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四年级安全备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白鲸备课教案(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QJ墨客2023年小学四年级安全备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白鲸备课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学四年级安全备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学、同桌讨论等学习形式,丰富对《三字经》21—26节的了解,学习古代名人圣贤刻苦学习的精神。

2、朗读、背诵《三字经》21—26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中《三字经》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读本之一,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

3、这部分《三字经》讲述了历史朝代的更替演变,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呢?(学生汇报交流)

二、新课

1、《三字经》从21节开始讲述历名人圣贤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21—26节,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会更大。

2、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再对照拼音,把这些内容读正确,读流利。

3、自读,指名读,正音。

5、古代的圣贤都如此勤学好问,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勤奋学习。

6、指名读“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齐读。

7、22节中讲的“赵中令”是指一个名叫“赵普”的人,宋太祖赵匡胤做皇帝时他担任中书令,身居宰相高位。关于“赵中令”赵普勤奋学习的事,我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8、齐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9、下面4节中还讲了很多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学习。第一组学习23节,第二组学习24节,第三组学习25节,第四组学习26节。你先读读《三字经》,再读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想一想你学习的这一节内容中讲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笔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感人的事情。

10、学生对照资料自学。

11、指名交流,同时朗读相关内容。

三、总结深化

1、看来我们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们勤奋学习的感人故事,谁能带着对这些人的敬意来朗读《三字经》。(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勤奋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不仅要向古代名人圣贤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小学四年级安全备课教案篇二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

1、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是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左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二位小数有()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8)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2、小数性质

(一)复习概念

(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个0.01(2)0.61里面有()个0.01

(3)3.61里面有()个0.01(4)0.061里面有()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23÷1000改写成小数()

34÷10000改写成小数();3÷1000改写成小数()

0.25写成分数();0.312写成分数()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3、复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练习:63.6×10×100÷1000

63.6缩小为原数的1÷10缩小位原数的1÷1000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是0.3

(2)由0.56到0.056是()。

a缩小10倍b扩大10倍c缩小100倍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练习:2.37米=()厘米1.46米=()毫米

5070千克=()吨6.5吨=()千克

1吨25千克=()吨52米4厘米=()米

教师提问: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4、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练习

小学四年级安全备课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课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通过谈话简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注意正音。

二、发现文中的语言密码,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1、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景物、动物。

屋子 闪电 云彩

星蝙蝠 夜莺 猫头鹰

2、学习比喻句

在文中作者是怎样形容它们的呢?

地洞似的屋里

带子似的闪电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理解比喻词“似的”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说比喻句。

4、出示写夜色的一组

星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蝙蝠 灰色的蝙蝠

夜莺 会唱歌的夜莺

猫头鹰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男、女分角色读竖着读

5、比一比这两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好的读者还要会问。猜一猜,学习这篇文章,老师可能会问那些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问,教师重点指导

1、什么是天窗?

2、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活泼会想的孩子,怎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

好,课文的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透过小小的天窗孩子们从“无”中看出了“有”、“虚”中看出了“实”。

板 无 有 虚 实

3、结合课文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

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谁?

“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

(晚上,当他们被逼着上床去“休息”是)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的慰藉。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

课件出示文章第四、第六自然段。自由读读这两段话,透过字里行间,你能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体会孩子们认识外面世界的迫切渴望。

指导朗读

4、这小小的天窗又是怎样安慰他们的?怎么成为了他们的慰藉的呢?

快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a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读这一段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雪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指导理解朗读

师读: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听出了什么?

雨点跟雨脚不一样吗?

对啊,雨点它有脚,它光着脚丫在那儿卜落卜落跳,跳得那样轻快。

“一瞥”是什么意思?闪电它有眼睛啊,它飞速地看了你一眼。

指导朗读,读出想象中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比。

b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夏天的夜晚,孩子们又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什么呢?请默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看到的,用……。.画出想象到的。

汇报

看到 想到

一粒星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灰色的蝙蝠

会唱的夜莺

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夜的美丽与神奇,就这样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亲爱的孩子们,透过那小小的天窗,仰望头顶的星空,你会想的什么呢?

训练说话出示图

秋天来了,当你透过小小的,看见飞过的一只大雁,你会想到

北风呼啸,当你看见一朵洁白飘逸的雪花,你会想到

活泼会想的孩子就这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小小的天窗成了他们的慰藉。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

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指名汇报

小结: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引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板)

理解文中第八自然段的“天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

天窗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天窗是孩子们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们心灵的窗口,揣着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才能打开想象的窗,让心灵通向更多更广袤的美好世界。

小学四年级安全备课教案篇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和难点

知道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理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二)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自的特点。写宴会厅的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三)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四)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一)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

(二)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1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一)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二)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一)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坐落在广场的西侧。

人民大会堂坐落在广场的西侧。

比较异同,第二句话去掉“雄伟”与原文(第一句)语气有何不同?读时强调“雄伟”,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三)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一)带着思考题自读第2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每根都有六七层楼高,要4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三)教师范读4、5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10000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5.学生自由朗读4、5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四)自由朗读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

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五)自学7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

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

(六)教师小结归纳:

以上2至7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8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一)读生字新词卡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练习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1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10000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5000人的大宴会

会议厅: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小学四年级安全备课教案篇五

本学期在人们的忙碌中转瞬即逝,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及数学教研组的领导下、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成长起来。现将备课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1、制定详尽的备课组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

开学初,我们三位老师共同讨论,制定了相对详尽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全组要求上下课时不超过3课时,这就保证了测试的统一性和研讨的一致性。而且,大家认为优秀的资料一定要做到资源共享,教育过程要真正做到无私。组内老师经常沟通、交流,基本上做到了统一教学进度,开学初也统一了资料。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积极参加校内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准备校级公开课,更重要的是上完课后的相互评课,在评课中,充分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并诚恳地指出不足,从而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更高的提升。备课组内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有教者的辛勤付出,也是同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每将讲一课后,备课组长都组织大家及时评课总结与反思。大家充分肯定优点成绩的同时,更客观地指出缺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也反映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反思,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在整个听课评课的过程中,课的优劣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什么,有了怎样的提高。正是由于彼此的真诚,坦诚地面对,我们才在交流中不断走向教学的成熟。

3、坚持集体备课,积极开展活动。

虽然组内成员只有三个,但我们每周都进行集体备课,加强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认真利用好这一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合作功效,群起竭力。在集体备课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改进意见,交流成功经验,最后,教者结合自己的自身特点与学生实际,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诠释和演绎,大胆构建灵活、民主、生动、开放的课堂探究模式。这样切实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效地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更好的开展研究课作好铺垫。

4、加强考后的质量分析,缩小班级差距。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班级与班级之间也难免存在差异。在每次单元检测之后,我们都会认真总结考试情况。包括分析试卷的难易度,认真统计考试的分数,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特别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去发现好的或者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当然一切分析与总结都是为了最终的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足,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每周教研的活动中,我组教师有效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边摸索边学习,讨论、交流成了我们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每位老师都精心地准备和查找了与教学有关的文章或课例进行学习,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喜怒哀乐进行探讨,对于教材上的每篇课文都认真学习,读懂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生字,为了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后精心准备教学。

小学四年级语文《白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