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文锋

读书心得是对书籍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通过读书心得的写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意义和价值,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读书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一

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入口,三月里的我突然感到有一阵阵寒风吹过,捏着门票随着不算很多的游客鱼贯而入,真心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毕竟北京的旅游景点众多,一个正常的十八岁的小姑娘(误)在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打击时应该不会选择国博这么听起来就很装逼犯的地方消磨青春。更何况我已经在各种学校活动竞赛比赛跟团出游时去过三次国博,讲真在踏进国家博物馆的大门前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把这个展览内容万年不变,讲解人员全是面瘫的国家级吉祥物博物馆看出一朵花来。可是我是一个虚心又耐心的好学生好团员,望着眼前这幢称得上国之重器的蔚为大观的建筑物,我握紧拳头,决定跟他谈一场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灵魂恋爱。张爱玲诚不欺我,她说低到尘埃里时就能开出一朵花来,当我真的塌下长期坐着磁悬浮的红尘世俗之心一寸一寸去静览去观赏去寻觅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座看起来假大空听上去假大空实际上也确实有那么一点假大空的安检重地时,我还真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在这里我先要承认的是,因为很多国宝级展览已经在我前面几次拿着小红旗跟随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时走马观花的看过了,这次的文章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一次难得的淡季出行时我认真看的展厅——“复兴之路”展厅,作为整座国博中规模最大的基本陈列,我真的很好奇它怎么能保持着这种淡季旺季活跃用户量都一样少的人气水准。本着为复兴之路正名的国家重任,在我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下终于诞生了这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游记或杂文——几曾识干戈。以上是写在前面的废话,可我其实已经很小心的点出了一个敏感点——人心不古的现在,去看复兴之路的人本就不多,认真看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但也正因此,这篇文章才有了让我写下去的动力。因为对于我来说,或者说对于每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来说,认真走完这条充斥着人性中的至恶也宣扬着人性中的至善的复兴之路,不是一次对时间的浪费,也不仅是一次爱国主题洗脑教育,如果你知道的足够多认识的足够全面,如果你像我一样愿意客观的看待经过了加工的历史与政治,你会明白,这段不足百年的道路,沉淀在我们的血脉深处,它也许已经不是本来面目,但我们需要相信的其实只是曾有某些人曾有某些组织愿意为了也确实为了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的未来付出了超越生命的信仰价值,认真走完这条路,其实是认真做完了一场虔诚的朝圣。在展厅的前言和结语处各有一组气势宏伟的雕塑,同其他所有艺术性强于观赏性的抽象雕塑一样,不听讲解你绝对不知道它打算传达出什么,听了讲解你会发现它确实也没打算传达出什么,可你其实并不需要看懂这两座占据着整整八面墙的巨物一寸一厘都讲述了什么,你站在它的面前,静静望着它,继而闭上眼,放任思想游走在历史与今天之间,深吸一口气,你会明白这两座雕塑到底想告诉你什么:我静立,我思考,我看见那年的硝烟漫天,我听见那天的炮声隆隆,我让双眼穿过一层又一层或真或假的历史尘埃,我看懂了那透过无生命的石头映射出来的真相,那是黎明前的呐喊,是绝望中的奋起一搏。走向展厅深处,你会找到重温高中历史课本的扯淡感,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讲起,途径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当然还有同早期共产党组织密不可分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中华民族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抗争,那时的时代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救亡图存,从那时起,或者说从更早的清末士大夫睁眼看世界起,我们的就一直在进行着唯一的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无副本无攻略,它不停更新它薪火相传,它就是写在开篇的那句话——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汗青苍苍,伊人何方,经过时代的淘汰与人民的选择,一个生于群众长于群众的新兴政权冉冉升起,可我忍不住在想,难道历史没有过备胎吗?如果,我是说如果,在不断前行的泥泞道路上经历过其他的波折,会不会产生新的不一样的历史轨迹?可惜历史容不得假设,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西纵然已不再是第一手史料,看在很多激进主义的愤怒者眼中全部都是邪说谬论,是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用来洗脑大众的灵丹妙药,大概在他们眼中我毫无疑问是被洗脑的最成功的团体中的一员,但我一直想不懂,那些从未拿起过干戈之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质疑曾于干戈之下流血流汗的英雄团体,进而还要为自己冠上“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美名的呢?那些真正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一路走来我看到了许多,有熟悉的人有陌生的名字,他们出身不同他们轨迹不同,他们处于不同的背景甚至处于不同的时代,他们有的儒雅博学有的目不识丁,他们有的养尊处优有的沦落街头,但在同一个主题下,在同一曲歌声中,他们做到了问心无愧,他们愿意为了或相同或不同的具体目标奉献精血,他们曾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曾以己之血荐轩辕。走到展厅的最后几米,开国大典的记忆之匣豁然打开,中国共产党走到了礼堂之前,可是非成败转头空,人们要永远记得,不以成败论英雄,从鸦片战争到1949,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回首远望,我一次又一次的试图寻找孙中山,蒋介石,以及毛泽东之间的相似与交错,犯罪学里有一个著名观点,是说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在犯罪前的生活中一定有过交错,找到那个两条直线相遇之点就是找到了解开案件的钥匙,可我翻遍传记史册,也找不到让我心满意足的证据片段,这次站在复兴之路的面前,我突然想到,如果换一个方向,如果把他们的人生提纯来看,把这三个或者其他更多时代的伟人当做一个又一个点放入历史的漫漫长河,我终于看到,他们虽说道路不同甚至南辕北辙,但他们心有情怀,这份情怀贯彻在他们的人生中,我一直相信知识可以获得也可以失去,但情怀不同,它难以培养,但一旦养成,便是深化在内心流淌在血液,生生不息。再看向那些人,他们曾同仇敌忾也曾兵戎相见,他们曾携手抗争也曾兄弟阋墙,可一路走来,他们情怀不灭。他们不是十全十美之人,严格说来每个人离十全十美还有很大的距离,佛祖曽言不可说不可说,说多是错多说是劫,后世一直回避谈及他们的对与错,可其实真的没什么好回避的,神坛上本就不应该站人,而每一个妄图站上神坛的人都会被吃醋的神仙赶下神坛,但换一个角度,他们走下神坛才终于变成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会犯错也会骄傲,他们也会贪婪也会嫉妒,也正因此,他们的不凡与优秀才更有了现实意义,才更深入人心更值得被人铭记,他们以普通人的一切承担起并不普通的复兴大任,这不是对领袖的不尊,这才是对胜利者的敬重——我理解他们的苦衷,体谅他们的错误,进而钦佩他们的才能,感念他们的决心。三个小时恍然已过,我走过了熟悉的二十一世纪展览,站在出口,总览那干戈零落的百年沧桑,突地为了一句话热泪盈眶,这句话用来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它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的大大小小的抗争——这一切,是以中华民族的巨大牺牲为代价换取的来之不易的彻底胜利。为其不思,来之不易,我们现在所站立的地方区区数十年前还弥漫炮火,那些四散的血肉与消弭的灵魂还依然记得,走到今天,终于换取了子孙后代的“几曾识干戈”,我们何其幸运又何其悲凉,从不识干戈。复兴之路,是整个国家的伟大蓝图也是每个华夏子孙的不朽信念,从秦皇走向汉武,从唐宗走向宋祖,我们所处的文明历久弥新也终将万古长青,而我走出这个展览,会头也不回的再走向其他地方,我也许匆匆忙忙,仍深陷于灯红绿酒,可我会在夜深人静时抬头回想,那曾体验过的峥嵘岁月,与曾认真走过的朝圣之路,我会不经意间诵出那首诗篇: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上天待我不薄,而我也只有一句:曾不识干戈,平生愿祥和。惟愿绿水青山,踏破万里而不变。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二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得以有幸与同学一同参观了这座扩建历时三年之久、千呼万唤终于展露芳容的世界最大博物馆。

