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数学影子对对碰教案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JQ文豪2023年小班数学影子对对碰教案反思(大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影子对对碰教案反思篇一

1、尝试根据生活经验找到由相应关系的图片,或根据图片说出与之对应的物体。

2、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并初步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

1、对应关系的红蓝图片若干,如牙膏与牙刷、小猫与小鱼、娃娃与奶瓶。

2、幼儿已经会唱歌曲《找朋友》

3、幼儿用书第12页。

一、我的朋友在哪里———玩游戏“图片找朋友”,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1、幼儿边唱歌曲,边玩游戏。

2、图片找朋友,感知对应关系。

——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也很想玩,猜猜我的朋友会是谁呢?

——我们的朋友会是谁?

二、小红小兰对对碰—寻找有对应关系的朋友,初步获得一一对应的相关经验。

1、个别游戏,寻找有对应关系的朋友。

——小兰,你们的朋友会是谁?请你去找你的小红。

2、集体游戏,找到有对应关系的`图片做朋友。

三、超级对对碰,根据图片说出与图片对应的物体。

1、说说与图片相对应的物体。

——这次请小兰去找一位没有卡片的朋友,找到后相互说说in的朋友是谁?

小班数学影子对对碰教案反思篇二

1、尝试将有关的物体进行一一匹配。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之间的联系,初步获得相应的经验。

3、体验匹配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1、实物准备:牙膏、牙刷、锁、钥匙、衣服、衣架、碗、勺子

2、课件ppt准备:各种图片小熊、桌子、椅子、遥控器、电视、花瓶、鲜花、鞋架、鞋

4、水彩笔若干支、黑板一块

一、出示实物,进行找朋友,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实物牙膏、牙刷、锁、钥匙、衣服、衣架、碗、勺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和用途。

2、进行两两找朋友:牙膏和牙刷,锁和钥匙,衣服和衣架,碗和勺子。

3、提问:为什么它们是朋好朋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播放课件:帮小熊家收拾房间

1、出示小熊以及小熊凌乱的房间ppt,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请幼儿集体帮小熊家收拾房间:桌子和椅子,遥控器和电视,花瓶和鲜花,鞋架和鞋子。在进行匹配前,幼儿先是进行大胆的猜测,然后出示结果进行验证。

3、提问:为什么要按照这样收拾物品?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幼儿进行无物品匹配操作

1、出示需要进行匹配物品,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2、分发操作材料,幼儿进行连线操作

3、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进行点评。

小班数学影子对对碰教案反思篇三

1.在操作中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在活动中感知物品间的对应关系。

3.尝试根据生活经验找到有对应关系的图片,或根据图片说出与之对应的物品。

课件准备:《找朋友》歌曲音频。

纸面教具:《好朋友对对碰》;《找朋友》;《连一连》。

材料准备:马克笔。

一播放音频组织幼儿玩游戏

1.教师讲述游戏玩法。

2.幼儿愉快游戏。

二发放教具感知物品间的对应关系

1.教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对应关系。

2.发放纸面教具,巩固幼儿对物品间对应关系的认识。

三发放教具让幼儿将有对应关系物品整理在一起

1.发放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圈出有对应关系的物品。

2.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四发放纸面教具巩固幼儿对物品对应关系的掌握

——奇奇说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帮他解决了难题。现在,老师也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纸上的物品,找一找它们的好朋友是谁,找到后用笔将它们连一连。

小班数学影子对对碰教案反思篇四

1、尝试根据生活经验找到由相应关系的图片,或根据图片说出与之对应的物体。

2、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并初步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

1、对应关系的红蓝图片若干,如牙膏与牙刷、小猫与小鱼、娃娃与奶瓶。

2、幼儿已经会唱歌曲《找朋友》

3、幼儿用书第12页。

一、我的朋友在哪里———玩游戏“图片找朋友”,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1、幼儿边唱歌曲,边玩游戏。

2、图片找朋友,感知对应关系。

——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也很想玩,猜猜我的朋友会是谁呢?

——我们的朋友会是谁?

二、小红小兰对对碰—寻找有对应关系的朋友,初步获得一一对应的相关经验。

1、个别游戏,寻找有对应关系的朋友。

——小兰,你们的朋友会是谁?请你去找你的小红。

2、集体游戏,找到有对应关系的图片做朋友。

三、超级对对碰,根据图片说出与图片对应的物体。

1、说说与图片相对应的物体。

——这次请小兰去找一位没有卡片的朋友,找到后相互说说in的朋友是谁?

小班数学影子对对碰教案反思篇五

1、初步感知物体的前后和上下方位。

2、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尝试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集合。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小篮子5个苹果、草莓以及菠萝、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与幼儿人数相等(反面贴好双面胶),遮盖的报纸、教师相应的教具,大篮子3个,贴好三个图形标记。

一、趣味游戏

1、今天教室里好热闹啊,许多水果宝宝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了。看看谁来了?小朋友和他们打个招呼(出示苹果、草莓、菠萝)。

2、还有谁来了(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宝宝也来了,小朋友也和他们打个招呼。我们和他们一起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好吗?找找哪个图形宝宝不见了?(先是一个,后增加到二个不见了。)

3、接着和水果宝宝做游戏。给水果宝宝排排队。你想怎么排?

(2)全班一起尝试竖排水果,感知上下方位。

二、水果和图形配对操作

1、现在我们来换个游戏了,大家给一个水果找一个图形宝宝做一对好朋友好吗?是这样的,你觉得苹果和谁长得比较像就和谁做好朋友。比如:找到了苹果和圆形长得比较像,背对背贴在一起做一对好朋友。

2、幼儿操作,把水果和图形配对粘贴好。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3、全班一起校对:苹果和圆形是好朋友,草莓和三角形是好朋友,菠萝和正方形是好朋友。

三、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1、今天小朋友和水果宝宝还有图形宝宝玩得开心吗?天黑了,它们的妈妈叫它们回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里去好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图形宝宝的家在哪里?(展示三个贴好图形的盒子让幼儿认识)

3、请一名幼儿试试,老师和幼儿观察他是否送对。

4、全班幼儿一起送水果。

5、教师检验幼儿送的结果并作小结。

6、全班和水果宝宝、图形宝宝再见,结束。

本次活动的产生是根据本月的主题“好吃的水果” 来设计的,其基础是前阶段学习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孩子对这三种图形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对活动中的三种水果也十分熟悉了。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教学形式采取三个游戏寓教于乐地贯穿在整个活动。本节活动有复习巩固,有趣味游戏、也有探索操作,充分发挥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孩子始终处在一个愉快而又积极的学习体验中。只有在游戏和操作的情境中,孩子们的学习才是最主动的、最自然的,孩子们也大都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但是,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探索的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他们还不能探索出水果竖排的规律来,这就需要老师给孩子再多点时间给孩子充分地操作和探索,这样或许效果更好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