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

时间:2023-11-01 作者:笔舞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

范本中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具体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求。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写作范文范本,有助于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和技巧。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一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整时、半时,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整时、半时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活动准备。

1、《在钟表店里》音乐磁带。

2、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情境。

3、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闹钟。

4、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播放音乐《在钟表店里》,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游戏进入活动室(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

1、教师指导幼儿观察这些钟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字、格子、针).

2、这两根表针有什么特点?(一根粗一根细)。

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3、你能指给大家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4、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师重点指导幼儿观察3、6、9、12这几个数。

三、尝试活动.

1、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每人手里一只时针、分针都指向12的表)。

2、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中表的分针拨一圈,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3、教师小结: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也就是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

1、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1点),教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2、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半、1点半),你又发现了什么?(分针都指向6)。

教师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就是几时半。

3、游戏:我说你拨。

(1)教师出示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图片(起床7:00上学7:30午饭12:00午睡1:30),教师说幼儿拨。

(2)幼儿互相说(整点、半点)。

(3)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得又对又快。

五、教师总结全课。

六、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教师问:小朋友,你家有钟表吗?你还在哪儿见过钟表?(启发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钟表的用途)。

2、教师总结: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它还可以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就可以做到按时起床,按时入园了。钟表是我们的好朋友。

七、活动延伸:尝试设计钟表。

1、小朋友,这些钟表是那么漂亮,让我们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己尝试设计各式各样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

2、作品展示(教师幼儿进行评价,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八、播放音乐《时间像小马车》结束课。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调精神的培养。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二

1.知识性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学情分析】。

《认识钟表》是一年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游戏激趣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玩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吧!(游戏开始)。

这个游戏就是与时间有关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

二、认识钟面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你在哪里见过钟?谁来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谁能告诉老师钟面上缺少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时针和分针又怎么区分呢?时钟有什么作用?

三、认识整时,引出结论。

(一)(闹钟响)师:早上,圆圆的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

(二)(出示3个钟面)。

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学生齐读。

四、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练习。

(一)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另外两个钟的时间,指名板演,老师评讲。

(二)老师拨时间,学生说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吴老师也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10时、4时、12时)。

(三)乐乐的一天时间安排。

师:同学们,时间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乐乐小朋友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得很合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乐乐的一天6幅图)。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归纳小结)。

(四)老师出时间,学生拨时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老师想再考考大家,我来说时间,你们来拨钟好吗?(分别出示9时、4时)(请学生上来展示,并说明理由)。

(五)修理钟表。

师:同学们,老师遇到了一点困难,这里有两个钟表坏了,你们能帮我修理好吗?(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再汇报)。

六、配乐钟表图片欣赏。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钟表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七、拓展练习。

(1)没有数字的钟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钟表图片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出示3钟表)。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3)说自己喜欢的整时,为什么喜欢,这个整时你再干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的,科学的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八、全课总结。

九、布置作业。

与父母商量,一起设计一个“愉快的元旦”。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既激发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三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姜小学张庆安内容:苏教版数学十一册115-118页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的特征和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学法指导:动手操作,结合观察、分析、推理和验证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套;2、教学圆规。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圆规、直尺、三角板、剪刀、彩笔设计理念:1、数学来源于生活,课件中出示的`几种生活中的图形都有圆,很自然的就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2、强化操作,在操作中探究,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圆的特征。3、运用课件,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4、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起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找到圆,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生活中的物体:硬币、钟表面等,从这些物体中闪动、抽象出圆,指出圆是一个平面图形。2、师:我们以前还学过那些平面图形?指名口答,并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鼠标,出示各种平面图形。3、对比、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其他则是直线图形。适时板书:圆的认识二、操作、探究:1、师:有位数学家说过:“圆是最美丽的图形”。你们想不想画出一个美丽的圆呢?2、画圆:(1)认识圆规,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2)试画一个圆。(3)交流画法;师适时板书画圆的步骤,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4)让学生将自己所画的圆剪下,备用。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1)师:你们知道圆中的点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圆心)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这个点就是圆心呢?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来动动手、动动脑,证明这个点就是圆心。(2)交流证明过程。(3)课件演示证明过程:用红色闪动圆心,显示“圆心”两个字,用字母o表示;再用蓝色闪动一条从圆心到圆上的折痕,显示“半径”两个字,用字母r表示。(4)师:我们在一个圆中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他们的长度怎样?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并用字母表示。(5)课件演示:用黄色闪动一条折痕,显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6)师:在一个圆中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他们的长度怎样?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7)判断哪个是直径:(8)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吗?4、同一个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1)小组合作,并写出表示他们关系的等式,看哪个小组写得多。(2)交流并板书。三、运用、巩固:1、完成117页:练一练1学生操作,再在投影上评讲。2、根据要求画圆:(1)d=7厘米(2)r=2厘米学生独立完成,评讲。师:这两个圆谁大谁小?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3、做118页第2题逐条用手势表示,交流。4、做118页第3题(1)尝试操作;(2)明晰道理。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谁能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儿?(1)交流;(2)课件演示车轮在各种形状下、车轴在不同的位置下汽车开动的效果。2、学校要重建一座圆形的升旗台,要求底面直径是6米。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画出这个圆呢?(1)交流;(2)课件演示。五、小结全课:六、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1题2、画圆:(1)d=4厘米;(2)r=2.5厘米板书设计:圆的认识画圆步骤:(1)定点;(2)定径;(3)画圆。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四

