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XY字客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

通过分析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它们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非常有帮助。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一

了解锈蚀的条件及防止生锈的简单方法,认识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炼铁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通过性质决定用途,激发学生活用知识为社会造福的兴趣和热情。

建议。

关于课前探究的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教材在章前言中,从钢铁的简史和用途出发,在本节以设问方式提出了铁的有哪些性质的问题。这部分的建议在课前布置探究课题:“铁的发现和存在、用途和冶炼简史”。这样学生认识会更深刻,对铁性质问题的提出就很自然了。

关于铁生锈的建议。

关于铁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中分三点来讲述(铁与氧气、与酸、与盐溶液)。关于铁与氧气的反应,可在复习第一章中学过的氧气与铁的反应的基础上,讨论铁生锈的原理和防锈的方法,关于铁生锈的条件实验可做为家庭探究活动,在一周前安排给学生。并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此处的推理过程和方法与第一章中的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推理相似,所以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学生一般不会觉得太困难。最终得出结论,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关于铁与酸反应的建议。

铁与酸的反应可通过复习氢气的制法原理,引出几种不同的金属和酸的反应,如锌、镁、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可加入铜与酸的反应做对比。加深对铁是一种中等活泼的金属的认识。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生成+2价铁,当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时,生成+3价的铁。

关于铁与盐溶液反应的建议。

与盐溶液的反应,可通过实验观察,提问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并引出问题,为什么铜不能把铁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在氢气制法原理基础上初步接触金属活动性有差异后,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有强弱顺序,为以后酸碱盐的学习做好准备。在这部分中不宜做太多的扩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留在讲酸的性质时再介绍。

关于铁的变价的建议。

在铁与氧气反应的中,也可进一步将深化,指出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2、+3),而铁锈是三氧化二铁(+3),为什么会表现这样的不同。在这儿可结合在第二章中有关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密切关系入手,铁为26号,最外层有2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结构,易铁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显+2价;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价。

设计方案。

课题:

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探究:

1. 查阅资料开展“铁的发现、存在和冶炼简史”、“铁的用途”的课题研究。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

2.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关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的课题研究。

3.通过一组铁生锈的家庭实验:分析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及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可以把书上的演示实验改进,如加热试管可改为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造量干燥剂。也可只做一个生锈的实验,并让学生思考“一个有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以前研究灭火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的思维方法,总结分析出铁生锈的原理及防锈的方法。

4.通过观察、做社会调查等形式总结出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用于防锈的方法。

课上:

汇报、展示课题1的结果。

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为什么我们用的菜刀、锤子等是用铁制的,而不是用铝制的?看下面的图,讨论。

(菜刀、锤子都应是由硬度大的物质做成,从表中可见,铁的硬度远远大于铝,所以,铁用有以上用途是因其硬度较大。学生也可能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铬呢?这里要讲解,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性质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及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同理,铁的其它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决定。

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具有一些多数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比如:能导电,导热,常温下是固体等。此外,铁还有其自己的特性。

生活中见到的铁多不是纯铁,展示纯铁图片:

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密度是7.86克/厘米3,熔点是1535℃,沸点2750℃。铁是电和热的导体。

观看录象:(铁生锈:1分29秒)。

讨论课前铁生锈的实验:

展示: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分析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小结: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如果铁锈不除去,大家还会看到铁生锈的速度加快。这是因为铁锈很疏松,易吸水而加快生锈。

如何防锈?总结常见防锈方法。(视频)。

启发:铁锈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在排外电子排布知识学习中,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密切。我们来看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铁是26号元素: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它易与氧化剂作用失去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它只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显+2;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它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如何去理解?

:1.铁与氧气的反应。

由氧气的性质知,氧气可以与金属反应。如与镁、与铁。这两种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什么不同呢?仔细观察反应的现象,描述其反应现象。(观看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小结:镁与氧气更容易反应。

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金属除了可以和氧气反应外,还可与什么物质反应?(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

2.铁与酸反应。

做铁与酸反应的实验,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生成物颜色、状态)并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在氢气的制法中,我们知道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我们来做一组对比实验。

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实验:锌、镁、铁、铜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操作注意:加酸顺序从铜-铁-锌-镁)。

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反应进行情况及放氢气的速度。

小结:镁与酸反应很快就有大量氢气泡放出,锌次之,铁更次之,而铜与酸不反应。由此,由上,镁的化学性质在以上四者中最活泼。铜最不活泼。

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

观察现象:

提问:铜为什么不能置换铁?

