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HT书生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独到的读后感范文,看看别人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和评价。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一

爸爸在生活中提醒我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我听了一直懵懵懂懂。直到我读了《神b效应》这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后,才真正明白那句话的含义。

所谓的“b”,是一种身体较小的猛兽,它有一种奇妙的技能,不到几分钟就能猎杀一条长达两米的眼镜蛇!昆明南通山动物园里就有这么一只四爪发达的红颊b。它被称为“神b”,因为它的斗蛇技术实在精湛,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个星期它都要在剧场中表演一次斗眼镜蛇。它既不笨拙,又不萎缩;既不莽撞,也不行动缓慢。它像一位真正的演员一样斗蛇!先在玻璃罩中装傻,等蛇噬咬过来时,它突然敏捷一跳,让蛇扑个空。然后它继续与蛇周旋,直到把蛇累得气喘吁吁,双眼发红,它仍精神百倍。它甚至演出活吃蛇肉的绝技,趁蛇不注意从其尾部撕下一条肉来,痛得蛇狂蹦乱跳,它则巧妙地躲过蛇尾……等蛇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它才向蛇致命的部位咬去。

忽然一天,传来一个坏消息:那只英勇的神b在捕斗中装傻被蛇一口咬死了!工作人员们争着强调客观理由。然而作者直接说出原因:这只b死于种过度膨胀的虚荣心。

它一次次成功巧斗蛇受到人们称赞,虚荣心一定较强;它被喻为“神b”,斗蛇时一再打破常规。那些“等蛇装傻”、“活吃蛇肉”的动作,正常捕蛇本不需要,然而要想获得主人的喝彩和众人的掌声它就必须那样做。可正是这些无用功,才导致了悲剧。尽管其它b没有它这般精湛的技巧,也没有“神b”的称号,更不能在众人面前得到喝彩,但只要保持谨慎,就永远不会像“神b”这样被蛇咬而亡。

“小心驶得万年船”,字面理解上意思是:只要小心,驶得万年船也没问题。可是如果因为自己技术高而忘乎所以,必定会酿成灾祸……就拿游泳这个例子来说,不太会水的人因为小心往往不会出事,有些游泳高手却因为不慎重而溺水。

做事时应该记住“小心”二字,“谨慎”一词。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二

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的一条条教育效应让我读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过程中,总能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书籍。现将我感受深刻的几条教育心理效应分享给大家。

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超限效应,在教学中也一样要遵守这一效应,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每节课前半节孩子们都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可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还继续讲下去,不去进行一些小游戏或者巧妙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缓解孩子的厌倦情绪,他们就很难坚持到下课了,还有课堂上我们为了给孩子讲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道理会絮絮叨叨的讲解很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有时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以后本学科的学习。

普雷马克认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孩子们都喜欢轻松愉快的活动,而不喜欢费时费力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甚于写作业,喜欢玩游戏甚于做家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说在孩子对我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让他完成一项我们希望他完成的任务来满足他的“过分”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我们预先的目的了。反过来,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们规定的任务,我们就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这样当我们再向孩子提出我们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时,他才有动力去耐心做,这就牵涉到拿什么当奖励的问题,这个奖励对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规定的任务时就会越有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选用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当奖励,选择孩子最讨厌的东西当惩罚,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

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交上来也总是残缺不全,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美术课时他总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激励他学习的积极性,我就给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时上交家庭作业,就奖励他画一幅美丽的画在班级里展示,一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他高兴极了,于是家庭作业认真了很多,美术老师还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展示他画的画,那一刻,我能体会到他骄傲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你,作为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因为只有孩子们喜欢你这个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互悦机制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你是爱他们的,事实上,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你对他们的爱究竟有几分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在训斥学生的时候告诉他,老师这都是为你好,为了帮你改正错误,可是为什么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悦机制后,我明白了,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学生并不理解,甚至说在他们的心里你并不喜欢他们,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时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留了几个孩子做辅导,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别不喜欢被老师留下来,我布置的任务怎么也不执行,我说完不成老师的任务不能回家,他就说我逼他,说着就拿起一支水笔芯向脖子上扎,我见势赶紧拦住他,接着马上给他爸爸打电话,由于他爸爸在老区上班,赶过来时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尽量控制住他的情绪,不跟他谈学习的事情,在这期间他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又结婚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里是多余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所以做法才这么极端,而且我还发现深秋了,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我于是马上把他身边的窗户关上,他爸爸来了后,我给他讲了孩子对我说的话并建议他多跟孩子交流,多关心下孩子的生活学习,还嘱咐他明天给孩子穿件厚点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户都关好了,而且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这时,我心里暖暖的,更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真心对孩子好,孩子感觉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老师,谢谢您。

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应,很值得一看并有必要好好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读书使人进步,教师更应该手不释卷,用丰富的教育理论去充实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三

读了《神b效应》这篇故事后,让我懂得了,无论在哪,都不能骄傲!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圆通山动物园有一只特别棒的红颊b。动物园为了搞创收,每个星期进行一场神b斗眼镜蛇的表演。这只红颊b在这么都场表演都屡战屡胜,获的观众的称赞和掌声,最后过度的虚荣心使他形成了掉以轻心,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感觉。最终被眼镜蛇咬死,夺走了他的小命儿。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我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经历:在五年级上册的时候我有一次数学3单元测试考了100分的好成绩,可是也是因为骄傲4单元就只考了92分。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只想让我们懂得,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骄傲!读了《神b效应》这篇故事后,让我懂得了,无论在哪,都不能骄傲!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圆通山动物园有一只特别棒的红颊b。动物园为了搞创收,每个星期进行一场神b斗眼镜蛇的表演。这只红颊b在这么都场表演都屡战屡胜,获的观众的称赞和掌声,最后过度的虚荣心使他形成了掉以轻心,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感觉。最终被眼镜蛇咬死,夺走了他的小命儿。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我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经历:在五年级上册的时候我有一次数学3单元测试考了100分的好成绩,可是也是因为骄傲4单元就只考了92分。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只想让我们懂得,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骄傲!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四

作者:乱梦痴狂。作为一个对pua了解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过深入了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干货较多的书。

看完书之后,豁然开朗,很多疑惑都在书里找到了答案。

问题是重复内容过多,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看多了会觉得烦。需要跳过重复部分。

为什么总是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说到底,是为了争个输赢,或者获得认可。一旦脱离了那段关系,就什么都不重要了。自然就不会受到总是让我难受、感到压抑,甚至怀疑人生的关系干扰和控制了。

有时候,干脆利落给一段关系画上句号是一个完美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这个社会很现实,利益牵扯千丝万缕,太复杂了。剪不断理还乱。

想要完全摆脱煤油灯效应,还要走很长的路。

我并不认为这本书是女权主义,作者在书的开始就说明了下面的统一使用“她”来作为被煤油灯控制的人的代名词。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五

村落效应i“爷爷家有wifi了,回来玩吧。”

本书的“村落”指的是,在你与朋友,亲人,爱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依赖关系,村落效应是持续的面对面人际接触带来的正向身心体验。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为什么在线时代,我们必须面对面地交流。

之所以会这样,正如书中所说:

“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与接触才能让人感受到如村落般的归属感。它是一个人免疫力,复原力,和影响力的真正来源。”

而且长时间的依赖于手机,会影响“村落”的关系。之前看到一则新闻:爷爷家有wifi了,回来玩吧。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面对面接触与虚拟社交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也希望各位读者好好思考:

你有多久没与人面对面交流了?

你有多久没与人拥抱了?

