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的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书香墨读诗的读后感(精选10篇)

高昂热血的运动会,让体育精神在校园久久发扬光大!运动会宣传语要突出活动的特色和与众不同之处,吸引眼球!接下来是一些独特的运动会宣传语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

读诗的读后感篇一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联表明了,他生活的清贫。

徐侨是朱熹的弟子,一生清贫,为官清廉,痛恨腐败,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我喜欢《即事》,以清贫为乐。即使穿着粗布衣衫,也觉得温暖;吃粗菜淡饭,即使没有大鱼大肉,也吃得有滋有味。家中有朋友来了,没有美酒佳人,没有鼓乐齐鸣,只是简单地招待一下;空闲的时候,即兴几首诗,心里悠哉悠哉的,很是坦然。

我极为欣赏的是那首《夏日即事》那句“步缓幽塘成小立,清风微度菜花香。”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那清凉的亭子里。在此我看到了蚂蚁在树干上上上下下的`爬行;竹影在凉风中微微摇曳,乌龟悠然地在有树荫的水边乘凉休息。我只是缓缓地来到清静的水池旁,清风拂来了淡淡的荷花香。

《即事》写得清切、朴素,《夏日即事》写得清新、脱俗。这两首小诗就如一卷卷白画只是用上了那点点朴素之色,描绘着真心实意。只有在局限中,才可以看到所描绘的世界。心的本色该是如此,即使生活只有清贫,但也要跟徐所一样,活得轻松、快乐,我喜欢徐侨清新的小诗,但我最欣赏的是徐侨那朴素、以贫为乐的本质。

读诗的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个关于古代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改诗》。读完后我受益匪浅。

王安石是北宋很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也还是北宋的大诗人。但在一次改诗时出了失误。

据说,当时南方有一个诗人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这一句王安石看了以后觉得很可笑。自言自语道:“明月怎么能叫呢?黄狗又怎么能我在花中呢?”于是他信手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他自己以为很好了,其实改错了。原来那位文人的家乡有一种鸟叫“明月”,明月叫出的声音很动听,还有一种虫叫作“黄犬”,黄犬常在花之中飞来飞去。王安石不了解情况所以改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了解了情况的前提下,才能把一件事做好。平时我们注意观察生活的小事情,也能写出很多好的作品来。

读诗的读后感篇三

假期里我读了好几本书,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也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本《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

一看这题目——诗酒江湖,我有点打退堂鼓,以为只是跟我们平时学习的唐诗宋词没有太大区别,但妈妈却说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将信将疑地打开来,一幅《千里江山图》映入我的眼帘,一下子将我吸引住。再接着还有一份唐诗江湖关系谱,让我更想在书里找找能写出这么多优美诗句的诗人们都是怎么生活的。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有些奇怪,介绍古代诗词的书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现代的词语,比如:奇葩,wifi,gdp——等等。我查完这些网络热词,再重读一遍文章才发现,原来把我们现代的词语结合在古代诗词故事里竟然也能如此和谐。看着看着,还发现了很多诙谐有趣的句子,“他跑进宫殿后,连安全帽都没带就躲进了井里”,我看了都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

平时,我爱看诗词大会,喜欢听老师们讲解诗词背后的故事,所以书中那些诗词故事深深把我吸引住了。我学过赞美老师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原来这句诗是李商隐的情诗;我学过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但才知道刘禹锡原来是诗豪;我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却发现李绅原来是个奢靡浪费的人。

看完这本书,我温习了以前学过的诗句,也知道了一些新的诗词和诗词背后的故事。但最有意思的'还是从这本书中,我仿佛看见了唐宋二朝诗人们的生活场景。他们有的是“夜店小王子”——杜牧;有的如高适,不停地为自己争取,取得皇上的信任,做上了大官;有的则如李白,虽然他没见过大人物,但一直在进步,在努力,所以他就变成了我的偶像;还有的像李贺,留下一条“朋友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在书中,我能感受到古时候强烈的竞争感,但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体会不到杜甫的悲壮,感受不到王维经历过风起云涌后的云淡风轻。我能看到古代诗人们的才华,感受到精彩诗句带给我的美好意境。也在这本书中,我与李白、杜甫畅游诗海,与薛涛一起看她是如何与元稹分手,与骆宾王一起做了个大愤青。

