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LZ文人

读书心得是对于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和提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读书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读书心得有所启发和帮助。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一

音乐学习,就像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可用一般的学习理论为依据进行考察,从中来看它如何适应儿童学习的总体学习计划。从学习领域来说一个便利的音乐学习的方法可从三个领域考察发展,即认知领域、技能领域与情感领域。所谓认知领域就是涉及知识与事实的世界以及知识的应用与理解。

认知学习可用语言的阐述,它是明显的与可测量的。而技能领域涉及行动技能的世界,是身体与精神的结合。对情感领域的了解与困难颇多。涉及到感情、敏锐、态度与价值判断。总体来说,这些对于儿童了解生活是很重要的。在发展全面的音乐能力的时候,也要强调认知领域与技能领域的能力。音乐是高度综合的艺术,它发展人们的全部三个领域,但把它强调情感的发展作为首要作用。

如今艺术得到了普遍的注意与研究,它不仅对人们有益,而且它们引进学校课程后还改善了阅读、科学等“基础教学”学科。在学校中,艺术教学计划的新发展也使得艺术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第三章学习理论与音乐学习了解到布鲁纳关于认知理论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可以用于音乐教育实践的理论框架。布鲁纳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他强调说:“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与发展的理论。”在他看来,认知发展是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

在教学时,如果忽视认知发展以及它的各种制约因素与可能利用的机会,那确实是会出馊主意的。由此布鲁纳提出来三个系统或模式,人们也通过这个三个系统,从内心展示了他们对世界的体验。这三个系统是表演系统、图像或意象系统,以及符号系统。以上三种再现表象期是相互联系的。人的智力发展始终会沿着这三种表象系统的顺序前进。

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于创造条件与提供帮助,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表演式再现表象到映像式再现表象,到象征式再现表象。布鲁纳也指出,这三个再现表象期之间是怎样过渡的,“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尚难解答的问题。”在他看来,没有教学理论的认知心理学是元的放矢,忽视儿童认识发展的教学理论也将是一无所得。

布鲁纳关于动机思想对音乐学习的另一个方面也具有意义,他提出了学习的内在动机理论。布鲁纳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与动机。这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异常重要因素。他认为动机分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好奇心”、“竞争力”、“认同”、“互惠性”都是促使儿童学习的时间会更长、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师要充分注意促进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它们比“奖赏”、“竞争”等外在动机更重要。因为内在动机促使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

儿童的智力、身体与情感发育的一般特点可能是一致的,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是受年龄的绝对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条件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

教师要善于对儿童的能力做出判断,按个别情况与参考社会的预测标准来估计儿童的需要与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也随之增加,我们要把这种好奇心引导到积极的学习中去,一边是学习达到满意的程度。

儿童加入集体后,开始对其他文化感兴趣,也容易选择成年人做样板,这就意味着我们也是需要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钻研精神,起带头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适当的表演与批评,给予支持与关爱。同时要注意儿童在音乐方面生理成长特征。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二

学习使人进步。在闲暇时看书、广泛阅读书籍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大休闲方式,自己也不例外。但大多是看报刊杂志、教育专着、养生保健之类书籍,却很少看音乐教育理论书籍。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向我推荐了《指间下的音乐》这本书籍。

《指间下的音乐》由美国音乐教育家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编着的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的教育专着。读过之后充分感受到这是一本对音乐教师非常实用的书。书中的音乐知识理论、音乐教学案例及所介绍的的音乐教学技能技巧,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指间下的音乐》一书中提到“应该让学生像成年人一样直接进入音乐体验,进行音乐思考,由此将他们引入音乐的主题。”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主要是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音乐教学中,只有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培养学生感受、指间下的音乐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与感悟,进而陶冶情操,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外,引导学生正确地感受音乐是进行音乐联想与想象的基础。

在《指间下的音乐》书中,作者对小学各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均给予了明确的指导,律动、歌唱、乐器演奏,尤其指出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听音乐。

