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文轩

教案的编写还应该注重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年级教案的编写方法,小编特地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一

重点:根据提供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

难点:想象要合乎情理。

故事一则。

一课时。

自我加减。

1、激发兴趣:

一群孩子正在一块空地上踢足球,突然,球“砰”的一声飞到人家窗玻璃上,玻璃碎了。

2、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师:刚才故事只是说了个开头,接下来还会放生些什么呢?你们能不能继续编下去?

(提示:窗玻璃打碎了,孩子们会怎么做?那户人家又会怎么做?)。

3、顺势诱导,简介续写。

同学们根据故事的开头想象出了好多生动的情节,使得整个故事显得前后连贯、内容完整。如果把刚才说的内容写成一篇。

作文。

这种类型的作文就是续写。

1、揭示开头,想象说话。

2、阅读例文续写部分,思考:

3、讨论、小结:

这篇例文根据开头“我”的“鼻血就流了出来”展开想象,续写了这些内容:一位叔叔掏纸巾给“我”,老奶奶、阿姨给我让座,大姐姐用包着冰棍的手帕按在我的脑门上,后来“雪慢慢地止住了”。整篇文章首尾呼应、前后连贯,人物的行为表现真实可信。小作者的想象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4、再读例文,体会写法。

1、自学“习作要点提示”,思考:续写有哪些要求?

2、讨论交流。

3、引导归纳:续写作文,一是要根据提供的开头展开想象,二是要注意想象的内容要合情合理。

1、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发生了什么突如其来的事情?

3、同座之间相互交流。

4、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教师在评点的时候,既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要合理)。

展开想象。

合情合理。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二

1、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4、训练行款练习。

字卡片、课件。

一、导入。

1、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想笑)。

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对称,即比例失调)。

2、小结: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不适当,那么写出来很难看。

如:孟。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的比例处理适当。板书:比例适当。

二、指导写字。

苗孟篮封睡谢。

2、看教材。

3、指名回答并归纳:

〈1〉上下结构的字:

上宽下窄:苗(上、下长短相等)。

上窄下宽:孟(上部长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篮(上中下长短相等)。

〈2〉左右结构的字:

宽窄相等:封(右部稍长)。

左宽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长)。

左窄右宽:睡(左边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结构的字:

如“谢”(左中右宽窄相等,左部较短)。

三、随轻音乐,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行款练习。

1、生读帖。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五、作业:

将书上的字各写三个以及第二则名言。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三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第二题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简便算法进行整理。3到6题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运算律及相应的简便算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方面:能理解有关运算律的意义,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能自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合理地应用运算律使解答过程简便。

在数学思考方面能有根有据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总的来说今天的练习,比较常见的简便计算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显然今天的作业情况要比前几节课好得多。在解决问题这一块,由于书本上所呈现的内容都是以前所学过的.连加或连乘的问题,所以列出算式对学生来说不是分的困难,但在与混合运算的题混杂在一起要判断哪些题能否简算时就显得有点困难,甚至乱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学生对简便运算比较有兴趣,因为计算确实快,并且数字较好。练习时学生的方法较多。这是解决问题时正如以上两为说的学生解决问题时用简便运算的意识不强。也有学生一味的想简便列出的算式没有意义。因此我让学生说出你算得每一步是什么?尽量不让学生顾此失彼。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四

1、小黑板出示白居易的古诗《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2、读了古诗,你知道了什么?

过渡:作家也养了一对珍珠鸟,他给小鸟创造了怎样一个好的环境呢?

1、学习一、二自然段。

自由读一二两小节,说说作家给小鸟创造了怎样一个好的环境呢?

指名说。

师:用吊兰不如说是用心,(指名学生再读)注意啊!不要吓着他们。

采访一名同学,如果你是冯骥才,那要问问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三个月后,听!(放录音)声音和爸妈一样,笛儿一般又细又亮的叫声。还更娇嫩,真好听!

(2)声音好听,样子更漂亮,作家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的?

想看看吗?师出示珍珠鸟的图片。请学生带着看图后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再读课题。

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找找看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有什么不同。

小家伙是对人的称呼,为什么称之为小家伙?

我不仅装扮笼子,还对鸟客客气气的把它当作家里的小朋友、小孩子、小宝贝、小可爱,真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结果鸟却不怕人了,那小鸟的胆子是怎样渐渐大了的。自由读。

谁来读读或用自己的话说说。

(1)“一会儿”去掉比较不同。

(2)指导朗读,突出动词。

3、学习五、六自然段。

这只小鸟可真是神气十足。因此白天它——(师引读课文内容)傍晚——作者真的太喜欢它了。把这种喜爱的感情读出来。指导读,读好动词飞、扭动、挤开、钻。

那小鸟这些表现又说明了什么?

看来人和鸟已经建立了深深的友谊!