读完整本书,回味时,我好似第一回占领诗海,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会诗词的魅力,也仿佛看到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生活,这让我更加喜欢古诗词,也对诗人和诗词背后的故事充满敬佩之情。

读诗的读后感篇四

清明时节,垂柳依依。纸灰飞作白蝴蝶,糜雨化作泪绵绵。

遍野的怀念与追思,缀满青柳的枝头。阴冷的春风,萧萧瑟瑟,凄凄摇落久远的记忆;薄凉的扉雨,淅淅沥沥,裹挟着厚重而不老的情丝,迷乱了行人的脚步。荒郊野外,但闻幽怨的艾香,不见桃杏的吐花。

擎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先人,顶礼膜拜。捧一锹潮湿的黄土,覆一层亲人的哀思;栽一丛嫩绿的.新枝,植一腔后辈的缅怀。滴滴泪珠向青冢,点点旧事萦脑海。过往中,断断续续的零碎花絮,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各种情结纷至沓来,缤纷着升腾的冥纸烟火。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贵胄与卑微,烟消云散。发黄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徒留若干斑驳难辨的字迹。直面人生的尽头,此时此刻,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阴阳两界,此处被无情的冷漠隔开,冰到极致,痛到无言。

天若有情天也老,苍天无情,独掌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苍生,终究为情所困,自是躲不开生离死别,悲欢离合。

阴阳的界线,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准则,无法逃避。流光婉转,岁月轻拂。身边总有一些人,不经意间悄然香消玉殒。或老死,或病死,或死于天灾。死法有千万种,殊遇同归,从此阴阳相隔,徒留后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义千差万别。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终将驾鹤西去。然而,有人创造的一种思想,有人秉承的一种精神,普照天下苍生,却敢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同在,永垂不朽。

花开有时,花落无形。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死。选择了终老的方式,等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涵义就会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也许会为此,付出艰辛,受尽磨难。然而,一句不枉此生,将是走上奈何桥前,可以坦然面对先人的慰言。有所作为,更将为后人所敬仰,受千万人的膜拜。

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将负重前行,为自己,也为别人。掸落红尘,拨开浮华的虚幻,看清这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静守岁月的美好,且行且惜。

清明,几人能清?几人能明?也许清明自在人心。

写于20xx-4-420:15

读诗的读后感篇五

木兰为了父亲,征战沙场,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感恩之情,使得后人赞颂,而如今像木兰人性中最淳朴的感情在社会上已经差不多完全消失了。在社会中往往现代人对物质上的兴趣比对亲人的兴趣还要来得强烈,或许在人的心灵中物质比感情来得重要。在过去木兰可以为父出征,而现代人连父母都不养育,两者的思想是完全相对立的。

是物质使得人性中最为淳朴的思想消失了吗?木兰当年抛弃钱财和名利回到故乡养育家人,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小时候依赖着父母的肩膀,长大后却不愿容下已经年迈的父母,与木兰相比,他们的心灵会是有多么肮脏与卑微。

木兰的故事谁都知道,对木兰的精神谁都了解,但这社会上的人谁会去学习?恐怕连拥有一颗孝心都很难吧?每当看到我的`爸爸妈妈呵斥奶奶的时候,就会想起爸爸忘记自己是怎么长大的吗?当读到木兰不惜生命替父从军的决心与孝心,觉得有点难为情,或许我没有权利去批评我的父母,但我绝对不要做一个忘恩负义没有孝心的人,而是应该像木兰一样有一颗淳朴、简单的孝心,这种孝心整个社会的人都应该拥有,去感恩父母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得做到的,或许做不到木兰那样大义凛然,但是拥有一个感恩的心是全社会人的需求。

