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雨中梧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

规划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让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和能力。规划计划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都非常重要,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一些规划计划案例,一起来学习吧。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一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深化调整,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因此,统筹谋划我县卫生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抓住重点,立足发展,确保我县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下,经过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平均期望寿命69岁,婴儿死亡率为2682‰,新生儿死亡率为11.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3.79%,孕产妇死亡率为154.76/十万人。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0.26‰,初步达到“十五”计划规定的目标,有的已提前完成。

2、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到20,全县拥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县级5个,乡镇12个;有卫生工作人员3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0.087人;开设病床305张,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0.082张;全县有合格村卫生室所,村医,私立医院1家,个诊所27家,初步健全了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3、群众的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全县卫生机构净增固定资产价值555万元,五年来,新增房屋建筑物面积11455平方米,总投资元,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县疾控中心实验大楼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还陆续添置了血液净化系统,五官设备,呼吸镇痛装置等先进医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我县的就医条件和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入。全县有12个乡镇卫生院,其中2个中心卫生院,截止年底,已有3个,医疗卫生单位相继新建了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新增医疗用房面积2850平方米,总投资196万元,预计年将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政建任务。

五年来,全县共完成农村改水受益人口万人,完成农村改厕处,改厕普及率达%。乡镇卫生院一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工作。逐步推进,进展顺利,预计“十一五”期间%的乡镇卫生院将达到“三配套”目标。

5、积极预防工作得到的落实,全县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传染基本得到控制。2004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发病为209.23/十万,低于全市平均发病水平。全县以乡镇为单位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全县基本消失了丝虫病,连续多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十多年无自喉病例,“九亿农民健康活动”已启动,城镇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60%以上。

6、卫生执法监督建设得到加强。

我县自8月组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以来,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全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项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效果明显。一是积极派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监督业务培训,全县卫生监督队伍的法律、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二是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和上级的总体部署,采取经常性卫生监督与专项卫生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把卫生监督的各项业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对医疗市场的依法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四是对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化妆品卫生、职业卫生、生物制品等进行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7、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实加强全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卫生局党组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通过抓理论学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风的根本好转。行业作风建设在县纠风办、监察局的指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在全县开展了卫生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群众对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满意率达84%,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也在不断的解决,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正逐步展现。

8、加强医疗业务管理。2004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年业务收入1394万元,比去年增长303万元,其中县级机构861万元,同比增长147万元,乡镇卫生院533万元,同比增长56万元。县医院围绕“科技是先导,管理是保证”的指导思想,加快医院硬件建设,大力推进医疗资源重组,,全面提升了服务质量,传染科项目正按预期目标进行。中医院继续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益;全县12个乡镇均坚持以预防保健工作为龙头,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改革为动力,以满足广大群众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为目的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较大进展。

9、中医药事业进一步振兴。

县中医院有中医药人员40人,中医床位25张;县医院和多数卫生院都设立了中医科和中药房。中医机构的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医特点与优势正逐步体现。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发展保障,极大地改善了我县人民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动了卫生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疾病结构的变化、医学摸式的转化以及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县卫生事业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医院的设施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太合理,急救能力仍需提高。

(二)卫生人才严重缺乏,乡镇和村级的卫生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三)卫生投入的水平与卫生发展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补偿机制尚未理顺,有效落实国家卫生经济政策的难度较大。

(四)“乡村一体化管理”进展缓慢,医疗机构缺乏创新意识,医疗服务竞争力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管理力度不大,部分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五)一些单位对上级指示贯彻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卫生院对村医的管理力度不够。

(六)防病治病任务仍十分繁重。

首先,一些急性传染病虽得到基本但防治工作稍有松懈,某些传染病仍有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同时,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存在有蔓延之势。其次,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问题都将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也将呈上升趋势。这些都说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必须高度重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把握好以下原则:

1、发展卫生事业与调整和优化结构相结合,注重质量和效益。我县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县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县医疗卫生设施与政府《“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从横向上看,应注重城镇和农村卫生机构功能的发挥;从纵向上看,应注重医院特色专科建设,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扩大总量的同时,要注重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多地吸引、应用、开拓现代医学科技在果和管理技术,依靠科技进一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两大战略重点的落实,县、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急需下大力气,以逐步缩小差距。因此,必须因此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发展。

3、坚持廉政建议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发展目标。

1、进一步完善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包括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网络为主的三大卫生体系,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消灭或控制对公共卫生问题有危害的主要疾病。

3、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存时间。

4、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科教兴医战略。

5、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全民抗疾病风险能力。

6、加强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2、防预保健与疾病控制,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控制疾病的传播流行,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一是落实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到2010年,妇幼保健工作要达到以下指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在90%以上,系统管理率在70%以上,住院分娩率在50%以上,新法接生率在90%以上,高危孕产妇筛查率达30%以上,管理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产后防视访视率达8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0/十万以内;儿童保健工作目标分别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0‰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4%以内,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在70%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在50%以上;二是继续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和疾病控制力度。到2010年儿童计划免疫以村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0/十万以内;三是加强对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治疗;四是继续抓好疟疾,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防治;五是开展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和监测防治工作。

4、医疗急救,加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完成医疗急救中心120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完善抢救设备,加强急救人才培养,修订和完善各项抢救工作的流程与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农村卫生。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在以前在全县推行,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强乡村一体管理体制,减轻农村居民负担,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6、社会卫生,依据《国家卫生区域标准》要求,“十一五”期间要掀起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高潮,到2010年底,全县要有五分之一的行政村达到“文明卫生村”标准;2010年农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新增受益人口万人;2010年农村改厕达标率达到%,农村改炉改灶达标率达%,城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以上,农村达%以上。

7、无偿献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临床输血规范》,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弘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大力开展节约用血、科学合理用血、自身输血、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大力开展成份输血,五年内成份输血使用率要达到%以上。

8、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村居民以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健覆盖率25%以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单项保偿制度覆盖率%以上。

9、中医药事业。到2010年,50%的村卫生室能开展中医疗诊疗活动,乡镇卫生院有90%的能开中医门诊,县中医院和县医院的中医人数有所增加,中医药医疗水平有明显提高。

10、人才培养:“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名技术骨干;县乡卫生技术人员大专文化程度达85%以上,本科文化程度达25%以上,村医80%以上达到相当于中专文化水平。

11、到2010年,全县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增加到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现在的0.087人提高到人。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争取加强投入力度,改善服务条件。

(1)争取中央、省、市对卫生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并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保健网。改善人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使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农村卫生事业作为一项社会基础性工程,政府应通过完善的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切实把必需的工作经费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予以足额划拨。

(3)要动员全社会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探讨利用其他领域资金发展卫生事业的新路子。

3、动员全社会参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响应“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并认真组织实施,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知识的普及率、知晓率。教育每个公民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消费,推广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镇、文明村活动。

4、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及卫生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准入制度和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力度,净化医疗市场。加强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促进公共卫生秩序的改善,保证食品、生活饮用水、生物制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卫生。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5、加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十一五期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加强与防治艾滋病各委员单位的协调配合,严格按照《昭通市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五项工程”实施意见》及《盐津县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0年)》和《盐津县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及四项艾滋病防治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措施,控制艾滋病在我县的扩散蔓延。

6、以结核病为重点,切实加强鼠疫、霍乱、疟疾、菌痢、病肝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项目,加强双向管理、双向转诊及督导工作,切实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及上级有关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二是抓好鼠疫、霍乱、疟疾、菌痢、病肝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克服松劲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加强督导,严防工作走过场和敷衍了事;四是抓好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它卫生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五是化强疫情报告和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疫情漏报自查制度和疫情漏报、瞒报、缓报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传染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7、以实施第二轮“降消”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一是认真总结过去,全面贯彻“一法两纲”精神,组织实施好第二轮“降消”项目;二是做好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安排,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督导和检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甘心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地抓好项目工作的落实,把项目工作抓出成效;三是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强化孕产妇系统和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转诊与护送;四是进一步巩固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络,强化各级医护人员和保健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8、加大人才培养。

要求各医疗机构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观。把人才优势当作重要竞争优势,紧紧围绕培训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这个三个环节,加强卫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医疗机构要有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和用人计划,要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人才培养发展基金,要选拔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要注重培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9、加强药品监管力度,降低药品采购成本。

近年来,药价虚高的问题社会反响非常强烈。今后,卫生局将加大对医疗机构药品进销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进药渠道,坚决制止医疗机构在药品进销活动中收受回扣和开单提成现象。县医院、中医院临床用药要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采取跟省标的办法采购,跟标采购药品的品种必须占医保用药目录的80%以上,且必须是在中标药品经营企业采购;其它医疗机构的进药渠道必须报卫生局备案。不执行招标采购或进药渠道不报卫生局备案的医疗机构,卫生局将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对收受回扣和开单提成现象要严肃查处,并追究领导责任。

10.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保障工人合法的健康权益。

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增强企业法人卫生法律意识,促进盐津经济健康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摸清全县基本情况,二是继续完善各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所涉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工作,三是开展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法规培训,四是与相关部门配合,力争组织开展对全县厂矿工人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11、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树立紧急救治的重要观念,认真抓好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健全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增强责任心,克服厌战情绪和松劲麻痹思想;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使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三是开展培训演练,使全体医务人员全面掌握、熟练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做好应急物资、药品的储备,以便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五是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到处置及时,措施得当,控制有效。

12、以管理体制为重点,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十一五”期间,要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益。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改革:

(2).继续巩固住院费用清单、收费价格公示制度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13、切实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增强网底服务功能。

(1)为切实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保障农村群众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每年将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组织开展乡医生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培训,到2010年,乡村医生培训率达98%以上。

(2)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础调研与宣传动员,乡村一体化管理率争取提前完成市局下达指标,“新农合”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开展。

14、以开展“先教”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

“十一五”期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要求全体卫生工作人员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始终以人民群众放心满意为最高准则。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制度,提高服务优势,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和药品招标有关规定,坚持医疗、检查等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公开,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吃、拿、卡、要、高收费、乱收费以及医生个人利用职务之便自购自销药品等不良行为和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单位要自查自纠,抓出实效,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努力打造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对累教不改,累禁不止的单位或个人,卫生局将立案进行调查处理。

