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

时间:2023-12-16 作者:书香墨

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教职工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的重要文件,它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下面是几份教学工作计划,其中包含了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一

1、指导学生认读近义词,让学生自主发现词的精彩和趣味。

2、在读词语中发现词的规律,学会积累词语。

3、积累名言警句。

4、积累感叹句。

1、认识近义词,积累词语。

2、认识感叹句。

一、学习“读一读”

师:同学们我们早已认识了近义词,你能列出几组近义词吗?

生:说出已知的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组新的近义词。

1、学生认真读读每组词,边读边比较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比较。

3、让学生拍手对词。

二、学习“读一读”

1、自读词语,发现规律。

2、小组合作读词语,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归纳:这些词都是表示坚强的词

4、试着说几个这样的词。

5、齐读。

三、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自读句子,感悟句意。

2、全班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3、用钢笔描写一遍。

4、小组内试背。

5、推荐上台背诵。

四、学习“读一读”

师:下面我们一起去读一个成语故事。

1、生自由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有不会认的字可以问同学或老师。

2、把你从故事中了解到的内容说给同桌听。

3、谁能把成语故事说给我们听?

4、全班交流读故事的体会。

5、同桌之间讲述故事。

五、学习“探究与发现”

1、指名读句子。

2、讨论:这个句子写了什么?

3、谁还能从书本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来。

4、请多名同学说,说得越多越好。

六、作业

1、把成语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二

朋友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有了朋友的相伴,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充溢了阳光。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沟通,有的甚至有些自私,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朋友,为给小朋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寻找自身真正的朋友,设计了以“真正的朋友”为题的口语交际活动。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懂得同学间要互相协助,学会理解、宽容,学会与朋友资源,珍惜友谊。

收集有关珍惜友情的故事。

一、 谈话导入,初步感知“朋友”。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价。

二、听故事,揭示故事主题。

2.听故事《两个朋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谈体会。

(熊来了——顾自逃跑——自私

熊走了——笑眯眯——虚伪)

5.揭示文中主题:能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 分组讨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结合自身的体会小组讨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小组代表汇报推荐。

5.想象:假如朋友做错了事情,你该怎么办?

四、 拓展升华,加深感悟。

1.师生推荐收集的名人珍惜友情的故事。

2.多篇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感受友情的难得,知音难觅!

3.多媒体展示:中外名人珍惜友谊的名言。

有很多良友,胜于有许多财富。——莎士比亚【英】

4.真心大回放:朋友,我想对你说。(可以是感谢,也可以是道歉……)

五、课堂小结。

是啊,友情是珍贵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都应该明白了,只要我们真诚的对待朋友,真心付出,学会宽容,就一定会收获一份美好的友情,不论人生有几多的风雨,朋友一定会如伞相随!

六、范文阅读文章:

《平分生命》《犀牛和犀牛鸟的故事》等。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三

1、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进行阅读欣赏,写一篇介绍文化古迹的习作。

2、通过学生自由练习,小组合作搜集资料,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积累词语,练习写字,并通过阅读文化古迹的资料,激发爱国热情。

写字,习作

习作

一些文化古迹的资料,毛笔和墨汁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读读:

1、出示“连连读读”,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3、连线,和同学交流。

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的写字板,同学们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一、引入阅读欣赏:

1、读短文,标记生字。

2、想办法解决生字词。

二、理解短文:

1、指名读文,想想罗马城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摘抄词语。

3、合作背诵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三、介绍一处文化古迹:

1、把收集到的文化古迹的资料和图片拿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介绍。

2、小组推荐成员在班里进行介绍。

3、评价介绍的情况。

4、展示资料和图片,张贴。

四、作业:

根据习作要求回家完成好作文。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仿佛走进了文化古迹的大观园,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好资料,我们的祖国有许多文明世界的文化古迹,让我们了解一下。

六、作业设计:

1、张贴搜集到的资料。

2、写好介绍文化古迹的习作。

一、指导写作:

1、围绕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来写,写清楚这一古迹的名称、地点、建造的年代和特点,以及与这一古迹相关的故事。

2、学生写作。教师个别指导。

二、修改习作:

1、生自己修改,同学互批。

2、展示学生的作文,集体修改。

3、进一步修改作文。

三、眷抄作文:

1、修改作文初稿,眷抄学生作文。

2、检查抄好的作文。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会了写介绍文化古迹的作文。

五、作业设计:

张贴优秀作文。

古迹名称 地点 形成 年代

特点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四

1、积累词语,感受同义词的异同,让学生自主发现词的精彩和趣味。

2、指导学生认读数量词,想象理解词意及用法,帮助学生积累。

3、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背诵中体会、感悟名言警句,并练习书写。

4、能将短文读正确,了解文章的内容,正确回答相关的问题,并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5、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指导学生把要点说清楚。

在读中积累词语,帮助学生积累。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指导学生把要点说清楚。

词卡

2

“我来试试”

一、读一读。

1、学生自读每组词语,边读边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认读词语

3、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4、 让学生选词填空

5、 齐读词语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师:赶快来读读这些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待会儿问问小组的同学。

2、小组交流,扫清生字障碍。

3、指名读,齐读

4、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看到这些词时,你眼前分别呈现出一些怎样的景象?

5、指名说

6、问:你觉得可以用其它的数量词来代替吗?为什么?

7、全班齐读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自读句子,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组读格言,交流讨论,不懂的问老师。

3、全班交流。

4、反复朗读,再读中体会、感悟。

5、比比谁写的棒

6、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格言。

一、读一读。

1、自读短文,要求正确、流利。

2、小组互读互听互纠正

3、齐读短文,思考:这篇短文和我们以前读地课文有什么不同?

4、读了这封信,你知道了什么?

5、同桌交流,指名说

6、再读短文,问:写信要注意什么?

7、你能试着写封信吗?

二、“探究与发现”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 指名读题,理解要求。

2、 齐读例句。

3、 自读句子,观察图片,想想该说什么?该怎么说?

4、 小组说

5、 指名说,比一比,哪位同学说得棒?

6、 你还观察到水的哪些作用?

7、 扩展升华:指导了水的这么多作用,你想说什么?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五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明确交际内容——掌握交际方法——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清楚表达,并能说得生动有趣。

收集书中人物

1.你们都爱看课外书吗:那么在这些书中肯定有很多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开展调查:你们都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列举出最受同学欢迎的几部书。

3.小组讨论:这些书那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书中的这几个人物?讲一讲这个人物身上最能表现他性格特点的一两件事情。

4.全班交流。

5.学生评价。

6.评出班上的“说书大王”个性化备课: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六

1.学习积累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2.体会诗句中赞颂的精神。

3.抄写、背诵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谚语。

4.朗读诗歌,懂得思考的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

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积累好词好句。

朗读诗歌,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2课时。

1.学生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

3.思考:这些词有什么共同之处。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很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一些,请同学说一两个。“倏地、转眼间、须臾”

1.自由朗读诗句,理解诗句含义。

2.讨论:诗句含义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全班交流。

4.老师点评。

5.学生朗读背诵。

1.同学自读自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用多种形式朗读,引导背诵。

4.学生背诵名言警句。

5.指导抄写名言。

1.自由朗读小诗,边读边想:你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思考令梦想成真”?为什么“思考令梦想成真”?

3.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自己地感受。

4.指名有感情朗读。

教师介绍: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精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1.自由读相声片段,说说:这段相声讲了什么意思?

2.全班交流:带点词语是什么意思?

3.你读后,有什么发现。

4.交流自己的发现。

5.交流学习方法。

6.拓展训练: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7.教师总结:

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知道这一点,对我们正确阅读、写作大有好处。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七

教学目标: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阅读语文故事《语言的魅力》以及短文《猫》。

4、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2、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

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

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今天的“金钥匙”又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语文的什么钥匙?

2、指名反馈:(说明事物,为了让人认识更全全面,除了从肯定方面说明,还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指名反馈:文中列举了什么事例对这一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呢?

4、教师:你能不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5、拓展练习:

(1)猫十分喜欢吃鱼,从来不吃。

(2)妈妈性情温和,从不。

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无论大家从哪个角度出发,只要表达合理,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语文故事。

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出示:

(1)我什么也看不见!

(2)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

5、师导:这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老人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可是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6、指名反馈:师导:当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人们。

师导:当加上“春天来了,可是”时,人们。

7、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

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语言的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猫》。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猫的性格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猫的图片。

教学过程:

自主阅读。

(一)看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2、教师:我们班有谁喜欢猫呢?为什么?

