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塞下曲怜儿 塞下曲心得体会(优秀13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雁落霞2023年塞下曲怜儿 塞下曲心得体会(优秀13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你对个人简历的写作还有一些疑问和困惑,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范例。

塞下曲怜儿篇一

塞下曲是中国古代史书《汉书》中的一篇章节,它叙述了汉朝初年的陕西、甘肃的荒野地带,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农民和游牧民族的艰苦生活。通过阅读《塞下曲》,我对中国古代人民的顽强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塞下曲》通过描写塞外的艰苦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精神。作者在文中写道:“陇水东去无尺波,萧关虏鬬杂飞泥漂。缚虏、将军尚呷醇争酒,碛人侵畔吞风餐绝绳。”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塞外居民生活的困苦与饥饿,然而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坚毅精神,积极应对困境。这些人民克服了险阻,团结一心,为了守卫祖国的边疆,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身躯或许瘦弱,但他们的意志却是坚定和强大的。

其次,《塞下曲》将深深的爱国情怀融入到了诗歌中。诗中的人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况,无论是边防官兵还是陷入困境的农民,都对祖国深深热爱。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他们奋起抵抗,守护着祖国的边疆。这种无私的爱国情怀感染着我,让我意识到只有对祖国有深深的热爱,才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真正坚持奋斗下去。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的人文精神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时刻铭记的。

再次,《塞下曲》揭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精神。在古代,生活在塞下的人们往往面对多样复杂的问题。然而,他们并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而产生分歧,相反,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密切合作,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外敌,守护家园。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我们时刻保持。

最后,《塞下曲》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让我对古代农民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诗歌的描绘,我能够想象到他们的困顿和艰辛。同时,在困境中,他们锻炼出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智慧。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抵御外敌的侵略。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我们要勇于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塞下曲》这篇诗歌,通过对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描绘,让我对中国人民的顽强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文化传统,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的。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自身做起,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塞下曲怜儿篇二

塞下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的文体,以它独特的风格和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读过塞下曲后,我深深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情厚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下面我将从塞下曲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塞下曲的写作手法、塞下曲的艺术价值等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塞下曲体现了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塞下曲以写敌托辞、吊古伤今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弊端,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无奈。例如《秦媛怨》这一篇,作者在描述秦媛的遭遇时,抨击了当时秦王的暴虐行径,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塞下曲使人们意识到了国家的危机和自身的责任,激发起了起义的决心和勇气。

其次,塞下曲的写作手法独特且具有震撼力。塞下曲常以月下思乡、离别伤感等题材,通过深入、细致地描绘形象,牵动人心。例如《木兰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木兰婚后长期守在丈夫的身边,默默无闻地尽力为国家复兴作出贡献,表达了忠诚和坚守的品质。而在《南方曲》中,作者以流亡为背景,通过对故土、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这些手法不仅扣人心弦,更贴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再次,塞下曲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塞下曲以咏史、咏物、咏景等多元的方式,以及片段化的叙事结构,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咏梅》一词,通过对梅花的描述,使人产生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而《夜泊牛渚怀古》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景,展现了废墟之上国富民强的美好形象。这些手法使作品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亲身置身其中,感受其中的情感。

最后,在塞下曲中,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塞下曲除了内容上的独特性,其对音韵的精致处理以及对汉字的运用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塞下曲》通过对音律的把握,让人感受到磅礴的气势。而《木兰诗》通过对词汇的创新和构思,准确地表达出了木兰的英勇和坚定。同时,通过对汉字的运用,塞下曲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律美。这些使得塞下曲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总之,塞下曲以其深情厚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吸引了无数读者。通过深入体验和研究,我深深体会到了塞下曲的独特之处。塞下曲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刻的写作手法、丰富的艺术价值,都让我受益匪浅。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塞下曲才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和长久的艺术价值。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深入探索塞下曲,体味其中更多的情感和精神力量。

塞下曲怜儿篇三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解】: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韵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评析】: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

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文档为doc格式

塞下曲怜儿篇四

《塞下曲其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塞下曲其一》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塞下曲其一》原文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其一》注释

