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文锋

这本书的情节跌宕起伏,每一次的转折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引发了我对人生实践的思考。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深入思考的读后感范文,与大家共同探讨读书的乐趣。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一

寒假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齐邦媛先生写的这本《巨流河》,1924年出生的齐先生,在85岁高龄时写下了这本25万字的传记,在台湾叫好又叫座,引进到大陆,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齐邦媛教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受敬重的一位前辈,弟子门生多恭称为“齐先生”。随着对此书的阅读,对于这位几乎与我祖母同龄的女子,竟觉得只有“先生”两字才够得上对其的敬重。在书里,齐先生回顾她波折重重的历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又从大陆流亡到台湾,以及在台湾的成家立业,到美国的求学,等等,书的基调可谓“欢乐苦短,忧愁实多”,然而,这样的书却使人越读越有味道,在感动之余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这,就是好书的力量。对于这样厚重的书籍,是不敢谓言写书评的。或许是职业的关系,对其中与教育相关的文字多了几分关注。

由于战乱,作者的小学阶段转了多次学,书中所用笔墨并不多。但从中学开始,故事情节就丰满起来了。是的,南开中学、武汉大学,这些在中国教育中都叫起响当当的名字的,作为国民党重要官员的女儿,作者享有了很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南开中学,作者对其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关于体育的一些细节。“南开的体育教育也是全国著名的,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操场参加一种球队,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无处逃避。”“至今六十多年,我仍记得跳远跃入沙坑前短发间呼啸的风,一个骨瘦如柴的十五岁女孩,首次觉得人生活着真好,有了生存的.自信。”读着这样的话语,眼前仿佛浮现那个可爱的、身轻如燕的女孩飞跃的身影。

作者所就读的南开中学,校长是张伯苓先生。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寿春,出生于天津,在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他是著名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先驱;周恩来是他的学生,张学良是他的朋友。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他为南开中学发展献言献策,积极推进南开大学成立,还成为了清华大学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

张伯苓的人才教育信条是兼顾德、智、体三个方面,且德育、智育、体育观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德育为万事之本”。他认为,“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而应特别着手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他一向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他是大胆的革新者,早在1904年教家馆时,就敢于冲破封建教育束缚。他不宣传封建教义的四书五经,而致力于提倡科学,宣传西方文化,开设“算术”。“自然科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他发展体育,增强国民的体质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多次谈到:教育的目的是救国,即以教育来改造中国,但中心是“改造她的道德,改造她的知识,改造她的体魄。”可以说,“体育为先”是张伯苓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直认为: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教育精神应以“体育”为骨干。他说,“不认识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的校长”。张校长说出这样的话语,或许有人会觉得偏激。但当曾经“骨瘦如柴”的作者在这样的学校里体验到了锻炼的乐趣,以及为之带来的身体发育的促进。于是,在作者讲述的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教育者的理念以及做出的努力。

“德育为首”,至今仍是许多学校管理者的口号。南开中学所推行的“童子军日行一善”的做法,是一项把德育落到实处的措施。日行一善,善无大小,当一个人每天都想着做好事、帮助他人,直致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可谓是德育的实效了。就像张伯苓校长说的: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而就是这样的精神与意志的磨砺,尽管“烽火烧得炽热,炸弹声伴着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当几十年后,作者风轻云淡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那段苦难岁月也有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了。“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性灵启发的有识之士。”“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开展,奠定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这是作者对自己中学生涯的概括。作者以亲历者讲述的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一座丰碑。

年内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是全市体育工作会,要求各区教育局长和直属校的校长及分管人员都要参加,市教育局长亲自做强调,并且推出了很多措施。可以说,在重视体育方面,厦门已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体育分数进中考,这虽很无奈,但保证了学校体育课和体锻课的落实。局长讲了一个事情,体育考试结束后到学校,发现体锻课取消了,校长竟然说“体育不是考试结束了吗?”下有对策,上面只能再有政策了,于是中考体育时间继续往后延。当前的教育,似乎走入了怪圈。主管部门抓减负,提体育,基层学校却有很多打折扣。问题,到底出在哪?可能,就是张伯苓校长这样的人在当前中国教育中太少了,还不足以形成更大的力量来影响和推动教育。又可能,当今的社会环境,张伯苓之类的大师已不易出现了。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播出了北京十一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每个学生一张课表,让教育适合学生的发展。虽然这样的例子全国仅有一家,很多软硬件条件有其不可比拟的方面,但毕竟传递了一种信息。教育,需要回归教育,回归学生的发展。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二

《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书中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的父辈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国民政府内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创办东北中山中学。

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带着700多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辗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

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了弹痕。同时在流亡中她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大学毕业,为躲避内战,专心致学,23岁赴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她毕生从事教育,在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

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二十六岁战死。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过这本书,受到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

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国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

而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历史课程中,共产党的这段历史代替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

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看到这些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心情是复杂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台湾乡愁文学最后的守夜人。从6岁起她就永远地成为了外省人,辽宁铁岭只是纸上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notnow,not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什么时候去南京,很想去看看在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为张大飞献上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三

时间到了年尾,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之所以不想很快读完,是因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许多情节和文字需要反复品味和揣摩,有些段落必须要用笔记的形式留下来。面对已近90高龄的齐邦媛老师温和有力又朴实无华的讲述,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写好读后感,没有更好的文字来评论该书,也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垭口海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流落到垭口海的故事。

作者齐邦媛是文学家,该书是作者在80多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她作为旧时代的女子有幸遇到开明并重视教育的父亲,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潜心治学,一生都投入地读书教书,从而获得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收获满满的成就;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她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让人欣羡不已。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齐邦媛自幼流离,故乡沦陷,亲人逝去,她的人生从小就打上了悲剧的色彩,所以全书的基调就是悲伤的。可是这种悲伤在齐邦媛云淡风轻的笔墨下,则显得十分优雅,但是这种优雅却更添悲伤。她的笔下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烈士,开启民智的书匠,也有怀揣浪漫的少女。即便战火连天,大学校园依然可以安放书桌;英雄壮烈赴死,校园依然可以云雀夜莺。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莘莘学子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当年几乎所有学校集会时校长和老师说的同一席话是:一个国家在困难当头,家园丧失的时候,保住了孩子们的书桌就是保住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读到这样的描写,内心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八年抗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现在历史上普遍承认,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十年”,而那段时间出现了到目前为止各学科最好的学者,他们的各类论著在那个艰苦年代达到了巅峰,那个年代出生的学者不论功底还是知识与情怀修养俱是一流。不管历史的走向如何,从任何角度看待那些晦暗的'时段,都是有德才兼备的导师,以关心国家命运胜于生命的行动启迪了学生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才促使中华文明经历烽烟仍得于传承一代又一代,直至50。

