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飞雪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中获得经验后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写作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一

我只是回不去的旅人,迷失了,在寻找青鸟的路程。

在路上,艰难地跋涉着……。

我害怕,变成了青鸟,没有脚,只能不停地飞,唯一的一次着陆,就是死。

马可,你画下的每一个符号都让我深思与敬仰……。

这样的我如你所愿的走下去,全然忘记了句号。

“帝王哲学家”,双重雍容华贵的身份冠称你完美的魂灵。作为帝王,竭忠尽智,夙兴夜寐却仍无法遏制你的帝国衰败成朽木,没落为泥沙。如李煜般痛心疾首的事先抛开不谈,怕还的你在千古风尘中的一声叹息。单从哲学家这一身份剖析,手中的这本《沉思录》也足以流芳百世,世代相传了。

“语言平实,无华丽辞藻”的空话起就不讲了。毕竟当做日记写,庸人自扰又何必?而其内容蕴含的宝藏才是真正发人深省的。

你说,哲学家都是爱思考的人。如今似被框限了年代和年龄。平时用时思考与自身无切实利益或直接相关的事物的人,总是被认为不务正业,荒诞不经。生命与智慧多么抽象,诞生与灭亡多么虚妄。诸如此类的,确实没有太多考虑过现实功利性的问题。迈入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面对现代快节奏生活与浮夸功利的现实主义,确实显得幼稚而天真,吃力而不讨好,空想而不切实。而我也无力辩驳。其中,与社会个体矛盾也如此。教材上写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事实是少数人要服从多数人,于是真理就还是由多数人掌握,多么无奈!鲁迅先生也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而能肩扛得住舆论压力剥削的又有几个勇士?精神上的宰割最终会带你走向无尽的深渊。而我就是这样在人海中沉浮!

而你,就是我灵魂上的救世主。让我不在挣扎于所谓的世态炎凉,也不摇头叹息世风日下。选择退守自己的心田,立志做一个温良谦逊的人,忽视外界甚嚣尘上的唯利主义,构筑自己的世外桃源。

但是,这将成为傻子,一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者。学习哲学与思考这一点足以被贬得一无是处。单后生活又带给我们恐惧根深蒂固。哲学家们精神失常甚至选择死亡的事例不胜枚举,而我却选择了坚持。在我脚下最真实的路只有我切实体会到,磨砺成泥沙。我不愿让一时的害怕造就终身的遗憾。你如此想,于是你写了;我如此想,于是我做了。

几十万年前,原始人类为了一块腐肉争得头破血流,谁也没有力气去做或去想别的东西,当然,除了明天的食物问题。然而其中一员爱上了看星星和眺望远方。几十万年后,现代人类学家说,那个第一个仰望星空呢的原始人类,开始了人类的新时代。只是没有人知道,第二天他就死于饥寒交迫,并被同伴唾弃。真是死有余辜,他们恨恨的想。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二

在温家宝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书。而每一次翻阅,总带着给我不同的感受……这本书讲的是罗马教皇对于个人修养的一些事情。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他写出了作者对身羁宫廷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曾经的我被这句话震撼着:“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一样消失了。”是啊,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名利对于人的诱惑,名利又能给别人留下什么?看了这本书,就是我内心灵魂的一次净化。他引起我对于人生的思考。通过读这本书我在思考,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时候,曾经认为,名利双收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但是,现在想想,名利双收又能怎么样,是不是就真的意味着这个人的成功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获得荣誉很容易。当你捧起这个荣誉的时候,你就真的值么?我想这个问题鲜有人想过。

上大学后,我看到了这本书,他给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他告诉我,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自己,作者常说,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对于生死,他告诉我,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作一切生物元素的分解。我们学会的是豁达与坦然,而不是逃避。很多的人怕死亡,很多的人怕得不到,因为他们做的不坦荡,因为他们怕失去。有的人总是以卑鄙的手段得到想得的结果,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后果。有的人从来都是得过且过,却没想过生活最终也将以这样的方式回报他。

净空法师曾经说过,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行好事。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因为这样的信条,我开始学会兼爱,用没有差别的爱去爱所有的人。现在我明白了,有些东西不是争能争到的,很多的东西都是功到自然成,前期的积累到那里,后期就水到渠成了。

沉思万物,你看到的是天地五彩斑斓的色彩,沉思生命,你看到的是人性最纯洁的一面,沉思生活,你将在无穷的哲理中慢慢探求着人生的真谛。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三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所处混乱世界之身的感受,在他的书中阐述了灵魂和死亡之间的关系,解析个人的美德、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的社会,常常需要自省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不仅要思考,而且还付诸行动。

奥勒留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习希腊文学、修辞学、哲学、法律和绘画。在他执政的近里,古罗马帝国遭受了洪水、地震、瘟疫、饥荒、野蛮人入侵和军事叛乱等天灾人祸。

尽管他用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不知疲倦地工作,但他还是无法阻止古罗马帝国的衰落。

