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紫衣梦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

这些范文不仅可以给你带来写作的灵感,也可以给你带来阅读的享受。下面是几篇总结写作的经典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一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确保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我县如期启动。刚才,沈改莲副县长作了动员部署,并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希望大家一定要按照会议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次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大会,既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高度重视,又充分体现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思想上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保持步调一致,切实增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破解农村“因病致贫”问题的根本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党中央、国务院20xx年7月1日起在310个县(市、区)开展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xx年将试点范围由占全国的21%的县(市、区)扩大到40%左右,到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我市歙县已于两年前率先实施了这项工作,经过了一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经过县委、县政府及县卫生部门的不懈努力,我县于今年1月被省政府纳入全省第二批新增新型农村医疗工作试点县行列,要求20xx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开。随着这项制度的启动实施,必将对破解我县农村“因病致贫”问题,提高全县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农村群众的生活依然不够富裕,农村卫生条件仍然比较落后,农民的健康水平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上。“小病拖、大病扛,拖拖扛扛见阎王”;“脱贫忙、致富忙,一场大病全泡汤”,这些顺口溜,是不少农民的真实写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突出,“一人大病一家贫”、“一次大病一生穷”的现象屡见不鲜,疾病导致贫困,贫困又使疾病难以救治,形成了恶性循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全县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出资一部分,农民自己缴纳一部分,合起来组成一个合作医疗基金。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一旦生病,就可以按比例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能够有效地减轻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并能使一些大病得到及时医治。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财政困难县来说,无疑是治本之策。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实做细,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从中受益,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第三、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社会事业作为重要任务,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县农业还是弱质产业,农民还是弱势群体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增收幅度不大,家庭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不能实现全社会的小康。因此,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把这项关注民生、解决民困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我县为第二批新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根据省里的统一要求,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今年3月20日前完成,20xx年4月1日正式启动,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我们还要入户宣传发动、协议签订、农民个人缴费资金收缴、《合作医疗就诊证》的办理、发放等大量的工作要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的要求,集中精力,抓住关键,大战二十天,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到位。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

一要抓住宣传发动这个关键,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群众“参合”的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在我县实施,是全县广大农民群众盼望已久愿望,大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也有不少农民存在种种顾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持观望态度。可以说,我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首先取决于能否调动广大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否则,就会举步维艰。因此,在具体宣传中要做到“四个注重”:一要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对这项新事物,农民心存疑虑肯定会有:一怕补偿金不能兑现;交的钱打了水漂;二怕兑现不及时、不到位;三怕政策缺乏连续性;四怕手续烦琐,办事门槛高。要针对群众怕吃亏的思想及种种顾虑,耐心讲解有关政策、措施、办法,确保达到消除群众疑虑的目的。二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采取广播电视、村务公开栏、简报、标语口号、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力争有最大的覆盖面。三要注重方法的细致性。各种宣传,不能浮光掠影,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真正进村入户,向群众面对面宣传。四要注重宣传的准确性。要准确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宣传农民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和实惠,宣传看病就医和报销费用的办法和程序。通过宣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提高各级干部对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坚定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二是增强农民互助共济和共同抗御疾病风险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这项制度的建立,是党和政府为农民的利益着想,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使他们打消顾虑,放心地参加合作医疗。

二要抓住资金筹措这个难点,确保合作医疗资金按时到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是难点。没有一个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一句空话。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全面落实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从20xx年起每人每年50元,其中中央补助20元,省县财政补助20元,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缴纳10元。农民自筹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征收,上划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专用帐户,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各乡镇一定要强化工作措施,在动员组织下,实行定点、定时、定额“三定”筹资方式,确保3月20日前完成筹资任务。各乡镇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可以结合实际,创新机制,解决难题,特别是对那些盼“合”心切,又无能为力,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贫济困,与农村医疗救助结合起来,资助绝对贫困户、重点优抚和社会救济对象参合,等等。同时,在筹集资金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政策和标准,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严禁强迫命令和行政干预,确保不出现任何违章违纪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调度和协调,及时沟通信息,搞好服务,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三要抓住规范管理这个重点,建立健全合作医疗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是群众的救命钱。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信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各乡镇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建章立制入手,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可操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要做到银行管钱不管账,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资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县、乡两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能,严格遵守各项财务管理规定,严格审批程序,日常收支管理帐目要日清月结,收有凭证,支有依据。严格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独立建帐、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当年用不完的,结转到来年,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支挪用,保证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公平、有效地用在农民身上。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要定期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资金收支、使用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保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参与、知情和监督的权利。

四要抓住工作方法这个支点,积极稳妥推进合作医疗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既要把握住工作原则,还必须讲究工作方法,妥善处理“三种关系”:一是系统考虑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县委、县政府已对这项工作的目标定位、体系规划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考虑,制定下发了《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但是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的目标。二是普遍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在医疗保障方面的总体水平。但是,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农村群众要享受到如城镇职工一样的医疗保障水平还不太现实。因此,在现阶段必须考虑农村的经济基础和农民承受能力,突出重点,明确主要“保大”、适当“保小”的方针,解决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三是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的关系。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项工作中,政府主要是保证投入,发挥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作用。农民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主体,也是享受者。由于观念、意识、经济基础的差异,无论我们的工作怎么到位,开始时总会有一部分群众不愿意参加、甚至不能接受合作医疗。对这部分群众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要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能搞行政强迫命令,特别是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和态度对待群众,造成恶劣影响,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当然,坚持群众自愿,不是放任不管,如果没有达到80%参合率,这项制度也就失去意义。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如期启动。

省委、省政府于今年1月份将我县列入全省第二批新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这既是对我县卫生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县的高度信任,更是对全县广大农民的极大关杯和爱护。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齐心协力确保20xx年如期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全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一要加强领导。为了把这项惠民工程办好办实,县里已经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同时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各乡镇也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协调指导小组下设协管办公室,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高度负责的同志选配到合作医疗工作岗位上来。同时,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要加强对乡镇人员基本政策、办事规则、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培训,确保这项工作按政策、按要求、按时限迅速展开。

二要密切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本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组织实施者,要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通力合作,搞好配合。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亲自安排,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落实。县卫生局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药品价格,改善服务态度,保证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县财政局要按照实际参加人数,及时划拨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县广电局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县监察局、审计局要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严防截留、挪用合作医疗基金现象的发生,确保多渠道筹集的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公正、有效地用在农民身上。

三要强化监督。一是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要每季度将合作医疗工作进展情况、资金收缴、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各乡镇合作医疗办公室,每月要将本乡镇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公布上墙,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要及时进行专项审计,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直接监督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和列支活动;三是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的检查监督,确保资金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农民存的放心、用的舒心,真正得到实惠。

同志们,做好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事关全局和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的好事、实事、大事。希望大家以这次动员大会为契机,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如期启动,顺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两个一”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去年全市残疾人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刚才,表彰了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残工委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共建备忘录,东营区和垦利县政府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建仁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实事求是,部署全面具体,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抢抓机遇,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2010。

26。

处乡镇街道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和。

100。

8356。

名特困残疾人开展生活救助,有。

3000。

余名残疾人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5000。

2

枚金牌、

1

枚银牌、

1

枚铜牌,为我市争得了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辛勤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残联的工作,市委市政府是肯定的,社会各界是认可的,广大残疾人也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残疾人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党和国家对残疾人工作越来越重视。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强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这为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其次,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好。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随着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全市经济总量迅速增长,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第三,我市残疾人工作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积极参与、残联协调的工作机制不断巩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残联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残疾人的能力明显增强。第四,有利于残疾人工作开展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把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作为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更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扶残助残已蔚然成风。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仍有待完善,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都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与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和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级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从服务“三个率先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研究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促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创先争优,积极作为,扎实做好。

2011。

年残疾人各项工作。

全市各级残联要牢固树立“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理念,按照“强特色、提内涵、塑精品、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编制好“一个规划”,突出抓好“两项重点工作”,扎实做好“七项基本工作”,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积极争当全国全省残疾人工作排头兵。

(一)编制好“一个规划”,即“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要及早谋划和研究“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将残疾人扶贫、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主要任务目标纳入其中,明确相应的保障措施。各有关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并将有关的残疾人工作目标任务纳入相关规划。各级残联要牵头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充分吸收意见建议,确保规划符合实际,目标清晰,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和实施。

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兼顾特性,确保社会保障政策、公共服务资源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优先执行和配置。各县区要根据省、市的《实施意见》,尽快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措施。县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要率先发展,探索模式,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努力推进全市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要研究制定残疾人服务行业扶持政策和管理标准,促进我市残疾人服务业加快发展。

3

月下旬,中国残联将对我市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时间已非常紧迫。各县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全力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台帐资料,规划设计好迎检路线,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周到细致地做好接待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志在必得的坚定决心,做到“硬件得高分,软件争满分”,确保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扎实做好七项基本工作。

一是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

要以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为契机,对照中残联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残疾人组织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各专门协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设立专门活动基地。要积极打造“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品牌,深入开展志愿助残活动。

二是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要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全面稳步推进各类康复项目实施,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向常态化、制度化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市县的康复中心、乡镇康复指导站建设,继续在城市和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化残疾人康复室,扩大为残疾人服务的领域和能力。要在全市残联系统开展康复人才基本状况调查,采取多种方式,抓好康复人才培养工作。要结合“世界防麻风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点,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是推进残疾人教育和就业。

要认真贯彻落实三免一补政策,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状况,协调各部门,发动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组织动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学生按规定报销学费要落实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要将残疾人技能培训与残疾人就业有效结合,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对求职登记的残疾人要全部免费安排技能培训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积极支持残疾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四是探索残疾人扶贫开发路子。

要做好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深入调查摸底,确保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要继续扶持各类培训和就业扶贫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优秀基地创建活动要认真做好康复扶贫贷款工作,与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相结合,严格贷款项目审核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是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制定出台我市残疾人托养服务意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措施,优先发展面向精神、智力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服务要做好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保工作,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农村特困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县区财政承担各县区要积极推进“温馨安居工程”建设,严格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高质量完成

2011。

年的建设任务。

六是加强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

结合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活动,精心策划、广泛开展人道主义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宣传,让扶残助残理念深入人心要适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给残疾人提供展示文艺才华的平台,培养一批有文艺特长的残疾学生要加强残疾人体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好“残疾人文化周”和“文化进社区活动”,不断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七是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要创新维权服务平台,继续加强市、县两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设,积极打造“

10。

分钟残疾人维权网络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残疾人维权服务网络。要创新维权服务方式,发挥残联信访维权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残疾人维护权益就近提供法律服务,有关执法部门也要主动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援助。要创新维权服务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实行限时办结,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实现残疾人事业跨越发展的核心在领导,关键在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计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年都为残疾人办几件好事、实事要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切实保障残疾人工作经费,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特别要解决好工作经费和项目配套资金,保障重点工作和各类扶残助残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级残工委要根据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在加强统筹协调、出台实施政策、解决重大问题、指导检查工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搞好协调配合。

市残工委要充分履行职责,切实发挥好督查和指导作用。教育部门要努力挖掘特殊教育资源,满足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的入学需求。民政部门要加大对残疾人的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适当提高对贫困残疾人的补助标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残疾人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好残疾人定向免费培训政策,做好残疾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工作。卫生部门要做好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其他各部门也要立足职责、发挥优势,共同做好扶残助残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

各级残联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牢固树立为残疾人服务的思想,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领导决策献计献策要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使各级残联组织真正成为“残疾人之家”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带着感情做好残疾人工作,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成为广大残疾人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90。

周年!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三

尊敬的各位家长、来宾:

大家好!

在第六个国际孤独症日到来之际,作为系列活动之一,康纳洲在这里隆重召开大讲堂开班仪式和以家长为主体的高峰论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残联对大讲堂开班和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家长和各位嘉宾,向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年的国际孤独症日,全世界的孤独症家长和专业人士都会集合在一起,为这个特殊的公益节日举行纪念活动,为孤独症人士的公平权益和社会福利进行倡导和呼吁。中国残联从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五次大型活动。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和中国残联的许多领导同志都多次参加了会议。今天见到许多新老朋友,我感到分外亲切,特别感谢家长朋友们在这份崇高的事业中执着的坚守和默默的奉献!

孤独症与其他各类精神疾患明显不同,由于它发病于儿童早期,抢救性康复期较短,错过以后很难补救;同时,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持续性的,终生需要康复并且终生需要健全人的照顾;孤独症患者大多为多重残疾。但科学和实践不断证明,孤独症人士潜力的开发极具价值,甚至刻板重复的特点都可以为他们的庇护性就业带来很大的可开发性。因而,研究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的科学化和本土化,孤独症人士生命全程各个阶段实现终身康复的衔接性和系统性,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的社区化和常态化,以及政策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普惠性,是我们的政府、社会和相关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我国发现第一例孤独症算起已经过了三十年。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国家在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期间把孤独症正式列入精神残疾之列;相继落实了31个试点地市残联系统的孤独症康复机构建设;组织编写了《机构评估标准》和《教育心理评估标准》,实现了行业标准“零的突破”;20中国残联又与财政部共同启动了“阳光家园—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在政策方面,中国残联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财政每年拿出3600万元救助1200名困难孤独症儿童,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许多针对孤独症或包括孤独症在内的补贴和救助政策;在组织方面,成立了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建立了一个快捷的管道,为孤独症人群的“服务、代表、维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

在孤独症服务方面,目前主要的工作力量来自于民间和社会组织。特别是“第一代”家长,为孤独症服务奠定了很好的社会基础。为了做好孤独症服务工作,中国残联曾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民间社会组织做过调查和摸底。中国残联是一个集“代表、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人民团体。加强对孤独症社会组织管理也是中国残联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去年,中国残联正式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时三年的孤独症服务机构自强自律创建活动,为机构与残联之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各级政府购买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机构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各类服务机构通过活动加强自身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公信力并扩大影响力,对于孤独症服务行业整体实力和形象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孤独症服务仍然是中国残联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王新宪理事长特别强调要“加强孤独症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做好摸清孤独症儿童底数、规范康复机构建设、培训康复专业人员等基础工作,为孤独症康复工作全面、规范开展创造条件。”下一步,中国残联有关孤独症工作的初步设想主要有:一是加强机构建设,支持全国33个省级、66个地级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同时,将鼓励和扶持具备一定规模、康复效果较好的民办机构。二是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孤独症儿童融合式社区家庭康复试点工作。三是由国家财政五年内拿出4.3亿元,每年为2万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目前“七彩梦”计划已经启动。四是中国残联康复部将重点抓好调查摸底、机构建设、人员培训和标准、方法、规范的制定等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与英国剑桥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双方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合作,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分级培训专业人员,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筛查、诊断和康复工具等。五是中国残联组联部将以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为试点,加强对民办组织的服务与管理。此外,将与残联内部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公办与民办机构评估标准和准入条件的衔接;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向残疾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制订残疾人社会组织评估考核奖励办法,纳入国家对社会组织的评估、考评、考核范围;等等。

总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越来越多地重视孤独症服务。“十二五”开局以来,已有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出台了针对孤独症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其中江苏省的托养就业机构建设力度很大,已有南京、常州等民办孤独症服务机构中标,大龄托养和庇护性就业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相信一些省市残联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经验,一定会呈燎原之势,未来几年,中国残联在孤独症服务方面一定会取得跨越式发展。

在中国的孤独症社会服务中,家长和社会组织是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中国残联推动孤独症服务工作的重要措施,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成立五年来主要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独特的核心影响力,建立了快速反映诉求的通道。几年来,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多次提出的一些建议,都引起了中国残联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委员会的工作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了中国残联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使孤独症服务和权益保障不再停留在仅仅民间呼吁的层面,使我们的家长和机构多年奔走和争取的权益能够有效地体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之中。各地家长组织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今天,有5位家长要在论坛上进行演讲。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的贡献可以证明,家长和社会组织是推动孤独症服务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手,依靠家长和社会组织做好孤独症服务工作也应该是今后工作开展的方向。

经民政部批准,去年11月,中国残联五大协会组织已经全部成为独立法人,今后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的工作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孤独症人群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建立起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当前是中国历史上孤独症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党的十八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号召。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残联党组正在围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着手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切实解决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特别是增加残疾人收入的大问题。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多地重视残疾人事业,重视对孤独症人士的服务,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孤独症服务事业一定会在“十二五”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让我们团结起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强对孤独症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努力的行动,为迎接中国孤独症服务的更大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残联发言稿范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极大鼓舞和推动了志愿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年来,我们以融入“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大局为根本,以落实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助残工作:联合中央文明办等15家单位开展“关爱他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着力提升“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品牌影响力;发挥广州亚残运会志愿助残后续效应、联合中央电视台录制“星光大道·全国助残日特别节目”等,普及志愿助残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浓厚氛围;开展农村社区残协志愿助残试点,扩大志愿助残服务覆盖面,将志愿助残逐步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举办全国志愿助残工作培训班、推广广州等城市的志愿助残典型经验,进一步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和能力。各地志愿助残工作有声有色,蓬勃发展,组织网络基本形成,队伍不断壮大,效能日益显现,服务更加贴近残疾人的个性需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余万个,注册助残志愿者700多万人,受助残疾人5000多万人次。

今年,我们将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重点组织好体现人文关怀的关爱老幼弱残志愿服务行动”、“扎实开展助残志愿者等个性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制度化,努力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年度任务,推动实现“十二五”末注册助残志愿者达到1000万人,受助残疾人达到1.5亿人次的总体目标。

一、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形成志愿助残长效机制。进一步将志愿助残融入志愿服务工作大局,积极纳入中央文明办有关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志愿服务管理运行体系和表彰激励体系;制定下发《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完善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对接、组织管理、评价激励等制度;继续做好助残志愿者统计台帐报告工作;研究探索网络注册和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试行“志愿者阳光信息卡”,逐步建立志愿助残长效机制。

二、延伸服务领域,着力转变志愿助残工作重心。继续实施农村社区(村)志愿助残试点项目,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志愿助残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着重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涉及残疾人民生的领域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帮扶残疾人脱贫增收;强化“一助一”、“多助一”、“服务直通车”、“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等志愿助残形式,推动志愿助残到人到户,实现工作重心向个性化、项目化、常态化转变。

三、加大品牌创新和典型宣传,着力普及志愿助残理念。以组织开展“关爱他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为契机,指导地方不断创新志愿助残品牌;及时发现并推广地方志愿助残工作先进典型和有益模式;继续落实近年来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有关精神和“关于开展志愿助残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重点做好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和车站、机场等重要场所的志愿助残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残疾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回报社会,展示风采,形成志愿助残工作特色;组织出版志愿助残知识读本等系列培训教材,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

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残联系统志愿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加优质实效的个性化志愿服务。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揭开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篇章。20,残疾人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广大残疾人得到新实惠。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立法和执法检查,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5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这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执法检查和社会法领域的第一个立法后评估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保障法》的执行效力,增强了政府和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对于切实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务院在今年7月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行政法规,标志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不仅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权益,而且将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城乡宜居质量和人文环境。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送审稿)已经完成部门协商并上报国务院。在《精神卫生法》、《民事诉讼法》、《劳动合同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14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意见和建议,从立法源头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25个省(区、市)完成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新一轮的修改工作,为当地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

落实国家“六五”普法规划和《残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深入开展残疾人事业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形成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网络。以解决问题为本,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解决了一批重大残疾人信访案件。

(二)贯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国务院于年7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划”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个组成部分之一,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国家标准和保障工程,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河北、四川等地在推进地方规划编制、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标准、完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一年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截至2012年10月,269.1万城镇残疾职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残疾人数分别达到327.2万和1694.9万。215.1万城镇残疾人和667.4万农村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残疾人低保家庭救助水平得到提高。河南、湖北将重度残疾人普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向残疾人发放专项福利补贴步入常规化、制度化。内蒙古、安徽、海南、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建立了贫困(或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江苏等地建立了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上海等地建立了辅助器具补贴制度。资助12.3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52.2万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对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服务管理及加快服务专业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已建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6286个,以机构和居家托养等多种形式为66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37.5万人接受了“阳光家园计划”的年度资助。

康复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2732个县(市、区)开展社区康复,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有了质的提升。以中国残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辅具区域中心建设协议为标志,有力带动了省、市、县级辅具机构建设和适配服务,具有辅具适配功能的服务车活跃在31个省(区、市)、84个地(市)的农村地区,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已提供辅具110万件(套)。持续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重性精神病人服用二代药试点,浙江等地逐步对适应人群全面开放。完成助听器验配和人工耳蜗植入9000例。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与合作项目,57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培养公共卫生康复管理硕士和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530名、辅助技术工程师646名,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0万名。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比例稳定在97.4%和83.6%。残疾预防工作有了新进展,脑瘫、孤独症预防与康复研究开始起步。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康复博览会,17个国家和地区260余个企业8000余种产品参展,3天内达11万人参观;举办第七届北京康复国际论坛,17个国家2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520余篇,促进了康复学术水平的提高。

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1万余名残疾儿童得到国家资助。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建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报制度,首次通报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82834名,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北京等地努力推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支持特殊高等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建设。今年共有8091名残疾考生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手语和盲文研究首次列入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国家级课题,开展“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国家通用盲文标准”重大课题研究工作。

残疾人就业规模保持稳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连续三年组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医资格考试,完善《盲人保健按摩管理办法》,简化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资格认定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对盲人就业的扶持。山东、云南、湖南、黑龙江垦区等地完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营造有利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截至2012年10月,共为36.4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27.5万人;城镇就业残疾人达到431万,1752.7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农村残疾人扶贫显著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对未来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建立了贫困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中组部、商务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共同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开展选聘农村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吉林、江西、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加强扶贫政策衔接、创新扶贫方式,在促进残疾人增收、改善残疾人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10月,共扶持125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为74.8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为14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全面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强调在为残疾人提供均等文化体育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残疾人文化创业、体育健身等给予特别扶持。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体育健身周、全国特奥日、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两岸四地残疾人文化艺术展览会。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和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福建等地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

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多方面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发布《无障碍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铁道部加快推进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无障碍改造。公安部自2012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方便听力、言语残疾人在特殊情况下报警求助。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加强和改进银行业对残疾人的无障碍金融服务。药品标签及说明书盲文标注工作取得进展。中央电视台在领导同志作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直播中全程配置手语翻译。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与央视网合作开展面向聋人的春晚文字加视频直播网上服务。

财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化、理论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22.63亿元,其中,对28个省(区、市)的28个康复中心和13个托养中心项目进行设施建设和设备补助,贵州等8个省(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残联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运用》通过验收,第二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已经启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已收录3599万残疾人基础信息,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1.9%,数据综合服务效益显著。发布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完成20现场调查工作。举办了第六届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残疾人研究》杂志影响力扩大。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基本完成。

推进不同区域两个体系建设均衡发展。国务院残工委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西藏、新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强对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疾人工作的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措施。开展两个体系建设省级试验区和专项工作试点城市阶段性评估调研,为各地提供借鉴经验。

(三)着力推动助残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活力。

“关爱残疾人”纳入全社会“学雷锋”和“三关爱”长效活动。中国残联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并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支持农村社区残协开展志愿助残工作。制定《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志愿者网络注册,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向规范管理发展。目前,助残志愿者已发展到700万人,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多万个,受助残疾人510万、3160多万人次。制定关于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的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残疾人社会组织参与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等工作。社会慈善活动更加活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年度筹集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3.49亿元,公益项目支出人民币3.05亿元。中国狮子联会积极支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盲人文化服务等残疾人服务项目。天津、山西等地培育残疾人事业慈善品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四)深入实施“强基育人”工程,残疾人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残协建设,推动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实现从“有”向“好”转变。目前,全国95.1%的农村社区(村)和97.3%的城市社区已建立残协,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达到60.6万人。全国城乡社区(村)残协组织基本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专门协会工作更加活跃。各协会着重素质和能力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协会组织,发挥自身特点优势,开展了残疾人无障碍活动、培育社会组织、文化服务、就业创业、对外交流等工作。

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在地方残疾人联合会换届中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指导地方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目前,乡镇(街道)残联换届全面完成,近70%的县级残联完成换届任务。黑龙江、甘肃等地在换届过程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1-)》。中国残联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省级残联负责同志参加的残疾人工作专题研讨班,举办了全国优秀残疾人骨干培训班。

(五)圆满完成伦敦残奥会参赛和《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得到新提升。

中国残奥代表团在第14届残奥会上以95枚金牌、231枚奖牌位居金牌、奖牌榜首位,实现了残奥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残疾人体育的新辉煌。党中央、国务院向代表团发出贺电,海外媒体以“伦敦之王”和“中国时刻”盛赞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突出表现和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于今年9月在日内瓦对我国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情况的首次报告进行审议。委员会在结论性意见中充分肯定我国为履行《公约》所做出的积极努力,高度评价我国在残疾人扶贫、无障碍环境、残疾儿童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务法律法规,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建立履约监督机制等提出建议。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建设性意见,促进《公约》的全面履行,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成功举办“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并发表北京宣言。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到会致词,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立场,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实现公正、包容、惠及所有人的发展。参与支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22年)”活动,张海迪主席荣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颁发的“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在中国及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