齐邦媛先生何其不幸,生在一个纷乱的年代;又何其有幸,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并能在最不可能的条件下接受了完整的,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当我读到她在英诗课上看到恩师朱光潜噙不住的那一颗伤怀之泪;读到她在四川乐山三江交汇之处诵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都会充满羡嫉和崇拜。

齐邦媛在台数十年,经历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她为文学、教育费尽心思,其中重新修订中学国文教科书,面对保守分子扣上的动摇国本的帽子和排山倒海般的攻讦,依然坚持以增进阅读兴趣和语文知识为方针,不以政治挂帅,对教育事业功莫大焉。由此看来即使在最晦暗的时刻,一位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也能启迪一颗颗敏感的心灵。

到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齐邦媛之父齐世英先生为人宽厚仁和,是真正中国精神的代表,他从无营营名利之心,因而也从未到达权力的中心。他至死念念不忘当年巨流河败北,自己的家乡东北惨遭外族入侵,而他后半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一眼那滚滚东逝的巨流河。

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对齐家两代人从东北巨流河到哑口海的个体经历的记述,如齐先生自言,这是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也如先生的忘年交钱穆先生语,“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忘却的。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四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齐邦媛的《巨流河》,感慨颇深。这本来是一本自传,但细细品来,更像是上个世纪中国波澜壮阔大历史的一个缩影,作者从自己身边亲人的生平写起,逐渐写到民不聊生、军阀大混乱、异族入侵下的中国社会百态,在整个大历史背景下又穿插着各色小人物的故事,凸显着一个个挣扎不休、顽强不屈,又充满希望的灵魂。

破碎的山河,惨淡的家园,激发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安邦救国的使命而努力。激情和理想的碰撞造就的是无数赫赫有名的大贤,是他们撑起了摇摇欲坠的中国,引领着无数虽然落魄却充满希望的灵魂去战斗。文人积极办刊办学,传播思想,培养有志青年;军人扛枪上战场,保家卫国。他们挺起的都是铮铮不屈的脊梁。突然想起了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那句话:“中国不亡,有我!”—南开。

作者的父亲齐世英,无疑是本书的主线之一,他先入英国人创办的书的书院学习,后又留学东西洋,早早的了解了这个广阔的世界,回国后力倡办学,随郭松龄反张作霖,后失败遁逃扶桑,次年回国加入党,继续为他救国救民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成绩斐然。孙中山先生依据“天赋的聪明才力”把社会上的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类。这三种人无疑都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力量,但我认为先知先觉之士才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作者的父亲即属于“先知先觉”之人,“先知先觉”之人,通常思想会很超前、很激进,触觉敏锐,能够提前预测到社会发展的风向,积极的探求社会的大变革,去实践心中的理想。真正先知先觉的人比例很小,但却个个都是精英,虽然在现行的和平维稳的年代,这种人最为当局所不容,但是在那样的一个社会大变革中,这样的人无疑才是真正力挽狂澜之人,真正的弄潮儿。

纵观全文,真正让我动容的还是作者那绚烂多姿、壮烈的人生,同样年龄的时候,她的`人生阅历是我们的好几倍,她做的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叹弗如的。敬佩作者在兵荒马乱、风雨飘摇中仍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执着和热情,欣慰的是她有一个亦兄亦友,且对她饱含爱恋,关心她,爱护她,陪她一起成长,最后却英勇牺牲的飞虎队上尉张大非。想想自己,发现自己思想是那么的单薄和弱小,走过的人生轨迹就像全踩在了沙滩上,没有留下足够厚重的足迹。有时候真想投入到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中去狠狠锤炼一番,去体会个中百态。即便我现在仍是籍籍无名之辈,但必当警而慎之,让自己活出精彩。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五

巨流河,承载了一个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巨流河,见证了一代人一世的苦辣酸甜。

我默默合上书,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个人的命运紧紧地与时代相连,二者不可分割,任凭个人再如何挣扎也无法摆脱命运的魔爪,就像一块棉布上密密麻麻织好的一根根纱线,而纹路已经被设定好。

作者及其一家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从东北到西南到台湾,从20世纪跨越到21世纪,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转变,更是一场颠沛流离和心灵的流浪。国家局势风云变幻,诡谲莫测,最终国民党兵败,退守台湾,便安于一隅,从此,故乡是他乡。

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动荡的岁月,战争的残酷,政治的无情,分离的折磨,这一湾浅水,割断了多少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情,家与国,应该如何割舍和选择。有些人,一转身即是永别。

这样的际遇,对一个在新时代和平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作者前半生随着父亲和学校的转移从东北流浪到了西南,后半生蛰居台湾,始终是家庭和睦父母双全衣食无忧事业有成,终至桃李满天下,未经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还有机会远赴美国进修,且一生未被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相比于同时期的大陆人,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作为一个国民党高官的子女,她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专注于文学和教育,做一个简单的书呆子,与政治没有太多的联系,也是符了她自身的脾性与坚持。

全书行文流畅,语言朴实沉稳,端庄大气,平白冷静地叙述其一生的故事,自带民国专属气质。从最简单的语言中,窥探出作者最真实的感受和最真挚的感情。后面如文学教材般的知识,可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修养。

历史已渐远去,巨流河的水还在流淌,故事仍在继续。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六

整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抗战期间,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峥嵘岁月。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七

《巨流河》一书以河为名,讲的也是作者家中两代人在战争年代飘零流落,从位于辽宁的《巨流河》,落到台湾的哑口海的故事。

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上个世纪的事情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有一种抹不掉的陌生感。听作者把那个特殊年代的那些事、那些人、那种情谊一一道来,方觉历史书中那些轻巧的小字背后,藏着多么厚重的故事。全书很大篇幅离不开“教育”二字。作者从他父亲志在兴办中国教育写起,到她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触的老师,再到长大后在台湾的教书经历。

