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ZS文王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详细计划。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年级教案的编写要点和注意事项。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

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

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2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第3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4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

教学随笔:

二、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第8页的题。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师提问: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

(3)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

(4)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15个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即150÷5=30;也可以这样想,因为5×30=150,所以150÷5=30。

(5)师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

(6)师生先讨论:150÷6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

四、练一练:

第1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

第3题: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

教学随笔: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二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整捆和单根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演示边说明。如果没有电脑设备,也可板书。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略)。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三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口答。

2、出示加法,指名说说怎样算的?(可以多种算法)。

3、笔算加法应该注意什么?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指名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教学例1.

先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棒、圆片演示算法,学生回答其它算法,如:口算,笔算。(合理即可)。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练习,学生汇报结果及算法。

2、思考交流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异同。

学生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3、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4、完成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及算法。

5、完成练习三第1、2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四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学生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教学工具。

四年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知识铺垫。

(一)复习亿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填空。

(1)8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它与71的位数()(相同或不相同)。

(2)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

(3)34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56○12802010○1020。

5693○52978064○8046。

3.引导学生口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

(1)先看有几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如果位数相同,那就看左起第一位,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就看第二位,依此类推。

二、合作探究,教学新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圆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五千年的人文创造和天开万物造就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招徕各国游客,因此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有课来到我国旅游。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具体人数。

师出示课件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单位:人)。

美国:2116100日本:3658200泰国:608000。

俄罗斯:2536300印度:606500韩国:4185400。

2.正确地读出上面各数。

3.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国家中随意选取两个国家的人数,比较它们的大小,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自学提示:试着比较一下数的大小。

5.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归纳比较方法:位数多的数就大。(板书)。

(二)初步研究新知。

1.两个亿以内不同位数的数大小比较。

216110○608000。

师:哪一个数大?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结: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__。

2.两个亿以内相同位数的数的大小比较。

608000和606500。

师:位数相同情况怎样比较?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都是六位数,就比最高位,它们最高位上都是6,就比下一位万位,万位都是0,就比下一位千位,千位上一个是8,一个是6,所以608000大于606500。

找多个学生说。

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3.多个数大小比较。

要求:根据到我国旅游人数多少,将这6个国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小组内尝试。

小组内交流各自比较方法。

引导比较:分类----七位数相比较---六位数相比较。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1)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

92504○10360050140○61340。

28906○28890620300○307300。

(2)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大小。

505005005005500040005。

四、教师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与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发现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方法: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___。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___,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布置作业:评测练习。

板书。

亿以内数的认识。

位数不同两个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多个数大小比较先分级再分类比较。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二、互动解疑。

板书:3.2+11.5=。

2.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买书付钱的问题,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样计算3.2+11.5的?

(4)小组讨论。

(5)完成课本试一试的题目,你会做吗?

三、启思导疑。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的加法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四、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7万状的第1题。

2.用竖式计算。

2.5+0.23.9-2.96.5+3.13.小小文具店:小丽到文具店购买文具。一把尺子1.5元,一本笔记本2.1元,一个文具盒5.3元,一支钢笔4.4元。

(1)一把尺子和一支钢笔一共多少元?

(2)一个文具盒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六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0×1242×00+2529+09×014×0。

1、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358÷62147÷7605÷5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0÷40÷50÷1023843930÷0。

四.出示例。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试一试。

505÷56018÷6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出示计算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七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

的吗?

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参看课本第3页)。

2、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描述方法。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特点?

四、达标训练。

1、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2、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3、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4、填空。

五、堂清检测(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

)方,

左边是(。

),右边是()方。

2、傍晚,夕阳西下,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左边是()方,右边是()方。

3、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学校的北面是(),学校的南面是()。阳光超市的东面有()、()。

(2)少年宫的西面有()、()。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东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6页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八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分数的理解:分数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数量关系的刻画,分数是过程的记录,并不只是结果,是分数关系的表征,并不仅仅是对象的本身。

1、找准起点。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走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以1/2为基本模型构建对分数意义的初步理解。

2、充实素材。应用了课件的优势和学生手中的材料,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从不同角度体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得到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3、充分活动。提供充分的实际操作时空,让学生选一选、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几分之一的数学意义,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4、开放选择:习题拓展,让各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数学参与。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过程和操作过程。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和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经验

师:同学们小新想邀请大家去他的生日派对,你们想去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每人两个。用数字2表示。

师:像刚刚这种分法数学上我们叫做?

生:平均分。(副板书:平均分)

师:这两块蛋糕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分多少?你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吗?

