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BW笔侠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

阅读一本好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思想和观点。这是一些读者自发分享的读后感,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书籍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一

昨天晚上,我回家看了南京大屠杀,看完我对日本人十分憎恨和唾弃,让我一下子沉入思考中。

看完南京大屠杀,我知道了,日本有天皇统治,为了日本快速壮大,听从天皇的命令看中了我国政府当时的软弱无能,国富民强,土地富有,就对我国升起了贪婪,升起了狼之野心,把黑爪伸向了中国,在谷寿夫和日本天皇的带领下就开始了他们精心策划的南京大屠杀,在那时期,日本曾经对中国人抢劫粮食,强奸妇女,还把一些男人直接杀了扔进了河里,第二天就变成了血河,真是让人觉得惨不忍睹,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添了几分恐慌。然而他们又开始了一场南京百人斩的比赛,一些人本的指挥官就开始带着自己的兵,开始疯狂的残杀我们的中国同胞,十分让人觉得憎恨。

看了南京大屠杀,我明白了中国一穷二白,曾多次被人歧视,别的国家也曾多次对中国产生了讨厌感,使中国的发展经常受到艰难的印象,更有许多的中国人无家可归。

看了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我想起了在新闻上看到的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自己仿佛身临其境,我想:在那些战争中最受苦的还是那些难民们,他们有的没有家园,有的失去了家人还有的就剩下了自己,有一些小学生就是在武装分子的枪口下死去的,真是太可怜了。

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变得强壮,好好地保卫自己的祖国,不会再让别的国家侵略自己的祖国,让世界变得和平,建设更好的国家。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二

对现代主义的视角还有重要的经验主义的反对意见。

同样重要的事实是,民族主义继续在一些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像法国、加拿大(魁北克)、加泰罗尼亚和美国--兴盛活跃,即使有时以非暴力形式出现,也具有很大力量和韧性。这再次说明,像族裔民族主义这样的文化运动,是相对独立于现代性进程的,这就给民族主义现代化理论提出了重要的问题。

注释:

[23]关于这些先行者和楷模,见本迪克斯(1966年)。

[24]关于世界民族主义的不同时机选择,见奥瑞吉(1990年)。

[25]关于法国早期的态度,见本塞姆・凡・登・伯格(1966年)。法国历史教学是根据各种lavisse课本进行的,关于修订人们普遍接受的教学传统,见斯特隆(citron)(1988年);关于法国持续不断的地方主义,见布罗代尔(braudel)(1989年)。

[26]皮纳德(pinard)和汉米尔顿(hamilton)(1984年)分析了魁北克人民族主义的社会构成。

[27]与巴斯克民族主义的比较,见佩里(1971年)。另外参见康沃西(1994年)更加详细的分析。

[281关于美国天佑民族主义,见科思(1957年a)和图沃生(tuverson)(1968年)。

[29]林斯(lyons)(1979年)和哈钦森(1987年)对爱尔兰民族主义一直持续存在到20世纪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关于战后波兰的宗教和民族主义,见柯里平斯基(1989年)。关于挪威,见米奇森(mitchson)(1980年)对早期民族主义走势的分析,关于包括对欧共体怀疑主义,甚至反抗的最新发展,见威沃(waever)(1992年)。

[30]关于此类新法西斯主义,见威尔金森(1983年)和哈斯本茨(1990年)。

节选自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三

什么是现代性?经典的社会理论家们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论基点作出了不同的判断.通过对以迪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理论和以福柯、吉登斯为代表的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分析,旨在形成现代性工程的一个框架,并对现代性作出一些建设性的说明.

