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琴心月

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思考、情感及体会的一种记录和表达,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读到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一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读者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其内容的真实性我并不知道,但我愿意相信是真的,我觉得他们是早出生的天才。(出生的时间合适的是普通人,早一点的是天才,再早的是精神病,我认为。)。

当看完几个关于物理科幻的章节时,我感觉他们所说的内容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解释一些科学谜题,不管正确与否,思路很新颖。我总是边看边想,仿佛看到了世界真相。对蚂蚁,石头是另一种生命形态的说法让我惊呆了,想法新奇,但逻辑却无懈可击,我们过去的观念太循规蹈矩了,就像我们一直坚定地认为生命必须要有水,总是用自己来做标准,难免有些狭隘。另外一些哲学的东西也使我欣喜不已。而这书中的好多东西都是我闻所未闻的,一边看一边笑一边醒悟,感觉很好。其中有些做法我真是想尽快尝试(是不是我也有精神病啊)。

这本书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毕竟不是谁都想听这些怪人在想些什么又说了什么,但或许只有这些人才能摆脱常规思考吧。即便书中内容不是真的,当本科幻小说看也是不错的啊!

因为有些患者的世界观,说真的,ej乍一看真的觉得很有道理不是随便说说。

一切都是无法完全逻辑清晰回答完整的问题不是吗?

所以书中有些患者说的世界观其实不完全错误不能因为他们有缺陷就否定因为有些他们被判定有疾病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其他(虽然那些其他也是因为这些世界观而发生。。。)有些世界观还很有道理,我想这也是作者选择这些故事的原因之一吧,否则书名也不会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个人觉得许多故事的患者对事件的解读很有意义很有逻辑性甚至有些还很靠谱!

至于最后作者稍微涉及到自己的问题ej果断忽略_原谅我已经被好几篇与物理学有关的部分绕晕了,虽然通过这种接触方式觉得量子物理学很有趣但是没有完全白话文解释我真的看不懂理解无能啊tat(其实我觉得作者在文中呈现的与患者之间的问答互动本身就有点不合理。。。

另外,整本书唯一吓到我的故事就是『2梦的真实性』。

读完这本书,脑袋里就蹦出两个字“刷机”,感觉就像自己被重装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系统,但却又感觉毫无违和感、理所应当,不过还处在混沌状态,会慢慢………慢慢理清楚的。

看这本书,你得确认自己思维够开阔、三观不正常、心理不正常(玩笑,哈哈),因为这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访谈录,其中不乏有着渊博知识,逻辑高度严谨的“病人”。严格来说:他们并没有病,只是我们认为他(她)们有病,这个社会既定标准认为他们有病,他们只是孤独!

其实我写不出读后感来,因为我觉得文字的力量有点孱弱,就随便做点摘录吧:

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3.四维虫子。

女人的那两个x都包含好几千个基因!而且都是活动频繁的,y对x,几十对好几千!就凭这些,差别大了!女人比男人多了那么多信息基因!就是说女人比男人进化的高级多了!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空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你疯了。--17.真正的世界。

整篇推荐:四维虫子、三只小猪(前篇,后篇)、女人的星球、飞禽走兽、时间的尽头(前篇,后篇)、超级进化论、迷失的旅行者(前篇,中篇,后篇)、还原一个世界(前篇,中篇,后篇)、果冻世界(前篇,后篇)。

作者在序言中说:“我希望读者能拨开文字和表象的迷雾,更开阔的接近这奇妙的世界。我更希望,看完这本书后,你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邪门歪道、违法乱纪、钻牛角尖的不算)。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我只希望这本书是一扇窗,能让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他们眼中的世界。我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够很坦然地说,让我来告诉你,在我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有时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为患有精神疾病,只不过是他们的世界观与我们正常人的世界观不一样,与主流的世界观不一样。“有一天你认为我疯了,其实是你疯了。”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关于精神病人的世界的书。它并不是一本介绍精神病人生活或者治疗的书,而是一本关于精神病人异于常人的世界观。这是一本极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访谈录,作者通过多次接触二十多个精神病人,了解他们的世界观,根据笔录和录音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的独特深刻的所思所想。

当大家听到精神病人时,就会想起那些行为怪异,冷血残酷,疯疯癫癫的人。这就是精神病人吗?先前我以为是,后来读这本书时我才发现,有时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为患有精神疾病,只不过是他们的世界观与我们正常人(在我们看来我们是正常人,在精神病患看来我们才是不正常)的世界观不一样,与主流的世界观不一样,而我们正常人难以接受他们的世界观,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把与我们正常世界观不一样的人界定一个圈,把他们围起来。

在这本书里,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对于世界的本质的一种看法。里面有一个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称自己是另外一个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持多宇宙论,多宇宙论就是宇宙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举一个例子,假设让你回到五十年前杀死你的祖父,那么就不会有你的存在,但是没有你的存在,怎么杀死你的祖父呢?于是会有你存在的宇宙,也会有你杀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来到我们目前存在的这个宇宙是通过精神传输.精神传输,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能,但其实如果量子力学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时此刻我们还能认为他真是一个疯子吗?可是他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证明,因为我们的技术没有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说法,因为多宇宙论在物理届里还存在着争议。

关于精神病人,我还觉得他们很可悲。这本书记载了一个可怜的人,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个可怕的梦,他梦见自己睡了很久很久,当他醒来的时候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包裹着他的是一种类似于鸡蛋薄膜的物质,他凭着生存本能撑破物质,走出来时发现是一个陌生的房间,他逃到房外,看到都是十间一模一样的房间,里面同样有鸡蛋膜一样的物质,可是里面包裹着的确实已经干瘪的死尸,再走出这一层,才发现他正在一只大船上,周边都是一望无际的海,没有任何生物,他哭了,哭得嘶声裂解,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很绝望。这一篇目就叫《孤独的守望者》。那种无所不在的孤独,不是寂寞,吞噬着仅有的一丝灵魂,无法解脱,只能承受,直到崩溃。

最后我觉得书中以为精神病人说的话很有意思,于是摘抄了下来:“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有一天你认为我疯了,其实是你疯了。”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关于精神病人的世界的书。它并不是一本介绍精神病人生活或者治疗的书,而是一本关于精神病人异于常人的世界观。这是一本极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访谈录,作者通过多次接触二十多个精神病人,了解他们的世界观,根据笔录和录音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的独特深刻的所思所想。

当大家听到精神病人时,就会想起那些行为怪异,冷血残酷,疯疯癫癫的人。这就是精神病人吗?先前我以为是,后来读这本书时我才发现,有时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为患有精神疾病,只不过是他们的世界观与我们正常人(在我们看来我们是正常人,在精神病患看来我们才是不正常)的世界观不一样,与主流的世界观不一样,而我们正常人难以接受他们的世界观,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把与我们正常世界观不一样的人界定一个圈,把他们围起来。

在这本书里,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对于世界的本质的一种看法。里面有一个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称自己是另外一个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持多宇宙论,多宇宙论就是宇宙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举一个例子,假设让你回到五十年前杀死你的祖父,那么就不会有你的存在,但是没有你的存在,怎么杀死你的祖父呢?于是会有你存在的宇宙,也会有你杀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来到我们目前存在的这个宇宙是通过精神传输。精神传输,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能,但其实如果量子力学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时此刻我们还能认为他真是一个疯子吗?可是他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证明,因为我们的技术没有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说法,因为多宇宙论在物理届里还存在着争议。

关于精神病人,我还觉得他们很可悲。这本书记载了一个可怜的人,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个可怕的梦,他梦见自己睡了很久很久,当他醒来的时候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包裹着他的是一种类似于鸡蛋薄膜的物质,他凭着生存本能撑破物质,走出来时发现是一个陌生的房间,他逃到房外,看到都是十间一模一样的房间,里面同样有鸡蛋膜一样的物质,可是里面包裹着的确实已经干瘪的死尸,再走出这一层,才发现他正在一只大船上,周边都是一望无际的海,没有任何生物,他哭了,哭得嘶声裂解,,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很绝望。这一篇目就叫《孤独的守望者》。那种无所不在的孤独,不是寂寞,吞噬着仅有的一丝灵魂,无法解脱,只能承受,直到崩溃。

最后我觉得书中以为精神病人说的话很有意思,于是摘抄了下来:“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有一天你认为我疯了,其实是你疯了。”

看来,这本书的所谓启迪,恰恰不是想象力那一面,而有可能是毒害。我对这本书在豆瓣上的很高评价感到深深的担忧。我想,这么多人给它打了高分,只是因为这是一个很新的题材,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其负面影响的那面。精神病人的思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人仅仅只是病态,我当然不排除其中的一部分很天才。很多人都不了解精神病,所以对它好奇甚至是浮想联翩.。

我想我很有资格深入这个问题,因为我在16岁时,是个心理问题非常严重的小孩。我曾经深深地陷入了现实和理想的纠缠中无法自拔。我也问自己,人为什么要这么生活?为什么不建立一种新秩序?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但是由于当时很年幼,我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现实中生存的人,都被罩在一张无形的网里,这张网就是从小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但是,精神病人是由于某种原因或者刺激脱离了这张网的人。他们站在网外,质疑现实那张网的合理性,并在编织自己的那种网。所以,很多精神病人他们都有貌似很强大的逻辑,就是因为他们在不断的编织和形成自己的那个网,来对抗现实的网。