出示图。请你给画面题词。一个字,几个字,一句话都行。

从刚才细致的品味中我们感觉到,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一个共同的境界。再读第6自然段。

4、学习第七自然段。

说说,人获得信赖的原因是?小黑板出示填空练习“信赖,就给它——”

把真好和最后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连起来再朗读。

把真好放到最后,倒过来再读一遍。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完成下面的板书:

锐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个角是直角。

(按角分)钝角三角形:1个角是钝角。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三”。

1.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

3.第8题。

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小组交流讨论。

组织汇报交流得出:第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三、综合练习。

1.第9题。

这道题是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和交流找出规律,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2.第11题。

这道题是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时,内角和是180,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四边形时,内角和是360。

3.第13题。

由于题目中没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体有多长,因此需要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得出只能用20米作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园的三条边长就是:10米、20米、20米。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进行解答。

4.第14题。

(1)让学生取出小棒摆一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摆法。

(3)全班交流。

师提醒学生注意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3、3、8”这种情况不能摆成三角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六

1、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观,应将笔画安排匀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3、继续练习行款练习。

写有字的`课件(一个字美观,一个字分布不均匀)。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

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

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分布匀称。

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而且笔画的分配要匀称。

二、指导书写。

1、学生看书。

2、理解“匀”与“称”。

匀—笔画间隔均匀称—笔画左右相称。

3、讨论如何写好“主、衣、回、困、言、京、再、奋、杰、春、事、带”这十二个字。

4、讨论发言归纳:

“主”横的间距均匀;示范:主。

“衣”内外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回。

“京”左右笔画相称;示范:京。

“奋”撇捺相称,下部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奋。

“事”横的间隔均匀;示范:事。

“杰”撇捺相称,四点间隔均匀;示范:杰。

5、课堂练习:生随音乐试写以上十二个字,一字写两遍。

三、行款练习。

1、生读两则名人名言,明其含义。

2、试写第一则名言。

3、同桌交流。

4、师指正存在的问题。

5、生继续练习第二则名言。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七

导入时我先出示灯谜的图片,让学生看和猜其中一则灯谜,从而让他们了解谜语的组成:谜面(包括提示语)和谜底。在说时,要求学生先说清楚谜面和谜底,然后引导他们说出猜谜过程,如在学生猜出动物大臣后马上顺承问:“为什么呢?”“可以告诉我原因吗?”通过两次师生猜谜,全班孩子都知道了表述内容上的要求,在接下来的猜谜活动中,我们看到,学生都能说出这几部分内容,有些猜谜过程讨论得特别好。

对于谜语的设置,打开城堡大门时是简单的动物谜语小白兔、猴子,登上三楼之后是日常事物影子、雨伞,还准备了字谜“告”,最后是不打出字幕全凭耳朵听的谜语狮子。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做得更好些,如谜语本身由浅入深,或者类型再多样些会更好。

二、在表达能力上体现。

口语交际最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从“大声说、安静听、认真想”到“说完整”再到“你问我答来交流”层层推进,从学生表达中引出说话要求,在学生评价时引导他们关注几个要求的达成。

在猜谜语之前,我让学生讨论说和听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说出要“大声说”、“认真听”,我马上板书“大声说安静听认真想”,在学生站起来猜谜语时,请其他孩子马上进行评价,对达到要求的同学马上表扬,这样他们就很清楚说和听的基本要求了。

接着,在猜猴子谜语时,我通过猴子之口引出说话“说完整”的要求:“猴子说这个同学不单说得很大声,还有一点做得特别好。她说‘我觉得谜底是——’是不是说得很完整?”后来学生展示时,出谜语的同学能够比较完整地说:“我给你一个谜语猜,我的谜面是——”。

然后,在猜花生谜语时,我引导学生发现两位同学对话就是平时我们说话的样子,他们是有交流的,提炼出“你问我答来交流”的要求,对这两个同学特别奖励了小精灵。之后在猜山羊谜语时,评价的学生也会关注到交流:“很好,因为他们有问有答有交流。”

三、在口语交际情境上体现。

做教学设计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好猜谜语这个本身很有趣的活动,设置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情境,所以我用“进入谜语城堡”来统合整节课,通过猜出两位动物大臣的名字来打开城堡大门,然后不断接受挑战,登上城堡各楼层:一楼是同桌互猜然后展示;二楼是四人小组互猜,然后一人出谜语给全班猜;三楼自己读屏幕上的谜语然后站起来说出谜面谜底和猜谜过程,同时接受同学的提问。最后听老师说谜面猜出城堡国王的名字进入宫殿从而结束本节课。各个情境有梯度性地呈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一步一步前进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猜谜语》教学建议。

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给出几点建议:

一、注意教师语言的示范性和规范性。

一年级学生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规范的话,让孩子从一年级就意识到自己要说符合语法要求的话。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本人就是示范者,所以给学生的要求“大声说、安静听、认真想、说完整、你问我答来交流”教师自己要在课堂上贯彻到底。有了标准的示范,不需要老师额外花更多力气,学生能很快领会口语交际要求,并在会话中慢慢做到。

二、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激励性。

口语交际是一种言语行为,话语稍纵即逝,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知道他达到了哪个要求、怎么做可以做得更好。评价时以激励为主,如全班掌声鼓励、奖励个人小礼物、奖励小组爬格子等,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继续学的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的要求对同学进行恰当的评价。

三、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状态。

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可以达到教师的要求,或者本来就已经达到了,教师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在全班面前展示,一方面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激发他更大的学习兴趣,另一方给其他孩子作出示范;对于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要多点关注,比如提问简单的问题、给他机会让他多点开口说、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增强他学习的信心。

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八

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完成练习一的1—6题。

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提问:谁来说一说,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小结:乘数末尾的'0先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成,有几个0不看就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第2题。

学生在自备本上独立做,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3题。

小黑板出示题目。

每个同学选一题估计一下结果大约等于多少?

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问: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一般怎样估计结果?

小结: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

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作业。

笔算下面各题。

35×25367×46554×176。

46×34287×46528×434。

解决问题(补充2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8×112=5376(元)。

48×100=4800,费用比4800元多一些。

50×110=5500,估计费用在5500元左右。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九

教材第16~18页。

1.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

2.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重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掌握含有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一、创设情境

我们知道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地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板书:数的产生)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数的产生过程。

(1)如果没有了数字,怎样表示我手中的粉笔有多少根呢?(教师举起手中的4根粉笔)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表示有4根粉笔?

(学生通过讨论,会想到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在生产劳动中,人们需要数人数、数物体个数或记录打猎后捕获的野兽的数量等等,这样就逐渐产生了数。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7页中的图片,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在远古时代,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各种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个数。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这就是数字。如: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后来流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即0,1,2,3,4,5,6,7,8,9……经过了几千年,才产生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3)了解了数的产生过程,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教育学生要珍惜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认真努力地学好知识,创造出更多的知识。

2.认识自然数。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十进制计数法。

(1)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数是1339724852人,世界人口有70多亿等。

(2)用计数器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珠,让学生数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板书:十亿、百亿、千亿)

指出: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过的个(一)、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在数位顺序表上填出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共同订正。

(4)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教师指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5)观察比较:比较数位顺序表上个级、万级和亿级有什么异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分别说一说各自的看法。

三、实践应用

1.填空。

(1)一百亿里有()个十亿,()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十亿位。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2.教材“练习三”第1题。

想一想,说一说。

3.教材“练习三”第2题

同桌两人合作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对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十

一、我会填:

1、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是(),这两个计数单位之差为()。

2、60.008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其中“8”在()上,表示(),也可以表示()。

3、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0,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这是一个()三角形。

4、整数部分是0的的两位小数是()。

5、不用计算,3.68×3.68的积有()位小数。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上和千分位上都是3,其余各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那么,这个小数是(),读作:(),如果把这小数扩大100倍就是(),也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两位。

7、写出10.01和10.02之间的三个小数:()、()、()。

8、的一位数是整数部分为0的最小的一位小数的()倍。

9、五千零五点零零五写作:()。

二、小法官巧断案。

1、89.9+11.1=100()。

2、小数可能比整数大。()。

3、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可能比直角大。()。

4、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三位数。()。

5、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一选,对号入座。

1、大于10.8而小于10.9的小数有()。

a、0个b、10个c、无数个。

2、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那么,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a、30°和60°b、45°和45°c、10°和80°。

3、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这两个小数中任意的一个。

a、大于b、小于c、不能确定。

4、在9.□2229.1□中,方框里可填的数字有()个。

a、8b、9c、无数个。

5、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5厘米和65厘米,那么,第条三边的长度只能是()。

a、100厘米b、120厘米c、150厘米。

1、淘气打算把两根长度都是1.96米的绳子接起来做一根跳绳,结果接口处共用去了0.19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5分)。

2、如果每千克香蕉的价钱是8.2元,每千克榴梿的价钱是香蕉的9.9倍,那么,每千克榴梿的价钱是多少?(5分)。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那么它的顶角是多少度?(5分)。

4、一筐水果,连筐重100千克,卖掉一半水果后,连筐重51.5千克,问:原来水果和筐各有多重?(5分)。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96米,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22米,另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6分)。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十一

(1)认知目标: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3)情感目标: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

教学课时:1-2课时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欣赏:

方案一: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方案二:欣赏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

(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4)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

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

(5)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

(6)创作水墨变体画: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

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

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

c、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

(7)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

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

c、勾线后染墨。

(8)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9)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