3、教师导读: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很喜欢猫,他笔下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把握课文条理。

1、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

2、教师:从“阅读提示”中,我们知道了作者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做下面两件事情。

(1)找出介绍大猫和小猫的相关段落。

(2)想一想: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

3、集体反馈。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介绍大猫?哪些自然段介绍小猫?

大猫:第1-5自然段。

小猫:第6-7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短文。

(三)再读感悟,体会猫的性格。

1、引导学生把刚才自读的情况和同学交流:

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

2、集体反馈。大猫的古怪:既怪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对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既胆小又勇敢,母猫对小猫很尽责,公猫则毫不关心。

小猫的可爱:腿脚还不稳,就学会淘气;贪玩,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抱着花枝打秋千。

(四)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1、教师导读: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猫的古怪和可爱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好好地品味一下老舍的语言特点。

2、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老舍先生语言上的什么表达特点?

(1)通过性格的截然相反比较突出猫的古怪。

(2)处处流露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教师: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

(1)学生反馈语句。

(2)教师根据句子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体会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句。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

2、抄写文中划记得词语。

(七)教学后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教学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2、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谈到动物和植物就滔滔不绝、喜形于色,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动物或植物。

二、读提示,明确要点。

1、指名读题目,其他人思考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小结。

(1)抓住特点写。

(2)写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动作、习性等。

(3)写植物可以写它各部分的样子、习性、生长过程、用处等。

(4)可以写自己和动物或植物之间的小故事。

三、指导表达。

(一)怎样写植物。

1、写好植物的形态。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3、可介绍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4、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加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

5、要真实地抒发感情。

(二)怎样写动物。

1、要抓住动物的特征。

2、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3、语言要准确、生动。

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赏析、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八

教学目标:

一、我来试试:

1、读读比比形声字。

2、读词语。

3、读句子,想像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4、读记谚语,积累词句。

二、探究与发现:

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三、我的作品:

写话练习:我爱。

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教学重难点:

1、读读比比区别形声字。

2、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3、写话练习:我爱;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比比形声字。

2、读词语。

3、读句子,想像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4、读记谚语,积累词句。

教学重难点:

1、读读比比形声字。

2、读记谚语,积累词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比一比。

学生自己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说说你的发现。

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去掉形旁,声旁可单独成字。

二、读一读。

读一读,准一读准字音。

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了解一对反义词可组成词语。

你能选词说话吗?

三、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句子,一边想。

学生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内容。

说说你想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把它画出来。

四、读一读,记一记。

学生自己读一读。

表演读,比比谁读得好。

记一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2、写话练习:我爱;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教学重点:

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教学难点:

写话练习:我爱;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与发现:

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

说一说:在小组内说,并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导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二、我的作品。

1、出示写作的内容:以“我爱”开头,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2、学生根据写作主题想一想。

3、学生根据写作主题说一说。

4、写一写。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九

教学目标:。

读,写反义词.

规范写字.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读,写反义词.

出示几组反义词.

新对旧。

苦对甜。

光明对黑暗。

学生读,填.

再出示余下的几组自由读,填.

从身边找找反义词.

如:高对矮。

长对短。

圆对方。

快乐对悲伤。

写字。

出示生字“近”/。

师,生共讲“近”的特点.

师范写“近”.

生书写.

作业。

记住反义词.

填空:。

远对()黑暗对()讨厌对()。

丑对()旧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猜字谜.

阅读欣赏.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猜字谜.

出示第一例字谜.

读.

猜.

汇报:高.

自由读第二例后猜测.

写出几个字谜自由猜测.

一群羊中一只特别大.

猜一字()。

一人躲在门内.

猜一字()。

词语欣赏。

出示诗歌的幻灯片.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十

1.进一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3.通过故事明白一个道理。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故事内容。

课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听到一个精彩的故事。

二、自读,初步思考学法。

1.自读。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文言原文;注释;译文;阅读提示。

3.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根据学生的提议,制定学习方案。

预设:

初读故事,注意停顿。

与译文互现,了解大意。

疑难字词,注释帮忙。

把握停顿,读出韵味。

熟读回味,收获感悟。

但不需以教师的为准,可顺着学生的提议,稍作调整。

三、理解故事,感悟寓意。

1.采用适合自己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自己学。

2.把自己学习的收获和译文带到小组中交流。

3.汇报初学情况。

(1)指名读。相机画出停顿标记。

参考: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2)齐读。

(3)字词质疑交流。

3.小组长开启问题袋,试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熟悉课文。同时也为感悟做铺垫。

4.交流问题袋中的问题。

(1)蝉危矣,因为——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或“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危矣,因为——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危矣,因为——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2)他们不知这些危险,只知道什么呢?