我曾经花了2年时间,几乎脱离了现实的网。但是由于各种外界因素,或者我不太聪明或者我很走运,我没有形成自己的网。但是,我花了4年时间说服自己和完全正常,彻底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彻底分清楚有益和有害的思想。那6年,是人生最如花的年纪,从17岁到22岁。我没有读过心理学或者精神病学的书,但是我不断的在和自己沟通,在说服自己,在帮自己找到回归现实的路。这是个非常漫长和无比痛苦的过程。没有体验过的人,根本就就无从知道其中的艰难。但是精神问题非常复杂,我只是其中一种。

我在初中是个成绩特好的小孩,年年年级第一。我当是的状态是拼了命也要考第一,我的生活全部内容就是学习那些书本的东西,完全忽视了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当时,我在大家的眼里是个优秀又漂亮的小女孩,好像什么都好。几乎来自所有人的夸奖,让年幼的我自信心膨胀到无限大。但其实这种自信心的唯一根基,就是我成绩第一。所以我拼了命也要保持这个记录。

噩梦从高中开始了。这也让我相信,当人生的轨迹走到顶峰时,后面就是不断地下落、下落。高中是一所省重点学校,我的成绩本来进校也排在中后的位置,支撑我自信和自尊的那个唯一一下就没有了。再加上我性格非常内向,且极为单纯,我发现--很多人不光成绩好,还有性格好,外表好,家境好;而我什么都没有了。

我每天就在不断的想,上课想,下课想,简直进入了疯狂的状态。我觉得这些问题关乎人类生死存亡,自己有非常重大的责任去想清楚。甚至觉得,为什么就我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其他的小孩都只是埋头在备战高考--所以,足于证明我的特殊性和我的重大责任。但其实,我什么结论都没有得出。因为这些问题都太巨大了,以我当时的水平是无解的。但我当时并不这么认为,我执迷不悟,疯狂求索。

其实,这是脱离现实和编织那个怪异的网的开始。这其实就是个恶性循环,只会导致我更加与现实格格不入。我当时的问题是缺乏世界观和严重的性格缺陷,但思考这些无解的问题,只是更加加速了我滑离现实的脚步。我开始觉得现实很肮脏可鄙,人类的行为很丑陋可憎,只有那个理想才是高贵的。于是,我要彻底放弃现实,投奔理想。我觉得自己异于常人,但是肯定高于常人。这样的想法也会导致我表现在行为上。有些同学觉得我有病,家人也觉得我有问题。但是由于我表现的并不明显,且我一直都是很逻辑的在思考一切(我本身就是一个理性远多于感性的人),所以我在整个过程中都很理智。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出现任何精神崩溃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大脑里每天都在进行激烈的思考斗争,和感受来自现实的极大压力(高考和我与现实的格格不入),但是理智和逻辑一直在稳住我的整个状态。

高考后,我进入了一所野鸡大学。由于在军校内,所以实施封闭管理,导致我没有任何独处的时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我脱离现实的问题。也是各种机缘巧合,命运安排了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和我同寝室同班,所以我们自然而然成了很好的朋友。她是个非常有主见、有理想、性格也很好的人,军校和她,可以说是导致我回归正常的重要因素。军校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因为我找不到地方独处,几乎任何时候周围都是人。由于封闭管理,我想跑出去也出不去。而她的非常正面的思维和性格,成了影响我和让我模仿的榜样。

高中的我几乎不被同学接受,没有朋友。因为大家都忙着考试,所以很正常的觉得我很怪、很可笑,迟早要出问题。但是,他们的态度和我当时面临的高考压力,让我更加觉得现实可憎,更加陶醉于脱离现实带来的快乐。但是,当我开始有了知心朋友,和我开始逐渐被寝室人接受以及喜欢的时候,我觉得现实对我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我开始逐步告诉别人我的困惑。由于我一直在行为上都很正常,且我有可爱的一面,大家都完全的在接纳我。我开始反思现实和理想的关系,以及改变自己的性格。其实,这就是我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开始--纠正和建立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改正我的性格缺陷。

我是三月底出生的白羊。俗话说三月黄,人痴狂。人到了三月份就容易亢奋和活跃,很多人犯病也是在三月份。三月份出生的人,本质上就有进入精神歧途的潜质。我也是个非常典型的白羊,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内心活跃,喜欢思考本质的问题,容易偏走极端,内心单纯。这样的本质,必须搭配一个非常外向和开放的性格。我内向的性格很早就让我感到无比压抑,我也意识到一定要成为外向的人。但是,改变性格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已经成功的把自己从一个内向、封闭、自卑、几乎没有朋友的人,转变为了一个很外向、活泼开朗、很讨人喜欢的人.。

小打岔了一下,重新回到我开始反思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其实,正常人很难理解和体会--脱离现实是种什么感觉。因为,大家都罩在那个无形的和让你察觉不到的大网,这个大网就是在你从小长到大、外界给你成功输入的、正常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体而言,全世界的人都有类似的关于如何生活的概念。但有些人又是如何脱离这种网的呢?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本身世界观就很脆弱,人生观模糊,以及现实的失败,会导致他们开始反思眼前的这个网。很理智的病人,就开始逻辑上构思新的网。

这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貌似逻辑无懈可击的天才在进行的事。但是谁也无法证明那个网的正确性。当然,书中提到了人类的证明本身就很可笑,那我们凭什么相信那个网是天才的、是有预见性的、是真理呢?这也是当时我走的路,只是我走了个开头,就由于外界的因素给拉回来了。但是很多人只是越走越远,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网越编越大,越编越无懈可击。但其实,所有的一切说白了,都是妄想、臆想、假象,也就是胡思乱想。但是,由于他们的网看起来非常无懈可击,很有说服力,如果想让他们回归正常,就必须有一个更加强大的逻辑,把他们的网一点点粉碎和推翻。但是,很多时候精神科医生都很难做到粉碎和推翻他们的网,所以也无法让他们正常。但是,为什么他们的网会貌似无懈可击呢?因为织网是他们对抗现实的唯一手段。

他们要抵抗现实,必须不断织网;他们只有把网结的足够强悍,才能抵抗现实的入侵。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做一件事,肯定在这件事上会有很大进展,这也是规律。所以,他们会通过各种办法证明自己的网存在的可能性。但是,我觉得很多网都是有漏洞和问题。但是,很少有人或者医生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或者是破解他们的那些网,并且捣鼓那些东西也是危险的,会把你不小心带进去。所以真实的情况是,只能让他们继续像个忙碌的蜘蛛在结网。但是,我只是脱离了,还没有形成网,或者只是非常零星的点。所以,导致只要我感到现实还有空隙接纳我,我就会想着回来。当然,也许是我不够聪明或者天才才结网失败,呵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人由于巨大的刺激让它无法面对现实,由于精神的自我保护让自己处于休克状态,于是也飞出了网。前种情况的离开现实,是缓慢的脱离,也是理智地;但是后者的飞就是瞬间的,这种也容易发生在过于感性敏感和性格脆弱的人身上。

但不管怎样,脱离现实都是目的和结果。我大概花了2年时间,在说服自己要看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我也会找很多理由,去说服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肯定有人要质疑--为什么要花这么久?因为,一旦脱离了心理,就会对现实产生巨大的反力。当我越想回来,我心理的那个反力就越是往后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和自己沟通,其中的过程也非常痛苦。

其实,回到高中我开始想结网和每天胡思乱想的时候,那时的脱离对自己是种解脱,让人觉得很轻松很快乐。并且,思考一些貌似伟大的问题,会给与自己自信和自尊。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到了一种空旷辽阔和无比美好的状态,是和当我面对现实完全不同的感受。面对现实,只是大家都不喜欢我,家人的失望和高考的逼迫;但是一旦我出来了,或者开始思考那些问题,我就完全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当时,我也看王小波的书。我很坚定的觉得,自己找到了精神家园和那片干净的沃土。所以,我要呆在那个地方,放弃现实。面对现实,我就感觉很自卑和挫败感;而我的自负、积极、奋进,只能在那个看不见的理想中弥漫和伸展。

但其实,关于那个理想是什么?在哪里?我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我只是处于结网的开始。但是,当我决定,我要重新回到现实正常生活时,我又陷入了深深的心理拉锯战中。虽然,我一直都过着正常的生活,但是我心里还是想着,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如果要完全正常,你只有完全接受现实。我的潜意识在说,不要放弃理想,那是种堕落,因为现实是可憎和平庸的。实际情况就是,当我大脑里有一种力量告诉我,要完全认可和接受眼前的现实时,另一种力量就在奋力反驳、否定现实、寻找理想。我当时真的很不愿意完全认可和接受眼前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我要不同的东西,但是不同的是什么,却是个空白。但当时,我已经停止了脱离的脚步了,我在逐渐回来,我每天就像个唐僧一样的告诫自己--完全接受眼前的一切,这就是人类的生活方式。

