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党团建设情况总结(汇总5篇)

时间:2024-09-26 作者:ZS文王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党团建设情况总结篇一

我院烹饪专业于2008年初成立,成为北京市50个专业创新团队之一。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在团队核心成员及骨干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团队制定的工作计划,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一、外部良好环境,孕育团队成长

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引起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加之北京未来规划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北京未来发展规划的重新定位,也引导着北京市职业院校的发展和专业建设。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北京将以世界城市为目标建设现代国际城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餐饮行业培养烹饪专业技术人才,是烹饪专业教师的责任。作为我院的品牌特色专业――烹饪专业,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同样承载着历史的重任。

职业院校的发展靠专业的建设,专业的建设靠既要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又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而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恰恰为我们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创设了学习的空间,营造了发展的环境。

在此环境下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孕育而生,三年来烹饪专业创新团队也伴随着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而成长。

二、不断更新理念,明确发展目标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理念

我们组织团队成员认真研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文件。通过学习团队成员认为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应是学院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深知学院品牌靠专业打造,专业品牌靠一支坚实的教师队伍支撑。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骨干专业的特色与水平和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团队的凝聚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应对变化的创新能力。

通过三年的团队工作,团队的成员认为学院要发展,没有一支理念先进超前、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技能本领过硬、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结构合理、协同合作的专业团队是不行的。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建设本着“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主导思想,秉承“品质承载责任,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开展工作。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成员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和专家的引领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2.找出差距,明确发展目标

团队成立之初,团队成员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使大家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的状况,还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要求;不能适应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核心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培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尽快提升团队教师综合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技术培训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

为此,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在成立初期首先确定了创新团队总体发展目标,即建设一支适应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双师型、科研型、创新型、实用型专业团队。以提升并促进骨干特色专业团队的教育教学质量,使烹饪专业最终能够成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的示范专业。

结合总体目标及烹饪专业未来发展规划和专业实际情况,根据烹饪专业实际的工作情况和经验,调整了团队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工作进程,设定了团队成员个人成长发展目标。以探索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的基本模式,形成并完善教师成长机制,进而提高专业团队对行业动态、企业需求及职教发展的适应能力。提高团队在专业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科研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讨论,团队成员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大家认为团队建设是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团队成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团队的成长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前行。

三、完善团队建设,拓展培训空间

1.探寻完善团队建设模式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关怀和帮助。我院各级领导对团队工作也高度重视,成立了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专人专项负责本项目,为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提供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保障,为团队成员的成长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空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自团队成立之初搭建了团队组织机构,形成了一支由团队带头人、团队核心成员及骨干成员构建的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形成了专家指导、团队负责人带领、核心成员带动、骨干成员参与的工作模式。根据教委关于团队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院的规章管理制度,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团队的相关制度,使团队建设有章可循,持续发展,团队工作初步形成了团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团队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方案、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有记录、有成果”。从每一次活动的策划方案、会场的布置、会议资料准备、会议安排,到活动方案的实施、相关活动过程性材料档案的留存等,做到专人负责,无论是纸质版的,还是电子版的资料管理都日趋规范。

团队遵循以人为本、团队协作、专家引领,不断优化团队模式,建立管理与激励、自主发展与团队创新的成长机制。支持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注团队成员每一位教师个性化成长及学习的需求,根据每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特点,制定出培训计划,挖掘个人潜能,完善个人目标,实现个人价值,以此提升团队整体的综合实力。

在团队工作中,按照预期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团队的每个成员对专业创新团队建设内涵、目标理解的逐步深化,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注重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积极探寻着适合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模式,较之2008年团队初创期,在团队建设、团队管理、成员发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2.拓展团队培训交流空间

工作中团队正确处理协调好团队活动与教学、教研的关系,解决本职工作与团队工作的矛盾,协调团队工作与日常工作间的关系。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包含国内的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访谈与考察、职教理论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研究与研讨等多种形式,使团队成员愿意参与到团队建设中来。