作者:张江甫罗中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刊名:天府新论cssci英文刊名:tianfunewidea年,卷(期):“”(z1)分类号:c04关键词: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现代性工程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四

今天下午,我正尽兴地看着日本动漫。在一旁看报纸的老爸突然说了一句:“日本人真令人憎恨。”我疑惑地问老爸:“为什么啊?”“如果你看到了当时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你就明白了。”老爸说。我想到了《上下五千年》里面有《南京大屠杀》的介绍的。

我翻开《上下五千年》,半个小时终于了解了老爸的心情。

1937年12月5日,南京陷于日军三面包围之中。13日,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血腥大屠杀开始了。

谷寿夫所部日军进入南京城后,逢人便杀。日军用机枪、步枪疯狂扫射,成群的老人、妇女和孩子纷纷倒下。日本人做出了对中国人及其残暴的事。他们连一个孕妇都不放过,剖出腹中胎儿,挑在戏刀上玩耍;还把中国工人的心脏挖出来煮。更令人气愤的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竟约定进行砍杀100名中国人的比赛。因无法确定谁先杀满100人,二人还要重新杀满150人。

日军像一副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毫无顾忌地干尽了凡是可能想象的非人事情。日寇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可耻最野蛮的一页。日本帝国主义赤裸裸地野蛮侵略残杀我们同胞,这种兽行令全世界人震撼、发指。日本帝国主义用惨不忍睹的手段杀害了无辜的中国人民。日本帝国主义简直连禽兽都不如。现在,我恨透了日本人。那一次的南京大屠杀让一个又一个生命走向死亡。仅仅六周,日本就杀死了中国战俘、平民三十多万人。不过,如今的中国已经强大,一步一步的迈向世界强国。

岁月的蹉跎,洗不净日本人手上的血腥;时间的流逝,抹不去中国人心中的仇恨。中国人,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五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关系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认为现代性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工业主义和市场经济.现代性的发展导致了三个相关联的结果:时空分离、社会关系分化与重组、反思维控制机制的形成.自我认同是自我对个体生活经历的'反思性投射的产物.现代性通过对个体日常生活经验、权威系统、思想文化的解构,使个体自我认同产生困境.

作者:伍世文吴昊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所,广州,510631刊名:惠州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huizhouuniversity年,卷(期):21(1)分类号:b017.9关键词:现代性自我认同时空分离日常生活经验反思维控制机制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六

看完这本书满满的收获,也是此段时间对于看的纳粹进行犹大人大屠杀的书和电影的一些思考整理。作者的观点很多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回答了为什么此次大屠杀与其他大屠杀相比更值得我们警醒的原因,核心观点是,他认为现代性是此次行动最大的基础之一。

1.研究屠杀犹太人原因的重要性。

很多人在归因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时候,常常把其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极端案例。大部分人认为这种案例,在极端民族主义+特定社会环境下才会发生。这种想法,一方面是由于纳粹的暴行过于残忍,后果过于影响重大,难以想象是在理性人假设的情况下发生的;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不愿意将此类事件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哪怕一丝一毫,对于残酷暴行,更多人愿意当成极端,这样就与现实生活相当远,与日常社会的人相当远。

然而,在此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发人深省的结论:这场大屠杀比起那些充满了血腥场面,比如屠城血染山河的原始大屠杀来说,更值得被探究。而这场大屠杀之所以消灭了更多人并成功运行,现代性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现代性和理性,恰恰正是这场大屠杀的基础。

因此,探究犹太人大屠杀的愿意就显得极其重要甚至警醒:现代性其实在现今社会是愈演愈烈的,如果我们仅仅认为这次事件离我们的社会非常遥远不予深究,那么再次发生此类惨剧的概率就会加大。“事实上大屠杀的每一个“因素”——即那些使大屠杀成为可能的所有条件——都是正常的;这种“正常”并非人们所熟悉的意思,也不是早就被充分描述、解释和接纳的一大类现象中的又一个标本(恰恰相反,大屠杀的经验是崭新而陌生的);“正常”所指的是完全符合我们所熟悉的文明、它的指导精神、它的精髓、它内在的世界观等等——“正常”还指追求人类幸福和完美社会的正确方式。”

