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笔尘

读书心得是自我思考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书籍中的内容,并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为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一

我从事教育工作八年时间,一直做班主任。虽然积累了个些工作经验,但是在工作中依然有许多困扰。在和同事的接触中,在和同行的交谈中,知道一本书叫《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就像是每一个教师心中的圣经,颇受推崇。今年假期我终于拜读了此书,从中我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在此我就其中一条谈谈我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谈到如何对待“后进生”的工作时说道: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2、3倍;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笨,只是他们把时间多数用在想其他的事情身上。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为了防止遗忘,需要在教过教材后3、4个星期(而一般是3、4个月)就进行巩固性的练习。对比自己的班级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发现后进生的问题确实是让我感到十分头疼的事情,于是我迫切的想从书中得到帮助和启迪。

我们知道,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还不如不学。古人不是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吗?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的很多所谓的知识,除了应付考试,究竟有多少在生活中有用呢?为什么很多后进生过早地进入社会后,往往后面的发展比某些所谓学校里的高才生好得多?我一直在反思,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究竟是如何一点一滴消失的,他们在学校中每天最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技校学生。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走近他们的内心,调动他们内心中的那些积极的因素,活跃他们身上积极的那些细胞。而不仅仅把发展的眼光局限在一些可怜的知识上面?我们应该更重视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上。

所以,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如果有识之士和更多的老师们能在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现在的学生们全部教育的连贯性和阶段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那么,所谓的后进生应该是另有发展能力的一个可塑群体吧。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他总是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并且也向所有的教师提出这个建议。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小学生伴随的智力、个性、思维、认知、知识结构、价值观等表现出幼稚、多变的特点。当他们面前出现某种使他惊奇和赞叹的东西时,他们的头脑里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所以我们就要从他们的心里触发到他们真正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教过他5年――从三年级到七年级。费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所以当时会断定,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在其他年级里也有和费佳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总数不算多。我给这些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

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他能和别的学生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到六年级,这孩子突然对物理发生了兴趣。费佳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的积极成员之一。创造性劳动引起的兴趣越大,他读书就读得越多。他后来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文学。但是,每一次困难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

这个小故事虽然很短,看似也很平常,但是其中的知识却不是很轻易就会被看透的。我上初中、高中时都有过很多教师给学生补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但我认为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科教育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各学科教师都能够自觉地在课堂上融入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生他们阅读和思考。因为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

书中给我们的建议是:请记住:学生们学习越困难,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可能我们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是从知识技能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对规章制度方面一样的要求他们如何照着去做,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头疼治头,手疼治手,只是表面的康复。这样做只会让学生甚至是教师越来越疲惫,如果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我想学生在逐步发现自己的价值后,就不再会产生一些影响学习的消极情绪,老师的讲解和督促始终是外部因素,学生主动要求进步,要求提高,这样的形势下,对后进生的转化或许不会成为教师们的大难题了。

使学生有意识地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那种成功、自信的感觉,使他们保持一种渴望、充实的心情接受高技能的挑战。打开孩子的思维空间,拓展孩子的思维视野,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这是无论多少次老师面对面的补习也无法比拟的提高成绩的关键策略。这对于我们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内心中唤醒那些所谓的、相对而言的“后进生”,那么他们将很可快成为人人夸奖的佼佼者!我会继续研读那些给教师的建议!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能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真正的教书育人者!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二

《给教师的推荐》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尽管这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这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翻开书,一百条推荐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一样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就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没有在备课中思考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思考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资料,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原先就因为我这种欠缺思考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总是备课、上课、训练、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寻求答案。

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推荐: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教育同行们的优秀经验,取得他们的优秀信念,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读到这些推荐,突然很懊恼自己的消极,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学习,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以前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己,但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日记,想想,时间真如流水就这样荒废了。

书是知识的源泉,聪明的殿堂!它会给人气力,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读完了《给教师的推荐》,我不时地反思自己,提醒自己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三

