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翰墨

心得体会是深入思考和总结后的珍贵财富,对于个人成长很有帮助。随后,我们将浏览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借鉴。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一

《论语》十则读后感触频多,我感觉到了一股让我兴奋的奇怪的感觉,为什么让我兴奋呢?因为它给我一股学习的冲击力,让我们走向学习的快乐时空。

特别是“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举个例子吧,开学时,班长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另外“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给我感触很深,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忍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二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誉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经典。每次读完《论语》都会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深度的洗礼和启迪。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分享自己对于《论语》的心得体会和思考。

第二段:博大精深的“论语”

首先,笔者惊叹于《论语》的博大精深。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民生。其中的许多思想和观念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论语》共20篇,其中每一篇都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例如“学而篇”重点讨论为人处世的道德;“八佾篇”强调治国理政的规范和底线;“微子篇”则让我们明白做人要有仁爱之心的真谛。总之,《论语》涉及人生哲学、政治理论、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多个领域,让我们在涉猎其文时会不断地被启发,而这种启迪其实是可以贯穿我们的一生。

第三段:学以致用的“论语”

其次,笔者深受《论语》中所强调的学以致用的原则的影响。孔子说:“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意思是我们只有真正地品尝到知识的甜头,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价值。学到的东西不仅要知道,而且要用起来。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才不会让我们盲目、无法自控,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地摸索,使我们变得深刻而细致,就像孔子所说的:“行有不得者,何以止之?”我们必须实践求真的哲学,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四段:人际关系的“论语”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承载着孔学传统,而且体现了我们在今天和未来的人际关系中面临的问题。《论语》中的一个著名观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尊重别人,不要给别人带来伤害。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那么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就很难取得成功。另外,《论语》中还提到了要遵守礼仪和道德规范、树立起了“君子修道而不修身,其余洁诸?”这一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和原则都体现了孔子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是我们今天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遵守的原则。

第五段:总结。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论语》中获得许多的启示和指引。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人的古道热肠。我们可以感谢《论语》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更要学习其中蕴含的美好品质,并努力将其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指导问题,去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更要践行其中的道德准则和学习方法,去感化我的志愿服务对象,实现我和志愿者团队的共同目标。相信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们会越来越接近孔子的伟大思想,带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三

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之一,早在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这样一部充满智慧的经书。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这些言行记录下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读论语,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及修养。

首先,在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孔子的深邃思想。孔子的思想是深邃而广泛的,在论语中,他的思想包含了宇宙的法则,对于社会、人性、政治等问题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例如《论语·八佾》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深刻表达了孔子对于道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说明了一个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要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执着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生命就有了意义。在学习中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我也会联想到这句话,内心感到特别深刻。

其次,阅读论语也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论语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例如孝道、忠诚、和谐、务实等等。这些中华文化元素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源。当我们读论语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种民族精神中,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厚重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深邃。读论语,静坐思考,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在现代社会中驾驭自如。

此外,读论语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修养。孔子在论语中谈到过很多对人生有益的话语,例如:诚招勿疑,自抱柔蓝,而后施行之,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地面对一切,这样才能让我们走向胜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都能化用孔子的智慧,把他的思想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读论语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还能提升我们的道德品质,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读论语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感,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修养,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行事更加从容自如。因此,我建议大家多读读论语,将孔子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让它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引。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四

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丰富见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思考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工具。通过读书心得体会的汇编,我们可以系统总结自己对不同书籍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读书心得体会的汇编对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每次阅读一本书籍后,通过写读书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和思考。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巩固自己的所学,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此外,读书心得体会的撰写过程也促进了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思考书中的观点和启示,我们能够形成独立、批判性的思考方式,提高思维深度和广度。

读书心得体会的汇编要求我们用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无疑是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的绝佳机会。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通过读书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可以锻炼撰写文章的逻辑思维、信息组织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而对自己所读书籍的心得体会的详细描述,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使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读书心得体会的汇编,我们可以将自己在不同书籍中学到的知识和智慧进行整合和汇总。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使我们思维更加系统和全面,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书籍内容的记忆,方便今后的复习和研究。此外,读书心得体会的汇编也是一种对自我成长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学习方法和效果。

