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雅蕊2023年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实用8篇)

高三教案是为高三学生制定的一份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南,旨在帮助他们有效备考。不同教师编写的高一教案,展示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可以供我们选择和参考。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篇一

1、培养学生的自我感悟诗歌、领略诗歌中的精妙的能力

2、感受李贺的浪漫主义风采

1、通过鉴赏诗歌的美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

2、通过比较三首同题材诗歌的写作手法,拥有对同题材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

多媒体

一课时

一、导入

师:唐朝,是诗的天堂,更是李氏诗人独放异彩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幻灯)飘逸;“诗鬼”李贺,怪异;诗人李商隐,忧郁,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姹紫嫣红。这里我要隆重推出李贺,因为他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独领一代风骚。他以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他的描写音乐的佳作——《李凭箜篌引》。题目中的“引”是古体诗的标志。李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乐师,人气直追盛唐李龟年,有诗为证“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2分钟)

说到音乐,我们知道,它来无踪,去无影,如果用文字将它再现出来,绝非易事,何况是写得神采飞扬呢?可是李贺做到了,而且做的很精彩!让我们共同领略李贺的别样风采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听我范读这首诗,注意字词的读音。(原诗幻灯)(1分钟)

正字音:妪。

三、研习诗歌

(一)疏通文意,找出疑难问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浏览课下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让我们开始吧!(3分钟左右)

(生读)

师:如果你们在刚才自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你就把它提出来,看看我们大家能不能帮助你。(2分钟左右)(发动大家相互解决,谁能帮他?)

(二)鉴赏诗句

(师点拨联系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时的笑声——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师:那么接下来李贺怎么描写音乐呢?好全体女生一同来读下面描写音乐的句子。

那么下面描写音乐的句子触动你的是哪一句?它怎么打动了你?

生:“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师:为什么用玉碎摹写音乐?

(点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听到玉碎的声音,但通过玉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印象,我们猜测它破碎的声音也一定很美。)

师:你听过凤凰的叫声吗?

生1:没有,因为现实世界本没有凤凰,它只存活在神话传说中。

师:诗人为什么要拿这种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来写音乐呢?

生2:虽然没有这种鸟,自然也没有这种鸟叫的声音,但它是百鸟之王啊,我们就可以把所有鸟叫的美好的声音添加到它身上,让它无与伦比。

师:这一句是以声写声。(板书)

生:静,安适。

师:现在呢?它也绷不住了,粲然一笑,联想一下,很像兰花的花瓣绽开的样子。

师:还有让你动情的句子吗?

生:“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师:我们听过音乐,听《梁祝》,为之痛彻心扉,听《命运》,为之斗志昂扬,悲伤,天晴也是雨,振奋,则天雨也是晴。可见音乐先改变人的心情,而且“境由心造”,再由心情去改变环境,那么纵使晴空万里也能风雨凄凄,即使彤云密布也会化为艳阳当空!

师:还有吗?

生:“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师:“石破天惊逗秋雨”,为什么不是“下”秋雨呢?

(师点拨连秋雨都逗引下来了,应该是不由自主,其实是心甘情愿,音乐太迷人。)

师:还有呢?

生:“梦入神山教神妪”。

生:因为李凭的技艺太娴熟了,引仙人竞折腰,音乐太美了,那简直就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让神妪甘愿向李学习。

生:我觉得“老鱼跳波瘦蛟舞”也不错啊!

师:“老”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3:行动迟缓

师:“瘦”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生4:羸弱。

师:为什么这些老弱病残居然也跳啊舞啊?

生5:音乐的力量。

师:呵呵,音乐的力量真了不起!能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

生:还有“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生6:没有谁,自己。

师:为什么他不要自由了?

生7:我化用裴多菲的诗句来回答“若为音乐故,自由也可抛”。

师:真不错!

师:有个成语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其中“动如脱兔”是用兔子来形容人的动作迅速。其实也是在说兔子反应敏捷,动作迅速。而今露水斜飞而来却忘记躲避!可见音乐的魅力!

