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FS文字使者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对书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的理解和思考呈现。通过阅读别人的读后感,我们可以一窥他人对这本书的观点和感受,拓宽我们的思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一

如果有时间,一口气看上两遍三遍多好啊。现今时代虽然书籍泛滥,然而大浪淘沙,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果然是经得起推敲细阅,很难有书在看第一遍中段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要看多一次,其内容博大,深入浅出又梳理得透彻清晰。

书中讲到中国史里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的政府组织、经济制度、选举制度、考试制度、兵役制度等,可由中一览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钱穆讲历史总结如下几点精髓:

1.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干燥乏味。

2.任何一制度绝不孤立存在,各制度之间必互相配合,形成整套。

3.某一制度之创立,必有其渊源,不是凭空忽然而来,其消失也并非无端而是渐渐变质的后果。即是制度虽成文却也跟随人事而有变动。

4.某一制度的创立在其当时代必然有外在需要和内在用意,不为后人所了解,时代更替,制度不存,不可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判断一制度在其时代的实际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5.任何一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绝不会有弊而无利,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历史意见。

6.不仅要重视制度的时代性,还要重视其地域性。

7.历史的特殊性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的一个项目,若不深切认识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很难孤立的抽出其政治一项来讨论其意义和效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二

钱穆先生的这160页内容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看了7天才看完。并不是说钱穆先生的文字晦涩难懂,而是因为短短的几十页就讲述了一个朝代的政府组织架构、皇权相权、选人形式、军事兵权,我的学识积累浅薄,理解起来有些费力。

钱穆先生学贯古今,对汉唐宋明清的政治、制度、民族意识等都有深刻的见解,他的文字虽简洁精炼,却能抓住最核心的本质,不得不让人钦佩。

在地方政治上,做的最好的是汉代,此后的地方政治制度都呈下坡路,但是钱穆先生也一直在强调,任何一项制度在当时都是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的,制度的背后是人事的考虑、权衡和选择,身为现代人的我们不能一笔抹杀几千几百年前的制度,更不能一笔抹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一笔抹杀我们两千年的历史。“历史终是客观事实,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在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下面是一些笔记。

“汉代九卿,就名义论,只是办理皇室内廷事的家务官,唐代始正式有六部尚书,显然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不像汉代只似皇帝的侍从。此为中国政治史上大进步,无论从体制讲,从观念讲,都大步了。”“现在专说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

“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还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还迁就现实的,决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三

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论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代的中国。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这样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关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四

钱穆先生在本书中只讲了汉、唐、宋、明、清这五个朝代,每个朝代分几大点详细介绍其政治制度与人事,文字简练生动,最让我触动的观点是:“分析政治制度应结合现实,站在当时人们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以现代的观点去一味批驳。”

以前我在认识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总是习惯的戴有有色眼镜“封建社会”的黑暗,但是钱穆先生在书中否定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自秦以后就不能成为“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社会严格意义来讲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每个时代都有适合其社会发展进步的制度,我们不能用当今制度的先进性去否定历史。如今学习历史,是为了在先人走过的道路上反思受绊、摔倒的原因,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以此更省时更顺利地向前走。

作为中国人,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一则历史与文化联系,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二则我们有太多值得以史为鉴的东西,制度便是其中最有意义的一部分。书中一直强调制度与人事是分不开的,所以更可以通过了解以前的人事来分析制度的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名中,“历代”二字不可少。通过钱穆先生的叙述,各个朝代的制度都联系起来了。整本册子可分为横纵两个维度,纵向维度来看即按照汉唐宋明清的历史发展顺序,横向维度来看,钱穆先生从每一个朝代的政府组织、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方方面面出发,总结各个朝代兴衰得失的原因。为结合人事,古人已经为我们开创了很好的范例。很高兴地看到,现今有许多制度与古代是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的。如考试制度,虽具体实施方式与古时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高效率选拔人才。就这样,在新时代前行之路上,我们回头看,是为了知道曾在哪里摔倒,而不再走回头路——这大概也是钱穆先生写此书的原因之一。

另一原因是,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钱穆先生如此详细地分析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们从小到大的历史教科书总是将某项制度或事件的积极意义用大字标出来,而消极意义总是用小字书写,钱穆先生的小册子则不同,其得失的篇幅几乎均等,甚至分析过失更多一些。但这有何妨,对于历史上制度的评价,只有赞同与不赞同,并无正确与错误。我就对其中说“省”是个不详的名称,建议以后去除的观点不赞同。省区只是一个划分,而如何统治才是制度真正该完善的地方。所以,我也从中明白,面对不同的人对历史的评价应带有批判性眼光,既不可一味轻信,也不能一口否定。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五

本书读的有点懈怠了,读的心得少了,昨天最有心的一句话就是,考试只能识别人才,不能培养人才,过去中国人才的培养在于贵族,在于门阀,在于上层人士的耳濡目染,这些东西,可能听起来,让人很难接受,但是确实是这样的,不能不承认。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是部分,钱老什么话也敢说,因此对于本书我觉得还是要认真的学习,争取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学习完。

昨天学习的明代的制度,提到了张居正,这可是中国一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作者的观点我觉得还是很客观的,他既承认了张居正确实对于明代社会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也分析了当时人们一直反对他的根本原因,制度限制了张居正的作为,是他在当时不被认可的是制度,因为内阁真的不是宰相,但是他却做了宰相应该做的事,中国这个社会对于名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必也,正名呼。