2.纳粹的理念。

纳粹的理念简单来说就像一个管理花园的理念。在管理花园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各种各样的鲜花的茁壮生长,必须要除掉一些杂草。在纳粹的理念里,德国的日耳曼民族就是美丽的鲜花,而犹太人就是杂草。这种反犹主义其实很久之前就存在,只是在于纳粹的领导下,这种倾向被慢慢推向了极端。在德国社会中,犹太人常常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打个比方,就像是英国殖民非洲时用一些亚洲人去管理当地人。犹太人就像是这个例子中的亚洲人,干一些上层不愿意干的事情比如收税,并成功被下层人厌恶,加上精明不站队的民族特性,宗教中的一些因素,使得社会出现反犹主义倾向也不奇怪。在纳粹时期,这种倾向被加强,并最终通过一步步形式变化和计划,将这种倾向推向了大屠杀的极端。

3.屠杀犹太人的手段。

长期来看,如果要实现对于犹太人的清洗,这种光天化日下的暴行不仅仅不会被社会所接受,甚至不会被执行者本身所维持。所以,在对于犹太人的清洗计划中,更为理性更难使执行者引发道德困境的计划反而更为妥帖。越为理性不带情感的举动往往能够长久维持,比起一直煽动的情绪,其实黑暗的理性能造成的伤害会巨大的多,因为维持情感终会耗尽人们的耐心,维持不加思考的理性则可以成为常态。在回顾纳粹的暴行时,主要侧重在三个重要的环节:1.延伸行为与结果的距离:一些心理实验证明,当行为造成的恶性后果离行为者足够用远时,很多人并不会因为行为的后果而感到强烈的自责,当这个具力被拉远,杀人机器齿轮上的那些人对于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的道德感降低,工具理性思维(如何做好眼前的事)强化,价值理性(这件事是否正确)弱化;2.从道德行为中将敌人抽象化:将活生生的犹太人抽象为概念化的犹太人,使得大部分群众避免在敌对与其有关系的犹太人时产生道德困境,强调抽象的犹太人是可恶的这一点,并将真实世界的犹太人与社会分离,变成实际意义上的抽象的犹太人;3.将行动分解:每个人都变成螺丝钉,很多螺丝钉的行为非常正常,工人不知道自己做的枪壳最后会杀死谁,但是他并不会为杀死的人负责,下班依然可以回家听莫扎特贝多芬。一个个小小的行为,加起来就足以完成整次行动。

4.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

工具理性强调的是如何以最优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目的。

在整个行动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价值理性的存在,而充斥着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工具理性,仿佛所有人都失去了对于道德的感知。而这正是纳粹想要的。而实现这一点除了现代性,极致的官僚主义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纳粹分子集体屠杀欧洲犹太人不仅是一个工业社会的技术成就,而且也是一个官僚制度社会的组织成就。”在这次行动中,很少人关注杀了多少人,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运送犹太人,如何分配,如何组织,如何安排资源。可以这样说,整次行动就像是一次产品的运送和分配,各个集中营就是目的地,而大多数执行者做的其实是物流管理资源分配的工作,只不过产品变成了犹太人。当人们关注于如何做好眼前的事而非思考长远后果是否符合道德时,很多人都会选择遵从工具理性。即使有人开始运用价值理性,也会因为不愿意当异类,或遵从‘专家’和上级的意见去抹掉自己的价值理性。

5.现代性在大屠杀中的作用及与其他大屠杀的区别。

综上所述,犹太人大屠杀的必要的点,官僚主义和现代性,以及一些催化剂是必要的。官僚主义保证了工具理性的优先,而现代性则是纳粹实现3中所提的三个环节的基础。现代化带来的工业化使得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能够被拉远,更为‘人性’的杀戮方式带来更少的道德谴责,现代化和官僚主义使得运送犹太人的系统完美运行。比起其他大屠杀,此次行动更特殊的原因就是,没有现代性,纳粹所计划的这些环节永远都不可能完美运行和实现。这也是这次大屠杀和其他大屠杀的显著区别。