要进行读书心得体会的汇编,首先应该明确自己想要记录的书籍数量和时间跨度。然后,将每本书的核心内容和自己的感悟进行整理和总结,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可以按照时间、主题或者作者进行分类归纳。最后,将所有的读书心得体会进行整合和汇编,并进行二次检查和修改,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结:读书心得体会汇编是提高学习效果和写作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同时,读书心得体会汇编也是一种对自我成长的整理和总结,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提高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读书并进行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的习惯,以走上持续进步和成长之路。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五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厌恶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样能够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立刻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就应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完美,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明白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就应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应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应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就应坚强应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透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六

第一段:引言(150字)。

读书心得体会汇编,是一种将多本读书心得体会进行整理和归纳的方式,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读书籍的内容。读书是一种探索和启迪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和感悟,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内心的世界。本文将通过五个主题,展示读书对于个人心灵的沉淀和成长,希望可以与读者分享我的阅读心得体会。

第二段:自由与奋斗(250字)。

人生需要自由,却常常被现实桎梏。在阅读过《1984》这本书后,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描述了世界上一个极权主义统治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受到严格限制,他们甚至因为自己的思想而受到迫害。阅读过程中,我对于自由的渴望与对压抑的恐惧产生共鸣。书中的主人公为了保留自己的思想自由和尊严,勇敢地和统治者抗争,这种奋斗的精神使我深受鼓舞。通过阅读,我明白了自由不仅是一种权益,更是来自内心的决心和努力。

第三段:爱与理解(250字)。

阅读《小王子》这本书,我被作者对于爱和理解的阐述所感动。书中讲述了一个小王子和他在不同星球上的奇遇故事。小王子对于地球上的人们,尤其是成年人的无知和缺乏同情心深感忧虑。他不将人们的错误归咎于他们,而是努力去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和动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与理解是我们拥有的最强大的武器。只有通过理解别人,我们才能找到共通点,打破隔阂,建立真诚的关系,实现心灵的沟通和和谐。

第四段:勇敢与宽容(250字)。

《红与黑》是一本以勇敢和宽容为主旨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朱里安·索伊维涅通过勇敢地追求梦想和心爱的人,以及对他人的宽容和谅解,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勇敢并不只是表面的勇于面对困难,更重要的是勇于去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而宽容的态度,则是能够让自己和他人都得到解脱和救赎的良方。

第五段:知识与智慧(300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过程是我们汲取知识和智慧的源泉。阅读《论语》这本古代经典,我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深度。孔子的思想给我启示:知识的积累不只是为了个人的提升,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他人和社会。通过阅读,我理解到知识是自由人最宝贵的财富,它可以赋予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智慧则是知识的涵养和运用,它可以指引我们通往正确道路,让我们以善良和智慧来对待世界。

结束语(100字)。

通过整理自己的阅读心得,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书籍背后的深意和思想,同时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之处。读书心得体会的汇编,既是对书籍内容的整理,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提升。读书不仅带给我们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心灵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和国度。无论是在繁忙的生活中还是在寂静的角落,阅读永远是我心灵的伴侣和激励。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七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帮助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意见应该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接受!“信”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从我们的先祖开始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八

再谈《诗经》。《诗经》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无邪“(”思“为语助词,并非思想的意思)。这里的邪不是邪恶,而是邪曲,即伪饰。无邪,就是真诚无虚。李泽厚《今读》引郑浩《论语集注述要》: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

若说”为人之学“,其中伪饰必然难免。文章伪饰并不难,为此下功夫的人也不少,却很少听说有谁耗费心力去硬写诗来伪饰自己,更不曾听说有哪一首抱此目的写成的诗被誉为佳作。”诗言志“,志是感情,感情本不易伪饰,即便试图伪饰也很容易被发现。因此,诗最可称得上一个”真“字。

《宋诗菁华录》评陆游《钗头凤》曰:”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唯其情真意诚,笔端才能凄婉萧索。又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寥寥四句,语意平凡,直似脱口而出一般,豪无华丽辞藻可言,不带半点修饰。但这首极为平凡的诗,却因感情真诚,便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陶陶然令人沉醉。