师:这只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几个?

师:那么“半个”就是“一半”,半个蛋糕还能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是的,当整数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请分数帮帮忙,这半个蛋糕我们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副板书:1/2)

师:读分数时我们从下往上读,为什么能用1/2表示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简单的分数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由学生所喜爱的动画人物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回顾平均分,从整数过度到分数,初步感知分数产生的意义。“一半”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1/2”是生活数字化的结果。学生借助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构起知识桥梁。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师:一个蛋糕应该怎样平均分了?请你用课前老师发的圆片代替蛋糕试着分一分。

师:找一个同学上来分一分。

关注:学生操作的语言表达教师引导对折重合,虚线描折痕,为了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晰,老师快速的涂色(斜线表示)

师: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那好,现在请孩子们把圆放进课桌里面去。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圆,这个圆被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追问:这一份是谁的1/2?

师:老师也分了一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ppt演示)

小结:分后的两块月饼大小完全一样,这种分法就叫作平均分。

设计意图: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折1/2,让学生上台操作,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全班一起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初步感知和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三、认识几分之一。

追问:半块月饼是谁的1/2。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师:这条横线表示平均分,那这个2表示什么?生:分成了2份。追问:怎样分的?

师:1表示2份中的一份。(副板书:二份中的一份)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师:这根接力棒红色的部分请你用一个分数表示。这条线段的红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师:孩子们,不同的三个物品,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了?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

师:平均分成了几份?那其中的一份就是?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小结;

师:为什么大小不一样的圆都能用1/2来表示?

生:因为是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谁能像他这样有条理的再来说一说?

师:出示不是平均分的一个圆。这个圆的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吗?

小结:看来要想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

认识1/4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为什么填4。

认识1/3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 。

为什么填4?为什么填1,你是怎样想的?

认识1/5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

除了第一块,还有吗?(这三个分数结合ppt讲)思维拓展:如果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5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10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9份取其中的两份是?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1/2后,我通过月饼、接力棒、线段三种不同物体、以及大小不同的圆强调平均分成两份,理解分数意义。然后在理解1/2的基础上认识1/3、1/4、1/5,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内化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分数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分数的读、写法。

四、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先写分数线,表示把月饼平均分;

再写分母“3”,表示平均分成三份;

最后写分子“1”,表示三份中的一份。(板书:分数各部分名称。)同桌间互相说一说1/2各部分的名称。

五、动手折1/4。

投影展示不同的形式。

小结:虽然折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六、练习。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九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43=422=25+0=0+28=。

(二)探索新知。

1、教学05=?

(1)创设情境引入。

学生列出算式:3+3+3+3+3=15,35=15。

学生列出算式:2+2+2+2+2=10,25=10。

学生列出算式:1+1+1+1+1=5,15=5。

学生列出0+0+0+0+0与05两个算式,提问5个0相加得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得数(即0+0+0+0+0=0)05表示什么意思?(5个0相加是多少)应等于几?(等于0)。

(2)推理归纳。

根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做课本p34算一算3道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口算结果。(03=0,70=0,026=0)。

通过刚才的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是0的结论。

(3)小结、深化。

引导学生认识:0乘几和几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34试一试中1、2题。

(1)第1题。

此题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进行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时,要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这样想:因为135=65,所以1305=650。这样想的学生可能已经理解了算理,也可能认为只要在65的末尾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135和1305这两个算式,使学生理解13个十乘5等于65个十,也就是650。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竖式算法,可先请学生板书竖式计算的书写过程,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3种算法学生可能难以独立写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书并指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

(2)第2题。

此题是因数中间有一个0的乘法,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让学生公布各自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1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补充题)。

全班齐练后指名板书,进行全班交流。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

4065350652085554。

全班齐练后交流,交流时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十

1.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7÷6624÷6×5。

801÷(3×3)960÷6×4。

2.按要求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4.完成下面的题目。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十一

1.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类归纳,学会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

2.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3.进一步体验“归一”和“归总”问题的数量关系,提升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小组交流,整理归纳

师:同学们,第6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请各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整理情况和方法。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教学提示: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板书各部分主要内容(或出示课件),同时对学生用结构图、表格等方式进行整理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好。看一看知识网络图,就能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整理,交流汇报,明确本单元知识脉络,进一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1.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75页第1题,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情预设】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时乘的顺序。

师: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学情预设】 有学生会说出忘记加上进位数;也有学生会说有0时不知道怎样对齐。

2.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再来解决教材第75页的第2题。大家先独立完成第(1)题。