15、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内部审计制度。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卫生局将对17个卫生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一次财会法规及相关业务培训,强化财会人员法律意识和监管意识,提高业务技能;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要严格进行成本核算,完善分配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职务犯罪,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贯彻审计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今后,卫生局将重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内部审计,审计内容包括主要包括财务综合管理、药品采购、劳务分配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

二oo五年四月十二日。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二

【导语】本站的会员“请勿忘我”为你整理了“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xx年至20xx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学校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精神,规划学校的未来五年工作,现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拟定xx县xx中学20xx—20xx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认真贯彻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校教育。

教学。

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抓住机遇,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积极筹措经费,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穿衣”,提升学校形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10—15万元)。

2、抓装普九提高”工作机遇,建设好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满足学生上实验课的需要(15—20万元)。

3、整治学生运动场,保证师生课余活动顺利开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5000——8000元)。

4、更换教师住宿楼电线,整治好学校房盖,为师生生活排忧解难(5—8万元)。

5、更新学生课桌300—500套,改善学生学习条件(4—6万元)。

6、筹建单身职工宿舍10—15套,改善和满足教职工住房条件(25—30万元)。

7、加强行政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勤政廉洁、务实求真”的干部教师队伍。

8、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10—20名(语、数、外各科2—4名,其余学科1—2名),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发展储备人才。

9、学校规模保持在1200人左右,创建“县级初中示范学校”。

10、探索乡镇中学走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新路子,尽最大努力争取办成职业中学,为农村和地方建设培养适用人才。

11、力争德育工作方面在乡镇中学中办出特色,完成市级或县级德育工作科研课题,走科研办学兴校之路。

12、花大力气,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力争教学质量和督导综合评估进入全县同类学校前列,将我校办成垫江南部的名校。

13、努力改善教职工福利,创设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力争职工福利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

1、关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建设好干部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艰巨而漫长的工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各项工作能否实现的保证。

2、用科学发展统领并指导学校工作,是工作的难点,需要深入学习、引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重点抓好“科研兴校”工作。

3、改善办学条件需要的经费,一方面要大力挖掘内部潜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策和上级补助。

4、创设乡镇中学走职业教育办学之路,要依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内部因素,关键是抓住机遇、自身建设工作。

5、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以质量取胜,用满意的质量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最艰巨、最复杂的一项工程。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三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综合实践课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加强对新课程的校本研究,积极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有学校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建立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强学科教研,使中考和高考成绩位于同类校前茅。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个性发展并形成特色,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发展,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3、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全面提升师资水平来自本网-,仅供学习,请注明出处。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四

为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适应我区畜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转型期尽快完成,加快我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惠农政策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以强化防疫、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为手段,以政策支持、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提升我区养殖业综合水平,推进我区由养殖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迈进。

(二)、目标:

1、总体目标:到年,使我区猪、牛、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30万头、6万头、35万只和3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48万头、3.5万头、50万只和600万只;全年肉蛋总产达到6.8万吨,畜牧业产值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2、技术目标:

三元杂交猪推广率达到90%以上,山羊改良率达85%以上,黄牛改良率达100%,家禽实现土洋结合,土种占20%,引进品种占80%。

禽疫病强制免疫率100%,产地检疫率100%,畜产品检验率100%。

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申报4个以上无公害品牌。

3、年度目标:

表一单位:头、只、吨。

项目年度。

2008。

2008。

2010。

备注。

存栏。

22。

24。

26。

28。

30。

出栏。

35.2。

38.4。

41.6。

44.8。

48。

存栏。

4

4.5。

5

5.5。

6

出栏。

2

2.25。

2.5。

2.75。

3

存栏。

22。

25。

28。

32。

35。

出栏。

34。

39。

44。

50。

55。

存栏。

200。

230。

260。

280。

300。

出栏。

200。

460。

520。

560。

600。

存栏。

15。

13。

12。

11。

10。

出栏。

7

6

5

5

5

肉蛋总产。

5.2。

5.6。

6

6.4。

6.8。

4、行业目标。

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存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300户以上、500只以上的规模养禽户300户以上,着力培育万头猪场和6万只养禽场等大型养殖场,力争得到国家产业资金的扶持,实现养殖场和市场直供连接。

建立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基地,按照《xx区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方案》的要求,到基地建设要初具规模,2010年全面建成。

以畜牧局为牵头单位,成立养猪、养牛、养羊、养禽四大产业协会,到20初要实现协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使全区养殖业同一步调发展,强化养殖业与市场的衔接,增加养殖效益。

建设2-3个畜禽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扩大本地产品的市场号召力,放开畜产品流通市场,特别是生猪交易市场,防止人为操作畜产品价格,杜绝坑农事件的发生。

到2007年底,基本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培养和使用一批素质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到2010年,畜牧兽医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全面完善并能高效运转。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落实中央一号、省委8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要加强领导,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把发展畜牧业放在日常工作的主要日程中,甚至可以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特事来特办。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的生产特点,认真制定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认真实施。

2、切实执行“政企”、“技企”联系制度。

“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是政府和业务部门与规模养殖户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养殖户解决生产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执行好本制度,可以使广大规模养殖户免除许多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扩大生产。因此,要制定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以便政府对联系人员进行监督和评比表彰。

3、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制定切合实际、能够广泛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减免畜产品生产、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服务。

4、狠抓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这是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应对全国大中城市市场准入制度必须采取的措施,也是提高畜产品质量,保障畜产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十五”期间的基地建设我们已经作了一些工作,制订了规划和标准,今后关键在落实、在建设上。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将养殖小区建设同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大对养殖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激发基地建设的活力;积极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制订扶持优惠政策,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抓好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点建设,启动养殖小区挂牌制度,推动全区标准化养殖小区上台阶、上水平。

5、产品质量的一项花钱少、效益高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振奋精神,提高素质,强化服务,加强管理,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大力推广牛羊猪三元杂交生产和增产增效综合配套技术,不断提高畜牧综合生产能力。以扶持培育种业龙头为重点,健全良种推广网络,多渠道筹资加大良种投入,积极推进畜禽良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三元化生产。一方面要发挥现有种畜禽场的作用,提高生产能力,缓解良种供应的压力;另一方面要争取财政支持,力争实现对养殖大户购种的补贴,再一方面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畜牧产业龙头企业投资兴建高标准的种畜禽场,特别是种猪场和种禽场,加速我区基础母畜禽的更新换代。要加大对种畜禽管理的宣传力度,加强市场管理,推行良种良法。

6、大力推进产业化工程的建设。这是畜牧业的根本出路,是做大做强畜牧业的重要标志。畜牧产业化工作是我们畜牧工作的`薄弱环节。我们以前的工作只重视畜牧生产技术服务,对畜牧业产前产后、产业化链条建设重视不够,今后必须加强。一要成立畜牧产业化工作组织,积极与计委、农委、财政等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支持;二要以政府的名义制定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决定;三要抓紧编制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帮助龙头企业搞好项目工作,建立畜牧产业化项目库;四要对本辖区内畜牧业产业化企业(组织)进行摸底登记,建立信息资料库,做好产业化企业有关报表的填报工作,及时掌握畜牧产业化企业生产动态,为指导决策畜牧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五要帮助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畜牧产业化企业(经济组织)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六要将养殖基地建设与订单畜牧业紧密结合,减少养殖风险,解决龙头企业的生产原料来源问题;七要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区畜牧局要成立畜牧行业协会,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地方成立畜牧经济合作组织,争取有关部门对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到2008年底,猪、牛、羊、禽四大养殖协会要全部成立并开展工作;到2007年底,全区所有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要全部加入到专业协会。

7、强化畜牧产业安全工作。这是做大畜牧业的保障工程,是畜牧业发展的稳定器、保护器。当前影响产业安全因素很多:首先是重大动物传染病,其次是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第三是用于治疗的兽用药品。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动物防疫灭病、兽药、饲料、疫苗的监管和检疫监督为重点,以增加投入、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兑现奖惩为手段,以加大查处重大动物违反案件和制售假劣生产资料为突破口,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疫情和违禁投入品的检测,构建“防疫、检疫、监督、检测”四道防线,逐步建立健全动物疫情检测预报体系、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动物检疫监督体系、畜牧兽医执法监督体系、畜牧兽医技术支撑体系和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体系。提高全区动物防疫水平和畜产品卫生质量,提高全市的规模化饲养水平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全区清净无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五

“十五”期间,我县林业系统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省、市各项方针、政策,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结合我县实际,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目标,科学规划,精心指导,强化措施,狠抓管理,大打林业生产攻坚战,使全县林业生产有了突破性进展。林业建设使全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着生态、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林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林业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优化,林业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森林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木材、食品、药品、燃料等工业原料。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养护物种等多种功能。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建设指示精神及国家的林业建设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我县林业的综合实力,加快林业大县的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特制定××县林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一、“十五”林业建设回顾。

(一)“十五”期间林业建设的成就。

××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四湖的西侧,属于黄泛冲积平原,总面积880.56平方公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林业植被稀少,是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十五”期间,××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林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目标,坚持改革活林、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使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经过五年来的努力,目前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12.9万亩。其中用材林3.2万亩、防护林5.8万亩(护岸林3.2万亩、护路林1.4万亩、农田防护林1.0万亩)、经济林3.8万亩、特用林0.1万亩、无林地0.6万亩、蔬林地0.08万亩;全县宜林网化面积8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3.4%,其中已形成网格达到林网化标准的62.2万亩,需新增完善林网22万亩,林网折实面积4.3万亩。全县折实林木覆盖面积28万亩,其中林网、四旁树木折实覆盖面积15.1万亩。活立木蓄积78万立方米,植树总株数12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21.1%。年果品总产量4000万吨。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以农田林网化、绿色通道和城镇绿化为主体的生态林业体系已基本形成,沟、路、渠、堤已基本栽上了树,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林业的生态防护效益更加显著。林业产业体系已成雏形。丰产林、用材林建设基本实现了良种化,良种覆盖率达到90%。经济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全县已初步建成2个大型木材购销市场和一个果品购销市场,以3处国营场圃为依托,建成了以亚龙木业集团、金德果蔬、安利木业为龙头的一大批林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6000万元。建成贮藏量千吨以上的果品贮藏库20多个,年贮藏能力2万多吨,降低了由于果品腐烂带来的损失。开发了多种多方式的包装材料及包装式样,对采后的果品及时进行清洗、杀菌、分级、包装,将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林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和巩固,乡镇林业站建设通过了“合格县”验收,林木管护队伍不断壮大,护林防火,病虫防治设施初步配套,林业公安、林政管理、木材检查、森林植物检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林业执法队已经建立,县乡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基本健全,造林绿化成果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二)林业工作的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我县林业生产取得了较快发展,可以说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回顾五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工作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六条:

1、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办林业。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林业发展必须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格局。

2、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林业必须把生态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统筹协调、相互促进。

3、坚持科学态度,遵循自然规律。林业建设必须从本县自然条件出发,遵循生态适应性规律和地域分布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采取与生态类型和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建设方式,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4、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必须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明晰产权,依法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做到“谁造谁有谁受益”,变“要我造林”为“我要造林”。同时,大力推广林草、林药、林菌、林菜等多种间作形式,形成多元化发展的立体种植模式,增加亩产出效益,林业发展才有永不枯竭的动力。

5、坚持以保护为基础,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强资源保护,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依法治林,把保护林木资源放在林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资源培育、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6、坚持质量第一,积极推进林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林业建设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必须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林业建设全过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快实现林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林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五年来的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林木覆盖率要达到26%的标准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分结构较为单一。全县绿化品种大都是单一的杨树,没有形成多元化发展,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林木病虫害。林网标准化程度低,采伐更新强度不合理。经济林规模较小,苗木、花卉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形不成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在果品生产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低档果品多,高档精品果品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季节性果品多,适宜加工、耐贮藏果品少。林果产品品质档次较低、质量较差、名牌较少,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三是造林绿化标准低且分布不均。在造林生产中,往往出现造林季节只求数量,只求能完成任务,而对种植质量和管护重视不够,个别地方出现只造不管或重造轻管的现象,造成了成活率低、林木保存率低、树木生长率低的状况。四是林业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林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林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中介组织和服务组织不完善。林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未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五是林业建设整体上科技含量不高,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制约了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六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够彻底,部分树木权属不清,与群众利益关系不够直接,群众对树木保护意识不强,毁林现象还时有发生。七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有的只看到林业的直接效益,而忽视林业所持有的比直接效益大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搞掠夺式经营;有的盲目乐观,自我陶醉,看不到发展林业的紧迫性,下不了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心,缺少抓林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县的林业产业化进程,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林业建设步伐。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分析。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发展林业,对遏制土地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平原农区同样的耕作条件下,有林网保护比空旷地带的农作物增产10-30%。森林覆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年降水量可增加7.8毫米。造林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而且可以增加再生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在制订出台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在贯彻整个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整个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省、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决定要全面建设生态城市,建成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我县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加强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县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毁林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生态资源保护,导致连年干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自然降水连年偏少,河道年径流量也连年减少,且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不足。生产、生活用水均以地下水为主,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供需矛盾突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确保生态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具备了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快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示范县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全县林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农业的高产、稳产及全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指导思想。

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林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优化区域布局和林业产业、产品、品质结构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外向带动为动力,以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和实现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实施重点工程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产业化带动现代化的路子,全面提高林业三大效益,逐步实现农田林网化、河道林带化、村庄园林化、城镇绿化美化,林工贸一体化,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一手抓造林绿化,增加林木资源,建设生态屏障;一手抓产业发展,实现高产高效,促进协调发展。

二是市场导向的原则。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依照市场需求确定产业目标和产品发展方向。

三是改革的原则。全面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利益驱动机制,确保群众植树造林的合法权益。

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放手发展民营林业,实施林业招商引资,“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

五是科技兴林的原则。坚持科研、引进与生产开发相结合,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新品种。

六是依法治林的原则。坚持依法保护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三)奋斗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县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23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其中到,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17.8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4.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到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20.4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37.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8%。

我县林业建设在“十五”初步实现绿化的基础上,争取“十一五”期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17.8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4.6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84.2万亩,林网、村镇四旁折实16.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果品年产量5000万公斤,林业年产值5亿元。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实现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产业系统,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推动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完成上述任务,“十一五”林业建设布局按照建设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进行规划。在全县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发展两大产业。

(二)林业生态体系。

以绿色通道工程为框架,以农田林网化工程为主体,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实行沟路渠林田统一规划,建设平原高标准农田防护屏障,形成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林业生态体系。

1、绿色通道工程。

绿色通道包括105国道,省道枣曹线、金嘉线、东丰线和县乡公路,建设目的以防护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国道、省道两侧的绿化带进行补植完善。县乡公路结合“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的实施,将主要县乡路的两侧建设高标准绿化带。在林带结构上,坚持以乔木为主,花灌草相结合,形成用材林、风景树、花草的立体栽植模式,逐步达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环上成带、面上成林。到20全面完成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的建设任务。主干公路防护林带建设总长度169公里,面积3万亩,需栽植苗木100万株。

2、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农田林网建设坚持与排灌系统、道路、农田规划方相一致的原则,按照网格面积不超过300亩,断层不超过20米,存活率在85%以上的标准,采用乔灌结合的立体栽植模式,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格局,到年全面完成84.2万亩林网建设任务。

3、村镇绿化建设工程。

加快村镇绿化步伐,重点对全县13处乡镇驻地及村庄周围、农民的房前屋后及村镇隙地进行绿化美化。村镇绿化要追求规模效应,实行统一规划,成片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布局,做到乔、灌、花、草相结合,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结合,把营造村镇周围防护林与风景林、经济林相结合,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旅游、观赏、休闲以及生产林产品等综合效益,不断优化村镇林种、树种结构,逐步实现城镇园林化、村庄园林化。

(三)林业产业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逐步建成门类齐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林业产业体系。

1、速生丰产林基地。通过定向培育,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推广以三倍体毛白杨为主的速生树种,建立大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缩短木材生产周期。推广林果、林菜、林菌、林牧等多种间作形式,以短养长,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到2010年,以卜集乡、胡集镇、羊山镇、马庙镇、鸡黍镇等乡镇为重点,建设5万亩的林牧型速生丰产林基地;以肖云镇、司马镇、兴隆乡、鱼山镇、化雨乡等乡镇为重点建设3万亩纸浆林基地。

2、经济林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和时令果品以及错季果品;调整树种结构,稳定梨、苹果等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沙果、樱桃等优质小水果、干杂果,压缩中熟品种,增加早、晚熟品种比例。同时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等增效新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到2010年建成以司马镇、肖云镇、兴隆乡、鸡黍镇为主的金南万亩无公害大樱桃基地和以××镇、鱼山镇、马庙镇、王丕镇为主的万亩优质杂果基地;以××镇、兴隆乡、化雨乡为主的桃、杏、葡萄等0.5万亩保护地栽培基地。通过抓典型、建精品、树样板,促进果品生产上档次、上水平,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

3、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按照道路和城镇绿化的需求,以乡镇道路、城市绿化为方向,抓好名优稀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形成速生、常绿、灌木多元化发展。积极培植一批苗木生产专业村、专业户,发展一批“苗木大乡”、“苗木大镇”。逐步形成“一条线、三大片”的格局,即以胡集镇、羊山镇、××镇、卜集乡为重点,沿105国道发展和以三个国有林场、苗圃为依托,集中连片、初具规模的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同时,以华裕制药集团为龙头带动药材基地发展。到2010年,发展苗木花卉2.6万亩,建成2万亩中药材基地。

(四)发展两大产业。

1、林果产品加工业。

林产品加工是延长林业产业化链条、增加林木附加值的关键环节,下步逐步调整林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限小扶大、优扶劣汰,提高技术、设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大力开发拼板加工、高密度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工艺品、木浆、家具、果品贮藏、果汁果脯等多种产品,逐步形成以鸡黍镇刘楼、张寨村为主,沿枣曹线发展的木材加工基地和以金德果蔬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果蔬加工基地。规划建设全县木材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木材销售专业村、专业户,积极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逐步形成集产加销、内外贸、林科教于一体的多层次加工增值产业化体系。

2、森林旅游业。

以国有林场、苗圃为重点,在坚持以林为主,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的基础上,立足土地资源、林木资源优势,进一步搞好规划设计,改善林场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扩大种植、养殖能力,开发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加快交通、通讯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把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与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结合起来,尝试开展“农家乐”经营活动,探索新的农业经营模式。

五、-20主要任务和到2050年远景展望。

2011-年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全县各类林地面积达到20.4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37.2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84.2万亩,更新完善农田林网23万亩,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种果品产量达到l亿公斤,林木覆盖率达到28%。实现林业总产值7亿元。

到2050年,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23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9.8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保持84.2万亩,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果品产量达到2.5亿公斤,林木覆盖率达到30%,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在全县范围内实现林木良种化,河堤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村庄林场化,城镇园林化,建成高标准绿色生态县,全县整体绿化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六、“十一五”林业改革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林业改革的重点是全面落实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是加快林业发展、推进林业产业化、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十五”林权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分期分批,先易后难,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对全县境内所有沟、路、渠占压地、绿色通道用地、农田林网、经济林、丰产林用地、河堤、村镇隙地、小片林、四旁空闲地等,采取公开拍卖、租赁、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落实林权制度改革,签订合同,明确权属,依法公证,发放《林权证》,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林业工作的领导。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创汇农业,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绿色××、人文××,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业,通过林业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改变××的对外形象、营造新的生态优势。各级党政领导要把林业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坚持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把造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责任,作为考核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严格奖惩,对完成年度任务和规划目标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心不强,措施不力,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二)政策引导,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保护受益权”的要求,全面落实林权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新的管理模式,用政策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宜卖则卖,宜包则包,宜统则统。把握好先易后难、适度规模、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并建立树权林权档案,发放林权证,把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大力推广订单林业、民营林业等发展模式,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投资兴林致富,实现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

