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雁落霞

读后感是对书中信息和观点进行补充和发展的形式,是阅读的升华和拓展。随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一

教学时间:第14周。

重点难点: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突破举措:

1、出示扁担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揭示课题,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扁担图片,朱德用这根扁担做什么用呢?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呢?(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齐读。

4、出示朱德挑粮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出示句子: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朱德和战士们是怎样挑粮的呢?战士们这么做有没有阻止朱德挑粮呢?默读课文,指名反馈,教师小结: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他。

6、学习写字。出示会写字,读一读。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五六十里(路远)。

穿草鞋挑粮戴斗笠。

山高路陡(难走)满满。

藏(连夜赶)。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二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了朱德军长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白天要上山挑粮,夜晚不仅要审阅文件,还要和毛泽东主席研讨革命斗争形势。红军战士们怕他累坏了,一位小战士出了一个主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红军战士每藏一次扁担,他又重新削了一根扁担。最后,他在扁担上写着“朱德记”后,红军战士再也不好意思地藏他的扁担了。以此同时,他郑重地对战士们说:“谁藏我的扁担,我就要批评他。”

从朱德军长的言行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勤劳能干的革命好干部。我跟他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在学校,我是一名班上的干部,对班级工作敷衍了事,不闻不问,失职不作为。有一天下午放学,我负责检查值日的同学打扫班级卫生工作,却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对有垃圾的地方视而不见而急匆匆地回家。第二天早晨,我来到学校,不但没有赶紧清扫垃圾,还若无其事地去玩耍,被同学告状,心里真不是滋味。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无忧无虑地生活,却不懂得替他们分忧。他们不但要管理鞋厂,回家还要做家务活,够劳累的。我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里,只知道看电视,跟邻居的小孩玩。有时,妈妈叫我打扫地板、倒垃圾时,我总是溜之大吉,不见踪影,真是一个“懒惰虫”。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和意义。我要向朱军长学习,在学校,要尽职尽责,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在家里,要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家庭为社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评语:这篇读后感,该生赞颂了朱德军长以身作则、勤劳能干的高尚品质,检讨自己对工作的失职,对劳动的不重视,从而得到了反省。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深刻认识到劳动的真正意义。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三

老一辈的革命家朱德爷爷以身作则,不怕辛苦,不怕牺牲,和战士们翻山越岭去挑粮食。朱德爷爷工作非常忙,却仍然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路上有许许多多尖尖的'石头,穿着草鞋,一不小心脚就会被石头扎破。还挑着满满一担粮食,就更容易把脚扎破,一不小心还会从山上滚下去。战士们怕把他累坏了,就把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朱德爷爷又做了一根扁担,还在上面刻了自己的名字。

可见朱德爷爷把安全、休息留给了战士们,把危险、劳作留给自己。朱德爷爷真是勇敢坚强的好领导。

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像朱德爷爷一样对国家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四

诗人杨朔曾这样赞美朱德军长: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无数的事实证明,朱德军长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为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在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我阅读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山上粮食不多,常要派人到山下挑粮,朱德也常和战士们去挑粮。他晚上还要研究战事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战士们心疼朱德,于是便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朱德很快又修了新的扁担。没过几天,朱德发现他的扁担又不见了,他便知道是战士们爱护他,可是他觉得他还是要跟战士们一起艰苦奋斗,于是他又修了一根扁担,并在上面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字,大家看了越发敬爱朱德军长,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朱德是一个人民的好军长,战士的好伙伴,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靠众多像朱德军长这样的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换来的。

朱德军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车校长,她身上也带着朱德这种美好的品格,车校长本来事务就繁多,可是植树节的时候她却能不辞劳苦,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领我们师生一起参加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活动,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亲切,从心底生出了对校长的爱戴。还有我们组的卫生小组长,他也具有这种优秀的品格,每次搞卫生,他总能走在最前面,带领组员并和组员一起认认真真把卫生打扫好,而不是站在旁边发号施令,我们大家都很尊重他。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好朱德军长这种美好的品格,和大家走到一起,一起努力,艰苦奋斗,开创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五

《朱德的扁担》是红军长征的时候的故事。这篇文章讲的是朱德在部队时,粮草紧缺,他为了部队有更多粮食,就跟着,部队下山挑粮,还总是走在最前面。尽管战士们不让朱德下山去挑粮,但朱德总会想方设法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

朱德是一位不怕艰难、不怕累的'将领。在战场上,他领导着红军战士反日本侵略者;在战场下,他是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领导人。他为了部队能多补充粮食,自告奋勇的下山挑粮,而且最有劲。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这位中国革命领导人一样,能以身作则不怕吃苦,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好学生。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六