小结:铁置换出了铜,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只能是化学性质活泼的单质置换出不活泼的单质。

通过以上铁与氧气、铁与酸、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表现出金属的性质。我们知道铁的化学活泼性比镁、锌弱,比铜活泼。金属活动性有顺序。看动画演示:

了解了,我们就可以用于来指导实际的生活和生产。充分发挥有利的一面,而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利的一面。

探究活动。

1.关于本节所讨论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今最先进的防锈方法及技术,并写出一篇科学小。(课上已总结出防锈的原理)。

2.家庭小实验:掉瓷的搪瓷缸子能否用于盛放胆矾溶液?原因?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二

教学目标 :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4、通过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引探法。

媒体选择:

实物,演示实验,投影仪,录像。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钢铁的发展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超过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不是纯铁,我们研究的是纯铁的性质。

讲授新课:

展示:铁锭。

观察:锻面的颜色。

讲解: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演示实验:请学生将铁丝和铁片弯曲,并用钳子将铁丝剪断。

设疑:从这个实验,说明铁的硬度如何?

学生讨论后小结:2、质软。

讲解:3、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讲解:4、铁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设疑: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5、铁的密度比水大,约是7.86g/cm3。

讲解:大家都熟悉水有三态:固态冰、液体水和水蒸气。铁也一样,当温度达到目的535℃以上时,固态的铁就会熔化成铁水,成为流动的液体。再升温到场2750℃以上时,液态的铁也会气化,成为气态的铁。

(投影仪)练习:

填空:1、色、泽、硬度(    )  2、密度、熔沸点(      )。

3、延性、展性(     )   4、导电、传热性(      )。

(学生阅读课文填空后小结)。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金属都可按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能、熔点和沸点的顺序去思考、记忆是十分有益的。

(过渡):以上我们探索了铁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铁的化学性质。

(讲解)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铁的一些化学性质,如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

1、铁跟氧气的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拿出十天前组织学生做的课外实验)。

(图像略)。

(观察):三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

(设疑):第一只试管中铁钉生锈,第二只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小结)(1)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3)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实验二、三、四中铁生锈,同时试管中水位上升至试管的1/5处。

(提问)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阅读)课文第120~121页。

2、铁跟酸反应。

3、演示实验6~1。

(观察)有气泡放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板演:fe+2hcl=fecl2+h2。

(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浅绿色)。

(投影仪上比较以下实验)mg、zn、fe、cu分别和硫酸反应的速度和剧烈程度。

(讨论)比较金属活动性不同,mgznfe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录像)从离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模拟反应的变化过程。

4、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6~2 魔术:“魔刀杀血”,将一把光亮的匕首刺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抽出。

(观察)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浅绿色) (红色)。

(讲解)早在西汗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中置换出铜,在宋朝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生产,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本节小结: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作业 布置:

课本习题1、2、4。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第六章  铁。

1、铁跟氧气的反应。

3fe+2o2=fe3o4。

铁生锈的条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铁跟酸反应。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fe+cuso4=feso4+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氧气、酸、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教后记:

1、在引导学生理解铁“在一定条件”,可以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2、写每一个化学方程式都要使学生想到反应现象,如何用化学式表示它们等等,只有不断训练学生这样思考问题,掌握正确的书写程序,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化学方程式。

[fz1]。

教学目标 :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4、通过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引探法。

媒体选择:

实物,演示实验,投影仪,录像。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钢铁的发展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超过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不是纯铁,我们研究的是纯铁的性质。

讲授新课:

展示:铁锭。

观察:锻面的颜色。

讲解: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演示实验:请学生将铁丝和铁片弯曲,并用钳子将铁丝剪断。

设疑:从这个实验,说明铁的硬度如何?

学生讨论后小结:2、质软。

讲解:3、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讲解:4、铁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设疑: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5、铁的密度比水大,约是7.86g/cm3。

讲解:大家都熟悉水有三态:固态冰、液体水和水蒸气。铁也一样,当温度达到目的535℃以上时,固态的铁就会熔化成铁水,成为流动的液体。再升温到场2750℃以上时,液态的铁也会气化,成为气态的铁。

(投影仪)练习:

填空:1、色、泽、硬度(    )  2、密度、熔沸点(      )。

3、延性、展性(     )   4、导电、传热性(      )。

(学生阅读课文填空后小结)。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金属都可按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能、熔点和沸点的顺序去思考、记忆是十分有益的。

(过渡):以上我们探索了铁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铁的化学性质。

(讲解)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铁的一些化学性质,如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

1、铁跟氧气的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拿出十天前组织学生做的课外实验)。

(图像略)。

(观察):三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

(设疑):第一只试管中铁钉生锈,第二只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小结)(1)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3)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实验二、三、四中铁生锈,同时试管中水位上升至试管的1/5处。

