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忏悔实录读后感(汇总6篇)

时间:2023-10-06 作者:文轩2023年读忏悔实录读后感(汇总6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篇一

正如卢梭自己所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恶。我既没隐藏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卢梭确实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胆的,他是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动手术刀。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读着读着就感觉其实他不必忏悔,我已原谅他了。

卢梭少时读书的积累《宗教与帝国史》《名人传》等,这为后来打下基础,文中多处提到书,自己当学徒时,也是为了摆脱孤独吧,“除了阅读,什么也不再干了,包括偷窃”,可以看出,读书有多重要,自己以后会趁大二时间丰富,多读书,读好书。偷窃,卢梭没有掩盖事实,也透露了一种犯罪心理,“我觉得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续偷。”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当小偷处置,就是允许我当小偷。”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们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过我哆哆嗦嗦地递给她的信”,与其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情妇,倒不如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半个母亲,或者反过来说,卢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卢梭笔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卢梭顶礼膜拜的。即使后来卢梭几乎被抛弃,他都没有贬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卢梭从小失去母亲,卢梭缺少母爱,在我眼中,或许卢梭把瓦朗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弥补了自己心中关于母亲的空白,所以卢梭才会死心塌地吧。

卢梭对父亲,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对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恶吧,但卢梭对自己的父亲多得是崇敬,“他还是以为好父亲”,这一点是很令人赞赏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没沦陷,就会还有做人的底线,就是个好人。

在读这篇著作时,自己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对教会,天主教和新教不了解,读起来有点吃力,自己以后会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说实在的,我搞不懂卢梭到底在忏悔什么,他像是在写自传,人生中谁不犯一些错误呢,有的错误也是外在的条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样地自我忏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卢梭反省录,甚至回忆录。不管怎样说,这种自我反省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身,完善自身。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篇二

刚看完《忏悔录》时,我想的是一个人怎能用如此欢快的心情来叙述自己生命中悲惨的事情,怎能把平淡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写成精彩有意思的故事。不懂。

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他笔下看到一个近似真实的世界——贫民、富人共存却泾渭分明的世界。不论是朴实的农民、热心的小店主、出色的阿奈、善良的麦特尔等平民,还是猥琐的神父、彭维尔、西蒙等人,好好坏坏,都是很真实很鲜活的人物。社会的这一面,或许也只有卢梭这般阅历丰富、感情细腻的人能写出来了。

当然,我们还能看到一个近似真实的卢梭——回首往事、不甚感慨、忏悔、抗议、极想为自己辩解的卢梭。很多地方,甚至直白、深刻得让我一时不能接受。就像他关于自己风流韵事的描写,或许代表了一个典型的男性的心理?我不敢确定。

开篇时卢梭就说:“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他的勇敢、坦诚都很让我敬佩,可我还是有时会觉得,他晚年写这《忏悔录》时或许也一定程度上被他的记忆欺骗了,他的记忆展现给他的、通过他的著作展现给我们的,或许也有很多渗透了他本人意愿的经历和事实,所以才会如此生动、鲜活、震撼。

我知道,卢梭是伟大的、《忏悔录》是伟大的,而我只是茫茫时间长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比微尘还小的粉末,所以我不敢对巨人、巨著妄作评论,我只是因为要交作业写一些自己的真实想法。请见谅。

谢谢!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篇三

让-雅克·卢梭,一个让人喟然长叹的名字,一位命途多舛的作家,一段旷古烁今的人生。

——题记·······

零星的斑驳记忆中,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背影静静伫立。身形算不上挺拔,只是那因极力隐忍而不断颤抖的身躯醒目得突兀。他蓦然转身,不是意料中愤怒的脸庞,竟是平静木讷表情下包裹着的一张堪称儒雅俊秀的脸。莫名的压迫感无形的凝聚,席卷而来。对了,是那样一双眼睛,狼般桀骜不驯,鹰般犀利深邃,掩映着冲天怒火,让我无所遁形。我感受到了那样一种姿态:“睥睨天下,冷眼看世人。”他是思想的先哲,所以必定有无数苦难加诸于身;他看似卑微,却目空一切。

