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书香墨

读后感可以帮助读者总结自己的心情和思绪,让读书成为一种心灵的启迪。针对这本书,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一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只是经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己平时读经典后,运用经典的几个病案写出来,与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显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领导安排给他做,又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疼痛,头晕不适。因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说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针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

省公安厅一领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每分钟接近150次,持续了近30分钟,打电话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60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我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始压上去疼痛难耐,很想放弃,电话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20分钟后电话告知心跳如常。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如果病人没经验的,肯定会急诊叫120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二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中医养生学之源的国学瑰宝,自古至今,引起了无数人对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内经》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读,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对于其养生思想颇有一些体会。

现在,人们生活空气污染、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里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疾病”,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何为养生,就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养生学之源,可见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对于未病先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对外要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六淫之邪的侵袭;对内要调养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化,充分的体现了《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两个基本的观点,也就是整体观。

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内经》提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就是说人体必须“顺其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增进人体的健康。所以在这个自然界的大系统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变化规律,其次是慎防异常自然变化的影响。但顺应自然规律并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以期更快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人体所需的饮食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正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形成了各个地方特色的饮食。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冬季常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能,形体是本,神是生命活动及功用。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不可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形体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有形才有生命并产生精神活动和生理功能。形乃神之宅,养形为养生之首要。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强其形,可以使人体筋骨强健,气血经脉通畅,脏腑经气充实,功能旺盛,气血调达,通过“外炼筋骨皮”,由外至内,促使体内阴阳平衡,身体盛壮,但养形不能过度,过度了就会积劳成疾。《黄帝内经》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人的精神活动对形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可见养神同样重要。《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说明了“恬淡虚无,清静无为”的态度对养生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即不为外物所扰动,保持清心寡欲、恬静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生活,正如《内经·痹论》所言:“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形神共养是中医学推崇的一种最高养生方法。《内经》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健康长寿。

文档为doc格式。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三

周日我们的黄帝内经学习小组举行第二次沙龙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最初结缘中医是因为身体不太好,我是一边学习中医,一边治疗自己,所以这几年真实的是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中医。通过中医治疗,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了不少提升。每吃一次中药都用身体去感受这个方药传递给身体的信息,吃疏肝的药心情会舒畅,吃补气的药身体会有劲,吃补血的药睡眠会好些。从一开始吃遍各种中药,到现在吃药越来越少,一个是身体变好了,一个就是中医水平提升了。感谢自己这糟烂的躯壳,痛苦却也让自己幸运的结缘中医,并深深切切感受中医带给我自己身、心的影响。所以自己是立志一定要在中医道路上坚持下去的。我觉得这是我能坚持学习下去的动机。

刚开始学习中医时是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病症找各种偏方、奇方,自己给自己下药,有时候用了,有效,有时候用了,没效果,就再到网上查,当看到一些药有很多负面反馈的时候,就吓怕了,再去找原因。比较幸运的是,网络上流传了海派中医倪海厦老师的全套人纪课程,讲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我系统的完成了一遍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就是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经典的学习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知,让我对自己的治疗也更有底气而不再盲目。所以我是很感谢倪海厦老师的,倪海厦老师带我走进了中医经典的世界,让我能感受真正中医的魅力。真正中医的魅力就来自中医的经典古籍,尤其是《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的理,每个段落章节言简意赅,直中要害。比如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书中写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读着读着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的祖先就站在眼前,把自己身体不好的原因给自己讲的透透的。我觉得这就是经典,经典就是比我们自己还明白自己。但是没读经典的时候,那就真是用泣血的经验去感悟这些道理,身体毁到底却也未必能想的明白。所以经典值得反复去读去体悟,读经典就是和古代诸多先贤在沟通在交流,最终我们收获的是身心灵的全面提升。

读经沙龙活动能有这么多同好在一起同读经典书籍,并能相互监督,所以读经沙龙这个活动非常好。借着这个活动又能重温一遍经典,又有了和诸多同好交流沟通打开视野的机会。我自己其实每天诵读也还有好些地方读不通顺读不明白,但是我想坚持读就好。

《黄帝内经》是个大金矿,能从《黄帝内经》书中挖出一点点东西也足够受用终身。我相信坚持每天读,我们都能挖出一点点,一沟通,每个人又多一点点。最后呢,我也祝福大家在中医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能将中医传承发扬光大。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四

