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灵魂曲

读后感是我们与书籍进行一种对话的方式,通过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一步加深对书籍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一

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提到许多管理理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魅力型领导理论,它强调个人魅力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中的《军争篇》曰:“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意为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的统一指挥可以保证秩序,使员工能在准确的决策领导下工作,使得效率最大化。第二,体现出领导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员工服从指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崇拜、尊敬领导者。要想开展有效的统一指挥,我认为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必不可少的。facebook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其经营管理就体现了上述两个方面,其中,其个人魅力尤为明显。不仅facebook有明确分工,而且作为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马克・扎克伯格是十分具有创新头脑的,并且深受员工的尊敬。3月,知名职业网站glassdoor公布了“20全球最受员工爱戴的ceo排行榜”,马克・扎克伯格的支持率从的85%上升至13年的99%,成为“全球最受员工爱戴的ceo”.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作为哈佛学子的马克・扎克伯格发挥其创新思维,逐步扩张他的产品,而不是一下子就发布出来,而是先从哈佛扩张,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以后再向其他高校开放。因为大学生居住环境、文化结构、年龄结构、需求偏好相近,这就为网站的传播提供了依据--只有用户是同一类人,彼此之间才有共同的话题,他们才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互动传播、交叉营销和自动传播。因此从大学生群体开始入手,渐渐地传播开来,人们的.接受程度也普遍提高,()最终现在在全球范围内facebook拥有了数千万的国际用户。不仅如此,马克・扎克伯格追求产品的简单实用性。比如facebook的logo设计,马克的本意是尽量减少设计,以使它是和其他logo相比是最普通的而又很好好搭配的,也就是“百搭”.他尽量把所有的功能的设计退缩到所有用户的最基本需求,并且把握住这个底线。虽然是很单调,但却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这么一看,其他那些并不必须的功能设计就略显花哨了。此外,他重视开发信息对接功能,在促进信息共享的同时提高访问量。facebook全体用户每月共享超过10亿张照片和1000万个视频,并发布包括动态更新、网络链接和博客文章在内的10亿条内容。

“马克・扎克伯格之所以被员工所喜爱并不是仅仅因为他像其他公司高管那样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他和其他普通员工一样,坐在开放式的大办公室里的工位中,员工们上厕所的时候都能经常遇见他。”招聘网站glassdoor的发言人scottdobroski表示,“如果不知道何为亲和力可以从此做起”.可见,只有受员工爱戴的领导,才能统一指挥员工工作,员工才别无二心、尽心尽力为企业出谋划策,这样企业才会迅速成长起来,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二

疯狂而偏执的我,在那个时刻,或许尼采的思想就像一把利剑,这把剑我拿在手里,借助着这把激情,砍伤了那颗柔软的心,曾经想毁掉一切,包括自己。善与美,恶与丑,道德的自由,什么叫爱,欺骗时的诚实瞬间……一段一段的文字,说服我的恶性,恶性却又在挣脱,一遍一遍,这就是我读完《尼采生存哲学》之后的初次感受。

几年了,这本书放在我的书柜里,我没有触碰,源于我和尼采一样,尝试过理智上的病碍甚至发烧以后的半昏迷状态。

触碰,我在想,人与人,人与世界思想、心灵、肉体都是靠触碰才会有感受,爱、厌、痴、醉无一不是。或许经过这次病痛,我的灵魂得到了暂时的平静,我养的身体的各个细胞在欢喜鼓舞,于是我才借助尼采的这句话:……在知识方面的任何征服、任何进步,乃是勇气、自制和自净的结果。我并不拒斥观念,我只是在面对它们时,戴上我的手套而已。既然十年的工作学习让我回到了起点,那为何不谈谈尼采笔下的——————工作的无聊。

工作在现代文明国家,几乎所有人都相似,对其中大部分的人来说,工作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手段而非目的,因此他们对于工作不太作选择,只要它能够付给丰厚的酬劳就可以。但是仍有极少数的人,他们宁可死也不愿去做没有兴趣的工作—————挑剔的人不容易满足他们不断的寻找其中含有许多乐趣的难事和麻烦事。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她们也有一种果敢的怠惰精神,即使会因此对他们造成穷困、不名誉过、对身体和生命有危险,也不在乎。

尼采之后道出无聊,一种是大多数人觉得工作流水的无聊,而另外一种无聊,却是通往快乐之途的前导,那是令他们工作获致成功的无聊,是心灵上一种不愉快的“平静”。

尼采显然是赞许第二种的,他说过,凡能吸入我著作中气息的人,他就知道,就是高岗上的空气,能使人精神换发的空气,一个人必须加之以培养以适应这种空气,否则他就会有受寒的危险。如果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怎么能让这位19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用剑砍断宗教对人类的束缚,为争取自由的道德的人们输送氧气。

我是谁,我不是尼采笔下的灵魂禁锢者,在十年的工作中,我无聊的一遍一遍的要悟出法律道出的真理,我确信有真理,哪怕我愚钝到只要认知法律文字便可以阐述一切。事实证明,地球上所有的事物只是在不断的创造,极少数无聊的人,我愿意为你们舔脚趾头,如果嫌恶心,那你就把我当做第一种人吧,我也甘心。

也许,尼采道出了欧洲人和亚洲人的区别是正确的。亚洲人他们能够做到沉潜稳重,即使他们的麻醉剂也作用很缓慢而需要相当的耐心,和作用突然而令人不愉快的欧洲人的烈酒大不相同。

尼采喝酒吗,如果在梦中遇见你,我一定要喝醉,哪怕你说亚洲人要稳重,我也会要和你这种无聊的人辩驳,偶尔我也是可以像你一样无聊的。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三

尼采生存哲学读后感,哲学可以让你更好地生活,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尼采生存哲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说实话,看这书绝对是对自己精神的挑战,真庆幸我没有崩溃,而且能在此提起拙笔,感叹一下自己的愚见。

尼采那“上帝已死”的呼声宣称必须将以宗教信仰为基准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彻底摧毁。

他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体系,主张以人自身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

他那颠覆性的思想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们。

书中有尼采的很多关于道德的观点,最为强烈的是批判宗教性的“奴隶式道德”。

以此同时,尼采还提出了“超人”的英雄主义的哲学人生观。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关于“道德”,两者就差别甚大,然而,关于“超人”这一说,中西方却有着相似之处。

尼采主张个性张扬,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享受努力奋斗的成就,即使是失败,只要永远在奋斗,也是最有价值的自我实现。

他的英雄主义,不难让我们想起中国《周易》中的伟大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同尼采的生存哲学和主张一样,强烈的影响或改变了许多名人的思想和生活。

对我们常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值得再次品味和重读的励志箴言呢!

很少有人,甚至没有人能再及尼采,但至少,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远些。

对事物缺乏认识,很容易滋生盲目崇拜,特别是当你所想了解的,属于哲学范畴:有如盲人瞎马,一不小心,掉进夜半深池的危险。

我于尼采就是这样。

虽说学无常师,但却要把握学以致用,做到眼不见不该见的,耳不听不该听的,口不说不该说的,心不想不该想的,如此洁身自好,才能专心致志。

所以,原想把这本《尼采生存哲学》扔掉,但转念,不如束之高阁:一是告诫自己不要盲从;二是告诫自己学以致用,果断判断,不破不立。

只是,到此,尼采那么多唠叨,有句话还是比较靠谱的:“我命令你们丢开我去寻找你们自己,只有当你们都排拒我时,我才回到你们中来。”

从以上几段文字来看,不正是应验了他所说的吗?难道他真乃神人。

是在用阴谋还是阳谋让我们发现自己,检验自己吗?都不是。

这句话倒让我想起了一名算命先生的话,他说:“母在父先亡”,那么,是母在,父先亡呢?还是母在父先,亡。

其实,尼采所命令的人心中,都包含了宗教信仰和自我发现两个元素,“命令寻找自己”,便开启了人心中这两个元素的缠斗,而不管过程如何,其中的元素“自我发现”都会被另一个元素排拒绝,当然不管结果怎样,人的“自我发现”也都不会被消除;尼采代表的是“自我发现”,其实,他早已在你们心中,只是换了种说法,好像最后他就回到“你们中来了”。

这只是他的心理把戏罢了。

无论如何,对尼采,最后,礼毕,解散。

走近尼采——读《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有感 收藏本文 分享 72 一直以为,尼采是一个魔鬼,一个疯子,特别是拜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更是对他妄加评论。

直到读了《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是一个对哲学一无所知,而又对一位伟大哲人投以乱石的小人。

尘世之间,永远无法摆脱迷茫、困惑,丧失自我的'情感纠缠。

因此,查拉斯图拉在失去了他能够得到另一部分缺憾的机会后,毅然来到了密林深处,与自己的心交流,与大自然的神韵相沟通,与云层、闪电、闷雷相互对话。

不知不觉中,时间将它的过去深埋在了箱底,岁月充当了抚平伤口的良药。

一轮晖阳的照射下,沉睡中的查拉斯图拉突然明白,爬上山崖绝顶后的下一步,必是面向大地的飞翔—梦中苏醒后,他觉得已是下山的时刻了。

于是,查拉斯图拉如同一个婴孩,背上了包裹,走向沙漠. 在查拉斯图拉下山时,一位哲学界的伟人也诞生了。

尼采以其独到的见解,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

他曾自豪地说:“我的幸福公式:一个‘是’,一个‘否’,一条直线,一个目标……”他是如此忠贞于自己的信念,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对待是非观念上的鲜明立场,绝无妥协。

这正是一个哲人,不,是哲学家理所当然应具备的素养啊。

有评论说读《尼采生存哲学》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

哲学是人生观的学问:哲学是心灵的完善:哲学是生命的诗。

而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

因为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

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当尼采还在大学里学习的时候:就深深体会到精通和弘扬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充分地体现在他对古文字、文学:古典主义艺术的热爱。

他热爱巴赫、贝多芬:以及后来他在《悲剧的诞生》中热情褒扬的那位歌剧巨人——瓦格纳。

尼采是在莱比锡瓦格纳姐姐的家里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大师瓦格纳:两人久久地谈论他们共同喜爱的叔本华哲学。

而尼采同时也被称作是叔本华唯意志论的继承者。

尼采在艺术和理智的熏陶下:影响了他一生主要的哲学思想: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问题:而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便是;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