你有多久没与人共进晚餐了?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六

情感操控与一言难尽的伤痛:离开就能跳出怪圈为什么要苦苦纠缠?《煤气灯效应》里面将情感操控分为三个阶段,昨天讲了第一个阶段。今天讲第二个阶段。

一个巴掌拍不响: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社会传统也要求女性温柔善良。但是,凡事都该平衡,过度就是麻烦,甚至是心魔。

经过了第一个阶段的试探和磨合之后,一部分人选择离开。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此时尚在热恋,对方都是如此态度,人生那么多磨难,以后还会怎样呢?但是,有一部分人选择留下来,走近操控者,走近这种关系。为什么?因为被操控者自己的内在情结被激发,与操控者的控制欲一拍即合。这事可能比较宿命,或者比较悲观:有些女性就像渣男收割机,专门挑不待见自己的男人。

所以,就算把操控者批得一无是处,罪大恶极,也始终解决不了问题。这个事情的关键非常简单:离开,走开,不参与。随你想怎么控制,随你玩什么花招,拍拍屁股走人,就是最高策略,就是最佳解决办法。孙子兵法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就是这个意思。

特点一:从一笑了之到怀疑自己。最初,对方只是偶尔挑剔,时不时发飙。你觉得,这不过是小毛病,人无完人何必介意?慢慢的,随着关系的深入,挑剔指责和批评就成了家常便饭。你变得很苦恼,开始怀疑自己:他老是觉得我笨,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呢?只要开始怀疑,就说明自己的内心开始动摇了,对方的影响开始有效了。

特点二,从希望他赞同我到他一定得赞同我。在第一个阶段,只要操控者启动了自己的心魔,而第二阶段被操控者自己的心魔也跟着启动:他是我最重要的人,他一定要欣赏我。如果他觉得我又蠢又笨,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被操控者也开始变得固执,像操控者一种坚持自己的意见。

特点三:惯性模式逐步养成。开始,你们只是某些小事意见不一致,慢慢的,越来越多,最后,生活变成了这个样子:他是对的,你是错的;他告诉你怎么做,你乖乖执行就好。你开始感到绝望,对方开始习惯掌控。

问题出在哪里?《煤气灯效应》里面,罗宾斯特恩的解释和思考非常尖锐,尖锐到我们都无法透气。但是,想从泥坑里爬出来,还是鼓起勇气面对吧。

我还是摘录书中的原话吧。为什么有些人会留在情感操控的关系里?第一,“和难以捉摸的人打交道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更有生机!”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经历。每天晚上,喜怒无常的父亲回家时,孩子们都惴惴不安。有时候,父亲兴高采烈带回来一堆玩具,有时候会劈头盖脸辱骂我们,有时又会一言不发,自己闷在屋子里待着。所以,父亲快回家时,孩子们都会相互询问猜测:你认为爸爸今天会是啥心情?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学会了适应,学会了运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应对父亲的心情和脾气。长大之后,如果遇到靠谱的男人,每天回家的时候面带微笑,情绪平稳,这人就会觉得生活没有趣味,没有生机。她的内心深处渴望探险,自然就会被喜怒无常的人吸引。

第二,“试图理解煤气灯操纵者让我们觉得自己更有掌控权”。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得到一些,也会付出一些。于是,我们很早就明白,世事无常,今天无法预见明天的事情。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呢?掌控,努力掌控周围的一切,因为能控制的东西越多,心里就越是感觉安全。我们认为,唯有如此,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小。殊不知这就是陷阱:大部分事情都是无法掌控的,比如情感比如关系比如婚姻。

怎么从第二阶段脱身呢?

一停止争论或者辩解。就算对方是错了,人家也有犯错的权利,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能退出争论,探戈舞就会持续。只要有一方不跳,这个模式就无法运转。

二寻找合适的时机,有效沟通。不要在对方上班前,心情烦躁,或者忙乱的时候进行商量或者建议。而是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什么叫做有效沟通?就是不带情绪,态度温和,但是立场坚定。

三表明立场,但是不强迫对方接受。双方的错误在于:操控者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强迫对方接受。被操控者也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不断辩解固执要求对方改变看法。所以,被操控者不要辩解不要争执,简单清晰说明自己的立场之后,闭嘴就好。

小结:尽人事?听天命?不决定权在你手里!

还有些人在身心俱伤之后,不得已选择离开。但无论选择什么,请务必记住一点:关系是双方的,探戈舞也需要两个人。对方再过分,也只能承担一半的责任。

所以,如果累了,可以选择离开,你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想保留关系,也不想做什么,那么就会很快跌入第三阶段。

但是,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保留关系同时逆转关系。这个选择会带来巨大的挑战,也需要花费极大的心力和精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最后,何去何从都在你的手中。只能祝天下有情人幸福美满。

好了,《煤气灯效应》这本书今天就读到这里。我是王小喵,先关注再阅读,养成好习惯。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七

上世纪70年代,作者主持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的结果让当时的心理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性的复杂度。

首先,一个人犯下恶行,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一般有2种答案,一个是这个人骨子里就很恶,心理有问题、另一个是周围环境对他造成了影响。本书给出的结论是明显偏向于后者的。首先我们先认识下路西法,他是西方宗教里的堕落天使,非常受上帝的宠爱,但他过度骄傲,后来背叛了上帝堕入地狱。路西法效应任何环境上的变化都会影响个人意识,诱惑心智正常的人去做出无法想象的坏事,能让天使变成恶魔。

心理实验。

介绍下本书来源的'一个著名心理实验,作者刊登广告招募扮演狱卒和囚犯的人,每人每天15美元,时间一共2个星期。报名的人不少,最终挑选了24个精神都表现很正常的男性,他们都没有精神病史和反社会倾向。24人随机分配,是抛硬币的方式决定的,试验期间会剥夺人生自由,但保证基本的饮食和居住条件。为了保证真实性,扮演囚犯的人都是被正规的警察带到模拟监狱的,然后是脱完衣服检查,穿塑料拖鞋,带着脚链,这就是提醒他们,他们在坐牢。狱卒则穿制服,拿警棍,他们只会叫囚犯编号,囚犯要叫他们“狱卒先生”。

第一天大家还能嘻嘻哈哈,但立马狱卒的表现开始进入角色,他们无师自通的学会了一套管理办法,比如大半夜叫起来惩罚,让囚犯青蛙跳等。干得不好的还被没收衣服,干最重的体力活等,之后他们的惩罚开始肆无忌惮起来。囚犯也有过反抗,提醒他们这是演戏,但是这没用,狱卒会表扬优待表现好的,把出头的囚犯孤立起来,慢慢的,有些囚犯就开始出现身体不适了,其他囚犯则开始麻木。作者问了大多数的囚犯是不是想要放弃,得到的大多数答案是肯定,但是还是出现了2个完全入戏的,真把自己当囚犯,忘记这是一次实验了。

狱卒们则非常享受这个实验,甚至出现了让囚犯模仿同性恋的惩罚,作者意识到了局势已经失控,便立马停止了实验,狱卒们还意犹未尽,觉得自己表现的很好。

实验说明。

首先是道德准则失效了,因为人有从众心理,希望加入一个群体。但是在邪恶的环境下,就会变成对不合理规则的服从,也就是说,我们会丧失基本的判断力而服从恶。一个简单的实验,当一次公开选举投票时,如果前面的人都选择的同一个选项,再轮到你的时候,你会不会选择另一个,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服从之前人的选择。另外,狱卒的打扮也有真实身份掩盖的作用,这会助长暴力和反社会行为。这个我们很熟悉,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到了互联网上会变成一个粗鲁的人,就是我们所谓的键盘侠。另外,真实的环境也会赋予特定角色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也认为这是一种使命,扮演狱卒的人就认为自己要做好狱卒,不能让囚犯舒舒服服过日子。这就是为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因为他在刚得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也想表现的像一个大家认为的样子。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为啥严谨的德国人会如此残害犹太人,克制的日本人又会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