一直对养生比较感兴趣,但也就是了解些皮毛而已。看到老师的读书清单里有这本《黄帝内经》,回到寝室就下载了电子书来看看,当然还有一本白话文的。但是其中有些内容还是理解不了,这里只写些我学习到的内容,确实也受益了许多。另:附带学习了徐文兵教授的《黄帝内经的智慧》讲座(完),吴清忠老师的《人体使用手册》(完),中里巴人的《求人不如求己》(未完)。

学以致用,讲女人如何爱自己。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是最著名的一段对女人生长过程的总结,所以就从这里开始学习。

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所以其实小孩儿的各个器官都是崭新的,且肾气又是最旺盛的时候,肾气是一个人活力的来源,是不容易得病的,但是在我们印象中小孩儿是很容易得病的,那是因为和成人的接触,感染了成人体内的病毒,这些病菌在成人体内已经达到平衡的状态,所以成人不会得病,但是小孩儿不会,这时候就容易得病了),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天癸,男女皆有,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它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女子14岁来例假,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12岁左右,甚至更早就会来例假,那是因为没有按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惯例来生活,晚上日落之后有日光灯的照射,这样就会导致激素的不均衡,另外,乱用药物也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但却不是生孩子的最佳时期,因为自己的身体还都没长完全)。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我们所说的智齿),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所以说21--28岁是女子生育的最佳时期)。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从这里开始,女子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中医讲人讲求阴阳平衡,那什么是阴阳?《皇帝内经》讲: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意思是说,天、地、人万物都是由阴阳而产生的,天地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人体的生长都由阴阳的变化而成。其中,天和地之间,天为阳,地为阴;人之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就一个人来说,体表的为阳,体内的就为阴;人的手,手背为阳,手掌为阴。如何保持阴阳平衡,其实简单一句话:过犹不及。做什么都要有度。虽然阴阳是对立的两面,但是阴阳是密切相关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阴不足时,我们用阳来转阴,阳不足时,又可以用阴来生阳。阴太过了,也可以补阳来制约阴。阳太过了,就用补阴来制约阳。

阴阳平衡在女性美的表现有几个方面:气血足,精力旺,容色靓,体型适,心情好。

女性多数都气血不足,容易出现黑眼圈,容易劳累,眼涩,痛经,肥胖等等。血气是一切生命的基础,这里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医经常用阴、阳、虚、实、血气、火等这些字来描述人体血气和脏器的状况。中医把人体的能量分为血气和火,血气指的是一个人的正常能量,火则指人体储存的能量,也就是我们透支体力时的能量来源。另外也用阴阳来代表这两种能源,阴指储存的火,阳指正常的血气。阳虚指的是血气略有不足:阴虚则是人体血气不足到需要动用储存的火:阴虚火重则说明不但动用储存的火,而且还在大量透支:阴阳两虚则代表血气和火都已大量亏虚接近殆尽。

血气分这些等级1、健康水平这种人各方面都很平衡,身体能抵抗外来的各种入侵,不容易得病。这种人其实很少,或许常年练气功或者瑜伽高手才会达到这种程度(瑜伽,是非常有益的运动,一方面不会过度运动,黄帝内经讲要形劳而不倦,而且过度劳累伤肝,另一方面瑜伽动作能够有效地拉伸经络,对身体循环绝对有好处)2、阳虚水平3、阴虚水平4、阴阳两虚5、血气枯竭(后面两项,我觉得稍微正常点儿都到不了那个程度)。

其实只要知道血气需要吃好、睡好来养就够了。所以晚上10点之前要睡觉,三餐都要保证,没事儿敲胆经(敲胆经促进胆汁分泌,脾消化食物需要胆汁,如果食物吃下去不消化,和没吃一样,血气也补充不了多少)(另外,女人第一条皱纹通常都是鱼尾纹,而鱼尾纹就是与胆经有关,所以养成敲胆经的好习惯至关重要),坚持热水泡脚(脚上有全身各个器官的反射区,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注意热水最好浸过三阴交)。

痛经,体寒以及久坐都会引起痛经。体寒的话熬姜枣茶喝,计量的话12颗大枣、大拇指甲盖儿大的姜块儿,切片儿,如果需要调味儿,就加红糖。久坐会导致中段淤血,这里适用瑜伽拉伸,可缓解。