《给老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本教育专著,我受益匪浅,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虽然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前苏联,但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教师读书。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前,就要想好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等。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所以我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不仅给学生带来信心,也可以给自己带来信心。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上课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相吻合。并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拴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教书育人、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抓住这根“丝线”,更要牵好这根“丝线”,不让这根线断了。并通过这根丝线来教育学生,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把这些孩子逐步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给教师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其中教师要有静气,感触特深。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四

《给教师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其中教师要有静气,感触特深。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五

老师是无私的——“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制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老师是伟大的——“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读着《老师,您好!》这首诗歌,回想起教育我、关心我的一位位老师……。

每当我想起每一位老师,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我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我也要当一名教师,把学的知识传给我的学生,让他们长大后也能做个有用的人。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六

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前,就要想好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等。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所以我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不仅给学生带来信心,也可以给自己带来信心。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上课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相吻合。并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拴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教书育人、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抓住这根“丝线”,更要牵好这根“丝线”,不让这根线断了。并通过这根丝线来教育学生,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把这些孩子逐步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七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荡涤人的灵魂。管桂梅名师工作室四月份推荐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提议》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身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每一天应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难题。有些时候自我绞尽脑汁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由于自我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所以一向都没有构成较好的解决对策。《给教师的提议》书中很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启发,并且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使我一向思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办法,给迷茫中的我指引方向。如何高效地转化后进生,如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如何让自我的这份事业有所发展等,从中我受益良多,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更加清晰。

做读书人。

有句话我一向十分喜欢“想给孩子一杯水,自我先要有一桶水。”阅读对我们教师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许多条件提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一种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当要不断培养自我的阅读兴趣,要博览群书,要能在书的面前静下心来,要善于对书本的资料进行深入的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座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应对今年暑期即将迎来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此刻起我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读书人,不断的充实自我的知识储备,使自我的知识涵养变得越来越广阔,让自我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材施教。

书中提到了一个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学生呢?”当我读到那里时想到的首先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或许是存在智力缺陷等。而书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则提到,对于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拿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让他光听别人的学生回答,记黑板上的资料,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一点点提高也好。读到这我羞愧了,也陷入了更深入的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应对每一个学生,异常是弱势群体时能公平对待。我们应当多一份关爱,多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后进生。

点燃兴趣。

在从教的6年里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学生都喜欢自我所教的这门学科?没想到书中竟给我了答案,首先我要充分的备课,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制度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经过精心备课,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才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还要注意精心地设计课堂语言。如果你的语言素养很好,那么你的课堂可能会十分的简便,学生听得也会十分的明白,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效率。最终还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要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要真正的关爱学生,真诚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尤其对那些成绩落后的差生,必须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仅有这样,那些所谓的差生才会与你更加亲近,才会慢慢的爱上学习。相信我们的付出总会有回报,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供给了百条提议,这些提议都是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话题,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经过阅读这本书,我更能深刻地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也将会把自我得到了教育理念来指导自我的教学实践,使自我的教育教学得以有效的提升,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八

大家看过我的题目后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似乎都不明白做梦也要权利,不是睡觉就会做梦吗?做梦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还有梦神老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么想知道答案的同学们,就请听听我的读后感,。听了就会明白我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了!

《梦神老师不可思议》这本书讲述了:高枕是金钥匙学校的万能替补老师。

万能替补老师意思是哪里缺人就去哪里被校长称为“消防队员”。他似乎总是心不在焉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梦神老师。一次无意中催眠了学生,被校长派去管头疼的午休课。梦神老师遇上千奇百怪的事情。但他大显身手,连发妙招,一个个年级都被征服了。可是,在学业的高压下,梦神老师终究还是没法守望毕业班的最后一块梦田,黯然离去。学生们开始失眠,十分想念梦神老师。

