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马阴国(实用5篇)

时间:2023-10-08 作者:雨中梧最新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马阴国(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马阴国篇一

多年来,马银国守护着高川的山山水水,守护着国家的自然资源,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不懈地努力工作,马银国先后荣获四川好人、四川“最美地灾防治卫士”、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今年2月28日,马银国在高川乡自然资源所所长的岗位上退休了。生长于高川乡的他,对这里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我出生在高川,成长在高川,这里的一切我都熟悉,这里的人也都熟悉我。离开这我舍不得,把工作交给别人,我更不放心。”

因为放不下高川乡173平方公里的热土,也舍不得朝夕相处的6000多名父老乡亲,马银国毅然决然退而不休,返聘继续奋斗在高川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最前线,为大山深处的高川乡再次撑起一把“安全伞”。

工作日,马银国依然和往常一样,白天在乡里山头巡查,晚上回来做内业,记录情况、研究工作,一有空闲,还会跟年轻同事“补课”,把自己多年工作积累起来的经验讲给他们听。

“严谨”,这是高川乡自然资源所所长李洪春对马银国的评价。“别看他平时平易近人,聊起工作那可是一点不含糊。”对李洪春而言,马银国是亦师亦友的长辈,在马银国毫无保留的“传、帮、带”下,如今李洪春说起高川乡的情况时也如数家珍。

在德阳的儿子总是问马银国何时才能放下工作,去帮忙带孙子。这时马银国总会回答道:“组织信任我,叫我接着再继续干,高川乡的乡亲们也离不开我。”说起家庭,马银国有幸福也有愧疚,他总是将工作放在第一位,为了工作顾不上小家,但高川乡热情且淳朴的村民正是他默默坚守脚下这片土地的理由。

“回首自然资源工作的酸甜苦辣,我无怨无悔。”在采访最后,马银国笑着对记者说,虽然以前工作中,老百姓多有不理解不配合,但现在不会了,现在工作靠“刷脸”。“刷脸”一词,也有力地证明,马银国将自然资源工作干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马阴国篇二

他们是哨兵,从高山平原、大海小岛到塞外林场,看护着山水林田湖草沙,预报着地质灾害、海洋风暴,坚守着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这是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即将联合发布的2021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他们包括9位个人、1个集体,代表着自然资源管理系统150万名自然守护者。

守护是一辈子的事

那一年,董鸿儒19岁。他惜别新婚妻子,背起行囊,步行到县城40公里外的苏木山当起护林员。这一去就是一辈子守护。

如今已83岁的董鸿儒,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护林员、工程师、林场场长并兼任县林业局副局长、县政协副主席。

无论当林业局长还是县政协副主席,他都有一个要求:不去机关上班,留在林场。他带着林场职工,用42年,把荒山秃岭变成18.6万亩森林。

对姜文凯来说,小岛就是一辈子。千里岩是黄海中部一座孤岛,作为我国北方环境十分艰苦的海洋监测站,地处海路要道,观测数据对发布风暴潮预警报、确保航行安全十分重要。

从东边到西边240步,从南边到北边820步,从码头到70多米高的观测站370级台阶,在这个0.13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姜文凯守了25年,加上守护其他小岛13年,他把青春献给了海洋监测。

对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自然资源所原负责人马银国来说,高山峡谷就是一辈子。高川乡平均海拔1500米,山高路陡、沟壑纵横、险象环生,有汶川大地震形成的亚洲最大滑坡体“大光包”,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

马银国自编《守护生命安全》等宣传稿350余篇,把防灾减灾知识送到区内家家户户。173平方公里土地上,41年,他累计走了12万余公里。

用科技叩响自然之门

作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殷跃平守护的是三峡库区到青藏高原的地灾防治。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保障库区120万移民地质安全是重中之重。殷跃平持续跟踪研究库区地质安全问题,成为三峡库区地质安全的著名专家。他把三峡库区防灾理论,成功运用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特大滑坡工程治理。

