需要通过“特色培养”来实现特殊领域的特色人才产出,以满足国家建设的急需;柔性需求着眼于民生,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错位发展,借助于产学研的培养模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稀缺人才需求和行业深层发展质量型人才需求。因此满足国家特需和区域特需就要优化研究生教育,通过结构调整使研究生教育更具实用性、独特性、民生性、区域性、行业性特点。

我国大学是研究生教育的主力军,现阶段为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需”就要求扩大专业学位培养份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此出现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并存的格局=“211”及“985”研究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的刚性“特需”,其它拥有硕士学位单位与学科授权的院校聚焦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柔性特需。在此基础上适当融入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试点培养研究生可以弥补因专业硕士的扩大招生而凸显的资源不足,职业化培养的师资不足和行业性培养平台薄弱等问题,有利于发挥非硕士授权的专业性院校在某一领域的行业优势和经验优势。参与试点的学士学位授权院校因在某一领域的行业优势、平台优势和经验积淀优势获得硕士生教育的发展空间。试点搞研究生教育既满足国家特需,也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符合项目试点条件的省属院校也存在自身的发展需求,它们想要招揽人才和留住人才就需要有适合人才发展的高层次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培养平台,教研相长有利于人才迅速成长。省属院校长期在同质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通过硕士培养“试点项目”办异质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对其生存发展的意义尤为重大。因此“国家特殊需求”的“特”表现为国家、地方、院校建设“急需”,学科专业“稀有”,培养过程“快捷”,研究生投入市场“适用”,试点院校具有凝练“特色”的学科,具有“优势”的师资队伍,旨在“应用”的市场定位,实现未来良好的市场“口碑”。

以专业教育硕士的学前教育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试点为例,它反映了三个层面的急需,首先是国家急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其次行业“急需”,它主要体现在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因此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建设成为学前专业教育硕士试点培养的突破口,培养试点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资源配置上应反映并满足这种特需;最后是试点院校自身“急需”,以湖北省为例,先后有8所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但截至目前为止,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表明,(除华师外)全省无学前教育教授,无学前教育的博士,即使是从本科到硕士均为学前教育的硕士仅占总师资的30.6%,大部分属专业转向的教师;湖北省只有华中师范大学每年培养不足10名学术型的学前教育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的严重不足,造成数量上的绝对需求。据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伍香平的调查统计,未来,将有5000万学前三年适龄儿童人口,2010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儿童2976.67万人,幼儿园教师共130.5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56.6%,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幼儿园的生师比是26:

1、根据教育部初步测算,未来几年将新增40万幼儿教师;未来十几年随着学前教育普及率提高,教师数量缺口数以百万计,不过试点单位还需清醒认识到,虽然上述数据会给发展学前教育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但学前教育目前无高层次的学历要求,幼儿园的办学环境日益小学化,这些现象将成为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的暂时障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需通过新的培养定位来争取更大的政策扶持,为专业硕士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比如学前教育硕士培养重新定位为培养具有实践型与管理型兼容能力的幼儿园长,操作与研究能力兼具的学前教育的研究者,示范幼儿园的品牌骨干教师以及专科层次学前教育师资。由前教育学院转制的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行业领域的窗口优势,经验积淀优势,资源平台优势,使自身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补充。

2、中小学教育发展也急需提升学历层次,但需求与现有教育硕士培养能力之间形成矛盾。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普遍达到了40%,至2011年底,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只有0.9%(9.3万)。以教育大省湖北为例,中小学教师21.33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约为1%,中小学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提升任务造成教育硕士培养的数量需求。让学士学位的授予单位有平等机会加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行列,发挥省属院校的局部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尝试办异质且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省属师范院校长期坚持“面向、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理念先进、技能娴熟、富于创新、乐教善教的优秀中小学师资。它们所具有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双重职能为专业硕士的终身教育和返校学习提供了平台,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等方面与硕士教育培养的学科领域形成了一个多层次、连续性、交融性的完整培养路径;具备了培养教育硕士的有利条件,适当引入、合理调控、有效管理、宽进严出,能实现教育资源在研究生教育平台上的有效整合。处于教育高端的专业教育硕士供需矛盾必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更多的具有学士学位授权的省属师范院校参与教育硕士培养成为量需为入的经济社会发展“特需”。

