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幸福的种子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2023-10-17 作者:温柔雨2023年幸福的种子读后感(优秀8篇)

征文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学习和进步,追求更高的艺术和思想境界。写作时要注重细节和描写,用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我们的观点和情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触动人心的征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共鸣和感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一

《幸福的种子》,这是一本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的.图书。它通过让家长和孩子共读图画书来架起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沟通,带领着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上的爱与快乐。

这本书不同于平常,不是仅仅由孩子一味的去读,而是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我想,这不仅能使孩子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孩子如何去感受快乐和爱,我想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图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的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本值得我反复拜读的书,是一本让我想要流泪的书,我不知道绘本还可以如此神圣,知道了什么叫做专业。读书也要如此的专业?而不是信手抽出一本来就给了儿子。

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让我看了一本如此重要的书。

再次表达我对松居直先生的尊敬与感激。

“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

全被儿子的书放满了。一本本都是我挑选出来的。从最初的不懂走到了现在,一本又一本的书,让我跟儿子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日子,从最初的攻利心,到现在,真正的跟儿子去享受书带给我跟儿子单纯的小幸福。教育不教育不再是一个问题。学到什么不再是我所关心的内容。想起每一个周未,我跟儿子一起读着这些书的快乐时光。阳光。温暖,书,儿子和我。这都将是我这一生最最珍贵的回忆。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三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像我这样80后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大多也会给孩子买些绘本或书籍,让孩子从小接受书本的熏陶。

一面这样做着,会不会一面心里也同样疑惑着,阅读的意义与方法。

我小孩已经4岁了,更小的时候也跟他买了一些绘本,但那时我们也都兴趣不大,偶尔跟他讲讲,更小时的他好像对绘本也没那么多兴趣。上幼儿园之后我发现他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出比以前更大的热情,同时各方面也进步很多。我想是幼儿园里较多的孩子一起互动给了他很多的榜样。

他也是在这个时候会主动的要求我跟他讲绘本,有时会要求我跟他讲老师发的书。我也慢慢地陪着他接触越来越多的绘本,也慢慢地被绘本里那些符合幼儿生活真实性及创意性的语言及画面所吸引。这个时候看《幸福的种子》真是对我帮助很大的一本书。

“阅读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享受。”我们在挑选书籍时不要被书籍表面的光鲜所迷惑,挑选那些符合小孩认知、他们感兴趣的书籍。阅读,并不是为孩子知识的累积,亲子间的阅读,父母抱着孩子,通过给小孩读书,让孩子获得听觉上的一场盛宴,这是一种享受,享受父母的爱,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这些书本,将书中的文字与小孩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书的美好进一步扩展到生活中,给了他们充实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像给孩子种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哪天会开花结果出来一样。

有这种经验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感受生活与艺术的美。而错过这种经验的孩子,对绘画、音乐等艺术都很难有感觉,对生活的很多方面也都觉得没趣而无聊。

美好的事情值得我们一天天的坚持与积累,直到哪天他完全充盈地占据着你的心灵。我也会进一步通过孩子的成长而弥补自己这方面的缺陷,慢慢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四

很多时候有家长让我推荐给他图画书,目的是能够便于识字,字大图多的那些图画书。他们读图画书只是为了识字,而不是通过图画书培养阅读的乐趣,读图能力和想象力。图画书的插图本身就给孩子带来艺术的美感,特别是上等的插画,给孩子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鼓励他发挥,是对孩子一生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父母应该做的工作。当我们孩子看到图画书里的动物,与实际看到的动物,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对比,给孩子激动、兴奋和联想的感觉。曾经读过的图画书里介绍的一些动物,植物等等的,都会让孩子开阔眼界,弥补现实生活中不能看到的东西。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喜欢图画书。最好的结局就是母亲自己先喜欢。不过,如果母亲热心过度,而采取强迫的方式,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抗。这和过度赞美,让人恶心是同样的道理,唯有适当而由衷的感动,才能打动听者的心。

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

要想专心的听故事,就必须具备独特的能力,将看不到的故事在脑海中想象成画面,这就是一般所称的想象力。只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都可以用“心”看到,图画书与孩子的想象力有极其密切的互动关系。

能从一本书中发掘丰富绚烂的世界,或是只能掏出有限的知识,这完全有赖于读者的想象力,而图画书就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启蒙工具。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五

瑶瑶马上就六周岁了,“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却是我第一次读,第一次去思考怎么样和孩子共读。

想起瑶三岁刚入园的那两天,中午不睡觉总是哭着找妈妈,唐老师陪着她。很幸运她们找到了《巴巴爸爸的诞生》《巴巴爸爸找巴巴妈妈》图画书(之前在家我给她讲过),于是唐老师就给她讲。也许听故事的时候真的可以融入,瑶开始安静下来。一中午这两本书瑶不厌其烦的听着,老师稍微停一下,瑶就会说“多讲几遍”,两本书大概讲了十几遍,情绪稳定了下来。感谢所有的常青藤老师对孩子的关爱!