(三)强化工程管理,规范建设行为。造林绿化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增加科技含量,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规划的重点工程,要按照不同林种、树种、品种的技术操作规程实施,严格标准,确保质量。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全县总体规划,制定出本单位的林果发展规划,要做到规划上图,任务到路段、到地块,规划要具体,要切实可行,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苗木、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的做法,确保所栽树木良种化、规范化,做到栽前有设计,栽时有指导、栽后有检查。要进一步规范建设行为,全县大型林业建设重点工程,坚持全县统一规划设计,分乡镇和部门实施,要实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报帐和审计制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林果发展上。

(四)强化科技,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积极引进利用高新技术,重点抓好林果良种组培快繁、速生丰产栽培、果品增色提质、加工保鲜、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林业科技成果示范样板,以点带面,示范辐射带动群众,推进林业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林农,提高技术素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提高林业科技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

(五)广开渠道,切实加大对林业的投入。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要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对生态公益型场圃等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和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公益林业政府扶持的原则,由计委列入计划,财政部门列入预算,增拨相应的专款,金融部门增加信贷资金,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世行贷款农业开发项目资金用于林业的部分,要全部有于林业生产。水土保持资金,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公路建设资金,也要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河堤、公路的绿化。各级财政对林果良种引繁育、高效设施林业的发展,要给予重点扶持。要认真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要按照国家物价局、财政部的有关规定,交纳绿化费。要采取租赁、拍卖、承包、股份合作和独资、合资等各种形式,吸引各方面的资金,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营资本和国外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林业规划任务目标的按时完成。

(六)依法治林,确保林业的健康发展。强化林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施依法治林,是维护造林绿化成果的根本保证。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大力营造“爱树光荣,毁林可耻”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审批制度和木材采伐、运输、经营加工以及林地使用许可证制度,实行林木采伐全额管理。要建立健全护林组织和护林队伍,明确职责,合理解决报酬,调动护林员的积极性。公安、林政、公路、交通等部门相互配合,对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占林地、故意毁坏幼树的案件,从快从严从重查处,确保林业生产秩序的正常发展。要加强林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依法防治工作,把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减轻到最低限度,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六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着力构建和谐小区,打造高效服务队伍”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认真落实“诚信热情、用心服务”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把二厂各小区建设为环境优美、人文和谐、安全祥和的高效社区,使我厂后勤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奋斗目标。

1、小区物业管理达到省级优秀物业管理小区、国家级生态小区、国家级绿化示范小区标准,营造优美和谐的文明小区。

2、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计划免疫、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二厂职工家属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卫生医疗保健,健康水平主要指标走在所在地区前列。

3、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保教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等到教育资源,力争在五年内把幼儿园办成领导放心、家长满意的正规幼儿园。

4、招待所坚持原则“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树立窗口形象,力争在五年内达到“二星级”宾馆标准。

5、加强站机关服务的管理工作,实行“首办负责制”,落实“事务处理认真及时、高效,来宾接待主动热情周到,解答问题耐心细致准确”的服务精神。

1、完善小区绿化工程,设置自动喷淋系统、休闲小品、雕塑、游泳池、假山等,逐步向公园化靠拢。小区增设各种标示牌、警示牌。实施。

2、为保证社区居住安全,矿区安装监控设施,在每个角落及楼幢间安装可视探头。在1#、7#、11#、西1#楼、北一面墙及6#、10#、16#、18#、南一面墙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围墙加高或建成网关围墙。

3、消防系统重新规划设计:(1)消防通道太窄,消防车无法通行,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加宽消防通道。房前屋后的便道两侧同时拓宽到3米,总长度2米。(2)小区内消防栓太少,需加密,特别是栋间。消防管道也需改造。

4、小区中心花园建设地下人防工程,地面建综合楼,楼层为2层,功能为商铺、物业服务综合楼。商铺面积1500m2,其余地面部分进行整体园林式绿化设计(堆土成假山,山上建人工瀑布、喷泉,山下建游泳池,采用自动喷灌技术,形成一个自动喷灌系统,节约资源。

5、小区建一所、休息、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全日制幼儿园,建设地点在14#楼西头。(或将现职教楼改成幼儿园。)以解决前线双职工带小孩的困难问题,消除前线职工的后顾之忧。

6、在方便居民休闲的地方加设长椅200个。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同时,将小区绿化带用护栏圈起来,防止人为损坏。栋间绿化带增加1米宽人行通道,总长度600米。

7、拆除现有球场,新建多功能室内体育场馆。

8、在17、18#楼西侧空地建社区卫生所,共三层,底层建商铺,二、三层作办公用房。

9、完善户外健身器材,垫橡胶板,将所有器材集中到电信楼旁的空地上。

10、将小区向数字化方向发展。(1)实行“家家通网络”,利用现有的闭路电视系统建设小区智能网络。(2)建立小区便民服务局域网。

11、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大的电子屏幕,更方便、及时、快捷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12、将小区液化气改造成管道气系统,建管道井,把水、电、气、网络集中在一起,实现一户一根总管线。

13、所有房子外墙重新粉刷,色彩重新进行整体调整,使之和谐统一。

14、招待所向上扩容,加两层客房,每层1000m2。增建1000m2的职工食堂。将房间整体调整,一楼做职工食堂,二楼做招待食堂。

15、金北地下水网严重老化,漏水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现有的暖气管线和保温层改造成水管线,老水网甩掉不用。

16、石油大厦沿街建筑室内外翻修整治,门面房维修改造,楼上部分建成职工公寓。

17、拆除石油大厦锅炉房、煤场及停车场,建职工健身娱乐场所,进行整体绿化设计,绿化整体重新设计,种花草、铺绿地、凉亭,设长椅,给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

18、现有的换气点太小,将花房移到小区西北角空地,换气点在原花房处扩建200m2。小区西北角重建花房1500m2。

四、具体目标。

1、深入开展“小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小区创建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掀起小区建设管理热潮,有计划成本地开展小区文明竞赛活动,形成小区居民共管的文明氛围。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小区文化体育氛围。

3、到,油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至1‰,职业病系统管理率100%,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为零,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100%,职工就诊在卫生院所首诊率90%以上,将卫生院所建成一所方便职工、设施齐全的正规卫生所。

4、幼教工作针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开展特色教育工作,认真开展教职工素质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学历层次,至20,50%的教师具有大专学历,40%的老师达本科学历,5篇以上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

5、认真开展招待所窗口形象工作,至年,顾客投诉率为零,食品中毒事件为零,客人满意度达90%,服务水平务标准达二星级。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着力构建和谐小区,打造高效服务队伍 "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认真落实"诚信热情、用心服务"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把二厂各小区建设为环境优美、人文和谐、安全祥和的高效社区,使我厂后勤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1、小区物业管理达到省级优秀物业管理小区、国家级生态小区、国家级绿化示范小区标准,营造优美和谐的文明小区。

 2、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计划免疫、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二厂职工家属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卫生医疗保健,健康水平主要指标走在所在地区前列。

 3、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保教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等到教育资源,力争在五年内把幼儿园办成领导放心、家长满意的正规幼儿园。

 4、招待所坚持原则"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树立窗口形象,力争在五年内达到"二星级"宾馆标准。

 5、加强站机关服务的管理工作,实行"首办负责制",落实"事务处理认真及时、高效,来宾接待主动热情周到,解答问题耐心细致 准确"的服务精神。

 1、完善小区绿化工程,设置自动喷淋系统、休闲小品、雕塑、游泳池、假山等,逐步向公园化靠拢。小区增设各种标示牌、警示牌。2008年实施。

 2、为保证社区居住安全,矿区安装监控设施,在每个角落及楼幢间安装可视探头。在1#、7#、11#、西1#楼、北一面墙及6#、10#、16#、18#、南一面墙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围墙加高或建成网关围墙。

 3、消防系统重新规划设计:(1)消防通道太窄,消防车无法通行,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加宽消防通道。房前屋后的'便道两侧同时拓宽到3米,总长度22000米。(2)小区内消防栓太少,需加密,特别是栋间。消防管道也需改造。

 4、小区中心花园建设地下人防工程,地面建综合楼,楼层为2层,功能为商铺、物业服务综合楼。商铺面积1500m2,其余地面部分进行整体园林式绿化设计(堆土成假山,山上建人工瀑布、喷泉,山下建游泳池,采用自动喷灌技术,形成一个自动喷灌系统,节约资源。

 5、小区建一所教学、休息、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全日制幼儿园,建设地点在14#楼西头。(或将现职教楼改成幼儿园。)以解决前线双职工带小孩的困难问题,消除前线职工的后顾之忧。

 6、在方便居民休闲的地方加设长椅200个。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同时,将小区绿化带用护栏圈起来,防止人为损坏。栋间绿化带增加1米宽人行通道,总长度600米。

 7、拆除现有球场,新建多功能室内体育场馆。

 8、在17、18#楼西侧空地建社区卫生所,共三层,底层建商铺,二、三层作办公用房。

 9、完善户外健身器材,垫橡胶板,将所有器材集中到电信楼旁的空地上。

 10、将小区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1)实行"家家通网络",利用现有的闭路电视系统建设小区智能网络。(2)建立小区便民服务局域网。

 11、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大的电子屏幕,更方便、及时、快捷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12、将小区液化气改造成管道气系统,建管道井,把水、电、气、网络集中在一起,实现一户一根总管线。

 13、所有房子外墙重新粉刷,色彩重新进行整体调整,使之和谐统一。

 14、招待所向上扩容,加两层客房,每层1000 m2。增建1000 m2的职工食堂。将房间整体调整,一楼做职工食堂,二楼做招待食堂。

 15、金北地下水网严重老化,漏水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现有的暖气管线和保温层改造成水管线,老水网甩掉不用。

 16、石油大厦沿街建筑室内外翻修整治,门面房维修改造,楼上部分建成职工公寓。

闲场所。

 18、现有的换气点太小,将花房移到小区西北角空地,换气点在原花房处扩建200 m2。小区西北角重建花房1500 m2。

 1、深入开展"小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小区创建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掀起小区建设管理热潮,有计划成本地开展小区文明竞赛活动,形成小区居民共管的文明氛围。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小区文化体育氛围。