在很久以前有很多个解放军战士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做出一件件很伟大的事情,也有一件件很普通的事情。朱德同志他就是一位这样的人。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1928年的一天,朱德的队伍和毛主席一起走到了井冈山上。而打败敌人需要足够的粮食,所以要选一些人挑粮。朱德也和战士们一块去。因为战士怕朱德累坏,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他又做了一个,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这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就能他的品质。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七

由于遭到敌人地方武装的封锁,井岗山时期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红军战士开始了自耕自种的生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自产的粮食不够,且盐、油等都十分紧缺),红军决定到山下六十多里地外的茅坪去挑粮食,顺道打探一些消息,带点盐、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回来。

这样的任务便落到了一些身强力壮的干部战士身上。朱俊才因年纪小,个头小,本不能参加挑粮任务,但因此时已是朱德的通讯兵,加上朱德也是挑粮人员中的一个,便被破格选用了。

从井岗山去茅坪的.路是标准的羊肠小道,很不好走,加之敌人还经常在途中伏击设卡,因此挑粮十分危险。那时,朱德经常在晚上和毛泽东研究敌情与一些作战方案,休息时间很少。为朱老总的身体着想,朱俊才多次劝他别去挑粮了,朱德总也不同意。

一天晚上,朱俊才和一位山东籍战士(只记得姓李,比朱俊才大2岁)、一位湖南大庸籍战士(不记得姓名了)商量怎样才能让朱老总不去挑粮。那个姓李的山东战士说: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不就行了?没扁担朱老总怎么挑?!朱俊才一听,这主意不错,便偷偷拿出朱德下山挑粮用的毛竹扁担,趁夜送到了山下约15里外的一个叫毛四明的农民家里藏了起来,并告诉他,这扁担放在家里谁也不要说。

回到井岗山上时已快晚上12点了,朱俊才心里特别高兴:这下朱老总可得好好歇歇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后,朱德见找不到扁担,急得逮人就训。朱俊才又得意又害怕,得意的是,朱老总不能挑粮了;害怕的是万一露馅,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一天,朱俊才正在洗衣服,朱德走过来,对他说:走,跟我去山下走走。两人来到山下,朱德直奔几个老乡家,最终还是找到了被藏了几天的扁担。后来,朱德下山挑粮前,借毛泽东的毛笔,在扁担的里面写了几个字“朱德扁担,不能乱拿”,这才高高兴兴下山去。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八

《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讲的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候的故事。朱德爷爷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上和毛泽东爷爷带领的队伍会师后,粮食不够。朱德爷爷白天和战士们一起爬山挑粮,晚上还总是整夜整夜研究怎么和敌人打仗。战士们心疼他,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是,朱德爷爷又拿来一根扁担,在上面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后来,战士们再也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要以身作则,要与朋友同甘共苦,不搞特殊。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九

1928年,朱德爷爷的队伍在井冈山上和毛爷爷的队伍会师了。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红军想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足够的粮食,要抽出一些人去宁岗的茅坪挑粮。朱德爷爷也跟着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路很长,路上的石头尖尖的,脚容易受伤。朱德爷爷还整夜整夜地研究怎么跟敌人打仗。大家见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爷爷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爷爷以身作则,和同志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决定长大以后做一个像朱德爷爷一样对祖国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十

朱德爷爷带领队伍跟毛泽东爷爷带领的队伍会师了。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他们需要到茅坪去挑粮食。从井冈山到茅坪的.路途遥远,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大家都争着去挑。朱德爷爷也不例外。他不怕累,不怕困难,每天白天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晚上还整夜整夜地研究怎么跟敌人打仗。战士们看见他这么辛苦,大家心疼他,把扁担藏了起来,好让他休息。但朱德爷爷又自己做了一根扁担,还在上面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战士们再也不好意思拿他的扁担了。

我也要像朱德爷爷学习,做一个以身作则,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十一

1928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其中,发生在朱德爷爷身上的一个小插曲,正是我刚学的《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当时,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了。井冈山粮食不多,朱德和战士们去茅坪挑粮。当时挑粮的路是陡峭的山路。尖尖的石块很容易就会穿进草鞋,扎进脚掌。路边杂草丛生,很有可能划到手。晴天挑粮都困难重重,就更别说雨天了。满路的泥泞让鞋底打滑,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滚下去。可是朱德爷爷不怕困难,还常常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朱德不仅白天挑粮爬山,还日以继夜地研究怎么和敌人打仗。看到这样的朱德,大家心疼,就藏了他的扁担。想不到,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想:如果我是当时的一名战士,看到这样一位愿意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首长,我也会越发敬爱他。因为他的两个肩膀,不仅能挑起担子,还能挑起中国走进胜利的大门。虽然我不在那个年代,但现在我依然要学习朱爷爷这些美好品德,积累更多丰富的知识,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要做一个像朱爷爷一样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十二