国家责任的沉重负担和个人遭遇的痛苦经历使他陷入极大的悲观主义,他所能忍受下来的是因为哲学。他试图通过“哲学冥想”来逃避世间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

从马可・奥勒留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仅是一个用地位、金钱和外表来衡量的人,也是一个自省、自律、敢于挑战自我的人。

在这个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们不可避免地变得焦躁不安。要保持自己的本性就必须不断地与自己对话,在反思自己的同时加强学习,不断地分析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自己。

经常反省自己的责任感,始终想到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马克・奥勒留写道:“有多少人在享受了名声和荣耀之后被遗忘,有多少人在赞美他人的名声和荣耀之后死去。”“最长的名誉是短暂的。”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牢记党和人民的大义,立足本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热爱岗位;我们应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对自己的工作失误,必须勇于承认,主动挑起责任,为企业树立信誉,积聚实力。

在本职岗位上做到不唯上,不唯利,不为名,如马可・奥勒留一样常思“我为普遍利益做过什么事情吗”。要做到为百姓做事,为百姓着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四

刚开始拿到《左手沉思录右手智慧书》这本书,以为又是一本枯燥的说教书。当我走马观花似地阅读这本书时,却意外地被书中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意味深长的哲理吸引住了,禁不住拿起红笔在上面作起了记号,“我们曾经拥有过去,我们也会拥有将来,但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只要你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等经典话语,被我作上了重重的记号。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纯净的洗礼,灵魂受到了一次温馨的安抚,思想受到了一次猛烈的撞击。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从这本圣洁的书中,领悟到了以下几点:

一、要培养“三心”

一是培养爱心。要心系群众,善于把自己从“小我”中解放出来,从个人利益、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投身于组工事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常怀忧民之心,常思兴民之策,扑下身子,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问题。

二是培养耐心。组织工作任务繁重,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要培养足够的耐心,忘却世事的喧嚣,静下心来,潜心研究组织工作规律,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创新。

三是培养自信心。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自信而成功的。”要把自信作为支持我们日常行为的一种基本意识形态,永远相信自己,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勇敢地对自己说“我能行”!

当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勇敢地对自己说“我能行”!让自己变得动力十足,变得细致勤奋,变得头脑敏捷,变得思虑周全,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潜能。

二、要提升“四力”

一是提升学习力。把学习作为锤炼党性、修练品性、提升悟性的重要途径,坚持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提升自我整体素质。在繁重的工作之中、工作之余,抓住点滴时间,每天读书一小时、上网半小时,潜心向学。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古训,做到善于向基层学习,善于向群众学习,善于向领导学习,善于向同事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二是提升思考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带着思想去工作,多动脑筋,多想点子,推动各项工作。坚持每天给自己留下一刻钟的静心思考时间,认真反省当日工作、学习、生活、守纪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是提升自制力。培养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自觉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

四是提升行动力。牢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白昨天是一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笔尚不能取出的存折,惟有今天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金。坚决做到凡是决定的事,凡事安排的事,马上行动,立刻行动,把握住现在的每分每秒,认真做好每件事情。

三、要学好“五招”

一是学会低调做人。摒弃自我满足、自高自大的思想,努力培养君子的情操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对待基层,对待群众要谦恭有度,博得他人的尊敬。

二是学会严谨做事。做到大事小事都严谨,不论是组织会议、安排活动,还是撰写文件,拟定方案,在事前都要把计划想周全,把思路理清楚,尽量减少纰漏。特别是言语上要格外谨慎,不该说的坚决不能说,严守党的秘密。

三是学会识人辨人。学会识人辨人是对组工干部的基本要求。要学会通过言语交谈、行为观察、侧面考察等多种方式综合鉴别人才,科学评价干部,作出公正评判。

四是学会把握时机。坚决抛弃“等、靠、要”的思想,克服优柔寡断的决策思维,特别是面对挫折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勇住直前。

五是学会完善自我。培养自己顽强的品性,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督促自己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行,促使自己“每天进步1%”。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五

人,因为拥有思考的能力才从大自然中脱离出来,这是其被称作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我们需要做的是从大自然、社会以及书籍中去吸收营养,提升自身的境界,做一个拥有智慧的人。当然,智慧是指广义的知识,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处世方法及原则等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1、以仁爱、真诚对每一个人。人与人之间,像牛顿第三定理所阐述的一样,力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以仁爱之心真诚对待每一个人,他人一次不能感受到,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必能得到他人真诚的回应。在生活中,我们最难做到的是对与自己意见相左或相反抱以仁爱之心。历史中也是如此,很难有人以仁爱之心对待对手。其中典范是,王安石和司马光政见不同,但不妨碍他们是最好的朋友。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便是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容忍他人的不同意见及不涉及原则的冒犯。正如书中所讲,武力可以使人屈服,但是不能使人心服。在用心生活的过程中,要极力收敛自身的戾气,心平气和去听取并尊重他人不同意见,因为所有意见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即便是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的意见,都是所持者在一定条件下用特定思维思考所得出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以仁爱之心对待各种意见,思考各种意见的来源,结合自身的情况作出相应判断及行动。当然,这里仁爱之心指的是扩宽自身的胸怀,使之容纳不同意见或不违背原则的事和人。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需要把握度,在怀有仁爱之心的同时,对违背原则的事物不予以姑息。