总结。

通过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6天实验就能变得跟以前迥然不同,权威服从,角色扮演等心理因素会让路西法效应产生。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八

今天读《煤气灯效应》第五章:情感操纵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章让人感触良多,一言难尽。猜得中开头,猜不中结局。

1995年周星驰拍摄的《大话西游》上映。女主角紫霞仙子貌美如花,智慧无双。她非常高傲,立下一个十分奇怪的规矩:无论是神仙还是妖怪,只要有人可以拔出她的紫青宝剑,她就会一生一世的跟着他。这位美貌的仙子觉得: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娶我。

我想,大部分女子都做过类似的美梦。她们认为年轻、漂亮就是征服世界的杀手锏。于是,社会上盛行这样的调调:别那么努力工作了,工作再好不如嫁个好男人。还有人说:你看看自己,就是个女汉子!温柔一点嘛,会撒娇的女人才好命呢。

这是电影,可是也是现实的反应:大部分在开始嫁得好的女人,结局跟紫霞仙子一样凄惨,甚至还要悲惨。

情感操控第三阶段的特点和问题: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已经没有怀疑没有争辩更没有吵架。一切风平浪静,因为被操控者已经彻底屈服,放弃了一切抵抗,沦为奴隶。操控者就像训练一只小狗,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训练成了只剩求生本能的动物。最初,把美貌当做武器的女人,不但没能征服世界,反而沦为阶下囚。多么可笑啊。如果还有人高唱事业好不如嫁得好,那么,请他来看看,这些嫁得好的女人到底是什么下场?!

情感操控到了第三阶段,有三个特点:第一,他是对的,我是错的。操控者已经完成训练,结束了完美的洗脑工作,开始享受成果了。被操控者因为过于绝望已经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其实这个阶段,被操控者的表现,也没有什么特别,就是无论吃什么都没有味道,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几乎断绝了跟朋友家人的一切往来,就是呆呆地活着。

因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无法承受,为了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会出现一种本能地退缩状态,切断自己的五官和身体感受,将自身消耗降低,仅仅可以维持生命。

第三,丧失自我,损伤灵魂。灵魂这个东西看不见,但是,灵魂有个代表:自我。这个自我非常重要,没有自我人就跟动物在差不多的层次。自我丧失之后,没有屏障,灵魂就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伤害,终身难以消除。

第三个阶段的问题在哪里?被操控者死守关系,不肯放手。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第一,受到威胁。比如,有人说大吼说,你要是敢离开我,我就跟你同归于尽。有些人更加不理智,为了达到目的,以孩子为筹码。因此,操控者虽然非常痛苦,因为有所顾忌,只能苦苦忍耐。

第二,物质因素。如果选择离开,就意味着经济状况下降。很多人可以忍耐精神上的虐待,因为其他人看不见。但是,物质水准下降,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事情。因此,很多被操控者害怕降低经济水平,或者害怕物质匮乏,只能忍受。

第三,心理因素:害怕孤单,害怕被抛弃,更害怕社会上的眼光。因为人格不独立,过度依赖关系,因此害怕孤单,特别惊恐被人抛弃。这其实是被操控者的心理问题,是他们内心最深的恐惧和担忧。因为有这个心结,才会遭遇操控者。

怎么办?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只有两个结局:要么壮士断腕,割肉离场,也许明天更加美好;要么咬牙死忍,坚持到最后。老一辈的婚姻大多选择咬牙死忍,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离婚。现代社会,离婚不再是屈辱或者污点,因此很多人选择离开。

小结:撒娇?好命?看谁可以笑到最后?

很多人对情感操控有极大的误解,以为就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虐待。其实,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表面看是操控者虐待被操控者,内在,是被操控者有所求。贪图人家的家境,条件或者物质生活。这个,谁又看得见呢?可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做梦嫁得好的女人,醒醒吧。至少做到独立自主,有人娶那是锦上添花,没人娶,自由自在依旧灿烂。

想要人家白白养你一辈子,这个代价你付得起吗?好了,《煤气灯效应》这本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王小喵,先关注再阅读,养成好习惯。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九

以前经常抱怨教育学心理学太抽象,而且太枯燥无味,又没什么用处!好多概念性的东西也不知道在教学实践中怎么应用,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有点改变我观点。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第一个看到的心理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主要讲的是老师让学生出来背书,学生只记得开头结尾,中间老是忘。其实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东西还与心理学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有关。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一

这个元旦,我读了沈石溪《牧羊神豹》中的一篇《神b效应》让我感慨万千。

这个故事讲了在圆通山动物园曾经有一项叫“b斗眼镜蛇”的表演,其中,有一只红颊b表演得格外出色,次次演出成功,因而有了“神b”的美称,它给动物园带来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收入,得到了许多人的宠爱,甚至还有人为它创作了一尊雕像。而这只红颊b因虚荣心的膨胀,想得到更多的鲜花、掌声、人们的称赞,在一次演出时太掉以轻心,结果被眼镜蛇咬伤,中毒身亡。

我们不难想象,“神b”的确有着高超的斗蛇技艺,理应得到更高的荣誉。但是,称赞的背后也有阴暗面――久而久之“神b”被这些称赞冲昏了头脑,虚荣心的膨胀使它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只要被眼镜蛇咬上一口便会命丧黄泉的残酷事实。沉浸在虚荣的蜜罐子里,最终会将成为其招来杀生之祸的根本原因。我豁然开朗:“神b效应”就是指那些过度自信,盲目虚荣的人的下场啊!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被自大、虚荣所苦害的人数不胜数:战国时期魏国庞涓:因为太高估自己能力而在马陵道上遭万箭射死;汉高祖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因为自己一方有五六十万大军而轻视了四处征战以致师老兵疲的项羽,结果被项羽以五六万骑兵击破,自己落荒而逃,险些被擒拿;东汉末年董卓,自以为掌握汉朝大权可以高枕无忧,所以放开手脚,展露暴虐残忍的本性,结果被王允以美人计杀死。

也许,我们将来会有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别忘记: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看清自己的能力,别让虚荣吞噬掉你的前程!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二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第一组的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钱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

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这种结果中第一组的结果就是认知和想法协调,第二组认知和想法不协调。

当得到1元报酬的人,中间有情绪的时候,就选择用改变行为,从中找到有趣的事情来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觉得任务有趣、有意义。

这就是第一点: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那个班级有个非常优秀的家委会,尤其是在给孩子买礼物这里特别的大方,那个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华丽的水壶,可是孩子并不觉得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接手之后,就果断把礼物这点给卡掉了,换成了奖状,不换物质,用表现积分兑换奖状,最后以奖状的数量来兑换礼物,所以在角色上让孩子成为了主动申请礼物的人,那么自己的想法就会改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点:改变想法,使想法符合行为。在给孩子奖状的时候,就已经备注了,几张奖状可以换什么奖品,而奖品从一开始的昂贵的奖品,变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铅笔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关注奖品是什么了,更多的关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获得奖状以此来标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本书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过的类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三

最近,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增长了不少的教育智慧。下面主要谈谈对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效应。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后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让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最近,我遇到了这样的教育难题。一天,轮到我去四班看午写。刚到班上,小王还在和同学在开着玩笑。我有点生气,让他赶紧安静下来。小王突然来了一句,“不喜欢历史老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听蒙了。仔细想了想,这孩子应该是觉得我在针对他。本来,小王是我的科代表,但由于做事比较拖拉,爱表现,常常在课堂上插话。我多次找他谈话,效果不佳。后来我只好把他换下来。结果,他表现就更不好了,上课常常和我作对似的,老说一些让同学听了会发笑的话。哦,“互悦机制”,让我突然明白了“不喜欢历史老师”背后的含义——他以为我不喜欢他。

于是,我试着改变与小王相处的模式。首先,我私下找到小王,真诚地告诉他,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专门针对他。而且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知识储备很丰富,老师是很喜欢你的。不过,有时,你也不能和老师太较真哦。他答应我以后会好好表现。其次,当小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插话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最后,当他的作业有错题不会时,我会在课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及时纠错。让他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

慢慢地,小王对我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与我针锋相对,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这次月考,他的历史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我深深地感受到“互悦机制”的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便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理性的方法。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四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好人是如何变成魔鬼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路西法效应读后感,欢迎阅读!