教书本算个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却有了特殊的意义。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压在他们的心头,这样的一群热血青年,希望以教育兴国。教育的魅力便在于此吧:把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爱、自己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的传给学生。虽然师生终有分别一日,但学生却是带着老师的思想理念和人生态度在向前走去。我一直记得自己的初中物理老师的一句话:“人生的路上,可以转弯,不能回头。”起初,我不明白为何为转弯、何为回头。现在只觉得,昂头迈步向前进时多了几分果敢无畏。

什么是一个好老师呢?记得我们在新生研讨课上激烈的讨论过这个问题,在阅读此书时又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慨。在战乱年代,有人选择参军报国,有人选择学医报国,有人用文章报国。而他们,则励志用教书育人的方式报效祖国。当我读到他们晚上因为日军轰炸而在田野中四处寻找庇护之所,而第二天早上却要继续上课、考试时,心里是动容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同了,在现代化的教室中教书似乎并没有在时刻准备逃亡的田间教书显得那么伟大了吗?在我看来,不在于时空境地之不同,而在于教育者的心境之不同、目的之不同。什么样的老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以前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总是搜肠刮肚,把自己自上学以来所喜欢的老师列出,一一一总结他们的优点、所长。现在看来,是自己的眼光狭隘了。把老师当成一种职业,养家糊口,无可厚非。但若是能把老师这个职业当成一种责任,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又是一种境界。

读此书时,几度为外战争之无情、人民之流离,还有那田野中孩子们的读书声湿了眼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羡慕极了,虽然时刻会有生命危险,但那种“苟不自强,奚以图存”的纯粹的信念是多么珍贵啊!爱国情怀的共鸣,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只恨自己没能生在那个时代,共赴国难。然而新的时代,新的国家,新的爱国主义,有新的内涵。境遇不同,目的相同,国家大义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国家有需要老师就该有动力,国家需要人才,老师就应该努力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样方算得上是位好老师了。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八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這句名言,至今回响耳边。家庭的不幸,更是个人的悲剧,而在千年之间,人世的悲喜剧交叉上演,“你方唱罢我登潮,好不热闹。

就在这历史洪流的循环往复中,人性光辉的星点闪烁,在后代看来,最是难得和动人。齐邦媛先生走过大半生,她的人生跌宕,不仅反映大时代下卑微生命的艰辛,也令我们对中国残酷的近代历史感到怜悯和哀恸。

齐邦媛是齐世英之女,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而时代对他们的捉弄,让齐家在东北三省都没有容身之地,从逃军阀的难,到逃日本的难,再逃共党的难,落脚东南孤岛,了此一生。家乡一词,从他们心中苦涩的回忆,经历大半个中国的颠沛流离,最终消逝,变得麻木。在齐邦媛随全家逃难的半生中,生活的漂泊,亲人的哀叹,爱情的凋零,友情的瞬变,都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遭遇紧紧相连,成了历史的牺牲品。

我坐在车中,望着香港繁华都市的霓虹初上,眼前闪过一幅幅书中描绘的画面,它近在咫尺,近到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干枯的历史文字,而是用笔写出的现实与人生。它活在我们心里,我们活在它的当中。

这些天所见所闻,都不顺心。这一切变故虽在预料之中,但当它们扑面而来,还是让人眉头紧锁。但与齐先生一辈子的沧桑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有时我真想转过身,离开是非之地,背对着世界,拒绝它的虚伪、它的肮脏、它的沉重、它的无望。可是有时我又不得不对它美好的一面抱有一丝憧憬。生命可贵,不仅因为它的有限,也因为它可以承载世间的许多欢乐和悲凉。

当我们在已知的世界中,奔波又挣扎,几十年后暮然回首,会发现尘埃早已落定,一生的价值在年年岁岁中蹉跎耗荆含泪读毕《巨流河》,掩卷长叹一声,犹如洗却了俗情,世态炎凉,已看得一清二楚。我收拾好行囊,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奔向前途,鼓起勇气去面对这个我宁愿背对的世界。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九

《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2010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书中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的父辈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家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国民政府内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带着700多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辗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了弹痕。同时在流亡中她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大学毕业,为躲避内战,专心致学,23岁赴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她毕生从事教育,在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二十六岁战死。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过这本书,受到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家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家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国家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而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历史课程中,共产党的这段历史代替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家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看到这些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心情是复杂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台湾乡愁文学最后的守夜人。从6岁起她就永远地成为了外省人,辽宁铁岭只是纸上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notnow,not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什么时候去南京,很想去看看在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为张大飞献上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

读完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那流畅稳重、平静超然笔法下的故事,一幕幕浮现于眼前,使我的胸中激荡起缕缕复杂难言的情愫。

在异常恶劣,物质极度匮乏,战火烧至全国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坚持上学,坚持考试,其艰难和执著可想而知。有“火炉”之称的重庆,夏季热得令人发狂,邦媛先生与她的同学们每天饥肠辘辘地坐在蒸笼般的教室里,汗如雨下仍旧屏神复习备考。即使随时要逃警报,也“弦歌不辍”——每天八小时的几何、算术、国文、外语一刻不停地按进度授课,晚间在寝室一边斗虱子一边挑灯夜读,入睡还不能太深以防遭到空袭时失去逃生时机。

艰苦卓绝的逆境并未磨灭掉他们的希望和斗志,他们的青春依旧丰富多彩,熠熠生辉。邦媛先生说:“我们经常抄录和背诵大段大段的'古文和诗词,在文学诗海里尽情徜徉。就算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日子,精神世界终究是充实而愉快的。”也正是在黑暗贫瘠的八年抗战中,她由一个胆怯懦弱的儿童成长为一位满腹诗书、无畏坚韧的少女:她会在眉山明月夜下凝神静听那哀婉的钢琴曲,迷惘国家未来将走向何方;她会在“雷马屏峨”危机四伏的逃难途中,坚持自修欧美文学,寻求精神寄托;她会以一个少女的柔情,深切期待着那每周一从滇缅战场寄来的浅蓝色航空信,彻悟了“生命是死亡唇边的笑”。

书中,邦媛先生如实记述了少年时她与空军张大飞的青春故事。张大飞比她年长六岁,父亲因接济地下抗日同志被日本关东军活活烧死。齐妈妈同情他的悲苦身世,悉心照顾,视如己出。卢沟桥事变后,张大飞被选入“飞虎队”,保家卫国,出生入死。