2、淡化利欲之心。利,正如其形,左禾右刀。在刻意追求利益的同时失去了对于人生更重要的快乐。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是古语,是前人对人生的经验教训和总结。对于利欲,在我看来是生活的附属品,要把它当做成生活的点缀而不能当成每时每刻的必需。世间其实道理大都相通,人生其实也是一场特殊的比赛,最大对手是自己。与现实生活中的竞技比赛一样,用平常心去比赛反而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越是看重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在人生的比赛中,用平常心去做最好的自己,不苛求利益也不一无所求无上进之心。

3、坚持自我,保存自身的色彩。随他人大流,失去自我不是明智之举。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质,我们需要做的是用知识充实自我而不是盲目去改变。一切方法或经验都是有范围和条件的,在充分认识自我的情况下,应用方法和使用经验。坚持自我,首先要知我,所谓知我指合理认识自身各项能力。在知我的前提下坚持自我,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自我,即不盲从他人的观点和不被他人意志所左右,同时自我也要不断发展进步,不能原地踏步。

4、做一个把握时机的人。机会往往是一瞬即逝的,大多数人总是认为自己把握能力超群,却忽视平时的积累。但是,实践总是告诉我们,机会更愿意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所谓厚积薄发,正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学习积累,多总结、多思考。个人各方面的素质上去了,在面对机会的时候就可以达到游刃有余。有一句话是“有实力的人才会充满自信”,自信通常来自于自身的实力,无论是知识还是阅历都是自信的资本。对于准备,我总结了如下几条,“用心、细心、专心”。用心,凡事都要认真,用心揣摩和与人交流以得到合适、合理的方法。细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把握事物发展态势的细微变化。通过细心学习和观察,得到支撑判断的依据,使我们的判断更加客观。专心,这是高效学习的必备。在学习各种知识时,首先使自己完全静下来,充分投入学习中。只有在专心的状态下工作和学习,才能使效率达到最高。

5、每日三省吾身。不断自省,不断总结才能使人进步。若是没有总结,学习的内容再多也无法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们所向往、追求的行为或素质,往往不能一蹴而就,通常是通过不断的调整才能达到峰值。自省,是最佳的调整方案。通过每日三省,总结分析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而将所学与自身融合,成为无缝的整体。

沉思智慧,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智慧。我们需要的是用心灵去聆听、感受,不光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当然,仅凭自我感悟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阅读更多的书籍,从书中去听取他人的观点,去追寻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去拓宽自身的视野。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六

13历史2班2013084261文华。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在这本书中记载了他与自己的对话,文中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把“气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将此种思想阐释的淋漓尽致,教育了千万的知识分子。如今的芸芸众生却不是如此?走上的却是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道路。但当今天读到《沉思录》一文的中“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p97)一句时,我却被其深深的震撼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思量名声,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分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因此,当追逐名声而感到事业有所希望成功时,他们是忙碌的人物,但是当他们的追求受到压抑而心怀愤懑时,他们将成为危险人物。经过此思考过程,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蒙蔽了双眼,而忘却发现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缚,而失去那种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正如《养一点静气》所提倡的那样,在名利场中的我们,应当给自己留下一点静气,时常想一想,我到底要的是什么?过分的激情和欲望自然就可以烟消云散,心境自然可以豁达泰然。

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遥望旭日的升起,面对崭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当下拥有的“现在”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一次灾害,无数人的生命流去而不复返。正因为这种人为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更显得现在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书和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铅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这是温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p16)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沉思录》不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文明”的钥匙。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p2)。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如果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那么,神不过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林达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写到:“人们常常把基督徒看作是一群愚民,实在是小看他们了。真正的勇士,是有勇气挑战自己内心的人。这是悟性的开启,是人认识自己和神灵的最关键一步。他们被神灵擦亮眼睛,最终想改变的只是自己。他们和赛内加一样,试着借助自己的创造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困境。终究如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那样,无法成功。于是,他们走向神。”走向神,平凡如我们,无法拯救他人,但至少能拯救自己。而在伟大的神明背后,其实便是宏伟的道德,在几千年中,真正扮演救赎角色的其实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原也是同内心欲望战斗的一生,而战斗的终极目标,不过是道德。如果我们能战胜自我,由一个高尚的道德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丑陋面也会随之淡去。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七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是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贯穿整本书的一个观念就是斯多葛派哲人所追求的生活,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把一切对他们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而这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

我不知道这本书给温、克林顿伟大的头脑多大精神上的启迪和支持,我从中受益最深的概括起来有三点。首先,生命短暂,变化无常,死亡不可怕的认识。永恒的纪念只是一个虚无,一切都只持续一天,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现在过的生活,死后,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一个人只拥有现在,那么就不可能丧失一件他并不拥有的东西。宇宙是流变,思考这种变化的迅速性,你将看不起一切会衰朽的东西。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既不对刺激做出猛烈的反应,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现虚伪。