我是喜欢诗的',自忖也还有一两分诗情,只是空有诗情,无奈缺少诗才,所以只能体悟诗人的情感,却难以用好诗来表达自己。以前也曾硬着头皮凑出几首,方家一看便知蹩脚之极,看来这写诗是勉强不来的。

孔子不是诗人,似乎也不见得有诗人气质,但《诗经》是先秦思想家必读的典籍,孔子没有不精通的道理。他读《诗经》,读的是兴、观、群、怨之道(《阳货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因此所有的诗句都带上了礼乐教化的色彩,这才有了《论语》中的多次引用。原本”诗无达诂“,况且诗中本就很多比兴,后人对《诗经》断章取义,强作类比,也无可厚非。而且这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本来就为孔子所惯用。孔子思想不重严密的逻辑推理,也很少论及”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他的思路多为”如何做",于平凡的行为要求中见大智慧。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九

进入读书会大概有一年多了,读书之旅如其坎坷,轮到我所主讲的篇目时,读书会的各位成员也只能在这片云课堂上齐聚一堂了。无奈现实中疫情肆虐,回顾之前所度过的课堂,就让我来讲述一下我的收获吧!

刚开始星期五下午的小课堂,会有些许困倦,但是团团围坐的大家,和未曾读过的千古金句难免使人感到新奇,勾起了不少求知欲。每个星期五的围坐一堂总让人感到有些温馨,下午三点的暖阳射进教室,打开了这片知识殿堂。

起初,我以为《论语》读书会只是为了读懂里面的话语,读懂古人的思想,不过后来我渐渐发现,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读通读懂,而是要把所学到的知识渗透于生活中,运用到生活里去,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地改善自己,这才叫真正的收获。

轮到我做主讲时,因为篇目最长,也为此准备了不少时间,但是太过紧张,反复修改措辞甚至口误,有些知识点并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在准备过程中,为了理解一篇对话,还要花费时间查询历史,明白一些复杂的字词。但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准备工作,我才真正理解了孔夫子心中的所思所想和主讲人的不易,才发觉了《论语》中流出的浓厚的历史墨香。

很荣幸能加入这次的《论语》读书会,我的收获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这次的参与让我尝试了许多以前不敢触碰的东西,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也让我有机会走进那个我们遥不可及的历史百家,更是上了一堂沉重的人生哲思课。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论语》里充满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大智慧,历经岁月沧桑而生命不息。我那里从《论语》十则中选取他讲学习的三则,以达“一粒沙中见世界"之功。

一、子日:“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这一则讲了学习中的记忆问题。中国古代多讲究人文学科,重耳舌相传与记诵功夫,所谓“博闻强记"、“过目不忘"皆是这种状况。事实上,记忆在学习中的地位是的确至关重要的。能够肯定地说,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学习实际上是透过不断的刺激,加深对认识对象的印象以求掌握运用之。记忆及其根本与基础构建了一个人知识储存的“硬件"。怎样记忆?重复是不二法门。所谓重复,便是孔子所谈的“温故而知新"。惟有“温故竹,方能具备新的基础知识;惟有“温故"并辅之以思,方能打通关节、开启视野,到达“知新"的效果。

二、子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则讲的是学习兴趣。事实上,没有丝毫的兴趣可言的话,是全然谈不上能够对所学的资料有更深的把握的。在此好处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然而仅仅凭一时的兴趣而无深深的理解与体味,同样是不能理解其中乐趣的真正所在的,对于该学科也难以有真正的拓展。古代的治学者讲究一个“正心诚意,格物致和",以求真知。但仅仅以“心"、“意”之正诚为治学根基,我表示怀疑。因为孔子早已经深刻地指出学习的深层次动因。创造力与用心性恰恰来源于兴趣。由此观点,我们也能够想到传统应试教育的畸形对于学生身心的摧残,能够想见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三、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本篇乃孔子最为过人之处。他不只从书本中获得所谓“死”的知识,更要源头活水,以求得“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之功效。因为儒家本来就是一种人世的伦理与学问,所以对现实的关怀远大于对于“彼岸”的追索。事实上,一个人处于社会中,也就应具备这种情怀。譬如一棵树,其根系伸展得越深越广,其枝叶也就越繁茂。