(1)加强外界交流汲取新知。尽管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愿望强烈。大家利用工余时间“走出去、请进来”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流学习形式:聘请职教专家指导、邀请其他团队介绍经验、团队成员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结合、小组交流、与本市及外埠院校的交流等。使团队与团队间(我院烹饪专业创新团队与服装设计工艺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延庆第一职业高中烹饪专业的参观学习活动、北京市商业学校餐饮服务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等)、团队成员间得到了有效的沟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了兄弟职业院校的烹饪专业、烘焙专业、食品分析专业。参观专业实训室、产教结合的实训基地,聘请职教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观摩专业课等。吸取借鉴他们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融入团队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

组织团队成员观摩全国烹饪大赛、中西合璧菜肴烹饪大赛及全国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技能大赛的现场,近距离地接触感受到行业及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我们结合团队预期目标,先后对我市及外埠的30余家著名餐饮企业和餐饮市场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和采风,考察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近百余家,与30余位行业专家、餐饮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接触不同流行菜式的前沿动态。开阔了团队成员的视野,拓展了教学的思路,丰富并充实了教学内容。

团队还与行业协会紧密接触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积极参与企业实践,获取更多的信息。为部分餐饮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与菜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餐饮行业新原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法、新品种等,并将调研信息及成果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丰富了烹饪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行业岗位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业务进修提升教师素质。通过北京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督导,为我们提供了持续学习和提升的良好平台。团队先后有百余人次,参加由了市教委职成所组织的专题讲座、团队聘请专家的主题报告和讲座(累计近千余课时)。进而吸纳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先进的团队建设经验,以提高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与教科研水平。

期间有23人次参加了烹饪专业的技能培训(中式烹调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裁判员、职业技能竞赛赛务人员裁判员等培训并获取证书),通过培训、学习使团队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组织团队成员参加了“分子美食”、“中西合璧菜肴”、“大董意境菜”的培训与进修。邀请中国烹饪大师、全国烹饪大赛金牌获得者,进行热菜、食品雕刻技艺展示,与烹饪大师面对面的交流。聘请《中国食品》总编作“中国餐饮发展趋势及菜肴流行趋势”的主题报告。

参训的团队成员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将获取的最新信息补充到专业课的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得到教材以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探究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团队成员通过参加由北京市职成所组织的课程改革系列讲座,先后听取了德国专家、北京市教师培训基地及专业创新团队的课程改革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团队成员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及烹饪专业团队的具体情况,积极参与学校烹饪专业的课程改革工作,以烹饪专业高技班为切入点尝试着进行试点改革,探究新的教学及考核评价模式,编写校本教材。依据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团队成员探寻适宜新时期课改教学需要,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工作监测评价持续改进

专业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机制。团队建设总体目标是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团队建设的评价,应当建立在以内部评价为主、外部评价为辅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评价,共同分析影响团队建设和成员发展的因素,进而形成共识,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前进的动力,不断取得进步。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先后采用授权评估工具(empower evaluation tool,ee-tool),对团队进行了阶段性评估(初期、中期内部评价),其目的是进一步自我审视团队建设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项目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团队建设机制的有效性、团队与外界交流的广泛性、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团队在学习方面的前瞻性。内部评价过程中查找团队在建设初期、中期存在的问题,团队核心成员及骨干成员(利益相关者)在陈述、讨论及争议过程中增进了解、达成共识,明确目标、确定改进措施。

四、成果初现端倪,影响示范推广

1.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初显

三年来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组织的《技师学院、高级技校、技工学校专业目录》的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并通过专家的终审。完成部级规划教材《中式烹调技艺》的修订工作。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标准研究》课题开发工作。完成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指南》、《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讲义》的编写工作。编写了北京市中式烹调师(技师、高级技师)论文评析讲义等。