【学情预设】 学生能很快用口算完成。

师:第(2)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情预设】 列式为136×6,可以用笔算来解决,这样不容易出错。

师:从第(3)题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情预设】 学生可以提炼出有效信息。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学情预设】 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预设1:可以用笔算解决,列式为65×7,算出结果后再与400比较。

预设2:可以用估算解决,65×7的结果肯定比400大,所以能走到。

1.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3题。

把握课堂节奏,以点名口答的形式练习用乘法解决单位转化的问题。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5题。

指导学生观察数据,通过尝试找出规律并进行验证,最后完成表格。

教学提示: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时候很难找出数据之间蕴含的规律,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从学过的运算着手去尝试。

3.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6题。

先请学生提取信息,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解作答。注意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学生如何列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素材,对复习内容进行运用。以学生独立完成和表达为主,加深对笔算和解决问题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课时练习。

根据本课内容与复习目标,依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和探索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算法和算理,有效地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是由于平时过于偏重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会导致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应适当布置一些专项练习。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题实践活动“估一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在生活里进行估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初步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树叶的图片(见课本),大一些的杯子和1千克水。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出示一摞本子:告诉学生,这么一摞本子有20本。

3、告诉学生:第2摞的本数是第1摞的2倍,你知道第2摞到底有几本吗?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估一估”。

2、估计书的本数。

(1)谈话:老师想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校图书室的图书,你们有什么办法?

(2)小组讨论交流。

(3)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小结:可以先数出一排书的本数,再估计出一个书架上书的本数。再估出图书馆里的书的本数。

(4)学生分组到图书室进行估计。

(5)汇报估计情况。

3、出示树叶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估计图里大约有多少片树叶。

(1)学生组织讨论。

(2)交流:可以先数出一个框里的树叶数,再估计整幅图大约有多少片树叶。

(3)学生独立数数、估计。

4、出示树叶第二幅图。

(1)要估计这幅图里的树叶的片数,你准备怎么估计?

(2)小组讨论怎样来估计。

(3)学生估计树叶。

(4)交流估计的方法。

5、出示树叶的第三幅图。

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以怎样估计有多少片树叶。各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估计结果。然后全班汇报交流估计的结果和方法。

6、教学第3题。

(2)老师出示一桶水,请学生估计一下这一桶水大约有几千克?是怎样估计出来的?

三、教学“试一试”

按课本上内容依次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估计的问题、结果和方法。

1、估计一下,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

2、再语文书上任意找一页,估计一下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能估计出其他一些物体的个数吗?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十三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课件

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十四

教材第5页例3及练习一第3、4题。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挂图、指南针。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页例3彩图。

如果小明问的是你,你能准确的告诉他行走路线吗?

二、新知探索。

1、图上只标明了北方,其余三个方向你能辨认出来吗?

2、谁能说说少年宫的位置?体育场的位置呢?

按那个小朋友告诉小明的路线能到达少年宫吗?你能告诉小明去体育场怎么走吗?

3、根据挂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小结: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行走路线,我们在为别人指路的时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诉问路人行走的路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5页“做一做”彩图。生说图上的信息,辨认四个方向。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练习一第3题。

3、练习一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扩展延伸。

介绍四大发明的指南针。

板书设计:学看路线图。

弄清方向。

找到位置。

说出路线。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十五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97~98页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方法,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试验、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的能力。

3、渗透真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

三、教具:cai课件、长方形纸。

四、教学设想: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引入,如果要测量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量,这种方法好不好?如果要求长方形游泳池的面积,我们能把面积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从而引入面积计算的新方法: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然后,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可以摆下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其次,由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刚才动手操作的情况,你是怎样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并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练习与拓展,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质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篇十六

1、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多媒体课件、小棋子若干、转盘、彩笔。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一定、不可能、可能”

(师出示两盒棋子,1号盒有6个蓝棋子,2号盒有1个蓝棋子,5个红棋子。)。

师: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蓝棋子?

生:1号盒一定能摸出蓝棋子。

师: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红棋子?

