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ZS文王

读书心得是对自己思考和理解的一种呈现,也是与他人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方式之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想法。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一

我曾在两次假期(去年的暑假和今年的寒假)接触到了关于儿童敏感期的话题,刚开始只是稍微有些了解,并不真正了解其内在的含义。但在寒假的这个假期里,我从头到尾的好好看了这本关于《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有所感悟。也引发了我对我园现行“个性化追踪式的教育方法”的一些思考。

我园现行的“个性化追踪式的教育方法”,无疑对孩子的个体发展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注,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老师们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在朝着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道路前行。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老师们在观察跟踪幼儿的发展时,一般是根据幼儿的前测和平时观察的表象来判断孩子的发展情况,并围绕幼儿的弱势项制定跟踪的教育方案。我认为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幼儿年龄段所表现出的敏感期上分析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真正找到幼儿的“症结”所在,标本兼治效果可能会更好。

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说某某幼儿难管难教。当遇到“问题”儿童时,我们是否真正的去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呢?通常除了多给予关注外,我们是否对幼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使老师们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解决不到实际的问题。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除了观察、了解外,我们还应该给幼儿充分的爱和自由。相信孩子能够在我们老师的教育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除了爱和自由,“等待”是教育方法的又一“绝招”。敏感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靠有意的促进和引导而来,它是不期而至的。而成人的忽视、强制则使儿童敏感期消解、打破和推迟。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每个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

文档为doc格式。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二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捕捉儿童敏感期》,该书收录了一百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通俗易懂,而且作家还针对每个不同个案均作了点评,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从而使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对家园共教十分有益,作为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敏感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敏感期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其实每个孩子来到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就象一张纯洁的白纸,要在上面绘画绚丽的色彩,规划美好的人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他们接触的第一生活环境。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之中逐渐认识世界,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知道到知道这个成长过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使自己真正成为胜任的第一任老师。书中如有好多的案例如:“涂色”、“破坏性行为”、“秩序成习惯”等个案孩子的行为,分析的非常好。

家园共教,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建康成长的沃土。孩子的培育工作,只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应该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确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籍,我看了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作为幼儿教师不但可以在幼儿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还可以在做家长工作上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也能做出正确的分析,让孩子在充满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不过自己的经验和学识还有点欠缺,还需进一步的阅读分析。

这周主要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第4章,这章主要讲了3岁--4岁孩子主要出现的各种敏感期。比如执拗,垒高,色彩,语言,诅咒,追求完美,剪、贴、涂,藏、占有欲,逻辑思维,绘画,延续秩序,人际关系等。

先来说一说执拗的敏感期,执拗的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变现出不可逆性。周五的户外活动时间,老师交给了小朋友们一个任务就是在户外活动场所的滑梯边上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落叶,老师会把落叶和亲子时光的话语做成书签送给妈妈。孩子们一听是送给妈妈,都非常认真的去捡,左挑挑右挑挑,直到户外时间结束孩子们才最终确定好。下午给小朋友分发书签时,孩子们很高兴,都视为珍宝一样。但是由于老师的疏忽,xx小朋友的书签出现了错误。在和xx小朋友沟通好之后,我和xx决定一起出去从新寻找叶子。换了鞋子,穿了衣服后我和xx一起下了楼。我看到楼下就有xx上午找的那种叶子。我对xx说:“xx,你看我们楼下就有这种叶子,我们在楼下找吧”。xx说:“老师,我想去滑梯那边找一模一样的”。很庆幸,xx的表达很直接也很清楚。我知道xx现在是执拗的敏感期,所以我带她到滑梯的地方。她一边找一边说:“一模一样的,一模一样的”。最终,找到了她自己很喜欢的。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这种特殊需求通常是执拗的,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但是当孩子遇到这个敏感期时怎么解决呢?一是要理解,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要很没有耐心的责怪孩子。二是要变通,当孩子的执拗可以实施的时候,要按照孩子的想法来做。但是,当执拗不符合常理时,要学会变通。三是要成功,不要否定孩子的执拗,解决执拗的问题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满意。理解不是特别难,但是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的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

