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琉璃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继续往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一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善于诱导,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善诱思维;促进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并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放飞想象的翅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手段精彩纷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恰当、巧妙的教学手段,有效诱发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学生会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后续学习活动中积极思维,并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走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一、运用多媒体及课程资源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着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闻到了(),想到了()。上述教学情境,为学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学生在这熟悉的空间里,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之中,想象的翅膀展翅高飞,纷纷高举小手各抒己见。这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达到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借助教材中的提示语,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指的.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读书贵在能疑,“疑是思的开始,学之端。”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而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见识有限,有时确实不能做到自觉质疑。于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借助教材中的阅读提示语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并在寻找问题的解答途径过程中学到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的课文以学习伙伴的口吻灵活地在课文之前、文章的中间、结尾或课后作业训练中提出思考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思考。这些极具导学性功能的提示语,既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于题目之处的泡泡提出的问题是“‘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呢?”本人在进行课题教学中,注意借助教材中的提示语,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由此引发了以下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是怎样跨越海峡的呢?生命的桥到底有多长?这些教材中的提示语延伸出来的问题无不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结果,所引发的问题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读、思、议、辩,思维伴随着学习步步走向深入,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在词句的理解中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贯穿在小学各阶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有效的引导能把学生带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的内涵。在教学《孔子拜师》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入体会孔子前往拜师的旅途之苦,我引导学生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等词中深入体会:

师:读着“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句话,哪个字最让你感动。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生:终于。

师:“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呢?“露”可以解释为露天。“宿”就是――?

生:住、睡觉。

师:连起来说一说。

生:就是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师:“日夜兼程”呢?

生:“日夜”就是白天和夜晚。

师:兼程――?

生:都在走路。

师:“终于”一词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孔子在路上遇到很多困难。

生:孔子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到达洛阳。

师:在这几个月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很多困难,让我们想想看。

(课件出示练习,体会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艰辛。)。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生:我感受到孔子一路很辛苦。

生:我感受到孔子很好学。

生:我感受到了孔子很想早日见到老师。

……。

对孔子拜师的原因,我抓住关键词语“渊博、远近闻名、学无止境”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出示句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师:你们知道“渊博”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在字典中了解到“渊”就是“深”,“博”就是“奥、深奥。”“渊博”就是见识深而广。

生:我从“您的学问渊博”知道“渊博”是很有学问,知识很丰富的意思。

师:孔子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吗?

生:不是的,孔子年轻时,就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师:那“远近闻名”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管是远的还是近的都知道。

生:老师,你是老师了还在读书看报;

生:我看见我的爸爸在看书;

生:我的爷爷戴眼镜看书。

……。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导思中,思维的火花四飞八溅,并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领会了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品质。可见,可以在词句的理解中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其实,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还远不止这些,例如,可以在实施生活化教学中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作文教学中诱发学生积极思维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只要善于把课堂留给学生,在巧妙的启迪、诱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就会动起来、活起来,做到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既学到了相关知识,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引发新的遐想呢!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厚禄乡峡口小学)。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作为一种媒体,一种范本,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像歌唱家训练和美化自己的声音一样去美化自己的教学语言,用艺术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要使用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去传递信息、情感,去塑造学生圣洁高尚的灵魂,去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作为母语课程的语言素质训练,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之产生自主的情感体验,在情感融入中感受语言的真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方面,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积极的思想情感熏陶对育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欢乐的情绪,浓烈的感情,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失去情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等机能便会受到压抑。

导入语所用的材料与教学内容类比点越少、越精,越能吸引人。一位教师在指导作文“招聘会”时,创作了这样一段新颖的导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师傅开了一家书店;沙僧开了一家矿泉水公司;猪八戒开了个火锅城,专卖素食火锅;孙悟空呢,要在小区里开个超市。”这段话像磁石一样,学生被牢牢吸引住了。教师这才引入正题,“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招聘会,董事长委托我为招聘会负责人。”此时,学生的情绪被点燃,他们带着积极的情绪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在教学设计中有很多语言无法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模式一成不变地使用,而是要根据课堂实际进程临时增加或删减。特别是评价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呈现出复杂性、差异性、多样性,教师即时性的评价语需随机生成,张口就来,或冷静客观,或热情洋溢,或指点精微,或拨正思路。

1、客观性判断。

现代教学论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无疑是准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片面地理解和运用也会为此带来弊端,评价应该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不能光给出“好”、“很好”、“不太好”之类的评价。

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最初的印痕是不易抹去的,有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首先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那么判断是与非,对与错是必不可少的。如肯定学生“动了脑筋”,但也清楚地表明“答案有误”;赞同学生“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同时指出“另一半还要想一想”。这些着眼于发展和全面的评价,学生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客观、公正,更是关注与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内驱力。

2、多方面涉及。

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如情绪、态度、兴趣、动机等影响。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也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那么,体现学生情况的数据就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而多用语言加以描述,因此课堂上这样的评价多起来,“你真会读”,“你很会思考”,“这种理解很独特”等。

新课标提倡学生阅读时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好收和放的关系。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时是这样处理的:一段视频后,教师用缓慢的语气口述:“同学们,恩科西与你们同龄,却不能和你们一样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生活,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与谈之色变的艾滋病作斗争,在联合国大会上仍然呼吁人们关爱艾滋病患者。多么令人敬佩的孩子呀!如果你就坐在听众席上你会怎么想?”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恩科西的敬意。教师用传情的语言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体验之中。给学生留下“缺口”与“空白”,引起他们的沉思、感悟,联想思维的潜流在奔涌,情感的潜流在激荡,这种共鸣给学生留下一个继续思维的弹性空间,给他们的思维提供了一个新的延伸点,新的发挥点,新的开拓点。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直接展示了教师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学识水平和做人的智慧。课堂语言表达决不是一件小事,学生能从教师的艺术性语言表达中受到教育启发,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思想受到感染,有利于满足求知的欲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将丰富的智慧、浩瀚的思想、瑰丽的想象化作艺术性的语言在课堂中凝结、驰骋、升腾,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信心,收获快乐,收获成功。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三

本文从当前大学英语选修课建设亟待规范和创新的实际要求出发,以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理论研究作为依据,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有关指导思想,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选修课中语言文化类课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设计和课程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探讨。

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已经普遍增设了选修课(或称“通选课”)。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们对如何建设科学、规范和有效的选修课体系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有关语言教学研究者们也就此撰写了许多相关研究论述。然而,其中专门针对关于选修课中语言文化类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却并不多见。这使得开展文化类选修课的英语教师在需要完成更高教学任务要求的同时缺乏相关的教学理论的指导。随着英语选修课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一个值得所有大学英语教师思考的课题。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特别制定并于2007年进一步修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称《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指导性地将大学英语选修课划分为: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四大类课程,明确了除“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外,大学英语课程还应着重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要求》所建议的大学英语中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是以英语为载体,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实施的文化类选修课程教学,根据各校师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开设,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这类课程尤其“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要求》,2007)。

目前我国各高校已开设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主要涉及:文学诗歌类,如《美国文学赏析》、《英诗鉴赏》;人文历史类,如《西方简史》、《美国文学史》;文化知识类,如《西方礼仪文化》、《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概览》;以及艺术鉴赏类,如《影视作品欣赏》、《艺术鉴赏》等等。

然而,这些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的开展主要还处于开课教师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及特长对所开课程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的阶段,这就使得选修课教学在为大学英语教育注入了“个性化”和“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等特色的同时出现了因教师对课程设计整体把握不同导致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的千差万别。

要讨论批判性思维,我们应该首先对西方学术界给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一个简单回顾。就曾对学界纷繁复杂的论述进行了一次梳理,认为常见的与批判性思维紧密相关的还有“批判性分析(criticalanalysis)”、“批判性意识(criticalconsciousness)”、及“批判性自我反思(criticalreflection)”等概念。他认为批判性思维的“批判之力”主要在于思维者接受某种观点或结论时进行评价和辨别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思维者在假设的基础上检验命题,并发现偏见和正确看法、以及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被誉为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的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将批判性思维中的“反思”定义为: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好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其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另一位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robert·ennis则在1991年将这一思维形式精炼地表述为:

“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ennis的定义把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强调“个人判断”及采取的相应的取舍(知识)的“决策”。一个较新的观点来自于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调查研究的说法,认为其目的是探究一种情景、现象、问题或假设,以达到整合所有有效信息并能够有说服力地证明结论或假设。与其他众多从纯思维角度所给的定义不同,kurfiss把批判性思维比作一种调查研究活动,使批判性思维过程更加易于理解的同时强调了“信息整合的效度”和“说服力”两条标准,而“批判”活动的基础是“有效信息”或“知识”,因此,在大学生日常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批判性思维技术训练并有意识地鼓励其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能逐步提高其整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990年,在美国和加拿大教育界发表的《批判性思维:一份专家一致同意的关于教育评估的目标和指示的声明》将批判性思维认知能力的核心分解分为: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方面,认为其中的“元认知”是一种“自我的、有意识地监控认知行为,以及这些认知行为中所运用的认知手段和所引起的结果,特别是以一种质疑、反省或校正推论或结果的态度来分析、评价自己的推论性判断”。

批判性思维还可被细分为认知技能(cognitive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dispositions),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前者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具体的运作和构成机制,偏重于指导学习中的实际操作;而后者则指思维者个性气质中的一种趋向性,起到主观引导作用。

“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在1998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的第一项议题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这一态度已经被确立成为当今许多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我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只在近三、四年,才有对国外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零星介绍出现”。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谓是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带有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其批判性思维精神;另一方面,在主动的逐步增强的“批判性思维精神”驱使下,学生又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强化其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养以及思辨能力。

下面我们将遵循《课程要求》指出的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大学英语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作一些建设性的讨论。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思维过程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或自己的思考方式具有何种趋向性。在英语提高阶段的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理解自己在文化选修课中的“辅助者”角色,力求放弃课堂中的“主角”地位,而仅应为学生规划出学习范围和方向,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利用文化类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或好奇,为学生搭建一个通过自主收索并消化信息的平台。同时,教师应起到科学调动学生自己“计划、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内容的”的主动性,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能动力,树立起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精神的自信心。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中建议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及互联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利用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科学训练。当今社会网络咨询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网络收索到丰富但略嫌庞杂的相关知识。选修课教师可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讨论话题;建议合理的关键词或关键话题的网上搜索;或是推荐一些优秀的原版英文网站或链接地址,并且据此安排相关课堂活动任务,如: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原版英文资料打印出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将其浓缩为简单易懂的ppt文件。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摸索kurfiss所说的“调查研究”技能,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选择”和“有效整合”。为了在课堂中参与小组讨论或进行上台讲解,学生必须要对应该“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分析、解释、推论、说明或自我校对,以使自己的发言能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要求》倡议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估”,其中排列在前两位的“学生自我评估”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估”同样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有效训练和考验。针对这一倡议,教师可以根据“元认知”理论,调动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等认知手段,积极地通过“质疑、反省或校正推论或结果的态度”来分析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观点、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表现。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设计出一套“全面、客观、科学、准确”但又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标准,让学生充分了解应该从那些方面去评价自己和同学,通过反复的相互比较,学生逐渐熟悉了导致“课堂成功表现”的构成因素,因而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策略中的不足,并及时做出“取舍”和改进。

在开展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时,大学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言学习自然而有效地融合到其他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主观情绪的调动帮助学生提升其批判性思维精神;通过客观教学手段和评价手段的设计强化训练其批判性思维技能。最终达到使学生能主动地、有意识地调动其批判性思维技能,逐步建立起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稳步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地拓展知识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最终建立其稳定的批判性思维体系。

[1]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模块化和超文本—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2]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与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3]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4.