我通过《忏悔录》这部自传式著作来了解卢梭其人。如同许多生不逢时的文人一样,他也是被半推半就才踏上文学这条道路,好比迷途的羔羊被狼群追赶着奔向草原。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有钟表匠学徒、翻译、音乐家、外交大使、家庭教师……,却鲜少有能做的好且长久的;时势所逼,他曾改投过新教;也干过一些不光彩的勾当,还有过穷困潦倒,上顿不接下顿的时期。总之,再不幸的人都比他幸运得多。早期,他看似有一点自我放逐,随波逐流的意味。但我想,那是世人读不懂他内心的缘故。纵然他有百般挣扎,失意堕落过,可一颗坚定的心一直死守得牢牢的,不为外界驱使。

在朋友眼中,他懦弱、卑微、不善言辞,可他的内心却是一块沃土,像掺杂了各类营养的蔬菜粥,一股脑儿将营养补齐,细腻多情,见微知著。最初,我怀着膜拜的心情来读这部小说,心想着这必是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读完后才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有多肤浅,膜拜感随之荡然无存。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大人物怎样通过运筹帷幄,巧言令色而最终攀上高峰,却是一个小人物如何不堪忍受屈辱、压迫,引发了思想的顿悟后经由不懈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可怜的卢梭,他的呐喊声消散在这无声无息的世界,倒像是自言自语的呢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想来也是大势所趋。

我很难不去相信他所有的言论,一如我相信一切的真理。卢梭构筑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自我: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只东拼西凑地学了些零散的知识。父亲早期的自由式启蒙教育和女教师朗贝尔西埃小姐的调教多少起到些作用。至于音乐方面,正是他感兴趣的,所以,尽管他本人愚钝且乐感很差,还是依靠各种自学方式成功摸索到一些门道,逐步渐臻佳境。当然,期间他吃过不少苦,无数的嘲讽和讥笑他都毫不在乎,只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就是这么固执,带着傻气,谁还能说他不可爱呢?我也说过,卢梭是一路摸爬滚打才逐渐走出阴霾,人生稍有起色的,可命运的毒瘤偏不肯放过这苦命的人,炼狱的淬火越烧越旺。于是,灾难还在延续,伴随这种近乎毁灭性的厄运,他没有一刻是安生的。

你有想过众叛亲离是怎样一种悲戚么?在《爱弥儿》一书出版后,卢梭深切体会到了。他厌恶并憎恨那些为善虚假的嘴脸,而上流社会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他越发不安,感到与所处的社会格格不入。空气浑浊得有如毒雾,呼吸间有种快窒息的错觉。好不容易决定隐居,远离纷争,做一头离群索居的狼。

可命中注定,没有人会遂其心愿。

朋友们希望他按照他们的指示过活,便费尽心机逼他离开退隐庐重返巴黎,美其名曰关爱照拂他,殊不知一场滔天的阴谋正在酝酿。含沙射影的谩骂性文章层出不穷,都说“谣言止于智者”,显而易见地,当时的智者大都见鬼去了。各种诋毁和人身攻击都使可怜的卢梭心力交瘁,他的身体也自此每况愈下。那一切,足以毁了一个内心正直的人的一生。

在种种侮辱和打击下,来自政府的追缉反倒使他的心境愈益清明。他深信正义终将为他平反,而那些设置阴谋,心思歹毒的家伙终有报应。《忏悔录》的创作便是在逃亡之路上完成的。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洋洋洒洒百万字,回顾其生平。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值得回忆,但是,我觉得,只要我写的时候坦率真诚,这回忆录就能变得有趣。所以,我决心以一种没有模式的真实性来使这本回忆录成为一部举世无双的作品,以使人们至少有这么一次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多么公正,耿直而又可敬的诚实态度啊!