张大飞与齐家情谊深厚,写信如同写家书。而邦媛恰又是齐家最爱写信的人,信里,他们谈诗词,谈灵魂,谈命运,谈战争,也曾隐晦地互诉衷情却不从明示。张大飞曾在给邦媛兄长齐振一的诀别信中,不无感伤地说:“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说出‘我爱你’呢?请你委婉地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一百多封浅蓝色航空信,他们整整写了六年,直到张大飞战死。

曾有鲁莽的读者对这段浪漫而又忧伤的故事,草率归纳为齐邦媛先生的“青春情史”,但诚如先生本人所言:“我心中对张大飞的悲悼之情,沉重又难言。他不是我的兄长也不是我的情人,多年钟情却从未倾诉。谈到他的任何轻佻语言都是一种亵渎。”

回首我们的青春,总是痴迷于那缠绵的校园恋情,自恃成熟,自视清高,总是神往一场轰轰烈烈的“罗曼史”。辛夷坞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还有几年前风靡全国的明晓溪系列《泡沫之夏》,都是迎合了我们浮躁迷茫的青春心态,演出的一幕幕“文化闹剧”。在这个“不知爱为何物,却为爱盲目而狂”的荒谬时代,我们的抗战想象早已被《色?戒》这类故事所垄断。当文人学者唾沫横飞地不断分析张爱玲式的情感纠葛时,张大飞这样的生,这样的死,他们之间这种洁净的情操,至诚的信托,反而令我们无言以对,无地自容。

纵观齐邦媛先生一代人的青春,虽在战火的洗礼下历经苦难,却是一段真正的铭心刻骨的峥嵘岁月。如同一条清澈的河流,邦媛先生的青春从她东北故乡的巨流河,在历史的冲刷下汇入了台湾的哑口海。幽幽的青春岁月,那夹杂着惊恐、勇敢、渴求知识而又柔情满怀的时光,在五十多年后,尘归尘,土归土,一去无返矣。但先生的青春之河毕竟是丰盈的,无悔的。

那么,半个世纪后,作为幸福的一代,我们的青春年华又是如何?有人用《致青春》中的自白来作答:“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初读时觉得颇具哲思,现在细品,我却对这典型的“暖伤”格调充满了蔑视和不屑。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一

时间到了年尾,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之所以不想很快读完,是因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许多情节和文字需要反复品味和揣摩,有些段落必须要用笔记的形式留下来。面对已近90高龄的齐邦媛老师温和有力又朴实无华的讲述,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写好读后感,没有更好的文字来评论该书,也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垭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流落到垭口海的故事。

作者齐邦媛是台湾文学家,该书是作者在80多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她作为旧时代的女子有幸遇到开明并重视教育的父亲,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一生都投入地读书教书,从而获得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收获满满的成就;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她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让人欣羡不已。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然后去往台湾,定居长达六十余年。走过一路风风雨雨,齐先生都是娓娓道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2010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齐邦媛自幼流离,故乡沦陷,亲人逝去,她的人生从小就打上了悲剧的色彩,所以全书的基调就是悲伤的。可是这种悲伤在齐邦媛云淡风轻的笔墨下,则显得十分优雅,但是这种优雅却更添悲伤。她的笔下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烈士,开启民智的书匠,也有怀揣浪漫的少女。即便战火连天,大学校园依然可以安放书桌;英雄壮烈赴死,校园依然可以云雀夜莺。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莘莘学子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当年几乎所有学校集会时校长和老师说的同一席话是:一个国家在困难当头,家园丧失的时候,保住了孩子们的书桌就是保住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读到这样的描写,内心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八年抗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现在历史上普遍承认,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十年”,而那段时间出现了到目前为止各学科最好的学者,他们的各类论著在那个艰苦年代达到了巅峰,那个年代出生的学者不论功底还是知识与情怀修养俱是一流。不管历史的走向如何,从任何角度看待那些晦暗的时段,都是有德才兼备的导师,以关心国家命运胜于生命的行动启迪了学生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才促使中华文明经历烽烟仍得于传承一代又一代,直至5000年。

齐邦媛先生何其不幸,生在一个纷乱的年代;又何其有幸,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并能在最不可能的条件下接受了完整的,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当我读到她在英诗课上看到恩师朱光潜噙不住的那一颗伤怀之泪;读到她在四川乐山三江交汇之处诵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都会充满羡嫉和崇拜。

齐邦媛在台数十年,经历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她为台湾文学、教育费尽心思,其中重新修订中学国文教科书,面对保守分子扣上的动摇国本的帽子和排山倒海般的攻讦,依然坚持以增进阅读兴趣和语文知识为方针,不以政治挂帅,对教育事业功莫大焉。由此看来即使在最晦暗的时刻,一位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也能启迪一颗颗敏感的心灵。

到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齐邦媛之父齐世英先生为人宽厚仁和,是真正中国精神的代表,他从无营营名利之心,因而也从未到达权力的中心。他至死念念不忘当年《巨流河》败北,自己的家乡东北惨遭外族入侵,而他后半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一眼那滚滚东逝的《巨流河》。回不到拥有《巨流河》的家乡,憾恨于东北,隐恨于流亡到的台湾。温和洁净的齐先生一生满腔的热血不得志,最后充满愤慨的郁郁而终老台湾。渡不过的《巨流河》永远是齐先生心中的惆怅与症结,也是中国台湾与大陆遥海相望不能回归的苦楚与事实。

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对齐家两代人从东北《巨流河》到台湾哑口海的个体经历的记述,如齐先生自言,这是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也如先生的忘年交钱穆先生语,“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忘却的。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二

看这本书是因为《天天向上》这个节目,有一天做了一个读书推荐会。后来,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齐邦媛和龙应台有着相当多的相似。同样都是台湾作家,同样都是女作家。正是挂钩了龙应台,对这位作家就更感兴趣了。别人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我说,比较是勾引人开始许多事情的诱因。再后来,我发现,她比龙应台更值得读。她就是——齐邦媛。今天与大家一起交流她的《巨流河》。

简单的说,这是一本自传。从1924年出生到1947年迁居台湾,直至2009年的人生经历。这部写作历时4年,跨越百年空间的书。

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的目录。从时间和内容来划分,《巨流河》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有两条人物主线。1.齐邦媛自己的成长历程。2.父亲齐世英在政界打拼,救亡图存的奋斗之路。后半部则写了1.作者和家人到台湾之后的生活。2.作者在多所大学任教3.见证台湾文学的兴起发展。分别交流几个章节中的小故事来浅浅谈谈这本书给我的启示。看一个处变大惊的女娃蜕变成处事不惊的女学者。

