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ZS文王

读后感是一种对读书过程中经历的情感、思想和感触的整理和归纳。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读后感范文,其中包含了对不同类型书籍的评析和感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一

本文目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初看书名就油然而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来翻阅。

散文。

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别让我感触良多: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觉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个男人的身边——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过两次离婚的男人。后来,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会让某一个人拥有一切旁人所羡慕的东西,作者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然而她谁都想要,同时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作者要传达的爱情观。然而,我不懂爱情。我以为,爱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你所喜欢的一切特质。你必须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作者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

返回目录。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其中诸多万花筒般的哲理性问题好象给我们摆了一个八卦阵,设置了一个迷宫。小说还提出了众多的范畴:同情与背叛、共产主义,灵与肉、轻与重……所以对小说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各人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我仅就其“轻与重”谈谈个人理解。

托马斯,一方面抛妻弃子,与数不清的情人进行无尽的幽会,享受着生命之轻。而另一方面,又作为一个医生医治病人,承受着生命之重。后来遇到特蕾莎,因为对特蕾莎的爱,而克服了对婚姻的恐惧,毅然决然去承受生命之重,而结婚之后,依然不舍与情人的幽会,始终对生命之轻不能忘怀。而纯粹的生命之轻,也让托马斯如此烦恼与不安,刚见到情人,就对情人感到厌烦,而不去见情人又是他无法想像的。而纯粹的生命之重,又压得他喘不过气。就连对特蕾莎的爱,因为承受不了生命之重,也被他解释为六次偶然的结果,而他只是错误的把她比喻成了摇篮里的孩子,飘到了他的身边,哪怕曾有那么最美的一刻,要是特蕾莎死了,他也活不下去。无疑,他是深爱着特蕾莎的,他为了她,从苏黎士回到战乱的捷克,又从布拉格移居乡下,从受人尊敬的医生变成卑微的擦窗工和卡车司机(当然,这种转变并非特蕾莎是唯一原因,我们仅从“托马斯为了特蕾莎而从国外回到捷克”这里导出因果关系),但这同样阻止不了他继续同情人维持他所谓的性友谊。除了爱情,在面对捷克的混乱局面时,托马斯同样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生命的轻与重。他用俄狄浦斯的故事做类比,斥责执政党不能因为不知道而推卸责任,他放弃自己的医生职位的生命之轻换来了这份生命之重。

特蕾莎,自小被母亲蔑视与咒骂,在餐厅作着女招待,这是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直到她遇到托马斯并和托马斯结婚,才第一次感受到了她的生命之轻,然而,托马斯的灵与肉的分离使她倍感痛苦与压抑,在不断的忍让与包容中做着无尽的不断重复的噩梦,让她陷于轻与重的恶性循环中受尽折磨。而对卡列宁,特蕾莎对它的爱是如此纯粹,以至于她都以为卡列宁才是她的唯一,这种爱甚至超越了她对托马斯的爱。卡列宁对特蕾莎的爱也是令人感动的落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它还强忍住疼痛,用三条腿陪特蕾东莎进行例行的散步,露出卡列宁最后的微笑。这也成就了特蕾莎幸运的生命之轻。

萨比娜,反对一切媚俗(这里,我将媚俗理解为责任),因为她将托马斯视为媚俗的反面而爱托马斯,同时,她又是大学教授弗兰茨的情人。她一直在背叛,背叛艺术,背叛爱情,这是她的生命之轻。然而,当她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对媚俗的渴望—-宁静、温馨、和蔼的家,家中母亲慈祥温柔,父亲充满智慧。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看到暮色苍茫中幸福人家的闪亮的窗户时,她不止一次地感到双眼被泪水打湿。”

弗兰茨,同样反感她的妻子和女儿,而同他无比欣赏的萨比娜缠绵在一起。这是他的生命之轻。当萨比娜离开他之后,他与女大学生的感情则成为他的生命之重。然而,萨比娜始终是他的女神,他凭着想像中的萨比娜的假想的期待,投入了伟大的进军之中,他参与到了支持支援捷克的医生们的队列中,企图为处于战乱中的人们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这里我们又一次鉴证了他的生命之重,然后,当队列中无人敢穿越那座疆界之桥时,他又变回了从前那个弱者。最后,死于抢劫的毛贼之手,死得轻如鸿毛。

