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

时间:2023-12-02 作者:ZS文王

党课是增强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教育内容。党课总结是对党员学习的一种概括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党课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一

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对我们的教诲。行出来的知,才是真知。真知不在于语言上如何表达,而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上。

行动,就是要争分夺秒地利益和成就他人——在工作中成就伙伴,在家庭中成就家人……对于每一个有缘走进你生命中的人,利益对方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送他或她一本《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在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同仁发自肺腑地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一本书,轻轻翻开,用心阅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让一个家庭走向幸福,或是让一家企业迈向伟大。(推荐阅读:李金忠一家;江南春:迎接新商业文明的曙光)。

成就一个人就是成就无数人——这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一路走来,见证了太多人的生命,因为圣贤思想而变化气质、焕然一新,每每想起,不由让人热泪盈眶。

在这个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祖国的召唤就是致良知四合院的使命。衷心希望各位同仁能够起而力行,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将生命汇入到伟大时代的洪流之中,书写无悔的人生!

深深深深地祝福大家!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二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公司一名员工在读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之后的感受。

对中华文化的骄傲感,对文化复兴的使命感。

读到致良知大型论坛学习会的发展,传播的迅速,甚至翻译成多过语言,想到成就一个人就是成就一群人。致良知四合院这样的行动,对整个世界像一股清泉净化人心。读到哽咽,内在的共振,深深的骄傲!

致良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剂良药,践行致良知,使我们的光明大道,帮助自己,传播致良知是我们的使命,推动人类文明。

一念一言一行+时间累积作用。

数学题的算法让我非常震撼,帮助一个人看似小事情,甚至感觉看不到成果,其实时间的变量加进来,就大不一样!

成就一个人就是成就无数人,追随一项伟大事业就是利益无数人,教坏一个人就是教坏无数人,搅局一项伟大事业就是伤害无数人。

一个念头、一个行为也这样加入时间的累积作用,也是成就无数伤害无数,首先是对将自己的成就与伤害。

所以要随时明心、净心。觉察自己的念头,检查自己的行为,抬头三尺有神灵,一切根源来念头,所以日日勤拂拭,建立雷达系统。

立志,我要成为哪一种人?

五种入流之人:士人,能人,君子、贤人、圣人。

以往最多是士人,所以很努力依然有那么多困惑,就像王大师,整个人很干净,链接更高的能量,立志拯救世界的人不会为原生家庭的事情痛苦。越是能量低的人,越是志向低的人,困惑越多。所以,知行合一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一,就是立志。

有内外合一的远大志向,才不会沉溺痛苦,才能更快穿越甚至超越。

在生活中的启发与运用:

面对父母矛盾的痛苦:一方面要面对和探寻解决的路途,第二,就是立志做帮助这样家庭的导师,这一切的发生就是为了锤炼我,我一切的投入就是为了一项伟大事业,一个伟大的使命,何必痛苦与一时,何必焦虑于一时?带着恐惧也带着感恩,感恩这痛苦里的使命,感恩这样的体验与一点点的成长。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三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习近平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习近平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习近平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四

-->,供大家参考。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十九大。

报告。

讲话。

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二、文化自信的底气。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

调研。

******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二、文化自信的底气。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三、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是******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接近40年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六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习近平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习近平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习近平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总书记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习总书记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习总书记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习总书记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总书记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总书记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开创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还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强盛,都需要以文化繁荣发展为支撑。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奋勇前进;也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提振起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和斗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要达到新时代这一目标,离不开发展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说,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不久将实现全面小康。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

十九大报告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人,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享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一旦脱离人民,文化建设就会丧失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们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强化大局观、全局观,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统一于文化建设实践之中。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应当结合实际,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只有形成导向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才能成就文化理想、实现文化价值;只有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要提倡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提倡不同观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文化创新精神竞相迸发、持续涌流。知识分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团结、加强引导,最大限度发挥他们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把他们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客观科学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坚定民族自信,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勇往直前,不断铸就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下的文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的党才有战斗力,我们的民族才有凝聚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弘扬孝善文化,着力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四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实际,努力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加大脱贫攻坚典型和榜样的宣传,积极营造起关心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文化氛围。

五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按时实现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坚定不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注重发挥文化扶贫作用,深度挖掘我市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料,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通过“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文化自信展开热议,表示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盖举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这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一词在习近平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多达10次以上。愚以为,中国的文化不仅要“传承下去”,而且要“光大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惟我国家,亘古亘今”的文化自信。

不忘本来,方能赢得未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与“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本来。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其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劫难而浴火重生,这一文化血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强大的文化基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不忘传统,才能更好传承。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内心印记,能唤起最牢不可破的民族认同。

无论是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诗词大会》展现的文字魅力,还是凝成生活记忆的筷子毛笔展现的器物魅力,受其滋养、得其泽被,难以割舍、无法剥离。可见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任何国家的制度设计,必然植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否则就会水土不服、功败垂成。当前中国处于文化大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必须选择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才能实现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

不忘底气,更要接地气。文化自信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大脑里和嘴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和措施上,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涵养。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程,这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对于文化自信的坚守都非常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重在活化,活在当今艺术的创造中,活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同时不能遗忘无数根植于乡土的地域文化织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也意味着要对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和阐发,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的和风细雨浸润群众的生活,进而唤起基层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忱。从孩子、从青年、从基层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自信。

实现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文化自信不能矮化,必须“撸起袖子“传承下去、光大起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重大判断,显现了党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自信?在普遍意义上是指一个成熟的民族或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并在日常生活中被积极践行,其核心是价值观自信,由此对其文化的生命力饱含坚定的信念。正是文化自信促使我们从心理上、精神上深化了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而从心悦诚服地去自愿认同。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文化自信的根本。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高位态、增强世界影响力,成为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急迫的难题。实践经验表明,文化产业越繁荣,成果越丰富,国人的文化自信就越强。

1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文化深刻诠释了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守护的理想,在价值的润泽中指引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就是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基于对文化本性的深刻领会,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基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我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写入党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对于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所指,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满怀豪情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1.空前强盛的历史中国。

北宋仁宗时期,中国gdp达200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50%,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十九世纪的英国在最强盛时gdp未超过全球的40%。美国在巅峰时期gdp仅占全球30%。16——18世纪的“东学西渐”:

利玛窦在《十六世纪的中国》写道: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的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欧洲人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政府,拼命贪求别人的东西。他们则不然。

埃姆波利对中国的评价:“我们发现了中国,并在那逗留了一段时间,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富裕财产的国家,很多美丽,伟大的情景,使我们大吃一惊!所以,我假如不死的话,真希望到北京去见中国皇帝”。

门多萨在1585年写的《大中华帝国志》在罗马出版后,短短20年间共出版了30种版本。

从十八世纪初叶到十八世纪中期,即启蒙运动全盛时期的50年间,欧洲出版了599部有关中国的著作。伏尔泰,一位敬仰中国的哲学家说道:

我全神贯注的读孔子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3中国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二)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他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经济方面: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科技创新从跟跑为主,逐渐发展到并跑领跑。

政治方面: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27年的海外维和历程。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文化方面:总书记说:我们是一个大国,“大就要大的有样子”。“大”就是要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就是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国文化。

(三)近五年来人民银行的工作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从国内看,过去支撑经济4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和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行,趋势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经济金融发展面临全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新的更加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立足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经济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作出科学而深刻的论断,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为新时期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根本遵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带领各金融机构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金融治理的效能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高。

(金融改革7个方面成效详见ppt)第四个问题,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基于我们拥有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传统,是这个民族进一步发展的起点,我们从事任何事业都不能也不可能抛开我们的传统文化背景。在这个意义上,谁忘记了文化的历史,谁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未来;谁拥有了文化的传统,谁就拥有了文化发展的希望。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积淀,有着丰硕的文化成果积淀,有我们自己不绝如缕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民族振兴和5文化发展的基石与起点,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财富与资本。具体到每个共产党员身上,必须做好四件事。

一是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的文化发展只能从中国本身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出发,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绝对起点,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传统”存在的根据。我们不能硬搬别人的文化,因为别人与我们有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我们只能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现实,学习、借鉴别人的文化经验,进而推动文化的创新。

二是要“扬弃旧义,创立新知”。要把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创造性地对待我们的历史传统。我们重视文化传统绝不是固守在祖辈的成就中坐吃山空、停滞不前,而是为了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司马迁早就告诉人们,“述往事”是为了“思来者”。没有创新的文化,是停滞不前的文化;没有发展的文化,是毫无生气的文化。

三是要强化学习,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应对其他文化系统持基本的宽容和欣赏态度,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可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文化成果。如果对其他文化一律持鄙视的态度,不仅不能证明自己的文化自信,还会影响到我们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一种有生命力和自信心的文化,就表现为勇于吸收和消化外来的文化成果,从而丰富和发展自身。当然,我们不能食洋不化,而应该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实际上,批判地自主吸收外来文化成果,不仅不会动摇我们民族文化根基,反而有利于自身文化的丰富和创新。

四是树立文化自信,既要排除文化上的数典忘祖和自惭形秽6的自卑心理,也不能有唯我独尊和夜郎自大的傲慢态度。文化自信既是对自己高度认同的坚定,也是对别人高度包容的从容。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才能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自信心。

“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回望过去,一个政党的成长和一个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伟大的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高举抗日旗帜,再到探索改革之路,再到如今即将迎来的小康社会,全世界都能看到共产党人无私的胸襟,宽广的胸怀。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号角,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国共产党坚持97年不变的使命和担当,才勾勒如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壮阔图景。新时代、新长征、新作为,崇高的使命不能丢,更不能忘。

一切伟大的成就就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新的长征路上,党员干部更应该抖擞精神、带头砥砺前行。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勇于创新。革命先辈身上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的精气神,就是我们工作的不竭动力。只有把这种精气神融入血脉,带头“嚼苦菜根”,吃别人吃不下的苦,永远铭记攻苦食俭的革命岁月,永远保持甘贫苦节的政治操节,才能在新长征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清白足迹。做到心中时刻装着党章,行动上处处遵守党纪,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及时掸去思想灰尘,除掉心灵雾霾,祛除作风陋习,校正行为偏差,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做到思想上纯洁、政治上坚定,心中有定力、行为有规范,事事高标准、时时严要求,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做合格党员,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物质诱惑、守得住清贫,甘愿带头坐冷板凳,而且要把冷板凳坐热。同时,“坐冷板凳”并非苦恼苦熬,不是得过且过,而是不记个人得失,以奉献为宗旨、以发展为已任,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这才是一个合格党员所应具备的自身素质、业务素质、政治素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对党忠诚坦白。把全部身心投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坚定政治立场,毫不动摇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在各自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始终心中有责。明责才会担当,主动肩负历史赋予的使命,以百倍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做到心中有戒。时刻都要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遵守党的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防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百倍努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美好生活环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凡是人民满意的我们就努力做到,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追求。在为民干事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习近平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习近平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习近平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各位党员:今天党课的题目是: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在许多方面都有别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因具备诸多新特征新特点而显得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影响、重大意义、重大价值。xxx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是xxx治国理政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1、文化自信的经济基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同时还产生了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等新的“四大发明”,(2018元旦联欢会的礼赞十九大中:天宫、蛟龙、天眼、悟空、暗物质等各项创新科技的成功令多少国家惊羡神往)。我们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应该是举世公认的。

2、文化自信的政治基础。随着经济、科技等地位的不断提升,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过去若干年间在国际国内扮演的角色更加积极主动,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政治担当。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27年的海外维和历程,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另外,我们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包括我们的科技、军力也越来越强大,航母、歼20、东风战略导弹等,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自信。

3、坚定中国的文化自信。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就是文化,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财富在哪里、自己的精神支撑是什么,而是一味追捧外国文化,那就支撑不起一个大国的崛起。(原来叫崇洋媚外,总觉得外国的东西好,说进口的,另外电影,文化的一部分,有功夫有熊猫可是没有功夫熊猫,还有花木兰,都是迪士尼拍出来的)。