还提到一个人,就是第一能臣曾国藩,现在才知道,翰林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对于读书人的最高礼遇,你考试好了,那国家就许你一个好未来,然后你专心学习,学习很多东西,学习如何做官,如何处事,当时不明白,曾国藩又不是什么要员,为什么地方政府,每年要给他们过年送供奉,原来他们以后一定会做官呀。

学习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时间,读书因该是学习的一种休闲,不应该成为主要部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六

前不久看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中主要讨论了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通过这些勒定成文,看似硬梆梆的制度,向我勾勒出古代的政府这一政治机器是如何运作的,通过这些政治制度,也似乎朦朦胧胧的看到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士大夫,古代的官吏甚至古代的平民百姓们,他们过的什么样的生活。虽然写得是制度,但是因为它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人的生活,人的一举一动,而显得活泼,从而使其本身也迷人起来。

以上这些,是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性,抽象的认识,接下来这些就是一些理性的,具体的认识,即读完这本书,我学习到了什么。

书的内容很多,我挑其中的三点来说。

第一,我了解到了人事和制度的区别。什么是人事呢,就是用人以治事,关键在于人。制度呢,就是一些法令法规等等。人事灵活而制度稳定。一个政治机器的运作是即需要人事也需要制度的`,二者要相互配合才能维持一个政府的运作。有好的人事却没有好的制度,比如东汉初年,汉光武帝把政权全都操在自己手里,三公九卿只是名位高而无实权,这样做,当你是一个好皇帝的时候自然是风调雨顺,可是如果皇帝坏了,而政权又全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没有了约束皇帝的制度,那么政府的运作肯定会出现问题。这就是“有事无政”有好的人事而没有好的制度带来的弊端。同样的,有好的制度而没有好的人事也会出问题。比如唐代有账籍制度,每隔几年来对各个地方的人口进行普查,通过人口数量来分配土地,收税等等,这是一个比较健全的制度。但是这种制度需要经常的调查,登记,改动,校对,这些繁琐工作做久了,人们难免偷懒马虎,这种人事的松懈使得这一制度后来也崩溃了。所以说,不仅要有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人事,二者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维持政府的运作。

第二,我了解到了制度的特点。一、制度会随着人事的变动而变动,因为制度说到底是由人来制定的,要了解某一时代的制度先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事。二、制度总是有利有弊,评价某一制度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时代性,要设身处地的站在那个时代进行评价才显得真实而客观,不能乱开上帝视角,以当下时代的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三、制度的出现与成熟必定伴随着某种需要,包括外在的需求和制度设立内在的用意,虽然时过境迁,我们可能不了解,但是也不能随意揣测。四、各项制度之间绝不是相互孤立的,一定是相互配合的。

第三,关于制度运用的实例我有了一些了解。比如汉代的大一统局面其实和当时的政治制度,考试制度有关。从汉代选举“孝廉”开始,中国历代的选举或者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的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因此,中央政府里,永远有全国各个地域的人民来参加,中央政府永远代表着全国。同时各个地方又都是郡县制而非世袭,郡县长官由中央指派,一般也避用本县人使得地方政府避免陷于地方性,这样大一统的局面才能维持。

书中内容丰富,先写这三点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00字,以古鉴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欢迎阅读!

钱穆先生的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在他一九五二年五次演讲讲稿的基础上校正润饰而成,择汉、唐、宋、明、清五代从中央与地方政权组织、官吏选拔、税收以及防卫制度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此书虽不是钱先生一直想写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却足以达到序中所举的目的,即检讨中国传统政治,廓清对传统文化的某些误解;同时梳理出传统政治制度的流变及其背景,以供建立现实制度参考。

正如序中所言,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而我们所受教育,也大体给我如此印象。然而通读本书,才觉并不尽然。自汉代以来,并不能将历朝称为皇帝的“家天下”,因总体而言皇帝和政府在财政、职权方面是存在一定界限的。如汉制,九卿中的大司农管全国田赋收入,支销国家公费,而少府管理工商业的税收,充当皇室私用,皇室不能用大司农的钱。再如唐制,政府的最高命令实际由三省中的中书省拟撰,皇帝只限于画敕而止;诏书随后行至门下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可将原诏批注送还;门下省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只是到了明代,明太祖废去中书省,只留下中书舍人管理和抄写文书,政府权力被大大削弱。及至清代,雍正设军机处,此后政府重要政令皆由皇帝与军机大臣在军机处密议。此其一。其二,皇帝的言行是收到监督的。如汉制,三公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监察范围包括皇帝。再如唐代有谏官,属门下省,专向皇帝谏诤过失。

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最低一级政府中间有很多级,以人心而论,自然是人往高处走,其结果必然是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到中央和高层,而基层则难以吸引到必要的人才。这一局面实在是历朝历代逐步演化而成的,早在汉代时,地方政府只分郡、县两级,全国一百多个郡,一个郡管辖十个到二十个县,郡太守的阶位俸禄和中央的九卿相似,因而县官的地位并不卑微。然而到了唐代,地方政府名义上还是两级,但全国分为十道,中央派出观察使巡视监察,实际停驻地方,成为地方更高一级的长官。当今的省却是始于元朝,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不能放心地方政府,于是在宋制路、府州、县之上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官员统治地方,简称行省。明清承此制,而清朝更是将明代临时的总督巡抚变为永久的,地方官的级别就更多了。至此,县官已被压得太低。