一早搭乘校车驶至前门东大街。达到时,前来团体参观国博的大巴已经停了有十几辆。下车后一路步行,途径北京铁路博物馆、正阳门,行至威严平阔的天安门广场。徒步广场,右手侧的国家博物馆与位于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对称坐落,隔广场而遥相呼应。两者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皆恢宏大气、壮丽典雅,十几根仿希腊式立柱颇显雄伟之气。国家博物馆与阔大齐整的天安门广场以及一街相隔的壮丽威仪的天安门城楼共同塑造出一种大气威严之气氛,令人心魂震慑。

绕行至长安街上的国家博物馆北门,甫一转向,便看到国博门前伫立的巨型孔子雕像。全像由青铜所铸,孔子呈拱手作揖之状,颔首俯身,身型宽硕敦厚,犹如巍然山石。塑像粗线直砺,表面如大斧劈皴,加之青铜皴之以靛青杂色,颇有沧桑厚重之感。孔子作揖巨像立于国博门前,如邀请,如训导,如统领之统率历史文明之浩瀚大军。

九点钟,馆内开放。随着近百名的观众的队伍慢慢进入到了大厅。今天国家博物馆所展出的`是“复兴之路”展览。

一进展厅,展厅四壁的陶土泥塑浮雕的凹凸不平的历史质感迎面扑来。左侧浮雕猛看如浩荡的黄河水流,泥水混沌、磅礴涌动、浩浩汤汤,细看则实为司母毋方鼎、活字印刷术、罗盘、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飞天、张衡地动仪、郑和地图与帆船等等众多历史元素依左右顺序的写意与写实交杂的空间展现。

其后展览由历史照片、文书、衣服、兵器、机械、石碑等历史实物以及模型、雕塑等方式正式展开,横跨从1840年至21世纪的二百多年时间。展览叙述的脉络横贯近代、现代以至当代中国,其叙述角度与历史观点对于我们而言可谓耳熟能详,包括各历史事件所占篇幅皆与中学历史之叙述并无太大出入,所独特者在于其珍贵历史资料的详实丰沛。

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从“落后就要挨打”——清帝国惨遭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地主阶级自强维新,及至百日维新终告失败;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开世,怎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折冲九州,仁人志士奋起探求救亡图存之路;日寇侵华,烽烟四起,国民军正面阻敌、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再至国共交战,解放军横渡大江,国民党溃败台湾;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曲折前进;平息浩劫,改革开放,另辟中国蹊径,专心国富民强。