人类社会作为—个整体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学习”——在同时存在的人们之问,知识和技术得到了传播和发扬。“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前进的本源性的动力之一,所谓学习便就应是从外面的世界获得原先没有的知识,并加以掌握和利用。

但是,只有语言的时代,知识流传的时间和范围都不得不受到限制。一代代的口耳相传,千百里的道听途说,使许多消息离它原先的真相越来越远,最后只留下一个面目全非的影子。就像每一个古老民族没有文字信史之前的传说那样,一切都变得虚幻缥缈,不可捉摸。遥远的历史湮没在时间的尘埃之下,永远也不可能再见到天日了。而文字的出现使一切都改变了。文字写在竹简上,刻在石头上,又从竹简上被抄到纸上,此刻又存到了光盘上。

道理是朴素而永恒的,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发生本质上的迁移;我们学习的道理以及学习的实践,也绝不就应有任何时间期限。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其中内容涵盖了丰富的道德与哲学思想。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道理,这些道理不仅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有助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提高。因此,本文想要通过论述个人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论语》。

第二段:《论语》对于处事方式的影响。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有如何对待家庭、对待朋友、对待身边人等。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如何和自己的思想进行斗争”,而是如何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保持谦虚、平等和宽容的态度,以便给我们的行为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第三段:《论语》对于个人情感的影响。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如何教育他的弟子们保持坚定的道德信念并建立正面的情感关系。例如,他谆谆教导他的门徒们要互相帮助,在生活中不考虑自己,而是时刻顾及他人。这样的行为,既可以减轻别人的负担,也可以让自己感到幸福、满足和有意义。同时,孔子还教导他的门徒们要以诚相待,不说假话,建立互信的关系。因此,我们不仅需要通过言语表达我们的情感,还需要使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诚信。

第四段:《论语》对于行为规范的影响。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常讨论如何建立行为规范、如何遵守原则。他们相信,如果一个人遵循正确的道德规范,就可以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感到更加自豪和自尊。他们认为,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规范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可以更好地引导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因此,在我们实践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遵守一些具体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将更加稳定,自信和富有成效。

第五段:结论。

通过对《论语》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伟大思想,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孔子提出的“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既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更是我们实践的指导原则。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尊重他人,建立友爱的关系,牢记行为规范,实现个人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加美好、更加成功的人生。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二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经典的精髓之作。其以语录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传达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自古以来,《论语》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许多人的人生提供了启示和帮助。本文将汇编一些我对《论语》的体会和思考,希望与大家分享心得。

第二段:学习生活中的体会。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体现了实践和反思的重要性。我认为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反思。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为人生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做好准备。同时,《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也提醒着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要轻易伤害他人,更要学会推己及人,做到宽容和谅解。

第三段:工作生活中的体会。

《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让我意识到,只有在遵循正义的同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在工作中,遵循道德规范,做一名有良心、有责任的管理者,才能获得员工的认可和信任,从而发扬工作的价值。同时,我认为《论语》中“言必信,行必果”也让我认识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只有开口许下的承诺也能将其兑现,才能赢得他人信任和尊重。

第四段:人际交往中的体会。

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理念。而《论语》中的“诲汝谷梁,使汝不惧怖也”深刻地说明了给人信任和关怀的重要性。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他人不仅是为了考虑他人的感受,更是为了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同时,在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意见时,《论语》中“听取君子言而厚其德,于其所不足,有谓也,听而返之,则言不及返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参照。我们应该不断思考提升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这是让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方法。

第五段:结语。

《论语》以其深刻而生动、清新的思想风格和意蕴,一直影响着千百年间的中国人和世界人。它的思想理念承载着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中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现在及以后都要不断学习、拓展、践行的。《论语》中的谆谆教诲,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启迪意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论语》中的思想和理念,让它成为人生践行的指引,为我们的人生之路带来另一种绚丽的色彩。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三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川端康成是以“虚无”本来面目表现社会人生的,在《雪国》里,川端康成超越了世俗道德的规范,在朦胧中展示事件,创造出一种虚幻的美,超越现实美的绝对境界。他所守望的是一片看不到颗粒的精神田野。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就这样,川端康成用极简的文字拉开了《雪国》的序幕。