接下来再说说剪、贴、涂这个敏感期,可儿现在就是在这个剪、贴、涂的'敏感期。每天可儿都会画画,画完找老师要剪刀,把自己画的小花,小动物剪下来,然后拿着小胶带来找老师:“老师,老师,你帮我找找头”。整个做好之后,还会高兴的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剪、贴、涂的敏感期是孩子从两岁开始最常见的活动。剪从开始的手的使用,到手的功能的逐渐完善,最后变成一种艺术的创造。

还有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骏骏现在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骏骏的鞋是带有粘扣的,骏骏穿鞋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一粘就好了。骏骏会按照粘扣的边一点点的对齐并且粘好。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也是人的天性,他从儿童时期出现,保护它就是保护追求完美的人。成人不会把有瑕疵的苹果看成不完美,但是成人依旧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苹果惊叹,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自然对象或艺术作品感怀。完美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孩子追求完美,表明孩子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三

我曾在两次假期(去年的暑假和今年的寒假)接触到了关于儿童敏感期的话题,刚开始只是稍微有些了解,并不真正了解其内在的含义。但在寒假的这个假期里,我从头到尾的好好看了这本关于《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有所感悟。也引发了我对我园现行“个性化追踪式的教育方法”的一些思考。

我园现行的“个性化追踪式的教育方法”,无疑对孩子的个体发展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注,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老师们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在朝着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道路前行。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老师们在观察跟踪幼儿的发展时,一般是根据幼儿的前测和平时观察的表象来判断孩子的发展情况,并围绕幼儿的弱势项制定跟踪的教育方案。我认为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幼儿年龄段所表现出的敏感期上分析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真正找到幼儿的“症结”所在,标本兼治效果可能会更好。

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说某某幼儿难管难教。当遇到“问题”儿童时,我们是否真正的去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呢?通常除了多给予关注外,我们是否对幼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使老师们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解决不到实际的问题。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除了观察、了解外,我们还应该给幼儿充分的爱和自由。相信孩子能够在我们老师的教育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除了爱和自由,“等待”是教育方法的又一“绝招”。敏感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靠有意的促进和引导而来,它是不期而至的。而成人的忽视、强制则使儿童敏感期消解、打破和推迟。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每个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四

-->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知道人的发展有一些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等。但是儿童在敏感期到底是什么样子,各个敏感期分别在什么时候到来,怎么判断孩子处于什么敏感期,孩子敏感期到来时,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几乎一无所知。而看了书中的案例,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比如儿童的执拗敏感期。

在这个敏感期,儿童会很执拗,如果大人不了解,与他们发生争执,孩子就会哭闹。而大人们看到孩子哭闹会很生气!有的认为孩子太任性,可别惯坏了,于是要么采取暴力制服,要么任其哭闹,执拗的敏感期出现在3岁左右。书里关于这个敏感期的内容回答了我心里很久以来的疑问。假如大人知道孩子正处在执拗的敏感期,就应该蹲下身子跟孩子平等地交流,对孩子解释为什么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事情不能做。其实,当孩子执拗的时候,只要不妨碍别人,不出危险,尽管由他去好了。过一段时间就不执拗了。再比如秩序的敏感期。

儿童严格地按照内心的秩序去做事,不能随意更改,变动,否则他们就会焦虑。其实孩子缠大人是对大人的信任和依赖嘛,为什么就不能依一依她呢?怕孩子变坏吗?那么小就能变坏吗?再比如专注。专注是儿童意志力的基础。没有专注就没有意志。大人要巧妙地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时,大人不要打扰,甚至不要表扬,表扬在这时也是一种打扰。要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去发展专注力。