其次,对恶的认识。恶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当你碰到骗子、背信弃义的人以及一切以某种方式行恶的人时,也使同样的思想在你心中呈现,因为这样你马上可以提醒自己,不存在这种人是不可能的,你将变得对每个人都更为和善。没有必要谴责他人,因为错误显然是你自己的,你相信了一个有这些倾向的人将遵守他的诺言。亲自报复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变成一个像作恶者一样的人,不要烦恼和生气地对待那些生你气的人,用你的善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继续走你的路,完成摆在你面前的工作。

第三是忍受事物的变化,接受宇宙本性。任何事物都是按照宇宙的本性发生的,当你十分烦恼或悲伤时,想一下人的生命只是一瞬间,我们都很快就要死去。由一种行为引起的愤怒和烦恼带给我们的痛苦,要比这种行为本身带给我们的痛苦多得多。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判断。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人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当你受到困扰时,迅速转入自己的内心。

看这本书的确让我内心平静许多,平静地看待死亡,同时珍惜现在;平静地对待恶,并做好自己;平静地接受变化,并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八

读一本书,有的是学会技巧,有的虽然不能让人学会技巧却可以真正的使人的内心发生改变。沉思录是一本具有改变人内心的力量的书。

读沉思录,让我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对善良,或者对自己做人处事的方法,有影响。在之前我一直以为,善良就是尽量让别人更加方便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现在,慢慢的学着尊重自己的理性。将理性与道德结合起来。做事情要成熟一些,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样做事情。当然,依然没变的是时刻记得尽量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正如书中所说,“不能被欲望驱使,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出于与野兽无异的欲望而去做的。要想想作为一个人,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是否对自己有益。”

对一本书,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有人说沉思录是一本哲学的册子。在我看来,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启迪。它教会我们做一个冷静而又达观的人人是感性动物,上天在给予我们感情的同时,也给我们理性。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先要衡量并且计算用不同的方式行事的得与失。

书中很多地方给我们做什么样的人提供指导:“时时处处只注意自己的行为正当、高贵和良善的人,他的心灵是多么坦然啊!不要窥探别人的内心的黑暗,不要左顾右盼,而只是笔直地一路向前。”又或者这句“在别人问到你在考虑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正在思考的事情说出来。”我知道这些事情很难办到,但是至少它们提供给我们一些思路,让我们去反省自己的行为。我常常把这些话铭记在心,常常反省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不可否认,人们常常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譬如无谓的抱怨之类的东西,但是,这类事情,是经过仔细考虑可以避免的。或许有成就与无成就的人的区别,很大部分就是因为有成就的人做了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由于自己的无知,很多地方还读不懂,但是这并不影响自己从书中获得一些东西。比如马克奥勒留一直在讲与神性相连通的理性,或许他本来是要讨论一些更加深刻的哲学的问题,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了解尊重自己的理性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其实自己的收获,或因为零散难以陈列,或因为抽象难以表达,所以上边说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读完这本书,更加坚定了我读更多的书的信念,我将会在下学期尝试着读更多的书籍,尽量完成自己大一时为自己制定的读完一百本课外读物的阅读计划。

文档为doc格式。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九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的《沉思录》,是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对事物、对人类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认识的一种心灵解读,是追求灵魂净化和内心和谐安宁的思维记录。对于一位科研工作者而言,该如何应对浮躁的世界、正确看待人生和科研工作颇有启发和收获。读完此书,主要有以下几点启发和思考:

1、发挥个体的力量,建设和谐社会。

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打造良好融洽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用心的心态认识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个多样的个体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与人同行,不再孤单寂寞。

2、换位思考,增强组织凝聚力。

《沉思录》强调热切地追求你认为最好的事情,遵从你自己的和共同的本性生活和行事,强调有原则、讲仁爱,学会原谅和理解。我们的党是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我们的组织是有铁的纪律和严格原则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自律自爱自尊,坚持原则,做到最好。但我们的每位党员都是一个个有知性有情感的人,都有可能不自觉地做错事情,我们就应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人为本,不是生搬硬套地讲教条,而是就应体现鲜活的人的特点,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相互鼓励、相互帮忙、相互促进,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不是生冷地讲原则,而是学会换位思考,做好思想工作,让每一位成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自发地产生回归感,自然而然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所列举的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等等为自我的时代作出贡献的人们无疑都理解过生活,精神上的考验。我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世间万物而言,是个永恒不变的定律。

每个人一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不一样的是每个人都要用自我的方式去应对,有人选择应难而上,有人选择知难而退!

正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不是也没有生在帝王之家吗?湖南韶山,不也是很贫穷落后的地方吗?但他却不肯承认现实,一步一步地向上发展不也成为我们的伟大领袖吗!

