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MJ笔神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

读后感是对作者情感和思维方式的感同身受和思考,是对作品内涵的独特解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可能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一

看了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所著的小说《最好的告别》,几度想哭。小说原名为beingmortal作者是名医生,他在书中写到医生和病患的关系,书中笔墨大多在老年社会学问题上。

近年来,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各个国家也在积极地解决老龄人“衰老与死亡”的问题。面对老年人生活习惯以及不能自理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从古至今,每个人仿佛都在追求“长生”,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都在进行自我欺骗。

作者的父亲也是名医生,年暮之人不愿承认自己衰老的事实,即使人老了,也想保持自由,不愿被限制,更不愿让别人照顾自己,害怕成为家人的负担。只有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才会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也不希望全身插满管子,那样对病人来说,实在痛苦。

作者用发生在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尊重病人。可是现在有许多家庭一再违背病人的意愿,不惜付出一切,挽救病床上的亲人,哪怕病人苏醒过来,成为植物人,家人也情愿。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同事外公去世前,那会老人已经意识不清,在昏迷中。医生问老人的三个女儿接下来继续手术还是用药物,老人的三个女儿知道父亲的病情,她们不希望父亲在生命的最后还在疼痛中度过。她们是我见过的最理智的病患家属。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人在生命的最后能感受得到疼痛吗?答案是能!子女为了让父母多活一天,宁愿让老人身上插满管子,有些家庭不惜倾家荡产,他们这么做是极不理性的。我家也面临着祖母的养老问题,她年事已高,身边没人照顾,爸妈又不能时刻在她身边,她走路倾斜容易摔倒,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几乎没人知道。

今天坐车回家时,一位老人走路不稳,颤颤巍巍的,听力不怎么好,和乘务员交流都是问题,他独自一人坐车,旁边没有家人陪着,看到此,我眼睛湿润了。老人的境遇让我想了许多,儿女也需要工作,没时间陪老人看病,让人有点心酸。可见养老问题,现在急需解决。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一次访谈中,回忆到他最后悔的事情,便是把父母接到了自己身边,想着能更好地照顾他们,却适得其反。父母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来到他的新家,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他们一直在努力适应,生活的并不顺心,但又不想给子女造成困扰。

现在好些年轻人把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不管他们能否适应,不问他们的想法如何,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给父母安排的就是最好的。何为“孝顺”?让父母的老年生活里高兴顺遂,不强迫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方可称之为“孝顺”。

作者阿图葛文德在小说中描写到医患关系有三种,分别是:诊断型、咨询型、解释型,作者在书中还写道:对于医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什么……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

真希望国内和国外一样,也有专门的“临终”服务,这个词听起来不怎么吉利,可确实是医院所不能呈现的服务。“临终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受过系统的训练,也懂得基本的救助常识。他们从病人的心理出发,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他们并非只将“病人送走”,而是在病人的有限时间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病人心情愉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最开始读到作者所说的“临终”服务时,我不太能理解。总觉得国外人没有人情味,病人还在病床上,便想着接下来的事,未免太操之过急了。

读到作者所写的更多病例,越来越能理解作者所描述的“临终”服务了。截止到目前,国内的医疗水平还赶不上国外,但国内的医疗水平也在继续发展,预计以后老年人老有所养,老龄化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二

阿图・葛文德在这本书中讨论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衰老和死亡。初拿到这本书,我没有马上读。面对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我内心是拒绝的,避之不及。而且,在二十岁的年纪,衰老和死亡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有一天无意中翻开读了一段话,就被深深地触动到,当即决定开始读这本书。

葛文德围绕衰老和死亡讨论了三个话题:养老、临终医疗和善终护理。从葛文德的文字中,我欣喜地看到,无论是罹患绝症的病人还是衰老脆弱的老人,好好活到生命的终点不是不可能的。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我们在对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残酷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除了安全和延长生命,他们还有其他优先考虑事项,譬如避免疼痛或不舒服,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偶尔能和家人外出,实现个人生命具有完整性的感觉。通过改变每个人生命最后阶段的可能性这一方式,我们有机会重塑我们的养老机构、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对话。

有一些有意义的改变正在发生。对于老人,可以有比疗养院更好的东西,譬如辅助生活。遭遇死亡,可以有紧急抢救之外的其他选项,譬如善终服务。患上绝症,医生、病人及其家属应该通过一系列谈话,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越早思考越好!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三

《最好的告别》(原名为beingmortal:medicineandwhatmattersintheend)一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atulgawande)所作。

在阅读正文以前,被作者的辉煌经历震惊,这位天才不是纯正的美国人,而是印度移民的后代,他的父母都是医生,1987年毕业于斯坦福,两年后读了一个吓死人的ppe学位,就是一个哲学、政治与经济学的学位,但是他还是没有满足,又到了哈佛,拿了一个医学博士,然而并不够,又在毕业后在哈佛修了一个公共卫生的硕士。

读书特别好的人,往往又长得很帅,是的,葛文德医生不仅手术是把好手,而且很潇洒,如此大神,居然还写的一手好文章,是纽约客的医学专栏作家,著作等身。

然而这就是全部了吗?no!让我们来看看他的阅历吧。

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

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美国最佳短篇奖得主,及美国最佳科学短篇奖得主,20荣获哈斯丁斯中心大奖,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

在这本新书中,他变得宿命起来,他知道医学再如何发疯图强,依然无法摆脱每个人确定的结局,他把自己睿智的目光放到了临终这一段,如何让每个人淡然的面对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人性的豁然,葛文德医生的这部书,我是粗粗的看了一遍,有时间必然再仔细的每章细读。

放一段网上摘抄的目录和大致内容,给大家长个草。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四

去年春天开始,外公因为排尿排便困难一直住在医院,爸妈雇了护工阿姨专职照料他,也会每天给他带饭,陪他说说话,算是“半养老院”模式吧。每次去探望,外公的状态都还不错,电话里问起妈妈也都说“还好”,于是我好像理所当然地以为一切都会这样持续下去。

所以去年年底听到情况不好,“感觉抢救之后这次也会没事”,却在坐上高铁前收到外公已经走了的消息的时候,我是茫然的、甚至是困惑的。爸妈非常排斥我过多参与葬礼过程,在他们和其他长辈的主持下,一切都进行得很迅速,所有程序下来,我好像旁观了一场别人的梦。

直到葬礼结束后,我才知道外公病危的一周期间,爸妈在不同医院间奔波,在各个科室间辗转,在诸多医生间来回,经历了巨大的肉体考验和精神煎熬。于是我明白自己错过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在这个特殊阶段,我没能帮上任何忙。羞愧和后悔将我吞没,作为整个家族的一员我好像没有任何作用任何价值。也许是不愿面对这些情绪,我总觉得外公并没有离开,只是跟往常一样,住在医院病房里,只要我凑近叫他一声,他就能知道外孙女来了...