哲学就像在雾里点灯:感觉光明就在前方:可是走进却发现四周仍然全是雾:虚无的亮光还在渺渺的远处。

就像存在只存在:美妙的超脱:也将永远变成:困惑的终点和顿悟的起点。

“到了二十世纪:人们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这种价值真空。”这种价值真空难道是说人生的意义吗?以前上政治课时就提到过: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不在于获得多少:而是为社会付出多少。

有人也曾写过;如果非要强说生命的意义:那么我只能说:生命的意义就是它没有意义。

是的:就这样矛盾的一句话才能解释生命的真谛。

生命有没有意义?有(它的意义就是它没有意义(也正是因为它没有意义: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它的意义。

这就是生命。

如此的解释就好像是在研究正无穷和负无穷的关系一样。

尼采哲学有三个特点。

第一:尼采首先从基督教信仰业已破产;“上帝死了”,的事实:引出了一切传统价值必将随之崩溃;“一切价值的重估”,的结论。

第二:尼采由旧价值的崩溃进一步引出价值的相对性的结论:强调每个人必须独立地为自己创造价值:提倡个人至上:自我实现。

第三:尼采是最早起来揭示科学理性的局限性的人之一:他也是第一个明确地揭示人的心理中无意识领域并加以细致剖析的人。

也许哲学这门学问和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年龄经历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尽管现在仍然只能很片面的思考问题:也许现在只能理解这些问题很简单化:甚至百分之一还不到:可是至少去思考了。

无论将来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否体现出来:还是一生就碌碌无为地活着:可是我知道这些。

矛盾具有两面性。

19世纪的尼采体会了身在高处的孤独;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

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

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所有的人都没有我这样的耳朵:在这样的地方:我说话又有何用(我来这里为时过早。

也许高处不胜寒:知道一些内幕却又不能宣扬:于是把它写到书里:让人传阅。

这像是心灵的拯救。

但这种救赎又能有多少人能回应:有相似的体会呢?尼采在书中提到:具有坚强完美的天性的人的标志是根本不会长期地把自己的敌人、不幸和失误看得很严重:因为他们有。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四

对于我这样纯粹依靠自学的人来说,《形而上学》有些过于深奥了,。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缺乏对古希腊各家流派的了解,缺乏对于一些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另一部分在于,著作的翻译似乎是使用了半白话半文言,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抛开这些不说,我半年多的努力毕竟是有些收获的。

亚氏的《形而上学》影响深远。对于我个人来说,最主要的事体会其名学分析的思路。各派哲学分歧的一个重要来由,大都是对于同一名词涵义的不同理解。抽象名词虽然有着自己通俗的含义,但是大都非常模糊,在不同的范畴内讨论往往会有不同的意思。哲学家则可以赋予其特定的意义,从而用其构架自己的哲学体系。所以,在于意见不同的人讨论哲学问题时,应穷究其每个字词的含义,以理清其思想。在思考问题时,也要明确地界定每个词汇,这样也可以是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相比较于柏拉图的意式论哲学(抽象而具有普遍性的意式凌驾于个体之上,以一统多)与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派哲学(以抽象的数为本体),亚氏以独立的抽象意式与抽象的数皆不能脱离具体物质而存在。譬如说“桌式”须结合具体的材料才能形成桌子,而数则需配合具体单位进行度量方有意义。

亚氏以“四因”来解释一切:物因、式因、动因、极因。

物因是构成具体事务的质料,如桌子的本因是木或大理石、铁球的本因是铁。

式因的含义是“一事物之所以该事物”,如,桌子之所以是桌子在于它的形状与功能、铁球之所以是球在于它是圆形的。式因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某张桌子的形状”或“某个球的形状”。特别地,灵魂是人的式因(本因是肉体),但亚氏认为灵魂同时也是本体。这种含混的说法也许来源于他的老师柏拉图,读后感《》。亚氏认为式因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

动因。“实体在亚氏那里是运动生成的结果,而不是某个现成的东西。而实体生成后也会发生运动和变化。运动的原因就是动因。”【引用傅正同学】这在《形而上学》中所述甚少,似乎在《物学》中更有详论。

极因。极因是世界的源动力,也是世界上全部变动、万物生灭的原因。极因是永恒的。只有至善至美方能永恒,故亚氏谓极因曰“本善”。终极的本善是“元一”,它本身没有原因,它是最早出现的原因,是一切的原因,本善推动着世界前行。

“亚氏将学术分为理论、实用、生产三类”【引用“译者附志”】,以理论为最高尚,理论又分为数学、物学、哲学,亚里士多德以哲学为“第一原理”(物学为“第二原理”),并且给出了哲学的若干主题,称此为“智慧”、为“哲学”。

“古希腊思想的发展渊源于‘神话’,故常含混地称神话学家为哲学家,含混地称‘神话’为哲学。使哲学脱离诗与神话而具有明晰的内容,成为庄严的名词,正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方向。”【引用“译者附志”】后人也称“形而上学”为“第一哲学”。

这样一部宏伟巨著,又是与久远的年代写就,在我们今人看来难免会有些瑕疵。以我粗鄙的理解,目前只是提出三点怀疑:

一、亚氏以实体为研究范畴,在说明永恒实体时曾引用星辰为例。而星辰亦非永恒,则亚氏的例证不足。这还是由于当时的科学不发达所致。事实上,人类至今为能发现永恒的物质存在。就连人类自身都不是永恒的。

二、亚氏既说本善推动一切,“世上各物并非各自为业,实乃随处相关。一切悉被安排于一个目的”,又说“奴隶与牲畜却大部分蠢蠢而动,无所用心,并不转为某些共通的善业而一齐努力。”【引用“卷十二·章十”】这明显的矛盾我认为不像是一贯谨慎的亚氏所犯下的错误,但书中并未就此作出更多的说明。难道“共通的善业”并非“本善”?我不得而知。

三、也许是我理解的不够透彻,但我以为亚氏没能严格地证明出“本源”即为“元一、本善”。甚至,他对于各个学派的本源说作出的反驳,大都以“这说法将引起诸多疑难”而将其否定。就我读过的其余几部哲学著作(尽管寥寥无几)来说,也没有任何一部能够给出即为完善的关于世界本源的证明。

我认为本源说是无法证明的,一切本源说都只不过是哲学家所作出的阐述,有相对合理或不合理之分,却没有什么对错。

这里,我有一个也许是荒谬的想法:哲学的价值,不在于多么正确地解释世界,而在于对于世界的,合理的并且是美的阐释。哲学体系连接着现实(合理性)与终极(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当然,也许我现在的这个想法还很幼稚,将随着阅读和思考的增加而改变。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五

之前不自量力的尝试过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加缪的西西弗神话,但是读之宛如根基不稳之人误入灵鹫宫密洞,高深武学在前却无从学起甚至走火入魔。所以还是需要从古希腊哲学开始逐步深入。形而上学相比近代的哲学家的理论而言,对哲学初心者稍微友善,没有那么多纯理论层面的探讨。虽然看了个一知半解,但是有一个论点是非常受到启发的。

斯宾诺莎等哲学家认为神是在世界之外的,神给了世界运动的一个助力,世界才运动起来开始演变。但是神在哪里同时如何反推到这个助力却无从解释。而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在古希腊时代,但是他的论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比起后世的哲学家的思想甚至是更为领先的。他的质料形式说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的推动力是来自内部的力,而不是外部的。万物内部有潜能,潜能推动本身进化演变发展,往更偏向形式的方向发展是它的目的。举例来说,橡树种子就是橡树的质料,而橡树就是形式,橡树种子的内生性使得种子长成了橡树。生物的进化从最开始的三叶虫发展到人类社会,最从基础的原始物质也就是纯质料,开始展开对形式的追求,最终为了达到最高级的纯形式。万事万物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找到纯形式,这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推动力。发展过程也是质料到形式的转化的过程。

这种对事物的理解很好的解释了世界形成的理由,公元前300多年的古人就能够将世界有如此透彻的理解,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顶端的哲学家也是当之无愧了。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六

中西哲学本身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西哲学家都对形而上的`哲学范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西形而上学的关注点、追求目标和终结(衰退)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多差异.

作者:姜云郭德君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刊名:东疆学刊英文刊名:dongjiangjournal年,卷(期):19(3)分类号:b081.1关键词:中国形而上学西方形而上学比较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七

对事物缺乏认识,很容易滋生盲目崇拜,特别是当你所想了解的,属于哲学范畴:有如盲人瞎马,一不小心,掉进夜半深池的危险。我于尼采就是这样。

虽说学无常师,但却要把握学以致用,做到眼不见不该见的.,耳不听不该听的,口不说不该说的,心不想不该想的,如此洁身自好,才能专心致志。

所以,原想把这本《尼采生存哲学》扔掉,但转念,不如束之高阁:一是告诫自己不要盲从;二是告诫自己学以致用,果断判断,不破不立。

只是,到此,尼采那么多唠叨,有句话还是比较靠谱的:“我命令你们丢开我去寻找你们自己,只有当你们都排拒我时,我才回到你们中来。”

从以上几段文字来看,不正是应验了他所说的吗?难道他真乃神人。是在用阴谋还是阳谋让我们发现自己,检验自己吗?都不是。这句话倒让我想起了一名算命先生的话,他说:“母在父先亡”,那么,是母在,父先亡呢?还是母在父先,亡。其实,尼采所命令的人心中,都包含了宗教信仰和自我发现两个元素,“命令寻找自己”,便开启了人心中这两个元素的缠斗,而不管过程如何,其中的元素“自我发现”都会被另一个元素排拒绝,当然不管结果怎样,人的“自我发现”也都不会被消除;尼采代表的是“自我发现”,其实,他早已在你们心中,只是换了种说法,好像最后他就回到“你们中来了”。这只是他的心理把戏罢了。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八

对于我这样纯粹依靠自学的人来说,《形而上学》有些过于深奥了。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缺乏对古希腊各家流派的了解,缺乏对于一些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另一部分在于,著作的翻译似乎是使用了半白话半文言,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抛开这些不说,我半年多的努力毕竟是有些收获的。