本学年,自己任教一年级,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以“娱乐性”为主的幼儿教育向“知识性”为主的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他们具有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模仿能力较强,抽象思维有待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每当让学生跟着音乐课前律动时,学生普遍出现脱离音乐而无规律的“乱动”。对于一年级孩子指间下的音乐的方式而言,确实重点就是要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即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想着听”,“动着听”等多元化的“听”的形式,使学生变“强迫地听”为“喜欢地听”,由“听而不闻”为“听而有感”;此外用肢体语言感受,通过舞蹈动作帮助理解音乐,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情境等,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感谢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感谢《指间下的音乐》,让我受益匪浅!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三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音乐理论的书,看看蛮有意思的。

很多概念是民乐的乐理中没有系统研究或记录的。很多人有这样一种错觉,就是绝对音高辨别能力比相对音高鉴别能力要更重要。事实上,比较音绝对高鉴别能力与相对音高鉴别能力就与比较苹果与橙子一样,是没什么意义的。绝对音高与相对音高的辨别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但是却互补的技术,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达到的。

绝对音高鉴别就与用眼睛分辨颜色一样,当听到一个音的时候,具有音高鉴别能力的人不需要调音器就可以告诉你这个音是什么。甚至有的人可以说出这个音是以什么频率的a作为标准音的。

经过观察,我发现,具有音高鉴别能力的人以学西洋乐器的为主,尤其是学钢琴的。而相对音高的鉴别,就是可以通过耳朵,听出音程关系,也就是说,具有相对音高鉴别能力的人不一定可以听出一个和弦里的每个音高,但是可以分辨出和弦的类型,比如说“大三和弦”一类。

通常我们在调音的时候,调地一根弦主要是跟标准音对,第二根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与第一根弦的音程关系来做调整,这就是相对音高鉴别的一个很常见的应用。那么,两样技术怎么合作呢?简单来说,相对音高鉴别可以告诉你和弦的性质,而决对音高鉴别可以告诉你和弦具体的位置是什么。

也许,有的人会有疑问,“如果一个人掌握了绝对音高鉴别,不是可以很轻松地找出听到的音程关系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可以听出不同的音高,却分辨不出和弦的`种类,和弦的类型与其说是一种乐理概念,更多是一种感觉。就好比我们学语言,笔画构成了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字,就好像音符构成了我们熟悉的音程,可是字只有放在句子里才会有准确的含义,就好像和弦,只有在乐句里才有含义。

有的人认为绝对音高辨别比相对音高辨别更为重要与直接,事实上不然,音乐不是由单个的音符组成的,相对音高辨别能力可以让你在听到音乐的第一瞬间,分辨出音乐的旋律性。

以《无穷动》为例,能够辨别决对音高的人听《无穷动》会听到很多升升降降的音,而只能够辨别相对音高的人,可能会发现中间有些部分其实是一个转调。

相信很多人也有这样一中经历,听一首歌,很好听,很喜欢,然后自己拉着玩,这是因为我们的相对音高辨别关系帮我们确定了旋律,但是当我们找到乐谱一看,似乎我们并没有找对调,这就是没有决对音高辨别能力的缺点了。

这两种能力,听起来很高深,但是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四

这个暑假利用假期时间好好拜读了由秦德祥、杜磊先生编著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经典方法》一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小学最为常用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卡拉博·科恩教学法、综合音乐感课程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六种音乐课堂教学的经典方法。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综合音乐感课程教学法。

在综合音乐感课程教学法中提及十条规律,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当学生盲目地回答问题时,你不要马上接受,而要表示惊讶地反问:“是吗?……你能肯定吗?……为什么你这么回答?……是这样?”这些提问的背后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以及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索问题和答案,有效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陷入一个怪圈,喜欢站在传授者的角度去思考课堂,掌控课堂。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能贴近答案的时候,作为年轻老师总是显得着急,容易打断学生,或者刻意去引导学生。虽然这样能把一节课的内容上完,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很多应对这个难题的方法。除了上面的方法,还可以尊重学生的“狂想”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多给学生鼓励的话,一些信任的拍肩以及一些带有安慰的微笑;永远不能满足自己的教学法和教材,否则就会僵化等等。