科举制度也是辛亥革命以来备受抨击的,但这一制度对于两千年来社会的发展确有巨大作用。首先,科举制度起到了开放政权的作用,使得政权不再掌握于封建贵族和士族门第;其次,由于政权的开放,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学而优则仕,贫苦的读书人可以一朝成名天下知,而即使是宰相的子孙,若成了纨绔子弟,其家也就渐渐败落;再者,科举考试虽然不可能绝对公平,且也有可能筛去真正有才之人,但它使人才选拔有了相对公平的标准,较之汉代的乡举里选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应是一大进步。但科举制度也有其流弊。其一是造成了“万般为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加之中国社会历来重农抑商,于是世人都愿走读书入仕之途,聪明才智皆用于此,一方面求官者过多,仕途充斥,另一方面工商业得不到发展,近代逐渐落后。其二是一定程度上消磨了人才。考试难免要定标准,如唐代之考律诗,明代之考八股文,本意是选拔真才,客观上却斲丧了许多人才。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之前看过《兴盛与繁荣》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后,又看了一下此门。总体感觉是一点,历史太复杂,往往用一句话概括时,会多少显得有些片面。

来说说《中》,此书以中国历史上几个统一的,有代表性的王朝讲起,汉、唐、宋、明、清一个朝代。

书中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像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现代制度的选择,不应抛弃过去,而全学西方。中国的政治发展了那么多年,必然有其可取之处,不应一棒子打死。发展的不好的,必然会灭亡,像埃及,印度等这些古文明。而中国的文明生存下来了,必然有可取之处。

(这个观点挺恰当,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是个愤青,希望着,少有所学,老有所养。每个人都能靠自己,过的好一点,没有那么多黑暗。希望着能有些改革)很同意一句话,gdp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才是好的。当然,生活水平的某一侧面可以通过gdp反应出来。在现在的中国,可能没有更好的指标来衡量。只是唯gdp论要不得。

另外一个观点是中国并不十足是一个专制国家,至少在汉代,唐代不是,皇权和相权是分开的。而清朝是。

说到汉朝,作者认为,这是吏治最好的一个时期,官员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官员之间的流动也可以。而经济发展的还可以,三十税一。皇帝和宰相,皇帝就好像现在的国会,宰相就相当于美国政府。宰相提方案,然后皇帝通过。中国也有像汉武帝夺权的时候,但是大部分,宰相起管理的作用。

汉朝的选举制造是举荐制。举荐制也有一个不公平的地方,因为古时候有书的人并不多,帛,有钱人才有,所以也有这样一种问题。

再到唐朝,宰相权被分割,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这个还是有相权的。吏治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租庸调,应该是很合理的,可是后来由于实行的问题,被放弃了,成了两税法。汉朝采用科举制了,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带来了问题了,军事割据。

到了宋朝,宋朝太羸弱了,所以,军事上,以防守为主的府兵制,浪费很大,不敢进攻收复,而且还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从别的地方看来,是太祖没有能多活几年,就被弟弟害死了。在行政上,地方也无权,所以造成无法强势。这个中间也有个问题,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对于道德礼术已经崩坏了,如何保证统治,似乎也就这样是最合理的了。

到了明朝,太祖取消了宰相,所以就有很多问题了。成了皇帝专制。虽然后来有个内阁大学士一职,可是大学士一职是官位很低的。虽然太祖还说过,太监不得干政,可是明朝的太监干政是最厉害的。皇帝不愿意批红了,让太监代劳,太监成了“真皇帝”。太祖还实习了,“吾养兵千万,不费民间一粮”,开始是好的,可是这个制度经过那么多年,也有变坏的时候,200多年过去了,竟没有敌过清兵。

明朝的选举制度还是科举,可是已经变成八股文了。对于八股文,作者是这样理解的,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律诗。

到了清朝,对于清朝,作者是贬低的,中间用的我们之称是:“中国人”,当然我觉得用“汉人”更确切一点,可见钱先生对于清朝是痛恨之极了。前朝治国都还是制度,而清人治清则用的是法术。法术的大概意思是暗的,暗的意思就是皇帝直接指挥群臣,通过诣的形式,可是对于外人是保密的,所以一个部门中皇帝单独发号司令,都可以跟皇帝交流,所以你不知道你的同事跟皇帝说什么了,一个部门都在猜忌中,什么事也做不了。清人的统治以满贵族为基础,故清人设置官职,一汉就有一满,并且,汉人是低一等的。同时,把东三省设为禁地,清朝同蒙古,西藏等结盟,蒙古人还可以被封为亲王,而汉人是不可能的。真正汉人当官的地方就是本部十八省,像蒙古,西藏,东三省都不可以有汉人开垦。而除了元和清,其他朝代士人为官,没有像这种统治集团的存在。像李氏集团,像刘氏集团等等,这些联系的存在是很薄弱的。

最后还论证了,中国为什么只能选择革命而不是改革。因为清朝背后是整个满族,如果要让皇帝放权,这些满贵族是一定不会同意的。

看了之后,对于作者对于朝代的论述,有些还是挺赞同的,可是,历史真的太复杂,有些地方还是有失偏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八