今天非常的荣幸和几个兄弟姐妹去听了汀田三小吴明寅执教的一年级《认识钟表(整时)》,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要求学生知道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建立时间的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吴老师的课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板书工整漂亮,教态自然得体,课程结构完整。

一、板书工整漂亮。

写得一手好字对教师而言有多重要,字如窗户,无论是听课的教师,还是学生看到这样一手好字,第一感觉就很好。再说,我们做教师的天天要求学生写好字,自己不能写好字又如何有更强的说服力去要求学生写好字呢。

二、教态自然得体。

吴老师人长得漂亮,教态自然得体。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公开课的时候有点紧张很正常,而吴老师的这节课让人感觉不到她有任何的紧张,下面坐着10多位听课的老师,能做到这样不容易,让我自愧不如。吴老师的肢体动作没有多余的,显得很得体端庄,要多多学习。

三、课程结构完整。

吴老师的课从开头的'导入,再到引申,到练习,最后总结。给人一种很流畅的感觉,看得出来对这节课的准备吴老师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当然课的流畅与吴老师上课的不紧张也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上课,我会突然感觉自己接下来要讲的东西忘了,这是教学的大忌,也是新教师常犯的毛病,而吴老师的课确实做到了流畅,结构非常的完成。

当然吴老师的课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困惑,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

吴老师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引入了秒针的知识,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分针与时针的认识被秒针一搅合,新知识的学习大打折扣。这个问题,首先源于学生的学具,学生的学具上出现了秒针,是通过秒针的拨动来调节时间,对整个时间的认识而言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秒针加入却有点勉强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不可操之过急。如何处理学具中出现秒针这一个问题,还有待继续讨论分析。

二、有关具体形象的问题。

吴老师在这节课中讲到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的时候,口头提了几个变式,类似“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的时候是几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的时候是几时?”。在此我个人认为,一年级的学生思维还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撑,口头变式要求他们听到条件,然后转到脑子里,再与新知识结合“反应”,最后得出答案,太难太难了。对一年级的学生做变式练习切不可因为要节约时间而口头变动条件,我的建议是宁愿多花点时间,宁愿少做点题目,尽量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在选择上课素材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各个环节上的过渡设计上要有特点,不能太平淡无奇,要在每个环节上都加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尽力)。学生上课的纪律一定要抓,哪怕是影响这节课的进度。一年级的学生对纪律的口诀很敏感,吴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口诀就很好,上课的时候也可以用,公开课没有规定说就不能讲纪律了。以上是个人拙见,仅供吴老师参考。这个评课意见很多源于兄弟姐妹的评课,很高兴,得到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各位新教师共勉!!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五

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那么“苏教版认识钟表课件”有哪些呢?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把数学引入实际生活,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学生会根据时刻拨钟,画钟面。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图片资源、学具钟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仔细听。

2.师:猜猜它是谁。

3.师:看,请来了那么多的钟表。

4.提问:那么,钟表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钟表的作用可真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学习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观察。

师:(出示实物钟面)问: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些什么呢?

a.有数字:多少个数?哪些数?