鉴于展览脉络近于所学历史脉络,对其内容介绍在此就不作赘述了。参观本次展览,心生的最大感触即是世事之无常,领先于世界两千年之久的中国文明却催生不出继续维系文明前进的力量,而沦为为其他后进文明欺凌的老大帝国。一国之强大放之于历史之浩瀚中,常常可以发现多数仅仅只能持续一时,风起云涌,起伏不定。从1840年国门被船坚炮利的英吉利人轰开,传统文化在救亡图存方面日显无力,旧有社会结构逐渐趋于瓦解,中国开始向西方由表及里地模仿、学习,这段历史可谓中国历史之最低点,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定浩劫、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方真正开始复兴,宏图大展。

粗浅以为这段历史对中国尤为重要,对传统文化之态度以及究竟该在何种程度上学习西方,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思考与争论在这段历史已有过深入探讨,而这一重要问题在未来中国复兴的道路还将必然面临并再做不断思考。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越深,便越可以知荣辱、辩是非,寻根找出近代民族不足之根本,譬若专业课上老师曾提及的一个问题:在对待国门被西方武力开启这同样的一件事上,中日两国持的却是相反的态度,日本人奉引美国军舰成功登陆的日本人为英雄,对佩里将军给予郑重纪念,而中国则对侵略行径尺否定的批判态度,未有相近与日本态度的倾向,中日这一态度之别颇为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是因为主题所限,“复兴之路”在抗日战争的展览篇幅中对于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提及依旧如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颇为稀少,而着重于介绍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艰难中壮大,以及对日军形成有效牵制与作战贡献。

行文至此,也该有个总结。这次展览丰沛详实的珍贵历史资料着实令人眼界大开,再现了诸多场景、情境,如直至亲眼目睹清军装备之简陋与西洋军队的船坚炮利,方更觉中西差距之大。环顾今朝盛世,回看过往,不禁扼腕。复兴之路,愿民族一路向前。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三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1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剩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即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觉地“用历史感悟未来”,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现在中国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大陆23家,台湾、香港7家)有人预测中国gdp将超过日本,205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这不是狂吹,这是对中国成绩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卫星发射次数占世界总数的17%,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

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我相信,我们会让祖国更富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课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片中翔实的史料、文物实物和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加上这段时间对“七一讲话”精神的学习,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各种曲折。

一切似乎要从我们的“闭关锁国”说起。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鱼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的国门终于被打开,民族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毛泽东??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仅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开了今天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这一百年间,有太多的名字让我们难以忘怀。而最令我们难以忘怀的那个名字,它叫“中国共产党'。

正当人们徘徊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带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毛泽东同志曾以史诗般的语言写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历史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亿万人民引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转眼九十年过去了。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也正确的分析了当前民族复兴之路的方向,作出了正确的方针路线。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新时期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发展先进文化。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认识到,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指导,先进思想文化也需要通过先进的社会力量来实现。这种结合告诉我们,有了先进社会力量的选择,先进思想文化才能有效发挥其先进作用;有了先进思想文化的武装,先进社会力量才成为真正的先进力量。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结合,实现民族复兴才展现出“梦想成真”的前景,这就是所说:“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同样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全方位的加强自身思想素质培养。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致力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文化氛围的创建。从自身做起,在生产,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起模范先锋作用,为文化体制改革尽知识分子应尽的一份力量,尽青年人应尽的一份力量。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四

昨晚,央视一套推出的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落下帷幕。“震撼”、“激动”、“落泪”,这是很多网友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用的词语。“有着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制作这样一部片子,就是想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的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从变迁中感受和触摸幸福。”昨天,央视经济频道副总监、《复兴之路》总编导、总撰稿任学安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复兴之路》创作始末。

“9+1”工程——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

很多人把《复兴之路》看作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任学安对此说法颇为认可:“无论是在叙述的理性、客观性,全球视角,还是构建大的历史框架‘大历史’的结构方式,寻找基本历史脉络,用历史细节说话这些方面,两片都有相似之处。追求制作精良度、包括采用现代最新的制作手段,也都是从《大国崛起》延续下来的。此外,梳理的方式,观察国家发展的视角也是同一个,所以这两部片子看起来很像,说是姊妹篇也比较恰当。”

“《大国崛起》一收尾,我们就着手做《复兴之路》了。制作过程中,我们想到,如果它能赶在之前播出,也挺好的。”任学安说,这部片子正常制作周期应该在两年左右,但剧组只花了10个月就完成了片子的制作。于是,反复地熬夜就成了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

这部时间紧任务重的片子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央视国际网站甚至以此为契机,倾力打造了大型时事论坛——《复兴论坛》,8日开坛以来每天的浏览人数逐日上升。

“以影像叙述历史更具冲击力”

《复兴之路》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片最难的是历史素材的取舍,拍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更难,难在毕竟观众的陌生感要差一些。国内有多少人会对西班牙史、葡萄牙史、荷兰史,甚至美国史有多少了解?除非是专业人士和学者。因此,拍《大国崛起》时我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但对我们中国自己的历史,可以说每个中国人从小时候都接受过基本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表达出最基本的新鲜感,就成为最困扰我们的追求。”任学安在介绍剧组面临的最大困难时说。

任何一个创作都希望呈现一种新鲜的面孔,这样传播效果、到达效果才会更好。否则传播就没有意义了。如何给观众新鲜感?任学安和剧组成员们从电视梳理与文字梳理的不同之处入手,开始探索。