梦是一个神气的东西,当你的眼睛半开半闭的时候,你的眼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梦境。当你的眼皮快粘在一起只剩下一条很细的缝,差不多只有0.0001毫米时,梦又神速的飞进去,只需要0.001秒的时间。很少大人会去关心孩子睡觉睡得好不好这种事。大多数为:作业做完了吗?复习了吗?这次考试几分?在学校怎么样?现在的大人多数会问孩子学习怎样,要争名次,要升上好的学校;甚至可以连孩子睡觉的幸福都不要了,或是遗忘了。是呀!现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跟进,社会之间的斗争自然就会激烈了。认真学习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否则自己又拿什么去和别人攀比呢?比自己厉害的大有人在,好的人又不少你这一个。我们要积极向上,争取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这年头,不是靠嘴说话,而是靠成绩说话。可是学习是一回事,睡觉是一回事,不要把这两件事的时间掺和了。勤奋努力地学习是必须的,但也要给予自己合理的休息时间。别把睡觉时间当成学习的时间,睡觉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梦神老师神经又神奇,他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也要认真睡觉,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做梦的权利与幸福!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这幸福的时光,因为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不必为美好的睡梦去烦恼,只要安心的去享受自己的梦田。这本书还让我明白要合理安排时间,要做到早睡早起的习惯。

读了这本《梦神老师不可思议》让我知道了谁都有做梦的权利与幸福!如今的我们应该有时间多去看课外书,不但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与能力。你知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增多。建议大家读书时要多做读书笔记或者是读后感。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九

这学期我继续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在我潜心阅读的过程中,时常产生共鸣,令人兴奋不已,受益匪浅。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像一面镜子,字里行间都真诚地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因为它充满了精气神,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上,会把学生的心紧紧抓牢;这种东西存在于教师心灵深处,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下面我结合本书,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再也不“安分守纪”,课堂上与教师唱反调的学生大有人在,教师说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却争论不休,仔细想想,学生也是有理有据。教师如果非要一锤定音,那岂不是磨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吗?如果教师能退一步,放下面子,敬畏真理,他在和学生一起探讨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学到许多。课堂上,当教师在传授知识出现错误时,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给教师的建议》第七十五条中写到: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尊严感:我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在家是个好孩子。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我从来不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叉。如果学生做错,我就在题目旁边打上问好,并告诉学生:“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功夫,你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给你打分,你再努力点,一定得高分。”学生信心百倍,不但自己查出了错误,还想出了正确答案,那种自豪感是从来没有过的。

苏霍姆林斯基用真诚的笔调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具有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消失。在此,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点感受,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反思,去聆听!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

做最好的英语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执着与追求。当我看到这个标题,就觉得这本书应该会给予我一定的启发。

本书从理论探究、实践智慧和教师成长三个方面通过30个不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描述和总结了做最好的英语老师所要具备的能力和智慧。细看目录标题,这些文章要解决的问题和提出的专业教学意见正好是我在专业教学成长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问题和困惑。拿到书的那一刻,我便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的内容。书中把实践和理论结合地如此默契,以至于我对教学理论顿生好感。我发现不是教学理论枯燥,而是平时的教学实践我没能找到恰当的教学理论做强大的支撑。书中有几篇对我的触动颇大,我体会颇多颇为深刻。

在理论探究模块,文中提到:“母语教育是一种传承,而外语教育则是对另外一种文化理解、吸收和消化的过程。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只是英语教学。”但在现行英语教材中,说明文和应用文的比例太大,文章内容枯燥无味。如果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文学作品的比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中还举例指出了我们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误区,就是学以致用并不等于即学即用。英语教师往往在新知识授课结束之后,马上让学生表演,期待学生活学活用,这有时会严重增加学生的焦虑感。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突出“学中用”、“学后用”,不能拔苗助长,盲目追求即学即用。反复听,大声朗读,认真模仿,这样的一条英语学习之路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映像(shadowing)教学法。英语教学要树立语块意识,把英语教学的中心转移到语块教学中去,促进学生对语块的积累、掌握和运用。以语块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有助于克服传统学习方法的'弊端。