师:我们一起把12个数读一读,边读边记住他们的位置。

b.有两根针。

师:他们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师:长一些的是分针,短一些的是时针。(板书:时针,分针)。

2.制作。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做个钟面。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白板上完成一个钟面的制作。

师: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

(二)认识整时。

1.学会看整时。

(1)师:钟面制作好了,你知道钟面上是几时吗?

生:8时。(板书:8时,贴图钟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8时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2)师:钟面上的时针继续走动,你还能说出是几时吗?

拨动钟面:9时,12时,让学生说出几时,并说说怎样看的。

12时两根针都指着12。

指名汇报。

(4)聪明的你发现这些钟面有什么特点?

(5)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像这样的时间我们称做整时。你是怎样看几时的。

2.拨一拨。

师:小朋友自己来拨一个喜欢的时刻,并说说那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

师:指名说说怎么拨的?

师:6时的时候,钟面上的两根针有什么特点?12时的时候呢?

(三)识大约几时。

第一只钟: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第二只钟:不是。为什么?分针还没走到12,但靠近12,也就说明7时不到。

第三只钟:不是。为什么?分针超过12,但靠近12,也就说明7时刚过一点。

小结:象这样分针离12还差一点点,快到7时了,分针超过12一点点,7时刚过一点,都是很接近7时,所以我们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书)。

2.(白板出示三只大约几时的`钟面)那么谁来说这三只钟是几时呢?你是怎么看到的?(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四)小结:现在小朋友都会看钟了。怎么看整时的?怎样看大约几时的?

三、联系生活,巩固运用。

1.谈话:现在我们一起去钟表店看一看吧。

(1)这两个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

(2)这是什么?你知道上面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的。

生:电子表。5时。两点后面是两个0,前面的数是几就是几时。

(3)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4)出示火车票和后车室告示牌上的时刻,找一找时刻在那里,说一说是几时。

(2)还有两个钟面,你能修好吗?先看看是几时,再看看缺了什么针,记住分针长,时针短。

4.小朋友们的生活真有规律,早睡早起身体好,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学生一天的生活。

5.出示:两个9时。提问:钟面上都是9时,怎么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

师:一天有24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会出现上午9时,小朋友在睡觉,晚上9时,小朋友在睡觉。

四:小结。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看钟表,你学会了什么呀?(根据学生的回忆教师在白板上拖出相应的内容。)。

2.谈话:小朋友,时间就像一辆小马车,它一刻也不停地在赶路,不会停下来等我们的,所以,老师要送小朋友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学会安排时间,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合理安排一下星期天的时间(出示“快乐的星期天”表格)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六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倍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说教材,《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是《7的乘法口诀》中的例2、例3。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乘法的初步认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和分两行摆点子的情境图。首先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正方形的情景,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溶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建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通过示范、指导来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通过讨论、交流突破难点。

熟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最适合他们的就是直观形象的学习了。

四、说教法与学法。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设疑诱导法、直观演示法、发现学习法、游戏激趣法,把这四种教法融合到整个教学中,尽管本节课“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原本并不是让人生畏的、令人生厌的,而是通过自己努力,体验成功、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美国教育学教授柯普兰提出“儿童对数学概念理解必须由儿童自己获得,教师的责任是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法、类比迁移法、合作交流法、直观操作法、分析发现法,在教学中通过层层深入把“一个数几倍的含义”暗含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把“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通过亲身操作体验,让学生“有感而发”,真正“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方法”。

本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倍”,让学生初感受到“倍”,还给学生准备了圆片、小棒、三角形等学具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3、强化概念,巩固认知。

4、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5、课堂总结,延伸巩固。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感知倍)。

首先,说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感知倍)。

一上课,我首先请同学们看看教室墙上的“小组评比栏”,挑选两个小组的红花数行比较,板书在黑板上,挑选三对:

第一组:2朵。

第四组:4朵。

第三组:1朵。

第五组:2朵。

第九组:3朵。

第十组:6朵。

我请学生们任选一对用数学语言说说它们得到的红花朵数的关系,学生已经会用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来描述两组红花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完后,我说:“你们都说的非常好,你们知道吗,老师只用同一句话,就能描述任何一对中两个组红花朵数的关系,你们想知道嘛?”“比如第四组的红花是第一组的2倍。第五组的红花是第三组的2倍,第十组的红花是第九组的2倍”。在陈老师的介绍中,你有没有发现哪个新的数学名词?(学生初次听到谁是谁的几倍这样的数学语言,而且老师用同样的一句话就能描述每两组红花的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感知倍,接下来,我文学生“对倍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板书“倍的认识”。这个环节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相对比较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然后老师用倍的关系来描述,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比较,渗透“倍”也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大背景。同时由于在先前的学习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的是相差关系,也可以这么说,在学生的头脑中相差关系已经形成了深刻的认知结构。鉴于此,既要沟通两个数之间的相差关系,又要拓展除了两个数之间存在的相差关系以外的关系,因此,教师事先准备了讨论的学习材料,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环节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认识倍)。

从更高的需求层次上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为下面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作好铺垫。

第三环节:强化概念,巩固认知(理解倍)。

首先出示例3,让学生们用学具摆一摆,第二行应该摆多少个圆片,并在小组内说说为什么这样摆,怎样计算呢?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摆4个2,就是4×2=8。如果要求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3倍呢?该怎样摆和计算呢?然后老师摆出第一行有三根小棒,请同学们摆出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数,然后再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摆的、算的。这个过程要反复用学具操作,在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然后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然后请学生们利用学具中的12个小星星设计一个方案,把星星排成两行,然后请同组的同学来用“倍”来说一句话,表示()是()的()倍,让学生在次通过摆一摆来创造“倍”,并讲讲怎样摆才能清楚的看出来,这一过程一定要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在探究完新知后,进入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巩固深化(应用倍)。

1、列式计算:

(1)4的7倍是多少?

(2)7的3倍是多少?

2、78页第一题。

3、小明有5本故事书,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7倍,小明有多少本连环画?

4、用脑猜一猜老师今年几岁?

(预设:学生随意的猜测35、28、30、42、33……)。

师: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你最先排除哪些数?

(预设:学生容易想到排除28、42、33)。

师:是呀,35和30这几个数都有可能。(再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学生揭晓谜底,并且说出理由。

5、动口说一说。

看,陈老师老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

(2个桃3个苹果4个梨6个菠萝8个草莓12个西瓜)。

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6、摆一摆,填一填。

第一行:

第二行:

(1)你能用“倍”来说一句话吗?为什么?

(2)第二行再摆()个,第二行的个数才是第一行的2倍。

(3)第一行去掉()个,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的2倍。

本练习环节中通过多种渠道(耳听、手动、眼看、口动)、多种形式巩固并加深对“倍”的理解,问题带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生体性,促使学生从发散思维中寻找规律,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进入更高一个层次。总之,练习设计力求融知识性、趣味性、发展性为一体,把夯实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求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的叙述能力,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后,使学生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理解倍的概念,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最后进行第五环节:课堂总结,延伸巩固。

第五环节:课堂总结,延伸巩固。

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

师:掌声里都有“倍”的知识,可见“倍”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这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全课总结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巩固新知,又使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时空,激发他们用数学、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整节课的新知识不是老师强加于学生的,是学生通过旧知识的`牵引,主动获取的,体现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倍”是乘法的重要含义之一,要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注重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通过从形象到抽象的层层递进练习,提供了一个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认知,去反思,去巩固,去运用,去发展新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本节课充分利用了情景图,形象地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的呈现过程更清晰,更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板书的设计从旧知的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多少来描述,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学习,层层递进,简单明了,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形成。我的说课说完了,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七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此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表面上的整时数。我听了苏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我觉得苏老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整节课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通过一个小谜语猜猜新朋友是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巧妙地过渡到钟面的认识,并围绕“钟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学生交流发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认识。

2.以活动为主线,关注经验,注重提升。

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在课堂里是第一次接触,但大部分学生有认表的经验,已成为普通的常识。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认一认、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将普通的常识总结为数学化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钟表、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但是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出示四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四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的认读方法。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苏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如利用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巩固认整时的方法,也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出示小明上午8时做功课,晚上8时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8时。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及品德教育。

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用演示介绍古人是用日晷、沙漏等来记时,现在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来记时,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受到文化熏陶。最后还对学生进行惜时的思想教育。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八

1、引导幼儿发展初步的观察与分辨能力。

2、能区分圆形与方形。

3、能够进行图形分类,对应图色等。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手帕、球、图形钟表、书等。

3、教学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教学图片,进入情境世界环节,导入本次活动的内容。

小朋友们请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一起手拉手做游戏,请说一说他们拉成的是什么形状?