“电视是时间艺术、时间作品,没有太多空间功夫去铺陈。电视是用画面叙事,让观众通过影像来了解。文字叙述的历史追求必须思想深远,有哲学高度,电视节目有时候可能甚至不需要说话,一个画面加一段音乐就足够了。”任学安介绍了《复兴之路》带来的影像冲击力:“在第一、二集中的开头,观众能看到当时的中国人用脚踩水车的画面,如果认真看,你就会发现那些人都是光着屁股的,那是真正的衣不蔽体。再往后看,看到第四、五,尤其第六集,画面转为恢弘绚丽,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观众能完整地看完这六集,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国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并且开始享受小康生活的变化。”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五

今天的我们能够安静的坐在教室里面学习那段历史,没有人想过这样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学历史的时候认为那只是一段历史而已,殊不知历史正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来人的思想和生活。

一百六十多年前的1840年的一场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历史。这场战争改变了那个时候中国人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改变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改变了中国人封闭愚昧的思想。突发的危机击痛了中国人的弱小心灵,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走上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长征道路。可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谁会想到,这样的一场战争居然是因为两件商品引起的,中国的茶叶和英国的鸦片。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国外贸易的失利表明了商人和国家利益的损失,归根结底这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站在英国的角度,这场战争史必要的。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没有什么必要不必要,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屡战屡败,大家看到,在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面前,二百年前横扫中国的八旗子弟一蹶不振,只有挨打的份,真的是军队不行了吗,还是我们的思想早就落后了。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是封建主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是在西方呢,他们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三四百年了,中国的思想严重落后,中国的军队打不过英国的军队,这样的结局在开战前就已经注定了。

鸦片战争之后,主张抗英的林则徐居然给罢去了官职,清政府的态度好像是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发生,但是事实不会欺骗我们,《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岛的割让,在清除的告诉中国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伤害。林则徐在离开之前,将自己收集的四洲志交给好朋友魏源,魏源根据这些资料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的书《海国图志》,里面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告诉了中国该怎样救国,可是这样的声音谁会去听,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去关注。最后,魏源遁入空门,他的救国之路宣告失败,他的呐喊声太小了,国人没有听到他在喊什么。或许他们不是没有听到,而是多年的平静生活让国人们不想改变现状,可是,循序守旧带来的是更大的伤害与更多的泪痕。

紧接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来的是农民起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说明清王朝已经到了历史的边缘,摇摇欲坠了。太平天国起义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资政新篇》的出台,呼唤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可是这次还是一样,就像当年的《海国图志》,只是在历史上照了一个面而已。起义被镇压了,农民起义失败,中国继续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在苟活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时候的西方正是工业革命最辉煌的时刻,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却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的蹂躏与践踏。如果说鸦片战争没有唤醒国民,农民起义没有唤醒政府,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彻底的,干干净净的告诉我们,中国有了亡国的危险。当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的时候,圆明园海好好的在那里摆着,可是当这两个强盗离开的时候,代表中国士大夫尊严的圆明园已经变成了一篇废墟了,强盗不讲规则,圆明园的焚毁彻底焚毁了清政府的根基,严重打击了中国人的尊严,中国!要怎么样才能洗刷这段耻辱?这个时候不得不向西方学习了,中国不能再这样自闭下去,可是,在二十年前,那样的呐喊却没有得到共鸣,如今的觉醒又如何呢。洋务运动带出了一系列的中国新兴军工企业,中国终于向世界迈出了狭小的一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共鸣,不管它的效果如何,毕竟清政府看到了世界的趋势,看到了中国的灾难。可是这仅仅是为了打败远道而来的敌人,并不是为了彻底的改变国人的想法,打开国人的眼光,没有让国人看到中国外面的那个大世界的真实情况,没有改变国人的思想,还没有改变国人对外国的看法。严复的《天演论》没有解放国人的思想,没有把国人从愚昧腐朽中拯救出来,但是给了传统文化一个冲击。维新变法只是进行了一百来天,这是不是告诉国人,中国已经没有路可走了,但是有志之士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他们继续为救国图存而探索。八国联军的入侵再次让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让国人看到了希望,然而他却失败了,和平没有改变中国的屈辱历史,资本主义革命还是没有成功,中国的路究竟在哪里?大批有识之士的疑问,要怎么去回答。

皇帝走了,北洋军阀却彼此征战,人民陷入了更加严重的灾难之中,中国,一点点和平的迹象也没有看到。五四运动的爆发在告诉世界,中国愤怒了,雄狮苏醒了,中国进入了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阶段,中国不再愿意生活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新青年》杂志的发行,使中国有了新思想的迹象,并且瞬间波及全国,中国的思想解放终于开始了,不再是靠武力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因为武力再强大,不会用还是不行,思想的解放时必须的,是中国复兴路上的一道重要的门槛,越过了这道门槛中国将有很大的改变。而这个时候的西方资本主义似乎已经在走下坡路,中国能不能再跟着西方资本主义走下去,这样走下去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苏联,给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条道路,一条新兴的道路,中国应该放弃资本主义去走社会主义吗?国民党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军阀继续混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走出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能不能走下去,能走多远,还不知道,她能带着中国走向复兴吗,这些都只是未知数。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发起的北伐战争似乎看上去会改变中国人的苦难,可是蒋介石的反革命让大革命失败了,革命之路再次失败,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群众力量不见了,还是没有结束中国人的苦难生活。革命的失败告诉中国共产党,自己掌握兵力才是正确的道路,所谓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必须要做到的。南昌起义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武装力量,不再受制于别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接着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己正确的道路。