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护。现在我们看到有的孩子疯疯癫癫,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特别好动,集中不了注意力,很可能就是小的时候专注力没有受到保护和培养。事实上,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环境,然后给他时间和空间,呵护他的成长,让他自我发展。孩子是会自我发展的。而你不切事宜的所谓引导、辅导,可能只是干扰。实际上,大多数家长做的恰好相反。当孩子缠着的时候,嫌孩子心烦,没有给他足够的关爱;当他自己玩的时候,大人们又自作聪明地去教。其实破坏了孩子自己探索的过程,影响了他们专注力的形成。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五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的编著的书,本书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就如书中所说:“了解了敏感期,父母就可以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破译儿童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内在的新的生命力。”所以“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一次在网上给单位买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好评如潮便给自己下了订单,买回来后从7月到9月一直搁置在书架上,直到顺利搬家完。10月用了四个周末的女儿上辅导班的时间阅读完。这是自己今年最认真阅读的一本书,每看完一个篇章就做了标注和写下关键词,以便提醒自己再次回看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再此也特别推荐给家有小宝贝的妈妈们。

本书有8个篇章,在第一章,作者通过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从婴儿吃手、脚丫、玩具等用口来感知世界,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说明孩子从出生敏感期就开始了,这也是口的敏感期;孩子之间交换,在成人看来属于不等价,而在交换背后却藏着孩子的秘密和感觉,有着他们的喜悦;在秩序敏感期,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做事,如果大人破坏规则他们会要求不断的重新来,她也会要求大人或者小伙伴们按照自己摆放玩具的要求放好,这也是儿童的“直线式思维”,到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对绘画和音乐有着天然的直觉,在这一时期,如果被家长们发现和抓住,为孩子提供艺术环境,那么就能很好的进行“潜力开发”。读完第一章,让读者对敏感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读者对探索孩子有了兴趣,因此,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分别从0—2岁、4—5岁、5—6岁和6岁以上儿童发展中的敏感期做说明,每个阶段通过孩子与家长、老师的故事进行阐明各个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呢?书中给出的定义是: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本书作者在介绍敏感期的时候,也给我们介绍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美好——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和爱的环境,让孩子们保持天性自由发展。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六

俗话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母亲。今天我们要谈谈同一个中国,同一个童年。

你一定很熟悉这个场景。因为这就是我们被忽视的童年。

童年,从0岁到12岁。被父母定义为“无知”,因为我们幼小的身体和少量的词汇。中国父母是“家长”,不是朋友。

今天我真诚地向大家推荐《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这本书。本书以蒙台梭利的教育哲学为基础,可视为婴儿心理学的入门读物。

根据《捕捉》一书的理论,一个人的个性、对世界的认知是在6岁之前建立的。一旦父母不能帮助他们的孩子度过6岁之前的`敏感时期,在6-12岁之前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复发。

如果不到12岁,那么这些“敏感”就会成为一个孩子的性格,伴随其一生。

本书以各年龄段宝宝敏感期表现的真实案例形式逐一呈现。每个故事都简短生动。

为什么一个孩子喜欢和他的朋友交换玩具?他们真的相爱了吗?这个孩子最近进入叛逆期了吗?在书中都可以一一解决。

其实,当他们年轻的时候,那些敏感的时期并没有抚平留下的痕迹。那些被摒弃的“矫情”和“作”恰恰是因为那些“宝宝”不会直接表达他们的内心需求。而让你不解的“龟毛原则”,只是身边人还没渡过的“敏感期”罢了。

最后一句话:。

儿童的成长不是在父母的“认为”中。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家庭与世界不断认知和熟悉的过程,是孩子自发的探索。

尊重他们的“敏感期”,理解他们每一次的细微诉求,帮助他们更好、更全面、更自由地理解世界。因为童年(敏感期)错过了,补救不回来!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七

这周主要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第4章,这章主要讲了3岁--4岁孩子主要出现的各种敏感期。比如执拗,垒高,色彩,语言,诅咒,追求完美,剪、贴、涂,藏、占有欲,逻辑思维,绘画,延续秩序,人际关系等。