泱泱中华两千年,史籍浩繁,但自太史公起,多是纪传体史书,少有专述制度的典籍,而能把历代制度放在一起作对比的史书更是少之又少。钱穆先生这本书,从制度着眼,如线穿珠,从汉、唐、宋、明、清一路讲下去,贯穿起各各人事,让人豁然开朗。

钱老阅史无数,是近代治史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这本书也是写的深入浅出,各种典章故旧信手拈来。笔者学力浅薄,只能就其中几点做些思考。

一.到底存不存在相权。

宰相,按照钱先生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政府中的实际领袖。两千年国史其实就是皇权和相权相互博弈,此消彼长的过程。从汉代一路走下来,皇权日盛,相权日衰,到明代胡维庸造反,明太祖取消宰相一职,所以明清两代才是真正专制的时代。

天下之大,从秦代统一算起,疆域北起河套,南至两广,西起陇山,东至朝鲜半岛,有上千个县,事务繁多。始皇精力过人,尚自每天要批阅一百多斤奏章,后来人自难仿效。这么大的天下,一个人是无论如何管不过来的,必须有人分担,所以宰相必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名称,分担的分量也不一样罢了。在汉代叫宰相,一人包揽,唐代是由中书令、侍郎、尚书令三人负责,宋代由中书负责行政,三司负责财政,枢密负责军事,明代由大学士票拟,皇帝本人或者司礼监太监批红,清代政务由皇帝和军机处大臣商定。不论名头如何变化,总是要有人来分担皇帝手里的权力的,这是中国国土博大、事务繁多所天然决定的。

二.宰相到底是管家还是实际领袖。

钱先生认为,宰相是政府首脑,是国家的实际领袖。皇帝只是国家权威的象征。至于后来相权衰微,是各类因素共同导致的。但这是不对的,正常情况应该是相权对国家负责,皇权只对皇室负责。

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两千年下来相权是越来越小,皇权倒是越来越大。如果宰相是实际领袖的话,为什么却要不断受到皇室的制约。如果把宰相看作是皇帝的管家的话,这个现象就很容易解释了:主人让管家帮忙治家——遇到懒主人,管家管的就多管些;遇到勤快的主人,管家就少管些。

那么,到底宰相是实际领袖还是管家?这个应该从谁受制于谁来分析。

中国国土庞大,举国皆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家庭,居住分散,参政意识淡薄。这导致了中国不可能像希腊城邦那样选举产生领袖,也不可能定期推选出代表民意的国会,所以天然地造成了不民主。不民主就会产生个体领袖——皇帝,再由皇帝来任命宰相,从而宰相受制于皇帝。所以与其说宰相是政府实际领袖,不如说宰相是皇帝事情太多管不过来,请的一个管家而已。倘若皇帝是由宰相或者内阁任命的,那样宰相方可以说是实际的领袖。

三.历代田赋政策。

历代土地政策都极其简单,虽有便于操作、避免官吏从中上下其手的考虑,但是也过于简陋了。汉代就是按田收赋,唐代实行两税制,按人收赋,宋代也是两税制,加上地方乡绅负责制,明代用鱼鳞册,按人、按田统计收赋,清代沿用明制。即不考虑田有贫瘠肥沃,也不考虑收割播种的效率不同,更遑论山民、渔民等不以耕地为生的家庭。与精巧繁复、互相牵制的政府职权系统相比,真是简陋之极了。从这一点,也可见出皇帝们视百姓如刍狗的心态。

四.清代制度得失。

清代是皇权最集中的朝代,加上自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政治,使有清一代的政治制度最为黑暗专制。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清代的皇帝反而是历代里最为清明的。这来源于清代皇帝对皇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和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太子不用早早确立,成为大家的靶子,同时皇子们为了竞争储位,也要各各勤勉。

就像钱老说的,制度永远要和人事配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清代没有一个好的政府职权制度,反而发展出了好的储位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每位皇帝都不至于太差劲。

五.制度的作用。

每朝都有每朝的制度,配合当朝的人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会有死角存在。有时候越是繁复的制度,死角反而越多,这就是老子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制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而要视当时情况而定,针对时代特点,制定出配合当时人事的制度来,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样的,时代前进了,人事变化了,制度也应该跟着变化,因循守旧,只能是弊大于利。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钱穆先生视野宏阔,分析鞭辟入里,语言平实。这本书极薄,而内容却极厚重,值得一读再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九

正如我不知哪里看到的某人所论,钱老的叙述里头,读得到对旧的中国政治制度满心的怜惜。结合这本书写作的环境看来,也从钱老在书中的总论里读出,著史之人能力避盲目批判之风,从受到万人践踏的“封建腐朽”之中捡起对传统政治的尊敬,乃是真学者。我以为这也是钱老写书讲演用意所在。

但此书由此也有个弊端,就是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怜爱之下,则有些结论的得出还真是有待商榷。如果我后面有了更深的阅读,那么钱老的这种偏袒则更加清晰明了了。尤其是讲清朝制度那一篇,开篇一段话就把清朝制度贬到了街边弃蓆不值一提的程度。大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曾身处的时代,因为见惯了它的制度暗面,所以还真叫人生不出半点同情。恨不得亲自将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才可解心头之恨吧。