艰辛的工作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残疾人事业具有长远性、根本性意义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地方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策、措施操作性强,解决了大量残疾人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团结奋斗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年来,主席团成员深入基层倾听残疾人呼声,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地方残联工作生动活泼、锐意进取,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工作实践。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求真务实、忘我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新的业绩。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将在第二部分进一步加以阐述。我们一定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对残疾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残联发言稿范文】。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各级残联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全面把握和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新要求,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文化体育、维权、无障碍等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拓展,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我们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融合国际先进理念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是三十多年来残疾人事业最重要的实践成果,也是我们在新时期仍须付出艰辛努力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等基本要求,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将残疾人两个体系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仅为63.1%,与全国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相差17个百分点;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残疾人与社会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还有可能继续拉大;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帮助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幸福美好的“中国梦”,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更加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残疾人工作,提高残疾人事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充分尊重残疾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残疾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残疾人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残疾人工作的标准。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残疾人事业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这一现实,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衔接,努力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更好地兼顾残疾人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更好地统筹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的均衡发展,更好地将国内残疾人工作与履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有机结合。

(三)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的战略任务。要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确保在20搭建起两个体系基本框架,到20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及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推动各方面的制度安排更加定型、更加完善。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一要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存权。当前特别要解决好重度残疾人社会救助、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和危房改造等基本需求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残疾人,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

二要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着力保障残疾人的发展权。要更加重视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努力增加残疾人收入,尽快缩小残疾人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要加快普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为残疾人平等权利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要努力推进制度定型,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要推动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服务供给模式。要抓紧制定实施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要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监测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强化残疾人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办残疾人需要、残疾人欢迎、残疾人满意的公共服务。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残疾人事业的跨越发展,促进残疾人状况的根本改善,帮助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创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向党和人民、向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残联发言稿范文】。

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加强残联思想、组织和队伍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新步伐。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入实施《残疾人保障法》,营造自觉维护残疾人权益的社会环境。

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和立法后评估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措施,认真研究解决残疾人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平等权利更好地实现。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面加强无障碍建设。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进程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指导地方完成《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修订工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意识。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

(二)紧紧围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各地要积极推动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并在国家规划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基本标准、细化政策措施、落实保障工程、明确支出责任。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残疾人两个体系与相关制度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实施方案、量化评估指标,高质量完成业务领域工作,逐步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全覆盖、均等化。

1.加强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制度,帮助残疾人普遍加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推动辅助器具适配等更多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加大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残疾人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力度。全力推进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设。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2.全面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制定实施残疾人康复机构管理指导意见,深化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做好康复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新职业申报。推动社区康复规范发展,着力加强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工作。实施好残疾儿童康复等重点康复工程。开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试点,积极开展残疾预防。

启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逐步解决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推进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强特教师资培养,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做好盲文手语研究、规范和推广。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和交通银行扶残助学项目。

完善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政策。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专产专营和政府采购优先等政策。切实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推动党政机关建立岗位预留制度;倡导用人单位积极开发适宜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奖励制度,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励。积极扶持残疾人创业。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保障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加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务农生产的扶持,对从事特色种养殖业的残疾人在土地流转、农资补贴、农机具购置等各环节给予优惠。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金融服务,建立残疾人扶贫贷款风险担保机制。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建设,辐射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加大对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对外出务工的农村残疾人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残疾人文化服务制度化、系统化。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开展文化助残公益行动,推动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残疾人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推进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创建。

继续实施“自强健身工程”。举办第三届“残疾人健身周”,推进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普及推广残疾人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研制残疾人体质测定标准。实现特奥运动员增长5万人的目标。组织群众性体育比赛,组团参加第10届冬季特奥运动会和第22届夏季聋奥会等国际赛事。加强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运动员保障制度建设。

3.强化支撑条件,培育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机制。

加强专门协会和社区残协建设,活跃基层残疾人工作。深入探索社团法人体制下做好专门协会工作的模式,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农村倾斜,积极开展残疾人急需、受益面大、效果好的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单类残疾人服务示范点。落实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制定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规范,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城乡社区残疾人工作转型升级、更加扎实和活跃。

融入“学雷锋”和“三关爱”志愿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阳光行动”。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落实注册志愿者登记管理制度,推进志愿助残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筹募资金和物资,为残疾人提供急需和切实的帮助。做好中国狮子联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能力建设,以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承担适合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鼓励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发展残疾人服务业,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

积极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力度;实施重点项目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全面启动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库建设。规范统计工作,做好年度残疾人状况监测。研究建立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监测评价机制。继续推进对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对口支援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促进城乡区域残疾人两个体系均衡发展。

积极参与和推进联合国“亚太残疾人十年(2013-2022年)”战略目标的实施。做好参加209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和关于残疾人融合发展的政府高级别会议的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残疾人人权对话和宣传。

(三)以各级残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队伍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依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的规定,筹备召开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总结过去五年残疾人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对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部署。贯彻落实中组部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国残联的总体部署,如期圆满完成地方残联换届工作。

认真组织学习《人道主义的呼唤》,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人道主义的呼唤》已经出版四辑,收录朴方同志近30年来的重要文稿355篇,生动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规律,是朴方同志带领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实践人道主义思想、开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的理论结晶。各级残联要认真组织学习《人道主义的呼唤》,结合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改进工作作风,为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途上,残疾人事业必将谱写新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四

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向潘基文秘书长、西尔维娅女士和在座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要特别感谢潘基文秘书长一直以来对国际残疾人运动及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在中国政府支持下,中国残联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并与联合国保持密切合作。2014年,第二十二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国残联举办“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主题活动,潘基文秘书长发来视频贺词;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与联合国共同发行以中国残疾人为主题的邮票纪念版张,潘基文秘书长发来贺信,潘夫人还亲自出席发行仪式。这一切都让我们深受感动。

《残疾人权利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部旨在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它总结了国际残疾人事务多年来的实践、理念和方法,为国际残疾人事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引领。我们高兴地看到,《公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同,有165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加入或批准了《公约》,残疾人事务已经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关切和重视,成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在这一时刻,我要向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先生致敬,他为《公约》的制定和通过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公约》基本原则和精神在我国的传播与倡导,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观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全和残缺构成生命的全部,残疾人不应该由于残缺而受到任何歧视。残疾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生命和自由的意义。

十年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遵循《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发挥残疾人代表组织的职责,努力推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的残疾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益。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无障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得到显著的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我们重视残疾妇女的生存与发展,努力消除歧视和偏见,使她们得到平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也能拥有美好的家庭。很多残疾女性当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担任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十年来,消除贫困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2015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这两项补贴将惠及多万残疾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积极推动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我们努力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摆脱贫困,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康复是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身体没有残疾的痛苦,生活才能有质量。我们特别重视残疾儿童的康复,对0到6岁的儿童给予抢救性的康复。这些年,有很多康复的孩子进入了普通学校,与健康的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

十年前,残疾人上大学还有很多障碍。现在,仅2015年就有8500多名残疾人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校。去年,国家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共同出台了残疾人参加高考的便利措施。没有双臂的孩子、失明的孩子也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我们努力推动并帮助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近年来很多残疾人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就业,生命价值被认可,也获得了成就感。

十年来,我们大力推动建筑、交通、信息和社区等方面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国务院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铁路很多旅客列车都设有残疾人专用座席和无障碍卫生间,导盲犬也可以出入公共场所。

中国有60万残疾人工作者,承担着8500万残疾人的信任和嘱托,我们要把残疾人事业发展好,也愿与国际同行分享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经验,积极开展与国际残疾人组织交流与合作,为更多的残疾人带来福祉。

世界上有10亿残疾人,发展中国家的残疾人事务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国际社会协调一致的努力对于促进世界残疾人事务的均衡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残疾人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想对尊敬的潘基文秘书长提一个建议,我建议成立世界残疾人组织(worlddisabilityorganization),以促进世界各国残疾人都能得到平等、融合、幸福生活的机会。我相信,这也是包括中国残疾人在内的世界各国残疾人所期待的美好愿景。

谢谢!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位委员,

六届主席团三次会议以来,各级残联主动作为,积极有为,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很有份量的答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是主席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们向各位委员、残疾人工作者、社会各界、残疾人及其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以钉钉子精神紧抓实抓各项任务的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已经绘就的蓝图一抓到底,决不中途更张易辙,决不半途而废。对于行之有效的做法、需要持之以恒推动的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目前,党和国家已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残疾人工作做出了统筹部署,出台了明确意见、创建了制度安排、推出了专项规划、明确了责任分工。我们必须从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践行“四个意识”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以钉钉子精神紧抓实抓各项政策的落地、各项任务的落实。

通过2015年实名制专项调查和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我们掌握了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对比两次数据,我们既看到了各部门、各地方通力合作取得的成绩,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我们清醒地看到,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和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目标,有效扩大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覆盖面,还面临着繁重的任务。我们要加紧推动解决已纳入国家建档立卡数据库中的413.5万贫困残疾人脱贫问题,我们更要正视动态更新结果反映的问题,包括75.4万残疾人反映还住在危房中,27.6万残疾儿童家庭反映还没解决好义务教育入学问题,1384.3万残疾人反映需要康复服务,354万重度残疾人反映急需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残疾人文体活动的整体参与率仍然偏低。另外,还有一批新领取残疾人证和新增的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问题需要解决。

残疾人的合理诉求,就是我们的工作追求。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和改进残联工作,着力提升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焕发残联的生机与活力,为更好地担负起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二、的主要工作安排。

20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是实施残联改革方案、展开基层残联换届工作的重要一年。残联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焕发残联工作活力,带领广大残疾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充分地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意见》,扎实推动国家和地方“十三五”规划纲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专项规划中有关残疾人工作任务和《“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及配套方案的落实,建立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完善评价机制。

聚焦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和扩大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覆盖面,落实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坚持以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反映出的问题为导向,建立工作台账,推动责任落实。完善信息数据分析、服务规范标准、工作成效评价等措施,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任务责任共担、工作落实联动、绩效考核同步。

促进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覆盖,推动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等制度,不断健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有效扩大残疾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参保率,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和医疗报销、供养救助等政策。推进“阳光家园”计划,扩大残疾人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服务覆盖面。认真实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重点推动分类施策、精准帮扶。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提升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努力扩大基本康复服务覆盖面。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促进残疾预防和康复科技攻关,推动设立“全国残疾预防日”,搭建辅助器具产业促进平台。筹建中国康复大学。

实施第二期残疾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0年),提高残疾人融合教育质量。落实一人一案措施,解决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问题。加快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完善残疾人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规定,推动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工作。实施青壮年残疾文盲扫盲行动方案、《国家手语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开展国家通用手语方案、通用盲文方案试点。

配合全国政协搞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继续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行动,继续开展无障碍环境市、县、镇、村创建工作。推进信息服务无障碍工作,推动公共服务设施中配备无障碍设备。研究制定食品药品信息无障碍识别、残疾人驾车运营规范等政策措施,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推动开展百城万店无障碍服务设施调查体验活动,培育服务品牌。

推进党政机关、用人单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开展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残疾人保障金征管办法实施情况专项调研,探索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公示制度。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功能,促进残疾人灵活就业、辅助性就业。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6-2020年)》,开展残疾人远程职业技能培训。建设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数据库,开展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

(二)依法保障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加强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工作。在制定涉及残疾人权益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时,积极建言献策;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后,及时跟进反馈;在残疾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认真援助维权。推动出台《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稿)》,启动修订《残疾人就业条例》调研工作,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特殊教育等立法研究。

加快基层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加快制定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托养服务、无障碍环境、盲人按摩、盲人阅览室建设规范与标准。发挥残联服务项目示范作用,推动供需对路、精准对接。推进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公益慈善事业,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活动。

努力扩大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覆盖面,建好用好残疾人信访信息平台,进一步拓宽残疾人诉求反映渠道,促进就近就便解决残疾人的合法合理诉求。

(三)激励广大残疾人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

统筹做好重大政策、重点活动、重要典型的宣传报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残疾人权利公约》理念,帮助残疾人精神生活更有寄托、融入社会更有尊严。建好用好管好传统媒体、新媒体阵地。加强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建好用好残疾人事业智库。

以成立残疾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举办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等为契机,开展百县百场展演,培育提升文化品牌。扎实推进文化进家庭、进社区等项目建设,开展盲人阅读推广,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康复体育关爱工程,不断扩大参与率。启动天津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筹办工作。做好听障奥运会、冬季特奥会组团参赛工作,力争优异成绩。全力备战平昌冬残奥会。配合做好2022年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扎实推进参赛备战工作。

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残疾人事务的合作交流,筹办相关主题活动,办好第二届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会。搞好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中期评估政府间高级别会议,讲好中国残疾人故事。做好康复国际主席履职工作,扩大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影响力,提高话语权。加强残联系统外事管理。巩固和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

实施残联系统“七五”普法规划,开展残疾人学法用法专项行动。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法律救助和法律服务,引导残疾人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围绕“强三性、去四化”加强改进残联工作。

把实名制掌握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作为各级残联的看家本领,完善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服务资源信息库。精心组织相关信息的年度动态更新工作,建立健全数据收集、分析评价、应用转化机制,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推动供需对路的精准服务。办好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用好残疾人信访信息系统,解决好残联责任主体信访事项。

认真做好人大、政协换届中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人选推荐工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实施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有效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优化残疾鉴定,加强残疾人证管理,推广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

实施中国残联改革方案,优化职能、提升能力、健全机制、改进作风、增强活力,进一步增强残联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健全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精干高效专兼职力量,保障必要经费和办公条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

巩固和扩大残疾人工作和残联工作的基础管理建设成果,制定落实进一步提升基础管理建设水平的推进措施。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残联工作信息公开。进一步健全符合残联特点的基础管理制度、基本工作规范,完善服务标准、执行程序、绩效评价、监管办法。

总结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成功经验,精心组织好市、县、乡级残联换届工作。提升乡镇(街道)残联组织服务能力,加强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依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好用好“残疾人之家”。

(五)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残联工作健康发展。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党的领导、团结服务残疾人和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的有机统一,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宜的集体决策程序。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五湖四海选任专职干部,扩大挂职兼职工作力量,加强下一级残联领导班子协管,做好干部培训工作。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优化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配备,落实待遇,加强培训,保障工作条件。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位委员:

刚才,播放了介绍主席团三次会议以来主要工作情况的专题片。下面,我代表执行理事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六届主席团三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回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过去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更明确要求“要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重视残疾人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李克强总理要求“拿出更实、更有针对性、更具人文关怀的措施,推进解决各类残疾人群在身体康复、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强调“要对残疾人就业出台特殊保障政策”,强调“救助残疾儿童关系到很多家庭幸福”,要“切实减少因残致贫现象”。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召开“重视特殊教育”双周协商座谈会,推动解决面临的问题。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会见凯旋归来的残奥代表团,刘延东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为残奥健儿出征壮行。汪洋副总理主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审议《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王勇国务委员主持国务院残工委第四次全体会,出席第五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十周年纪念大会、全国助残日活动,赴西藏等地调研推动残疾人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重视,为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乃至“十三五”时期的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遵循。

过去的一年,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残联肩负的责任,更充分地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残联的信任和重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等重点任务分工中都要求残联牵头推进残疾人重点任务。

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更加主动地履职尽责,努力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残疾人解难。在邓朴方名誉主席、张海迪主席带领下,在主席团积极推动和各级残联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重点抓了五件大事:

第一,扎实推进了党中央、国务院责成残联牵头推动的重点任务。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专项规划中大幅增加了残疾人工作任务,特别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给予了残疾人事业前所未有的重视。牵头起草并推动出台了《“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配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会同有关部委制定了康复服务、辅助器具推广、无障碍环境建设、文化体育工作、就业促进、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七个实施方案。召开第五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系统部署“十三五”工作。牵头起草《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展开了重点推进行动。依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成果,对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残疾人小康状况开展专项调研,实地走访了60余个市区县、80多个服务机构,推动了重点任务的层层分解、脱贫责任的层层落实。

第二,出色完成了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的动态更新工作。甄别了3200万持证残疾人基本情况,实名制获取了2995万持证残疾人的动态信息,掌握了近70万个村(社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变化情况,完成了相关信息从一次性调查向年度动态更新的大跨越,建成了残疾人服务状况大数据系统。底数清、问题明,为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和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第十五届残奥会和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充分展现了我国残疾人风采。残奥会斩获107金81银51铜,打破51项世界纪录,诠释了我国残疾人自强不息、勇敢迎接挑战的拼搏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发贺电予以充分肯定。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赢得8金6银6铜,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超过往届,展现了蕴涵在广大残疾人劳动者中的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残疾人的出色表现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充分证明广大残疾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四,《残疾人权利公约》纪念大会、张海迪主席履职康复国际有效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举办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十周年纪念大会,王勇国务委员发表主旨演讲,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会议高度评价中国人权事业进步。联合国推出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关残疾人发展问题成果,留下了中国的智慧和贡献。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框架、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残疾人事务合作步入常态,展现了中国的担当与作为。张海迪主席就任康复国际主席,成为这一拥有百年历史并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会员的国际残疾人组织的中国掌门,为国争了光,为中国残疾人事业添了彩,中国承担起了引领国际残疾人组织发展的新使命。

第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查自纠和专项调研工作,进一步强化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正舆论导向,主动亮剑发声。在出台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意见《实施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残联《改革方案》。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现全覆盖,“两项补贴”制度受益人群从去年的900多万人次大幅提升到今年8月的近1500万人次,全面落实后有望达2000万人次。更多残疾人及其亲友得到了实惠、改善了生活。《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已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一半以上省(区、市)明确了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作为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今年6月底,833.8万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据实名制统计,目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残疾人超过1800万,参保率达76.7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残疾人超过2500万,参保率达96.4%。近70万残疾人得到了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服务。

已有413.5万贫困残疾人纳入国家建档立卡数据库之中,相关任务正在层层分解到各地。推动基层党组织开展助残扶贫等专项行动,促进出台残疾人就业创业金融信贷和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截至今年9月底,帮助33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为5.8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2015年专项调查范围的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中,51.7%的人反映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

(二)着力改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残疾人列为服务重点,《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与发展做出部署。多部门推出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进一步做好重度残疾人医疗服务及保障工作措施,提高了医疗康复保障水平。以残疾儿童、持证残疾人为重点开展精准康复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为744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60%。

基本完成《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提出的任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2015年专项调查范围的6-14岁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中,31%的人反映得到了帮助,当年新解决7.6万名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开展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方案试点,启动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过去一年里,9491名残疾学生被普通高校录取。

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共享芬芳”百县百场演出和残疾人书画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仁美”文化品牌。实施自强健身工程和康复体育关爱工程。残疾人文体活动参与率从上年度的6.75%上升到9.6%。实施《冬季残奥项目振兴计划》《残疾人大众冰雪行动方案》和《冬残奥争光行动方案》,举办首届冰雪运动季活动,全面启动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工作。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出台加强网络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指导意见》,落实特殊航空运输服务工作新措施。全国政协两位副主席带团分别专题视察无障碍环境建设与运行情况。2015年专项调查范围有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残疾人中,6%的人反映得到了帮助。

(三)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主动参与《民法总则》等13部法律法规立法工作,提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意见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10起保障残疾人权益典型案例,强化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观念。公安部等部门出台单眼视障人士和上肢残疾人驾车等政策。加强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和残疾人信访信息平台建设,拓宽残疾人利益诉求反映渠道,妥善处理了一批信访问题。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网建设,方便残疾人获得法律救助服务。

(四)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

推动出台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扶持力度。联合印发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6-2020年),帮助更多残疾人提升职业技能。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功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截至今年12月中旬,为55.9万残疾人提供了职业培训。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灵活就业、辅助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等多种方式,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28.7万人。

(五)聚合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继续推进政府购买助残服务,2016年各级残联投入政府购买服务资金24.95亿元,开展服务项目4894个,服务2749万人次,由民办非营利机构作为承接主体的占30%,放大效应显著。各专门协会积极反映本类别残疾人特殊状况和需求,参与相关法律政策制定、重要工作评估,开展可复制、可推广项目,在探索法人治理模式方面积累了新经验。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继续开拓创新,连续第二年募集资金物资超过5个亿,达到5.8亿元。中国狮子联会服务队达到1100支,助残项目取得实效。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工作。扶持培育助残社会组织,推广示范项目,积极推动青年助残阳光行动。

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传统阵地不断稳固,新媒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两微一端”开通一年,荣获“移动政务影响力十佳中央机构”称号。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发布20余次,回应社会关切。舆情分析平台、舆情应对小组有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持续加强残联基础管理工作。

在2014年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年、2015年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基础上,2016年展开了基础管理“回头看”。三年中,中国残联出台管理规范146项,省级残联制定修定规章制度1981项,重点完善了预算、财务、绩效、采购、基建等领域的管理措施,“三重一大”事项全部纳入集体决策程序。在财政部考核评比中,中国残联预算管理获二等奖,部门决算、预算绩效管理分别获得优秀。中国残联资产管理绩效考评获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第8名。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十三五”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大对地方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29个省(区、市)187个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注重基层组织和服务能力建设,制定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进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大数据平台,深化了智能化残疾人证试点工作。

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人道主义的呼唤选编》等重要著作。完成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换届,推进了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智库建设。

(七)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把正工作方向,健全规矩制度,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履职素质,努力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坚定性、自觉性。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清风正气,强规严纪,有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努力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引领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主席团会议召开了,大家又来到北京。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的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进步。鲁勇同志代表执行理事会在报告中已经讲到了方方面面,相信大家会受到振奋和鼓舞。报告作得好,首先还是大家工作得好,在这里我要感谢主席团的同志们,每个人都为残疾人事业尽心尽力奉献智慧和力量。这一年,主席团副主席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中间有中央委员,有两位全国人大常委,他们有的是省部级领导,有的是医学专家。他们出席了很多会议和活动,去地方调研,为这个事业提出很多积极的建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志军副主席、再军副主席发挥专门协会的作用,为维护盲人和聋人的权益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晓明副主席积极推动上海市党政机关两年中招录了34名残疾人,起到了示范效应;悦勤副主席在精神残疾儿童特别是自闭症儿童康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会议上,德培副主席多次建议重视基层社区残疾人康复学科研究;新宪副主席围绕残疾人扶贫就业等项目开展调研,向全国政协建言献策;乃坤副主席发挥基金会的作用,不断开发助残项目。我们的几位驻会副主席结合残联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去陕西、湖北、四川等地调研,看到大家尽心尽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我很感动。残疾人事业的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我想,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开拓和创新,每前进一步都是探索,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今天,回眸残疾人事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一代代残疾人工作者铺就的坚实的道路。再过三十年回眸,我们今天做的仍然是铺路的工作。到那时,残疾人的生活一定会有更好的改善,他们的生活不再有障碍和偏见,他们将会得到更多的福利保障,升学、就业都不再成为问题,社会将用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残疾人的权益。这应该是我们美好的理想。

在此,我要感谢中国残联理事会和各级残联的同志们,你们在过去的一年很好地执行了主席团的决议,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残疾人工作责任重大,我们每一次会议讨论的问题,都关乎几千万残疾人的命运,而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为他们生活得更好、获得更多的福祉奠定基础。

今年的会议内容与往年有所不同,我在去年就提出增加中国残联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这次已经书面发给大家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委员们更好地了解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和资金使用情况,看看我们为残疾人做了什么,也要讨论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同时,我希望今后残疾人事业能够依法更加规范地发展。残疾人事业应该是阳光下的事业,公开透明,接受大家的监督。我们应该有这个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把残疾人事业做成让人民放心的事业。

今年,“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就要揭开新的篇章。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我们要想的是,怎样让8500万残疾人乘上时代的列车,怎样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座位,如期到达前方的小康站。下面,我就当前的工作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谈几点想法,请大家一起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以精准扶贫为重点,努力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小康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为全体中国人民规划的壮美图景,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奔向小康是时代的要求,首先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各级残联绝不能让一个残疾人掉队。要做到精准扶贫,就要有准确的数据。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状况,中国残联要了解全国的情况,各地残联要了解自己那里的情况。只有把情况摸清了,工作起来才能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帮助残疾人尽快赶上奔小康的列车。

今年,我们完成了全国残疾人专项调查,150多万残疾人工作者和基层的同志走进千家万户,采集了2664万持证残疾人及未持证残疾儿童的数据,这是我们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去陕西省调研,我去了县乡村和残疾人的家庭,看到了一本本专项调查数据,还在残疾人家里亲眼看到大家进行调查的情景。我也亲眼看到贫困残疾人的处境,有个盲人还住在破旧的房子里,那么冷的天,窗子上都没有玻璃。看到那一切,心里真的是沉甸甸的。

目前我们还有1000多万贫困残疾人,他们的脱贫难度很大,特别是农村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的家庭,他们有的没有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仅靠低保和补贴生活。我们要帮助他们尽快脱贫。今年7月,我看到一个新闻,河南一个贫困家庭的七岁智障男孩和猪一块儿生活。我马上请维权部的同志联系河南省残联,希望送孩子去康复中心诊疗,并给他的家庭及时的帮助。说这些事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一些残疾人的困境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想象不到的。