鹫翎:箭尾羽毛。

金仆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两角叉开,若燕尾状。

蝥弧:旗名。

独立:犹言屹立。

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塞下曲其一》赏析

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本诗描写了勇猛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领动员出征时的威武和雄壮声势。诗的首句描写边塞将军身佩宝箭的威武气概,金仆姑是宝箭之名,借以显示将军的非凡气度。次句写练兵场上竖着的饰有燕尾形飘带的帅旗。《左传》:“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这里引用“蝥弧”之典,象征着军中士气的高涨,生动地衬托了将军的八面威风,使将军形象栩栩如生。第三句写将军下令出征。“独立”—词,显示了将军威武屹立的气势。末句写万千战士一呼百应的壮盛气势。“千营”形容士军之盛壮。“共一呼”写出了战士们的万众一心、共同赴敌的决心和浩大声势,这“一呼”大有声震山岳的雄威气势。

《塞下曲其一》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唐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塞下曲怜儿篇五

《塞下曲》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写的一篇名篇,描写了在塞外打仗和生活的农民的艰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通过阅读《塞下曲》这篇作品,我深受感动和启发,体会到了农民的勤劳和坚韧,同时也了解到了塞外生活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这篇文章分成五个段落,首先是对作品主题的简要介绍,接着是人物形象的描述,然后是农民生活的描绘,之后是对战争残酷的揭示,最后是对心灵的启示。通过这篇文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民在塞外的辛勤耕耘和度过困难的决心。

塞下曲怜儿篇六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每周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培训课程。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堂名为“塞下曲”的课程,课程内容让我收获颇丰,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塞下曲”这堂课程的主题是关于我们生活中常常忽视的传统文化。这是一门富有深度的课程,通过音乐、诗歌、散文等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美妙展现出来。而我在这堂课中,从五个方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给我的启示和触动。

首先,它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塞下曲演绎了许多不同的音乐作品,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京剧的表演。京剧作为中国的传统戏曲,有着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美妙的音乐。在课堂上,老师用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京剧的魅力,我被那悠扬的音乐、精妙的表演所深深吸引。京剧以其特有的面谱、唱腔和动作,讲述了深厚的人性和情感,并传承了民族精神。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其次,课程提醒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但是,通过“塞下曲”这门课程,我意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文明的根基,是我们自身人格的塑造者。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是我们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让其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听课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个人心灵的滋养和启迪。塞下曲的音乐和诗歌,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滋养。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忽视了心灵的需要。而传统文化,如音乐、诗歌、文学等艺术形式,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心灵美的追求。通过欣赏这些优美的艺术作品,我感到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愉悦,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动力。

第四,我在课程中学到了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培养人们良好品德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老师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等。这些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内容。通过传承和教育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和有责任感的人才。

最后,听课之后我决定要更加关注和学习传统文化。这次课程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它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文明进步的源泉。我决心要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养,更能够传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精神。我要通过学习古诗词、音乐、书法等形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参加“塞下曲”这门课程,我不仅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它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身份标识,更是我们文明进步的源泉。我相信,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塞下曲怜儿篇七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诗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塞下曲怜儿篇八

《塞下曲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首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表现了北方草原上孤单而梦幻的景象。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抒发诗人的情感,展现出隐逸之美和豁达之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塞下的寂静与孤独

《塞下曲其二》描述了北方草原的冷寂和孤独,没有繁华的城市,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草原的广袤和孤单。这种广阔而寂静的背景与现代城市的喧嚣相比,显得格外珍贵。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深沉和内心的静谧。

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诗中描绘的是大自然中的生命特征,大自然的生命具有独特的生命活力和价值。而人生也应该被赋予这样的活力和价值。诗人在描述北方草原孤独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生的意义所在: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需要远离喧嚣和浮躁,去感受生命的意义所在。

四、思考与反思

《塞下曲其二》中的孤独和寂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体验。人们常常因繁琐的生活与琐碎的事情忙碌于工作生活之中,往往忽略了内在和情感的层面。我们需要反思,回归生命的本质,从重新认识生命中的意义和智慧,找到内心的寄托,使生命活力得到更好的激发。