音乐的.本质,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艺术活动。无论是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中,都需要音乐创造力的参与,没有音乐创造力就没有音乐才能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五

时光荏苒,忙碌中20_--20_年年度的脚步已经悄然走远。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学年即将开始,我们在制定“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顾上一年的苦辣酸甜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参加教育活动,认真记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深刻剖析,所写材料受到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师德方面。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认为,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我认为:“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教书。作为“音乐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而“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照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所以音乐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关心、热爱,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对我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孩子,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他们是不公平的。说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完全是良心活,没有办法去准确地衡量!”我认她的话,所以我用爱心浇灌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三教育教学方面。

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我曾以节奏为主题让们来到操场上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每堂课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好及练习,这个项目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互相启发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来说比较深,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符号与同学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又要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

四教科研继续教育。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英特网里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我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学习各种音乐教育理论,利用间隙时间练习声乐技巧,为教学工作做好充实准备。克服困难学习计算机二级半,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六

《我的音乐札记》是作家肖复兴的“巨著”。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震撼感。

“这是为孩子写的古典音乐简史,对于孩子的心灵成长,它比音乐考级重要”。这是印于封面以及书背面的一段话,我想这便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也许是一本音乐家的轶事,因为这本书记载着许多对音乐,特别是对古典音乐有突出贡献的音乐家的成长历程以及一些特殊的经历。这也就是我所说的“不可思议的震撼感”的精华所在这处。

这一本书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不是所有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也不是一切成功都是“天赐”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都是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自己执着的.信念才能获得成功的。

比如说18世纪的音乐家莫札特,他的葬礼是凄凉万分,他没有钱去买属于自己的墓地,只是随便埋在了一个贫民的公墓里。他下葬那天,他的妻子正重病不起,最后他妻子再来找他时,连墓地也找不到了,可怜的莫札特死也不瞑目呀!他一生贫穷且早年英逝,但他虽然贫穷,可谱写出了大量不朽的流传于世的世界名著。这说明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付出才有回报,是要经历风浪的。

再说贝多芬,他从小双耳失聪,他听不见自己所创作的优美乐章,也听不到观众给予他的肯定的掌声和赞美,但他相信只要用心去“听”同样能创作出一批华丽经典瑰美的音乐。他是一个传奇,他曾经因为自己的耳聋而感到痛苦和屈辱,甚至想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是音乐让他最终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这一苦难。最终取的了成功。是他让我又一次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付出才能取的回报。

这一本书通过讲述多位杰出音乐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音乐并爱上音乐。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不是为了考级,加分而去学习音乐。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七

按照惯例,每年假期,学校都要布置一项作业就是要写一篇读书笔记,所以就想选一本跟音乐有关的书籍。很早就听说过,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不仅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和艺术家。

他兴趣广泛,有着深厚的学养,对文化艺术也有着诚挚的热爱和执著的追求,先后被国外数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从领导岗位退休以后,他还身体力行,积极推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创作,致力于文化艺术尤其是高雅音乐的普及推广。

于是,我就去百度搜了一下李岚清的在多所大学的讲话视频,一看就是两个小时,引人入胜。他说,人一定要有爱好,这样的生活才能够丰富,人活着也就比较快乐,从他的讲座里感到李岚清的音乐修养极高。

想不到,他老人家在过去的一年半中,跑遍中国20多个省市,300多所中小学,与超过10万名年轻人,齐聚一堂,让歌声、掌声和笑声连成一片海洋。他的讲座已成了视觉、听觉和心灵的盛宴。看过视频,异常激动,特意跑到图书大厦买了一本《音乐·艺术·人生》仔细研读,并做了摘录笔记,同时我也建议大家有时间都去看看他写的书。

最后,李岚清将自己对音乐的爱好与理解以及音乐对工作的帮助、对人生的启悟,以深厚的音乐素养和睿智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崭新的视野:我想送给大家的几句话是: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学习更有实效,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生活更有情趣,人生更加丰厚!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音乐爱好者!