6.关于人性的讨论。

有许多关于人性的讨论,有人相信人性本善,一切都可以通过教导来改造,而在这次行为中,我们能看到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如果大部分人在此次行为中遵从了工具理性优先,我们就不能够轻易地把这些人排除在外来考虑人性。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假设自己在这次大屠杀中扮演一个执行者,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答案是,如果我能逃脱这个身份我将逃脱,如果无法逃脱,我的选择可能会和千千万万个执行者一样。我认同作者的说法。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所有东西都是双面的,如果我们承认人性中真善美的那一面,那我们必然也要承认人性的假恶丑。人性并不是单一面的,而社会规则和法律,恰恰就是约束恶的那一面利器。这种人性的恶并不仅仅为少数人所有,而是几乎的所有的大众身上都会普遍存在,人性不是单一的美,人性永远都是统一的,有正反面的。而我们没有把恶的那一面展示出来,只是因为没有置身到那样一个环境当中。所以永远不要试图考验人性,不要问道德困境的问题,不要想象着完美的善人,而要承认,我们在社会环境中,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善,努力不被社会改变,努力坚持价值理性大于工具理性。

综上所述,现代性和官僚主义是屠杀犹太人很重要的基础,而在一个时间点,反犹主义被推上了极端,而基础又为大清洗实现了可能。可能这世上的所有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双面性,当我们呼吁现代化是社会的希望的时候,也不应忘记,当我们忽视了目的,忽视了价值理性的时候,现代性也将会是伤害社会和人类最大的武器。同理,理性是保护社会不混乱的基础,而理性的黑暗面却可以比感性给世界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这大概也是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七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终止了先前强大的军事用品需求,日本的军工厂纷纷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大萧条”随之而来,美国奢侈品消费锐减,日本的出口贸易陷入瘫痪。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数剧增,贫困的农民和渔民被迫卖女为妓。

通货膨胀、关东大地震使日本凄惨的社会形势进一步恶化。一部分人主张运用日本学习到的最新技术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另一部分人则期冀利用本国军事优势对外扩张和征服邻邦,右翼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狂热支持扩张主义的意识形态,他们要求建立军事独裁政府,限制个人财产,将产权收归国有,并控制亚洲。

这些主张激发了下层军官的野心,他们出身农村,年轻气盛,自然不信任东京的政客,并迫不及待地渴望飞黄腾达,现代日本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潜藏着极大的施暴隐患,原因有二:一是日本军队对其官兵施加的独断专行和残酷虐待;二是日本社会的等级特性,这种等级制度中的社会地位是由与天皇的亲疏远近决定的。在侵占南京之前,日本军队就已令自己的士兵蒙受了无尽的羞辱。

日本士兵被迫给军官洗内裤,或是顺从地站着任由上级打自己耳光,直到被打得鲜血直流。在等级制度中,那些权力最小的人一旦掌握了更低阶层的生杀大权,往往极具虐待狂倾向,而日本士兵到达海外后,他们在严酷的等级制度中积聚的愤怒突然找到了发泄口。在国外或殖民地,日军作为天皇的代表,对该地民众享有极大的权力。

在中国,即使地位最低的日本士兵也比当地最有权势和名望的中国人地位高,由此不难看出,多年来一直压抑的对权威的愤怒、仇恨和恐惧终于在南京爆发为无法控制的暴虐行为。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八

1937年12月13日,一个可怕的身影——南京大屠杀充满了南京的每个角落。日军——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魔鬼的天堂,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更可恨的是日本现在将当时残杀我国军民的铁证事实美化了,戏称那是为日本增光,光宗耀祖的事!现在,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我们这一代是中国的希望,中国未来的支柱!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这一台“大型起重机”将中国托向辉煌的明天!