贫困残疾人是国家贫困人口中的一部分,也是脱贫难度最大的部分。扶贫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了脱贫攻坚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帮助贫困残疾人脱贫是各级残联当前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是我们的历史重任。我们应该勇于担当,要把扶贫作为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帮助残疾人摆脱贫困。所以,各级残联一定要尽一切努力,以冲锋陷阵的精神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扶贫工作,这就要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把符合贫困标准的残疾人找出来,一个不落地纳入政府的扶贫对象。精确的数据是精准扶贫的依据。要动员所有的力量,继续加强基础管理,在专项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下去,拿出最准确的数据。数据管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便利条件和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条件,做到残疾人事业科学管理,精准扶贫数字化作业。目前,我们要做到精准,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知道一个重度脑瘫残疾人,就在北京市,她至今还没有办理残疾证,没有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做得不到的地方。大城市都有残疾人被遗漏,贫困偏远地区残疾人的信息就更难收集了。所以,我们要确保不遗漏一个残疾人。

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农村,但是城市也有贫困残疾人,有些贫困状况还很严重。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残疾人,农村管不到,城市也没管好,很多人连基本保障都没有,生活非常艰难。对于这部分人,城乡残联要主动互相联系,开展入户调查,让角角落落的残疾人都感受到残联的温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平,没有公平就不会有共同富裕,因此,小康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一个残疾人也不能落下。贫困残疾人只有解决了温饱,有了基本的保障,才能活得有尊严,才能过上小康生活。扶贫就是为了小康。不仅如此,对于残疾人,小康还意味着无障碍的生活环境,社会对残疾人的平等和尊重,意味着逐步走向更高的、理想的、融合的境界。帮助残疾人实现这样的梦想是我们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离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只有五年了,时间紧迫,各级残联任务艰巨,残疾人工作者要有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把所有的力量、资源集中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脱贫攻坚放在首位,排除一切障碍,铺就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道路。

二、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为小康进程提供推动力。

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温饱是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小康则是较高的层次。残疾人的小康是美好的理想,到那时,他们的生活有法律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他们不会因为残疾而受到歧视,残疾的孩子可以进入普通学校,与健康的孩子融合在一起,他们不会感到自卑,而是快乐地读书学习。小康将为所有的人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残疾人就业也不再成为问题,他们可以平等参与,和健康人一样成为更好的生活的奉献者和创造者。那时,我们的目标是没有了贫困残疾人,但是仍然会有重度残疾人。在小康社会,他们会有更好的福利保障,得到康复和托养,家庭也会减轻负担和后顾之忧。而这一切,我们必须努力去创造才能实现。

未来的五年,为了实现残疾人小康的目标,我们要做方方面面的工作,康复、教育、就业等等还是要继续推动,但首先还是要做好权益保障工作,推动建立更好的福利保障制度,有了可靠的保障,残疾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我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就会“误点”,就会赶不上小康的列车。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消除贫困,才能实现小康。而残疾人的贫困将是结构性、长期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推动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随着残疾人低保和专项补贴政策的实施,上千万的残疾人基本生活将会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现在有些保障还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比如,有的城市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金每月有300元左右,农村只有100多元。这与全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比就差多了,只能维持低水平的生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残疾人的福利保障不能停留在今天的水平上,而是要同步提高。今后我们还要不断研究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等方面的需求问题,推动制定更多的社会福利政策。今年1月,我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提出,要推动国务院研究制定《残疾人福利条例》。残疾人实现小康必须以完善的法律保障为基础,残联的工作就是呼吁和推动残疾人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这是残疾人小康的重要推动力。

小康是美好生活的概括,包含了很多内容,残疾人的小康内容就更多了,不仅要生活富足,还要有康复、托养等等。在未来的几年,康复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康复是生命的重建工程,康复可以把残疾造成的痛苦减轻到最低程度,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融入社会,让生活快乐,让生命有意义。康复是残疾人的基本民生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正在制定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就是保障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康复是所有残疾人和他们家庭的梦想。

现在的问题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覆盖率太低了。这次专项调查显示,全国2600多万持证残疾人中,只有不到30%得到过康复服务。说实话,很多康复服务还是低水平的,有的地方接几个残疾人的电话也算康复服务,有的康复中心摆几台健身器材也算提供康复服务了。这说明我们有些同志对康复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康复是科技含量很高、涉及多学科的专业工作,只有专业化的康复才能减轻残疾人的痛苦。近几年,各地相继建设了康复中心,这是事业的进步,但是有的建了却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清楚,国家投入巨资建设康复中心是为了残疾人获得康复,要研究让每一平方米都为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中国残联要推动制定残联所属康复机构的标准和规范,也要加强各方面的监督。

长期以来,我们的康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今年,我曾在几次中央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国康复大学的设想,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前些天,教育部领导专门来到中国残联,听取我们的意见。在此,我也希望主席团的同志们能对残疾人的康复和人才培养多提建议。希望各级残联的同志们都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一定要有痛吾痛以及人之痛的情怀。中华民族有优秀的道德传统,悬壶济世,解人于倒悬,病人之病,忧人之忧,这都是千古传诵的名言,作为残疾人工作者首先要有仁爱之心,把解除残疾人的痛苦看作最重的责任。

残疾人的小康包括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一直在呼吁高考给残疾人提供便利措施,比如,盲文试卷,延长特殊困难残疾人的考试时间或安排单独考场。今年教育部出台措施,很多残疾孩子实现了享有便利措施的梦想。全国有8700多名残疾考生被大学录取。我相信,同志们一定会为这个消息感到欣慰。我们的努力给残疾人带来了最实在的帮助。无论特殊教育还是融合教育,各级残联都要与教育部门多沟通,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权益。

残疾人就业也是小康的重要内容。这些年来,残疾人就业一直是个大难题,一方面是由于残疾的限制,残疾人选择就业岗位受限,比如,盲人就业一直很困难。另一方面,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比如,我们一直在呼吁党政机关要按比例招收残疾人,但是并不理想。残疾人怎样才能有一份工作,有理想的岗位,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和价值?这不是我们在办公室可以研究出来的,而是要放开眼界,看一看今天的大趋势,看一看新兴的科学技术发展,帮助残疾人开阔眼界,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去寻找更多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残疾人就业创业也是解放生产力的一个方面,实现就业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也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前几天,我看到新闻,有一家残疾人成果的残疾人走进小康。

我们要对各级残联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同志们加强时政学习研究,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努力工作,为小康进程铺展道路。今年,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对党的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结合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加深认识,坚定履行崇高使命的决心。但是,有了前方的目标,怎样做好工作呢?我认为,残疾人工作者要有沸点思考,思想要处在沸点上,要有持续的热度,沸点就是我们的工作热情,有了热情工作才有干劲,有了热情,才有推进事业发展的动力。如果精神萎靡,不思进取,惧怕困难,残疾人驶向小康的列车就会减速,而现在我们需要全速行驶。

当前,最重要的依然是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在前两年的主席团会议上,我都谈了代表、服务和管理的问题,这是残疾人组织的职能和根本。人民团体为人民,群众组织为群众。残联工作就是群众工作,残联的生命力就在于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我们要做一件件具体工作,哪怕为残疾人做一件小事。很多小事积累起来就是大事,就能给残疾人生活带来大的变化。残疾人工作不是轰轰烈烈的,不都是礼花满天的,我们举办的一些活动只是一种工作形式,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要踏踏实实地工作,残疾人工作者一定要不为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要潜心研究各种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各种各样,我们解决不了的,就找党委、政府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总之,一定要千方百计去解决。比如,很多年来,精神病患者被关锁的事时有发生,有的被关了几年,有的几十年,他们成了失去自由的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人们不知道怎样护理照顾精神残疾者,所以对于狂躁型患者只能关锁,而这种关锁是对人的权利的最大损害。这样的事要好好研究,怎样帮助他们。这是一个难题,治疗应该由卫生部门做,我们主要是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康复。但是怎样帮助呢?我曾去调研过,看到有的康复机构给精神病患者服用的药品是一样的。每个人的病症不一样,应该按处方用药。对康复工作一定要特别重视,这项工作与人的生命紧密相关,它要为残疾人的康复负责。

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就要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方法。今年2月,中国残联办公厅牵头成立了网络信息监督应急小组,即时发布残疾人的新闻信息和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几个月来,我用这个平台发送了上百条信息,请各部门同志根据新闻中所反映的残疾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联系地方残联解决最当紧的问题。几个月来,通过这个平台解决了很多问题,有的为残疾人配备了轮椅,有的帮残疾人安装了假肢,有的为残疾人办理了证件和低保,还解决了很多升学和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几位精神残疾者被关锁的问题,还给重度残疾老人送去了电暖器。同志们这样做真的成了残疾人的贴心人。我希望大家坚守这个信息平台,研究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帮助残疾人解决各种困难。这是残疾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是我们的工作创新,这个平台让我们倾听困难群众的心声,也让我们通过组织体系直接关心他们。这种工作方法回答了人民团体怎样为群众服务的问题。不仅中国残联要建信息平台,我也希望各级残联做出努力,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组织起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框架,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打破阻隔,优化机关工作,让群众反应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亲爱的同志们,转眼又是新的一年,我们要对工作有更高的要求,事实上,残疾人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最早的时候,残疾人只要求能上学,可现在,一些考上大学的孩子还要选择更好的大学。那时候,残疾人只求有个工作,无论干什么都行,而现在也有了更高的择业要求。我想,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激发了残疾人的平等和参与意识,这也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体现。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迈向小康的进程中,创造更好的无障碍社会环境,真正地做到让残疾人融合、共享。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矢志不渝,残疾人的生活前景就一定是美好的,一定能够如期到达小康站,让我们为此努力吧!

【残联发言稿范文】。

主席团二次会议以来,各级残联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团结进取,扎实肯干,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大发展和务实创新。

在奋进的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重要文件中多次就残疾人工作作出部署,继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后,国务院又推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等两份重要文件。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残疾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亲自出席亚欧会议框架下残疾人合作暨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会并发表演讲,又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特殊教育等作出重要批示。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保障残疾人权益”双周协商座谈会,并推动两岸残障人士沟通交流。张高丽副总理视察中国——东盟博览会残疾人辅助器具展。王勇国务委员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多次深入基层推动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带动了全社会进一步关心关爱残疾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邓朴方名誉主席的关心下,在主席团同志们的努力下,我们主动作为,集中力量办成了三件大事:

一是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起草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推动实施《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中促成了残疾人基本福利补贴国家制度的创立。加强重点调研和部委联动,将重点任务措施纳入到了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之中,牵头编制了国家《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2016-2020年)》。

二是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专项调查。动员全国150多万人参与的实名制专项调查,获取了2664万持证残疾人和暂未持证残疾儿童的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70多万个社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状况的第一手信息,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奠定了扎实基础。王勇国务委员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此项工作并要求下力量抓好成果应用。目前成果转化已经展开,比如出台“两项补贴”政策、推进精准扶贫开发、解决适龄儿童未能及时入学问题、制定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等,测算或核对的主要依据就是专项调查成果。随着调查成果的逐地逐级分解、业务数据的部委共享,这项工作的成效会越来越直观地展现出来。

三是积极参与国家外交活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联合国舞台上,推动将残疾人发展问题纳入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弥补了20《千年发展目标》的缺憾。为纪念这一时刻,联合国特邀中国残联共同设计残疾人主题邮票纪念版张并联合主办首发式。在亚欧会议平台上,创办了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重点的亚欧会议框架下残疾人合作暨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会,中德两国总理共同出席并致词,成为开辟亚欧残疾人合作新征程的标志性事件。在亚太经合组织平台上,我国倡导的“残疾人与经济发展事务”经过一年努力就成为正式议题,中国残联代表当选为“apec残疾人事务之友”小组首任主席。在中非合作平台上,我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确定了加强残疾人领域合作交流的重点领域和任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增加了残疾人事务合作交流内容。代表我国政府出席中美政府间残疾人事务首次协调会,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相关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机制。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七方面工作的落实:

(一)推动政策制度实施落地,强化民生托底保障。

在推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基础上,采取沟通部委、联动地方、分片督导、典型推广等方式,强化互动统筹,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推动政策的落地实施。目前,一半以上的省级单位出台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其余各地正在陆续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已有20个省(区、市)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受益残疾人超过800万;随着明年1月1日国家残疾人基本福利补贴制度的实施,受益残疾人预计将超过2000万人次。

联合多部委出台了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做好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措施,明确了靠家庭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政策,细化了残疾人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和就业救助保障措施。截至11月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残疾人达1111.7万,2141.8万城乡残疾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为6.2万户农村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为68万机动轮椅车车主发放了燃油补贴,为102万人提供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分别达到735个和575个。

(二)填补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努力扩大覆盖范围。

把康复服务作为重中之重。推动法规建设,《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列入国务院今年立法计划并完成了起草、公示工作。促进关口前移,制定了《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5年)》并广泛征求了意见,即将提交国务院审议。依托残联康复机构,推出了应用型高端康复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拓展服务范围,启动了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国家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的筹建工作。强化项目服务,589万残疾人得到了康复服务,其中19.8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提供辅助器具110.7万件。

推进《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从2016年起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将从4000元提高到6000元。出台《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第一次为残疾人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提供了便利措施,478名残疾考生在高考时受益,其中391人超过了录取分数线。2015年高考中,8728名残疾学生考入了各类高等院校。接受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委托,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特殊教育部分实施效果的评估。出台了《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加强残疾学生救助帮扶工作,为1万多名残疾幼儿提供学前教育资助,正在开展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的实名制比对工作。

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村镇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视力残疾旅客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若干规定(试行)》等多项措施,开展了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检查验收活动,完善了残疾人航空服务保障措施,细化了保障盲人携带导盲犬乘车的具体办法,推进了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网站无障碍改造等工作。全年对13.4万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三)积极履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职责。

主动参与涉及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建设,在民法典、慈善法、反家暴法等18部立法中提出了具体建议。中央政法委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对残疾人的司法救助作出了规定。健全了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维护残疾人权益的工作机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见》,正在推进与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内司委和公安司法机关的联动机制建设。执行理事会会前讲法形成制度,并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合同合法性审查制度。

贯彻中央建立完善人民团体参与各渠道协商工作机制的要求,推动了具体实践和专项调研。认真做好在人大、政府、政协的参政议政工作,及时推出重点建议、提案并督促落实。健全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商与反馈机制,主动参与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修订,主动承担执行效果评估等工作。与全国政协社法委率先建立了残疾人事务的协商工作机制。

注重动态了解和及时反馈残疾人合理诉求,推动信访接访重心下移。12385全国残疾人服务热线和网上信访服务平台开通半年来已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畅通残疾人诉求反映渠道,推动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成立网络信息监督应急小组,直接协调解决了120多起媒体关注的事(案)件。

(四)促进精准扶贫开发,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确立了做好残疾人扶贫脱贫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残疾人扶贫纳入了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联合开展了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精准识别工作,目前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达到462.2万人。继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帮扶贫困残疾人,联合多部委指导各地完善康复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截至9月底,又有126.1万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脱贫。

创造条件促进有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出台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联合推出了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意见、加强残疾人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在68个市(县)开展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产生重要影响,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王勇国务委员亲临指导,带动了全社会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开通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网络服务平台,目前仅依托淘宝网创业的残疾人就超过30万。一年来,全国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22.6万人,为37.1万人开展了职业培训。

(五)强化残疾人事业宣传,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

抓住重大政策、重点活动开展重点宣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的报道量均创新高。“全国助残日”期间,王勇国务委员、教授先后出席主题活动并看望孤独症儿童,给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庭带来关怀和温暖。与人民网合建了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实现了官方网站的改版运行,推出了依托网络的残疾人服务地图、微服务平台。中国残联微博、微信、客户端平台开通仅三个月,注册用户就已突破20万。

推动残疾人文化服务列入国家示范市建设标准,开展了第七届全国特教学生艺术汇演、残疾人文化周等系列活动。扶持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积极筹备成立残疾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为成功申办2022年冬残奥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启动了冬季残奥项目振兴计划。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成为促进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新起点,经国务院批准下一届运动会将首次实现与全国运动会的同城举办。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入学取得政策突破,北京体育大学招收的首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残奥冠军班正式开学。参加第18届冬季听障奥运会、第14届夏季特奥会等重大赛事取得优异成绩。

(六)推动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广聚社会助残资源。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五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xx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xx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揭开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篇章。20xx年,残疾人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广大残疾人得到新实惠。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立法和执法检查,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5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这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执法检查和社会法领域的第一个立法后评估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保障法》的执行效力,增强了政府和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对于切实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务院在今年7月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行政法规,标志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不仅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权益,而且将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城乡宜居质量和人文环境。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送审稿)已经完成部门协商并上报国务院。在《精神卫生法》、《民事诉讼法》、《劳动合同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14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意见和建议,从立法源头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25个省(区、市)完成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新一轮的修改工作,为当地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

落实国家“六五”普法规划和《残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深入开展残疾人事业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形成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网络。以解决问题为本,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解决了一批重大残疾人信访案件。

(二)贯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国务院于20xx年7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规划”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个组成部分之一,提出了“”时期的主要任务、国家标准和保障工程,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河北、四川等地在推进地方规划编制、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标准、完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一年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截至20xx年10月,269.1万城镇残疾职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残疾人数分别达到327.2万和1694.9万。215.1万城镇残疾人和667.4万农村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残疾人低保家庭救助水平得到提高。河南、湖北将重度残疾人普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向残疾人发放专项福利补贴步入常规化、制度化。内蒙古、安徽、海南、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建立了贫困(或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江苏等地建立了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上海等地建立了辅助器具补贴制度。资助12.3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52.2万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对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服务管理及加快服务专业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已建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6286个,以机构和居家托养等多种形式为66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37.5万人接受了“阳光家园计划”的年度资助。

康复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2732个县(市、区)开展社区康复,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有了质的提升。以中国残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辅具区域中心建设协议为标志,有力带动了省、市、县级辅具机构建设和适配服务,具有辅具适配功能的服务车活跃在31个省(区、市)、84个地(市)的农村地区,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已提供辅具110万件(套)。持续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重性精神病人服用二代药试点,浙江等地逐步对适应人群全面开放。完成助听器验配和人工耳蜗植入9000例。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与合作项目,57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培养公共卫生康复管理硕士和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530名、辅助技术工程师646名,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0万名。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比例稳定在97.4%和83.6%。残疾预防工作有了新进展,脑瘫、孤独症预防与康复研究开始起步。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康复博览会,17个国家和地区260余个企业8000余种产品参展,3天内达11万人参观;举办第七届北京康复国际论坛,17个国家2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520余篇,促进了康复学术水平的提高。

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1万余名残疾儿童得到国家资助。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建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报制度,首次通报20xx年度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82834名,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北京等地努力推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支持特殊高等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建设。今年共有8091名残疾考生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手语和盲文研究首次列入国家语委“”科研规划国家级课题,开展“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国家通用盲文标准”重大课题研究工作。

残疾人就业规模保持稳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连续三年组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医资格考试,完善《盲人保健按摩管理办法》,简化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资格认定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对盲人就业的扶持。山东、云南、湖南、黑龙江垦区等地完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营造有利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截至20xx年10月,共为36.4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27.5万人;城镇就业残疾人达到431万,1752.7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农村残疾人扶贫显著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对未来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建立了贫困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中组部、商务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共同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开展选聘农村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吉林、江西、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加强扶贫政策衔接、创新扶贫方式,在促进残疾人增收、改善残疾人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xx年10月,共扶持125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为74.8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为14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全面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强调在为残疾人提供均等文化体育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残疾人文化创业、体育健身等给予特别扶持。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体育健身周、全国特奥日、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两岸四地残疾人文化艺术展览会。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和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福建等地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

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多方面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发布《无障碍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铁道部加快推进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无障碍改造。公安部自20xx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方便听力、言语残疾人在特殊情况下报警求助。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加强和改进银行业对残疾人的无障碍金融服务。药品标签及说明书盲文标注工作取得进展。中央电视台在领导同志作xx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直播中全程配置手语翻译。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与央视网合作开展面向聋人的春晚文字加视频直播网上服务。

财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化、理论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20xx年度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22.63亿元,其中,对28个省(区、市)的28个康复中心和13个托养中心项目进行设施建设和设备补助,贵州等8个省(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残联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运用》通过验收,第二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已经启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已收录3599万残疾人基础信息,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1.9%,数据综合服务效益显著。发布20xx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完成20xx年度现场调查工作。举办了第六届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残疾人研究》杂志影响力扩大。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基本完成。

推进不同区域两个体系建设均衡发展。国务院残工委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西藏、新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强对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疾人工作的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措施。开展两个体系建设省级试验区和专项工作试点城市阶段性评估调研,为各地提供借鉴经验。

(三)着力推动助残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活力。

“关爱残疾人”纳入全社会“学雷锋”和“三关爱”长效活动。中国残联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并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支持农村社区残协开展志愿助残工作。制定《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志愿者网络注册,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向规范管理发展。目前,助残志愿者已发展到700万人,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多万个,受助残疾人510万、3160多万人次。制定关于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的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残疾人社会组织参与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等工作。社会慈善活动更加活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年度筹集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3.49亿元,公益项目支出人民币3.05亿元。中国狮子联会积极支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盲人文化服务等残疾人服务项目。天津、山西等地培育残疾人事业慈善品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四)深入实施“强基育人”工程,残疾人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残协建设,推动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实现从“有”向“好”转变。目前,全国95.1%的农村社区(村)和97.3%的城市社区已建立残协,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达到60.6万人。全国城乡社区(村)残协组织基本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专门协会工作更加活跃。各协会着重素质和能力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协会组织,发挥自身特点优势,开展了残疾人无障碍活动、培育社会组织、文化服务、就业创业、对外交流等工作。

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在地方残疾人联合会换届中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指导地方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目前,乡镇(街道)残联换届全面完成,近70%的县级残联完成换届任务。黑龙江、甘肃等地在换届过程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xx-20xx年)》。中国残联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省级残联负责同志参加的残疾人工作专题研讨班,举办了全国优秀残疾人骨干培训班。

(五)圆满完成伦敦残奥会参赛和《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得到新提升。

中国残奥代表团在第14届残奥会上以95枚金牌、231枚奖牌位居金牌、奖牌榜首位,实现了残奥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残疾人体育的新辉煌。党中央、国务院向代表团发出贺电,海外媒体以“伦敦之王”和“中国时刻”盛赞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突出表现和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于今年9月在日内瓦对我国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情况的首次报告进行审议。委员会在结论性意见中充分肯定我国为履行《公约》所做出的积极努力,高度评价我国在残疾人扶贫、无障碍环境、残疾儿童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务法律法规,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建立履约监督机制等提出建议。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建设性意见,促进《公约》的全面履行,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成功举办“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并发表北京宣言。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到会致词,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立场,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实现公正、包容、惠及所有人的发展。参与支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xx-20xx年)”活动,张海迪主席荣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颁发的“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在中国及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

艰辛的工作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残疾人事业具有长远性、根本性意义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地方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策、措施操作性强,解决了大量残疾人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团结奋斗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年来,主席团成员深入基层倾听残疾人呼声,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地方残联工作生动活泼、锐意进取,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工作实践。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求真务实、忘我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新的业绩。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将在第二部分进一步加以阐述。我们一定要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以对残疾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六

今天编辑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残联发言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同志们,2010年首次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已经圆满结束,为进一步做好2011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统一考试,推进“十二五”时期的盲人医疗按摩工作,中国残联决定召开本次会议。任务是: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扬先进,精心部署,全力做好2011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切实加强“十二五”时期的盲人医疗按摩和盲人就业工作。

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首次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成功经验,推动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健康发展。

2010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在各级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各级残联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社会和考生反映良好,实现了安全考试、科学考试的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为确立国家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开启了新局面。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是当今世界第一次专门为一类残障人士设立的国家级医疗资质考试,是世界首创。这一特殊制度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政府对盲人这一最困难群体的特殊关爱,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文明进步。王新宪书记曾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予以高度评价和重要批示,指出这是我们党关心最困难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的具体行动,是人民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具体行动。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的确立体现了盲人医疗按摩的医学专业属性,是规范盲人医疗按摩行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具体组织实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主管部门,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严格盲人医疗按摩准入这个主题,严把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执业性、资格性、权威性这个主线,努力实现选拔合格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这个目标开展工作。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的初步建立和首次全国统考的成功举办是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特殊标志,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中医药事业不断得到弘扬的具体体现。盲人朋友们经过努力学习,刻苦实践,通过国家考试从事医疗按摩工作,本身就是对中医药传统的特殊弘扬和传播。

考试制度的确立和首次全国统考的成功为盲人医疗按摩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树立起新的里程碑,必将在我国盲人医疗按摩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二是为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考试,盲人有了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有了进入医疗机构执业的基本条件,有了获得体面、稳定、高层次就业的机会。这对促进盲人接受教育,实现更好就业,体现人生价值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必将激发广大盲人群众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就像1977年恢复高考后激发起广大青年自觉学习、形成空前学习高潮一样;这种导向必将会推动盲人医疗按摩教育的发展,去年以来,全国有好几所高等院校和盲校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盲人医疗按摩专业;这种导向必将有力促进盲人医疗按摩专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盲人医疗按摩人才从事医疗按摩,推动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健康发展。我们要紧紧牵住考试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做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及各项工作。

三是为残联系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搭建了新平台。当前,各级党组织都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材料范文。总书记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课题——如何在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创新制度管理体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原则,提出要“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残联组织要发挥好社会协同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就必须把残疾人这一最困难群体的事情做好,这是各级残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残疾人事业就是要代表党和国家把残疾人这一最困难群体的基本利益和愿望体现好,实现好。