其实,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暗示,才可以让自己完全记住我该做的。之后,我又花了2年时间,让自己完全正常,我让自己完全的感受现实的力量和接受现实的网的约束。我当时觉得,只有接触户外才能快点找到回来的路。于是,我上课都挑些靠窗的座位,我尽量花时间和同学在户外散步或者休息。后来,学校管的不严了,我就想办法出去,到大街上胡乱走。我当时觉得,在大街上走路,是回归现实的最好的途径。我一条街一条街的走,有时一天走4-5个小时,就是多感受现实的力量。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正确,但我当时就是这样的。我也几乎走了大概2年。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可怜,一个20岁左右的女青年每天在大街上四处游走,寻找回到现实的感觉。但这也是一个非常痛苦和极端无奈的方法,我也是在不断说服自己,在和心理的那个反力做对抗。看着别人都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我只能纠缠于让自己接受现实这类破事,我就觉得很痛苦。但是,我没有其它的办法了,这都是我为成长和自己步入精神歧途所犯下的错误的更正。

但是,我已经越来越正常。使我真正完全接受所有的一切的是,我开始参加工作的半年后,我已经和常人想的完全一样,心里的那个理想或者说是恶魔(我当时就觉得那是个恶魔)已经被我完全的抛弃了。但其实,整个过程也是我改变性格和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这就是回到了那个导致我犯错的原点了,我绕了很大的一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浪费了非常宝贵的6年青春,高中和大学几乎什么都没学进去,只是在现实和那个如恶魔般的根本不存在的理想中挣扎。但我也成功的解决了我的性格缺陷和世界观的问题。

这6年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多痛苦的片段,有太多拉扯的疼痛。准确说来,就是我首先必须意识到我病了,然后我要分析我为什么病,之后是怎么去治好。其中,要不断地分析自己的过去,剖析成因,要不断的和自己沟通,去说服自己接受和面对现实。我想,如果不是靠着我顽强的意志力和非常乐观的性格,以及理智的分析,是很难完成的。也许我现在已经彻底崩溃了,或者还是陷在那个泥潭中苦苦挣扎。但是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正常,我也成为了一个非常独立、有主见、认真工作和生活的女子。

其实,我把我的整个经历写出来的原因,只是想说明,脱离现实和误入精神歧途是件非常可怕和悲惨的事,绝对不是什么想象力的问题。因为,他的那些所谓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对他自己和社会起到任何正面的作用;相反,他只是在不断欺骗和麻痹一个人,就是他自己。他不断地让自己相信,自己的网有多么好多么伟大,但是社会和现实是不会被欺骗的。当然,不排除一些人真的非常聪明智慧,想出了有可能正确的东西,但是他完全可以在现实的过程中去继续一切啊!为什么要剑走偏锋呢?总之他们就是病了,即使天才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天才,要回归现实才是唯一的王道,这对他们、对社会都是最好的结果。

并且,这本书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其实书中讲述的很多人的想法都很怪异,看世界角度也很诡异。但我觉得首先这就是种病态,虽然我现在没有摆出很多强大的理由来反驳。当然,我也不想花那个时间研究。但是我觉得,如果在人群中弥漫这种思维,只是让一些精神脆弱的人误入歧途。所以,建议这本书只能当小说来看,笑笑或者吓吓就够了,然后忘掉它。

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够用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个群体。首先,他们真的非常非常可怜和悲惨,所谓的脱离现实、也就是在精神和认知上被世界抛弃了的人。他们比一贫如洗的穷人更加可怜,他们在社会中找不到认可和安全感,所以才编织自己的那张网。不管那张网看似多么强大,他们都是极端孤独和脆弱的。因为我们都是群居在一起生活的动物,但是他们住在只有一个人的网里,他们其实非常渴望现实的接纳,那是让他们有可能回来的唯一要道。但是,如果这些人不幸生存在一个被排斥、被打击、被侮辱的环境里,只能是让他们彻底放弃眼前的生活,死心塌地的继续织网。

我想特点说明的是,精神有问题的人有个共性是--都排斥现实。他们都会觉得,现实如何如何,给你描述他的想法如何如何。但是任何人都可以保有任何奇思怪想、但是很现实的生活。因为现实并不排斥任何奇思怪想,只是你要很现实的去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学会把奇思怪想放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就行了。很多人在物理学上、哲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的想法在当时看也很奇怪,但是他们还是很现实的生活。人要学会辨别有益的奇思妙想和纯粹的妄想臆想,虽然它们有时长的很像,但有本质区别。当然,这也是个很巨大的话题,我们也不深究,但肯定是有区别的。

所以,任何放弃现实而追求纯粹理想的人都是有病的人。因为现实不拒绝任何理想,只是你自己如何处理的问题。而他们之所以排斥现实的唯一解释,就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在现实中生活,而绝非他们有什么奇特或者思想,更与天才没关系。所以,这是我非常讨厌书的作者冠之以天才或者有可能天才的原因,这只会对大众形成误导。而书这样起名字,也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在经济利益前忘记了做人的本分。

最后我想说明,我没有读过什么心理或者精神学之类的书,我也懒得去理解那些貌似高深的东西。文中所述的各种观点很可能错误,因为这只是我自己的经验总结,但是都是真实的,我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杜撰这么个并不好玩的故事。

我也觉得,这样的一本书会对20岁以下的青少年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通常工作后还会读书的人,都是比较上进和积极的人,读这样的书也只是猎奇,过后就忘了。但是青少年的人生观很脆弱,任何小事或者小的问题在他们眼里就会被自动放大。他们通常会很认真地去读书,如果也模仿书中的怪异甚至病态的思维去看世界,恐怕只会误入精神歧途。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尔!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二

昨天刚开始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本来我是想在网上买纸质的书来看的,我喜欢静静的躺床上翻着书的感觉,那种感觉很真实。但是因为昨天在等吃饭的那段时间过于无聊,我就在网上下了电子版的想打发一下时间。可是当我看了2个故事之后,我就发现自己深深的陷了进去,我想迫切的了解每个故事,想知道每个人心里不同的世界,即使知道这本书是写的所谓精神病人的眼中的世界。

首先,我承认我自己是个对奇特想法充满好奇的人。我佩服所有逻辑性缜密,具有个人思想的人。所以当我看到这些生活在自己世界中,拥有着支持自己活下来的信仰的不同人群,我内心觉得神奇和兴奋。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突然看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对这个世界进行分析和思考。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不可摧的精神体系。

经过一天的时间我把这本书大体看完了,说实话,我佩服故事中每个人,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天真,我觉得其中的一些人真的是让人敬畏的。他们的理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几乎都是清晰的,对于那些偏执的人,我甚至有点惜惜相惜,可能是自己也是个固执的人的原因。但是,我更加……可能是羡慕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即便不被普通价值观所认可,但是他们仍然自信的坚持着自己,也许正是这种执念才会让所谓的普通人觉得他们不正常。

这是我第一次想要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我知道看这样一本与常人世界观几乎不一样的书籍之后,肯定会有很多想法。我也知道,肯定不止我一个人看过这本书,我同时也想知道其他看过这本书的人的感受,可是我还是想着先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之后,再去看其他人的想法吧。我本身是个容易被干扰的人,我怕我因为看到其他有说服力的观点之后而忘掉了我自己的最初立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自己的理解立下字据,然后再结合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比,以提高自己的境界。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笔者的知识面,涉猎之广让我深深震惊,笔者和患者的交谈中所涉及的话题很多,不过其中笔者几乎都能讲出一二,我真心欣赏。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基于物理理论的几个故事,关于四维空间、平行宇宙、超弦理论等这些概念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觉得研究这个物质世界是个如此神妙的事情,当然也激发我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求。让我最羡慕的是其中两个天生异禀的人,一个是能模糊将人看成的动物,一个是能看到天空不同的颜色(具体故事题目记不住了)。让我最震惊的是三个小猪的故事,讲的是人格分裂的情况,关于人格分裂我一直都觉得是件不能理解的事情,我也没有在现实中见到过,所以还是不能理解两个人格在同一个身体中存在,而且还能进行交流,想想就觉得恐怖。

其他好像也没什么想写了,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在自己的视角范围内看世界,如果真的能从不同角度去看的话,可能真的会有全新的世界观吧,加油,共勉!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三

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发现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在狭隘的空间和时间中流淌。即使在书中他们是一群疯子。

这个世界好像有点问题,却找不出问题在哪儿。疯子,是在寻找世界,奇妙而诡异的发现,成就了他们的天才。不同寻常的感受,独到的眼界,是他们的不同所在,因此也被视为疯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或许疯子和天才只是一线之隔,那些被关在医院里的人,他们心中或是眼前的世界与我们不同,或许是陷入了思维的歧途,打开了思维的后门。

可是如果我们仔细的倾听,详尽地体味,顺着他们思维的脚印,翻过思维的城墙,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奇妙的空间,他们的“疯言疯语”却有像真是的理论。"异能追随者“,时间尽头,超级进化论,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想法,却又是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推导出的。