(提问)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阅读)课文第120~121页。

2、铁跟酸反应。

3、演示实验6~1。

(观察)有气泡放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板演:fe+2hcl=fecl2+h2。

(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浅绿色)。

(投影仪上比较以下实验)mg、zn、fe、cu分别和硫酸反应的速度和剧烈程度。

(讨论)比较金属活动性不同,mgznfe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录像)从离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模拟反应的变化过程。

4、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6~2 魔术:“魔刀杀血”,将一把光亮的匕首刺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抽出。

(观察)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浅绿色) (红色)。

(讲解)早在西汗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中置换出铜,在宋朝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生产,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本节小结: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作业 布置:

课本习题1、2、4。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第六章  铁。

1、铁跟氧气的反应。

3fe+2o2=fe3o4。

铁生锈的条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铁跟酸反应。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fe+cuso4=feso4+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氧气、酸、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教后记:

1、在引导学生理解铁“在一定条件”,可以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2、写每一个化学方程式都要使学生想到反应现象,如何用化学式表示它们等等,只有不断训练学生这样思考问题,掌握正确的书写程序,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化学方程式。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三

在这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能够很好地完成了复习与归纳、体验生活与化学、活动与探究、知识规律与应用四大板块的教学设计,抓住了金属的两大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强弱两条主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我在设计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上,进行了实验改进:把表面皿隔成四块,先倒入酸后按顺序放入铜、铁、锌、镁。通过改进后的实验不但节省时间避免操作的重复,而且是在同一个容器里发生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更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更能说明问题。

2、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并能应用掌握的知识解释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如:在讲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现在新人结婚流行送黄金饰品,但市场上的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铜和锌保持各自单质的化学性质)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金黄色金属块是真金还是黄铜,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这道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个个都跃跃欲试,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讨论与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出了一些验证方法。课后再让学生拿来家里的黄金饰品进行验证是否是真金。那一刻,同学们积极参与,高潮迭起,真正体会到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体现了“生活中有化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学生在实验中,感受了分工与合作的实践乐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教学中教师能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氛围热烈、和谐.如:“有一组的同学在做铜丝放火上加热时看到的不是铜丝变黑而是变成绿色,就及时的提出,说明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逐渐形成”。

4、以提问的方式开始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悬念引发后面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

5、结合本校实际,强调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6、本节有很多实验,学生学习有劲,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现象与结论进行很好的引导,结论很容易得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

7、有关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学习运用谐音的方法,容易记忆,降低了学生的记忆难度。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

1、在引导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好,以后要从这方面去学习实践。

2、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问题处理的不够好。

3、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没有注意按照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去完成,以后要注意改正。

4、由于思维能力关系等因素,造成了课堂节奏,不够紧凑,引导和表达还不够精准,造成悬念力度不强。如:学生对金属发生变化时的现象、激烈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不够明显。

可能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没有发现,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指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过来争取做得更好。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四

了解锈蚀的条件及防止生锈的简单方法,认识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炼铁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通过性质决定用途,激发学生活用知识为社会造福的兴趣和热情。

建议。

关于课前探究的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铁的性质。教材在章前言中,从钢铁的简史和用途出发,在本节以设问方式提出了铁的有哪些性质的问题。这部分的建议在课前布置探究课题:“铁的发现和存在、用途和冶炼简史”。这样学生认识会更深刻,对铁性质问题的提出就很自然了。

关于铁生锈的建议。

关于铁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中分三点来讲述(铁与氧气、与酸、与盐溶液)。关于铁与氧气的反应,可在复习第一章中学过的氧气与铁的反应的基础上,讨论铁生锈的原理和防锈的方法,关于铁生锈的条件实验可做为家庭探究活动,在一周前安排给学生。并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此处的推理过程和方法与第一章中的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推理相似,所以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学生一般不会觉得太困难。最终得出结论,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关于铁与酸反应的建议。

铁与酸的反应可通过复习氢气的制法原理,引出几种不同的金属和酸的反应,如锌、镁、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可加入铜与酸的反应做对比。加深对铁是一种中等活泼的金属的认识。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生成+2价铁,当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时,生成+3价的铁。

关于铁与盐溶液反应的建议。

与盐溶液的反应,可通过实验观察,提问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并引出问题,为什么铜不能把铁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在氢气制法原理基础上初步接触金属活动性有差异后,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有强弱顺序,为以后酸碱盐的学习做好准备。在这部分中不宜做太多的扩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留在讲酸的性质时再介绍。