2、教师结合认知乐园环节,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圆形与方形。

你知道小火车为什么能跑起来吗?它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车厢又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出示手帕、球、图形钟表、书等,引导幼儿根据事物特征进一步区分圆形和方形。

看看这些常见的物品你们认识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四、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2、教师通过游戏方式进行巩固,圆形的边缘是光滑的,没有菱角,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五、活动延伸。

1、请家长引导幼儿在家进行练习巩固。

2、教师分发各种材料,请幼儿在活动时根据图形特征分类进行整理。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或者在家,以及其他场所找一找圆形和方形的物品。

六、儿歌。

圆形和方形。

圆形,圆又圆,

像个车轮转圈圈。

方形,四个角,四条边,

像个城堡立中间。

七、活动总结。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日活动的环节把形状的学习与幼儿生活的真实情境结合起来,比如请幼儿帮忙将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整理。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九

1、指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魔法表演。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魔术表演吧!

2、播放动画片:魔法表演。

教师:想一想动画片里的魔术变出了什么?

二、魔术:圆形变变变。

1、教师: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呀?

(1)出示一张圆形纸。

教师:请小朋友看好了,教师快速画出一个人物头像。

看!变成了什么?

(2)再出示一张圆形纸。

变成圆圆的饼干。

2、表演变圆魔术。

(1)教师:小朋友你们能把圆形变成红红苹果吗?你们会变吗?

(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

(2)你们会变魔术吗?想变什么呢?知道怎么变呢?

教师:看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

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

三个圆变成了小花,。

四个圆变成了蝴蝶。

(3)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

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学变圆的魔术。

(1)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2)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

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把废纸仍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活动评价。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东西。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十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了解它们的运转关系,学会看整点,并初步学会记录整时。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并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使幼儿懂得珍惜时间,有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2.幼儿操作材料。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你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吗?(闹钟)对了,是闹钟。闹钟是钟的一种。

师:钟是计时用的,所以又叫时钟。它告诉人们几点了,应该做什么事,小朋友认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

1.读钟面上的数字。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只钟。这个圆面叫钟面,钟面上最外面有些什么(数字)?钟面上有哪些数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了一个圆圈。

师:钟面上除了数字之外,还有什么呢?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还有一根细细长长的是秒针。今天我们来认识时针和分针。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就是按从1到12的方向转了一圈又一圈。现在时针和分针要进行跑步比赛了,你们猜猜哪根针跑得快?现在我让他们都站到了12上,开始了……谁跑得快?(分针)。

教师反复地拨时钟,让幼儿了解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的现象。你还发现了什么?(分针跑了一圈,时针只跑了一格。)。

师:对,分针长,跑得快,时针短,跑得慢。分针跑了一圈,时针只跑了一大格。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大格就是一个小时。

(出示7点钟的'钟面)师:你能说出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钟的?

(出示1点钟的钟面)师:这是几点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5点钟的钟面)师:这是几点钟呢?

(出示11点钟的钟面)师:这是几点钟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7点钟、1点钟、5点钟、11点钟。(同时出现刚才的4个钟面)小朋友看一看,这4个钟面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特点?(分针指的位置相同)。

师小结:如果分针走到12,时针指向哪一个数字,就表示几点钟。

师:小朋友已经会认钟面上的几点钟,下面请你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几点钟。

师:请小朋友拨3点钟。(幼拨,师巡视)你是怎么拨的?(幼说)。

师:在自己的钟面上拨9点钟。(幼拨)请一位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1.师:现在几点了?早上7点时小朋友起床了,你每天几点起床?