对于他,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情溢于言表。他是一个伟人无疑,是思想的先哲,敢于同社会的不公正叫板,并且始终有一颗正直的心。另一方面,他又极其普通,有自私、贪婪的一面,曾因难以抑制的情感和性欲而与有夫之妇有染,为她们的高雅和美貌所倾倒。此外,他还偷过东西,做过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丢下重病的朋友独自旅行。更恶劣的是,与戴莱丝同生的5个孩子他都送去了孤儿院,随意得仿佛那是吃剩的骨头,扔了就完事。这些做法固然可恨,但也可敬。

卢梭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忏悔录》中有记录:“我本可以完全投向最赚钱的工作,用我的笔,不是去抄乐谱,而是去写作,按照我已有的,并自觉有能力维持下去的那种势头,会让我过上一种富裕,甚至奢华的生活,只要我稍许愿意把作家的手腕同出好书的努力结合起来就行。但我感到,为了吃饭而写作,很快就会窒息我的天赋,我的才气不在笔端而在心间,完全是一种高瞻而豪迈的思维方式产生的,也只有这种思维方式才能使我的才气永不枯竭。一支唯利是图的笔写不出有力的,伟大的东西。需求和贪婪也许会使我写得快点,却不会使我写得好些。我始终觉得,作家只有在不是一种职业时,它的地位才显赫可敬。”多么可贵的信条,多么豁达的心境。因为这段文字,我才真正有了一丝膜拜的感觉,就像膜拜日出东升、海天相接、昼夜更迭、四季变幻、云卷云舒,自然而又神圣。心被一下下撞击,比看完一场恐怖电影还要刺激、兴奋。

另有一点,值得一提,卢梭的金钱名利欲是非常淡泊的。即使身上一个子儿也不剩的时候,他也能安然坐在小酒馆中大快朵颐;他可以徒步旅行,没钱的话就随意找个公园的长凳或到桥底下,照样睡得香甜,食不果腹也不打紧。后来名气大了,作品相继出版,入不敷出时也没想要以名声和作品来获得额外的经济补贴。多么高尚而值得称颂的品德啊!即便是身处最绝望死寂的暗夜,他自身散发出的光芒将使任何一个人自惭形秽。

每一个伟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思想透彻,意志坚定,孤独是他们的必修课。称之苦行僧一点也不为过。看!那悬崖边的凌霄花,一低头就是万丈深渊,它们誓不因此退缩、怯懦,只依旧挺着高昂的头颅,睥睨尘世。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篇四

《忏悔录》下册,主要讲述卢梭成名后的经历。就上下册而言:上册较为流畅,但对了解卢梭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下册随略感凌乱,但对了解卢梭因何而伟大有较多帮助。

本卷用很大篇幅讲述,格里姆、埃皮奈夫人等联手用恶毒的手段攻击、诋毁自己(卢梭)以及卢森堡夫人、布弗勒夫人对自己的阴谋、陷害。并用许多与他们的来往书信佐证。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搞明白这“攻击、诋毁”的来龙去脉与所要达到的目的。不能说“卢梭没讲清”,是我没看懂。

读《忏悔录》,感觉卢梭多疑、自负、且心胸不那么(很)宽广,成名后还很狂妄。经常用粗鲁的词汇形容他人,如:愚蠢、笨蛋之类。

难怪在遇到不解之处问度娘时,几乎没有答案。看来此书对阅读者感染力有限,“读后感篇幅不佳”。

摘录:

648页。......当我从他(圣朗贝尔)那得知社会上没有人怀疑我曾经像格里姆现在这样同埃皮奈夫人一起生活过时......