不过总而言之,这本书算是中国古代史启蒙最佳普及读物之一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

中国古代的政治政治制度并非一层不变的,也绝非简简单单的封建专制所能形容。

首先封建一词更是与中国实际大不相符,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主并鲜少拥有西方领土地主式的政治资本,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多是中央力量的在地方的延伸,正是所谓中央集权(当然这同样表现为一个过程)。而即使是西周的分封制也与西方的封建制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更多是中央权力不足以对地方进行控制,而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封建制,而西周的分封制则是中央为巩固政权而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

而专制也并非完全,首先是专制的主体到底是地主还是皇权,如果是说地主专制显然并不符和实际情况,事实上,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良好的社会流动性。和古代西方社会相比,古代中国可以算是一个开放社会而非封闭社会。而皇权专制尽管在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但在从秦汉到唐宋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相权的制约。

2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在我们谈论中国人的奴性时,并不能把古代的某一阶级假想成为一群在主观层面上刻意为之的阴谋者,或者,至少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尽管中国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权的思想,但也绝非将民众简单地看做的奴才,中国古代崇尚的贤人政治,即有着良好德行的士大夫有着责任和义务兼济天下苍生,这里并不存在权利被剥夺的概念。所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3、制度的激发善和惩治恶。

贤人政治的理想自然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也有一种说辞是孔孟之道本就是地主阶级进行压迫的思想宣传工具。思想宣传工具确属于值得商榷的概念,但统治者的利用也应该是一定存在的事实,要不然孔子也不会周游列国却终不得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过分仰仗统治者政治德行,或者是一个不惩恶的制度,若有个好皇帝、好父母官,便是百姓之福,若碰到个坏皇帝、坏官员,便是百姓之祸。人性之恶鲜有制度性的约束。似乎又回去那个司空见惯的观念,好的制度一定是激发善而惩治恶的,至少在传统的权威失去合法性的现代是这样的。

这是一本小书,很短,比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要短小精干许多。里面的语句有时乍一看似信手拈来,但继续看下去便知须是学力深厚才能如此举重若轻。抛开了复杂的人事,专注于制度上的变更,这本书在这个角度上让人对以前的历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传统的历史书更多是如史记一般记录事件,制度的设置都是隐藏在纷繁的人事之后的。在这本书里,将政治制度单拎出来讲,对非治史的读者而言,是的确方便许多。

钱穆写这本书时,恰是中华文明的低潮期,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承,许多人都生出了怀疑之心,而倾心于英美。当时不乏倾向于对历史绝对否定的人,所以在该书中,钱穆反反复复地提到了一个意思,评价古代的政治体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绝不能以一句封建腐朽就来一棍子打死。既然当时的政治体制可以如此建立,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符合当时的国家状况的。如此从这本书中,也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中那些起起伏伏,对自己的国家历史有更好的理解,而远不是一句封建专制能概括得完的。

看这本书,有两点感受较深。

一是,久而久之制度都会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现实状况脱节。这使得在朝代的后来,都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新的问题,由此只能来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方能让国家机器在废墟中重新开始。除开宋朝这种先天国防弱势的之外,其他朝代更多的是在土地政策或者税赋政策,亦或人事政策上出了问题,埋下了动荡的隐患,然后在战火中覆灭。读完后感觉这种僵化似乎无一例外,就算是有所谓中兴亦或变法,也多是以失败告终,更多的还是无济于事,只能迎来最后的改朝换代。

ispower”这里的power也可以解释为权力。权力是希望继承的,是希望能够可控地传承的,或是积极地扩张,但这种个人的愿望和国家的需求又是相悖的。由此裂缝产生的破坏力,又会是改朝换代时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就如明朝一般。如何处理好官僚集团,文人集团和国家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又是历代的变革核心之一。但最终走到清朝时,这种改变也走到尽头,毕竟满清是外来政权,对于政治体制的设计,考量更多的还是如何稳定自身的异族统治,此处的私心不是以往的汉人政权所有的。而对官僚系统与文人集团的关系进行平衡,几乎每个朝代都在进行着这种动作,由此看来,或许49年后的种种动荡也有这一意味。

如果有时间,一口气看上两遍三遍多好啊。现今时代虽然书籍泛滥,然而大浪淘沙,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果然是经得起推敲细阅,很难有书在看第一遍中段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要看多一次,其内容博大,深入浅出又梳理得透彻清晰。

书中讲到中国史里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的政府组织、经济制度、选举制度、考试制度、兵役制度等,可由中一览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钱穆讲历史总结如下几点精髓:

1.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干燥乏味。

2.任何一制度绝不孤立存在,各制度之间必互相配合,形成整套。

3.某一制度之创立,必有其渊源,不是凭空忽然而来,其消失也并非无端而是渐渐变质的后果。即是制度虽成文却也跟随人事而有变动。

4.某一制度的创立在其当时代必然有外在需要和内在用意,不为后人所了解,时代更替,制度不存,不可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判断一制度在其时代的实际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5.任何一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绝不会有弊而无利,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历史意见。

6.不仅要重视制度的时代性,还要重视其地域性。

7.历史的特殊性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的一个项目,若不深切认识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很难孤立的抽出其政治一项来讨论其意义和效用。