蝉只知——高居,悲鸣、饮露,

螳螂只知——委身曲附欲取蝉,

黄雀只知——延颈,欲啄螳螂,

5.致命错误啊!快劝劝他们吧!

生自由说,在劝说中自我感悟道理。

6.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或经历过同样的事?说出来,让我们也引以为戒。

联系实际说。

7.齐读阅读提示,警醒自己。

四、拓展。

你怎么知道的?(进一步强调看注释的方法,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补充:刘向中国西汉文学家。编著了《新序》、《说苑》、《古列女传》3部历史故事集。

我们从注释中还知道,这个小故事选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既为谏,则所谏何人?所谏何事?若想知道这些,可找原文读一读。

2.这则短文寓意深刻,故事性强,你能将它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吗?

3.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就是其中的一块瑰宝,有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成语来自神话故事,有的成语来自民间传说,有的成语来自古诗词句,有的成语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来自寓言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来自寓言呢?课后搜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只知……不知……。

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十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5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赞美京剧的四字词语,练习用选择关系关联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

想一想这些词语中都在讲什么?

2.交流:这些词语都是赞美京剧的词语,且概括京剧的几个方面特点。

3.读一读,记一记。

4.你还能试着用四字词来描述自己熟悉的特点?

二、读一读。

1.自由读句子。

先读逗号前的句子,思考这一部分说什么,再读后面的,再思考。

2.再连起来读句子。

3.讲解“要么……要么……”表选择一项。

4.自学二、三句。

5.你能用这些词再造几个句子吗?

教学目标:积累名言,阅读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

2.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3.练习背诵。

二、读一读。

1.自由读故事,想想“游刃有余”的字面意思和比喻意思?

2.全班交流。

口语交际请帮帮我。

教学目标:交流求助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二.交流。

1.哪些情况下我们要向人求助,说给大家听听。

2.分组表演,小组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三.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习作:我的研究报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写清楚研究的问题。

2、能讲述清楚研究的过程和基本情况。

3、表达具体通顺,得出研究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搜集来研究它,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吧!

导出课题。

二、指导写作。

1.引导学生学习习作范例,认清研究报告的结构,打消学生对协研究报告的恐惧心理,激发写作热情。

2.学生交流:研究报告该写什么。

3.学生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列举出来,越多越好。

4.想一想:这些题目中,哪个问题我最想研究,最有研究价值,开展研究。

三.练习写作。

师巡视辅导。

同时选择典型习作随堂讲评。

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你想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

生自由习作、修改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十二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以比喻义为主词,并了解词的意义的丰富。

2、读与年龄有关的成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读名言,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追求理想的信心与决心。

4、激发学生积累古代格言的兴趣。

5、通过读短文,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民俗,同时引发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了解更多民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6、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去掉句子中“肯”字后引发的意思上的变化探究词语表述的程度变化带来到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

7、通过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了解怎样做热情的导游和文明的游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能清楚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以比喻义为主词,并了解词的意义的丰富。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去掉句子中“肯”字后引发的意思上的变化探究词语表述的程度变化带来到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想一想。

游戏导入,(老师说身体部位名称,学生指)。

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同桌检查词语,正音。

思:1、动脑筋,结合字典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看看这些词的意思有变化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这些变化和原义有什么关系?

谈:1、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表示身体部位的单音节词合在一起,意思发生了变化,不再指身体部位。师:这些变化后的意思就叫“比喻义”)。

2、想一想,为什么用“手足”指兄弟姐妹?用“骨肉”指自己的亲生子女?

结:总结。

二、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意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成语和年龄有关:“出生牛犊”“豆蔻年华”指小孩,“血气方刚”“年富力强”指年轻人,“精神矍铄”“老当益壮”是指老年人。除“豆蔻年华”外,其他词都表现出了人的精力旺盛,有志气,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3、多种形式练读词语。

4、选用一个词,描述一位相应的人。

5、交流自己收集的与年龄有关的词。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读古代格言。

2、大概的说说读后的感受。(通过读这些古代的格言,你明白了什么?)。

3、背诵并积累:这些简短的格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警示,让我们牢牢的记住他们。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自由朗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每句话。

2、读完这则成语故事后,和同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文章讲述了哪些国家的哪些民俗?默读短文,勾画答案。

4、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有些有趣的民俗?

