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学期(大全5篇)

时间:2023-10-10 作者:雅蕊2023年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学期(大全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篇一

教学重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每册的开篇仍然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项目,虽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却是贯穿于该册语文学习之中的重点训练项目。因此这些项目在该教材里也反复体现。如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个重点项目,后面的课文《学与问》就呼应了“不懂就问”这个项目,在阅读、习作及其单元练习中也都反复凸现了勤于搜集资料的训练。而六年级下册的两个重点项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不但通过课文《读书要有选择》和“我读书我快乐”“学和做”等重点训练栏目有所体现,而且在阅读课后练习、习作和单元练习中也反复安排了训练。

2、与初中学习的衔接

第三学段特别是六年级两册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就是与初中阶段主题单元的教材编排和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文学常识(作家卡片、名著便览)、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的衔接,有助于小学阅读教学向初中阅读学习的过渡。

教学难点: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

3、懂得人的一生中奋斗与生存的关系

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篇二

1、学会本单元34个生字,其中7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两首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第二小节。

3、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品读体会体会浓浓的爱国主义,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5、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注重细节描写突出文章的主题。

1、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注重细节描写突出文章的主题。

18课时(包括大、小作文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

1.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其中8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品读体会浓浓的人间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也能不求回报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4.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5.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突出文章的主题。

1.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突出文章的主题。

14课时(包括大.小作文)

第三单元

1.学会本单元33个生字,其中19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品读,领悟在逆境中应该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做生活的强者。

4.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5.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各个角度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

1.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

17课时(包括大.小作文和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

1.学会本单元25个生字,其中3个生字,只读不写,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姥姥的剪纸》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安塞腰鼓》第12至16自然段。

4.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会复述课文《牛郎织女》。

5.通过组织“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欣赏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剪纸,初步感受我国的剪纸艺术。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剪纸,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一篇习作。

1.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开展剪纸实践活动,加强作文训练,指导通过细致观察剪纸,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一篇习作。

15课时(包括大、小作文和单元测试)

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安排

第五单元

1、学会本单元23个生字,其中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听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背诵《草原》的第1、2自然段。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5、引导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6、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学会观察和查找资料的有机结合。

1、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学会观察事物,通过眼、鼻、口、手等,把观察所得有序地表达出来。

14课时(包括大、小作文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1.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其中7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品读体会名人的风采,陶冶学生的情操,体会名人的智慧,对下一代的关心以及他们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

4.加强语文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事迹描写突出文章的主题。

1.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事迹描写突出文章的主题。

16课时(包括大、小作文和单元测试)

第七单元

1、学会本单元12个生字,其中3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两首》以及练习中的《古今贤文》。

3、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品读体会读书的重要性,学会一些读书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和好读书的意识。

4、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5、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注重故事细节的描写,突出故事的中心。

1、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加强作文训练,指导学生注意发现语文书中的小故事,并且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受到一定的启示。

15课时(包括大、小作文和单元测试)

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篇三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新课标》、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单元过关,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等等。

2、实行分层教学,作业分层布置。好的学生侧重能力型作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侧重基础性作业,也适当布置少量的能力型作业。

3、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开展自主阅读(讲读课文重点片段、略读课文写作技巧片段),经典积累重点是复习巩固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并增加在课本上方或下方加上每单元名言警句抄背的习惯。

(二)、教研教学方面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网络多元导学资源,指导自学、预习、复习等。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中做好:精心设计关键性问题、科学策划学生活动、联系实际编写教案。

4、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5、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为主、学习活动以小组工作为主,落实好六个环节: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精讲拓展——反思总结——限时作业。

6、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篇四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五)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六)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教材编排体系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每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2篇,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选读课文8篇,口语交际、习作各7次﹙有的合有的分﹚,“大综合”:第六组;“小综合”:第二组,生字:写120个﹙六年级不再安排认读字﹚,“词语盘点”列出的词语:“读读写写”190个,“读读记记”137个。(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除去第六组的“大综合”,其它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篇五

(一)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

过程与方法: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组: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

1、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2、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组:

1、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第四组:

1、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组:

1、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4、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第六组: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第七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第八组:

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