组织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残联实现“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残联配合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医局等行政部门做好盲人医疗按摩工作的具体体现。我们要通过服务体现代表,通过服务实现管理,通过管理规范服务,全力做好盲人医疗按摩行业的规范与管理,维护广大盲人和患者的利益。残联要在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规范服务来体现对盲人医疗按摩业的管理。作为国家机密级考试,必须做到严格。去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考试工作做到了组织严密、程序严谨、标准严格、纪律严明,确保把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办成高效规范的考试。残联过去没有举办过国家级的考试,经过这次考试的实践,我们锻炼了队伍,也扩大了影响,在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声誉,这些为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及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职责营造了氛围,创建了新的平台。

四是为进一步健立完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创造了新经验。2010年全国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残联第一次组织实施国家级执业资格考试。对残联系统而言,举行这样的考试是缺乏经验的。面对挑战和困难,残联系统上上下下自我加压,充分发扬开拓创新的自强精神、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精心谋划、周密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确保了首次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统一考试的成功举办。通过考试,我们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宝贵经验。

领导重视是首次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残联和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高度重视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前,四部门共同召开专题会议,四部门领导到会指导,考试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在安徽专门视察了考试现场,并且对下一步做好考试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卫生部医政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技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中医师考试与认证中心的领导分别亲临考试辖区现场视察指导。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等党组、理事会成员、部厅负责同志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的同志们考试期间都奔赴各考试辖区一线观摩指导考试。30个省(区、市)政府、人大和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原副省长李小敏同志亲自到考场指导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材料范文。湖南省人大副主任谢永同志和黑龙江、浙江、河南、四川、陕西、宁夏等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亲赴考场视察指导。江西、安徽、广西等省(区)卫生厅(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同志也前往考场视察。北京、辽宁等17个省(区、市)残联理事长到考试现场具体指导工作。应该说各级领导重视,直接参与考务和考试工作,优先划拨经费,调拨精兵强将是首次考试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部门协作是首次考试取得成功的基础。考试虽然是中国残联牵头,但盲人医疗按摩工作离不开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可以说,如果没有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中医药管理局在政策、规范、技术和一些关键环节的帮助和支持,首次考试是难以成功的。我们共同制定了《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这一基础性文件,又推动制定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暂行办法》等多个规范性的文件。30个省(市、区)都成立了以四部门为主的省级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领导小组,负责考试的组织和实施。一些考试辖区在报名资格审核方面,也得到了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确保了考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完善制度是首次考试取得成功的根本。为使考试工作有章可循,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汲取了辽宁试点考试的经验,制定完善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务管理暂行规定》、《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违规处理暂行规定》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各省级考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初步建立并完善了办公室的工作制度、考务人员和考官培训制度、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办法等考试考务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制度体系,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奠定了基础。考试制度是盲人从医的首要环节,如果考试工作不规范,整个盲人医疗按摩行业都很难健康发展。

超前安排是首次考试取得成功的保障。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对大家来说都是新生事物。如何保障顺利实施,是各考试辖区面临的重大考验。考前,全国考委会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周密考虑,制定了详细的考务计划,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各考试辖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预案,大部分地区进行了模拟演练,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实施。有的地方还进一步细化了考试流程,每个环节都有相关制度的约束,保证考试做到了“四严”(严肃、严格、严密、严谨)。

加强考务人员队伍、命审题专家队伍、实践技能考官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注重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也是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成功的重要经验。去年,我们在“三支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障了考试顺利完成。当然“三支队伍”建设还是初步的,人员队伍及专业水平还有待加强并努力实现“三支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宣传方面,全国考试的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都进行了及时生动的报道,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凝聚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也凝聚着各级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系统的支持和残联组织的努力。我们要认真总结,把握规律,不断创新,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推动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健康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规划和安排,是科学发展观最新的政策理论读本,也是今后五年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行动纲领。各级残联要把“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必读书,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内容和要求。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34章第六节“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这一要求很重要,和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紧密有关。盲人从事医疗按摩就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殊体现。从重视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服务转变,是医疗按摩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纲要”第34章第一节还提到要“积极预防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等相关疾病”。中医医疗按摩推拿就是一个防治慢性病的很好途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还提出“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这些都与未来盲人医疗按摩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未来盲人医疗按摩干什么?主要是预防、保健和治疗。未来盲人医疗按摩在什么地方干?主要在社区。盲人医疗按摩所一定要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圈内开设,促进多元医疗服务格局的形成。

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全面实施《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组织好国家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考试,做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扩建北京按摩医院。培养盲人医疗按摩人员,鼓励医疗机构录用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帮助有执业资格的盲人开办医疗按摩所”。以上要求涵盖了从基本制度建设到基本平台搭建,从行业管理到实现就业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指导做好当前和未来五年盲人医疗按摩工作的行动指南。

“十二五”时期将是盲人医疗按摩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到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新要求,都使得盲人医疗按摩不仅要成为盲人就业的主渠道,还要成为残联参与社会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十二五”时期盲人医疗按摩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很光荣。

首先,我就做好“十二五”时期的盲人医疗按摩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和资格考试的开启并不意味着盲人已经进入了医疗按摩行业。应该说,这才刚刚起步。要抓紧制定相关的管理细则和办法,帮助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能够尽快从事医疗按摩工作。一是要制定完善推动盲人医疗按摩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一定要本着加大扶持、加大保护的定位来推动政策的制定。二是要把培养合格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放在第一位予以推动。如何推动盲人教育水平加快提高,加强针对性培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是各省残联“十二五”要考虑的问题。要推动教育部门,特别是残联所属的培训机构和学校的建设。一定要把盲人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教育培养抓上去。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各项盲人医疗按摩管理的规章制度。这其中包括考试考务制度、资格认证制度、证书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等。考试考务制度建设去年以来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资格认证和盲人医疗按摩所开设,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制度。此外,准入和退出制度也要抓紧建设。四是加快建立一批盲人医疗按摩示范机构。目前一边是巨大的盲人医疗按摩需求市场,一边是我们的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各地要加大投入,加快建立或明确一批盲人医疗按摩示范机构,促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要扩建北京按摩医院。目前省级残联所属盲人医疗按摩医院大概只有四、五家,数量少、层次底、规模有限,“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发展。五是加大传统推拿技术的挖掘、引进和创新。要积极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专家经验的挖掘和整理,加强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医疗按摩学术交流和临床研究,不断提高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其次,对做好2011年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我再提三点要求:

一要继续高度重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各级残联领导高度重视是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成功的关键。做好2011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各考试辖区残联领导要继续高度重视,要认真筹划,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驾驭能力,以认真务实的态度科学部署、周密安排,不松懈、不麻痹。要把工作做到实处,继续保持零差错。

二要充分保障考试物质条件和人员配备。人员、物质保障是做好考试的前提。要充分保障考试所需经费,各考试辖区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年年都要进行的常态性工作,要将这项特殊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政府经费预算。要完善硬件设施,省级残联都要有一个保密室,要和国家级机密级考试相匹配。要加强软件建设,配齐配全考务人员,做好考务人员、考官的培训,为2011年顺利完成全国考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三要执行到位,继续做到“四严”。全国考委会去年制定下发了一系列规范考试考务的文件。今日会上又下发了修订后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务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考试工作务必要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各考试辖区要加强对考试报名学历和从医年限的审核工作,要杜绝不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参加考试,维护国家级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大家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严防伪造的证明材料。各考试辖区要充分认识到考试纪律的严肃性,杜绝徇私舞弊,考生作弊,做到公正公平。各考试辖区要注意考试的安全问题,严格按照保密原则开展工作,确保安全考试。

更多文章关于  的。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七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残疾人文化,承载了人类社会自强不息、互助友爱、扶弱助残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残联。

发言稿。

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残疾人教就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如何紧扣以残疾人为本这一主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线,推动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依然是今后五年需要做好的重大任务。

一是要把残疾人就业优先作为教就工作的优先战略予以重点推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和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残疾人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基础和条件,既是康复、教育成果的归宿,也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根本,更是享受各种社会保障的前提和支撑。残疾人就业问题解决得好,残疾人能够实现相对稳定充分的就业,生活有保障,收入有来源,参与社会有基础,不仅能有效带动残疾人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等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残疾人整体状况的改善和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促进残疾人就业,要重点将大中专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困难残疾人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职业培训,鼓励自主创业,提高服务能力水平,持续开展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活动,多层次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努力到“”末,实现残疾人基本充分就业,就业规模明显扩大,就业稳定性显著增强。

二是要把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教就工作的紧迫任务予以安排。过去五年是我国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和政策出台的高频期,这种态势仍将持续贯穿于整个“”时期。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跟进,不能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纳入其中并给予特别安排,不仅仅会造成我们工作的被动,更主要的是广大的残疾人权益的受损。因此,各级残联组织要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度建设仍然是基础和关键,即使标准不是很高,只要形成长效机制,仍可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目前,一些省市在残疾人专项补贴制度方面取得了突破,对其他省市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促进作用。各地要在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制度的同时,坚持扩大覆盖面,确保广大城乡残疾人普遍得到应有的制度性保障。

三是要继续以主人翁的态度,把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平等教育作为残疾人教就工作的长线任务予以部署。教育是帮助残疾人获得解放的根本,也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关键和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衡量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状况的重要标志。不容置疑,发展特殊教育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但各级残联组织同样责无旁贷,同样是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责任人。朴方主席多次指出,残疾人教育是抢救未来的工作,做好残疾人教育工作要有特殊的感情和认识,要有紧迫感和前瞻性。目前,我们对特殊教育研究得还不够,推动特殊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还不高。大家要牢记朴方主席的教诲,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研究,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态度,担当起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平等教育权利的责任来,积极发挥作用,使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中阶段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都能得到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

四是要把加快提高农村残疾人的保障和服务水平,增加家庭收入作为未来十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核心予以强调。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推动扶贫开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完善贫困人口瞄准机制,将重点放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上来。新十年纲要的目标是:到20xx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具体到残疾人扶贫,首先是要在实现两项制度衔接的工作中,突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保障,通过“四保一救”的落实,使农村残疾人在生活、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方面普遍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其次,通过丰富和创新扶贫手段,强化扶贫基地、扶贫项目的带动作用,在扶贫开发中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提高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不断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问题。

五是要把深入实施好阳光家园计划作为教就工作新的平台予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虽然开展的时间不长,但也绝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要长期坚持并成为残联工作一项重要业务来发展的。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宗旨和目的,是要帮助解决城乡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能力较弱的智力、精神及其他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需求问题,同时也是中国残联从打造残联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展残疾人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管理平台和载体的长远发展所做出的战略部署。阳光家园计划作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支撑项目,对带动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努力将项目资金转化为高效规范的日间照料服务、机构托养服务和社会化购买服务等,避免变为残疾人生活救助金。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打造成以日间照料和专业机构为主,展现教就部门和残联组织服务残疾人的平台和载体,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进程中,拓展和确立残联组织在残疾人服务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发挥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六是要把加强统筹,相互促进,作为发挥好教就工作各项业务整体优势的自觉行动。教就工作各项业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教育可以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就业可以帮助残疾人获得社保、脱贫解困,社会保障和就业、扶贫相互关联,所以说,教就工作各项业务只是形式上的分工,其实质仍然是统一的,需要形成统筹协调,相互推进的有机整体。中国残联教就部目前已经形成较好的工作机制,各个处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就业工作还与相关直属单位建立起例会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共同研究工作,统一部署推进,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密切了业务联系,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各地也要按照新宪书记的讲话要求,强化队伍建设,理顺业务关系,形成工作合力,高效推动教就工作各项业务统筹发展。

这次会议除对“”教就工作进行部署,对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作出安排外,还要进行社会保障工作专题培训,这是中国残联第一次开展全国性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专项培训,也是要向大家传递一个信息,就是在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残联要顺应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大局,工作重心要逐步向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倾斜,要将社会保障工作放在教就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推进。

一是要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收入分配的“调节器”,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主要的手段。作为最困难的社会群体,残疾人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最为强烈,需求内容也最为复杂多样,残疾人既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广覆盖的对象和保基本的基础,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体现和可持续的反映。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不仅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两个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着广大残疾人的生存发展,也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同样也是各级残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要抢抓机遇,及时填补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的盲区和空白点。当前,我国正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家庭保障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跨越。“”时期,国家还将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些都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还有许多未涉及的盲区和空白点,特别一些容易受到忽略的,不具社会普遍性的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需求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制度安排。比如残疾人提前退休或者提前享受养老金待遇的问题,比如城乡残疾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优惠扶助问题,以及残疾人专项补贴制度问题,困难残疾人的教育、医疗、生活等专项救助制度的问题等等,以上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准备做或者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计划研究的问题,还有许多类似其他国家创造的可供借鉴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我们应主动学习借鉴,大胆探索和尝试,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在残疾人特需问题上多研究,努力以残疾人津贴制度和护理补贴制度为突破口,带动残疾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立和完善,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无盲点,覆盖无盲区,人人有保障。

三是要全力以赴做好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做好残疾人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个是提前做准备,包括对残疾人的基本状况了解到位,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到位,残疾人诉求反映到位。第二个是及时跟进去,也就是要在政府制定试点实施方案中做到适时跟进,确保将解决残疾人参保问题的措施在制度设计层面得到体现和规定,为残疾人顺利参保创造政策保障条件。第三个是全力抓落实,两项养老保险试点是一项长期持续和艰巨繁重的工作,残疾人能不能顺利参保关键仍在落实,包括政策制定上的贯彻落实,即首先在各地政府实施意见中,在制度设计上,对中央文件明确的残疾人参保特惠要有一个全面的贯彻和体现,争取放大政策效应。第四要做到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扶持到位,使残疾人参保不遗、不漏、不缺、不错。关于残疾人参加两项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国残联在6月2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第二天就印发了通知,对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都作了详细的部署,各地务必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和帮助残疾人积极参保,努力实现更多的创新探索和政策突破,切实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和对残疾人的关怀落在实处。

这次会议及培训班,时机很好,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总结了经验,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对做好“”残疾人教就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对于会议的学习贯彻,我讲几点要求:

一是以学习回良玉副总理在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新宪书记此次会议讲话精神为重点,做好会议的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讲话是在党和国家“”期间着力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战略的背景下,对残疾人事业做出新的评价、判断和要求,是指导“”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做好“”残疾人教就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宪同志结合“”残疾人教就工作的特点及今后五年面临的挑战,对做好残疾人教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做了深刻的阐述,鲜明提出了教就工作下一步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具有极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残联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内涵实质,充分认识残疾人教就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学习发扬教就工作的主要经验,全面把握教就工作新的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议的贯彻落实转化为做好“”残疾人教就工作的动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上水平。

二是按照会议要求,抓紧规划制定各地“”教就工作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已经国务院通过并批转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中国残联教就工作六个专项实施方案也正在与相关部门会签之中。各地要结合会议的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和几个专项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分析,抓紧规划制定当地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各个规划和实施方案要细化目标任务,拿出具体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既要有阶段性目标,也要提出分步骤要求,还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监督检查指标,确保经过纲要的实施,到“”末,广大残疾人教育、就业和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水平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三是抓紧落实好今年残疾人教就各项业务工作。今年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实施的第一年,实现起步之年教就工作的开门红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愿望,也是推动“”任务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近年来,教就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目标越来越明确,要求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紧迫,今年要在做好五年规划、部署和安排的同时,还要完成繁重的年度任务。目前,我们已经下达的任务包括“百万就业工程”的年度任务,“阳光家园计划”资金分配和任务,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摸底调查统计任务等具体工作,下一步,还要对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康复扶贫贷款任务和危房改造计划进行部署,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难度大,希望同志们以这次会议的贯彻落实为契机,继续发扬教就部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一贯作风,戮力同心做好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奠定扎实的基础。

亲爱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残联对中国盲文图书馆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对盲人图书馆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我要向盲人朋友表示祝贺,从此你们有了最好的图书馆!

在我们的生活中,盲人是一个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特殊群体。由于疾病、遗传和意外伤害等原因,一些人只能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他们看不到世界绚丽的色彩,甚至不知道自己亲人的模样。在无边的黑暗中摸索前行,心灵的孤独和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更重要的是,视力障碍给盲人学习也造成巨大的障碍。我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盲人只有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所以盲人需要好学校,需要专门的盲文图书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消除现代化生活给盲人带来的信息障碍,让他们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学习和阅读,了解生活,获得信息,学习技能,最终融入社会。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建设好盲文图书馆,重视盲用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应用,努力提高为盲人服务的水平,以保障盲人的文化权益,让他们充分感受社会的温暖,并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生活。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和支持残疾人文化事业,中央7号文件明确提出“繁荣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国办19号文件要求“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则强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残疾人基本文化需求”。二十多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盲人文化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已为全国盲人提供了7千多种,500多万册盲文书刊,形成了以盲文图书馆免费借阅,盲人文化研究和盲人社会公益活动为主的三大公益性服务内容,为完善盲人公共文化服务、维护盲人基本文化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盲人文化也作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建成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盲人文化事业所包含的人道主义内涵,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光辉。我希望大家都来关心盲人,特别要关心视力有障碍的儿童,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学习知识,让他们也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过上有尊严的好生活。知识是心灵的翅膀,它会让盲人兄弟姐妹的精神高高地飞翔。

希望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以盲人图书馆的建立为新起点,把它管理好,发展好,把它建成盲人朋友的家,让盲人朋友在这里愉快地学习阅读,在这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衷心祝愿中国盲文图书馆开馆仪式圆满成功!

同志们,20xx年首次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已经圆满结束,为进一步做好20xx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统一考试,推进“”时期的盲人医疗按摩工作,中国残联决定召开本次会议。任务是: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扬先进,精心部署,全力做好20xx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切实加强“”时期的盲人医疗按摩和盲人就业工作。

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首次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成功经验,推动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健康发展。

20xx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在各级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各级残联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社会和考生反映良好,实现了安全考试、科学考试的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为确立国家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开启了新局面。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是当今世界第一次专门为一类残障人士设立的国家级医疗资质考试,是世界首创。这一特殊制度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政府对盲人这一最困难群体的特殊关爱,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文明进步。王新宪书记曾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予以高度评价和重要批示,指出这是我们党关心最困难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的具体行动,是人民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具体行动。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的确立体现了盲人医疗按摩的医学专业属性,是规范盲人医疗按摩行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具体组织实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主管部门,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严格盲人医疗按摩准入这个主题,严把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执业性、资格性、权威性这个主线,努力实现选拔合格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这个目标开展工作。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的初步建立和首次全国统考的成功举办是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特殊标志,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中医药事业不断得到弘扬的具体体现。盲人朋友们经过努力学习,刻苦实践,通过国家考试从事医疗按摩工作,本身就是对中医药传统的特殊弘扬和传播。

考试制度的确立和首次全国统考的成功为盲人医疗按摩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树立起新的里程碑,必将在我国盲人医疗按摩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二是为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考试,盲人有了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有了进入医疗机构执业的基本条件,有了获得体面、稳定、高层次就业的机会。这对促进盲人接受教育,实现更好就业,体现人生价值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必将激发广大盲人群众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就像1977年恢复高考后激发起广大青年自觉学习、形成空前学习高潮一样;这种导向必将会推动盲人医疗按摩教育的发展,去年以来,全国有好几所高等院校和盲校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盲人医疗按摩专业;这种导向必将有力促进盲人医疗按摩专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盲人医疗按摩人才从事医疗按摩,推动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健康发展。我们要紧紧牵住考试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做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及各项工作。

三是为残联系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搭建了新平台。当前,各级党组织都在认真学习xx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课题——如何在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创新制度管理体制。国家“”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原则,提出要“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残联组织要发挥好社会协同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就必须把残疾人这一最困难群体的事情做好,这是各级残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残疾人事业就是要代表党和国家把残疾人这一最困难群体的基本利益和愿望体现好,实现好。

组织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残联实现“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残联配合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医局等行政部门做好盲人医疗按摩工作的具体体现。我们要通过服务体现代表,通过服务实现管理,通过管理规范服务,全力做好盲人医疗按摩行业的规范与管理,维护广大盲人和患者的利益。残联要在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规范服务来体现对盲人医疗按摩业的管理。作为国家机密级考试,必须做到严格。去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考试工作做到了组织严密、程序严谨、标准严格、纪律严明,确保把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办成高效规范的考试。残联过去没有举办过国家级的考试,经过这次考试的实践,我们锻炼了队伍,也扩大了影响,在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声誉,这些为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及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职责营造了氛围,创建了新的平台。

四是为进一步健立完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创造了新经验。20xx年全国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残联第一次组织实施国家级执业资格考试。对残联系统而言,举行这样的考试是缺乏经验的。面对挑战和困难,残联系统上上下下自我加压,充分发扬开拓创新的自强精神、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精心谋划、周密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确保了首次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统一考试的成功举办。通过考试,我们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宝贵经验。

领导重视是首次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残联和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高度重视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前,四部门共同召开专题会议,四部门领导到会指导,考试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在安徽专门视察了考试现场,并且对下一步做好考试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卫生部医政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技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中医师考试与认证中心的领导分别亲临考试辖区现场视察指导。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等党组、理事会成员、部厅负责同志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的同志们考试期间都奔赴各考试辖区一线观摩指导考试。30个省(区、市)政府、人大和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原副省长李小敏同志亲自到考场指导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湖南省人大副主任谢永同志和黑龙江、浙江、河南、四川、陕西、宁夏等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亲赴考场视察指导。江西、安徽、广西等省(区)卫生厅(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同志也前往考场视察。北京、辽宁等17个省(区、市)残联理事长到考试现场具体指导工作。应该说各级领导重视,直接参与考务和考试工作,优先划拨经费,调拨精兵强将是首次考试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部门协作是首次考试取得成功的基础。考试虽然是中国残联牵头,但盲人医疗按摩工作离不开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可以说,如果没有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中医药管理局在政策、规范、技术和一些关键环节的帮助和支持,首次考试是难以成功的。我们共同制定了《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这一基础性文件,又推动制定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暂行办法》等多个规范性的文件。30个省(市、区)都成立了以四部门为主的省级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领导小组,负责考试的组织和实施。一些考试辖区在报名资格审核方面,也得到了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确保了考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完善制度是首次考试取得成功的根本。为使考试工作有章可循,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汲取了辽宁试点考试的经验,制定完善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务管理暂行规定》、《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违规处理暂行规定》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各省级考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初步建立并完善了办公室的工作制度、考务人员和考官培训制度、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办法等考试考务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制度体系,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奠定了基础。考试制度是盲人从医的首要环节,如果考试工作不规范,整个盲人医疗按摩行业都很难健康发展。

超前安排是首次考试取得成功的保障。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对大家来说都是新生事物。如何保障顺利实施,是各考试辖区面临的重大考验。考前,全国考委会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周密考虑,制定了详细的考务计划,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各考试辖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预案,大部分地区进行了模拟演练,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实施。有的地方还进一步细化了考试流程,每个环节都有相关制度的约束,保证考试做到了“四严”(严肃、严格、严密、严谨)。

加强考务人员队伍、命审题专家队伍、实践技能考官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注重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也是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成功的重要经验。去年,我们在“三支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障了考试顺利完成。当然“三支队伍”建设还是初步的,人员队伍及专业水平还有待加强并努力实现“三支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宣传方面,全国考试的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都进行了及时生动的报道,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凝聚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也凝聚着各级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系统的支持和残联组织的努力。我们要认真总结,把握规律,不断创新,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制度,推动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健康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规划和安排,是科学发展观最新的政策理论读本,也是今后五年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行动纲领。各级残联要把“”规划纲要作为必读书,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规划纲要的内容和要求。

“”规划纲要第34章第六节“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这一要求很重要,和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紧密有关。盲人从事医疗按摩就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殊体现。从重视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服务转变,是医疗按摩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纲要”第34章第一节还提到要“积极预防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等相关疾病”。中医医疗按摩推拿就是一个防治慢性病的很好途径。“”规划纲要中还提出“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这些都与未来盲人医疗按摩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未来盲人医疗按摩干什么?主要是预防、保健和治疗。未来盲人医疗按摩在什么地方干?主要在社区。盲人医疗按摩所一定要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圈内开设,促进多元医疗服务格局的形成。

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提出“全面实施《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组织好国家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考试,做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扩建北京按摩医院。培养盲人医疗按摩人员,鼓励医疗机构录用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帮助有执业资格的盲人开办医疗按摩所”。以上要求涵盖了从基本制度建设到基本平台搭建,从行业管理到实现就业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指导做好当前和未来五年盲人医疗按摩工作的行动指南。

“”时期将是盲人医疗按摩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到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新要求,都使得盲人医疗按摩不仅要成为盲人就业的主渠道,还要成为残联参与社会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责任和义务。做好“”时期盲人医疗按摩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很光荣。

首先,我就做好“”时期的盲人医疗按摩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和资格考试的开启并不意味着盲人已经进入了医疗按摩行业。应该说,这才刚刚起步。要抓紧制定相关的管理细则和办法,帮助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能够尽快从事医疗按摩工作。一是要制定完善推动盲人医疗按摩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一定要本着加大扶持、加大保护的定位来推动政策的制定。二是要把培养合格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放在第一位予以推动。如何推动盲人教育水平加快提高,加强针对性培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是各省残联“”要考虑的问题。要推动教育部门,特别是残联所属的培训机构和学校的建设。一定要把盲人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教育培养抓上去。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各项盲人医疗按摩管理的。