现在我们是一个大国,就像xxx说的“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对自己的文化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也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201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向故宫博物院捐赠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并向大众开放参观,从网上查了一下张国立的主持词:“乱世失,盛世归,正当盛事,吾辈深感自豪!中华民族的历史需要年轻人来守护!”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再联想“2015年,当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渠宝笈特展,为了亲眼看一看国宝藏品《清明上河图》,老百姓们排起了长队;2017年,《千里江山图》展出,为了一睹国宝风采,老百姓又排起长长的队伍。”这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国人逐渐对建立在5000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我们要坚定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是xxx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在2017年11月10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主席发表题为《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主旨演讲,这其实就是xxx为我们担当起了中国故事的“第一讲解人”,他面向全世界对中国制度理念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精彩路演(路演是指在公共场所进行演说、演示产品、推介理念,及向他人推广自己的公司、团体、产品、想法的一种方式),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中国故事不仅仅是讲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更是要讲中国制度理念和发展前景,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1、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传统故事中比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铁杵磨针、悬梁刺股这些鼓励大家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好故事,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要继续传承下去的中国好故事。2017年暑假我第一次去了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了这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的是中国最顶级的文物,很多都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这里面的每一件作品都将是一个优秀的中国故事。(不知道与这个党课相符合否)。

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一座“讲好中国故事”的宝藏。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还有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我断断续续的看过非常振奋人心的几个记录片,比如《辉煌中国》中介绍的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车、中国网,记录片《创新中国》中的新型能源、中国制造、生命科学等等每一项都是证明中国已经崛起的好故事,非常振奋人心。(寒假中看的那一集介绍的是中国的天眼(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从设计到建设到使用,精度要求非常的高,里面说到中国的"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原来中国人才外流,现在国家吸引回国,当时介绍了它的主要设计者们平均年龄不超过35周岁,现在创造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科技神话)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其实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来说,除了这些励志的故事之外,我们也可以多看看《大国工匠》、《工匠精神》这几个节目,讲讲《大国工匠》中那些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讲他们没有进名牌大学、没有拿到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的故事;也可以讲一讲"工匠精神"中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所成就的一番事业,所展现的人生价值,这些对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也是中国好故事。

再说一个中国故事“北京8分钟”,“北京八分钟”在平昌冬奥会的亮相震惊了全世界,冬奥冠军武大靖作为冬奥会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力荐中国故事“北京八分钟”,去讲一讲惊叹和掌声背后的付出与感动,讲一讲科技与敬业的完美结合。(这是第一部分选好中国故事)。

2、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十九大报告提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与之相应,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鲁迅先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结合当年鲁迅先生说这话时的时代背景,我认为这句话意在强调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而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获得文化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世界也才称其为世界。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要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功夫熊猫、花木兰,虽然是迪士尼拍的,但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宣扬,中国的动画片和国外的动画片,我觉得要正视这些关系,我们自己要拍出更优秀的中国故事。)。

其次,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也应该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那么,那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说电影《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了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现在网络语言很丰富,流行一个词叫ip(直译是知识产权,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艺术品,一种流行文化。更多的是指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影视文学、游戏动漫等),这就是一种创意,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学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应该承担起培养和坚定文化自信的神圣使命。作为教师,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传播者,更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教师要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做好模范作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实践工作中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日常各项工作中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七

过去的一年,欣慰的是,我跟自己死磕,好像经历了千山万水,长途跋涉,站在这里。

过去的一年。骄傲的是,过去的那个悲观阴郁的我已离我而去,迎来的是一个阳光富有朝气的我。

过去的一年,自信的是,每周带领团队一起,打造学习型组织,践行使命远景价值观,团队已拥有抵御一切风险的能力。

而这一切都源于同一本书的缘分。那本书就是《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人和书是一样的。有的书在你的生命中出现,就是来帮助你认清自己迷途知返的。

以前呢,自己出现问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去找什么样的书来读,比如说管理有问题,就去看管理的书,营销有问题就去看营销的书去读。当然,比如说心累了疲倦的时候,还会看一些名人传记格言警句来激励自己。比如说像打不死你的只能使你更强大等等什么的,但这么做了好像也并没有使我更轻松和更有力量,反而感到比以前还要累,还脆弱。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但是根本无济于事吧。

可是看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后,我知道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知道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道了要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就要做到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业的根源,厚德才能载物。所以,从心上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之后,你会感觉到浑身充满力量,感觉到自己无所不能,仿佛一跳都能飞到天上去。

我从事的是教育培训工作,实际教育呢,在当下的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自我教育太婴幼,不能做到自立自理、自强;家庭教育很落后,越是学历高的人,好像越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学校教育很陈旧,各地的学校学历教育好像差别不大;社会教育在生锈,人人都逐利,做大敛财上市。

唤醒。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首先的唤醒我们自己。唤醒我们自己沉睡的灵魂。如果我的灵魂就很平庸,就很自私和自利,怎么样去唤醒老师,老师又怎么样去唤醒学生和家长?我从自身做起不说一句对孩子成长不利的话,不做一件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事,时刻体察自己的言行,进行取舍。实现老师和学生深层次的链接。我从来不相信自己不爱学习,自己不爱学习,怎么能够让孩子们做到爱学习?自己不不热爱生活,怎么能做到让孩子热爱生活,所以,我认为教育是一个生命的觉醒,来唤醒学生生命的觉醒。教育是爱生活,爱国家,爱自己,培养学生,看到一丛野菊花怦然心动的情感,教育是生命灵魂教育,只有这些都做到了,才是学科知识的学习。

所以我同我们的老师坚定要做这样的教育,我我相信只有这样的教育,一个人享有这样的教育,才是一个自信的人,一群人享有这样的教育,是一个有希望民族,是一个复兴的民族。所以在学校里呢,成立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学习小组,提升大家的认知水平和看待事物的水平,一边修一边剪,就是把身上的坏毛病坏习气修剪掉,一边剪一边养,就是读书学习。通过修剪养,我们慢慢就会变成一个有修养的人。

所以清醒后的生命呢,一年相对于过去的40年的生命,只有舒展了,才会找到生命的意义,不问生命的长短,只问奉献,像我们的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了,还在抗疫的第1线,我觉得他的2020年的这几个月的生命已经超越了我的几辈子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子女,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做好我们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反省。

这本书呢,使我的灵魂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按照书中的方法,我把自己一个人关到卧室,坐在桌子边放上纸和笔,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反省,把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全都写在纸上,真诚面对自己过去的一幕一幕,像电影一样出现在脑海里,所有的恶之恶念,恶行恶语,像照妖镜一样现了原形。慢慢梳理,慢慢流泪,慢慢后悔,慢慢忏悔,就跟像自己动了一场大型手术一样,感到浑身无力,同时又感到酣畅淋漓的轻松。通过反省认识到自己以前就像操纵在别人手里的木偶,别人一句好话,自己就会心花怒放;别人一句恶语,自己就会怒气冲天。

让反省继续继续继续,在反省的过程中出现了我们国家波澜壮阔的建设场面,很多人都投入到了国家复兴,文化自信的大潮中去,我寻找着寻找着,但是没有我的身影,我摸着自己的胸口问,自己这么多年你都干了些什么?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也被自己无数个无数个可怕的念头所震惊!所以通过反省之后呢,坚决的和过去那个小我进行彻底的诀别,反省过后,我决定在反省的基础上进行践行。

践行。

首先呢,重新链接我和我家庭的关系。

因原生家庭的缘故,所以我结了婚之后呢,20多年了,基本上很少回家跟母亲见面,我父亲去世的早,但内心里也渴望亲情,每当在事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无处倾诉,也会开车到母亲住的地方,望着窗户静静的坐一会,好像心里就会好受许多。反省过后呢,我做了一个决定,在母亲生日过后,我提议一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大家都欣然应允。在我的记忆当中,我们一家人好像从来都没有一起出去旅游过。我哥后来跟我说,出游的前几天,我母亲晚上睡不着,那次旅游大家都很开心,当我和母亲四目相对的时候,坚冰融化了,我觉得我们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又回来了。

在学校和老师这方面呢,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觉得是否把员工和学生家长的利益放在第1位,是否有一颗公心来对他们,是否符合员工的利益,是否符合家长学生利益,以此为原则和标准,我相信总不会错的。所以去年呢,我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工资福利奖金绩效比往年高出100万,用于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水平。

以上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悟和实践,分享给大家,和大家共勉!

最后还是以书记的一段话来结束:“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让我们都做时代的坚定者,奋斗者和搏击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留下我们坚实的足迹!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八

为了使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扎根,必须通过党课宣传上级精神和同级组织制定的措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那么,中国共产党的自信缘自哪里?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与“四个自信”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涵及缘由。

自信,就是对自身或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认同,从而自觉地坚守和捍卫。自信是以自觉为思想认识前提的,同时又是自觉的必然结果。政党自信是政党在凝聚支持者、拥护者、参与者以及实现奋斗目标的进程中,经过实践检验与自我认知,对自身历史、制度、文化、执政能力及生命力具有的坚定信心与积极认同,其实质是对自身追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判断和确认。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是党历尽艰辛、初心不改的精神支柱。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不是盲目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缘由。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由弱小走向强大的奋斗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由苦难走向辉煌。当年小小红船,已成为承载中华民族希望的巨轮。中国共产党依靠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使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重获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遗留的创伤,国民经济获得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又经过艰辛探索,带领人民一步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回答了一系列关系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将其成功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组织,壮大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一光辉发展历程足以让中国共产党拥有自信,让中国人民对之产生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并对这一使命型政党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演进与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不仅仅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且坚持对于理论的不断创新。秉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并获得自信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理论基石,正是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各种曲折和挫折中昂扬奋进,因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理论创新,在此过程中相继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断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引向胜利。习近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即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同前行道路上的号角和指南,引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就有无比强大的自信。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标志。7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到2019年近百万亿元,2010年以来始终居世界第二,一举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社会保持常态化下的长期稳定状态,社会治理能够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和创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打破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统治,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跨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不断强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成果不断显现。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奋斗进程中形成的强大势场已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正在充分爆发、尽情释放。中国从当初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国富民安,从当时的外国欺凌到现在的大国引领,这些不容否定的发展成果无不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浸润着党和人民的自信拼搏,讲述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缘由,也坚实有力地托举起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强大自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也最有资格对自己的伟大创造感到自豪和骄傲。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全社会对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合理性、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社会规则的正当性、民族精神的先进性的认同与肯定。树立“四个自信”,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领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决心带领中华民族踏上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这一高度的政党自信,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贯穿于“四个自信”始终,是确立“四个自信”的前提,又是“四个自信”的结果。离开党的领导,任何自信都无从谈起。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言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为指南,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要求遵循,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价值追求。之所以说这条道路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现实基础的广泛性,是因为这条道路是从近百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走出来的,包含了建国7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它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它始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走以城市为中心道路屡遭挫折的情况下,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以苏为师”,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促使毛泽东很快做出了改变,启动了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性探索。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能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将发展放在最突出最紧迫的位置。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正是抓住了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古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抛弃了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实践上的“照抄照搬”之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立足于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国情实际中来寻求真正契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这条道路,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振兴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在敏锐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指导思想获得了与时俱进的动力,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成果。“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p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各项事业深入发展,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坚定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理论创新能力,不仅为人民坚定理论自信奠定了基本的前提,而且也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利于人们从真理和价值观的角度认识和认同这一理论体系。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者。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是统筹中国一切国家治理工作开展的依据,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制度体系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直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决定》凝练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描绘了国家制度的“图谱”,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制度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与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探索的进程中,创建了一整套规范严谨的制度体系,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对于巩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仍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者。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物质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百年风雨兼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致力于赓续共同文化血脉、传承共同文化基因,培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充足的文化养料,也为文化自信注入了强大的底气。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中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红色革命篇章,最终铸成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担负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从提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确立“双创”原则,中国共产党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制定务实有效的文化政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在中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崭新文化使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

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有助于明确政党自信的方向;坚信理论自信,可以为政党自信提供思想基础;坚定制度自信,为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坚定文化自信,可以丰富政党自信的底蕴。坚定“四个自信”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的结果也夯实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方向。