传统看法认为每个滑坡都不一样,预警监测是世界难题。殷跃平提出滑坡有“共性”,均属斜坡运动,可以进行普适性监测,通过成灾机理研究,找到滑坡共性,建立预警模型,地灾监测预警走上科技支撑之路。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大鹏,是“与金子打交道的人”。金矿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山东探明黄金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但勘探开采深度较浅,超深部勘查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李大鹏所在团队通过创新成矿理论,实现鲁西归来庄矿田深部金矿资源量增加20余吨的新突破;在莱州焦家金矿带成功实施“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在近3266米处发现厚达25米的目前我国最深金矿体,攻克金矿深部资源勘查难关。

任秀波,作为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办公室主任,两次参加珠峰复测。2005年珠峰复测,他在海拔6500米以上区域作业达43天,在海拔7028米的营地写下入党申请书,在海拔7500米突遇特大暴风雪,冒着双手被截肢危险摘下羽绒手套进行20多分钟测绘作业,成功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获取三维坐标并攀登到海拔8000米。

2020年珠峰复测,任秀波有近两个月时间几乎一直坚守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多次前往海拔5400米的二本营和5800米至6300米的登山路线,给年轻队员培训登山和设备使用技能。

他们身后就是红线

他们是不可侵犯的岗哨,守护着一条条红线。

杭州市国土整治中心主任沈乐毅,从2015年起牵头组织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通过多规融合、优化生态、集约用地、都市农业、农耕传承创新模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54万亩,被原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评价为“杭州样板”。

对耕地保护无限热爱、对违法占地疾恶如仇,张辉作为河南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办公室主任,先后组织召开会议28次,出台文件16份,下发通知72次,暗访督导各县区28次,核查整改违法用地1100多宗、8300多亩。

钮栋梁是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多年来,他通过组织“夜鹰”“春隼”等行动,破获多起非法狩猎案,9名涉案人员被判刑。随着崇明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实施,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越冬小天鹅从2016年冬天的60只增长到2021年初的600余只。

守护岂止在深山。“最美自然守护者”还有一个集体,是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6位工作人员都是党员,均有硕士以上学历。他们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成为服务民生、方便市民的“店小二”。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马阴国篇三

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苏木山森林公园花香鸟鸣,风景如画。很难想象,眼前这片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几十年前曾是寸草不生的荒山。沧桑巨变的背后,有这样一位“塞上愚公”—苏木山林场原场长董鸿儒。

从昔日的荒山到葱茏的林场,以董鸿儒为代表的苏木山第一代务林人无私奉献,接续奋斗,建起了一片18.6万亩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如今,新一代务林人接过接力棒,努力让青山变金山。

从北京参加全国最美自然守护者发布会回来,83岁的董鸿儒心里依旧惦记着苏木山;已经入秋,天干物燥,他时常叮嘱苏木山林场现任党支部书记,也是老人的儿子董存战,要他带领林场职工注意防火,时刻巡山。

此时,36岁的护林员袁东东就在苏木山上巡山。防火关键期,他每天都要上山巡护。袁东东从小在林场长大,以董鸿儒为代表的老一辈艰苦奋斗,再造和扮绿苏木山的过程,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2016年,他从城市选择回到这片山林。袁东东感慨地说:“以董鸿儒为代表的老一辈造林人,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为我们留下了一座绿色宝库,作为新一代的护林人,我将会坚持以林为家,精心呵护好苏木山的一草一木,以实际行动守护好身后的这片绿水青山!