虽说思考是一种正常行为。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谈这种有些高深的问题似乎又有些可笑,我们的'生活也并涉及这些复杂的纠结,只有学者才会关心扑朔迷离的世界和真理,对我们来说这里就是人间。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四

没有用太久的时间,就读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这回趁着有实体书,通读全书。

读之前就大概了解本书是讲述精神病院里病人的故事。精神病院是神奇的充满神秘感的地方,感觉不会像医院那么神圣,也不像医院那么阴森,共同点是人们不会想进去待着,但精神病院会有神秘感吸引人想揭开一角窥探一下。

有些疯子并不是真正的疯,他们是真正有高智慧的人。读完本书,总让人有这样的感觉,仿佛在病院里的人,是掌握大智慧的人,因为自己不同世俗的举动,而被误关进来,里面很多内容讲述高深莫测的世界观、科技观、生命观等。我记得有被外星人抓走监控地球的间谍人;有从未来穿越回来的旅行者;有人研究古代文明否定过去;有人研究科学技术否定现在,这些人让人感觉需有很强的逻辑及丰富的知识,怎么能被认为是疯子。

有心灵感应的双胞胎,有多重人格的他她他,有人看所有人都是各种动物,有人在平静的屋子感受到大风的侵袭,这些人的奇怪想法似乎没有那么的高深,但却也让人无法捉摸,一些无法去想象的事情,却真实的感受在他们身上。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五

当我在网上查找到这本书时知道了这本书是通过作者与一些“病人”的采访,以访谈录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独特的角度,我们能够了解这些“疯子”如“天才”一般的思想。

整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那个能够把街上的人当作动物看的女孩。起初,我与作者一样,有些怀疑这个女孩,她是否伪装成“病人”的样子。她只需故作惊讶,然后指着无辜的路人说:“看!那一只会用后腿走路的狮子!”即可,却不曾想女孩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当初作者在、说明确实这个女孩的病是真的时候,我也吃了一惊,道:“天哪,如果我也是这样的就好了啊,不用那样小心翼翼的洞察人心,然后谨慎地交往,而不是只要像女孩一样简单地望一眼便知一二,觉得好笑的也不用掩藏地大声笑出来;觉得无趣得也不用怎样作为礼貌的回以微笑。

回过头想想,能够这样的女孩也正因为没有几个而被归于“精神病“范围。如果我也拥有了这样令人惊叹的“技能”,之后便可肆无忌惮地笑啊哭啊也好,也不会开心的吧,毕竟被人冷落,被人抛弃,便就成了那样胆怯、害怕的.性格,没有任意的自由可言吧!就这点相比,我也的确是比她幸福了许多——我是“正常”的呀!

然而许多时候,我们却会迫不得已的露出许多并不想要露出的微笑。久而久之,微笑便成了一种礼貌,那是“应该”露出的才对。甚至别人会问你:“你为什么不笑呢?”这时候又该露出尴尬的微笑了。

她作为一个患者,或许的确是“疯子”,但是如果侧重于看她的各种行为举止亦或思想来说,她却又的确是“天才”。所以,我们也不能只顾忌他人表面现象或者外表而不再去关心他人的内在。所以我们应把每个人都当作“患者”对待,把一切向最好的方面去想象。这样才不会把美好的事物扼杀在摇篮里。

我们应该将美好的一面面向他人,这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一切才都能美好起来。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六

道说:这里是人间;佛说:这里是六道之一;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集合体;人文说:这里是存在;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积累,所有的解释都在这里。

——作者题记。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令我欲罢不能的书。这也是最近我想周边朋友推荐最多,反响最强烈的一本书。它很像一本畅销的通俗小说,不过,他不是一本小说,甚至不是一本通俗读物。这本书充满密密匝匝的专业科学内容,但又明了通俗,逻辑清晰,颇有张力和震撼效果。部分内容已经发帖《精神病人的世界》,4个月内天涯点击率突破300万。内容已引起剑桥物理研究院等机构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在这本书里写了48个案例和2个篇外篇,共50篇。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以对我的震撼程度排序:量子物理学、宇宙观、人的心理与精神世界、哲学、生物学、人体学、宗教、佛学禅修(不少人都很喜欢《苹果的滋味》,我也是)、符号学、玛雅文明以及预言等等。但作者高铭并非精神病医生,甚至不是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但他凭借对探索未知事物的无尽渴望,对精神病患、心理障碍者以及边缘人的内心世界的强烈好奇。他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诸多神秘机构,得以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最终产生了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并善于和“疯子”对话的青年作者;我们需要这本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书——需要它打开的那扇窗,是生活在所谓正常轨道的我们,第一窥见来自另一个人群迥异的内心世界和那些让人膛目结舌的思想。

只要你不麻木读者本书的时候,你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定会慢慢改变,甚至可以体验思想造反和沸腾的兴奋和快感。高铭在这本书里以最直接简单的对话形式,再现了他与多位精神障碍者的交流。与他们对话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不但要有人体学、心理学、哲学、生物学、佛学、宗教学、量子物理学、符号学等知识,还要有死缠烂打,非要和一个沉默者对话的执着毅力,更要有逻辑思维和客观辩析的强大本能,因为即便受过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大夫,也有可能被蛊惑成疯子。

说到这,不免要赞叹一个完全凭借自己探索精神的人,除了工作生活,还可以了解如此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端科学;居然可以用4年的时间(班还是要上滴,但是几乎是所有的休息时间)通过各种人脉,得以和精神病人、心理障碍患者等奇奇怪怪的边缘人近距离接触。作者说有时候和一个精神病患接触有可能要接触10余次,才有一次有效沟通。当他们在发病状态下,对话或者其他形式的交流太困难而几乎不可能得到什么确实的交流。但他们什么时候发病,程度如何,却完全不可控。只能一次一次的去探访,直到积累到足够多的资料和对话录音,知道了这个案例的始末。

在这本书中,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充满睿智,喜欢在独特思维、严密逻辑中跟作者斗智斗勇,不断让高铭领教他们超出一本人类思想范畴的认知体系、思维模式、推理能力。这些疯子的叙述对话都可以拍成相当精彩的科幻片,惊悚片,其思维构想程度绝不亚于更和一位出色的美国编剧,有些内容的发表甚至引起剑桥物理研究院的关注。

我们都只是在认识世界的路上,谁又能说,疯子认识的世界没有更接近世界的本质?如同一个疯子说的:“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不过在看着本书的时候真的很快乐。仿佛身上所有的毛孔都打开,那些文字化作一股气被吸入体内。又仿佛整个灵魂从眉心钻出,上升到宇宙的高度去俯视这个星球,俯视着整个人类的从远古到现如今的工业文明的发展。从心底里的愉悦,那一刻我感谢自己的存在,我为自己的生而为人惊奇万分。这种体验是高就未曾遇到的了,那种视野一下子开阔许多,世界猛然间增添万分颜色的感觉真好,看完以后,我比以前更加的充满对于生命的敬畏,充满对自然法则的崇高敬意。

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高科技已经能让我们上天入地,但对于人自身内心世界的探索依然徘徊在层层迷雾外。正如书名所揭示的一样,天才与疯子其实仅仅只隔一步之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胡思乱想,每个人都曾有过异想天开,每个人都会不经意的做着不着边际的梦。而我们之所以是正常人,是因为我们用总所周知的常识,用约定俗成的规矩把自己的言行加以约束,装在一个安全套里。所以我们既不是疯子,也不会成为天才。

疯子没有这种界限,于是他们可以天马行空,而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聪明,这部分人从某种意义上更接近天才,他们的想法、发现和独特的视觉会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胡适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我说: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这本书看看而已,千万别太认真。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七

这本书评分很高,后来买来在两天之内迫不及待看完。说实话,我很怀疑群众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是否源于对精神病和神秘主义的猎奇心态。说白了,也许我们只是被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所折服,而并没有深入思考到精神病患者以及这个群体对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

作者通过录音笔和做笔记的方式,包括司法,医院等途径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解”。其中病人对于高端学科(比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的侃侃而谈让作者--高铭觉得对方的学识和眼光远超常人所能理解,或者有的病人对于部分边缘学科--玛雅文化的极致研究,包括破除一些关于玛雅文化的谣言,又使得作者以及部分读者更加“钦佩”这些精神病患者。必须承认,高铭在这四年的记录以及后续整理成书的过程中大多保持了相对保留和质疑的态度,非常科学和客观,但是这仍然抵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对-方-是-疯-子。每个人都有些许轻微的精神病,但是疯子的不同在于他们大胆甚至是不顾后果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正如达利所说“我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没有疯。”但是达利仍然是疯子,因为他的画即他的言。如果仔细看达利的画,魅惑力甚至超越一个身材高挑美艳的美女图片,这种疯子的引诱,高铭称之为“邪教教主的潜质”,蛊惑群众,煽动人民情绪的能力---而这典型的代表,即是广大读者对于这本书以及书中记载人、事、物的痴迷与吹捧。事实上,这样的痴迷我相信大多是叶公好龙,如果我家里突然出现这么一个逻辑缜密,价值观颠覆传统观念的仙级人物,天天不知疲惫地告诉我“你是过去,亦是现在,更是未来。”要么我会臣服在他的逻辑辩论之下成为追随者,要么干脆找一块豆腐撞死。更讽刺的是,大部分的读者也不会真正出现在自己生活圈子中的疯子保持尊重和敬仰的态度,而对文艺作品和书中提到的“疯子天才”无比崇拜。