道路与模式,决定一国的发展高度。只有确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之后,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构建、发展与创新才能有所依附、有所遵循。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用发展成就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而且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脉络日益清晰。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升级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愈加丰富,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寻求发展和保持独立性提供了新的经验,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既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也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这是我们历经无数的实践所得出的重要结论。今天,民族复兴的航路已经打通,“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求索,是一个向着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靠近的壮阔征程。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方向,铭记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比谁都有自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踏实实走好中国道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从而增强政党自信。

(二)坚定理论自信,筑牢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不断丰富,理论创新资源取之不竭,这些都为培育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了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深刻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立于国际舞台、富涵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基础上的一系列创新,理论自信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更源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与信心。坚信这一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创新性与时代性,即坚信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党员干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发挥了指导作用、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这一理论体系的人民认同性使它可以一经群众掌握就变成改变中国面貌的强大物质力量。当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加紧对中国进行渗透,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交锋日益激烈。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各种扭曲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获,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中不断前进,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理论已经超越本土意义而具有了世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都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概念和理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并注重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对中国理论的宣传阐释,不断增强中国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确立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筑牢理论根基、奠定思想基础。

(三)坚定制度自信,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持的坚定信心,坚信其能推动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言之,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迸发出的生命力、彰显的优越性所持有的自觉与自信的态度。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衷共济解难事、提高效率办好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诠释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又证明了中国的制度效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了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自我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所在。要增强中国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务必始终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并继续推进完善和发展,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

(四)坚定文化自信,丰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底蕴。

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精神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即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昌盛起着更为基础、深沉和持久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被激发出来,全社会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不忘本来,终将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方能自觉创新。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列子等诸子百家,奠定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世代中国人始终恪守的基本价值信仰,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伟大的时代激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作为一种精神纽带联结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灵世界,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历史和现实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增长,也需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面向未来,文化自信也为中国共产党续写新的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文化滋养、丰富了文化底蕴。

党史是一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斗争史。学党史得抓住主线总纲,得深刻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登上历史舞台,正是挽救民族危亡、解救民族于水火之中,打破近来腐朽黑暗的统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殖民主义、官僚主义、地主买办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蓝图变为现实。

党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实践史。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宗旨使命。中国共产党秉持“为绝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初心情怀,推进伟大革命、推动伟大建设、推行伟大改革,无不是为了增进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再到防汛抗洪、又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瞄准农业增质增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开辟发展新境地。

党史是一部为世界各国谋大同的奋进史。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享追求,再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念,又到“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共建情怀,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坚持同世界各国保持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平等相处的融洽关系,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提倡“一带一路”。在疫情防控中,率先遏制了疫情蔓延、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党史是一部党员干部释放先锋作用的拼搏史。学习党史,离不开学习先进先辈、英雄榜样的精神丰碑,他们就是坐落在党史页码里的珍贵珠宝。从革命年代的方志敏、杨靖宇,到建设时期的王进喜、雷锋,再到改革开放的廖俊波、黄大年等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缔造了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构建党史上不可磨灭的精神族谱。

同志们:

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题目是:《坚定“四个自信”带着使命前进》,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党员干部要有“四个自信”,坚持“四个自信”,体现了我党敢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担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014年4月1日,习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提到: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却经历重重磨难,陷入民族危机,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2.9%,超过了西欧、东欧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同年的美国只占1.8%,欧洲最发达的英国占5.2%。可是经过了清朝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中国落后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而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的高铁,我们的航天科技,我们的航空母舰无不走在世界的前列,达到了一流的技术水平。我们怎能不自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

提出四个自信的依据是什么?底气从哪里来?价值在哪里?这里给大家罗列几个数据,大家就能够明白:

——1978年,中国的gdp只有3679亿美元,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8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2018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

——过去40年,中国超过7.4亿人口脱贫,对联合国提前实现千年发展计划中减贫目标“功不可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实现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和减贫,对全球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借鉴;。

——40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比1978年翻一番。近年来,谷物、肉类、花生、茶叶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产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甘蔗产量稳居世界第三位;。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69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竞争力居世界前列;。

——过去40年,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000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政策范围内医疗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50%和7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末的17.92%上升到2018年末的58.52%,提高了40.6个百分点;。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上榜企业115家,其中央企48家,营业收入占我国全部上榜企业的比重接近50%;。

——201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为3.1%,比1978年下降94.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7年的28.6%,农村居民家庭由67.7%下降到31.2%;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8年的76.7岁。

所以,我们说“四个自信”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因为中国到了一个需要自信的时代。“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因为中国到了一个能够谈自信的时代。

答案是毋容置疑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我们的道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的道路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2、关于坚持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这套理论体系从哪里来?是什么?这套理论体系为什么值得自信?如何坚定理论自信?这套理论真的比西方的意识形态更有说服力吗?答案是一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明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否定改革开放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自信的实质是思想自信,话语权自信!它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那么会有同志会问了,我们国家民主吗?制度会比西方国家好吗?答案是肯定的。“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鉴于此,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4、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为什么要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哪里?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质是灵魂自信、精神自信、软实力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来自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又细分为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所以我们说道路自信在于它是独特的、正确的;理论自信在于它是科学的、有用的;制度自信在于它是内生的、高效的;文化自信在于它是深层的、持久的。

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我认为,只有原原本本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思想武装头脑,理论指导实践;直面现实中的问题,多思考、多调研、多总结,才能真正做到四个自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但自信不等于自负更不等于自大,我们要清醒面对中国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例如,国际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美国政局变化带来国际局势和中国周边局势的紧张;中国自身国际战略的转型带来的国际压力;国内: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列出的问题及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的发挥体制的优势、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建设整体布局,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通过发展来坚定自信!

口号不是说说就算了,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把学习的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党的光辉历史结合起来,持之以恒的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顺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立场,认真履职,在行动上更加自觉,发挥好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把为民服务作为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做到党性不动摇、工作不懈怠、带头遵守政治纪律,敢于担当,永葆党员本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我们都知道,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但我的问题是,结合我们自身实际,请大家想一想,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希望通过这堂党课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让大家能够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勇敢自信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谢谢大家!

同志们:

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题目是:《坚定“四个自信”带着使命前进》,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文化自信。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四个自信”写入了党章。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四个自信?一方面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衍生出各种社会思潮,一些国外优越论开始蔓延,甚至出现了“精日”分子的现象,西方文化渗透加剧,逐渐迷惑了我们的视野。四个自信的提出,就是为了正本清源、树立信心,夯实广大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另一方面“四个自信”的提出也有其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疆域广、人口多,民族、阶层、地域等方面纵横交错、复杂的问题,保障了我国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连续30年保持增长,成为世界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国和货物贸易大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居乐业。这些成果的产生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创造出来的,值得我们自信。

“四个自信”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四个自信”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凝聚了我们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关于坚定道路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谋求中国民族的独立与复兴,而拿来主义、教条主义、照搬照抄是走弯路、走歧途。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王明,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在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照搬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九一八”事变后,他在领导反日斗争中犯了“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开展飞行集会、示威游行、公开散发传单等冒险主义的政治活动,在发展党团员上盲目追求数量,造成组织不纯,最终导致党在上海和白区的组织被破坏殆尽,革命力量损失惨重。他还为了针对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开展所谓的“反党派”斗争,借此否定毛泽东等在苏区的正确领导。在军事上他提出,“两个拳头打人”、“两天道路决战”等错误方针路线,无原则重用李德,取消军委集体领导,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丧失。

王明自1925年入党后的48年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居住在苏联,在国内的三分之一时间里,既没有搞过工人运动,也没有从事过农民运动,没有到过苏区,不知道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创立和巩固的。可以说,王明参加革命以后的经历,基本上脱离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是如何结合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并没有将马列主义很好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是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必将成功。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城市并不能完全统治农村,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广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根据当时我国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了强起来。

历史的经验表明,要想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只能走属于中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植根于中国,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关于坚持理论自信。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党需要深刻总结1957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大大弥补了我国的资金不足,加快了需要巨额投资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九

同志们:

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题目是:《坚定“四个自信”带着使命前进》,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四个自信”。

一、“四个自信”提出背景、依据及其价值。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文化自信。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四个自信”写入了党章。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四个自信?一方面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衍生出各种社会思潮,一些国外优越论开始蔓延,甚至出现了“精日”分子的现象,西方文化渗透加剧,逐渐迷惑了我们的视野。四个自信的提出,就是为了正本清源、树立信心,夯实广大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另一方面“四个自信”的提出也有其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疆域广、人口多,民族、阶层、地域等方面纵横交错、复杂的问题,保障了我国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连续30年保持增长,成为世界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国和货物贸易大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居乐业。这些成果的产生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创造出来的,值得我们自信。

“四个自信”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四个自信”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凝聚了我们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四个自信”的深刻内涵。

(一)关于坚定道路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谋求中国民族的独立与复兴,而拿来主义、教条主义、照搬照抄是走弯路、走歧途。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王明,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六届四中***上夺取了***领导权,在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照搬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九一八”事变后,他在领导反日斗争中犯了“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开展飞行集会、示威游行、公开散发传单等冒险主义的政治活动,在发展党团员上盲目追求数量,造成组织不纯,最终导致党在上海和白区的组织被破坏殆尽,革命力量损失惨重。他还为了针对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开展所谓的“反党派”斗争,借此否定毛泽东等在苏区的正确领导。在军事上他提出,“两个拳头打人”、“两天道路决战”等错误方针路线,无原则重用李德,取消军委集体领导,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丧失。

王明自1925年入党后的48年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居住在苏联,在国内的三分之一时间里,既没有搞过工人运动,也没有从事过农民运动,没有到过苏区,不知道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创立和巩固的。可以说,王明参加革命以后的经历,基本上脱离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是如何结合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并没有将马列主义很好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是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必将成功。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城市并不能完全统治农村,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广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根据当时我国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了强起来。

历史的经验表明,要想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只能走属于中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植根于中国,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关于坚持理论自信。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党需要深刻总结1957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大大弥补了我国的资金不足,加快了需要巨额投资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与此同时,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等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大局,使我国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因为当代中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需要新作为新气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值得自信?中国理论是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中国******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注点、落地点都在于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使得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中获得了自信的源泉。

(三)关于坚信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就是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自信。新中国7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正所谓“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大、牵涉领域广,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总体战,需要多方面、全方位配合,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参与,需要全覆盖的社会动员。正是在党***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在武汉,10天建成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并将各种配套设施、医疗设备及时调配到位。还先后建立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万余张,创造了人类防疫建设史上的奇迹。***决定全国支援湖北和武汉,建立了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机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和军队的援鄂人员迅速集结,346支医疗队、万名医务人员以及万余件医疗设备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驰援湖北各地。***财政优先保障和拨付疫情防控资金,落实患者救治费用补助政策和其他疫情防控需要的费用;全国多部门联合攻关病毒溯源、病原检测、药物筛选、疫苗研发。此外,*********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的中坚力量;卫生健康部门专家和医护人员中的党员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彰显了******员的英雄本色。

目前,我国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并积极提供国际援助。反观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客频频甩锅,寻找“替罪羊”。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各州之间存在不同的管控标准。防疫“政治化”,政客为了选票以及资本阶级利益,不顾大多数人民安危,在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就开启复工。现在,美国仍然是疫情高危地区之一。由此可见,在疫情防控上就凸现出了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跟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较量,当碰到危难的时候就知道哪一个制度好,哪一个不好,这是很直接客观的,光靠平常讲哪个好没有用,现实就摆在这。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靠的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为了尽快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我国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决策。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同、集中攻关,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攻克尖端科技难关的伟大创造力量。北京大兴机场开工以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三纵一横”4条跑道、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268个机位的站坪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这座外观宛如金色凤凰的机场,被国际媒体列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珠港澳大桥建设初期本来想找荷兰的公司合作,让其提供海底隧道部分的技术输出,但他们索要相当于人民币15亿元的咨询费,这是远超我们预算的。最后,我国的工程师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在我们自己人反复研究、试验的情况下,珠港澳大桥沉管隧道的技术难关得攻破。1978年,邓小平坐在日本新干线上感慨万千,他说:“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如今,我们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我们的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事实表明,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实践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人民最有发言权。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年,是民生不断改善的70年,是广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7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元增加到28228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文盲率从80%下降到4%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一个个数字,记录下70年民生改善的沧桑巨变。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一项项成就,道出了千家万户追梦圆梦的喜悦。正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进步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四)关于坚定文化自信。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要说哪种文化能够自信的话,中华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满自信的文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强大底气,就在于中华文化积淀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传承着革命时期的红色基因,汲取着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力量。