二、领悟“动态管理”严把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质量关。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中强调要根据国家特殊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笔者认为“动态管理”的表述向试点院校传递了几点信息,即“试点时间的动态界定’“培养需求的动态评估’“市场前景的动态预测”“培养质量的动态管理”等诸多信息。项目制研究生培养学科授权有别于单位授权的“终身制”,采用“项目限期制”’动态管理的对象是试点院校,项目授权培养的时间取决于国家特殊需求的变化。需求变化又取决于主客观两个因素,正确把握主客观因素的策略是“通过教育市场营销,引导客观需求因素的有利转化,增加人才需求的绝对数;通过质量建设来引导主观因素趋利转化,以保障培养试点院校以质量为主轴,以凝练特色为抓手,扎扎实实搞试点建设”1。“优化队伍,打造课程,凝练特色,凸显优势,精选基地,协作创新,服务需求”成为必须完成的试点任务,首批研究生满足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特殊需要”是对质量建设的最好诠释,也是维持授权的可靠保障。

“培养质量的动态建设与管理”是关键性步骤,也是实践检验真理在试点培养质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既包括主管部门对试点院校的动态管理,也包括试点院校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其内部实施的动态管理。

学士授权单位搞硕士培养试点是新生事物,虽有授权院校的经验可借鉴,但更多时候是发挥自身有一定“游泳能力”的优势,带领同类试点院校从浅水区到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探索中修正前行。随着社会需求在试点建设过程中的变化,质量管理标准需要“与时俱进”,其内部的动态管理涉及到建设层面、实施层面、评估层面。目前试点单位处于筹建期,建设层面动态管理的重心放置于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层面的重心放在现有课程研讨、选修课的特色凝练、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案例教学资源库打造上;而评估层面重在学习与领会专业硕士现有的评价标准。

建立动态的导师队伍建设制度。导师队伍是质量建设的源头,他们的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质量保障。试点院校可考虑实施“双导师构成比例遴选制”,本校导师40%,中学实践导师30%,部属师范院校的帮扶导师占20%;组建由咨询导师、课程导师、实践导师、指导导师和帮扶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咨询顾问提供相关事宜的咨询服务,并就课程、导师、学习等问题提出建议;课程导师负责课程教学,指导教师负责论文指导并监控研究计划的执行,组建论文指导小组,指导论文开题、辅导论文撰写并审核论文;实践导师协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指导研究生教学实践,通过现场教学来引导专业硕士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帮扶导师提出前瞻性教学建议,协助监控课程方案的实施,通过合理化建议来扮演质量监督者的角色。同时施行“导师资格评价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不合格导师劝退制度,由教学委员会监督执行。

实施并完善课程方案也是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需要建立指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研究。原有课程结构中的思想原理课比重大、专业课程不够专、实践课程单薄、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与纵深拓展。因此试点院校的教学决策与实施者有必要对现有的课程方案进行前瞻性思考,以满足“特殊需要”为出发点,贯彻对课程方案实施与改良并行的指导思想,即通过学位必修课修业,改进思想方法、提升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必修课修能,穷实专业基础并磨硕专业技能;通过专业选修课修为,强化实施课程改革的行动能力;通过边缘选修课来修智,激发管理智慧、形成发散思维模式、引发前沿思考。尝试以“三个面向”对现有的课程模块进行有理有节的适度改良,使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学位课面向具体学科强调针对性;必修专业课面向就业强调实用性;选修课面向课程改革强调创新性。

避免与本科相近课程低水平重复,提高课程设置的水平和层次,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课程基础。

通过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的局部改良,选修课增补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现培养单位在学科领域的行业优势与培养特色,满足行业用人的“特殊需要”,提升培养质量。