齐邦媛一生传奇,10岁那年害肺病,曾独自一年待在重病区养病。而正是在养病的无可奈何中,把读书当作唯一的消遣,渐渐成为终身兴趣。她对阅读观如是说:阅读兴趣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但是可以培养。后来考入南开大学。遇到了许多恩师。《巨流河》第三章第三小节的“忆恩师”,清清楚楚地写出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的优质教师。

(1)化学老师郑老憨——这个老师不教女中部,但每次女生听男生学他用山东腔背化学公式,听男生说化学老师在宿舍里喝了点酒给男生讲三国都羡慕得要死。在现在来讲,我们也喜欢这么有个性、又博学、又会讲故事的男老师吧。

(2)地理老师吴振芝——“未婚夫落水身亡”吴老师的未婚夫在落水身亡了,她和同学往吴老师门缝中塞纸条说,“老师,我们和您一同哭”。吴老师在高中的时候,给他们讲世界人文地理,一个尽责尽职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怎样的一种地位。

(3)不得不提的是有位魏老师是物理老师——有次他评阅到一张“白卷”,在物理试卷上写满自己的诗词,魏老师如是评卷:“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60。”

听着这些故事,没有过多地渲染那个年代的苦难与仇恨,而是云淡风轻地描写炸弹下的烂漫,让我们读来思考很多。当然,也提一些我们很熟悉的人物,他们也静静地出现在齐邦媛的世界里。胡适先生、朱光潜先生、写《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博士等等,都在这本书中潜藏着一些为我们所不知的细节。

后来的她,成为大学助教,赴美交流、又回台任讲师、到国外继续进修,回来任外文系主任、编纂教科书......对齐邦媛先生而言,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我讲所读、所思、所想与听我说话的人分享。正是随着这些往事的追忆,齐邦媛先生在她的书中一页一页成长。

她曾在一篇采访中这么说,我有幸出生在革命者的家庭,所见所闻影响我一生思路的选择,八年抗战中,我由少年长大成人,曾深切投入英雄崇拜的感情。文学教育帮助我更客观、深层认识人间悲苦与活着的意义。她,用客观的写作态度,平实地记录她跟随父亲所看到的一切。本书第二章讲到《血泪流离》——八年抗战。与我们教科书上所了解到的胜利者的历史,所出发的角度完全不同。

就我们熟知的“西安事变”,历史意义对两岸是完全不同的。摘录书本p342页:张学良二十岁继承奉君地盘,毫无思考判断准备,只知权利,冲动任性地造成贻害大局的西安事变,使东北军数十万人流落关内,失去了在东北命运上说话的`力量。话题敏感,涉及政治问题,大陆版《巨流河》较之台湾版被删去1万多字。有兴趣地可以到网上搜寻删减版。这部分内容,对历史感兴趣的我颇具吸引力,李敖这么评价她:(齐邦媛)谈到现代史的部分处处是错,但是她没有捏造呀,凭经验来写的!她是亲历者。”

齐邦媛自己说:“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渲染,不要抒怀,尽量让历史和事实说话。”这是一部用简单句、肯定句完成的作品。从容淡定地走过岁月,面对动荡时局,作为一届文人,他没有选择闻一多先生的激愤,而是坚守着文学。文学中自然而然包含着态度和品位。其实文学有多少人在写,多少人在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它的人真正懂得。哪怕,只有少数人真正喜欢。文学能给人以温暖,让人理解并同情他人的痛苦,叫人学会容忍。文学,齐邦媛一生的坚持。

最后,回归开头,齐邦媛与龙应台。他们是两代人,对于历史齐邦媛是亲历者,龙应台是旁观者,她们又会有怎么样的比较呢?感兴趣的可将《巨流河》与《1949:大江大河》(龙应台)对比着读。会对那个年代有更完整的认识。历史,是一个任打扮的小女孩。多读不同类型的书,你也许会拨开纷纷扰扰的迷雾,对亦真亦幻的历史看得稍微真切一点。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三

上学期,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名叫《巨流河》中的一段故事,我听得如醉如痴,放学便把这本书买回家了。刚看了两三页,就投入进去了,有时竟忘记了吃饭。仅7天时间便读完这本书了。

《巨流河》这本书是齐邦媛女士写的。描述了当时国家和日本对战,胜利后国共又开始对战的情景。写得。在这期间,又讲述了去乐山上大学时,先念的哲学系,后又因为朱光潜老师的引导下,转成了外文系。在当时的社会下,朱光潜老师可是名满天下的'学者。当我读到这时,不禁羡慕起齐邦媛女士了,羡慕她竟有这样一位老师。而且她的身边还不止一位老师,还有许多老师在她身边。俗话说;“人在什么环境中成长,日后必定成为那样的人。”虽说齐邦媛女士那代人在日本占领东北后,流亡到了关内,又向后方逃难,在西南读书,抗战胜利后又打内战,但又因为许多老师在她身边,她成绩很好,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从南京逃到汉口在车上的画面,有人掉进河里,摔倒了却没有人去扶。我想,也许因为死亡的逼迫,大家选择了顾自己。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四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书作者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潜移默化的拯救积弱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与父亲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得以建立较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时代,总会有用"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现在看来到像是某种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五

作者:颜凌。一直有个理想,就是为普通人记述他们的一生。觉得每个人的一生,不只是个体的一生,也是他所在的家国、时代的印迹。二者结合,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故事和思考。巨流河这本被各网站评分甚高的回忆录,就是齐邦媛女士对其一生的回顾;由于她的一生是被分崩离析战乱不堪的历史所驱逐着前行的,让其又有了别样的故事和深度。这里有对故土的思量,有对战乱时代求知的执着,也有对文学对追求执着的热爱。广大评论里,对齐女士评价万千,于我而言,这本书权当一本自传去看,她是纯粹的,不可叠加政治、派别去看待。

书的前半部分是最精彩,也是备受关注的。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回忆。作者大概人生经历:

感触之一:战乱时候的家国为什么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这也是作者通篇想验证的一个问题。在整个颠沛流离逃难的过程中,战争和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父亲齐世英为了学生的安危和求知,可谓四处奔走,无所不用。他们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教学仪器设备,保证学生们只要到达一个地方就能复课。住寺庙,睡大炕,与臭虫为伴,半夜随时爬起来躲避敌人的轰炸......这种求学无疑是令人震撼的。当时我甚至在想,战乱流离生命难保,为什么还这么执着的去办学求学?通读之后,才会真的感受到:越是散失家国,越是混战的时候,知识才越珍贵。因为不管对民族,还是对个人,都需要精神和知识的力量让一代年轻人成为希望,活着的希望,国家的希望!无数次为南开办学的张伯苓而动容,和平时候的我们,如果不读历史,永远无法理解那种岁月里一所大学所肩负的使命和信念!而这些学生在长大后,他们正好是战乱结束国家待兴时期的活跃在军、政、教育、文化界的中坚力量!他们是那时期民族的希望。

在对学校、学生、对他一生坚持创办的《时与潮》,那种执着、那种高尚的气节和魅力也是让我动容的。他坚信这是打败敌人的利器,是希望和信念。他在关键时候给子女写的书信,寥寥数字,铿锵有力,是孩子心中的坚实依靠和指路明灯。这是我所动容的。如今为人父母,总在思量后代的教育,能给予的环境。尽管阶级的超越是很难的,但尽所能用自己的力量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台阶去看风景,给予其积极向上、永远对生命充满执着和热爱的教育都是无比重要的。

感悟三:信奉的力量和依托。作者终生是一个文化、学者,为了内心的纯碎,避忌政治,成为了基督徒。尽管最初成为基督徒她只是想通过与张大飞上将选择同样的信仰来体会他的思想和感情。但终究在人生中她以信教的形式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摆脱了那个时代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政治站队。可以从文中明显看到,终其一生作者对自己的党国都是很敬重的,甚至对我们新的政党逃避、敌视。当然,这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即便我对作者的这种理念和态度也很愤然,但她并未刻意去强调政治,反而强调了在人生无数的门槛和选择上给他力量的是她的宗教信仰。所以我想人的信仰各有所托,不需要像很多读者一样抓着作者的这点不放,嗤之以鼻。她不依仗政治,她也不参与政治,她只在自己的领域对台湾甚至整个中国文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年过四十为了求知只身前往美国学习,翻译多部海外著作、为台湾文学奠基,保持了文学的纯粹。这,对于一个丧失家国的人而言已经很不一般。

齐邦媛女士的一生,可以说是独特的、伟大的。她的一生是我国经历创伤、自己政党存亡的见证,是那个年代上层社会的人生履历见证,这无疑是给读者一个新的视角。她一生不断追求文化的纯粹和精神的宁静,用自己的才学奠定了台湾丰厚的文化基础。不去谈论文文学是否应该和政治、政党相联,只看历史,我们能从巨流河去体会那个时代的艰辛和无奈,感受那两代人的流亡与生存,反思党政家国的发展和希望,都告诫我们和平不易,追求不歇。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六

上学期,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名叫《巨流河》中的一段故事,我听得如醉如痴,放学便把这本书买回家了。刚看了两三页,就投入进去了,有时竟忘记了吃饭。仅7天时间便读完这本书了。

《巨流河》这本书是齐邦媛女士写的。描述了当时国家和日本对战,胜利后国共又开始对战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在这期间,又讲述了去乐山上大学时,先念的哲学系,后又因为朱光潜老师的引导下,转成了外文系。在当时的社会下,朱光潜老师可是名满天下的学者。当我读到这时,不禁羡慕起齐邦媛女士了,羡慕她竟有这样一位老师。而且她的身边还不止一位名师,还有许多名师在她身边。俗话说;“人在什么环境中成长,日后必定成为那样的人。”虽说齐邦媛女士那代人在日本占领东北后,流亡到了关内,又向后方逃难,在西南读书,抗战胜利后又打内战,但又因为许多名师在她身边,她成绩很好,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从南京逃到汉口在车上的画面,有人掉进河里,摔倒了却没有人去扶。我想,也许因为死亡的逼迫,大家选择了顾自己。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七

大凡有关战争的回忆录,往往既惊心动魄又深沉悲怆。特别是抛开各种指点江山的宏观分析,关注于战火下一个个家庭的离乱时。那种悲凉与痛苦便更直接与深刻地展现于我们面前。

郭松龄兵谏、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偏安台岛,这些左右中国近代史的事件,齐邦媛或受其影响,或亲历其事。她以自己的亲身视角,以细腻温情的笔触,记录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起伏动荡,既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又有不问政治的浪漫。

顾炎武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无责。愚以为,国家兴亡者,门阀的征战,政党的杀伐。在同一文化之内,任何争斗,与普通百姓无关,若非彼派门人弟子,不必有尽忠报主的决心。天下兴亡者,种族的屠戮,文化的存亡。若外族入侵,山河易色,则中华文化危亡,凡炎黄子孙,皆有抵御外敌传承文明之责。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八

历史是由谁创造的?是人民。——这一不容置疑的定论是教科书明确告诉我们的。在这样的唯物观下,历史是灾难和抗争、血腥和残酷的代名词,宏大叙事、非此即彼、冷酷无情是它的特性。至于历史车轮下的一个个人,是不被关注的,也是不需书写的。这几日,读着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才令我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存在于个体,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巨流河》叙述了齐先生坎坷一生的经历以及他所见所遇的人们的不同遭遇,写的虽是个人的历史,但却让人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从巨流河到哑口海,整整一个世纪的岁月,齐先生以她一个女性特有的温情和敬意述说着这段苦多欢少、颠沛流离的生命史:幼年离家、战乱求学、定居台湾……而这些恰恰是在多数的历史书中所不能读到的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

更值得一读的是,齐先生在自述的过程中竭力回避着政治的影响,而始终以一个中立者的角度看待过往的一切。东北是齐先生的故乡,也是她一辈子梦牵萦绕的地方。正因为这样一份感情,无论是沦陷时的东北,还是胜利后的东北,她所见所闻的'“事实”就有了一种更深的理解和感触,是我们所不知的,也是我们不曾想到的。

教师,是齐先生从事的最主要的职业,也是她一生的志业。她教过中学,后来一直在大学教书,无论在哪里,她自己追求学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而且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她仍然不放弃。如此这般刻苦努力的精神,桃李满天下自不必说,更是造就了她的学术成就,把台湾文学推向了世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历史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她在编译馆担任教材编写的任务时期。她不威强权,为青少年能健康成长,组织学者专家编撰了各科教材。在书中尤其提到了国文课的教材(有新旧对比的表格),改革的力度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大幅度的砍掉了政治性质的文章,取代的都是文学性很强的名篇,这样的革新在当时的环境中是需要有超人的勇气和历史的担负。