诞生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精神滋养。这些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依然挺立、生机勃勃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自信源于浴火淬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坚韧勇毅,就在于它有着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苦和难的磨砺,用无数先烈鲜血染红的精神底色。在28年的革命岁月中,党带领人民坚定信念、历经磨难,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正是有了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精神谱系的引领,中国人民才无往而不胜、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文化才熔铸了最坚韧的精神气质。

自信源于开拓奋进。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70年来,党带领人民在战天斗地、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非凡历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是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是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勤勉为公的焦裕禄精神;无论是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还是开放自强的北京奥运精神、敢于超越的载人航天精神,都是社会主义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为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力量。

树高千尺,根伸沃土。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之所以根系发达、主干遒劲、枝繁叶茂,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养分。可以说,新中国70年以堪称世间翘楚的实践成就,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无比坚实的现实基础。

三、如何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等平台,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要强化实践贡献,践行“四个自信”。党员同志必须践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把“四个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要坚守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纳税人和缴费人为中心,持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用心工作、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要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色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收好税,秉公执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切实履好责,尽好职。

三是要强化制度执行,永葆政治本色。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不摆官架、不打官腔,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报和假公济私的行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自信”。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保持公道正派、一身正气,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敢于与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以浩然正气永葆政治本色。

四是要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履职能力。党员干部要通过。

学习。

优秀文化,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要善于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工作作风,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工作就要一抓到底,抓严抓实。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在工作中要敢于啃“硬骨头”,面对困难、复杂的工作迎难而上,不找理由,不退缩。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要始终将纳税人、缴费人放在心上,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始终从方便纳税人的角度谋划思路措施。

新华章。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

11月19日,经开区工委书记文春方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所在党支部——区办公室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与支部党员交流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对“四个自信”的理解和认识,勉励大家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初心使命”,为推动经开区创先争优、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区办公室全体党员参加。

“20多年前,我曾因公到美国考察学习,看到当地交通设施完善、城乡统筹融合,感觉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美国存在不少差距。前段时间,我再次因公前往英国考察学习,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听到了英国专家学者对我国的由衷赞美。”组织生活会上,文春方结合两次出国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分享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和在国际地位的提升。“这种地位的上升,来源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四个自信’在国际上的体现。”

随后,文春方就“四个自信”的来源作了具体的阐述和说明。他指出,“四个自信”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文春方从“四个自信”的内涵、原因、现实意义等角度,分别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展开详细讲解。

文春方指出,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信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党带领人民建设国家的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文春方强调,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制度,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文化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春方勉励区办公室全体党员要切实增强学习本领,切实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切实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切实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切实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切实增强驾驭风险本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初心使命”,为推动经开区创先争优、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一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根本就在于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同志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心系国家、情系人民,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和雄才大略,当之无愧地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航者,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月17日,当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的计票结果显示在人民大会堂的屏幕上,近3000名代表全体起立,潮水般的掌声响彻会场。这一刻,将镌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记忆。

全体代表委员、全国各族人民一致认为,习近平同志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历史选择民心所向。

“过去5年极不平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市长张家胜说。

过去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创新局面。

张家胜代表说,通过近年来特别是去年的攻坚克难,我们取得了发展理念真正对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普遍点赞的良好效果,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以刮骨疗伤之勇气、雷霆万钧之力量,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惩治腐败,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今年两会,我的心情一直很激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潜江市市长龚定荣今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龚定荣代表说,他真切地感受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改革活力日益迸发、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国家精气神朝气蓬勃,作为基层代表,他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拥护、坚定支持。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说,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也是要增强“四个意识”的根本原因。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只有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万众一心向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需要有力的掌舵者,需要清醒的领路人。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

“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党心所向,更是民心所向,让我们欢欣鼓舞、精神振奋。”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应城市三合镇三结村春华养生豆皮有限公司经理程梦醒说,她是一位“90后”创业者。大学毕业后,她回乡传承当地豆皮制作手艺,带领乡亲们致富。3年后的今天,她创办的公司已成为当地最大的豆皮企业。

程梦醒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道出了我们的心声。5年来,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访民情、解民忧、聚民心,各项政策更是实实在在,一心为老百姓,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刀阔斧推动各项改革,坚定不移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龚定荣代表介绍说,潜江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虾—稻”产业为突破口,已经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目前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万人,养殖户收入也大幅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是英明正确的。”龚定荣代表说。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四个意识’,不辜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扎实工作、埋头苦干,更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撸起袖子加油干。”程梦醒代表说。

紧跟核心砥砺前行。

“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对标看齐,不仅仅是党政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国有企业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传新认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选择。当前,四川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使党的领导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主席柯尊平表示,5年来,各地政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新理念谋划工作,靠新思路解决问题,以新机制推动发展,开拓了团结民主、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凝聚了共识,凝聚了力量。“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指导时,提出了一个总体要求和‘五个着力’重点任务,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四川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柯尊平委员说,如今,四川各族人民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信心更足了。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必将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迈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人心齐泰山移。代表委员们认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代表委员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更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作为根本根基的文化自信其真正的内涵又是什么呢?给我们带来哪些指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自学,去探索。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于历史实践。因此,我们可以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中,文化自信是自信之根,理论自信是自信之魂,制度自信是自信之本,道路自信是自信之用。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之血脉,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源。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更是这三个自信的根基,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深厚而长远的渗透力与持续影响力。“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与心理基石,构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其实质与核心是主体自信。也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民族情感与心理的精神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反思,来源于对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来源于对革命文化的充分肯定,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奋斗精神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升华。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肯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我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及其对文化自主精神的自觉坚守。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

孔孟之道、老庄思想、诸子百家,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这个文化基础在农耕文明中发生和发展,适合于家天下的政治治理,适合农耕社会,适合氏族群体。进入现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中华传统文明精华的,本人认为就是毛泽东思想。

自1840年以后,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毁灭性打击,中华文明也践踏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华国运重启于帝国主义的凌辱之下,民族复兴于受尽苦难的血泊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不绝。

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巅峰,也扭转了中华民族羸弱的国运。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下得到了实现;孔子的“仁”,在为人民服务旗帜下得到了最广泛的实践。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是保证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基本条件。既不忘传统文化之根,又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样才有文化自信,才会有其他三个自信,才会有生命力!

中国民主建国会自1945年成立,至今已经历了70多个春秋。在各个历史时期,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鲜明的党派文化和内涵。并汇聚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民建会员不仅要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中共党史党章,更要学习民建会史会章。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三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而开的课。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党课定期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课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习近平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习近平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习近平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文化自信这个精神力量,着力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全省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高举新时代思想旗帜,唱响主流思想舆论最强音。

“我就用村里的事、自己身边的事,和大家说一说我理解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讲讲乡村振兴战略怎么做,还有新时代的新变化……”日前,在安庆市长风乡将军村“新时代农民传习站”,老党员徐孝全的开讲平实却很抓人心。听完讲座,村民们还一起讨论交流,“接地气”“听得懂”是村民们对徐孝全讲课的一致评价。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我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来抓,结合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和城市基层党建“三抓一增强”,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心中,聚焦群众所思所盼,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分众化、互动式、便民式宣讲,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近日,中安在线记者彭旖旎跟随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从丽江“长江第一湾”出发,一路顺江而下,近距离感受大江沿岸的变化。“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深入基层一线,报道好典型经验供各地借鉴,为我省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最美皖江经济带助力加油。”彭旖旎说。

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两周年报道到世界制造业大会和国际徽商大会报道,从聚焦安徽科技创新到挖掘打赢脱贫攻坚战经验,从推出典型人物到关切民生热点……上半年,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全方位展示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安徽经验”。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新闻报刊处负责人说:“近期,我们开展了报刊出版单位互查互评互学互促专项活动,规范全省报刊出版秩序。下一步,将督促相关单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精神文明“正能量”

近日,界首市“柳西周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在任寨乡开启首站报告会。作为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柳西周扎根农村32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无怨无悔,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被评选为7月份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会场的每一位党员干部。界首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明敬说:“好人诠释着责任与奉献的道德力量,我们市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进家庭、进网站、进集镇,大力培树百姓身边的道德典型。”

“安徽好人多”已经成为闪耀全国的精神标识。我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年上半年,全省启动实施“好人成名人”工程,充分发挥群众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名人、争相效仿的道德榜样和看齐对照的价值坐标。

“文明旅游,为中国加分,出行有礼,从我做起!”8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安徽省政府主办的2018年“文明旅游为中国加分出行有礼”主题宣传活动在黄山市启动,旅游志愿者共同宣誓传递文明旅游的决心。文明、诚信是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我省已将文明旅游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作为深化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

文明创建硕果累累,源于富有创造性的扎实工作。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全省将聚力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并制定实施意见;聚力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纪行”、全国提名城市模拟测评;聚力聚焦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好人成名人”活动;聚力聚焦未成年人工作,深化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开展“新时代安徽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聚力聚焦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出台移风易俗考核办法;聚力聚焦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基层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打响江淮文化品牌,提升安徽文化软实力。

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我省著名诗人陈先发的诗集《九章》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安徽作家时隔22年再获该项文学大奖殊荣。“在当前的安徽,富有生机的各类社会创新实践、沸腾的基层生活样本,更是取之不尽的丰沛写作资源。这里的一草一木,自然的生态和人的生态,对我的滋养和教育,就是我每一个字的源头。”陈先发说。

文艺创作唯有彰显时代精神,才能获得读者的普遍共鸣;唯有深耕本土,才能汲取滋养灵感的源头活水。我省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体现“四个讴歌”、展现江淮儿女投身改革发展火热实践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打响江淮文化品牌,凸显安徽文化“软实力”。

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称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再次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这是该集团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的排名。

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艺术党课,举办“文化名家进高校”“中国文艺名家看安徽”系列活动;推动纪录片《小岗故事》、广播剧《你好,科学岛》、电视剧《觉醒年代》创作生产,修改打磨黄梅戏《邓稼先》《遍地月光》、徽剧《徽班进京》、梆子戏《春风化雨》;举办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第五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展“文艺扶贫携手小康”惠民演出、向群众送“文化年货”等活动;召开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组织首届安徽省文学艺术奖评选……下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并进行重要文艺评奖,进一步推动主题活动再深化、改革宣传再发力、精品创作再攻坚、重大活动再加温、文艺管理再规范。同时,实施省属文化企业“瘦身强体工程”,实现主业做大、企业走稳。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对全省文化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文化战线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始终是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半年,全省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坚定文化自信、牢记新的文化使命》。什么是文化?此刻,也许你看到的是一本普通的书,又或许你看到了这是毛主席曾题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字,而这些远远不够诠释一个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个庄严号召,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成为“新的文化使命”的担负者,体现了党对“新的文化使命”的高度重视。

那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该如何来履行“新的文化使命”,实现真正的文化扶贫呢?

每天我都能在书店里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叫张中禄,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退休的农村语文教师。不管刮风下雨,都阻止不了他每天坚持到书店里来看书。我曾和他闲聊过:问他为什么到了该享福的晚年还坚持每天看书?他却说:“我现在虽然工作退休,但是我的思想没有退休,作为一名老党员,要跟上新时代,接受新时代的文化。”是啊,身体老了,思想却没有晚年。“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了张老先生的奋斗目标!

