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念青松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

优秀的初中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初中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一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家的小主人,有多种政治权利。特别是监督权并有多种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的权利。

(2)能力目标:以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尝试依法提出合理建议,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和归纳资料的能力,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觉悟目标:提高学生关心开平建设和参与开平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2、教学重点。

公民有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可以行使多种政治权利,特别是监督权。

3、教学难点。

如何采取不同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引导学生发表开平碉楼保护的意见,达到教学指导实践目的。

二、构思。

1、教学构思:

本节是一节活动课,主要使学生自觉培养民主监督意识,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行使各项政治权利,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因此选择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开平碉楼作为切入点。通过录像、竞赛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开平碉楼的丰富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并用实际行动来关心和保护开平碉楼,积极参与开平的政治生活。

2、教学用具:

图片、投影仪、多媒体、录像。

3、教学方法:

启发式、激励法、讨论法和竞赛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知识讲授。(导读精讲)。

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监督权和行使的方式。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二时已学过。因此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1)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责任。(2)明确监督权包括批评和建议权、平等权、检举权等。(3)强调行使监督权必须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如向人大代表反映,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等。

第二步:录像导入。(vcd录像)。

观看《开平碉楼》的录像,进一步了解有关开平碉楼的知识,激发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

第三步:知识竞赛。(多媒体显示)。

进行开平碉楼知识的有奖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平碉楼保护,行使监督权做准备。

第四步:引导讨论。

第五步:课堂小结。(投影显示)。

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建议,指导学生课后写小论文。以及教育学生要通过正当途径反映自己的意见,行使监督权。从而再次明确正确行使监督权途径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平的各项建设,做开平市的小主人。

附板书和活动资料。

活动课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

一、教学内容。

(1)公民作用国家的主人,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

(2)我们可以依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形式行使监督权。

二、我们都来试一试。

活动资源开平碉楼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碉楼聚焦】。

因为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为世人瞩目已指日可待。目前,广东省人民政府令发布了自9月1日起执行的〈〈广东省开平碉楼保护管理规定〉〉,开平碉楼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将有章可循。今天,开平碉楼于广东人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尽百年沧桑,千余座碉楼巍巍耸立于开平这块沃土上,人们大抵知道她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实用性”,然而,到底又有多少人洞悉开平碉楼神秘的过去和现在?有人担心,把开平碉楼开发为旅游景点,会不会对它们及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专家考证,开发好碉楼旅游,保护好碉楼,关键在于唤起人们对开平碉楼保护的正确认识。

【背景资料】。

广东开平市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更是文明遐迩的碉楼之乡。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经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开平碉楼分为更楼、众楼、居楼三种类型,建筑材料和结构分石楼、三合土楼、砖楼和钢筋混凝土楼。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开平碉楼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与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开平碉楼丰富多变的建筑风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风格,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

【保护法规】。

〈〈广东省开平碉楼保护管理规定〉〉摘抄。

第三条保护、开发与利用开平碉楼,必须保持其真实性及完整性。对由碉楼、民居及其相关公共设施组成的村落以及碉楼周围的自然环境都应当进行保护。

第四条开平碉楼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可以建立群众性的保护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开平碉楼的义务。

第七条为保护开平碉楼作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开平市人民政府予以奖励。

第十二条在开平碉楼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筑工程,不得破坏碉楼周围的环境风貌,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当与碉楼的环境风貌相协调。

第十三条在开平碉楼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严禁进行爆破、钻探、挖掘毁林开荒以及其他危害文物安全的活动。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造成水土流失等危及开平碉楼安全的设施。

第十八条开平碉楼的修缮、保养,必须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可以利用开平碉楼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改作其他用途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想开平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开平碉楼保护、修缮和保养的建议,可以检举、揭发和制止违反文物保护法规的行为。

【存在问题】。

1、很多外地人不知道开平在哪里;不知道开平有什么旅游景点;最有特色景点的是什么。

2、碉楼分布太散,又多分布在农村,交通不便,不利于游客参观,也不利于保护。

3、有的游客说开平旅游项目太单调,没有什么好玩。

4、有的村镇看到旅游好赚钱,因而一哄而上搞旅游开发,为了吸引游客,把碉楼修复一新等。

5、有的农民用碉楼来存放东西或其他用途。

【尝试建议】。

建设好开平,让我们的家乡变得越来越漂亮,关键在于我们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开平碉楼是我们开平人的骄傲,行使监督权,保护好开平碉楼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同学们多提宝贵的意见。重在参与!!