直到今天,每次跟妈妈聊起外公,即便是在电话里,我们俩依旧会忍不住吸鼻子。我知道我们都没能好好告别,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接受现实或者说服自己。而我也很庆幸,在外婆开始呈现一些阿尔兹海默症和抑郁症症状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它当然无法帮我“准备好”面对重病和死亡,但这些残酷但偶尔温情的故事,让我理解了自己将会面对些什么,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也让我生出些许勇气。

预感到下一次告别的时候,多一些倾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陪伴吧,这是为了即将离去的人,也是为了留下的人们。不,这些事情其实根本不应该等到告别前夕,因为我们的共同回忆,也是彼此生命故事的一部分。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五

死亡,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葛德文用真真切切的现实,和恰到好处的说理让这个话题少了些许冷峻,但是看完这本《最好的告别》还是想到了很多。

最初有许多模糊却挥之不去的想法一直在脑海里盘旋,不知道我能否用文字描述清楚,大概就是有关传统观念与道德绑架。

葛德文笔下的美国社会和中国还是有太多的不同,若是让我们劝告别人在面临绝症的关头选择放弃医疗,这该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我想这样的压力应该不会比看着他们被死亡所吞噬更小。每个人的观念都是在自己的生活历练里所积淀下来的,根深蒂固,难以改变。所以即便自己接受这样的安静度过最后时光,我们也没法假定所有人都能够赞同并接受这样的离开。

改变观念有时候和放弃信仰一样可怕。

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未必就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也许都只不过是我们在特定环境里必然会做出的决定是一种连我们自身也无法察觉的身不由己。观念,思想,社会,道德,总是这么混乱地井然有序着。

于是道德绑架也便随之而来,或许更像是不同的观念在激烈碰撞里发生的车祸。多数和少数的较量同样难分胜负。

而即便站在中间也难说对错,因为本就没有对错。所以愈显沉重。那么,到底该如何死去?

不断进步的医疗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生存的希望,但即便如此,任何一次救治,任何一场手术也都代表着一次风险。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葛德文用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医疗手段仅仅是为了延长生命时间,却会为病人带去巨大的身体损伤和痛苦,而安息治疗则是用药物最大可能地为病人减少痛苦并以自己最希望的方式迎接生命地终点。

很显然,葛德文是安息治疗的推崇者。他所列举的事例都在说明安息治疗相较具有局限性的医疗技术的好处。

他的故事很能够让人为之动容,看到他对其父亲临终的描述,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一想到爸爸妈妈其实不是万能的超人我就很害怕,一想到他们也会变得苍老我就很慌张。

我甚至想到万一有一天我需要问他们要不要选择接受治疗,而他们的选择是“不”,但我却无法知道他们到底是因为不想受罪说不,还是不愿再拖累旁人而说不,我的内心就无比伤痛。

把这样的选择放在自己身上也许会容易许多,但是爱我们的人,应该也要这样为我们而担忧了吧。

其实死去或许并没有那么难,告别才是最最伤痛。如果可以,永远不说再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六

“死生有度,生命无常”

生命中存在的绝对公平大概是每个人都会走向衰老和死亡,不会有人会跳出这个圈。人生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也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衰老和死亡是一个遥远、不需要细细考量的问题,也可以自信扬言“我选择孤独终老,我为我的决定负责”,但我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五十岁时,怎么还会有同当下一样的心态和决定呢?生命迈向终点,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节目。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的身体机能,在步入青壮年后就在缓慢滑向一条下坡路,老年身体机能与年轻时当然无法相提并论,这就出现了,我们该如何适应逐渐丧失的生活质量和个人生活空间?就如书中说的“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书中提及的失去一定生活能力的老年人会被送去疗养院,一个房间住几个人,遵从规章制度的生活安排,什么时候入厕,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集体活动,完全丧失家庭归属感和生活掌控感。这些事情的发生让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浮现在大众视野中“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动机论》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塔基是基本需求——生存的必需品(如食物、水、空气)和安全的必需品(如法律、秩序及稳定)。其上一个层次是爱的需求和归属感需求。再其上是成长的愿望——实现个人目标、掌握知识和技能、成就得到承认并获得奖励的机会。最上面一个层次的需求是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通过追求道德理想和创造性本身而获得的自我完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关于老年的公共政策和关注点着眼于健康和安全就是对这些目标的承认和体现。但是,事实比这提到的更复杂。为了某些超越他们自身的事情,如家庭、国家或者正义,人们愿意欣然牺牲自身安全和生命,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又无法满足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在意实现、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日常生活的愉快和亲密关系。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等到老了以后才去做?到老了以后才发现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满足感?生活是一项技能。老年的平静和智慧是在时间历程中实现的。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你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相信自己会“长生不老”,从不担心失去自己的任何能力,周围的一切都在提示你,一切皆有可能,你愿意延迟享受,比方说花几年的时间,为更明媚的未来获取技能和资源,你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信息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网,而不是和父母粘在一起,当未来以几十年计算的时候,你最想要的是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东西,成就、创造力以及自我实现的那些特质。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

现代医学技术可以延缓人的死亡,但不能终止死亡的进程。试想一下,你躺在那里带着呼吸机,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浑身上下布满维持生命的管子,你的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借的、灯火通明的地方,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同家人在一起,旅行或者享受巧克力冰淇淋。接受个人的必死性,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也许在生命的末期,所追求的不再是它的延长,而在于生命应享受的质量。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怎样一份礼物?接受时间给予的一切,不论长短。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七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从小到大,接受了各种教育,有知识,有技能,甚至连上床都可以有小黄片可以教育借鉴,可唯独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我们终将失去的生命,没人在意更无迹可寻。