先来说一说执拗的敏感期,执拗的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变现出不可逆性。周五的户外活动时间,老师交给了小朋友们一个任务就是在户外活动场所的滑梯边上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落叶,老师会把落叶和亲子时光的话语做成书签送给妈妈。孩子们一听是送给妈妈,都非常认真的去捡,左挑挑右挑挑,直到户外时间结束孩子们才最终确定好。下午给小朋友分发书签时,孩子们很高兴,都视为珍宝一样。但是由于老师的疏忽,xx小朋友的书签出现了错误。在和xx小朋友沟通好之后,我和xx决定一起出去从新寻找叶子。换了鞋子,穿了衣服后我和xx一起下了楼。我看到楼下就有xx上午找的那种叶子。我对xx说:“xx,你看咱们楼下就有这种叶子,咱们在楼下找吧”。xx说:“老师,我想去滑梯那边找一模一样的”。很庆幸,xx的表达很直接也很清楚。我知道xx现在是执拗的敏感期,所以我带她到滑梯的'地方。她一边找一边说:“一模一样的,一模一样的”。最终,找到了她自己很喜欢的。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这种特殊需求通常是执拗的,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但是当孩子遇到这个敏感期时怎么解决呢?一是要理解,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要很没有耐心的责怪孩子。二是要变通,当孩子的执拗可以实施的时候,要按照孩子的想法来做。但是,当执拗不符合常理时,要学会变通。三是要成功,不要否定孩子的执拗,解决执拗的问题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满意。理解不是特别难,但是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的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

接下来再说说剪、贴、涂这个敏感期,可儿现在就是在这个剪、贴、涂的敏感期。每天可儿都会画画,画完找老师要剪刀,把自己画的小花,小动物剪下来,然后拿着小胶带来找老师:“老师,老师,你帮我找找头”。整个做好之后,还会高兴的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剪、贴、涂的敏感期是孩子从两岁开始最常见的活动。剪从开始的手的使用,到手的功能的逐渐完善,最后变成一种艺术的创造。

还有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骏骏现在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骏骏的鞋是带有粘扣的,骏骏穿鞋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一粘就好了。骏骏会按照粘扣的边一点点的对齐并且粘好。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也是人的天性,他从儿童时期出现,保护它就是保护追求完美的人。成人不会把有瑕疵的苹果看成不完美,但是成人依旧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苹果惊叹,会对一个接近完美的自然对象或艺术作品感怀。完美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孩子追求完美,表明孩子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八

在工作生活中,当遇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时,自己虽有不解,但却未曾真正的去认真思考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仅仅只是想想,心中的疑惑未曾得到半点解答,直到我遇见它:教研培训会上,李玥杉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虽之前有粗略的读过,终究是不解其中真谛,而今是如获珍宝,细细品位其中内涵,悔恨初见之怠慢。

轻抚书页,闻着墨香,欣喜地发现孙瑞雪老师对一些主要敏感期的专门阐述,如“儿童在用手思考”“空间、时间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认真研读后,曾几何时盘梗在我心中的疑问,如同缕缕清风,将这些疑问一一吹散,为我拨云见日。这本书给了清晰的答案,为我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生命的画卷,让我对幼儿的生命发展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也使我更加静下心来深入细致的思考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这是一本在儿童日常行为、大量儿童的案例中总结出来的育儿理念,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为基础,延伸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教育方法。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案例分享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知道人的发展有一些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等。但是儿童在敏感期到底是什么样子?各个敏感期分别在什么时候到来?怎么判断孩子处于生命敏感期?孩子敏感期到来时,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几乎一无所知。阅读了本书后,并与自身工作生活中遇到案例相结合,令我茅塞顿开,真正领略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襁褓中的婴儿,会时常将手放进嘴里不断吮吸着。小侄女,现年2周岁,在其半岁前,时常回家总会看到她很专注的将手往嘴里放,而且还会发出很大的“吧唧”声,这时身边的大人也包括我自己,看到后就会一边说着“不卫生,不干净”,一边将孩子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这时会发现刚刚还可爱的乖宝宝,瞬间变成爱哭鬼。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只是会拍拍孩子,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没过一会,再看孩子,她仍在不断努力的将手送入自己的小嘴巴。为什么刚才吃着小手安静快乐的宝贝,把手取出后,瞬间恼怒起来了呢?虽然自己有过思考,但未曾真正的了解过吃手行为背后的原因。直到我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书中提到的口的敏感期中的案例,使我思绪全开,也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更给我今后科学有效地育儿生活指明了方向。