知识竞赛题。

1、开平碉楼最高()层。

a、4b、5。

c、6d、7。

2、目前开平共有()座碉楼。

a、1533b、1633。

c、1733d、1833。

3、开平碉楼起源于()。

a、明朝后期b、清朝后期。

c、民国时期d、元朝时期。

4、碉楼的主要功能是()。

a、防土匪b、防水灾。

c、居住d、开会。

5、“开平第一楼”是()。

a、瑞石楼b、日升楼。

c、坚安楼d、雁平楼。

6、“机器人碉楼”是()。

a、中坚楼b、姐妹楼。

c、天禄楼d、方氏灯楼。

7、开平碉楼按功能分为()。

a、更楼b、众楼。

c、居楼d、水楼。

8、按材料和结构分为()。

a、石楼b、三合土楼。

c、钢筋混凝土楼d、木楼。

9、最早的碉楼()。

a、迎龙楼b、日升楼。

c、坚安楼d、雁平楼。

10、“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的是()。

a、自力村碉楼群b、立园。

c、锦江里碉楼群d、雁平楼。

11、七个抗日烈士牺牲是在()。

a、北楼b、南楼。

c、更楼d、天禄楼。

12、立园的创建人是()。

a、谢维新b、谢维立。

c、谢维明d、谢维笠。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二

1.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最基本的情绪只有四类,即:喜、怒、哀、惧。

(1)注意转移法(改变注意力焦点法,改变环境法)。

(3)也会使我们冲动、懦弱、忧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

6、辨析:情绪表达是个人的问题,与他人无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2)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通人情的做法。(3)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七课品味生活。

1.情趣与兴趣的关系p71。

(1)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2)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前景。

答:很多青少年辨不清情趣的高雅与庸俗,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是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三

教育事业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必须以教育为中心,把教育发摆在首要地位。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摆在首要地位。这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3)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所以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四

style="color:#125b86">一、教学目标:

珍惜国家、集体、他人以及自己的财产。

【能力目标】。

能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难点】。

辨别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总结:主体——出租车司机,乘客王某。客体——钱,患病学生。结果——退钱。这个问题涉及到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公民的合法财产。

举例:

(1)建筑工人在施工场地捡到金元宝,私自带回家;。

(2)小明在路上捡到钱包据为己有;。

(3)小王的父亲是私营业主,年终缴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

(4)某市长受贿310000元,视为家产。

思考: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

总结:

(1)根据所有权的不同,社会上的财产应该归属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2)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1.提问:同学们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呢?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存银行一部分,捐款一部分,买自己想买的,放兜里随时能摸到等。

引导:在你处理这个压岁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对压岁钱行使所有权。压岁钱---占有权;用它买东西—使用权;存银行买国债所获利息—收益权;捐款---处分权。

总结: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重新思考课堂开始的案例:法院为什么判决司机归还王某的钱呢?

回答:司机没有对钱的使用权。

总结汽车—占有权,驾车送人----使用权,驾车经营----收益权,卖掉-----处分权。

环节三:小结和作业。

总结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也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合法财产。

课下思考:如果我们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受到了侵害,那应该怎么办?

五、板书。

六、教学反思。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五

作者:李洪烈作者单位:无简介:本课件供课堂教学使用,在开始画面点击右下角的箭头按扭即可停止音乐,再点击一次此按扭即可进入课件主菜单,注意时间有限,本人只做了第一单元,其他单元有待开发。点击第一单元按扭即可进入课件主体。然后一直点击下一页即可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点击“演示”按扭可动画模拟演示实验,另外还有许多文字按扭在这里不详细说明,大家自己去试吧!当进入原子结构动画演示时,课堂教学已基本完成,点击课堂检测按扭进入检测画面,直接点击选项,然后按提交,即可进行电子评分,对回答较好的同学可以给与鼓励画面(点击“鼓励”按扭),鼓励画面下方的返回按扭可以返回检测画面,另外进入下一页前,请点击“停止背景音乐”按扭,此音乐用来在给学生思考是以便欣赏一边做题。最后进入作业布置,点击提示按扭可以出现动画模拟演示。言毕,说明较长,劳烦了!

相关课件: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六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科研中心初中部关于__学年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思想品德学科实际,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以专题活动课型研究、时政拓展为重点工作,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加强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利用思品课的特点,密切结合时事,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及格率达到97%,教学中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健全学生人格。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邪教”远离“黄、赌、毒。”增强法制观念,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四课内容,让学生懂得笑对挫折,磨砺意志。第二单元共有四课内容,让学生懂得明辨是非,抗拒诱惑。第三单元共有四课内容,慎重行动,承担责任。第四单元共有三课内容,让学生懂得赢得自尊,走向自立。

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共266人,八个班人数均在34人左右,基础不一,差距较大。学生大多数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能力需要培养。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立自强!