遇到困难,其实就是惊动人的心,坚强人的性格,增加自我所不俱备的才能。因为,仅有不断的遇到困难,才能让自我更完美。困难中包含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会让自我更成熟,更明白如何去应对种种困难。

这种能给予人力量的困难,不仅仅存在于生活中,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往往学习上觉察不出难题的人,表面上看似乎学得还能够,但其实他所接触的都是些平平淡淡的知识,并且他的潜力也被埋藏的很深,难以挖掘。这样的学习没有太多收获,可是,如果学习常常遇到需要思考的题,并且自我努力思考解决的,他会收获很多意外的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仅有经常从困难中找到自我的不足之处,才能把知识撑握的更牢固,更扎实。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铭记孟子的教诲,没有磨难,就不会有成就。即使有了成就,也不能得意忘形,骄傲自满,沉溺于表面的完美上,要不断的砺练自我,才能让已有的成为永恒,并使自我收获更多的果实。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十一

马克。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能够经过双眼看世界,可是有个死角就是自我,所以看清自我、与自我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我,与自我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我,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我进行告诫。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忙人们去过更加完美的生活。每个人都要对自我的同类友好,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如书中有一篇是这样说的:“有一种人,一旦做了好事,就当作是对别人天大的恩惠及在他的账簿上。还有一种人虽不至于如此,可在心里人就把别人当做受惠者,觉得人家欠他的情。第三种人呢,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我做了好事。这样的人就像一架葡萄藤结出的葡萄,并不因为自我的果实要求什么报酬。”

奥勒留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异常强调的是: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期望别人指导的,不仅仅要使行为高贵,并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十二

出版沉思录作为一部自述类的心灵独白,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作者内心的沉思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作者的勇气与坚定所打动,同时也受到了启发和思考。在了解到作者踏上沉思之路的动力和目的后,我产生了对于自我反省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与体悟。

第二段:沉思之路的动力和目的。

作者沉思的动力来自于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人生的诸多困扰和无奈,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选择和决策是否符合内心的愿景。作者通过沉思的方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人生意义。而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自己内心存在的迷茫和无助,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出版沉思录唤醒了我对于内心的深层思考,引发了我对于人生追求和自我提高的渴望。

第三段:沉思的力量与价值。

沉思是一种深入内心的反省和思考,它能让人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正如作者所说,只有在沉思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深入挖掘内心的世界,发现自己更为真实的一面。通过沉思,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心理平衡和精神富足。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开始学会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成长和经验,从中获得更多的自我认知和人生经验。沉思的力量帮助我掌握更多自我管理和情绪调控的技巧,也让我能够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第四段:沉思与自省的重要性。

自省是沉思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自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深入地进行反思和沉思。作者在书中不仅分享了个人经历,还通过对自身内在的观察和分析,为读者展示出了沉思的过程和价值。通过阅读,我意识到自省和沉思是每个人内心成长和提高的必经之路。通过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做法,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从而改进和调整。自省和沉思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个人的价值和目标体系,激发自己更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第五段:我的收获与展望。

通过阅读《出版沉思录》,我收获颇多。首先,我意识到了自省和沉思的重要性,开始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其次,我在书中找到了与我类似的困惑和问题,从作者的沉思中找到了启示和答案。最后,我更加认识到沉思的力量和价值,决心将其作为自己成长与提升的工具。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沉淀自己的思考和心灵世界,通过沉思与自省,不断深化对于自己和世界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与目标。

总结:

通过阅读《出版沉思录》,我深刻感受到沉思的力量和价值。沉思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够帮助我们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把握自己的内心,通过沉思与自省,找到方向和力量。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沉思为行,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不断提升自己,实现更高的人生境界。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十三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沉思录。

希望大家喜欢。

《沉思录》是一本启迪智慧、发人深省、可以促使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得以纯洁而高尚的哲学自省书,是古罗马皇帝先哲马可.奥勒留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它使人建立朴实的信仰和高贵的道德,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庄严不屈的精神魅力。温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并把它作为床头必读书籍。

《沉思录》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说教,却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书中的许多思想,即使在两千年后今天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作者从哲学高度对人生真谛进行思考,深刻、睿智,让人高山仰止。读《沉思录》会让人在高雅思想和纯净心灵中得到慰藉。初读之下,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奥勒留是位自然主义者。他对大自然怀有深深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但不仅仅限于它的山山水水,而更强调尊重其客观规律。他在《沉思录》中写道:“一切事物都是互有关联的,连接万物的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因为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秩序地组成同一个宇宙。只有一个由万物集合组成的宇宙,也只有一位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神明,万物本是一体,遵循同一法则,有智性的生物中存在共同的理性,共同的真理,对于这些本源归一、共享同一理性的生灵而言,也就只有一个唯一的尽善尽美之境”。这一观点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哲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人处事遵循客观规律,合乎自然法则,这就是人的理性,而这种理性正是人生最大幸福之源泉,奥勒留对自己如是说。“行事若能遵从理性,一心一意,坚定不渝,不急不躁,不随便分心在别的事情上,保持内心的纯净正直,即使你随时可能放弃生命——如果能做到这些,不奢求什么,也无所畏惧,如果你现在的行为合乎自然,你从小到大所说的话没有任何虚假,那么,你就能过得幸福;谁也不能阻止你获得这样的幸福”。他还写道:“只要我们遵循着理性行事,便无需畏惧,因为只要我们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所做的合乎本分,我们必定能得到自身的福利,也必定不会受到伤害”。这是何等高度的思想境界。