 3、到2010年,油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至1‰,职业病系统管理率100%,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为零,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100%,职工就诊在卫生院所首诊率90%以上,将卫生院所建成一所方便职工、设施齐全的正规卫生所。

 4、幼教工作针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开展特色教育工作,认真开展教职工素质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学历层次,至2010年,50%的教师具有大专学历,40%的老师达本科学历,5篇以上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

 5、认真开展招待所窗口形象工作,至2010年,顾客投诉率为零,食品中毒事件为零,客人满意度达90%,服务水平务标准达二星级。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八

(一)从业务特色上看,一是对公客户主要以中小企业所支撑的实体经济为主。从经济结构上看,整体上吕梁区域仍然以煤焦铝等重工业以及由此产生的上下游贸易链企业为主导,这些行业支撑着整个区域普通老百姓的就业空间,因此相比较于一二线城市的产业结构而言,其抗下行周期影响的能力可能更弱,行业的周期性对县域客户的影响较大。二是优惠扶持政策多。吕梁13个县,9个贫困县,扶贫政策的倾向性较大,而且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户养殖户的投入以及各种补贴资金非常丰富,同时包括农村林地、农地、宅基地等在内的各种综合改革试点都在大力推进,一些重点项目也选择在县域落户,政策支持的力度非常大,其中的商机不容错失,需要总行在认真分析研判县域市场的前提下,将这块市场找准抓牢。三是劳务经济特色明显。老百姓的收入和创业有着明显的劳务经济特色,特别是贫困县的乡镇地区异地务工、经商人员占比较大,每年带回的资金总量非常可观,针对这部分资金和客户,有强力拓展空间。

所以把握 “三类客户”、“两大市场”应该作为县域支行当前和未来的主攻方向。 

二是县域务工创业人员形成的大市场,人口输出一般在县域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现有的村镇结构体系中,都有大量年轻劳动力在异地务工创业,老人小孩留守农村,年轻劳动力每年带回的资金总量非常可观,针对这部分市场的拓展,首要的是在思想上做到“三个破除”:即破除对务工人员经济实力的低估,据了解,这部分在外务工的人员中,每人每年在外务工的纯收入约在3-5万,8—12万元左右不等,比如像吕梁山护工等形成产业链和一定知名度的务工人员,如夫妻双方均在外务工则家庭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而且由于在外务工开销支出非常少,一般这些收入带回之后除少量供家庭留守成员使用外,大部分都是形成定期存款;破除对务工人员接受新事物能力的担忧,从客户经理在企业为员工办理手机银行的了解程度看,中青年务工群体,实际上对手机银行等新渠道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而且养成了非常好的使用习惯;破除对营销务工市场实际效果的怀疑,从客户经理营销情况看,只要找准务工人员的集中地区和关键人员,建好“网点一乡镇联系人一目标客户”这套网络,营销基本上都能取得预期效果,可以说由于这类市场同业的拓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还处于“处女地”状态,营销起来成本低、效果好。但是拓展这个市场需要特定的时点,需要乡镇一级的公关,需要部分相关费用的支撑,需要移动开卡机具升级,开通具备转账功能的手机银行、网银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这些问题均需要总分支联动解决。

二、在网点建设所涉及的人员配置方面。

三、从财务资源配置方面,县域支行竞争力在逐渐加大,开业较早的支行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财务资源配置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不管是人力基础费用还是营销费用增量都极其有限,有的甚至是负增长;信贷资源的上收,加之县域体量总体上也比较有限,与经济低谷新常态基本合拍;人员增长依然受到限制。以往靠资源投入拉动业务增长的模式已经很难行得通。新常态下资源配置需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总体上遵循一个导向,即以业绩导向,坚持以业绩增加值挂钩为核心的薪酬分配制度,激励价值创造,体现对核心业务和价值创造链前端的发展要求;二是健全两个体系,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维考核体系,以及客户维度的资源配置体系(即按照所维护全量客户配置基础性维护费用,对新拓展的客户按照客户类型和价值贡献配置专门拓展费用),有多少客户、有多大贡献相应配置多少财务资源;三是优化配置模式,除员工薪资、网点运营等固定的支出项目外,其他资源尽可能地都纳入弹性项目中实行动态配置和调整,让资源随着战略走,高目标高贡献的给予高配置,低目标低贡献的给予低配置,实施主动过程管理,引导全力以赴抢市场。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九

二、发展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4.8亿元,年均增长10%;

本级财政收入1150万元,年均增长5%;

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30元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城市失业登记率近年在5%以内。

以上指标均以2005年区政府下达指标数为基数。

四、重点任务。

(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营造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

(三)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十

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0000;立足于以中药与天然药物为主导的生产、经营、研发业务,并向保健食品等方向拓展;着力打造专科用药、普药、传统中药三大目标市场。二、战略目标弘扬“以人为本、以干取胜、以德兴业、以实扬名”的企业精神,以“0000”牌现代中药产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年平均递增15~20%;分别实现产值2.5~3亿、销售2.5~3亿;获取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8个。三、主要项目1、建立完善以营销为中心、营销管理为龙头,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现代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支撑,各部门协调一致、服务于市场需求的高效运行机制。2、重点产品推进目标:将00颗粒系列产品作为战略品种,实现销售超亿元,使其位于我国治疗结石类中药的领军品牌。3、围绕产品结构调整,重在科技创新,坚持“三个结合”,即: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生产经营与科研相结合、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相结合。重点开发能发挥中医药优势的新品种,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成药产品。四、保障措施1、充分发挥企业的品牌优势、质量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三大目标市场的的开发力度。1.1我们的重点产品采用稳健的价格政策和区域控制,强化渠道和终端的维护,确保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的稳定、提高。1.2进一步扩大医院网络,与重点医院以及专家共同建立学术推广平台,扩大结石类、乳腺类专科用药的宣传推广力度和影响力,促进市场开发。1.3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物流、快批的商业合作,针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普药以及传统中成药市场,进一步开拓新市场,渗透终端,扩大产品的销售规模,寻求增量。1.4加强自有队伍和代理商队伍的建设,推行以自有队伍为主、代理商为辅的立体营销模式,围绕市场,发挥“同仁堂”品牌优势,充分利用各自的渠道、终端优势,填补市场空白,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企业与代理商的共赢。2、建立健全有效的营销保障系统。2.1建立企业局域网,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流畅通、高效、实时,为快速准确决策提供依据。2.2在新品研发上: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围绕特色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大投入;研发目标采取“长中短”相结合,推出、储备、在研三步并举,以有竞争力的产品开拓市场。2.3强化执行力,夯实目标成本管理、降本增效、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以科学地、有效地企业管理来保证市场。3、培育和谐氛围,以先进的企业文化赢得市场。3.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正视各种困难,强化危机意识教育,从干部队伍建设抓起,建立一支跟上时代、跟上市场、跟上企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和员工队伍。3.2倡导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精业的风尚,在企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崇尚先进、和谐和睦、市场第一的良好氛围。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十一

**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不算悠久,但紧跟管理区教育发展步伐的学校。学校有一批淳朴乐学的学生和一支有一定专业水平敬业重教的教师队伍。现在原有办学基础上,结合管理区教育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引起的生源变化,在全国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和管理区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下,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一)外部环境。

1、学校基本状况。

位于屈家岭管理区**办事处的**小学始建于1973年,前身为总参五七干校红卫学校。改交地方后校区包括**中小学,属于完全义务教育学校,xx年管理区在何集建立第二初级中学,**学校中学部并入何集二中。现学校占地面积30亩,有6个教学班,学生近150人,教职工16名。

2、教育发展背景。

面对屈家岭管理区创建“工业强区,做活生态文化旅游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管理区教育局组织学习并着力推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制定了《屈家岭管理区xx年工作要点》。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我区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何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成为办事处百姓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管理区教育局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因此,我们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充分考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中。

3、社区状况。

为支持三峡移民工程,管理区移民办公室对**办事处布局结构调整,学校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高度关注,社区、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很高,管理区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多次到校现场办公,关心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工程进度,现在学校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总建筑面积24360平方米,拥有篮球场、标准停车棚。同时学校正在逐步配齐各类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现在学校与办事处没有人员分配、经费发放等直接管理权责,办事处无工矿企业,现学校办学除财政开支外,所有费用需要自筹,生源减少,学校经费一直存在一定困难。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在管理区最西端,且夹在钟祥长滩镇和罗集镇之间,生源极不稳定。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工家庭,部分家长素质较差,多次出现不能尊重家校协作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养成教育上存在较大困难。

(二)内部条件。

1、教师结构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6人(含在编因病待休教师1人、后勤专职1人,聘请教师4人,资教生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4人,占在岗教师的87.5%;小学高级教师7人,占在岗教师的50%;40岁以下的教师9人占在岗教师人数的64.3%,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名,占在岗教师的21.4%。

2、学校管理状况。

近一年来,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国家和管理区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名优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虽有教科研课题,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办学理念: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围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依托传统文化熏陶人的实施载体,探索“高效课堂”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理想。

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办学目标。

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到xx年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艺体见长”,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教育特色学校。

校训:文明团结勤奋创新。

校风:合作奉献务实。

教风:严谨互助创新。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一)、学校管理。

责任人:

目标:坚持以传统文化兴校抓管理,人法双馨抓落实,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措施: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建立学校教工之家,开展教工活动,通过“读书沙龙”等体验活动,增强教工人文底蕴,创建学习型组织。

6、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xx、9——xx、8)。

年度目标:

1、以传统文化导读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校园育人文化环境。

任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

第二年(xx、9——xx、8)。

年度目标:

以人为本,形成学校共同愿景。

任务:

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以《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xx、9——xx、8)。

年度目标: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任务:

1、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与社区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

2、管理成果:学校要争创“管理区安全文明校园”,“管理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管理区学校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责任人:

目标:

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随堂课的教学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4、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2)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即成长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3)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xx.9——xx.8。