五、结语

《塞下曲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诗人的隐逸境遇和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更深层次而言,诗歌传递了一种内心的省思和反思,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我们需要远离繁琐和虚荣,坚持自我的信仰和人生的价值,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

塞下曲怜儿篇九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解】:

1、鹫:大鹰;

2、翎:羽毛;

3、金仆姑:箭名。

4、燕尾:旗上的飘带;

5、蝥弧:旗名。

【韵译】: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

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

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评析】:

这组诗,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诗是歌咏边塞景物。第一首写将军动员出发时的声势。

塞下曲怜儿篇十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译文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

拂晓时分随着号令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露宿入眠。

只愿用腰下悬挂的宝剑,为君王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我军向北方荒远地带进军,因为那里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

横曳戈矛前往战场,身经百战,只是因为受皇恩眷顾太深了。

在大沙漠里握雪成团而食,夜里拂去沙土露宿于旷野。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敌人,然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呢?

骏马像狂风般地驰骋,在清脆的马鞭挥动声响中,飞快地奔出了渭桥。

我们全副武装离开京城开赴边疆,奉命前去击破前来侵扰的匈奴。

敌人的队伍被瓦解,边境的危机被解除,敌军的营寨已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了。

成就大功而画像麒麟阁的,只有霍去病一人。

白色的骏马,多沙的边塞,细碎的石粒,这一切都是因你而梦魂牵绕的。

这愁苦的日子真不堪忍受,我远远地思念戍守边疆的你。

秋天萤火虫满纱窗地乱飞乱撞,月光照在我的闺房前久不离去。

梧桐叶在秋天里被摧落,空落的沙棠枝更让人心感萧条。

常常独自吟唱着《独不见》,虽然流下了许多伤心的泪水,可是这一切也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匈奴为掠夺秋季丰收的粮食而悍然入侵,朝廷派出军队抗击。

将军受命出兵,战士们行军到塞外,在龙沙一带暂时安营扎寨。

边塞的月光伴着弓影,胡地的雪霜拂过剑锋。

战士们还远没有进入玉门关,少妇们不要长声感叹。

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连绵直到甘泉宫,照亮了甘泉宫上空的云层。

汉武帝握剑拍案而起,回头召来李广将军。

战斗的气氛弥漫着天空,震天的鼓声,连山坡底下都可清晰听闻。

横行战场靠的是勇敢的气魄,在将士们的奋勇拼杀下,一仗就消灭了敌人。

注释

天山:指祁连山。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天兵:指汉朝军队。

衔恩:受恩。甚:多。

海:瀚海,大沙漠。陇头:田野。

高枕:高枕无忧。

鸣鞭:马鞭挥动时发出声响。渭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

天骄:指匈奴。

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

麟阁:即麒麟阁。霍嫖姚:即霍去病。

云砂:细碎的石粒,指边塞风光。

沙棠:植物名,果味像李子。

独不见:《独不见》是乐府古题,吟诵的是思而不得见的落寞愁绪。

虎竹:兵符。龙沙:即白龙堆,指塞外沙漠地带。

剑花:剑刃表面的冰裂纹。

殊:远。嗟:感叹。

甘泉:甘泉山,秦时在山上造甘泉宫,汉武帝扩建。

合:满。陇底:山坡下。

负:凭借。妖氛:指敌人。

鉴赏

李白有《塞下曲》六首。元人萧士赟云:“此《从军乐》体也。”这一组诗与其他许多初、盛唐边塞诗一样,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

【其一】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这首《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其二】

这首诗写战士们努力征战,不辞辛苦,希望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让广大人民不再受外族入侵的威胁,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其三】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在唐代前期,胡马南侵是常有的,唐高祖李渊甚至一度被迫“称臣于突厥”(《旧唐书·李靖传》)。因此,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路线。“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儿们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气势雄浑,大有高唱入云之势。