亚氏的《形而上学》影响深远。对于我个人来说,最主要的事体会其名学分析的思路。各派哲学分歧的一个重要来由,大都是对于同一名词涵义的不同理解。抽象名词虽然有着自己通俗的含义,但是大都非常模糊,在不同的范畴内讨论往往会有不同的意思。哲学家则可以赋予其特定的意义,从而用其构架自己的哲学体系。所以,在于意见不同的人讨论哲学问题时,应穷究其每个字词的含义,以理清其思想。在思考问题时,也要明确地界定每个词汇,这样也可以是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相比较于柏拉图的意式论哲学(抽象而具有普遍性的意式凌驾于个体之上,以一统多)与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派哲学(以抽象的数为本体),亚氏以独立的抽象意式与抽象的数皆不能脱离具体物质而存在。譬如说“桌式”须结合具体的材料才能形成桌子,而数则需配合具体单位进行度量方有意义。

亚氏以“四因”来解释一切:物因、式因、动因、极因。

物因是构成具体事务的质料,如桌子的本因是木或大理石、铁球的本因是铁。

式因的含义是“一事物之所以该事物”,如,桌子之所以是桌子在于它的形状与功能、铁球之所以是球在于它是圆形的。式因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某张桌子的形状”或“某个球的形状”。特别地,灵魂是人的式因(本因是肉体),但亚氏认为灵魂同时也是本体。这种含混的说法也许来源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亚氏认为式因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

动因。“实体在亚氏那里是运动生成的结果,而不是某个现成的东西。而实体生成后也会发生运动和变化。运动的原因就是动因。”【引用傅正同学】这在《形而上学》中所述甚少,似乎在《物学》中更有详论。

极因。极因是世界的源动力,也是世界上全部变动、万物生灭的原因。极因是永恒的。只有至善至美方能永恒,故亚氏谓极因曰“本善”。终极的本善是“元一”,它本身没有原因,它是最早出现的原因,是一切的原因,本善推动着世界前行。

“亚氏将学术分为理论、实用、生产三类”【引用“译者附志”】,以理论为最高尚,理论又分为数学、物学、哲学,亚里士多德以哲学为“第一原理”(物学为“第二原理”),并且给出了哲学的若干主题,称此为“智慧”、为“哲学”。

“古希腊思想的发展渊源于‘神话’,故常含混地称神话学家为哲学家,含混地称‘神话’为哲学。使哲学脱离诗与神话而具有明晰的内容,成为庄严的名词,正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方向。”【引用“译者附志”】后人也称“形而上学”为“第一哲学”。

这样一部宏伟巨著,又是与久远的`年代写就,在我们今人看来难免会有些瑕疵。以我粗鄙的理解,目前只是提出三点怀疑:

一、亚氏以实体为研究范畴,在说明永恒实体时曾引用星辰为例。而星辰亦非永恒,则亚氏的例证不足。这还是由于当时的科学不发达所致。事实上,人类至今为能发现永恒的物质存在。就连人类自身都不是永恒的。

二、亚氏既说本善推动一切,“世上各物并非各自为业,实乃随处相关。一切悉被安排于一个目的”,又说“奴隶与牲畜却大部分蠢蠢而动,无所用心,并不转为某些共通的善业而一齐努力。”【引用“卷十二・章十”】这明显的矛盾我认为不像是一贯谨慎的亚氏所犯下的错误,但书中并未就此作出更多的说明。难道“共通的善业”并非“本善”?我不得而知。

三、也许是我理解的不够透彻,但我以为亚氏没能严格地证明出“本源”即为“元一、本善”。甚至,他对于各个学派的本源说作出的反驳,大都以“这说法将引起诸多疑难”而将其否定。就我读过的其余几部哲学著作(尽管寥寥无几)来说,也没有任何一部能够给出即为完善的关于世界本源的证明。

我认为本源说是无法证明的,一切本源说都只不过是哲学家所作出的阐述,有相对合理或不合理之分,却没有什么对错。

这里,我有一个也许是荒谬的想法:哲学的价值,不在于多么正确地解释世界,而在于对于世界的,合理的并且是美的阐释。哲学体系连接着现实(合理性)与终极(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当然,也许我现在的这个想法还很幼稚,将随着阅读和思考的增加而改变。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九

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形而上学,指研究科学以外的、没有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是脱离实践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买了一本周国平的《尼采与形而上学》,一口气读了一半。

《尼》毕竟是哲学读物,即便经周国平之手,已经条分缕析面目澄明的呈现,还是需要在思维全盘紧张的状态下才能顺利读下去。

我放不下手,一则自然是因为它所涉及之内容均可归为最高思维等级的那一群落,高屋建瓴的通透视角是普通文学类别无法企及的,二来是怕自己一放下手就丢了线索和兴致,再也拣不起来。

我买的书,读不完的其实很少,除了一些“买岔了”的,其余应该就属此类。

记得早以前买过一本2006 年出版的《尼采》英文版,是剑桥哲学研究系列中的一本,黄封皮的砖头书,密密麻麻的英文字,买回来很快就束之高阁了。

纯粹自讨苦吃,中文看着都磕绊,还要看英文的。

还想起来大一住在中财清河校区的时候,在学校的小图书馆借了一本纯黑封皮的《黑格尔》,难道人家叫黑格尔,书就得是黑色的么?内容自然是晦涩得一塌糊涂,我还硬是痛苦的啃了一大半。

现在记得的也就只有这种痛苦的感觉。

没有太多生活经历,对生命没有深层次质疑或领悟能力有限,最好还是少看哲学原着,多半会迷失在哲学家们各自构建的精密而极具迷惑性的理念宫殿中。

从名家的解读看起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本书大致是在解读形而上学的起源和发展、尼采对于形而上学的解构和批判以及积极虚无主义的提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看看当下我们周遭的人与事,看看这个社会发展至今的种种状态,稍有探究精神的人自然会有一堆疑问,我为何要遵循这些准则行事,仅仅因为大家都这样?我为何会因为自己做的不存恶意的某事而自责,仅仅因为它不符合大众的道德规范?这诸多应该、不应该是经谁制定而传播,如何牢牢钳制住每一个人并让其乖乖顺服?外在的种种如何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而让我们自以为是顶着自由意志的帽子走着别人早就设定好的路?这些怀疑和探究早已被思索过千万遍,以不同的发展速度被不同的社会阶段所经历。

对此窥探一二,就是给自己的思维认知打开一扇窗,而不必把自己闷在角落郁郁苦思不得其所。

如果说积极虚无主义者不需要一个“真正的世界”,敢于接受无意义的现实世界,基督徒需要并且尚且能够虚构一个“真正的世界”,那么,消极的虚无主义者则是需要却无能虚构一个“真正的世界”,又没有勇气接受现实世界,陷入了绝境。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便是这样一种消极虚无主义的典型形式。

尼采说我们即将并且一直生活在一个虚无主义笼罩的时代,即“上帝死了”的时代,解释为最高价值的丧失,即死后入天堂、永生的信念的丧失。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上帝的存在”。

于是,科学毁灭了信仰,但同时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又无法建立一个信仰。

于是人类失去了原本因为相信“上帝”而拥有的人生动力,而同时由于柏拉图主义所形成的道德观却还约束着人类。

于是人类精神上无法获得信仰,但同时行为上又有道德约束,无法释放因为信仰丧失而积蓄的各种情绪,最终人类颓废的活着,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颓废,是一种形而上的无力感。

诚然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上帝”,但是究其根本,生命本质上的孤寂,在失去了“上帝”这一形而上的关怀后,人类还是在迫切的寻求信仰,寻求这种精神上的关怀。

就像某个哲学家说的:人类从来都是孤独和不孤独的,因此才有了上帝。

到这里,我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到看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盗梦空间》,给了我启发。

电影中通过入梦的方法,通过在梦主的潜意识中植入意识,改变梦主的想法。

这种方法如果可以得到实现,那么在人类行将就末的时候,通过电影里的方法,让一位梦境设计师设计好如同天堂般的梦中世界,通过精神引导师,让梦主再次相信上帝的存在,于是在盟主的潜意识中,曾经存在的上帝形象投影在梦境中,这时通过穿越,两位参与者回到现实,而梦主在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关怀,相信“上帝”的存在,于是在梦主死去的瞬间得到了永生。

诚然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道德和没意义没必要的,因为我们欺骗,而且终究没有创造永生,但是从死者的角度,他是获得了“上帝”的关怀,而且谁在虚弱的时候不想获得关怀。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尼采说我们活得多么的矛盾和无力,因为道德总是会时不时的关怀我们没有信仰的灵魂,而且有时候这种关怀是那么的虚伪和矛盾。

而对于活着的人,如何获得这种关怀,也许用不着担心,因为我们活的那么忙,那么积极,都没时间没心情想这方面的事情,即使有时会寂寞,但那不算什么,比起人生本质的孤独的体会。

不过在空闲的时候曾经也想过人生本质的虚无,那个时候也会觉得活着没意义,不过很快就又振奋起来,不想那个问题了。

但是我为何会明知生命的虚无,却还是很快而且一直的积极地活着,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慢慢地有了答案。

在各种生活经验的体会下,我意识到即使人类早已宣称,自己已经是高级的文明的,但究其根本还是拥有着动物的属性,而且更多的人们类活动,是在自然属性的驱使下完成的,比如:渴了喝水,饿了吃东西,冷了穿衣服,性欲等各种欲望。

人与人之间在这些欲望的表达上不同,这里就有着道德的约束力的作用,当然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

所以想到这里,我意识到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外界的刺激下,由身体感知,给予身体中一些器官刺激,由他们分泌各种激素,再去促进其他器官的生理活动,从而表现出人类的各种欲求和行动,当然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在每个人的道德观的监视下完成的,不然就是违心的,再严重的就是犯法了。

所以人类要活得积极,有活下去的动力,更多的是要保证身体的健康,各个器官的功能正常,从而使得各种激素分泌水平的正常,维持着生命的动力,从而不去过多的思考形而上的话题,就算想到了也会马上抽身出来,不会陷进去,因为当你在思考:是存在还是思想先存于世时,你的肚子饿了,口渴了,女朋友叫你去约会了,而你的某方面的成就被人在议论着,你要成就更多,你还有很多欲求。

想到这我想起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iq84》三部曲中通过女主角的口说:身体是灵魂的殿堂,看来是何等的正确,即使也许理解角度不一样。

从某些方面日本还是不错的,比如滨崎步,比如她的某些作家子民们。

《尼采与形而上学》是周国平的博士论文,写得十分通俗易懂,我在有幸读完这本书之后,实在忍不住将其中的一些内容和自己的一些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们活在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里,郑也夫在一本书里提到,现代人只追求三件事:舒适、牛逼、刺激。

圣洁已死,神的亡灵无人看守。

是上帝抛弃了众生,还是众生杀死了上帝?要回答这一切问题,我们必须回到那个信仰的时代,顺着那一串哲学家的名字向上求索。

一、作为社会现象的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最初并不是学说,而是社会思潮(social current),对思潮最敏感的必然来自文学,当时的代表人物是普希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

1.文学领域里的虚无主义

(1)《父与子》 “虚无主义者是一个不服从任何权威的人,他不跟着旁人信仰任何原则,不管这个原则是怎样被人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2)巴扎洛夫爱上了贵族女子雅金左娃,可他立即对自己的这种感情深为厌恶,加以否定,对意中人说,爱情“只是一种故意装出来的.感情罢了”。

(3)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论自杀:“人毫无作为,却发明了一个上帝,为的是活下去,不自杀;这就是迄今为止的全部世界史……上帝是少不了的,所以他应该存在……可是我知道并没有上帝,也不可能有……难道你不明白,一个人同时抱着这两种想法是活不下去的么?”