从小我就特别怕黑,聊斋志异的音乐声一起就开始捂眼睛堵耳朵,连夜晚下雨天屋外摇曳的树影都能吓的我躲进被窝,小时候对于死亡这件事唯一的记忆就是大棺材和杂烩菜,以及刺耳的吹拉弹唱声。这些声音像失聪者看电影一样,在眼前的一幕幕都是默片,眼前的欢声笑语都是对逝者的嘲讽。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是邻居的老人离世,那是一个很不受儿子儿媳待见的老人,自己住一间老宅,离世后的晚上棺材就那样摆在堂屋正中,只有一盏昏黄的灯光和老人作伴,这是中国人最常见的离开,多年后的儿子儿媳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住进了送别母亲的老宅,延续着老母亲的故事。

第二次接触是姐姐结婚后,姐夫家老人作古,要将老人和已过世的妻子并骨合葬,或许是风水缘故,老人的妻子头发和指甲在过世后依然没有风化,当时围观的一群人也颇有我们看英叔僵尸电影的感觉,但什么意外也没有,事后回顾说唯一的问题可能出在坟边栽种的树上,但依旧没有砍掉,也都没有任何涟漪再泛起水花。

第三次是我自己,08年汶川地震,当时毗邻青川的我们在大操场上睡了好几天,对地震最深的感觉就是内心深处的晃动和摧枯拉朽的力量,地震后我曾拜水都江堰,满目疮痍,完全没有了昔日风光秀丽的景象,也是因为这次经历,让自己对死亡产生了敬畏,去了解,关注和走近最真实得自己。

第四次是我的朋友,高中的同桌h,一个人很好的小胖,听到他的消息是工作后的三四年。一天一个高中同学忽然找我聊天,聊了几句忽然说h去世了,我第一反应是别开这种玩笑,怎么可能,h比我都壮,而且只比我大一岁,没有任何先天早夭的迹象和征兆。

是以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他的存在,我们一直为生而努力,又有谁能死得其所呢?

所以我开始疯狂的看各种鬼片,僵尸片,惊悚片,悬疑片,从最初的噩梦到现在的无感,开始去了解临终关怀和最后告别,从最初的泪奔到现在的淡然,能够承受生活的幸,也能够经得起生命的不幸。既然目的地已经在那里,我们又何必汲汲前往呢?去体验那些生命的美好瞬间,去感受每一次跳动背后的感动,去翻高华山,见到朝阳初升,去下潜深海,领略海底世界。

生命的最后一程,别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向死而生,愿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这样当我们抵达终点时,没有哀伤,没有离别,有的依然只是当下的精彩。和时间和解,接纳真实的自己。

人间的一切,都值得!献给那些离开我的朋友和亲人们,爱你们!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八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九

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朋友强烈推荐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xx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阿图葛文德。

作者饱含深深的人文关怀,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探讨了有关衰老和死亡这一大众都很避讳的课题。虽然该书是一本偏医学类的书籍,但却非常的真实、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忘记时间的流逝,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待衰老、老人的一些观点。

普遍认同的一种看待老人的观点就是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我也一直深深赞同。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这种观点背后的意味:我们是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去看待小孩子的。很少会有哪个大人把小孩和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看待,觉得自己是更为成熟的存在,在小孩面前常常觉得自己都是对的,老是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小孩的言行举止进行指导,评判。那对于老人呢,也是一样。把老人当做弱势群体,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指导评价老人,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反正我都是为了你好。

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老俩口平时老喜欢往地里跑,即使是在天气很热的夏天。然后我们就特别义正言辞地“指责”爷爷奶奶:在家里呆着休息多好,万一中暑了怎么办。而且还心安理得地觉得都是为了他们好。奶奶有时叹气说自己老了,没用了,是我们的负担。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就可不舒服了,心想奶奶怎么总是这么悲观呢。看了这本书后,有一点能够理解奶奶的心情。也对以前自以为是的“我都是为了你们好”而感到羞愧。

变老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慢慢地失去健康,失去各种能力,失去曾经构建起的人际关系等等。对于这一系列失去的过程我们最多只能尽力理解,却无法感同身受。人活着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老人也一样。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他们也在艰难地调整、改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他们希望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像上面我提到的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去地里干活,只是想去做自己还力所能及的事情,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想让我们觉得他们是没用的。这也是他们的尊严。

我们总是觉得衰老和死亡离自己很远,因而很少去关注和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可是我们的亲人已开始慢慢地从中年步入老年或者已经步入老年,他们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无论身心都需要做出艰难的调整,如果作为子女、孙辈的我们,能够对于衰老甚至死亡有一定的了解,应该对他们也就会多一份理解,然后陪着我们最最亲爱的人更好地应对他们生命中的转变,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更进一步,我们终有一天也都会面临衰老和死亡。其实换个角度去想,青春正是因为有了衰老才会显得特别美好;生命也正是因为有了死亡才更加珍贵。正视、思考衰老和死亡,其实也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年轻,更好地珍惜生命。

最后,有幸从好友手中接力的我,将这本【最好的告别】真诚地推荐给所有愿听我分享的你们。愿有更多的人了解、理解衰老和死亡,以便陪伴我们的亲人更好地应对生命中艰难的转变,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更加珍惜自己弥足珍贵的生命。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

长寿是不是一定是一件好事,也不尽然!长寿,只是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人和死亡进行和解,慢慢理解死亡,慢慢的接受这个事实。

所以看到90岁,100岁的老人,对于死亡这个结果,他们内心是平静的,而对于年龄较低的人来讲他是恐惧的。

出于求生欲的驱使,死亡的恐惧这是人之常情,唯一能够让悲伤没那么强烈的时候,就是理性主导,理性能够减缓悲伤,让别人慢慢接受这个结果。所以理性是情绪的调节器。

一个人要选择孤独终老,最好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做好晚年的准备。因为寿命不是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并不是说你决定多少活到多少就活多少,因此要做一个周密的,详尽的退休计划。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选择孤独终老工作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一点,因为无尽的孤独会侵蚀一个孤独者的心智。如果要选择孤独终老,养老金一定要有,必要的时候要补充一些商业的养老保险,以保证自己晚年能够有足够的资金。

