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

时间:2023-12-19 作者:JQ文豪

读后感并不要求批判式的评价,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地表达个人的感受和观点。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借鉴一下其中的观点和写作技巧,或许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助益。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一

印象中,带过4个一年级了,这其中,有三个担任班主任。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了,这些刚踏入校门的小东西们,活力无限,但什么规矩又不懂,这边一会儿哭了,那边一会儿要去尿尿,早晨不会读书需要老师领着读……没半个月就差点累趴了,还好,那些没有经验的日子,幸亏有年轻旺盛的经历。看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过去,这细碎繁琐的日子,唯有亲身经历过并且担任过班主任的老师才会有深刻体会。这些小小的能人儿,个个像秋天饱涨的豆粒,一不注意就到处乱蹦乱跳开了,除了其他老师在上课,否则简直是分分钟都不敢让他们离开视线。

薛老师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声音要小而柔和,“我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这种柔和安静状态的美好,直到今年我才有所体会。当我心平气和,柔和而安静的时候,学生们感受到了,并且这种柔和和安静传遍了整个教室,只有心安静柔和了,才能体会和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爱吧,那节课,我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心连着心的愉悦。下课了,我离开教室的时候,温佳诺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你好温柔啊!”望着她仰望着我的天真小脸,一种神圣从心底升起,多么可爱而又容易满足的小天使啊!我真的应该再改变一下自己的脾气,每天这样温柔地对待他们。

孩子一天比一天长大,一天一个模样,多想把他们的每一天都记录下来,可是,如薛老师所说,“机械的琐碎的重复的——最艰苦的,恰是最没有写头的”每每想要记录,但每每又感觉琐碎和机械重复,终是放任了自己的懒惰,任由时间大把大把从眼前溜走,任由那些平常但对孩子成长来说又不平常的日子滑过,一去不复返。敬佩薛老师,能够在这繁重而琐碎的日子里,坚守记录,坚守着平凡而又伟大的日子,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薛老师的这句话,仿佛一直存在我心里一样,帮我说出来了。可是,生活这样多姿多彩到处都能吸引我的眼睛,书也读一点,但总是时而走神和分心,常常有的感觉便是“昨天没有看书,心里空落落的”。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向薛老师学习,每天都要读书,和教书,安安静静,心无旁骛。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二

读完《心平气和教一年级》感触很多,启发也很多。我从心理特别害怕一年级,因为这一年是老师和学生最艰难的一年,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嗓子总是嘶哑的,甚至说不出话。它很难和“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划上等号。于是我怀着一分好奇,带着一分疑惑,走近了薛老师和她的孩子们,感受着属于一年级的“心平气和”。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其中许多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

看云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年幼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就是喜欢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下面是看云与家长的谈话:“已经处理过了,你不要听见孩子们的报告跟着虚张声势。没什么的,该让你知道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像这样的小事情,教师已经即时惩戒过的,你最好装作不知道。被严密看管和双重监视的感觉,是很让孩子沮丧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

听低年级孩子们读书,往往觉得他们拖调子如唱歌,每届孩子都是如此,薛老师顽固:孩子们不达要求就不放松,教师一遍遍的领,让孩子们感受语言中的音乐节奏。薛老师的顽固让我感动,也让我下定决心,今年的孩子们要抓一个新模式出来。

读薛老师的文章,不仅能从中读到我们小学老师真实的日常生活,更能得到许许多多的教育智慧,而且让我们在工作中真正的受用。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三

暑假开始就知道这学期要教一年级,心里惶恐、忐忑、焦虑……赶紧拿出姜春梅老师早早推荐过的薛瑞萍老师写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假期刚刚读完时并没有太多感触,毕竟是书本上的理论,不知如何运用的课堂教学和管理中去,更不知道效果如何,直到9月份开学第一天,见到小家伙们,从这一天开始,薛老师的文字开始浮现脑海,迫不及待再次翻开书,再读一遍,心中似乎有了一盏明灯,让原本可怕的一年级变得越来越可爱了。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也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部分——走向平和。收获如下:

一、"从安静训练开始"的第一步教学。秩序从安静开始,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到新鲜,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了。但薛老师不是这样的,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这一条。等这一条入了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抓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她希望这样有意识地反复强调,能尽早让学生懂得静是好的。一年级的常规教育是重要的开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们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一段时间抓一个重点,达到了,表扬,再抓第二个重点。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能逐渐适应小学生活了。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二、阅读。这个阅读不单单指孩子们读书,而是薛老师酷爱阅读。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薛老师说的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是书籍让她"心平气和"起来。

三、不断反思。就像我们每天在写教学反思一样,薛老师还不间断地反省自己,思考原因与对策。她在不间断的反省中,一天天地由浮躁走向了心平气和———尽管这中间依旧会出现反复,出现压不住火的时候。薛老师有两种做法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一是不背后说学生的坏话,再就是不背后说家长的坏话。这种严格自律的背后,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责任。因为只有视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才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才会不恼怒于学生的种种不足。同样,只有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主动地担在自己的肩膀上,才能不因为家长的失职而气恼,而怨声载道。薛老师说过,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抱着一颗学好向上的心来学校,只是个人的能力、悟性、基础、家庭环境所给字样不同。他们把无限的信任给了教师,教师应当对应他们的心愿,而不是根据他们呈现出来的优秀度回报相同的信任。一旦承认了人生的缺憾、先天和成长环境的差异,爱就无等差了。我想,薛老师通过不断地反省和思考,来认识教育,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让同行看到了教育的深层,也许这些语言并不能和教育理论并论,但是它真实感人,让人受益匪浅。

开学才一个月了,孩子们已经有模有样了,早读、值日、早操、发言、用餐、作业,路队,孩子们已经迅速掌握了这其中的纪律和规律,尽管在二年级以上的孩子们眼中,他们的表现还不那么完美,还那么稚嫩,可是只有陪伴过他们的老师才知道,这其中的努力和进步。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四