5、你是怎么了解到的?课文介绍了哪些方法?

二、探究与发现。

读一读,想一想。

1、读句子。你发现什么?

2、听老师读句子,你能听出什么变化。(去掉“肯”字。)。

3、去掉“肯”字读一读,效果一样吗?

4、想一想,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肯”字表现出主动性。)。

5、小结:汉语言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一个词,一个字都能引起意思的变化和表达程度的深浅。我们用词用字要多斟酌。

三、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

2、明确要求,方法引路。

师:怎样的导游才是游客欢迎的呢?怎样才是文明的游客呢?

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4、角色扮演,互动交流。

5、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习作3――秋天里的节日。

一、引导回顾,引出话题。

1、说说秋天里有哪些节日。

2、你了解这些节日吗?说说他们是纪念什么的?(课件展示)。

二、引导发现描写点。

1、小组交流,人们都用些什么方式来庆祝这些节日呢?选一个节日详细介绍。

2、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师引导、归纳。

师:他将节日的场景描述的很详细。(有顺序、抓住主要特点、放大一个部分进行描写)。

他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反应出节日的喜庆的。(表情、语言、动作、心理……)。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倾听的孩子。

三、尝试描述,教师指导。

1、师:你们都很会观察、很会描述。现在,你们就把自己在节日里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小组里的伙伴听听,注意要说具体,说详细,还要抓住特点。这样,别人才能听的明白。

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作典型指导。

四、学生自由习作。

五、根据学生习作进行点评(可请学生在组内交流,互相点评)。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十三

1.掌握要求会认和会写的词。

2.领悟运用打比方的好处。

3.了解古人写诗的严谨,背诵有关炼字的名句。

4.背诵古诗《寒食》。

5.学习本组课文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习作。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及典故。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导入。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掌握后听写检查。

二、金钥匙。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给了我们一把什么金钥匙?

2.指名回答。(短文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能够把感受写具体,让人读了如身临其境。)。

3.回顾一下《黄果树听瀑》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找找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其好处。

5.选择校园内的一处景物练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打比方的方法。

三、趣味语文。

1.今天的趣味语文告诉我们的是一些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

2.学生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弄不明白。

4.交流讨论。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意思是为了吟得一个妥当字,把数根胡须都捻断了。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癖性是特别喜欢雕词琢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到,吟一吟不禁双泪长流。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意思是,为求得一个恰当的字,宁愿忍耐半夜的寒冷。

5.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人炼字的典故呢?

6.从古人炼字的这些名言中,你有什么体会?生自由谈。

7.练习背诵名句。

8.推荐其他一些相关的名句读一读。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四、古诗诵读。

1.激趣导入。

(板书诗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天前,我们刚学了两首描写景色的古诗。今天就让我们从诗歌的海洋中再采撷一朵美丽的浪花,添加到自己的诗库中去吧。

2.师简介一下“寒食”及创作背景。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诗人韩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游玩到暮色降临。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亮亮堂堂的。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感慨万分,提笔写下《寒食》。

3.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提出来。

4.交流对诗的理解。全诗的大意是: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春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烛火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5.采用全班朗读、同桌对读、小组读等方式将诗读熟。

6.练习背诵这首古诗。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黄果树听瀑,领略了青海湖迷人的风光,观赏了法国宏伟壮观的凡尔赛宫,今天,我们要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抓住景物特点,突出重点。

3.运用了打比方、拟人、联想等表达方法。

4.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交流、指导。

(1)介绍一个地方,可以是风景名胜、纪念场馆,也可以是一个村庄、集镇、城市,还可以介绍学校、院落、住房等。

(2)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是时间顺序,也可以是地点变化的顺序,还可以按方位和布局来写。

(3)印象深刻,有特点的地方多写一些,写具体。

(4)可以使用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使人容易明白。

(5)除了写眼前看到的,还可以写跟这些地方有关的`事情,可是你听来的,从书报上看到的。

四、小组讨论交流。

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组内说说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要求:

1.要具体说出景物的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说全。

2.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说,比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

3.要说出景物的特点。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根据三点要求在小组内互评,欣赏说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讲评)。

一、习作总结。

表扬写得好的,进步突出的学生,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交流习作。

请写不同景物、写出了特点、抒发了不同感受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可读全篇,也可读片段。读后,师生共同讨论、点评。

三、重点评议,指导修改。

选择一两篇带有典型性的习作,引导学生评议修改。(重点解决叙述顺序不清楚、内容不够具体、没有写出特点、语句不通顺等问题。)。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后同桌互读交流。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十四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了解汉字造字方法以及汉字的演变过程。积累反义词。

2、阅读短文《种植春天》。

搜集有关中国汉字发展过程的资料。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个什么字?

2、教师:这幅画展示了中国汉字发展的观察,你们能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中国汉字发展的历史吗?(展示搜集到的资料)。

3、教师引导:人们造字起源于图画和记号。但是毕竟能画出来的东西不多,所以有出现了许多造字方法。

4、教师出示资料,简介这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学生动脑猜一猜。

3、集体反馈。(一鸣惊人、座无虚席)。

4、补充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文中的几组词语。

2、指名反馈:这几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反义词。

4、教师和学生以对答的方式读这几组反义词。

5、再读,读中积累。

6、拓展练习,说书你知道的几组反义词。

1、教师板书题目:同学们,春天可以种植。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思考:

(1)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到词语库里。(2)短文讲谁种植了春天,他用什么种植?

2、指名反馈积累的词语。

3、教师指名反馈:是谁种植了春天?他用什么种植了春天?

4、教师引导:哪儿体现了农夫的爱心?

5、教师启发: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同学们,只要我们都献出爱心,伸出我们真诚的双手,相信我们的世界会像春天一样美丽和温暖。

1、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诧”等六个汉字。

2、用毛笔字书写“晋”“肯”“晨”,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钢笔、毛笔、水。

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书写时的注意点。

3、集体反馈,教师强调:“诧”“偶”“附”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窄,右边宽,左要让右;“寂”“畜”是上下结构的字。“寂”上松下紧,注意把宝盖头写得宽大些,“畜”上下写均等,横要适当拉长。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1、复习正确的毛笔字执笔姿势。

2、引导学生观察今天要写的字,说说它们的结构。

3、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虽然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是具体书写的.时候都应根据字的具体结构适当地变化。

4、引导学生观察“晋”“肯”“晨”写法的不同。

5、指名反馈,结合文章的图加以巩固。

“晋”:上下两部分,高矮相等,上下对正,第二横要注意拉长点。

“库”:上部分扁宽,下部分窄长,上下要对正。注意上面的横要拉长,竖要写得短点。

“晨”:上部分窄短,下部分宽长。书写时“日”要写得扁,“辰”的撇和捺要适当展开。

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7、赏析学生写的字,进行适当的评点。

你们看,虽然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是在具体的书写时还是有区别的。所以要把字写好,在写字前一定要先读字。

夸一夸他人的优点或特长。

了解你身边的人的优点或特长。

一、动员,激发学生乐于赞美他人。

1、教师先随意地赞美几个学生。

2、教师现场采访刚才被表扬的人的心情。

3、教师小结:同学们,赞美可以使人心情愉快,赞美可以使人充满自信,赞美可以使人精神抖擞……今天,我们就来赞美我们班的同学。

二、指导赞美。

1、指名读一读赞美他人时的注意点。

2、教师进行强调。

3、指导赞美方向。

(1)读题目,从中受到启发。

(2)教师启发学生说一说,还可以赞美同学的什么?

三、赞美进行中。

1、同桌互相赞美。

2、同学间互相赞美。

3、教师启发:回去赞美爸爸妈妈,你会怎么说?