读诗的读后感篇六

埋没流星于寂寞

放大的憧孔

寻找模糊不定的归处

流星于天际划出一条弧线

是时光的尾巴

还是往事的.缩影

被掩藏已久的故事

没有刻于石木

没有印于宣纸

却跳跃于你涌动的波心

你是快乐还是忧愁

曾见你停留于湖边的画坊

一笔一画勾勒

不知觉便成了安然的模样

清风吹皱了湖面

你的影子便荡漾了

柳絮摆起而又回复

你的心凌乱了

曾经的美好

变成不可磨灭伤痛

像满头青丝散乱披于肩

江山在也难以回复了

像被洗掉胭脂

爱人在也不能回来了

那一抹女人的清香

之飘摇于北国的天空

猛然间便被风吹散

伤心的你便消瘦了

薄的想一张纸

你沉默了

在南方的庭院里

那支笔由轻盈变得厚重

恨不能变成刀枪剑戟

故囯的天空在不见熟悉的面容

苍然的月映照的是一个人的孤独

读诗的读后感篇七

李白五岁读方甲,15岁赋凌相如,结交道游,博学杂收,他的少年期就显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质素来。杜甫出自仕宦家庭,自小受儒家影响甚深,两人亦不相同。一个是豪迈潇洒脱,一个稳重沉郁,相差11岁,很不相同的两个人,居然成了往年交。原因之一,李白的才太大了,声名惊震朝野,自然是青年才俊的杜甫的偶像了。俩人相遇,李白大谈自己的理想、生活、诗学,杜甫洗耳恭听的同时,内心更坚定了自己的志向。俩人亦同塌而眠,不亚于刘备和诸葛亮之君臣相知。杜甫对李的情深,在他的多首诗里呈现,对李后期的遭遇更是唏嘘不已。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真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确有其事。那是他第一次出蜀,准备实现理想途中的事。他家富,但经商之人在当时的地位是很卑微的'。只知他爸叫李客,而不是全球都知道的李刚哦!李白带着很多的钱--三十余万,也想彻底改变自己卑微的地位,飘逸潇洒的个性里蕴含着世俗的目的和办法,不免给自己弄个太白金星的光环。三十余钱财,被他救济这个落魄书生,赠送那个有难之人。最后不剩一文还倒欠。杜甫还“囊中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自嘲。李白则不然,他的侠义和慷慨更是极致,用完了钱还不算,还“负骨千里”,借钱把同乡的尸骨背回家乡。自此后,“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日子没有重返与他,贫穷和寂寥倒是跟上了他。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拜见过李邕,希望能被推荐。希望没有实现,只是些许的失意划过李白的心头,他仍高傲着头颅抒发豪言: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豪言壮语是壁碰得少之缘故,后来碰多了,这种豪迈的反抗之语明显隐了,少了。李白一直希望如相如那样没有经过一步亦一趋的科举考试就能被皇帝相中,委以重任。这种不同于平常人的做法的确是李白才有的,还真实现了。这得感谢他的道友丹丘生了,他推荐之下,李白一举被跟他同样有道缘的玄宗皇帝封为翰林学士。李白欣喜若狂,告别了子女,仰天大笑出门去,意气风发地来到他朝思暮想的长安。只可惜人家玄宗皇帝只把他当做个文学弄臣,为他和杨贵妃做做诗娱乐而已。李白的大言和狂放又被其他有行政能力大臣的鄙视,他亦看不惯他们,然后就谤言四起,五噫出西京了,李白过了将近两年的在皇帝身边的官宦生活,然后就被赐金放还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帝,就是三国刘备向诸葛亮托孤的地方。以前一直不知道,李白何故在白帝城出来如此欢快,千里江陵一日还。“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后来的李白投错了主,投到了永王李磷的幕下,期望成就一番大事业,“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可惜永王没有当上皇帝,成为落败之寇,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白帝城是他获赦了,他从流放途中返回了,喜悦之情满盈于诗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和当年获悉胜利的杜甫的心情差不多吧,“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李白的诗歌中出现的最多的意象是月亮,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对月亮的情有独钟,也算是极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半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读诗的读后感篇八

《诗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那纯洁美丽的爱情,更甚于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碰撞,《诗经》也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君子处事,应当投桃报李,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作为君子应当有如美玉一样温润的性情,如“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应当同仇敌忾,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中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品质,它犹如傲雪寒梅,在风雪之中傲然挺立,这是来自于中华民族骨子中的不屈不挠。我们的传统文化由先人传承,历经曲折,却依旧没有埋没于历史的长流,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就在一词一句中传承下来的,由诗至词而曲,漫长而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慢慢传承、几经沉淀。而以现代来讲,传统文化是璀璨的,但传承是艰难的,因为现在的人们,由于生活在这繁华而喧嚣的城市中,浮华早已改变人们,于是,人们的内心的浮躁毁了一切。所以,传承传统文化便越来越艰难,心中的平静越来越难求,但读《诗经》便可抚平人们内心的浮躁,因为《诗经》是最初始的。它没有任何的华丽的装饰,可它依旧是璀璨而华美的,依旧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因为这就是它的本质,最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本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来讲,初心是最为可贵的,亦是最难得的,若初心不忘,传统文化便不会中断。