肤色,是每个女人都关心的事情,黄帝内经讲肺主皮毛,所以肤色等皮肤问题多于肺气有关,肺气匀则不会出现毛孔粗大,干纹等问题。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就是说肺与大肠互相影响,(这里补充五脏六腑中互为表里的对照,心脏对小肠,肝胆相照,脾胃,肺对大肠,肾对膀胱三焦),如果肺火肃降,那么大肠也可能传导失常,导致大便困难,而众所周知,便秘又会影响人体排毒,毒素在体内越积越多,各类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接踵而来。不仅如此,肺气不足还容易引发风疹、过敏等病症,如果肺热上蒸,痤疮、酒渣鼻、牛皮癣等症状也会不胜其扰。肺对应秋季、白色,所以要在秋季特别注意避免吸入寒气,另外山药、百合、白豆、白木耳、红枣等,另另外,戒烟和酒。黄帝内经中讲过悲伤肺所以还要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情,反面教材就是红楼梦的林黛玉了,不就得了个肺痨吗?!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五

黄帝诞生于四千多年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化的初祖。《黄帝内经》记载:“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黄帝一生下来就聪慧灵气,小时候就善于言谈,悟性超强,稍大后就无所不通,敦厚敏捷,成年后便登上天子之位。

要懂得养生之道。上古之人,都比较了解养生的学问,能够效法阴阳之道,并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饮食有节,作息有常,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才使身体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伤害,活到人类应有的年龄,一百多岁还行动自如,没有衰退的迹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现在的人则不同。贪图享受,纸醉金迷,耗竭精气,元气消散,再加上饮食无度,作息颠倒,工作紧张,压力巨大,生活全无规律,导致现在人五六十岁就开始衰老,甚至有的人,还活不到五六十岁就猝发疾病死亡了。

好的心态是关键。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百姓:要不贪不求,在思想上安闲清净,无忧无惧,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又时常教导人们一些躲避四季病邪入侵的常理。

所以,那时候的人,心态平定,人心朴实,虽然参加体力劳动,但不知疲倦,因为心态特别好,吃什么饭都香,穿什么衣服都很舒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安然自得,也不会因地位的尊卑而产生嫉妒羡慕心理,更不会因身外之物而干扰内心的清净,这正符合自然无为的养生之道,所以他们的身心都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才能颐养天年。

再看我们现代的人,正好和养生之道相反,我们每日为物欲所累,人心浮躁,一心只向外求,想着赚钱,吃喝玩乐,喜欢攀比、虚荣,追求名闻利养,追求物质享受,内心很难安定下来,多欲多忧,寝食难安,精神外泄,病邪就会伺机入侵,所以现在的人就很难活到一百岁以上了。

真正的养生是养心,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甚至于连“养生”这个概念,都不能执着。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养生非常流行,养生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是过犹不及,有的人越养生,反而越不健康,就是因为太执着这个身体,把身体的健康看的太重了,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你越是担心健康出问题,有时候它就越容易出问题。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六

最近读了有关讲解《黄帝内经》的一些书籍,使我对这部经典的著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在了解中医养生知识的同时,更感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笔财富,很多人认为,讲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养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灵,不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无常,饮食无度,生活没有规律,暴食暴饮,透支健康,透支快乐,还有人以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钱就有了一切,许多人都为追求这些东西而对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长寿,而长寿并不等于健康。只有健康快乐,才是一个完满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习惯,决定你是否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养生,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这样才会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

其实,养生并不难,养生无处不在,养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生就是养护我们的生命,保养我们的心灵。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到一点,就做到一点,长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习惯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伤害的身体能够慢慢得到修复。只要你认识自己,能够“恬淡虚无”,学会“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懂得规避虚邪,“不妄作劳”,善待自己,善待心灵,你就会守住自己的精、气、神,就能远离疾病,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文档为doc格式。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七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中医养生学之源的国学瑰宝,自古至今,引起了无数人对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内经》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读,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对于其养生思想颇有一些体会。

现在,人们生活空气污染、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里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疾病”,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何为养生,就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养生学之源,可见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对于未病先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对外要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六淫之邪的侵袭;对内要调养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化,充分的体现了《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两个基本的观点,也就是整体观。