关于铁的变价的建议。

在铁与氧气反应的中,也可进一步将深化,指出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2、+3),而铁锈是三氧化二铁(+3),为什么会表现这样的不同。在这儿可结合在第二章中有关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密切关系入手,铁为26号,最外层有2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结构,易铁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显+2价;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价。

设计方案。

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探究:

1. 查阅资料开展“铁的发现、存在和冶炼简史”、“铁的用途”的课题研究。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

2.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关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的课题研究。

3.通过一组铁生锈的家庭实验:分析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及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可以把书上的演示实验改进,如加热试管可改为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造量干燥剂。也可只做一个生锈的实验,并让学生思考“一个有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以前研究灭火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的思维方法,总结分析出铁生锈的原理及防锈的方法。

4.通过观察、做社会调查等形式总结出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用于防锈的方法。

课上:

汇报、展示课题1的结果。

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为什么我们用的菜刀、锤子等是用铁制的,而不是用铝制的?看下面的图,讨论。

(菜刀、锤子都应是由硬度大的物质做成,从表中可见,铁的硬度远远大于铝,所以,铁用有以上用途是因其硬度较大。学生也可能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铬呢?这里要讲解,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性质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及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同理,铁的其它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铁的性质决定。

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具有一些多数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比如:能导电,导热,常温下是固体等。此外,铁还有其自己的特性。

生活中见到的铁多不是纯铁,展示纯铁图片:

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密度是7.86克/厘米3,熔点是1535℃,沸点2750℃。铁是电和热的导体。

观看录象:(铁生锈:1分29秒)。

讨论课前铁生锈的实验:

展示: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分析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小结: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如果铁锈不除去,大家还会看到铁生锈的速度加快。这是因为铁锈很疏松,易吸水而加快生锈。

如何防锈?总结常见防锈方法。(视频)。

启发:铁锈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在排外电子排布知识学习中,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密切。我们来看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铁是26号元素: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它易与氧化剂作用失去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它只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显+2;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它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如何去理解?

:1.铁与氧气的反应。

由氧气的性质知,氧气可以与金属反应。如与镁、与铁。这两种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什么不同呢?仔细观察反应的现象,描述其反应现象。(观看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小结:镁与氧气更容易反应。

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金属除了可以和氧气反应外,还可与什么物质反应?(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

2.铁与酸反应。

做铁与酸反应的实验,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生成物颜色、状态)并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在氢气的制法中,我们知道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我们来做一组对比实验。

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实验:锌、镁、铁、铜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操作注意:加酸顺序从铜-铁-锌-镁)。

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反应进行情况及放氢气的速度。

小结:镁与酸反应很快就有大量氢气泡放出,锌次之,铁更次之,而铜与酸不反应。由此,由上,镁的化学性质在以上四者中最活泼。铜最不活泼。

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

观察现象:

提问:铜为什么不能置换铁?

小结:铁置换出了铜,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只能是化学性质活泼的单质置换出不活泼的单质。

了解了铁的性质,我们就可以用于来指导实际的生活和生产。充分发挥有利的一面,而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利的一面。

探究活动。

1.关于本节所讨论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今最先进的防锈方法及技术,并写出一篇科学小。(课上已总结出防锈的原理)。

2.家庭小实验:掉瓷的搪瓷缸子能否用于盛放胆矾溶液?原因?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茹下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协作的能力。

c、情感和价值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a、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

b、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a、本章主张自主学习为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b、本课题是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

以生活中的事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引入,同学们能够想到的多数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告诉同学们除物理性质以外还可以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旧知:

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三)提出问题:

在学习金属跟氧气的反应时,采取“回顾—引导—自学—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四)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

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考,去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五)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

从钠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层次,让两位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让学生自发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生,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总结课堂:

总结性的让同学们先讲讲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点,让后教师归纳一下。在以布置一些针对性的作业结束课堂。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六

了解锈蚀的条件及防止生锈的简单方法,认识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炼铁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通过性质决定用途,激发学生活用知识为社会造福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建议。

关于课前探究的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教材在章前言中,从钢铁的简史和用途出发,在本节以设问方式提出了铁的有哪些性质的问题。这部分的教学建议在课前布置探究课题:“铁的发现和存在、用途和冶炼简史”。这样学生认识会更深刻,对铁性质问题的提出就很自然了。

关于铁生锈的教学建议。

关于铁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中分三点来讲述(铁与氧气、与酸、与盐溶液)。关于铁与氧气的反应,可在复习第一章中学过的氧气与铁的反应的基础上,讨论铁生锈的原理和防锈的方法,关于铁生锈的条件实验可做为家庭探究活动,在一周前安排给学生。并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此处的推理过程和方法与第一章中的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推理相似,所以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学生一般不会觉得太困难。最终得出结论,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反应。