音乐的修养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读了这本书,再加上平时自己的音乐积累,我现在感觉听一些经典的曲子,如果真正能够深入进去,就好比在读书,只不过是靠耳朵来“读”,那些有明的作曲家无不有着坎坷的经历,通过听他们的曲子,通常能给我们以鼓舞。

有时间就来听听音乐吧?音乐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八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一书,全书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音乐课堂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深入研究音乐活动的规律及实践的意义。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基础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基础教育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有一篇章提到得以情感体验为中心的基础教学,让我感触很深,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基础教学的根本就是要通过多种方法创造这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

我最得益的是第三章多元组合的音乐课堂,这是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看后我很有感触,决定在以后我的音乐课堂中也来一些这样的尝试,让学生们喜欢上这样多元化的形式和课堂,一改往日的漠然的态度,更加喜欢积极的参与和表现。可能我的构思还不完善,运用的不怎么的纯熟,但是我找到了一种潜在的新的希望。这些教育形态促使我们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进行反思,也为我们进行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音乐思维、情感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学。如果能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思维,通过音乐思维丰富音乐的情感体验,并在文化的大背景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那么就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中还重点阐述了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决定因素。比如说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尊重学生。教师的`权威不是靠所谓的威严树立的,而是靠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的。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时刻面带微笑,以婉转的声调感动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九

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己走过几年的历程。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广大音乐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验,在教学中扎实实践新课程理念,使音乐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动感和活力。但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样不少老师便片面认为,课堂教学上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会越高,因而在音乐课堂上频繁出现了老师“号召”同学们“掌声鼓励”,同学们就一起伸出小手拍着,“棒棒,你最棒!”,同学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评价同学也只是仅限于“你真棒!”,“你真勇敢”……这些表扬方式,使得音乐课堂上掌声不断,“你真棒”的赞扬声不绝于耳。

这些年的音乐教学经验告诉我,这种外在激励,在学生一开始接触时,都会视为一种动力,一种鞭策,但是长此以往,鼓励者会变成一种机械动作,被鼓励者也会习以为常,而起不到鼓励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多的外在鼓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发展。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提倡鼓励学生,并不意味着就是要在课堂上说几句简单的赞扬语,做几个赞扬的动作,而是要使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要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因此许多学校甚至上级业务部门评价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实践了新课程理念,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以至于出现许多音乐教师都喜欢在电脑上做文章的现象,本来用大歌片、小黑板可以解决的问题,却不惜一切代价,请人、聘人,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个人授课,后面千军万马为其服务。而效果呢?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在条件,设备不具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自身潜能,利用自身优势,创作性的开展教学,同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教师在执教唱歌课《谁唱歌》时,为了最大限度实际效果地体现以听为主的教学手段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便采用了先让学生听范唱两遍,接下来让学生跟琴模唱两遍,接下来便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创编歌词、小组讨论创编动作、小组讨论如何用打击乐器伴奏、小组合作创作绘画作品……一节课表现看来学生是能动起来了,气氛也很活跃。

但最后的检测结果却令人失望: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最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结果是只听见老师的琴声、老师的歌声,却不闻学生优美的歌声,更谈不上准确的唱准时值……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不外于老师对如何唱好本歌曲引导少,只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形式表现。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段话指出了我们过去的课程存在的问题:过分注意知识传授,忽视了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课改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可轻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是要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整合,即“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自己聆听歌曲,学生自己跟唱歌曲,一遍又一遍,最后是学生自己在录音带的伴奏下唱歌曲,表演歌曲,学生唱了整整一节课,至于难点、重点的乐句根本谈不上用琴来听辨、赏析、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说,新课程实际过程中,师生应互为主体,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洽的,在和谐中不断共同发展。