规章制度。

这其中包括考试考务制度、资格认证制度、证书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等考试考务制度建设去年以来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资格认证和盲人医疗按摩所开设,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制度此外,准入和退出制度也要抓紧建设四是加快建立一批盲人医疗按摩示范机构目前一边是巨大的盲人医疗按摩需求市场,一边是我们的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各地要加大投入,加快建立或明确一批盲人医疗按摩示范机构,促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提出要扩建北京按摩医院目前省级残联所属盲人医疗按摩医院大概只有四、五家,数量少、层次底、规模有限,“”时期要加快发展五是加大传统推拿技术的挖掘、引进和创新要积极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专家经验的挖掘和整理,加强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医疗按摩学术交流和临床研究,不断提高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其次,对做好20xx年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我再提三点要求:

一要继续高度重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各级残联领导高度重视是首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成功的关键。做好20xx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各考试辖区残联领导要继续高度重视,要认真筹划,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驾驭能力,以认真务实的态度科学部署、周密安排,不松懈、不麻痹。要把工作做到实处,继续保持零差错。

二要充分保障考试物质条件和人员配备。人员、物质保障是做好考试的前提。要充分保障考试所需经费,各考试辖区要在20xx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年年都要进行的常态性工作,要将这项特殊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政府经费预算。要完善硬件设施,省级残联都要有一个保密室,要和国家级机密级考试相匹配。要加强软件建设,配齐配全考务人员,做好考务人员、考官的培训,为20xx年顺利完成全国考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三要执行到位,继续做到“四严”。全国考委会去年制定下发了一系列规范考试考务的文件。今日会上又下发了修订后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务管理暂行规定》。20xx年考试工作务必要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各考试辖区要加强对考试报名学历和从医年限的审核工作,要杜绝不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参加考试,维护国家级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大家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严防伪造的证明材料。各考试辖区要充分认识到考试纪律的严肃性,杜绝徇私舞弊,考生作弊,做到公正公平。各考试辖区要注意考试的安全问题,严格按照保密原则开展工作,确保安全考试。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八

亲爱的各位理事、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每次来参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会议,我都非常高兴,也感到特别亲切,因为二十九年前我见证了它的成立。从那以后,我也多次见证了社会各界对这个基金会的关注和支持,见证了它为改善和帮助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所作的努力。我有时想,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不仅仅是一个基金会,它也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朴方同志以自己的的痛苦想到所有中国残疾人的痛苦,在非常困难,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为建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倾尽全力。当基金会的牌子悬挂起来的时候,美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而很多的残疾人也看到了希望。因为人们对这个基金会的关心就是对残疾人的关心,每一笔基金都体现着人们对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关爱与帮助。

近几年,我不断思考基金会的意义,它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基金会怎样为残疾人做更多的事情,这也是中国残联的工作内容。中国8500万残疾人,有70%生活在农村,其中有1500万是贫困残疾人,我们要帮他们尽快改善生活,让他们早一天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特别要帮助残疾儿童及时康复,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残疾人事业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怀,也需要社会力量的援助。面对如此庞大的残疾人数字,我们一定要做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好基金会。今天,我们要有新的理想,要把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做成最好的,中国的,世界的。

但是,要做好基金会就要有坚定的决心,始终弘扬人道主义思想,树立良好信誉,做好服务品牌,努力帮助残疾人消除痛苦,解决困难,实现梦想。近年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取得了一些成绩,培育了“集善工程”公益品牌;打造了集善嘉年华、启明行动、助听行动、信息无障碍行动、阳光伴我行、三星爱之光、我送盲童一本书等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培养了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工作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很多残疾人改善了生活,在推动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我想,这些成绩是基金会的骄傲,也是对爱心捐助者最好的交代。

一个基金会的存在要靠坚实的财力支撑,更要靠良好的信誉和公信力作保证。近几年,一些基金会遇到了严峻的考验,接受了来自各方的监督和质疑,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残联对福利基金会的工作非常关注,希望它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旗帜。,基金会严格执行《基金会管理条例》,按照民政部制定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和《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坚持公开、透明、高效的工作原则,积极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推进各项工作,探索新的公益项目,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提升了公信力和影响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此,我代表中国残联,向基金会理事会表示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展的朋友们和爱心企业表示感谢!在座的各位理事都是国内外的知名人士,你们关心残疾人事业,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基金会的工作,是基金会的重要的支撑力量,我也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基金会工作开展顺利,资金筹集和公益项目支出不断增长,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公益项目得到巩固发展,信息公开得到权威认可,特别是公众募捐热情不减,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欣慰。这些成绩是基金会各位理事、监事和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和支持。我要特别感谢佳通集团、交通银行、中国三星集团、中国一汽、中国银联、美国如新集团、世界宣明会、香港赛马会、台湾明门实业有限公司、德国奥托博克公司、香港方树福堂和方润华基金、瑞声达公司、361度(中国)有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公司、上海拉夏贝尔公司,这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组织都积极加入到帮助残疾人的队伍中来,激扬起美好的中华精神,奉献出人间大爱的力量。我相信,假如我们能帮更多的人摆脱贫困和痛苦,我们就会感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善良、高尚、无私才是最美的人生境界。

是深入贯彻《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会有更大的发展中国残联将继续重视、关注和支持基金会的工作。希望基金会理事会准确把握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抓好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契机管理并使用好每一笔基金。要继续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下功夫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创新公益项目为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也相信在朴方会长的领导下在小泉理事长的带领下基金会的同志们一定会做出新成绩!

谢谢大家!

【残联发言稿范文】。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社会建设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经济建设更注重效率,社会建设更注重公平,效率和公平要统一,取决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也要不断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适应。如果长期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公平,那么这种不公平会引发社会动荡,反过来阻碍经济发展。一个文明、包容、公平、和谐的社会,才会给经济发展创造好的条件。

残疾人事业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业,一个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体现着这个社会是否公平正义。我们要提高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积极推动国家在社会建设中更充分、更长远地考虑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建设一个残疾人和健全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小康社会。

我们进行社会建设一定要着力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亟需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完善保障、促进康复,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就会发现残疾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正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民生改善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保障基本物质文化生活,二是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我们要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消除社会上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我们要帮助更多的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孩子实现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要下大力气促进残疾人就业,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我们要对重度残疾人更加爱护和关怀,让他们拥有生命的尊严。残疾人民生内涵丰富,涉及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努力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我认为,从残疾人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看,社会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基层。因为基层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残疾人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不满意,主要看基层工作的力度。而基层建设往往比较薄弱,力量不足,设施不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相对缺乏。加强社会建设,就必须把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残疾人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密切联系残疾人群众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基础。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群众工作做得越细越好,人民群众得到的利益就越多。同样,我们要把残疾人工作做得更细更好,让所有的残疾人兄弟姐妹都能得到更好的服务。我们要敢想,敢做,敢担当。

我们的工作总是面临着矛盾,工作越来越多,解决的办法就是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功能。人民群众有无穷的力量,我们要引导群众自己建设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绝大部分是残疾人亲友、爱心人士组成的,他们与残疾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感情。我们要广泛培育和帮助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每个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残疾人服务的资源在长时期内还会相对短缺。为此,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就十分必要。社会组织的工作成本较低,服务的丰富性和针对性比较强。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让最适合的人做最适合的事情成效最好,是再朴素不过的道理了。我们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提供培育和指导,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服务。

四、学习《人道主义的呼唤》,做有理想的残疾人工作者。

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就要有人道主义的情怀,同情、关心、帮助贫弱者,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残联成立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人道主义作为残疾人事业始终践行的坚定信念,激励着残疾人工作者不懈奋斗。实现残疾人的权利、维护残疾人的尊严、肯定残疾人的价值、促进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发展,在人道主义的旗帜下,残疾人事业已成为崇高的人权事业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我认真研读了朴方同志的书稿《人道主义的呼唤》第四辑。读后,我与这本书编委会的同志们谈了一些想法。我们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人道主义的高度、国际残疾人事务和人权保障的高度,认识编辑出版《人道主义的呼唤》第四辑的重要性。朴方同志所开创的残疾人事业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人道主义的呼唤》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一部重要文献,不仅是令人感动的人文读本,更是残疾人工作者的人生读本。这套书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图景,贯穿着对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揭示,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人道主义事业的深厚感情。结合学习《人道主义的呼唤》第四辑,我谈一点对人道主义和残疾人事业的关系的理解。

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思想基础,人道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华文明源源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友爱互助、和衷共济、见义勇为的民族品格。在《礼记·大同篇》中孔子以“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后人描绘了美好理想,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描绘了同样的社会理想。现代残疾人事业从生根发芽的那一天起,就烙上了深深的民族印记,也注定了残疾人事业在中国这片沃土上蓬勃发展。正是由于“仁者爱人”,才会有那么多支持者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正是由于“义无反顾”,才会有那么多工作者无私地奋斗和奉献,我们的残疾人事业得以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我国残疾人事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又助推了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道主义的中国残疾人事业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范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我们要为残疾人创造美好的明天,明天是什么样子呢?明天不仅仅到处都有高楼大厦,而是人人都享有好的福利保障和公共服务,没有后顾之忧,残疾人也享有更好的保障和服务,享有社会提供的各方面无障碍参与社会的便利,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无任何歧视的平等待遇和尊重。这就是幸福生活的概念,也是有效的人权保障的体现。

我们的职业道德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人道是核心,廉洁、服务、奉献是我们保持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的必然要求。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最困难的群众,我们要把他们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为残疾人服务是我们的理想和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残疾人工作者要对残疾人有爱心、真心和实心,不图虚名,乐于奉献,用心灵的烛火为残疾人照亮未来。同时,残疾人工作者也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我们要随时瞭望前进方向,警惕工作中的各种不良倾向,不搞形式主义,杜绝官僚主义,反对腐败堕落,保持艰苦奋斗,与残疾人心贴心,不懈怠,不迷航,沿着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亲爱的同志们,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是残疾人事业把我们团结起来,是高尚的人道主义追求把我们的力量凝聚起来。无数残疾人工作者,为事业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满腔热情,甚至做出了很多牺牲。残疾人事业的参天大树,记录着同志们奋斗创业的历史,凝结着大家的爱和智慧。一年来,主席团全力支持执行理事会开展工作,认真履行了职责。各位副主席和委员们紧紧围绕全会中心工作和年主席团工作要点,密切联系残疾人,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大力推进残联系统干部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是推进残疾人事业在新时期加快发展的一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完成中国残联五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年度任务。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推动相关政策法规制定进程,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要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加大“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建设力度,增强反腐倡廉能力;要圆满完成地方残联换届工作,认真筹备召开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要加强学习,认真履行委员职责,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了解残疾人需求,积极建言献策,勤奋努力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当我们努力奋斗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再有几天新的一年又要来到了。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残联发言稿范文】。

亲爱的同志们:

在全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大好形势下,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了。主席团各位委员认真听取和审议了王新宪同志代表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王乃坤同志所作的关于联合国审议我国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吕世明同志所作的关于《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立法后评估情况的报告。2012年,理事会及同志们尽最大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各位委员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实现残疾人同全国人民一起迈进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理事会要认真研究和吸纳,在工作中加以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并结合学习朴方同志《人道主义的呼唤》第四辑的收获,谈一些体会,同大家交流探讨。

一、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为残疾人创造幸福生活。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明确了到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残疾人事业也会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也要建设幸福中国。党的十八大为残疾人事业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做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残疾人权益,是残联系统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我们加快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加快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加快缩小残疾人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生活的全面小康,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历史使命,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残疾人的新问题、新要求,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的梦想;我们要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勇于探索和创新,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完成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起迈进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残疾人事业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改善残疾人民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残疾人的发展,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发展。做好残疾人工作,有利于解放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解放更多的生产力,有利于改善残疾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谐这个词最早是指音乐的,比如合唱,每个声部都要协调,协调才会产生美感。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生活,残疾人过得不好,就不是真正的和谐。我们要努力在实践中创造和谐的生活。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最近我们学习了习近平同志一系列讲话,倍受鼓舞。习近平同志一直非常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8月,习近平同志在实地考察北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对残疾人人权的高度尊重和充分保障,这是我国人权事业的特点和亮点。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热情关心残疾人事业的浓厚氛围,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树立理解、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关怀下,我们一定能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实现残疾人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

二、实事求是,改进工作作风,把残疾人事业做到基层去。

2012年,残疾人事业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体、维权、社会保障、组织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全国人大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设“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专章;《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相关工作完成;中央组织部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专门出台文件等等,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和条件。执行理事会恪尽职守地工作,各专门协会完成社团法人登记后工作更加活跃。这一年来残疾人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残疾人兄弟姐妹积极参与的结果,是残疾人工作者扎实勤勉、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残联主席团,向为残疾人事业无私奉献的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各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可以感到自豪,但也要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有清醒的认识,面对困难和问题,一定要有忧患意识。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国残疾人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从残疾人总体生活水平来看,他们的生活质量还亟需进一步提高。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残工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国70%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在农村残疾人中,又有四成以上的残疾人处于贫困状态,占农村贫困人口的20%左右。的残疾人年度监测数据表明,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5%,五年来大体在这个水平上徘徊。如果考虑到残疾人特殊需求,20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占家庭消费性支出的39%和16.8%,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半多。监测数据说明,残疾人总体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有拉大的可能。因此,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措施要进一步落实。

今年李建国同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报告》中指出,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残疾人的扶助政策在有些地方执行情况不尽人意;残疾人就业率低、失业率高、就业不稳定;全国多数地方的社区提供康复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普遍偏低;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能享受的优惠扶助措施还比较少;一些地方无障碍建设和管理滞后,阻碍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很多扶助残疾人的好政策,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好政策落实到残疾人身上,一定要解决残疾人的切身利益问题,认真执行《残疾人保障法》的各项规定,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提高他们和家庭的幸福指数。

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就要改进我们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作风,怎样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和问题是要认真研究的。比如,0到6岁的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是卫生部门和中国残联康复部负责,6岁之后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是教育部和中国残联教就部教育处负责,从学校出来,又是人社部和中国残联教就部就业处负责。其中的工作如何更加顺畅的衔接?孩子们康复之后去哪儿上学?毕业了怎样就业?这些都是残疾人家庭遇到的困难和麻烦。而我们因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科室之间的划分,存在着工作上、制度上信息交流沟通不畅,这就对我们工作的统筹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为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我们一定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残疾人。我们做残疾人工作,不仅要做有影响的事情,更要多做平凡具体的事情。要尽量减少做那些礼花满天的事情,而要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家庭,去听,去看,去研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样工作才能取得实效,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受益,体验到事业的进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今天,我们更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与残疾人心贴心,这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保证。

【残联发言稿范文】。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党的十八大提出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重点惠民文化工程建设项目。各级政府正在按照中央部署,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级残联组织要认清形势,主动作为,努力加快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步伐。

(一)要抢抓机遇,推动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把残疾人文化建设全面纳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是残疾人文化事业的顶层设计。各级残联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实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在国家和地方的村村通、农家书屋、公共文化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强调均等化服务,针对残疾人的特点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和参与条件;同时应争取将残疾人文化建设作为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市、文明城市、文明乡镇创建的标准和内容。

要充分发挥中宣部等11部委《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出台了本省的文件,并在国家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还没有出台实施意见的省,有的是希望把文件的目标定得再高一些,政策力度再大一些,正在攻关争取过程中。但是也有个别省重视不够,动作滞后。这次会议后,没动的省要抓紧时间运作,抓住机会把本省的政策制定好。

(二)要采取措施,推动残疾人文化活动常态化发展。,中国残联和文化部共同发起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被提到日程上来。但一个文化周、文化节活动满足不了残疾人一年365天的文化需求,如何拓展文化周的外延,扩大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确保残疾人文化在基层可持续常态化发展,让残疾人月月有文化、周周有文化,是各级残联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就近就便是保证大多数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要在残疾人日常活动的范围内,打造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平台,使残疾人能够在半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参加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在基层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文化服务。苏州市推出的残疾人精神文化圈建设是就近就便的成功范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已有1600多个社区实现了出家门15分钟行程内就有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场所,近80%的社区实现了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参加活动的残疾人超过45万人次,参加文体活动已经成为苏州很多残疾人生活的习惯。各地可以学习借鉴苏州市的做法,选择一批有基础、条件相对好的社区,按照有组织领导、有活动计划、有固定阵地、有无障碍环境、有特色品牌的标准进行试点。

二是要善于整合、借用残疾人文化活动的资源。场地、设施是残疾人开展文化活动的必备条件,很多省市已经在建或希望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这很好,各地要充分发挥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但再大的文化活动中心也覆盖不了一个省的残疾人,群众性的残疾人文化活动还是要坚持重心下移。要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把残联有限的资源和项目放到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备活动设备,改善无障碍设施,切实依托基层文化活动阵地把残疾人文化活动开展起来、丰富起来、活跃起来,真正让残疾人进得来、融进去、能受益。同时,要在现有3000多处的各类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中,增添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功能和区域,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各级残联的综合服务机构要起表率带头作用。

三是要重视发挥各类残疾人协会和文化艺术组织的作用。当前,各级各类残疾人协会日益健全,已经成为团结带领各类别残疾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同时,全国省、市两级已有注册登记的各类残疾人文化艺术协会300多个,全国乡镇(街道)、社区(村)层面有近万个残疾人文化艺术小组,这是残疾人文化建设的骨干,是残联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的手臂。各级残联要大力支持他们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充分发挥他们在活动的组织、策划、指导方面的优势,依托这些残疾人协会和文化组织带动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

(三)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推进城乡残疾人文化建设。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造成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之间的差异,开展残疾人文化工作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应在城市所有街道、社区全面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在农村的乡镇和重点村部分开展文化服务;经济欠发达省份,80%的城市街道、社区要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并在农村试点性开展文化服务。从目前看,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确实还不具备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的能力和条件,但不能因为不具备条件就可以放弃农村残疾人享有文化服务的权益。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是开展残疾人文化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我们思想认识上是否到位,有没有克服困难、因陋就简、创造条件的精神和魄力。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可以先尝试地搞一些农村残疾人文化活动试点,有点就会形成面,最终目标还是让广大农村残疾人也能尽快地享有基本的文化服务。

(四)要创造条件,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他们更适合从事某一特长性专业。实践证明,通过自身的文化艺术特长和技能从事文化创业是残疾人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残疾人改善自身生活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搭建残疾人文化创业的平台,将残疾人文化创业与残疾人自主创业和集中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残疾人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在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扶持培育的八个省级“残疾人文化创业示范基地”已经初见规模,苏州市拿出该市著名景区拙政园边的一大片黄金宝地作为残疾人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培育文化产业项目上取得很好的效果,说明江苏省在在残疾人文化建设方面是有战略眼光的。希望各级残联能从江苏省的做法上得到启示,把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作为残疾人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残疾人就业工作衔接起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和落实残疾人文化创业的扶持政策,探索残疾人文化艺术产业投融资渠道,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多种资本投入,采取政府扶持、残联引导、加大投入、减少税收、定向收购等办法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在当地一些产业园区、景区、商区,开设残疾人艺术品店铺,开办残疾人文化街,扩大残疾人文化的影响。

(五)要运用社会化方式,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文化建设。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推动残疾人文化发展,单靠残联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要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文化的宣传力度,鼓励、引导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单位、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关注残疾人文化,支持、参与残疾人文化服务。要重视培育发展文化助残志愿者队伍,邀请一定数量富有爱心、热衷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文艺团体的退休人员作为残疾人文化活动指导员,参与组织残疾人文化活动并进行艺术指导。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能够更加有力地促进残健共融。

(六)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残疾人文化示范市的辐射带动带动作用。中国残联去年下半年提出创建残疾人文化建设示范市,目的是推动11部委文件精神的落实,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一批在省内突出、区域领先、全国有位的典型市,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在本省推广、全国借鉴,由点带面地扩大辐射范围,从而推动残疾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创建工作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先后有80多个市(区)提出申请,中国残联综合权衡首批确定全国32个市(区)为创建示范市。需要强调的是,开展示范市建设不能为了创建而创建,而是要把开展创建工作作为推进本市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抓手,争取市委、市政府更大的支持、更实的政策、更多的投入。比如,苏州市政府常务会已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形成了政府负责、各部门分工、残联协调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了残疾人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资源配置上的同步规划、同等投入、同样服务。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了由市长挂帅、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分解成6大类27项任务指标,各司其责,定期检查。总之,创建示范市是政府行为,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分工、残联协调的创建原则,确保有一定的财政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创建任务指标落到实处,让广大残疾人切切实实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变化。各省可以把全国示范市创建的做法在省内推广,开展省级残疾人文化示范市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的辐射带动范围。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领导重视的问题。在我们国家,任何一项工作,领导重视起来,推动的力度才会大。实事求是讲,在各级残联一把手心目中,残疾人文化工作不如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工作重要,某种程度上会认为文化生活对于残疾人来说是锦上添花,是多少年以后的事,现在还顾不上。这种观念应该改变。如果前我们强调残疾人文化工作或许是有些超前,但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今天,在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我们还不去重视残疾人文化建设,那就是思想的落后。各级残联、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务必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法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全局高度认识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残疾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落实。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选配得力干部充实到文化工作岗位。要结合本地实际争取若干残疾人文化建设项目,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

同志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广大残疾人的精神支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必须弘扬包括人道主义思想和自强精神在内的伟大的中国精神,必须凝聚包括8500万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力量。残疾人文化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迫切。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起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时代重任,激情投入,开拓创新,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全力开创残疾人文化事业的新局面。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同志们:

本次会议是中国残联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目的是提高各级残联对于残疾人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总结推广残疾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的方向与任务。

上午8个地方的经验介绍都非常好,有3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二是抓残疾人文化建设有思路、有措施,工作做得扎实,效果很好。三是体现了创新精神,善于发挥地方优势,在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深层的精神积淀,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素质、提升道德修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五大核心任务之一。这是党中央基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和自身受教育程度偏低等因素影响,残疾人作为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在享有文化教育和文化生活方面与健全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客观上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一块短板。如果不采取措施尽快补齐这块短板,就会拖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后退,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残疾人事业涵盖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建设等多个方面。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我们在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体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无论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如何完善,残疾人有尊严、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还是离不开残疾人自身的文化自觉、离不开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残疾人由社会的被救助者向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转变的内在因素,它承载了引导广大残疾人提升素质、增强能力的重要使命,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残疾人文化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够使人民群众产生心灵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激励,能够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实践证明,残疾人文化既得益于残疾人事业发展,又会极大地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重视和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才能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是保障残疾人权益、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当他的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必然在精神文化方面产生一定的需求。残疾人也一样,虽然他们身体上的某些功能有所缺失或障碍,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没有缺失,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会越来越迫切。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需要文化的滋养,需要文化的支撑,需要文化的快乐,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参与社会生活、改善生活状况,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依归。不发展残疾人文化,残疾人的民生就是不全面的。在残疾人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残疾人文化生活状况就必然成为衡量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标准,也必然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认识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必须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残疾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残疾人文化建设步伐,这是各级残联组织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的总结与回顾。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残疾人文化事业取得很大进展,并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由零散的自发活动向有规划、有组织方向发展。在顶层设计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享有文化权益作出了明确规定;《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对残疾人文化建设提出具体任务和目标;中宣部等11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活动组织上,我们连续举办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六届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建立了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信息资料库和200个全国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示范带动下,地方残疾人艺术团也开始跨出区域走出国门,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在联合国总部演出获得成功,甘肃省残疾人艺术团在澳门的演出也获得广泛赞誉。新建起的两万多平米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已经接待残疾人6万多人次,省地两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有声读物阅览室已有443个。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设置残疾人专题节目933个。全国设立残疾人文化服务设施的场所已有4万多处,各专门协会结合本类别残疾人的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突出、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