关于铁与酸反应的教学建议。

铁与酸的反应可通过复习氢气的制法原理,引出几种不同的金属和酸的反应,如锌、镁、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可加入铜与酸的反应做对比。加深对铁是一种中等活泼的金属的认识。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生成+2价铁,当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时,生成+3价的铁。

关于铁与盐溶液反应的教学建议。

与盐溶液的反应,可通过实验观察,提问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并引出问题,为什么铜不能把铁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在氢气制法原理基础上初步接触金属活动性有差异后,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有强弱顺序,为以后酸碱盐的做好准备。在这部分教学中不宜做太多的扩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留在讲酸的性质时再介绍。

关于铁的变价的教学建议。

在铁与氧气反应的教学中,教师也可进一步将教学深化,指出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2、+3),而铁锈是三氧化二铁(+3),为什么会表现这样的不同。在这儿可结合在第二章中有关元素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密切关系入手,铁为26号,最外层有2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结构,易铁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显+2价;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价。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对铁的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探究:

1. 查阅资料开展“铁的发现、存在和冶炼简史”、“铁的用途”的课题研究。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

2.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关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的课题研究。

3.通过一组铁生锈的家庭实验:分析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及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可以把书上的演示实验改进,如加热试管可改为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造量干燥剂。也可只做一个生锈的实验,并让学生思考“一个有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以前研究灭火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的思维方法,总结分析出铁生锈的原理及防锈的方法。

4.通过观察、做社会调查等形式总结出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用于防锈的方法。

课上教学:

汇报、展示课题1的结果。

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为什么我们用的菜刀、锤子等是用铁制的,而不是用铝制的?看下面的图,讨论。

(菜刀、锤子都应是由硬度大的物质做成,从表中可见,铁的硬度远远大于铝,所以,铁用有以上用途是因其硬度较大。学生也可能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铬呢?这里要讲解,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性质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及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同理,铁的其它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决定。

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具有一些多数金属共有的性质,比如:能导电,导热,常温下是固体等。此外,铁还有其自己的特性。

生活中见到的铁多不是纯铁,展示纯铁图片:

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密度是7.86克/厘米3,熔点是1535℃,沸点2750℃。铁是电和热的导体。

观看录象:(铁生锈:1分29秒)。

讨论课前铁生锈的实验:

展示: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分析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小结: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反应。

如果铁锈不除去,大家还会看到铁生锈的速度加快。这是因为铁锈很疏松,易吸水而加快生锈。

如何防锈?总结常见防锈方法。(视频)。

启发:铁锈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在排外电子排布知识中,我们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密切。我们来看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铁是26号元素: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它易与氧化剂作用失去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它只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显+2;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它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

铁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如何去理解?

板书:1.铁与氧气的反应。

由氧气的性质知,氧气可以与金属反应。如与镁、与铁。这两种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什么不同呢?仔细观察反应的现象,描述其反应现象。(观看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小结:镁与氧气更容易反应。

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金属除了可以和氧气反应外,还可与什么物质反应?(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

2.铁与酸反应。

做铁与酸反应的实验,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生成物颜色、状态)并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在氢气的制法中,我们知道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我们来做一组对比实验。

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实验:锌、镁、铁、铜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操作注意:加酸顺序从铜-铁-锌-镁)。

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反应进行情况及放氢气的速度。

小结:镁与酸反应很快就有大量氢气泡放出,锌次之,铁更次之,而铜与酸不反应。由此,由上,镁的性质在以上四者中最活泼。铜最不活泼。

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

观察现象:

提问:铜为什么不能置换铁?

小结:铁置换出了铜,因为铁的性质比铜活泼。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只能是性质活泼的单质置换出不活泼的单质。

了解了,我们就可以用于来指导实际的生活和生产。充分发挥有利的一面,而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利的一面。

探究活动。

1.关于本节所讨论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今最先进的防锈方法及技术,并写出一篇科学小。(课上已总结出防锈的原理)。

2.家庭小实验:掉瓷的搪瓷缸子能否用于盛放胆矾溶液?原因?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七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二、教学重点。

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新课教学25分钟。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了什么?

展示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从中找出共同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学生讨论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金属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泼。总结出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后,回答。

(1)与氧气反应。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

(2)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能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判断。

(3)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根据金属能否和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概括第一课时和本课时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完本课题,你还可以用哪些化学方法鉴别黄金的真伪呢?