其次,不要排斥养老院和疗养院这样的养老机构,也许年纪大了,80多岁了,90多岁了,一个人洗澡,吃饭都成问题了,你又举目无亲的情况下,那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如果有旅游和周游世界的计划,尽量安排在70岁之前完成,因为70岁之后最好待在一个熟悉的地方,毕竟年纪大了容易摔倒,摔倒了又是什么很多麻烦事的开始。所以尽量就不要乱跑。

晚年一个人独居,最好养一些宠物,生物的作用,能够唤醒你继续生活的渴望。最后就是积极关注中国的养老市场的发展及医疗服务的改进,像美国这个地方就有一些善终服务(我觉得不错),目前中国还欠缺这些机构的发展。

总的来说,如果是我的话,在我晚年的时候直接住进养老院。所以要好好的存钱,无论结婚和不结婚,老的时候,其实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结婚多了一个伴,没有结婚的,要有一个强大的意志力和承受能力。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一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为实验挣扎。抱怨实验的辛苦,一个疏忽就导致实验失败影响进程,被师兄指出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问题。甚至拿起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作业.......可读的过程中,为作者一次次地思考所吸引,不断陷入沉思,也好几次因为深受震撼而分享给朋友。充满焦虑而活着的我们,把“活在当下”这句箴言嚼来嚼去,也没有压榨出多少真实的力量给自己。反而和此书一起探索死亡时,才一步步明晰了“活着”的珍贵。

人类因为惧怕死亡而不断向医学科学寻求方法,为阻止或延缓死亡进程付出了十足的努力。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做到协助各个器官的运行从而维持生物体的运作了。安全和生存,这个一直以来医疗工作的目标,鲜少受到质疑。但作者提出,医学还很年轻,年轻到它刚刚意识到,人作为一个整体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靠的不仅仅是生物体的机械运作。愿景,有尊严,与他人的联结,真实的感知体验,它们一并支持着我们的存活。我们一直以来忽略的重大问题终于被科学地论证:仅为延续物理学上机体的运作,舍弃人对活着的真实体验,反而会从总体上促进整个过程的恶化:没有幸福感地存在,没有尊严地死去,以及亲属更沉重而痛苦地怀念。

本书讨论了死亡的现代经验。“作为会老、会死的高级动物是怎么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的?医学如何改变了死亡体验却又无法改变死亡的牌局?我们关于生命有限性的观念产生了怎样的迷茫?”诚然,讨论死亡是需要勇气的。作者系统地为我们阐述了当今社会对衰老或疾病的处置方式是有待改良又缺乏思考的。老龄化现状、养老院和救济所的发展、医患关系的固化、善终服务的觉醒,同时也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生命的体验和价值感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从多做转向少做。谈论死就要把生讲清楚。在其中我深有感触的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自身的理由,这给了我们生的意义。当面临死的时候,我们真正在意的是能否达成这个目标。所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医生的任务是带领病人思考什么是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为了这个目标可以放弃什么,从而做出适当的干预。病人得以在最后的阶段有尊严地生存,也更加能接受病痛和失去的遗憾。“善终不是为了好死而是好好的活到终点”。

我们在意的不是怎样在这个世界存活更久,而是从最初到最后,我们是否能自由地把自己的故事写地圆满。圆满取决于我们是否变成了塑造的自己——这是灵魂的诉求。把视角从生物学生存的本能转到对心灵的尊重和保护,在我看来是绝对的壮举。自主是什么,自由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生命天生互相依赖,受制于远远超出我们自身控制力的力量和情形。”当任何有机体都无法真正战胜死亡恶魔的时候,我们在探求如何优雅地跨过生命的终点。

这本身就是一件智慧而优雅地探索。也是人性超出生物性的光辉所在。我们不仅要有质量地活着,我们也有勇气面对死去,因为生命从未因短暂而虚无,而是因自由而强大。

回观自己身边的例子。从前劝说父母定期做全身检查,他们总是推辞,借口是:“万一查出什么不治之症,心态会比身体先承受不住了。”我也只曾在很小的时候,因无意识的睡眠和死亡如此相像,在睡前会体验到死亡的恐惧。但之后就忘记了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在逃避。等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却来不及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无数人没有在最后把握自主性,这是个人的缺失也是社会的悲哀。

读完此书,我深有启发。不仅把它分享给了父母(妈妈已经读完了)和朋友,也改变了自己的很多观念。首先我意识到此时我虽是“时间富商”,认为生命具有无限希望和可能性,却从未真正珍惜身边的亲情和美好的瞬间,总是充满焦虑和苦恼。

“活在当下”中最重要的不是当下,而是“活着”,因为活着我们才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冰激凌和酸奶有无限次品尝的机会,而读到作者父亲在生命的倒数第二天最后品尝了它们时,我仿佛真实感受到了那种遗憾。实验中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没有尽最大能力去思考和准备。但这时有很多人连舒服过一天都没法实现,我也会走到那一天的。人无论如何都要离开,写什么样的故事做什么事情,都是被允许的。世界不会给我们评判个高下。但我们应该没有任何理由地珍惜存在,因为它有终点,它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不多。思考死亡而没有进入虚无主义,是作者讲述的成功之处。

当然,这个觉醒过程依旧漫长,把善终服务发展成一项成熟的工作,改变养老机构单一的运行机制,让医生关注到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不单单是生命指标上,包括人们面对至亲至友离去时主动探讨死亡的勇气,所有的努力都处在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疾病、衰老和希望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它的启发力量足以推动医疗、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源源不竭的启发。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二

关于身后:人固有一死,但关于死后的事,我没有信仰。申先生跟我说百年之前要一起进他们申家祖坟,在潞城的一个小乡村,一块地里密密麻麻全是他家人,尸身直接土葬。听得我一阵鸡皮疙瘩。也许百年之后的事,已经由不得自己做主,也许是儿子或者什么后代安排,但如果我可以做主的话,请把我烧成灰,洒在土里,不要纪念我,因为记得的人会记得。