2.哲学史轨迹中的虚无主义

(1)英国经验主义(empiricism),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条原则一旦被推到极致,就将陷入彻底的怀疑论(skepticism)。

(2)康德为了挽救形而上学,提出“逻辑是天生的”,但这显然不太靠谱。

3.虚无主义的表现和后果:

(1)内在的紧张和外在的匆忙:“失去信仰的现代人急切地投身喧嚣的世俗生活,试图用勤勉的劳作麻痹内心的不安。……他们行色匆匆地穿过闹市,手里拿着表思想,吃饭时眼睛盯着商业新闻,分秒必争,却不再关心永恒。”

(2)个性的丧失和灵魂的平庸:商业成了“文化的灵魂”,报刊支配社会,记者取代天才,艺术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3)文化的贫困与学术的贪婪:“现代人在精神上是永远的饥饿者,已经丧失创造的原动力。他带着‘一种挤入别人宴席的贪馋,徒劳地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搜集昔日文化的无数碎片以装饰自己。”

(4)人退化为动物,艺术成为满足本能的工具,艺术家沦为戏子。

二、虚无主义的起源:哲学史回顾

为何出现虚无主义?本质是基督教——形而上学体系的瓦解。

为何瓦解?因为这个体系本身就是错误的。

理解一切“主义”有两条线索,哲学史与宗教史:哲学史主要关注哲学家,强调逻辑的演进,宗教史主要关注民众强调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尼采认为,虚无主义早在柏拉图时期就埋下了祸根,思想史最大的错误在于打倒了神话。

这里有必要简单概述一下神话时代。

1.神话时代概述

“对于荷马时代的希腊人来说,奥林匹斯神界不是虚构,而是完全真实的。……作为本体界的神界与人所栖身的现象界紧密相连,并未分离为两个世界,人们无需通过概念思维去把他推断,而是本能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和作用。”

简评:在神话时代,人被神圣化,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在人神同形的意义上,希腊神话与佛教有相似之处,但佛教的本质是压抑、毁灭人性的学说。

2.神话被打倒

哲学史线索:在柏拉图看来,神话是非理性的,诸神变化无常,这和最高理念相悖,必须被打倒。

宗教史线索:荷马的诸神像凡人一样,撒谎、奸淫、好战、贪婪,无恶不作,不符合“至善”的标准,是不道德的,不应作为崇拜的对象。

从宗教的功能上看,多神教(polytheism)在道德规范上确实不如一神教(monotheism)。

而在历史上,多神教直到君士坦丁时期才被基督教取代,君士坦丁的后继者“叛教者”尤里安曾经复辟多神教,但时间太短,有本小说《诸神之死——叛教者尤里安》描写的就是这一事件。

3.智者(sophists)被打倒

智者的核心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相对主义,在尼采看来这才是正确的思路,但智者立刻被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打倒。

4.基督教——形而上学体系的建立

苏格拉底等式:理性=美德=幸福。

柏拉图的原型论:感官世界不是真的,只有理念的世界是真实和完美的。

这个体系和基督教实现了完美结合。

哲学家口中的“绝对精神”和民众口中的“上帝”是同一个概念。

主要特点如下:

(1) 否定肉体,否定人性,否定感官世界;肯定至善的上帝,肯定彼岸世界。

(2) 把“应该存在”与“实际存在”合二为一。

注意,这个体系不仅认为不道德的东西“不应该存在”,也认为不道德的东西“其实不存在”。

自此,欧洲人进入了信仰时期,社会开始恢复和谐。

5.基督教——形而上学体系的谬误

尼采认为,虚无主义的产生是迟早的事,因为这个体系本身是站不住脚的。

下面简单分析之:

(1) 无论是“理念世界”还是“上帝”,都是假设,绝对没法证明,这一点应该很容易理解。

(2) 这个体系看似追求完美,其实是教导人们否定现实的一切。

人们在长期的追求中注定失败。

总之,拿一个假设的东西作为我们崇拜的终极对象,这难道还不够荒谬吗?

6.无数哲学家试图证明上帝存在

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尔等。

任何一本西方哲学史都会有详尽介绍,他们“证明”的方法很单一,很无聊,此处略去一千字。

7.康德“批判主义”试图修正形而上学

康德率先指出,靠逻辑是不可能证明上帝存在的。

这一点确实很靠谱,但康德也有一个顾虑,如果没有上帝,靠谁维持道德呢?于是,他“直接诉诸人们的道德意识,用道德的必要性来反证上帝存在的必要性。

尼采讽刺他这是以‘一个狡猾的基督徒的方式’把世界分为‘真正的世界’和‘虚假的世界’。”

注:康德主要著作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纯粹》指出逻辑无法证明上帝存在,十分靠谱。

《实践》认为道德“应该存在”,所以上帝“实际存在”,这个逻辑错误大家看明白了吧。

《判断力》讨论美学问题,这里就不说了。

8.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为何悲观?因为道德无法实现。

在尼采看来,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把道德也否定即可。

总之,经过这样一个从建立到衰落的过程,形而上学终于到了面对虚无主义的阶段。

问题一:哲学是否能接受虚无主义?如果接受虚无主义,岂不是对学科自身的否定?

然而虚无主义已经不可回避,尼采决定扛起这个重担。

三、真正的虚无主义

无论是哲学史、宗教史,还是社会思潮,发展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虚无主义也许是不好的,但一定是对的。

所以问题只有一个:你敢不敢承认“不存在上帝,世界是无意义的”?

无数哲学家绞尽脑汁想证明上帝存在,这难道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吗?恰好相反,这里早就预设了“上帝必须且一定存在”,然后寻找证明方法,当然是没有逻辑的。

这里我们已经不再关心逻辑,只讨论他们的动机。

动机很简单,我们需要上帝。

如果没有上帝,人们没有信仰,还怎么活下去呢?

问题的真相终于暴露了,这根本不是一个“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我们能否忍受一个无意义的世界”的问题。

前者是传统形而上学,后者是虚无主义。

形而上学假设“世界有意义,而且是道德意义”,虚无主义假设“世界无意义”,显然后者更“真诚”,彻底抹去了基督徒的虚伪、懦弱和懒惰。

当然,只有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有能力驾驭虚无主义。

尼采背负的是几千年树遍哲学史的十字架,手持虚无之剑,企图杀死全人类的上帝。

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发疯是对哲学的献祭,他是世纪之交的殉教者。

我们来看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定义:

“彻底的虚无主义(die radikale nihilismus,对应的英文单词显然是radical nihilism)就是在涉及人们所承认的最高价值时,确信生存是绝对没有根据的;包括这一识见:我们毫无权利设想一个似乎‘神圣’,似乎是真正道德的彼岸或物自体。”

用一个简短的公式来表达,就是“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alles is falsch! alles ist erlaubt!) ”

虚无主义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这是一门注定被毁灭的学说。

人之所以可爱,在于人是一种过渡,一种毁灭。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四、逻辑是什么?——彻底的形而上学批判

按理说,我们讨论任何问题都需要逻辑,超越逻辑看似不可能。

尼采作为哲学家,他所能调用的学科背景也十分有限。

但他至少指出了超越逻辑的必要性,通过两个角度:语言和人性。

如果观察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你会发现,他们的哲学基础都是尼采。

用逻辑批判逻辑,做到这点实属不易,我的理解估计也不到位,下文写得有点抽象,希望能解释清楚。

1. 批判“我思故我在”

(1) 笛卡尔的逻辑: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情不可怀疑,就是“我在思考”,于是推出“我存在”。

(2) 尼采对这一逻辑的批判:首先,“思考”是强加上去的一个概念,虽然你意识到了你的想法,但你无权将之定义为“思考”,更无权将“思考”看成最原始的东西,因为“思考”可能也会受各种本能的支配,这些是你意识不到的;其次,这里不仅强加了“思考”,还强加了“思考者”,其实这是一个“一切行动必有行动者”的假设,这个假设同样是没有根据的。

(3) 分析原因:首先,“我思故我在”只承认“意识领域”内的东西,而不承认意识之外的东西,后来直到弗洛伊德才开始研究无意识领域,当然弗洛伊德也是在尼采的影响之下开始进入人类的深层心理领域的;其次,“一切行动必有行动者”受到了主谓结构这一语法的影响,我们相信“我”是一个实体,执行了“思”这个动作。

(4) 确定了比逻辑更深刻的两个分析对象:人性和语言。

2. 透视主义

(1) 传统的逻辑:我——思考——客体,符合主——谓——宾模式。

(2) 上文已经批判了这一逻辑,与其说“我”是“思”的前提,不如说“思”是“我”的前提,因为“我”其实是语法虚构出来的,如果硬要设置一个前提,只能是“思”,而且需要注意,这个“思”只是暂时借来的概念,是不可定义的。