读诗的读后感篇九

潘向黎在《看诗不分明》里说“读诗的感受,即使有时是由误解带来的,也仍可珍惜,人生苦短,一瞬间的心动也是好的。”

一本书让你怦然心动,有时候可能仅仅只因一句。

此书由三联出版,装帧素雅,书名起的好,开篇也较为精彩,偶有高论,其后便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仅内容少有新意,且文笔也属平常,但当下的女性作者能不带文艺腔实实在在地品读诗词,已属难得。作者未必写不出那些迎合小资的鸡汤文字,她是秉着对诗词认真的态度,也是为文为人的一种踏实。

潘向黎有一篇文章叫《诗是空气,诗是呼吸》,我读到了几处饶有意趣的细节:白居易诗云“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白居易出长安和元稹回长安,有一段道路是一致的,白居易每到一处,都能发现元稹留给他的诗,于是格外留心。“长路迢迢,一路行去,每个驿亭都有诗,墨痕历历,诗韵淋漓,在墙上,在柱子上,在你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其中就有你朋友的作品,甚至就是留给你的。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李白写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杜甫写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张籍钟爱杜甫诗,常拿杜诗烧成灰烬冲来喝,“令吾肝肠,从此改易”,实在痴得可爱。

李涉有诗《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唐诗纪事》记载李涉渡九江遇强盗,强盗首领久闻李涉诗名,于是央求李涉作诗一首即可放其离开。李涉写下此诗,首领很高兴,反而送了很多东西给李涉。这一段读来实在有趣。(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读到李涉这首诗,总会想起“不见武林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宋之问夜游灵隐寺,得诗两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老僧续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大惊,第二天早上再寻老僧已是“云深不知处”。传闻老僧正是骆宾王,一时传为佳话。和尚贯休因为“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之句,被人呼作“得得和尚”。

《旧唐书》记载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乃是“鬼谣”,钱起在月夜听闻此句,后将其写进诗中,遂成绝唱。唐人笔下的鬼也是颇具文采呀!

最精彩的莫过于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斗诗。三人来到旗亭小饮,听闻歌女传唱三位诗人的诗作。王昌龄和高适的诗句被传唱好几次了,也不见有歌女吟唱王之涣的诗。王昌龄和高适便开始调笑王之涣,王之涣却深信最漂亮的歌女唱起的一定是自己的诗作。果然,歌女轻启朱唇,莺声呖呖,唱的正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如今细细读来,确实别是一般滋味。

多么美妙的聚会,多么幸福的诗人。这个朝代,叫唐朝。

我好像很小就开始读诗。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五年级的一堂语文课。老师在讲到贾岛“僧敲月下门”考虑是用推还是敲的时候,指着书上的插画提问同学们想到什么诗句。现在回想起来,他大概是想得到“鸟宿池边树”这样的答案。我看到画中的一轮明月,灵光乍现,站起来说道“明月松间照”,不曾想老师马上续道“胡说加八道!”接着就是一阵嘲弄,哄堂大笑。我还是能回忆起当时的不安和窘迫。这件事似乎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阴影,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语文学习还有诗词都失去了好感。

我把诗词理解为音律和情感。我是个很健忘的人,可我还是能在某个偶然的瞬间回忆起一句读过的诗。我怀疑是诗句蕴含的美丽的音律悄悄留藏在了我深深的脑海里。儿时诵读过的《三字经》、《朱子家训》中的词句,有时也会在不经意间跑到嘴边。倒不是因为意境高远寓意深刻,很多其实浅显明了,但还是乐于吟诵。听过不少由古诗词名篇谱成的现代歌曲,最钟爱的还是王菲独唱的《清平调》。相比词句的表情达意,更打动我的是音律。很多很多的古诗词遗失了唱曲,真令人遗憾。

慢慢地,慢慢地,我可以接受和欣赏诗词这样抒发情感、表明志趣的文学形式了。古诗词的高处在于凝练和工整,所以有炼字一说。诗词为什么可以营造出胜过白话的意境?我猜想正是在于凝练。凝练的表达便于传诵,也有玩味的空间。读者在诵读诗人词作的.时候,可以细细品评暗藏于词句间的情感和思绪,一点一点走进诗人的心境,完成一次与诗人的交谈,这是一种更为隐晦的交流方式,却也提供给读者理解和再创造的可能。