师:刚才我们一同品味了诗中的精彩,让我们再一起听配乐朗诵,重温音乐的魅力。

师:李贺描写音乐的时候重在从音乐效果来展示音乐别具一格的美,正是因为音乐无形,难于捕捉,李贺才剑走偏锋,这是智慧。就像清代学者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草树写之。”刘熙载说的就是侧面描写的方法。当我们在写作时正面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妨转到侧面,换个角度,就柳暗花明了!(以上15分钟)

四、比较阅读

师:提到描写音乐的佳作,我们便不能不说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有一精彩描写音乐的片断,咱们一起来背诵那一段吧: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同学们考虑一下,这两首诗描写音乐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8:《琵琶行》:以正面描写为主。《李凭箜篌引》:以侧面描写为主。

师:刚才我们进行同题材诗歌写法的比较也可以作为我们日后进行同题材文学作品鉴赏的一个角度。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加深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的理解,从而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2分钟)

五、练习

师:既然说到了比较阅读,我们就做个练习,看看我们有没有掌握这一比较的方法,咱们一同来赏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配乐读)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既然是《听颖师弹琴》,那么正面描写音乐的是哪几句?

生: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2、诗的后面几句写了什么内容?它们和音乐有什么关系?

生:诗人的感受,侧面描写音乐。

生:比较三首诗:李诗——侧面描写为主,兼有正面描写(昆山玉碎凤凰叫)。

白诗——正面描写为主,兼有侧面描写(东船西肪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韩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平分秋色。

六、拓展延伸

师:请看大屏幕,上面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概念(幻灯)

师:即使是侧面描写也各不相同:

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考场上安静极了,应考者都在认真思索。有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他想这不正是踏花么?表现了那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

有的在分析之后,觉得重点是在“马”上。踏花也好,归去也好,马蹄也好,都离不开“马”。于是就精心地画了一匹骏马,一青年骑在马上从花丛中疾驰,显得很有气势。

也有的人琢磨“马蹄”应是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着纷飞的花瓣。他想花瓣都被扬了起来,马蹄还不会“香”么!

众多的应考者中,只有一位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扬起,一些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的周围飞舞。

考生交卷后,考官一张张评选。当他看到那张蝴蝶纷飞的画卷时,就会心地笑了。这张画被评为最佳。

为什么最佳呢?考官作了一番评说,应考者也都非常佩服。

这考生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仔细地分析了题目,全面领会了诗句的含义,并找到了体现题意的巧妙的方法。

画题中的'“踏花、归去、马蹄”都是具体的事物,容易用图形表现,所以一般人都在这表面上下功夫。而题中的重点在“香”字上。这“香”是一种感觉,凭嗅觉所得,而绘画是让人从视觉上感受。如何在画面上体现出“马蹄香”来就很不容易了。让马踏花瓣太表面、也太直接了,也难突出那“香”味。用蝴蝶来烘托真是想法新颖。蝴蝶为什么追逐马蹄呢?不正是体现“马蹄”的香么。这“香”不是直接画出来的,而是观画者很自然能想到的,所感受到的。

还有“深山藏古寺”“竹索桥边卖酒家”。

以上是艺术领域的“侧面描写”。

文学领域的侧面描写是这样的:(展示幻灯)

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失态来表现罗敷的绝世美貌。

师:正面描写直观,侧面描含蓄,鉴赏时耐咀嚼、耐回味。写作时我们根据写作对象灵活选择,有形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正面描写,无形的事物我们可以侧面描写,当然也可以学习白居易迎难而上的精神,选择正面描写。目的是使我们的作文由直白变为蕴藉,有单一变为丰富,由呆板变为生动,使你笔下的景物更鲜活,人物更丰满,从而提高你的写作质量!