匆匆读完《心平气和一年级》,两个观念留在了我的心头:第一,作为老师要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心平气和的引导孩子,做好一位老师该做的事;第二,就是作为老师要多读书,在读书中寻的心平气和,在读书中寻找心平气和的理由,在读书中找到心平气和的方法。读书,思考,是看云的生活方式,爱学生,爱读书,是看云的职业观。看云,一位爱教育,爱学生,爱思考,更爱读书的老师,从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成长为一名在教育界的领军的人物,我们不得不叹服她的勤奋,不得不惊叹她的优秀。

耳畔流淌着音乐,柔柔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就如行云流水般澄清明净,每一个美丽的文字,都仿佛如春雨滴在了我的心坎上,并在这新的土壤里生下了根,这,我知道。

这本书分《教育,对成长的迷恋》、《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和《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三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写的是班级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小故事集她的处理方式及思考,《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则书写了它独特的语文课堂记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则将许多的书,经典的书加了盐和糖等佐料,调配成了一大锅一大锅让人百吃不厌的浓汤。

薛老师是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的,薛老师是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的。她的职业观是:爱读书和爱孩子同样重要。她每天都要大声朗读一小时,或是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或是在安静的空教室里。她说“六年如一日,盯住一个班的学生,用你的爱读去带动学生的爱读,用你的爱表达去带动学生的爱表达。”她要求学生“书包里可以不带语文书,但不可以不带课外书。”她的学生中的佼佼者这样写道:“同学们都在读《我为歌狂》和《幻城》之类的校园小说,一堆一堆谈得好开心,于是我也借来读,可是实在觉得没劲,我根本读不进去。就只好去读我的《简·爱》了!”做个书香老师是优秀教师生活的方式之一。

“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如此自信,如此纯粹。“我以我的方式积年累月地经营。没有奇花异卉,也看不出谁是‘栋梁’(我跟孩子说,不许说要做栋梁的话,因为你们是人!),我甚至不敢过分乐观于他们将来的语文学习,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属于我的六年里,这里的野花灼灼绽放,这里的小树生气蓬勃!”“我在我的另一个小小的园子里,要怎么掘,便怎么掘。”“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我爱读,带着学生读;我爱写,带着学生写;我爱思考,带着学生思考。老师台上口若悬河,灿若莲花,学生下面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这就是语文。”自信而有个性是教师成长的基石。

最后,请记住薛老师的一句话:“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五

薛瑞萍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她再一次带一年级后的每日经历,语言朴实又不乏生动,在普通的叙事中向我们展现了她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详细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焦灼走向平和,她的班级又是如何走过了艰难的时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秩序。

拜读着薛老师的作品,感动着薛老师的真诚,铭记住薛老师的教诲。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六

开学初,当我听说我要包班的时候,心里一阵恐慌。是的,真的是“恐慌”,没有其他任何词语能淋漓尽致地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了。我心里恐慌不是因为我不相信自己,只是怕自己没有经验,萌杀了含苞欲放的花朵。除了恐慌之外,其实更多的是让自己理智,调整心态,迎接花朵的到来。

当张校长把《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赠送给每一位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我的眼前好像有了明灯的指引,豁然开朗。回到家里,我一头扎进这本书,迫切希望这本书尽快传授给我经验,能给我带来管理班级的方法。等我快速浏览了几页以后,我更加发现自己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多么的邪恶!心平气和,脚踏实地才是关键。

在这本书里,其实薛老师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而是在她的一篇篇日记中告诉我,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这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当然,在这些和谐里,我最先要做到的是前两个和谐。薛老师在做这些和谐的时候,可是做了大量的后续工作。

从她的天天手记中,不难看出薛老师喜爱读书,她在不间断地读书,以至于哪天没读书就觉得缺少了什么。记得薛老师有写到:有一天她在读《生活体验与教育研究---人文科学视野里的教育学》,这本书十分难懂,好不容易找到一段清浅诗意的文字了,便兴高采烈地念给同事听,没想到同事嫌其难,建议薛老师把这么难的书放一放,薛老师竟然说:“要这样才有成就感,《读者》一天看十本我也没有成就感。”当我看到这句话时,一阵诧异。一天读十本《读者》还没有成就感,我连一个星期读一本都没达到,实属惭愧,幸好薛老师没有在我眼前出现,要不然还真想找个地缝钻下去!更有甚者,薛老师在课堂上急躁了些,声音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发现自己呵斥的次数多了,说是因为偷懒,没有读《道德经》的缘故。当薛老师读到“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这句话时,能发散思维,道出了精辟之语:教师的不详之器是什么--怒!

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也经常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让自己愤怒,愤怒起来不仅自毁形象,更加伤害了学生。每当我快要发火的时候,我总是拿薛老师的话来提醒自己:喜爱他们才是喜欢自己!是的,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其实读书才是提高自己的必走的途径,教学也是要靠大量摄取相关知识,不断补充文化修养才能胜任的。我发现,我离一名真正的教师还差很远!

薛老师不仅喜爱读书,还善于跟家长沟通,及时反省与思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愤不发”“启”与“发”都是对教师而言,不是要教师“启”,学生“发”。天底下没有不接受启发的学生,只有不会启发的老师,我想我也应该要像薛老师那样,学习她,时时反省自己,时时思考面对的新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懈地探索、研究!