路西法,本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但因为拒绝臣服基督,堕落为魔鬼,成为撒旦。路西法的罪孽,被中古世纪思想家认为是“贪爱”。沉溺于贪爱的人,不论外在自我价值如何,都为贪爱所利用。因贪爱而犯罪的恶人要归在第九层地狱,以冰湖冻结。《路西法效应》一书的作者津巴多教授用路西法命名,就是想要借用魔鬼原本就是天使的例子来说明,坏人并非天生的恶,是情境的力量让好人逐渐堕落。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主持人,这本书是他亲自撰写的回顾研究之作。书中以描述监狱实验为主线,穿插研究了很多相关的实验,揭示出在情境的影响下,人性可能发生何种改变。作者在书的开始是这样写的:“将好人放进邪恶的情境中,看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为了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究竟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社会制度能在何种方式控制个体行为,如何主宰个体人格、价值观念和信念等内容,开展了这项监狱实验,让志愿者在一所模拟监狱中扮演囚犯和狱卒,计划实施两周,但实验不到一半时间就因为发生形势失控而被迫中止。实验共招募了24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情绪稳定的年轻人入选志愿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 9名犯人,9名看守,6名候补。

实验过程

1971年,8月14日,周日,美国加利福尼亚。

9名大学生遭到逮捕并被送到同一所监狱。他们被赤裸身体接受检查,并穿上囚犯的衣服,每个人被分别编上号码,在监狱里只称呼号码,不再叫名字。

8月14日,星期天。

身穿笔挺帅气的卡其制服,胸前挂着口哨,戴着深色雷朋太阳镜,腰里别着警棍和手铐,9名狱卒的装扮绝对可以乱真,他们三人一组三班倒进行值班。不过这些“狱卒”没有受过任何专门的职业训练,对如何做狱卒,他们只是从电视、报刊杂志上见过,津巴多教授只是以典狱长的身份对9名狱卒做出尽可能贴近真实、但不能使用暴力维持监狱秩序的要求。

刚开始时,狱卒们对囚犯并不严厉,遭到了教授的批评。于是,他们开始加强手段。

8月15日,星期一。

刚刚过了第一天,狱卒便对囚犯们实施了第一次惩罚:如果有谁忘记指示或床铺整理得不合格,就要做几十个俯卧撑。囚犯们把自己关在牢房中,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体罚。狱卒们开始用灭火器喷射囚犯,将他们赤身裸体地锁在床腿上,有些囚犯还被关了数小时禁闭,或者被限制就餐。8612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精神出现了异常,进行歇斯底里的反抗,成为第一个退出者。

8月16日,星期二。

有一名新的志愿者替换了“8612”。狱卒们晚上换班时都会吹口哨把犯人弄醒,强迫他们做俯卧撑、唱歌,犯人们一个个都没精打采。为了惩罚反叛者,狱卒还把上厕所作为奖励,监狱成了臭气熏天肮脏无比的猪圈,狱卒们让囚犯徒手清洗马桶。时刻草木皆兵,监狱中的紧张气氛达到顶点。有三名囚犯开始出现情绪激动、思维混乱的应激症状。实验引入了模拟假释委员会进行听证。当父母来探望时,狱卒们要囚犯假装表现出在模拟监狱里过得很好的假象。结果父母似乎也完全陷入实验的情境中,完全没有感觉到孩子的不正常。不到三天,扮演狱卒的一部分学生已不只是在演戏,他们用敌意、负向影响和注意力,把自己武装成真正的监狱狱卒,并在他们的值班报告、回顾日记和个人反应中表露无遗。比如819听到假释委员会拒绝他的假释请求时,竟然全身起了皮疹。

8月17日,星期三。

囚犯819出现情绪崩溃状况,他成为第二个放弃者。

虽然囚犯5486向狱卒们指出这只是个实验,但几乎没有人理会他。新增的替补囚犯416非常顽固,他也指出狱卒们违反合约的内容,但这些似乎已经完全被其他囚犯所忽略。

接下来3401退出,416坚持绝食以与狱卒对抗。狱卒们让其他的囚犯一起加入惩罚416的队伍,惩罚变得变本加厉。

1037第四个被释放,他也因为情绪崩溃而变得非常抑郁。4325得知自己没有被释放,也完全崩溃失控,成为第五个被释放者。

实验引入了神父和律师,但情况并无好转。

三天内已经有五人退出,余下的是416、2093、5486、5704、7258。

8月18日,星期四。

实验继续,狱卒更加无所顾忌,虐待不断升级,不公正的处罚相继上演。只有5486要求狱卒应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他几乎是完全清醒的,416则坚持绝食对抗。又有两名犯人达到精神崩溃的边缘。津巴多教授也感到很困惑,他不知道实验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当他的女友克里斯蒂娜教授来到实验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惊愕不已,她将教授痛骂一顿,愤然离开。

津巴多虽然信心有些动摇,但仍想将实验进行下去。直到当天晚上,他发现狱卒开始强迫两个“囚犯”模仿动物交配时,才被惊呆,知道侮辱和暴力行为已经达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宣布实验结束,比预期提前了9天。

不到一周的时间,实验便让9名原本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毫无犯罪前科、具有大学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冷面狱卒,天使变成了魔鬼。

实验结果

津巴多教授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开始时,拥有绝对权力的实验指导者就指定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狱卒与囚犯。“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开始扮演一个角色,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为就要与这身制服所代表的职责相匹配。”其中一个狱卒如此说。在人性的大熔炉中,人可能不会表现得像过去熟悉的自己,一旦去人性化,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在实验结束后,扮演囚犯的学生和扮演狱卒的学生似乎都没有从角色中恢复过来。几乎所有的囚犯都对狱卒和作为典狱长的津巴多教授充满了愤恨,认为他们没有人性。被公认为最坏的狱卒,还似乎处于狱卒角色的兴奋中,觉得不够过瘾。同时,狱卒们也纷纷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适的借口,认为这是自己所赋予的角色应该行使的职责。但他们同时也承认,是职责掩盖了他们原本的样貌。

实验证明,大部分人都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实验一开始就界定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让狱卒和囚犯完全划清了界限。囚犯是坏人,他们是社会败类,不配当作人来看待,不可以有自己的名字,可以像对动物一样对待他们;狱卒是好人,他们被授予了武器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们都出身善良,也从来没有参观体验过真正的监狱,但短短的几天中,他们便学会了如何利用权力控制无权的囚犯。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惩罚囚犯,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关禁闭等等,把囚犯看成牲畜一样对待。作为无权势者的囚犯面对权势者建立的监狱与狱规,只能选择反抗或顺从来回应,反抗带来的是残酷惩罚,顺从则导致自主性和尊严的丧失。渐渐的,囚犯们开始相信自己已经成为真的囚犯,永远无法离开监狱。