日本侵华,反日革命的爆发,实现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危难面前,就是敌人也要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曾经是一家,团结起来保卫家园,驱逐强盗,让强盗们离开我们的家园,滚回他们的土地上去,我们这里不再是他们耀武扬威的地方。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的胜利,给了中国希望,让中国的社会大大改变。然而,中国还是没有得到统一,南北朝不能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划江而治谁会同意?中国解放军跨江作战,赶走国民党,实现了全国的解放,新中国诞生。中国一百年的救亡之路走到这里高一段落。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走过了一百年的屈辱史。但是诞生的新中国还是一无所有,要怎么样屹立在世界这个大森林中,强国,大国的梦想还有很远。

二、颠簸前行。

半年的时间,全国物价稳定。多年的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太多的痛苦,现在的中国的任务就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国家独立,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社会下的三大改造的成功决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往前一步,将几千年的农业国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国是何其之难,但是难也要往前走,不能后退,历史始终在往前发展着,后退的历史不能称其为历史。中国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原本没有工业基础的地方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经济无疑成为最主要的力量,但是中国要怎样发展经济,是不是还是一百年前的自然经济,或者是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借助于苏联的模式,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使新中国的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中国换了一个新面貌来面对世界。而这个时候的世界却是笼罩在冷战和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新成立的中国在这样孤立的环境中步履蹒跚的往前走着,苏联的友好给了新中国的支持,帮助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威胁到了新中国的主权,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启动,战争的胜利给了中国机会,告诉世界,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了,那只沉睡的雄狮已经彻底的醒转过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建设经济,发展工业无疑是最好的,中国终于有了时间来喘息。

这个时候,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大家为了共同富裕共同努力,新民主主义的过度,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确定了自己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的道路,中国的建设加快了步伐。然而,激情岁月导致了头脑过热,大跃进活动,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苏联的背叛,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止。即使这样,中国人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政治与经济分开,政治斗争的过程中,经济建设还是在一步步向前走,十年的__过来,增加了国家的危难,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论十大关系》写出了中国的道路,可是中国人并没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准确的说不是没有沿着它走下去,而是走得太过于急躁了,步伐太快,社会生产力跟不上,中国的复兴之路灾难重重。尽管国内建设不顺利,新中国在于世界各国的外交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成功,外交的建立使得中国不再是世界之外的国家,此时的中国真正的成为了世界的一员,国家主权得到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承认与支持,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在国民经济即将崩溃的边缘,中国人民要如何将其拉回正途,让中国经济全面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两个凡是的出台再次束缚了中国前进的道路,中国是不是应该继续走__的道路,还是抛开__不说,加强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的正确解释告诉了中国人民复兴之路要怎么去走,怎么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规律,中国人再次看到了东方的曙光。

三、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让人民真正的摆脱了过去一百多年的苦难生活。然而,伟大中国的复兴之路是不是走道这里就该结束了。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刚刚开始,经济的突飞猛进让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好处的背后,却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了惨重的代价。中国社会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的出现,经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得到控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让中国经济继续往前发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共存大大的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市场,更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在面临特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毫不示弱,因为中国已经富有,中国有能力倡导世界和平,中国已经自豪的站在了世界的东方。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得中国人在世界上有尊严,不再是遭受欺辱和压迫的对象,然而,这仅仅是经济方面,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素质确实全球最低,当你站在别的国家的土地上的时候,别人羡慕的只是中国的经济,素质同样遭到歧视。中国,复兴道路还没有走完,还得继续往前行进。

今天,中国终于站在了世界大国之林。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新的方向,中国要往哪里走?经济强国,内部政治腐败,政府不得不重新定位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位置,重新将共产党员的形象树立起来,共产党员始终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员重新定位,将自己摆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次次的自然灾害,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让世界换了一种心态来看待中国。在新的世纪里,和平时第一要务,和谐社会是重要的目标,科学发展是全球的经济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时各个国家的重要任务。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走到今天这一步,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光荣,等着我们的是更加重要的前进道路。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实现民族复兴是最大中国梦。

辉煌乐章,伟大征程撼天动地;壮丽凯歌,复兴基业激奋人心。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际,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境遇,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在民族存亡续绝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昭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总结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党内外、国内外所关注的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做出了鲜明回答——“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开启征程。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全体中华儿女应当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汇聚在民族复兴旗帜下,砥砺奋斗精神,努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贡献,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充满信心。

《复兴之路》是宣言书,是奋斗史,是强国路,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它激励着14亿中华儿女,激励着全国人民,激励着63岁的祖国,它的激励之心永在,我们的奋斗永远不息,社会主义事业永远向前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的坚强决心。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七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字字饱含深情、句句掷地有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昭示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的中国梦,明确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坚持的道路,坚定了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迅速传遍燕赵大地,极大鼓舞了我省干部群众。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抓实干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燕赵儿女的力量。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通过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通过中国共产党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认为,要不忘历史,深刻认识到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珍惜现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在李大钊同志狱中亲笔自述前驻足良久,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更有责任从自身做起,弘扬‘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大钊精神,把国家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八

看完政论片《复兴之路》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百多年前,中国遭遇数千年未见之奇变。可是,中国并没因此而灭之,中国人民更没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拯救国家的主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如今的中国正在崛起,正逐步跨进世界强国之林,正在完成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复兴中华。