从“辞汉月”到“破天骄”,即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是一个极大的转折。“插羽”,鞍上箭。“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这里泛指敌人。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多少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足见布局的简洁,笔法的洗炼。然而这又是十分自然的、可信的。既然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就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天兵所向,势如拉枯摧朽。这是符合逻辑和顺理成章的。也暗示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

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然其言又何婉而多风也。”(《李太白全集》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句确实或有讽刺之意。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诗人为“济苍生,安社稷”,是“愿为辅弼”的。但他一直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泉。他多次表示要“功成身不居”(《商山四皓》),“功成谢人间”(《翰林读书言怀》)。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素志和生活情趣。这首诗前六句为总的铺叙以引出结尾两句的感慨。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妆摹破敌时的英威。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篇幅布局,独具匠心。

【其四】

这首诗写的是闺中女子对远征亲人的思念。开头写闺中女子想象亲人戍守边塞的情形,以此寄托思念之情。接着写女子在离愁的煎熬中,度日如年的情景。

【其五】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首联“天兵”照应。“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将军分虎竹”,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清人吴汝纶说这两句“有气骨有采泽,是太白才华过人处”(《唐宋诗举要》),是深中肯綮的。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边月”、“胡霜”,均为静物。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诚如沈德潜所说:“只弓如月,剑如霜耳,笔端点染,遂成奇彩。”(《唐诗别裁》)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因此邢昉说:“以太白之才咏关塞,而悠悠闲淡如此,诗所以贵淘炼也。”(《唐风定》)在尾联中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艺苑雌黄》云:“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了。

【其六】

这首诗写了由于匈奴南侵引起新的战争,但在杰出将领的率领下,勇敢的战士们又一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唐时北方突厥非常凶悍,对李唐王朝形成了长期严重的威胁。诗人选择汉军抗击匈奴的题材,部分原因即在于此。

塞下曲怜儿篇十一

塞下曲,作为一首中国古代民歌,深深地触动了我心灵的弦。这首传世之作,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哲理思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在聆听塞下曲的旋律中,我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那属于汉族民间音乐的世界,真实地感受到了古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也领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坚韧。

第一段,我对于塞下曲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塞下曲讲述了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对草原的眷恋之情。曲中描述了广大农民们在煎熬中艰难求生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家园的留恋之情。这使我想起了家乡的农民伯伯,他们默默耕耘着自己的土地,一心一意地为了生活奋斗,他们的坚韧和勇敢值得我深深的尊敬,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奋斗,为自己争取更好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段,塞下曲使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作为一首关于困境的歌曲,塞下曲在表达农民的苦难中也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追求。尽管生活艰辛,但农民们从不屈服,他们矢志不渝地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这让我明白了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我们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走向胜利的彼岸。

第三段,塞下曲传递给了我生命的力量。听着塞下曲的旋律,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那种如山之坚韧和大漠之广阔,仿佛为我注入了力量和勇气。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就会静下来聆听塞下曲,从旋律中汲取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段,塞下曲教会了我感恩和珍惜。通过塞下曲的歌声,我不仅感受到了古人的困境和坚韧,也让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生活的珍贵和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和幸福。塞下曲提醒我时刻保持感恩之心,因为只有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才能更好地面对来自生活的苦难和困境。

第五段,塞下曲让我意识到了命运的转折和挣扎。曲中歌唱着农民们战胜困难、生活拾起的历程,因为他们的坚强和努力,他们才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折。在这个充斥着艰辛的世界中,我们也常常面对命运的挣扎和不公,但正是这些挣扎和不公,塑造了我们更坚强和有韧性的品格。塞下曲让我明白,只有在艰难中成长,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考验,并获得人生的拓展和提升。

总的来说,塞下曲不仅是一首充满民族情感的歌曲,更是一部教会人们面对困境、坚韧勇敢的经典之作。它唤醒了我心中对家园的眷恋,学会了去珍惜生活,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塞下曲教我时刻保持一颗坚韧不屈的心,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并永远相信自己。感谢这首充满力量的歌曲,让我听到了那山河无恙、生活祥和的节奏。