松居直先生写到“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瑶最先接触的汉字是巧虎早教系列配套玩具“巧虎汉字王国挑战机”。当时拿识字卡片给她看过几次,再问她,居然能很正确的把字念出来。刚觉得有点小惊喜,随后却发现在纸上写出来的字她却很陌生。才发现其实她一直在读图,看到上面小图中人的嘴角有几粒米,人的眼睛是朵花,哦,就知道妈妈问她的时候回答读“米”和“花”。

也试过给瑶讲故事的时候,拿手指读。瑶有点排斥,其实连我自己都不太喜欢,总觉得自己读的时候感情少了好多,很难再融入其中,于是放弃。松居直先生说“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放弃心中其他想法,只要孩子读书感觉到乐趣,那就是最好的。

看完这节愈发感受到想象力的重要。之前觉得孩子上课无心听讲或中途分心,原因只有一个“注意力不集中”,却从未想过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直到看到松居直先生的分析“那些中途分心的孩子可能一开始很专心地听故事,脑海中也浮现出了一寸法师的模样,甚至还描绘了其他细节,但是可能当老师讲到一寸法师到达“京城”时,孩子在理解上产生了障碍。因为孩子不了解什么是“京城”,没有办法想象京城的样子,于是一寸法师失去了表演的舞台,故事无法进行下去,就好像电影演到一半,胶卷突然出现问题了,影像断断续续,无法连接,一点儿也不精彩,所以孩子自然把注意力转到其他有趣的事物上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想象力是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得来,体验越多,想象力越丰富。图画书正好能提供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使孩子想象力更加丰富。瑶瑶前段时间迷上了《看里面》揭秘系列图书,揭秘海洋、揭秘名宫殿,揭秘地下等等,每次讲完或自己看完都会有一些惊喜和感叹。遗憾的是我总觉的晚上时间太短,瑶入睡前还要再看一个动画片再加好多为什么,所以看书的时间也就相应的减少了。

瑶喜欢画画,家里没有电视,所以她自己在家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坐桌边画画,还喜欢当老师教我画。图画书是她画画题材的重要来源,把喜欢的画面记在脑中,再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锻炼孩子想象力应该也大有益处吧。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六

自从投身教育,经常被优秀教育家的理念所洗礼,也时常受到身边那些优秀教育者的耳濡目染,向来喜欢钻研教育,生了垚宝,便愈加一发不可收拾,买了好多育儿的书籍,虽然说很多时候难免会因为照抄照搬而犯下错误,孩子也很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时很让我抓狂,但是却也懂得了如何坚持阅读,如何给孩子读绘本(图画书),其中也收获了许多幸福。《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是在给垚宝办理绘本借阅证时书屋赠送的一本书,向来不喜欢国外人的文章,但是一拿到这本书便被那温馨素雅的书皮和精致而细腻的装帧所吸引,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却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因为它在我曾经漆黑的阅读路上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当时是正处于阅读盲目期,这本书很快让我找到了亲子阅读的意义以及如何选书、如何陪伴孩子读书。

第一,我懂得了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书以及亲子阅读的意义。虽然垚宝在妈妈腹中时我们便开启了亲子阅读之旅,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将阅读功利化。有时朋友会不屑地问我:“你家孩子读了好多书,哪天让我看看你的孩子有什么特异功能?”也有朋友看到孩子读了好多书,却有时也让人觉得他并不“通情达理”时,不禁会嘲笑我:“你还当老师呢?怎么教育的孩子?这读书怎么一点也不管用?”呵呵……那时我只是还给他们浅浅的一笑,因为我知道孩子很多时候的无理取闹是儿童敏感期的正常行为,因为我也从来没有将阅读看得如此功利,也从没有期待阅读能培养一个多么通情达理,多么优秀的孩子!只是希望在孩子心里种下阅读的种子,共享亲子阅读的快乐和幸福。正向松居直先生所说得那样“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是啊,时常会感受到垚宝的心境随着故事的起伏而发生跌宕的变化,也时常会听到垚宝念叨着那些深深印在记忆里的故事,我想这便是快乐之所在吧!同时松居直还提到“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婴儿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了无法切断的亲密联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亲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本或出生证明,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刚满三周的垚宝的语言表达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生长在家庭成员各种方言的环境中还能说出一口相对标准的普通话,大概这是阅读带来的快乐吧!如今图画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品,早起、中午、晚上随时都有可能读书,书中无限的乐趣也是伴随着每天的生活。正如松居直所言:它可以带来各种丰富的语言体验,它也是传递亲情的桥梁。总之,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