这是一个听起来充斥着童话意味的地点,给岛村的感受却是清冷寂静。“以前觉得感冒一直纠缠不休,鼻子堵塞。当一到雪国这清冷的环境中,这时一下子觉得通了气,穿到头顶心。”使岛村体验了一次生命蛰醒的复苏,作为主体的人类,现代文明发展使我们的思维领域日渐狭窄。我们只有在清冷寂静、质朴淡雅中,才能做出对禅本身的冥想,一层层冰释藏于雪国的虚无。

“在镜子的底面,傍晚的景色变动着,也就是镜面和它映现的景物像双重电影似的流动着。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可见,川端康成在暗示读者,小说中人物和背景并非写实,一切始于虚无终于虚无。

在遥寂的雪国温泉馆,驹子虚幻美好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呈现。她是一个爱读小说并写了数十本日记的娇媚少女,一个对着空旷山谷独自练习三弦的专业艺妓,一个为治疗恩人家少爷自愿卖身为妓的传奇女子,一个爱上有妇之夫顾客的可悲情人……与每一次醉后的疯狂相反,她在平日对人生无比静默的顺从。岛村说她记日记完全是一种徒劳,她满不在乎地朗声回答,“是啊”。除此之外,她对三弦的执著以及对爱情的渴求更是孤独驱散哀愁后的虚无,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岛村来雪国幽会驹子共三次。第一次觉得驹子非常洁净;而第二次觉得她丰满了些,有点艺妓的风姿;到了第三次,岛村在驹子身上体验到的只有“肉”而无“灵”。她欣赏他的才学和音乐天赋而全心全意地爱着岛村,爱到卑微。岛村既已自知却认为彼此不过露水红颜、萍水相逢。当叶子要岛村好好待驹子时,岛村也只是说“我能怎么办呢”。纵使万般痴情,只可换得一个徒劳虚无,在未知中,能够诠释美好的也只能是虚无。驹子爱的坦荡,爱的无悔,爱的无果。

驹子,名字取意于中国古代蚕马神话,她开始居住的地方也原本是蚕室。“蚕”有作茧自缚的象喻,蚕马的神话则暗示徒劳的空乏,也照映了驹子的爱恨情仇只是镜花水月、自我煎熬。

日本评论家岛崎秀树说:“川端康成对军国主义是消极抵抗,《雪国》便是例子。”川端康成把现实抽象化,暗示人生徒劳。在他眼中,终极的虚无才是真正美的所在,如文中的叶子。她出场次数较少,但每次都牵动着全文的灵魂起伏。叶子纯真坚贞甚至美丽到虚无,因此在小说结尾岛村山重水复困境时,一场意外的火灾将全文推至高潮。叶子在大火中丧生,岛村并不悲痛,相反从叶子升天般的死亡中得到心灵的彻悟。驹子把叶子抱在胸前时,也拥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这两个无比美好又凄怜的女子同时毁失,小说戛然而止,使无数读者的思绪投入无限苦痛。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四

读书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可以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见识,也可以让我们欣赏文化传统和人生哲理。读书心得体会汇编是产品的形式,能够把读者们的思维以及感受连接在一起,将它们从各自孤立的背景中汇总,让彼此分享,并为其他人提供有用的信息。本篇文章将讨论这种汇编的前言,意在为读者们提供一些启示,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第二段:体验。

在读书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来记录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把不同的思想和感受结合在一起,强化我们的理解。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们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因为这个体验取决于一个人的想法和背景。因此,当我们写文集,我们不仅仅是答案的创作者,而且我们也是在为其他读者打开不同的门,并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自己所感受到的内容。

第三段:交流。

通过汇编,读者们可以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也可以借鉴其他人的思路和想法,以扩大自己的认知。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有时会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尽情倾诉而感到挫败。在这样的情况下,汇编就可以为这些读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必担心被别人忽视或批评。通过这种方式,读书也变得更加友好和有趣。

第四段:学习。

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的前言可以帮助读者们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和思想,并将它们连接起来。通过分析前言中的内容,人们可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并更好地领会到作者的意图和思想。这对于学习或者研究某个主题的人来说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以使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个主题,并且给他们提供一个全面性的视角。