通过上述思考,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只有坚定唯物主义哲学观,积极行动合乎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并获得幸福。

奥勒留在书中写道:“不要像一个被强迫者那样劳动,也不要像一个将受到怜悯或赞扬的人那样劳动,而要使你的意志直指一件事情,即像社会理性所要求的使你活动和抑制自身。”

相应的,马克思“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思想,是从真正的自由劳动所具有的特质出发,得出其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一命题:当生存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真正自由的劳动作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需求;真正自由的劳动在于真、善在劳动中的统一,使得劳动具有美的性质;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劳动将对应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无可阻挡的历史规律。

我认真的思索,劳动自然首先是为了生存。当生存被劳动满足之后,劳动又是为了什么。多少人是为了所谓的“舒适”,又有多少人是为了取悦他人?我想两者都不会从劳动本身得到快乐。劳动也是生存的方式和目的,本质是自然。能够符合自然的劳动者才是快乐的,能够创造这样劳动氛围的人才是高尚的。

《沉思录》非常关注人的修身养性。作者要求自己至少应该做到:其一,意志要坚强。“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意志坚定,像一个罗马人、一个大丈夫那样,一丝不苟地、保持尊严去完成要做的事情,始终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之情感去行事,心理不要存有其他念头”。其二,贪欲要抑制。“追求不可能的事情便是疯狂,但恶人做事不可能不疯狂”,他认为:“由欲望而引起的过错比愤怒引起的过错更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当一个人愤怒时,他是由于某种痛苦或内心的煎熬而失去了理智,但那些受欲望驱使而犯罪的人却是因为经不住快乐的诱惑,他的过错也就更不道德、缺乏男人应有的自制力”。他告诫自己:“你所没有的东西,不要想入非非,梦想着已经得到了,要从你已经拥有的东西里面挑出那最好的,想想看,这些东西倘若你现在不是已经拥有,你该多么渴望得到啊”。其三,思想要公正。“什么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呢?只有一件:思想公正,行为无私,为人诚实。对于所经历的一切都淡然愉快地接受,从不大惊小怪,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同一个命运的安排”。他在内心里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不要违心,不要自私,不要轻率,不要三心二意;不要用华丽的言词来装饰你的思想,也不要喋喋不休,或好管闲事”。

坚强意志、克服贪欲、端正思想。说的多好啊!内心的自由,来自于执着,不是对表象的执迷,而是对内心准则的坚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不断的自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会产生坚定执着追求的勇气,才会获得内心自由的幸福。

这部哲学著作博大精深,本人阅读欣赏获得点滴体会,留做温故知新。奥勒留的《沉思录》,帮助我们反省过往、思考未来,我也必将常读常考,以作鞭策。

其实我是更喜欢读小说的,但偶尔也会附庸风雅地读点其他书籍,就象网络红人凤姐的搞笑。

名言。

“我经常看的都是社会经济学和一些文学类的著作!比如说《知音》和《故事会》”。

但《沉思录》除外,这是我自觉的想去看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可以让你读得越多,收获的越多,并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n年前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话说得好,有大师风范,但并不了解它的深意。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忽然对道德和人性自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语箴言,令人启发与品味。不要说这是xx年前的帝王思想,即使是现在,同样会令人景仰。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我们都知道,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沉思录》里,始终贯穿着了解剖灵魂和对自己的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也许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这样自我批评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这也是一本晦涩难读的书。除了印刷精美,以及温和克林顿点睛的。

评语。

吸引人之外,以猎奇的心情也许会令人失望,内容也谈不上引人入胜。有的,只是信手拈来的平铺直叙。宇宙、神、理性、道德……等抽象的概念充盈其中,晦涩而略显拗口的语句,也许浸润着译者对原著的忠诚。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它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哲学经典之一。正如译者、北大教授何怀宏先生所言,“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的《沉思录》,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对事物、对人类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认识的一种心灵解读,是追求灵魂净化和内心和谐安宁的思维记录。对于一位科研工作者而言,该如何应对浮躁的世界、正确看待人生和科研工作颇有启发和收获。读完此书,主要有以下几点启发和思考:

《沉思录》作者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结和合作的,人是宇宙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这种朴实的辩证唯物论思想,对于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人是理性的,应该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人与宇宙世界的关系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每一个个体的优劣关系着整体的和谐和稳固,每个人都向往和谐美好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不断完善自己,对待构成社会环境的人们彼此友爱、忍耐和包容,少些抱怨、多些关爱和理解,因为组成社会的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脾气,同时也会因生理和其它原因而有不同的心境和心情。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了自己对整体的作用和力量。如文明洁净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或主动维护环境卫生,虽然事小,但作用和意义巨大。这不仅是个人行为,它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整体,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世界观。如遇到不顺的事情,不要随意和一味地责怪他人,应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学会沟通和交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打造良好融洽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积极的心态认识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个多样的个体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与人同行,不再孤单寂寞。

