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飞夺泸定桥教案大班(汇总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灵魂曲最新飞夺泸定桥教案大班(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飞夺泸定桥教案大班篇一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成都西行,穿过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翻过高耸入云的二郎山,就看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桥。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4万之众到达大渡河畔,因王妃得子遂下令全军“犒赏休养3日”,延误战机未能夺下上游泸定桥,致四面受敌,全军覆没于安顺场。无独有偶,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再过泸定桥,蒋介石曾企图让毛泽东作石达开第二,红四团经过飞夺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不朽的一页。

二、新授

1、请读课题:你从课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课文可能是围绕“飞”和“夺”来写的吧

师:你怎么理解“飞”和“夺”?生:“飞”指快速,”夺“指争取、争夺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帮老师解决这几个问题:好吗?生:“飞”(3—5),“夺”(6—8)

2、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抢时间?请大家从课文的有关段落中找出关键性的一句话。

(2)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呢?请看问题: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战胜敌人)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也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关键。

(3)过渡: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战士们面前。抢在前面,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请找书上的语言读一读:

师:你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师相机板书:大智大勇

3、过渡语:红四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胜利到达泸定桥,耳边却传来了怎样的喊叫:

谁来读读敌人的喊叫?敌人的语气是怎样的?(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凭借的是什么?(凭借天险)

这“天险”(点击鼠标)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自由读

眼前是几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铁链,脚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聋的阵阵惊涛,无论是桥还是水,给我们的感觉都怎样?—齐说:险。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天险,桥对岸的守敌向红四团的战士们疯狂地喊:

4、(过渡)在狂妄嚣张的敌人眼里难以逾越、插翅难飞的天险是否阻挡了红军战士前进的脚步呢?请自由朗读7、8自然段,并圈划出文中动作描写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片断。

把你所发现的精彩之处介绍给我们大家,好吗?指名说,师相机出示课件“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括号中的词语体现了什么?(不怕牺牲)

5、红四团的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地赶到了泸定桥;他们又以生命为筹码,攻克了蒋介石集团以为固若金汤的天险,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又一个神话。这一次胜利有什么意义?请齐读第9自然段。(板书:继续北上)

三、总结

结合板书,从文章三个部分来看,课文以事情发展为顺序,按夺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写,重点扣住红军战士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方面,表现了他们的大智大勇和不怕牺牲。

附板书设计

继续北上(结果)

抢时间大智大勇

15飞夺泸定桥(经过)

攻天险不怕牺牲

北上抗日(起因)

飞夺泸定桥教案大班篇二

抢时间,攻夺天险,是《飞夺泸定桥》一课的重点。把红军抢在敌人两旅援兵之前到达泸定桥,以及与敌人激战两小时,一举夺下泸定桥的关键环节交待清楚,不仅能使学生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有深刻认识,而且还能够较好地领悟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事和突出重点的写法。

教学中如何突出这个重点呢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抢时间

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抢时间的原因和要求。原因是“敌人的两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要求是在“二十多个小时”内(即从“二十八日早上到二十九日早晨”以前),飞奔“二百四十里”抢在敌人前面到达泸定桥。

其次,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有关段落,使学生懂得红四团赶路途中所战胜的种种困难,并从中学习红军的革命精神。战胜的困难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1.自然环境的困难(山高路险、黑夜大雨);2.敌人造成的困难(沿路阻击);3.红军本身的困难(饥饿与疲劳)。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红军战士战胜上述困难的句子。

另外,红四团与对岸援敌赛跑一段,除了迷惑敌人一节要让学生读懂以外,还应将大雨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后“敌人不能再走”和“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进行对比,更可体现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攻天险

这一部分可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1.天险与守敌。教学这一层可在“天险”二字上多做文章。先让学生从字典上找到“天险”的词解,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从桥上、桥下两个方面讲出泸定桥的无比险要。再加上敌人两个团凭险固守,突出攻夺泸定桥的巨大困难。

2.攻夺泸定桥的经过。教学这一层可先提出问题:课文写攻夺泸定桥的经过可分为几个阶段重点写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课堂讨论。夺桥经过可分下面五个环节:发起总攻;二十二位英雄奋勇夺桥;二连战士边前进边铺桥;勇士们穿过桥头的熊熊大火;消灭守城的敌人。二十二位英雄夺桥是这一层的重点。整个过程,可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抢时间、攻天险是《飞夺泸定桥》的重点,教学中抓住了这个重点,并采取恰当的教法,就能实现预定教学目的的大部。但是,教学的重点并不是教学的整体,要完成整个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师在备课中除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部分外,还需考虑其它内容的教学,进行通盘安排。

[浅谈《飞夺泸定桥》重点的教学(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案大班篇三

《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歌颂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们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应把握“崇敬”“颂扬”的基调。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某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飞夺泸定桥教案大班篇四

1、会认、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

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一、激趣导入:

(一)介绍资料,了解背景。

1、指名学生将搜集到的泸定桥的资料进行介绍。

2、师生交流有关红军长征信息。

(二)解题质疑,引入内容。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请谈一谈。生生交流。

2、学生答,教师随机梳理问题并板书:谁飞夺?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结果如何?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集体认读。

(2)理解天险、心惊胆寒、千钧一发登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内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师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接到命令―飞兵急奔―英勇夺桥―奔赴前线

四、展示提升

五、当堂检测

形近字组词:健()击()但()革()

键()出()胆()草()

六、课后提升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飞夺泸定桥教案大班篇五

《飞夺泸定桥》是一篇老课文,我读过多遍,也曾讲过不止一次,但作为公开课来讲还是头一次,对于这班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所以,备课时,我做了充分的预设和准备,也做了充分的思考。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活动,重点是学习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通过细读、精读课文,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围绕“飞”和“夺”字展开,主要包括“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部分。在“抢时间”部分,重点探究红军是怎样和敌人抢时间的,红四团赶往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如何解决的,抓住重点词句阅读和理解,学生很容易就会体会到了红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并且明白了“飞”的'含义,就是飞速,速度快的意思。而“夺”就是夺取的意思。“攻天险”部分也是如此,通过引领学生分层学习红军夺桥的困难,体会红军夺桥的不容易,通过观看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直观感受红军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奋勇杀敌的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分析红军夺桥胜利的原因,在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中再次深刻感受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表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昨天后面听课的老师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我认为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前半部分内容探讨得过细,以至于占用了不少时间,使得后面的教学环节有些紧张,没有在预设的时间内结束课程。我也曾考虑到是不是把课文内容分成两节课来学习,但我觉得还是放在一节课里学习更好,因为我觉得“飞”和“夺”两部分写法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困难,然后再写如何解决、战胜困难的,当学习完第一部分“飞”之后,第二部分“夺”完全可以让孩子自主学习探究,但终归还是因为放不开,选择了放在一节课里学习,以至于最后没能完美地结束课文。还有,部分孩子虽然能够认真学习,但只能算是认真地倾听者,因为他们一直在听其他同学和其他同学以及其他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自己却不够主动,不能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课堂活动,不能与他人积极展开互动。另外,没有完成板书,有遗漏的地方。

一堂课本来就是这样,预设和生成往往是不一样的,预设很重要,但生成更重要。我们要在生成的课堂中不断地去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取长补短,方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