在新课改中,教师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新课程在各个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应获得新的提升,而不是下降。作为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实施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找准切入点。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才能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吧!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十

这个很荣幸的参加了领雁工程中小学教师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深刻的体会。而我今天要写的读后感,就是在培训上推荐的一本书——《中小学音乐教育》,它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先进行辅助的节奏练习,告知学生们歌曲中的重难点,这样做的优点是能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歌曲,但缺点是学生预先知道教学重点,很难活跃起来,甚至没有兴趣。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想办法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能力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十一

《音乐教学新视角》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系列丛书,是《中国特级教师文库》中的一本,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可见其后面强大的师资阵容队伍,这套系列从书。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多年来许多特级教师把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整理成文或撰写成专著发表,出版,为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很好的材料。本书的作者吴文漪,系江苏吴江人,1994年评为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音乐教师,音乐课程标准课题组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被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小学)的副主编。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潜心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欣赏中中心的综合音乐教学”和“文化中的音乐教学”的教学特色,在我翻看了几页后立即意识到这位特级教师这个称号绝不是“水”的,含金量极高。从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等各个方面对本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生动详实地讲解,给人以意犹未尽的畅快。

这个问题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音乐是听觉艺术的另一个含义是,只有把音乐的音响转化为人的审美过程,才能实现音乐的全部意义”的确如些,很多人说自己对音乐没有感觉,不来电,那是因为在音乐中,人是一种客观的形式,如果没有审美主体人去接受她,音乐也就失去了他自身存在的意思与价值,这需要欣赏者具备必须的音乐知识和欣赏能力,这样才能将物质的声音转化为具有内在精神表现力的音乐。作者尤其提到了,听觉表象积累,社会实践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是音乐思维的基础,音乐思维对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力,提高智力和记忆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让我们意识到音乐对人自身的更深层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这本书在细细品读后,感受到了此书不同其它以往的音乐类书籍:他摆脱了以往纯粹的案例教学,投入了更多的人文理念来充实书的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给人以更深层次地文化思索,对于那些喜爱文学的音乐教师会更容易产生共鸣。以往的著作基本上从理论到理论,从技术到综合地编写,过于抽象,平庸;那些以案例为主的教材则缺乏理论性,经验大于与科学,无法让人产生深刻的反思;而《音乐教学新视角》这本书则更多地从音乐与文学方面来阐述,对于喜爱文学的教师来说更能激起共鸣,同时给重视音乐技能忽视审美教学的老师来说有给予了深刻的启示,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教学来说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音乐人文类书籍。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十二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对自己课堂教学很有帮助的书。这本书是张娟著的《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整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融入游戏的音乐课堂;第二章:创设情境的音乐课堂;第三章:多元组合的音乐课堂;第四章:操作实践的音乐课堂;第五章:有章可循的音乐课堂。

读完了整本书,给我内心带来震撼的'同时也把我引入深思,为什么张娟老师能够让学生如此喜欢上音乐课,我想那是因为张老师一直秉循着“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书育人。要让学生喜欢音乐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音乐老师。怎样能让学生喜欢音乐老师,那就要取决于我们对教学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认真的去钻研教材,要懂得“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地“教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用教材创造性地教”,让学生乐于参与,自主学习,这都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教学态度。我这个学期主要教的是二年级低学段的学生,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在音乐课堂上融入游戏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节课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小孩子真正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不到十分钟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在一节课中总是唱歌,而是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去创编一些游戏或舞蹈等,利用多媒体的手段,结合说唱、表演、游戏、欣赏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音乐课当中找到趣味,让他们活跃起来,去感受音乐的形象美。

罗杰·诺斯说过:“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对于学生,我们需要拥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在教学中时时刻刻渗透德育和美育,让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美。

只有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成长心理去设计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让音乐潜移默化地走进孩子内心,从而促进其素质教育的全面展。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十三