[4]王祥兵,刘晶。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

[5]武宏志。何谓“批判性思维”[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

[6]朱新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7]alec,althinking:anintroduc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四

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赫斯特(1914)的《战争的政治经济学》和庇古(1921)的《战争经济学》被认定为最早的国防经济学著作,而后者更多地被认为是国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其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研究,国防经济学领域产生了大量著名的研究成果。在我国,仅1987―间就产生了100多部国防经济学相关著作。

在研究成果的形式上,国防经济学的专著和教材多是以专题归纳的形式呈现。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国防经济学,学者主要是运用经济学工具对国防的相关问题展开专题性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分篇归纳的方式,而并不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无论是国外的国防经济学原著还是我国学者对国外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引入无不印证了这一事实。

近年来,我国国防经济学学者已经开始了对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因此,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应围绕国防资源配置问题展开。当前,以“国防经济资源配置”“国防资源配置”等为主题的研究大量涌现。

其二认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经济活动以及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这两种观点对国防经济学的界定方法是不同的,前者是内涵式的界定,后者是外延式的界定。对比这两种观点,可以看到后者包含了前者。

事实上,基于这两种观点构建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都存在缺陷。对于前者来说,如果国防经济学只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那么作为国防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等问题则被排除在学科的大门之外,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后者来说,由于没有建立起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这种外延式的界定方法建立的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便很难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体系,其结果必然导致国防经济学走上专题性研究的道路,于理论体系逻辑架构的建立不利。

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的”学科。从逻辑上讲,这种存乎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界定仍不足以涵盖第二种观点所容纳的全部外延。但是,这种观点却表现出了建立国防经济学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倾向。

资源配置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也无论是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都将资源配置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然而,关于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尚不甚明了。从“国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所表现出的集中性来看,这一主题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方向,前述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种观点甚至直接认为国防经济学就是研究国防资源的配置问题的学科;但从认同度更高的第二种观点来看,国防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更多地认为国防资源配置只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而不是全部。

那么,资源配置范畴与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之间究竟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除国防资源配置问题外,国防经济学所关注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是否也属于资源配置问题?从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这一角度出发,能否认为国防经济学也是以资源配置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能否运用资源配置逻辑,科学构建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从这一想法出发,本文尝试通过建立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进而建立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并将二者与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对应分析,对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进行探索性的演绎。

二、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概念在应用上的广泛性,国防经济学和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者们很少对其做出专门的解释。然而,要以这一概念作为国防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则必须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

资源配置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对资源配置的界定是: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的起点在于资源的多用途性。由于每一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选择合理的用途是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除了强调资源的用途属性之外,这一定义还强调了资源在“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在使用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后者往往会被忽略,而仅仅认为资源配置是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而这种片面的理解在国防经济学和国防资源配置研究领域并不少见,由此必然带来对国防资源配置和国防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片面理解。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到,资源配置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因此,这一概念必然是一个包含着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结果等范畴的逻辑过程。

(一)资源的用途。

用途既是资源的自然属性,也是资源的社会属性。资源本身的禀赋决定了其可能具有的用途的质和量,表现为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和人的需要则决定了资源用途的实现程度,表现为资源的社会属性。从唯物论的意义上讲,正是因为资源具有用途,才造成有限资源对无限需求的稀缺性,进而带来资源的配置问题。

从本体意义上讲,资源配置并不必然具有目标性。但从现实意义上讲,资源配置往往与“最大化”这一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认为,主体效用的最大化是主体资源配置所追求的目标。资源配置目标的差别主要是由主体效用的差别引起的。

(三)资源配置的主体。

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资源配置逻辑中的一个基础范畴。主体不同,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的目标以及配置资源的可能手段和方式都会存在差别。从资源配置定义可以看出,资源配置的主体既可以是实体的人和国家,也可以是虚拟的社会或群体。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资源配置范围的不同,从而使得资源配置具有层次性。

资源配置的方式是资源配置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是经济学研究中提到的最多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直接配置和间接配置,而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分别是这两种一般方式在现代经济中的两个主要的表现形式。

资源配置的结果是资源配置逻辑的终点。与结果相关的是效率范畴。资源配置的结果可以表现为高效率、低效率或无效率。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志在于任何资源无论其投入于那种用途,边际产量相等。以上是本文建立的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过程。

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结果,是资源配置逻辑过程中的5个基本范畴,且分别包含着多种构成。五个基本范畴之构成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特定资源配置逻辑。由于资源配置主体之间可能存在包含关系或交互作用,特定的资源配置逻辑之间也可能存在包含关系或相互交叉关系。这一点决定了不同的特定资源配置逻辑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逻辑体系。

我国国防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国防经济学到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及二者融合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防经济学是传统的国防经济学,主要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的本质以及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等认知问题,而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国防资源的配置等应用问题。这些内容都是我国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因此,国防经济学主要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国防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从这一界定的描述方式来看,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并不存在逻辑上的联系。然而,从本文建立的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来看,国防经济学的上述研究内容事实上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首先,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战争的经济本源”被定义为国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是战争的本源,也是战争的条件,还是战争灭亡的前提。从这一论述来看,战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中某一个阶段存在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经济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的过程。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环节,必然与资源配置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资源配置方式的一般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争夺配置”的概念。基于这种理解,战争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人类社会再生产超越了国家实体的范畴,是两国、多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再生产。对战争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围绕战争配置资源的效率展开的,就是研究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本质、效率及其与其经济支撑之间的关系。战争与资源配置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提出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这一纯理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裁军经济理论等应用问题也正是由于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在人类经济再生产资源配置过程中表现的无效性带来的。

其次,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与资源配置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指出,国防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扣除。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或者说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国防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起点是社会再生产资源用途的多样性。国防是社会再生产资源的多种用途之一,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需要。研究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实质上就是为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于国防用途的规模和结构的确定,尤其是国防资源规模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但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属于国防资源配置的范畴,而是属于社会再生产,或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范畴。

再次,国防资源的配置问题是现代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内容。毋庸赘言,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资源配置问题,是国民经济配置于国防用途的资源如何进行再配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国防资源的配置是一个由多个层次构成的资源配置层次体系。从国防生产的角度讲,包括国防工业布局、资源在国防工业行业内部的分配以及国防工业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从国防消费的角度讲,包括国防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不同的用途所获得的国防资源的二次、三次配置等,直到国防资源的最终消耗之前的配置环节。此外,在国防生产与国防消费之间还存在一个资源在供需系统之间的配置问题。

上面的分析充分说明,国防经济学三个方面的主要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是某一特定资源配置逻辑的一部分。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的关系不仅仅表现为国防资源配置理论是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等都是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

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将各部分内容归纳到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中;另一方面有利于基于对“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有关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说法的补充和完善,更加科学地界定国防经济学的内涵。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粗浅的定义:国防经济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的资源配置属性以及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这一定义与传统定义的`区别在于,强调不仅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战争和国防的资源配置属性也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而将国防经济学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都统一到了资源配置这一主线上来。

与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相联系的资源配置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构成的资源配置体系。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就存在于这一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

通过上述对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都属于资源配置的范畴。因此,完全可以按照资源配置的逻辑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上文建立的资源配置一般逻辑和资源配置层次体系的基础上,下面对各个层次和各个特定资源配置逻辑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点进行演绎,并对不同层次资源配置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推演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从大的范围上讲,国防经济学理论相关的资源配置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和国防资源配置层次。其中,“全球经济再生产”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在于说明战争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人类社会再生产过程在国家间配置资源的一种争夺式的配置方式。基于资源配置的层次性,下面对国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点和各层次的资源配置进行对应分析。

在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不同国家组成的系统。国与国之间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很多,国际贸易、政治或道义援助等本质上都是资源在国家间的配置手段。战争就是这些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之一。一方面,战争毕竟需要消耗资源,需要资源的保障,因此它又是对参战国再生产中经济资源的扣除。尽管如此,战争在人类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必然性仍无法消除。由于这一矛盾性,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国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由这一问题还衍生出了裁军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战争还带来了军事联盟问题,联盟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既可以是联盟政府间的计划配置,也可以是联盟成员经济主体间的市场配置。这些具体的资源配置逻辑构成了军事联盟经济理论的内容。此外,军品国际贸易问题、军备竞赛问题也属于这一层次资源配置问题。

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资源的配置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国家安全是其资源配置的目标之一,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计划配置和社会经济主体的市场配置两种。国家在将资源配置到国防用途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就是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国家是否将资源配置到国防用途以及配置多少资源到国防用途上。由此问题还衍生出了现实中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理论、国防支出理论等。

在国防资源配置层次,主要分化为国防生产系统和国防消费系统两个系统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中,国防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是国防工业部门系统及其管理主体,出于国家安全和自身经济利益的目标,运用计划和市场的双重手段配置资源的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国防工业的结构理论、国防工业规制理论、国防生产企业管理理论等。上述理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这是因为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又进一步细化为更低的层次,直至国防最终产品的形成。国防消费系统的资源配置则是军事部门为了实现军事经济效益的目标,采用计划方式进行的资源配置。对这一资源配置过程的研究产生了军费理论、军事人力理论、国防采办理论等不同层次的理论。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资源配置体系。在国防生产系统与国防消费系统之间,也存在着资源配置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产生了诸如国防市场理论、国防产品价格理论、国防科技理论等理论。

在国民经济再生产资源配置与国防资源配置之间也存在一些理论问题,包括国防经济的运行理论、国防产品的性质理论、国防工业的规模理论、国防工业的性质理论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防经济学现有的理论点都存在于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当中。当然,上述探讨只是粗浅地分析了资源配置范畴层次体系中主要的国防经济理论问题,其中各个理论点的梳理及其与资源配置所在层次之间的关系在学术意义上尚不一定具有严格的准确性,但这种映射关系的基本思想足以证明,以资源配置范畴为逻辑主线,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可行的,国防经济学相对分散的研究专题内在地统一到资源配置这一一般逻辑上来。

从资源配置层次体系的总体逻辑上讲,高层次的资源配置是低层次资源配置问题的根源: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导致了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产生;战争或战争的可能导致了国民经济再生产资源向国防用途配置的需要;国防经济再生产资源的配置提供了现实的国防资源,为国防资源在国防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各自内部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配置提供前提;在国防资源配置部分,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各自内部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体系,高层次的资源配置的结果是低层次资源配置的前提,低层次资源配置是高层次资源配置的延伸。按照这样的层次,国防资源配置活动一直延伸到国防资源最终消耗的终端环节,国防经济学的理论点都分布在各个层次的资源配置过程当中。逻辑层次越高,其理论内容越偏向于理论性,并最终归宿到战争的经济本源这一纯粹的理论问题;逻辑层次越低,其理论内容越偏向于应用性,并最终延伸到如何实现某类国防资源最终消耗过程中的有效配置这一纯粹的应用问题。

五、结论与展望。

国防经济学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国防经济学的各主要理论专题都是对由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范畴组合而成的特定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可以按照资源配置的层次性和各层次资源配置特定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上述结论充分显示了资源配置主线对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凝聚作用。但国防经济学各个理论点在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和特定资源配置逻辑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一些理论点可能存在于多个层次或多个特定逻辑中,可以通过对理论点的进一步解析或对资源配置层次和逻辑的修正加以完善。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五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总消费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比重%政府消费比重%。

197816.6885.115.7194.00.975.8。

197917.4685.616.6593.91.090.6。

198019.1086.017.8593.51.256.5。

198120.6479.619.1692.81.487.2。

198222.3871.720.8393.11.556.9。

198324.0070.722.0992.11.918.0。

198426.1262.023.3789.42.7610.6。

198531.5858.328.0588.83.5311.2。

198636.8159.432.7088.84.11&。

nbsp;11.2。

198740.0060.235.8389.24.1710.4。

198848.759.043.2288.65.5511.4。

198957.2757.148.9985.58.2814.5。

199066.2952.248.4573.111.3126.9。

199172.8752.156.8678.015.9322.0。

199295.5843.475.1878.720.4021.3。

1993127.9242.798.0476.629.8823.4。

1994156.4741.1124.5579.631.9220.4。

1995188.5046.2153.0981.235.4118.8。

208.87、53.6168.2780.640.6019.4。

222.3354.5176.8279.545.5120.5。

资料来源:《海南统计年鉴》,1998年。

总消费又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从上面资料看,建省前政府消费仅占总消费的5─10%,建省后快速上升到20%以上(仅有两年低于20%)。与居民消费和总消费相比,政府支出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2、消费模型。

消费,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从货币形态看,来源于可支配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一国国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高低。所谓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年中得到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dp的一部分,受投资、税赋和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决定于gdp的大小和gdp转移为个人收入的多少即收入分配政策。

设个人可支配收入为yd,gdp为y,假定个人可支配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为b,我们称b为gdp的个人分配系数。这样就得到:

yd=b*y(2.1)。

再假定个人消费c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由此得到:

c=a+c*yd(2.2)。

c=a+b*c*y(2.3)。

收入增量的比例,即。

c=dc/dyd=dc/(b*dy)=1/b*dc/dy(2.4)。

从消费模型可以看出,在边际消费倾向c一定条件下,消费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gdp的个人分配系数b和gdp。