孩子吃手,这是她用口发展和独立口的功能,使用口来认识她自身,她要认识甚至是唤醒自己的身体,她透过这样的吮吸来把手解放出来,最后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她手的感觉是这样开始的,她的世界也是这样开始的。

儿童口腔敏感期在半岁左右来临,婴儿首先要使口的功能建立起来,其次才用口来认识世界。口不仅仅用来饮食,在最早先,口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用它来唤醒身体的其他部分,并且用它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关注幼儿敏感期,至关重要,当婴儿畅通无阻的度过了一个敏感期时,他就走过了一个发展的台阶,这给婴儿带来了愉悦和持续性的满足,也释放出了婴儿生命中的能量。

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滑滑梯,好些孩子总喜欢在滑滑梯下面的空间来回穿梭,玩着各种游戏,十分开心。作为老师总是怕孩子们来回跑不注意,会碰到头或者摔伤,甚至时有打断孩子们的游戏。

看完《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关于空间、时间的敏感期后,深刻地认识到孩子们原来是通过滑滑梯下面的空间,感知空间,建立空间意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我们应该给孩子爱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这样的需求,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

班级中(中班)的两个小朋友(4—5岁),一一(女)和左左(男)。一段时间里,他们两个总会互相说着“长大了,我要和她/他结婚”“长大了,我要嫁给他”“长大了,我要娶她”。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重视儿童的婚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实际上是儿童最早开始涉及成人世界的道德问题,当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儿童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为儿童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金句分享

孩子的心是细腻的,只有当我们尽可能细腻起来的时候,才会有机会感受到孩子细腻美妙的情感溪流。

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让儿童学习他年龄不能承受的东西,用成人的学习方法和强制手段给孩子灌输知识。

妈妈们叫孩子时很少先观察一下孩子正在干什么,谁知道有多少个宝贵的瞬间就被这样打断了。

弥补敏感期需要条件,需要爱和自由的环境……在爱的包容下,被压制过的儿童会获得心理上的疗愈;在自由中儿童逐渐放松和解放,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走向正常。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所学的知识,一定要被使用在生活中,这个实践的过程便是内化的过程。

读罢此书,意犹未尽,进入幼教行业快六年了,期间遇到过不同类型的孩子,由于自身经验缺乏,在孩子们出现一些看似奇怪的行为后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更科学地引导孩子们。当我读了这本书后,对之前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当我们遇到一些看似很奇怪的行为时,如果能够心平静气地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有什么。只是我们常常会用成人的标准以及眼光去评判一个孩子的行为。顺其自然,让孩子们慢慢去度过他们的特殊时期,适时引导,及时指正。这本书浅显易懂,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建议可以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希望自己今后能更了解孩子,懂得更尊重孩子,在孩子做出不理解的事情时,不再是阻止,最起码知道为什么。

感知儿童的'敏感期,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儿童顺利度过敏感期做出努力。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九

每一次读孙老师的书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一次也不例外。之前只听说过青春期,更年期等,对于儿童敏感期还是第一次了解。原来儿童的成长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构成的,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而敏感期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优秀的人。以下是我读完《捕捉儿童敏感期》的一点心得体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很多行为让大人难以理解,比如,总喜欢咬人、喜欢品尝各种各样的东西、喜欢玩水、愿意把东西扔掉再捡起来、在一段时间里总学说大人话、有时特别喜欢打人......当孩子发生一些奇怪的行为时,当大人们认为那是不合理的行为时,大人和孩子之间就会有了冲突,大人总会对孩子大喊大叫,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孩子则会很无辜的哭泣。就我自己教育孩子的经历来说,也有多次这种情况,我实在想不通孩子的小脑袋里装的是什么,孩子的成长对我来说竟成了一种负担,因为我很害怕他接下来又要做出什么危险让人担心的事来。直到看到孙瑞雪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我才对我的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开始学着用“儿童敏感期”的理论来理解孩子的这些另人头痛的行为,了解了孩子这些内心的秘密。