年度目标: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任务:

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机制。

2、搭设自我实现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3、开展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现状调研,为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提供明确的方向。

第二年:xx.9——xx.8。

年度目标:

加强课程平台建设,改善教育教学实践。

任务:

1、开展教师人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立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关注常态课质量。

3、加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第三年:xx.9——xx.8。

年度目标:

深化校本培训,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环境。

任务:

1、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成果展示。

2、开展师德建设系列研讨活动:“在育人中成长”。

3、汇编“高效课堂”课例集。

4、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阶段反馈。

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素质结构:各级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

2、教师专业素养: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50%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00%教师有论文发表或交流,其中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分之一的教师达到校内教学常规免检。

3、教师教育成果:《“高效课堂”课例集》。

(三)德育工作:

责任人:

目标:以“学以致用知行结合”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小学各学段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措施:

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3、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组建学生活动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xx、9——xx、8。

年度目标:理顺德育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任务:

1、制定《小学各学段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研究》方案,并完成立项和宣传工作。

2、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管理能力。

3、制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的评比细则,开展第一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

4、制定各学段学生一日文明礼仪要求,并开展培训活动。

5、组建乒乓球、书法、绘画、合唱、棋类、鼓号队等学生活动小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校园生活质量。

第二年:xx、9——xx、8。

年度目标:营造氛围,深入研究,初显成效。

任务:

1、关注德育体验教育,通过“行为示范员”等途径,让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

2、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通过学校培训、亲子活动带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

3、编写德育教材《礼仪篇》。

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首届“十佳”特长学生的评选活动。

第三年:xx、9——xx、8。

年度目标:关注发展,形成特色,取得成绩。

任务:

1、总结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展特色中队展示活动,并进行第二届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

2、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展示活动。

3、编写校本教材《教子有方》。

4、开展师生社团活动成果展示。

5、开展第二届十佳特长学生评选活动。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育人的主动性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方法,并形成特色。

2、学生言行举止文明,习惯好。

3、家长有较强的责任心,懂得正确的教育子女的的方法。

(四)教学工作。

责任人:

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措施:

1、以常规自控(互控)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备课自控,对不同层面教师分别要求,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随堂课互控,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构建具有“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教研,逐步形成我校校本课程,通过研究、实践,提高全员的课程理念及教育行为的转变。

3、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xx、9——xx、8。

年度目标:

强化常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任务:

1、根据不同层面的教师,制定备课分层要求。

2、建立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练习问题记录本。

4、完善课题研究网络,落实研究任务,并在部分学科内开展“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研究。

5、心理教学常规化,设立心理辅导员,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

第二年:xx、9——xx、8。

年度目标:深入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进一步完善随堂教学情况互控机制。

2、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

3、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体系。

4、在音乐、美术、自然等学科逐步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5、收集整理学校练习设计资料。

6、开展师生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第三年:xx2、9——xx、8。

年度目标: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具有美育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任务:

1、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汇编“高效课堂”的课例集。

2、举行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3、汇编《学生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三年得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达到管理区学校中等以上水平,部分学科有所突破。

2、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显著提高,50%以上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3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及以上交流或发表。

3、汇编“学科课内外练习设计集锦”。

4、汇编“学生练习常见问题及诊断分析”。

(五)教育科研工作:

责任人:

目标:

拥有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形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

措施:

1、开展“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的课题研究,以课题来带动办学特色的实现。

2、教研组建设要以科研为先导,每个教研组在学校总课题下确立小课题,教研组的一切活动要围绕课题运转。

3、骨干教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校级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课题主持人,通过科研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科研能力。

4、建立并完善学校、小组、个人三级科研网络,采用行动研究法,推进学校的科研进程。

5、完善科研档案,做到种类齐、过程清,使科研工作纳入正常运作的轨道。

任务:

1、围绕“高效课堂”的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每年有1项课题在市或区立项。

3、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正常化。教师人人有课题,并有过程性评价档案袋。

4、每学期组织1-2次的教师科研培训。

5、将研、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

(六)后勤服务工作:

责任人:

目标:

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

措施: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心设计,协助完成校园整体外显文化,体现个性、关心细节、注重实效、凸现“精致”。

2、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

3、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财物管理制度。

任务:

1、校园环境文化于xx年完成,努力体现“精致、实效”。

2、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精神,逐步构建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环境标识、公共事务等都体现学校的文化。

3、建立“校园财产维修、增添申报制度”,努力做到“及时、到位”。

4、每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门卫、保安,无重大事故发生,三年内争创区安全文明学校。

5、各项收费规范,无乱收费投诉。

6、科学管理,档案完善。

7、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为学校开源节流聚好财。

四、学校办学特色创建。

责任人:

目标:

提高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培养学生对文体的爱好及感受美的能力。通过三年努力,形成一批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

措施:

1、开发。

教学资源。

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真正让书艺成为一种学校文化。

2、抓科研促教学,通过兴趣实践活动,完成文体艺术课程的开发。

3、通过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

1、有固定的活动专用教室,设备完善;一个学生作品陈列室和一个较大面积的成果宣传窗,做到内容二月一换。

2、加强师资培训:定时、定点、定内容,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文体师资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

3、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优势: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特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中,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有一套适合普及提高的校本教材。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教务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教科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为组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一经通过,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十二

一、鼓励全科医生尤其是中轻年医生完成本科教育,争取在五年内使医生组学历达到本科学历90%以上。

二、通过渠道有计划的培养人才;不断的提升科室诊断水平,常年坚持三基训练与考核,定期派人到外院进修学习。不定期聘请知名专家进行科内讲座。及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在科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争取在五年内使科内医生达到副主任医师2-3名,主治医师3-4名,住院医师均具有医疗诊疗资质.

三、继续引进或培训急需的专业人才,引进新的.设备,开展新的业务;拟引进纤支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心电图监测仪、争取在五年内开展肺灌洗业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纤支镜的相关检查及治疗等。

四、增进交流与资源共享,加强对外宣传;增进与上级医院的远程会诊,与上级医院及兄弟科室共享医疗资源,开展科研、新技术及新业务。加强对本地区的宣传。

五、强化科室质量管理;全科人员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使每个工作人员懂得其重要意义。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经过五年的不断努力,力争建成人员配置合理,业务水平精湛,医疗服务一流的新科室。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十三

前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也体现出我国计划体制的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教育作为我县经济社会一个重点领域,其发展时机、规模与速度既要满足不同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满足社会上更多人求学的需要,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要科学定位未来几年我县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在全面了解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争取把我县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教育强县。

一、“十五”简要回顾。

1、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06所,其中普通高中7所,职教中心、特教中心、成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民办中专1所,初中40所(国办初中1所,民办初中2所,乡镇中初中37所),小学154所(国办小学5所,民办小学1所,农村小学148所),全县共有高中在校生人,初中在校生人,小学在校生人;另外还有各类幼儿园114所,在园幼儿人;全县共有教职工人。

“十五”期间,我们紧紧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预定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了一中的整体搬迁,二期工程如期完成,三期工程正在运作,为玉田一中争创国家级重点中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二中、三中的分离和三中寄宿制招生,二中、三中及其它普通高中成功扩建,全县国办中学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实小的整体搬迁,并于开始招收寄宿制学生;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的布局调整工作顺利进行,“十五”初期,我县有各类农村中小学268所,目前有185所,五年来共撤并学校81所,提前完成了预定工作任务,实现了规模办学,教育资源得到优化。

2、主要特点。

(1)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尽管我县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财政十分困难,但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县一中、实小的迁建,二中、仓中的改扩建以及三中、实小寄宿制招生方面,给予了资金和政策支持,使我县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2)深挖内部潜力,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在“十五”期间,我县接受了两次“普九”复查,实现了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教育投入已明显不足,为弥补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系统深入挖潜,广辟筹资渠道,通过建筑商垫资、向村队、社会和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集资等方式,共筹集资金万元,保证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3)大胆尝试新的办学体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多方借鉴办学经验,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在实小、三中成功招收寄宿制学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4)多元化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十五”期间,民办教育在我县迅速兴起,先后有育英小学、银河中学、极光中学、新世纪中专以及玉花园幼儿园、金色童年幼儿园、烨南幼儿园等多所民办学校在我县成功招生。我们把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共同考核,共同奖励,为公、民办教育的共同发展搭建了公平的发展平台。全县民办教育形成了幼、小、初、高、中专共同发展的局面,成为我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存在问题与差距。

(1)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相对薄弱。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差异较大,人民群众择校的倾向还比较严重;尤其是农村教育总体水平较低,与城市的差距很大。

(2)初中生控辍保学工作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受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因素影响,初中生控辍保学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努力提高普及程度。

(3)布局调整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撤并学校导致学生上学距离过远,群众确有困难,所以对布局调整工作不理解,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在前后,我县小学又有一个新的入学高峰,所以在布局调整过程中要考虑以上因素,撤建并举,以满足新的入学高峰要求。

1、国际形势分析研究。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国际格局演变的两个主要趋势。随着国际局势发生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教育事业的也得到迅速发展,新的教育结构正在形成。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人才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教育发展战略,把促进教育进步与创新当作其基本国策之一。目前,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教育竞争力较弱。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安排教育发展战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竞争力。

2、国内形势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和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教育发展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面临着如何发展基础教育和科学技术,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的问题,面临着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对人才的总体要求,适应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问题。

3、优势条件。

(1)办学条件全面改善。除完成了国办中小学重大建设项目外,以20的迎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全县校园环境建设有质的提高,8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学校的硬化、绿化、美化;图书、仪器器材以及专用教室建设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继续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到目前基本消灭了校园内的d级危房。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十一五”期间教育的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普九”“普三”工作居全市先进水平并于年6月、10月我县顺利省“普九”复查和“普三”验收。我县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甚至超过了丰南、迁安等经济好的县区。省、市领导对我县的“普九”和“普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先后有数十个外县区单位赴我县学习经验。

(3)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十五”期间,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育科研、教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在小学逐步开设了外语课,等级评价在全县全面推开,素质教育得到较好推进;初中由重点抓优秀率向抓合格率转变,中考合格率逐年提高;以高考为代表的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我县高考成绩连续年保持在全县的前3名,连续年被评为高中工作先进县。