1840鸦片战争到19辛亥革命,这段屈辱的岁月,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从历史教科书到政治教科书,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之千年局变》,同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感受,从最初单纯的对李鸿章等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人的单纯的愤怒,到意识到社会制度才是根本问题,到开始思考与当今社会现实的联系,一步步的深入,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历史,不单单是书本里的,也不单单是电视里的,而是一面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镜子,让我们学会自省,学会自知。历史,赋予了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时候,才愈发迷人。让我深感:危机一直存在,只是由“国难”变成了“危机”。

记录片带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当时的中国人及其愚昧。汪仲洋说:“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连林则徐都认为:只要断绝了对英国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呢,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提前准备,调查,认为中国的军队不堪一击,沿海的炮台,防范措施很糟糕。这里就让我想到一个问题“自知”,中国古代有句俗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多么好啊,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就是认清自己。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天才。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与否。找到自己喜欢的,并去做,就这么简单。晚清的中国,也是一个喜欢做天朝大国梦的中国。封闭自己,将自己隔离于世界体系之外终于被碾压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之下,实为可悲。想想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自知”的结果,认清现实,面对这个即将倒塌的房屋,只能革命,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

当然,不是说“自知”就够了,自知之上,需要常常自省。《复兴之路之千年局变》里提到,“咸丰皇帝发出向西方学习的上谕的时候,距鸦片战争发生已经有了,相比于同样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的日本,中国错过了搭上世界工业革命列车最宝贵的20年”。多么可惜啊,不反省,凡事喜欢从别人身上找问题,似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通病。其实,晚清王朝也不是没有反省过自己,只是,每一次都那么肤浅,那么荒.唐,那么治标不治本,那么令人失望。从戊戌变法,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到发出向西方学习的上谕,到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么多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反省的不彻底,也是很难得到真正的进步的。

回首历史,我们不禁感慨:正是1840年的这个大失败才成为激发中国转变发展趋向、走向现代世界的真正开端。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晚清的中国,呈现的是一种国难危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面对的信仰,道德,良知的危机。历史,是个好东西。屈辱岁月带给我们的关于“自知,自省,健忘,信仰,冷漠”反思,我只是想,以史为鉴,做一个有良知的的大学生,做一个有信仰的中国人。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九

第一段:引入复兴之路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复兴之路,这是一条充满着希望和未来的道路。作为一名读者,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读书对于人类文明复兴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读书似乎变得不再重要,大家都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视等多媒体渠道获取信息。然而,读书仍然是拓宽眼界、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读书之路,将开启我们的心灵,引领我们向复兴之路迈进。

第二段:读书的益处和影响(200字)。

读书是一次启迪心灵的旅程。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自身修养。在大量的书籍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前人的智慧,体会到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读书还能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分辨真伪。读书对于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智慧至关重要,正如古人所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第三段:读书在复兴之路上的重要性(200字)。

复兴之路需要有思想的引领,而读书正是我们获取思想的途径之一。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没有了读书的传统,就好比失去了思想的食粮,思想将日益贫乏。读书不仅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前人的智慧和文明的积淀,并且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思考的逻辑和方法。如同欧洲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一样,读书能够唤醒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热爱,并在实践中为复兴之路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段:建议如何在复兴之路上积极读书(300字)。

要在复兴之路上积极读书,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我们要有读书计划,制定目标和时间表,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是纸质书、电子书或听书,关键是能够专注、沉浸其中。此外,我们还应该有阅读的思辨力,不仅要读书,还要读懂书,发掘书中的智慧。最后,要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可以通过参加读书会、交流论坛等方式,与他人一同追求知识的复兴之路。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复兴之路(200字)。

复兴之路,读书心得体会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读书对于复兴的意义和价值。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得新知识、开阔思维,以及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心态。因此,读书不仅是满足自己个人需要的行为,更是积极参与到复兴之路中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也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走上复兴之路,通过读书来实现自我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

看了这本《复兴之路》我发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最大发现应该是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家可能还有所不知,我国在1995年9月26日16时前时,中国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可由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59那年的9月26日14时许,在黑龙江省大同镇附近挖出了石油!从此中国彻底地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中国石油工业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在国防军事上“两弹一星”当然是数一数二的啦!从邓小平说的一句:“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中也不难发现这一点。

要说起让我们方便的最大功臣当然是他了……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会造什么?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于是我们中国便努力地开始制造汽车了。1956年7月13日在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骸中建立起来的工厂中,一辆中国造的第一辆汽车开出来了,他叫“解放牌”。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我们自己造的汽车一天比一天多的开了出去。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祖国以前的复兴是不容易的,是用许多人用自己的鲜血和心血而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将来长大了再来回报祖国。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及评论背景(200字)。

《复兴之路》是一本由习近平主席撰写的重要著作,它以习近平同志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为根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深入剖析了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路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主席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阅读《复兴之路》后,我对这本著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

第二段:重要思想(200字)。

《复兴之路》的重要思想体系是其中一大亮点。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要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和风细雨般滋润和滋养人们的心灵。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非常凸显,也是中国走向复兴之路的关键一环。习近平主席的文化自信理念能够让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自豪感。

第三段:实践经验(200字)。

《复兴之路》中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在加速发展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习近平主席倡导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理念,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迪,激发了我更为广阔的创新可能性。