“儿童敏感期”来源于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她毕生致力于儿童研究和教育实践,发现了“儿童的敏感期”,并分析了每个敏感期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提出了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方法。“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她认为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如秩序敏感期、细节敏感期、行走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用这一理论就帮我们很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干出各种奇怪的事来。但光是理解还不够,当孩子“淘气”时,我们仍然会不知不觉的想要制止、管教、约束他们。我想每个孩子小时都特别喜欢玩水,他们总用小盒小盆之类的容器来来回回的舀水,百玩不厌,弄得满地满身都是水的。这时大人们就要来制止了:不要再玩了、瞧弄得身上都湿了、赶紧换衣服去!孩子们玩得正尽兴呢,突然被大人强行抱开,当然要用大哭来表示反抗了。虽然我们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水的,玩水的方法有很多样,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液体这种性状,可是我们仍然对孩子给大人造成的负担表示了反感。殊不知在儿童的各个敏感期,如果儿童受到干扰和阻碍,不能正常使用他们的身体的各种功能,相关的功能就会丧失。不能使用手,手就会多动;不能使用脚,脚就会无用;不使用鼻子,鼻子就会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会失聪;不使用眼睛,眼睛就会失明。孙瑞雪的教育经验证明,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我们应当怎样做?做家长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孩子玩水时给他们穿上防水的罩衣,同时把衣袖挽起来,告诉他“开心的玩吧!”

再如一些儿童经常吃手、咬文具盒、甚至吃书、喝彩笔水、舔桌子等,这时大人的想法是:“真恶心,太不卫生了”。可是我们并没有考虑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蒙特梭利看来,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这个时期能持续到6—12岁。小婴儿会吃身边的任何一样东西,包括自己的手和脚。这是他们的手和口的敏感期到来了,儿童会没有理由地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这项行为,直到爆发出某种新的动机为止。儿童在这段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活力与快乐,是根源于儿童与外在世界接触的强烈要求。儿童吃的目的也是在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而我们则仅仅把它理解为吃,并关注清洁卫生。当大人强制性地要求孩子讲究卫生清洁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兴趣受到妨碍,就会丧失以自然的方式适应环境的机会,也就因此丧失属于个体的敏感性与动机,这会越加导致儿童精神发展和完成方面的障碍。

早在20世纪初,蒙台梭利提出了“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到了21世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因此家长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生理的发展之间的密切的关系,给予他们更多新鲜的刺激,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依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儿童的感知觉、释放情绪,在此基础上进行感知训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观念的培养,最后才是强调文化知识教育,整个过程不能超越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十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捕捉儿童敏感期》,该书收录了一百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通俗易懂,而且作家还针对每个不同个案均作了点评,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从而使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对家园共教十分有益,作为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敏感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敏感期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其实每个孩子来到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就象一张纯洁的白纸,要在上面绘画绚丽的色彩,规划美好的人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他们接触的第一生活环境。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之中逐渐认识世界,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知道到知道这个成长过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使自己真正成为胜任的第一任老师。书中如有好多的案例如:“涂色”、“破坏性行为”、“秩序成习惯”等个案孩子的行为,分析的非常好。

家园共教,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建康成长的沃土。孩子的培育工作,只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应该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确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籍,我看了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作为幼儿教师不但可以在幼儿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还可以在做家长工作上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也能做出正确的分析,让孩子在充满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不过自己的经验和学识还有点欠缺,还需进一步的阅读分析。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十一

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小朋友在幼儿园拉了粑粑,在老师去给他拿裤子的时候,他把自己的粑粑包了起来并放在书包里带回了家,在他的父母询问原因时,孩子的回答竟然是:“这是我的”。