(4)教育现代化装备工作全市领先。年我县启动教育装备现代工程以来,学校教育装备进展迅速,目前我县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均配齐了微机室和多功能教室,全县计算机总数达台,所学校有自己的网站,所学校配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个,所学校实现了教师微机备课。从开始又有计划地启动了校园网建设和多功能进教室工程,我县现代化装备工作居全市前列。

4、不利因素。

(1)资金短缺,教育欠帐严重。“十五”期间,我县教育装备现代化、两次迎接省“普九”复查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共投入万元,其中万元为欠帐,年农村费税改革后,许多乡镇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挤占、挪用现象严重,几年来,总欠帐在万元。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瓶颈。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我县教师学历达标率在全市还处于下游水平,以后,小学、初中没有分配新教师,导致教师年龄偏大(小学尤为明显),“十一五”期间,教师的梯队衔接将成为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另外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县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因素,尤其在近几年,我县有名教师辞去公职,到私立或其它地区任教,急需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减少人才流失。

(3)人事制度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科教兴县”、“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县”三大战略,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坚持三个“面向”,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全县教育事业的适度超前发展,把教育大县建设成教育强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发展目标。

主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普、职、成、幼、特协调发展,继续保持各类教育在全市的先进水平,把玉田县建成唐山市教育较为发达、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之一。到,进一步形成适应玉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大力提高全民受教育的程度,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知识贡献能力,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到,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dd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到20,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0%;初等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9%;初级中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5%、98.5%。到20,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

dd职业教育取得更大发展。年,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在校生总体规模达到6500人左右,新增劳动力全部接受职业教育或技术培训。年,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逐步构建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dd高中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所有普通高中学校达市级示范性学校以上标准,85%以上的学生在省级示范高中以上学校接受教育。2020年,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dd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健全。2010年,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基本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的需求。2020年,建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3、指导原则。

(1)坚持稳定发展,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把维护稳定摆在重要位置,及时妥善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促进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发展经济从教育抓起,提高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能力。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为我县从人口大县迈向人力资源强县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3)坚持类别协调,城乡协调的原则。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和对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引导、扶持力度,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结合,使我县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以及其它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4)坚持突出重点,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抓住农村义务教育“重中之重”、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和推进高水平学校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内容,突出重点任务、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

(5)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改革的原则。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总体要求,把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结合起来,消除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体制障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加大对教育的宏观调控,由偏重规模扩张转移到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上来。

1、发展方向。

(一)形成系统优质的学前教育。

到2010年,形成完善的以省级示范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中心校独立园为基础,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20前,新建一所国办幼儿园,以解决城内人口不断增加、学前儿童入园难的问题。到2010年全县建成省级示范园2所,市级一类园10所,市级二类标准以上园达到65%,学前三年入园率均达到90%以上。使全县国办园达到4所,农村幼儿园达到110所,200名幼儿以上的较大园达到20所。同时,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学前三年教育向0-3周岁幼儿延伸。继续保持我县学前教育在全市、全省的领先地位。

(二)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办好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抓好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以省“普九”复查为契机,不断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努力提高普及程度,重点抓好初级中等教育的控辍学保学工作,认真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到2010年,初级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达99.9%;初级中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在99.5%、98.5%以上。

2、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继续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20,全部消除我县学校现有危房,以后,随时对新出现的危旧房屋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快图书馆和实验室建设,到全县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分期逐年实现图书馆借阅一体化和微机管理模式。到2010年,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要达到国家标准,各类实验室全部达到一类;有能够满足音、体、美教学需要的数量充足的器材和设备。

3、加大布局调整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制。结合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本着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有助于规模办学的原则、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打破学区界限,重新调整乡镇小学中心校的区域范围划分,形成合理的学校服务区域。到2010年,全县小学总数由现在的154所减少到110所左右,校均覆盖人口达6500人以上;农村初中保留22所(除玉田镇、鸦鸿桥镇保留两所初中外,其余乡镇均保留一所),校均覆盖人口达2.7万人。

4、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按照因地制宜、分层推开的原则,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逐步建成一批寄宿制学校。首先在地理位置优越、社会声誉和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实行寄宿制试点,然后在鸦鸿桥、窝洛沽等大乡镇和经济较好的乡镇推行。力争到2010年在各乡镇各建成占地90亩的九年制寄宿学校1所,建成占地80亩的县城寄宿制初级中等教育学校2所。

5、加大示范校建设力度。以省市中小学校等级评估为契机,建成一批代表玉田教育最高水平的示范校,创玉田教育的新品牌。到2010年建成省级示范校6所,市级示范校15所,县级示范校50所。

6、抓实特色校建设。为拉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从年起,在全县小学范围内率先开展特色校建设工作,在我县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将特色校建设工作向初、高中推进,带动全县水平的提高。到2010年,建成在县级特色校38所,建成在全市有一定影响的特色学校10所以上。

7、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完善示范校和北部山区、南部低洼地区学校的手拉手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北部山区和南部低洼地区从教,奖励扎根边远地区从教的优秀教师;制定有力措施,严格依法执教,加强学籍管理,保证相对薄弱学校的生源质量;加大对这些地区干部教师的培训力度和教育现代化的资金投入力度,从2005年起,每年改造薄弱学校4所,有效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三)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加快普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年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并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90%以上。根据我县未来几年高中生源情况,加大普通高中调整、改建、扩建工作力度,按省市相关文件要求,预留土地150亩,拟建规范性高中一所,不断满足高中入学高峰的需求。

2、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高中学校布局调整。根据全县高中生源变化(预计2006―201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将分别达到19600、21300、2、19100、15900人左右)和学校容量,逐年撤并彩亭桥中学、亮甲店中学、鸦鸿桥中学三所普通高中,扩大林南仓中学、窝洛沽中学的办学规模,并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到2010年,使全县高中学校减少到4所,以达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3、积极争创高中示范校。在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引导各高中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一中在成为省示范性高中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仓中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沽中争创市级示范性高中。到20,使全县所有高中生都能在市级以上示范性高中学校接受教育。

4、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意见》要求,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依靠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积极扶持民办职业学校,根据我县高中生源实际,引导部分民办学校适时向职业教育转轨,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使职中在校生逐年递增。按省市相关文件要求,预留土地120亩,拟建规范性职业学校一所。县职教中心在保持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基础上,随着市场的需求,开设新的专业,并努力做强机电、财会、微机、汽修、农林牧等10个骨干特色专业。鼓励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到年逐步形成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通的“立交桥”式办学模式。

(四)构建适合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成人、特殊教育体系。

成人教育以扫除科盲为重点,专业适当增加,办学层次较快提高,能更好的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县成教中心努力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开办专、本全脱班、远程教育研究生班,实现与邻近大中城市高等院校、国家名牌大学联合办学;按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每个乡镇预留土地20亩,拟建规范性农职中一所,充分发挥乡镇成人职业教育学校的作用,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到2010年,乡镇成人学校建成省级示范校3所,市级示范校7所。

逐步做到残疾儿童和少年有同健康儿童、少年一样接受教育的机会,逐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一些简单工作的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充分发挥县特教中心的辐射、指导作用,努力提高三残儿童的入学率,到2010年,确保随班就读率达到95%以上。争取在2005―2006年实现县特教中心的整体搬迁,建投资200万元、建筑面积2040平米的高标准综合楼,各种软硬件达到省标准。前投资20万元,在县特教中心建福利厂一个,使特教毕业的学生能够在本校就业,真正实现特殊教育康复、教育、职技、就业一条龙的格局。

(五)构建灵活开放的民办教育体系。

根据“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发展与管理并重,继续把社会力量办学纳入全县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形成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制定《玉田县民办教育管理办法》,积极开放非义务教育市场,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或参与公办学校建设;积极引进社会投资,保障社会力量办学举办者的合法收入;对民办学校在招生、教师职务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创造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政策环境;健全联合办学机制,依托公办学校,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把联办学校做大、做强,确保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根据未来几年我县生源逐渐减少的实际,引导民办学校向职业教育转轨,确保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把我县的优秀民办学校打造成市、省乃至国家级品牌学校。

2、重点任务。

(一)现代装备教育装备工程。

1、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启动班级多媒体教室试点,20,所有初中和中心小学的一个年级全部建成多媒体教室,全县中小学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并把信息技术考试列入小学毕业考试范畴。到2008年,所有学校全部建成高标准的微机室,学生上微机课全部达到一人一机。2010年,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到40%,全县中小学平均10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计算机人均拥有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2、加快实现“校校通”工程。2005年,50%的中学,20%的'小学建成校园网。年,建成与唐山市信息网相联的玉田教育教学网。加强教师办公用微机与学校电子备课室建设,所有初、高中和国民办中小学及60%的乡镇小学全部建成电子备课室并逐步增加教师办公用微机。2008年,全县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建成全县教学系统的办公网络。2010年,教师平均3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基本实现网上办公、无纸办公,全面实现电子政务;校园网建成率达100%,基本实现“班班通”。

3、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2007年启动教育资源库建设,系统开发教育软件,并形成规模,使县局教学资源库资源总量达到2000g。2010年建成集各类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式远程教育体系。为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提供软件资源。

(二)干部教师队伍培训工程。

1、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和完善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核心,以评估为手段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教育,树立师德典型,完善师德评价标准,提高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建立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开展新时期师德规范和师德建设的课题研究,探索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2、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按照学科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的双重目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把教学科研工作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构建职前职后教育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学习体系。建立一支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有创新、学术上有价值、成果上有特色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到2010年,我县教师学历达标率有整体提高,达到全市中游水平。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规划,落实继续教育各项要求,特别是加强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提倡教师学习英语。

3、推进“名教师”工程。到2010年,培养400名校级骨干教师,200名镇级学科带头人,100名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0名市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名在全市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型、学者型名师;造就一支10名以上在全省有影响、20名获得市级荣誉称号、50名在全县及学校起示范作用的专家型教师,充分发挥各级“名师”的作用,带动全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构筑起玉田教育的“人才高地”。