因为我看了薛老师的这本书,觉得唯有心平气和、脚踏实地,才能把班级带好,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因为自己没有雷厉风行的作风,总想着自己是一只蜗牛,蜗牛别的什么也没有,就是不缺坚持不解的精神,我喜欢做蜗牛,既然自己决定做一只蜗牛,那我的学生也会是一只只小蜗牛,我相信他们都是一只只出色的小蜗牛,于是我把班级的墙报设置为蜗牛天地,既希望自己每一次看到蜗牛,时刻提醒自己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也希望一群小蜗牛能在我的带领下,也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成长。我和小蜗牛一样,需要成长,我愿和我的小蜗牛在心平气和中一起成长!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七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书之多喻为海,人们总以“沧海一粟”自谦为读书之少。而现在的我,顿觉所读的书竟连“沧海一粟”都不敢言。偶有空暇也喜欢读一些婉约小说和诗词散文做为消遣,总不大愿意去读整本的教育专著和教学理论书籍,我觉得那是件苦差事。去年九月当我再次走进一年级的同时我也走进了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并随之被书中薛老师那自由飞舞的语言、真实具体的日常生活以及深刻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智慧深深感动,让我仅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便一口气读完了它。在此我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读这本书的所得与各位老师一同分享,尤其是和低年级的同仁们共勉以共同走向“心平气和”的工作状态。

一、“心平气和”地管理班级一年级的孩子就像池塘里的青蛙,有事无事叫呱呱,所以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嗓子总是嘶哑的。作为一位和一年级孩子摸爬滚打近十年的“孩子王”其间我也自学了一套克敌制胜的法宝如:猛敲桌子、瞪眼怒视、大喊训斥、抓住典型……这样一来,好象班级常规极好,但在我沾沾自喜的同时,却越发地觉得自已失去了原有的温柔,脾气变得日日暴躁起来了。当陷入这种以暴制暴的狼狈状态,时间一长也就没有效果了,最后是焦头烂额又不得善果。是薛老师告诉了我唯有走向“平和”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好班级。

1、常规训练从“安静”开始在一年级开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她说:“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也不要特地注意,是我的确修炼到了——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我声音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平时讲课薛老师的声音尽量小,并要求学生读书“少用嗓子多用心”,还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们便懂得静是好的,终于很闹的孩子也能坐得住,也能静下来,这对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用音乐滋养孩子的心灵“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有各种优美的轻音乐,如《雪绒花》《春江花月夜》《早晨的空气》《春野》……慢慢地,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朗读、自习,包括休息;慢慢地,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音乐成了这个班级形成优良教学秩序的一大功臣,正是音乐的熏陶使孩子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并快乐地成长。

3、适当且平和的惩戒规范纪律薛老师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惩戒是必须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独腿软骨的巨人,立不稳更不要说长足前进了。”所以老师在开始一定要硬着心肠严格要求,把学生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她所带班级的班规就是:“自己承认,接受惩罚;不肯承认加倍惩罚。”可见惩戒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薛老师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可爱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站就是喜欢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下面是薛老师与家长的一次谈话:“已经处理过了,你不要听见孩子们的报告跟着虚张声势。没什么的,该让你知道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像这样的小事情,教师已经即时惩戒过的,你最好装作不知道。被严密看管和双重监视的感觉,是很让孩子沮丧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读到这些管理班级的高超手法给我的震撼很大。现在才知道心平气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教育的境界,有时以柔克刚的管理方法来得更有效果。

1、坚持不懈抓语感“良好的语感,对于个人来说,不仅有利于文学修养的培植,也可以让他从谈吐到内心变得温煦优雅。”“没有语感,语文成了什么?枯燥的知识碎屑,无聊的淘分的黄沙。语感是高贵优雅的精神之花,必须从小着手培养。”听低年级孩子们读书,往往觉得他们拖调子如唱歌,每个孩子都会两个两个字地顿着读,在我的教学中,虽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多次的范读指导还没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没能坚持下去,松一阵紧一阵地练习,因而效果总不如意。而薛老师一直顽固地坚守训练:孩子们不达要求就不放松,教师一遍遍地领,让孩子们感受语言中的音乐节奏,体会“文字就是乐谱,读书就是唱歌。”这样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语感的做法让我感动之余也让我下定决心,对孩子们的语感训练一定要抓紧。因为,一年级是培养语感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错过了,就错过了。机械呆板的声音一旦形成,将来费多少力气,耗多少时间也不能挽回了。

2、将读书进行到底“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这是薛老师发自肺腑的话语。薛老师是一个爱读书又爱教书的普通教师。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感动于她的每天大声朗读一小时,惊奇于她那群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薛瑞萍老师认为“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心境失衡,面目可憎。”因此,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当孩子们刚学习完拼音,薛老师就带领她的这群孩子和家长,坚持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开始了每日一句的日记练习。让他们尽早培养起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刚开始要求学生一天一篇儿歌的阅读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优秀的学生已达到每日流畅朗读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课外阅读给这个一年级注入了非同寻常的活力,正所谓:“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只要他们上了‘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的路子,别说语文,所有功课的学习都将如同远航的帆船,拥有了持久强劲的顺风。”“一旦孩子爱读,一旦到了孩子催着家长不断给他们买新书,语文将是最先驰出家长视野的骏马,语文必将是载起其他功课乘风远航的浩荡江水。”薜老师在“课外阅读”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独到见解,我想这是对我最大的鞭策:“一个连自己都不读书的教师是不会引导学生来读书的。”想起我每天总认为自己太忙,管理班级忙,备课忙,改作业忙,应付各项检查更忙……。正是在这样忙忙碌碌中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向贫乏。今后一定要跟着薛老师走入阅读的神圣殿堂,并始终保持这样的一个好习惯,无论如何,再苦再难,也要挺住——将读书进行到底。

3、对考试分数做到“心平”“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12年下来就是一头猪也会被训练得善于考试了。”书中这振聋发聩的一句话不得不让我们审视自己的教学,扪心自问:“分数的背后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备足了强劲的后劲了吗?”面对班级中几十张天真活泼的孩子,我想我们应该和薛老师一样树立相同的教育观,那就是:“健康第一,品行第二,学习第三。”并坚决执行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让我们每位老师都对考试分数做到“心平”吧!