在实践智慧模块,独辟蹊径的教学设计打破英语阅读教学“思路因循守旧,设计千篇一律”的困境,给人耳目一新和豁然开朗的感觉。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效果最好的学习方式是practicebydoing(做中学)和teachingothers(实际演练),这两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记住75%以上的学习内容。效果好的阅读任务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阅读教学最佳结构是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老师和学生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获取主要事实和观点上。读后的拓展要像豹子尾巴那样刚健有力,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地接受文章中的观点,或创造性地使用已获取的信息。这节阅读课,老师“反其道而思之”,从结论往回推,反过来思考,让思维朝着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是一片采访稿,采访的中心环节就是提出和回答问题。一般的思维方式是,根据问题来寻找相应的答案。但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先呈现被采访者的回答,让学生快速阅读。然后,老师再让学生从记者的立场去思考“要得到这样的答案,我们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要提出正确的问题,就必须看懂这段问题,并准确概括出其段落大意,最后从两个问题挑选一个正确的。这一个小小的改动,让学生从被动的阅读者转变成了积极主动的思考者。这样的英语阅读教学创新,在有理、有序、有效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自我的超越和突破。

在教师成长模块,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主宰着孩子们的幸福指数,一个不屑的眼神,可能会让孩子沮丧一节课,郁闷一整天,甚至一辈子都讨厌英语。在英语教学评价上,多一份尊重,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英语老师的表扬要做到三点:有针对性、个性化和表达多元化,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老师要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肯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进步。不要做一个“祈使句”老师。读完此书,我发现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科研的项目和课题的研究,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起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笔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一

xxxx年暑假期间,我校开展了教师读好书活动,我认真读了书并深有体会,以下是我读书后的所思所想。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2、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二、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2、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3、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

第五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以上是我xxxx年暑假期间的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二

读完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我感到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实际上是一百个问题,每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深入浅出,集教育教学于一体,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书中那浅显易懂的语言,一则则生动感人的事例,或长或短,一个个令人熟悉而又耳目一新的教育教学的观念,让你为之折服。苏霍姆林斯基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段话让我认识到教育隐藏在最深处的真正的内涵。教育是工作,但应该更是事业,是个人的事业,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虽然我们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但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微不足道组成了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教育的成功,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这样的事业难道还不能够使我感到自豪和骄傲吗?有了这样的思想,我想我才会仔细的去发现和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要像尊敬的老前辈们一样,做好记录,认真分析,反复思考,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会使我教有所得,才能尽快的成长。而且会真切的感到教育工作的幸福与快乐。

“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苏霍姆林斯基还在书中说到:“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的读过一二百本书。”当我读到他的这一句话的时候,心里感到十分惭愧,别说是通宵达旦地读一二百本书,就是这几年加起来我读的书可能也不到两百本,可见一个把读书看得这么重要的人是多么的伟大。当我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完了他写的《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后,不得不相信这本书能从骨子里改变一个老师的教育观,书中每一条建议都使人回味无穷,你会发现他好象就在你的身旁指导着你的教学。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条建议中,无时无刻不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一个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不断地读书,读书,再读书。以往自己总是把时间花在研究教科书、教参以及练习上,为的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以后,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教给学生的那一点点基础知识,有如茫茫宇宙的一粒微尘,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要能在教学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阅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特别是我们,做语文老师的,更应如此。我们在鼓励学生多读书的同时,自己也要加强阅读,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三

通过阅读、钻研《体育课程与标准》,我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方向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同时它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将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展现出来,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我们把这些称之为“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着重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而我们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学生为本,所有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才是增进健康的第一步。

总的说来,通过读书,我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必须摒弃传统的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我们体育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新课标》,严格按照《新课标》去想去做,才能让我们的体育课上得有声有色,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四

最近听了一位教授的报告,说现今的教师缺乏诚信,特别是在读书方面。什么意思呢?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能都对自己的学生或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没事看看书,多读读课外书。语文新课标也要求孩子多读书,一些好书如必读书目便应运而生。这样的要求是没有错的,一个民族要进步,要创新,这个民族就必须有读书的良好氛围。而提出要求的教师自己却很少读书,失信于学生。

老师就不该读书了吗?回答是肯定的:老师必须读更多的书,来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修养。忘记在哪儿见过一则报道,说是在社会上调查读书最少的职业,结果出人意料,竟是受人尊敬让人敬仰的教师!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讽刺!现实的情况怎样呢?差不多就是如此。教师们每天忙于教学,所看的书、阅读的材料都是和教学有关的,无非就是教材、习题、教学参考书,也有教师习惯读报,还有的教师为自己订了刊物。但真正能读一些教育相关的理论书籍的是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功利主义下浮躁的心态让人无法静下来读这些看似艰深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象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所以,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因此,教师要把课上好,就必须读书增进知识广度与深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修养,就必须读书增强智慧;教师要研究学生问题处理学生问题,就必须读书增加心理学知识;教师还要使自己在工作中成长起来,成为教育能手、教学高手,读书更是不二之选!