第四段:发展道路(200字)。

《复兴之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描述让我深受启发。习近平主席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昌盛的意愿与决心。他提出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具有理论指导,又有中国特色,充分发挥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种发展道路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第五段:个人认识与感悟(200字)。

阅读《复兴之路》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也加深了我对中国梦的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环境友好和全面发展等理念,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我也认识到,在实现复兴之路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100字)。

通过《复兴之路》的阅读,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思想、实践经验以及对发展道路的描述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党和国家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我相信,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我们能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二

作为一本对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进行全面剖析的巨著,《复兴之路》深入探讨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中的兴衰沉浮,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节点上的奋斗与追求。阅读完《复兴之路》后,我深感这本书是一部给予人们启迪和教益的伟大著作,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主要体会。

首先,这本书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挑战和难题。《复兴之路》详实地剖析了中国从近代以来面对的各种困境,包括战争、外来侵略和政治腐败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度分析,读者对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种全方位的分析和叙述使书中人物和事件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真实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苦难。

其次,《复兴之路》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重要转折点。正是在这些历史节点上,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运动,从而为中国的复兴铺平道路。书中详细介绍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展示了中国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牺牲,逐渐走向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道路。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第三,《复兴之路》强调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品质。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进行改革革命,还是抵抗外来侵略,都需要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书中深入描述了普通百姓在历史转型中的勇气和智慧,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奋斗精神无疑鼓舞着我们,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我们也能实现中国梦。

第四,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详尽分析,我们不仅能够认识到中国的困境和挑战,还能够看到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些成功和发展。这种过程让我们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同时,这本书也激发了我对中国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中国在近代历史中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智慧让中国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中国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总之,《复兴之路》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近代史的伟大著作,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奋斗和追求。通过对历史的剖析和分析,这本书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认识。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读一读这本书,相信它会带给你许多新的体验和思考。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三

它可以使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民族的梦想,从鸦片战争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示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路。他用历史感悟未来。

当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使封建社会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段盛世,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欧洲的国家征服海洋伴随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独立存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毫无悬念的向中国袭来,然而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人们全然不知道自己正面临一场灾难。当欧洲各国的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时!统一把目光集中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但是一句“天朝物产丰盈”中国便把自己锁在笼子里。通商不成,抢夺的念头便产生了,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展到东方,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了尽头。

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船舰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这就是著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给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的清政府当头一棒,终于惊醒了一部分富国强兵的志士仁人,要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性救国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但是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蒙蔽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近代志士仁人的救国努力不过是一次次无声的呐喊。鸦片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

1860年的10月18号,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同时也焚毁了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内外交困之下,12月24号,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于是首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的洋务运动风生水起,然而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因机车的震动被认为亵渎先帝神灵而禁止使用,而此时,欧美各国已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895年春天,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在维持了短短103天之后就被废止。1900到1920xx年,八国集团进攻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至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数百之多,赔款上亿万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把中国推向了腐朽和屈辱的深渊,它正如一堵欲倾之墙,在辛亥革命的号角下很快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统治,而是为中国传统社会划了一个句号,使19世纪中叶开始被迫进入近代的中国相对说来抛却了旧传统的束缚,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不要说人民不愿意放弃共和国的公民地位而去做专制皇帝的臣民,即便是统治者自身也深感毕竟时代条件不同了,“惟有遵守法律、巩固共和,期造成法治之国”。

1920xx年5月4号,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前举行示威游行。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1920xx年4月12号,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7月15号,汪精卫为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而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落网”的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此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国民革命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发动叛变,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在国民革命的后期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以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

192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国建设的准接班人,我们要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壮大自己的国家。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四

最近观看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使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己的爱国心。《复兴之路》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复兴之路》一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集:千年巨变。从1840年-1920xx年。本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从1920xx年-1949年。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国道路,后来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从1949年-1976年。本集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同时也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新中国成立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四集:伟大转折,从1976年-1992年。本集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同时被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从1989年-20xx年。本集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20xx年,党的xx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实现平稳交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从20xx年-20xx年。本集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五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1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即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党的召开之际,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觉地“用历史感悟未来”,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现在中国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大陆23家,中国台湾、香港7家)有人预测20xx年中国gdp将超过日本,205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这不是狂吹,这是对中国成绩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卫星发射次数占世界总数的17%,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

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我相信,我们会让祖国更富强!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六

看完《复兴之路》,我感到自己的血脉在扩张,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充满我的全身。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多少仁人志士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他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百余年来,复兴之路何其艰辛,而强国之心又何其坚决!

浓重浑浊的清政府迷雾中划过一道闪电,辛亥革命的光芒四泄,逼退了奉天承运的魑魅魍魉,带来一丝希望。《千年局变》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革命的实际行动狠狠打击了顽固的封建势力。从此,“敢有帝制为之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但好景不长,《峥嵘岁月》里,群雄并起,军阀割据,混战连连,国之不国,人民陷入极端痛苦。——原来资产阶级不能拯救中国。

然而,苏维埃十月革命的号角不失时机地吹响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也觉醒了。于是,接受着共产主义光芒照耀的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全民族结合中国实际走向独立自强。《中国新生》期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一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然而,前途是光明的,但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何其艰辛!