4、对学困生做到“气和”“欲速则不达,性急则坏大事。”“能力的差距是天生的,好学的程度也不可能一致,教师要做的是把一丁点的学习热情给放大,点燃——而不是以怀疑的心态扑灭上进的火花。”“要心平气和,要承认差距,要灭掉强求一致、必将导致两败俱伤的控制欲,山高水低,各随其能,各随其性。”“补缺补差是没有用的,只徒然地让孩子憎恨惧怕学习。”薛老师对待学困生的这些观点我感同身受,往往越是关注越是在意的后进生会一直在补课和纠错中变得越发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一个学期忙碌下来后进的还是他们。倒不如对他们“气和”一点,多给鼓励,多给自由,各随其能,各随其性,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三、“心平气和”地沟通家长学校教育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如果离开家庭的有效支持,那这只鸟将永远不会真正地飞上蓝天。薜老师在教这个班级时,就运用了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了家长的力量。其中,有的是电话的记录;有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有的是网上的跟帖,最吸引我的是她写给家长的21封信,每周一封,情真意切。每周一封,根据学期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引领着家长一步一步参与到班级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这是一些非常有实效性的信件,如:第一周“呼唤”,呼唤家长做学习型的父母,与孩子一起看书,在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同时,也要给自己买一本;如:第五周“定能生慧”,建议家长尽量柔和地对孩子说话,在家不制造噪音,共同培养孩子的静气;再如:第八周“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鼓励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21封信,既有苦口婆心的劝慰,也有煞费苦心的提醒:既有语重心长的告诫,也有不容置疑的要求……薜老师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与她的家长们一道分享着教育的快乐。正是这二十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就是这二十一次真情的对话,不仅真正调动了家长的力量,也充分展示了薛老师的睿智。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而又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的确,做到心平气和谈何容易!老师看起来的轻松与平和的后面其实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坚忍与付出。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从容,学会心平气和,学会一种美丽的工作姿态!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八

朋友推荐一本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原本以为是闲暇之余的消遣之作,细细品味之下,却感慨万分,唏嘘不已,同时又发人深省。

读书之始,我是觉得应该对自身的启发不是很大的。因为我是教数学的,而薛瑞萍老师是教语文的,虽同为一年级教师,但在一些方面始终有着细微的差异,比如薛瑞萍老师教拼音时就提到,语文和数学是不同的,是可以混着拖的,所以在教孩子们拼音时,她是有很大耐心的,可以一点点的慢慢的教孩子们,但是数学却不一样,数学不像语文,有着阅读作为温床,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与领悟,数学有着它的客观性,它要求迅速准确,所以本身比较枯燥一些。深入阅读之后,才发现,教语文和教数学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教书育人吗?于是才认真的去阅读,去体味薛瑞萍老师在书中表达的涵义。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所获。

首先是“定能生慧,静纳百川”的睿智,这对于教低年级孩子的老师来讲,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面对那些天性好动,又不懂世事的孩子们,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但是身为教师,这却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素养,说到老师这个职业,不得不说我们的鼻祖孔子,他老人叫就曾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说明“不愠”是为师者的一项重要品质。

其次是沟通,教师不仅仅是要和孩子沟通,更要和孩子的家长们沟通,“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只有处理好教师、孩子、家长的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而教师在这当中,就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家长会不应该是让老师说说孩子的“小报告”,更应该让家长、孩子以及老师做一个深层次的交流。

最后是“金诚所至”,薛瑞萍老师通过记录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她为了教育、为了孩子的那份真诚和热忱。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唯有怀揣这份责任,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才能真正无愧老师这一职业。

都说老师是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然选择了这一神圣的职业,就让我们用汗水和心血,灌溉他们的成长,静待那花开之时。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九

当我有幸能担任一年级教学时,我有些胆颤,想孩到子们那种自由散漫,毫无章法可言的样子。终于开学了,我将面对着32个孩子。由于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的眼里充满天真无邪,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半点规范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了,也不知道上课了又该做些什么。从老师口中说的最多就是“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小手要放好”等“专业”术语,其次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强调日常行为规范。几天下来,我害怕走进一年级的教室,甚至有点绝望。就在这时,《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看到了希望,就象抓住一根救命草,三五天反复的拜读。

作者薛瑞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从她的字里行间我看不到丝毫的烦躁、郁闷。而是处处充满着和谐、轻松愉快。本书分为四大部分:走向平和、请跟我来、平和也辐射、聆听大师。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薛老师把这一学期分为五个月分别来记载。第一个月,薛老师对于刚入学孩子的无序、扰嚷早有准备,虽然工作起来也是非常艰辛繁琐的,但她一直提醒自己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她首先强调的是一个“静”字,老师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而我们的老师却做不到这一点,在三楼都能听到一楼一年级老师上课的声音,而学生读书的声音也是声声入耳,甚至有些刺耳。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老师说话的声音大,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得很清楚,我也尝试着声音稍微小一点去上课,也让学生轻声的去读书,发现学生也越来越用心去听老师讲了。薛老师把开学第一个月每天以日记的形式把学生的点点滴滴,把班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起来,那些做的好的地方,存在那些不足之处还需订正以及这一个月以来的亲身感受,都有详细的记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老师学习。

后面的四个月里,从薛老师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其中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在我的教育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现在很注重培养学生如何用心去听别人回答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各科都需要考试了,刚开始时有的学生还不适应,所以成绩不太理想,这时有些家长就开始有点毛躁,其实一次考试的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通过家长会,很多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喜欢读书,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薛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读书,既使有一天不读书,都会感觉不安,而我们的老师、家长又有几个每天坚持读书了呢?值得我们反省。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

匆匆读完《心平气和一年级》,两个观念留在了我的心头:第一,作为老师要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心平气和的引导孩子,做好一位老师该做的事;第二,就是作为老师要多读书,在读书中寻的心平气和,在读书中寻找心平气和的理由,在读书中找到心平气和的方法。读书,思考,是看云的生活方式,爱学生,爱读书,是看云的职业观。看云,一位爱教育,爱学生,爱思考,更爱读书的老师,从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成长为一名在教育界的领军的人物,我们不得不叹服她的勤奋,不得不惊叹她的优秀。

耳畔流淌着音乐,柔柔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就如行云流水般澄清明净,每一个美丽的文字,都仿佛如春雨滴在了我的心坎上,并在这新的土壤里生下了根,这,我知道。

这本书分《教育,对成长的迷恋》、《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和《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三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写的是班级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小故事集她的处理方式及思考,《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则书写了它独特的语文课堂记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则将许多的书,经典的书加了盐和糖等佐料,调配成了一大锅一大锅让人百吃不厌的浓汤。