塞下曲怜儿篇十二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赏析: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称道的。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的《塞上曲》,就是很有特色的作品。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诗人先以“蝉鸣空桑林”强烈渲染悲凉之氛围,写得有声、有境、有情。尤其是著一“空”字,就给人造成一种萧瑟之感,面对叶尽林空,耳听寒蝉悲鸣,行人又将何以堪?诗的头两句,点出时令和边塞的具体地点,同时通过蝉鸣空桑林的描写,渲染了边地荒凉冷落的环境气氛。一个“空”字,既表现桑叶已经落尽,也表明林中空空,一片萧瑟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荒僻之感。诗人还以寒蝉凄切的鸣叫声,进一步烘托边塞的萧条荒僻。三四两句,一方面从戍边将士“出塞入塞”中,暗示这秋高马肥的季节,边塞形势紧张,一方面又从萧关内外处处是黄芦枯草的廷期环境描写,来显示将士守卫边地的艰苦。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

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本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下曲怜儿篇十三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以“塞下曲”为主题的音乐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还学习了很多关于音乐和历史的知识。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塞下曲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塞外曲和塞内曲的区别。塞外曲主要流行于北方的草原地区,其节奏欢快,气势磅礴;而塞内曲则源于内地的山林之间,旋律含蓄细腻,让人心生向往。通过学习这些曲子,我对不同地区音乐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进一步感受到了塞外和塞内的地域差异。

其次,在学习塞下曲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对音乐本身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还了解到了背后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我们学习了关于塞下曲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到这些曲子是塞外和塞内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劳作中自发创造的。这些曲子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琐事、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通过了解这些背景,我更加深入地品味到了塞下曲的独特之处。

另外,除了语境和背景,音乐本身也给我的心灵带来了特殊的触动。在这堂课中,我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演奏了一首塞下曲。从起初的不太熟悉到最后的游刃有余,我逐渐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每个音符的发出,都像是唤醒了我的灵魂。我不再只是被音乐所感动,而是自己成为了创造者,与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种亲身体验使我更加明白音乐的意义和力量,它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引导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好。

最后,通过这堂课,我也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音乐,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音乐还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释放压力,培养审美意识。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追求功利,忙碌工作,很少有时间去欣赏音乐。然而,通过参加这一课程,我意识到将音乐纳入日常生活中,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素养,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人生乐趣。

总之,塞下曲听课的心得体会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在这一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音乐和历史的知识,还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提升自己在音乐领域的素养,用音乐去传递美好,去感染人心。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一年级体育教案教学反思(通用8篇)

    教学环境是指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条件和氛围。小编整理了几个中班教案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一年级体育教案教学反思篇一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

    优秀新员工培训总结范文(19篇)

    军训总结是帮助我们理清军训经历中的思想感悟和学习心得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试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20xx年,职工教育培训工

    最新小班语言晒太阳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挤在一起说课稿(优秀8篇)

    初一教案是为了指导和规划初一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编写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小班语言晒太阳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及处理故事

    kpi绩效考核方案 电商设计kpi绩效考核方案(优秀8篇)

    通过自我反思,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为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提供依据。希望这些年会总结范文能够启发大家深入思考,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工作和职业发展。kpi绩效考核方案

    最新银行工作总结好 银行年终工作总结(精选7篇)

    银行可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投资、扩大生产和经营发展的目标。税务风险预警,让你远离税务纠纷的困扰。银行工作总结好篇一xx年,在党总支、分管行长

    好老师活动心得感悟(精选8篇)

    工作心得是一种沉淀和升华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反思范文九:《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综合素质》好老师活动心得感悟篇一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调查报告(精选8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际操作进行总结的一种方式,通过它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互动。下面是一些写报告范文的技巧和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

    2023年结婚家长致辞讲话简单大方(模板14篇)

    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岗位职责的准确描述对于组织的运行十分重要。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意见建议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帮助大家

    最新开学典礼辅导员讲话串词(精选8篇)

    我认为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岗位职责的实际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开学典礼辅导员讲话串词篇一老师们、

    汪曾祺散文特点凡人小事(优秀8篇)

    通过研究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汪曾祺散文特点凡人小事篇一熟悉张爱玲是从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