有这样一位始终把党的文化使命放在首位的一位50多岁入党积极分子,他是我们书店里所有人的“大爹”,没错,他就是李建平。为新华书店奋斗了大半辈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他骑着自己破旧的摩托车把十多件学习材料一本一本地送到每一位党员手中,在回来的路上,由于摩托车零件太过于老化,他摔得满身是血,摩托车也摔坏了,看着满头大汗满身是血,却没有一丝抱怨与不满,还说一定要把每一本学习材料送到各位党员手中,以免耽误了大家学习。看着他眼里的那份坚定、那份执着、那份一定要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我感动了!这就是我们的“大爹”,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大爹”!“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同志的奋斗目标!

“文化的脱贫攻坚”不仅是各位老前辈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90后,我们也常常被挂上“自私、矫情、啃老族”等标签,而我却敢说90后有敢于担当、不怕吃苦、有爱且走心的精神。我是新华书店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意识到“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性,怀抱强烈的使命感,我和我的另外一名90后同事每周末都开展“少儿阅读故事汇”的活动,不断向小朋友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记得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们邀请了爱阅读的小朋友参加“少儿阅读之星”评比大赛,小朋友们通过平时的知识积累,表现出了最优异的一面,他们大声地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是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我们要让阅读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生活习惯,我们要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知识,让阅读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活动结束后,我们得到了众多家长和读者朋友的支持与赞美!“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不仅打开了人们的思想“闸门”,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近年来,新华书店秉承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转型升级,不仅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更是承担着新华书店的历史使命!保证党的宣传阵地,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定位不动摇;保证政治读物发行的圆满完成不耽误;保证中小学校教材供应“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落实的不懈怠;保证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罗平”,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冲先锋,打头阵!

所有同仁们,此刻我们学习了老前辈们对工作的热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作为90后的我也要对前辈们说:前辈们,太累的时候请转过头,在你们的身后,万千初生牛犊正在努力向你们靠近,我们在你们曾经青春过的地方正青春,在你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正奋斗,我们的青春梦连着中国梦,中国梦值得我们为它流血流汗,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众志成城,让我们的物质与文化并驾齐驱,用行动去诠释信仰的力量!最后,我要用一句话与所有像我一样的年轻同志们共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我们年轻一代以及所有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四

为了使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扎根,必须通过党课宣传上级精神和同级组织制定的措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回想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历经千辛万苦,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可谓是风风雨雨、艰难曲折。在刚刚过去的五月四号,是五四运动爆发的一百周年,回想一百年前,正是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领导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才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自1921年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此后又经过70年的卓越建设和发展,才有了今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百年风雨,正是中国共产党、也是“四个自信”引领中华民族一路走来。

道路自信: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正是坚持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革命道路,才突破敌人的重重围阻,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迅速走上了三大改造、五年计划等一系列正确的建设道路,迅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又迈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举措,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革命征程,我们正是每一步都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但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提升道路自信、坚持正确道路,这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理论自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正确的理论可以更好的引领实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我党一代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正是这种智慧结晶的传承、理论自信的坚定,才使得我国综合实力与日俱增。近来随着中美贸易战走入僵局,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奋发有为,共克时艰。我作为一名新党员,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贡献绵薄之力。

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动摇、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等一系列对于我国制度建设的探索,已经被历史证明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全面小康即将实现、港澳回归、56个民族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五千年来华夏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诚信、尽责、友善、正直、尚智、爱美、儒雅、执着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熠熠生辉。焦裕禄、申纪兰等先进党员,还有汶川地震、九八抗洪等抗灾活动中的无名英雄,这些英雄儿女的感人事迹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华文明、坚持文化自信,使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东方。

我作为一名刚刚工作的青年党员,更应该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发挥所长,始终坚持“四个自信”,始终紧跟党的步伐,以先进的思想指导工作实践、以坚定的信念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作为根本根基的文化自信其真正的内涵又是什么呢?给我们带来哪些指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自学,去探索。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于历史实践。因此,我们可以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中,文化自信是自信之根,理论自信是自信之魂,制度自信是自信之本,道路自信是自信之用。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之血脉,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源。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更是这三个自信的根基,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深厚而长远的渗透力与持续影响力。“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与心理基石,构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其实质与核心是主体自信。也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民族情感与心理的精神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反思,来源于对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来源于对革命文化的充分肯定,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奋斗精神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升华。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肯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我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及其对文化自主精神的自觉坚守。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

孔孟之道、老庄思想、诸子百家,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这个文化基础在农耕文明中发生和发展,适合于家天下的政治治理,适合农耕社会,适合氏族群体。进入现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中华传统文明精华的,本人认为就是毛泽东思想。

自1840年以后,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毁灭性打击,中华文明也践踏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华国运重启于帝国主义的凌辱之下,民族复兴于受尽苦难的血泊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不绝。

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巅峰,也扭转了中华民族羸弱的国运。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下得到了实现;孔子的“仁”,在为人民服务旗帜下得到了最广泛的实践。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是保证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基本条件。既不忘传统文化之根,又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样才有文化自信,才会有其他三个自信,才会有生命力!

中国民主建国会自1945年成立,至今已经历了70多个春秋。在各个历史时期,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鲜明的党派文化和内涵。并汇聚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民建会员不仅要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中共党史党章,更要学习民建会史会章。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那么,中国共产党的自信缘自哪里?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与“四个自信”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涵及缘由。

自信,就是对自身或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认同,从而自觉地坚守和捍卫。自信是以自觉为思想认识前提的,同时又是自觉的必然结果。政党自信是政党在凝聚支持者、拥护者、参与者以及实现奋斗目标的进程中,经过实践检验与自我认知,对自身历史、制度、文化、执政能力及生命力具有的坚定信心与积极认同,其实质是对自身追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判断和确认。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是党历尽艰辛、初心不改的精神支柱。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不是盲目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缘由。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由弱小走向强大的奋斗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由苦难走向辉煌。当年小小红船,已成为承载中华民族希望的巨轮。中国共产党依靠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使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重获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遗留的创伤,国民经济获得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又经过艰辛探索,带领人民一步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回答了一系列关系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将其成功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组织,壮大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一光辉发展历程足以让中国共产党拥有自信,让中国人民对之产生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并对这一使命型政党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演进与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不仅仅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且坚持对于理论的不断创新。秉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并获得自信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理论基石,正是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各种曲折和挫折中昂扬奋进,因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理论创新,在此过程中相继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断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引向胜利。习近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即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同前行道路上的号角和指南,引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就有无比强大的自信。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标志。7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到2019年近百万亿元,2010年以来始终居世界第二,一举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社会保持常态化下的长期稳定状态,社会治理能够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和创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打破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统治,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跨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不断强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成果不断显现。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奋斗进程中形成的强大势场已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正在充分爆发、尽情释放。中国从当初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国富民安,从当时的外国欺凌到现在的大国引领,这些不容否定的发展成果无不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浸润着党和人民的自信拼搏,讲述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缘由,也坚实有力地托举起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强大自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也最有资格对自己的伟大创造感到自豪和骄傲。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全社会对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合理性、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社会规则的正当性、民族精神的先进性的认同与肯定。树立“四个自信”,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领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决心带领中华民族踏上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这一高度的政党自信,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贯穿于“四个自信”始终,是确立“四个自信”的前提,又是“四个自信”的结果。离开党的领导,任何自信都无从谈起。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言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为指南,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要求遵循,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价值追求。之所以说这条道路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现实基础的广泛性,是因为这条道路是从近百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走出来的,包含了建国7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它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它始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走以城市为中心道路屡遭挫折的情况下,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以苏为师”,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促使毛泽东很快做出了改变,启动了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性探索。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能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将发展放在最突出最紧迫的位置。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正是抓住了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古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抛弃了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实践上的“照抄照搬”之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立足于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国情实际中来寻求真正契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这条道路,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振兴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在敏锐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指导思想获得了与时俱进的动力,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成果。“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p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各项事业深入发展,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坚定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理论创新能力,不仅为人民坚定理论自信奠定了基本的前提,而且也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利于人们从真理和价值观的角度认识和认同这一理论体系。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者。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是统筹中国一切国家治理工作开展的依据,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制度体系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直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决定》凝练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描绘了国家制度的“图谱”,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制度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与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探索的进程中,创建了一整套规范严谨的制度体系,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对于巩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仍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者。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物质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百年风雨兼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致力于赓续共同文化血脉、传承共同文化基因,培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充足的文化养料,也为文化自信注入了强大的底气。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中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红色革命篇章,最终铸成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担负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从提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确立“双创”原则,中国共产党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制定务实有效的文化政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在中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崭新文化使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

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有助于明确政党自信的方向;坚信理论自信,可以为政党自信提供思想基础;坚定制度自信,为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坚定文化自信,可以丰富政党自信的底蕴。坚定“四个自信”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的结果也夯实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方向。

道路与模式,决定一国的发展高度。只有确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之后,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构建、发展与创新才能有所依附、有所遵循。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用发展成就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而且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脉络日益清晰。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升级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愈加丰富,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寻求发展和保持独立性提供了新的经验,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既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也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这是我们历经无数的实践所得出的重要结论。今天,民族复兴的航路已经打通,“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求索,是一个向着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靠近的壮阔征程。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方向,铭记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比谁都有自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踏实实走好中国道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从而增强政党自信。

(二)坚定理论自信,筑牢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不断丰富,理论创新资源取之不竭,这些都为培育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了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深刻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立于国际舞台、富涵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基础上的一系列创新,理论自信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更源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与信心。坚信这一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创新性与时代性,即坚信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党员干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发挥了指导作用、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这一理论体系的人民认同性使它可以一经群众掌握就变成改变中国面貌的强大物质力量。当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加紧对中国进行渗透,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交锋日益激烈。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各种扭曲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获,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中不断前进,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理论已经超越本土意义而具有了世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都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概念和理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并注重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对中国理论的宣传阐释,不断增强中国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确立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筑牢理论根基、奠定思想基础。

(三)坚定制度自信,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持的坚定信心,坚信其能推动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言之,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迸发出的生命力、彰显的优越性所持有的自觉与自信的态度。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衷共济解难事、提高效率办好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诠释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又证明了中国的制度效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了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自我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所在。要增强中国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务必始终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并继续推进完善和发展,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

(四)坚定文化自信,丰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底蕴。

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精神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即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昌盛起着更为基础、深沉和持久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被激发出来,全社会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不忘本来,终将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方能自觉创新。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列子等诸子百家,奠定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世代中国人始终恪守的基本价值信仰,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伟大的时代激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作为一种精神纽带联结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灵世界,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历史和现实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增长,也需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面向未来,文化自信也为中国共产党续写新的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文化滋养、丰富了文化底蕴。

11月19日,经开区工委书记文春方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所在党支部——区办公室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与支部党员交流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对“四个自信”的理解和认识,勉励大家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初心使命”,为推动经开区创先争优、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区办公室全体党员参加。

“20多年前,我曾因公到美国考察学习,看到当地交通设施完善、城乡统筹融合,感觉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美国存在不少差距。前段时间,我再次因公前往英国考察学习,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听到了英国专家学者对我国的由衷赞美。”组织生活会上,文春方结合两次出国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分享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和在国际地位的提升。“这种地位的上升,来源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四个自信’在国际上的体现。”

随后,文春方就“四个自信”的来源作了具体的阐述和说明。他指出,“四个自信”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文春方从“四个自信”的内涵、原因、现实意义等角度,分别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展开详细讲解。

文春方指出,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信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党带领人民建设国家的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文春方强调,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制度,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文化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春方勉励区办公室全体党员要切实增强学习本领,切实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切实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切实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切实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切实增强驾驭风险本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初心使命”,为推动经开区创先争优、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在开展,下面我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些学习体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民务实清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是党心和民心所向。

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新的历史方位对党提出的必然要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其科学内涵来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群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在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为民”的根本宗旨。

这是因为,我们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的这一深刻变化,一方面使党能够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另一方面也使党的干部面临着权力和利益的双重诱惑。

与此同时,党的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自从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以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一大批年轻而且有知识的新党员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党的肌体中来,使党进一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是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和平年代,怎么样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已经成为党的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