(3) 对逻辑的修正:思考——我——客体。

这个顺序告诉我们,一切思维都受到了“我”的局限性,所谓思维,其实是透过“我”来看客体,即透视主义。

(4) 这个“我”又是什么呢?前面不是说“我”是强加的吗?注意,这里的“我”指的是人的肉体、本能的各种心理状态、以及使用的语言。

3. 逻辑的地位

(1) 传统哲学:首先,逻辑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就连纯粹理性批判者康德也编造出了一个超越一切经验的“先天综合判断”来解释逻辑的存在。

其次,逻辑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人们相信只有靠它才能发现真理。

(2) 尼采的批判:首先,逻辑只是语法的产物,是语言的一部分,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绝不可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其次,我们对逻辑的评价过高,甚至将之塑造成上帝。

(3) 逻辑源于非逻辑:所谓“非逻辑”,就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一假定是完全靠谱的。

只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开始忘却它们的来源,而把它们看作先验的,超越于经验的,看作普遍有效和必然的,一句话,看作‘自在的真理’”。

总之,传统哲学认为axiomatic的东西,在尼采这里只不过是hypothetic,这也是一个彻底的哲学家应有的态度。

4. 形而上学只不过是语言的游戏

这个观点如果要讨论,需要大量细枝末节的语法分析。

说实话我也没太看懂,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一切神圣都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概念,如果我们反倒去崇拜这些概念,就太不靠谱了。

5. 超越语言的方法:追寻语言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走的是“物质生产”路线,而尼采走的是“生命活动”路线。

杀死了上帝,搞残了逻辑,面对一堆废墟,形而上学需要重建。

五、世界是什么?一个已经不太可能回答的问题

尼采并非打倒一派形而上学,建立另一派。

而是在打倒了所有的形而上学之后,还要尝试重建。

这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纠结的痛苦过程。

1. 什么是“认识”

(1) 所谓“追求真理的欲望”都是人们虚构出来的,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欲望。

如果人们感到了这种欲望,只是因为把其他的源自本能的东西,误认为是“求知欲”。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探索这种本能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尼采只能从哲学的角度略作探讨。

(2) 认识为实践而服务。

注意,这里的“实践”不是马克思说的“物质生产”,而是“生命活动”。

例如我们会感到痛觉或快感,并赋予“痛”“爽”这样的概念,而这些概念的功能其实是为实践服务,指导我们规避痛苦,追求快感。

“事实上,我们并非拥有一切知觉,而仅仅‘选择那些对于我们的自我保存必不可少的知觉’”“只有当意识有用之时,意识才存在。毫无疑问,一切感官知觉都彻底渗透着价值判断。”

(3) 前文已经提到,逻辑绝非康德说的“先天综合判断”,这里就可以解释了:逻辑只是人类为功利目的整理世界的手段,审美是人把世界人化的手段。

“倘若人们无需永远听取那一切夸张中的夸张,那个词:世界,世界,世界;那么,每个人应该诚实地仅仅谈论人,人,人!”

(4) 认识是一种解释(interpretation),这个词说明了认识的主观性和多元性,而非追求“绝对真理”。

(5) 感性比理性更可靠,理性更多地是在虚构。

(6) 一切“真理”都是信仰,是价值判断,源自人性,是较容易的思维方式,满足了我们的懒惰。

(7) 认识是一种勇气:“明知仅是解释,仍保持解释的兴致和能力,敢于正视‘世界的无限可解释性’,并且勇于尝试多元的解释,正如尼采所说,这是‘有力量的标志’。”

总之,“认识”可能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但我们仍要不断“认识”,这是一种西西弗斯的精神,是生命力量的体现。

2. 什么是世界

(1) 世界是无意义的混沌。

如果说有什么终极真理,就应该是这条了。

(2)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人性的产物:所谓“客观规律”都是为了服务我们的惰性而被我们虚构出来的东西。

我们根本做不到“客观”,根本做不到“无利害关系”,只可能做到“为自己服务”。

(3) 可能存在一个在我们认识能力以外的世界,这个世界当然是彻底荒谬的,因为它超越了语言,而绝非康德说的上帝。

后来萨特把这条原理发挥到了极致。

(4) 生命并非“求生存”,反对达尔文:“生命的总体方面不是匮乏和饥饿,而是丰富、奢华乃至荒唐的浪费,——凡有竞争之处,都是为强力而竞争……”“生命是一种‘必须追求不断自我超越的东西’。”

3. 强力意志:“应该存在”与“实际存在”的统一

(1) 传统西方哲学永远存在一个纠结,这两个到底哪个才是最根本的?于是从苏格拉底开始走上歧途,一方面,虚构了一个至圣的,关键是注定无法实现的“应该存在”;另一方面,否定又不舍抛弃“实际存在”。

(2) 尼采的解决方法:强力意志就是命令与服从,是让“应该存在”变成“实际存在”的唯一手段。

这个逻辑有点像马克思的“改造世界”,但有必要说一下区别。

马克思将“世界”当成可知的客体,将“物质”看作一切的本原,这从逻辑上说其实是不彻底的;而尼采将“实践”看作本原,用“意志”来定义“实践”,是一种相对靠谱的解决方法。

(因为尼采本人也说了,对世界的解读是多元的,“强力意志”本来就不应该作为“绝对真理”存在。)

4. 世界是永恒轮回

任何一种形而上学都需涉及“永恒”的话题。

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家就认定有永恒的东西存在,并且调用了一切逻辑试图证明,当然这是失败的。

问题在于,永恒根本就不是一个理性范畴,而是一个情感范畴,我们追求永恒,不是因为我们理性,而仅仅因为我们爱永恒。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多次感叹:“因为我爱你啊,永恒!”

前文已经提到,我们对世界的一切解释,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即使是尼采也无法逃脱“永恒”的诱惑。

但是关于“永恒轮回”,说实话我没看懂。

我只能抄下自己懂的这部分:“倘若我的所作所为将在世界的轮回中无数次地重复,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那么,我就必须替自己的行为负下永恒的责任了。

基督教的末日审判只有一次,‘永恒轮回’的审判却有无数次。”这段我联想到的还是西西弗斯,我觉得尼采可能想说的是,无意义的世界是永恒的,不要对未来抱有希望,现在的困惑到了将来仍然是困惑。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积极地生活下去。

“在命运遭遇我们之前,我们应该引导它……但是如果它已经遭遇我们,我们就应该努力爱它。”爱上帝没什么了不起,是个人都会去爱,但只有强者,只有真正具备酒神精神的人,才会爱上自己的命运。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求知使人变得明事理而智慧,而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为了研究的第一哲学,就必须弄清楚智慧究竟是“哪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如何将一个动变原理或性善原理应用于不变事物智慧的探究,《形而上学》共有14卷且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亲自有计划编撰的,本书大体上分为3个部分,总论,研究哲学的性质,对象,范围。探讨哲学的形成与性质进而评价前人关于“本源”问题的看法,他提出哲学应该研究的十个问题,而全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于这个十个问题的回答。他还将哲学分为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研究存在本身及其固有属性及各学科都要遵循的一般公理等。而第2部分既是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思想的集中表述。也是全书的中心内容。

他认为存在的中心范畴是“本体”其他范畴是表现本体的。本体是与一切事物相关的本源,但是在之后对“本体”的进一步论述中,表现出了他的动摇性“他有时候认为本体是独立存在的个别事物,有时将本体视为普遍本质。”他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生灭变化归根到底不外乎四个根本原因:质料因、形式因、运动因和目的因。凡有所询求于事物之原因,宜必并求此四因,或于四因中偏取其某因,“假如通式可以被‘参与’,这就只应该有本体的意式,因为它们的被‘参与’并不是在属性上被‘参与’,而正是‘参与’了不可云谓的本体。”他认为“参与”是假托的'。可是“通式对于世上可感觉事物发生了什么作用;因为它们既不使事物动,也不使之变。它们对于认识事物也不会有何帮助;因为它们甚至于并不是这些事物的本体,它们若为事物的本体,就将存在于事物之中,它们倘不存在于所参与的个别事物之中,它们对这些事物的存在也就无可为助。

它们若真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这就可被认为是原因,如‘白’进入于白物的组成中使一切白物得以成其‘白性’,但这种先是阿那克萨戈拉,以后欧多克索及他人也应用过的论点,是很容易被攻破的;对于这观念不难提出好多无以辩解的疑问。”而且“没有意式作蓝本让事物照抄,事物也会有,也会生成……意式既是事物之本体,怎能离事物而独立?”在此,亚里士多德意在批判柏拉图以理念为本体是行不通的。但是亚里士多德不是不承认一般形式的存在,他只是否认形式有独立的存在。同时他也声称事物的形式是事物成其所是的东西。他提出的“形式与质料”学说和“潜能与现实”学说以及“本体”学说构成其哲学的三大体系。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一

自实证主义兴起之后,形而上学便不断面临各种形式的诘难1。20世纪的后期,随着"后形而上学"2等提法的出现,形而上学似乎进一步被视为已经终结或应该终结的历史现象。然而,作为对存在的"总的看法"(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第168页),形而上学的消亡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哲学家的拒斥或疏离;人类思维的历史早已表明:"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同上,第163页)。在这里,更有意义的也许并不是对形而上学表示哲学的轻蔑或憎恶,而是从理论的层面沉思形而上学何以存在(何以会有形而上学),历史上的某一种形而上学能否归结为形而上学的惟一形态,把握真实存在的形而上学是否可能,等等。这种哲学的追问,也可以看作是对形而上学本身的进一步反思。

在其逻辑学中,黑格尔将存在视为起点,并由此展开了他的本体论的学说3。黑格尔所讨论的"存在",首先具有逻辑范畴的意义,而有别于具体的实在,从"存在"出发的本体论,也相应地主要表现为逻辑的分析。然而,本体论的逻辑展开并不仅仅是一种思辨推绎,它在某种意义上植根于现实的关系;以"存在"为本体论的逻辑出发点,同时也折射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本原性。

存在着这个世界或有这个世界,这是对存在作进一步追问的逻辑前提。从常识的层面看,"有这个世界"是不断为生活实践所确证的事实;从哲学的层面看,关于世界是什么、世界如何存在等等的辨析,总是基于世界本身的存在,绝对地否定世界的存在,往往很难摆脱哲学的悖论:如笛卡尔已注意到的,当一个人否定或怀疑世界的存在时,这种否定或怀疑本身已确证了某种"在"(怀疑者及其怀疑活动本身的"在")。海德格尔曾将"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视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或最原始的问题,(参见《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第3-4页)这一问题同样以存在的本原性为前提:惟有"在者"已在,追问在者之"在"才有意义。