团队成员还参加全国商业教育学会商专委组织的“教案、课件、说课稿”比赛,2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8人获得三等奖。团队核心成员参加了全国技工学校教育学会商贸分会组织的烹饪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还参与了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会组织的全国技工院校课件评比,并获得三等奖。通过比赛学习了其他学校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团队核心成员影响骨干成员和带动烹饪专业教师,完成了常规学院教学、课改及教科研任务,达到团队预期的目标。

2.影响示范推广团队模式

在团队建设中体现了一个团队从无到有,从创建到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以建设创新精神和团队整体实力为核心,以形成团队有效建设模式为导向的项目建设过程,更是一个促进专业教师素质提升,形成一种可规划、可操作、可示范团队建设模式的学习提升过程。

在团队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每位团队成员伴随着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每位团队成员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水平、教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逐步提升,形成了一支“协作、学习、创新”的高素质烹饪专业教师团队,正在为学院的发展和专业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期间团队的核心成员还担负着北京市烹饪专业教师培训学校的工作,通过培训交流活动,影响带动着其他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在培训学校的工作中,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也使团队成员获取到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宣传了团队,同时也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培养模式,对其他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了影响和示范作用。

构建团队建设有效模式,逐渐推广团队建设模式,逐步形成团队建设经验。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工作的开展,在我院形成了以点代面的辐射作用,形成了可测量、可示范的团队建设基本模式,影响带动着我院其他专业的长足发展,对我院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服务分院的休闲体育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相继借鉴此模式开展课改和教科研活动,轻工分院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2009年也正式成为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工程的专业创新团队之一。

五、持续发展创新,再塑特色品牌

回顾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工作,既有成长中的艰辛,又有成功的喜悦。我们深知专业创新团队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需要各级领导的关爱与支持;专业创新团队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它需要相关部门的相互提携与呵护;专业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的,它需要广泛交流与学习;专业创新团队的发展不是个体的,需要团队的每一个人的齐心协力。

团队将依据我院未来发展规划,树立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团结协作,共求发展。发扬团队精神,不断创新,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探索校企结合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寻烹饪专业技能考核评价的新模式,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企业,回报社会。将烹饪专业打造成为本市一流、国内知名、与世界接轨的品牌专业。

大学党团建设情况总结篇二

20xx年,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直属机关党委在县委、政府及县直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 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全力配合下,坚持以^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校工作实际,以“争创一流党校,争当优秀党员”作为活动主题,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党校教师队伍为重点,以争做“创新能手、争先能手、和谐能手”及“三争当、五全能”为载体,积极打造”基本组织保障好、基本队伍建设好、基本活动开展好、基本制度完善好、基本保障落实好”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新的提高。各项工作也得到省、市委组织部、党校及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学员的广泛好评,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机关党组织被县委表彰为“先进党组织”,学校被省委组织部确立为“全省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会议参观现场”。

一、加强思想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1、抓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充分发挥校党委中心组、教职工每周五集中学习、理论学习在线、及中央党校远程教学平台作用,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大力宣传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养成我要学习、经常学习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改进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载体,把学习与调研考察、文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富有鲜明党校特色、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促使教职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欲望。按照理论先行、业务为主、爱好广泛的要求,在持之以恒地加强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现代科技和兴趣爱好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善于在学习中借鉴、在学习中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抓思想教育,提高党性认识。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参加县委宣传部、县直机关工委等单位联合开办了道德讲堂,认真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经常性开展思想教育与交心谈心活动,关心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注重培养公道正派的思想品德,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二、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组织机构健全,班子成员严于律已。2019年,我们先后对党校、行政学校直属机关党委、机关支部、离退休支部进行了换届, 班子成员人人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把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广开言路,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发挥了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较好地完成了各自分管的工作。做到了带头参加学习,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参加各种扶贫帮困公益活动,为党校团队战斗力、凝聚力的发挥起到了较好的表率作用。