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也是未来试点质量保障的关键,需建立动态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团队研讨推介制度。改变一言堂的传授模式和经营型的师徒关系,团队导师通力协作,利用讲授、自学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强化硕士生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教、疑、学、试、研、用‘六位一体’”教学,要求学生在模拟教学环境内尝试“教”,在教的过程中产生“疑”,将“疑”转换成典型性问题,要求学生读指定书目自我释疑,在发现式“学”习中解决问题。学生尝“试”教学设计来检验所学,课程导师适时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在实践导师的带领下“研”究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传承的基础上体现创新,最后让学生通过“说课”和“微格教学”将所学所研落脚在“用”字上。‘微格实践反思法’“师生易位教学法’‘顶岗实习法’“课题研学法’“主题导向讨论法’“茶馆式休闲聊天法’“案例分析实践法”“品课扬善鉴赏法”“自主建构学习法’“异质小组任务互助法”成为未来特色教学的选择性考量。

三、解读“协同创新”前瞻思考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新举措进一步解读。

专业硕士培养“项目制”,分析构建“产”(教“学’“研’“用”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对世界教育强国研究生培养经验的部分传承,借鉴西方“行业协作联合培养模式”和“教学模拟培养模式”,为实施“项目”带来借鉴与衍生性思考。国务院学位办原负责人张尧学教授讲话指出“试点单位将学校自身特点特长发挥出来,和企业或行业结合,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走出新路子,提高协同创新能力,通过“教”(教“学’“研’“用”将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该段表述诠释了本次“项目制”硕士培养试点的组织方式是学校与产业(行业)部门之间的协作;培养目标是将硕士培养成高效率的实践者,新成果的开发者,生产过程合格管理者;培养方式是“产”(教“学”“研’“用”一体化;搞好学校与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是检验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协同具有自内而外的发散态势,首先是院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与行业窗口管理与研究部门的协同,与行业一线生产单位的协同,与行业性人才市场之间的协同,与培养定位的政策性协同等,殊途同归满足行业性特殊需求。试点院校在理解“协同”的基础上,需要前瞻思考其实现目标的新举措,使其成为协同创新的催化剂。以专业教育硕士为例,协同创新的前瞻思考略见一斑。

试点单位首先应该分析研究生教育的新形势,学习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政策并分析形势,就人才培养定位达成认识上的协同,正确理解结构调整后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定位,率先谋划新举措。以教育硕士中学学科教学为例,对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变化的认识应该从“概念区分”开始,从学位概念和培养性质上区分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培养的差异:教育学硕士以培养从事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通才为目的、培养方式以研究型学习为主、最后以发表学术性学位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学术性是其培养特性;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职业性学位,有特定的专业取向,旨在提升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学者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才,培养方式以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为主体,学位定性为应用性0。教育学研究生需要从事“学术性研究实践”,专业教育硕士则从事“应用型研究实践”,前者将学生培养成为教学思想理论研究的甄别者、评价者、思想者、领引者和撰稿人;后者将学生培养成为“三有型”骨干人才,即具有世纪性的教育观念、务实性的教研能力、兼容性的教学水平;领引学科方向的“三懂型”教学名师,即懂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的班级管理专家、懂教学方法艺术的艺术家、懂反思型创新的教学实践者。因此培养院校、教育教学行政与研究机构,中小学一线名校“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试点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协同创新的基本前提,当政策确定之后,人是决定性因素。应建立协作的组织结构,由试点院校、基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线中小学来共同组建管理团队,实施教学组织与管理,共同参与包括招生、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在内的培养全过程;省属师范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建立与基础教育的窗口联系,通过省教学研究室建立与中小学的教学联系,利用校长培训中心建立与中学管理者之间的组织联系,通过校内主管处室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布置任务并协调行动。同时注重导师团队构成的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异质化。团队导师应分别来自教学实践第一线的中学特级教师,其作用主要是传授教书育人的技艺;来自教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教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来自重点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领引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的认识提高。导师队伍因此形成了专兼结合、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目标趋同的共同体,实现协同创新的团队目标。项目实施前有必要开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教育学科理论学习研讨班”、“学位教育与学科建设专题研修班“中学教育课程改革调研班”等,邀请高校教育专家和中学特级教师领衔授课,提升学校导师队伍的理论素养,激发其对基础教育发展建设的前瞻思考,全方位认识中学课程改革,形成硕士培养教学与实践协同的新思维。