另外,正如歌德所说,也是高铭在书中引用,“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他有所保留地将信将疑认为这些精神病人可能预言了包括“女人是外星人”、“细菌创造人类文明”、“鼓吹部分人类返回自然生活”等等非常有诱惑性甚至充满魅力的言论的正确性。在未来,他们也许是对的,也许我们才是疯子。但是让我恨不得加粗并且亮化的一句话,必须强调:证据是支持理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典型的例子就是,亚当斯密曾经在国富论中强调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条件从而推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虽然我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证据---统计数据,即通过统计小小的钉子制造商生产在一天之中产量---究竟是专业人士生产多还是包揽一切生产环节的“多面手”产量高?显而易见的统计数据奠定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可惜,当我们在被这些神乎其神的言论惊得目瞪口呆的时候,却鲜有人去继续用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方法去上下求索,而仅仅是听一帮疯子去滔滔不绝地“胡说八道”。

最后,和许多半宿命论和混沌论者一样,我不完全相信科学,更不会轻易相信从a到b的因果关系,那么,对于《天》中所提及某些观点,比如“物质的尽头是精神”“在无限的时间中我们可以先死去再出生,先吃到鸡蛋再打破蛋壳”等等,和作者一样,持质疑的态度----不会太在意,但是有朝一日得到确凿的证据(可惜对于混沌论,必然即偶然),便会至死不渝地坚信。正是因为人性如此的谨慎和客观,科学家们才会慢慢用他们的宗教---科学去帮助人类更多了解这个世界。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八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书评,欢迎大家阅读。

危险的人,危险的书。

他们,是一群危险的人,至少在世人眼中是这样。

作者不是一名专业的医师,但这并不妨碍他用一颗平常心去观察他的对象——精神病人。无疑,这是一个生僻而又新鲜的人群,可贵的是:在我这名读者眼里,作者虽是出于好奇的心态去了解观察精神病人,但却没有用猎奇的噱头叫卖营销其中的病例。在作者眼中,他们是可接近的,可理解的,可共处的。

我的妈呀?这不都是哲学家才想的东东吗?原来精神病人也在想!

恭喜你,答对了!事实上,书中精神病人的所思所想,和很多哲学大牛们不谋而合。但重点是:当你倾慕的某美女mm,因为和张曼玉穿同一款式的裙子而雀跃不已的同时,你鄙夷的某精神病gg,却在因为和。

柏拉图。

思考同一款式的谜题而身陷囹圄。

精神,就是一个危险品。不是吗?在一个“现代文明极大丰富”的时代,世人每每嘲笑“精神病人”,却鲜有对“物质病人”侧目。是我们在否定精神病人,还是精神病人在嘲笑我们?当我们向物质世界需索无度的时候,我们也将一群意识奔逸的异见分子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

这本书会让你发现:假如不具备行为攻击性的话,很多精神病人其实很有意思,比物质病人来得有趣——当然了,对相当部分的人来说,被精神病人颠覆自己惯有的思维定势,远比被他们剁掉手指来得骇人:)。

【风险告知】:如果你的世界观不足够自洽,如果你的逻辑不足够严密,如果你的眼界不足够包容,如果你的情商不足够剽悍,请慎读此书!

【友情提示】: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是一本危险的书,至少在我眼中是这样。

“有个精神病人讲了个笑话。公园长椅上有三个人,其中两个一直在假装捕鱼撒网捞鱼。另一个在看报纸。警察问后者,你认识他们吗?答:认识,我带他们出来散心。警察说,赶紧带他们回家吧,在外面会吓到人。答:好的,我马上带他们回去。然后他把报纸放在一边,空手开始划船划船。”

“很多人的看法都错了,以为想不开的人才会得精神病,可是我身边很多精神病友,非常想得开,原本没有孩子,后来有了,馋了想吃肉就杀了自己的孩子吃。吃了就吃了呗,反正原来也没有。”太通透了。

见识浅薄的一大好处是容易被震撼。不像那些渊博的人,浪费了大把遇到古怪言论而大呼“哇靠”的机会。反正,这本精神病人访谈录,很随意地就把我震撼到了。我干嘛不说自己被福柯的《疯癫与文明》震撼了呢?显得高级多了,撒个谎会死啊。

如果你看过《生活大爆炸》,就很容易理解我干嘛要讴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长得有点丑的书了。该书作者经历过一次深度催眠后,说出的话把自己吓了几跳,从此就成了精神病控,花4年时间去挨个访谈天才型疯子。基本上,这就是正常人被几十个高智商神经病调戏和羞辱的故事。里面有男女老幼各种版本的谢耳朵。这些疯子,一个比一个学识渊博、逻辑严密、气场强大、德艺双馨、可歌可泣。

比如一个17岁的正太,属于物理天才型疯子,作者为了跟他沟通,试了7次,实在听不懂他讲的专业理论,去图书馆狂啃量子物理书籍、拜会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听物理讲座,恶补一段时间,再请一个量子物理教授当外援,总算争取到对话机会。结果,刚开口说“物理三维是长宽高”就完蛋了,正太怒斥:物理三维是长度、温度、数量!长度里面包括长宽高。你还是再回去看书吧!作者认错啊认错,坦承自己白痴,好不容易正太怀抱对sb的悲悯,才勉强给他透露了点前沿课题,“跨越时间来看,人类是很长很长的虫子怪物,从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公司,延伸到商场,延伸到好多地方……”(我个人超爱这个既科幻又哲学的比喻),拽了一大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知识,正太甩下一个结论: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这话怎么看都长了要得诺贝尔奖的模样,建议读十遍(笨蛋读100遍),。

比如一个60多岁的老爷爷,其人生完全就是现实版《飞越疯人院》或者《k星异客》。他在一家精神病院住了十几年,被称为“镇院之宝”,why?他的牛逼在于,能把等外星人老乡接自己回家的、天天在床上划船的、埋头写小说(没有纸笔)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疯子统一到自己的世界,组织他们定时召开主题研讨会,谈论一些历史、哲学、社会学的命题,几个疯子被他治好,几个疯子被他治坏了。他被关进单间,却跟度假似的,很high地吃饭睡觉看报纸。一般人孤单个一年就要疯掉,好在他已经疯了,早就超越时间这么庸俗的层面了。他说,自己之所以这么愉悦,主要是可以经常去“时间的尽头”玩,接下来又是一堆“黑洞蒸发”“广义相对论”之类的阐释,我承认我看不懂,看得懂我还被震撼个屁呀。反正,这位大神的中心思想就是,瞬间就是永恒。

比如一个30岁的大美女,讲自己的一套理论就讲出一堆粉丝,宛如邪教。她认为,物理学家总是从物质层面去解释量子共振现象,应该跳出时空观,看到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存在,这样去解释更完美。听上去很扯淡吧,问题是粉丝们受她影响自杀了,其中包括两名精神科医生。

明白了吧?我们还没疯是因为我们无知。感谢教育体制多年来一直贴心地保护我们。

重点是,别以为这本书写的全是理科疯子,文科疯子也不少。不是说他们是学文科的,而是说他们的行为模式完全是文艺范儿,对万事万物,一往情深。从他们的神经病行为中,我们能看到老庄、看到禅宗、看到东野圭吾、看到伍迪•艾伦。

一个喜欢跟石头说话的疯子,她认为石头是高级生命,而石头根本看不上人类,我们太速生速朽了。就算我们原地站一辈子,它们也看不到,就像我们看不到朝生夕死的某些细菌一样。换到宋代,她就能贵为艺术家。如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最经典的行为艺术就是见到石头就琼瑶附体,大喊哥哥啊,我想死你了,然后扑上去一阵狂亲。

一个研究玛雅文化的疯子,用了很多年去分析玛雅文字,他说,玛雅原文并没有说20xx是世界末日,而是指从此进入新纪元,可能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颠覆性进展。该疯子分析,这个理论被一些人误解或被宗教利用了,越传越邪门。我们正常人不求甚解,被末日论哄得一愣一愣的,而一个精神病人通过大量翻查资料,得出独家解释,这简直太tmd幽默了。在这个时代,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做一些不涉利益的事,然而,精神病人能。学习疯子比学习雷锋更势在必行。这个素材稍微改改就是一部主旋律。

励志。

片,《阿甘正传》算个毛。

一个发疯的前精神科医生,他的言论完全具有cult片气质,什么《猜火车》《发条橙》搞来搞去也就是想fuck这世界。而他则用自己的方式fuck一把。“你们想要那么多,而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活着,我就被关进疯人院。难道我非得和你们一样疯了,才能不再这里?不过我觉得挺好,至少不用出去跟你们疯疯癫癫地混在一起,到最后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活着。”太哲理了。