师:综观这三首描写音乐的诗歌,在写法上各树一帜,自有风貌,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李凭箜篌引》,以其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将李凭箜篌描写得精警感人,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采。清代方扶南这样评价:“白香山《江上琵琶》,李长吉《李凭箜篌》,韩退之《颖琴师》,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七、布置作业。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人生气的样子。

附:教学设计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本单元涉及两首描写音乐的佳作,但手法和风格不同,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鉴赏和比较。

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关照生活,以达到以此作为触发点带动对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李贺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浪漫主义传统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因为学习语文的关键在于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思维方式,积累知识,所以主要采用讲解、涵咏、感染、讨论法。让学生在讲解中积累知识,在涵咏中积累语言,在感染中积累情感,在讨论中积累思维方式。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篇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11分)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两句用“吴丝”“蜀桐”突出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借箜篌构造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b.诗的前四句虽然交代了弹奏的时间、地点、人物,但却并未按一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琴、写声,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之力,“空山凝云”一句,更有以实写虚之妙。

c.诗的七、八两句用语平实,说的是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就连皇帝也被乐声打动,突出了箜篌声的高亢嘹亮,李凭弹奏箜篌技艺的高超。

d.“梦入”两句,用“老”和“瘦”两个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蚊,突出本己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e.整首诗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达了对李凭演奏技艺的赞赏,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16.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对一个2分,全对5分。)

16.“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观乐声的起伏多变。(2分)“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2分)“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2分)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关于写音乐的诗歌?

明确:白居易《琵琶行》

问:谁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描写音乐名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补充: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板书:李凭箜篌引)

二、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却因为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最后因抑郁而死,年仅27岁。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世,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三、解题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箜篌:又名“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四、鉴赏诗歌

(一)诵读全诗,划分层次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清朝方扶南有过这样一段评价:“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已经领略过,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泣鬼”的。

二、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解题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篇五

1、读熟诗歌。

2、收集相关的文学常识。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比较《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的不同手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之美。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塑造的意境,读懂诗意。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诗歌的写法。

4、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在写法上的不同。

5、用学过的手法表现乐曲《赛马》,巩固提高。

一、导入新课:

清朝方扶南有过这样一段评价:“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已经领略过,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泣鬼”的。

二、自主学习

1、收集关于作者的资料。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

其作品继承前代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新奇瑰丽的意境。故后人称其为“诗鬼”。

2、了解作者李凭。

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3、认识“行”这种文体。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4、了解箜篌这种乐器

“箜篌”,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它一般有23根弦。

三、读一读,赏箜篌曲之美。

1、提生朗读,了解预习情况。纠错。

2、聆听录音,感受朗读的魅力,学一学。

3、自由朗读,体会诗歌朗读的'乐趣。

4、风采展示,比一比,谁的朗读最精彩:各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参赛。

四、交流研讨。

(一)、说一说,感意境之美。

1、要求:选取你喜欢的诗句,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塑造的意境。

(本题设计意图:李贺的诗是很难懂的,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明确:

例如:我喜欢“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句诗的意境是:那曲尽妙处的箜篌声,其凄婉动人,犹如一朵朵不胜寒风而呜咽悲诉的荷花,那晶莹的露珠,不正是它的声声泪滴吗?忽而,乐曲又彷佛想起了一阵阵欢愉的笑声,这大概是秋之骄子——那高雅不凡的幽兰吧?你看,它笑得那么欣悦,那么美好,笑得张开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犹如嫣然含笑的少女。

2、学生各抒己见后,总结:

(二)、议一议,明手法之妙。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箜篌曲之美的?