齐先生,一个羸弱的女子,走的却是一条艰难曲折的人生之路。然而她依然是幸运的,虽然她的青春年华是在逃亡、颠簸之中度过,但她的后半辈子还是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追寻着她的学术理想,也因此使她与彼岸的同学、老师有了不一样的生命轨迹和人生感悟。《巨流河》写的虽是齐先生自述的个人历史,却也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历史,而且它又是那样的真实和亲切,这应该就是历史的温情和敬意吧!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十九

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

我感到有以下优点。

一是内容厚重。作者80高龄写成此书。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到台湾和大陆从对抗到对话的各个时期,都以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亲历亲闻。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十分珍贵。

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而一般大陆作家的回忆录虽有文采,但有历史感者极少。

三是若干内容给人以现实启迪。在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比大陆快一拍。在许多方面,可以说台湾的昨天是大陆的今天,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的明天。

且举一例:齐邦媛在197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供职,主持新编台湾中学国文教科书。台湾原来和大陆相似,在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科书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孙中山、蒋介石的文章比重很大,别的选文也着眼于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书,学生十分反感。齐邦媛借重一批开明教授的支持,改变了这个格局,让语文回归语文。这有点像前些年钱理群他们组织编写《新语文读本》,向官方版陈旧的语文教科书发起挑战。所不同的是,齐邦媛获得了成功。而钱理群的《读本》至今处在边缘地位。上海的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告别阶级斗争史观,采用文明史观,因几位史学界左爷告状,干脆被官方封杀。而台湾教科书改革,虽有守旧势力责难,经历阵痛,毕竟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大陆今天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台湾70年代的水平。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二十

《巨流河》是中国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20xx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书中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的父辈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家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国民政府内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带着700多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辗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了弹痕。同时在流亡中她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大学毕业,为躲避内战,专心致学,23岁赴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她毕生从事教育,在中国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二十六岁战死。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过这本书,受到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家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家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国家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而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历史课程中,共产党的这段历史代替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家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看到这些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心情是复杂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中国台湾乡愁文学最后的守夜人。从6岁起她就永远地成为了外省人,辽宁铁岭只是纸上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notnow,not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什么时候去南京,很想去看看在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为张大飞献上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二十一

虽然号称喜欢读书,从高中以来却很少读传记、小说一类的书刊,偏见地以为这些都是无营养的文体,作者意图调动读者一些虚假的感情体验,因此偏爱如心理、美容类书籍,并因其所具有的知识性美其名曰为“工具书”。

《巨流河》之前不久读了《江城》,觉得老外这本书写得浅显而可爱(也可能是语言的关系,总觉得科班出生的作者无论是语言或是思想都应该展现更深层次),但是从一个不那么深邃的外来人的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在某个时代的隐痛。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划过皮肤,那读《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伤则是如心上挨了一记黯然销魂掌般一阵剧痛过后仍延绵日久。《巨流河》书本末尾的评论很精准,齐老师用极其低回的方式处理那些原本戏剧化十足的大情节。我从中读出,她这种低调的文字来源于她低调的处世方式,来源于清洁端正的家教与自持。她的文字,甚合我的脾胃。正因为如此,我把中国这段我一向不以为然的历史读进去了,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页死硬文字,而是幻化成了活脱脱的场景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情感也随之宣泄,当学生不得已开始辗转求学时,我哭;当难民慌不择路逃命而未能时,我哭;当张大飞为国殉难大爱却无言时,我哭的泪不能止。上一次从书里获得如此这般的感动还是高中时期读《平凡的世界》。

《巨流河》应该是一本史诗级的邻家读物,源于齐老师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凡的`身世。感谢她能翻滚并幸存于历史的洪流里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见证和记录这一切,让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后人得以宁静地端坐,仅透过她的文字,就能恐惧着她所恐惧的,爱她所爱的,感受着她所感受的那么真实的一切。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私有的,是归属于同一个群体的。在个人修养未够的时候,我只是以一个中华炎黄子孙的视角去看待并认同文化,所以《千只鹤》、《百年孤独》、《简爱》这样的文字并不能让获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巨流河》却大大的可以。

好书果然能做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止。好多天了,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得出的答案是:时代虽不同,人的灵魂却应该有着相同的安抚方式,简单、宁静、朴素地生活一定还是方向正确。如今,齐老师那张纯净的脸庞总会时不时在眼前浮现,她和她在书中所认同的那些具有清洁人格的时代英雄(齐世英、朱光潜等),渐已成为我心中珍重的榜样。

《巨流河》之后,难再有此类传记文学能给予我相同震撼!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二十二

读台版书之前,已经读过了大陆三联版的,很是喜欢。后来有机会从一位同事那里借到了台湾原版的,很厚,大概是大陆版的两倍。繁体竖排,这对于我们中文系毕业的人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先读了大陆版,所以就有种很强烈的好奇心,大陆到底删去了哪些东西呢?受这种好奇心的驱使,拿起书来就没能停下来。几个通宵,果然是有些“发现”的,删除了什么当然是一目了然的;为何要删,就值得细细思量了。读着,想着,每有一些发现和“觉悟”,既兴奋,又有些许的悲凉。

公众号:教书匠陈浩。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二十三

偶然,有花一样美名城市的美国布鲁名顿市映入我的眼帘。因为这里坐落着一所世界著名的印弟安纳大学,这个地方也是我梦寐以求今生想去的地方。因为这是我的外祖父--国际著名历史学家邓嗣禹任教的地方。在印大的图书馆里还坐落着我的外祖父邓嗣禹的铜像。邓嗣禹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曾参加过“三一八”学生运动;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去弘扬中华历史文化。他虽侨居美国,对中国的苦难关怀至深。曾在美国、大陆和台湾等地研究出版过多部中国历史著作,对推动中国历史文化向西方发展和奠定中国历史文化在西方的重要地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齐邦媛先生于1968年1月辞职去印大注册进修学习中国比较文化,是将中国的比较文化向西方传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那里与我的外祖父邓嗣禹相识。当时印大有约300名中国学生,十分之九来自台湾,尚没有大陆学生。