书里类似这些能改编成电影的故事太多了,假装老伴一直没死的苦情老奶奶;偷尸体试图研发如何复活自己妻子的情圣(据说像恐怖电影《三更之回家》);把每个人都看成一种动物(蜘蛛、猫、鼹鼠等)的超萌小萝莉;每周都会满足女友愿望,再杀死她一次的“连环杀手”;记得自己每一任前世的活腻了的大富豪……有人说,疯人院才是作协。对的,国内的作家们编剧们跟疯子比,想象力比喜马拉雅山顶上的空气还稀薄。

太多疯子都像活在电影里(国产片除外,大部分都不配让疯子活进去)。作者写了一个明星级大帅哥,眉宇间有股邪气,其画作能把疯子都吓哭——《暮光之城》的粉丝正想尖叫,呃,他只有小小的缺点,就是强制性给女友背上刺了逆五芒星,绝不是“岳母刺字”的典故看多了,而是他要证明自己是最后的撒旦,是光明的。

反义词。

衬托美好就是他存在的价值。

某妄想症患者认为自己是一部书的主角,同时也是作者。作者问他为什么要企图杀死自己的孩子。他说那是假装的,为了进疯人院——没有读者喜欢看平淡的流水账,应该有个高潮。半年后,作者听说他好了,要出院了,去看他,他正和医生谈笑风生,他让作者去看第一次谈话时的那张桌子的背面。作者去了,上面写着当时的日期以及一句话:半年后离开。

自从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发现发疯是一件很屌的事。当初决定喜欢。

尼采。

而讨厌。

黑格尔。

就是因为黑格尔这负心汉把亲密到如同gay友的何尔德林抛弃因为后者得了精神病——黑格尔主张理性至上一个非理性的人对他来说就是死人这种强迫症难道不是精神病表征吗?同样是哲学家我家尼采多可爱不仅不歧视疯子还亲自把自己变疯。

反正福柯也说了,人类必然会疯颠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我们现在迷恋疯子还不算太晚。豆瓣有位网友说得精准,疯子和天才一线之差,差别就在粉丝数量上。详情参见文革时期的毛太祖。

有人不爱这本书,说故事都太假,我想说的是,作为有9年媒体经验的老年人,负责任地说,这类访谈体的文章,写假的比写真的难,故事应该有原型,浮夸或者修饰是难免的。重点是,我希望他们都是真的,如果不是,那么这世界只剩下大坨大坨的物质病人,没有高智商精神病人,那该多么可憎。

2

页,当前第。

1

1

2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九

这本书是一本从精神病人的角度看世界的书,我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无论是从《四维虫子》这一章的“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还是在《真正的世界》这一章的“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有一天你认为我疯了,其实是你疯了”;又或者是在《最后的撒旦》中那位病人声嘶力竭地咆哮:“我信奉恶魔,那又怎么样?自甘堕落算什么?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光明的存在,我不存在,没有对比,也就没有光明……你们都是神好了,我甘愿做恶魔,就算你们全部选择光明,为了证实你们的光明,我将是最后一个撒旦。这!就是我的存在!”以及类似这些的所有都让我感到震撼。尽管从整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告诉读者,千万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深想精神病人们的说过的话,但是我仍然把自己的思维带入到了故事当中。

作者从头到尾描述的观点大概是“永远不要用你的思维评判别人的对错”。我感谢自己的学识不够丰富,让我没有资格做这些高智商精神病人;我也很感谢自己的懒惰让我不去思考的太深。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

像灵魂盘起尾巴挤进躯壳当人一样。想不被人当成精神病,那就必须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这样安全了。因为我们的世界,还没有准备好容纳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最后一段话了,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会细细品每篇文章,每句话。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天才,他们是敢于把自己的突出的差异表现出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旦出现异类,就会被称为精神病。只有藏好自己的差异,才能和大家通行。

小男孩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老爷爷,给他讲了灵魂的事情,他不光自己相信,还说通了身边人一起相信。

“万一只有灵魂知道呢?”

灵魂这个东西,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我是相信有的,因为当你感受到了你没有看到听到的东西,我更愿意相信这个是灵魂的感受。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神经病,而非精神病。因为神经病是病,而不是你对这个世界更多的参悟。

读后感姗姗来迟,有时候心事很重的时候也会看几章节,暂时忘记不愉快,可能看完了也想明白了。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一

我现在的名字其实并非我的本名,而是派出所在登记名字时错误的产物,为了在上学时避免麻烦,只好将错就错用到今天。大学以前的同学还都知道我的本名,而上大学后则就极少有人知道了。我在大二时遇到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在一个二十来人的小班。

英语。

课上,我的那位英语老师上课有点名的习惯。在学期中的一堂课上,老师按照惯例点名,按顺序点到我时却喊了我的本名。我十分惊讶,以为是老师把相邻的名字看混了或者随口喊错了(我的本名和现在的名字的两个字读音差别很大,不会听错),当时虽惊讶但也没有太在意。可是,在那个星期的第二次英语课上,那位老师点名时又叫了我的本名,这次我再也无法按住自己的好奇心了。老师的名单我见过,我的名字并没有印错,而且之前点名一直都是点的我的注册名字,而我也从来没有把本名告诉过大学同学或老师。一次可以算是口误,两次就无法解释了。下课时我特意跑到老师那儿去看了下名单——没错,是注册的名字,上下左右也都没有任何同学的名字带有我的本名的那个字。不解的我问老师为何连续两次点了我的本名,那位老师显然也很惊讶,他压根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也从来不知道我的本名。留给我的,依旧是个谜团。不过,自从我问过老师后,以后点名就又回归“正常”了。

之所以提起这个陈年往事,是因为最近读了高铭写的《天才在做,疯子在右》一书。远在美国的好友杨从网上买了这本书,辗转寄给我,并强烈推荐好好读。这是一本写精神病人的书,我之前对这个领域并没有关注过,但看了几篇后却立即被吸引住了。在连续一周的晚班的空隙,我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也确实给我留下了极大的震撼。

我们这些自诩为“正常”的人,一直认为精神病人是“不正常”的,因为我们自己建立了一套判断一个人“正常”与否的标准用于划分社会上的人,可这套标准并非如法律法规一样是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也并未考虑那些作为少数的“不正常”的精神病人的意见。这些少数人一旦被判为“不正常”,就被贴上精神病人的标签,而作为少数的他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作为多数的“正常人”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异类标签,并接受治疗改造。可是,看了高铭在这本书中所收录的近50个“不正常”的精神病人的案例之后,至少目前仍出于“正常”阵营的我不得不开始对这套判断正常与否的标准存疑疑问,或曰质疑:这个标准本身或许就是错误的。大家都认为我就叫现在的名字,但却不知道这个名字其实是个错误;大家都认为我大二英语课上那位老师连续点错了我的名字,其实他的“错误”恰恰是百分百正确的。

著名科幻大师克拉克爵士的克拉克第三定律即为: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在大学快结束时,我读到了曹天元写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一书,这本书同章诒和的书一起给了我在思想上至今为止最大的两次颠覆。章的书颠覆了我在许多年来的文科教育中学来的历史观,而曹天元的这本书则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

教育中,我原本坚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法的基础。但曹天元的这本书中记载道,物理学家波尔曾对“世界从何而来”这一问题给出了新的答案——用量子物理学来看,世界就是“无中生有”。初看来,波尔的这个答案太不可思议了,简直与魔法无异。但波尔显然不是一位魔法师,他是量子物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这一解释有着确凿的事实依据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再如,物质论认为意识源于物质且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想必很多人都在政治书中读到过对六祖惠能那句“唯心主义”

名言。

——“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的批判。可是,量子物理学理论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观察者”可以直接影响物质的客观存在。“薛定谔的猫”、“测不准原理”,这些都是颠覆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科学理论。在此书“四维虫子”一篇中,那位17岁精神病少年提出的“四维生物”理论看似绝对唯心,但却也完全可以用量子力学理论加以解释。“你可以想象得出来,跨越。

时间。

地看,我们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虫子怪物,延伸到好多地方。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都是不同的,以跨越时间来看,我们都是一条虫子。从某一个时间段开始,到某一个时间段来结束。”在这位少年看来,我们不能以人类存在连续性来认定时间与我们的存在同步,而是要从时间地角度来看人类的存在。在他看来:

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根据现在的理论,平行宇宙并非没有可能。若平行宇宙是真的,那么真的如六祖惠能和那位17岁的少年所言,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存在”,不过是无数个我们如虫子般在时间面前蠕动的结果。人的存在可以化为24帧/秒的影像,而反过来,24帧固定的影像也可以重现为1秒的活动存在。

震撼之外,书中一些精神病人的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读后禁不住唏嘘与感慨。

“我宁愿自己是那些干枯的尸体,我宁愿在什么灾难中死去,我不愿意一个人那么孤独地等着……找着……但是在梦里我就那么等着,我总是带着那么一点点希望等着,可是,从来没有等到过。每次视线里移动的都只是冰山,每一次耳边的声音都只是海水,每一次……”