生:1号盒不可能摸出红棋子。

师: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生:2号盒子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2、导入。

师:现在老师如果从2号盒内摸一个棋子,同学们猜一下会是什么颜色?(生大部分猜红棋子)。

师:为什么猜红棋子的多,猜蓝棋子的少呢?真是这样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二)(板书课题:可能性二)。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复习了旧知,而且还生成了新的数学问题,从而自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第一幅图)。

师:下面请各小组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让我们通过摸棋子游戏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测吧。(盒里装着5红1蓝6个棋子)。

(生跃跃欲试)。

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看一下活动要求。

(1)出示活动要求:

a:组长分好工有摸棋子的,有记录的,组员按顺序轮流摸棋子。

b:每次摸棋子前先将棋子摇匀,摸棋子时不能偷看。

c: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好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d:在摸棋子的过程中想一想:你们组摸到棋子的情况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设计意图:将活动要求展示出来加以强调,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小组活动。

a:学生摸棋子并记录结果。(师巡视,随机指导)。

b:组内交流。

师:现在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讨论中让学生明确:每次摸棋子的时候,每个棋子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到棋子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棋子也可能摸出蓝棋子。)。

(3)集体汇报交流。

a:小组汇报。

师:你愿意把你们组交流的情况展示给大家吗?(生:愿意)。

师:你是第一个上来的,真勇敢!

生1:我们摸到的棋子,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因为盒内既有红棋子也有蓝棋子。

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生2:我发现我们组有时摸出红棋子有时摸出蓝棋子,但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因为盒内的红棋子比蓝棋子多。

师:说得不错!谁还想说?

生3:我发现我们组摸出的棋子既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红棋子多所以摸到红棋子的'机会大。

师:说得真不错!其他小组也是这种结果吗?(生:是)。

b: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师:通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思考)。

生1:虽然各小组摸到红棋子与白棋子的次数不一定相同,但都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少。

师:说得好!

生2: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多,摸出蓝棋子的次数比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少。

师:说的很详细!还有要说的吗?

生3:各小组摸棋子的情况都说明,红棋子多所以摸出红棋子的次数多。

师:嗯,简单明了。

生……。

师强调:同学们说的“摸出红棋子次数多摸出蓝棋子次数少”,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可能性大小”(板书:可能性大小)。

师小结:每一个棋子被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红棋子和蓝棋子的数量不一样,所以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与摸出蓝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就不一样。多次试验证明红棋子的数量多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大;相反,蓝棋子的数量少摸到蓝棋子的可能性就小。(随机板书)。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设计意图: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2、根据结论推测。

师:如果现在让你再摸一次,你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吗?

生:不一定。

师:下面请同学们实际摸摸看(生每人摸一次)。

(可能既有摸到红棋子的,也有摸到蓝棋子的)。

师:虽然我们知道了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在单次试验中我们并不能确定会摸出红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摸一次,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体会概率虽然能帮我们了解不确定现象的规律,但并不能提供准确无误的结论。)。

3、应用。

师:下面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了?

a:(课件出示p106做一做左题)。

师:你知道每种颜色占整个圆的几分之几吗?生答。

师:那么指针停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呢?生答。

b:独立解决右题,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明确数量多少与可能性大小的联系,也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作铺垫。)。

(二)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插图)。

师:请同学们看例4,刚才我们解决了两种颜色的问题,现在是三种颜色的了,你敢挑战吗?(生:敢)。

师:很好!如果让你只摸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交流)。

指名汇报:如果只摸一个棋子可能是红色的,可能是蓝色的,也可能是绿色的。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借用资质协议书借用方(模板14篇)

    合同协议的有效签署对于保障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本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合同协议的结构和内容

    2023年申报副高职称工作总结建筑专业大全(19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工作思维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不错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本人xxx,xxx年开

    最优大学个人安全承诺书大全(18篇)

    范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各类作品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和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和帮助。

    最优小学语文一年级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案例20篇)

    通过教学计划的编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想要写一份合理高效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可以作为参考。教学目的:1、认识10

    热门地产客服专员年终工作总结(案例20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次及时总结和自我检视的机会,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刚接触月工作总结的朋友们来说,这里有一些范文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热门房屋拆除通知书范文(15篇)

    通知的撰写需要准确简洁,以确保信息传达的清楚明了,不给受众造成困扰。通知是为了向特定的人或组织传达信息或要求行动的一种书面或口头沟通方式。如何撰写一份清晰明了的

    优质写心得体会用纸范文(13篇)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心得体会范文3:通过这次旅行,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

    2023年小班幼儿教师个人计划大全(15篇)

    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幼儿教师总结范文中的教学创新和经验分享,对我们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小班的学生需要细心对待,因此就要做

    最热贷款费用协议书(案例17篇)

    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各方可以明确协商和商议的内容,防止误解和争议的产生。下面是一些经过专业律师审查和修改的合同协议示例,供大家参考。甲方: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最热XX年银行个人年终总结(通用19篇)

    总结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学习计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行业专家的个人总结范文,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