学生回答:将样品置于硝酸银溶液(硫酸铜等只要是排在金前面锌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均可)中,表面有灰黑色物质(红色物质)出现,则是假黄金,无现象是真金。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课堂小结2分钟。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八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包括比例的意义和组成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问题。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复习求比值,找出比值相等的比,为教学比例的意义做好铺垫工作,然后再通过例题,用汽车两次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得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再利用比例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我安排了让学生写出比值相等的比,再组成比例,还安排了四个数组比例,目的在于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性质。首先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然后引导学生计算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下面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比例的性质。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课上安排应用比例性质进行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例性质的认识与掌握。

另外,在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情况下,我出了两道题,目的是巩固对比例意义的认识与理解,最后我出的思考题,为解比例做铺垫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全面参与,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自学与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九

本节课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是:

1、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美丽的菱形图案,利用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菱形的过程,让学生明确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本节课结束后,觉得学生掌握情况不是很好,出现了一些不足。为了今后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今后的教育教学水平。总结一下几点:

亮点一: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菱形的美。

亮点二:通过类比,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亮点三:大部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

不足与措施:

1、对学生个人估计过高。内容较多,知识点联系复杂。今后应加强对教学知识点分类。

2、合作交流过程中,写已知和求证和证明过程,很浪费时间。今后让学生上台口述。老师少讲一些。

3、对课件制作不够熟练,今后要多学习课件制作并且采用多种形式。单独提问、齐声回答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有紧张感。

以后教学中针对上述问题逐一改进,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得学好数学,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获得提升的机会,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步完善自我。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十

(一)知识与技能。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比,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初步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生活常识对物质性质进行简单归纳总结。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现象推断相应的性质。

3.学习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实验用品: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铁丝、木炭、硫黄。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4、通过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引探法。

媒体选择:

实物,演示实验,投影仪,录像。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钢铁的发展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钢产量超过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不是纯铁,我们研究的是纯铁的性质。

讲授新课:

展示:铁锭。

观察:锻面的颜色。

讲解: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演示实验:请学生将铁丝和铁片弯曲,并用钳子将铁丝剪断。

设疑:从这个实验,说明铁的硬度如何?

学生讨论后小结:2、质软。

讲解:3、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讲解:4、铁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设疑: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5、铁的密度比水大,约是7.86g/cm3。

讲解:大家都熟悉水有三态:固态冰、液体水和水蒸气。铁也一样,当温度达到目的535℃以上时,固态的铁就会熔化成铁水,成为流动的液体。再升温到场2750℃以上时,液态的铁也会气化,成为气态的铁。

(投影仪)练习:

填空:1、色、泽、硬度()2、密度、熔沸点()。

3、延性、展性()4、导电、传热性()。

(学生阅读课文填空后小结)。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金属都可按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能、熔点和沸点的顺序去思考、记忆是十分有益的。

(过渡):以上我们探索了铁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铁的化学性质。

(讲解)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铁的一些化学性质,如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

1、铁跟氧气的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拿出十天前组织学生做的课外实验)。

(图像略)。

(观察):三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

(设疑):第一只试管中铁钉生锈,第二只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小结)(1)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3)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实验二、三、四中铁生锈,同时试管中水位上升至试管的1/5处。

(提问)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阅读)课文第120~121页。

2、铁跟酸反应。

3、演示实验6~1。

(观察)有气泡放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板演:fe+2hcl=fecl2+h2。

(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浅绿色)。

(投影仪上比较以下实验)mg、zn、fe、cu分别和硫酸反应的速度和剧烈程度。

(讨论)比较金属活动性不同,mgznfe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录像)从离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模拟反应的变化过程。

4、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6~2魔术:“魔刀杀血”,将一把光亮的匕首刺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抽出。

(观察)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浅绿色)(红色)。

(讲解)早在西汗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中置换出铜,在宋朝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生产,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本节小结:

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1、2、4。

板书设计。

第一节第六章铁。

1、铁跟氧气的反应。

3fe+2o2=fe3o4。

铁生锈的条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铁跟酸反应。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fe+cuso4=feso4+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

氧气、酸、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教后记:

1、在引导学生理解铁“在一定条件”,可以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2、写每一个化学方程式都要使学生想到反应现象,如何用化学式表示它们等等,只有不断训练学生这样思考问题,掌握正确的书写程序,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4、通过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引探法。

媒体选择:

实物,演示实验,投影仪,录像。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钢铁的发展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19,我国的钢产量超过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不是纯铁,我们研究的是纯铁的性质。

讲授新课:

展示:铁锭。

观察:锻面的颜色。

讲解: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演示实验:请学生将铁丝和铁片弯曲,并用钳子将铁丝剪断。

设疑:从这个实验,说明铁的硬度如何?