薛老师是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的,薛老师是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的。她的职业观是:爱读书和爱孩子同样重要。她每天都要大声朗读一小时,或是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或是在安静的空教室里。她说“六年如一日,盯住一个班的学生,用你的爱读去带动学生的爱读,用你的爱表达去带动学生的爱表达。”她要求学生“书包里可以不带语文书,但不可以不带课外书。”她的学生中的佼佼者这样写道:“同学们都在读《我为歌狂》和《幻城》之类的校园小说,一堆一堆谈得好开心,于是我也借来读,可是实在觉得没劲,我根本读不进去。就只好去读我的《简·爱》了!”做个书香老师是优秀教师生活的方式之一。

“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如此自信,如此纯粹。“我以我的方式积年累月地经营。没有奇花异卉,也看不出谁是‘栋梁’(我跟孩子说,不许说要做栋梁的话,因为你们是人!),我甚至不敢过分乐观于他们将来的语文学习,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属于我的六年里,这里的野花灼灼绽放,这里的小树生气蓬勃!”“我在我的另一个小小的园子里,要怎么掘,便怎么掘。”“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我爱读,带着学生读;我爱写,带着学生写;我爱思考,带着学生思考。老师台上口若悬河,灿若莲花,学生下面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这就是语文。”自信而有个性是教师成长的基石。

在一篇篇薛老师写的教育日记和课例中。没有太多高深的教育理论,唯有她深厚、广博的文学底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她其实一点也不普通。“因为读和写的循环,是我根深蒂固了的生活方式,比如生命的流泉,如果停止了,阻滞了,我的日子就失去了鲜洁和明净;我之为我,就丧失了欢悦和活力。很大程度上,教——维系我们的‘共同事业’,不过是供水给可以流淌的一条人工地渠。因为它,在办公室里,乃至于课堂上,我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读;因为它,篇复一篇,我的文字的温和劲健,在教学随比例得到培养和磨砺。”反思加写作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最后,请记住薛老师的一句话:“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一

慕名已久的一个系列,在教完一年级的这个暑期才开始,相见恨晚。

心平气和是个好词,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良方。不过,身体力行起来,真不简单!看薛瑞萍老师把它作为美好的境界来追求,也把它作为对自己的最好奖赏,字里行间沉甸甸的,原来尽是为这四个字所倾注的殚精竭虑。

有对自己在所从事专业中轻车熟路的底气。薛老师对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纵贯六年的把握,何时何事应如何轻重缓急,心中有数。同时,对“语文”的本质,有超脱考试体系的认识。这个自信,既来源于不可或缺的教学经验积累,也来源于同事之间、同行之间有益的广泛交流,更来源于爱读书、爱“啃”深书的个人爱好习惯。

千万不要以为心平气和就是坐在那儿不动什么也不干。有意思的是,生活中往往是最忙的时候心里最松快,不痛快总是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找上门来。薛老师这个一年级可不闲啊!先不提带过一年级的老师都知道的部分,看薛老师还做了些什么:每天的教育笔记,就是我们手中这部书的第一、三部分;给家长的信,具体内容有别于公事公办的真挚程度,详见这部书的第二部分;给孩子们的'音乐,光看看书中提到的曲目,难道你真的相信是毫不费力顺手拈来随意放的,没有经过精心挑选?给孩子的评语,一学期每个孩子日记二则,算一算,一个学期以20周计约140天,五十多个孩子共计110至120则,平均每天一则,也得把一半的周末搭进去,容易吗?家中儿子高三,这是多少父母心力憔悴的一件事,却见薛老师娓娓道来,似乎并不辛苦,这样的心平气和,不说学养,就这干劲也够咱狠狠学的。

一本书读下来,涉及的大人的名字之多。教育,并不是闭门造车能够成就的,做成一件有意义的哪怕是小事,也需要众人抬柴火焰高。薛老师的合作者,从自己的儿子,到身边的同事,到学生的爸爸妈妈,到志同道合的网友,一步步,都不是孤胆英雄的冲锋陷阵,每一回合,都如有高参添翼,良人解语,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赢得如此多的合作者“跟上来”的魅力,如同上了年份的陈酿,是薛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功德,不是三言两语化学分析就能剖析的。例如,儿子在高三之时是如此的亲子关系,十数年来的功力说得清么?家长在“跟上来”这个过程中的变化,不光从第二部分的书信集能见其心血,字里行间都是推动家校合作的用心和用功。例子不用多举,合作,是摆在从优秀到卓越之间的必修课。

在我的二年级开始时,我继续读《我们二年级了》。虽然薛老师总是不忘在书里说“语文与数学不同”,但为人师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应不会作此分别的吧。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二

读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感触很多,启发也很多。我从心理特别害怕一年级,因为这一年是老师和学生最艰难的一年,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嗓子总是嘶哑的,甚至说不出话。它很难和“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划上等号。于是我怀着一分好奇,带着一分疑惑,走近了薛老师和她的孩子们,感受着属于一年级的“心平气和”。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其中许多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

看云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年幼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就是喜欢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下面是看云与家长的谈话:“已经处理过了,你不要听见孩子们的报告跟着虚张声势。没什么的,该让你知道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像这样的小事情,教师已经即时惩戒过的,你最好装作不知道。被严密看管和双重监视的感觉,是很让孩子沮丧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

听低年级孩子们读书,往往觉得他们拖调子如唱歌,每届孩子都是如此,薛老师顽固:孩子们不达要求就不放松,教师一遍遍的领,让孩子们感受语言中的音乐节奏。薛老师的顽固让我感动,也让我下定决心,今年的孩子们要抓一个新模式出来。

读薛老师的文章,不仅能从中读到我们小学老师真实的日常生活,更能得到许许多多的教育智慧,而且让我们在工作中真正的受用。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三