当你看完这个案例时,相信你也和我一样已经乐得捧腹大笑了。但是这个案例却告诉了我们,这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的开始。

儿童在一出生时,他是没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儿童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的标志。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许多儿童在与别人交往中,会出现占有欲强、不愿分享、甚至别人碰他的东西就会大声尖叫等。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把这一现象归结为家庭教养方式的过度溺爱,造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殊不知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初步建立的时候,也是他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当孩子出现了自我意识时,他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满足儿童的合理需求,不要一味的谴责,给儿童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让儿童圆满的的度过这一时期。我想爱和自由永远都是我们对孩子的缺憾。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十二

这本书我很喜欢,之前看过电子版,但觉得看电子版书没有买书回来看感觉好,买书回来读不仅家人可以共读而且想拿到那里读都可以,不用总盯着电脑眼睛也会觉得舒服很多。

燃宝真的长大了,自可以一个人玩,发现一样东西就可以反复玩很久,晚上他做在椅子上画画,我就坐在一边看这本书,喜欢读这么书,这里可以看到最真实、最可爱的孩子,在这里可以看到燃宝的身影,在这里可以找到乐趣,尤其谈到孩子到了语言敏感期的时候,孩子会反复应用、不分场合的应用学来的语汇,而且说的都很雷人,很有趣,也很真实,孩子就是这个样子。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敏感期,只是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到来的都不一样,有的早有的晚。当读到孩子秩序感敏感期的时候,我和作者有同样的体会,家里谁的东西就是谁的,爸爸的手机只能爸爸拿,妈妈的枕头只能妈妈枕,妈妈的鞋只可以妈妈穿,有朋友来家里穿了我平时穿的拖鞋,小家伙都会不悦并要求换过来,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孩子,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儿童敏感期,并且在孩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给他提供帮助。

以前曾和朋友们狂言说自己不会结婚不会要孩子,结果在朋友圈里我是结婚较早的,有了孩子之后是最喜欢孩子的,有时候人真的很奇怪。我真的特别感恩上天赐给我这样一个可爱的燃宝,有了燃宝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偶尔会写写日志写写博客,现在的我会常常写,记录自己和燃宝的故事,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自己积累财富,也是为燃燃积累财富。我特别感谢新浪育儿圈和新浪亲子圈的每一位圈友,感谢妈眯沙龙,感谢这些育儿专家写的这么多这么好的书,让我一个从不了解孩子不喜欢孩子不知道如何带孩子的人变成了喜欢孩子开始了解孩子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带孩子,当然,有时也会茫然,有时也会失控,我们大家常聚在一起谈自己的育儿经,谈自己的想法和作法,在这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过程和交流过程中,我也会不断的为自己展开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如何给孩子“爱和自由”,如何做好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我还需要学习和努力。

在这里推荐我的朋友们和我一起读这本书,还有该作者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谈到李跃儿,她是北京效区巴学园(幼儿园的名字)的园长,导演张同道在该园秘呆三年拍摄的纪录片《小人国》,真实的反映了2至6岁孩子的生活并透过孩子的视角,展现成人的世界,小人国这部电影一直很想看,可惜只看过北京教育台的对话节目放过片花,很感人很真实,仅看了片花我哭了,看到园里的孩子有的打人有的被打的时候触动了我的心,是啊,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小的社会,这里有强弱之分,在父母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进了园之后还是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的,这里有用武力处理的也有用智谋去处理的,远不差与成人世界。该片今年十月份在北京上映的,但在网上都找不到,这里的电影院没有买这部片子,咳,挺遗憾的,生活在大城市还是好啊,可以最早最快的分享各种资讯,真幸福。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十三

《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是我买的第一本育儿书。吸引我的是书名,还不是作者孙瑞雪其人。第一次知道敏感期这个术语是看央视宝贝一家亲节目中了解到的。后来在当当网上看到这本书,想都没想就买下来了。六月底买的,断断续续地看,直到现在才算是看完。由这本书了解到孙瑞雪,然后是蒙氏教育,又在网上搜了几本书入货,结果麦爸笑我除了武侠书和漫画书,只有育儿书能吸引我。