第五段:总结。

总而言之,读书心得体会汇编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可以让读者们分享自己的思维和感受,与他人互动,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见解。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人们可以汲取智慧,掌握成功的技巧,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汇编的前言是这种资源的门户,可以把读者们的经验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加集中和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书中的主题。对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从中汲取自己的财富。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五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得到磨炼,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世界和事物,甚至是改变我们的人生。而不同的读者在阅读中所体验到的心得和体会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了展示读过的书对我们的所获得的各种感悟,笔者特意收集整理了一些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从中感悟到读书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第二段:突出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促进个人的思想进步。每本书都是作者的思想和灵魂的投影,通过翻阅不同的书籍,我们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和素质。读书能够开阔人的胸襟,让我们在面对挫折和难题时能够保持乐观,对人生充满信心。

第三段:强调读书的收益。

读书的收益是多方面的。一个善于阅读的人会更加理解人生,对生活有更多的思维和认知。阅读带来的最显著的好处是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阅读让人变得更加聪明。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

第四段:体会读书的方法。

阅读需要有一个好的方法,有选择性地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另外,要有耐心,每一本书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并消化。阅读的时候还要有集中精力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加理解作者的思想和结论。总之,我们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读书,慢慢地进行积累和学习。

第五段:结语。

读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告诉我们,知识永远不会溢出。读书是一种习惯,可以塑造我们的思想。通过不同的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笔者对于这些读书心得体会深感触动,相信每一个读者也都可以将阅读的经验结晶写下来,让自己更好地前行。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六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论语》所传递的第二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知识形式涌现出来,但古典经典仍旧占据了一席之地。《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被广泛传颂,从而形成了许多读书心得。在我看来,《论语》既是一部古典文化经典,更是一个道德规范,它教导人们如何处事言行,引导人们追求真理、仁爱、谦虚、勇敢的美德,以下是我在阅读《论语》后的一些感悟。

第一段:谦虚是一种美德。

自古以来,谦虚一直是一个受人们称道的品质,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和修为。在《论语》中,充斥着许多关于谦虚的名言警句,例如,“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必须有谦逊的态度,才可以与人交流,以文会友,而这种友谊最终还会助于他成为一位真正的仁人。同时,谦虚也是一种成就自我的方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谦虚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进步,同时我们也要欣然接受他人的帮助,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

第二段:勇敢是成功的关键。

人生之旅不容易,充满了风险与挑战。在《论语》中,孔子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勇敢的思想和行为,这些内容激励着人们涉足困难险阻,勇往直前。例如,“巧言令色,鲜笔直书”,这句话意味着,不要只是为了好听而说话,而是要有勇气提炼出真理,不追求形式而追求实质,这也正是勇气和智慧的体现。此外,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求同存异、宽容的重要性,只有勇于接受他人的不同,人们才能够拥有前进的动力。

第三段:仁爱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在《论语》中,一个人的品性和待人接物都是由其“仁”来决定的,“以礼待人,以礼取人”,这句话强调了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如果缺乏仁慈的思维,难以习得礼仪之道。仁慈能够让我们化解各种不必要的分歧,更能够让人们在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成长。例如,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表明了,我们要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察言观色,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创造出更加融洽而美好的世界。

第四段:尊重传统,倡导创新。

中国人讲究“古为今用”,尊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论语》中,不仅有许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有孔子创新式的思维和跨时代的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很有启示性,在不同的层面上主张了把知识的积累和传递看作这个过程的核心,而这需要不间断的学习和实践,仅有传统文化,缺乏批判性思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也要在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为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段:不断学习,提升内涵。

《论语》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阅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灵感,启发我们遇事沉着冷静,遇到机会抓住机会,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论语》中获取智慧,不断提高我们的人生内涵,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总之,在阅读《论语》时,我们不仅能够懂得一些古代智慧,还能够借鉴到其中的道德规范,成为一个更加充实的人。我们需要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内涵,以智慧为支撑,以道德为根基,不断学习和探索,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国家和世界更加美好。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八