薛瑞萍老师的这本书买了很久,却由于很多原因一直没有读完,于是趁着暑期,继续拜读了这本书,读后感触颇深。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薛老师再一次带一年级后的每日经历,语言朴实又不乏生动,看似散其实聚,在普通的叙事中向我们展现了她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薛老师把一年级的基调定为“心平气和”,整本书详细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焦灼走向平和,她的班级又是如何走过了艰难的时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秩序。从字里行间中我受到了启发,心灵受到了震撼,与之产生了共鸣。

回想起当初自己刚接手一年级的这群小豆豆们,几乎每天都是这样没完没了地叮嘱学生注意事项、一遍遍地重复各种要求、大声地叫喊保持安静……身心疲惫、精神煎熬,整个人在忙碌、繁杂、焦躁中度过。一个月下来,感觉累到怀疑人生。所以当我看到薛瑞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尽量放低声音说话,尽量态度温和,感觉效果反而好些。”我的感受特别深。薛老师还举了个例子,比如放学排队:“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谁的名,请你拿好自己的东西到门口去排队”。老师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孩子排队的动作也越来越轻。再想想我们平时放学时集合的路队,真是汗颜。所以渐渐明白了面对吵闹的学生,老师的大声呼斥或许能威慑住学生,但也只能说是一时,日后,学生就有可能学着老师的样,为了使自己的声音清晰,一个比一个大声说话,安静的环境从何而来?像薛老师所说的“也不要特地注意,是我的修炼到了——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我声音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创造安静的环境其实还要从老师身上开始,只有为人师者做到了心平气和,才能培养出学生的静气;只有为人师者做到了心平气和,才能做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塞给学生。

除了语言培养孩子的静气,薛老师还用音乐滋养孩子的心灵。“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有各种优美的轻音乐,如《雪绒花》《春江花月夜》《早晨的空气》《春野》……慢慢地,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朗读、自习,包括休息;慢慢地,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音乐成了这个班级形成优良教学秩序的一大功臣,正是音乐的熏陶使孩子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并快乐地成长。

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也在薛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感受到教育中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明白了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所以从现在开始告诫自己学会从容,学会心平气和,学会一种美丽的工作姿态!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四

读背儿歌,汇报日记,“另一本”语文学习的坚持。背儿歌是一二年级的阶段做的,让孩子找语感,我语感这么差除了先天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小时候儿歌背少了。汇报日记其实是给“写”打下基础,现在也要开始给孩子写起来。“另一本书”就是阅读了,小学阶段阅读为王,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简单的问题”。说说一句话,做做挺难做到的,首先要没有年龄成见,倚老卖老,还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她的想法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找到根节,和谐发展下去。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五

读完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却久久不能平静了,读后感。教过一年级的我深有体会,刚入小学的孩子特别爱叽叽喳喳,静不下心来。因此一年级的老师,是和忙乱、着急、紧张这些词相连的。其实,这是我们老师自己没有摆正心态。

1、音乐元素的加入。

"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对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秩序从安静训练开始。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

3、适当且平和的惩戒。

看云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年幼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站就是喜欢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下面是看云与家长的谈话:"已经处理过了,你不要听见孩子们的报告跟着虚张声势。没什么的,该让你知道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像这样的小事情,教师已经即时惩戒过的,你最好装作不知道。被严密看管和双重监视的感觉,是很让孩子沮丧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

"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这也是薛瑞萍老师的一句话。薛老师在安徽合肥的一座小学任教,是一个爱读书又爱教书的普通教师。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感动于她的每天大声朗读一小时,惊奇于他们那群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薛瑞萍老师认为"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因此,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当孩子们刚学习完拼音,薛老师带领她的一群孩子和家长,坚持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开始了每日一句的日记练习。让他们尽早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刚开始要求学生一天一篇儿歌的阅读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优秀的学生已达到每日流畅朗读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读好书。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也能随之提高。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强烈借鉴的。"良好的语感,对于个人来说,不仅有利于文学修养的培植,也可以让他从谈吐到内心变得温煦优雅。"。

学校教育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如果离开家庭的有效支持,那这只鸟将永不会真正飞上蓝天。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在薛老师的叙述中,有大量的与家长对话的内容。有的,是电话的记录;有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有的,是网上的跟帖。而最让人不忘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的是薛老师在一学期内给家长写的二十几封信的是告家长书的做法。按薛老师的说法是给家长的信。每周一封,情真意切。21周,写了21封信。信中有对学生知识点的强调,有让家长在家辅导时突出的重点,有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有近期班级及学校工作布置。这些信是一名老师对家庭教育作用的延伸,并是老师与家庭沟通艺术的直接证明。其中,大量的对学生的肯定,学生优秀的表现,如背诵好的人名,写话好的语句及人名,考试好的人名等等,这无形中是对学生家长的一次鞭策。所以,21封信,涉及到学校,班级工作的所有方面,这远比口头的说教更有效,不要问,跟着我来就行,多好。

同时她还要求家长都能写回信,互相交流,薛老师从中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不断地调配孩子有效地学习。二十一封信,就是二十一次真情对话,不仅真正调动了家长的力量,也充分展示了薛老师的睿智。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这本书告诉我:学会从容,心平气和。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六

在我的印象中,教一年级能做到心平气和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曾经任教过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每每忆起时似乎仍能感受到当时的身心俱疲。当看到《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时,感觉很好奇,教一年级还能心平气和?那他一定是圣人啊!对于薛瑞萍老师,我有所了解,早就听说她所写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很好。今年为了教好一年级我特地拜读了这本书,它就像一剂良药,为我怎样教好一年级拨开了迷雾,明晰了一条前行的小路。薛老师喜欢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谁的名,请你拿好自己的东西到门口去排队”。老师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孩子排队的动作也越来越轻。蒙特梭利非常提倡“品性涵养活动”。薛老师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

不仅自己慢语轻声,还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现在我也正在试着这样去做,发现和别的班的孩子相比,我们班的孩子还算是相对比较安静的。看来有所成效啊!读完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久久不能心平气和了。一年级的日子,是和忙乱、着急、紧张这些词相连的。然而一年级,这个孩子学习生活的起步关键期,如果班级的良好风气没有形成,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家长的默契配合没有达成,可能错过的,就会永远地错过了。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吧,让我们慢慢来。或许这本书将引导我和我的一年级孩子们步入一种新的生活。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七