对存在的探究,既展开为"为什么在者在"这一类终极根源或原因的追问,也涉及具体的知识领域,后者与经验之域有更切近的联系,其形态往往呈现多样的特点。在近代的知识分类系统中,知识领域通常被区分为所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前近代的知识系统虽然不一定有这种近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但按近代的分类标准,亦可归入相应于以上类别的形态),而每一种知识的分支又常常对应于存在的某种形态。以自然科学而言,物理学主要把握存在的物理形态(波、粒子等),生物学以生命存在为主要对象,化学着重考察原子的化合和分解,如此等等;若进一步细分,则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尚分别包括电磁学、量子力学、核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物理化学等分支,这些学科领域各自又指向不同的存在形态。同样,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往往也分别地指向社会存在的相关方面(如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经济运行过程,社会政治体制,个体、家庭、社区及其相互关系等)。

以存在的某一或某些形态为对象,特定的知识领域总是有其界限,物理学把握的是光、波、粒子等物理现象,生命的新陈代谢、原子的化合分解等往往在其视野之外;同样,生物学、化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也有各自确然的对象,彼此之间往往界线分明、各有定位。知识形态的这种特点并非仅仅见于近代,在近代的知识分类尚未形成之时,"知"即已表现出对存在加以明分别异的趋向,庄子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庄子·天下》)百家众技,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知识形态,它们各自涉及存在(包括日用常行)的某一方面,无法涵盖其他(皆有所长、不该不遍)。广而言之,每一特定的知识领域所指向、所达到的,都只是存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当人的视域限于这一类特殊的知识领域时,存在也相应地呈现片面的、分离的形态。

这种分离的形态,也体现在对人本身的理解上。人既是追问、理解存在的主体,又是"为它的存在本身而存在的"存在者,(海德格尔:beingandtime,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1996,p10《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第15页)作为存在者,人同样也以整体性为其特征,并包含多方面的规定。然而,当人成为知识的对象时,他往往同时也被分解为互不相关的不同方面。对生物学而言,人无非是具有新陈代谢等功能的生命体,在经济学中,人主要是财产关系、生产活动等承担者,在社会学中,角色往往被视为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存在方式,在心理学中,意识及其活动则构成了人的主要规定,如此等等。可以看到,知识层面的人,主要呈现为某种单一或特定的形态:他或是生物学领域的对象,或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或呈现为意识的主体,或定位于某一或某些社会角色;是此则非彼,彼不能易此。在这里,存在的分离伴随着人自身的单一化或片面化。

宽泛而言,作为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形而上学或第一哲学的特点在于越出特定的存在视域,从整体或总体上对存在加以把握。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中曾指出:"有一种学科,它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因自身而具有的属性。这种学科不同于任何其他特殊的学科,那些特殊的学科没有一个普遍地将存在作为存在来对待。它们把存在的某一部分加以截断,研究这一部分的属性,例如数学便是这样做的。"(metaphysics,1003a25,thebasicworksofaristotle,randomhouse,1941,p731)在此,亚里士多德将一般的存在理论与特殊的学科区分看来,并注意到特殊学科的特点在于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对存在加以研究,一般的存在理论则从普遍的(总的)方面把握存在;后者(研究作为存在之存在的学科),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以上看法,同时也彰显了第一哲学整合存在的理论特征。在谈到哲学与存在的关系时,黑格尔也曾有类似的论述:"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而内容就是整个的存在。"(《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一卷,第93页)这里所说的哲学,即包括作为存在理论的形而上学1,而"整个的存在",则指存在的统一形态。在逻辑的层面上,对"整个存在"的把握,无疑适合了扬弃存在分裂的理论需要。

康德曾指出:"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能采取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形而上学。"(《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3页)但他同时又区分了独断的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形而上学,认为只有通过批判,才可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同上,第160-161页)康德的以上看法既对形而上学是否必要的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又注意到了形而上学的形态并不是单一的。相应于对存在的不同理解,以存在为沉思对象的形而上学确乎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形态,其中,抽象与具体之分无疑更具有实质的意义;而对抽象形态的形而上学的批判考察,则是澄明具体形态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前提。

以存在的整体或总体把握为旨趣,形而上学每每展示为多重进路。历史地看,在哲学思维滥觞之时,对存在的统一性的探求便已开始,而这种探求往往又以追问存在的终极本原为形式。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说,便可以视为对存在本原的较早追寻。《尚书·洪范》已提出五行的概念:"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所涉及的是五种物质元素,《洪范》分析了这些元素所具有的润下、炎上等不同功能,并将其理解为事物的性质(咸、苦、甘等)所以形成的根源,由此从一个方面表现出对存在本原的追溯。西周末年,五行说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基本的物质元素,五行往往被理解为万物之源。(参见《国语·郑语》)。

在中国哲学尔后的演进中,万物之源往往被归结为气。王充已指出:"万物之生,俱得一气。"(《论衡·齐世》)"天地合气,物偶自生"(《论衡·自然》)即现象世界中的一切存在,都以气为其实体,万物均为气运行作用的结果。气与万物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气聚而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气:"两仪未判,太虚固气也,天地既生,中虚亦气也,是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王廷相:《慎言·乾运》)"有聚气,有游气,游聚合,物以之化。化则育,育则大,大则久,久则衰,衰则散,散则无,而游聚之本未尝息焉。"(王廷相:《慎言·道体》)万物终始于气,气构成了存在的终极根源;特定事物有衰有散,但作为本源的气则始终存在。

类似的观念也存在于西方哲学的传统之中。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利斯即把水视为万物的原质,认为一切事物均由水构成;1赫拉克利特以火为万物之源,认为世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恩培多克勒进而作了某种综合,肯定万物都由土、气、水、火四种元素构成。这些元素与中国哲学中的五行无疑有相通之处。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多样的元素开始为单一的原子所取代,原子论与中国哲学的气论虽然有所不同(前者趋向于对世界的机械理解,后者则蕴含着某种有机的、辩证的观念),但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则又彼此趋近。

对存在本原的如上追寻,可以看作是试图在始基或基质(substratum)的层面达到存在的统一性1。水、火、原子、气等元素尽管有本原程度上的不同(原子、气相对于水、火等似乎更为基本),但都属构成事物的质料,以质料为始基,意味着将物质元素视为宇宙之砖。不难看到,这里首先涉及世界或存在的构成:把宇宙之砖理解为存在的基础,也就是从世界的构成上,把握存在的统一性。按其实质,世界或存在的构成属于科学的论域,把存在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的终极构成,同时也意味着将哲学层面的问题转换为科学领域的问题。当哲学家把原子或气理解为事物的本原时,他们所作的,其实是一种关于世界构成的科学假设,建立于这种设定之上的存在统一性,似乎亦未能完全超出特定的科学论域。事实上,如现代的基本粒子理论对世界构成的解释属于物理学等具体科学一样,以原子、气等说明存在的本原,在相当程度上也带有科学解释的意义:尽管解释具有某种思辨的形式,与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有所不同,但透过其自然哲学等思辨外观,我们所看到的,仍不外是一种与科学处于同一序列的特定视界。

从另一方面看,在质料的层面追寻万物的始基或基质,同时展开为一个还原的过程,即从事物既有的、完成的形态,向其最原始的构成回溯。当哲学家试图从始基出发建构存在的统一时,他们同时也将存在的统一归结为从既成的形态向其原初形态还原。按其本来意义,肯定存在的统一,包含着对多样性的合理定位,而多样性的定位则以确认事物的丰富性为前提。然而,向原初始基的还原,却意味着回归某种单一的存在形态。在"水"或"火"成为万物的始基时,统一的世界便被归结为单一的"水"或"火";以"原子"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质料,则存在的统一性便被理解为其原子构成的单一性。把握存在的统一性的本来意义在于超越一维或单向的视域,但在还原的形式下,存在似乎依然被置于一维或单向的视域。

以质料为存在的始基,主要是从对象世界本身寻找存在的统一性。对统一性追寻的另一种方式,是以观念性的存在为出发点。中国哲学中所谓心外无物论,便含有在"心"的基础上达到存在的统一之意。当然,"心"也可以指一种意义视域,而以心为本,则相应地指存在惟有进入意义视域,才构成意义世界。但就其在"心"的基础上整合存在而言,似乎仍带有向某一类存在形态(观念的存在形态)还原的性质。另一些哲学家以感觉为最本原的存在,所谓"存在即是被感知"即表现了这一趋向。尽管感觉论的立场在一些哲学家(如休谟)那里导向了对传统形上学的存疑,但化存在为感觉,本身也体现了对存在的理解。相对于涵盖诸种精神现象的"心",感觉无疑具有更特殊、更特定的性质,将感觉视为本原性的存在,意味着将存在统一于某种特定的精神现象。

水、火等质料与"心"、感觉等精神现象尽管有观念形态与非观念形态的分别,但当二者被理解为存在的本原时,蕴含于其中的思路又具有了某种相关性:二者都表现为在一种或一类存在之上建构世界的统一性。当然,以质料为统一始基,体现的是一种质料的还原,它在向初始的存在形态返归的同时,又渗入了某种科学的视域;以"心"、"感觉"为终极的存在,则可以视为精神或观念的还原,相对于质料的还原,向特定精神形态的返归无疑更多地显示了一种思辨的趋向。

扬弃存在的分离性、把握存在统一性的另一种形式,是预设和确认普遍的大全(thewhole)。大全是其大无外的总体,它往往被视为存在的最高统一形态。在这方面,布拉德雷(y)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布拉德雷对现象(appearance)与实在(reality)作了区分,认为关于现象的知识是不真实的,终极的实在是绝对(theabsolute)。从形式的层面看,"绝对"不包含逻辑矛盾,它是一,是整全(awhole),而非多。作为整个存在,它包含着差异,但又并不为关系所分离,相反,关系形式在任何地方都指向统一,这种统一蕴含着超越关系的实质总体(asubstantialtotalitybeyondrelations)。宇宙中的一切差异都和谐地存在于作为整体的绝对之中,在它之外,什么也不存在。(参见appearanceandreality,chaptersxiiiandxiv,london,1916;又见theidealismtradition,,thefreepress,1957,pp135-143)这里首先可以看到对个体间分离形态的扬弃及对统一性的追求,而存在的这种统一性,又是通过无所不包的绝对而达到的。作为整体或总体(thewholeortotality),绝对既统合个体,又将个体间的关系纳入自身,具有凌驾于一切特定存在的性质。