实验证明,好人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影响下,也会犯下种种暴行。这个设计的监狱环境具有巨大的心理强制力,可以诱发实验参与者做出强烈、逼真的反应,甚至是病态性反应。狱卒们从刚刚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的无所顾忌,囚犯们从最初的反抗,到最后变得服从听话,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停止了思考。虽然囚犯们随时都可以提出退出实验,就可以不再受到惩罚,但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来。

情境效应的影响要发挥作用,首先就要去个性化。比如让狱卒们穿上统一的制服,戴上让别人看不到他们眼神的太阳眼镜,他们能感觉到某种权威感。囚犯们也要一一接受裸身检查,同时换上统一的囚服,并且不再称呼自己的名字,而以编号来称呼。在这个实验里,不但狱卒和囚犯全情投入,连神父、假释委会员委员长、律师、囚犯亲人以及典狱长“我”全都成为了情境中的角色,所以使得实验看起来更逼真。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情境里,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实验并无不妥,直到教授的女朋友克里斯蒂娜教授的到来才打破了这一环境。她是一个外来者,一个局外人,她看这个局内的状况,看得比较清楚,整个人也没有那么投入,所以人的某种相对抽离是重要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实验的非人性化,实验才终于被终止。

情境是一个大染缸,实验参与者们逐渐被情境染缸里潜移默化的力量玷污了人格。原本津巴多教授以为,囚犯们在监狱里会谈论一些个人的理想、生活,因为他们全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年轻学生,充满了激情和梦想,又处在一个叛逆的70年代,应该会有很多共同话题,但囚犯们在监狱里的谈话90%以上都是有关监狱的。根据出狱后60%以上的再犯罪率,看得出监狱是个彻底失败的社会实验。

事实上,这次实验从情理上来说也并不合法。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都不能以任何方式贬低生命,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做让人痛苦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却没有做到。它违反了伦理道德,因为从实验一开始就向学生和家长隐瞒了逮捕的真相,同时也在警察总部进行了正式登记,实验中充斥着种种对人格的侮辱和自尊的摧残。当出现失控的场面时,实验主持者仍然坚持进行实验,没有更早地中止研究,造成了好几名囚犯的扮演者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因为实验带来的伤害太大,所以这样的实验,至今无人敢再尝试。

虽然实验结束后安排了减压解说会,但这次实验对于所有参与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的8612后来拿到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最残酷的狱卒赫尔曼,即使在多年后也仍然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对待他人的态度,主持实验的津巴多教授则一直为唤醒人们关注制度性权力而奔走,同时他也改变了自己教学方式,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

相关案例

津巴多教授的实验证明,人性有着巨大的弹性,任何人的身上都可能出现极端顺从和抵抗权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个人的性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也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

1994年发生的卢旺达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次屠杀,在三个月之内,胡图族人杀死了大约80-100万的图西族人。事实上,这两族人原本就是混居在一起,很多人本就是邻居、朋友、师生、同事。一夜之间,由于政府告诉胡图族人图西人是坏蛋,胡图人就展开了对图西人的疯狂残杀。原本的兄弟伙伴,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残暴的人。这其实也是受到情境的影响,其中有一种群众压力起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当周围其他人都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自己不做就会显得另类。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并不认同,人们也可能会去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这就像监狱实验里,当狱卒们要求囚犯们一一上前敲“黑洞”的门,给关在里面的囚犯416施加压力时,虽然有一两个囚犯并不情愿,但他们仍然做了。

书中提到了一个医生不合理用药的实验。实验的过程是,让医生故意开错药,并坚持自己的药方正确,结果22名护士里有21名听从了医生的指令,造成不合理用药。这样的事件去年在新华医院也发生过一次。那天晚上一名值班医生错把化疗药当成普通的退烧药开给了五十几名儿童注射,当时的护士也提出过异议,最后都被医生一一反驳,造成了一起严重的错用药物事件。

另外,美国还发生过一些这样的案件。一些骗子冒充警察给某些餐厅经理打电话,告诉他们某女员工行为不端,要他们对女员工进行裸检,并进行性活动。结果,经理们竟然乖乖地服从了“权威人士”的话。人们如同服了药一般信服陌生人的电话,这就好像现在充斥在中国大地的诈骗电话,正因为人们对于公安局、法院、医院这些权威部门有着天然的信任,所以才会上当。

国外还有一个名词叫作“狂欢节效应”。也就是说,在狂欢节里,人们可以追求酒、女人、歌曲,纵情享乐,不受约束。当参与庆典的人纵情于集体狂欢的感官享乐时,原本有的各种忧虑和义务便都被抛到九霄云外,此时人们会暂时放弃传统对个人行为的认知和道德约束,这就是群体行动的去个人化过程。在中国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前几年出现过好几次游行,游行中人们不但将日本餐馆、汽车全都砸坏,甚至还发生了冲突,造成了伤亡。这也是“狂欢节效应”让人暂时放下了道德标杆而造成的恶果。

书中还提到一个现象: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如果周围有越多人围观,这些人越不可能介入协助;相反,如果周围只有一两个人,他们反而更愿意伸出援手。这是因为当人多的时候,每个人都假设其他人会协助,分散了个人的责任感,而害怕做错事让自己看起来很愚蠢的想法以及担心管闲事可能付出额外代价的想法也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如果参与者换成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就不会像成年人考虑那么多相关因素,就反而更愿意出手相助。去年发生的四川一位老太被三名小学生扶起后反而将他们告上法庭一案,就是这样的例子。在这个案例里,人们更愿意相信孩子,因为他们的心灵本质上还是非常纯净的。事实证明,确实是老太太污告了孩子。

书中最后提到了于2003年发生的美军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其中的情节与斯坦福监狱实验如出一辙。在监狱中,士兵们在去个性化后,沉浸在高度放纵的心理状态下,他们不去做理性思考,做事也计后果,对囚犯进行疯狂虐待。这其实就是“狂欢节效应”在起作用,因为不需要负个人责任,所以就能为所欲为。

预防邪恶

津巴多教授提到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每个人的心里面其实都有一个预警,它在提醒我们警戒我们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比如不应该放纵言论自由,要尊重某种的权威与秩序等。

教授乐观地指出,只要按照他提出的“十步法”,人们就能够顶住压力违抗“路西法效应”。第一步是承认错误,第二步提高警觉,第三步强调责任,第四步坚持独特性,第五步尊敬公正人士、反抗不义者,第六步珍视独立性,第七步维持警觉心,第八步平衡自己的时间观,第九步不牺牲个人自由,第十步反对不公正的系统。

津巴多教授后来的研究认为,真正的英雄行为中的人对于邪恶情境具有抵抗力,除了维持一个局外人的心态,常常能保持内心警觉的环境,抽离出局势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人往往都是平凡人,就像《辛德拉的名单》里面的德国商人,这些人不见得特别伟大,往往只是一些平常人,相对于平庸的邪恶,也有一种善良的平庸。他们的特点在于做了正确的事,却丝毫不以英雄自居,认为自己只是表现了何为正派,何以言行的共同感受,对于情境具有一种特别的敏感,不会那么容易被情境所屈服,所以也不容易成为一个凶手。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维持自己的人格,就是要保持对于周围环境的警觉,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性,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学会用理性分析,不轻易相信舆论,拥有独立的思考。