即便与卢梭对乌德托夫人单恋有关,也没有充分理由导致不相干的人与之作梗。大概是卢梭的意识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意识推测别人的思想。卢梭自己也反复讲过:“我爱幻想”

718页。......最后瘦弱的终于病死了,他真是痛心至极。这要怪孩子的母亲盲目相信医生的主意,把药当饭吃,以致营养不良,使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体虚弱而夭亡。唉!......医生胜利了,孩子饿死了。

483页。......为人正直与坦诚有时候是与文学修养相辅相成的。

506页。你们这些冥顽不灵的人呀,你们天天抱怨大自然对你们不好,其实,你们应该知道,你们的痛苦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

528页。......只要你不是阴谋家,你若想为你的祖国的真正幸福而著书,你就千万别在你的祖国的怀抱中写。

426页上。我尽管有理,但申诉无门,这就在我的心中激起了对我们愚蠢的社会制度的愤恨。在这种社会制度里,真正的公众利益和真正的正义总是被某种我只看到它的表面但不明白其实质的秩序所牺牲,而这种秩序,实际上是破坏性的:它将摧毁一切秩序,任由官府压迫弱者和袒护强者。这也许是卢梭写《社会契约论》的原因之一。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篇五

最近,我捧读一本《忏悔录》,书中既有权力在握的“一把手”,又有分管具体工作的责任官;既有党政部门的领导,又有事业单位的领导;既有快到“点”的干部,又有年富力强的干部;既有一般岗位的干部,又有管钱管物的干部;既有认识和听说过的干部,又有感受得到的干部;等等。读完此书,我的收获与受到的启示都很大。

启示与收获之一:权姓公。如果权不姓公了,改姓私,那么站着的人就会变为倒下的人。变成阶下囚的那些人,大凡都是利用手中的权,为己为他谋利益,结果是自食苦果。我体会到,有权受人尊重,心术不正的人尊重的是“权”,而不是你这个“人”本身。当“权”与“利”同时出现,有人为了“利”来攻这个“权”。如果掌“权”偏了,利益者就会以不正当的方式“夺权”,使掌权者变为操盘手,叫你怎么转就怎么转,牵着鼻子把你带到坑里去。事实也如此,权乱人心乱,权歪身子邪。同时,权力是把“双刃剑”,如果你不尊重它,它就不尊重你;如果不用好权,权力就会向你“刺”来,剥夺你本该有东西,让你一败涂地。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好好想怎么用权,不能当权力反面人物的“俘虏兵”。反之,权力姓公太重要了。要不然,权力不公则私,或又公又私,或公私不明,就会在人生路上当乱爬的“糊涂虫”,说栽倒就栽倒。

启示与收获之二:立正身。我们一定要立正身,用自己的脚踩实,站得稳稳当当的,不管是哪一个年龄阶段,在什么职位上,在哪种环境下,都要“不倒桩”,站如松,坐如钟,做“不倒翁”。我常讲:扛得住风险,顶得住风浪。一位临到退休的阶下囚写道:“工作几十年一直是严于律己的,不管在校长位置上,还是在局长位置上,那时还能守得住底线。但临到退休时,犯这么严重的错误,这也印证了‘59综合症’的说法,自己也属于‘59综合症’的表现。”还有一位阶下囚写道:“已进天命入歧途,心中淌血眼模糊;世上唯无后悔药,离家别妻望中愁。”这些没顶住,用百姓的话讲,天白了窝趴尿在床上。所以,立正身是做人当干部的准则,昨天要立正身,今天也要立正身,绷紧,明天更要立正身。要永恒性,用毅力去抗住侵蚀,洁身一世。我已50有余,反面教材启迪我六个大字:立正、站稳、不倒。