五、具体措施:

1、每节课课前5分钟“时事播报”,培养学生关注政治、国事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事实述评的素养。

2、在对案例、故事的分析中注重问题设计的有效和层次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3、利用学生评价方案,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的习惯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4、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回答问题力求规范,声音洪亮。

5、在教学阶段的考核中,培养学生的析题、答题能力,培养他们学会用专业术语答题。

六、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1—2生活难免有挫折3课时;

2—3直面挫折2课时;

3—4让我们更坚强2课时;

5第四课及单元检测2课时;

6—7善辩是非2课时;

7---8第6课2课时;

9---10第七课及期中考试4课时;

11第9课2课时;

12第10课2课时;

13第11课2课时;

14第12课及单元检测2课时;

15第13课2课时;

16第14课2课时;

17第15课及单元检测2课时;

18---20复习期末、考试6课时。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七

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主题。

2、体会坚强内涵。

3、学会赏析名著。

一、导入:老师想采访几位同学,请实话实说:

1、当你遭受困难时,你的父亲是如何对待你的?

2、当你获得成功时,你的父亲又是如何对待你的?

不管父亲用何种方式对待子女的成功和失败,都包含了他的爱,只是教育方式的不同。其实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位父亲的教导,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智者之言。

二、作者简介: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此书是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六月。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二、整体感知。

1、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

第一封:消沉苦闷之时。

第二封:欣喜成功之时。

2、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封: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第二封:提醒儿子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父亲是如何劝慰孩子的?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父亲又希望孩子怎么做?

3、请你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5、用“坚强”一词给两信个各拟一标题。

听《一封家书》。

四、品味语句,体会感情。

如……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摘引自傅雷给儿子的一封信。

读一读,找一找,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些字里行间?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后名著导读部分。

2、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父母。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八

(一)知识目标:了解考试焦虑现象和调节的方法;掌握选择职业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己调节考试焦虑现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考试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升学和考试;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1、重点:考试焦虑现象及其调节;正确的职业观和正确的择业观;。

2、难点:如何有效的调节考试焦虑现象;如何正确的选择职业的问题;。

讨论法、交流法为主、讲授法为附。

从父母或者上辈老人的交流中他们是怎样看待各种不同的职业的?

教师:把讨论的任务分配好,同时分好不同的组。

(一)升学与考试。

1、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的原因?

阅读p136材料,回答小欣为什么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的?

年有过这样的反映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2、有可能产生的焦虑现象有哪些?

3、焦虑现象的影响是好是坏?(讨论)。

认识到一般的焦虑现象是正常的现象,而且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的考试焦虑现象则会影响学业水平的正常发挥,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4、焦虑现象的有效调节。

由学生预习及思考过后讨论回答。最后在书本上划出要点。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是什么?

(二)就业与择业。

1、认识初中毕业后面临的问题。

2、我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途径的认识。

讨论书本p140的填空部分认识职业的多样性。

3、认识选择职业的原则要求、途径是什么?

其中,首要的原则是第一点,;还有自主创业要大力提倡。认识积极的就业观念。

1、考试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

2、考试焦虑现象的表现。

(一)升学与考试。

3、考试焦虑的影响。

一、直面升学与择业。

4、考试焦虑的有效调节。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

1、就业机会多。

(二)就业与择业2、选择职业的要求、途径。

3、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的要求。

xxx。

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人才的含义、标准和分类;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径等;人生的有意义的追求;。

(二)能力目标:

认识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径,明确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崃哦界人才的标准和含义、成才的有效途径;人生意义的实现等;。

2、难点:认识人才的标准、人生意义的实现有什么要求等;。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手段:

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

五、教学过程: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

阅读书本p142材料回答问题,认识马克思讲的道理?学生可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

1、认识为什么要成才?

(1)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国家的需要。

(2)从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从个人的角度看:实现人生价值,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2、什么人才?了解人才的分类、含义、标准等。

在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几句话。

3、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求是什么?

(1)影响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1、人生有价值的追求有哪些?

2、为什么是有价值的?

3、关于追求学习:

(1)为什么要追求学习?

(2)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们要如何学习、启示要求?

4、关于追求创造:

(1)为什么要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如何创新(见p88最后第二段的说明)。

(3)创新对青少年的要求启示是什么?