身教胜于言教,为了诚信,为了让你的学生达到你读书的要求,都能好好读书,也请你多读书吧!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五

最近,又轻轻翻了几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因为篇幅的短小精悍,直击要害,每每翻阅总是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建议》提到“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对此,我深刻理解到,既然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极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因,或者说,我们教师的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改变过多地做很多的作业和练习,应该精心地为学生设计补习内容。现在,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豁然开朗啦,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补,去做,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用什么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

《给教师的建议》中讲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也就是说,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作为教师,我觉得乐人和动人都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

那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我个人认为,除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倾注自己的智慧、自己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基本准则,那就是能最大程度发展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追求的终点,但这个终点不像是高山,我们爬一辈子、几辈子也不一定能到达顶峰,而且,个人的顶峰又不等同于全社会的顶峰。就像110米栏的赛场上,以前有个美国的阿兰·约翰逊,现在出了中国的刘翔,但谁敢说刘翔就坐稳了第一把交椅,明天不会出个阿兰·约翰强或者刘翔翔呢?教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都说:品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谈。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了我许多启示。

这本书为我们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又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相信一定让我们产生不少的共鸣。每天到校后,我们需要面临家作检查,班级卫生监督,备课、上课,写反思,批改学生的作业,催收个别动作偏慢的孩子,辅导个别暂时落后的孩子……仰望时钟,时间总是每每匆匆流逝。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扪心自问,这恰恰是我最缺少的,每次刚一拿起书籍,总是借口还有别的事需要自己去忙活,便又放下手中的书。于是,时间就匆匆地从我身边擦身而过。而教育类的书籍呢?又嫌理论高深,无法运用于学生的实际,便又望而却步了……所以当别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洋洋洒洒地述说自己的教育故事,或者剖析遭遇教育事故,巧妙化解,寓教育与无痕时,我又只剩下感叹的份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最让人感动至今的还是这个故事: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这个故事最初是在求学时我们的带班老师告诉我们的,第一次听说,感叹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精益求精的敬佩;而现在,我更多地感动于他对于教育的执着与热情。

他,一定是个内心装满爱的人!

他,一定恨不得自己就是那暖暖的太阳!

他,有着爱的力量。

感动之余,也让我们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是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六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今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这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

一、教师要做自己的主人,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己的主人绝不仅限于做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己主人却不认识自己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缺点。

二是要自己选择,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

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己”来。

四是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总结,只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进步,便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

五是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六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而且现在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简历、荣誉吗。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么能凭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应该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让自己活得美丽而开心。

七是“欣赏缺憾”。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美好,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

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美好的。可以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七

《给教师的推荐》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尽管这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这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翻开书,一百条推荐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一样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就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此刻我最终明白原先我没有在备课中思考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思考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资料,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原先就因为我这种欠缺思考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教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

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推荐: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教育同行们的优秀经验,取得他们的优秀信念,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自我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读到这些推荐,突然很懊恼自我的消极,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学习,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以前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我,可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日记,想想,时间真如流水就这样荒废了。

书是知识的源泉,聪明的殿堂!它会给人气力,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读完了《给教师的推荐》,我不时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我的教学实践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习。因为仅有不断丰富自我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我的素质,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实用18篇)篇十八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我们人类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高级动物,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感情,就如同一具躯壳,如行尸走肉一般。古人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老师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塑造学生思想,教会学生做人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即使有的不算聪明,但他一定有一个等待我们发现的优点和长处。所以我们应该充满人情味,不要整日板着面孔,摆着架子,传统教育里所倡导的师道尊严早应被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本应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我们不能保证每天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因为我们不是机器人,我们也是在现实社会之中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情感不可能被理智所掩饰,特别是在学生的面前,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虚假的面具,但我们应该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本色的我,一个真实的'我,我们与学生一起欢笑,一同哭闹,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和孩子一样年轻快乐。我们因学生苦恼发火,学生也会体会到老师的一番苦心,会自我改正,这岂不是教师的美好境界吗?老师们,“面无表情,麻木不仁”应该从我们的辞典里删去,“平和大度,严慈相济”要永远保留!