泱泱中华两千年,史籍浩繁,但自太史公起,多是纪传体史书,少有专述制度的典籍,而能把历代制度放在一起作对比的史书更是少之又少。钱穆先生这本书,从制度着眼,如线穿珠,从汉、唐、宋、明、清一路讲下去,贯穿起各各人事,让人豁然开朗。

钱老阅史无数,是近代治史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这本书也是写的深入浅出,各种典章故旧信手拈来。笔者学力浅薄,只能就其中几点做些思考。

一.到底存不存在相权。

宰相,按照钱先生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政府中的实际领袖。两千年国史其实就是皇权和相权相互博弈,此消彼长的过程。从汉代一路走下来,皇权日盛,相权日衰,到明代胡维庸造反,明太祖取消宰相一职,所以明清两代才是真正专制的时代。

天下之大,从秦代统一算起,疆域北起河套,南至两广,西起陇山,东至朝鲜半岛,有上千个县,事务繁多。始皇精力过人,尚自每天要批阅一百多斤奏章,后来人自难仿效。这么大的天下,一个人是无论如何管不过来的,必须有人分担,所以宰相必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名称,分担的分量也不一样罢了。在汉代叫宰相,一人包揽,唐代是由中书令、侍郎、尚书令三人负责,宋代由中书负责行政,三司负责财政,枢密负责军事,明代由大学士票拟,皇帝本人或者司礼监太监批红,清代政务由皇帝和军机处大臣商定。不论名头如何变化,总是要有人来分担皇帝手里的权力的,这是中国国土博大、事务繁多所天然决定的。

二.宰相到底是管家还是实际领袖。

钱先生认为,宰相是政府首脑,是国家的实际领袖。皇帝只是国家权威的象征。至于后来相权衰微,是各类因素共同导致的。但这是不对的,正常情况应该是相权对国家负责,皇权只对皇室负责。

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两千年下来相权是越来越小,皇权倒是越来越大。如果宰相是实际领袖的话,为什么却要不断受到皇室的制约。如果把宰相看作是皇帝的管家的话,这个现象就很容易解释了:主人让管家帮忙治家——遇到懒主人,管家管的就多管些;遇到勤快的主人,管家就少管些。

那么,到底宰相是实际领袖还是管家?这个应该从谁受制于谁来分析。

中国国土庞大,举国皆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家庭,居住分散,参政意识淡薄。这导致了中国不可能像希腊城邦那样选举产生领袖,也不可能定期推选出代表民意的国会,所以天然地造成了不民主。不民主就会产生个体领袖——皇帝,再由皇帝来任命宰相,从而宰相受制于皇帝。所以与其说宰相是政府实际领袖,不如说宰相是皇帝事情太多管不过来,请的一个管家而已。倘若皇帝是由宰相或者内阁任命的,那样宰相方可以说是实际的领袖。

三.历代田赋政策。

历代土地政策都极其简单,虽有便于操作、避免官吏从中上下其手的考虑,但是也过于简陋了。汉代就是按田收赋,唐代实行两税制,按人收赋,宋代也是两税制,加上地方乡绅负责制,明代用鱼鳞册,按人、按田统计收赋,清代沿用明制。即不考虑田有贫瘠肥沃,也不考虑收割播种的效率不同,更遑论山民、渔民等不以耕地为生的家庭。与精巧繁复、互相牵制的政府职权系统相比,真是简陋之极了。从这一点,也可见出皇帝们视百姓如刍狗的心态。

四.清代制度得失。

清代是皇权最集中的朝代,加上自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政治,使有清一代的政治制度最为黑暗专制。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清代的皇帝反而是历代里最为清明的。这来源于清代皇帝对皇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和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太子不用早早确立,成为大家的靶子,同时皇子们为了竞争储位,也要各各勤勉。

就像钱老说的,制度永远要和人事配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清代没有一个好的政府职权制度,反而发展出了好的储位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每位皇帝都不至于太差劲。

五.制度的作用。

每朝都有每朝的制度,配合当朝的人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会有死角存在。有时候越是繁复的制度,死角反而越多,这就是老子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制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而要视当时情况而定,针对时代特点,制定出配合当时人事的制度来,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样的,时代前进了,人事变化了,制度也应该跟着变化,因循守旧,只能是弊大于利。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钱穆先生视野宏阔,分析鞭辟入里,语言平实。这本书极薄,而内容却极厚重,值得一读再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一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二

秦以前的中国,基本上为封建诸侯统治,没有形成体系。

秦汉才开始施行统一政府管理,中央设政府,地方设郡县。

皇帝世袭担任,政府里的官职则或推荐或考取不一定能世袭担任。

中国有着读书人治天下的悠久历史。

皇帝身边,来来去去的有门第贵族、军事集团、宦官团体,但一直有着读书人的身影。

后来,朝代更迭,皇帝无数次易主,但政府这一形式已经确立,后续大多是在此基础上的更变。

汉代为宰相治理全国;唐代三省六部制;明代则废除宰相由皇帝全权负责。

这些治理方法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弊端。

汉代宰相治理全国权利相对统一,有利于集中统治。宰相就有可能篡夺年幼皇帝的权利,形成外戚夺权,发展家族势力。

唐代三省六部制一方面把权利分给部门,决策时进行民主讨论,另一方面权利分散,容易造成互相推诿扯皮,不利于政务执行。

明代废除宰相由皇帝负责,权利也相对集中,但是有的皇帝几十年没有上过朝,在内阁办理事务,于是大臣和皇帝隔绝,给了太监可乘之机。

上面说的还只是各个朝代的政府组织,书中还讲述了各个朝代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对人民进行户籍管理及税收的方式、兵役及军队的运行模式等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这本书,让我对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制度是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时期所产生的,肯定是有利也有弊的。