5、关于奉献:

(1)奉献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2)为什么要奉献?(意义本质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奉献?(启示、要求)。

6、总之,不懈追求,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板书设计:

1、为什么要成才?

2、什么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无止境。

1、有意义的追求有哪些?

2、关于追求学习、奉献、创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体学习(略)。

3、不懈追求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九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自觉向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奋斗精神。

2、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行和必要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难点:解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愚公移山》寓言故事,设计问题:这则寓言故事赞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导入新课题: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二、新课探究学习。

(一)代代相传的精神。

活动一:展示本课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0----122页,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艰苦奋斗精神。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精神,从古代到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艰苦奋斗得到了发扬光大。

2、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不同时期中有那些具体表现。

(1)古代:愚公移山、大禹精神等。

(2)战争年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3)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哪些目标没有完成呢?

(多媒体显示)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活动二:关于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有这样的两种观点。(讨论)。

设问: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

(多媒体显示观点内容)。

(二)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活动三探讨两代“铁人”精神的内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3页,王启民的事迹。

提出问题:从两代铁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发言,老师点拨。

学生思考并发言,老师点拨。

活动五自我反思。

1、说一说:在青少年中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

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加以举例分析,老师点拨。

2、我们应该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老师点拨。

课后小结。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从现在开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要努力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开拓创新的能力。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

知识目的:识记消费的基本类型,贷款消费的含义及适用情况;理解我们的日常消费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的:深化对消费的认识,提高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从生活中归纳出经济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的消费水平的现状以及变化。

二.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贷款消费与传统的消费方式相比,是不是一种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方式。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贷款消费存在的背景(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常州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dv)。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常州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dv)导入(包括火爆的常州市场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新课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与消费息息相关,请同学们从身边的事看起,看看我们都有哪些消费行为,哪些消费现象。

生:围绕日常消费行为举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日常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现象,有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些消费现象以及消费行为分分类,请同学们结合课文p21—p22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我们刚刚所例举的现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生:根据课文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在同学们分类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行有选择的指导)。

师:在我们的消费中,有两种比较时髦的消费方式,分别是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贷款消费。请看课文p21漫画,请问,在生活中,你会采用哪一种消费方式,并说明理由。

生:在已经课前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小辩论。时间控制为8—10分钟。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贷款消费都有其使用的前提,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是我们采用不同消费方式的原则。

师:(课堂活动)消费现象纷繁复杂,消费水平也参差不齐,同学们的消费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我这里有一个你心仪已久的mp3,你会选择买还是不买?为什么?在买与不买中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根据这个课堂活动,引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1)收入水平,包括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这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物价水平;(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并指出在不同类型的商品消费中这些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因素。

师:在讲到消费水平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个名词:恩格尔系数。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与我们的消费存在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内容:

(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答:1857年,世界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答: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2)国际上关于恩格尔系数的统一规定:

答: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师:解放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估计可能要达到80%--90%。歌剧《白毛女》中有这样一段:杨白劳出外躲债七天(有歌词为证:“漫天风雪一片白,躲债七天回家来”),却把二斤白面总带在身上。杨白劳唱道:“卖豆腐挣下了几个钱,集上称回了二斤面,怕叫东家看见了,揣在怀里四五天。”如此珍惜二斤面,说明杨白劳家真是太穷了。解放后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情况有所好转,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居高不下的。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只属于勉强温饱,农村居民则仍属于绝对贫困。然而到1995年,这个比值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50%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8.6%。更大的变化,出现在1995年以后的这短短的六七年。到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至47.8%,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则降至37.9%!到2004年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更下降至37.7%和47.2%。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巨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能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这种巨变。谁谁家买新房了,谁谁家买汽车了,谁谁家孩子自费出国留学了,谁谁家两口子到哪儿旅游去了。这样的消息,在十几年前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新闻,如今在许多地方都已是身边的家常话题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那时,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会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将不断提高。

3.课堂练习:

单项:1、近年来,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假日经济火爆。这主要是因为()。

a、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b、家庭收入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

c、我国旅游业服务水平提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d、消费者有一种从众心理。

2.信贷消费在江苏火热,与江苏居民收入水平和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抱有信心有关。2007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100元、无锡和常州约为14400元。材料说明,信贷消费在江苏火热()。

a.主要由居民的消费信心决定b.主要由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c.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d.主要由物价水平决定。

不定项选择:3.居民生活消费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等b.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c.消费品价格d.过去和现实的收入、未来的收入与支出。

论述题:材料一: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收入情况。

表1。

1:

表2:

材料二:由于食品价格上涨,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达2710元,增长12.1%,比2003年高7个多百分点。据测算,受粮食、油、肉、禽、蛋、鱼、鲜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购买这7类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户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类支出的10.2%,给低收入户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1、表2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表1和表2有什么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二,分析2004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为什么均有所上升?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一

一、面对生命的思索。

1、不同的人对生命的体验及感悟是不同的。

2、生命让人留恋,让我们善待生命。

(1)、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2)、善待他人的生命。

(3)、如何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高低。

要看他对生命的态度,对自我生命的意识和珍视他人生命的情感。

3、生命有长短,价值有差异。

人生的意义在于:既实现个人幸福,又为社会尽到责任,做出贡献,成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1)、造福于人,幸福自身。

(2)、美好生命的表现:个人生活幸福美满;对社会履行责任,做出贡献。

第9课时教学设计。

二、实现人生的意义。

1、从日常点滴做起,实现人生意义。

(1)、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生命价值。

(2)、服务他人、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2、青少年学生要从现在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

(1)、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创造人生价值。

(2)、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能力目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厉行法治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政府的作用、依法行政的要求,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本框由“法治政府”和“厉行法治”两目组成。通过阐述政府的作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提出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三、学情分析。

经过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坚持依宪治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行政机关等内容,学生对本课内容会感到熟悉。本课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性思考,对建设法治中国进一步理解。

四、教学过程。

任务1: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反馈指导:

[阅读教材]第50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

(1)遇到这些情况,我们找谁解决?

(2)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各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

任务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反馈指导:

[观看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

(或阅读文字资料)“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2018年3月17日,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抚按宪法、紧握右拳,庄严宣誓。随后,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当选的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分别进行宪法宣誓,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进行了集体宣誓。

[请你思考]: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

[小结]。

宪法宣誓既是对宪法的维护,也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福利。

任务3:如何理解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

反馈指导:

[阅读材料]。

材料1:201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各省级政府普遍设立政府法律顾问,全国共有8000余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设立了公职律师,公职律师队伍发展到2.4万人,发挥了为依法决策守门把关的重要作用。

材料2:明明有户口簿、低保证,却被要求开具家庭关系、低收入证明;办理离婚需要提交自己是正常人的证明……“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成为群众和企业办事中的烦心问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进行梳理,逐项提出取消或保留的建议;对自行设定的证明事项,最迟要于2018年年底前取消。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

[小结]。

(1)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任务4: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是什么?

[观察漫画]。

(注:图一上文字为“政府信息公告栏”)。

[思考并交流]: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是什么?

[小结]。

(1)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任务5:如何厉行法治?

反馈指导: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解郑州等地区对公共场所吸烟的相关规定。

阅读资料:

2017年5月2日,郑州的杨医生因在电梯内劝阻段某吸烟,两人发生争执。十多分钟后,69岁的段某突发心脏病死亡。老人家属随即起诉至法院,要求杨医生赔偿40万余元。

2017年9月4日,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决杨医生向死者家属补偿1.5万元。死者家属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郑州市中院。郑州市中院经审理查明:老人有心脏病史。根据监控视频显示内容,杨某与老人接触时长不足5分钟。事件发生过程中,老人情绪较为激动,杨某情绪比较冷静、克制;二人只有语言交流,无肢体冲突。

2018年1月,郑州市中院二审公开宣判,杨医生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法院撤销要求杨医生补偿死者家属1.5万元的民事判决,驳回死者家属的诉讼请求。

(1)你认同二审宣判结果吗?为什么?

(2)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结]。

(1)案例中杨医生对电梯内吸烟予以劝阻合法正当,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有利于引导公众共同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2)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3)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总结: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人民不仅是民主法治的直接受益者,更应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有力的推动者。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需要你我共同的担当。

五、板书设计。

1.法治政府。

(1)政府的作用。

(2)我国政府的宗旨。

(3)法治政府的含义。

(4)依法行政的含义及核心。

(5)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2.厉行法治。

(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2)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4)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三

(学生对照知识体系,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

难点: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故事:周迅树立理想的故事。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理想对人生有什么意义?

揭题:理想非常重要,必须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又应该怎样实现它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畅谈理想。

首先由第一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理想的含义。

小组代表做小记者,进行焦点访谈“我的理想”。(小组代表随机采访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全班同学现场填写剪纸“理想果实”。)。

小组代表在同学们的回答基础上归纳出理想的含义并指出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

老师上台点评。

第二板块:树立理想。

第二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理想的作用。

小组代表请杨老师讲述考研的故事。

小组代表提问同学:

1.在确定考研的目标之前,老师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2.在确立了考研的目标后,老师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欣诗明理:流沙河的《理想》(课件展示视频)。

提问:理想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作用?