中国当初为什么那么柔弱?为什么任一条疯狗在她身上留下无法治愈的伤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洗去那千古奇耻。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九

今天下午,我正尽兴地看着日本动漫。在一旁看报纸的老爸突然说了一句:“日本人真令人憎恨。”我疑惑地问老爸:“为什么啊?”“如果你看到了当时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你就明白了。”老爸说。我想到了《上下五千年》里面有《南京大屠杀》的介绍的。

我翻开《上下五千年》,半个小时终于了解了老爸的心情。

1937年12月5日,南京陷于日军三面包围之中。13日,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血腥大屠杀开始了。

谷寿夫所部日军进入南京城后,逢人便杀。日军用机枪、步枪疯狂扫射,成群的老人、妇女和孩子纷纷倒下。日本人做出了对中国人及其残暴的事。他们连一个孕妇都不放过,剖出腹中胎儿,挑在戏刀上玩耍;还把中国工人的心脏挖出来煮。更令人气愤的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竟约定进行砍杀100名中国人的比赛。因无法确定谁先杀满100人,二人还要重新杀满150人。

日军像一副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毫无顾忌地干尽了凡是可能想象的非人事情。日寇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可耻最野蛮的一页。日本帝国主义赤裸裸地野蛮侵略残杀我们同胞,这种兽行令全世界人震撼、发指。杀害了无辜的中国人民。日本帝国主义简直连禽兽都不如。现在,我恨透了日本人。那一次的南京大屠杀让一个又一个生命走向死亡。仅仅六周,日本就杀死了中国战俘、平民三十多万人。不过,如今的中国已经强大,一步一步的迈向世界强国。

岁月的蹉跎,洗不净日本人手上的血腥;时间的流逝,抹不去中国人心中的仇恨。中国人,请记住南京大屠杀中所受过的一切屈辱,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

一进南京,鬼子们就实行了“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

你看他们一个个,让我感到这根本就是一群禽兽不如的家伙!瞧,一个鬼子手提中国人的头颅,站在死人堆里,脸上是面无表情,但不难看出,这是自豪!这是“灿烂”的微笑!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一

“你应该学着了解某些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从书序看起,逐字逐句,不漏毫末。结束了最后一句的阅读,是在一个失眠的雨夜。我没有落泪,只久久地垂着头。窗外,雷声混杂雨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恍惚间竟觉得像极了阵阵怒吼,尖叫,哭诉,呻吟,继而一片徒留冷风的沉默。

我自然而然地想到每年都在观看的国家公祭仪式——落针可闻的广场,升旗台上巨大的花圈,场外重现历史的雕塑,刻满三十余万无辜遇难者名字的石碑,众人阴郁的脸,含泪的眼,缄默的口和摇摇欲坠的心。

当主持仪式的领导宣布默哀时,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哀婉,绵长,如泣如诉,伴随着止不住的泪水与叹息,久久地响着。幸存者席位上,那耄耋老人浑浊的双眼中平添了丝缕惊恐,悲切,亦或震怒。这警报声,也许他们似曾相识,也许,他们再熟悉不过。人们或许从未想过,当他们庆幸于抢救了这批可贵的资料与记忆的同时,也揭开了在幸存者那心底血淋淋的疤。他们中的某一个,或许几十年前的某一天,躲在床底下,亲眼看见了母亲带血的脸,瞪圆了的双眸,和日军堪比魔鬼的行径;或许躲在草垛里,听到了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喊,和那之后漫长的寂静;或许躲在粮堆里,感受到了敌人的军刀凶狠地刺到身旁的寒意与恐惧;或许躲在万人堆成的尸体中,嗅到了同胞与亲人浓郁的血腥,抚摸着一张张血肉模糊的脸,却再也哭不出声。

回忆着书中的字字句句,望向那些坐在公祭现场年迈的幸存者们无神的双眼,我竟一时心疼得说不出任何话语。不知他们是否又想起那炼狱般的六周,想起那些失眠夜晚的痛哭,想起堆砌着层层白骨的万人冢——提起它,我也总无法抑制泪水。那些含冤的孤魂,都是我亲如一家的同胞啊!

