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幼儿英语教案 幼儿园的英语教案小班(通用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QJ墨客2023年小班幼儿英语教案 幼儿园的英语教案小班(通用8篇)

教学实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组织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三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小班幼儿英语教案篇一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引入相当重要。通过卡通片、歌曲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本课时主要语言点是学习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刚好教师和学生也是第一次见面,可以利用这一真实情景运用所学的语言点来操练对话,设计的几幅情景图是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巩固知识,实现真正的语言交流,从而使学生初步体验用英语交流的成就感和快乐。

小班幼儿英语教案篇二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练习。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而且是第一次做活动手册,教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

(1)教师与学生讨论本单元获奖的小花数量,由于是第一单元,起点可以稍微低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棕熊或小松鼠的小贴纸为奖励。

(2)让学生看书上的图,才图中人物,想他们在说什么。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并指导做的方法。建议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题目要求标记的识别,以便今后遇到相同问题时学生能独立完成。

(4)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5)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小班幼儿英语教案篇三

歌谣:

带着cap小娃娃,鼻子nose不见了。

快来快来帮帮它,贴上nose好回家。

目标:

1.学习单词:nose(鼻子),cap(帽子);并初步学习歌谣。

2.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学英语的乐趣,对学习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准备:

1.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做帽子)

2.图画,画有两个可以活动鼻子的娃娃

3.一顶纸制帽子;两张鼻子的卡片(一张大的,一张小的)

过程:

一。学习单词

1.(1)出示正方形的纸

(2)教师现场制作帽子

教师:纸变成了什么?(帽子)

帽子说:我的名字叫cap.小朋友来,一起来叫我的名字。()

(3)小游戏:出示帽子,戴到小朋友的头上,戴着帽子的小朋友大声的念cap

2.(1)听录音机唱〈nose这首歌曲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nose)在哪里?

(2)传nose卡片,大的卡片就大声的念,小的的卡片就小声的念。

二。学习歌谣

1.出示图片

教师快速拿走小娃娃的nose。(鼻子nose不见了)

小娃娃:呜呜呜……我该怎么办呢?鼻子nose不见了,回家妈妈就不认识我了。

老师:快来快来帮帮他,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出一个好办法。(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给他贴上鼻子nose)我们给他贴上nose,告诉他贴上nose好回家。

小娃娃:我的nose回来了,我真开心,下次我再也不说慌了。

老师:那我们小朋友要不要说谎呀?(不要)

2.刚才发生的事,重新叙述

老师:我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1)教师示范一次

(2)幼儿跟读两次(一次老师大声念,幼儿小声念。一次老师小声念,幼儿大声念。)

(3)全班幼儿以故事的形式演示一次。

三。小结

游戏:贴鼻子

画两个没有鼻子的小娃娃(表情各不相同),请两个小朋友比比看,看谁最先把小娃娃的鼻子贴上。

小班幼儿英语教案篇四

《认识苹果》是小班上学期的一个科学活动,这个活动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苹果着手,为幼儿进行一个丰富多彩的认识苹果的过程。苹果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水果,但由于它的常见,家长往往会忽略让幼儿认识苹果,让幼儿对苹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怎样让幼儿在小小的苹果中探究发现科学的秘密?怎样有效的引导幼儿在观察苹果的过程中,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因此我设计了《认识苹果》这个科学活动,来引导幼儿真正的认识苹果。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苹果的特征。

2。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

3。喜欢吃苹果,知道多吃苹果身体好。

活动重难点:

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了解苹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个苹果(红富士、蛇果、青苹果、黄蕉)

2。小叉、盘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苹果的外形特征。

1。师:小朋友今天都带来了什么呀?(苹果)

2。师:苹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用小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把你的发现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看看谁发现的最多。

3。师:谁来说说苹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1:我的苹果是圆圆的。

教师追问:这个圆圆的苹果象什么呀?(皮球、轮子)那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苹果会怎样?(苹果会滚动)

幼2:我的是红颜色的。

教师追问:谁的苹果也是红色的举起来给我们看看。还有跟他们不一样颜色的苹果吗?(引出绿色、黄色)

幼3:上面还有柄。

柄长在哪里呢?(凹进去的地方)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小结:苹果看上去是圆圆的,凹进去的地方有个柄,摸上去光光的、滑滑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闻起来香香的。

5。师:它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呢?(教师介绍苹果的名称:青苹果、蛇果、红富士、黄蕉等)

二、观察了解苹果的内部特征。

1。师:我们看到苹果的外面是什么?(果皮)那你们知道苹果的里面是什么吗?(幼儿猜测)

2。师:现在我来把它削开,看看苹果的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什么颜色的?