很多概念是民乐的乐理中没有系统研究或记录的。很多人有这样一种错觉,就是绝对音高辨别能力比相对音高鉴别能力要更重要。事实上,比较音绝对高鉴别能力与相对音高鉴别能力就和比较苹果和橙子一样,是没什么意义的。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的辨别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但是却互补的技术,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达到的。davidlucasburge说过,绝对音高鉴别就和用眼睛分辨颜色一样,当听到一个音的时候,具有音高鉴别能力的人不需要调音器就可以告诉你这个音是什么。甚至有的人可以说出这个音是以什么频率的a作为标准音的(442,443,444……)。

那么,两样技术怎么合作呢?简单来说,相对音高鉴别可以告诉你和弦的性质,而决对音高鉴别可以告诉你和弦具体的位置是什么。也许,有的人会有疑问,“如果一个人掌握了绝对音高鉴别,不是可以很轻松地找出听到的音程关系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可以听出不同的音高,却分辨不出和弦的种类,和弦的类型与其说是一种乐理概念,更多是一种感觉。就好比我们学语言,笔画构成了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字,就好像音符构成了我们熟悉的音程,可是字只有放在句子里才会有准确的含义,就好像和弦,只有在乐句里才有含义。有的人认为绝对音高辨别比相对音高辨别更为重要和直接,事实上不然,音乐不是由单个的音符组成的,相对音高辨别能力可以让你在听到音乐的第一瞬间,分辨出音乐的旋律性。

以《无穷动》为例,能够辨别决对音高的人听《无穷动》会听到很多升升降降的音,而只能够辨别相对音高的人,可能会发现中间有些部分其实是一个转调。相信很多人也有这样一中经历,听一首歌,很好听,很喜欢,然后自己拉着玩,这是因为我们的相对音高辨别关系帮我们确定了旋律,但是当我们找到乐谱一看,似乎我们并没有找对调,这就是没有决对音高辨别能力的缺点了。

这两种能力,听起来很高深,但是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十四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的家庭里。他的童年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度过的。这对于他后来能有一些同情人民疾苦的诗歌与理论有一定的影响。

贞元十六年,他开始跨入仕途。元和三年被任为左拾遗。当时,唐王朝日趋衰落,一班权贵掌握了朝政。他们互相争权夺利,又不断横征暴敛,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面对当时的现实,白居易曾几次上策,力图改革弊政,结果反而得罪了当权者,几乎引来杀身之祸。

元和十年以后,他早年受佛、道两家影响的消极思想渐渐抬头,不过他后来在杭州、苏州刺史任上还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好事。会昌六年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白居易很爱音乐,也很懂得音乐,而且还会弹琴。他对音乐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与元九书》和《论礼乐》等几篇策问里。

首先,他认为,音乐是现实政治的反映。他在《策林》六十四中就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在《策林》六十九中又说:“大凡人之感干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而形于歌诗矣。”就是说,歌曲(音、乐)的产生是由于“事”刺激了人的情感的'一种结果。“事”就是与国家人民有关的社会事件,也是现实政治的具体表现。这种“事”如果与他在《寄唐生诗》中所说的“唯歌生民病”联系起来,就可知道他是主张歌曲应当写人民的痛苦和指责现实政治的弊病的。这种见解,在当时不能不说是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是很可贵的。

由此出发,他大声疾呼关键在改善政治,在《策林》六十四中他这样说道:“盖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而安乐之音由是作焉”。他对那些主张取消民间音乐专复“古器古曲”的极端复古派痛加批驳,他说,“臣故以为销郑卫之声,复正始之音者,在乎善其政,和其情,不在乎改其器,易其曲也”。他认为乐器只是发音的工具,乐曲是音乐思维所表现的形象,所以它们之为“今古”,与音乐的好坏无关。他警告那些极端复古派说:“言将此乐(雅乐)感神抵,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就是说,走这条路要改变现实犹如北去的车子要到南方的楚国去,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同时,他也不赞成以唐玄宗为代表的最高统治者,不管人民的疾苦拼命地搞民间音乐。他说:“故臣以为谐神人和风俗者,在乎善其政,懽其心,不在乎变其音,极其声也”。在《策林》六十二中又说:“国家承齐、梁、陈、隋之弊,遗风未弭,故礼稍失于杀,乐稍失于奢”。所以他认为必须“少抑郑声”,这样才能使音乐“和而不流矣”。在这个问题上,就其强调改善政治,反对极端复古派的谬论,反对统治阶级过分的音乐享受在当时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民间音乐的发展。