关于死亡:怕不怕死,自然是怕的,最怕是衰老和病痛一起袭来,没有悬念又痛苦不堪地滑向死亡。老爸走的时候是胰腺癌,从确诊到离世,不过短短几个月时候。刚开始人还是精神抖擞的,化疗以后,整个人消瘦得就脱了型,眼睛里已然没有了光。外婆的癌症也是这样。从确诊开始,就己经没什么希望,但抱着一丝侥幸和亲人的期待,只能拖着自己越来越疲惫的身躯走下去。死亡,一直是令人避讳的话题,况且在我国国情下,临终医疗所要面对的不仅是病人,更多是来自亲属的质疑。但医学不是万能的,每天有千千万万人因为无法治愈的病痛离世。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希望年老体弱之时不仅拥有专业的医疗治疗,也希望能保留相应的尊严和隐私。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临终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衰老:爷爷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已经有几年了,几个子女轮流照顾,姑妈还买了套隔壁的房子给他们住,可是终究还是不合适。去年爷爷奶奶一起搬进了五医院的老年病区,两人一间屋,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生活区域,就像是提供医疗服务的老年社区,有熟识的老年朋友一起打打麻将串串门,可以自己买菜做饭也可以叫食堂,子女们隔三差五过来送点好菜陪陪父母,一家人的独立性都得到了延伸,这样的距离刚刚好。但是更多的呢?就没有了,如果爷爷内科病情更加恶化下去,如果奶奶身体也不好了,那他们就必须请个护工、瘫在床上、靠人帮忙才能处理好排泄。

我们能做的是不是更多呢?想想自己,如果有一天衰老得无法照顾自己,那么我们愿意怎样活着呢?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思考思考,医疗的目的不仅是让人延长生命,也可能是让人更好地活着,更好地面对衰老、面对死亡。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三

这本书读的格外艰难,翻看记录,发现自己在2018年12月就看过,可是,我们年轻时都害怕衰老,害怕面对死亡,甚至连想想都觉得可怕。而这本书就被我搁置了。

直到奶奶去了,我忽然发现死亡原来离我们这么近,我很遗憾自己没有多陪陪她,为这,我希望能更了解衰老和死亡。就在返校的车上,我看起了这本书。

前言里就知道了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在人近黄昏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充分的生活。”

书中具体举了很多例子,都是阿图身边的实事,因此也更让人真切的感受到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故事。

但对于一个对医学一窍不通的我来说,有些专业术语让人敬而远之,尤为头大;且书里大多讲老人的癌症,生病,这些肯定不会像小说题材那么好读,一边读一边就会想到过去,想到未来会老去的自己。

所以这些天,其他书都进度很快,这本却是龟速的前进。

图片。

书里讲了一些作为子女的我们,在面对亲人日渐衰老,疾病缠身时要怎么做。比如“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我们要尤为关注老人的脚;老人怕孤独,可以在家里养动物和植物,带孩子回去看看他。

同时我们(不止家人,还有医生)要聆听老人的心声,而不是以自己的`意愿选择该怎么做。他们可能要求的不是万无一失的安全护理,而是自己做主的尊严和独立的空间。

在读到关于有没有真正像家的“老年之家”时,我想到我爷爷对于儿子提议“去养老院怎么样”的反应,他呜呜的哭了起来。我知道,爷爷是真的害怕去那里。

可能在子女看来,养老院多好,有健全的设备,有老人一起聊天。可是他们没想到,对于一个孤零零的老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子女不管他,让他去养老院,其实也是让他在不断看着身边的老人的死亡啊。

书里讲“对疾病和老年的恐惧不仅仅是被迫忍受对种种丧失的恐惧,同样也是对孤独的恐惧。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

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也就是按他的意愿度过余生吧。

虽然东西方在文化上会有差异,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希望我们国家也能有一座像书中提到的有动植物、老人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的疗养院,有健全的善终服务。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四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五

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里,讲到了年老的丈夫菲利克斯和妻子贝拉的事例。让我非常震撼的是,菲利克斯对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这件事的认知。他说:“现在,她就是我的目标,我是她个人专职的照料者。我乐此不疲”。

随着菲利克斯他个人生活的内容改变,照顾贝拉的能力成了他自我价值的来源。他从照顾她之中找到了极大的目标感。而她,同样从为他而存在中感到了极大的意义。

彼此实际的存在,给他们以慰藉,他为她穿衣服,协助她吃饭。散步的时候,他们手牵着手,那是他们最珍惜的时刻。他感觉他们比过去70多年共同生活的任何时候,都更加相知相爱。

当我们年轻力盛的时候,我们或许觉得照顾一个人是牺牲,甚至是包袱。但是,当一个人年老的时候,当这个社会貌似不再需要他的时候,当他的存在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那么,照顾身边的人,与身边人又交流,很可能就是他活着的全部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有些男人年轻的时候,对老婆并不怎么好,但是逐渐变老的时候,反而跟老婆很恩爱呢?因为年轻的时候,他是世界的一份子,外面广阔天地任他造作,老婆、婚姻或者家庭,可能真的只是他生命里的10%而已。可是当他逐渐变老,他才发现,对于世界而言,他压根什么都不是,没几个人真的care他,甚至当身边的老家伙们一个个都走了,他就更能发现,自己只有在老婆这里,才算是有点存在感和价值的,真正拿他当回事的,可能也就只有老婆了。所以,他才逐渐珍视身边这个女人。

老伴老伴,老来是个伴。很多人在婚姻里的顿悟,往往就是生命走向终点,时间所剩无几的时候。

那他真的把活干得可细致了呢,完事后,还会认真把马桶盖擦一下。以前,外面的广阔天地,是他的一亩三分地,如今老了,风烛残年,家庭和老伴,才终于有机会上位,成为他全部的一亩三分地。人生是需要目标感和价值感的,否则一切都会陷入虚无。哪怕你追求吃喝玩乐、在家躺尸,那也是一种目标感。

为什么很多爸妈或者祖父祖母,总是唠唠叨叨呢?因为他们真的没有什么人生大事值得去关注了,家人就是他的一切,生活的琐事就是他力所能及的生活范围,他确实眼里只剩下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了。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也逐渐学会从简单的的愉悦中寻求慰藉——友情,日常的例行公事,好食物的味道,以及阳光照在脸上的那种温暖。

同样的道理,衰老的男人,他的心也会逐渐从职场和家国时政,开始逐渐聚焦于生活中的琐事,去体会一些细微的快乐与喜悦,去忧心一些鸡毛蒜皮。

而这一切对细节的关注与体察,本身就是一段健康婚姻的基石。

有些人生的真相,真的还蛮残酷的:你看到一个男人年纪大了以后变好了,或者曾经的浪子变暖男,其实不是因为身边的女人让他变好了,也不是因为他真的看见并珍惜身边女人的付出了,而仅仅只是因为他老了而已,是时间让他显得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因为社会上没了他的位置,而家庭是他最后的堡垒和港湾。