在gdp既定条件下,个人分配系数b决定了消费总量和消费水平。b是政策参数,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研究表明,b波动区间的上限,也就是消费的最大限度,受预期投资影响。预期投资决定了预期的收入,所以b受到预期收入影响。因此,消费不但取决于即期可支配收入,也受预期收入影响。

利用消费模型,我们来进一步分析海南经济中消费的特点及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特征,见表2-3。

表2-3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单位:元。

年份职工平居民人均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居民人农业居民非农业居民。

均工资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款年末余额均消费。

1990198015757788028526981436。

19912194172691610398666671609。

1992272023181026168011288192252。

19933501307213202699144910642813。

19944485392016203369181412593723。

19955340477018723978219715484345。

19965476492621564619237617264444。

19975664485023825041245818024458。

资料来源:《海南统计年鉴》,1998年。

第一、以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为主要特征。

城乡消费水平比为2.1:1,1997年扩大到2.5:1。

第二、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

1990─1997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2.1倍,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低收入是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的主导思想。低收入必然带来低消费,由此引发的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无疑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第三、非工资性收入和非货币化消费现象严重。海南经济表现为低收入低消费的特征同时,还表现为高储蓄。1990─1997年,人均储蓄增长5.3倍,超过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速度。不协调的高储蓄表明,?居民的非工资性收入即灰色收入相当高,甚至超过工资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社会团体的小金库和地下经济是灰色收入的来源。地下经济有多大?占gdp份额有多少?尚难估算,也不列入gdp。但是,如果地下经济超过一定份额,将使gdp核算和经济增长测算低于实际水平。地下经济失控无疑将破坏经济肌体的健康,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非货币消费即实物消费现象不容忽视。公有住房、医疗保健等实物分配曾一度是主要消费形式,目前这些制度改革没有全部结束,尚有遗留问题,新的货币化分配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下的实物消费情结和惯性仍在发生作用,实物或变相实物消费仍大量存在,这些因素影响着消费领域的货币化程度。小金库禁而不绝、政府支出快速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见图2-1。

图2-1人均收入、储蓄、消费曲线。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消费、投资、国际贸易、劳动力、科技进步、经济体制以及政府政策等等。对于投资、劳动力生产要素研究已取得相当多成果,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仍有许多空白。近两年,需求不足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需求不足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瓶颈作用显著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扩大投资成为主要的手段。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时,消费拉动作用会明显增强,并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贡献率是我们研究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所采用的一个指标。消费贡献率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消费因素所占的比重。投资贡献率是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投资因素所占的比重。表3-1为海南1988─1997年消费、投资贡献率。

关于净出口。净出口在海南经济总量中一直占较小比重,近年受贸易政策影响,比重下降。所以净出口对海南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这里暂不述及。

2、贡献率分析。

在海南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投资贡献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重投资、轻消费,形成海南经济的特殊格局,成为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1988─1997年,消费贡献率为41─57%,全国平均水平为56─63%,低6─15百分点;投资贡献率为59─41%,全国平均水平为43─34%,高7─16个百分点。

从投资方面看,建省初期,面对比较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要素诸如电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瓶颈制约,我们不得不拿出大量资金搞建设,采取高投资政策,依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完成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实力扩张。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经济获得迅速增长。由此可见,海南经济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增长道路。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不断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开始减弱。尤其是十年来,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的低水平、小而全、大而全项目的重复建设问题非常突出。所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弱,投资向最终消费的转化越来越低,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近两年,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但是,效果不很明显。因此在经济增长问题上,扩大投资规模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且在宏观投资政策上,我们要一手抓“规模控制”,一手还要抓“结构引导”。

从消费角度看,消费贡献率低于57%,1994年达到谷底水平41%,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始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加强。但是,海南经济需求不足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即使在高投资政策下仍然没有高产出,经济增长持续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海南经济消费贡献率相差10─20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刺激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如果消费贡献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再过十年,海南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就可以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再过二十年,将达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收入水平,预期收入是消费的主要来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称其为内部影响因素。消费习惯、产品质量、品种、价格以及服务,影响着消费选择,可以称其为外部影响因素。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既有内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政府消费主要受政策影响且较难定量,前面已略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言。下面仅从居民消费方面说明需求不足的原因。

1、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滞后是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1990─1997年,人均gdp增长2.6倍,职工平均工资仅增长1.9倍,农民纯收入仅增2.1倍。进入九十年代,海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以较快提高,消费水平取得明显增长。但是,相对于经济增长水平,收入增长比较缓慢,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我们牺牲掉的收入和消费增长的部分。从消费模型看,在既定gdp条件下,可支配收入高低取决于收入分配系数的大小。收入分配系数是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低收入分配政策同时也是非工资性收入膨胀和非货币化消费增加的根源。

2、价格机制改革快于收入机制改革影响消费需求增长。

甚远,我们的购买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从收入分配看,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私有经济业主仅占极小份额。所以工薪阶层是我们的消费主体。由于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名目繁多的“补贴”等非工资性收入仍是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使得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居民消费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造成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是目前影响需求不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退休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这些制度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理态势,因为人们原有的计划经济的思想惰性和情结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加上近几年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使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明确,对收入的预期下降。这些因素使人们少支出多储蓄,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在诸多改革措施中,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仍然未提到议事日程,露出庐山真面目,同时又要面对下岗分流、子女教育费上涨等支出增加压力。因此,人们只能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

4、消费模式不利于需求不足状态改变。

海南经济发展的滞缓期比全国多十年。建省后,进入九十年代,海南经济才开始真正的开发建设。农业,是海南经济的主要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支配地位。所以,由于长期经济滞缓和文化背景因素影响,海南经济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海南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消费习惯、消费模式没有多大变化。

十年来,储蓄率不断上升,1992年超过60%。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说明人们增加的收入不是用来扩大消费而是进行储蓄。高储蓄率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起步发展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将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在经济波动发生时,人们在经济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必然采取多储蓄,而不是多消费。近两年的经济实践表明,在扩大内需问题上,高储蓄率是一大障碍,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统计资料显示,储蓄有增无减,国民储蓄热情依然高涨。所以在目前形势下,单一的降息货币政策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高储蓄就意味着低消费,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生活上的节约简朴,就微观而言,是一种文化美德,但就宏观而言是有害无益的,是不经济的。它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一个合理支点和借口。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伴随着生活上的节约,是生产上的大量浪费和重复建设,是资源、能源、原材料和人才的大量浪费。在资源稀缺和经济产出成果有限的条件下,这无疑是两把杀手锏,使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在扩大内需问题上,不但要一手抓鼓励消费,一手还要抓生产环节中的浪费,要珍惜稀缺的资源。

5、影响需求不足的其他因素。

第一、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效益低下,不利于收入增长,不利于消费增加。我国财政政策比较单一,主要以投资为首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当经济过热时就严格压缩投资,在经济低迷时就大量追加投资。这种政策的结果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甚至有许多项目一开工就亏损。投资严重浪费,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企业低效,从而造成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我们可以算一笔帐:1997年,以全国平均水平为标准,通过扣除gdp的投资额,来调整海南消费率上升5%达到60%,那么5%的gdp就是20个亿,(1997年gdp为408个亿),相当于海南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2%;如果以世界水平为标准,那么,就要扣除gdp的23%即94个亿的投资额,相当于海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这部分就是由于消费与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效益低下形成的。

第二、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居民消费依靠对市场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效用选择来实现的。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国际市场相比,质量存在明显差距。高、中、低档商品分类,不应当仅仅是价格差别,更重要的应该是质量和服务的区别。居民对进口商品的热衷就是对国内市场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一个规避。商品价高质差,假冒伪劣现象猖蹶,欺诈消费者现象屡屡发生,这无疑严重地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抑制了购买力的顺利实现。同时,产品品种、结构单一,也构成对消费的消极影响。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市场销售产品超过40万种,而我国市场只有10万多种,而且在工艺、质量、技术含量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以需求不足为特征的海南经济的缓慢增长,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国家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也把扩大内需做为宏观调控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海南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消费市场,刺激消费需求,及时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解决长期困扰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足问题。如果需求不足长期存在,在投资手段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就可能产生通货紧缩。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通货紧缩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通货紧缩将吞噬海南经济十年来取得的成果,带来经济的严重倒退。如何拓展消费市场?如何刺激消费需求?如何克服和避免经济增长中可能出现的需求不足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将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作为制订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长期发展战略。虽然需求不足就表现为消费率的低下,消费率提高意味着需求不足的改善,但是,在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上,首先应该注重消费率的提高。因为海南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由于过度地强调了投资的作用,忽视了消费的影响作用,造成海南经济出现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发展格局,投资与消费二者比例关系不协调,影响了海南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增长质量。应当承认,这是由于我们认识上的.误区和政策引导上的失误造成的。为此,要尽快调整二者比例关系,改变原有格局,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达到经济良性循环。提高消费率并不是消极的压缩投资,以经济增长为代价换取消费的增加,而是积极地扩大消费,使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增长,在经济适度增长条件下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同时,注重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克服和避免经济周期性波动所造成的危害;注意防范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出现社会两级分化,要“效率”与“公平”并重,利用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保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安定的社会大环境。在政策操作上,具体地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尽快制订出台改革方案。

和分配中的实物消费形式,实现货币化分配。建立起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改革,实现职工福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同时,尽快完善其他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

2、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增加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缩小收入水平差距。及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和失业救济金,健全社会保险机制,这是刺激消费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开征利息税,单一的减息政策未能获得实效,同时配以积极的财政税收调节政策,进行收入再分配,使收入向贫困居民转移。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低迷不振,是开征利息税的有利时机。通过利息税,不但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实现收入再分配,还可以达到缩小城镇收入水平差距,从而增加有效需求。

4、加快消费观念转变和消费模式升级。

需求不足与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有密切关系。在刺激消费需求上,要注重消费观念的转变,从政策上引导居民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将消费提到与储蓄对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高度去认识,转变传统的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习惯,培养人们形成积极的适度消费观念。同时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改变消费信贷落后局面,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积极推广以住房、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为主的信贷形式,方式可以多样,方法应更加灵活。大力支持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

5、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严重过剩项目,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并严格禁止上新的项目,对于已近饱和的项目,要严格限制新项目开工,对投资实行严格的管理责任制,克服投资决策中的官僚主义,杜绝新的重复和浪费。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加大消费市场执法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蒋学模主编,《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杨宽宽、俞肖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rudigerdornbusch,stanleyfischer,macroeconomics,李庆云、刘文忻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六

高效英语语文文学教育要关注语言文学所处的环境与时代,结合文化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全面提升。本文以加强高校英语语言人才培养为目的,从中国茶文化入手,基于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之间的关联性,对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英语作为世界第一语言,其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互融也多了起来,便于更顺利的开展英语教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也应充分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如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带有显著的文化性与教育性特征,在高校英语语文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深化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内涵,改进英语人才培育模式。

中国茶文化起源很早,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日久弥新,伴随着岁月成为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意识。从先秦《诗经》到唐代《茶经》,茶文化融汇吸收儒家、道家、禅宗等诸家思想文化精髓,无论是茶艺还是茶道思想都有了极大发展,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文化瑰宝。中国茶文化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仅制茶、泡茶、煮茶等技艺精湛,也有着深邃的精神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情怀,有着强大的精神能量。有的人研究茶的生长、化学成分、药学原理等,有的人研究茶文化发展历史,而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分析挖掘茶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并把其合理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发挥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实现茶文化推广发展。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茶文化天然的具备文化属性,备受文人墨客钟爱。在漫长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很多茶文化相关的文学著作,如茶诗、茶小说等,这些对茶文化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从文化角度看,茶文化应用于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是可行的,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探索分析了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之间的关联性。

2.1茶文化是英语语言文学形成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中国茶文化传入英国后形成了带有英式风格的茶文化,英国茶文化虽然不同于中国茶文化,但是依然继承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讲究“静”、“雅”。英国茶文化分为上午茶、中午茶、下午茶,其中下午茶是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习惯在繁忙工作后利用下午闲暇时间静静的喝一杯下午茶,享受悠闲时光,这为英语语言文学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茶文化包括显性文化、隐性文化两部分,英国人日常生活喝上午茶、中午茶、下午茶,每一次的情趣、意蕴都不同。隐性的茶文化蕴藏在茶文化的精神世界,如喝茶过程中感受到的雅致、静谧等意蕴,这些都是隐性茶文化的体现。由于茶文化在英国的普及与受欢迎程度,茶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以茶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所以茶文化是英语语文文学形成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2.2英语语文文学表达着茶文化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是东方世界的一种传统文化,要想在欧美地区传播、引起共鸣,就要利用英语语文文学的语言表达功能去阐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精神内涵,唯有这样才能让欧美人更好的理解中国茶文化。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欧美地区有大量的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邓肯坎贝尔的《茶诗》、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贵妇的画像》、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覆盖诗歌、小说等各个领域。这些欧美文学作品表达着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中国茶文化思想的物质化体现,对中国茶文化阐述、传播与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