学生讨论后小结:2、质软。

讲解:3、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讲解:4、铁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设疑: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5、铁的密度比水大,约是7.86g/cm3。

讲解:大家都熟悉水有三态:固态冰、液体水和水蒸气。铁也一样,当温度达到目的535℃以上时,固态的铁就会熔化成铁水,成为流动的液体。再升温到场2750℃以上时,液态的铁也会气化,成为气态的铁。

(投影仪)练习:

填空:1、色、泽、硬度()2、密度、熔沸点()。

3、延性、展性()4、导电、传热性()。

(学生阅读课文填空后小结)。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金属都可按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能、熔点和沸点的顺序去思考、记忆是十分有益的。

(过渡):以上我们探索了铁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铁的化学性质。

(讲解)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铁的一些化学性质,如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

1、铁跟氧气的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拿出十天前组织学生做的课外实验)。

(图像略)。

(观察):三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

(设疑):第一只试管中铁钉生锈,第二只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小结)(1)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3)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实验二、三、四中铁生锈,同时试管中水位上升至试管的1/5处。

(提问)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阅读)课文第120~121页。

2、铁跟酸反应。

3、演示实验6~1。

(观察)有气泡放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板演:fe+2hcl=fecl2+h2。

(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浅绿色)。

(投影仪上比较以下实验)mg、zn、fe、cu分别和硫酸反应的速度和剧烈程度。

(讨论)比较金属活动性不同,mgznfe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录像)从离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模拟反应的变化过程。

4、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6~2魔术:“魔刀杀血”,将一把光亮的匕首刺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抽出。

(观察)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浅绿色)(红色)。

(讲解)早在西汗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中置换出铜,在宋朝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生产,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本节小结:

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1、2、4。

板书设计。

第一节第六章铁。

1、铁跟氧气的反应。

3fe+2o2=fe3o4。

铁生锈的条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铁跟酸反应。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fe+cuso4=feso4+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氧气、酸、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教后记:

1、在引导学生理解铁“在一定条件”,可以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2、写每一个化学方程式都要使学生想到反应现象,如何用化学式表示它们等等,只有不断训练学生这样思考问题,掌握正确的书写程序,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化学方程式。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1.复习。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12:16:14.5:2.7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出示目标:1.理解2.判断)。

2.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

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表格的第一栏表示时间,单位时,第二栏表示路程,单位千米。这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问边填写表格。)。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十三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点击鼠标)。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点击鼠标)。

基础知识目标: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基本能力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

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 [实验2-2]至[实验2-5]。

多媒体课件: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

二、说教法:(点击鼠标)。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十四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社会的发展促使化学不断的发展,化学的发展又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因而,要积极挖掘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而产生研究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学生猜想、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培养。而且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增大了课堂容量,整个教学过程以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本册以至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也是通过实验验证气体性质的开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教材分三部分: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尤其的它化学性质,因为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本节课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使学生逐步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从而使学生掌握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一些主要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并了解有关的实验现象及操作步骤。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进而使学生感悟和理解氧气的性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通过对氧气用途的了解,进一步感受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三、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课在教材中地位的重要性,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边实验,边观察,边探究的方法,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的进行“信息”交流,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尽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说学法:

本节课是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新知识,为了实验能顺利的进行,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课堂上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在实验中真正体会了进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本质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化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就决定了化学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我采用了“神州五号”升空的电脑动画演示来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动画演示,充分体会到“神州五号”升空时的壮观和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了解。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让学生表达此时的想法和心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很快能融入本节课的学习和研究中。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和所提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产生了如此大的推动力,使巨大的火箭能够飞向太空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课,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从而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逐层深入、讲述新课。

得出结论:(多媒体展示氧气的用途图片)教师适时的设疑,是什么性质决定氧气有如此重要的用途呢?(学生思考)进入本节课的研究中。

[设问]: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2)[教师提供资料]氧气和空气的密度值,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4)如果条件改变氧气的状态发生变化,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三态变化的图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这部分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性质,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所以,讲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以上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效之路。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

[1]木炭、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学生比较熟悉,为了更好的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我对教材顺序进行了调整,将[实验2-2]、[实验2-5]放在一起,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提出问题(1)(2)再提供给学生仪器和药品,并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及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实验、观察、汇报现象、得出结论。然后我再通过播放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填入表格中。学生分组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2]硫在氧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两个实验有它的特殊性(硫点燃的时候污染空气,铁丝不容易被点燃),因此[实验2-3][实验2-4]我采用师生合作的方法完成,学生汇报现象是再播放燃烧时的图片,使实验再次呈现,加深学生的记忆。

[实验2-3]:硫在氧气中燃烧。

我采用教师先演示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的方法(多媒体展示):

问题:(1)、(2)[实验2-4]:铁在氧气中燃烧。

问题:(多媒体展示)。

(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系一根火柴会怎样?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和细纱起什么作用?