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阿图·葛文德这本《最好的告别》,里面有很多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而作者阿图·葛文德也是大有来历。

他是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人,也是“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唯一一位医生,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是医生中最会写作的人。

就像别人怼他的评语写的那样: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深具慈悲心肠、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作家。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六

这几天北京的气温特别冷,加班到很晚出来,一种透彻人心的凉。风也凉,心也凉,十月气温突降的北京特别适合讨论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想面对的话题。无论是告别自己的躯壳,还是告别身边最亲的人。《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的作者用一个个温情但是真实、残忍的故事,扪心自问也问我们一个深刻的问题:什么是最好的告别?老人需要的是晚年的温暖还是用技术手段延长生命?医疗手段是真的万能的么?作者用他温暖的笔,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正如李开复说的,未来十年,ai也许会消灭很多职业,但也会催生很多职业。一些低端重复的职业会被淘汰,一些更加需要人性、需要关怀、需要个性化服务的职业会出现。就如书中所说,美国每年有不到300名的医生完成老年病学的培训,远远不足以代替退休的老年病学医生,更不用说满足未来十年的需要了,老年精神病医生护士和社工也是同样稀缺,供应情况也不乐观,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没什么两样。老年病因为情况复杂,困难重重,反而成为很多医院被取消的病种。但这不是正确的,整个社会需要在老年病医疗和看护上投入更多的金钱和人力。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机器,可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职业发展变化。

正如书中写到:就这样,在一个新月照耀的夜晚,在街头,一位老人开着车,红灯亮起的时候,他把车稳稳地停下来,在应该打灯的`时候打灯,转弯的时候不会急刹车。但实际上,85岁以上的老人司机发生致命车祸的危险,比十几岁的司机高三倍以上,高龄老人是路上风险系数最高的一类司机。几个月前退休销售员乔治在洛杉矶被控过失杀人罪,她误把油门当刹车,把她的别克车开向了农贸市场的一群购物者,导致十人死亡,60多人受伤,他86岁。

书中的老人,虽然已经87岁的高龄,但是会开车,这极大增强了他独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尽管这样做的风险非常高。

在老年时代,能够有健康的身体,自我照顾,有足够的金钱养活自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我们看到很多新闻报道,有很多农村的老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照料,怕给孩子增加负担,最后只能选择自杀,其实,如果没有很好的社会支撑,没有很多的职业供应的话,老年的境况是非常凄苦和悲惨的。尤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为了子女牺牲一生的老人,在老年时候的心里状态和情绪状态非常差,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该活着,不该成为子女的负担。给这样的老人一种精神支撑,让她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哪怕是为了他养的狗,也要好好或活着,这也是一种刚需。老年人的生活可以比今天更好,而这种更好需要所有子女的努力,也需要公共服务的努力。

读到这段,我突然间很感动,我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和我最喜欢的两只,都有这样美好的晚年生活,都有这样的一个人,朝夕与你相伴。正如书中写道,他和菲利克斯之间还有他们私密的,几十年来从没停止过的对话,他从照顾她之中得到了极大的目标感,而他同样在为她而存在中感到了极大的意义,彼此的实际存在,给他们以慰藉,他为她穿衣服,协助她吃饭,散步的时候,他们手牵着手。菲利克斯说那是他们最珍惜的时刻,他感觉他们比过去70年共同生活的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相知相爱。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我看完了这段和队友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的,做你的眼睛,拐棍和你的耳朵。队友说,就你照顾人的水平,估计我不是病死的,是被你气死的......

锻炼身体不是可选项,是必须要选择的项目。因为到了晚年,你要去照顾你已经到晚年的父母,还要照顾你自己,你的伴侣。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而我们只能努力去对抗他。

如此看来,人生不过短短80余载,现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身体还听话,心智还健全,就去活到淋漓,尽情挥洒吧,写下文字,留下影像,看遍世界,这些都是你们垂垂老矣时可以回忆的幸福点滴,储蓄金钱和美好记忆,永远不晚!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七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死亡”避讳,代替的`词语有“羽化”、“升天”、“入土”、“归西”、“长眠”等等。古代帝王,秦始皇、宋徽宗、雍正据说都死于含有重金属的丹药。我们死亡是确定的,但是死亡的时间不确定而已。那舍不得告别、不愿告别也不能改变生命故事的结局。有人说中国人活着的时候浪费时间,好像生命不会有尽头;在看到死亡的时候嚎啕大哭,似乎从未活过。据统计,中国人对健康投资的80%都放在了死之前的几个月。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有超过一亿的老人,衰老和死亡应是不可逃避的话题。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八

一个理智的人在死亡降临的时候还是无法舍弃求生的欲望。

他冒险经历漫长而可怕的死亡的风险,追求的不过是一种幻想。--论过度医疗。

科学的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项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而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老弱病死。

医疗已经变味了。科学改变了死亡的体验,却无法改变死亡的结局。试想一个,一个已经在实施上无法挽回的衰老或疾病,医疗的结果无非如此。如果医疗能起死回生,就目前的技术和伦理而言,听起来也挺荒谬和反人类。

我们把生命的余日交给治疗,结果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让这些治疗扰乱了我们的头脑、削弱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在各种机构,比如疗养院和监护室,度过最后的时光,刻板的、无形的惯例使我们同生活中真正要紧的东西相隔绝。

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经常炫耀某个97岁的老人跑马拉松的故事,仿佛类似事例不是生物学上的奇迹,而是对所有人的合理期待。当我们的身体不能满足这种幻觉时,我们就觉得好像某种意义上需要因为某种原因感到抱愧。

病人是否捡回一条命全靠疾病本身的自然进程。医疗的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没有作用。

这是一句出于专业医生的话,回想我爷爷,当时走在医院。我妈妈本来想以“医疗事故”进行起诉,律师说胜诉几率很小,很难去证明“医疗事故”。或许,医疗真的作用很小。

退休金使得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能尽可能长期地独立生活。但是,退休金并没有为有限生命最后的衰弱阶段最初安排。