(二)由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往的残疾人文化活动基本上以吹拉弹唱、书法绘画为主。随着残疾人文化工作的逐步推进,残疾人参与的艺术门类不断扩大,形式也不断丰富。不仅在文学创作、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领域涌现出国家级的领军人物,在雕刻、摄影、刺绣、剪纸、陶艺制作、玻璃内画等民间艺术方面的残疾人人才也层出不穷。据统计,现在我国各艺术门类均有残疾人参与,各类残疾人文化艺术从业人员近30万名。北京、安徽的名胜风景区内有了残疾人工艺品的展卖专柜,江苏、云南的文化街上出现了残疾人艺术创作的店堂,青海西藏残疾人创作的唐卡已行销全国各地。特别是近两年,各地残联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发挥各地优势,组织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文化活动。四川、辽宁、河北、天津等省举办了残疾人文化艺术节、残疾儿童艺术节,广东组织了两岸四地残疾人文化交流,福建组织了闽台两岸残疾人文化节系列活动,吉林省在东北亚博览会上开设了残疾人工艺美术展馆,内蒙组织残疾人艺术家赴韩国访问,江苏、陕西、山西组织了残疾人工艺美术品展览,海南、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开展了五经济特区残疾人文化巡回交流等等,这些活动开阔了残疾人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生活的内涵,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三)由专业性表演向群众性参与方向发展。由于缺少平台,多年来,残疾人文化基本上集中在特殊艺术表演的舞台上,有条件参与的残疾人数量极为有限。20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开展,为基层残疾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使广大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参与社区组织的合唱团、舞蹈队、健身操、盲人听电影、趣味运动会等自娱自乐的活动,接受各种形式的艺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参与文化周活动的残疾人达两千万人次。文化周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残疾人文化学习和艺术创作的热情,并由此催生出一大批残疾人艺术团体、协会、联谊会。仅山东济南、青岛两市社区残疾人成立的各类文艺小团体就有140多个。文化,已经成为广大残疾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四)由残联主导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方向发展。过去,残疾人文化活动主要靠各级残联组织,现在,残疾人文化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由社会文化机构创作残疾人题材的文艺作品日益增多。近3年来,有12部残疾人题材的优秀影视剧被搬上屏幕,其中电影《完美人生》被列入“迎接党的十八大国产重点影片”,《吴运铎》荣获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残疾人文化活动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为盲人讲电影的志愿者就有2万多人;上海市的专业艺术团体主动承担对有艺术才华的残疾人进行一对一的专门培训任务;北京市宋庄画家村无偿捐助平米房屋作为全国残疾人文化创作基地;各地图书馆与残联组织共同成立了残疾人阅读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残疾人阅读活动;“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仅2011年就捐赠价值1400万的书籍送往社区;去年开展的“百家文艺院团文化助残”公益行动为残疾人举行200多场公益演出。

伴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文化活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很多地方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不断发展的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社会热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残疾人文化工作者努力工作的结果。我代表中国残联,对各级残联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残疾人文化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残疾人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迫切需求亟待得到高度重视。残疾人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有些地方对残疾人文化需求的调查不够深入、理解缺乏全面,在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忽视了残疾人文化方面的内容;国家和地方实施的重点惠民文化建设工程涉及残疾人的项目还不多;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有待进一步得到保障。

二是针对残疾人的个性化文化服务需要加强。虽然基层群众文化越来越活跃,但受无障碍环境影响和活动内容制约,面向残疾人的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仍然薄弱,在有的地方甚至被边缘化。特别是农村地区残疾人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他们只能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设备和手段匮乏。尤其是在山区、牧区和偏远山村,残疾人文化活动开展难度更大,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是残疾人文化创业产业缺少特别扶持。很多地方对残疾人文化创业意义的认识不足,没有把残疾人文化创业作为拓展就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来设计。残疾人文化产业规模小、基础脆弱、发展迟缓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都需要大大加强,生存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力、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九

精神心理问题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加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精神障碍患者数也在增加,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0xx年开展的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约有16.57%的人群受到精神障碍的困扰。绝大多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和监护照料,现行的医疗保障、医疗救助等相关政策不能完全解决其家庭医疗、康复经济负担重的突出问题,因此,精神障碍不仅对人民群众健康和健康中国建设构成巨大的挑战,也是造成贫困和妨碍脱贫的重要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xx年,《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近年来,国家层面部门协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的意见》、《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先后印发,中央政法委、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和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也渐次推开。

中国残联积极开展精神残疾人基本需求和服务状况大数据调查,与相关部委联合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每年为130余万精神残疾人提供各类基本康复服务。以下是精神障碍防治与康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加剧,引发广泛的心理不适,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就诊率和治疗率比较低,而延迟就诊率较高。如不从源头加以防控,未来我国精神障碍者和残疾人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二)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及康复服务体系亟待健全,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全国15个地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兵团师、493个区县无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县级专业机构发展严重滞后,市、县级精神专科医院开展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乡镇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精防力量严重匮乏。

(三)康复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全国范围内康复机构少,社区康复设施不足,覆盖人群比例低,康复人才严重缺乏,整体服务质量不高,恢复期精神障碍者的“出口”问题难以解决。

(四)精神障碍者的医疗保障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往往需长年服药治疗,贫困率高。由于受医保起付线高、门诊报销比例低、报销药品少等影响,有部分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由于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及监护难度大等原因,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服药率仅为58.55%。

(五)精神障碍患者社会融入难度很大。精神疾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社会对精神障碍者的歧视和偏见十分严重,侵害其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由于一些媒体宣传报道缺乏正向引导,目前还没有形成关怀和帮助精神障碍者融合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社会歧视及病耻感导致精神障碍者隐匿症状,不去就医,因此影响及时治疗和康复。

在此建议:

(一)加大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强化精神障碍预防,加强多部门联动,落实疾病三级预防策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种媒体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和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主动就医意识。

(二)要高度重视媒体信息对社会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对涉及杀人、自杀等事件的报道应制定措施,防止一些极端社会事件的传播引发不良心理反应。要在精神心理疾病高危人群中开展早期筛查,实现精神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尽快完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与康复服务体系,建议在县级行政区普遍建立一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精神障碍者日间照料和康复的康复设施。卫健、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共同建立医疗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对社区康复机构的技术指导。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将精神残疾社区康复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加快社区康复机构建设。

(四)进一步完善精神障碍医疗保障政策,建议医保局切实落实医疗保障相关政策,推动降低或取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将更多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纳入基本药物报销目录。要加大对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的力度,保障贫困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医疗和生活。相关部门应组织力量,认真总结、研究北京等地严重精神障碍者免费服药政策实施经验,在全国予以推广。

(五)加强正面宣传教育,珍视尊重生命,锻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提倡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好风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文学艺术要发挥积极作用,多出优秀的图书、音乐、电影等,鼓舞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热爱生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坚决杜绝媒体炒作跳楼等自杀现场,禁止对跳楼跳桥者围观起哄,对生命的冷酷和漠视。要维护人的尊严,珍视生命的宝贵,关怀人的处境。

现代医学实践证明,精神病是可以防治的,通过系统的治疗康复,大部分病人是完全能够回归社会的。建议各有关部门利用“精神卫生日”“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正确认识,消除偏见和歧视,营造包容和谐的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十

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促进全社会更加理解,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残联。

发言稿。

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推进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识清楚,然后集中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六代会之后,我们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残疾人事业科学化管理的思路。党组按照王勇国务委员的要求,确定今年为残疾人工作“基础管理建设年”,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真实的了解掌握残疾人工作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我们要结合实际思考关于民生工作的论述,继续把残疾人工作做得更好。最近出版的《20xx年中国人权事业进展》白皮书,从完善残疾人法规制度建设、有序开展康复工作、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健全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与改造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残疾人权利保障工作取得的成就。这是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取得的进步。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要靠有一支高素质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去年换届以来,新一届党组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抓好用人导向,制定了新的干部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了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提出8条干部选用路径。目前,第一批干部选拔工作已对拟任职人选进行了考察,第二批干部选拔工作也已经启动。大家对党组抓干部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和充分肯定。最近,党组正在进行优化机关和直属单位机构、编制和职责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这项工作涉及面很广,甚至直接影响部门、单位和干部自身利益。希望同志们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积极参与并给予大力支持,集思广益,使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的“三定”方案更科学、更加适应新形势和任务要求,为事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组织保证。

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是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思想建设上,要坚持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在组织建设上,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努力使每一个基层党支部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在作风建设上,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决执行八项规定,解决“四风”问题。在反腐倡廉上,要加强廉政教育,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我曾在中国残联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对同志们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彻底地为人民所用。在任何时候都要经得住考验,决不能在金钱利益面前迷失方向,忘记做人的尊严,忘记自己是一个党员干部。坚决不做任何有损党员形象的事。只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一次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提醒党员干部不能疏远人民,不能漠视群众利益,不能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更不能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要坚决杜绝官僚主义作风和一切腐败行为。要让自己做到,昨天我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今天我的意志如同昨天一样坚定,到明天我要为自己曾经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而感到骄傲。

同志们,在最近各项工作任务都很重的情况下,党组下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学习,就是希望同志们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在理论武装和工作研究等方面都有大的收获,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志们:

根据中组部通知精神,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会用一周多的时间举办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培训班,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和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参加学习培训。今天下午是培训班的开班式,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前段时间,我和、先德、新宪、乃坤、世明几位同志先后参加了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研讨班。通过学习研讨,我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思想开阔了许多,思考也深刻了很多。特别是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来思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讲话让我思考了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思考了对人民群众应有的感情。懂得了这些才能有责任感,使命感,才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看清了工作的方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对残疾人事业充满希望。一会儿,将给大家作辅导讲课,在此,我讲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就搞好这次学习谈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意义。

党的xx大以来,我们都会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这期间,围绕改革发展、治党治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和新要求。我和鲁书记出席或列席了一些会议,亲自聆听了讲话,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对国家和人民怀有深厚的爱,对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很多讲话是脱稿讲的,具有震撼人心,鼓舞士气的力量。系列讲话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对各项建设事业面临的很多具体工作,都有全新的思路,并作了深刻的阐述,例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问题,严格八项规定问题,都讲得很细致很透彻,残联领导干部尤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时刻牢记在心,把残疾人工作做得更好。

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改革发展的大局是好的,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我们要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高度,从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局,深刻领会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一定要当作第一位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学习自觉性,工作再忙要安排时间学习,任务再重也要把学习放在首位。特别是残联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理论上深入钻研,要在对照检查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是从一切为了人民、向人民高度负责出发,对照自己,我们的工作和言行是不是也能从一切为了残疾人,以向残疾人事业高度负责出发呢。系列重要讲话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怎样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在学习时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还要认真思考,如何把讲话精神转变成我们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成果,让它造福于残疾人。做残疾人工作一定要重视学习,残疾人事业不仅是民生工作,也是政治工作。残疾人事业是中国人权事业的一部分,具有国际影响,它代表着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大家能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有更坚定的信念,凝聚奋进的力量,明确前进方向。希望大家把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真正成为有相当理论和政策水准,掌握较高领导艺术,让残疾人信任的优秀的残疾人领导干部。

二、要全面把握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系列讲话,内容十分丰富,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我想信仰和理想是我们做人做事最重要的信条,这是人生前进的方向,有了方向和目的地,生命的船才能有动力。而残疾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解放承受痛苦的残疾人,帮助他们过上美好而有尊严的生活。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说,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残疾人事业也是中国梦的内容,千百万残疾人兄弟姐妹期盼着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希望能够康复,希望能够走进校门,希望能有工作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亿万个期盼就编织起中国梦。我们要努力让残疾人实现梦想,这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道路,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加强科学管理,维护残疾人的权益,使残疾人事业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最近一个时期,对残疾人事业发表了重要论述。他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他在接见全国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时又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份内的责任,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各级残联要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责任,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团结带领残疾人继续开创新局面。一系列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严谨的求实精神。我们要全面系统掌握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行动自觉和能力水平。

我们学重要论述,要全面准确把握,认真贯彻落实,也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我自己要认真学习,也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一个人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在人生的每个时段都要坚持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想对系列讲话要反复学习,而不是浅尝辄止,要认真读书,仔细理解;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而不是断章取义,要结合形势认识问题。再就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学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指导工作实践。残联领导干部学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做好每项工作。比如,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还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就是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亲爱的同志们:

刚才听了相关部委领导的发言,可以看出一年来各成员单位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维护和保障残疾人权益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一些政策、措施是中国残联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出台实施的,我听了很感动,也很亲切。

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在王勇国务委员的直接领导下,国务院残工委精心组织,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残疾人工作机制得到加强,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这既适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显示了落实xx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部署的初步成效。特别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残联与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的意见》,这不仅关乎残疾人兄弟姐妹的福祉,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残工委和各成员单位的指导下,各地依据地方实际,积极创新实践,出台了许多好做法、好措施,如上海、北京等地制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残疾人岗位预留和定向招录残疾人的规定;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实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提高增发残疾人生活救助金增长比例;四川等地建立残疾人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等,推动地方残疾人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残联,向王勇国务委员、向关心支持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要解决8500万残疾人的生存以及融合发展问题,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目前全国有相当部分的残疾人还未得到康复服务,一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未入学,城镇就业年龄段近半数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未实现就业,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农村,残疾人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一户多残的农村残疾人家庭就更为困难。这些我们到地方调研都有深切的感受。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推进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重要责任。相比健全人,残疾人实现小康的任务更艰巨,困难更大。如果不在残疾人康复、教育、扶贫、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拿出更好的、有力度的政策措施,残疾人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残疾人同步小康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一个。

口号。

希望各部委、各成员单位对残疾人同步小康工作给予更多政策、资金倾斜,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拿出一个高质量的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文件,并尽快部署实施。今年,国家将开始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也希望大家在工作规划、安排部署中,继续加大对残疾人工作的支持。

当前我们要多做打基础、建机制、以利长远的工作。要开展好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摸清残疾人基本数据、基本情况、基本材料,为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提供重要依据;要推进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更好发挥资金效益,吸纳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服务;要举办好全国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表彰活动,激励和弘扬残疾人的自强精神,为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环境。我们的愿望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推进一步,为残疾人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梦想打下好基础。

在推进残疾人小康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研究融合发展问题,近些年来,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这也是我们作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所做的承诺和义务。我们要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归属感,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方向。

我们将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与各成员单位一道,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领导和部署下,努力工作,加快改善残疾人状况,提高残疾人事业的的管理能力,更好地为残疾人和国家发展大局服务。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的日子,30年来,作为一个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我见证了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为她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感到欣喜和骄傲!今天,在她成立30周年的日子,我要衷心地祝福她!

1984年的3月,我应邀来北京参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大会,并当选为理事。那次大会给了我很多思考,我认识到,过去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开始改变了。基金会的宗旨是,理解、尊重、关心残疾人,这在当时对于许多身处逆境、承受痛苦的残疾人,如同温暖的春风,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成立大会的会场悬挂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会徽,我看到了“残疾人”这三个字,真的感慨万千,因为在此之前,我和许多残疾人兄弟姐妹都被称为“残废人”。残废人被认为是无用的人,是社会的负担,多少人都为自己是一个残废人而自卑,却又为无法改变命运而沮丧。而残疾人则是人道的、科学的界定,即一个人身体失去了部分功能,并不意味着失去全部能力,失去创造能力和做人的尊严。会徽是梅花的形状,象征着残疾人经历严冬也傲雪绽放的坚强品格,也象征着残疾人期待春天到来的希望。这个会徽是在一百多份图案中选定的,它凝聚着人们对残疾人的大爱与支持。

在成立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朴方同志,他坐在轮椅上,穿着厚厚的棉衣,脸上丝毫没有痛苦,而是充满激情和自信。当我握住他的手的那一刻,心里盛满了感动。朴方同志以自己的痛苦想到所有残疾人的痛苦,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不顾自己的病痛,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起,为建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奔走呼吁,倾尽全力。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不仅仅是一个基金会,它也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当基金会的牌子悬挂起来的时候,美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个梦想是朴方同志的,也是我们大家的。

今天在这里,我见到了当年创建基金会很多同志,三十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你们对待工作的热情,我想有那样的热情,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也想起鲁光同志,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说,做残疾人工作可不能有官僚主义。基金会的同志们爱残疾人兄弟姐妹,爱这项崇高的事业,并为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要向基金会的创业者们学习、致敬!朴方同志说,这个队伍的成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为残疾人服务为荣,要增强事业心,埋头苦干,通过千千万万件平凡细小的具体工作去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三十年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弘扬人道主义思想,积极调动社会大爱的力量,帮助很多残疾人实现了梦想,有的获得了轮椅或安装了假肢,开始新的生活,很多聋孩子安装了人工耳蜗,与健康的孩子一起走进学校,还有很多盲孩子也能读书了,知识带他们走向光明。基金会的工作体现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激扬了人间爱的精神。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成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社会意义,我们的社会各种偏见和歧视是存在的,基金会的成立树立了基于人的尊严、平等、互助、友爱的残疾人观,这是对世俗社会观念的彻底颠覆,意义深远。二是文化意义,基金会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注入了全新的、现代的涵义,仁爱要给予所有的人,更要给予残疾人。朴方同志在基金会成立前夕曾说:我希望,中国残疾人将不再是一个弱者,也不只是受到人们的怜悯与同情;我希望看到,他们同健全人一起,以顽强的意志投身国家建设,推动社会进步。这个预见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是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美好理想。

基金会开展了很多项目,与港澳台和国际的合作交流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和组织都积极加入到帮助中国残疾人的队伍中来。慈善事业是温暖人心的,它凝聚善的力量,播洒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去甘肃调研时把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五十万元钱交给县委书记,我说,希望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残疾孩子身上,帮助他们学习。县委书记和很多同志都流下了眼泪。我们的社会需要感动,需要爱的精神,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就是一个爱的精神的载体,帮助残疾人是我们的崇高使命。

基金会彰显了中国传统的仁爱理想和当代人道主义精神的统一,在道义上和行动上践行了人类社会最崇高的思想理念,即人生而平等,不应该因残缺而处于困境,人与人之间最高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关系是互助共存,社会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残疾人,让他们生活美好而有尊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帮助残疾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公认的成绩。

基金会的存在要靠坚实的财力支撑,更要靠良好的信誉和公信力作保证。近几年,一些基金会遇到了严峻的考验,接受了来自各方的监督和质疑,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残联对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工作非常重视,希望它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旗帜。残疾人事业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怀,也需要社会力量的援助,我们一定要发展好基金会,要把基金会做成最好的,做成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希望基金会今后继续加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不断创新公益项目,管理并使用好每一分钱,使基金会成为社会公众和残疾人信任、享有良好声誉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同志们:

新年伊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这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孩子的特别关爱、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特殊教育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更好的融入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特殊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接受教育的残疾人数量逐年增加、教育层次不断提高,很多残疾孩子进入小学中学和大学,还有的像健康同学一样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残疾人孩子学习的过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这些年,国家助学体系优先帮助残疾学生,“特教学校建设规划”使特教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过去的十年,中国残联助学项目共资助贫困残疾学生16.5万人次,为260多所特教院校添置了教育设备,支持全国和省级特教师资培训5000人次,会同教育部共同表彰奖励900名优秀特教教师。但是,我们也看到残疾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仍有较大差距,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贫困残疾孩子,接受教育还有很多困难。据统计,目前有8万多实名登记的残疾儿童少年没有接受义务教育,部分残疾学生因家庭困难或重度残疾不能完成学业,残疾学生到普通学校学习还有很多困难,特教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特殊教育质量也有待提高。为了广大残疾人接受良好教育,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奋斗。

党的xx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是残疾人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内容,各级残联要认真学习国务院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以主人翁态度给予高度重视并贯彻落实。

中国残联要把特殊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全力推进实施《提升计划》。目前,我们正在起草“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意见”,《提升计划》将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与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接受普通教育的引导政策;要继续与教育部、国家语委合作,研究制定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标准,为残疾人更广泛地融入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各省级残联要积极主动与教育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协同制订本地区《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争取地方相关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对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特教教师待遇。要继续完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实名登记制度并跟踪去向,与教育部门一道,多种形式逐一安排就学,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要加强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训练和辅具配发等工作,努力推进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

要积极整合残联系统资源,包括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机构、康复机构、托养机构等,为残疾人和特教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继续实施残联系统相关助学项目,不断完善扶残助学长效机制。

同志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特殊教育的全面提升,为残疾孩子拥有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十一

同志们:

刚才,区政府副区长就去年的城市管理和创建市级卫生城市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肯定了成绩,更坚定了我们今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是建市、建区十周年,又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年。全区城管和创卫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两个确保、一个升位,即,加大力度,强化举措,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确保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取得圆满成功;全市城管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上升两个位次,保二争一。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巩固去年成绩的基础上,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是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为了给南充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有效载体和强大动力,增强南充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20xx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工作目标,并与市辖三区和市级相关责任部门签订了《南充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目标责任书》,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只准成功,不准失败。为此,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今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的近期目标和在五年内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远期目标,将城市管理和“两创”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顺庆无疑将是创建活动的主阵地,一是城区的建成区面积最大;二是居住的人口最多;三是市级机关所在地,是南充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活动中心,特殊的区情和区位决定了顺庆在整个创建活动中要承担主要任务,投入的财力、人力、时间,付出的心血和劳动将会最多。尽管如此,区委、区政府完成目标任务的态度是坚强的,信心是坚定的。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研究和落实工作举措,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是经营城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目的就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营城市战略,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将城市中可以用来经营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增加储量;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树立良好形象,打造品牌城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净化生态环境。大连、青岛、绵阳等地的成功实践证明,没有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卫生秩序,经营城市就没有资本,就不可能有城市现代化。

(三)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改善了城市环境,优化了城市空间,营造了良好的拴心留人和招商引资环境,留住了人才,引进了技术和资金,才说得上代表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加强城市管理和开展“两创”工作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和道德去宣传市民、教育市民,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通过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可以使城市功能不配套、人居环境不优美、交通拥挤、城市脏乱差和社会治安等一系列与市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共享秩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

(四)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市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成为地区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管好城市,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只有好的城市环境才会形成经济吸引力、文化凝聚力和科技创造力,带来人、财、物的高度聚集,形成强劲的城市竞争力。顺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创立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在经营城市、管理城市上花大力气,做大文章。建区以来,我区的城市建设、城镇建设和管理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经过1995年的创卫,各级各部门形成了共识,把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社会各界齐参与的良好局面。所有这一切,都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实现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目标,比起周边的南部、营山等县我们已慢了一步,他们已在去年创建成功省级卫生城市,正在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顺庆这几年在城管创卫工作上有欠帐,困难和压力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区委、区政府对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的目标是明确的,信心是坚定的。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视困难为机遇,把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每一项工作做细抓实,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二、突出重点,明确职责。

1.抓好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和驻区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从即日起,利用1个月时间,扎扎实实搞好宣传发动工作。一要以新闻媒体为阵地,大力宣传城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城管工作动态,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对乱吐、乱扔、乱停的“三乱”行为要实行跟踪摄像曝光,严肃处理。特别是对那些屡推不动、屡促不改的“老大难”问题,要坚决地公开曝光,限期整改。二要畅通城管信息渠道,积极主动为市区领导提供城管信息,反馈工作情况,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三要采取层层召开动员会、出动宣传车、设立宣传站、印发宣传资料、开辟板报墙报、设立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动员。城管部门要在文化路、莲池路、涪江路、人民南路各设专栏一处。四要切实办好文明市民学校,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规范市民行为,提高市民素质。五要继续在全区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指导,做到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有测试、有效果评估。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广泛开展“热爱南充、爱我家园”创文明城市活动,组织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中小学校、部队、青少年自愿者服务队等,合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加义务保洁活动。要组建义务纠错队到街头制止“三乱”行为,劝导行人走人行道。特别是区创卫办、城管办、文明办、爱卫办要发挥各自优势,工作相互促进、互为补充,适时推出系列城管、创卫、文明知识竞赛、问卷调查等活动。总之,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城管和两创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强大的舆论造势,把区委、区政府的决心和要求变为全体市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2.搞好专项整治。今年要严格对照《四川省卫生城市标准》和南府发〔20xx〕203号、南府发〔20xx〕191号文件精神,结合区情,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专项整治:

一是各类摊点整治。进一步规范自行车、摩托车定点停放,规范擦皮鞋、卤制品、牛奶的定点经营和管理;加强对夜啤酒摊点的管理,确保其限时定点经营;坚决取缔街边及公共场所的各类烧烤摊点,对报刊亭进行彻底清理,重新规划;坚决取缔三无洗车场,彻底解决洗车场管理不规范、污水横流、严重污染城市道路的问题。

二是市场环境整治。集中清理“马路市场”,坚决取缔骑门占道经营,做到行商归市、座商归店;大力整治市场“脏、乱、差”和“冒口”经营;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和增添除“四害”工作措施,确保9月底以前检查达标。

三是建筑工地整治。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管理,所有施工场地必须做到有围墙,建材堆码有序,杜绝占道施工。要成立弃土运输管理公司,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建设弃土、废料统一实行封闭运输,彻底消除由管理和运输不善导致弃土严重污染街面的现象。

四是三废排放整治。要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控、监管和增收排污费,严禁超标排放有损环境质量的废水、废气和废物。加大居民区、单位和餐馆、小食店使用清洁燃料的监督、改造力度,城区改燃率达90%以上。大力整治改燃、回潮的门店,特别要强力整治使用“双燃料”的门店。继续推广各种车辆尤其是城市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的工作。

五是乱搭乱建整治。彻底拆除城区街道两侧的非法建筑物、构筑物和搭接物,全面清理拆除影响市容观瞻的支蓬搭架;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坚决拆除破损、过期的各类户外广告、招牌。

六是门前三包整治。各街道办事处和近郊乡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搞好、落实门前三包作为中心和重点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做到月月检查挂牌,把清洁、不清洁、红牌、黄牌与文明卫生单位的创建紧密结合起来,该挂牌的必须挂牌,该取消的必须取消,以此推进“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工作。

七是背街小巷整治。着力巩固去年整治成果,继续加大小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力度,彻底改变部分小街小巷卫生差、交通堵、秩序乱的状况。

八是城市噪声整治。加大对城市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商业噪声、文体娱乐噪声和其他噪声的监督和管理,依法排除各项扰民噪声。