共同讨论后,教师演示,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得出现象和结论。

总结结论:反应条件(点燃)和物质浓度对化学反应有影响。

氧气的化学性质,由学生根据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比较,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得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最后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四个文字表达式对比分析,让学生归纳出初中阶段要有氧参加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在通过碳、硫、磷、铁与氧气反应的特点——多变一,得出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而强调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从而,使学生从逻辑上分清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反应类型的方法。经过讨论,再归纳概念,学生容易接受,突破了难点。

(三)巩固练习: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巩固能力。由于多媒体的采用,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检验本节课的收获和掌握的程度,并能够得到训练和强化,使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得到发展。

(四)反思与体会:由学生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体会和收获,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对本节课还存在哪些疑惑,思考。学生相互补充。师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升华。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十五

第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复习矩形的有关知识,再按书上要求安排学生进行操作: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绕底边的中点旋转180度,得到一个四边形。然后,要求学生分别写出这个四边形的至少两条性质,并与同桌交流,数分钟后,请学生把自己的结论写上黑板。学生表现踊跃。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菱形特有的两条性质,并通过例题加以巩固。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课内练习,就到了下课的时间。

第二课时,在复习菱形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猜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很幽默地引出课题。然后,用圆规分别在黑板上用两种方法作了两个菱形,要求学生先猜形状,后说理由。说理我是要求学生走上讲台,仿照老师的样子,指着图形进行说理的。连续找了6个学生说理,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说理,活跃课堂的气氛。和上一课一样,上完例题,没能来得及安排课内巩固练习。

总结这两课,我的体会有两点:一是不备课就上课,凭的是吃老本。新教材的理念和知识体系发生改变,书后的练习题和习题基本上是重新编排的,不备课,教学环节松散,教学内容不紧凑。二是传统教学模式“导出定理—说出定理—证明定理—应用定理”,不利于四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操作、猜想、讨论、说理和训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众说出菱形性质的推理过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进行图形推理的困难,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铁的性质课件(优质16篇)篇十六

煤和石油教案(二)。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有大致印象。

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节约能源并为开发新能源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归纳相结合。

教学用具。

药品:石油。

其它: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煤和石油一定含有的主要元素是[]。

a.碳b.氢。

c.氧d.硫。

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甲烷b.煤。

c.石油d.乙醇。

3.下列物质中不具有固定沸点的是[]。

a.液态氧b.干冰。

c.石油d.酒精。

4.下列各组物质,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a.金刚石、石墨b.甲烷、甲醇。

c.乙醇、乙酸d.煤、石油。

5.下列物质的燃烧产物,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煤b.石油。

c.天然气d.氢气。

附2:课堂练习答案。

1.a2.a、d3.c4.a、c5.d。

附3:随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石油b.煤。

c.甲烷d.乙醇。

2.天然气和石油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氧b.碳、氢。

c.硫、碳d.硫、氧。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工业制二氧化碳b.石油炼制汽油。

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d.酒精燃烧。

4.下列物质不能燃烧的是[]。

a.甲烷b.乙醇。

c.煤d.碳酸钙。

5.下列物质不能作为能源的是[]。

a.天然气b.二氧化碳。

c.氢气d.煤。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方法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4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积极的思考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人与狗的关系可以说

    倾听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专业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在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时,可以思考他们的观点和思路是否值得借鉴和学习。

    革命的信仰读后感(通用18篇)

    读后感是对作者用词、叙事方式以及情感表达的品味和评价。接下来是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读书的心得体会。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拓展了人类

    政府部门年度总结(热门18篇)

    年度总结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对个人或组织的工作、学习、成长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明确目标、改进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在

    保洁绿化服务合同范文(23篇)

    服务月的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行动来改变社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服务月活动的统计数据和评估情况,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外贸公司自我介绍英语大全(18篇)

    自我介绍可以展示你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与他人建立共同话题。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尊敬的面试官:您好!我叫xxx,来自x,年

    孩子开学家长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内在的动力和热情,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以下是一些游学交流的心得体会,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的收获和感悟。

    一级残疾低保申请书格式(汇总15篇)

    在写低保申请书时,我们需要全面而真实地陈述自己的困难情况,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低保申请书的写作方法,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的整理。

    看了润心后的心得体会呢(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和规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借鉴。电影《战狼》是一部由吴京自导自演的中国动作

    南京培训心得范文(18篇)

    培训心得是对自己在培训期间学到的新知识、技能和成长的一种总结和回顾。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近年来,随着人们国际交流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