要推动与中小学行业部门全方位的协同创新,可考虑采用“二进制”的培养模式,构建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螺旋形上升的教学研用关系’。“教”建立在学生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学”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研”要解决教育硕士实践实习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用”立足于目标评价与实践检验。教育硕士通过招考“一进”大学课堂,接受为期半年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并逐步消除理论匮乏与实践困惑;半年后“一出”赴基层中小学教学基地进行探索性实践,要求硕士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读书,逐步消除因认识缺位而造成课堂实践的力不从心,形成教学实践能力,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带着新认识和新问题“二进”大学课堂,接受半年的课程学习与教研指导,硕士因需要而读书,因需要解决问题而进行研究;最后半年“二出”校门赴基层实习,运用并检验在校研究成果,接受实践导师的指导,弥补实践漏洞,积极打造学位产品,以论文形式继续完善教研成果,撰写实习报告、做教学案例分析,或现场讲课或说课。课程学习阶段除要求完成现行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外,另开设中学特级教师教学实践分析类课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导师和中学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位论文撰写。在实习期间,学生1般每个月向导师介绍实践情况或回大学听专题讲座,课程导师定期组织专家到所在中学听课,与实践导师1起座谈,分析学生的教学和培养现状,随之调节培养计划和要求。

“协同创新”还应体现在院系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增强服务于行业特殊需求的能力,分析行业的特殊需求是协同创新的优先考虑。以学前教育为例,社会需求往往超越原有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计,学前教育拥有几大社会关注热点,双语教学、动漫教学、艺术教学、体育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幼儿礼仪教学等,原有的课程体系需要完善和补充,跨院系的学科融合性研究成为必要,因此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院系协作,为学前教育打造课程脚本,开发优秀资源。譬如《学前快乐英语》、《学前创新教学法》(外国语学院)、《儿歌作曲与表演》、《学前教育舞蹈编导》(艺术学院)、《少儿动漫礼仪教育》(教心系与计算机)、《经典国学学前篇》(文学院)、《学科教学型班主任培养》(教心系)。通过企业(动漫)一研究机构(教研室)一院校(教科院?教心系;计算机学院)一动漫课程开发课题组建立四位一体的创新平台;通过省级幼师一国家级学会?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一院校一学前教育课题组打造选修课程开发平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试点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精神,加强试点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教学,发挥行业优势,凝练专业特色,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目标导向,建立稳定且具实质性的联动培养机制,搭建高水平的协作培养平台,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保证专业学位“项目制”有序推进与有效发展,产出协同创新成果,走出中国专业学位建设的特色之路。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实用13篇)篇十三

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摘要:文章在对物流企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与整合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方法,以期能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物流专业,工学结合,研究。

一、引言。

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产业,其价值效益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物流产业现在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对物流技能型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物流人才成为了各类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1]。

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能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物流业务岗位的任职要求,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整合是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趋势[2]。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打破学科体系,建设基于工作任务的核心课程,特别是要建设完善针对某一领域基层管理岗位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突出岗位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专业学习和顶岗实践交叉进行,保证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就业时与企业的“零距离”。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物流专业技能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3,4]。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便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物流人才,笔者在对物流企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与整合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思路与方法,以期能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面对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着众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形成了挑战。

众所周知,在以经济实力为依据的国力竞赛中,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效率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也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而物流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高校既要培养企业物流人才,如零售行业物流的采购、管理和作业人才;又要培养物流企业人才,如适应第三方物流、快递物流等业务的管理人才。此外,在企业用人的调查反馈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仍存在缺乏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性、技能性人才,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仍具有浓重的传统特色,难以满足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二)物流管理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从目前物流专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物流企业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内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迅速崛起,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设置也逐渐完善。同时在物流协会的领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的职业教育,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但在物流管理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三)物流管理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兴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步扩大;但与示范专业和重点专业相比,物流管理专业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师资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师资力量不强,在全国和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不多;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不高;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尚未形成。