在《巨流河》这部作品的242页,齐邦媛先生是这样叙述的:印大的著名的图书馆和她的书店是我常去的地方,在占半层楼的远东书库,我遇见邓嗣禹教授,是学术界很受尊敬的中国现代史学家。他的英文著作《太平天国起义史学》、《太平天国史新论》、《太平天国宰相洪仁轩及其现代计划》皆由哈佛大学出版,是西方汉学研究的必读之书。邓教授,湖南人,虽早年赴美,已安家立业,对中国的苦难关怀至深,我们有很多可谈之事。他退休时印大校方设宴欢送,他竟邀我同桌。在会上,校方宣读哈佛大学费正清的信,信上说他刚到哈佛念汉学研究时,邓教授给他的种种指引使他永远感念这位典范的`中国学者。

齐邦媛先生与我的外祖父有着深厚的友谊。为此我对齐邦媛先生和她的这部经典作品《巨流河》颇感兴趣,翻看不只一遍,意犹未尽,续写书评。

二、感动《巨流河》。

感动于齐邦媛的《巨流河》。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舒缓的笔调写着她和她的家族的故事,那故事却又不属于她一个人。这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

严格来说,齐邦媛先生算不上东北作家。1947年,她大学毕业后到台湾教书,此后,直到2001年才再回故乡沈阳铁岭。而在此前的1930年,齐邦媛先生就随母前往南京,与父亲齐世英团聚。实在说来,从出生到离开东北,齐邦媛只在东北正式待了6年。

书中那些真情感人的故事,真的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同时,这部作品,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我正在写我的外祖父邓嗣禹的个人传记,题为《国际著名历史学家邓嗣禹》(暂定)。这对于我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见到这部《巨流河》是一种偶遇,在书中看到那段对我外祖父的描写是一种特别的收获,正如再见我外祖父真人一样的挚切感人。反复斟酌这部作品,让我既有一种偶遇感觉,又有一种为这部作品感动的情愫。

三、难忘《巨流河》。

《巨流河》这部作品让人难忘。它经历了战争,作者的国仇家恨,这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国仇家恨,确实令人难忘,这时往往让人懂得和平的可贵。

齐氏家族的奋斗史是令人难忘的。这也是这部作品引起轰动的原因。《巨流河》有两条人物主线,即齐邦媛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父亲齐世英在政界打拼、救亡图存的奋斗之路。

按照时间和文本内容来划分,《巨流河》又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上述故事主要集中在前半部,“渡不过的巨流河”,郭松龄兵败身亡,齐世英流亡关内……至1949年止,跌宕起伏,正如曲折奔腾的巨流河。而后半部则是作者和家人到台湾之后的平静生活,齐邦媛在多所大学任教,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台湾文学的兴起发展。这部分内容相对专业,叙述平缓严谨,犹如波澜不惊的哑口海。能从家国情仇的大时代,自然过渡到书香袅袅的象牙塔,《巨流河》呈现了难得的融合气质。

齐邦媛先生的立意何在?她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曾说: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渲染,不要抒怀,尽量让历史和事实说话。这便是《巨流河》这部作品的经典、难忘之处。

四、飞逝《巨流河》。

在人生的暮年,齐邦媛先生内心的一角,始终珍藏着一个少年的形象。他叫张大飞,父亲是沈阳县警察局长,因为协助抗日,被日本人公开浇油漆烧死。张大飞逃入关内,进入中山中学而与齐家相识,与齐邦媛先生的哥哥齐振飞是至交,齐邦媛先生的母亲待之如己出。张大飞成了齐邦媛的“四哥”,在那战乱的岁月里,这位哥哥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她,似乎已经超越了兄妹之情。他们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爱的存在,却又不好点破,这成为两人最深刻的默契。

七七事变张大飞加入国民政府空军,成为了一名飞行员,胜利前夕在河南一场空战中殉国。张大飞是明确地走向死亡的,因为战友们都已相继阵亡,他知道该轮到自己了。升空前,他将数年来齐邦媛写给他的所有信件托人寄还给齐邦媛。留下祝福之语,然后义无反顾地迎向死神。“很羡慕你在天空,觉得离上帝比较近,因为在蓝天白云间,没有‘死亡的幽谷’……”这是齐邦媛写给张大飞的信,是如此诗意。

五、遗憾《巨流河》。

合上《巨流河》的最后一页,让我感慨万千。

齐邦媛先生于连天烽火中,从朱光潜、吴宓等良师那里打下了一生的学术功底,同时也给予了她以苦难中的人生欢愉。

抗战胜利前夕,获知恋人张大飞为国捐躯,齐邦媛先生泪飞化作倾盆雨……眼泪之轻,给人灵魂的震撼和洗礼;生命之重,镌刻在抗战的丰碑中。至暮年时,她到丰碑前(南京航空烈士纪念碑)追思和悼念,并留下珍贵的照片。

张大飞这样的生,这样的死,这岂不是一种更珍贵的纪念?他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写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巨流河读后感(专业24篇)篇二十四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没有和这篇鸿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过。

《巨流河》是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花费四年的时间,写下的个人传记文学。先生淡淡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纵横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语言,叙述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却处处充斥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心酸流泪。

整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抗战期间,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峥嵘岁月。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相关范文推荐

    暑假读经典书心得(汇总18篇)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经典名著的阅读,除了选取畅销书单上的作品,还可以多留意推荐图书馆或书店的专栏。

    科普工作计划(模板16篇)

    工作计划书是一份详细的工作规划,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详细和全面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20xx年鼓楼区

    传染病管理制度(优质20篇)

    有明确的强制性和适用范围,是组织和社会运行的基本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章制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感动与感恩(汇总13篇)

    感恩是一种内心的态度,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关爱、帮助和支持表示感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示和参考。原来一切都应该感谢。感谢梅花使我学会

    采购购销的合同(实用21篇)

    购销需要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以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掌握一些购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买方:(以下称甲方)。卖方:(以

    大学国旗下讲话活动策划(汇总19篇)

    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方案,可以让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失误。这些活动策划范文包含了各种类型的活动,包括会议、展览、庆典等。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早

    高考热点高考热点(优质17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丰富和观点的独到,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表达的流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这些优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工作总结个人大全(15篇)

    在学期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检查和修正。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光阴似箭,岁月如

    二年级有趣的动物(通用20篇)

    优秀作文是我们敢于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见解,以及具备独立思考和深度思维的体现。想要写一篇优秀作文,可以先阅读一些好的作品,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营养。今天,我给大家介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心得(优质13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作品的回应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阅读的体验和品质。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集锦,希望能激发你的写作灵感。书中讲述了善良忠厚的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