1928年,朱德爷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爷爷带领的队伍会师作战。由于山上的粮食不足,战士们要到很远的.地方挑粮。来回要走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崖,有时候还会把脚磨破。朱德爷爷还是坚持带头挑粮。

我们要向朱德爷爷学习,不怕苦,不怕累,长大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十三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体会革命领袖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感受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出山路的艰险,挑粮的艰难,读出朱德和战士间的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红军的军长,他的名字叫“朱德”。(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德在革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1928年,毛泽东同志带着起义的队伍来到了井冈山,而后,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也来到井冈山,这两支队伍会合在了一起,(把两面红旗合在一起,板画一面大红旗),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出示图片)大家看,两支队伍会合了,力量强大了,多么开心呀!读好:会师。

3、读好第一句。

4、板书:扁担 指名读 问: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挑东西)。

过渡:朱德是一军首领,带兵打仗,他为什么要用扁担去挑粮呢?

二、学习第一、第二小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二小节。

2、出示第二小节一、二句。交流:

(1)井冈山上粮食不多。

(2)红军要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指导读好词语:

围攻:敌人派出大军包围攻打,形势多严峻呀!

是呀!敌人在山下把红军团团围住,多么疯狂地举动!

但是我们不能让敌人得逞,必须要粉碎敌人的围攻。

坚守:红军誓死也要保住这个根据地,一定要坚持到底,这就叫“坚守”。

点评:读得意志坚定!

很有信心!一定会成功的!

储备足够的粮食:人是铁,饭是钢,要打败敌人,我们红军还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点评:储存的粮食真多呀!

粮食越多越好!

战士们够吃几个月了!

3、连起来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战士们去挑粮,朱德也去挑粮了,大家看朱德军长是怎么挑粮的?

三、学习第三小节。(怎么挑粮的?)。

1、出示图片:说说朱德是怎么去挑粮的?看看他的穿着打扮?(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看:箩筐里、额头汗珠、扁担。

读好:“满满一担粮食”

点评:是呀,箩筐里都快装不下了!

多沉哪,扁担都变弯了!真够多的。

3、读好这句话。

4、朱德和战士们挑粮容易吗?(不容易)。

5、为什么说他们挑粮不容易呢?出示句子。

交流:

(1)路远:五六十里  师解释,读好词语。

(2)山高路陡:(看山图)这山又高有直,爬山非常吃力。读好词语。

(3)想象说:大家在挑粮的时候可能会怎么样?

(4)揭示:非常难走。

(5)读好这句话。

过渡:虽然山高路陡,挑粮非常困难,可大家革命热情高涨,争着去挑粮,朱德军长也和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一同吃苦,这就叫同甘共苦,你们看,朱德还是走在最前面呢,这就叫身先士卒。多么感人的一幕呀!让我们读好它。

6、齐读。“从井冈山到……一块儿爬山。”

7、这么好的朱军长,战士们多么敬爱朱德同志呀!

8、出示:越发敬爱那为什么说大家越发敬爱他呢?出示句子,自由读。

9、交流: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1)大家劝他不要去挑粮,他不肯,藏了扁担还连夜赶做一根。

(2)为什么劝他不要挑粮?(工作忙)朱德同志忙些什么?(自由说)。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朱德,学生演战士们来劝一劝朱德,让他不要去挑粮了。

(4)有没有劝住他?(没有)于是一位战士偷偷地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师:对,“朱德记”就表示这根扁担是朱德的。

四、总结:

现在,这根扁担就珍藏在军事博物馆。过了这么70多年,当我们来到军事博物馆,看到朱德的扁担,我们还会想到朱德同志穿着草鞋、戴着斗笠,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挑粮的感人画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根特别的扁担“朱德的扁担”。(齐读)。