3.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区建设环卫部门要及早动手,抓好区属小街小巷维修、养护和绿化、硬化工作。加快城区公共厕所建修、改造速度。完善市区主要街道果皮箱等公益环卫设施。添置必备的环卫清扫保洁清运机具,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加快西桥垃圾中转站和猫儿山垃圾处理场的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区城管办、爱卫办要在主要街道进出口和主要花园绿带增设创卫公益广告,在主要街道公共地带增设健康教育专栏。要规范建筑工地管理,所有建筑工地必须做到打围作业、围墙美化,建筑材料堆码有序,杜绝占道施工;工地出口必须做到“一硬三有”。要规范渣土运输,杜绝污染街道,严格控制施工噪声扰民。

4.加大卫生监管力度。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大食品卫生管理力度。食品的生产、储存、转运和销售,都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操作规范。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上岗合格证,“四防”设施完好,绝不允许《食品卫生法》禁止销售的食品进入食品市场,防止食物中毒。加强对宾馆、饭店、旅馆、茶房、浴室、歌舞厅、美容美发店、保健按摩房及洗脚房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务必做到从业人员经过体检和培训,具备应知应会能力,持有有效上岗合格证和健康证方可上岗;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美容美发店还必须配备皮肤病专用工具,并有明显标志。

5.强化日常管理。要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打破“大锅饭”,推行“承包制”,加大环卫保洁力度,加强时限运作,即一类大街做到两扫三保洁,并定期清洗;二、三类街道两扫两保洁,晚上保洁时间必须延至22:30以后,并推行垃圾袋装、按时倾倒,垃圾做到随清随运,日产日清,确保城区无卫生死角,主要大街无暴露和积存垃圾,纸屑果皮随丢随捡,做到街面干净、整洁、卫生。要坚持定期检查评比挂牌制度,以督促日常清扫保洁工作落实到位。

三、强化保障,确保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区上已成立“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各相关部门、街道、乡镇的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区城市管理办公室,相应成立十五个工作组,并从有关部门抽车抽人,集中办公,负责处理日常具体事务。区级机关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和近郊新建、舞凤、华凤、潆溪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同时确定专人分管,具体抓落实。整个“两创”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块块指挥、条条保证,即驻区各单位“两创”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由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镇按照市、区的总体部署统一指挥;凡涉及到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和所属单位“两创”中的问题,由各归口职能部门负责解决,不得推诿,以保证“两创”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城,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规章制度,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坚持严管重罚。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城市管理队伍,在管理中敢于秉公办事,严格依法管理,该扣则扣,该罚则罚,不徇私情,管得一丝不苟,严得六亲不认。要通过严格管理,让违规违章者无处藏身。执法执纪部门要支持配合城市执法管理,以形成城管执法拳头,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执法环境。城市管理尤其是城市执法管理,本身就是对各种违章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任何宽容和私情,都只能延误问题的解决,影响区委、区政府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整治市容环境卫生中,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都必须坚持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对城市脏乱差进行坚决整治,决不拖延懈怠;对那些违反城市管理规章的行为要坚决进行纠正,决不姑息纵容;对那些督而不办,整治无力的单位,必须坚决惩戒,决不讲情面;对那些破坏城市公共设施,扰乱社会治安等违法行为,必须坚决进行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3.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硬、方法活、效率高、管理严、教育新、服务好的高素质城管队伍,既是城管和创卫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市民的愿望和呼声。必须进一步加强城管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把城管队员的工作纪律、工作责任、廉政建设、行为规范、执法程序、学习培训制度、工作标准、奖惩办法等融为一体,实行奖惩逗硬、责任连带。严格执行罚款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制度,让城管队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防止出现乱收费、乱罚款和罚款不扯票等不良现象。二要结合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将整风面扩大到城管队员,大力整治队伍作风,重点抓好队员的政治理论教育、廉洁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时事形势教育,培养队伍的创新意识、奉献精神。三要严肃队伍纪律,对城管队员要进行法律法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对那些工作不认真、不作为,违反廉政纪律的队员,要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坚决清除出队,绝不姑息迁就。

4.强化目标考核。区目标办要把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纳入区级机关各部门(单位)的年度目标管理内容,按“两创”工作占全年目标分值的20%进行确定,实行考核验收。各部门(单位)务必将此项工作纳入本部门(单位)、本系统的年度工作一并安排落实。同时进一步完善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城管创卫工作目标,对各城管职能单位继续实行与区政府签订《城管创卫目标责任书》、《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对各职能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实行预交保证金的办法,强化目标管理。在具体实施中,一要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分阶段、不定期地对责任单位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细化、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目标考核。二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未按要求完成创卫、创文明目标任务,影响创卫、创文明成绩的单位,除给予通报批评外,将取消该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奖,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三要严格文明、卫生单位创建申报程序,对那些不支持、不配合城市管理,不积极参与创卫工作或目标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坚决不予申报;已获得文明、卫生单位称号的,取消其荣誉称号。区委、区政府将在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市级文明城市验收命名后,对有功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以形成一种创卫、创文明有功的良好氛围。

5.增加经费收入。对城管和两创工作必须的经费,财政要纳入预算,全力予以保证。各部门、乡镇、街道和驻区单位今年都要安排一定的城管和两创工作专项经费,保证工作运转所需。同时,要积极争取省、市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协调处理好与上级部门的关系。对新建的一些市政设施,要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资金问题,多渠道筹措资金。

6.加强督查督办。区“创卫”指挥部要落实四个督导小组分布各块,实行经办责任追究制,对市、区领导批示的信访信件和群众举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力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凡区委、政府作出的决定,安排和部署的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政府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的城市管理规章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坚决完成。决不允许有特殊单位和特殊个人出现。必须以铁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以铁的纪律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以铁的纪律保证实现创建目标。

同志们,今年我区的城市管理和“两创”工作虽然任务艰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但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级卫生文明城市一定能圆满成功。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十二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天,市残联在这里召开工作会议,刚才,大会对先进进行了表彰,董柏荣同志代表市残联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去年。

工作总结。

客观全面,对今年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要求明确,我都赞同,希望大家回去后,结合各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我市残联工作再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残联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扎实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残疾人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维权工作平台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发展的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去年全市的残联工作,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这是全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四套班子,向今天会上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残疾人服务战线上的同志们,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市各级残联组织要把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年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把全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下面,我就做好新一年的残联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温在今年的政府。

工作报告。

中三次提到“共享”,其中提到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赢得全体代表的响亮掌声。在答记者问中,温特别指出: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市委、市政府也高度关注残疾人问题,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有效保障残疾人、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市现有4万多名残疾人,如何做好残疾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市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残疾人生活还很困难,残疾人就业、就医、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常常被社会所忽视。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残疾人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倾听残疾人的心声,反映残疾人的愿望,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制定特殊的扶助政策,切实帮助解决残疾人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全社会形成扶残助残、关爱残疾人的良好风尚,促进残疾人事业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共进。

二、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爱心,为广大残疾人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切实尊重残疾人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要切实关心残疾人的生活。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倾听残疾人的呼声,真切关心残疾人的疾苦,从他们最需要解决、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快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要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低保救济制度及临时救助制度,切实解决残疾人在就学、医疗、康复、住房及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

二要努力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既是维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的基本要求,也是帮助残疾人摆脱贫困、改善状况的根本途径,更是调动残疾人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按照新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要求,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想方设法促进残疾人就业。

三要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要以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为平台,整合康复资源,提高康复服务能力和质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在我市的实现。要扎实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使广大城乡残疾人都能就近就地得到康复训练与服务,不断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要进一步深化“光明工程”、“助行工程”、“助听工程”等实实在在的活动,使重点康复工程和基础康复服务工作同步共进,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全面发展。

四要认真做好残疾人的维权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在相关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防止发生侵害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现象。要加强残疾人信访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五要积极发挥残疾人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在体力方面不占优势,但在精神方面却有其独特的优势。许多残疾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付出了比健全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艰辛和汗水,最终得以成才。这些感人事迹是宝贵的社会精神财富,也是社会主义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残联组织要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帮助他们破除各种障碍和壁垒,充分发挥残疾人参与“富裕阳光之城”建设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为社会和他人作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开创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

残疾人事业是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市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是政府综合协调、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议事协调机构,是政府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后要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出台政策、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不断加强残工委的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联系顺畅、沟通有效、协调有力的工作格局。各级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机构。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发挥残联的作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残联组织要结合“作风纪律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密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反映残疾人的呼声和需求,协助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工作,使各级残联组织真正成为“残疾人之家”。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满怀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之心、仁爱之情,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残疾人工作,把对残疾人的关爱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反映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里。要深入到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中,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帮残疾人之所需,解残疾人之所困,多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及时为广大残疾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努力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成为广大残疾人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同志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实施“”发展规划,建设“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富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

这是市政府调整分工之后,我分管的工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之所以把它作为第一个会议,不是巧合,也不是部门负责同志汇报的早,是因为我有另外一种思考,我很愿意参加这种会议,也很愿意分管这项工作。理性的思考,这是积善行德的事情,是一项文明崇高的事业。从狭义来讲,我们的人生过程都有残疾的可能,这是在做一项为我们自己服务的事情。从广义上讲,这是民生的大事,关系社会和谐,关系社会稳定,关系党委政府的形象,关系我们执政的基础。今天,县市区分管的同志也来了,我也代表你们表个态:我分管这项工作主要办好两件事,一个是全省要求各市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每一项工作,潍坊应该走在全省的前列,没有任何理由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潍坊的经济基础、社会地位、发展后劲目前在全省前列,我们的残疾人事业理应与潍坊在全省的经济地位相匹配,落后了是我们的工作问题。首先是我的问题。第二个,要为从事这项工作的部门和同志们提供和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所以我们分管的同志包括县市区长,从我们做起,办好这两件事情,把分管的这项工作做好,这项事业发展到在全省与潍坊的经济社会地位相匹配,相适应。希望大家对我的这两条承诺给予监督和认证。这次会议主要办好三件事情,一是学习好上级的会议精神,省里的会议主要是做好八件事情。学习领会好上级的会议精神,就是要联系实际,做好结合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学习好会议表彰的先进典型。会议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是我们各县市区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标杆。榜样就在身边,可学、示范性、影响力很强,我们要虚心地、认真地学习好。三是落实好残联这个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是五个坚持,这五个坚持抓到位了,潍坊的残疾人工作、残疾人事业肯定会有另一番景象。今天我代表市政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做好残疾人工作。

做好残疾人工作,要有感情,要有责任。做这样的工作,麻木不行,敷衍不行,要有火热的感情,强烈的责任。有一句话说的好:“再难不如残疾人难”,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这样。残疾人本身就有自卑感,我们再服务不到位,残疾人就仅仅是活着,没有尊严地活着,谈不上生活,更谈不上愉快地生活。所以希望大家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做好这项工作。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残疾人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残疾人事业是文明崇高的事业。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许立全同志多次对残疾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近几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多次把着力解决残疾人的就学、就医、危房改造等列入民生十件实事。今年对列入民生十件实事各个方面都在努力争取,但是市委、市政府非常理性,在筛选的时候首先将关系到残疾人的实事保留,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的理念。通过十件实事,昭示大家要高度关注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好残疾人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办,办好这些事情体现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倡导了政府机关务实的作风。这次政府将“为2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户建设新房,实现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助学全覆盖”列入十件民生实事。今年可能还有十项工程、十项重点工作、十个调研课题等,我想还应该把残疾人工作再列入几项。把这些工作列进去,资源配置了,力量倾斜了,我们残疾人事业推进起来就更有力度,肯定会更有好的绩效。我们县市区的分管同志也要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勇于争取,这不是为个人争利,是为民生利益,为残疾人事业敢于据理力争。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说话或为残疾人争得力度不够,那就是我们分管的同志不称职。具体业务工作,相信部门的同志干的都很好,工作也都很熟练,我们处在这个位置上,手头上有资源,就要为残疾人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市委、市政府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潍坊市残疾人优惠扶持规定》、《潍坊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残疾人的关心爱护和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支持,也为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要看到我市是人口大市,残疾人数量相对较多,全市共有残疾人55.11万人,占总人口的6.07%,涉及160余万家庭人口,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全市残疾人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需要、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

二是要以务实的态度多做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残疾人事业工作很多,基础性工作做好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基就牢固了,如果残疾人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所有的工作号召都因为基础薄弱而落不到实处。以务实的态度,这是前提条件。残疾人工作是系统工程,要多做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落脚到残疾人工作上,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要认真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规政策,加快制定出台符合潍坊实际的配套实施办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发展规划等,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政策法规,推动残疾人保障由临时性救助为主向制度化保障转变。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按照“”规划要求,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建设。要将各类公益性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要加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服务管理,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残疾人康复设施的统筹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建立一批残疾人康复设施,努力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要。去年的文明城市创建和人居环境奖争创中,方便残疾人生活的设施硬件成为衡量文明的标志。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规划更多的注重高楼大厦,马路宽阔,却忽略了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残疾人设施,这样的城市建设就不完整。我们一定要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用制度设计、制度安排确定下来。

三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要扎实做好残疾人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类扶残助学活动,确保各类残疾学生不因贫困失学、辍学;要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把更多的残疾人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人才。要大力实施残疾人就业优先战略,把残疾人就业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建设工程同步推进,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要认真解决残疾人康复服务问题。统筹实施好各项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项目,帮助残疾人改善功能障碍,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要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文化事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文化活动、体育活动;要深入宣传残疾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在各自岗位上各展所长、各尽其能。

四是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保障方面,我市已经实现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各级要切实把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救助,落实好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增发不低于50元生活补贴的政策。医疗保障方面,要通过资助参保参合,优先把广大残疾人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覆盖范围,配合大病住院救助、门诊救助、临时救助等措施,解决好他们的医疗保障问题。住房保障方面,各地要把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使他们住有所居;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要优先考虑残疾人,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残疾人组织是我们面向广大基层残疾人的服务窗口、工作平台和能力基础,在基层残疾人工作中担负着组织保障、人才支撑和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职责,是残疾人事业的根基所在。要从建立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入手,着力解决各地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工作新突破。要突出加强乡镇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残疾人协会,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规范工作程序,更好地为基层残疾人服务。组织建设是最必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难的工作,每年搞一个标准化,每年进行达标评估。这是必要的工作条件,没有人,没有一定的组织架构,这项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

这五个方面是标志性的基础工作,也是关键的工作。大家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通过基础性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第一,潍坊市整个的残疾人工作要与潍坊的经济社会地位相匹配,除了省会城市济南,计划单列市青岛,烟台第一,潍坊第二,如果残疾人工作与潍坊在全省的经济社会地位不相匹配,就要找原因。第二,我们的诸城、寿光经济在全省遥遥领先,这两个地方残疾人事业要走在全省的前列。其他县市区要根据各自的基础条件,都要有一批创新性的、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和一定份量的好项目、好设施。

三、充分体现各级领导协调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和绩效。

加强领导,不光力度要大,还要有绩效。在领导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上,不看面部表情有多丰富,也不看肢体语言有多发达,而要看推进工作的力度和绩效。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切实将残疾人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科学发展绩效体系,重视不重视,看三个纳入,尤其是纳入科学发展绩效考核。现行体制下,上级考核什么,县市区资源就向哪方面投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工作;纳入规划,工作有长远的打算;纳入每年的绩效考核,工作就有抓手。残疾人事业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党代会提出幸福潍坊,其中包括残疾人的幸福。曙光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个转型,其中社会管理转型,就是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不仅让他们生活着,还要有尊严愉快地生活着。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机制,加大收缴力度,确保实现应收尽收。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残工委建设,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统筹协调重点政策、推动实施重要规划及法规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本系统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和。

工作计划。

纳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统一部署、统筹安排通盘考虑真正把各项职能履行到位。要大力倡导助残志愿服务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发展残疾人服务业。要自觉加强廉政建设坚持阳光、透明、公开、公正切实抓好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严格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跨越,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省残联工作会议及黄冈市残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市残联工作,部署安排今年的工作。刚才,会议对去年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对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市残联理事长袁长春同志代表市残联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按照会议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好的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是实现协调发展,重点是惠及广大人民,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进步,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人协调发展。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重视关心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切实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必须从政策到资金、从部署到督查,加大扶残助残惠残力度,让残疾人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只要残疾人事业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公平竞争平台,我市残疾人事业一定能和谐健康发展。

(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给予残疾人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使残疾人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举,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是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国家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为残疾人事业提供了财力支持和投入保障。三是国家和省有关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企业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税代征,加大了征收力度,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为残疾人办实事的能力。《湖北省残疾人优惠待遇规定》的颁布实行,为我们做好残疾人的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四是残疾人工作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有着克难奋进、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状态,为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我市残疾人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去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5.3万,占总人口的7.2%,其中贫困残疾人达60%以上。这些残疾人依然是社会贫困群体中的困难者,他们的生活还很艰难,生存生活条件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水平;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还很有限,社会上歧视残疾人、侵犯残疾人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实现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的目标,对于营造关心残疾人的社会风尚、健全帮扶残疾人的长效机制、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目前,我市残疾人工作基础还很薄弱,基层组织还不够完善;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急切的需求,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还不够优良。残疾人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保持黄冈领先,赶超全省发展水平依然是我市残疾人工作的长期目标。

总之,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工作信心,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武穴的政治高度,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加积极地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要充分认识新的形势,对残疾人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增强责任感。与时俱进,克难攻坚,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创造性、前瞻性,实现残疾人事业新的跨越。各级残联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履行“代表、管理、服务”的职责,当好残疾人主心骨,引导残疾人积极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今年残联各项工作。

今年是迎接党的“xx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实施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残疾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不断改善、逐步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工作重点,坚持不懈地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确保残疾人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一)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一是要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提高残疾人发展生产的能力。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标本兼治”的扶贫工作机制,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大扶贫范围,建立对口帮扶的扶贫模式,千方百计解决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使一批贫困残疾人在新农村建设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二是要大力促进残疾人平稳就业。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强化执法力度,依法推进分散按比例就业;扶持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开发公益岗位,重点扶持残疾人就业;发展残疾人特色产业,拓展残疾人就业领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从业。三是要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强化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降低残疾人就业创业门槛。四是要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优先将特困残疾人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特困救助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并适当提高救助标准,保障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及义务教育。要充分发挥残疾人福利基金和各类慈善机构的作用,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要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保障、改善、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

(二)全面提高残疾人生存能力。

一是要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残联组织办实事,残疾人工作见实效、残疾人得实惠的重要体现。要按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扩大残疾人康复受益面,完善社会化、综合化的防控和康复服务体系,多争资金、争项目、争人才(技术),重点突破,阶段推进,确保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二是要扎实推进残疾人教育。各级政府要整合多方资源,加大残疾人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特残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受教育水平,为残疾人全面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基本条件。要继续开展扶残助学活动,对贫困学龄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教育训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高考录取的残疾学生实行奖励和补助。三是要积极发展残疾人文体事业。要丰富和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和竞技体育,充分展示残疾人的才华,更好地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四是要进一步抓好残疾人的维权工作。推进残疾人事业制度化和法制化,依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这是残疾人工作的主题。要加强残疾人的信访和各种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防止发生侵害残疾人利益的现象。

(三)努力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

基础是发展的前提,要采取有力措施,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一是要健全组织网络,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完善残疾人专门协会。要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总体要求,巩固和健全城镇社区,农村乡镇残疾人组织。乡镇要将残疾人工作职责列入基层社会事务管理序列,城镇社区要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工作,要适度配备残疾人联络员,落实他们必要的生活补助,协助残联干部做好残疾人的服务工作,做到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工作到人,使基层残疾人工作有部门做、残疾人的事有人管。二是要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能力。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整合资源,综合运用政策、市场、社会公益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基层综合服务设施经费投入,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充实服务人员,配备服务设备,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用品用具供应、文化体育活动等综合系列服务。三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开展残疾人工作。按照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吸收新经验,借鉴新方法,广泛深入地听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残疾人的意见,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各级残联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摸清底数,了解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和生活、康复、就学、就业等方面的需求,逐人建档建卡,建立信息数据库和人才库,为科学决策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三、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业务面广,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残疾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开创我市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不断适应形势和社会变化,制定、完善和落实有关惠及残疾人的政策措施,保证残疾人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分管工作的领导,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支持残联工作,及时解决好残疾人工作的各种困难,为残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制定和执行政府残工委协调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其在残疾人工作中的议事决策作用。定期召开委员会成员会议,听取成员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及时收集、综合、了解残疾人的基本需求,研究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化部门协作,主动承担残疾人事业的责任。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范畴,形成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强大合力。要逐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财政投入,将残疾人纳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各项具体规划之中,尤其是要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社会扶贫等方面予以体现和落实。

(二)要调动社会因素,形成全社会关注残疾人工作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帮扶残疾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氛围。要在社会化开展康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新途径,开拓新思路,争取新突破,形成新格局。优越的社会制度,要在具体的政策中体现,优惠的政策要在各个相关领域的工作中落实。各级各部门不仅要认真落实中央和地方的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而且要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扶持和帮助。尽可能地做到该支持的支持,该帮助的帮助,该兑现的政策一定要兑现到位,特别是残疾人应有的待遇一定落实到具体的人。让广大残疾人同胞同我们健全人一道,共享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

(三)残联组织要发挥残疾人利益代表的作用。当好残疾人的代言人。各级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机构。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发挥残联的作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残疾人组织要进一步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密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反映残疾人的呼声和需求,协助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残联工作。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自身也要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要提高服务质效,满怀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之心仁爱之情,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残疾人工作,把对残疾人的关爱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反映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里。要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把残联工作做到残疾人家里去,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到残疾人一线当中,了解情况,倾听呼声,竭尽工作职能,倾尽全部爱心,真正做到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帮残疾人之所需,解残疾人之所困,及时向广大残疾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们真切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情。

同志们,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武穴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克难奋进、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市残疾人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全面建设和谐、小康武穴作出新的贡献!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十三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誓师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细花目标,强化责任,尽快掀起改变城镇面貌的新高潮。我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擂紧我县城镇大发展的战鼓,吹响城市面貌大改观的号角,打响城市建设的功艰战,推进我县城市建设上水平、上品位、上台阶。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增强城镇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近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城镇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肯定。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与先进地区日新月异的城镇发展变化相比,与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提出的期望和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7个方面:一是城市总体规划严重滞后(举例);二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举例);三是城市管理严重缺位(举例);四是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极为薄弱(举例);五是城市的功能还很不完善(举例);六是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市民”意识、法律意识还非常淡漠(举例);七是“人民城市人民建”、齐抓共管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举例);八是“发展”和“补课”的双重任务还十分繁重(举例)。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到全县城镇建设的进程,而且直接阻碍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去年以来,省市分别就城市建设提出了“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城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实现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我县是典型的“三农”地区,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下,提升农业水平、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就“三农”论“三农”,在农村和农业中寻找解决“三农”的出路,结果是永远没有出路,必须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这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推进城镇化。因为,加快城镇建设,可以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可以拉动农村经济、辐射农村经济、带动农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治本之策。

第二,实现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城镇发展始终是与工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是工业化的平台和载体。城镇化的发展,必然需要发达的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作支撑,没有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发展,而没有城镇化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工业化的提升跨越。

第三,实现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是我县商贸、物流、信息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城镇是第三产业的孵化器,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中心作用、依托作用和流转作用。传统的商贸、餐饮娱乐业离不开城镇化,现代的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及中介服务等更离不开城镇化的大发展。可以这样讲,加快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不仅顺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而且体现科学发展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五,实现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是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我县竞争力重要途径。城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地方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发展的程度,是实现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无形资产”。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城市。经济为什么落后,与我们城市形象差、效率低、实力弱、活力差、水平低不无关系。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就影响了城市的协调性、带动性、辐射性、拉动性作用的发挥,就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就阻碍了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这样讲,要想在今后项目引进、各业的发展等方面的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迅速改变城市面貌,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彰显特色,塑造形象,千方百计提高城镇竞争力。这是唯一选择,舍此别无他途。

第六,实现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蓝天碧水、林阴绿地,更需要舒适的空间、清新的空气,更需要宽敞的住房、便捷的交通。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迁往城市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周边地区的加快发展,城镇面貌的日新月异以及居住环境的极大改善,也使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城镇建设寄予厚望。我们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从根本上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上述要求,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有一个大的改善和提升。由此可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和谐,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三、全县动员,全民发动,坚决打赢城市建设功坚战全力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将这项工作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能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是对各级各部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希望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凝聚各方力量,全力实施突破,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

1、严格落实责任。今天会议上下发的方案已经明确了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也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有关部门、乡镇要结合县委、县政府要求,认真谋划,在这场功坚战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承担起应承担的义务,履行好应履行的职责。要求真务实,层层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卡死责任,严明奖惩,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形成领导重视、干部带头、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县委、县政府将把三年大变样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和目标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表彰;对认识不高、行动迟缓、存在畏难情绪,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影响整体工作进度的,要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在整体建设过程中,只允许增砖添瓦做贡献,不允许任何人设置障碍和阻力。

2、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完成这一任务,绝不单是城市建设管理几个部门、几个系统的事情,必须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不管是条条管理,还是块块管理,都要强化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参与城镇建设“大合唱”,不做“拦路虎”,争当“促进派”。建设、交通、商务、水务、林业等部门等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扣紧进度,强力推进。发改、财政、工商、电力等部门要立足职能,全方位配合。广播电视要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我县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让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够做到思想上提高认识,心理上理解支持,行动上积极参与。