我们不能仅仅用现在的标准去完全推翻当时的制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吸取好的经验,防范有可能产生的弊端。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三

去年,爸爸买了一本名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它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写的。不过,我并没有对这本书产生多大兴趣,因为一听名字,就会给人一种很枯燥的感觉,所以,我一直没动这本书。后来,爸爸无意中翻开了它,一口气就看完了,并对我说:“别被书名骗了,一点也不枯燥,很好看!”虽然爸爸这样说,但我还是等到半年后才翻开它。

一开始看,就觉得爸爸的话果然没错,我也一口气看完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长知识,推翻了我之前很多错误认识。

一开始,钱穆先生就讨论了汉代皇室和政府的问题,原来,古代的皇帝一般也不是为所欲为,亦有政府及其领袖--宰相与之抗衡。可是为什么先讲汉代呢?因为钱穆先生认为,在秦汉之前,都是封建统一,秦汉以后,才有更像样的政府,而秦代是汉代的开始,汉代时秦代的延续,所以先讲汉代。

之后钱穆先生又先后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及其考试、经济、兵役、赋税等制度。

唐、宋、元、明、清,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钱穆先生却没有讲元代,这是因为元代制度的野蛮,且只知道底层的一些片面。元代没有史官,汉人也无法当大官,所以元代的制度我们不得而知,《元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带着怨恨的明代人编写的。

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某时期某家族很有权势,有时就会误以为官位也是可以世袭的,不然,古代只有一个职位可以世袭,就是皇帝。至于那些有权势的家族,不过是某人当官,家里有很多书,于是子孙有文化,也能当官。

这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在古代,有文化就能当官,要想有文化,就得读书。可在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一根竹简只能写二十几个字,丝帛又太贵,而且它们俩都得用手抄。虽然官位不能世袭,但书可以世袭,书世袭了,知识也就世袭了,知识世袭了,官位也就“世袭”了。

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代,钱穆先生认为,它的制度没有几个可以称赞的地方,而且到后期极其腐败。清代,是一个专制王朝,不过它并不是皇帝专制,而是部族专制。

现在很多人认为(包括当时很多人),明清时期所有东北人都是满洲人,其实满洲只是东北的一个小村庄而已。搞笑的是,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连自己家族的历史都没搞清楚,和日本人自称东北为“满洲国”。

看完这本书,在结合书中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代的制度,我发现一个制度不可能永远都是好的,当一个朝代被推翻时,下一个朝代的制度都会有所变化,所以,一个制度无论刚开始再好,终究都是要变“坏”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四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钱穆先生讨论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权分配、政治组织,从选举、经济、军事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评判的关键依据在于制度实施时的真实反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尊重历史中客观发生过和存在的,不能仅凭现代理论或熟知的价值观做出主观推测。

制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代表性。每项制度的背后都有其理论思想和历史原因,如果只就事论事,抽象地讨论某一时期的制度,既不合理也不严谨。钱穆先生认为,政治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决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一项制度从制定到执行,涉及的社会因素繁多复杂,带来的社会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设身处地,剥茧抽丝,充分考量。

制度是动态的。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现实情况,如果情况有变,制度也将相应调整。因此,制度评判也应是动态的,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此外,成熟理性地分析制度需要明白,没有永远的好,也没有永远的不好,因为“若一项制度一直好,则会使政治窒息,不需后代人来奋斗努力;惟有制度出错,才能让人保持警醒,始终保有改进努力的心态”(35);更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制度不断被修改、被推翻,但制度背后的核心观念需要被发现、被提炼,“所贵的是要在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传统愈久,应该此大本大原之可靠性愈大”(56)。

中国传统社会鼓励书生考取功名、走上仕途,造成了读书人竞求上政治舞台去做官,所以钱穆先生“诊断”中国传统政治有臃肿病。这一现象的优点是,官员可以在政治表现中试炼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与实际得以结合。弊端则更加明显,大量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文官的社会地方不断上升并愈加牢固,很难再有其他政治力量可以与文官相庭抗理。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明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重文轻武的趋向…原因在于明朝的政治组织为一元化,一元化的思想基础则是两千年来的孔孟之道…这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196)。“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值得被称颂、被学习,但当是否能写出精彩文章成为衡量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主要标准时,社会价值观已经偏离失衡。受篇幅限制,钱穆先生不能在书中辅以更多史料,但结合相关书籍文章,可以看出,受文人当道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务虚的社会。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水利工程,不同朝代都出现过“不是专业人不干专业事”的纸上谈兵事件。一方面,有志有才之人拥挤在从政做官之道,另一方面,工商等社会其他行业鲜有人问津,再加上繁密的法令制度,重重束缚,中国传统政治、传统社会难以革新、没有起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制度面向社会大众,应当是无私的。当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但公私之间可以权衡。钱穆先生认为,有私心、谋私利的只能称为法术,而不是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恰恰有许多私心,所以他在本书中作了严厉批判,言辞虽然激烈,但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政权抑制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禁让我联想到孔飞力的《叫魂》。也许在钱穆先生看来,那场惊动全国的“妖术”恐慌正是清代法术的直接印证。