事实上,在党员队伍包括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情况。一些人入党前表现很好,入党后放松自我要求,逐渐同党离心离德,甚至违法乱纪走向腐败;一些没有实际能力而只会夸夸其谈、甚至擅长阿谀奉承的人,进入了党的队伍包括干部队伍;这几年还出现了用金钱“买党票”、“买官”等现象,给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尽管这些现象不是主流,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我们今天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是一般地谈论加强或简单地重复过去的做法,而首先是从我们面临的新情况出发,进行党的根本宗旨教育,使全党更好地树立“为民”意识,努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务实,是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重要任务。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同志曾经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阐述党的群众路线,从根本上阐明了群众路线的务实本质。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及其务实本质,就要从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起,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五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那么,中国共产党的自信缘自哪里?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与“四个自信”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涵及缘由。

自信,就是对自身或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认同,从而自觉地坚守和捍卫。自信是以自觉为思想认识前提的,同时又是自觉的必然结果。政党自信是政党在凝聚支持者、拥护者、参与者以及实现奋斗目标的进程中,经过实践检验与自我认知,对自身历史、制度、文化、执政能力及生命力具有的坚定信心与积极认同,其实质是对自身追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判断和确认。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是党历尽艰辛、初心不改的精神支柱。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不是盲目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缘由。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由弱小走向强大的奋斗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由苦难走向辉煌。当年小小红船,已成为承载中华民族希望的巨轮。中国共产党依靠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使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重获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遗留的创伤,国民经济获得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又经过艰辛探索,带领人民一步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回答了一系列关系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将其成功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组织,壮大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一光辉发展历程足以让中国共产党拥有自信,让中国人民对之产生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并对这一使命型政党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演进与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不仅仅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且坚持对于理论的不断创新。秉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并获得自信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理论基石,正是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各种曲折和挫折中昂扬奋进,因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理论创新,在此过程中相继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断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引向胜利。习近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即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同前行道路上的号角和指南,引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就有无比强大的自信。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标志。7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到2019年近百万亿元,2010年以来始终居世界第二,一举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社会保持常态化下的长期稳定状态,社会治理能够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和创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打破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统治,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跨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不断强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成果不断显现。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奋斗进程中形成的强大势场已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正在充分爆发、尽情释放。中国从当初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国富民安,从当时的外国欺凌到现在的大国引领,这些不容否定的发展成果无不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浸润着党和人民的自信拼搏,讲述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缘由,也坚实有力地托举起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强大自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也最有资格对自己的伟大创造感到自豪和骄傲。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全社会对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合理性、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社会规则的正当性、民族精神的先进性的认同与肯定。树立“四个自信”,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领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决心带领中华民族踏上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这一高度的政党自信,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贯穿于“四个自信”始终,是确立“四个自信”的前提,又是“四个自信”的结果。离开党的领导,任何自信都无从谈起。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言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为指南,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要求遵循,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价值追求。之所以说这条道路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现实基础的广泛性,是因为这条道路是从近百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走出来的,包含了建国7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它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它始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走以城市为中心道路屡遭挫折的情况下,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以苏为师”,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促使毛泽东很快做出了改变,启动了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性探索。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能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将发展放在最突出最紧迫的位置。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正是抓住了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古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抛弃了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实践上的“照抄照搬”之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立足于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国情实际中来寻求真正契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这条道路,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振兴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在敏锐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指导思想获得了与时俱进的动力,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成果。“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p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各项事业深入发展,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坚定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理论创新能力,不仅为人民坚定理论自信奠定了基本的前提,而且也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利于人们从真理和价值观的角度认识和认同这一理论体系。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者。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是统筹中国一切国家治理工作开展的依据,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制度体系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直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决定》凝练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描绘了国家制度的“图谱”,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制度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与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探索的进程中,创建了一整套规范严谨的制度体系,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对于巩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仍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者。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物质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百年风雨兼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致力于赓续共同文化血脉、传承共同文化基因,培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充足的文化养料,也为文化自信注入了强大的底气。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中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红色革命篇章,最终铸成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担负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从提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确立“双创”原则,中国共产党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制定务实有效的文化政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在中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崭新文化使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

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有助于明确政党自信的方向;坚信理论自信,可以为政党自信提供思想基础;坚定制度自信,为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坚定文化自信,可以丰富政党自信的底蕴。坚定“四个自信”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的结果也夯实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方向。

道路与模式,决定一国的发展高度。只有确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之后,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构建、发展与创新才能有所依附、有所遵循。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用发展成就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而且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脉络日益清晰。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升级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愈加丰富,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寻求发展和保持独立性提供了新的经验,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既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也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这是我们历经无数的实践所得出的重要结论。今天,民族复兴的航路已经打通,“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求索,是一个向着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靠近的壮阔征程。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方向,铭记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比谁都有自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踏实实走好中国道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从而增强政党自信。

(二)坚定理论自信,筑牢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不断丰富,理论创新资源取之不竭,这些都为培育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了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深刻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立于国际舞台、富涵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基础上的一系列创新,理论自信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更源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与信心。坚信这一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创新性与时代性,即坚信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党员干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发挥了指导作用、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这一理论体系的人民认同性使它可以一经群众掌握就变成改变中国面貌的强大物质力量。当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加紧对中国进行渗透,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交锋日益激烈。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各种扭曲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获,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中不断前进,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理论已经超越本土意义而具有了世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都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概念和理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并注重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对中国理论的宣传阐释,不断增强中国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确立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筑牢理论根基、奠定思想基础。

(三)坚定制度自信,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持的坚定信心,坚信其能推动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言之,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迸发出的生命力、彰显的优越性所持有的自觉与自信的态度。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衷共济解难事、提高效率办好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诠释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又证明了中国的制度效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了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自我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所在。要增强中国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务必始终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并继续推进完善和发展,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

(四)坚定文化自信,丰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底蕴。

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精神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即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昌盛起着更为基础、深沉和持久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被激发出来,全社会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不忘本来,终将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方能自觉创新。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列子等诸子百家,奠定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世代中国人始终恪守的基本价值信仰,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伟大的时代激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作为一种精神纽带联结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灵世界,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历史和现实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增长,也需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面向未来,文化自信也为中国共产党续写新的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文化滋养、丰富了文化底蕴。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六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提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八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自信”创造性地扩展和改进。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1、政治意识,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是非问题上,要始终旗帜鲜明,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始终拥护党的集中统一。

2、大局意识,就是要做到从大局出发,敢担当敢作为,履职尽责。党的集中统一就是最大的大局,必须正确认识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要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3、核心意识,就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要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党章、党纪、党规,自觉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注重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更加有力。

4、看齐意识,始终坚持看齐标准、做好看齐动作。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看齐意识是最要紧的政治。领导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就是要自觉向党中央和习主席看齐。以“踏实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作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出实策、鼓干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误虚功。

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一致表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坚持不移走中国道路。

1、道路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基本路线来检验,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当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2、理论自信,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做、真懂、真用,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曦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等重大问题,使理论对实际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3、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观念,在工作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4、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打造行之有效的形式、平台和载体,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使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现出来,让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影响每个人的思维。

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全党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崇高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要夯实政治根基,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更好的担负起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人民有了好书记是中国的一幸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军队,要有人站出,要统帅全党全国全军,习近平同志重任在肩,全国人民要真心拥护,听党的话,跟党走,服从习总书记的指挥,才能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明确了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我要自觉学习党遵守党贯彻党维护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做到“两个维护”,学好用好理论武装,把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

同志们:

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题目是:《坚定“四个自信”带着使命前进》,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文化自信。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四个自信”写入了党章。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四个自信?一方面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衍生出各种社会思潮,一些国外优越论开始蔓延,甚至出现了“精日”分子的现象,西方文化渗透加剧,逐渐迷惑了我们的视野。四个自信的提出,就是为了正本清源、树立信心,夯实广大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另一方面“四个自信”的提出也有其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疆域广、人口多,民族、阶层、地域等方面纵横交错、复杂的问题,保障了我国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连续30年保持增长,成为世界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国和货物贸易大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居乐业。这些成果的产生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创造出来的,值得我们自信。

“四个自信”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四个自信”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凝聚了我们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关于坚定道路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谋求中国民族的独立与复兴,而拿来主义、教条主义、照搬照抄是走弯路、走歧途。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王明,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在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照搬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九一八”事变后,他在领导反日斗争中犯了“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开展飞行集会、示威游行、公开散发传单等冒险主义的政治活动,在发展党团员上盲目追求数量,造成组织不纯,最终导致党在上海和白区的组织被破坏殆尽,革命力量损失惨重。他还为了针对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开展所谓的“反党派”斗争,借此否定毛泽东等在苏区的正确领导。在军事上他提出,“两个拳头打人”、“两天道路决战”等错误方针路线,无原则重用李德,取消军委集体领导,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丧失。

王明自1925年入党后的48年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居住在苏联,在国内的三分之一时间里,既没有搞过工人运动,也没有从事过农民运动,没有到过苏区,不知道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创立和巩固的。可以说,王明参加革命以后的经历,基本上脱离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是如何结合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并没有将马列主义很好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是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必将成功。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城市并不能完全统治农村,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广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根据当时我国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了强起来。

历史的经验表明,要想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只能走属于中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植根于中国,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关于坚持理论自信。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党需要深刻总结1957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大大弥补了我国的资金不足,加快了需要巨额投资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与此同时,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等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

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大局,使我国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因为当代中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需要新作为新气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值得自信?中国理论是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注点、落地点都在于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使得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中获得了自信的源泉。

(三)关于坚信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就是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自信。新中国7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正所谓“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大、牵涉领域广,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总体战,需要多方面、全方位配合,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参与,需要全覆盖的社会动员。正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在武汉,10天建成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并将各种配套设施、医疗设备及时调配到位。还先后建立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1.4万余张,创造了人类防疫建设史上的奇迹。中央决定全国支援湖北和武汉,建立了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机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和军队的援鄂人员迅速集结,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以及6.5万余件医疗设备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驰援湖北各地。中央财政优先保障和拨付疫情防控资金,落实患者救治费用补助政策和其他疫情防控需要的费用;全国多部门联合攻关病毒溯源、病原检测、药物筛选、疫苗研发。此外,中共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的中坚力量;卫生健康部门专家和医护人员中的党员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目前,我国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并积极提供国际援助。反观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客频频甩锅,寻找“替罪羊”。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各州之间存在不同的管控标准。防疫“政治化”,政客为了选票以及资本阶级利益,不顾大多数人民安危,在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就开启复工。现在,美国仍然是疫情高危地区之一。由此可见,在疫情防控上就凸现出了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跟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较量,当碰到危难的时候就知道哪一个制度好,哪一个不好,这是很直接客观的,光靠平常讲哪个好没有用,现实就摆在这。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靠的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为了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我国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决策。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同、集中攻关,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攻克尖端科技难关的伟大创造力量。北京大兴机场开工以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三纵一横”4条跑道、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268个机位的站坪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这座外观宛如金色凤凰的机场,被国际媒体列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珠港澳大桥建设初期本来想找荷兰的公司合作,让其提供海底隧道部分的技术输出,但他们索要相当于人民币15亿元的咨询费,这是远超我们预算的。最后,我国的工程师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在我们自己人反复研究、试验的情况下,珠港澳大桥沉管隧道的技术难关得攻破。1978年,邓小平坐在日本新干线上感慨万千,他说:“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如今,我们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我们的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事实表明,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实践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人民最有发言权。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年,是民生不断改善的70年,是广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7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7元增加到28228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文盲率从80%下降到4%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一个个数字,记录下70年民生改善的沧桑巨变。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一项项成就,道出了千家万户追梦圆梦的喜悦。正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进步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四)关于坚定文化自信。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要说哪种文化能够自信的话,中华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满自信的文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强大底气,就在于中华文化积淀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传承着革命时期的红色基因,汲取着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力量。