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内经》提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就是说人体必须“顺其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增进人体的健康。所以在这个自然界的大系统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变化规律,其次是慎防异常自然变化的影响。但顺应自然规律并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以期更快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人体所需的饮食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正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形成了各个地方特色的饮食。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冬季常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形神合一”是说人体的精神活动和身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形体是本,神是生命活动及功用。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不可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形体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有形才有生命并产生精神活动和生理功能。形乃神之宅,养形为养生之首要。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强其形,可以使人体筋骨强健,气血经脉通畅,脏腑经气充实,功能旺盛,气血调达,通过“外炼筋骨皮”,由外至内,促使体内阴阳平衡,身体盛壮,但养形不能过度,过度了就会积劳成疾。《黄帝内经》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人的精神活动对形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可见养神同样重要。《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说明了“恬淡虚无,清静无为”的态度对养生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即不为外物所扰动,保持清心寡欲、恬静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生活,正如《内经・痹论》所言:“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形神共养是中医学推崇的一种最高养生方法。《内经》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八

和大多数中医学子一样,初学内经时我也觉得她太博大精深,晦涩难懂,理论性太强,不能直接指导临床,自然学习兴趣就渐减。然而到了高年级,随着各科学习的深入,并跟过中医门诊,特别是上次参加内经培训后,我对内经有了些许思考与感悟,现总结如下。

1结合内经理解方剂方义。

按学校安排,我们是先学的方剂后学的内经,所以有不少方剂运用的治法不太理解,学了内经后再倒回去看方剂,便豁然开朗。比如治疗阳证痈疡的仙方活命饮,用白芷、乳没等辛温药行气活血,初学时我实在无法理解,后来联想到《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我才明白,痤疮痈疡形成的病因病机是,风湿热等邪气郁阻气血。所以即使是热证痤疮痈疡,治疗也应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行气活血,开宣腠理。推而广之,这种治法也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于有气血郁阻这一关键病机的其他病症,如各种皮肤病,糖尿病。又如治疗气阴两虚消渴的玉液汤,传统中医对消渴的辨证大多难逃阴虚燥热的桎梏,然而在临床上应用价值不大。张锡纯制此方,是基于他将消渴辨为肺脾肾气阴两伤证。肾气阴两虚好理解,但肺脾气阴虚致消渴我实在无法理解。学了《素问·经脉别论》,读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这一段后,我才明白,脾主升清,则水谷精微上达于肺,肺主宣发,输布津液于周身。若脾虚不能升清,肺虚不能布津,肾虚不能固精,加之阴津亏损,虚热内生,则成消渴。

2结合内经理解脾胃病的一些症状。

临床上脾胃病患者出现的症状种类繁多,错综复杂,不结合内经理解,很难明白都是脾胃功能异常所致。如手肿,手僵,西医相关检查未见异常,同样结合上文《素问·经脉别论》这一段理解,此类水液代谢紊乱的症状,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又如头面,胸胁,双手,背部等发胀,口腔溃疡,视力下降等可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理解,脾胃失健,水谷失运,气机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阳明积滞,故出现上述症状。又如夏天四肢发烫,冬天四肢冰冷等不耐寒热的症状,可结合《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个十八日寄治”理解,脾主春夏秋冬每一季的最后十八天,即脾对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重要调节作用,故脾虚则不耐寒热。类似例子数不胜数,通过脾胃论治都能得到较好解决。

3结合内经分析胡天成老师治疗抽动症的病因病机及分型论治。

3.1肝热生风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属风木,主藏血,主筋爪;故一旦肝经热盛则易煎熬阴液,使筋脉失于濡养,肝热生风。且胡老多年观察发现三分之二的抽动症患儿都有眼周发黑发青,这也和肝开窍于目,在色为青吻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抽动症以肢体动摇不定为主要表现,故辨为风证。

治疗上,抽动较剧者,都应在各证型主方的基础上加用全蝎、蜈蚣以加强熄风止痉之效。《本草求真》:“全蝎,专入肝祛风”;《本草纲目》言蜈蚣治“小儿惊痫抽搐”。这组虫类药对为血肉有情之品,平肝熄风之力极强,胡老最喜用,且剂量较大,服用时间较长。《素问·六元证纪大论》言“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故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可大胆使用药性峻猛的药物以疗痼疾,不必过分惧怕其现代药理学中的毒副作用。