“善恶之界存乎一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多为自己而活吧。

还记得我们刚从历史书里得知南京大屠杀时的感受吗,除了无比的悲愤,同时我们也在怀疑那些日本军人究竟抱有怎样的一种心态,犯下这么肆无忌惮这么残忍灭绝人性的举动的。同样的,令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的,还有纳粹对于犹太人的暴行,那些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暴行。同样还有就发生在约十几年前的卢旺达大屠杀,伊拉克虐俘行为,等等。历史和现实从不缺少这类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我们也能了解到当时参与这类暴行的人们后来对于这些事件的看法,他们有的会觉得十分惭愧认为自己是个恶人;有的只是觉得我当时必须这么做,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有的会说我在完成我的任务,是上级指派我这么做的,我身不由己;还有的会觉的当时这么做其实是在帮助对方。

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并理解这类暴行发生的原因呢,众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历史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他们有的说这关乎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即他们是由一群心里变-态的人组成;也有的说他们是一群被鼓动了的人群;也有的说这是历史或斗争发展所必然产生的产物。

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里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津巴多认为这类暴行的发生的原因更多的来自于情境的力量,即当时的环境带给人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些的发生。他认为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里,津巴多教授通过他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深刻且令人恐怖的展示了在监狱里几个通常意义上的标准好人是怎么一步步转化成让人胆寒的恶人的。津巴多教授把这一过程称之为路西法效应,路西法lucifer,撒旦的别名。这也是这一书名的由来。

通过了解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制度带来的权力,然后是制服带来的去个性化去个人化,再来是群体的归属感及认同感。这些都成为情境力量的重要部分。

我不打算重述斯坦福监狱实验,我决定从我的亲身经历说明这一过程。

如我们这一代,在上小学时都会参加少先队,佩戴红领巾。还记得我们刚戴上红领巾时的情景吗,我们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国旗下宣誓效忠祖国,然后排着队欢乐的走进教室,这里有着那么一部分还未够资格戴上红领巾的同学们,其中不乏你的好朋友,还记得我们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么,他们也许正在用羡慕的眼神盯着自己,也许正在伏案哭泣,也许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我们呢,我们可能会摆出一副同情的表情,极尽热情的安慰这些人,或者趾高气扬的走过他们身边,无论我们怎么做,其实在心底已经将这群人划归为另外一类人,一类比自己低等的人。你没有?呵呵,也许你忘记了当你还未佩戴上红领巾时那一股透入心底的沮丧还有面对红领巾时的自卑。

再回过头来回忆下老师是怎么挑选学生加入少先队的吗,学习成绩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你是否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当你申请成为少先队时,老师会告诉你,好好学习,积极表现,成为品德兼优的好学生,这样你才够资格申请。通过老师的话,你是否已经把红领巾和非红领巾划归为两类人群,一类是品德兼优的好学生,一类是不思进取,思想恶劣的坏学生。另外还要补充一点,如果你堕落成坏分子后,老师是有权力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摘掉你的红领巾并撤销你的少先队身份的。

那么,我们再回忆下,为了获得红领巾或保住红领巾的身份,你是否有向老师或者班长打过某位同学的小报告,哪怕他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违反纪律的小事,比如在上课时和同座轻声的说了那么一句悄悄话。做出这一类行为的背后并不只是为了保住红领巾,还有一重要原因是,你觉得做为红领巾的一员,你有权力也有必要这么做,这么做可以维护红领巾的名声,也可以显示出红领巾的优越性。

看吧,在这一环境下,你开始理所当然的向权威者出卖自己的同学自己的朋友,并认为他们是低等人群,理应受到改造,如果他们不服从,有必要对其进行惩罚。在我的小学,我的班主任,每次他觉得某个学生不听话时,他就会安排大家在课堂上举报他的任何不合乎纪律的行为,并且让大家对这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当然,做为权威者的他会对其施以一定程度的体罚,比如罚站,打耳光之类的做为对学生们的检举行为的反溃我还记得当时课堂上的情景,首先是少先队员开始进行检举,非少先队员则会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会觉得这是获得表现的机会,一部分会感觉到羞耻,因为在他们的同类中有个人居然做了那么多的坏事,他们会沉默着低下头,就像是大家正在批评自己一样,还有一部分人,会以看热闹的方式面对这一切,并在他人检举的同时偷笑被检举者的表情或是别的什么。

重点在于,我清楚的记得,最初时我对这一行为感到很为难,有时被检举者会是我私底下的朋友,但是为了保住我的红领巾,我不得已对其进行所谓的检举揭发,开始我只会说些无关紧要的行为,这让老师很不满意,而事后我在被检举者面前也感到羞愧,不管怎样,我违背了我们之间的友情和义气。但是,后来,我渐渐习惯这一行为,我变得热衷于这一行为,因为这总比听课要来得有趣的多,我还可以毫无顾忌的笑,我也开始学会罗织罪状安在被检举者身上,哪怕他并没有干过这些。事后我在他面前也不再感觉到羞愧,有时被检举者会在私下反驳我们莫须有的罪状,但是,我们通常会这么说,既然你在某个时刻干过这样的事,那么你在另一个时刻也肯定这么干过,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见,但是,我们相信做为非红领巾团体中的落后分子,你一定会这么做的。同时,我们还会将这一反驳行为积极上报给老师,以换取更大的'信任,甚至是权力。

其实,这就是一出活生生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折射。尽管我们并没有对非红领巾一族进行身体上的侵犯,但是,如果老师允许的话,我相信我们会这么做的。

在这一过程里,可以清晰的看到通过佩戴红领巾获得了去个人化的效果,在斯坦福监狱里,狱卒和囚犯都有各自的制服,我们还可以回想下一个标准的红卫兵的装束,绿军装,佩戴毛主席徽章,怀揣红宝书。而去个人化让我们成为一个群体,权威者即老师赋予了我们这个群体相对于另一个群体的优越性,于是,我们会认为所做的一切只是对于另一个群体的行为,而非个人,不妨想想反右运动,左派对右派的迫-害,没有人会觉得那是对于一个人的恶行,左派们认为这是为了改造右派而已。还有就是课堂纪律以及学校纪律也就是制度带来的权力,做为红领巾的一员,即是认同制度的一员,我们有必要为了维护自身所认同的制度而对反抗者进行教育以及惩罚,这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这些惩罚会在维护制度这一观念下变得更为理所当然且不用背负罪恶。

但是私下的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当我们脱下红领巾,走出校园后,我们就会立马变成一个软弱的,善良的,温顺的孩子,我们和小朋友们欢乐的玩在一起,不分彼此,就算这里面有非红领巾者,我们尊重长辈,爱护动物,我们是他人眼中的乖孩子。

看吧,这就是津多巴教授在书里给我们揭示的情境的力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我之前提及的那些暴行,当然,它并不是唯一的解释,但是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情境的力量,并小看它。比如在回看文-化-大-革-命时,很多人都会说,我才不会去批斗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人们不会相信自己会去做恶,但是,你恐怕忘记了你是怎么跟随大部分同事对那个私底下是个很不错的人的同事进行落井下石的,你又是怎么跟随着众人耻笑那位可怜的裸露着身体的疯子的。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做恶,恶行并不总是一种直接施与受害者的行为,有时候默认也是一种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让人心寒的恶,比如围观多人殴打一人,比如围观跳楼者。默认会助长恶行的扩大化和严重化。我突然想起有很多贪官在回忆录里都会提及,起初他也是报着为民办事并恪守清廉的准则来为官的,但是,当他发现原来大多数的官员都在贪腐时,他的立场变发生了动摇,最后一步步的堕落成大贪,这其中有着来自贿赂者和权力的各种诱惑,同样也有着我们对走后门这类事的默认。