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可以看到指向整体的思维趋向。《老子》一书便有如下论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这里包含着《老子》一书对道的理解:"混成",表明道具有统一而未分化的特点;"先天地生",指出其在时间上的超越性或无限性;"寂兮寥兮",彰显了道无特定的、感性的规定;"独立不改"意谓道不依存于他物而以自身为原因;"天下母"隐喻着万物对于道的从属性,"大"则从总体上突出了道的统一性、整体性或普遍的涵盖性。未分化、超时间、超感性等等,或多或少凸现了道与特定存在之间的距离,《老子》在此前提下强调道的整体性、涵盖性(大),无疑使道同时成为超然于具体存在的大全,而由此实现的统一,也相应地呈现出某种抽象的形态。

无论是布拉德雷的绝对(theabsolute),抑或《老子》的道,作为统一的大全,显然都具有封闭的性质。这种封闭性表现为绝对或道将一切存在置于自身之中,无一物能出乎其外。在这种存在形态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仅仅具有内在的性质,而无外在性,布拉德雷便直接了当地指出了这一点。在他看来,关系只有在整体(thewhole)的基础上才有意义,一旦承认关系的外在性,便会陷于逻辑上的无穷后退:将关系r视为关系项a与b之外的一种存在,则r本身也成了关系项,于是在a与r之间又会出现关系r1,而根据同一道理,在a、r、r1之间又会有r2,以此类推,将导致层层后退,因此,外在关系缺乏实在性。1对关系外在性的截然否定,往往使个体的实在性很难得到定位:当个体与关系完全合而为一时,它便同时融合于大全之中而失去其相对独立的性质。事实上,在各种形式的大全中,我们确实可以一再看到整体对个体的消解。

如前所述,作为存在的统一形态,大全同时被规定为终极的实在。终极既有至上之意,又意味着已完成,后一意义上的终极,与大全的封闭性彼此相关。完成表明存在过程的终结,在此意义上肯定大全的终极性亦包含着对过程的漠视。当《老子》强调道"先天地生"时,作为统一形态的道便被赋予非过程的性质。同样,布拉德雷的绝对(theabsolute)也略去了时间之维,表现为既成的、静态的存在形态。

在如何扬弃存在的分离、达到存在的统一这一问题上,以质料为本原与预设大全、总体固然呈现不同的思维趋向(前者试图通过向始基的还原而达到存在的'统一,后者则通过大全、总体对个体、殊相的超越而实现统一),但二者同时又包含着某种共同之点,即不同程度地将存在的统一理解为同一。向质料的还原,意味着在某一种或某一类存在形态上,整合全部存在,其中蕴含着从多样性到单一性的转换1;以大全、总体为统一的形态,同样以消解个体、殊相等等为前提。在此意义上,无论是向质料的还原,抑或对大全的追求,都以存在的自我同一为实质的内涵,二者在试图克服存在分离的同时,似乎都未能对差异、多样性等作出合理的定位。

形而上学的以上形态,无疑具有较为传统的特征。较之传统的形而上学,当代的分析哲学表现了不同的视域。从注重语言分析的立场出发,分析哲学对传统的形上学较多地持批评的态度,但与逻辑实证主义截然拒斥形而上学有所不同,分析哲学的一些代表对形而上学表现出某种宽容性。首先可以一提的是奎因。奎因认为,科学的理论都蕴含着某种本体论的立场,本体论的问题则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何物存在的问题。关于本体论,奎因同时区分了两个不同的问题,其一是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其二则是我们在言说中涉及的存在问题;前者属本体论的事实问题,后者则属语言使用和表达中的本体论承诺(ontologicalcommitment)问题。本体论承诺的核心观念是:"存在就是作为一个变项的值(tobeistobethevalueofavariable)。(参见fromalogicalpointofview,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0,pp12-15)奎因所说的变项,也就是约束变项或带有量词的量化变项,在命题中,这种变项是不确定的代词,它可以代表一类事物中的任何一个,但未特指某一个,而这一类事物就是变项的变域。"我们的本体论不管取得何种形式,都在’有些东西’、’没有东西’、’所有东西’这些量化变项所涉及的范围之内。""被假定为一个存在物,完全只是被视为一个变项的值。"(ibid.p13)例如,当我们说"有些狗是白的"时,指的是有些东西是狗并且是白的,要使这个陈述为真,"有些东西"这一约束变项所涉及的事物必须包括"有些白狗",而这同时也就承诺了白狗的存在。

就其肯定命题或陈述蕴含着对存在的承诺而言,奎因的以上看法无疑肯定了形而上学话语的意义,然而,奎因同时强调,本体论的承诺并不论及"实际上什么东西存在",而仅仅关涉"某种陈述或理论说什么存在",因此,"这差不多完全是与语言相关的问题,而什么存在则属另一个问题。"(ibid.p15-16)换言之,奎因的本体论承诺所讨论的,主要是对存在的言说和表述,而不是实际的存在本身,在此意义上,奎因将"存在就是作为变项的值"这一断论理解为"语义学的公式(semanticalformula)",并认为关于什么存在的争论可以在语义学的层面展开(ibid.p15,p16)。在这里,语言的逻辑分析似乎取代了对存在本身的把握。

从分析哲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形而上学问题的,是斯特劳森(on)。在《个体》一书中,斯特劳森区分了两种形而上学,其一是描述的形而上学(descriptivemetaphysics),其二是修正的形而上学(revisionarymetaphysics)。在他看来,"形而上学一直常常是修正性的,而较少是描述性的。描述的形而上学满足于描述我们关于世界的思想所具有的现实结构,修正的形而上学则关注于产生一个更好的结构。"(on:individual,london,1959,p.9)所谓"描述我们关于世界的思想所具有的结构",也就是分析与形而上学思维相关的语言所具有的意义,即它不是对世界本身加以描述,而是对我们把握世界的思维结构和语言结构加以分析。尽管斯特劳森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归入所谓描述的形而上学之列,但这种形而上学按其实质主要应归属于分析哲学的论域,事实上,斯特劳森在其主要的形而上学论著《个体》中,即标上了《论描述的形而上学》这一副题。

与奎因的本体论承诺一样,斯特劳森的描述形而上学所指向的,不是存在或世界本身,而是把握世界的语言及其结构。不难看到,在分析哲学中,语言取代传统形而上学中的质料或观念的形态,成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而在语言分析的层面上建构统一的世界图景,则构成了分析的形而上学的特点,这里似乎同样可以看到某种还原:存在的结构通过逻辑的分析被还原为语言的结构。与质料的还原在于追溯存在的本原有所不同,语言的还原往往导致与存在的脱节:如前所述,分析的形而上学所注重的并不是实际的事物本身,相反,在以语义为分析对象的同时,它又要求将语言的结构和世界的结构区分开来,其中蕴含着形而上学与存在本身的分离。同现实存在的这种脱节与分离,常常使分析的形而上学陷于另一种意义上的抽象。

从追求存在的始基,到以观念为存在的本原,从预设终极的大全,到建构语言层面的世界图景,形而上学呈现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实质与形式等区分,但上述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同时存在着某种共同的趋向,即对世界的抽象理解。关于世界的看法运用于考察世界,往往便转化为思维的方法;在作为存在理论的形而上学与作为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之间,同样存在着这种联系。当形而上学以某种或某类存在形态为本原,以终极的存在为统一的大全时,它也蕴含着对世界的静态、片面等看法:向某种质料或观念形态的还原,意味着对世界的片面规定;对终极存在的追寻,则导向静态的、封闭的观念,这种抽象的存在理论运用于研究世界或存在本身,便常常转换为对世界片面地、静态地、孤立地考察,后者也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二

尼采先生的一生如此精彩,也如此坎坷不平,遭遇过非人的待遇的他,写下了不少诗歌。他的每一诗都那么飘然生动,如同生活在他的世界之中一般,我留恋于那梦幻般的画面,尽量渗透其中的哲理。

《归乡》中的一句:“当钟声悠悠回响,我不禁悄悄思忖:我们全体都滚滚,奔向永恒的家乡……”调子是多么忧伤啊,思念家乡的他,恨不得像黄河那般的速度回家。

“整块木头制成的敌意,胜过胶合起来的友谊!”短短两句,也是两行的格行,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意味深长。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路上我们每时每刻都有朋友的陪伴,人生离不开友谊它是构成一生的丝绸,那样珍贵。

骄傲使人落后,自负的`人离成功太远。所谓“不要把自己吹的太大,小针一刺就会是你爆炸。”你太傲慢,谁会愿意和你站在一快?你说这是你的性子,那我要说:“如果你不改,你的世界不为你而存在!”