3.2脾胃积热证。

此型在肢体抽动的基础上兼见吐舌、夜睡磨牙、口疮、口臭、消谷善饥、舌红脉数等症状。方用泻黄散加减,是方清泻与升发并用,以泻脾胃伏火,同时兼顾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用药无苦寒败胃之弊。脾主四肢,主肌肉,故肢体肌肉抽动的病症可从脾入手治疗。《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道虚”,“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可理解为:实证多从阳明而泻,虚证多从太阴而补”,故脾胃积热型的抽动症选用以石膏、栀子为主药的泻黄散泄胃热而治脾热。

3.3风热夹湿证。

凡头面五官动作多,或由外感加重病情,舌尖红,苔腻,脉浮者,可辨为此证。《素问·太阴阳明论》云“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性主动,为百病之长,易兼夹它邪致病。风为阳邪,易于化热。故此,该证病因以风热夹湿为主,治以银翘马勃散加减化裁。以喉咙发异声及怪叫为主,似咳非咳,频繁清嗓子者合用四七汤。四七汤以半夏、厚朴、茯苓、苏叶四药为主药,再配以生姜,善治七情气郁所致痰气互结于咽喉的病症,故得名。方中之药多入脾胃经,考其用药目的即通过脾胃之气的调畅,使肝气得疏。《素问·禁刺论》道:“脾胃之使,胃为之市”,可阐发为脾胃对人体五脏之气起转输斡旋作用,故肝失疏泄的病症,可通过治疗脾胃而获效。

内经虽然博大精深,理意深奥,但毕竟也是来自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的升华概括,所以只要细心研读,多联系临床思考,就会发现她会在我们面对复杂病症,正愁无从下手之时,为我们提供辨证思路,带来些许启发,难题也就迎刃而解。本文中对于内经的理解仅是个人之见,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此文难免有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学习内经是一辈子都不能间断的。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九

最近读了有关讲解《黄帝内经》的一些书籍,使我对这部经典的著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在了解中医养生知识的同时,更感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笔财富,很多人认为,讲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养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灵,不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无常,饮食无度,生活没有规律,暴食暴饮,透支健康,透支快乐,还有人以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钱就有了一切,许多人都为追求这些东西而对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长寿,而长寿并不等于健康。只有健康快乐,才是一个完满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习惯,决定你是否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养生,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这样才会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

其实,养生并不难,养生无处不在,养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生就是养护我们的生命,保养我们的心灵。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到一点,就做到一点,长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习惯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伤害的身体能够慢慢得到修复。只要你认识自己,能够“恬淡虚无”,学会“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懂得规避虚邪,“不妄作劳”,善待自己,善待心灵,你就会守住自己的精、气、神,就能远离疾病,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

参加了辛庄师范行益老师的《黄帝内经》实修入门课程,七天的学习生活,开启了我对生命认知的大门。

从辟谷入手,用七天的时间,在身体上断掉了习以为常的一日三餐,转而用站桩、打坐,满腹经纶读经、刻石呼吸法等等种种方式,为身体疏通和补气。腹腔清理,净化全身,启动了原来对它一无所知的生命的另一套系统,改变了我原以为的辟谷是通过饿肚子来挑战人体生理极限和提升意志力的一系列想法。全程辟谷下来,身体清净,头脑也变得清明。

在心理上,辟谷打破了对断食的恐惧和对食物的依赖,原来生命还可以有如此多样如此广阔的可能性,对自己从前的认知感到十分浅薄和幼稚!从"我当然知道"、到"我可能不知道、我知道的可能不是真相"再到"我真的不知道",这种广袤无垠的开阔性,只需觉察到一点点,即可帮助我改变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困惑,我执一放,生活和谐,心灯一明,无明即破。

从精神上,辟谷带领我从更高一层的维度上了知,种种"贪嗔痴",都是因为自己"需要的不多,而想要的太多",抬头环顾自己的四周自省,我竟然拥有这么多,我想要的一点点,上天以十倍百倍的回报赐予了我,苦难和幸福,都是生命带给我的功课和礼物,心中被感恩充满,喜悦涌动。