对于这次获得的国家荣誉,董鸿儒十分珍惜。在老人看来,这份荣誉应该属于他心中的苏木山。他说:“能去北京参加全国最美自然守护者发布会,我从内心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今后我要继续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中,当好最美自然守护者,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再做新贡献。”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马阴国篇四

太阳渐渐落下,月亮姑姑悄悄的降临。森林里唱着优美的催眠曲,陪小草们聊天说话的是一个个美丽的小星星,凉风习习,森林了的动物们和树木们都在睡觉,整个森林里非常安静。

可是谁也不知道,一场灾难正在悄悄来临。

第二天早上,最先发现情况的小鸟对年长的老槐树说在森林的边缘地区发现有人开着卡车,来到森林里,老槐树急忙召集大家,准备开一个简短的会议。今天一大早,老槐树清了清嗓子,空中的侦查员小鸟发现一种用两条脚的走路的的动物,率领一只只着圆圆的脚的东西来我们这里走来了,据说用两条腿走路的是人;而脚是圆圆的是卡车。我们不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所以才召集大家开会。“他来干什么?还用问,一定是来找东西吃的。”多嘴的小柳树说。“不,事情没那么简单。”梧桐树的话让大家思想了很长时间。忽然,大家感到一阵剧痛。低头一看,原来是人在用电锯锯着树,后来树一个个都倒下了。

几年过去了,森林里变成了一片沙漠。再也没有葱葱郁郁的森林,也没有可爱的小动物了。

所以我们不要乱锯树木,不然,我们的地球也会变成沙漠的!

最美自然守护者事迹马阴国篇五

浙江省杭州市国土整治中心主任沈乐毅很忙,一再推迟记者的采访,可坐下来谈起工作时,他又神采飞扬起来。

2015年,全国开展106个重点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杭州被确定为试点市。沈乐毅时任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处副处长,于是义不容辞地啃起了这块“硬骨头”。

没有经验可借鉴,只能迎难而上摸索出一条新路。沈乐毅经过充分调研,创新性地提出了具有杭州特色的“五个保良田”模式。经过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划定工作中杭州市新增划入大片优质耕地,使城市周边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25.20万亩,划定成果被评价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样板”。

2016年,杭州市余杭区探索推行田长制,沈乐毅当起了“推销员”。他总结余杭经验,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人。目前,田长制已经成为一项在全国推广示范的制度创新。后来,为了让“小田”变“大田”,沈乐毅又成了一位“策划师”,积极建议开展“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

“保护好耕地,就是守住老百姓的‘饭碗’田。”沈乐毅说,“这辈子若能做好这件事,值了!”

做好耕地守护者,有时也需要采取雷霆手段。2020年8月10日凌晨1点,在黑漆漆的深夜,一位中年汉子带领执法队员赶赴偷采沙现场。

面对当事人的顽固反抗,他纵身跳进水深10多米的沙坑,快速游到采沙船上,拉掉电闸、关闭机器、拆除设备,及时制止了违法采沙行为。这位汉子,就是河南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办公室主任张辉,常被同事戏称为“拼命三郎”。

1997年3月,张辉开始从事土地执法监管工作。他经常带领执法队员吃住在村里、蹲守在一线,与违法者斗智斗勇。2016年,张辉调入当时的漯河市国土资源局召陵分局任副局长。他主动要求分管土地执法,及时组建50多人的执法队伍,拆除非法砖瓦窑厂30多座、违法建筑120多处,复垦土地2900多亩,迅速扭转了当地土地管理秩序混乱的局面。张辉在漯河市开发区分局工作期间,当地连续4年实现违法占地零新增。2009年,开发区集约节约用地评价为河南省第一。2021年3月,张辉调任现岗位后,漯河市督察发现问题、历年卫片整改率等各项考评指标均稳居河南省第一,成为连续10个月新增违法用地问题“清零”的唯一省辖市。

“我将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脚下这片沃土良田。”硬汉张辉有时也会满怀深情。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环境日国旗下演讲(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2023年小学世界环境日国旗下讲话稿(精选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世界环

    最新俗世奇人的读书心得(实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最新幼儿园老师暖心寄语小班(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最新一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通用7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最新学生会换届大会新闻稿 学生会换届策划书(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

    2023年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心得(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实用7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

    于教师节的演讲稿(汇总9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

    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自我认知(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