我总也忘不了,幸存的老妇人向记者讲述自己被迫做慰安妇的噩梦,总是话音未落,就颤栗得再也说不下去;我总也忘不了,《金陵十三钗》里那一群浓妆艳抹的女人,她们在南京城沦陷后,再也无缘怀抱琵琶,舞那首最拿手的《秦淮景》,她们被剪了长发,洗去胭脂,扔弃了自己心爱的旗袍和首饰;我总也忘不了,一位抗战老兵去世前紧紧握着记者的手,细若游丝的力气支撑他说完了最后一句话:“对不起,当年我们没能守住南京。”我总也忘不了,电视机里遇难者们的子孙在他们的墓前庄严宣誓——“一定不忘国耻,一定努力学习,让长辈们得以安息。”话里带着乡音,那催人泪下的南京乡音。

如今我一次又一次捧起这部历史回忆录,总不由得感慨万千。南京原是历史悠久、安宁和谐的古城,在经历了血洗与枪声的浩劫后,它变得不再完整。那段耻辱的历史已远去了,那些流离无依的冤魂被忘却了,温暖的阳光年复一年静静地落在南京城的旧砖墙上。整整七十九年的光阴,让那墙上的灰尘与血迹都已不复存在。而一张张怒目圆睁的面孔,一声声尖锐可怖的惨叫,一道道敌人的刀枪反射的白光,却总在我无数个颤抖的梦境里,愈来愈清晰。

我知道我忘不了张纯如——这位曾为了南京30万冤魂奔走申诉的女子,更不会忘了这部警钟一般日夜敲响在我心里的书,让我永远清醒地意识到,有些历史不容忘记,有些罪恶不容消洗。

愿南京,四十九日祭后不再有阴天。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二

看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我的内心说不出的伤痛。

那是血的事实,那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愤怒和触目惊心的国耻——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的灭绝人性的抢劫、焚烧、破坏和屠杀。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19余名,压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南京》里讲述的是日军大举进攻我国南京中的幸存者的所见所闻。

数十万人成为冷血日本军的刀下亡魂,两万妇女惨遭强暴凌辱。他们还说他们在南京太无聊,就请一些妇女来热闹一下。其实那哪是请,简直就是抢他们抓来下至12岁,上至60岁的妇女,让她们受净百般凌辱,如果他们反抗的话,就杀死她们的家人。有些女人和女孩都穿上男孩的衣服,有的甚至把头发剔光了。

日军到了街上后,就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遍地都是尸体。有些人躺在地上装死,结果被日本军发现,于是日军往尸体上洒满汽油,一把火,把那些尸体烧成了灰烬。

他们还把进南京的人留在城里,要不然就杀掉,为的是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南京的现状。

他们还录下了他们给小孩糖吃,给难民水喝。但是却没录下他们强暴妇女的镜头。他们说日本皇军热爱生命,却在街头肆意杀人。

我记得,有一个老奶奶说,她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妹妹躲在一起,可还是被日本军发现了。他被刺了几枪后,就昏死过去。等她醒来后,发现爸爸妈妈倒在血泊之中,她跑出去一看,妹妹被丢在外面,死了。

有句话说的好:仇恨可以忘记,但是悲伤却不能忘记。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三

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这是三十万中国人民生命的终点。在七十年前的南京,短短六个星期之内,它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那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一个可怕的身影——南京大屠杀充满了南京城的'每个角落。一只日军军队,一只毫无人性的日军军队,他们如镰刀般收割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人命。这然惨绝人寰的行为竟长达六个星期之久!曾经繁荣的南京城,如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大街小巷、防空洞里都躺着中国人民早已消逝的生命,他们无法闭上的眼睛似乎诉说着日军种种惨无人道的猎杀,他们想要抬起来的手却似乎欲言又止,无力地垂了下来。

当初的中国为何脆弱的像初生的婴儿?为何在日军区区十几万人的攻击下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整整三十万中国同胞们在我们眼前消失!当初懦弱无能的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们、亲朋好友们一个个的被日军残忍凌虐致死。更可恨的是,日本竟然将当时残害我国人民的事美化了,“美名其曰”为日本增光,光宗耀祖!