不过在常听人提起的“诗和远方”里,诗究竟在担负着怎样的使命呢?似乎诗应当与苟且相对,应当起到指引方向滋润灵魂的作用,可这真的是诗词应当担负的使命吗?又或者说为什么唯独挑选“诗”和“远方”一起担负这样波澜壮阔的使命呢?我倒是更倾向于“读书,写长长的信,落叶纷飞”。

推荐各位读潘向黎的随笔集《看诗不分明》。叶开对这本集子的评价是“作为教材之外最佳的诗歌营养补充剂”。

另外,我还推荐叶开编写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我从《盗火者》第一期了解到了叶开为语文教育所做的尝试和努力。我在《大学人文读本》和它之间选择了它,果然我还是更喜欢感性一点的文章吧。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最好的,但它确实是很好的。

读诗的读后感篇十

诚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诚信是人与人交往中必须的品质;诚信是人们在社会中的通行证;诚信是古老的道德范畴,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优秀品质。在选自《诗经·邶风》的《静女》中最能体现出来。这篇诗歌主要描写的是一个男孩接受了一个女孩子的邀请,男孩早早的就来到了约会地点,等了很久都不见女孩身影,怕自己记错时间失信与她,又怕女孩不守承诺,其实女孩早就来了,只是一直在观察他。可见,重承诺,讲诚信,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爱情还是理想,一旦目标确定,就要坚持到底。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以主观武断,意气用事。冥冥之中,总会有一双双眼睛看着我们,总会有一种力量在召唤我们,激励我们,这个力量就是诚信,这个力量就是信任。

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顺心如意,总会有坎坷,困难挫折,不幸。就像《柏舟》中写到的是君子怀才不遇,受小人欺辱的内心痛苦和妻子被丈夫遗弃而不甘屈服的忧愤。我们不怕解决不了困难,只怕困难既将来的时候就退缩。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险阻,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去一一解决它。你看那些伟人,哪个不是克服重重困难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当然也不是说,要成为伟人一定是经历过困难的'人,能用办法去避开一些不必要的困难,留下更多的力气去对抗前方更大的困难。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需要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们就能战胜它。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迎新春班会总结(模板9篇)

    考试总结不仅是检验成果的一个环节,更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可以开拓思维、拓宽知识视野。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军训总结案例,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迎新春班会

    2023年基层公务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实用8篇)

    经济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请大家关注下面的一些党日活动的具体安排和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基层公务员个人年终工作总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 中国好家风仁义礼智信读后感(大全8篇)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篇一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一个家,就是家中的一份子。然后家中的长辈们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们的启蒙老师。当然这个老师有别于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他们不会像

    最新学校火灾应急处置预案(模板18篇)

    民族团结是民族关系持久和谐的基础。怎样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些民族团结的经验和故事,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思考和行动。学校火

    最新商场元旦活动的策划书内容(精选12篇)

    欢迎词要娓娓道来,以柔和的语调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引发来宾的共鸣和认同。在开场时,我们应该先表达对到场嘉宾的感谢和欢迎。以下是一份简洁而真诚的欢迎词范文,希望对大

    最新保护环境倡议书条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集锦(实用8篇)

    辩论的目的不仅仅是赢得争论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能够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和有力。另外,我们要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虚心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观点。这些辩论范文能够激

    月亮的精彩句子和词语摘抄(精选8篇)

    弘扬文明礼仪需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尊重他人的意见、礼貌待人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自我约束。文明礼仪是社交的默契,以下是一些

    2023年幼儿园保育员生活随笔(优秀8篇)

    欢迎各位嘉宾、尊敬的领导和各位来宾,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撰写欢迎词前,应该考虑受众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适合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在这

    2023年三八妇女节三年级广播稿(汇总8篇)

    欢迎各位领导、嘉宾、亲朋好友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对我们的支持!如何撰写一篇生动活泼、令人印象深刻的欢迎词呢?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欢迎词范文,供大家在写作时进行参考和借

    最新大学生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名句(通用14篇)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实习心得文章标题]-实习经历帮助我提升专业技能和能力大学生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名句篇一这几天的天气还是比较不错,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