4、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强化岗位聘任,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职工聘用合同制,逐步实行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在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的同时,适当引进新教师,到2010年,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水平有一定提高,解决目前我县小学教师年龄偏大,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二是建立县城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从2005年起,按省、市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凡在边远山区和南部边远洼地工作的教师上浮一档职务工资,3年后巩固,满5年后再上浮一档,调离工作岗位后,不再享受以上待遇;三是改革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培训制度,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校长制度。形成由20名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校长组成的名校长群体。逐步推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四是完善分配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高中学校结构工资由县教育局有效监控,使学校结构工资与办学水平相匹配,教师结构工资与工作数量、质量相适应,建立健全自主灵活、优劳优酬的薪酬制度。

(三)素质教育工程。

1、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特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多形式教育活动。同时根据教育形势发展,不断研究和探索新形式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同时,积极探索、逐步健全德育工作的评估考核机制。

2、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制定并不断完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标准,强化评价的导向功能,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深入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规律,把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主动发展,使以高考为标志的整体教育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置。

3、加强体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县城建成一所不低于2000平米的少年宫,为课外、校外教育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重视体育工作,加强艺术教育。使学生具有1-2项体育运动特长,80%的中小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掌握一技之长。为学生主动发展特长,和学生特长的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科研兴教工程。

坚持以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全县教育的发展,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健全学校教育科研网络,理顺科研体制,聘请兼职教研员,形成畅通、高效的教育科研网络,完善科研先进单位优秀成果的奖励制度。加强教育科研过程管理,深入推进以“发展教育”为主导性课题的实践研究,继续深化学习教育、创造教育、主体教育、中学职业指导教育等课题的实践研究,每年学校都要确定重点研究方向,实现由参与型向自主型研究的转变。在事业发展、素质教育推进等方面确立前瞻性、应用性、实践意义较强的科研课题,并争取纳入市级、省级重点课题系列,形成较完善的教育科研体系,取得一批在全市、全省领先的教育科研成果。重视并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教育决策与教育行为的科学化。

3、重点项目。

(1)高中改扩建工程。一中三期工程体育馆建设及征地约2000万元;二中餐厅工程450万元,新建教学楼100万元;仓中扩建工程,建教学楼两栋400万元,餐厅工程240万元,购置操场40亩,160万元,建学生宿舍楼一栋300万元;沽中扩建工程建综合办公楼一栋350万元,教学楼一栋300万元。

(2)中小学布局调整。“十一五”期间,我县共有16所乡镇初中、14所中心校、9所完小、21所分校的撤并任务,共需资金4193.8万元。

(3)2007年“普九”复查。根据“普九”标准的提高,学校软件硬件建设,包括绿化、美化校园,学校改扩建,购置教学设备,专用教室建设等约需资金2100万元。

(4)现代化教育装备。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全县需购置微机台,建微机室个,多媒体教室个,电子备课室个,校园网个,以及玉田县教育教学网,共需资金1800万元。

(5)其它。包括2008年前新建一所城内幼儿园需资金500万元;特教整体搬迁及建福利厂260万元;危旧房屋改造万元;少年宫建设300万元,实小新建科技馆200万元,二小、三小改造100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合力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县。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引导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把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干部选择、任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教育强县、优先发展的教育战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贡献,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二)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确保重点工程资金足额到位。

教育投入坚持“以县为主”,按照上级要求,确保教育经费年度预决算做到“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从2005年到2010年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全面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和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捐资助学,或投入并参与教育事业,形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合力;在2005年内,在财政部门监督下,建立县级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确保学校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堵塞教育资金在安排使用等方面的漏洞,确保“十一五”期间教育重点工程的投入。

(四)教育行政执法,坚持依法治教。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育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队伍,继续深化执法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教育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加大对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维护学校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教育和公安、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好初中生流失问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研讨活动,健全各项教育规章制度。学校要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自觉性,逐步使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五)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作用,加大对全县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力度。

完善县财政对教育投入的职责、办法,健全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完成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县教育局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种教育评估方案,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依据《河北省学校办学水平等级评估标准》和《玉田县校长目标考核方案》,每年对全县所有学校进行一次综合督导评估,并坚持督导与评优相结合,改进教育督导方式,加大教育督导随访工作力度。坚持每年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专项督导,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导,并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同时把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创造宽松有利的环境。

(六)加大综合调控力度,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采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完善合理的教育资源配制机制,逐渐实现办学条件的的标准化、教师队伍交流的制度化、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积极发展优势资源,鼓励办出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淡化窗口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本着硬件从实,软件从优,加强示范和辐射作用;改革招生制度,淡化升学竞争,逐步从办学条件的均衡向办学质量的均衡过渡,循序渐进地推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附:

1、2004-高中在校生情况发展趋势。

2、2004-20初中在校生情况发展趋势。

3、2004-年小学在校生情况发展趋势。

二00五年五月一日。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十四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其最基础的工作首先是要知己,即要全面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爱好、能力特点、性格、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与职业价值观等,全面、科学地熟悉自我一般可以参考科学的人才测评报告。只有正确的熟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

正确的自我熟悉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要求必须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列举个人爱好爱好,还要列出三项成就并作说明,从中可见一斑。

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选择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路线。除了要正确熟悉自我,还必须更多地了解各种职业机会,尤其是一些热门行业、热门职位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业与职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特点评估外部事业机会,才能选择可以终生从事的理想职业。

对职业机会的评估切忌想当然,对不熟悉的行业和职位不切实际的向往,结果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城中,一入围城马上受到现实冲击(realityshock),迫不急待又要出城,兜兜转转之间,年已蹉跎,空自消磨。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前面两个步骤,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有了清楚的判定,对外部环境和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素质要求有了客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符合实际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职业目标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目标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由此可见,职业目标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正确的职业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2)爱好与职业的匹配;(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4)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要害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运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练习、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把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非凡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和更好,个人也是一样。我们现在的时代是终生学习的时代,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才能保持自己的职业竞争力,逐步达到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猜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猜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调整。其调整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等。

发展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几乎人人都会碰上,对职业人来说,有些是致命的,有些却能走通另一条路。发生这种情况时,最不可取的态度是急于求成,消极对待当前工作。正确的做法是——稳定中求发展。

当然,事在人为,再优秀、再动人的职业规划也取代不了个人的主观努力。职业规划的目的是建立目标、树立信心,职业规划只是走向成功的辅助手段,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优秀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案例15篇)篇十五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深化调整,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因此,统筹谋划我县卫生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抓住重点,立足发展,确保我县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下,经过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县人民平均期望寿命69岁,婴儿死亡率为2682‰,新生儿死亡率为11.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3.79%,孕产妇死亡率为154.76/十万人。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0.26‰,初步达到“十五”计划规定的目标,有的已提前完成。

2、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到2004年,全县拥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县级5个,乡镇12个;有卫生工作人员3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0.087人;开设病床305张,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0.082张;全县有合格村卫生室所,村医,私立医院1家,个诊所27家,初步健全了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3、群众的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全县卫生机构净增固定资产价值555万元,五年来,新增房屋建筑物面积11455平方米,总投资元,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县人民医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院传染病区,县疾控中心实验大楼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还陆续添置了血液净化系统,五官设备,呼吸镇痛装置等先进医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我县的就医条件和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入。全县有12个乡镇卫生院,其中2个中心卫生院,截止2004年底,已有3个,医疗卫生单位相继新建了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新增医疗用房面积2850平方米,总投资196万元,预计2010年将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政建任务。

五年来,全县共完成农村改水受益人口万人,完成农村改厕处,改厕普及率达%。乡镇卫生院一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工作。逐步推进,进展顺利,预计“十一五”期间%的乡镇卫生院将达到“三配套”目标。

5、积极预防工作得到的落实,全县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传染基本得到控制。2004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发病为209.23/十万,低于全市平均发病水平。全县以乡镇为单位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全县基本消失了丝虫病,连续多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十多年无自喉病例,“九亿农民健康活动”已启动,城镇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60%以上。

6、卫生执法监督建设得到加强。

我县自2003年8月组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以来,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全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项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效果明显。一是积极派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监督业务培训,全县卫生监督队伍的法律、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二是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和上级的总体部署,采取经常性卫生监督与专项卫生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把卫生监督的各项业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对医疗市场的依法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四是对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化妆品卫生、职业卫生、生物制品等进行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7、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实加强全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卫生局党组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通过抓理论学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风的根本好转。行业作风建设在县纠风办、监察局的指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在全县开展了卫生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群众对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满意率达84%,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也在不断的解决,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正逐步展现。

8、加强医疗业务管理。2004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年业务收入1394万元,比去年增长303万元,其中县级机构861万元,同比增长147万元,乡镇卫生院533万元,同比增长56万元。县医院围绕“科技是先导,管理是保证”的指导思想,加快医院硬件建设,大力推进医疗资源重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来自本网-,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五年级童年的读后感(通用16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文章后对所读内容的个人感受和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和思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几篇读后感

    优秀参观大荔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我成长和进步的总结和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和思考有所帮助

    优秀学生事迹材料(模板21篇)

    事迹材料可以用来评选和表彰优秀员工、先进集体等,以激励更多人做出积极的贡献。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这些令人动容的事迹材料范文,相信它们会对你产生积极的影响。

    热门申请餐饮主管的申请书(模板13篇)

    在填写更多申请书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避免因错误或不恰当的表达而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你对如何撰写更多申请书感到迷茫,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会有所启

    优质年底团建活动方案策划书(案例14篇)

    策划方案应该具备清晰明确的目标和策略,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引导和评估工作进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策划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20xx年x月x日6

    最优篮球比赛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和补充。进入大学之后,我对篮球这项运动越来越感兴

    2023年小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案例15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实用led合同范文(20篇)

    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可以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合同协议范文的示例对于合同起草人员的日常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设备接收方:_____________

    实用大二学生的大学规划(案例18篇)

    大学规划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学术能力、个人爱好和职业前景,以制定合理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对于大学规划的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方法。学业规划书在帮助大学

    最热商场前台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方式,通过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梳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但是无从下笔,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