2.出示中午12点钟午睡图。

3.出示晚上8点钟睡觉图。

师:我们也要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有关写大家都知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

幼儿园导语:幼儿园如何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

幼儿园资料《认识时钟整点》这堂课可以让孩子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关于认识时钟整点的教......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过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教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十二

为了激发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欣赏树叶的美进而热爱自然,自觉爱护草木保护环境,通过活动使幼儿获得关于树叶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获得关于各种各样的树叶的知识。

2、在活动中体会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3、引导幼儿动手用各种树叶拼贴树叶画。

4、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各样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

难点:用树叶拼贴树叶画。

活动准备。

收集好各种各样的树叶。

活动过程。

1、老师拿出收集好的各种树叶给幼儿看,并且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互相交流。老师个别提问说出树叶的名称和颜色。

2、老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树叶的名称、形状、大小和颜色。

3、引导幼儿说一说所在小区里面都有什么树木,各有什么作用。

4、老师小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小朋友们不要乱爬树,不要乱采摘树叶。

5、让幼儿一起动手用树叶自由贴一幅树叶画。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教学,充分调动了幼儿积极参与的热情,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在活动中,幼儿得到了手、口、脑的训练。同时培养了幼儿交流协作的精神。

3、这样的课堂寓教于乐,幼儿肯定喜欢,老师能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收获颇多。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十三

活动目标:

1、了解、懂得“没有”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纸盒若干。

2、糖果、扑克牌等若干,0~5带粘贴数字卡片。

3、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师幼问好,手指游戏“打枪”二、了解吗“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幅有趣的图片。

(ppt第3、4页)听小鸟在做什么呢?小鸟在树上愉快的唱着歌儿。忽然,“嘣”的一声,猎人开枪。小鸟都飞走了。

(1)树上有几只小鸟在唱歌?用数字几表示?

(2)树上没有小鸟用数字几表示呀?

2、ppt第5、6页。

(1)水果篮里有什么水果?一共几个呢?

(2)你最爱吃什么水果呢?一个一个吃,直到吃完没有了。

(3)水果没吃的时候共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吃完没有了用数字几表示?

教师小结:没有了,吃完了……我们用数字“0”表示。

三、游戏:猜一猜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盒子。

教师展示三个大小不一样的盒子,里面分别装有3个棒棒糖,2张扑克牌和0个物品。

请小朋友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盒子里面是否有东西,并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贴在盒子上。

请全班小朋友也照着样对桌面上的盒子也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提问部分小朋友。

教师小结:盒子里有3个棒棒糖我们用数字3表示,2张扑克牌我们用2表示,盒子里没有东西我们用数字0表示。

四、说说“0”的形状像什么?(ppt第8、9、10页)数字宝宝“0”像什么呢?引导幼儿说说像:鸡蛋、橄榄球、像椭圆形、像眼睛片......

五、“0”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1、“0”可以表示起点。

播放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一把直尺)在直尺上找找“0”在哪个位置?(直尺的左端)0右边的第一个数是几?(是1)0在这里起的是起点的作用。

2、“0”可以表示界限播放课件:温度计当温度为0摄氏度时,冰和水可以同时存在,并且这个时候水不会变成冰,冰不会变成水。

当温度上升高于0摄氏度时,冰会融化成水,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还会升华成水蒸气。

当温度下降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结成冰。

0在这里起的是“界限”的作用数字宝宝“0”随处可见,比如:手机、电话机、电话号码、门牌号、车牌号、等等。在不同地方存在着不同的意思。

活动结束: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0”,“0”宝宝还有许多本领呢,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教学反思。

认识“0”是大班幼儿所需掌握的数学内容,这次活动我首先通过游戏引出“0”,然后通过引导幼儿感知“0”的实际意义以及“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最后通过操作“0”等活动环节,让幼儿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积极的主动状态。活动结束,我认真总结了活动过程的成功与不足。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要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活动开始,我首先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幼儿发现“0”就是表示设有,并在在幼儿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0的认识,让幼儿发表自己对于0的认识。在让幼儿说自己对0的认识时,我发现幼儿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幼儿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电话机上,手机上,书本上,门牌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孩子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也许学生就会有了“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活动中,我还会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幼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自己发现、探究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引导幼儿发现“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时,我通过讲述《有趣的0》的故事,让幼儿发现“0”虽然表示没有,但在和数字组合成另一个数字时是不可以缺少的。最后通过操作“0”的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0”站在数字朋友的后面能使数字变大。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操作活动十分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安排一些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以来可以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活动最后一环节中是让孩子们操作“0”,在“0”的帮助下让数字变大,孩子们操作的比较好,但在教师最后讲评中,教师只找出变得最大的数字并表扬了这些孩子,其他孩子变的数字就没有讲评,就如孩子把“0”放在了数字的前面,这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我应该怎样向孩子们解释呢?我就这样结束了整个活动,整个活动就好像缺少点什么?就是向孩子解释的过程。数学中的概念首先老师一定要理解清楚否则就会误导了孩子。还有在情境游戏中自己没能完全融入角色中,在这一些环节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十四

2.能够判断三种线会并动手画出这三种线。

设计完桥面再画什么(柱子)让学生动手画。再画拉索一条利用什么工具来画?