《论语》一书,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句话说的好: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见论语一书对中国的影响之深,以前只是读了很少一部分的论语,从未全面的阅读过,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让我得以系统的阅读了论语。读完《于丹论语心得》后,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一、生活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罗兰说过:境由心生,意思是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对生活的态度影响着我们内心的快乐程度。生活永远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人的心态,无论生活将机遇赐予谁,都有赐予的理由,我们不能一味的羡慕和妒忌,更不能奚落和哂笑,我们应该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抱着淡然的心态,在得失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其实所谓的好日子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更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只有有了一颗平常心,要正确的对待财富、职位,在人生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于丹《论语心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十分爱发脾气,于是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孩子看见他敲了许多钉子,心里很不好意思,父亲便让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就拔一颗钉子,当钉子拔完时,孩子高兴极了,因为他学会了克制,可是父亲却告诉他虽然钉子拔了,但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往远想,这样避免对别人的伤害,也减少自己将来的悔恨。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只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干好本职工作;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廉洁高效。做任何工作都不抱怨、不指责,默默工作、默默奉献,相信自己的人生就是完美的,因为自己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事情,就会对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

三、做一个好学的人,与人为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句老话,还有一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既然是社会人,就必然要和他人交往,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不管他身处何位,身居何职,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卑微,其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别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长处,要经常倾听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自己快速成长,真正的朋友就是那种心胸正直的人,敢于直指你的缺点,因为有时候我们往往自己看不清自己,有些迷失,这时候一句关键的话甚至会改变我们的一生。另外我们要重视学习,要终身学习,知识会让我们永远年轻,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作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就是要交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所谓亲君子,远小人,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时,也说到领导干部要谨慎交友的问题。可见,谨慎交友,对我们公务员是多么的重要。很多贪污腐败的干部,正是因为开始交友不慎,交到了那种不择手段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结果被牵着鼻子走,最终落入身陷囫囵,教训是深刻的。读《于丹论语心得》此段,无疑是给我们敲响警钟。

读《论语》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可以加强气质修养、净化思想心灵;是一坛千年好酒,醇香甜美;是一股涓涓清泉,看似无味,却是越品味越浓。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汇编(热门19篇)篇十九

《论语》是四书之一,其所记录的思想直至今日仍旧影响着众多人,每次阅读都深有所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典散文更是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经典《论语》,让人们受益匪浅,使我感触很深,读《论语》有感作文。

自从读了《论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特别是读到雍也第六第八章: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这一章表达了仲由办事果断,子贡精通人情事理,子有多才多艺,他们治理政事都没有问题。

自从读了这一章,我知道了一个人如果办事果断,精通人情事理,又多才多艺,那么办什么事情就都没有困难了。由此,我联想到了:有一次妈妈要我在买一个蛋糕和买十本书中选择,我犹豫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办!无法做出决断,说起精通人情事理我也非常欠缺,有一次,和姐姐们一起去逛街,他们想去看衣服,我却不同意,还很生气,硬拉着她们往前走。

说到多才多艺,我虽然会背点古诗,懂得拉大提琴,但其实还根本谈不上精通。现在我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国历史久远,地大物博,而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孔丘,一直以来被人们当作圣人来崇拜,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论语》。那是中华民族的精萃。虽然全书只有一万多字,并且该书是孔子的弟子所记录的他的学述思想,深刻地体现了这位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是隔二千多年,一直是人类教育事业的灵魂。

我看过这本书,虽然理解还不够透彻,但手捧这本书,感觉非常的朴素和温暖,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一直被普通百姓作为人类道德的准则。

他提倡“孝道”,主张要以德为原则,去尊敬长辈,这在我们现在社会,犹其应该引起重视,不能以工作压力大,而忽略了自己的长辈,免得后悔莫及。孔子也提倡“仁德”,主张用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别人,如果现今社会,我们都能以此为准则,那么我相信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孔子还提倡“诚信”,他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一个人要是没有信誉,真不知道他怎么在这个世上度过一生。道理很通俗,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他更提倡“学习”之道,人的智慧是靠后天的学习积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学习的心愿,但可能方向和质量会有所不同,孔子当时就教育他的弟子“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知识无处不有,就看我们是不是用心去学。当然他提倡的东西还很多,一直为人们作为一种美德。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当今社会,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但孔子的思想一直引导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宽阔的大道。