小组代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理想的作用: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动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使我们在不断产生的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老师上台点评。

第三板块:完善理想。

第三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阅读教材柏惠、韩澎、宋哲三人的事例。

小组代表提问:你认为他们的理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让大家小组讨论1分钟)。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到理想实现的因素很复杂,有些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有些属于个人自身条件的限制。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必须全面分析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展示杨振宁的故事。提问:

(1)如果他不改变最初的理想,结果可能会怎样?

小组代表总结:如果杨振宁不根据现实调整最初的理想,就不会成功。说明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推动理想的实现。

老师上台点评过渡。

第四板块:实现理想。

第四小组代表汇报:如何实现理想。

阅读课外故事杨澜成功的秘诀。

小组代表提问;杨澜的成功对于你树立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什么启示?

小组代表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要实现理想,首先是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具体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就是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在某一阶段找不到目标而迷失方向;这个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以便我们在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追求,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些什么,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对自己未来有怎样的影响。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不屈不挠的努力下去,理想就不会仅仅是美好的愿望。

(课件展示)漫画《原来这下面没有水》。

提问:这幅漫画给了你什么启示?得出结论: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小组代表做总结:如何实现理想。

教师对四个小组的汇报做出评价,请同学们在“理想果实”的剪纸上填写今后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将填写好的“理想果实”贴到黑板上的大“理想树”剪纸上去。请同学们保留这棵理想树与你一起成长。

欣赏《理想相册》并做课堂总结,共同回顾本课的内容。

教师寄语: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开拓一片新的蓝天,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愿同学们放飞青春的理想,收获明天的希望!

课后作业:出一期以理想与现实为主题的的黑板报。

放歌《我的未来不是梦》,结束本课。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四

style="color:#125b86">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探究或者上网查找资料,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通过讨论与分享,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引导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联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加深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了解生命个体间的相互依赖性,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教学准备:

1,向学生提出要求,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做法,拟订组织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案.

2,分好4人小组,选定组长,每组选好自己的课题,调查记录表提前交给小组长,要求学生做好查找资料的记录.

3、教师课前根据以下方面查找周边环境状况的新闻报道.

教学方法。

小调查,查找资料,小组研讨,撰写调查报告.讲解。

教学过程。

调查导入。

承接上节课的课后主题调查引入.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探究,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通过讨论与分享,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引导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联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师:请同学们拿出用你们辛勤劳动换来的"主题调查报告",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调查成果吧.

活动一:学生交流分享调查成果.

1.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查找以下资料.(每组一个题目):。

查找我国动植物的物种及其生存状况.

(2)查找你所知道的已经消失的珍稀动植物,了解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消失的。

(3)人类随心所欲支配大自然,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

(4)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

2.查找完资料后,分组进行讨论,填写调查记录.(时间如不够,可由学生课后完成此项内容)。

第一小组:。

我组调查的是:。

我国物种大概有种.

它们的生存状况:。

对我国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我感到欣慰的是:。

对我国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我感到忧虑的是:。

我为什么会感到忧虑:。

第二小组:。

我组调查的是:。

我所知道的已经消失的珍稀动植物是:。

我知道它们消失的原因是:。

为保护我国的珍贵动植物和濒危动植物,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珍稀动植物的消失,引起我的反思是:。

第三小组:。

我组调查的是:。

人类随心所欲支配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这些严重后果,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

我的活动心得:。

第四小组:。

我组调查的是:。

我讲述的故事是:。

从我的故事中我体会到:。

(如当地没有上网条件,可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当地的图书馆查阅资料.)。

……。

学生自由发言.

演示图片:洪水泛滥,沙尘暴,环境污染等.

提问:在你的周围,你是否也感觉到了类似的惩罚请举例谈谈.

师:大家的调查都很有价值,其中包括我们周围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动植物生存状况,水资源状况,大气状况等等.同学们对自己的调查有的感到欣慰,有的感到忧虑,那么到底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总体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展示)。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社会环境综合分析)。

1.社会新闻追踪。

教师课前根据以下方面查找周边环境状况的新闻报道.(关于厦门或同安的环境状况或者可以让学生去做调查展示)。

物种情况:。

资源情况:。

大气情况:。

……。

师:同学们,看了以上的几组新闻调查以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呢现在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2.生命的金字塔。

活动目的:通过回答主题调查后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问题.