自信源于历久弥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的文明,5000多年文明江河奔流到如今,涌现出了孔子、屈原、李白、曹雪芹等伟大人物,诞生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精神滋养。这些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依然挺立、生机勃勃,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自信源于浴火淬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坚韧勇毅,就在于它有着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苦和难的磨砺,用无数先烈鲜血染红的精神底色。在28年的革命岁月中,党带领人民坚定信念、历经磨难,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正是有了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精神谱系的引领,中国人民才无往而不胜、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文化才熔铸了最坚韧的精神气质。

自信源于开拓奋进。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70年来,党带领人民在战天斗地、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非凡历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是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是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勤勉为公的焦裕禄精神;无论是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还是开放自强的北京奥运精神、敢于超越的载人航天精神,都是社会主义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为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力量。

树高千尺,根伸沃土。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之所以根系发达、主干遒劲、枝繁叶茂,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养分。可以说,新中国70年以堪称世间翘楚的实践成就,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无比坚实的现实基础。

一是要强化理论把握,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党的伟大成就结合起来,将个人自学与中心组学习、支部生活日等集体学习结合起来,真正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要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旗帜在线”“灯塔党建”等平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要强化实践贡献,践行“四个自信”。党员同志必须践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把“四个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要坚守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纳税人和缴费人为中心,持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用心工作、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要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色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收好税,秉公执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切实履好责,尽好职。

三是要强化制度执行,永葆政治本色。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不摆官架、不打官腔,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报和假公济私的行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自信”。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保持公道正派、一身正气,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敢于与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以浩然正气永葆政治本色。

四是要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履职能力。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优秀文化,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要善于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工作作风,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工作就要一抓到底,抓严抓实。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在工作中要敢于啃“硬骨头”,面对困难、复杂的工作迎难而上,不找理由,不退缩。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要始终将纳税人、缴费人放在心上,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始终从方便纳税人的角度谋划思路措施。

同志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今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心无旁骛抓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以战无不胜的精神和实干争先的行动,谱写经济税务新华章。

同志们:

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题目是:《坚定“四个自信”带着使命前进》,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党员干部要有“四个自信”,坚持“四个自信”,体现了我党敢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担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014年4月1日,习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提到: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却经历重重磨难,陷入民族危机,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2.9%,超过了西欧、东欧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同年的美国只占1.8%,欧洲最发达的英国占5.2%。可是经过了清朝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中国落后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而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的高铁,我们的航天科技,我们的航空母舰无不走在世界的前列,达到了一流的技术水平。我们怎能不自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

提出四个自信的依据是什么?底气从哪里来?价值在哪里?这里给大家罗列几个数据,大家就能够明白:

——1978年,中国的gdp只有3679亿美元,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8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2018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

——过去40年,中国超过7.4亿人口脱贫,对联合国提前实现千年发展计划中减贫目标“功不可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实现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和减贫,对全球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借鉴;。

——40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比1978年翻一番。近年来,谷物、肉类、花生、茶叶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产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甘蔗产量稳居世界第三位;。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69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竞争力居世界前列;。

——过去40年,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000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政策范围内医疗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50%和7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末的17.92%上升到2018年末的58.52%,提高了40.6个百分点;。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上榜企业115家,其中央企48家,营业收入占我国全部上榜企业的比重接近50%;。

——201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为3.1%,比1978年下降94.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7年的28.6%,农村居民家庭由67.7%下降到31.2%;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8年的76.7岁。

所以,我们说“四个自信”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因为中国到了一个需要自信的时代。“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因为中国到了一个能够谈自信的时代。

答案是毋容置疑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我们的道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的道路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2、关于坚持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这套理论体系从哪里来?是什么?这套理论体系为什么值得自信?如何坚定理论自信?这套理论真的比西方的意识形态更有说服力吗?答案是一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明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否定改革开放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自信的实质是思想自信,话语权自信!它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那么会有同志会问了,我们国家民主吗?制度会比西方国家好吗?答案是肯定的。“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鉴于此,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4、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为什么要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哪里?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质是灵魂自信、精神自信、软实力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来自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又细分为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所以我们说道路自信在于它是独特的、正确的;理论自信在于它是科学的、有用的;制度自信在于它是内生的、高效的;文化自信在于它是深层的、持久的。

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我认为,只有原原本本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思想武装头脑,理论指导实践;直面现实中的问题,多思考、多调研、多总结,才能真正做到四个自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但自信不等于自负更不等于自大,我们要清醒面对中国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例如,国际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美国政局变化带来国际局势和中国周边局势的紧张;中国自身国际战略的转型带来的国际压力;国内: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列出的问题及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的发挥体制的优势、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建设整体布局,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通过发展来坚定自信!

口号不是说说就算了,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把学习的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党的光辉历史结合起来,持之以恒的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顺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立场,认真履职,在行动上更加自觉,发挥好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把为民服务作为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做到党性不动摇、工作不懈怠、带头遵守政治纪律,敢于担当,永葆党员本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我们都知道,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但我的问题是,结合我们自身实际,请大家想一想,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希望通过这堂党课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让大家能够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勇敢自信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谢谢大家!

同志们:

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题目是:《坚定“四个自信”带着使命前进》,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党员干部要有“四个自信”,坚持“四个自信”,体现了我党敢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担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014年4月1日,习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提到: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却经历重重磨难,陷入民族危机,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2.9%,超过了西欧、东欧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同年的美国只占1.8%,欧洲最发达的英国占5.2%。可是经过了清朝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中国落后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而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的高铁,我们的航天科技,我们的航空母舰无不走在世界的前列,达到了一流的技术水平。我们怎能不自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

提出四个自信的依据是什么?底气从哪里来?价值在哪里?这里给大家罗列几个数据,大家就能够明白:

——1978年,中国的gdp只有3679亿美元,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8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2018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

——过去40年,中国超过7.4亿人口脱贫,对联合国提前实现千年发展计划中减贫目标“功不可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实现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和减贫,对全球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借鉴;。

——40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比1978年翻一番。近年来,谷物、肉类、花生、茶叶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产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甘蔗产量稳居世界第三位;。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69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竞争力居世界前列;。

——过去40年,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000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政策范围内医疗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50%和7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末的17.92%上升到2018年末的58.52%,提高了40.6个百分点;。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上榜企业115家,其中央企48家,营业收入占我国全部上榜企业的比重接近50%;。

——201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为3.1%,比1978年下降94.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7年的28.6%,农村居民家庭由67.7%下降到31.2%;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8年的76.7岁。

所以,我们说“四个自信”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因为中国到了一个需要自信的时代。“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因为中国到了一个能够谈自信的时代。

答案是毋容置疑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我们的道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的道路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2、关于坚持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这套理论体系从哪里来?是什么?这套理论体系为什么值得自信?如何坚定理论自信?这套理论真的比西方的意识形态更有说服力吗?答案是一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明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否定改革开放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自信的实质是思想自信,话语权自信!它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那么会有同志会问了,我们国家民主吗?制度会比西方国家好吗?答案是肯定的。“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鉴于此,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4、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为什么要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哪里?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质是灵魂自信、精神自信、软实力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来自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又细分为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所以我们说道路自信在于它是独特的、正确的;理论自信在于它是科学的、有用的;制度自信在于它是内生的、高效的;文化自信在于它是深层的、持久的。

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我认为,只有原原本本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思想武装头脑,理论指导实践;直面现实中的问题,多思考、多调研、多总结,才能真正做到四个自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但自信不等于自负更不等于自大,我们要清醒面对中国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例如,国际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美国政局变化带来国际局势和中国周边局势的紧张;中国自身国际战略的转型带来的国际压力;国内: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列出的问题及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的发挥体制的优势、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建设整体布局,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通过发展来坚定自信!

口号不是说说就算了,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把学习的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党的光辉历史结合起来,持之以恒的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顺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立场,认真履职,在行动上更加自觉,发挥好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把为民服务作为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做到党性不动摇、工作不懈怠、带头遵守政治纪律,敢于担当,永葆党员本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我们都知道,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但我的问题是,结合我们自身实际,请大家想一想,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希望通过这堂党课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让大家能够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勇敢自信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谢谢大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那么,中国共产党的自信缘自哪里?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与“四个自信”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涵及缘由。

自信,就是对自身或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认同,从而自觉地坚守和捍卫。自信是以自觉为思想认识前提的,同时又是自觉的必然结果。政党自信是政党在凝聚支持者、拥护者、参与者以及实现奋斗目标的进程中,经过实践检验与自我认知,对自身历史、制度、文化、执政能力及生命力具有的坚定信心与积极认同,其实质是对自身追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判断和确认。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是党历尽艰辛、初心不改的精神支柱。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不是盲目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缘由。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由弱小走向强大的奋斗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由苦难走向辉煌。当年小小红船,已成为承载中华民族希望的巨轮。中国共产党依靠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使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重获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遗留的创伤,国民经济获得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又经过艰辛探索,带领人民一步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回答了一系列关系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将其成功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组织,壮大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一光辉发展历程足以让中国共产党拥有自信,让中国人民对之产生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并对这一使命型政党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演进与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不仅仅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且坚持对于理论的不断创新。秉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并获得自信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理论基石,正是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各种曲折和挫折中昂扬奋进,因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理论创新,在此过程中相继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断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引向胜利。习近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即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同前行道路上的号角和指南,引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就有无比强大的自信。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标志。7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到2019年近百万亿元,2010年以来始终居世界第二,一举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社会保持常态化下的长期稳定状态,社会治理能够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和创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打破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统治,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跨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不断强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成果不断显现。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奋斗进程中形成的强大势场已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正在充分爆发、尽情释放。中国从当初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国富民安,从当时的外国欺凌到现在的大国引领,这些不容否定的发展成果无不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浸润着党和人民的自信拼搏,讲述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缘由,也坚实有力地托举起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强大自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也最有资格对自己的伟大创造感到自豪和骄傲。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全社会对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合理性、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社会规则的正当性、民族精神的先进性的认同与肯定。树立“四个自信”,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领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决心带领中华民族踏上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这一高度的政党自信,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贯穿于“四个自信”始终,是确立“四个自信”的前提,又是“四个自信”的结果。离开党的领导,任何自信都无从谈起。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言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为指南,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要求遵循,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价值追求。之所以说这条道路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现实基础的广泛性,是因为这条道路是从近百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走出来的,包含了建国7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它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它始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走以城市为中心道路屡遭挫折的情况下,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以苏为师”,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促使毛泽东很快做出了改变,启动了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性探索。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能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将发展放在最突出最紧迫的位置。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正是抓住了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古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抛弃了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实践上的“照抄照搬”之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立足于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国情实际中来寻求真正契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这条道路,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振兴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在敏锐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指导思想获得了与时俱进的动力,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成果。“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p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七

党课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文化自信这个精神力量,着力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全省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高举新时代思想旗帜,唱响主流思想舆论最强音。

“我就用村里的事、自己身边的事,和大家说一说我理解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讲讲乡村振兴战略怎么做,还有新时代的新变化……”日前,在安庆市长风乡将军村“新时代农民传习站”,老党员徐孝全的开讲平实却很抓人心。听完讲座,村民们还一起讨论交流,“接地气”“听得懂”是村民们对徐孝全讲课的一致评价。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我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来抓,结合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和城市基层党建“三抓一增强”,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心中,聚焦群众所思所盼,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分众化、互动式、便民式宣讲,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近日,中安在线记者彭旖旎跟随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从丽江“长江第一湾”出发,一路顺江而下,近距离感受大江沿岸的变化。“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深入基层一线,报道好典型经验供各地借鉴,为我省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最美皖江经济带助力加油。”彭旖旎说。

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两周年报道到世界制造业大会和国际徽商大会报道,从聚焦安徽科技创新到挖掘打赢脱贫攻坚战经验,从推出典型人物到关切民生热点……上半年,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全方位展示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安徽经验”。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新闻报刊处负责人说:“近期,我们开展了报刊出版单位互查互评互学互促专项活动,规范全省报刊出版秩序。下一步,将督促相关单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精神文明“正能量”

近日,界首市“柳西周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在任寨乡开启首站报告会。作为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柳西周扎根农村32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无怨无悔,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被评选为7月份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会场的每一位党员干部。界首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明敬说:“好人诠释着责任与奉献的道德力量,我们市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进家庭、进网站、进集镇,大力培树百姓身边的道德典型。”