一般我们认为,生命之重才是不能承受的,但看完昆德拉的小说,才发现生命之轻的不能承受。而由于没有承受住的生命之轻,反而把我们引入了更大的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人是矛盾的统一体,统一于轻与重之中。时常告诫自己,要勇于去承受生命之重,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是有理想的。而屈服于生命之轻,则陷于堕落,扭曲的人生。我赞同这样的一种人生哲学,并始终认为,只有经历了生命之重,由生命之重而换来的生命之轻才更有价值,也才是真正的生命之轻。而当我们因害怕承担生命之重,而放任自己去享受生命之轻时,留给我们的也必然是比以前的重更重的生命之轻。

返回目录。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五年前,可以说一遍阅读下来人是浑浑噩噩的,可能跟年纪和阅历有关,从此这本书被我放进了柜子。这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打开了这本书,这次的阅读的体会和第一次大相径庭。所以我非常认同一些人的说法:米兰·昆德拉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够,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了两遍还是不能完全体味到其精髓。说来有些惭愧,尽管如此,还是想写一篇文章来对所看所想的内容进行一次整理总结。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面看是一部爱情故事,骨子里却是一本概念小说,机智、诱人、严肃,充满情感,是一部开阔又复杂细致的作品。它里面交织着政治与哲思、肉欲和灵魂、趣味和深度……对于性爱与政治之间巧妙的交互作用进行娴熟的叙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达的是一个人在四种状态下的“非如此不可”:爱---特丽莎,同情----托马斯,反叛----萨宾娜,梦想----弗兰茨。文章围绕主人公托马斯展开,他与前妻离异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并决定一直保持单身。特丽莎走进托马斯的生活,这个在托马斯看来是由六个偶然给他带来的女人,与托马斯纠缠、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马斯仍然醉心于与众多女人的“性友谊”,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寻找、开拓和征服每一个女人与其他女人的百万分之一的差异。但特丽莎的身影反反复复出现在托马斯医生临窗犹豫与沉思中,严厉地拷问着托马斯对自我,对命运,对情爱,对沉重与价值的决断。这就是轻与重的对立,对婚姻的忠诚是重;与情人的幽会是轻。托马斯在轻和重之间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着特丽莎;在特丽莎面前又坦然承认与情妇在一起。千里追妻,放弃国外安稳的生活跟着特丽莎回到布拉格,却依旧不忠特丽莎。为了给妻子一个平静的生活拒绝在请愿书上签字,又在第二天忘记拒签的目的......终于他在被布拉格统治者逼迫的情况下同意了特丽莎的提议去了乡下。

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最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情妇在一起。

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时间慢慢品味的书,如果你能坐地下来阅读,一定会有所体会。