《论语》称得上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见证,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对好多修养,道德,人生哲理及学习方法等有了自己的见解。《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亲传弟子及弟子的弟子收录的他们的言行编著的文学作品,言简意赅,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科技的壮大,生活节奏变快,这本书值得我们当代人的阅读学习,沉淀内心浮躁。

本书主要讲两方面内容:一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思想礼仪修养方面。其中有很多名言从小就耳熟能详,读起来脍炙人口,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发光点值得不同人的学习,人是自然人,社会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比如我经常用“温故而知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小孩学习及做事方法......

我个人觉得书中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推崇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前段时间闹得纷纷扬扬的“毒教材”事件,说明了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历史,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过去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是人人必读的书。有幸的是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接触了《论语》,慢慢地了解了《论语》,最后《论语》成了我的朋友,我的老师,我从《论语》中学到了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论语》的思想核心是讲做人的道理,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处事,如何修养自己,使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能担当大事、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是在儒学、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过来的。我们常用的许多成语、家喻户晓的礼俗和普遍遵循的道德价值标准,都与传统文化和儒学分不开。

《论语》用最简洁而又最深刻地语言让我情操得到了陶冶,思想得到了净化。读了《论语》我懂得了要尊敬长辈,诚信,友爱,节俭等道理。非常感谢有这部优秀的国学经典伴我健康成长。

“仁德”——孔子教育学生首先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yi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其内心的成长,正是外在能力的载体。

“有教无类”——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贡),然而大多数出生贫贱,特别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等。可以说就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这样一个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关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孩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统一,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我们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我们需要的知识,现今世上的各类译注,让我有机会读儒家的各类经典,我会努力寻找打开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的感悟:

这段话,是文与质交织结合的意义;是君子的品格所在;同时,也是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对于品行和行为的极大影响所在。

我觉得,外在的文采和内在的思想,一个是礼乐之仪,落落大方,行为得体;一个是仁义之师,心中坦荡,心有对向。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一个“心”字,过分追求内心的满足,丢了礼节,只会令人不安,失去了相互间的信任感;过分拘于礼数,装腔作势,实则空心一颗,披着一层虚伪面皮,令人生恶。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心”和无“心”的人也会经常存在。有心者助人为乐,爱打抱不平,却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他人;无心者表面平静,对旁人尽是迎合、恭维,暗地里却处处机关算计……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人的文与质的多少,但我们,一定不要变成上面所说的那样。

我很害怕变成那样。文与质,外表与内含,绝不像鱼或熊掌,不可兼得。因为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词语,而不是不同的等量事物。等量事物分轻重,文质的世界却害怕偏执。只有当文与质平衡的时候,你才做到“然后君子”。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五一策划方案(热门22篇)

    一个成功的策划方案能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指引和保障。以下是近期一些成功策划案例的总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1.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

    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大全(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成果进行记录和分享。以下是一些值得学习和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提升。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数学老师毕业典礼致辞(专业21篇)

    毕业典礼是一个庄重而庄重的场合,我们将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些别具一格的毕业典礼致辞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在这个庄严美好的时刻,能

    初中九年级语文溜索教案(精选24篇)

    初中教案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供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的一种教学工具。它是教师在备课阶段经过分析和设计,为了调整和指导教学过程而制定的计划和方案。在进行教学活动

    大学军训心得字大学(专业19篇)

    军训心得是在军事训练中所得的经验总结,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训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军训。不仅让我们学会了

    参加销售能力培训心得体会(实用21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对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最近,我有幸参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题目(优秀22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听众易于理解和记忆。这是一份精选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对你的演讲起到一定的帮助。尊敬的xx:我认为:如

    早上上班迟到万能检讨书(通用18篇)

    检讨书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批评的书面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它来反思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检讨书,他们通过不断检讨自己,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暑假里的那些事(优秀15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独特的立意和丰富的内容,还需要有流畅的语言和准确的表达。范文是一种参考和借鉴,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仓库管理员个人工作计划范例(精选17篇)

    工作计划书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