由于低年级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产生的问题多数也是零散的,没有太多的探究价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为其逐步培养的。在教学《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时,我通过“多读课文”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而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似乎大了一点。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介绍朱德这个人物以及他在课文中所处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讲读重点段落(第三段)。表现朱德高贵品质的两个关键成语我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提问来突破这个重难点的。“以身作则”学生能在引导下,自己说出来,这使我十分兴奋。可见二年级的孩子知识面还是很宽阔的!“同甘共苦”通过一步一步地引导,也让学生在自己的“读”中逐渐感悟、理解和掌握。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目的是让学生不同的个体真正走进文本,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十四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这是在红军长征时候发生的故事。在井冈山时,粮食缺乏,朱德爷爷就和战士下山去挑粮食。一路上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就要滚落山下。地上全是凹凸不平的石头,稍不注意也会把脚划伤。

朱德爷爷白天要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晚上还要和同志们商量怎么跟敌人打仗。战士都特别心疼他,于是就把他的扁担给藏起来了。没想到朱德爷爷自己又做了一根扁担,而且上面还刻着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战士们都不好意思再拿他的扁担了。

朱德爷爷不怕苦不怕累,我也要向他学习。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十五

这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候的故事。朱德爷爷跟着战士们一起去山上挑粮,山很陡,也非常难走。他们穿着草鞋,山上的路上有很多小石子,只要踩上去,有可能就会扎进脚里。

朱德爷爷白天和战士们挑粮,夜里研究怎样消灭敌人。

战士们不让朱德爷爷再去挑粮,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是,朱德爷爷又做了一根扁担,上面写着“朱德的扁担,不许乱拿。”大家看了,都很心疼朱德爷爷。

我要向朱德爷爷学习不怕吃苦以身作则的精神。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6篇)篇十六

暑假里,我有幸读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的这根扁担虽然普通,但是它的故事却家喻户晓,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传颂着,教育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着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井冈山上的粮食少之又少,十分珍贵,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去挑粮食。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白天挑粮,晚上还彻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当挑粮队伍再次出发时,朱德依然站在那里队伍中,大家都觉得很惊奇。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呢?读完这篇文章,朱德爷爷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有一次,我上培训班时,老师留了一项任务——练习书法。回到家里,我拿出练字本,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天气闷热极了,窗外蝉鸣不止。我渐渐不耐烦了,写的字一个比一个难看。时间长了,我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开始抱怨起笔不好,因为这是第一次练书法,爸爸看到我发脾气,便走过来笑笑说:“然然,怎么了,是不是写得不好呀?没关系,第一次练,难免写得不好,爸爸教你一招,记住,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相信自己一定会把字写好的。如果每天不坚持练,就算有信心,最后也只会功亏一篑。只要做到了这两点,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够练好的,加油,宝贝!”是啊,我一定要相信自己!最后,我每天都坚持练字,终于克服了困难,作品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我们这一代小公主、小皇帝们,像生活在温室的'花朵,整天被长辈们捧在手心里,宝贝儿似的呵护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怕苦怕累、挑三拣四的日子。我们的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下来就先天具有的,而是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有朱德爷爷那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这种永不凋谢的精神之花绽放在我们的心田,让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让幸福之花遍地开放。

相关范文推荐

    中专加入学习部申请书范文(15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积累和巩固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效率。精选的学习总结范文即将呈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并吸取经验教训。大家好!秋风吹落泛黄的树叶,吹

    爱祖国爱家乡倡议书(通用16篇)

    范文是对某一课题或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后得出的模范性写作,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范文范本是为了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参考和借鉴的样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

    班级活动策划方案小班(模板20篇)

    班级活动是培养同学们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华的机会,它能够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和管理能力。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班级活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和解决。

    标准入团申请书初二学生(模板17篇)

    撰写入团申请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团组织的工作和使命,增强自己的组织观念和团队意识。不妨先参考一些范文,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启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写

    心理健康节社区倡议书(实用18篇)

    范文范本是在学术界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写作样本,它能够指导我们写作时的结构和风格。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可以为大家在写作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狮子含反思(通用18篇)

    幼儿园大班的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随着幼儿园大班教学的推进,我们不断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以下是小

    重阳节九月九登山(通用17篇)

    优秀作文要注重细节的描写,通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产生共鸣。阅读优秀作文是培养自己写作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九重阳是个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老年人的

    小学一年级我的姐姐(精选20篇)

    优秀作文在触动人心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的个性、观点和人生的态度,令人过目难忘。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大家可以在阅读范文

    我眼中的唐诗(模板18篇)

    优秀作文是每个语文学习者追求的目标,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语言功底和思维深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这些优秀作文从各个角

    保护大树小学生(优质22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把握好文中的节奏和节拍,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愉悦而流畅。这些优秀作文展示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观察力,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环保就是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