二.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

1、通过画的图引出线段:让学生说说线段的特点,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段的意思,

板书:线段:2个端点。

生活中有许多线段出示手中的尺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

2.请在本子上画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比3厘米长的线段能画多长?让学生想象一下将3厘米长的线段无限延长、延长,这时它就几个端点?让学生说一说谁来起个名字?让学生画一条射线。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射线的例子,让学生多说一说。(太阳光、眼光)。

3.这还有一道题将3厘米长的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没有起点和端点,谁来起个名字?

谁能说一说直线的特点,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直线吗?

让学生在本上画一条直线。

三.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识了几条线?

四.作业练习。

1.课后练习。

2.让学生利用今天学的知识画一幅你喜欢的画。

热门倍的认识微课课件(通用15篇)篇十五

1:会数数12345,能准确的按数人物。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到5数字卡若干,圆点图卡5张,1到5爱心数字卡十张,圆点若干,找朋友音乐,礼物若干。

一:课前调控:小手拍起来。

生:知道了。

师拍铃鼓2下3下4下5下1下。

生:23451。

师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如:出示数字3的字卡,它的名字叫做?

生:33333(以相同方法操作其他4位数字。

师出示圆点卡请幼儿认读,比比谁的反应快,师出示两个圆点卡,数数这是几?

生:22222(以相同方法操作其他4位数字)。

师:小朋友表现的太棒了,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小眼睛。

生:看黑板。

师:黑板上面有很多的爱心数字宝宝,他们迷路了,想请你们把它们送回相应的圆点家中,你们有信心吗?(有)。

师请6到8位小朋友上台来分两组进行比赛,师在黑板上贴1到5的爱心数字卡若干打乱他们的顺序,让幼儿把他们贴在对应的圆点下边,师师范一遍)游戏现在开始了,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师:掌声送给这五位小朋友,现在奖励你们一个“我来说,你来做”的游戏,惠老师给你们每人发一张数字卡,记得你手中数字卡的名字,如:22摸耳朵,那拿到数字2的小朋友就要摸耳朵,准备好了吗?(好了)。

生:在这里。

师:他的名字叫做(11111)相同方法操作剩余数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师:真棒,那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老师再见)。

教具制作得很漂亮新颖,准备充分,本节课主要以游戏贯穿整个课堂,课堂气氛活跃秩序有所提高,但该设计过于简单,在玩游戏过程中老师没有做好关注到每个幼儿,希望以后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优中组部心得体会培训及收获总结范文(19篇)

    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培训心得体会范文8:培训中的团队合作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团队是由个人努力和团队合作共同构建的。

    最热银行泄漏客户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3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身成长和提高的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手段。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可以对大家总结经验有所帮助。大国学家王国维借用古代诗词形容人生追求的

    优秀山中访友读后感范文(16篇)

    通过阅读优秀范文,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小编特地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专业小学生国旗下的讲话勤俭节约(汇总16篇)

    国旗下是我们传承的纽带,我们在这里获得历史的教益,传承民族的优秀传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的精彩故事,一起来看看吧。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

    实用三国演义读书心得多篇(通用13篇)

    读书心得是记录自己阅读过程和收获的方式,使阅读变得更有意义。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找到一些思路和参考。《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

    专业教师工作总结报告大全(18篇)

    教师工作总结还可以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教师工作总结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热门监控工作心得体会(案例20篇)

    随着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应该及时总结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精选二手车商合同(通用16篇)

    在商务活动中,合同协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在下面的链接里,您可以找到一些合同协议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出让方:________

    优秀高中数学教案教案(汇总14篇)

    高中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学的差异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接下来是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和互动性的高中教案示例,供教师们参考借鉴。教学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

    精选公司职员辞职申请书(案例20篇)

    辞职申请书是对过去工作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展望,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雇主沟通。阅读范例辞职申请书有助于你了解行业对于辞职信的一些共同要求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