“每次梦里我都在房顶上向远处望,拼命想找到任何可能的存在,我曾经翻遍了那里所有房间找望远镜,我想看更远的地方是不是还有同伴。如果有,不管是谁,我会付出我的一切,我只想不再孤独……那是刻骨铭心的悲哀,那是一个烙印,深深的烙在欣赏!我想尽所有办法,却挥之不去……”

读了上面两段文字,我也要扪心自问:如若是我,我“能理解星球上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感受吗”?我不能。

还有,在“永远,永远”一篇中,在那位老太太的世界中,他的丈夫一直好好的活着,并没有去世,他们每天依然如过去一样生活在一起;“盗尸者”中那位动力机械专家为了复活去世的妻子,数年间盗取20多具尸体,用自己的知识做实验,只是为了“再给她一次生命……想她能活过来,不管什么样子,只要是她就好……”这位“病人”和他的妻子在大学里相识相爱,十二年间从未离开过彼此。逝去的妻子不远离开他,他则永远属于妻子。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他们之间这种跨越生死的。

爱情。

又有几人能够理解。

根本没有什么“正常”和“不正常”。一切的一切,不过是——。

红尘颠倒。

2

页,当前第。

2

1

2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与其说是国内第一本记录与精神病人访谈语录的书,不如说它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

本书内容是作者高铭历时4年,通过各种渠道,利用自己所有的闲暇时间探访精神病院、公安部门等机构,对这群“非正常人群”进行近距离访谈、加工、整理而来。

书中内容分为多个小故事,故事之间没有关联性,内容让人匪夷所思,却又是这群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但如果你按照这群人的逻辑去推理,那么这也将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如:梦的真实性,她整日生活在恐惧中,不相信任何人,她的恐惧来源于她的梦境,她记得她从小到大的梦境,梦里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基本一样,随时间流失,后来她逐渐接受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梦境生活。梦境中有一位影子先生每次拉着她跳楼,而且影子的先生的五官,还在不停变换着形状,仿佛很多人的面孔。看到这里,我身上也仿佛冒着一股寒气,如果我是她,我也会恐惧。

又如:超级进化论,她觉得我们从胚胎时期起,就已经微缩了整个进化过程。胎儿寄生在母体内最开始母体不适应,后面胎儿就释放出化学物质让母体认为胎儿是个器官,躲避了免疫系统的追杀。

人类之所以进化得这么成功,是因为我们有进化的大脑。有了优质的大脑,我们就不需要獠牙,不需要尾巴,也不需要游泳,不需要夜视,同时我们还可以藐视周围任何生物。

今后的人类,因为大脑进化更高级,于是她大胆推测,会有很多器官退化,但是都无所谓,嘴巴可以变成吸管,只要食物是流质的;眼睛可以更小,因为不用警惕周围的环境;手指可以变成多个,方便打字,腿可以更小,因为油门刹车全用手解决,脖子要更粗,这样才能托住那个大脑......看完之后,我也觉得好开心啊,和书中的精神病人一样,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起来。

再如:人间五十年,她精通与预测有关的一切,四柱八字、星座等。她讲着讲着,她的很多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她觉得她能窥探未来只是某种统计学,就像一颗熟透的苹果必然会落地。命和运,交汇在一起就是命运,你的性格和选择、机遇和胆识,虽然选择和机遇有变数,但是它们会交在一起,形成一个必然的点,很多点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人的命运。绝大多数这种变化会很小,但往往这种很小的变化却对未来有深刻的影响。从很小的一个点开始,一毫的偏差,整个人生完全不同,正所谓:一念之间,万物生或死,一芥之间,宇宙存或灭。一切变化,有时候只是始于那一点点。

她有段时间为此迷茫,不过后面,她就想通了,如果你因为一句话而坐享其成,那么即使机缘巧合得到了什么也会从指缝中溜走,因为你不配拥有它。如果你对未来渴望恨不得从喉咙里伸出一只手去抓住它,那么你得到的往往超过你的期许。

最后她说,命运,很多时候掌握在自己手里,人间一世50年,不要为了活着而活着,要为梦想而活。看完这个故事,我也相信,命运,很多时候看上去是注定的,但实际上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关于这群特殊人群的故事,如双子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姐觉得过世妹妹的灵魂附在自己身上;还有一个患者的关节站立法,他认为只要找到关节的节点就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包括自己的血液的流动和血小板的聚集;还有一个人他能预见未来,他说了很多关于他预知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他这样一个普通人身上,他却只能疯狂、无奈、绝望和疲惫,事后,作者问了他的主治医生是否相信,医生说他信;生化奴隶中,这个病人每天会洗n次手,而且必须用各种杀菌的东西洗,不计代价的洗手,因为细菌很强大很危险;还有一个人转世了很多次,记得前世发生的很多事情......

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我是正常人,里面的人是精神病人这种心态去看的,可看着看着,固有的观点却悄然发生着变化,里面的内容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玛雅文明及预言等众多领域,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奇妙,宽广而辽阔;这个世界很系统,严谨而规则。遗憾的是虽然我们深处这个世界中,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能感知到其中的一点点,更多的事我们一无所知。

很多事情,不是说你了解的越多,你就知道的越多,相反,你了解的越多,你质疑的越多,未知的更多。当有人问作者《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会出第二部吗?作者说不会。

因为好奇,作者决定接触这群人,而四年之后的某天,作者决定结束,停止这种因好奇而引发的接触。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其实人生若只如初见,也挺好!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三

一次次让我停了下来。原因很简单,书看的让人头"胀"。对,用“胀”这个字形容,最接近我的状态了。我自认心理精神还是蛮强大的,但是越到后来没看两篇就得停下来,让大脑休息一下。这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特别想做个数学题或者几个英语单词。前者让我重新回到理性的世界,后者让我暂时忘掉一些东西。

这不是危言耸听。虽然最终因为好奇心的驱动,我还是读完了小说。

它对人最大的帮助是里面好多个案例涉及到了量子物理的知识以及相对论的知识。“精神病人”用巧妙地比喻让人恍然大悟。扭曲空间是相对论的结论,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怎么理解。那个“疯子”天才般的用苹果在布上滚动解释,顺便解释了黑洞和白洞之间的联系,让人不得不佩服。

但最后别看这本书。

每读到一个案例,特别是遇到逻辑能力很强的病人,他的逻辑没有丝毫弱点,讲的让我感觉“很有道理”。我不止一次的想到这几个字,然后提醒自己,他是个精神病人。连作者也不知一次的提到精神病医师被自己的病人搞得成了精神病的事。作者费尽心思的写这些东西,很好,但是几乎每个案例,他都留下了空白。那是个令人难受的空白,他采访了病人,病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作者把笔录搬出来,即就是把精神病人的语录复述一遍。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论,把自己的空间缩小,让病人释放出自己的空间。可是他写成了书之后,那些病人的空间被无限的放大了。

最令人不可忍受的是,靠后有一篇的案例的病人竟是作者自己。他毫无掩饰的承认了自己的多重人格。如果说,从前的我对于精神病人,以玩笑的态度视之,今后我不得不提醒自己,他们只是少数而已。

看书的这几天,我发现自己想问题的方式已经有了变化。强迫症的感受也更加强烈。总之,我很后悔自己看了这本书,并且思考了其中的内容。

看书的时候,我有的添加笔记。我不愿意再回顾这些天才们的高见了,那些”经典“的思想我也不愿再记住。愿想看书的人,收起你的好奇心,珍爱生命。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四

另外,本书有句话大意是——对那些患者说的话不要太深琢磨不然会崩溃……嗯……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因为有些患者的世界观,说真的,ej乍一看真的觉得很有道理不是随便说说。

一切都是无法完全逻辑清晰回答完整的问题不是吗?

所以书中有些患者说的世界观其实不完全错误不能因为他们有缺陷就否定因为有些他们被判定有疾病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其他(虽然那些其他也是因为这些世界观而发生……)有些世界观还很有道理,我想这也是作者选择这些故事的原因之一吧,否则书名也不会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个人觉得许多故事的患者对事件的解读很有意义很有逻辑性甚至有些还很靠谱!

至于最后作者稍微涉及到自己的问题ej果断忽略_原谅我已经被好几篇与物理学有关的部分绕晕了,虽然通过这种接触方式觉得量子物理学很有趣但是没有完全白话文解释我真的看不懂理解无能啊tat(其实我觉得作者在文中呈现的与患者之间的问答互动本身就有点不合理......