2.3中国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学之间的活动被历史铭记.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中其很多文化元素被历史所记忆,如茶道、茶艺、茶德、茶画、茶人精神等,这为茶文化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二者之间的活动也被历史记忆下来,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如茶诗、茶文学作品等。中国茶文化传入英国后,与当地的风俗人情融合起来,形成具有英式特征的茶文化,使得中国茶文化深深扎根于英国文化土壤中,影响了一代代的英国人。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茶文化与生活相互影响,激发了广大文学大家的创作激情,很多大文豪喜欢在作品中融入茶文化相关的内容,这对英语语言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借助茶文化的融入推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发展.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绝不是一方割据。受历史等客观因素影响,高校英语语文文学教育视阈不够开阔,局限于书本内容,知识视野狭隘,以致于教学理念保守、陈旧,教学效果止步不前。想要打破这种教学现状,英语语言文学教学需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中国茶文化是一种融合发展的文化形态,无论是茶学还是茶文化,发展中都伴随着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兼容,是各种文化形态融合与裂变之下的产物。倘若把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势必可以把茶文化自身发展的兼容性特征赋予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上,使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具备的文化兼容并包理念,形成全面发展观念,不仅接受中国茶文化,也会接受来自其他文化的有益内容。对于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而言,受中国茶文化发展启发,借鉴茶文化兼容并包的全面发展理念,吸收茶文化中的有益内容,拓展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开拓知识视阈。

3.2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效果.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引入中国茶文化,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对比的眼光看待中英文化的差异,促进学生的文学知识全面发展。为使茶文化有效融入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应当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第一,优化教学设备,教室内的多媒体、投影仪及计算机网络等设备都要与时俱进,用于播放茶文化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艺术魅力;第二,把茶艺表演等活动搬到课堂上,构建学习茶文化课堂环境,让学生直接的接触学习茶文化,增强对茶文化的理解。通过茶艺表演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改善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第三,把茶文化引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如举办茶文化文艺演出、茶艺体验与展示活动、茶文学作品鉴赏活动等。学生亲身参与以上各种活动,亲身体验茶味、茶道及茶文学作品的思想精神,学会“事必躬行”道理。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校园茶文化氛围,使学生真切的了解到中英茶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茶文化文学作品,便于教师更顺利的展开英语语言文学教学。

3.3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促进英语语言文学教学革新.教学革新的关键是跳出窠臼,以全新眼光看待教学,用优秀的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面对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改革需求,教师除了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外,还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作为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实施者,理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知识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所以,当中国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时,为使二者融合有效、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应当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中国茶文化及其相关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欧美地区茶文化文学作品,以此增强自身的文学水平。此外,高校还要从文学院、茶学院等聘请教师担任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客座教师,做到人尽其才。如,文学院教师讲述欧美地区的茶文化文学作品,历史教师讲述茶文化发展历史及其在欧美地区的发展情况,茶学院教师讲解茶道、茶艺等。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组建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教师队伍,增强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师资力量,从根本上提高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效果。同时,这样的教师队伍有利于中国茶文化传承,使优秀的茶文化精神内涵持续的传播下去,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学特征显著,其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理念,便于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学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为此,当中国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时,树立全面教学观念、组建优秀教师队伍,借助茶文化创新教学活动,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水平。

[1]房晓静.中国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7(12):156.

[2]江山.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8(5):226.

[3]黎瑛.英语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传播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8(5):417.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七

:现今高校的日语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灌溉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满足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未来需要,日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的日语教学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并结合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注重培养学生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应用语言学家,语言教学交际法的创始人之一h.g.威多森就指出,掌握一门语言意味着既掌握其词汇、句法,又会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恰当的应用。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努力与世界接轨,外语凸显的重要性在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进一步加强。由于高科技和国际互联网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意识到,掌握外语不仅是为了考试,而且是进行工作、交流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尤其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外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具备实际运用外语能力更为重要。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现实的要求。

长年以来,学日语的学生学习日语的单纯目的就是为了考级,语言的教和用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高校所开设的日语课程以传统的基础课和听说课为主,由于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用教材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很低。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表现为教师机械地灌输语言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最终的评判标准则是由考试一锤定音,而不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多学生尽管具有极大的词汇量和较高的阅读能力,但不能清楚得进行专业的口语表达和交流。一些最基本的日文写作技能,如求职信、履历表等仍然是让学生难以应对的问题,写学术文章、论文摘要和专业论文就更难上加难了。归纳起来,我认为目前日语教学的问题在于:

(1)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

(2)所选教材内容陈旧过时;

(3)常规课程设置不合理;

(4)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形式的发展。

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毕业以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仅具有好的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听、说、写、译能力是不能胜任的。所以,高校的日语教学的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日语教学应该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从新时代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看,高校的日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正如上述所述,教学具有很浓的应试性和短视性,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去实施。结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动盲从;教师疲于应付,教学缺乏创造性,很少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学生缺少最基本的中日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而出现了大量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日语交际“聋哑”学生,学生很难适应新时代国内外交流与交际的需要。

我们只有突破和超越就教育谈教育,就教学论教学的思维模式,把日语教学改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思考,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视以往教学中的得与失,去探索改革的途径,应时而动,才能对改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改革也将具有持久的动力,日语教学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1、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建构新型的教学方法。

多年来,日语教学一直遵循“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言知识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的讲解几乎占去了所有的时间,“填鸭式”、“注入式”的语言知识教学成为其主要特征;而学生接触中日文化知识的机会则很少,学生缺乏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提高。

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是指将中日文化知识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际的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的文化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文化交际活动,使其课堂语言训练和文化交流最大化,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日语学习自信心和日语交际应用能力方面最大限度的受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完全不同于旧有模式中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活动中中日文化知识的组织者,也是学生中日文化知识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激发者和引导者。教师担负着组织课堂中日文化知识教学活动及其正常运行的全方位职能;而学生不但是中日文化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

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课堂活动具有交际性,而交际的主要特征是:实际交流、信息空白、选择和反馈,就是说交流双方在交流中具有一定的信息差,交流是在双方间交换某种彼此需要的信息,交流者有根据实际进行选择的余地,说话人可以通过对方的反馈评价自己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而语言教学中的句型操练和“明知故问”式的问答都不具有真实交际功能。实现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合理选用有关中日文化对比教学的素材,精心设计并且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富有真实交际意义的活动中掌握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中日文化的异同。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日语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讲授,轻中日文化知识传播的倾向。这种倾向不符合日语语言学习规律,不利于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其实,传授语言和培养中日文化素养并不矛盾,语言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具体运用于实践,这两者是辨证统一的。掌握语言知识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知识的更好吸收和内化。因此,要学好日语,首先应掌握日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在日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这种坚实的基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既要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又不能只停留在灌输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把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成为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中日文化素养。

外语教学应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除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也要充分利用其他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培养。日语第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有限的语言知识和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播,为学生指出自学语言与文化知识的路子和方法。真正将学到的语言和中日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外语学习的各种有利条件,把中日文化知识的学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场合中去,努力营造一种近乎于母语学习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经常耳濡目染日本文化,并能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和时代性。

更新教学内容应以下列几点为取向:

(1)中日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要求;

(3)教学内容要多元化,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5)教学内容必须具备趣味性和思想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日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日语教学,应配合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彻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消极学习语言知识的局面,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日语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体验与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和使用日语,切实掌握语言技能。这便是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1陈岩.文化与翻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3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4罗传伟.跨文化交际及语言表达表态方式的差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5何冬梅.浅议中日文化比较法在大学日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外教育研究,2009(2).

6刘慧.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j].北方经贸,2010(5).

7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八

:迥异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与文化氛围,直接造就了各个民族个性化的语言文化体系,不仅影响到人们之间顺畅的沟通、交流、理解与认知活动;而且还影响到跨语境的语言学习活动。基于此,文章在广泛的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语构、语义与语用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由此深化我们对于中日语言文化之间不同点的认识,为将来的日语学习、日语沟通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

中日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领邦,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紧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联系。然而,两个民族毕竟生活于迥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之中,由此不仅形成了迥异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与风俗习惯;而且也建构起迥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基于此,要想提高对日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我们就必须对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深入、系统的了解,深化对日语个性化特征的认识,据此来指导自己的日语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对日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汉语属于孤立语,而日语属于粘着语,由此产生了迥异的语言结构与语言形态。前者缺乏词形的变化,并且语句中的词序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十分规整严格,不能够随意变动。词序稍微一变,整个语句的意思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后者则没有内部屈折。一方面其语句意思是否转变取决于变词语素(相当于助动词),每一个变词语素都表达一种语法意义,而且日语中的格助词、副助词、补助助词等等也都发挥着相似的作用;另一方面,日语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各个词汇虽然也遵循着一定的次序,但主要是靠助词以及助动词的粘着来发挥其语法功能,并形成独特的句义内涵。由此看出,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往往对助词(格助词和副助词)、助动词、补助动词的用法产生困惑,究其原因在于粘着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的附属词大都是粘附在实意词的后面,或者是用言的词根上。这与汉语的语构方式、语构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差异,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困难。

中日语义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民族不同的性格特征、迥异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审美心理所带来的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上。另外,汉语中的部分词汇表现出鲜明的情感色彩,而相对应的日语则没有这样的情感思想,比如汉语中的“过分”、“太”之类的词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但相对应的日语则没有贬义。如果按照汉语的使用习惯套入日语中来实用,则可能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造成双方沟通与交流上的障碍。除此之外,日语中也使用到了大量的汉字,然而这些汉字的字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却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与汉语中的字义迥然不同,比如“人参”在汉语中指的是名贵的中药药材,但在日语中则指的是普通的胡萝卜;“爱人”在汉语中表示自己的妻子,但在日语中则相当于“情妇”的意思。因此,相同的字或者是词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意义内涵,由此也造成了日语学习的障碍。

在语言的使用与表达方面,中日民众在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使用习惯与表达方式。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日本人的语言表现》中提到:“日本人喜欢少讲话和少写字,遇到必须讲或者是必须写的时候也尽量简短表达,但只有在寒暄语的表达上,句子长且丰富。”这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钱伯伦的观点不谋而合。钱伯伦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够像日语一样拥有如此之多的寒暄语使用规则和说法。”但中国人的语言表达则相对丰富一些。除此之外,日语的语言文化中具有语用性别的差异,也即是呈现出男性语和女性语之间的差别。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虽然也用男女用语的不同,但不像日语那样强烈和明显。这同样是学生在进行日语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每一种文化环境都会造就风格鲜明的情感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等,而语言作为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一个主要渠道,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表达方式和风格特征。中日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汉语与日语使用方式与使用习惯的方方面面,既有技术性的因素;同时也有更深层次的思维习惯、情感表达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心理方面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在进行日语学习与日语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日语单词、语法、语构与语用的训练活动,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对日本文化、日本思想与日本哲学理念的学习活动,由此深化对日语产生背景与个性特征的了解和认识,指导日语学习与应用活动,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应用质量。

[1]栾凤至,《中日文化中语言概念的异同》[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4)。

[2]郭萍,《从中日语言浅析隐喻产生的文化背景》[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

[3]许明玲,《中日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及日语跨文化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九

这两种关系也很重要,一般的企业容易将这种关系搞混,不是我们这里非要又分出一个概念来,而是这两者的关系确实太混乱了,很多企业中人与管理中人,都将此两种的关系混淆起来,或者合二为一,都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真正的品牌管理才刚刚开始,大家都注意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品牌在内需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于是,到处去谈品牌,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做,知道做的人,大部分是企业的“老人”,知识结构己经老化,或者是“新人”,相关的知识还没有跟上来,他们唯一认知的就是企业要有点文化,有点思想,不然如何去统一思想呢?二是这些人和从事品牌管理的人,将品牌当成企业文化来管,把企业文化与品牌关系当成一回事,这也是很多企业,品牌没有做起来,或者说是做偏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品牌是和文化关系密切,但品牌应是那个区域的属性,是和那个利益人群息息相关,这些管理人员并不清楚,结果只能是越做越偏。