2、按照《党章》要求,严格把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把握发展党员工作中培训、政审、考察、审批、转正等各个环节。今年年初完成了一名党员的转正相关手续。

3、督促党员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按期按规定交纳党费,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训。并利用七一等节日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能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三、结合党校实际,努力打造一流工作业绩。

大学党团建设情况总结篇三

回首2022,监管处在新使命上,通过“五抓五促”推动校外培训治理走深走实,经验做法被中央“双减”办印发推广;在历史重任上,有力推动十届省委巡视厅党组整改工作“完美收官”。

“双减”是^v^^v^亲自部署推动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省委和厅党组高度重视,成立省“双减”工作协调机制,组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一年来,监管处坚持以校外培训治理“攻坚年”为主线,以“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抓顶层设计、全面规范、监管优化、风险防范和督导宣传,促进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成果更加巩固、治理效能更加提升、治理责任更加明晰和治理氛围更加浓厚,实现了学科类校外培训“营改非”、线上机构压减、政府指导价、预收费监管、全流程监管等五个“全覆盖”,推动非学科类培训全面纳入监管,如期完成中央确定的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的目标任务。

根据厅党组决策部署,监管处持续推动十届省委巡视整改工作落实,全厅上下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指出4个方面32项185个问题,建立健全制度机制82项,去年10月整改任务全部落实到位,十届省委巡视厅党组的整改工作圆满收官。

监管处认真贯彻落实^v^和省委对“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和“巩固、深化、提升、防风险”的总思路,开展校外培训治理“巩固深化年”活动,守正创新,笃行实干,持续在七个方面“下功夫”。

充分发挥“双减”办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中枢作用,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工作制度。

重点建好学科类隐形变异治理长效机制、从业人员和培训材料全流程管理机制和信用奖惩机制等三项机制。

制定非学科管理工作方案,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加快重新审核登记,推动非学科培训机构进校园,引导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大学党团建设情况总结篇四

一是《河南省教育督导条例》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填补了我省教育督导法规空白。二是《河南省教育督导问责实施办法》印发试行,对问什么责、怎么问责、谁来问责作出系统性、制度性规定,助力长硬督导“牙齿”。三是《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方案》印发施行,既填补了我省教育督导监测制度历史空白,也是动员县级政府力量、加快推进全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手段。四是省市县三级全部健全了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督导管理体制更全更顺,力量显著加强,工作经费明显提升。

一是聚焦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办学条件等教育问题,开展了2022年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二是采取季度通报、重点督办、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等方式,持续开展“双减”专项督导检查。三是制定了到2030年175个县(市、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规划和省级评估规程,在济源市、确山县开展了试点评估。四是精心组织我省国家义务教育18个样本县、371所学校、1万余名四、八年级学生的语文、艺术、英语学科学习质量监测,为相应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委、厅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厅机关处室和考试院分片包干开展4轮次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筑起护佑广大师生健康安全的督导防线。

总体思路:以贯彻党的^v^会议精神为引领,锚定一个战略,聚焦突出问题,抓好五项重点督导,用好两个机制,推进我省教育加速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聚焦学前教育普惠率“低”的问题,启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二是聚焦义务教育区域、城乡、校际均衡度“差”的问题,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三是聚焦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拖”的问题,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年度监测。四是聚焦政府教育保障能力“弱”的问题,深入推进对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五是聚焦中小学校长履行治校主体责任问题“多”的现状,启动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

一是用好《河南省教育督导条例》法律武器,依法督导,督促政府、部门、学校切实履行教育事权。二是用好《河南省教育督导问责实施办法》这把“利剑”,用有限督导,形成无限威慑,促进河南教育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步伐。

2022年,社语处全面落实厅党组各项决策部署,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v^为主线,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担当作为,创新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大学党团建设情况总结篇五