4、教师组织学生模拟赞美爸爸妈妈的场景。

5、动员学生回家后赞美一下爸爸妈妈。

四、活动小结:同学们,赞美能给人一份好心情,赞美能给人一份自信,赞美能给人一种力量。真诚地赞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你们一定能够从他们的微笑中找到赞美的快乐。

五、布置作业:回家赞美爸爸妈妈。

:指导写题目为“夸夸”的作文。

:写习作的时候,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突出人物的某方面的特点。

一、指导读题目,明确要求。

1、先确定要夸谁,把题目补充完整。

2、用具体的实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指导选择材料。

1、指名说说你想夸谁,夸他什么?(学生先自由地说一说)。

2、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进行方向性引导,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夸。

(1)人物优秀的精神品质。

(2)好性格。

(3)特长(长处)。

3、教师小结:不管大家夸的是谁,首先要做到真诚,也就是你是真心想赞美他;其次要做到真实。就是你所赞美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事件也必须是真实的。

三、指导表达。

1、选择一个赞美的主题。

2、事件要能体现这个主题。

3、事件叙述要具体、生动。(注意对你所赞美的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做细致的刻画)。

4、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欣赏习作,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把习作读给被你赞美的人听,听听他的建议,然后再改一改习作。

语文乐园三教案(优秀15篇)篇十五

“读一读,记一记”中出现的词语让学生熟读并归类记忆。结合本单元的课文特点,除了这几个词语外,让学生拓展积累记忆一些有关描写人物外貌、心理的词语。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大都在识记和书写上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五年级学生,我们在识字教学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学词的能力,巩固提高多种识字学词的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并且要结合阅读、习作进行实践。以上词语,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做到读写正确,理解准确。对于个别不易掌握的生字,让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回顾历史,品味文化”。选编的几篇文章均出自名家名篇,几篇文章共同的特点是:叙事性较强,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发展变化曲折,让人读起来,回味无穷。

教学时,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大致能够把故事情节叙述完整。从中归纳总结:写故事,要明确写什么,想好整个故事的大致情节,注意写出故事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把事情写清楚。

为推广普通话,教材适当安排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普通话训练。这则“绕口令”目的在于训练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练习单字发音。学生发音熟练后,再尝试读绕口令。对部分方言区发这两类音困难较大的学生,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读准字音上,语速要求不可过高。

本单元的自主阅读《得过且过》节选自《南村辍耕录》,这是一则篇幅较短小的文言文,讲的是一只寒号鸟得意时骄傲自大,失意时得过且过。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诗的意义。通过自主阅读,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识记能力,对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疑会有很大的促进。阅读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初读课文。学好古文首先要熟读,读准字音,有些古文中的字音与现代文读法不同,可以利用书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熟读古文有助于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必要时教师进行范读。)。

2.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得过且过》所揭示的道理。并且结合阅读提示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本单元的“语文生活”是从课文《草船借箭》中选一个感兴趣的人物进行介绍。习作要求是:选择最能表现这位历史人物的一或两三件事迹进行介绍,注意突出重点,做到有详有略。同时表达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佩之情。

本次习作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习作之前让学生多搜集一些与这个人物相关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

第二思考自己介绍的人物究竟哪些品质值得自己敬佩,结合自己的这种感受,选择最能感动自己或最能够影响自己的事迹进行介绍。

第三介绍时注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条理清楚。

相关范文推荐

    春天写景的小学(通用17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性的作品,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断,它们的观点新颖,结构紧凑,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春天在哪里?春

    第一次撒谎小学生(热门16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还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表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王勃的故事(模板20篇)

    优秀作文有着清晰的思路和逻辑,能够引导读者思考问题、探索真理。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思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王勃的祖父叫王通,那是隋代的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优秀19篇)

    教学计划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使学习更有意义。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教学计划范文,探讨优秀教学计划的制定思路和方法。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

    升旗仪式领导讲话稿(实用17篇)

    领导讲话稿是领导者向员工传达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决策的重要手段。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值得借鉴的领导讲话稿,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演讲稿撰写产生积极影响。各位老师、同学

    税务会计综合实训心得体会(模板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人在写心得体会时的风格和思考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税务会计是将会计的基础理

    假如我是一只小虫子(汇总16篇)

    在优秀作文中,作者经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多样的句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随后,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海边玩耍的趣事(通用17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丰富的事例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欲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中带来帮助和启发。

    有文采的加油稿大全(16篇)

    加油稿常常通过鼓励、赞美和激励的方式,为人们注入正能量。在阅读这些加油稿时,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和动力,勇敢面对挑战。站在跑道上,努力奔跑吧!所有的

    演讲商务演讲稿(汇总13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提前预测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准备,增加应对突发情况的自信和应变能力。演讲稿范文的参考可以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演讲者,因为不同领域的演讲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