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高级动物,都说“人心是肉长”,“将心比心”,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怀被爱护,学生尤是如此,师生间感情上的融洽有助于思想教育的顺利实施,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同欢乐,共忧伤。要树立“管是为了不管”这一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班主任老师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要有一颗炽热的爱心和高尚的人格,积极向上的情绪。工作中,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理动人。对学生要求要严,但严中有情,情中有爱。

爱在细微处,严在该管处。

我在李镇西的《教有所思》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需要一种把人当人的教育,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

我们所面对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禀赋,不同爱好的学生。我们要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象一个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眼下,一些中学生在花一样的年龄,就用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除了学习压力过大,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外,有许多都是他们觉得没有感觉到一个人活着起码的尊严感,这是让我们教育者感到忧虑的。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象一个人一样活着。在学校,他们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任何人都可以践踏他们的人格,他们没有尊严可言。回到家里,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失望的眼神比恶语更可怕。所以他们选择这条不归之路,不得不让我们叹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因为升学的压力,学校的竞争使得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分数仍然是判断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破,本应该是充满着理想,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年龄,在分数面前都成了拜分主义的奴隶。“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本应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分数面前师生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怎么也无法逾越!

老师们,请你们“目中有人”,请你们不“唯分是从”,拜托了!

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前我们主要看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学生考试的分数。以至于有些教师“唯分是从”,有句顺口溜说的很形象:“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教学必然不会去思考什么素质教育,不会去思考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学生都教育成教科书的奴隶,课本的克隆者,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应该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我们要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期而教,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让学生学到他最喜欢学的东西。

几千年前,孔圣人就曾经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人人都要提倡学习,人不学,不知道。

作为传授学生知识的老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奉为知识的传播者。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课改理论的深入,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但如今一桶水已经完全不能适宜教学的需要,我们老师要能拥有整个海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要无所不知。政治经济,体育娱乐,要无所不谈。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才能不时常冒冷汗,才能少出几回洋相。其实,勇于在学生面前出丑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知耻可以后勇。我们怕的是在学生面前不懂装懂,结果被学生愚弄。

相关范文推荐

    主持人串词家长会讲话(精选16篇)

    家长会是家长们了解学校教学进程和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家长参与家长会的心理障碍和克服经验,给予大家一些启发。主任的欢迎辞表达了学部的心声,也是学校对

    运动会加油稿演讲稿(模板13篇)

    运动会是一个展示学生们勇气和毅力的舞台,也是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之一。本文收集了一些关于运动会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

    导购员培训心得(优秀13篇)

    培训课程的设计很有针对性,让我能够更好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训心得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见证,以下是一些写作精彩的培训心得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难忘是同学(精选19篇)

    学会欣赏和分析优秀作文,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优秀作文是通过用词精准、结构紧凑、表达流畅等手法,使文章达到较高的水平。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深

    党课讲稿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通用20篇)

    党课是培养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品质和担当意识的重要渠道。请大家查看下面的党课学习心得体会,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同志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项打基础、利长

    抗菌药物临床年度工作计划(热门17篇)

    年度总结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我们思考我们在过去一年里追求的目标和取得的成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年度总结范文,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高中班家长会发言稿(通用17篇)

    家长会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与困难,并及时与教师沟通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难题。家长会应该如何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以下是一些家长会合作交流的

    中小企业的CRM论文大全(23篇)

    范文范本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它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自信,更有信心。以下是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近日在给豹驰集团做管理

    学生军训个人亲身体会(实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种宝贵财富,通过总结和概括自己的经验,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份心得体会,分享给他人。通过阅读心得

    教师团队工作总结(精选23篇)

    通过教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亮点和优势,进一步发挥个人特长。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