简单的来说,企业文化偏于企业内部,品牌文化偏于企业外部。一个是针对员工及股东,一个是针对消费者与利益相关者。

企业文化用于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以制造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品牌文化用于吸引受众,建立影响,以创造管理出长期吸服受众的文化。

企业文化告诉别人,我们是什么样的公司。

品牌文化告诉别人,你为何需要的理由。

让我们看看世诺公司的企业文化。

“欢迎加入诺世全公司。

我们很高兴你加入我们的公司。

我们的第一要条提供。

杰出的顾客服务。

请你定出高标准的个人和事业目标。

我们对你达成目标的能力深具信心。

诺世全的规定。

运用力应付所有状况。

除此之外无其他规定。

有任何问题,请勿迟疑。

随时间你部门经理、店经理或分区总经理。”

这样一种表述,就是一种企业文化方面的表述,而不是品牌文化的表述,因此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比如: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在其《日本造》一书中写道:我们确实有信奉的纲领,即索尼精神。首先,索尼是未知世界的开拓者。通过进步,索尼为全世界服务。索尼的理想是通过它独创的技术和国际间共同协作,向要求严格的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通过这些为世界作贡献。

1977年6月,正值日本松下电气公司成立60周年之际,松下幸之助先生出版了《实践经营哲学》一书。在书中他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证明:正确的经营理念,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崇高的使命感和奋力工作的干劲。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经营理念都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力量、销售力量、资金力量及人才等,虽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正确的经营理念。

只有在正确的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人员、技术和资金发挥作用。松下幸之助认为,公司是为了社会的繁荣发展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公司自身的繁荣发展而存在。有人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松下幸之助则认为利润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最基本的使命,是把物美价廉的产品充分地供应给社会,而利润则是更好地实现企业根本使命的重要因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索尼公司企业文化的特点,非常鲜明与突出。是表述我们要怎样怎样,而不是消费者认为的是怎样。

以上这些都说明,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内部的运营机制,而不是外部的。

而品牌文化讲的是什么呢?

在我们看来,品牌文化讲的主要是消费者文化,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或产品的,服务的认知。

1995年为什么garder和levy提出将产品与品牌分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还只是内部生产的一个物质,还没有形成交换,还没有变成商品,从商品变成品牌,还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文化价值观方面的需求。

品牌文化赋品牌以精神文化内涵,品牌的精神价值是消费者心理满足的重要源泉。消费者价值观念从“物品价值”向物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的转型,引发了商品结构、消费观念、市场发展趋势等一系列的大转变。

可口可乐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品牌,在于它把代表美国精神的文化揉进品牌,以至于能够和自由、民主并称美国三大文化;迪斯尼公司亚太地区总裁说:“我们卖的产品价格都不便宜,但很受欢迎,就是这些产品融进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特征:温漫、诚实和亲如一家”;西门子这一品牌涉及众多行业,但它始终坚持一种可靠、严谨的品牌文化,让大众认为它代表着德国一丝不苟的民族传统;“红豆”品牌凭借唐代诗人王维“此物最相思”的诗意,使名不见经传的小制衣厂获得了巨大成功。品牌文化构建与消费者互相吻合的价值体系,在心理深层次符合消费者的内在需要,从而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关于品牌与文化的关系,davidson提出了“品牌的冰山”论,认为品牌的标识、符号等是品牌浮在水面的15%的部分,而冰山藏在水下85%的部分是品牌的价值观、智慧和文化,冰山的冲击力来自于庞大的水下部分。

kundc依据价值和参与度两个维度建立了品牌信仰模型,他把品牌的发展分为产品,概念化品牌、公司理念、品牌(景象)文化和品牌精神等五个等级。品牌依此顺序上升到最高境界,这时的品牌是品牌文化和品牌精神的汇聚。该模型中五种不同类型品牌之间的区别如下。

(1)产品: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一般产品,仅具备一些普遍要求。

(2)概念化品牌:在情感价值的基础上而非产品资产的基础上得以运行的品牌。

(3)公司理念:与一个整体运行完全一致的公司相融合的品牌。

(4)品牌文化: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以至于消费者将其等同于其所代表的功能的品牌。

(5)品牌精神:这是品牌的最高境界——对于消费者来讲,这是品牌就是一种必需的选择,就是一种信仰。

因此,从这样的一个细分中,我们看到品牌文化外在性的鲜明特征。

如果定义清晰的话,应该是,品牌文化是企业构建的被目标消费者认可的一系列品牌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品牌文化是品牌与消费者价值共融的结果。与企业文化定义主要以企业内部的对象不同,品牌文化必须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对象。但核心在于外部的目标消费群为基本对象。

品牌文化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品牌理念,包括品牌原景、品牌使命和品牌价值观。品牌行为包括企业或产品品牌行为和消费者品牌行为。

所以,我们说,将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混淆是一重大问题,也是一种没有协调好双方平衡关系所致。

从定义上看,品牌文化是指企业构建的被目标消费者认可的一系列品牌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而企业文化是指现阶段为大多数员工认可的一系列的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包含使命、愿景、价值观、制度等组成要素。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在传播对象上的区别是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异,是产生其他差异的最根本的源头。

品牌文化主要是向企业以外传播的,最主要的传播对象是消费者及其他一些利益相关者。尽管专家学者或者企业人对品牌的认识千差万别,然而有一点认识是相同的:消费者才真正拥有品牌,企业只是品牌的代管理者。可见品牌的消费者观点是很重要的。作为一项企业的品牌战略——品牌文化战略,传播对象也必须直接指向消费者,达到与消费者价值观相一致的程度,才能够最终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花这些钱值不值得,会带来哪些风险,消费这种品牌产品会不会与其个人价值观相冲突,选择这种品牌产品能够给他们带现哪些功能和情感上的利益。

企业文化主要是在企业内部传播的,其主要传播对象是企业的员工。企业文化是现阶段企业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总之,作用对象不同决定了企业文化不能够等同于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其他差异还包括形成机制差异、功能差异、传播渠道差异、文化冲突反应方式差异。等等。

因此说,处理好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撑握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兼秘书长,著名管理专家)。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

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了解专业最新研究动态,具备承担教学工作的条件;他们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敢于接受挑战,工作量多的青年教师一个学期可达到400多课时;他们熟悉计算机各种应用软件,能制作新颖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跟学生的年龄差距小,思想活跃,易于沟通,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都有较好的工作效果。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讲授时容易照本宣科。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生产现场的实际认识,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深刻,只能生硬讲授书本知识。语言乏味,使课堂气氛沉闷。如《高电压技术》课程的“雷电及防雷设备”内容,很多描述雷电放电过程的专业术语,有关避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的繁杂计算公式,毫无感性认识的避雷器类型、结构,照课本宣讲只能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认识模糊。第二,课程内容上取舍不当。在经过课程设置方面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时数相应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准确把握知识重点,又想为学生多讲授些课程内容,容易形成重点知识讲解不深入,难点剖析不透彻的授课习惯。如《输电杆塔设计》课程的“杆塔标准荷载的计算方法”内容,如果不重点强调计算的目的,不从设计和应用的角度讲工程选择,解释参数物理意义,就会陷入各种繁琐的载荷、张力计算公式中,学生得不到要领,老师也讲得很累。第三,教学手段上缺乏技巧。随着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使课堂上有了由声、光、形、色、动等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产生作用的情景,节省了课堂的板书时间,大大增加了教学信息量。然而,对有大量公式加作图推导的工科课程,多媒体只能是辅助教学,即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辅助教师的教学和辅助学生的学习。青年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不针对课程内容做改变,不关注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做调整。有的甚至坐在讲台电脑前,眼睛盯着控制屏,只顾手握鼠标点击,大大减少了与学生的交流,几乎没有形体语言,更谈不上与学生互动。过大的、高强度的信息量使学生眼花缭乱,什么都看到了,但可能什么也没有接收。长时间的观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较昏暗的观看环境也容易使学生打盹或昏昏欲睡。第四,教学过程中不懂因材施教。目前一个教学班级有五十个以上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只强调完成教学任务,照搬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而不关注学生能否接受、消化授课内容,时间一长,课堂教学就演变成了学生看不懂的教师的独角戏。

针对青年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教育及授课指导,在组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培养与实践。

(一)强调道德素养,训练职业技能。

古往今来,对教师这一职业都具有双重的要求,即“教书育人”。因此,首先要让青年教师懂得,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而且也是学生行为的榜样、示范者。强调道德素养,就是要求青年教师讲“三心”:爱心、责任心、感恩的心。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大学时期是学生从离开父母、家庭,到学习独立生活、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所有学生,无论是机智的还是愚钝的,无论来自家庭条件好的城市还是家庭条件差的农村,无论是顺从听话的还是逆反个性的,他们都需要得到平等的爱与尊重。用爱心对待学生,就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子弟,在学生存疑惑时作适时的引导,在学生遇困难时作适量的给予,在学生犯混沌时作适合的敲打;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获得成长。责任心是驱使我们干好教学工作的源动力,也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对工作负责,才能不畏辛勤,恪尽职守,对学生负责,才能严格管理,言传身教,对学校负责,才能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感恩的心能使我们宁静、淡泊,不惟物欲,不计名利,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训练职业技能,我们要求青年教师过“三关”:仪态关、语言关、板书关。站在讲台上,教师的仪态,即仪表、神态和动作,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第一信息。仪表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抖擞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能带给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而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借助特殊的手势,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板书是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图形等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板书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及时提取在课堂上突然产生的教学信息,能制造教学停顿,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板书还是一个微型教案,长时间留在黑板上不仅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更便于学生记忆。

(二)实行传帮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

教研室为每个青年教师指定一名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帮助。第一,引导青年教师严格遵守教学制度。系里对每个教学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制度与教学规范。例如担任一门课程理论教学,要准备教学大纲、教案、课程讲义、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要具备任务书、授课计划、学生考勤登记、平时成绩登记、考试试卷、考试成绩登记、试卷分析、课程教学总结等教学文件。这些看似繁琐的教学制度,能帮助青年教师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第二,规范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课中不会客、不接打手机,课堂讲授内容应与课程内容相关;在课程第一次授课时,向学生明确宣布课时安排和考核方法;考试命题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考核知识点分布合理,考核重点与教学重点相吻合,不出偏题怪题;课程实验项目教师须预先试做,并完成试做报告。第三,指导青年教师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并不是纯粹的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或讲解,而是经过加工处理,重新组织的.内容。在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上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联系,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三是如何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相关内容或实例。第四,启发青年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手段的运用重在体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五,带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研活动,培养创新意识首先从自身做起,有了创新意识的教师,才会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三)开展三结合活动,形成专业教学团队。

独立性曾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教师集准备教案、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多项工作于一身,以独立课程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培养,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问题被忽视。随着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加深,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教学系统变得非常复杂,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驾驭。我们组建以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实行集体工作日制度,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项目为平台,通过听课、说课等教学环节,探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使基本概念、基本计算等内容的讲授更具连贯性、一致性;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和技能互补,不断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加强自我教育,追求可持续发展。

作为老师,如果缺乏思考,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沉浸在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这些烦琐的机械劳动中不能自拔,等到工作多年后就会发现:专业发展了,学生进步了,学校壮大了,而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走,没有获得自身的成长。青年教师是学科专业的未来,是学校的未来,他们自身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专业乃至学校的发展。如何搞好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呢?可持续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知识观、学习观,转变自己在知识传递方面的角色态度和行为方式,塑造新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念。因此,首先是通过自我学习,建立终身教育观念,具备内在发展的素质和理念。其次是通过教学、学习实践,逐步获得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和洞察力。系里有意识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培训,每年按计划指派青年教师到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发电厂等专业对口单位进行工作锻炼,通过积累现场工作经验,了解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化合作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成果和体会。

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的能力特点,我们还举行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课件制作的内容和手段、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互动性等各方面进行努力钻研,全方位提高教学技能。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实践,青年教师对专业教学工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们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都得到提高,在全校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学科、专业的未来,也是学校的未来。只有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晓芳陈玮单位: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一

本文论述了语言和思维及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但又互不相同的社会现象,它们既各自独立存在但又相互影响,指出语言具有文化意义,思维的.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存在着差异及文化是思维在语言上的反映.