返回目录。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偶然化的存在,我们活在世间的人的选择都不能保证其必然,所以每一次选择无非只是更深的痛苦。目标只能使人们变得庸俗。人们仿佛在一个永劫不复中不能自拔,而又不知所措。然而米兰昆德拉也不过是他所描述的人中的一分子而已。他发现了所谓的媚俗。正如王小波也曾说过:“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然而发现不等于解决,而只是陷入更深层次的痛苦而已。所以米兰昆德拉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向着生命发出疑问:“非如此不可。”的确一切事情总结起来也不过就是:“非如此不可”。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疑问,深刻到只能用行动默默地回答。而生命中看似复杂严肃,实际只要翻开过去的扉页,我们可以发现,让我们无比沉重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而恰恰是那些轻轻的事情,那些宛若鸿毛一般轻,却又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这便是我们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轻“的另外一个意思又意味着遗忘。文中女主人公说:“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生命的本来就是由一些碎片构成,只有记忆把这些碎片构成的统一的存在。我们的所有感情,不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是在回忆中展开的。假如一个人没有记忆,那么世界对于他来说无所谓好坏。纵使他也会流泪或者微笑,但是这不过是一个动物体本能的反应而已,谈不上情感,更是与快乐无关。而遗忘则代表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即对于生命的背叛。这种背叛是建立在世界对于存在者的背叛之下的。没有哪一个人不想追求幸福,但是我们总是在过去与未来之中追求,似乎在我们看来幸福不会存在于当下。许多哲学家都劝人们要活在当下,但是这不过是一个理想状态罢了。换言之人永远也不可能活在当下。柏格森曾经说过:”时间的不重复、不间断性保证了生命的存在,生命一场自我的绵延。”所谓绵延,必定是向前的,就如意识流的水一样在流淌。“向前”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而当不断地向前时,我们发现生命似乎成了无数的碎片,为了保证完整性,我们只能用记忆将其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东西。这不经意间我们得到了一种体验,是在回忆之中的快乐感。当然回忆也会有痛苦,但是整体来说快乐大于痛苦,而痛苦也不过是必要的痛苦。因此遗忘便意味着对于一切的背叛,这种背叛绝不亚于结束生命。至于无非背叛的记忆之中,最轻的便是人类的爱。的确“爱”是一切最轻中的轻,但是却又恰恰是它,让我们生命变得沉重。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这世间没有比爱更难的事了。”小说中费尔明娜与阿里萨、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的爱情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阿里萨一生也似乎记住了那句“我唯一对于死亡的恐惧便是不能为爱而死。”虽然他与无数女人在一起,但是最终一生保持着对于唯一深爱的她灵魂深处的爱意。马尔克斯曾经说过这是他写过最好的书甚至超过了《百年孤独》。的确孤独仅仅“百年”而已,但是“爱”似乎不能给予一个时间的长度。这是爱与其他东西相比他所具有的“不可承受的重”然而爱也是轻,无限的轻,轻到我们活在爱与被爱之间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爱是什么?”马尔克斯同样问道:“爱究竟是灵还是肉?”若只是肉体便是无限的轻,若是灵魂便是无限的重。若是生便是无限的重,若是死便是无限的轻。中国所有的爱情故事是世界上最唯美的,也是最轻的,但是这份轻缺让人感到无比的重。不论是传说的白蛇许仙,还是现实中的唐婉与陆游都以悲剧结束。人们常说中国人喜欢大团圆,但是在爱情方面中国人似乎最喜欢悲剧化生的空明美。用凄惨成就同情,用同情让世人感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们总习惯拿生命与爱作比较,似乎在比较中才能得到对于爱的重要性的诠释。中国人更是喜欢用轮回演绎爱情,所以今生今世变成了三生三世,此岸变成了彼岸。“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死生。”人们喜欢彼岸花的超脱于唯美,常用它代表美好之物。佛经中曾说彼岸花是一个叫彼的与叫岸的相爱触犯天条后,玉帝为了惩罚他们,故意让彼此变为花叶,永世不得相见。佛陀路过此地,看到后虽然深有同情,但是也无可奈何,便将其带到彼岸,此后便称为彼岸花。传说本不可信,可是突然发现时间很唯美的东西往往都与悲剧相连。彼岸花自然也未能例外。如果是两情相悦又无规则相阻,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它只能成为大多数流入庸俗,不单是彼岸花,像中国的许多传说,如《白蛇传》《梁祝》他们所演绎的主题都是在悲剧中体现至死不渝。人们往往被这些故事所倾倒,认为这才算情。更有一些人会一味地沉湎其中,按照故事传奇的标准去寻找自己的所爱,如此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每一个东西都是应该有差异的,并非只有凄惨与悲剧才能演绎唯美与真爱。为爱付出生命并不难,难的是为生命付出爱。那瞬间光亮的惊雷与闪电能让人刻骨铭心,但能让人生存下来的还是太阳。彼岸是一种寄托性的存在。他又或者无,你我都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时期托的前提是活着,而活着的前提是你我都身处在此岸。彼岸纵使存在,他也只是此岸的一种延续。人期盼一场传奇式的爱情是那时没有错的。主要看你如何理解传奇这个词,如果非要以生命为砝码的爱情才算传奇,那么千百年来人类的传奇便少得可怜。但是如果你不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衡量许多人,许多爱情,而仅仅站在他们本身的立场上,你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奇,每一场爱情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轰轰烈烈是一种传奇,平平淡淡也是一种传奇。有时觉得平平淡淡才是最真的传奇。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可谓浪漫至极,可这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苦思独守364个日夜。两情若是久长时,又怎能不在朝朝暮暮。况且人生又能有多少个朝朝暮暮。正如舒婷所说:“与其在神女峰上展望千年,倒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死生。此岸花,开一百年,落一百年,花叶永世相连,情却在朝暮,缘蕴与生死。“不是今生,焉卜来世!”生命中我们不能承受的东西太多,今生尚且不能保证,那么来世又何必再谈。我们在历史中轻若鸿毛,所以注定了历史在我们心中重若泰山,遗忘在重的方面意味着成全,而在轻的一方面则意味着背叛。我们都活在爱与被爱中是轻,而我们都不知爱是什么?因此爱才成为了无法触及,而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返回目录。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动乱,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