党是稚嫩的,它也曾迷茫,也曾彷徨,但它没有放弃!于是,它日渐成熟。在《伟大转折》中,我们看到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国民经济停滞甚至部分倒退。党在徘徊,中国在犹豫,一如当时的人们在“两个凡是”的号召下陷入困惑,但它马上清醒过来。1987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剑锋直指“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随即,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由此,中国整装,轻快地大步迈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让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

一个崭新世纪的开启,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践行,“低保”政策的全部实行,农业税的正式废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进程,“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奥运盛会的圆满成功,伟大的祖国正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正一步步走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更应努力上进,奋起直追,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靠我们去努力。

我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爱你中国,我为你感到自豪,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会努力,我也要让你为我而感到骄傲”!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七

近年来,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复兴。作为当代中国的一员,我有幸目睹了中国复兴的壮丽画卷,对此深感振奋和自豪。近期,我参加了一场“复兴之路”的主题讲座,深受启发,从中感悟到了许多。以下将从“梦想与定位”、“自信与勇气”、“创新与担当”、“开放与合作”、“绿色与可持续”这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看复兴之路”主题的心得体会。

首先,梦想与定位是中国复兴的前提和推动力。讲座中,演讲者强调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他们用直观的数据和事例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梦想是复兴之路的灵魂,定位是复兴之路的航标。梦想使我们寻找方向,定位使我们明确目标,梦想与定位相互呼应、相互促进,为我们的复兴之路提供了强大动力。

其次,自信与勇气是中国复兴的必备品。梦想和目标虽然重要,但仅有梦想和目标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坚定的自信和无畏的勇气。无论是面对国际竞争压力,还是面对国内困难与挑战,我们都要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并勇敢面对。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验智慧,我们有许多成功的样板和先进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时刻准备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

第三,创新与担当是中国复兴的核心要素。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都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重要品格。讲座中,演讲者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要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尝试,促进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同时,我们还要肩负起一种独特的担当精神,遵守国际规则,担负自己应有的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开放与合作是中国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倾听和吸纳外界文化、经验和智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也必须通过开放与合作来实现与世界的融通发展。讲座中,演讲者讲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展开的系列合作项目,这些合作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机遇。我们要坚持开放的态度,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最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复兴的必然选择。讲座中,演讲者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生态品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通过这场“看复兴之路”的主题讲座,我对中国复兴的道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立足自身,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有理想激励,有定位引领,有自信与勇气,有创新与担当,有开放与合作,有绿色与可持续,中国一定能够顺利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读书心得复兴之路(精选18篇)篇十八

复兴之路心得体会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复兴之路的著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进行深入剖析,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所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书中深刻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崛起之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远超我们的想象。书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树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崛起背后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其次,书中深入思考了中国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崛起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改革的大道。中国敢于避免盲目追随西方模式,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积累经验和取得成果。书中还提到了中国所采取的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态度,大力推动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的力量。这种全球视野和大智慧,让我深感中国崛起的道路更为坚定和正确。

第三,书中探讨了中国崛起的外部条件。中国崛起离不开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作者指出,中国坚守和平发展的道路,主张通过合作和谐、永续发展的原则,巩固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与此同时,中国坚决捍卫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为中国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书中分享了中国崛起的内在力量。中国崛起的内在力量来自于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创新思维。书中提到,中国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中国注重人民的基本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中国深知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这些内在力量,让中国日益强大,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

最后,书中也提到了中国崛起的风险和挑战。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矛盾、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都是中国崛起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此外,国际上的保护主义和经济不确定性,也给中国崛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压力。然而,作者提出了从容应对的对策,包括加强国内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国际话语权等。这些对策显示了中国准确识别风险并采取行动的魄力和智慧。

通过阅读《复兴之路心得体会书》,我深切体会到中国崛起的伟大历程,感受到中国复兴的强大动力和坚定信念。在全球变局不断加剧的当下,中国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以崭新的姿态和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了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信心。这本书给予了我对未来中国的更多期待和信心,我将继续学习、思考和努力,为中国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人生误解(热门17篇)

    人生是一段充满起伏和挑战的旅程,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梳理自己的成长和经历。下面是一些令人感动和启发的人生总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生中,得与失,常常发生在一闪念

    七年级语文题目(优秀18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个性和展示才华的方式,通过优秀的作文可以展示作者独特的思维和语言天赋。优秀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体验等,具备良好组织结构、合理论证和生

    三年级我爱秋天(模板21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下面是一些备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送走了炎热的夏天,我们终于

    幼儿教师实践心得(模板21篇)

    幼儿教师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幼儿教师总结的家园合作经验和策略,让您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

    做美德少年活动方案争做美德少年活动计划(优质13篇)

    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活动参与者的需求和利益,以确保活动的成功和参与度的提高。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和实践的活动方案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提

    简单版个人租房协议书(优质14篇)

    租房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猛,各种类型的租房房源都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下是一些租房房源的介绍和推荐,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

    初中我不为那件事后悔范文(17篇)

    通过写优秀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它们展现了作者的思维深度和语言表达的魅力。在我记忆里,有这样一件事,这件事

    画杨桃说课稿范文(17篇)

    教案模板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进行教学计划和准备。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供一个有条理、易于操作的指导框架。它包含

    寒假里最疯狂的一件事(专业22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典型例子。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爸爸、妈妈、姐姐和我聚在一齐

    爱之链小学生六年级(专业21篇)

    优秀作文不仅能够简洁明了地阐述问题,还能够展现作者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不妨多读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以下是一些推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