作者:薛道理作者单位:南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南阳,473000刊名:希望月报(上半月)英文刊名:hopemonthly年,卷(期):“”(10)分类号:h0关键词:语言思维文化反映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二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总消费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比重%政府消费比重%。

197816.6885.115.7194.00.975.8。

197917.4685.616.6593.9。

[1][2][3][4][5]。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三

摘要: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受教育者所具有的语言能力也随之变化。教学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培养语言能力需要教学环境的支持。语言能力培养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学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教学环境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教育过程中,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依赖于教学环境,语言能力是受教育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并且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教学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母语能力培养;第二语言能力培养。

一、引言。

教学环境对最终语言的形成以及培养学生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语言必然要依靠语言环境,处于语言环境之下,所学习到的语言是生动的,运用的语言技能是灵活的,否则学到的语言就是不生动的,死板的,语言学习者也体验不到语言的乐趣,降低了语言培养的学习动机。首先,从不同教学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的方面上看,大体上可分为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也称课堂教学环境,以及社会教育环境三大类。从以上三大教育环境来分析其与语言能力培养的关系。其次从语言的角度来讨论其与教学环境的关系。从第一语言学习角度来看,也就是母语学习与教学环境的关系;从第二语言来看,也就是外语学习与教学环境的关系。不同语言的学习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语言能力培养的程度也不同,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教学环境在其中也起着不同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所谓语言的学习,大概基本分为听力学习,口语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这四大类。然而由于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同,语言学习者培养出的能力也不同。家庭环境教育对一个人的语言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语言学习者依附于教学环境,并培养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一个人的语言感知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将语言运用到生活中,达到一个很好的沟通效果。无论是学习母语或者是第二外语,语感都是语言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沟通也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家庭环境教育中,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于听力学习与口语学习,大多培养人的认知语言的能力,这就是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而家庭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生活中的基本沟通,依赖于家庭环境教育。成长于什么样的家庭,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程度也是大相径庭。语言环境真实客观存在,人们潜意识里认知并体会语言学习的重要之处。所以由于家庭教育环境不同,所接受的教育方法不同,则培养出人的语言能力也不同,但是必须承认一点,殊途同归,语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环境教育。培养语言学习者对于语言的认知,培养他们对语言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环境。

初级学校教学环境主要针对于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身处于学校环境的学生第一次切身感受较大的语言环境,所谓班级授课制,这也是我们所谓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语言的基本教学。但每个班级人数多达几十人,班型过大也对培养语言能力产生了一些阻碍。所以课堂教学环境有其优点长处的同时也有短板和不足之处。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当然不懂得什么说话之道,但通过班级这个大环境下,他们学会了交际,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追寻语言的魅力,在学校的教学环境里,他们不再单纯关注谁考了一百分,更多的是,他们在茶余饭后,会观察为什么某个学生会深受老师的喜欢,为什么某个学生会收到同学的爱戴。时间久了,他们自然就会反思并发现问题之所在,那就是关于怎样拥有很好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通过观察甚至效仿,乃至将他们所积累的语言技能运用到生活与学习当中去,他们会渐渐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的微妙之处,这种学校的教学环境即使不是影响语言能力培养的唯一因素,但也绝对是促使语言技能形成的催化剂。

正式环境教育也就是学校环境教育,到了中级阶段,不再拘泥于培养基本沟通能力,而是在具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全面进行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表达能力各有特色,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不断促进,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正如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教学环境是一种能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分析教学环境在培养语言能力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有助于更好的探索教育规律,在培养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质量,从而更上一层楼。初中课堂语言环境条件下,不得不承认其对培养语言能力的益处,从教材的选择上,规定了语言培养的大致范围,规定了语言学习内容。课堂教学内容上,注重教材与实际结合,间接地决定了每节课所要培养哪一方面的语言技能,或听或说或读或写,也就是语言培养的方向性,强化课堂内外语言技能运用能力。此阶段的语言培养大多围绕应试而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多种关系,从而了解某一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交谈方式。随着语言教学者的自我专业素养越来越高,语言学习者不再满足于理解表层含义,因而由于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培养程度也不断提高,注重语言的概念性,在不断深化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诊断性总结检验方法,也就是在一定时间阶段,利用所处的学校教学环境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使语言教学多元化。对语言学习者进行言传身教,通过对语言教材的分析解读,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组织和设计语言交流活动,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语言认知和表达能力,其结果更多的体现在某测试结果上。在此教学环境下,语言学习者通过相互交流,促进语言沟通能力,在竞争的环境下,努力探索语言的奥秘。从而在此语言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更好的语言能力。

高等教育环境下,语言教学环境与语言能力培养的关系有了明显的不同。与规章制度严格的课堂教学环境相比,随着供语言学习者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环境的作用愈发强大。处于高等教育环境的语言学习者以实践经验为主,结合基础语言理论知识,更能准确的运用语言,在此教学环境下,语言学习者会开始注重语言运用的场合,对象等,以及有能力清楚地区分日常用语和书面用语,意识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同于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合适的场合使用合乎时宜的语言,把握好运用语言的尺度,这就是语言技能的最高要求。在高等教育环境促使下,不断趋近于语言技能的最高要求。

社会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的教育性更是不可忽视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语言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培养语言能力,接触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语言是思想的寄托,通过语言交流,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人类的思维和想法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使人们对语言产生不同的认知,经历一段时间对于环境的适应,形成一定的语言系统。利用语言技能来进行社会交往,从而发展语言并取得进步。不同教学环境也会带来多元化的语音语调问题。地域环境主要影响语言的发音问题,不同地域环境导致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把握有所不同,作用与生理和心理上,结果会导致所用语言的声调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会大相径庭。例如一个同样的单词,在不同地域所显示的重音或声调会有细微的差别。语言的传播也依赖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语言常常通过人口迁移来进行传播,这就形成了语言的区域性,较发达的城市往往更加具有语言的多样性,其语言的影响力也尤其较强大。文化背景对语言能力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语言培养与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作为依托的环境下,文化素质较高的学习者对培养语言能力会有更深层次的看法,从而带动文化背景相对较弱的语言学习者,推动语言能力的发展。人类在语言能力的不断促进与提高中,增强了自身的语言素养,语言教学环境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随着现今社会教学手段越来越科技化,越来越发达。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不仅仅止步于言传身教,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新媒体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第一语言的学习的优势在于我们身处在母语环境中,同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来学习并深化语言学习。在母语教学环境中锻炼语言能力,在学校管理中,母语的地位越来越高,通过对学习者的素质教育,使之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语言能力者。通过学校教学环境规范的教学系统,具有高素质的语言教学者使用正规的语言和文字,培养语言学习者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学设备的先进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言教学的水平,经济发达的环境下,语言学习者对于语言的认知、使用情况,也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教学环境大体上分为自然教学环境以及课堂教学环境。第二语言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对于第二语言的培养也是从幼儿时期便开始,此时自然教学环境发挥了主要作用。自然教学环境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自然教学环境在于语言教学者会有目的的灌输语言观念以及思想,语言学习者们潜移默化的受到其影响,将第二语言看作是一个必要的学习目标;自然教学环境的消极作用在于,对于语言学习者,大多数所处的自然教学环境为母语环境,语言学习者对语言产生了母语思维,用学习母语的语言系统去对待学习第二外语,自然教学环境对第二外语学习产生了妨碍作用,也称消极作用。培养第二语言能力,自然教学环境的作用也可看作催化剂,创设语言环境,会加快培养语言能力。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语言描述的三模型》中提出“语言先天论”,其中定义了语言习得机制,即人类能够理解一种语言并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就是因为人类大脑内部存在一种天生的语言能力。而乔姆斯基理论的前提在于语言学习者处在语言环境中,即自然教育环境。可以看出任何语言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自然教育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对语言培养能力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小觑。相比于自然教学环境,正式的课堂教学环境给语言增添了规范性、严谨性。语言学习者系统的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文化,正规的组织语言教学者通过对第二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句法等向语言学习者灌输纵向的语言学习系统。课堂教学环境也同样有弊端,课堂教学环境大多注重教材,即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应该用辨证的思维去看待自然教学环境与课堂教学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两种语言教学环境推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锻炼语言学习者的听说读写各项语言能力,两种语言教学环境相辅相成。

五、结束语。

现今社会,教育环境与语言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来看待,教育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教育环境积极地并促进语言能力地发展,与目标语言相悖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就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同的教育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有不同方向的作用,家庭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等自然教育环境对听说影响作用比较大,锻炼语言的听说运用能力。学校教育环境也就是课堂教育环境主要针对于读写,对学生的读写以及理论知识加以锻炼深化。

【参考文献】。

[1]张崇富.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j].世界汉语教学,(10).

[2]田慧生.论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潜在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1993(10).

[3]吴增生.多元化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4]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理论建设问题[j].国外语言学,(4).

[5]李燕.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11).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四

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研究是通过对近期国外农业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梳理,总结现代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分析其理论与方法发展趋势,并说明应当如何科学借鉴,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和农业经济发展。本文试图按照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现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

2关于农业生产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农业生产函数研究,主要运用由生产函数、贸易函数、需求函数构成的系统模型分析现代农业经济的基础。有学者试图寻找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农业生产函数,如使用rwtlan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农业机械的弹性随时间不断提高,化肥的弹性呈下降趋势,教育对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效应(mansandfrancis,)。学者们重视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土地制度改革的趋势是采用自愿的、分散的、市场化的方式将土地从大型农场转移到小农场,可以提高贫困者的需求曲线和大农场的供给曲线,即将土地从富人转移到贫困者手中(deinigerandolinto,)。大型种植园是在殖民地国家存在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robertandan-drew,)。比种植园更有效率的方法是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政府应及时提供上述政策支持,内容应涉及利率、土地税,提供教育、研发和技术普及投入等(hayami,)。1952—1978年,中国土地改革的目标是满足工业和城市部门的发展需要,政府采用土地集中和大面积耕种的方式,各种生产要素向大生产单位集中,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投入要素由国家统一提供。这种方式对农民的生产激励很小,农业生产率低下(shenggenandjoanna,2010)。

3关于农业生产要素研究的新进展。

在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农业人力资源投资影响、农业人力资源投资、农业生产与农业要素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有学者对择业选择、劳动合同与政策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说明了农业劳动力就业选择、劳动合同和劳动力组织问题特点(jamessanghyop,)。在假设有效率的情形下,相关的劳动市场研究涉及了农户决策与生产组织问题(yang,2003)。计件工资可以用于可观测、工作效果可计量的工作,如运输农产品等。但对于不明显的工作,如施洒化肥等,一般不会采用计件工资。对易于监控的工作,则可以采用固定工资合同,对不易监控的工作,则倾向于使用计件工资合同(newmanandjarvis,2000)。在新“二元论”中,一般基于大型农场雇佣劳动力生产的无效率而效率较低,需要采用土地改革政策进行调整(deininger,2003)。当前的研究应关注如何使家庭耕作向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耕作方式转变。需要建立超越空间、时间的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产业链(reardon,)。当农业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时,农业收入决定了教育投资;当接受教育的农业工人在非农部门找到工作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提高(hayamiandgodo,2005)。有学者给出了由农业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引发的可观测的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借助于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经验数据,给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数据,讨论了健康、营养、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总结了教育对农业产出贡献率(wallace,2002)。技术进步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对长期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johnson,2000)研究了由初始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引发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smih和haddad(2000)利用跨时间、跨国界数据研究了改善儿童营养的投资决策问题,认为决策的50%决定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25%决定于粮食的供给水平,20%决定于饮水和卫生条件。在关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变化影响、农业技术研发投资收益等方面,认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水平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学者研究了机械采用模式和作用,以及农业机械化政策问题(prabhu,2007)。农业研发可以直接提高小型农场和农业家庭产量,从而提高食物的自我消费量和市场交易量,可以从农业之外的其它部门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可以改善农民的市场决策能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也有学者认为,缓解贫困和收入均等化是不同的概念,农业研发不能同时解决这两类问题(hossain,2007)。增产技术与土地节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土地节约型技术可能会带来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下降、生态多样化丧失等问题,这种技术仅适用于贫困问题严重和人口密集地区。产量增长型技术有助于保持森林和植被,但也会因化肥、农药使用过度带来新的环境问题(ha-zellandwood,)。证实了技术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重要作用(antonioandrobert,2010)。绿色革命改变了南亚国家的经济状态,也改变了农业研发的目标和实施,即由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标,转变为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农业经济体制创新为目标(asiandevelopmentbank,2000)。信息传递同样具有价值,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有,从朋友、邻居,从农业投入要素供给企业,从媒体、政府获取信息等。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信息密集型产业,如何提供信息来满足需求,取决于市场和制度环境(gautan,2000)。扩散对农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扩散投资的回报率为58%、研发的回报率为49%,研发与扩散投资的回报率为36%(alsto,2000)。研发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推动农业部门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非农部门的增长,研发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引擎(robertanddoug-las,2007)。

