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念青松最新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9.…..()验算:

().…..220.…..()

18.…..()

2.…..()

验算方法小结:

二、计算下面各题

30÷5=31÷5=32÷533÷5=34÷5=

35÷5=36÷5=37÷5=38÷5=

三、填空:(你能写出几种不同答案吗)

35÷()=()……3

()÷8=()……()

四、解决问题:

《四边形》单元教学计划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一、二年级的数学课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初步认识了角,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角的一些基本的特征。此外,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长的指导下或通过自己阅读课外书,对四边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开始学习第三单元的知识前,对学生做了学前的测试,内容是对四边形的认识,形式是学生举手反馈,时间约5分钟。测试的结果为:一班,共48人,二班,共46人,其中一班有30人,二班有20人知道: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并能比较准确地辨认出四边形、梯形。

因此,在教学第三单元的知识时,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问题,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学习、探索的过程,鲜明、生动和形象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四、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2、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准确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建立空间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六、单元评价要点

1、辨别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8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备注

四边形

例1

例2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能力。

4、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1

平行四边形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3、进一步培养操作、观察、推理、合作、探索的能力。

4、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

周长

例1

1、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2、能够具体指出一些图形的周长。

3、培养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能力。1

周长

例2

例31、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2、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2

估计

例4

例51、初步学会估量物体的长度。

2、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培养正确的长度观念。1

单元测试1

测试情况反馈1

合计8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表达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在操作中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并能对除法作出合理解释。

2、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经理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余数的含义,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3、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长除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准备学生准备圆片20个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问题一: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盆?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教学竖式

(1)、学生尝试列竖式

(2)、认同除法竖式的一般列法,询问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

(3)、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a、用圆片代替盆花师生一起在黑板上摆一摆

b、观察竖式,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c、交流解惑。

d、仿写除法竖式

三、动手操作,建构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二、16盆花,如果每组摆5湓,结果会怎样?

1、学生活动:用圆片代替盆花在桌子上摆一摆,结果用竖式表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活动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3、揭题:有余数除法

4、学生试写横式

5、思考:

a如果有17盆话,每组摆5盆花,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如果是18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算式怎么写?先在头脑里摆圆片,再列算式。

b现在有21盆话,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你能列竖式计算吗?

c交流、评价。

6、小结

四、生活应用

五练习

1完成书本第51页的做一做

师生校对正确填写形式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整体反思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已有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从生动的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情景,同时感受有余数的除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紧密联系起来。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

有余数的除法

(主题图p49)

1.让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有余数的除法

例1-例2

1.结合情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正确口算、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例3

1.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让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41.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让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1课时

单元测试及分析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1课时

合计5课时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铺垫

1.卡片出示,口答:()里最大能填几:

3×()244×()377×()59

()×211()×640()×538

2.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和齐练)

二、教学例3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探究“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1、出示例3

2、列式计算,完成在答题卡上

21÷5=4(组)……1(人)

22÷5=4(组)……2(人)

23÷5=4(组)……3(人)

24÷5=4(组)……4(人)

25÷5=5(组)

26÷5=5(组)……1(人)

27÷5=5(组)……2(人)

28÷5=5(组)……3(人)

29÷5=5(组)……4(人)

30÷5=6(组)

31÷5=6(组)……1(人)

32÷5=6(组)……2(人)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4、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5、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出: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6、验证规律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都是余数比除数小呢?请你们任意写出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验证一下。

小组内交流验证结果。

三、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课件出示第1题。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1)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

(3)选择一种装法,计算出结果。

(4)引导学生思考:你还想一袋里装几个?按你的想法,列式计算出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1)卡片出示第3题。

(2)引导学生说出卡片上最大能填几,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整体反思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改变过去直接教学竖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的竖式,由于受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是仿照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来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注意适时点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评价,从而不断地调整算式的写法,逐步地达到规范。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还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小棒成为教学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认识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特殊到一般,并在头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出示课本练习题。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界上的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80÷568÷498÷7

864÷4936÷2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三、作业

1.第21页第4题。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演讲稿 爱国主义教育演讲稿(精选6篇)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

    2023年项目部综合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优质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

    2023年保护环境点滴做起做起演讲稿(通用7篇)

    演讲中的抑扬顿挫,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音乐需要节拍,演讲也需要节拍,你应该让你的演讲充满节奏感,节奏就是你口头表达进度的度量。那么你知道演讲稿如何写吗?下面我给

    2023年幼儿园里的春天教案中班反思(精选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

    最新职业技能比赛讲话(优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

    最新向供电局申请书(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小学生环保的演讲稿(通用5篇)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

    最新人工智能报告 人工智能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优秀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

    最新求职的自荐信(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大一新生广播站自荐信(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