《沉思录》强调热切地追求你认为最好的事情,遵从你自己的和共同的本性生活和行事,强调有原则、讲仁爱,学会原谅和理解。我们的党是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我们的组织是有铁的纪律和严格原则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自律自爱自尊,坚持原则,做到最好。但我们的每位党员都是一个个有知性有情感的人,都有可能不自觉地做错事情,我们应该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人为本,不是生搬硬套地讲教条,而是应该体现鲜活的人的特点,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是生冷地讲原则,而是学会换位思考,做好思想工作,让每一位成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自发地产生回归感,自然而然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沉思录》强调的师法自然、个人和整体的关系,对我们的科研团队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科研需要创新,需要突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一项具有先进性和突破性的科研工作,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单靠一个人是很难较快地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配合。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创新团队,一定是一个由各种人才和具备多学科知识的专家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特点,每个人都有思想闪光点,不要忽视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很可能某一人忽然的思想灵感都将可能成为科研创新的核心和突破点。一个人的能力不是万能的,科研工作者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师法自然,深入实际,激发每一位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充分挖掘科研人力资源,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开创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也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科研创新的力量。

通读《沉思录》,个人的总体体会是,众生平等,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与你相处的每一个人;以善抑恶,修身养性,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学会接受,做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遇事坦然面对,不受干扰,勇于承担。用自己一颗高贵、仁爱、真诚的心,去感化世界,去融化冰冷的心,去呼唤良知的回归。学会自律知足,知足常乐,就会驱赶走失落感,抹平不良的情绪和受伤的心灵,平和地处事,生活就会有较强的满足感,不抱怨,朝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乐观生活,笑对人生。

读完《沉思录》,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忧郁,总感到作者在高贵、沉静心灵背后的一种无奈,面对无能无力或不好的事情,被动地接受和承受,使人缺乏振奋感。全书贯穿着“我做好自己即可,别人或身外的事我无能为力”的一种思想,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要恶人不作恶,就像让无花果不结果一样不可能,我们只要完成自己的义务就够了,这是我不赞成的。需要包容不等于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每个社会的人不仅有自律义务,也更有一份社会的责任。一个良好社会的秩序,是依靠惩恶扬善维持的,若当满大街都是小偷,却没有人去见义勇为,没有人阻止,社会就将陷入一片混乱,人们的生活就将极不稳定。对于社会的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积极地阻止和纠正,勇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维持社会正义,维持社会稳定,维持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十四

《沉思录》是古罗马政治家、将领、哲学家马尔库斯·奥勒留所著的一本入门级哲学书籍。这本经典著作以其简洁明了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震撼了无数读者。在阅读《沉思录》的过程中,我领悟到了很多关于人生和处世哲学的精髓。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的体会。

首先,《沉思录》给了我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奥勒留强调修炼心灵、追求德行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只有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摆正,才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其次,《沉思录》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奥勒留指出,人的一生犹如一粒沙,转瞬即逝。他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利用好自己的时间。阅读这本书,我对生命的宝贵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琐碎的事情上,而是要将有限的时间用于追求真理和美好,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次,《沉思录》帮助我理解了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奥勒留在书中表达了他对于生活中困难的坦然面对和积极应对的态度。他认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问题的本质,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人生的挫折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只有勇敢面对和积极解决,才能不断成长和提高。

第四,《沉思录》让我认识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内在的力量。奥勒留引导人们通过沉思和反省来调整内心,增加心灵的力量。他鼓励我们保持冷静和平静,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心灵的平静是人生的真正财富,只有拥有内在的力量,才能应对外界的纷扰和考验,走出困境。

最后,《沉思录》启示我要关注他人和社会,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奥勒留坚信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他们都需要彼此的帮助和支持。他呼吁人们要热爱他人,关心社会的发展,并为之做出积极的贡献。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鼓舞,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和社会的一员,我有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来帮助和快乐。

通过阅读《沉思录》,我获得了很多关于人生和处世哲学的智慧。这本书让我深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生命的无常,勇敢面对挫折和困境,培养心灵的平静与内在的力量,并关注他人和社会。我希望将这些体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更好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尽一份绵薄之力。

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5篇)篇十五

初中语文六册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历来都把这篇短文作为励志类的文章,激励那些在困境中的人们。教参上的分析是这样的:本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我认为这样的理解固然能够,但并不是孟子的本意。孟子好辩,注重逻辑,这是公认的事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的最终部分,是孟子的自述,论述的应当只是一个问题:个人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为了方便论述,我把教材中的短文抄在下头: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由前文六个事例得出的结论,还是对这六个人被“发”被“举”之后所做事情的概述?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课文开头的六个排比句分别指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人在被“发”或被“举”之前的身份,在被“发”或被“举”之前,舜是一个农民、傅说是一名建筑工人、胶鬲在做着小生意、管夷吾是一个政治犯、孙叔敖在海边隐居、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从市场换来的奴隶,他们的出身都很卑微。