这句话说得太透彻了。所以我很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兴趣爱好,也希望孩子能培养更多兴趣爱好,这样可以陪伴他们一生。人的初期不能独立是因为经济,可越到后面,人越需要感情和精神的寄托。慢慢能理解长辈为什么要想抱孙子,想儿孙膝下,老人如果不带孙子,那真的需要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读到这句话,真不敢进一步设想,也不敢想《给我三天光明》那样,去试问自己如何把今日当做最后一日去生活。

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

医学专业人士专注于修复健康,而不是心灵的滋养。然而,我们认定主要应该由他们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度过生命的衰退期。

无需因为生活需要帮助就牺牲自己的自主性。我们所要求的就是可以做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想要保持按照与自己个性和忠诚一致的方式,塑造自己生活的自由。

赞同。

要使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认为医学干预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预、修复和控制的冲动。

因为不治之症而在监护室度过生命最后的日子,完全是一种错误。

太赞同这句话了。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悲剧。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的想法,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锋线。

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医生不是去决定他们选择a还是b治疗方案,而是努力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这样医生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信息和方法,使他们有最好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断点讨论”,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

要在人的必死性方面谋求共识,并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医患双方都面临着学习的任务。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一份怎样的礼物。临床医生唯一害怕犯的错误就是做得太少。大多数医生不理解在另一个方向上也可以犯同样可怕的错误--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具有统一的毁灭性。

把今天过得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

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shixian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不带幻想地看待医疗。

整本书是以一个医生的角度,面对身患绝症的病人,基于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引发的反思,也给出了一个方法论,思维路径:

对于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是a60%,b50%,或c100%,病人本身是否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如果病人非常明确c的后果是确定的或者是大概率的,并且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应该放弃医疗。

比如病人对生活的最低要求就是能自主地上厕所,如果医疗后大概率会影响到这一点,那么病人就是接受治疗后,也会不如愿。与其让病人这样,不如结束会导致这种风险(病人不愿意接受的这类风险)治疗,把有限的生命留给对于生活来说更重要的事情:自由、自立、尊严、亲人、朋友、兴趣爱好等等。

其实生命的时候,没有什么尊严可言,医生让干嘛就干嘛,让脱光站着也得配合。而且现实中也很少有医生会遵循上述的逻辑去给病人意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人能做的,就是增强自己对于医疗、疾病这类知识,坚守自己的底线,在该拒绝的时候明确拒绝,并且珍惜所剩不多的时光。

死亡和疾病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和考验,正如书中所说“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九

关于人生的思考,早已是耗尽心神,尤其在某些时刻,我会反复深究活着的意义。从很多个角度去思考,在不同心境下去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竟都是悲观的。于是最终也没能想得明白,所以开始试着翻阅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许还是想要试图找寻一下人生的意义。若是不幸,是否还值得活着。

这本书写了关于对待死亡的看法,更多是关于养老善终的问题。其中的一些数据和观点,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是很精准的,探讨出社会环境背后孤独老人的赡养问题。并且在医疗方面给出了一些见解,他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过程,不需要刻意避忌。医疗中救治失败也不该是医生的无能,而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些观点在我读来很是赞同,但是却与我相去甚远,似乎我的人生并不在他所描述的环境里。

我时常胡思乱想,想到年老后独自一人,当身体机能开始退化,慢慢的心脏衰竭,走路,吃饭都变得困难,再有可能换上老年痴呆,这是我最害怕遇到的事情。我一生自负,努力维持高尚的品格,等到老了,吃喝拉撒都不能控制,这于我而言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书中还提到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人活着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对人类来说,这是一种内在的需求。这个理由可大可小,可以是为了家庭、国家,也可以是为了投身一个爱好、照顾一个宠物。重要的是,在给这个理由赋予价值、将其视为值得为之牺牲的同时,我们赋予自己的生命意义。细细想来,我也很是赞同。但有些时候是找不到那个理由的,或许还在寻找的途中,便已经被拖垮,然后突然放弃了。一个人有生活的意志,必定是后面有责任将他向前推进,前面有欲望吸引,两者若是都没有了,生或者死都无所谓的。

很多人在听到死亡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缄默,以一种安静、压抑、低沉的悲伤表情来面对。或许是出于礼貌。即使真心感到难过,也只是难过于“我”这个活着的人,而我觉得应该难过那个离世的人。我一直觉得在情绪中的感情是很难共通的,若是没有同样的经历,没有同样的共情能力,无论表现的多么痛苦,都是和亲历者的痛苦不可并论的。他们难过的是话题引申至此的那一刻,而我的难过是持续的、真实的感受。年长者或是结婚生子后的人,与青年时失去亲人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那个时候的脆弱是有其他亲人相伴,是有家庭这个精神寄托的。痛苦是真实的痛苦,但不至于会完全崩溃,因为还有所爱和被爱的人需要陪伴。而青年人是在需要依靠他人的时候,这个精神上的寄托突然消失,整个人也就跟着空了。人在虚弱无助的时候,特别想要别人的关心呵护。可是这个时候很多人是得不到那份关爱的,所以会渐渐失去希望,把自己封闭起来。总之最后都会觉得活着也是孤独,不如放弃更轻松一些。

这个社会从来只要我们好好活着,却没教过我们如何安心的死。所以活着的时候努力追求欲望,以至于活得非常辛苦,死的时候又留下许多遗憾。

作为第一本直面死亡话题的书籍,它是一本有见解有深度的著作,很多观点与当下环境也很是契合。但是不太适用于我。不过前面提到的为活着找一个理由,我欣然接受。想来想去,实在没有什么理由,无论是大的原则还是小的爱好,我都毫不在乎。不在乎的事情,做来是没有意义的,也没有坚持下去的欲望。好在唯独算是有些喜欢文字,不如着手为一些人写本回忆录。我记得有一个说法,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他断气时,从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时,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在社会上他死了。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了,那时候他才真正地死了。我自己是很不想再被人记起的,但是我却不想我爱的人被遗忘。

回顾漫长岁月,记忆里几乎全是可悲之事,已使而立之年的我形如枯槁。如今身体状态更是每况愈下,记忆也变得不好起来,时常回忆不清某些片段。我怕再过几年就真的什么都忘记了,所以趁着现在还能思考,抓紧把它们记述下来。用自己浅薄的`笔法为我爱的人写上一本回忆录,写的好与不好无关紧要。本身也不是为了流芳百世,只是希望能在我记忆退化后,给我一些提醒的帮助。