4关于农业经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政策对价格、产出,以及纳税人、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作用的研究,涉及单一政策工具的使用,分析了系列农业经济政策间的福利转移和转移效率问题,涉及供给条件、要素供给弹性、要素成本分担和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等。多数研究仅涉及对农产品价格、农业投入要素市场有直接作用的农业政策问题的研究(alstonandjames,2002)。对于多数国家,gatt谈判后,农产品贸易政策方面仍然留下了许多问题,存在很多无效率的贸易条款。多哈会谈、wto谈判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部分修正,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出口竞争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下一轮的wto谈判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机会(daniela.sumnerr,2002)。各种因素引发的“市场失灵”都会作用于农业。农业的外部性表现在土地水分和营养成分的流失;灌溉系统对自然水系的破坏;平流层臭氧的增加;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等。由于农业生产存在风险,农业政策需要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设计风险分担政策。农业保险市场也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采用风险分担合同则可以激励农民降低风险的努力(chambers,2002)。不完全竞争可能引发农业生产中的低效率行为,使农业产量下降。如会出现高定价(产出)、低定价(投入)和过度投资现象(sextonandlavoie,)。为达到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政府需要对现有生产状态进行精确统计,为了提高信用市场的效率,政府需要面对信息不完全和“隐匿信息”的问题(robbrt,2002)。

5关于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新进展。

在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方面,根据ravallion(2007)的统计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0—75%。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产业,主要出口产品是农产品,农业产值占gdp的15—30%左右,农业生产率直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影响经济增长(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有学者借助跨国界的时间序列分析寻找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认为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有相关性,但相关关系不确定。在开放食物进口的条件下认为,资源向工业部门的流动可以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这一观点被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国家采用(temple,2005;voll-rath,2009)。有学者(irz,2002)分析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与贫困缓解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生产率提高对缓解贫困比其他部门生产率提高更加有效;有学者(gardnerandtsakok,2007)找到了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证据,但同时指出,仅从数据分析上不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面对使用现实数据无法确定两者的相关性的问题,有学者(gollin,)提出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答案,基本研究结论是: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增长都得益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农业悲观主义的学者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说明农业生产率提高将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农产品是基本消费品,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大量工业品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交易成本。对于土地稀缺的国家,提高农业生产率保障食物供应的自给率很重要,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gollinandrogerson,2009)。农业可以直接提高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缓解贫困、改变性别歧视、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fao,2004)。农业发展的间接作用是改善了国民营养水平,提升人口受教育比例,任何忽视农业间接作用的农业重要性评估都是不公正的(valdesandfoster,2005)有学者认为,农业生产率提高有利于缓解贫困,如亚洲农业生产率提高15%,可以使贫困率下降0.485。在南亚地区,农业部门的贫困弹性高于其他部门(worldbank,2007;hasanandquibria,2004)。这些国家的农业增长主要是依靠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thirtle,andlinandpiesse,2003)。农业也提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更有利于建设平等的社会(gollin,2009)。农业气候条件约束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制度障碍也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pingali,)。但农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农产品贸易融入国际市场、新技术采用和对气候条件适应能力提高,给农业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机遇。农业收入增长引发的食物结构变化,增长提高了农村女性的城市就业率,也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

6关于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西方农业经济学者认为,农业经济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不同时期的农业经济学家在农业经济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同,研究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演进,并找出问题有利于寻求发现农业经济学新的发展方向。经济学数量化研究方法,必然涉及到它的数学性。做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农业经济学也有明显的“数学化”倾向。步骤一:运用公理化方法得出纯农业经济理论的最初分析结构,并进行规律分析。数理分析是把农业经济问题“翻译”成数学方程,然后进行数学推导并得出结论。农业经济问题“翻译”成数学方程是依据观察结果写成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并得出结论是对模型实施的数学演算。数理分析能否揭示农业经济发展规律,主要取决于数学模型是否表述了规律,数学模型是形成数学语言的思考框架。数学运算对思考框架的展示。建立数学模型只有遵从了准确的范式,才能使研究结果具有解释力、预见力、启发力和规范力,现代农业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格外强调对范式的表述和对范式的理解。步骤二:测度并精确化展示。经济学认识农业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是逐步进行的。农业经济的数理分析只完成了这个思考过程的第一步。数理分析结果必须发展为更精确研究才能完成最后认定,对农业经济规律准确性的认识还要取决于对数量的精确识别,因为仅从数理分析结果中还不能清楚地认识规律。数理分析结果给出了规律组成成分的界限、分类和单位,也明确了计算的意义。测度计量是数理分析的延伸,其基本目标是展开测度计算,并通过数据把规律由定性的逻辑结构推向定量的数值结构,更精确地展示使准确性规律。农业经济学数理分析属于纯理论研究,测度计量是后续的试验研究。测度计量结果是得出一个数量表达经验公式。现代计算技术条件下,只要有必要的数据来支持是可以实现的。测度计量是单纯的方法可以服务于任何数据。测度计量在农业经济研究中可以服务于经验概念,同样也服务于推理。步骤三:检验真实性。一个学科的科学性或其发展状况要以实验观察的成果来反映。逻辑性和精确性不一定能说明规律的存在,只有通过实证检验才能给出证明。农业经济学的实证检验手段主要有两种:即可控制实验和实地观察。可控实验为高级的实证检验方法,实地观察(实证)为初级的实证检验方法。农业经济学中的实证检验只有在数理分析和测度计量的引导下才具创新功能。只有可以证明的结论才是规律,才属于科学的真理。农业经济实践结构复杂,运动周期长,科学能力弱,可控实验一直没有明显的进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引入到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使农业经济学进一步科学化。在农业经济的研究获取现实的数据方面,实地观察的实测性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能替代的,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经验相当重要。但“第一手”资料并不具有第一的作用。可控实验发展将取代“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五

本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开始由衣食向住行升级,叠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外部红利,从而促使我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后最长的一波繁荣周期。作为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该时期江苏省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由8554亿元提高到26018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3.2%,高于同期全国水平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电力工业也取得长足发展。,江苏省全社会实现用电量为4580.9亿千瓦时,用电规模为20的4.7倍。当前,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转折期,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用电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化。因此,系统研究过去一段时期江苏省经济结构和用电结构的规律与特征,有助于确保合理安排电力建设规模与进度,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二、经济运行规律分析。

(一)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

20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58亿元,较年增长了约6.3倍;从增长速度来看,1978年至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6%,高于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外部经济环境的趋紧,叠加住行消费和城市化空间的逐渐缩小的影响,开始江苏省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进入下滑通道。2012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降至10.1%,较增速最高的年份20下降了4.8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处于此消彼长阶段。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研究表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年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化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为由以前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替代转变为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替代。具体来看,1990年至,江苏省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5.4%降至9.1%,降幅为16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了7.4、8.6个百分点,占第一产业降幅的比重分别为46%和54%。至2012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6%提高至43.5%,降幅为8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降低了1.5、6.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幅的比重分别为19.3%和80.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显示出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软化特征,这也将会是未来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的方向。

(三)重要用电行业周期性波动特征突出。

消费结构由衣食向住行升级,带动了金属冶炼、建材以及化工行业快速发展;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拓宽了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市场空间,因此,上述行业的走势对于电力需求具有重要影响。这里选取了涉及行业的实物量代表性指标钢材、水泥、乙烯以及布进行说明。2000年至期间,钢材、水泥、乙烯以及布的年度同比增速均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年上述指标开始出现下降走势。20,美国“次债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增速加速下行。在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下,国内总需求和全球总需求规模触底反弹,上述行业迎来一波反弹小高峰。但随着刺激政策作用的递减,涉及行业再次出现大幅下滑情形。2012年,在稳增长的政策效应下,金属冶炼、建材、化工以及纺织等行业景气度有所好转。

(四)经济重心仍在苏南,新增量逐渐北移。

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中占主导地位。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59.9%,分别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41.6、38.0个百分点。但从增量来看,江苏省经济的新增量逐渐偏向苏北和苏中地区。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00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而同期苏中和苏北地区则分别上升了0.5、1.8个百分点,这充分显示出江苏省经济增量重心逐渐北移的趋势。

三、电力消费规律分析。

(一)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

2012年,江苏省全社会实现用电量为4580.9亿千瓦时,用电规模为2000年的4.7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用电38.0亿千瓦时;第二产业实现用电3605.6亿千瓦时,工业实现用电3562.5亿千瓦时,重工业实现用电2695.0亿千瓦时,轻工业实现用电量867.5亿千瓦时;第三产业实现用电量468.5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为468.9亿千瓦时。

(二)用电结构出现重要转折。

由于各产业用电的不均衡增长,用电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动,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2000年至2007年,用电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替代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该期间,第一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第一产用电比重为0.8%,较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为8.7%,较2000年下降4.2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保持了大致稳定,2000年和2012年的比重分别为8.3%、7.9%;而第二产用电比重则大幅上升,由2000年73.9%升至2007年的82.6%,增幅为8.7个百分点。年至2012年,用电结构转变为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替代第二产业。该期间,第一产业用电比重保持了大致稳定,2008年和2012年相应的比重分别为0.7%和0.8%。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分别由2008年的8.6%、9.5%提升至2012年的10.2%、10.2%,相应的增幅为1.6、0.8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却进入下行通道,由2008年的81.1%降至2012年的78.7%,相应降幅为2.4个百分点。

(三)重工业与轻工业用电替代关系显著变化。

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占工业用电的比重为分析对象可以发现,2000年至2012年期间工业用电的结构也出现明显的变化。2000年至20,工业用电结构主要表现为重工业对轻工业的替代。具体来看,轻工业用电比重由2000年的32.8%升至年的35.8%,升幅为3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67.2%降至2004年的64.2%。2004年至2012年,工业用电结构主要表现为轻工业对重工业的替代。具体来看,轻工业用电比重由20的29.4%降至2012年的24.3%,降幅为5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70.6%降至2004年的75.7%。

(四)重要行业用电的结构呈现差异化。

2000年至2012年,化工行业、黑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以及纺织行业的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走势并不一致。2000年至2007年,黑色金属行业和纺织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处于上升阶段,分别由7.3%、8.3%增至11.4%、10.5%,相应增幅为4.1、2.2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2年,黑色金属行业和纺织行业比重转为下降,分别由11.0%、9.6%降至9.4%、8.7%,相应降幅为1.6、0.9个百分点。2000年至,化工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处于下降通道,由11.5%降至7.7%,降幅为3.8个百分点;2012年化工行业用电比重有所回升,为8.1%,较20上升0.4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4年,建材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基本持平,维持在5.6%左右;年至2012年,建材行业用电比重处于缓慢下降通道,2012年降至4.1%,较2004年降低1.5个百分点。

(五)苏南用电占主导,但重心逐步北移。

2012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59.8%、15%、19.8%;苏南地区比重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44.8、39.9个百分点。从动态角度来看,苏南地区用电比重趋于下降,而苏北地区用电比重趋于上升,苏中地区用电比重维持基本稳定;具体来看,2012年,苏南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下降5.4个百分点,苏北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上升5.3个百分点,苏中地区用电比重较2007年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分地市来看,苏南地区的地市用电量占全省的比重位居前列,而苏北地区的地市用电比重则排名靠后。2012年,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和南京用电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6.0%、12.6%、9.3%;苏北地区的宿迁和连云港的用电比重均为2.5%。从动态变化来看,苏南地区的地市用电占全省的比重趋于下降,如2012年苏州、无锡、南京的用电比重分别较2007年下降1.4、3.0、0.9个百分点;而苏北地区的地市用电占全省的比重趋于上升,如2012年徐州、盐城和宿迁的用电比重分别较2007年上升1.5、1.3、1.2个百分点。

四、经济与用电结构比较。

(一)各产业电耗水平总体趋于下降,但产业间存在较大差异。

2000年至2012年,江苏省各产业单位产值单耗总体上均呈现出下降态势。201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应的万元产值电耗水平为111.0千瓦时、1329.4千瓦时、199.2千瓦时,分别较2000年下降337.9千瓦时、288.9千瓦时、64.0千瓦时。第二产业万元电耗水平远高于其他产业。以2012年为例,第二产业电耗水平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1218.3千瓦时、1130.2千瓦时。