(1)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

(2)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

(3)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

(4)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

c、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5)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

(6)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十二

1、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是绿色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2、林巧稚数十年如一日。

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工作。

不折不扣地实现了她的诺言。

我要做一辈子值班医生。

3、是我的妈妈。

他不等我说完。

笑着回答。

雪太大了。

妈妈不放心。

一定要陪我送报。

4、你每月送报纸。

可以拿多少报酬。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

八十元。

圣诞节时报纸多。

可以拿一百多元。

5、叶子树伯伯。

明天我就要开花了。

可是我担心。

蒲公英仰起头说。

6、克莱蒂气得脸都红了。

你这是故意的说着就举起手来。

7、他说。

我在外面等你。

我回答说。

我也等着你。

8、不。

安利柯。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

温和地对我说。

让我们像从前一样做好朋友吧。

9、能带著一条大鱼。

也挺好的第二个孩子说。

一下子我就成了打鱼英雄。

10、李四光想。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

是从哪里来的呢。

11、不对。

我受骗了。

陈赓突然喊了一声。

立刻调转马头。

向着来路跑去。

12、比喻句:

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

满地的落叶,像()柔软的草地像()浪潮越来越近,好像()。

13、与春眠不觉晓的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14、勤奋格言有。

1、()。

2、()。

3、(课外积累(15、乐游原(。

16、浪淘沙(17、望洞庭(18、菊花(。

19、枫桥夜泊()))))))。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十三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

(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

(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三、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2、红旗招展的时候,你估计可能刮的是(3)级风。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反思。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十四

4、p11判别,3和4是错的,其他都对。

5、p15角的度数:角4=60度,角5=72度,角6=36度。

6、p19,画一画,留意画垂线,标上直角符号。

7、p20认一认,梯形有5和6,轴对称图形是1、3、4、5。

8、p23填一填360平方米=0.036公顷。

收款收据:大写:叁仟八佰陆拾伍元零角零分。

9、p24选择(3)选9个。

10、p31想一想(1)选a、b。

11、p43火柴算式:23x4=9228x11=30817x14=238。

13、p47处理成绩最外层:(10-1)x4=36(盆)一共10x10=100盆。

14、p50数一数辨别是12个16个、12个。

15、p53十四世纪,中国人。

18、p58填一填2(5)在48两头添(5)个零才是4000008。

19、p602填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展相反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0、p61想一想填一填(3)明明骑自行车一共用了2.5小时,均匀每小时行12千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练习教案范文(15篇)篇十五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成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具体刻画了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是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同时,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

1、播放录象,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

3、你们认为哪个词是“元帅”?(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多么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作为一个浙江人,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有很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尽一尽地主之意,为他们做一下导游。(任务驱动:编写导游词)

1、自由选择一个自然段,同时可以上网浏览图片。你准备怎样介绍,可以边看图边介绍,也可以通过读来介绍。

2、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朝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在有了图片和课文中的这些内容以后,你还想在你的解说词中加如写什么?

1、我的感受。

(1)结合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

(2)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安全,感到自豪等等

2、还可以加入一些音乐。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个方面在网上制作解说词。

交流反馈。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有着太多太多这样的壮观景象,回家后上网收缩有关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将举行一次宁波江东中心业余小导游的竞选活动。

相关范文推荐

    陪伴陪伴最长情(通用17篇)

    优秀作文是写作者对所学知识的巧妙运用和个人思想的独特体现,它能够展示出作者的才华和创造力。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朋友参考我的朋友(优秀22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良好的结构和逻辑性,要有引言、论点和总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欢迎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一天深夜,鸦雀无声,镰

    烟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热门17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能够通过文字描绘画面和气氛的文学创作,它能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

    大班九九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7篇)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需要考虑项目的背景、目标、资源和时间等因素。策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也是评价其优劣的关键标准之一。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近年来我国把每年的

    阳光心态讲话稿(精选16篇)

    通过讲话稿的使用,演讲者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几篇经典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讲话的技巧。

    围城读后感必读书目(汇总23篇)

    读后感是个人对作品的评价和思考,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阅读之后,读后感是我们总结和记录自己思考的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灵感。

    旅游寻宝活动策划(热门16篇)

    活动策划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以及活动的预算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20xx年3月22日(星期日)。武

    家乡的特产橙子(汇总19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到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为了更好地展示优秀作文的特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典型范文,一起来欣赏吧。我的家乡不仅风景优美,

    物业消防演练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自己的一次思考,也是对他人学习和借鉴的一次奉献。如果你对心得体会写作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帮助你理清思路。火灾是无情的,它总是夺

    家乡景色我家乡的景物(通用17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语言表达上的准确和流畅,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和触动人心的力量。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各类优秀作文的精彩摘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