人生一程一程,迎来送去无数人。无论是怎样的过往,最终都化作虚无。意义本身也只是针对活着时候的想法。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我要我们的终点在同一时刻结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0篇)篇二十

思考死亡与衰老是为了更的生活。

死亡问题:衰老是终将到来的,抗拒衰老与死亡是无实质意义的。纵使畏惧衰老与死亡,但是你终将面对。面对身体技能的退化、衰老、疾病,我们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延续生命的继续,延长生命的时长。但是现实是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当伴随着疾病折磨的时候,你该如何度过的问题。

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在对抗病魔、衰老时候的信心。科学进步已经把生命尽头的老化与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科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

我们对医疗技术抱有极高的期望,以为它能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医疗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现代医疗技术无法治愈我们所有的疾病,这要求我们不得不承认失败。但是对医疗的乐观,导致我们在希望与幻灭之间的徘徊,陷入一种无休止的折磨,无论对于家属还是患者本人。除了经济与精力的损耗,病人所承受的身心折磨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但是我们却不言放弃,仍然视医疗为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屈从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医学的目标是延续人的生命,确保其存活,但是我们无法确保每个人对死亡的思考,正好契合医疗的主旨。

我们的医疗主旨是保障人的安全与生命的延续,但是我们却很少进一步思考如何延续的问题。关于这种观念,不仅仅是医生,而且身为病人,身为患者家属的我们都同样存在着缺失。如何延续生命,事关人的幸福。这是对人生活意义的关注,探讨的是质量问题,而非仅仅是生存期限上的量的问题。前者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而后者只是一种想当然的强制。

我们在对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残酷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除了安全和长寿,他们还有优先考虑事项,我们总是认为在衰老与死亡面前,就应该将他们接下来生命如何度过的权利交付于其他人(家属),但是却忽略了自主性,即自己决定如何在接下来短暂的时光里,去过使自己生命有意义的生活。

善终——人应该好好活到终点。这是贯穿整本书的核心主题,被作者极力推崇。我也赞同这种观念,因为在我看来,人生活的意义与自我价值感远远要高于空洞乏味的活着。

哈佛大学哲学家乔罗伊斯在他的著作《忠诚的哲学》中试图弄明白为什么仅仅有住、有吃、安全的活着,对于我们是空洞而无意义的?我们还需要什么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他认为答案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对他来说,这是人类的一种内在需求,这个理由可大,比如国家,可小,比如一项建筑工程,一个宠物。更重要的是在给这个理由赋予价值,将其视为值得为之牺牲之物的同时,我们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我们对一个东西的认同与其行动,赋予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就是《小王子》中的那句经典:正是你花费在玫瑰上的时间才使得你的玫瑰花珍贵无比。

标准医疗与善终护理的区别并不是治疗和无所作为的区别,而是优先顺序的不同。普通医疗的目标是延长生命,为了有机会获得未来的时间,现在我要牺牲你的生存质量——通过手术、化疗,把你送到监护室。而善终服务是让护士,医生及社工帮助致命疾病患者在当下享有可能的最充分的生活。

于罹难者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次盛开,这无关生命的长度,只是想绚烂的开着。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也是常常在失败时候安慰自己的一句话,即“结果不重要,我从过程中收获到了很多”。但是结果真的不重要吗?不,结果很重要。打游戏时候,整个过程都发挥的很好,但结局是输了,我们一样难过。故事的结局,往往决定着我们对事情的整体评价与认知。从这个观念出发,让大限将至的人过好最后一段时间,格外重要。这也是病人家属所应该懂的的。

于医护人员来说,这是对他们以往所遵从的传统医疗理念的冲击,也有助于让他们重新思考医疗的局限性,与人的价值。在医疗对人生命长短的延续之外,病人或许有更重要的追求。而他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给病人做引导与解答,帮助病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需求。

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在中国,善终理念的践行是相当困难的,我们缺少像美国那样的养老体系,他们具有完善的人员配置体系,和专门人才,可以为一个选择善终的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美国有财政的支持,这在中国也是缺乏的。同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缺少美国那样的文化,重视人的独立性与尊严价值,这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社会里,这样的观念尤其缺失,中国文化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从属于集体,至少在意识形态层面上,集体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支撑个人,恰恰相反,个人的存在是为了延续集体,在这个意义上传统中国社会没有个人身份,因为个人仅仅存在于家庭、世系、或其他等级性社会关系网络的关系中,并且是为了他们才存在的。这也就造成我们往往很少去关注他人内心的精神情感需求,而往往以社会所提倡的那一套观念,强加于他人身上。

我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同时,我在想将来有一天我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会选择安静的老去。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精选19篇)

    优秀作文是在大量实践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写出来的,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力与独特的思维视角。以下是一些令人赞叹的优秀作文范文,它们通过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给

    企业职员入党申请书(汇总17篇)

    入党申请书是党员发展过程中必须填写的一份重要文书,它体现了个人对党的认同和自觉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入党申请书写作的技巧和要领,希望能对

    写辞职报告书(模板13篇)

    辞职报告是一个表达个人态度和决心的机会,也是一个向公司道别和感谢的机会。汇总了一些经典的辞职报告样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尊敬的各位领导:你好!我是

    十九届四中辅导百问心得体会大全(12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撰写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十九大是中国共产

    出口货运代理合同(优秀17篇)

    代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委托方来说非常重要,因此选择可靠的代理机构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代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代理的法律责任。

    学校培训心得体会与收获(通用16篇)

    在写培训心得体会时,可以回顾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以下是一些学员们分享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中学校长培训是实现校

    小学生防溺水承诺书单子(优秀16篇)

    优秀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安排学习和生活,是其他同学的榜样。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几篇优秀学生的写作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各位家长、各位同学:生

    对标总结报告(优质19篇)

    报告范文是一种能够系统、客观地呈现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文字形式,对于工作中的汇报和学习中的研究都非常重要。"报告是一种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加以解释和说明的书

    学习新党章的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贯彻党章党纪党规,就是要把教育放在前头,定

    车间管理年终工作总结报告(通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概括和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20__年,___车间在___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