三、品尝苹果。

1。师:你们喜欢吃苹果吗?苹果是什么味道的?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苹果请小朋友尝一尝,说说苹果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觉?(甜甜的,脆脆的……)

3。小结:苹果营养丰富,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多吃苹果,这样身体才会棒棒的。

小班幼儿英语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玩圈的兴趣,激发幼儿玩圈活动中的创造性。

2.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场景吸引下,在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刺激下,对体育活动已有了一定的参与兴趣。但在活动中,如何与同伴商量、合作,学会一起玩,玩得高兴,这是一个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观赏大班幼儿的.玩圈表演,激起幼儿玩圈活动的兴趣。

录音机一架、开汽车音乐和做操音乐若干段。

设计思路

1.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商量着合作玩,并体验到一起玩的快乐,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既要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地去尝试合作地玩,又要及时观察幼儿的动态,若发现幼儿间有争执时,要及时帮助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体育活动如果每次都是模仿教师的动作,那么幼儿就成了一个机械完成任务的执行者,他的思维创造性就容易受到影响。在玩圈活动中鼓励幼儿亲自尝试,提出多种玩圈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目的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信心,使其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活动流程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提供材料自由探索——难度练习重点指导——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幼儿扮演白兔司机,手拿塑圈为方向盘,听音乐在场地四周自由地作边跑边开车;教师扮演兔警察,用红灯停,黄灯准备,绿灯开的口令为信号,控制幼儿的身体动作,使幼儿准备活动有一个动静交替的过程。

(2)听音乐,幼儿手拿塑圈,跟着教师做圈操。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师提示:“我们小白兔已经学会了用圈作方向盘开汽车,用圈做操的本领。这个圈还可以怎么玩?要动脑筋和别的小白兔玩得不一样。

(2)幼儿想出多种玩圈的方法,并亲自尝试,教师个别指导。

(3)教师仔细观察,邀请幼儿上来展示各种玩圈的方法。互相启发交流。

玩圈方法简介如下:

a.滚圈:将圈向前抛出又去捡回来。

b.跳圈:在圈里跳进跳出。

c.小鸭走:幼儿又膝伸直,脚套在圈里分开撑住圈向前走,不能让脚上的圈掉下来,也不能用手帮忙拉着圈走。

d.带圈走:幼儿三四人一组,站在圈里,手拉手,用脚踏着圈向前快走。

e.转圈:幼儿用手转圈,使其原地旋转。

f.踏圈走:把圈竖起,两脚依次踏着圈的边缘,侧向移动双脚,使圈向前滚动。

(4)幼儿带着同伴的启发,继续探索练习。

3.难度练习,重点指导

(1)幼儿自由结伴,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将塑圈摆在地上搭成各种图案,然后逐个进行跳圈活动:单脚或双脚连续跳,左右脚交替跳,左右脚开合跳等。教师重点指导:如何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2)教师将合作得较好的组的玩法展示给同伴看,提供幼儿合作玩的方法。

活动结束

放松身体,幼儿用圈拼成小路,并用各种方法跳过小路到达农田。第一次去种胡萝卜,第二次给胡萝卜浇水,第三次收胡萝卜吃。

小班幼儿英语教案篇六

带着cap小娃娃,鼻子nose不见了。

快来快来帮帮它,贴上nose好回家。

1、学习单词:nose(鼻子),cap(帽子);并初步学习歌谣。

2、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学英语的乐趣,对学习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1、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做帽子)

2、图画,画有两个可以活动鼻子的娃娃

3、一顶纸制帽子;两张鼻子的卡片(一张大的,一张小的)

一。学习单词

1、(1)出示正方形的纸

(2)教师现场制作帽子

教师:纸变成了什么?(帽子)

帽子说:我的名字叫cap.小朋友来,一起来叫我的名字。()

(3)小游戏:出示帽子,戴到小朋友的头上,戴着帽子的小朋友大声的念cap

2、(1)听录音机唱〈nose这首歌曲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nose)在哪里?