曾经落魄的中国已不复存在,迎来的是欣欣向荣、昌盛繁华的中国!过往那段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铁的事实:落后就要挨打!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四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让我们永不却忘的战争,那就是“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躯体上无法消弥的伤疤。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南京人民进行长达6周的大屠杀。他们对南京同胞们进行残酷的屠杀,在南京城里尸横遍地、血迹斑斑。真是残不忍睹。

虽然以前南京被日本人损坏过,但南京的今天是那样的繁荣、昌盛,南京的人民是那样的善良、和睦。

六十七年已过去了,昔日的屠场已再度成为一座繁华的都市,在平常的日子里,年轻的一辈仅仅只能从教科书上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一名词,他们已很少提及这段屈辱的往事。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五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已经非常熟悉了。从小时候听人讲述,到中学历史课本中学习,再到现在的看电影,每一次我的感受都很深,心中的愤恨是油然而生。

而事实大致是这样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它的“三光政策”几乎深入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村庄。死亡,恐惧??几乎成代中。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

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屠杀的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六

同学们,相信你们读过〈南京大屠杀〉把?这本书真实的讲述了日本人在我国土地上屠杀我国同胞的情景。

南京大屠杀的'这一天,是一个刀光血影,血河成的日子。凶残的日本士兵将我国南京诚里的30多万同胞杀死,并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实行了杀光,烧光,枪光的三光政策。这样凶残的野醒行为使多少幸存者痛失了亲人,痛失了美好的家园呀!这样铁的罪证不知有多少个。下面我来讲一个记者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看到的真实情景吧!

在日军攻打南京城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向火车站走去,企图坐上火车走。人们正在登车上时,突然,前方出现了5架日军的飞机“隆隆”的朝这边飞过来。只听见几声爆炸声后,眼前出现的情景让人掺不赌,房屋都倒塌了,有的人被炸得满天飞,街道上血留流河。许多人都已经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血泊中有一个幸存的三岁小孩,刚学会说话,就失去了亲人,他坐在有血泊中,声音嘶哑的喊“妈妈,爸爸”。

在这样的一天里,有多少人失去了他们的亲人。有多少人失去了他们的家庭。

少年朋友们,让我永远记住12月13日这一天,让我们永远记住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无法偿还的血债吧!我们新一代要热爱和平,让世界和谐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

    爱情三十六计心得体会(汇总2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从实践中汲取的智慧财富,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借鉴以下几篇出色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专著

    路灯采购合同书(专业19篇)

    采购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和服务。以下是关于采购管理的一些专业书籍和研究报告,对我们的采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乙方:_________

    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书(专业16篇)

    合作需要大家坦诚相待,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下是一些合作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和成果展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信心。

    小学语文母鸡评课稿(优秀19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优秀的写作作品,它们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

    研发降本增效方案(通用17篇)

    一份好的计划书不仅能够帮助实现目标,还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以下是一些成功项目的计划书样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人人降本增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

    水电保证金协议书(实用16篇)

    合同协议是重要的商业文书,对于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下面提供的合同协议范文中,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样本。为加强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管理,根据《旅行社条例

    社保转回申请书(实用19篇)

    申请书的撰写需要结构清晰、语言准确、逻辑严密,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如果你正在写申请书,希望你可以从下面的申请书范文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点子和灵感。尊敬的公司领导

    摇篮大班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

    在编写大班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制定适应班级整体能力发展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份适用于大班幼儿的教案,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借

    制药思想工作总结(优秀21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中付出和收获进行回顾和评估的过程。如果你正在为如何写一份出色的月工作总结而发愁,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些范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监督检

    牛场实践心得(专业23篇)

    心得体会不仅仅是一篇文字,更是我们对自己成长轨迹的一种见证和认可。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示。今年的暑假,在我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