3、转变工作作风,确保工作落实。实现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要求各级干部的精神面貌要大变样,工作作风要大变样,工作方法和领导水平也要大变样。在这艰巨繁重的城镇建设攻坚战中,无论部门还是乡村党员干部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快马加鞭的赶超意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责任意识,坚定地支持城市建设,自觉地拥护城市建设,积极地投身城市建设。要进一步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水平,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群众利益与合理诉求的关系,摸实情、讲真话、提灼见,实实在在地做好工作。要坚决摒弃办事推拖、应付、等靠的不作为陋习,自觉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遇到困难少讲客观,完成任务拒绝理由,主动做到舍小局顾全局,舍小家顾大家,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同志们,城镇建设的潮流势不可挡,时代发展的号角催人奋进。现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大幕已经拉开,城市建设将在我们手上翻开崭新的一页。让我们铭记历史使命,承载人民厚望,以豪迈的气概、必胜的信念、创新的举措、过硬的作风,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努力铸就城镇建设的新辉煌!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十四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党的xx大提出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重点惠民文化工程建设项目。各级政府正在按照中央部署,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级残联组织要认清形势,主动作为,努力加快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步伐。

(一)要抢抓机遇,推动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把残疾人文化建设全面纳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是残疾人文化事业的顶层设计。各级残联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实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在国家和地方的村村通、农家书屋、公共文化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强调均等化服务,针对残疾人的特点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和参与条件;同时应争取将残疾人文化建设作为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市、文明城市、文明乡镇创建的标准和内容。

要充分发挥中宣部等11部委《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出台了本省的文件,并在国家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还没有出台实施意见的省,有的是希望把文件的目标定得再高一些,政策力度再大一些,正在攻关争取过程中。但是也有个别省重视不够,动作滞后。这次会议后,没动的省要抓紧时间运作,抓住机会把本省的政策制定好。

(二)要采取措施,推动残疾人文化活动常态化发展。20xx年,中国残联和文化部共同发起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被提到日程上来。但一个文化周、文化节活动满足不了残疾人一年365天的文化需求,如何拓展文化周的外延,扩大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确保残疾人文化在基层可持续常态化发展,让残疾人月月有文化、周周有文化,是各级残联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就近就便是保证大多数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要在残疾人日常活动的范围内,打造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平台,使残疾人能够在半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参加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在基层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文化服务。苏州市推出的残疾人精神文化圈建设是就近就便的成功范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已有1600多个社区实现了出家门15分钟行程内就有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场所,近80%的社区实现了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参加活动的残疾人超过45万人次,参加文体活动已经成为苏州很多残疾人生活的习惯。各地可以学习借鉴苏州市的做法,选择一批有基础、条件相对好的社区,按照有组织领导、有活动计划、有固定阵地、有无障碍环境、有特色品牌的标准进行试点。

二是要善于整合、借用残疾人文化活动的资源。场地、设施是残疾人开展文化活动的必备条件,很多省市已经在建或希望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这很好,各地要充分发挥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但再大的文化活动中心也覆盖不了一个省的残疾人,群众性的残疾人文化活动还是要坚持重心下移。要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把残联有限的资源和项目放到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备活动设备,改善无障碍设施,切实依托基层文化活动阵地把残疾人文化活动开展起来、丰富起来、活跃起来,真正让残疾人进得来、融进去、能受益。同时,要在现有3000多处的各类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中,增添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功能和区域,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各级残联的综合服务机构要起表率带头作用。

三是要重视发挥各类残疾人协会和文化艺术组织的作用。当前,各级各类残疾人协会日益健全,已经成为团结带领各类别残疾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同时,全国省、市两级已有注册登记的各类残疾人文化艺术协会300多个,全国乡镇(街道)、社区(村)层面有近万个残疾人文化艺术小组,这是残疾人文化建设的骨干,是残联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的手臂。各级残联要大力支持他们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充分发挥他们在活动的组织、策划、指导方面的优势,依托这些残疾人协会和文化组织带动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

(三)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推进城乡残疾人文化建设。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造成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之间的差异,开展残疾人文化工作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应在城市所有街道、社区全面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在农村的乡镇和重点村部分开展文化服务;经济欠发达省份,80%的城市街道、社区要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并在农村试点性开展文化服务。从目前看,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确实还不具备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的能力和条件,但不能因为不具备条件就可以放弃农村残疾人享有文化服务的权益。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是开展残疾人文化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我们思想认识上是否到位,有没有克服困难、因陋就简、创造条件的精神和魄力。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可以先尝试地搞一些农村残疾人文化活动试点,有点就会形成面,最终目标还是让广大农村残疾人也能尽快地享有基本的文化服务。

(四)要创造条件,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他们更适合从事某一特长性专业。实践证明,通过自身的文化艺术特长和技能从事文化创业是残疾人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残疾人改善自身生活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搭建残疾人文化创业的平台,将残疾人文化创业与残疾人自主创业和集中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残疾人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在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扶持培育的八个省级“残疾人文化创业示范基地”已经初见规模,苏州市拿出该市著名景区拙政园边的一大片黄金宝地作为残疾人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培育文化产业项目上取得很好的效果,说明江苏省在在残疾人文化建设方面是有战略眼光的。希望各级残联能从江苏省的做法上得到启示,把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作为残疾人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残疾人就业工作衔接起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和落实残疾人文化创业的扶持政策,探索残疾人文化艺术产业投融资渠道,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多种资本投入,采取政府扶持、残联引导、加大投入、减少税收、定向收购等办法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在当地一些产业园区、景区、商区,开设残疾人艺术品店铺,开办残疾人文化街,扩大残疾人文化的影响。

(五)要运用社会化方式,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文化建设。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推动残疾人文化发展,单靠残联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要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文化的宣传力度,鼓励、引导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单位、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关注残疾人文化,支持、参与残疾人文化服务。要重视培育发展文化助残志愿者队伍,邀请一定数量富有爱心、热衷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文艺团体的退休人员作为残疾人文化活动指导员,参与组织残疾人文化活动并进行艺术指导。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能够更加有力地促进残健共融。

(六)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残疾人文化示范市的辐射带动带动作用。中国残联去年下半年提出创建残疾人文化建设示范市,目的是推动11部委文件精神的落实,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一批在省内突出、区域领先、全国有位的典型市,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在本省推广、全国借鉴,由点带面地扩大辐射范围,从而推动残疾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创建工作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先后有80多个市(区)提出申请,中国残联综合权衡首批确定全国32个市(区)为创建示范市。需要强调的是,开展示范市建设不能为了创建而创建,而是要把开展创建工作作为推进本市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抓手,争取市委、市政府更大的支持、更实的政策、更多的投入。比如,苏州市政府常务会已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形成了政府负责、各部门分工、残联协调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了残疾人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资源配置上的同步规划、同等投入、同样服务。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了由市长挂帅、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分解成6大类27项任务指标,各司其责,定期检查。总之,创建示范市是政府行为,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分工、残联协调的创建原则,确保有一定的财政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创建任务指标落到实处,让广大残疾人切切实实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变化。各省可以把全国示范市创建的做法在省内推广,开展省级残疾人文化示范市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的辐射带动范围。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领导重视的问题。在我们国家,任何一项工作,领导重视起来,推动的力度才会大。实事求是讲,在各级残联一把手心目中,残疾人文化工作不如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工作重要,某种程度上会认为文化生活对于残疾人来说是锦上添花,是多少年以后的事,现在还顾不上。这种观念应该改变。如果20xx年前我们强调残疾人文化工作或许是有些超前,但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今天,在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我们还不去重视残疾人文化建设,那就是思想的落后。各级残联、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务必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法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全局高度认识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残疾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落实。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选配得力干部充实到文化工作岗位。要结合本地实际争取若干残疾人文化建设项目,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文化建设工作。

同志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广大残疾人的精神支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必须弘扬包括人道主义思想和自强精神在内的伟大的中国精神,必须凝聚包括8500万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力量。残疾人文化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迫切。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起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时代重任,激情投入,开拓创新,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全力开创残疾人文化事业的新局面。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十五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的日子,30年来,作为一个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我见证了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为她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感到欣喜和骄傲!今天,在她成立30周年的日子,我要衷心地祝福她!

1984年的3月,我应邀来北京参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大会,并当选为理事。那次大会给了我很多思考,我认识到,过去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开始改变了。基金会的宗旨是,理解、尊重、关心残疾人,这在当时对于许多身处逆境、承受痛苦的残疾人,如同温暖的春风,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成立大会的会场悬挂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会徽,我看到了“残疾人”这三个字,真的感慨万千,因为在此之前,我和许多残疾人兄弟姐妹都被称为“残废人”。残废人被认为是无用的人,是社会的负担,多少人都为自己是一个残废人而自卑,却又为无法改变命运而沮丧。而残疾人则是人道的、科学的界定,即一个人身体失去了部分功能,并不意味着失去全部能力,失去创造能力和做人的尊严。会徽是梅花的形状,象征着残疾人经历严冬也傲雪绽放的坚强品格,也象征着残疾人期待春天到来的希望。这个会徽是在一百多份图案中选定的,它凝聚着人们对残疾人的大爱与支持。

在成立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朴方同志,他坐在轮椅上,穿着厚厚的棉衣,脸上丝毫没有痛苦,而是充满激情和自信。当我握住他的手的那一刻,心里盛满了感动。朴方同志以自己的痛苦想到所有残疾人的痛苦,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不顾自己的病痛,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起,为建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奔走呼吁,倾尽全力。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不仅仅是一个基金会,它也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当基金会的牌子悬挂起来的时候,美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个梦想是朴方同志的,也是我们大家的。

今天在这里,我见到了当年创建基金会很多同志,三十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你们对待工作的热情,我想有那样的热情,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也想起鲁光同志,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说,做残疾人工作可不能有官僚主义。基金会的同志们爱残疾人兄弟姐妹,爱这项崇高的事业,并为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要向基金会的创业者们学习、致敬!朴方同志说,这个队伍的成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为残疾人服务为荣,要增强事业心,埋头苦干,通过千千万万件平凡细小的具体工作去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三十年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弘扬人道主义思想,积极调动社会大爱的力量,帮助很多残疾人实现了梦想,有的获得了轮椅或安装了假肢,开始新的生活,很多聋孩子安装了人工耳蜗,与健康的孩子一起走进学校,还有很多盲孩子也能读书了,知识带他们走向光明。基金会的工作体现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激扬了人间爱的精神。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成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社会意义,我们的社会各种偏见和歧视是存在的,基金会的成立树立了基于人的尊严、平等、互助、友爱的残疾人观,这是对世俗社会观念的彻底颠覆,意义深远。二是文化意义,基金会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注入了全新的、现代的涵义,仁爱要给予所有的人,更要给予残疾人。朴方同志在基金会成立前夕曾说:我希望,中国残疾人将不再是一个弱者,也不只是受到人们的怜悯与同情;我希望看到,他们同健全人一起,以顽强的意志投身国家建设,推动社会进步。这个预见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是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美好理想。

基金会开展了很多项目,与港澳台和国际的合作交流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和组织都积极加入到帮助中国残疾人的队伍中来。慈善事业是温暖人心的,它凝聚善的力量,播洒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去甘肃调研时把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五十万元钱交给县委书记,我说,希望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残疾孩子身上,帮助他们学习。县委书记和很多同志都流下了眼泪。我们的社会需要感动,需要爱的精神,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就是一个爱的精神的载体,帮助残疾人是我们的崇高使命。

基金会彰显了中国传统的仁爱理想和当代人道主义精神的统一,在道义上和行动上践行了人类社会最崇高的思想理念,即人生而平等,不应该因残缺而处于困境,人与人之间最高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关系是互助共存,社会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残疾人,让他们生活美好而有尊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帮助残疾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公认的成绩。

基金会的存在要靠坚实的财力支撑,更要靠良好的信誉和公信力作保证。近几年,一些基金会遇到了严峻的考验,接受了来自各方的监督和质疑,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残联对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工作非常重视,希望它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旗帜。残疾人事业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怀,也需要社会力量的援助,我们一定要发展好基金会,要把基金会做成最好的,做成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希望基金会今后继续加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不断创新公益项目,管理并使用好每一分钱,使基金会成为社会公众和残疾人信任、享有良好声誉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十六

今年是迎接党的“xx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实施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残疾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不断改善、逐步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工作重点,坚持不懈地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确保残疾人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一)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一是要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提高残疾人发展生产的能力。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标本兼治”的扶贫工作机制,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大扶贫范围,建立对口帮扶的扶贫模式,千方百计解决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使一批贫困残疾人在新农村建设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二是要大力促进残疾人平稳就业。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强化执法力度,依法推进分散按比例就业;扶持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开发公益岗位,重点扶持残疾人就业;发展残疾人特色产业,拓展残疾人就业领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从业。三是要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强化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降低残疾人就业创业门槛。四是要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优先将特困残疾人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特困救助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并适当提高救助标准,保障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及义务教育。要充分发挥残疾人福利基金和各类慈善机构的作用,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要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保障、改善、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

(二)全面提高残疾人生存能力。

一是要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残联组织办实事,残疾人工作见实效、残疾人得实惠的重要体现。要按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扩大残疾人康复受益面,完善社会化、综合化的防控和康复服务体系,多争资金、争项目、争人才(技术),重点突破,阶段推进,确保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二是要扎实推进残疾人教育。各级政府要整合多方资源,加大残疾人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特残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受教育水平,为残疾人全面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基本条件。要继续开展扶残助学活动,对贫困学龄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教育训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高考录取的残疾学生实行奖励和补助。三是要积极发展残疾人文体事业。要丰富和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和竞技体育,充分展示残疾人的才华,更好地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四是要进一步抓好残疾人的维权工作。推进残疾人事业制度化和法制化,依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这是残疾人工作的主题。要加强残疾人的信访和各种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防止发生侵害残疾人利益的现象。

(三)努力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

基础是发展的前提,要采取有力措施,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一是要健全组织网络,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完善残疾人专门协会。要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总体要求,巩固和健全城镇社区,农村乡镇残疾人组织。乡镇要将残疾人工作职责列入基层社会事务管理序列,城镇社区要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工作,要适度配备残疾人联络员,落实他们必要的生活补助,协助残联干部做好残疾人的服务工作,做到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工作到人,使基层残疾人工作有部门做、残疾人的事有人管。二是要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能力。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整合资源,综合运用政策、市场、社会公益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基层综合服务设施经费投入,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充实服务人员,配备服务设备,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用品用具供应、文化体育活动等综合系列服务。三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开展残疾人工作。按照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吸收新经验,借鉴新方法,广泛深入地听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残疾人的意见,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各级残联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摸清底数,了解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和生活、康复、就学、就业等方面的需求,逐人建档建卡,建立信息数据库和人才库,为科学决策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精选在残联会议上的讲话范文(17篇)篇十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郭庚茂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商丘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奋力开创我市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智慧、汇聚力量。

党的以来,全市各级群团组织在市委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各自优势,搭建平台载体,聚强工作合力,在助推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维护群众利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在服务大局上主动作为,适应了党政所需。各群团组织将开展的活动与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支持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其中,工会进行的职工技能大赛,团委组织的“十强促百强”、妇联开展的“春风送岗位”、科协举办的“院士制冷”论坛等活动,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在联系群众上广泛紧密,满足了群众所盼。各群团组织结合自身职责,把服务群众作为群团组织的工作生命线,聚焦就学、就医、就业、社会保障等群众所需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扶持、权益维护、公益助学、法律援助等服务,群团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一大批群众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三是在打造品牌上亮点纷呈,体现了群团所能。各群团组织坚持与时俱进,务实创新,探索做好群团工作新的方法途径,大力开展志愿服务、科学普及、帮扶弱势群体等活动,打造了一批特色工作品牌。比如,工会组织的“四季四送”、团委开展的“点赞商丘”、妇联开展的“最美家庭”、侨联开展的“根在商丘”、残联开展的“强基育人”工程等活动,获得了全国、全省的表彰。可以说,各级群团组织特别是广大群团干部职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全市群团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中央和省委始终高度重视群团工作。今年7月,中央高规格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这是建党以来以中央名义召开的第一次群团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的群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党的群团工作肩负着庄严使命。群团组织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今年9月17日,省委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对做好新形势下我省群团工作作了安排部署。省委书记郭庚茂在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发扬已有成绩,解决存在问题,完善薄弱环节,不断开创我省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这些都为我们与时俱进做好党的群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要求上来,结合我市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当前,商丘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胜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共同奋斗。我市群团组织联系着妇女“半边天”、工人60多万人、青年40多万人,再加上科技工作者、侨界人士等,数量和比重都很大,是我们动员各方面积极因素的重要力量。我们要高度重视党的群团工作,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鲜明导向,切实把群团工作作为凝心聚力的大事抓实抓好,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使商丘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无往不胜。

下面,就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我市党的群团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始终增强政治意识,切实把握正确方向。

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只有牢牢把握政治性,自觉做党的政治意志、政治主张的贯彻落实者,积极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群团组织才能为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出贡献。把握不住政治性,群团组织就容易产生脱离党的领导的倾向,就会庸俗化,就会成为一般社会组织,甚至会走向邪路。第一,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党同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各级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始终做到跟党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立场坚定,在严肃斗争面前旗帜鲜明,敢于发声亮剑、敢于冲锋陷阵。第二,要突出抓好政治引领,做到旗帜飘扬。党的群团组织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举得高、守得住,引导广大职工、青年、妇女以及社会各阶层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所开展的各种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唱响时代主题和主旋律,引导广大群众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进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第三,要支持放手开展工作,更好发挥作用。党的领导不是代替群团组织,而是要支持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在具体工作中,群团组织不仅不能在工作上束缚手脚,而且要从自身特点出发,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独立自主开展工作。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群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最广泛地吸引和团结所联系的群众,让党的领导通过群团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到广大群众中去。

二、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离开了群众性,群团组织就容易走向官僚化、空壳化。只有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群众,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才能不断夯实基础、增强吸引力和号召力。指出的群团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在我市来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机关化方面,有的群团机关自闭于机关大院,离基层远、离群众远,存在衙门作风,存在“高位截瘫”的现象,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存在“空壳化”问题;在行政化方面,有的群团组织过分依赖行政方式开展工作,习惯于自上而下泛泛发号召、提要求,习惯用召开会议动员群众、用行政命令下达任务、用文件传真发号施令;在贵族化方面,有的群团干部把到群团工作当成跳板,沉湎于自我设计、投机钻营,热衷于拉关系、搞交易,很少思考工作、为群众服务;在娱乐化方面,有的群团组织过分依赖娱乐活动开展工作,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重场面不计效果,往往有乐无教,形式主义突出,等等。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说,都是作风问题,是脱离群众的问题。我们要重点围绕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满腔热情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各群团组织和所联系群众的感情和关系。一要主动融入群众,让群团干部更接地气。不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就不了解群众诉求,群团工作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群团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走出机关,到群众中去,经常与所联系的群众拉家常、交朋友,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努力成为所联系群众的知心人。比如,工会要广泛了解我市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切合工人需求开展活动,真心实意帮工人解决问题;妇联要准确掌握广大妇女儿童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帮助我市广大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心理上的问题,为她们搞好服务。总之,要把我们的群团组织办成所联系群众的温暖的家,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相信群团干部是自己人。二要热忱服务群众,让群团工作更有生气。只有服务群众,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群团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群团组织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群团组织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以创造性的思维和办法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努力成为党心民意同频共振的纽带,成为群众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困难群众身上,有针对性开展创业就业、心理疏导等服务,尤其做好农村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群众的帮扶,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的阳光。三要积极维护群众,让群团组织更有人气。真正让群众信任、愿意跟你走,必须在关键时刻站稳他们的立场、替他们说话。要大力维护所联系群众的合法权益,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参与源头维权,依法开展个案维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办好各类维权热线,完善法律援助等维权载体和手段,逐步完善覆盖广泛的维权网络。要以解决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收入分配、妇女权益等问题为重点,为利益受到损害或侵犯的群众提供帮助。

三、始终保持先进特性,切实发挥群团作用。

先进性是群团组织履行职责使命的内在要求。只有突出先进性,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谋利,群团组织才能把自己所联系的群众组织好、宣传好、教育好、引导好,使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真正成为我们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一要引领风气之先。群团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勇开风气之先、倡导时代风尚。引领商丘风气之先,就要大力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学习“商丘好人”精神,引导群众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要强化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养成,增强主人翁意识,深入开展向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宋静同志学习活动,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让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要积极推动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培育良好家风,推进家庭文明建设,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引领全社会崇德向善、敬业诚信、遵纪守法、互助友爱、文明和谐。二要彰显品牌优势。正如我前面讲的,近年来,我市各群团组织突出工作创新,强化载体建设,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工作亮点和品牌。我们要持续探索走好具有商丘特色的群团工作路子,认真总结、运用好商丘群团工作中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大胆创新、积极实践、主动作为,力争把过去创造的工作品牌和工作亮点擦得更亮、更有成效。同时,要结合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特点,紧紧依托自身的联系对象、职能作用、优势所长,找准着力点,寻求突破口,进一步拓宽联系渠道,创新服务载体,打造服务平台,提高服务实效,努力创造更多具有商丘特色的工作品牌,不断提升商丘群团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三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常态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顺应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群团工作实效。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渠道。群团工作要找准和网络的结合点,努力打造“互联网+群团工作”新模式。无论是引领思想还是了解民意,无论是服务还是维权,都要善于运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采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沟通交流手段,既联系服务网下“有形的对象”,又联系服务网上“无形的对象”,形成群团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群众需求推动的服务群众新格局,让群团工作贴近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发挥作用。

四、始终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能力水平。

随着形势发展和社会变化,群众工作对群团组织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团组织要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格局,拓展组织功能,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团工作提供坚强保证。第一,要提高能力素质。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面对新的工作对象如何开展工作,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工作方法,群众诉求不一致如何积极回应,等等。这对我们群团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我们要加强研究探索,加强学习培训,加强教育管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第二,要扩大群众参与。群团组织作为群众自己的组织,如果没有涵盖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群众代表,将不利于群团组织吸引群众、团结群众。各级群团组织要更多把普通群众中的优秀人物纳入组织,多一点“下里巴人”,少一点“阳春白雪”,彰显群众性、普遍性、共享性。在群团组织的、委员、代表以及内部工作部门人员安排上,要明显提高基层一线人员比例,增强群团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心底里感到群团组织是自己的组织。第三,要夯实基层基础。群团工作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工作下沉,把资源和力量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真正做到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事往基层办。要在巩固已有组织基础的同时,加快新领域新阶层组织建设,按照提出的“自己建、联合建、引导好、打楔子”的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立体化、多层面扩大组织覆盖,重点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等领域和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延伸组织体系,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自己的组织,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组织。

党的群团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党的领导。在新形势下,各级党委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和改善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团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推动我市党的群团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把好方向。各级党委要把群团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纳入党委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带头抓,党政各部门要强化齐抓共管责任,工作中注意听取群团组织的意见,考虑群团工作的需要和群团事业发展的要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搞好指导。各级党委要坚持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把党建带群建作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实现党群工作“一体化”推进。要深入研究开放条件下团结引领群众的措施办法,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提高群众工作成效的措施办法,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措施办法,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是用好干部。要把选齐配强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和群团干部队伍,作为推动党的群团工作创新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注重选用有基层工作经历、善做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干部。要加大群团干部交流力度,推动群团机关干部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要持续加强教育培养,从严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群团工作特点的干部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群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四是抓好保障。要大力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如阵地建设投入、工作活动经费等要求。特别是基层群团工作者与群众直接打交道,有的身兼数职,事务繁杂,要研究出台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的相关措施,切实解决基层工作资源手段与其承担工作职责不相适应的问题。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全市各级群团组织继续团结带领广大群团干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开创我市群团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小学家长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8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习的心得和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

    最新学习破案心得体会(汇总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以下范文中的案例和经历都是真实的,这些作者通过写心得体会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优质爱国教育体会心得(案例20篇)

    爱国是热爱自己的国土和家乡,为它们的繁荣与发展而努力奋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爱国歌曲,让我们一起用音乐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吧。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爱国教育得到了更加

    实用乒乓球比赛活动方案大全(19篇)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参与者的需求和利益,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成功的活动方案,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指导。1、比赛时间:20

    2023年法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写心得体会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有助于我们提升写作水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作风是工作中一

    实用廉洁心的体会(通用16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某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下面是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廉洁自律,是我们作为公民、企业家

    热门一念之转读后感(案例20篇)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思考,也激发了我对自己的内心探索。以下是一些读者们对于经典小说的深入解读和评价,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考。在一条清澈见底、有着众多

    2023年空调市场调研报告(模板20篇)

    调研报告可以对市场行情、竞争对手、产品特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战略指导和发展方向。在阅读这些调研报告范文时,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优质维修车辆赔偿协议书范文(19篇)

    合同协议用来约定商务合作的具体细节,同时也规范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掌握了合同协议的基本要点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示例来加深理解。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本着友好

    专业国家补助申请书(模板19篇)

    转专业申请书是学生表达个人意愿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的一种书面形式,需要全面、客观地陈述个人的理由和目标。以下范文中的转专业申请书涵盖了申请者的转专业动机、目标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