(二)第一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同步下降,但两者比例保持大致稳定。

2000年至2012年,江苏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由2000年的12.3%、4.8%降至2012年的6.3%、0.8%,相应降幅为5.9、4.0个百分点。从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来看,2000年至20第一产业产值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下降态势。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用电比重基本维持在0.8%。2007年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继续下降,但年后趋于稳定。

(三)第二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先升后降,近期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快于用电比重。

2000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000年至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由51.9%、73.9%上升至56.6%、81.8%,相应的升幅为4.7、7.9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快于产值比重的上升速度。年至2007年,第二产业用电比重继续上升,而产值比重进入下降通道。2008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进入下降通道,分别由54.8%、81.1%下降至50.2%、78.7%,相应降幅分别为4.6、2.4个百分点。

(四)工业产值与用电比重保持与第二产业走势基本相同。

与第二产业用电比重走势相似,2000年至2012年,工业产值比重与用电比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000年至2006年,工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由45.0%、73.1%上升至51.0%、81.3%,相应的升幅为6.0、8.2个百分点。这说明工业用电比重快于产值比重的上升速度。2007年,工业用电比重继续上升,但产值比重进入下降通道。2008年至2012年,工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进入下降通道,分别由49.3%、80.3%下降至44.2%、77.8%,相应降幅分别为5.1、2.5个百分点。

(五)第三产业产值与用电比重趋势一致,但近期产值比重上升速度快于用电比重。

2000年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小幅上升态势,由35.9%提高至36.7%,升幅为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基本持平,2000年和均为8.3%,20降至8.2%。至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均保持下降态势,分别由36.1%、7.9%降至34.6%、7.7%,相应降幅为1.5、0.2个百分点。2005年至2012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转为进入上升通道,分别由35.6%、7.8%上升至43.5%、10.2%,相应升幅分别为8.0、2.5百分点。

(六)地区经济与用电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苏南地区产值和用电比重均处于下降通道,但用电比重下降速度快于产值比重。2000年至2012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和用电占全省的比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用电比重下降的速度快于产值比重下降的速度。具体来看,苏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62.1%、65.2%降至2012年59.9%、59.8%,相应的降幅为2.2、5.4个百分点,后者高于前者3.2个百分点。苏南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一方面由于地价等方面的高成本,推动部分高电耗产业转移,与此同时,没有转移的重化学工业也向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升级,推动产业单位产值的电耗下降;另一方面,单位产值电耗较低的第三产业逐步替代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述原因导致了苏南地区用电比重以比产值比重更快的速度下降。

苏中地区产值和用电比重保持了相对稳定。2000年至2012年,苏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和用电占全省的比重保持了基本稳定。具体来看,苏中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7.8%、14.4%降至2012年18.3%、15.0%,相应的升幅为0.5、0.6个百分点。苏中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构成均处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因此样本期内其地区产值比重和用电比重处于了大致稳定的区间。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江苏省经济和用电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了大量有价值的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江苏省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与此行对应,用电总量、用电产业结构和用电地区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总体上,经济结构决定了用电结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建议:一是合理配置电源建设和电力输送项目,确保江苏省未来电力供应保障。二是电力布局新增量应重点考虑苏北地区。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六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1][2]。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七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资产管理,这种资产包括人、物、钱的使用方式和具体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质量以及效益问题。

关于企业资产配置效率,当前研究甚少,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我国许多学者做出过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财务隐含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末路的主因。王胜利(2007)通过剖析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现许多公司财务核算非常不规范,导致资产浪费现象严重。李志宏(2008)认为企业应该从资源配置的特性、作用及原则,建立资源配置评估体系来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熊筱燕(2007)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反应企业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和谐程度,关乎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财务管理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当前还是研究的空白,但是在许多理论中已经间接提及。笔者希望通过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探索企业的发展对策。在本文中,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企业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发展生产时所实现的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一般就是指企业的生产效率。

财务管理对资源的作用非常大,首先表现为会计核算为资源配置提供最基础的资料和数据。会计核算反应企业对资源配置的内容和效率,反应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为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最准确的数据报告。在企业中,产品生产成本需要依靠会计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成本需要会计核算和反应,资源浪费需要财务去审核和发现,资源配置的情况也是财务进行统计核算,其利用情况及效率也是财务进行分析得出。因此,会计核算的情况直接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能保证所有资源的利用情况都在被统计范围内,这直接影响整体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会计核算的方式是否科学,结果是否正确,结果显示的方式是否科学,是否能为资源配置提供最可靠、最科学、最基础的材料;第三,会计核算是否及时、迅速,是否可以满足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随着财务管理的完善,预算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依据。企业通过预算后,各个部门需要根据预算分配合理配置资源,在有限的预算下发挥更多的效益。同时,预算为整个企业资源的作用进行了核定,其不只是分配作用,在分配的过程中已经对其使用过程的效率进行了假定和核定,因为财务预算必须保证在利用最优先的资源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样资源的量必须降到最低,资源必须得到最大利用,这样企业成本就会降到最低。因此,可以说预算是资源配置的依据,而预算也是以日常会计核算为依据的。

财务管理除了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核算外,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资金运营。资金运营只是企业的资金活动,是企业进行筹资、投资等活动的总称。资金运营的表现就是对资源的再配置,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资金运营能力首先表现在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反应了资源运营的水平。资金运营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运营的结果就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无论是购买、出售还是转移资源,其表现都是为了加大对资源的利用效果,即配置效率。第二,资金的运用情况离不开资源。资金的运用情况一般涉及三个方面: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如果资源运用到物质资源,那么必然涉及物质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资金用到人力资源,那么也涉及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人力资源的作用也需要依靠物质资源来表现。如果资金用到非人力也非物质资源,那么其作用的效果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都需要依托物质或者人力资源。其实,现金本身也是企业的资源。因此资金的运用情况离不开企业的资源。

财务管理流程一般是根据资金的取向更新编制,而实际上流程上的资金已经表现为企业资源,因此财务管理流程首先是资源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流程管理是否全面。企业的生产是庞大的,既包括资源涉及大的固定资产,也包括了小的办公用品。其管理流程必然涉及到企业所有资源以及其使用的各个方面。保证管理流程的全面性是流程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的不全面直接影响没有进行管理的资源内容的利用效率,甚至直接被浪费。第二,流程管理是否及时。管理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资源体现的是企业的资本,其管理水平及利用涉及的是企业成本。许多资源虽然可以重复利用,但是时间是不可以重复的,而时间是企业的生命,因此时间本身也是一种成本,无论管理属于哪一种都必须考虑时间成本,所以流程管理是否及时也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流程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例如对货物的进出管理,如果流程管理不当,过于复杂,这样人力资本会被大量浪费,货物进出速度也会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就会增加,这在采购到生产环节应用特别多,并且许多企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许多企业为了明细物资的来龙去脉,全面掌控资源的利用情况,加大了对物资流程的复杂度,特别是在审批程序上严重限制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成本控制是企业必须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也可能是劣势,是企业效益的生命源泉,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财务成本控制首先必须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才能减少购买和降低成本。成本控制水平即成本控制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如果成本控制措施科学、及时,那么无疑对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能在降低资源的情况下提高配置效率维持原有生产水平,或者在原有资源水平下提高配置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果成本控制措施和过程不科学,那么就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产量不变,但是资源投入比原来更高,利用效率更低;二是资源投入没变,但是产量降低。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反应了成本控制的失效,即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问题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财务风险控制除了要对企业资金的取向进行有效把握之外,企业的资源也是企业的风险来源,也是财务风险控制的要点。资源风险控制主要包括控制企业的库存,防止资金积压在库存成本上。由于企业生产总是需要预先购买原材料以及其他易耗品等等,所以对于材料、易耗品等成本的控制也是企业风险控制的原点。

二、财务管理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路径。

(一)通过对资本的控制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财务管理包括了资本的运营,因此对资本具有控制权力,而资本则表现为物资。控制资本的措施可以是购买新资本,这可能是因为通过财务管理发现资源配置的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因此希望通过增加资源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也可是售卖资本,即企业过多或者不必要的资源导致资源浪费,或者企业对部分资源的驾驭能力不足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从而通过售卖资本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是转移资源,即当前资源的组合方式不合理,无法达到最优配置效率,因此通过转移资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二)通过对流程的管理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财务管理会涉及对物资使用过程的流程管理,以保障物资的来去都能记录在财务管理的范畴之内。流程管理首先是保障物资的运行,即通过流程管理使物资跨人或者跨部门进行流转使用,从而实现物资的使用目的。第二,流程管理使得物资都在财务管理部门的监控之下,防止物资出现被浪费或者遗失等现象,达到监控的目的。第三,流程管理产生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资源顺利流通,得到充分使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同时流程管理自身也在不断的优化,其优化过程必然也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通过会计核算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会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首先表现为通过统计,统计出资源被使用的情况,了解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会计核算通过核算分析比较资源本身的最大使用效率以及实际效率与理想效率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资料。第三,会计核算在计算的同时,也能起到监督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即对每个会计期间的核算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得知资源配置的效率。会计核算的监督是非常完备的,因为会计核算必然是完备详细的。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主要通过资本运营、流程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路径进行影响。基于此,为了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企业资本运营能力,并将其与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分析。企业进行资本运营也是为了提高现有资源的效益,即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企业将资源配置效率列入资本运营,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提高企业的流程管理能力,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衡量目标。流程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流程管理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源,因此将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流程管理的能力指标,是结果为导向的衡量指标,有利于结果的实现,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第三,完善会计核算,并分析资源的配置效率。会计核算不再只是简单的统计分析,企业应该根据会计核算分析的内容获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资源现有的配置效率情况便是其中能够反映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最全面反映资源配置效率的资料。获取资料,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资源配置的不足,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期工作。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八

虽然青年教师在从事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困难而忽视教学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教学就是根本,虽然科研也很重要,但是科研成果再丰硕,讲课不好的老师也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所以不论面对多少困难,坚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是教师发展的第一目的,特别是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更应该把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视为主要任务.一般地,青年教师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中都应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即均衡发展自身的原理知识、策略知识、案例知识,缩短与专家型教师之间的差距.笔者现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就青年教师在从事概率统计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能力给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2.1从背到备,开始别怕累。

2.2手写的讲义,思路更缜密。

2.3睡前想一想,明天怎么讲。

2.4学生是专家,认真对待他。

2.5理论与实践,两者互呈现。

2.6多交流学习,心态要积极。

2.7添加“调味剂”,概率有魅力。

2.8推导用粉笔,慎用多媒体。

3.1科研成果折算课时量,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3.2教学竞赛制度,有效激励青年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3健全青年教师待遇保障制度。

专业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论文(汇总19篇)篇十九

要正确理解文化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就必须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本文从揭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入手,阐明了文化语言学的人文价值,指出了我国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意义以及促进汉语教学的意义.

作者:唐素华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刊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英文刊名:modernchinese年,卷(期):“”(6)分类号:h1关键词:文化语言学语言文化关系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古诗心得感悟范文(24篇)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进行,也可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智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和

    精选书法比赛的策划书模版范文(16篇)

    精选范文汇集了各种不同类型和主题的文章,让读者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和知识领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书写雷锋精神”三

    最优化妆品圣诞节促销方案(汇总15篇)

    促销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提升销售额,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促销方案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必须在开业气势上务必要"一炮打

    实用孝老敬亲心得(案例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我为大家精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头发白的头发,脸上布满皱纹,

    优秀招商会发言致词(通用22篇)

    通过发言稿,我们可以向他人传递我们的观点、信息和建议。细心研读以下优秀发言稿范文,你会发现演讲的力量和魅力。各位尊敬的经销商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这片美丽

    最新房地产销售工作总结与计划书(模板20篇)

    销售工作总结是对不同销售策略、销售渠道和销售推广方式进行比较和评估,以找到最适合自身公司和产品的销售模式。接下来是一些销售业务部门的优秀总结,每一个案例都有独特

    最热护士工作自我鉴定自我评价护士大全(20篇)

    工作鉴定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提升空间。以下是一些典型员工的工作鉴定总结,希望能够激励大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表现,取

    优秀房屋出租协议书大全(16篇)

    草率签订合同协议可能会引发法律风险,因此在签订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合同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合同协议范文,欢迎阅读和借鉴。甲、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

    优秀工作压力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重要环节。工作心得体会是在我们工作过程中对所取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写作形式,它能够帮

    热门昆虫记读后感悟(通用20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内容的思想碰撞和内心体验的记录,它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如果大家还不知道如何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参考以下几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