这本书严格的说是由孙瑞雪编著,而不是由她写的。书的内容由200多个家长和蒙氏教育机构老师写的案例加上孙瑞雪的点评组成。案例是按儿童0-10岁的顺序编排而成。

第一次泛读的时候,我有点失望,习惯了看定义、总结的理论模式书让我想象这本书会解释定义什么是敏感期,什么年龄就会经历什么敏感期,会有什么具体表现,成人应按什么步骤来解决应付。拿到书发现不是这样的时候就有点失望。

第二次精读后,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其实儿童的敏感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小孩会有不同表现,出现的先后和表现程度也各自不同,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没有按传统写书模式,观点+事例+总结来传授方法。而是以丰富的案例加上就事论事的分析告诉成人如何解读儿童的行为,从而进入他们的世界,和他们一起成长。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不用按章节来读,因为都是由案例加分析组成,没有很强的连贯性,可以从任何一个章节进入来阅读,所以适合任何时候、在任何地点来读。尤其适合翻阅型读者。

这本书最大的缺点也在于它的分散性特点,习惯直接接受理论,喜欢按甲、乙、丙、丁和一、二、三、四点来看书的人不适合阅读这种书,也许会觉得这本书不知所云。

总的来说,这本书看起来轻松,但要吃透其中的观点则需要靠个人的悟性。

我个人观点是这本书值得拥有,且需要反复阅读。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读书心得(通用14篇)篇十四

婴儿7个月左右出现走的敏感期.起先拒绝坐,然后开始走,上下楼梯都要自己来,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撞.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时候……走的敏感期中儿童是一个自由、活跃的个体,他拥有空间的能力从此开始越来越强。

1岁半到2岁期间,儿童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床上的一丝头发,地上的一根小草……但儿童并不总是这样。

手的敏感期到来时,儿童有一个抓的过程。一把抓,二指抓,三指抓。很多成人用手很笨拙,不会拿筷子,不会用手指夹围棋子,不会点钞……这都和童年期手的发展有关。

处在身份确定敏感期的儿童,会选定一个偶像并时时模仿。“我是忍者神龟!”“我是超人!”通过吸收偶像的人格特点,儿童建构自己的人格状态,最终形成自我。

关于本书案例部分,要说明两点:一、有些案例的记录对象是发展不够好的孩子,这部分孩子我们都用了化名。二、本书收录的案例跨越,由于时间跨度太大,某些案例的记录者已经不详,这部分案例均以“未名”具名。

相关范文推荐

    应用电子技术求职简历(优秀16篇)

    个人简历是展示自己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成就的一种重要文档。这些个人简历范文突出了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可供您参考和借鉴。。姓名:-国籍:个人照片。目前所在地:民族:

    医德医风心得体会村医(模板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有条理地组织思维,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别人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启示。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进

    资本论个人读后感(优秀15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加深对书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圈地运动”是我

    学国学诵经典范文(18篇)

    经典电影是指那些在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电影作品。经典作品的范文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

    转幼儿园实习总结(通用18篇)

    实习总结的撰写是对整个实习经历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它提供了一个思考和改进的机会。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写实习总结,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实习总结范文。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防溺水安全承诺书(优质16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对某一领域的典型表达进行总结和概括的范例。阅读这些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写作的思路,提高文采和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规范自己

    学生自述报告(精选21篇)

    报告是一种对特定主题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向人们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数据。现在我们需要写一份报告了吧。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报告范文的写作,以下是一些

    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实用16篇)

    通过安全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风险判断能力,避免不必要的危险。这些安全教案范文展示了教师们在不同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和实践,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

    中班有趣的电线教案(通用14篇)

    在中班教案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下面是一份中班教案分享,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

    个人支教工作述职报告(精选18篇)

    在写述职报告时,要注重清晰的文笔和逻辑性的组织,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把握报告的要点。接下来是一些标准和规范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