真心真诚的面对生命本身,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生活"!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一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中医养生学之源的国学瑰宝,自古至今,引起了无数人对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内经》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读,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对于其养生思想颇有一些体会。

现在,人们生活空气污染、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里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疾病”,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何为养生,就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养生学之源,可见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对于未病先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对外要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六淫之邪的侵袭;对内要调养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化,充分的体现了《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两个基本的观点,也就是整体观。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二

周日我们的黄帝内经学习小组举行第二次沙龙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自己的一些。

最初结缘中医是因为身体不太好,我是一边学习中医,一边治疗自己,所以这几年真实的是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中医。通过中医治疗,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了不少提升。每吃一次中药都用身体去感受这个方药传递给身体的信息,吃疏肝的药心情会舒畅,吃补气的药身体会有劲,吃补血的药睡眠会好些。从一开始吃遍各种中药,到现在吃药越来越少,一个是身体变好了,一个就是中医水平提升了。感谢自己这糟烂的躯壳,痛苦却也让自己幸运的结缘中医,并深深切切感受中医带给我自己身、心的影响。所以自己是立志一定要在中医道路上坚持下去的。我觉得这是我能坚持学习下去的动机。

刚开始学习中医时是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病症找各种偏方、奇方,自己给自己下药,有时候用了,有效,有时候用了,没效果,就再到网上查,当看到一些药有很多负面反馈的时候,就吓怕了,再去找原因。比较幸运的是,网络上流传了海派中医倪海厦老师的全套人纪课程,讲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我系统的完成了一遍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就是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经典的学习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知,让我对自己的治疗也更有底气而不再盲目。所以我是很感谢倪海厦老师的,倪海厦老师带我走进了中医经典的世界,让我能感受真正中医的魅力。真正中医的魅力就来自中医的经典古籍,尤其是《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的理,每个段落章节言简意赅,直中要害。比如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书中写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读着读着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的祖先就站在眼前,把自己身体不好的原因给自己讲的透透的。我觉得这就是经典,经典就是比我们自己还明白自己。但是没读经典的时候,那就真是用泣血的经验去感悟这些道理,身体毁到底却也未必能想的明白。所以经典值得反复去读去体悟,读经典就是和古代诸多先贤在沟通在交流,最终我们收获的是身心灵的全面提升。

读经沙龙活动能有这么多同好在一起同读经典书籍,并能相互监督,所以读经沙龙这个活动非常好。借着这个活动又能重温一遍经典,又有了和诸多同好交流沟通打开视野的机会。我自己其实每天诵读也还有好些地方读不通顺读不明白,但是我想坚持读就好。

《黄帝内经》是个大金矿,能从《黄帝内经》书中挖出一点点东西也足够受用终身。我相信坚持每天读,我们都能挖出一点点,一沟通,每个人又多一点点。最后呢,我也祝福大家在中医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能将中医传承发扬光大。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三

最近读了有关讲解《黄帝内经》的一些书籍,使我对这部经典的著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在了解中医养生知识的同时,更感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籍,它不象西医书籍那样去讲解生理病理的专业知识,它只是帮助我们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帮助我们认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诉我们什么是坏的生活习性,什么是好的生活习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怎么不生病,怎么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我深切地感到,《黄帝内经》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是一本让你增长智慧的书,是值得我们认真地反反复复去读的好书。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笔财富,很多人认为,讲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养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灵,不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无常,饮食无度,生活没有规律,暴食暴饮,透支健康,透支快乐,还有人以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钱就有了一切,许多人都为追求这些东西而对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长寿,而长寿并不等于健康。只有健康快乐,才是一个完满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习惯,决定你是否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养生,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这样才会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

其实,养生并不难,养生无处不在,养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生就是养护我们的生命,保养我们的心灵。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到一点,就做到一点,长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习惯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伤害的身体能够慢慢得到修复。只要你认识自己,能够“恬淡虚无”,学会“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懂得规避虚邪,“不妄作劳”,善待自己,善待心灵,你就会守住自己的精、气、神,就能远离疾病,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四