2.学术水平较低,服务社会能力不强。

承担和参与的各级课题较少,年人均发表专业论文数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物流管理专业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发挥。

3.课程和教材建设才刚刚起步。

在物流专业没有优秀课程,而且还有部分专业新开课程的效果有待未来两年教学实践的检验。课程讲授方式比较单一,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尚需进一步提高。全国还没有出版权威认证的物流专业教材。

4.实践教学滞后于专业发展的要求。

物流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专门的实验课程外,还有许多专业课程离开了实验和实习就无法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效果。

三、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目标及思路。

(一)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主要目标。

1.以“应用”为主旨,以模块为要素,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

2.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技术基础,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加强与同行兄弟院校和交通企业、交通管理部门的横向教育协作关系,编写一定数量内容简洁实用、组织科学合理的教材和典型教学案例,并加强理论教学中的模拟教学。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与企业及有关部门共建稳定、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在全真的环境中进行阶段性教学实习和就业前的顶岗实习,为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专业技能训练的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尽快地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教学质量、专业技能、科学能力是成功地推行教学管理专业的有力保障。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正在逐步地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师德高尚、教风优良、学历与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能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的一支多能的、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的、以博士和研究生为主体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使全校生师比达到20:1。

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培养和形成稳定的科研学术团队,凝练出本专业的特色学术研究方向,积极探索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政府部门从事实践调研,形成产、学有机结合的机制。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以提升团队科研能力和影响力为目标,积极承揽和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和咨询项目。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每年至少请1名校外本专业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进行学术合作,每年至少派1~2名骨干教师参加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使本专业教师力争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1项。

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物流的职业岗位内涵非常丰富,物流岗位可以分为六大类,即市场营销类、仓储配送类、口岸物流类、交通运输类和咨询策划类。我校本着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原则,结合自身的现状,以仓储配送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师生共同参与企事业和政府部门的科研科技项目,使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四、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的策略。

结合我国物流专业教育的现状,为了实现我国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笔者从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提出以下几条策略和建议。

(一)建立与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业务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入学军训、课程教学中案例模拟、第二课堂活动(包括课程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假期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物流公司见识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相关范文推荐

    节约粮食倡议书节约粮食倡议书(优质20篇)

    范本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生动有趣的描写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特别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借鉴。广大交通参与者:道路交通是我

    理想照亮未来开学第一课心得感想个人收获(热门16篇)

    实现理想可以带给我们成就感和满足感,让我们感到自豪和幸福。理想是人们心中的憧憬和追求,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

    我与祖国共成长(汇总24篇)

    优秀作文是深入生活、观察细致的结果,其作者透过文字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才华和独到的思考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引人入胜的优秀作文段落,通过鲜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打动了

    诚信为本学生演讲稿(模板20篇)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们在特定场合进行演讲的一种书面材料,展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成功的学生演讲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

    幼儿园美术竞聘演讲稿(汇总17篇)

    竞聘不仅仅是一次面试,它是一个全方位的能力展示和竞争过程。竞聘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质量的竞聘分享,供大家参考。尊敬的各位上级领

    员工辞职报告申请书参考(实用14篇)

    辞职申请书是向单位提出离职请求的书面材料,它是在总结工作经历的基础上表达个人决心和态度的重要文件。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辞职申请书范文,这些范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

    新年五年级学生(优质14篇)

    新年是人们欢庆团圆、迎接新生活的时刻,我们都期待着新的开始。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士都有他们的新年总结,下面是其中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今天,是元旦节。同学们都早早得

    一年级的传奇范文(18篇)

    优秀作文在用词准确、句式灵活、篇章结构合理的同时,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

    论文开题陈述(优质22篇)

    范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提升的方向和方法。范文范本是为了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参考和借鉴的样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一场古筝比赛(专业20篇)

    比赛是一种锻炼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的机会,可以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以下是成功选手的比赛心得,让我们一起来借鉴他们的经验吧。古筝这一门学科对我来说是非常喜欢的,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