师:请大家回答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

1,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有哪些濒临灭绝。

2,植被的破坏对动物有什么样的影响。

3,动植物的不断消失对人类有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请大家将人类,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植物的关系按照生存的从属性自下而上地排列一下.

生命的金字塔:。

人类。

肉食动物。

草食动物。

植物。

学生回答:(略).

师:保护环境,善待生命,与自然和睦相处,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树立的对大自然,对自己的基本态度.

活动三:阅读与感悟。

1.人类的好朋友——海豚。

师:已经有很多的动植物在不断地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了,其中有很多是同学们熟识的可爱的动物.现在让我们来阅读一篇短文《人类的好朋友——海豚》,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第7页,快速阅读,回答文后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师:有很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人类对他们并不友好,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人类如果把自己的好朋友都消灭了,最后也只能走向灭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2.是登顶,还是征服。

活动目的:加深体会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懂得善待大自然.

多媒体展示资料:为纪念人类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韩联合登山队于2003年5月21日中午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央电视台直播了此次攀登珠峰的全过程.

在直播的过程中,有一位昆明观众打电话说:"云南有一座山至今还没有被人类征服,希望登山队去征服这座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刘健宏马上说:"不是征服,我们不能用征服这个词."站在6千多米高处的本次登山活动的队长王勇峰也说:"不是征服,而是与山和平相处."在与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新登上了全世界所有八千米以上的山峰后,王勇峰对待高山的态度,平和得就像对待一个朋友.

师:同学们,这里的"登顶"是否意味着"征服"。

学生回答:(略).

师:人类到底能不能"征服"大自然。

学生回答:(略).

师:到底怎样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后,课外写一篇小文章,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下一节课大家相互交流分享.

活动四:我思我悟:"如何解决人类与大自然的冲突"。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点拨: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基本结论:(板书)。

二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1、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2、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课堂小结。

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在现代.物种大规模灭绝等生态灾难,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我们知道,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量,从而实现自己的需要.因此,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否则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同学们,我们都生存在地球上,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有责任要尊重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善待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与大自和谐共处.

课后作业:我学我用。

阳光行动:"我怎样做地球的好孩子"(要求学生仔细思考后,写在作业本上.)。

反馈: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五

(一)知识目标: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xx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系。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以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达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变教师的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加强历史知识的综合复习,着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直面中考,争取优异成绩。

二、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1.作好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真正从心中了解历史学科在中考中的地位,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

2.搞好常规教学,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搞好教研工作,继续进行“课前要预习、课后无作业、内容当堂清”的课题研究。

三、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简析:

历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公民素质课程,它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原则,重点突出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历史结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学期学习九年级下学期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的内容,同时得复习七年级、八年级的所有内容,为中考作准备。

学生虽然对历史学科感兴趣,但是心里仍存有副科不重要的想法,不愿意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愿意花时间进行背诵,只是利用课堂学习一点,使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理解能力不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对于材料分析题,不会抓住重点去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致使问题回答准确率不高,更有部分学生基本只做选择题,不做材料题。

四、教学总体设想、具体措施:

1、作好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真正了解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地位,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真正学进去。

3、认真落实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的要求,尤其是在备课的“透”、讲课“活”、作业“精”上下功夫,使每一节课有所收获。课课都精彩。强化集体备课意识,并且落实到实处,真正成为集体备课的的结晶。要确定考点、重点、难点,明确能力增长点,明确思维障碍点。

4、加强与同一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对此,我们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时刻掌握着每个学生的状况,并且及时的对症下药,争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5、积极推进教师业务学习,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内容钻研教材,领会课标的内容,多阅读与专业书籍,深入挖掘教材,将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熟记于心使之贯彻在教学之中。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七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难点。

2、难点: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理想的含义是什么?

一位同学朗诵《理想》一诗——。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1、查词典明确理想的含义……。

2、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也即你的个人理想是什么)?(同学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3、你向往怎样的社会生活——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同学辩论,小组代表回答)。

[答: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参见课p110归纳总结。

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并不完全一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

【活动探究一】:前人梦想。

展示资料: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教师归纳: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为摆脱剥削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渝。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恩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轮廓。

2、我们的最高理想。

【活动探究二】:畅想未来。

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

教师概括: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过渡语:现在一些人认为,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理想?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信念?历史是这样的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一起感悟吧。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国遭受无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如何救人民于水火?李大钊、陈潭秋等革命先烈就是这方面的真实写照。

师总结:无数先烈与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好的武器,探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过程。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就是一个过程。在不同时期,我们又有为实现最高理想的具体理想。

【活动探究三】立足今天。

展示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的图片和开国大典的图片。

提问: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是什么?