总体来说,路西法效应里揭示了人在情境下如何展示出自己的令人胆寒的恶的一面的,似乎看起来情境的力量如此的让人难以抵抗,似乎只有英雄才可以在其中独善其身,然而在书的结尾,津巴多教授最后也提出了对抗情境的力量的十步法,包括承认自己的错误,拒绝为了所谓的人身安全而牺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够反对任何不公正的制度等。但是能够严格遵守这十步法看起来是那么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正直的人令人尊敬的一生会遭受那么多苦难的原因,因为情境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不过,让我们好歹也尝试着,尝试着对抗它,尝试着成为一个追求平等,追求自由的正直而善良的人吧,如果我们都去进行了尝试,那么,同样的这也会成为一股情境的力量,一股温暖充满爱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它会令恶人转化成好人,那时,我们也许可以称这个转化的过程为安吉尔效应,安吉尔 angle,天使。

每当这个世界上发生暴力事件时,我们总会在同情受害者的同时强烈谴责施暴者。可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都不认为暴力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可能认为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残忍的施暴者。你真的这么自信吗?先不要急着回答。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书是一部引导人们探索和面对内心世界阴暗面的心理学著作,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堕落为恶魔经过了怎样的过程,这本书叫《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效应是什么意思呢?西方神话中,路西法就是魔鬼撒旦的另一个名字,它就是由天使堕落成的恶魔。而正如此书的副标题: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菲利普津巴多。他是一位相当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震惊世界心理学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连作者自己也意外地沉浸在了心理的阴暗面中,人性堕落的速度和程度都远远超出了预计,而至今也没人敢照原样把这实验重复做一次。

怎么会写这样一本关于探索堕落的书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菲利普,他的童年是在美国贫民区度过的,这样的成长环境对他日后的生活和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贫民区里各种“街头智慧”、“生存法则“,以及周围伙伴的堕落,使作者开始对人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特别是人性的黑暗面。多年后,《路西法效应》面世了。

本书的架构也是比较特别的,第一章首先概述了人类性格的转变原因,紧接着引发出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当遇到非常状态时,我们自己能有多少把握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而后几章就是大篇幅陈述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整个过程,从大学生参与实验,到犯人和狱警的角色分配,再到最后“狱警“的暴力失控。几章的记录形式如同电影剧本一般,一位旁白讲述正在上演的故事,又不时的辅以心理学诠释,以解答读者部分的迷惑。直到实验结束,才做出了结论,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原因的查找。作者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阴暗心理的探索之旅。书的最后,作者有所转折,认为人性终究是善良的,并提出了一些方法来对抗外部情景和各方面的系统力量,使人保持其善良的品行。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实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斯坦福监狱实验吧。菲利普首先征集了多名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并通过心理学测试对他们进行了筛选,选出了心理指标接近人类平均标准的20名。而后其中一部分人被一场逼真的逮捕行动抓进“监狱”中,而另外的人则被任命为”狱警“,“犯人”和“狱警”都是随机分配的。原本预计实验时间为两个星期,实验目的就是观察这些普通的大学生,年轻有为的好孩子们在身份和权力重组分配后,”犯人“和”狱警”的互动情况,这个环境和制度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最后这个实验的结果却是十分的骇人,人性的堕落速度和程度都远远的超出了预计,以至于实验进行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迫终止了。

实验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读者都可以在这部实验后三十多年才重新整理出来的《路西法效应》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看这部书时,我脑海里无数次闪现出一部几年前看过的电影——《浪潮》。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电影中美国历史老师用短短的时间就在一个班里培养出了曾被同学所憎恨的纳粹主义。电影中的许多行为和人物的心理状态我们都能从《路西法效应》中找到相应的解释和分析。相反,也能让读者更进一步的理解《路西法效应》在现实中是如何发生的。

当然,作者研究这些,并不是想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来替犯罪的人开脱,这不能成为他们免责的理由。研究这个问题,是为了使人们正确地面对各种不良的情景,找到根本的原因并改正它,防止更多的人被其影响。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脆弱,在面对类似问题时不会轻易的被情景所屈服,做到随时对自己身边情景秩序和社会环境保持独立和警觉,对自己的心灵做出重新的审视。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五

对互联网的社会史感兴趣的小盆友可以将《数字位移》和《网络效应》共同阅读。前者描绘了不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故事,将时代变迁和企业家创业奇迹勾连起来,建构了一种大胆赌博、不怕失败,敢于挑战传统智慧的商业天才围绕用户体验和网络自组织来进行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推进企业在战略、组织和人才等方面的革新,从而利用网络效应带来的规模效益,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和产业规模扩大,由此融合了对财富的欲望和关于推翻既有权力结构的浪漫梦想,这样一个人发明一种技术、一种技术扛起一个企业、一个企业扛起一个时代的未来主义叙事;而后者却将上述的这种企业家创业奇迹看作是抽离了历史背景和情感结构的英雄主义叙事,不仅遮蔽了英雄主义背后的社会力量的形塑作用,将技术本身及其工具性应用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构建了一种基于热情和献身的无酬劳动想象。

同时也将用户的个人浪漫主义计算机使用体验与新自由主义市场竞争逻辑相互联系起来,在不同社会力量的形塑下改变了互联网的设计和发展进程,开启了商业化用途,并维系了系统性的财富掠夺,引发了一个资本主义爆发性增长的时期。

具体来说,前者通过乌托邦棱镜将互联网描绘成另类的自由竞争市场或社群主义合作的化身,将弹性工作和开源合作视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使人从ibm、索尼等膨胀囊肿的传统科层制中解放出来,而通向未来大道的苹果、亚马逊和谷歌等企业预示着新型民主、自主工作、劳动自治的诞生,能够让企业根据市场灵活获得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和创新盈利模式,通过在影音、物流、零售、清洁用品、服装、食品等全产品链的扩张来支配社会生活一切领域,尤其是亚马逊公司,是当代新经济和成功学的典范。

而在后者看来,众包式生产和弹性雇佣只是一种新的个人浪漫主义想象,它剪除了培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政府、医疗系统和政府资助等等——从而建构了如乔布斯、比尔盖茨、贝佐斯等等光鲜亮丽的英雄,并忽略了聚光灯之外的集体组织和默默无闻的个人。例如,在新自由主义的故事里,天才的年轻程序员马克·安德森创建的网景浏览器是跨时代的、革命性的发明,然而却掩盖了网景浏览器只是对其他浏览器进行了改进,以及非盈利平台的贡献等等事实。

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革命和平台经济的不断扩张并未解决健康保障、生活必需品和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还带来了铁锈地带的经济危险处境和西方的整体社会危机。也许正如斯特里特所说:“要求信息产业开放硬件设施并提供普惠式服务是一回事;个人想要拥有iphone来实现自我表达是另一回事......歌颂不确定性及其传奇故事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我们歌颂不确定性,而遮蔽了像换尿布等等维持基本生存的事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关注问题有所重合但视角完全不同的两本书在同一年、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学院、同一个系的两个老师手中分别出版,阅读时有一种精神分裂般的快感。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六

空下来重新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二年级的麦路旺,是一个外国小孩子,由于他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只要上课不影响别人,下课不与同学打闹就可以。二年级上学期我接手他们班的美术课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从来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常常跟他一起玩游戏、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跑得真快”、“其实你画画很好哇,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这是其它学科都没有的“殊荣”哦!我似乎也是受宠若惊,在课堂上连连表扬他,有时他没有绘画材料也帮他解决,一学期下来他完成了几乎一半的作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美术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这种事例还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对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记得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特殊,据说是智力障碍,人长得清秀修长,却永远坐在角落里永远低着头。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有什么特殊,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留意到她的画非常不同,于是举起她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用色大胆,想象丰富,学生们开始曾笑她说她傻的,而我却坚待对她的评价,从此美术作业成为她所有学科中唯一能完成,并且得到优秀的学科。我想,认可、信任是起码的喜欢的表达,与此同时我也得到她的认可与信任。如果我一开始就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与别人的不同,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信任。

教师的爱,应该表达。我希望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喜欢你。那么他们的小缺点不再是刺眼的,他们的优点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你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是在他们心中你一定是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七

说心里话,对于心理学的书籍,是排斥的,总觉得理论、道理一套套,既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抱着这样的心态阅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没想到却被“圈粉”。读完许久,内心是欢喜的,时不时在课堂上“露一手”,运用一下,有意外的惊喜,也圈了不少“学生粉”:“老师,您看的那本是什么书?怎么这样厉害!”