《黄帝内经》曰“道者,智者行之,愚者佩之”。一位老中医把“动脑、动体、不动心”做为健康的秘诀。不仅如此,不动心才能凝神,不动心才能用心,在此基础上动脑动体才能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正所谓“虚其心而实其腹”。心的`宁静才能使我们真正铺下身子来勤勤恳恳地学习工作,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消除不了内心的躁动而被俘虏于外界的喧嚣,那只能是“愚者佩之”,而流于浮夸或炫耀。

古人对心的宁静十分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生活的幽静,“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天宇的寂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万物的沉静。古人对这一切的体悟,皆源于心的宁静。

因为宁静使人深思,静能生慧,伟大的思想源于心的宁静。

一个坠落的苹果使牛顿悟到了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内心的平和如何能有这样深邃的洞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固然是告诉我们在身处逆境之时要志存高远,而没有心的宁静又岂能如此?有人说伟大思想的产生是因为信息的匮乏,因为信息的匮乏引发人深沉的思考。在海量信息的今天,到处充满了喧嚣,保持心的宁静尤显可贵。《礼记·乐记》上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让我们有一分心澄如水的清高,留一点与世无争的清净,存一些纯正无邪的天真,去思考去感悟我们的人生,去热爱我们的大自然,去关爱我们的社会。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五

怀着这样的心理,我翻开了黄帝内经素问。简单看过注家对黄帝内经的介绍,就开始进入正篇。

素问不愧是经典言论,一开始就道出了"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的问题,并提出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又常,不妄作劳……可谓是一针见血,但这不是它最厉害的,最难得的就是找到了生命与自然的联系,并用非常通俗却又变化无穷的阴阳来反映其规律。古人以阴阳论道,可敬可叹。

黄帝内经之所以是中医学,甚至是所有医学的必读书,并不是说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鉴的就是其中对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做出了基础论述,正所谓名不正啧言不顺,要论治,就要辨证,要辨证,就要审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黄帝内经给出了因,才会有中华医学这个果。在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篇等篇章里,黄帝内经记述了五脏六腑的基本特点;在三部九候篇、玉机真脏论篇等篇章中,黄帝内经论述了切脉的部位与方法,脉象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更让我惊喜的是,在黄帝内经的宝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当初学习刺法灸法学时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侯已备,后乃存针……这些熟悉的字句让我对黄帝内经更加亲切了。

事实上,黄帝内经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还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但它有留白,给后人完善的可能。譬如,黄帝内经对五脏六腑具体形状位置的论述并不详尽,但后来就有人在一本叫医林改错的书中进行了纠正。我很佩服医林改错的作者,但更让我敬畏的是这隐藏在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的传承,这是伟大的。

黄帝内经读后感(通用16篇)篇十六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只是经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己平时读经典后,运用经典的几个病案写出来,与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显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领导安排给他做,又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疼痛,头晕不适。因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说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针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

省公安厅一领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每分钟接近150次,持续了近30分钟,打电话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60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我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始压上去疼痛难耐,很想放弃,电话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20分钟后电话告知心跳如常。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如果病人没经验的,肯定会急诊叫120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相关范文推荐

    森林里的聚会教案(优质20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具体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专业20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者文章之后,根据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来写下对所读内容的个人理解和感受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领悟所读内容。下面是一些读者对于

    最新平安夜的英语(优秀24篇)

    英语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语言,学好英语可以为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接下来是一些英语学习专家总结的经验和建议,他们的总结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表达父母对我的爱(实用13篇)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是每个学生的目标之一。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看看这些文学之美如何展现。2、生活中,父爱不如母爱伟大,他

    小学四年级难忘的平安夜(通用17篇)

    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内容丰富、观点独到,语言准确、生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优秀作文可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写优秀作文是每个学生的追求,也是语

    就业生自我鉴定(模板20篇)

    范文是汲取成功经验的有力工具,通过研究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成功的写作技巧和思路。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写作要点和技巧。

    教学质量管理月活动总结(汇总16篇)

    活动总结是通过对活动的分析和总结,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总结样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1、公开示范课;方法:有准备的安

    中班下学期工作计划(实用16篇)

    学期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下面是一些成功学生制定的学期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本班幼儿22名,其中,男孩

    中班上学期期末幼儿评语中班上学期期末总结(优秀16篇)

    期末评语是对学生在一学期内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总结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期末评语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

    简单的后果六年级(实用19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出色,还需要在语言运用上有独到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因为那是妈妈晚上在灯下给我织的,那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