(2)传nose卡片,大的卡片就大声的念,小的的卡片就小声的念。

二。学习歌谣

1、出示图片

教师快速拿走小娃娃的nose。(鼻子nose不见了)

小娃娃:呜呜呜……我该怎么办呢?鼻子nose不见了,回家妈妈就不认识我了。

老师:快来快来帮帮他,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出一个好办法。(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给他贴上鼻子nose)我们给他贴上nose,告诉他贴上nose好回家。

小娃娃:我的nose回来了,我真开心,下次我再也不说慌了。

老师:那我们小朋友要不要说谎呀?(不要)

2、刚才发生的事,重新叙述

老师:我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1)教师示范一次

(2)幼儿跟读两次(一次老师大声念,幼儿小声念。一次老师小声念,幼儿大声念。)

(3)全班幼儿以故事的形式演示一次。

三。小结

游戏:贴鼻子

画两个没有鼻子的小娃娃(表情各不相同),请两个小朋友比比看,看谁最先把小娃娃的鼻子贴上。

小班幼儿英语教案篇七

一、设计意图:小三班幼儿聪明好学,年龄在3岁半-4岁半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数字比较敏感,在学习中,能感知数概念的形成,并学习辨认1--10的字形,在游戏活动中,反复记数、点数,对数量的感知有了初步的认识。大海报可让幼儿在轻松、主动的氛围中学习规律数数,从而提高幼儿对数学的认知能力。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本次数学探究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利用数字卡片、实物卡片、粘贴海报、开火车等游戏活动帮助幼儿认识6、7、8的 字形及辨认6、7、8的数量。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6、7、8的 字形。

2、让幼儿辨认6、7、8的数量。

3、体验数字游戏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海报一张、幼儿海报五张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6、7、8 数字卡片

3、实物数量卡片若干

4、光碟一盘,故事《动物选美》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观看故事《动物选美》导入活动;

2、教师出示海报,引导幼儿观察;

3、提出问题:海报上出现的数字分别像什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

4、请幼儿从桌面上找出与海报相同的数字。

(二)、教师依次出示6、7、8数字卡

1、引导幼儿认识6、7、8的字形,并说说是什么数字

2、说说它们分别像什么?

3、请幼儿找出与数字相符的实物卡片。

(三)、手指游戏。教师分别说出6、7、8的任何一个数字,请幼儿用手指比出与数字相符的手指。或反之,游戏重复进行。

(四)、引导幼儿分组学习使用数字6、7、8粘贴海报

(五)、小结:让幼儿在活动中寻找6、7、8数量的对象,加强数字与数量的结合。

活动延伸:游戏《开火车》

活动评析:在活动前,小三班幼儿已对数字1-5认识和掌握,通过认知活动,多数幼儿能较快地正确地辨认6、7、8的字形,并配合6、7、8的字形,铺排出正确的数量,少数幼儿需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较好,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字游戏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小班幼儿英语教案篇八

1、能热爱英语,喜欢用英语表达,有自信心说英语。

2、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饱满性,语调适合,能将单词和实物联系在一起。

1、一个苹果,雪梨,一个香蕉。

2、三幅水果的图片。

1、教师引入话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呀?”引发幼儿兴趣和讨论后,教师适当停住“好的,但是我们今天先来学习几个水果的新单词,以后慢慢都学会,好吗?”

2、教师出示苹果,孩子会用中文喊出名称。老师可直接点头并且示范“apple”,教师要注意多次示范发音,尤其注意观察每个孩子发音,但不可用直接纠正的方法,可多次示范正确的读音,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并且模仿。

3、同理示范香蕉和雪梨。

4、教授新单词完毕后,利用游戏巩固和检验成果。玩“萝卜蹲”游戏。老师可先示范,请三位小朋友上台分别选取一个水果,然后将自己的水果念给台下的小朋友听。游戏开始,教师说中文,念到的水果就要马上蹲下。例如“apple蹲,apple蹲,apple蹲完pear蹲。”不能马上反应的孩子就要被罚下场,尽量让(jy135幼儿教育)更多的小朋友参与游戏。

5、游戏完毕后,教师将三幅水果的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并且尽量使图片隔离得有一定距离。然后老师念英文,孩子要根据听到的`英文去迅速触摸墙上相应的照片,锻炼孩子将单词与实物联系的能力。孩子熟悉后,可以请别的小朋友念英文,教师与别的小朋友触摸图片。

6、学习完毕,教师可请小朋友品尝水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