制度是在宏观层面制定的,但却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清代中叶以后,丁册不再需要,于是一个国民,如果没有田地,不参加科举考试,不违反乱纪,可能永远与国家不发生丝毫直接关系。也许在富足的和平社会,不少个人甚至会拒绝主动与国家发生任何联系。但是,如果个体的信息无法传递汇总至政府,那么执政者很难对宏观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更难顾及到那些弱势人群。

钱穆先生提到立国关键在于向心凝结,全国人民要有共尊共信心,颇有感触。想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是帮助、促进国民建立共尊共信心,虽然可以高度总结成标语、口号,但是只有渗透在制度中、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实现,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浮于表面。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但社会过于平铺,所以缺乏组织力量。确实,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停留在政策执行阶段,民众自主自发的意识和力量都比较缺乏。然而,共尊共信心恰恰是自下而上积累而成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五

中国古代的政治政治制度并非一层不变的,也绝非简简单单的封建专制所能形容。

首先封建一词更是与中国实际大不相符,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主并鲜少拥有西方领土地主式的政治资本,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多是中央力量的在地方的延伸,正是所谓中央集权(当然这同样表现为一个过程)。而即使是西周的分封制也与西方的封建制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更多是中央权力不足以对地方进行控制,而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封建制,而西周的分封制则是中央为巩固政权而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

而专制也并非完全,首先是专制的主体到底是地主还是皇权,如果是说地主专制显然并不符和实际情况,事实上,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良好的社会流动性。和古代西方社会相比,古代中国可以算是一个开放社会而非封闭社会。而皇权专制尽管在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但在从秦汉到唐宋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相权的制约。

2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在我们谈论中国人的奴性时,并不能把古代的某一阶级假想成为一群在主观层面上刻意为之的阴谋者,或者,至少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尽管中国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权的思想,但也绝非将民众简单地看做的奴才,中国古代崇尚的贤人政治,即有着良好德行的士大夫有着责任和义务兼济天下苍生,这里并不存在权利被剥夺的概念。所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3、制度的激发善和惩治恶。

贤人政治的理想自然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也有一种说辞是孔孟之道本就是地主阶级进行压迫的思想宣传工具。思想宣传工具确属于值得商榷的概念,但统治者的利用也应该是一定存在的事实,要不然孔子也不会周游列国却终不得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过分仰仗统治者政治德行,或者是一个不惩恶的制度,若有个好皇帝、好父母官,便是百姓之福,若碰到个坏皇帝、坏官员,便是百姓之祸。人性之恶鲜有制度性的约束。似乎又回去那个司空见惯的观念,好的制度一定是激发善而惩治恶的,至少在传统的权威失去合法性的现代是这样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六

每个朝代详述框架如下:

政府:

1、权职——皇室及官员组织架构;。

2、保政——兵役制;。

3、养政——田赋税;。

4、兴政——科举制;。

不仅历朝代政府是以此框架进行权力巩固,共产党也同样不例外。

中国5千年历史断不可以“专制黑暗”四字一笔形容,正如之前所悟任何一个事物的兴起,必定与当下的“社会网络”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朝:在汉的基础之上,对宰相权力进行了分割、地方政府放权以及商业不收税,旨在不让民间有穷人,所以华夏大地一片欣欣向荣;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社会健全的福利制度;不让民众过穷,却不限制民众过富。

清朝:专权的极致表现,所有手段只为巩固“满清”部族的统治所立,根本无制度可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七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华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相关范文推荐

    转正党员谈心谈话(专业18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激情,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写作。这些范文范本的选取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筛选的,既有经典的作品,也有当代的优秀作品。先进性教育。张宗亚:按照安排

    四年级第六单元乡村景色(专业18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要准确、得体,要避免生硬和啰嗦,让人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高一爸爸的背影(通用15篇)

    优秀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目标之一,它让我们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上更加自信和准确。优秀作文是对所学知识的巧妙运用,是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验。一篇优秀作文不

    助学金申请书及(实用21篇)

    助学金申请书的撰写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有力地向学校证明我们对教育的渴望和努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助学金申请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撰

    信用卡收入证明公章(优质22篇)

    有了范文作为参考,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要点和思路。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来详细介绍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总结。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

    销售员工总结大全(20篇)

    销售工作总结要注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总结销售业绩,避免主观片面的评价。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销售工作总结样本,它们汇总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和成功案例。作为一名家电销售

    我们这一家子虫范文(21篇)

    优秀作文是以优雅的文字表达和精妙的结构展示出的一篇独特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几篇被评为年度优秀作文的佳作,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题材出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小学体育教学自我评价(专业21篇)

    自我评价可以激励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为更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自我评价范文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的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班主任工作总结精短(优质20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一份对自己在指导和管理学生方面的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重要文件,有助于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水平。总结中可以突出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例如学生成绩的提高、

    交通安全知识分钟演讲稿(优质20篇)

    安全演讲稿不仅可以向大众传递重要的安全信息,还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安全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