另外,整本书唯一吓到我的故事就是『2梦的真实性』。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五

于是我决定读这本书了。初看几页觉得很有意思,原来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的。他们的一些观点是常人所不敢想也不能想的。但是他们想到了。这些人里面,他们大多数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不是物理学家就是生物学家,要么就是历史学家或者哲学家,他们有着常人难及的智慧,但是可能因为他们研究这一领域太专注了,以至于有些走火入魔,于是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疯子。

其实,天才和疯子的定义,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甚至没有什么界限,只是对于常人而言,是否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和习惯,但大多都是在大众所接受的范围内。

这本书我认为可以当作百科全书来看,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太多领域了。有物理学,有生物学,有心理学,有哲学,有医学,有历史,甚至有神学......然后我发现,这些领域其实都是相通的。我是个求知欲比较强烈的人,看到这些自己从所未闻的知识时,觉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议。但同时我又觉得很满足,很充实。尤其是量子物理。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中学时学的那些快要忘却的知识,突然间又回到了我的脑子里。

不过,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鬼话连篇来看,因为这里面讲的事太玄幻了,那些是从未接触过的观点和想法,听起来像神话或者变魔术。哈哈,不过,真的很有意思。

精神病人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思考世界的本质。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要去向何方?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最终又会变得怎样?空气里的尘埃是怎么来的'?云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想,可能也只有他们才会思考这些在正常人眼里不足挂齿的东西吧。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疯子、精神病对于我来说就是古怪、可怕的代名词,然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对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甚至最终发觉,他们的思想有时会强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

相对我们这些正常人,我们会发现精神病人的视角远比我们宽阔得多:面对各种包装纸上举着“腿”进行宣传的动物,面对一块从不运动的石头,面对地球是圆是方的质疑,我们总会一笑而过,而与此相反,精神病人会全身心地投入思索之中,乃至成为正常人眼中的异类,从而被人们称之为精神病。其实,一位患者的话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切:“你们看我是疯子,实际上我看你们才是疯子。”

书中记录了一位奇人,他未满十八岁,却在思考着物理四维问题,他的观点,甚至让量子物理学教授也听得目瞪口呆,但是他却又在量子物理学考试中错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人,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怪胎,可实际上,他的知识却贯穿维度领域!可以想象,如果他不是精神病人,物理界也许会出现一颗闪耀的科学新星。

通过精神病人的视角,我们会发现与我们的认知所不同的世界。一位患者曾在自己的口袋里挖了一个洞,用dv机从里面拍下自己一整天的生活,他想站在另外一个视角来审视自己、探究自己。这让我在一瞬间明白了一点什么——某些精神病人也许正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过于执着,达到了偏执、甚至于癫狂的状态,才被人们所不理解,事实上,他们的思想与我们,也许高出了许多。

天才与疯子,有时仅有一步之遥。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七

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都不一样,倘若能尝试从别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本书是通过与“精神病人”的对话,让读者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与普世的看法不一样,也正是因为特立独行的看法,那些所谓“疯癫”的话语,才真正会触发读者对世界观的思考,这是一个多姿多彩世界,不是因为看到了多姿多彩,而是因为有多姿多彩的思考和想象才多姿多彩。

在阅读本书时,有个感触,到底谁才是精神病?他们逻辑清晰、严谨,思维自洽,又能自圆其说,倒是没有精神异常的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怀疑从始至终都存在,有一章给予了解释和说明,但怀疑变没有减轻,解释其实也是正确的,是这样的:只要不伤害别人的执著,都是不算精神病人,比如说,人有自己的爱好这是好事,当爱好上升到洁癖,大家也能忍受,也无伤大雅,但当洁癖上升到暴力的话,这肯定就是精神病患者,需要治疗了。

其实,不管是爱好、洁癖或者患者,是因为他们有深深的执念,过度的追求,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执念,才让他们做出了非普通人认同的处理方式,他们往往很优秀,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天才和疯子仅仅一念之隔,而普通人为什么无法做到如此优秀,是因为普通人学会了变通,学了原谅自己的不足,说白了,是放弃了追求,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不管对与错,当我们以正常人的角度来看这个群体,而这个群体也在审核着我们,他们对世界的见解,让我觉得,世界大而不同,要允许有不同的世界观,还要有接受和包容的心态,君子和而不同吧。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个思想上的造反、改过、完善的机会,也提升对世界观的认知,感谢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八

看了很多讲述精神病院的电影,我也设想过假如我被送到精神病院后该怎么逃脱?也许也只是歇斯底里里的喊叫“我没病,我是正常的”,在这里,正常与精神病是同义词或者说“同一个词”。可不可以说,我们都有“病”,病的不是身体,而是思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社会中我们都在寻找认同,当别人不愿意按你的思维出发,你就变得“不一样”“不可理喻”,有的人会选择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同时也容易走上“有病的不归路”;有的人喜欢以别人为参照物,对于不一样心怀恐惧,怀疑自己的不正常,在不安中放弃上天给你的独特禀赋,戴上面具,披上虚伪的外衣,朝别人靠拢。

看了书中这么多案例分析,认识了人以及人性的复杂,这种复杂不是贬义词,而是真的包含了很多可能性,跟随笔者的分析,恋童癖,异装癖,露阴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下流,精神病,狂躁症没有我们想象的恐怖,就像我们想当然的以为“瘸狠,瞎坏,哑巴毒”。

书中有个案例“丢失的左边”挺有启发,一位女性因中风右脑损坏导致左边的眼睛看不见,每次吃东西都会抱怨护士给的食物少,因为她只能看到右边的食物,大脑没办法下指令往左看,为了让她吃完另外一半食物,医生设计了一款旋转椅,她只要有意识的一直往右旋转就能找到左边剩下的食物,但是每次找到依然会剩下左边的'一点,只能靠不断转圈中吃完左边剩下的食物。我曾以为虽然只有一只眼,在旋转中也能完全认识,不曾想虽然旋转360度看似全部都看了一遍但仍然有很大空间的死角,只能靠不断增加旋转的次数来检验才能让死角越来越少。人们的认知也是如此,不是360看了一遍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还是有很大的误差,只能在不断的认知验错中才能减小误差,不敢妄自菲薄了解了真相或真理。希望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要急于确定真相,所要做得怀着包容的心态,多听多看多想,不要妄自论断。

个疯子个天才读后感(汇总19篇)篇十九

夜,总是在世界的喧嚣中变得狂躁与落魄,夜的世界充满恐惧与孤独,在这个看似热情的世界里里,无数个黑夜,游荡着无数个孤独的灵魂,无法冲破、无法感知的孤独;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孤独;他人无法理解,自己也无法理解的孤独。他们是一群孤独的守望者,他们——————是我们眼中的“疯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看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者“羞辱”一本正经的正常人。在我的世界里:你是疯子,在你的世界里:我是弱智。

你脑容量的巨大,思维的深邃,使得众人不能理解,读不懂你,道不明你,遍觉你“怪异”,异于同类,于是疏远你,鄙视你,恼怒你,厌弃你,憎恨你,终不能忍受你,一把锁链,锁了你的身,禁了你的言,送你去我们眼中的精神病院。

内心的孤独很可怕。没有人与你共鸣很可怕。听不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很可怕。

所有的人都围成了一个圈子,唯独你在外。你感到惶恐、无助,被世界抛弃。

你存在着,这个世界却仿佛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于是,消极、自卑、绝望、挫败让你变得极端。于是,不再有对与错的界限。于是,只有用震撼、极致的手段,才能重新证明和感知自己的存在。于是,才有那一幕经典的浴室杀人,于是才有了所有的超出常理和骇人听闻。

可怜,我们正常的人那,永远走不进你深邃的内心,永远有多远,远到生生世世不得开启你内心世界的闸门。

我的世界里有花,有虫,有四维空间,有时间尽头……有你们永远不能触及的世间角落,有你们永远进不去的人生殿堂。

谁才是真正的清醒者?你不屑与我们交谈,因为你不信我们,因为我们卑微,不懂你的世界,是我们根本不能理解的存在。

又或许你只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适合你的世界,一个你懂它它也懂你的世界,在你的世界里,有你的真实存在。

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因执着而疯狂,因为执着你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冥想,因为执着,你咀嚼苹果仔细体味,因为执着你打开自己的头颅……疯即是痴,痴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

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但却只有你的存在。你承受全部寂寞等待着,你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近了才知道初中(汇总20篇)

    作文的优秀与否与基本语法的正确运用息息相关,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我的妈妈英语三年级(通用20篇)

    英语是一门自由度很高的语言,它拥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灵活的语法结构。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英语写作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英语写作提供帮助。可能别人都说,妈妈天天都

    三年级第二学期班务工作总结(优质18篇)

    在学期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

    小学语文鲸教案(实用20篇)

    小学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要素,是教师进行系统教学的必备工具。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这些小学教案范文,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梦想四年级(优秀14篇)

    梦想是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以下是一些激励人心的梦想实现的引用,让我们一起秉持梦想前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梦想是完美的,但是

    大树妈妈大班教案(优秀16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使教学过程与家庭教育相互衔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接下来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我和奶奶扫码的故事大全(20篇)

    优秀作文的结构严谨有序,逻辑清晰,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现在,我将向大家推荐一些优秀作文的经典范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启发。小时候,我最亲密的人

    我心爱的玩具四年级(优秀22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应该优美、准确,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以下是一系列优秀作文,它们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个人观点,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思考。我的这只卷尾猴,不是一

    节约三年级(专业20篇)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验,也是对读者思想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演讲稿(优质19篇)

    教师演讲稿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行为。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的教师演讲稿范文,希望对您的演讲稿起到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