白居易还承认“声”对人有根强的感染力,他在《与元九书》里就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他认为能起“和人心、厚风俗”的教育作用才是“作乐”的根本目的。所以他很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思想感情,他认为“乐者,以易直子谅为心,以中和孝友为德,以律度铿锵为饰,以缀兆舒疾为文。饰与文可损益之,心与德不可斯须失也”。在这个问题上,他继承了儒家重视音乐教育作用和作品的阶级标准的观点。所以他在评歌唱艺术的《问杨琼》一诗里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就明确提出了歌唱艺术的“声”(声音美)“情”(思想感情)兼备的原则。他的这种看法就其反对当时流行的脱离作品的具体内容孤立地去追求声音美的形式主义观点来说,有其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必须看到白居易的一切见解都是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的。他认为,统治的巩固程度与能否了解民情有很大关系。他说:“圣人致理也,在乎酌人言,察人情,而行为政,顺为教者也”所以他提出“歌诗合为事而作”与“惟歌生民病”的口号,其目的无非是帮助统治者更好地进行统治,所谓“政之废者修之,阙者补之”,然后臻于“人之忧者乐之,劳者逸之”的升平世界。所以他一面反对极端复古派的谬论;一面又极力推崇古乐,要求“少抑郑声”限制民间音乐的发展,反对少数民族音乐与外国音乐等等。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十五

盼星星、盼月亮,我期待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今天,我要去参加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一堂音乐鉴赏课。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又一次来到了康桥国际学校,准备和帅气哥哥、咖啡姐姐等人一起开启音乐之旅。

我们先玩了热身游戏——“贴烧饼”。整局游戏下来,我虽然只被“贴”了一次,但玩得很开心。紧接着,我们进行了第二个环节——音乐鉴赏。帅气哥哥向我们介绍了一些音乐类型,比如:古典、流行、摇滚、爵士……但是,我每次举手回答问题时都太紧张了,刚到嘴边的话就像溪水倒流一样,又回到肚子里去了。就这样,我在第二环节没有品尝到胜利的滋味。

开心的时光就像天边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我们进入了第三个环节。这下可没之前两个环节那么简单了,我们被分成三组,各组准备一首歌。我们准备的歌曲是《追光者》,但是我们对歌词不熟悉,所以等我们组上台演唱的时候,只好借助帅气哥哥的手机才得以完成任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我们迎来了今天最后一个环节——杯子舞,用杯子打出节奏感。同学们听后都惊讶得张开了嘴,纷纷要求哥哥姐姐们先示范一下。他们的表演让我们震惊,迫不及待想试试。按照刚才的分组,咖啡姐姐开始教我们怎样用杯子打节奏。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可以像哥哥姐姐们一样熟练了。大家围成一个大圈,随着音乐用杯子打着节奏。我深刻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充实而有趣的音乐鉴赏课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无穷的魅力。

音乐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6篇)篇十六

音乐是人类文化之一,它远在人类语言文字之前就产生了。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几乎同人类发展的历史同行,无论是东方音乐,还是西方音乐,都蕴涵着悠久与美妙的历史之音。特别是在西方的文化长河中,音乐更是其中一朵灿烂异美的浪花,它历史悠久,光彩夺目。西方音乐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音乐也在不断的法杖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我国许多音乐学家投入到这一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中,其结果造就了许多的音乐史巨著,而本书正是其中之一。