尼采的一句话应了我的心声:向上攀登的人――理应受赞扬!然而他随时都在下降!远离成功的人,却真正在上升。是啊,我们多少希望受到他人的赞扬,那样我们的自尊心就得到满足,便会感到自豪与快乐。可每一次赞扬都会使我们自负的心里提高一层。

宁静的大街,我们会思绪万分。当幽光拉出了影子,我们在黑夜就不必害怕了,因为有一位和我们举止相同的伙伴陪着自己。我们要像尼采先生一样,用笔记下我们自己的历程。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三

很多世界级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在《巴黎评论》中提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魔山》。我始终没读。当年嫌它委实太长了,啃不动。于是就读了他较短的一部《威尼斯之死》,感觉颇好,但忘了写什么了,只记得写得很内心,也很迷茫和惆怅。

为文学人物赋予一个形而上的意义,这是德国作家的长项,这或许与德意志人的思维优势有关,于是一个被限定的人物在语义繁复的扩张中升华为一象征符号,由此又负载了更多的涉及人类性的哲学意蕴。

未来小说的前景其实不在花拳绣腿的形式化的表演中,而在承担起文学化的哲学使命,而这又恰恰是理论哲学难以企及的视域,因文学的感性构成,必然拓展并僭越理性的疆域,触摸到一个个理性概念所无法定义的模糊地带。只有文学才能在此一地带安营扎寨,因为理性永远无法穷尽乃至界定丰饶的感性世界。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四

“形而上学”的中文译名也很棒,称得上是中文翻译史上最棒的译名之一。

中文典出《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的这句话很精彩,也很好理解。“形”,就是有外形、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东西。《易经》的这句话,是下了两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是说,超过我们感知之外的那些无形的东西,是“道”。“道”,就是“道理”的“道”,指的是“道理”“概念”这些抽象的东西。老子说“大道无形”,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定义是说,我们能感知到的那些有形的东西,是“器”。“器”是“器具”,就是指“东西”“物质”。

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易经》的'这句话,和安德罗尼柯的思路是一模一样的。《易经》的“道”,对应的就是安德罗尼柯的metaphysics。《易经》的“器”,对应的就是安德罗尼柯的“物理学”。于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先生在看到metaphysics这个词后,联想到《易经》,把metaphysics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五

但在某些作者那里可能是褒义词(如古代的一些哲学家),在某些作者那里可能是贬义词(如马克思)。

1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不刊之论。

2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又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贯彻之,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这样就使一些贯彻落实决策的工作变成了无效的活动。

3本文拟对这一领域中的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进行哲学分析,以引玉之砖,促进国内哲学界对于动物行为学进展及其哲学问题的关注。

4学习道德观靠的既非神启也非形而上学,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生活方式。

5另一种是基于本原、生衍两分之基础上的发生论形而上学,它与在正负数之间的零相关。

6系统z所刻画的辩证逻辑主要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先验分析手段或思维方法,因而属于语言形而上学。

7它更定位于现象学、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哲学,这有助于回答佛教究竟是否应该被定位为宗教这种问题。

8结果是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成为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因此导致了科学的'认识论之谜,使得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成为问题。

9还有两个东西,叫做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是对立统一、相互斗争的。

10但是,实践中设计并运行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存有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

11反形而上学思想,是休谟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12包含了,形而上学二元论,和物理还原论意外的研究范围,这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化。

13因为旧形而上学漫不经心地未经思考就接受了其范畴,把它们当作先在的或先天的前提。

14要提倡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

15费希特改进了他的先验逻辑和科学形而上学,建立起了完整的先验哲学体系。

16离开了政治竞争,机械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作风就会产生。

17他之所以自戕,是因为他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被激怒了。

18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历史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包括道德目的论和庸俗进化论两种形式。

19认为这种莱布尼茨式观点可以,否认身份形而上学是很幼稚的。

20本文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物理学的角度,以及文化的角度重新关注这个问题,阐明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人的生存中的重要性。

21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宁信度,勿自信也”形而上学的固执。它是理想进取中折射出的生命的灵光,是孜孜追求路途中永恒的生命潮汐,是成功碑塔下第一块灵活辩证的基石。

22多少年来,我们党内有那么一些理论棍子,经常打人。这种恶劣作风不加以清算,百花齐放能搞得好吗?我们反对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说轻一点是形而上学,说重一点是文化专制主义,是特务行径。

23共产党员应当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办事,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主观主义。

24他孜孜以求的大的哲学规划的使命就是要澄清概念,发展某种意义上取莱布尼兹单子论形式的具有终极确然性的形而上学公理体系,从而使哲学转变为一种严格的科学。

25即便哲学真的就这样在科学体系中安营扎寨,它也并不因此就非得要彻底放弃与作为形而上学之标志的整体性的联系。

26文艺批评中,离开规律,牵肠挂肚抓住个别词句上纲上线,这种“左”的形而上学的倾向,早已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了。

27女性主义从后现代主义那里引入了差异概念与权力话语理论,使其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与批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8本文试图通过康德、海德格尔及牟宗三思想的比较,探讨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

29本文首先在总体上澄清宋明理学的基本哲学特质: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形而上学,并且追源溯流,考察其历史流变。

30卡西尔持久而深刻地批判了西方哲学史上普遍决定论的三种主要形式,即物理学决定论、心理学决定论和形而上学决定论。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六

象个黑洞,想要放下抵挡不了欧文·亚隆的文字。继续,继续,直到最后一页。长长出了一口气。还好,我是平凡的庸女人,靠着微薄的薪水和一个个别人的故事过日子。

科学不是枯燥的,哲学也不再深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各种学科变成恼人的考试与学分;不知道什么时候,读书变成“认真学习”和“努力上进”的代名词。或许是我们的教育?又或是这个社会大环境?我“识破”了这些“诡计”,用这些所谓的枯燥、深奥自娱自乐着自己。

只是自娱自乐。那些尼采式的哲学家,弗洛伊德式心理学家,任何一个--家,在我看眼里,都是须仰慕的,伸的脖子都酸的如太阳般的高高在上,不能直视。翻着他们的书,常常想:喔,脑袋用什么做的,怎么会想到……大约结构跟我们不一样吧。直到欧文将尼采、布雷尔、弗洛伊德、瓦格那、莎乐美……写成小说的主角与配角,直到我读到《当尼采哭泣》,直到我真的“看”到尼采哭泣。走向神坛的他们,成为人的经历中年危机、婚姻、死亡、孤独、情欲、友谊,找寻着自我与选择。我很庆幸我的智商不够,只配囫囵他们的“口水”。我很庆幸我的平庸,绝不配有那么纤细的敏感感受,终不能理解尼采为的大约二千年的时候会有人成为他门徒的那些理论。我很庆幸我的神经大条,不执着于某项事业,不执着于孤独。

一懒散的小女子,一随遇而安的小女子,一在历史长河里绝对可有可无的小女子,一因各种好奇而涉猎各种学料表向的小女子,沦陷于尼采的哭泣之中。

没有朋友是可怕的,甚至比朋友背叛你还可怕;孤独是可怕的,有陪伴后的没有人陪伴比一直都没有还要可怕;不被理解是可怕的,但被误解式的理解比不被理解本身更可怕;一直没有幸福是可怕的,一直住在幸福里却不知何为幸福更可怕;没有人爱,不会爱别人与不知如何接受别人爱同样可怕……这些是伟大的哲学家尼采遇到的。越大的成就,越深的孤独,越浓重的不被理解甚至被曲解,越沉重的无助。

跟随着欧文似催眠般地身临其境透过纸张与文字,触到……象布雷尔催眠醒来那样的感慨,那只是场催眠,感觉真实地不曾在生活中发生。象布雷尔醒来后倍加珍惜自己所拥有一样,倍感珍惜我眼前的一切,身处的一切。

平凡的庸女人,真好。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七

春假后这一天,我好像没有过渡地重归了我平素的日常,上午读海德格尔的哲学,下午《史记》《我的名字叫红》,只是额外增加了一项内容:读完了《巴黎评论》中关于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的采访,几乎是扫读,因为一如我之所料基本没什么营养。

但撰者忧心如焚的拳拳之心又如此令人动容,可是我们又路往何处?太多的学者、文人、新闻工作者在堕落,仅逐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还沾沾自喜不以为耻,故一旦见了忧国忧民者真是让人百感交集!

2023年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实用18篇)篇十八

原价:22.00元。

当当网最低价格:16.50元。

卓越网最低价格:15.80元。

蔚蓝最低价格:16.30元。

告别天堂笛安内容简介:

上海柯艾、《最小说》最强实力作家笛安的首部长篇处女作小说隆重再版,历经五年、二十万字全新修订的残酷青春现实主义小说,属于一整代人的混乱与彷徨、疯狂与悲伤,超越《西决》的青春气息。凌驾《东霓》的残酷剧烈,尽在《告别天堂》,令人眩晕的.爱恨交织的青春,眼泪浇灌下诀别的祭文。

读者对告别天堂笛安的最新评论,评价,读后感:

当当网用户玛莉梦菲:

宋天扬、江东,

两大主角纠结的感情,。

很喜欢最后,江东回来参加聚会,。

看见天扬,依然放不下天扬,

最后那明知道是错误的,明知道是逃避责任的。

却依然对天扬发出邀约。

真的很感人,江东在现实中可能我不会喜欢,

但是在书里我真的很喜欢。

很好的一本书!

卓越网用户上善若水:

此类小说或许很容易进入我们的视线,但只有在喜欢其作者时才会进入我们的心中。只能说类似的已经不胜枚举,而心中那唤醒心灵的作者才是读者爱上此书的筹码。对于此类小说,我选择喜欢的作者的书,其他的,置于视线之外。

这篇文章希望能解决告别天堂写得好不好,读者读后感怎么样,网上哪里有卖,最低价格是多少钱,网上免费阅读地址,值不值得买等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网吧合伙合同(热门13篇)

    合同协议应当明确约定合同的有效期限和解除条件,以便双方在必要时能够进行合法解除。小编整理了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的合同协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您的合同写作

    拟写会议通知(优质22篇)

    通知的效果取决于发布者的权威性以及内容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通知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通知的实例供大家参考。中心各部门:经领

    2023年小学生安全食品演讲稿(精选21篇)

    演讲稿的内容要真实、有趣、富有个性,能够吸引听众的兴趣和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演讲稿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

    最新入党思想汇报例文(专业19篇)

    思想汇报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思想和心得进行记录和总结的一种书面形式。以下是一些思想汇报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敬爱的党组织:中国共产

    2023年自我介绍我高一大全(14篇)

    自我介绍是一个突显我们能力和素质的机会,通过它我们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我叫xx,今年十六岁,是今年的

    2023年毕业自我介绍(优质17篇)

    自我介绍是一个展示自己多元化能力和成就的机会,我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人对我们产生好奇和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篇自我介绍中学习,看看那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

    2023年英语简历翻译(实用20篇)

    总结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英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希望岗位:翻译类-英语翻译。待遇要

    2023年党员干部个人自我鉴定(实用18篇)

    鉴定自我在担任职务方面是否能够恪尽职守,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在党员自我鉴定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和行动,以下是一些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主

    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心得体会例文(模板22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接下来的范文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作品,内容真实可信、观点独到,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和思考。疾风知劲草,烈火炼

    最新燃气公司实习报告范文(14篇)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于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有益。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习报告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实习报告写作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