这也不必须。历史上多少人被“发”或被“举”后,仍然名不见经传。

像赵匡胤这样黄袍加身以后就成为一代开国君主的人实在太少,很多黄袍加身的人最终落得个叛臣贼子、身死人首。被“发”或被“举”只是给了你一个机会,这后面的路还很长,这路怎样走,能不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这不仅仅需要个人的素质,更需要你作出更为艰苦卓绝的努力。所以这句话与前面的六个排比句应当都是对这六个人一生的概述,前六个句子讲他们出身卑微,“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说“上天把成就一番伟业的机会给了这些人”,后面的句子概述他们被“发”或被“举”后历经磨难,他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但经过这些磨难,使他们的内心惊动、性情坚韧,竟然完成了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伟业。“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作“竟然”讲更为合理一些。“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他们成就的事业,也出乎“发”或“举”他们的人的意料。这样讲,更能体现孟子的逻辑。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文本的第二段“人恒过然后能改”。一般的理解是: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按这样的理解,有点鼓励犯错误的意思。难道错误也是成功之母?一个总是犯错误的人,很难成就大事业。这有点说可是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心境困顿、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振作。这在第一段中的“动心忍性”已经作了论述,如果还这样论述,显得重复。“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仅有经过自我的脸色或声音表现出来,别人才会了解。如果不是这样,这些人又怎样能被“发”或被“举”呢?这在第一段中这些被“发”或被“举”时,这些人的过人之处应当已经表现出来了,不然也不会被“发”或被“举”,这样的论述也显得剩余。对于“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些人在之后的成就伟业的过程中也犯过错误,但他们都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时,也会心境沮丧,但他们坚信自我必须能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从别人的言行举止中看到自我所做的事情人们是否满意,进而采取更为恰当的方法与措施。这样一来,文句之间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文本第一段是说这些人被“发”或被“举”后成就了一番伟业,紧之后孟子深入一层,论述他们为什么就会在被“发”或被“举”后成就了一番伟业?那里有他们的主观条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这些人在被“发”或被“举”后,在成就伟业的过程中也犯过错误,也会有心境沮丧的时候,但他们能够从中解脱出来,能够看到期望,他们能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事情做得怎样,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进而按规律或人们的意愿办事。这是这些人成就一番伟业的个人因素,这一点尤为重要。不然的话,每个人都会成就一番伟业,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普遍的理解是:孟子由个人成就伟业谈到治理国家的问题。而我认为,这仍然是谈论个人成就伟业的问题。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时间一久,这个国家就会灭亡。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孟子在那里用了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来打了个比方,仍然是论述个人成就伟业的问题。“入”是个人内心方面的因素,“法家拂士”就相当于个人的主观条件、个人的过人之处,“出”是外部的艰难险阻,“敌国外患”就相当于成就伟业过程中所遭遇的一切艰难险阻。这样一来,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正如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外没有邻国的侵扰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的过人之处、没有能够改正自我错误、没有坚信自我必须能成功的信念、没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耐,没有成就一番伟业的各种艰难险阻,这个人就不会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人也就只能平平庸庸地过完自我的一生。

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孟子在末尾得出了这样的论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这一句话应当是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当是:生死于忧患,生死于安乐。这样一来,这句话就能够这样理解:艰难险阻能让那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有过人之处的人成就一番伟业,如果安于现状,一个人只能是平平庸庸地过完自我的一生。对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这样的理解贴合儒家出世的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念,我想这也许才是孟子要表达的意思。

相关范文推荐

    巡察工作个人自查报告(汇总14篇)

    自查报告是对自己在特定时间段内所取得的成绩、反思过程和存在问题的总结和分析。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了一些优秀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红楼梦到回读书心得(优秀17篇)

    读书心得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辨和创新能力,通过整理思路和书中观点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批判作者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读书心得,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

    中秋晚会演讲稿(实用20篇)

    演讲稿范文需要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以保证演讲过程中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这些演讲稿范文包含了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范例,适用于不同场合和目的的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

    大学生团员自我评价(专业20篇)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在一定时间内的表现和成长情况进行客观评判和总结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下面是一些自我评价范文供大家参考:1.在过去的一段时间

    运维中心员工工作总结(优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过去一个月工作状态的必要总结,通过总结才能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工作。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月工作总结样本,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式。

    小学二年级我是书包(通用20篇)

    优秀作文通过丰富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以下是一些经典优秀作文的片段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我是一个书包,我的主

    初中军训心得日记总结(热门16篇)

    军训总结是对军事训练期间所学知识和训练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是一些成功的军训总结案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思路。。迎着早日的朝阳,踏上我成

    我的好朋友初中初一(汇总20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使用恰如其分,既不过于简单平淡,也不显得太过华丽繁杂,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意思。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了解优秀作文的范例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是小编为大

    中秋节团圆演讲稿有哪些大全(18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演讲目的和主题,通过书面形式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表达出来的一种文体。通过阅读这些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实用22篇)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应该具备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评价教学效果。这些教学计划范文涵盖了不同阶段和不同学科,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