《西方音乐史》立足于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背景下阐述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概述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到二十世纪的种种音乐艺术风格,介绍各种音乐流派以及其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使读者在认识到一众举足轻重的音乐家之余,更能了解到产生不同音乐风格与流派的社会背景和该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审美特征,从而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本书是一堂深入浅出的音乐历史课,对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和音乐爱好者也甚具参考价值。

本书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现象,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中世纪宗教与世俗音乐;复调的诞生和发展,以及14世纪"新艺术"蓬勃兴起。五至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论述了勃艮弟乐派、弗兰德乐派、以及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各种音乐。八至十章,涉及巴罗克时期,重点在于歌剧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器乐的状况和晚期巴罗克的两位音乐巨人----巴赫与亨德尔。十一至十二章,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首先对古典前期有所论述,然后分别讨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特别是贝多芬给予了较多的篇幅。十三至十六章,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不仅涉及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也对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勿需质疑,这本音乐史概述全面而详细。

整本书注重风格研究这一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乐风格演变作为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描述西方从古代文明到20世纪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音乐现象,把风格作为重要话题。诵读这本书,对于理解不同时期的风格及演变,乃至更多地去理解西方音乐,有很大的帮助。作者已阐述了自己编史的目的是为了力求在阐明作品意味前提下,概要的勾画出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作者在描述西方音乐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定要重视音乐作品风格在音乐历史发展这一历程的重要作用。看西方音乐史必须从音乐的起源看起,回顾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资料收集和故事记录开始的。从对西方音乐史的相关资料我知道,许多音乐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记载音乐起源、发展以及伟大的作曲家。而音乐史至今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早期音乐史料少,且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基础,只能凭极少量的记载,辅以一些雕刻、建筑来追溯古代音乐,当然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直至今天,在人们陆续发掘出的约40件古希腊乐谱中,大多还都是些残缺的片段。因此有人认为,把中世纪作为西方音乐的开端更为合适,因为这时才有较多的音乐作品以乐谱的方式记录下来,直接传演影响后人。然而,从古至今大多数的音乐家们都要把西方音乐的源头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这是因为音乐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技艺。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但是古希腊音乐的文化精神却深深地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发展。西方音乐经过多年的研究,书中把它划分为七个时期: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现代时期。这样划分,对于把握每一时期的音乐家和音乐家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西方音乐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的美决定了它的价值之所在,这种价值是可以使全人类接受的。当然也可以为中国人接受,因此西方音乐史研究必将在中国长期开展下去。也对我们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范文推荐

    入党个人评价意见大全(16篇)

    入党不仅仅是一张党员证,更是一个人品的象征和政治的担当。入党申请书个人述职材料的范文,可供党员候选人参考和借鉴。要入党了,但是个人评价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本站小编

    疫情企业复工的应急预案范文(15篇)

    在现代社会中,应急预案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备措施,不可或缺。下面是一些已成功实施的应急预案案例,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公司新

    员工个人身体情况辞职报告(热门20篇)

    情况报告通常包括引言、情况概述、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结论等多个部分。通过阅读以下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撰写情况报告时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并学习如何提高报告的质量和效

    银行转正自我鉴定(精选16篇)

    转正自我鉴定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身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转正自我鉴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大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写一份

    如何做一名学习型好党员(精选15篇)

    通过学习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学习总结,我们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第四,“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必须树立正

    触电伤亡事故处置方案(模板17篇)

    在编写计划书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前做好周密安排。引用计划书范文的经典案例,可以使我们的计划更具说服力和可行性。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美容培训心得大全(22篇)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以下范文中,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参与培训的体验和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仅就我参加公司今天

    董事长新年酒会致辞(热门19篇)

    写一篇好的致辞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在演讲中,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或历史事件可以提升致辞的影响力。大家新年好!即将过去,我们马上要迎

    我心中的小康初中(优质23篇)

    9.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优秀的作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感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起“小康”这个词,其实我还不是很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持词(通用19篇)

    欢迎各位嘉宾莅临,我将担任今天的主持人,带领大家共同参与这个令人期待的活动。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主持词的例子,希望对你的主持工作有所帮助。怀远县开发区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