书之多喻为海,人们总以“沧海一粟”自谦为读书之少。而现在的我,顿觉所读的书竟连“沧海一粟”都不敢言。偶有空暇也喜欢读一些婉约小说和诗词散文做为消遣,总不大愿意去读整本的教育专著和教学理论书籍,我觉得那是件苦差事。

无意间我也走进了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并随之被书中薛老师那自由飞舞的语言、真实具体的日常生活以及深刻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智慧深深感动,感受颇多。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池塘里的青蛙,有事无事叫呱呱,所以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嗓子总是嘶哑的。老师们总有一套克敌制胜的法宝如:猛敲桌子、瞪眼怒视、大喊训斥、抓住典型。这样一来,好象班级常规极好,但在我沾沾自喜的同时,却越发地觉得自已失去了原有的温柔,脾气变得日日暴躁起来了。当陷入这种以暴制暴的狼狈状态,时间一长也就没有效果了,最后是焦头烂额又不得善果。是薛老师告诉了我唯有走向“平和”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好班级。

1、常规训练从“安静”开始,在一年级开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她说:“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也不要特地注意,是我的确修炼到了——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我声音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平时讲课薛老师的声音尽量小,并要求学生读书“少用嗓子多用心”,还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们便懂得静是好的,终于很闹的孩子也能坐得住,也能静下来,这对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用音乐滋养孩子的心灵,“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有各种优美的轻音乐,如《雪绒花》《春江花月夜》《早晨的空气》《春野》。慢慢地,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朗读、自习,包括休息;慢慢地,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音乐成了这个班级形成优良教学秩序的一大功臣,正是音乐的熏陶使孩子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并快乐地成长。

3、适当且平和的惩戒规范纪律,薛老师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惩戒是必须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独腿软骨的巨人,立不稳更不要说长足前进了。”所以老师在开始一定要硬着心肠严格要求,把学生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她所带班级的班规就是:“自己承认,接受惩罚;不肯承认加倍惩罚。”可见惩戒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薛老师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可爱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站就是喜欢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下面是薛老师与家长的一次谈话:“已经处理过了,你不要听见孩子们的报告跟着虚张声势,没什么的,该让你知道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像这样的小事情,教师已经即时惩戒过的,你最好装作不知道。被严密看管和双重监视的感觉,是很让孩子沮丧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读到这些管理班级的高超手法给我的震撼很大。现在才知道心平气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教育的境界,有时以柔克刚的管理方法来得更有效果。

坚持不懈抓语感,“良好的语感,对于个人来说,不仅有利于文学修养的培植,也可以让他从谈吐到内心变得温煦优雅。”“没有语感,语文成了什么?枯燥的知识碎屑,无聊的淘分的黄沙。语感是高贵优雅的精神之花,必须从小着手培养。”听低年级孩子们读书,往往觉得他们拖调子如唱歌,每个孩子都会两个两个字地顿着读,在我的教学中,虽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多次的范读指导还没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没能坚持下去,松一阵紧一阵地练习,因而效果总不如意。

而薛老师一直顽固地坚守训练:孩子们不达要求就不放松,教师一遍遍地领,让孩子们感受语言中的音乐节奏,体会“文字就是乐谱,读书就是唱歌。”这样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语感的做法让我感动之余也让我下定决心,对孩子们的语感训练一定要抓紧。因为,一年级是培养语感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错过了,就错过了。机械呆板的声音一旦形成,将来费多少力气,耗多少时间也不能挽回了。

学校教育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如果离开家庭的有效支持,那这只鸟将永远不会真正地飞上蓝天。薜老师在教这个班级时,就运用了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了家长的力量。其中,有的是电话的记录;有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有的是网上的跟帖,最吸引我的是她写给家长的21封信,每周一封,情真意切。每周一封,根据学期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引领着家长一步一步参与到班级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这是一些非常有实效性的信件,如:第一周“呼唤”,呼唤家长做学习型的父母,与孩子一起看书,在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同时,也要给自己买一本;如:第五周“定能生慧”,建议家长尽量柔和地对孩子说话,在家不制造噪音,共同培养孩子的静气;再如:第八周“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鼓励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21封信,既有苦口婆心的劝慰,也有煞费苦心的提醒:既有语重心长的告诫,也有不容置疑的要求。薜老师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与她的家长们一道分享着教育的快乐。正是这二十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就是这二十一次真情的对话,不仅真正调动了家长的力量,也充分展示了薛老师的睿智。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而又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的确,做到心平气和谈何容易!老师看起来的轻松与平和的后面其实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坚忍与付出。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从容,学会心平气和,学会一种美丽的工作姿态!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八

作为一名新老师,面对孩子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更何况是面对5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除了感到迷茫无助以外,更多的是感到不得法。小朋友都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可是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心态和角色并不能立刻进入现有的角色身份中,常常刚出现各种小状况,比如上着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哭闹,再比如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说尿裤子了……每一天的上课就好比打仗一样,常常让人觉得不能如鱼似水的遨游在课堂的海洋中。然而当我看到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后,我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催使我们成长的教育机智的体现,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做老师的应该要调整心态,心平气和的面对这些孩子们。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薛老师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第二部分是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第三部分是平和辐射,收录了她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是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很难做到心平气和,当看到教室闹哄哄的时候,忍不住想要批评那些讲话的学生,当上课时,看到孩子们在座位上自己玩自己的,不听老师讲课,不由自主的想要提高讲话的分贝,然而常常是自己伤心动怒,而孩子们无动无衷,每晚回到家脑海中只是浮现一句话:哎呀,怎么办呀,我得想想方法,更利于被孩子接受,更有效的方式。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后,当我真的走进书中,我被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所吸引,它和你倾诉着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中感悟深刻的道理。这些看似随性的琐碎记录,没有掩饰什么,没有矫揉造作,却折射出薛老师执着而独到的教学思想。在薛老师的眼里,教育不再只是琐碎、辛苦,而是可以美得如花、静得如水、纯得如雪。辛苦是常态,可是在辛苦之下,孩子们快乐的成长了,即使一天比一天高,都让我觉得好幸福。