明确:

a.侧面烘托,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b.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c.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

(三)、比一比,解同中之异。

明确:

白居易的《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是直接描写,只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为侧面烘托。《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音乐本身着墨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写音乐,其余全为侧面烘托手法。

五、学一学,写乐曲之美。

听笛子独奏《赛马》,请大家试着用学过的手法把这段乐曲表现出来。

六、各抒己见,盘点收获。

七、布置作业:

1、默写诗句。

2、把课上描摹声音的语段整理成篇。

1、本节课紧扣目标设计,“读熟诗句—理解诗意—分析写法—比较阅读”各环节循序渐进,完成比较顺利。其中“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听到《赛马》全都活跃起来,写作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这让我很惊喜。

2、不足:因为时间关系,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些少了。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篇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两句用“吴丝”“蜀桐”突出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借箜篌构造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b.诗的前四句虽然交代了弹奏的时间、地点、人物,但却并未按一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琴、写声,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之力,“空山凝云”一句,更有以实写虚之妙。

c.诗的七、八两句用语平实,说的是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就连皇帝也被乐声打动,突出了箜篌声的高亢嘹亮,李凭弹奏箜篌技艺的高超。

d.“梦入”两句,用“老”和“瘦”两个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蚊,突出本己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e.整首诗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达了对李凭演奏技艺的赞赏,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16.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对一个2分,全对5分。)

16.“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观乐声的起伏多变。(2分)“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2分)“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2分)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篇七

课前预习:

1.读熟诗歌。

2.收集相关的文学常识。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比较《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的不同手法。

评价任务: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之美。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塑造的意境,读懂诗意。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诗歌的写法。

4、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在写法上的不同。

5、用学过的手法表现乐曲《赛马》,巩固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朝方扶南有过这样一段评价:“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已经领略过,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泣鬼”的。

二、自主学习

1、收集关于作者的资料。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

其作品继承前代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

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篇八

1.培养学生的自我感悟诗歌、领略诗歌中的精妙的能力

2.感受李贺的浪漫主义风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诗歌的美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

2.通过比较三首同题材诗歌的写作手法,拥有对同题材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唐朝,是诗的天堂,更是李氏诗人独放异彩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幻灯)飘逸;“诗鬼”李贺,怪异;诗人李商隐,忧郁,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姹紫嫣红。这里我要隆重推出李贺,因为他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独领一代风骚。他以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他的描写音乐的佳作——《李凭箜篌引》。题目中的“引”是古体诗的标志。李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乐师,人气直追盛唐李龟年,有诗为证“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深夜想念情人的句子伤感(精选18篇)

    在辩论中,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争论,可以促使我们开阔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辩论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实例和数据,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下面这些辩论范文都是精

    最新豆贴画制作过程 花瓣贴画心得体会(优秀18篇)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那么如何准确地理解和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中岗位职责的范例,希望可以给您一些

    六年级读书伴我成长演讲稿(通用8篇)

    安全演讲稿通常包括安全问题的背景、原因、解决方案等内容。小编整理了一些开学典礼总结的共性和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开学典礼的重要意义。六年级读书伴我成长演讲稿

    演讲稿写比较好 各类演讲稿参考(模板20篇)

    和谐社会追求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倡导积极向善的价值观。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比赛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演讲稿写比较好篇一一条条银线跨过山川、迈过河流,驰骋在

    2023年办公经费申请报告格式(精选15篇)

    撰写实践报告是培养自己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案例的整改报告,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办公经费申请报告格式篇一县民政局:我镇现有

    2023年化妆品销售简历自我评价(汇总9篇)

    请示是向上级或领导请教、征求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我认为我们需要请示一下这个难题。面对请示的要求,我们要理清思路,明确写作

    最新初一写作课第一堂课 初一英语课堂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征文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个人的成长和提升。写征文时,可以先进行头脑风暴,列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观点,再选择一个适合的方向展开。接下来,我们将分

    2023年高中化学醛教案(优质19篇)

    在教学过程中,高一教案起着指导和规范学生学习的作用。下面是一些初一教案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教学设计的启示。高中化学醛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1.感受秋天

    春天摘抄句子(通用11篇)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写一篇好的范文范本需要我们对所写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以确保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青年志愿者队长竞选稿 队长竞选演讲稿(优质17篇)

    环保标语应该注重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既有直白明了的口号,也有含蓄隽永的警句。创作环保标语时需要突出环保主题,以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行动。“垃圾分类,个个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