启示与收获之三:蹦紧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偏,路走歪。阶下囚在诉说变化的过程中,都是从一个“溃烂点”开始的。这个点,有的是自己思想先变,有的是从不敢收礼到收礼,有的是外部环境影响而致等。不管哪一种,都是慢慢蜕变的,思想上的这根廉政弦松了,甚至断了,结果是追悔莫及,于己于子女于父母都留下了一个痛心的伤疤。一位阶下囚写道:“我的行为,给女儿纯洁的心灵,未来美好的憧憬蒙上了阴影,留下遗憾,我罪该万死!我的行为,让我年迈的父亲惭愧,我没有完整地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愿洁白履人生,给我的家族,给他老人家丢了脸,耻辱至极!”可怜啊,那有为何不早知道!特别是看了“认识人”的忏悔,对自己心灵是一个很好的洗理和预防。认识人的忏悔,又成像成影永久地留在脑海里,常常“放映”。回首一醒,传递给自己一个强烈的信号:思想上那根“廉政弦”松不得。松了,会像脱缰的马,迷失方向后就不知会跑哪里去。为此,时时绷紧廉政这根弦刻在我脑中,也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不可少更不可缺的“边缘线”。

所想、所思、所感还将延续、持久地发酵下去……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篇六

卢梭的《忏悔录》创作于1774年,追述了他过去半个世纪的往事。在他笔下,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被披露无遗。卢梭一向善于描绘宁静幽雅的环境、悠闲平和的.气氛。《忏悔录》就保持了这种风格:构思细腻巧妙,文笔轻灵脱俗,富有音乐感。

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彻底爱上了一颗敏感赤诚的心。卢梭是个很感性的人,虽然他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他的才华,也不影响我觉得这个人的可爱、感性、热情、真诚还有可怜。

卢梭只是一个日内瓦普通钟表匠的儿子,父亲嗜好读书,在父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他凭借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凭借勤奋吃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自学,通晓历史、文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忏悔录》是卢梭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充满着坎坷与悲惨。

我觉得真实的卢梭是个激情澎湃却缺少理性束缚的人。感情真挚热烈,却疑心重重;生性怯懦,却无畏勇敢;要么过于高尚,要么过于卑鄙;有时是阿喀琉斯,有时是忒耳西忒斯;有时成为英雄,有时成为无赖。这些过于极端的性格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竟然变得那么有魅力,那么吸引人。读卢梭,其实就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忏悔录》很适合像这种觉得自己资质平庸,默默无闻,又害怕将来碌碌无为度过一生的人。当然,我也是这样的人,但是正因如此,我才对这本书感悟颇深。在该书几近结尾处,卢梭说道:“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到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将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悔、与世无争的人,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的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然而,我们这类人,拼命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踏入了向往的大学,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我们有理想有抱负,但是却在大学迷失了方向,被磨掉了锐气,从沉稳变得浮躁,要么堕落下去,要么急功近利。渐渐地我们不禁想到:可能这一辈子都只能是一个小人物了。于是我们开始变得物质,变得琐碎,可以为了一点点利益挣得头破血流;我们开始尝试走捷径,不肯浪费自己的时间,梦想着一夜成名。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资质,不在于天赋。卢梭不是天才,他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没有敏捷的思维,写作对卢梭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对我来说,写作是极端困难的。我的手稿要屡经涂抹和修改,弄的乱七八糟,难以辨认。在发排以前,没有一部手稿不是我誊写过四五遍的。我手里拿着笔,面对着桌子和纸张,就是写不出来东西。”卢梭的成名之作《论科学和艺术》是在38岁时写出的,在此之前,卢梭默默无闻。年轻的我们更不能自甘堕落,小人物也有大梦想,永远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庸而感到自卑和沮丧。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人读后感(精选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

    2023年笑猫日记云朵上的学校读后感(汇总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

    跟朱自清学散文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实用9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

    2023年课文生命生命读后感(模板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课文生命

    形容雪景的成语 形容雪景的诗句积累(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

    2023年小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模板10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3年孝心无价读后感(汇总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

    第二辑的读后感 第二课堂读后感(大全9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3年读神秘的女老师有感 神秘的女老师读后感(精选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2023年小苗与大树读后感(汇总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