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

首先要每天读书。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书的人,她的博览来源于阅读。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薛老师说的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

其次上课声音要小而柔和。以往讲课时常常忍不住会提高自己的嗓音,总以为那样做孩子们会听话些;常常忍不住厉声喊叫,总以为那样做孩子们才不敢“胡闹”。可是,错了。看来,从现在开始我真的需要“修炼”了,要心态平和,声音小而柔和。

再次,每天要不断地反省、思考。在这本教育教学随笔中,经常看到她忏悔录式的自我控诉,通过强烈的自我反省一天天地由浮躁而走向了心平气和。

最后要及时跟家长交流、沟通薛老师说:“教师的爱要博大得多,它包含慈祥的母爱,严厉的父爱和知心的友爱:知心朋友之间的理解,尊重,信任与交心。”薛老师不仅注重了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沟通,而且特别注重与家长沟通,她给家长写了那么多信,引领着家长向正确的教育理念前行。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九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分享的书名是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早就听说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但真正翻阅,还是从我带这一届一年级孩子开始的。

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薛瑞萍老师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或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也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与家长的真情对话,都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爱心。第三部分:平和也辐射。收录了她的帖子带给周围人的影响的见证及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如果只看这书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想很多人都会以为这位薛老师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教一年级,能做到心平气和?可当你真的走进书中,你会被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所吸引,它和你倾诉着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中感悟深刻的道理。这些看似随性的琐碎记录,没有掩饰什么,没有矫揉造作,却折射出薛老师执着而独到的教学思想。在薛老师的眼里,教育不再只是琐碎、辛苦,而是可以美得如花、静得如水、纯得如雪。

读薛老师的书,总是被感动着,就连平时不爱读书的我,这次却被真正地吸引住了。有些细节读过一遍又一遍,读过之后仍是心生感动。

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书的人,每每两天不读书,便觉手足无措,性情焦躁。她的博览,既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要借助什么高深的理论来显示自己的才识。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薛老师说的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是书籍让她“心平气和”起来。

一天不读书,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几天不读书,就觉得“有浮躁之气生”。是呀,身为今天的老师,我们其实很需要读书。我常把自己定位于一位数学教师,殊不知数学教师整天与数字、公式打交道,因此更需要文学的滋养。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读书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读书才能让我们更有底蕴,让教育更有深度……读书的好处已被更多的人所看重所接受。

薛老师称其为“修炼”,感觉自己也特别需要这种“修炼”。讲课时常常忍不住会提高自己的嗓音,总以为那样做孩子们会听话些;常常忍不住厉声喊叫,总以为那样做孩子们才不敢“胡闹”。可是,错了。现实往往相反,越是大声嚷着要孩子们“安静”,这些孩子们也就越是不能心平气和地静下来。看来,从现在开始我真的需要“修炼”了。

在这本原生态的教育教学随笔中,经常看到她忏悔录式的自我控诉:有罚站了学生以后的愧疚,有拍桌子后的后悔,有拧了学生后的自责,有罚抄写数遍后的苦痛。这些毫不掩饰的自我暴露,将一个一线教师面对生活和工作的重压而滋生出的烦躁与扭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种表现,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反省。她在这种从不不间断的反省中,一天天地由浮躁而走向了心平气和。

薛老师说:教师的爱要博大得多,它包含慈祥的母爱,严厉的父爱和知心的友爱:知心朋友之间的理解,尊重,信任与交心。薛老师不仅注重了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沟通,而且特别注重与家长沟通,她给家长写了那么多信,引领着家长向正确的教育理念前行。

薛老师的真诚,总是体现在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之中。信手翻阅,便可从文中找寻到大量的这种真性情流露的描述:“我舍不得这帮刚刚上路的孩子,虽然地球离开谁都转动,可是因为我是爱他们的,所以总是自做多情地认为:离开了我,刚刚上路的他们,好比被抛弃的孩子。”——这是对事业的真诚。

薛老师如此执着,确实让我敬佩至极。教育是漫长而美丽的事情,一份耕耘必定会有一份收获;教育是一份信念,更需要一份心态。心平气和的心态对于我们很重要。其实,需要心平气和的岂止是一年级?这种信念、这种心态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

让我们在平和的教育中去奉献,去静候,去倾听花开的声音。

相关范文推荐

    小王子六年级读后感(通用22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反思,也是展示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读者写的读后感,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解读。

    高速员工心得体会(通用16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通过具体案例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写作的技巧和表达的原则。转眼之间,来xx烟

    党员承诺书部队大全(18篇)

    3.范文范本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以及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这里有一些优秀总结的示例,它们总结到位,内容丰富,值得我们深入研读。

    安监科工作总结(优质18篇)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要尽量客观真实,避免夸大和混淆事实,只有如此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真正的帮助。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

    荐文明礼仪教育升旗讲话稿(模板24篇)

    文明礼仪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它可以减少冲突和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各种场合中,遵守文明礼仪是展示自己能力和修养的重要方式。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同学们,中国

    电气工程本科生个人简历范文(21篇)

    在求职过程中,个人简历是我们展示自己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里收集了一些优秀的个人简历示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指导。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83

    结婚典礼的发言稿范文(19篇)

    总结来说,发言稿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上表达观点和立场的书面材料,它需要充分准备和思考,借助于语言和沟通技巧来实现其目的。无论是在会议上还是在演讲比赛中,发言稿都是演

    医务工作者个人年度总结(汇总18篇)

    个人总结需要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表现,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这些个人总结范文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可以为大家提供一种写作思路。

    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致辞(精选13篇)

    毕业典礼是一种感慨和离别的时刻,学生们在这里与老师和同学们道别,开始新的人生阶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毕业典礼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参考。

    乡镇安全工作自查报告(精选16篇)

    自查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写自查报告的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xx年,在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