“安徽好人多”已经成为闪耀全国的精神标识。我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年上半年,全省启动实施“好人成名人”工程,充分发挥群众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名人、争相效仿的道德榜样和看齐对照的价值坐标。

“文明旅游,为中国加分,出行有礼,从我做起!”8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安徽省政府主办的2018年“文明旅游为中国加分出行有礼”主题宣传活动在黄山市启动,旅游志愿者共同宣誓传递文明旅游的决心。文明、诚信是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我省已将文明旅游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作为深化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

文明创建硕果累累,源于富有创造性的扎实工作。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全省将聚力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并制定实施意见;聚力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纪行”、全国提名城市模拟测评;聚力聚焦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好人成名人”活动;聚力聚焦未成年人工作,深化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开展“新时代安徽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聚力聚焦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出台移风易俗考核办法;聚力聚焦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基层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打响江淮文化品牌,提升安徽文化软实力。

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我省著名诗人陈先发的诗集《九章》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安徽作家时隔22年再获该项文学大奖殊荣。“在当前的安徽,富有生机的各类社会创新实践、沸腾的基层生活样本,更是取之不尽的丰沛写作资源。这里的一草一木,自然的生态和人的生态,对我的滋养和教育,就是我每一个字的源头。”陈先发说。

文艺创作唯有彰显时代精神,才能获得读者的普遍共鸣;唯有深耕本土,才能汲取滋养灵感的源头活水。我省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体现“四个讴歌”、展现江淮儿女投身改革发展火热实践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打响江淮文化品牌,凸显安徽文化“软实力”。

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称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再次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这是该集团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的排名。

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艺术党课,举办“文化名家进高校”“中国文艺名家看安徽”系列活动;推动纪录片《小岗故事》、广播剧《你好,科学岛》、电视剧《觉醒年代》创作生产,修改打磨黄梅戏《邓稼先》《遍地月光》、徽剧《徽班进京》、梆子戏《春风化雨》;举办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第五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展“文艺扶贫携手小康”惠民演出、向群众送“文化年货”等活动;召开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组织首届安徽省文学艺术奖评选……下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并进行重要文艺评奖,进一步推动主题活动再深化、改革宣传再发力、精品创作再攻坚、重大活动再加温、文艺管理再规范。同时,实施省属文化企业“瘦身强体工程”,实现主业做大、企业走稳。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对全省文化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文化战线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始终是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半年,全省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坚定文化自信、牢记新的文化使命》。什么是文化?此刻,也许你看到的是一本普通的书,又或许你看到了这是毛主席曾题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字,而这些远远不够诠释一个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个庄严号召,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成为“新的文化使命”的担负者,体现了党对“新的文化使命”的高度重视。

那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该如何来履行“新的文化使命”,实现真正的文化扶贫呢?

每天我都能在书店里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叫张中禄,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退休的农村语文教师。不管刮风下雨,都阻止不了他每天坚持到书店里来看书。我曾和他闲聊过:问他为什么到了该享福的晚年还坚持每天看书?他却说:“我现在虽然工作退休,但是我的思想没有退休,作为一名老党员,要跟上新时代,接受新时代的文化。”是啊,身体老了,思想却没有晚年。“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了张老先生的奋斗目标!

有这样一位始终把党的文化使命放在首位的一位50多岁入党积极分子,他是我们书店里所有人的“大爹”,没错,他就是李建平。为新华书店奋斗了大半辈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他骑着自己破旧的摩托车把十多件学习材料一本一本地送到每一位党员手中,在回来的路上,由于摩托车零件太过于老化,他摔得满身是血,摩托车也摔坏了,看着满头大汗满身是血,却没有一丝抱怨与不满,还说一定要把每一本学习材料送到各位党员手中,以免耽误了大家学习。看着他眼里的那份坚定、那份执着、那份一定要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我感动了!这就是我们的“大爹”,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大爹”!“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同志的奋斗目标!

“文化的脱贫攻坚”不仅是各位老前辈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90后,我们也常常被挂上“自私、矫情、啃老族”等标签,而我却敢说90后有敢于担当、不怕吃苦、有爱且走心的精神。我是新华书店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意识到“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性,怀抱强烈的使命感,我和我的另外一名90后同事每周末都开展“少儿阅读故事汇”的活动,不断向小朋友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记得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们邀请了爱阅读的小朋友参加“少儿阅读之星”评比大赛,小朋友们通过平时的知识积累,表现出了最优异的一面,他们大声地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是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我们要让阅读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生活习惯,我们要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知识,让阅读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活动结束后,我们得到了众多家长和读者朋友的支持与赞美!“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不仅打开了人们的思想“闸门”,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近年来,新华书店秉承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转型升级,不仅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更是承担着新华书店的历史使命!保证党的宣传阵地,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定位不动摇;保证政治读物发行的圆满完成不耽误;保证中小学校教材供应“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落实的不懈怠;保证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罗平”,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冲先锋,打头阵!

所有同仁们,此刻我们学习了老前辈们对工作的热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作为90后的我也要对前辈们说:前辈们,太累的时候请转过头,在你们的身后,万千初生牛犊正在努力向你们靠近,我们在你们曾经青春过的地方正青春,在你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正奋斗,我们的青春梦连着中国梦,中国梦值得我们为它流血流汗,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众志成城,让我们的物质与文化并驾齐驱,用行动去诠释信仰的力量!最后,我要用一句话与所有像我一样的年轻同志们共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我们年轻一代以及所有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习近平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习近平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习近平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重大判断,显现了党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自信?在普遍意义上是指一个成熟的民族或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并在日常生活中被积极践行,其核心是价值观自信,由此对其文化的生命力饱含坚定的信念。正是文化自信促使我们从心理上、精神上深化了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而从心悦诚服地去自愿认同。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文化自信的根本。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高位态、增强世界影响力,成为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急迫的难题。实践经验表明,文化产业越繁荣,成果越丰富,国人的文化自信就越强。

第二个问题,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文化深刻诠释了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守护的理想,在价值的润泽中指引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就是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基于对文化本性的深刻领会,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基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我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写入党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对于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所指,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满怀豪情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第三个问题,文化自信的底气。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1.空前强盛的历史中国。

北宋仁宗时期,中国gdp达200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50%,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十九世纪的英国在最强盛时gdp未超过全球的40%。美国在巅峰时期gdp仅占全球30%。16——18世纪的“东学西渐”:

利玛窦在《十六世纪的中国》写道: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的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欧洲人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政府,拼命贪求别人的东西。他们则不然。

埃姆波利对中国的评价:“我们发现了中国,并在那逗留了一段时间,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富裕财产的国家,很多美丽,伟大的情景,使我们大吃一惊!所以,我假如不死的话,真希望到北京去见中国皇帝”。

门多萨在1585年写的《大中华帝国志》在罗马出版后,短短20年间共出版了30种版本。

从十八世纪初叶到十八世纪中期,即启蒙运动全盛时期的50年间,欧洲出版了599部有关中国的著作。伏尔泰,一位敬仰中国的哲学家说道:

我全神贯注的读孔子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3中国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二)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他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经济方面: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科技创新从跟跑为主,逐渐发展到并跑领跑。

政治方面: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27年的海外维和历程。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文化方面:总书记说:我们是一个大国,“大就要大的有样子”。“大”就是要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就是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国文化。

(三)近五年来人民银行的工作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从国内看,过去支撑经济4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和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行,趋势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经济金融发展面临全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新的更加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立足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经济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作出科学而深刻的论断,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为新时期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根本遵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带领各金融机构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金融治理的效能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高。

(金融改革7个方面成效详见ppt)第四个问题,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基于我们拥有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传统,是这个民族进一步发展的起点,我们从事任何事业都不能也不可能抛开我们的传统文化背景。在这个意义上,谁忘记了文化的历史,谁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未来;谁拥有了文化的传统,谁就拥有了文化发展的希望。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积淀,有着丰硕的文化成果积淀,有我们自己不绝如缕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民族振兴和5文化发展的基石与起点,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财富与资本。具体到每个共产党员身上,必须做好四件事。

一是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的文化发展只能从中国本身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出发,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绝对起点,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传统”存在的根据。我们不能硬搬别人的文化,因为别人与我们有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我们只能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现实,学习、借鉴别人的文化经验,进而推动文化的创新。

二是要“扬弃旧义,创立新知”。要把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创造性地对待我们的历史传统。我们重视文化传统绝不是固守在祖辈的成就中坐吃山空、停滞不前,而是为了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司马迁早就告诉人们,“述往事”是为了“思来者”。没有创新的文化,是停滞不前的文化;没有发展的文化,是毫无生气的文化。

三是要强化学习,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应对其他文化系统持基本的宽容和欣赏态度,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可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文化成果。如果对其他文化一律持鄙视的态度,不仅不能证明自己的文化自信,还会影响到我们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一种有生命力和自信心的文化,就表现为勇于吸收和消化外来的文化成果,从而丰富和发展自身。当然,我们不能食洋不化,而应该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实际上,批判地自主吸收外来文化成果,不仅不会动摇我们民族文化根基,反而有利于自身文化的丰富和创新。

四是树立文化自信,既要排除文化上的数典忘祖和自惭形秽6的自卑心理,也不能有唯我独尊和夜郎自大的傲慢态度。文化自信既是对自己高度认同的坚定,也是对别人高度包容的从容。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才能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自信心。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坚定文化自信(优秀19篇)篇十九

1、政治意识,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是非问题上,要始终旗帜鲜明,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始终拥护党的集中统一。

2、大局意识,就是要做到从大局出发,敢担当敢作为,履职尽责。党的集中统一就是最大的大局,必须正确认识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要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3、核心意识,就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要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党章、党纪、党规,自觉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注重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更加有力。

4、看齐意识,始终坚持看齐标准、做好看齐动作。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看齐意识是最要紧的政治。领导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就是要自觉向党中央和习主席看齐。以“踏实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作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出实策、鼓干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误虚功。

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一致表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坚持不移走中国道路。

1、道路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基本路线来检验,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当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2、理论自信,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做、真懂、真用,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曦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等重大问题,使理论对实际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3、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观念,在工作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4、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打造行之有效的形式、平台和载体,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使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现出来,让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影响每个人的思维。

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全党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崇高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要夯实政治根基,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更好的担负起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人民有了好书记是中国的一幸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军队,要有人站出,要统帅全党全国全军,习近平同志重任在肩,全国人民要真心拥护,听党的话,跟党走,服从习总书记的指挥,才能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明确了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我要自觉学习党遵守党贯彻党维护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做到“两个维护”,学好用好理论武装,把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党员在线学习答案(优质18篇)

    学习需要有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学习总结的写作技巧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希望能给你些帮助。武进区纪委在查处群

    器材室工作总结(专业14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时间内工作表现的概括和总结,有助于回顾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月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榜样总结及其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实际工作的难度和挑战,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第一段:引言(200字)。榜样第

    劳动心得体会精品范文(12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期试质量分析会校长发言稿(实用13篇)

    质量月不仅仅是一次活动,它应该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种习惯和态度。请大家关注以下质量月总结样本,从中找到对自己质量管理工作的启示和改进思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

    建材五一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9篇)

    策划方案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其可行性和效果。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有效的策划方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在当地报纸做1/2或1/4版广告宣传。2

    幼儿园园长述职报告参考(模板18篇)

    在写述职报告时,我们需要客观公正地总结自己的工作成绩,同时也要诚实地面对工作中的不足和挑战。请大家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述职报告范文,相信会有所启发。

    领军人才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3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和感悟的总结。阅读以下培训心得体会,在思考自己的培训经历时,或许能够给你们一些新的想法。*月*日至*日,有幸参加*《青

    物业企业保洁年终总结(汇总16篇)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所经历的事情和收获的一次回顾和总结,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有创意和有思想的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

    小班安全用电教案全文完整(模板15篇)

    在小班教学中,教师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以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通过学习优秀的小班教案范文,教师能够拓宽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并提高教学效果。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