与朋友聊天,听她分享学校的趣事。她说最佩服他们校长,能把每周例会变成老师们期待的“学会(学习的机会)”。会议开始,他会把一周的工作及各部门所应配合落实作了布置;会议的结尾一般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予以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会议过程中,则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与老师对话或分享他个人的所学所思所想。每次会后,老师们均能各司其职,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听完以后,窃以为,这只是他们校长的个人魅力。直到读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才知道,他是遵循了心理学上的“系列位置效应”: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这就是他效率又高,又让人期待的原因吧。

于是,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上课的前10分钟一定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不能在检查作业、回顾批评中度过。课堂上,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保证每次学习时间不会太长。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变得有效、高效,学生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倍增,也能从学生嘴里听到“数学学习很轻松很快乐!”

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许短期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时间一长带给学生的什么呢?那就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还是只给学生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巩固当日所学?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也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回想平时与学生的交谈,尝试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而不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学生把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去年,“临危受命”当了一个相对调皮的班级班主任,一个月时间过去,有个孩子问我:“老师,为什么您不用生气,却可以让班级变得安静有序,让同学们变得自觉自律?”我说,因为老师读了一本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就有了开头孩子好奇的问题,他们想知道老师到底读了什么书。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也是学习的动力!

数学知识本身是一个庞大的逻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种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进行。教学中,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个单元的知识学习,都会在新课前拨出两分钟回顾梳理前一节课的知识,这原本是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却不知收获颇丰!有一个跟岗的老师和我谈了她的感受:就像是铁链中的小小的链扣,把知识串联起来,环环相扣,温故知新。小细节,大智慧!

惊喜之余,也从书中找到存在的道理。

德国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地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但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学习的第一天后进行每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下一次的复习可以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的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复习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教师对教学做到及时反思,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习,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就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来没有一次像读这本书一样,读得很慢,很细,好像有一种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酒,《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酝酿。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八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每一部分下面又分很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从一个小故事引出,用典故、案例、新闻故事穿针引线地穿插到每个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效应中去,用一些实验证明这些效应的存在,形象地告诉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处理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教育问题。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对一些极其平常的生活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心理效应有了一个恰当的形象的解释,我感觉受益匪浅。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十九

大学时,就学习过教育心理学这一门课程。当时的老师经常把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规律、效应、法则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兴趣盎然。如今再次研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对那些熟悉的道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它们,让我们对平凡、琐碎和繁重的教育生活形成新的真知真信,给予我们付诸行动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以香港大学对内地入学者的面试,不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的“书呆子”故事为例,深入浅出为我们介绍第十名教育现象。

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是现实生活中真正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创造性能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学业成绩考查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多元化评价。要相信: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一个学校里,一位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说: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是a,将来他可能是杰出的科学家;如果他的成绩是b,他有可能会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他的成绩是c,也许他会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如果他的成绩是d,你更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很有可能去竟选州长或总统。多么让人深思的提醒!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教育的氛围、社会的潮流、工作的压力而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有所偏离。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给失败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学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习得性无助”,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根据对记忆特点的研究得出的遗忘曲线、系列位置效应、首因和近因效应等对我们的教学也大有裨益。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配套效应更让人深思。管理学中的互惠原则、鲶鱼效应、最后通牒效应……这些精彩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一定会让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也让我们的孩子更会学习。好书会让人常读常新,希望我们在书中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己。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20篇)篇二十

古人云:“过犹不及,事缓则圆“,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则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便是“超限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很多,如教学中的心理超载现象(上课喜欢拖堂,作业布置过多或课堂认知超载等)以及批评教育和赏识教育中的“超限效应”。借此,我想着重聊聊如何规避批评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批评的“超限效应”时有发生。批评学生时,我们老师和家长总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纠正孩子身上的问题,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最后使孩子极为不耐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当孩子挨批时,可能内心已接受长辈们的正确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教,其厌烦心理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跟我聊到自己离家出走的缘由是父母总是在他面前翻旧账,父母总是看不到他的改变,最后他索性就不改变甚至变本加厉。在批评教育中,作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纲上线。我们要讲究“布白”的艺术,正如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即布白),密不透风”,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认为班主任在批评教育中应遵循三条原则:适度原则、及时原则、公正原则。给予学生以适度的教育:一是批评“量刑”适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则学生不服、逆反抵触),也不能“量刑”太轻,起不到教育作用。二是选择合适的场合。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批评场合,尽可能避人耳目,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前不久新闻报道一位家长和班主任在走廊上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一位男生,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转身翻过走廊栏杆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惨剧则是因为批评时没有选择合适的场合,及时原则是指教育要做到及时、迅速。老师在学生犯错后的第一时间内给予处理,这不仅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能使“事态”得到及时控制。公正原则是指同样的情况应同等地对待。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教育时,只有一视同仁,秉公处事,不偏不袒,不能因为偏爱某位学生则对其放宽规则,否则则会使得教师的权威受挫,得不到学生的信服。只有公平公正学生才能从内心接受批评、教育。它最能体现班主任的威信,更易被当事学生接受。所以说批评要把握好“度”。如果批评“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批评过犹而不及,只有把握合适的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画杨桃第二课时的教案(汇总16篇)

    编制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学科特点、学生需求、教学环境等因素。需要写教学工作计划的老师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教学目的:。能正确流利地朗

    沙尘暴六年级(优秀17篇)

    优秀作文要注重细节描写和感情表达,给人以鲜明的形象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作文典范,相信它们会给大家带来些许启示。风,有时是温柔的,有时是可爱的,

    清明扫墓文明祭祀倡议书范文(13篇)

    范文范本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起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的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帮助。全县广大居民朋友们:祭奠先

    朋友圈中的温暖(实用16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能够驾驭各种表达技巧,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阅读优秀作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作品。

    教师的智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经验和教育教学思考的总结和反思,它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以下的教师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对

    安妮日记教案(模板17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教案模板的设计可以参考以下范本,了解不同教学环节的安排和组织。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

    小学生写景(热门20篇)

    通过分析和学习优秀作文,可以提高自己写作的水平和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五一假期,我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杏花村。

    黑猫馆事件读后感(模板21篇)

    读后感是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内容以及自己的思考感悟进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读后感中展示了深度思考和独立见解,让人不禁对书籍

    小狗的自述说明文范文(17篇)

    优秀作文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并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总结优秀作文的成功要素和技巧,形成自己的写作秘籍,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大家好,我是一个密码箱。我

    实用活动策划方案汇编范文(15篇)

    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情况。策划方案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下面是一些典型案例的总结。随着××珠宝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