师概括: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人们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展示三张贫困人民生活的图片。

提问:20世纪中叶—21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师概括:20世纪中叶—21世纪中叶。

人们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想一想: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否完成?

师概括: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4、、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学生讨论: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展示:

师总结: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进行奋斗的精神动力,在那个时候,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今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同绘小康蓝图。

【活动探究四】描绘蓝图。

1、历史性的跨越。

过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展示图表、材料: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师总结:说明我们的小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全面。所以说,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过度:在实现小康目标之后,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部分质变的阶段。

学生参考教材,小组共同完成下列图表,教师补充:

小康含义小康类型实现时间提出时间表现状况。

4、全面小康蓝图(或你心目中的小康)是怎样的?

在本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师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的丰富和发展,是切实可行的。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是社会主义制度新的伟大胜利。

展示祖国新貌的一组图片,在《走进新时代》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结束语:美好理想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祖国建设的栋梁,我们应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和热血。

【知识小结】。

(讨论)美好的理想如何才能变成现实?

美好的社会理想如何才能变成现实——。

美好的个人理想如何才能变成现实——。

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汇总18篇)篇十八

奋斗成就未来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教法:讲授、讨论结合法。

小黑板、录音机。

1、学生准备:收集当今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典型事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与伟大实践关系的认识水平,准确理解当代学生与艰苦奋斗的关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立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2、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毅力。

3、知识:知道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优良传统不能丢。

教学内容和过程:

环节一: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播放歌曲《南泥湾》)。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艰苦奋斗的精神。

环节二:共同讨论:为什么说理想的实现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生:(1)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

(2)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

(导生举例证明后,理论说明)。

学生:(1)举例。

(2)p121最后段。

学生:对于我们,优良传统不能丢。

环节三:优良传统不能丢。

老师:为什么?(导生思考艰苦奋斗、国家、青少年以及伟大共同理想的实现有何关系)。

学生: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学生: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对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现阶段,实现共同理想的近个世纪正是我们年富力强;为国效力的最佳人生阶段,宏伟蓝图应由我们青年人来实现。

学生: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老师: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我们要实现个人理想,承担起历史责任,就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自觉磨炼自已,才能逐步把自已造就成能担负重任的人。

在学习上要做到:

在生活上要做到:

今后在工作上要做到:

(导生分组讨论,并作答)。

学生: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和贪图享受,从而在生活中培养起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播放《大生产》之歌)。

1、导生快速复习本课内容,说出自已的所得和体会。

2、老师:强调本课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以更高热情投入到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

课堂检测:(略)。

布置作业:(略)。

相关范文推荐

    水浒传景阳冈读后感(优质16篇)

    写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过程中思想和情感的释放,也是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进行共鸣和交流的机会。以下是一些读者对书籍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和总结,值得一读。在假期中,我读了一

    教育机构圣诞节活动策划方案(专业21篇)

    策划方案是指在特定目标和资源条件下,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任务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的一种方案。策划方案的范文都是经过精心编辑和整理的,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示和

    寒假语文培训心得体会(优秀14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自身学习和成长的一种总结和概括。继续阅读下面这些精彩的培训心得体会,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期两天的培训真

    幼儿园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演练(精选14篇)

    应急预案需要充分考虑各类潜在风险和危害,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下是一些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和经验分享,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为扎实做好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返

    环卫工人个人年终述职工作总结(专业12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工作的总结和回顾,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改进。【部门名称】一月份工作总结--创新思维,引领未来!20xx年我站在上级领导的扶持与指导下,

    销售月度工作计划表(汇总19篇)

    销售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跟踪和监控,对销售进展和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销售工作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使用。一、加强业管工

    巡察组动员会上的讲话(通用17篇)

    通过阅读演讲稿范文,可以了解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演讲稿,丰富自己的演讲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关于巡察工作抓什么、怎

    大学社团组织活动策划案例(实用24篇)

    活动策划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目标人群的关注和参与。在活动策划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了解你我,从这里开始”二、【

    小学二年级教学计划苏教版(实用19篇)

    教学计划应该遵循教学原则,包括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帮助教师客观评

    代理办理户口委托书(优质20篇)

    代理是一种授权行为,通过委托他人处理事务,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代理是指授权他人代替自己进行某项事务的行为。代理可以作为一种策略,用来增加效率和减轻负担。作为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