第二,如何选择图画书。松居直告诉我们:好的图画书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让孩子可以清晰地看见,并且深深地被感动。好的图画书主要表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因为图画书主要是让实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事物。我们帮助孩子选的书一定是那种真实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吸引孩子歪曲画面色彩的书籍。同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放着那些实用性的图画书不放,而是恰恰要选择有趣的图画书念给孩子听,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感受童年的快乐,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三,我们要如何引领孩子读图画书。首先我们应该亲自教导并带着更轻松的心情,把书看成有趣的东西,把读书看成快乐的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是每天不断努力累积的过程,这种努力是无形的,所以教孩子读书最好的方法便是父母亲自教导。其次我们要满怀爱心带着快乐的心情给孩子读书,一定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这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曾经有很多次,我因为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在给垚宝读书时显得心不在焉,原本以为小孩子糊弄过去就算了,然而每一次垚宝都会“批判”我:“妈妈,好好读。”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共读,是一种心灵按摩。你的言行你的心境孩子都能够“读”出来。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反思我们的生活,作为父母有的时候耐心不够,例如赶快去做作业、不要看电视了······在平凡的生活中,父母忘记了“柔软”二字,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把心灵比作一个花园的话,那么父母就是这个花园的园丁。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其实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种下了爱的种子。

总之,正如松居直所说的“如果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最大的享受,那么他们的阅读量一定连大人都会自叹弗如”。这正是阅读的魅力。

基于以上对阅读的认识,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同样心中怀着大语文观,鼓励班里的孩子们坚持阅读并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

1、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可以是饭后也可以是睡前。

2、阅读的书目孩子自由选择,阅读初期完全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长篇小说。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多孩子可能比较感兴趣。就选择那种有故事情节的书目,具体书目通过家校沟通群里给大家发送链接。

3、购书:学校图书馆借阅、迁安图书馆办理借阅证或者通过网购

4、边读便做好批注和摘抄

5、开展主题阅读节活动。

同时为了养成好习惯,我同样呼吁学生家长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为任何一种好的习惯,它的养成开始都带有强制性。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强制性地布置任务,规定孩子一天读多少书、读什么样的书、读多少页。我们要每天检查孩子们的读书进展,让他们把书签放在昨天读过的地方。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有量的规定。一般要求学生一天读30页书。个别有困难的后进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2、要督促。一定要检查落实,不能光说不做。生字生词是否查过字典、词典了,优美的句子是否标出来记下来了,都需要检查。

阅读,是一颗幸福的种子,阅读,是传递心灵的桥梁,阅读,是一种享受。如果爱孩子,就让他爱上阅读吧,让幸福的种子植根他幼小的心田,与他相伴一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七

最近有幸读完《幸福的种子》这本书,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受益良多。这本书的内容贴近家庭生活,针对幼儿早期亲子阅读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可行的指导方法和建议。特别适合婴幼儿的父母和从事幼教相关行业的人士去读。下面简单向大家分享一下本书的内容。

《幸福的种子》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本有关亲子共读图画书的书籍,本书提出幼儿阅读图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而给幼儿看图画书的意义在于以图画书为媒介,与幼儿心灵相通,促进亲子关系。

该书从图画书与儿童的世界出发,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生动的列举了如何教孩子看图画书以及怎样为孩子挑选优秀图画书的方法。

反观今天,我们在图画书的功能上赋予了太多的教育意义,希望幼儿从中了解或学到一些东西。结果因为耍了太多的小动作,反而忘了一本图画书能否给孩子带来快乐、满足。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能在孩子生命中播下幸福的种子。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篇八

关于迪斯尼图画书的看法我得承认在看到目录时,忍不住去跳过前面去翻看先生谈论关于图画书的看法。一直以来以为迪斯尼图书相当于儿童书籍的典范,先生却认为迪斯尼改动了原著中细腻温情部分,重点关注色彩浓重而失去了原著应该有的灵动感,迪斯尼为了故事高潮而浓缩整个故事,失去原著应有的血肉,“将原本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故事的艺术创作,搞成了追逐市场的廉价商品”。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先生的勇于直言而感动,先生是真正从儿童发展需求来考虑的图画书的,而不会追逐于大流。我想如果先生奖迪斯尼,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物质上的支持,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将孩子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同时也在用真诚的语言去劝诚孩子们的父母,孩子的艺术想象是需要好的艺术品潜移默化去影响的。

想起王林先生在谈及松居直先生在推动日本图画书发展时所说的一句话“我的前面没有路,找的后面留下了路。”看到这句话,眼中一热,仿佛看到先生一颗真的推广儿童图画书的内心,他勇于开拓并不断地进取,只为给日本的孩子们留下一条未来之路。这才是他最值得学习也最为敬佩之处。

反观自己,我走的是自己没有走过的路,身后是限着一串小脚印的路,走向何方,身为父母都需要谨思慎行。我想只要向先生一样,抱有一颗纯真的心,以图画书为桥梁,将爱的语言融于和孩子的讲读之中,才能将这条未走过的路走的更加坦然,成为通向幸福之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