一年来,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等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坚持“创新·守正·共享·有为”的工作思路,以优化结构、提升效益为重点,创新思维,提升房地产业发展质量,突出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变教育文化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方式,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年度经济计划指标,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集团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18年,集团始终把调结构、保增长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冷静分析、从容应对、多措并举,围绕全年经济目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房地产业准确研判市场走势,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房地产业准确研判复杂的市场形势和多变的政策环境,采取了“紧盯市场、借力政策、精准发力、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和销售套数均居城东片区普通住宅之冠。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库,有效控制材料供应成本。严把工程结算预审关、过程关和确认关,完成工程结算9项,审减率x%。集团秉承“一城书香半城林”的理念,从策划、设计、施工、景观、户型、部品配置等各个方面,坚持品质建设,使得“华清学府城”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制造业积极调整结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制造业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从市场倒逼转向主动作为,实施一企一策,努力增强竞争力,在行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装备革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其中,冷拔材公司充分挖掘传统产品市场潜力,精线产品异军突起,占领西部市场份额约x%,大力发展延伸产品,丰富产品种类,产销量创历史新高;新投无心车床等7台套设备,提升产品质量与作业效率;优化生产工艺,环保治理有新突破,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门窗公司完全实现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的自主生产,产品结构得以优化;强化工艺研发力度,授权《适用于45。倾斜注胶的玻璃胶嘴》等2项专利、《门窗工程项目管理程序》等5项软件著作权;顺利承接3个大体量项目,产销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宝龙公司面对不利的生产经营环境,超额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绿色新材料公司顺利完成生产线的安装调试。集团公司根据印务行业发展趋势和印务公司经营状况及房地产开发进度,决定印务公司停产联营。

(三)教育文化业注重品牌建设,社会影响力大幅增加

教育文化业内强品质,外树形象,着力锻造品牌,在保教及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配套及平台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完成了“建大华清”教育品牌注册工作,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华清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办学实力继续保持陕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建大华清小学以教学工作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新增学生x人。建大华清幼儿园运行规范有序,挖潜、新增3个班级,满足激增的业主子女入园需求,以西安市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园的验收,在册幼儿达x名,创历史新高。“老钢厂”创意产业园在业界影响力凸显。

(四)服务业努力提升品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业狠抓服务质量,努力控制成本,业主满意率连年提升,政府及社会认可度不断攀升,盈利水平居成员单位之首,占集团经济总量比重不断增加。华清物业公司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积极开拓市场,已拥有7个项目,总服务面积已达百万平米;强化内部管理,构建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业主个性化服务需求,拓展增值服务,收费率达96%以上,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被国家地震局授予“防震减灾标准化社区”称号,被西安市技术监督局授予“电梯安全管理示范小区”称号,被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评为“良好信用物业服务企业”,进入政府采购清单。建科物业公司在合理定编定岗、降低水电气暖损耗、提高师生服务质量等方面成效明显,员工队伍稳定。

(五)全力抓好重点项目,推动集团稳步发展

1、“建科大厦·华清广场”项目顺利推进

“建科大厦·华清广场”项目建设有序进行,裙楼主体已局部封顶;项目宣传推广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项目招商谈判全面展开,已洽谈目标商户210余家,绝大部分商户入驻愿望强烈,项目前景看好。

2、“华清学府城”三期项目有序推进 “华清学府城”三期项目全面展开。积极应对市政规划对三期地块的切割,竭力提高地块利用效率;主动作为、有效沟通,妥善解决与“卫测”接壤地块建设问题;加强与策划公司和设计院协调沟通,完成项目策划定位,细化规划建筑方案;报规报建工作进展顺利,土方开挖已基本完成。

3、绿色新材料公司正式投产运营

绿色新材料公司积极探索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绿色环保产品领域的发展,校企联合开发、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用低能耗、环保、高强度、轻质精确石膏砌块。经过紧张有序的建设施工、安装调试,正式投产运营,有力推动了集团产业转型升级及结构调整。

4、“老钢厂”创意产业园在业界影响力凸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