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这种被动的“了”,不是好,是叹息,也是讽刺,是对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的致命讽刺。人在欲望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丢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块磨盘而活,可悲,可叹的人生啊!

可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看来,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

返回目录。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中国读书界对昆德拉的了解得益于翻译界的工作。就我所知,国内对昆德拉的翻译,比较早的是韩少功,他与他姐姐合作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现中译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于198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十五年来,昆德拉的作品,除了早年用捷克文写的诗歌和剧本,以及xx年三月才推出的法文版小说《无知》,几乎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了,有的还有几个译本。我不知道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引进昆德拉的十三部作品之前,哪些出版社购买过昆德拉的中文简体字版权,但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都没有以合法的手续购买版权。我特别赞同艾晓明在1996年香港《明报周刊》上讲的那段话:“为了避免作品‘橘逾淮而成枳’的宿命,我想,我们是否需要回到一个基本问题上,有没有可能按照《伯尔尼公约》和既有的著作权法,礼待昆(德拉)先生,然而再考虑,有没有可能原原本本地介绍他的文字?”这两种可能,上海译文出版社现在都给我们提供了。我想,有了这两种可能,我们便有了进一步理解昆德拉的可能性。

说起昆德拉,有人会说他在他的祖国捷克影响力不大,怎么在中国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是不是有点反常?实际上,昆德拉早在移居法国之前,已经是捷克第四届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只是因为带头说了真话,才被开除出党。据蒋承俊介绍,在1977年,捷克有七十六名人民艺术家、三百六十名功勋艺术家、七千多名艺术工作者签名发表了捷克斯洛伐克文艺界《宣言书》,其中曾这样写道:“……我们极端鄙视这么一帮子人,他们狂妄自大,虚荣心重,优越感强,自私自利,无耻之尤,甚至为了几个臭钱,不惜出卖自己祖国的利益,参加了叛徒集团,脱离了人民,离开了人民的生活,背弃了人民真正的利益而投入帝国主义怀抱,成了反人道主义的工具,堕落为那些颠覆和制造各国间不和的人的传声筒。”在这样的声讨中,昆德拉的作品在捷克当然不可能流传,不流传也就不可能有影响。我觉得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改变,历史会说话的。

昆德拉在中国的影响确实不小,但在西方,昆德拉的影响更为持久而广泛。他在美国,在法国,在意大利,在西班牙,还有在以色列,都获得过文学大奖。据我们了解,他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20种语言,几乎所有作品都有了译文,在世界广为流传。实际上,是翻译造就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昆德拉,是翻译赋予了昆德拉的作品以丰富的生命。

昆德拉的作品被广泛翻译,甚至不断重译,说明了他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昆德拉作品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其独特的个性和多重的解读可能性。应该说,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是昆德拉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国内,有哲学家如复旦大学的俞吾金,从哲学角度对昆德拉的话语世界进行过阐释,认为其作品“铸造新的时代精神”;比较文学家乐黛云认为昆德拉“成功地完成了哲理与故事、梦与现实的结合,或者说创作了一支把哲学、叙事和梦合为一体的复杂交响乐”;文学评论家们则更推崇昆德拉掀起的小说“革命”,对其小说的“新”与“奇”,对其小说技巧的创新进行探讨。可以说,就阐释的多样性而言,近二十年来,从国外译介到中国来的外国作家,几乎没有哪一个能与昆德拉相比。我想,随着这次昆德拉作品的系统、全面地推出,为我们全面评价和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昆德拉的作品的生命力,还在于围绕昆德拉本人及其作品,有着种种的不解,甚至误解。实际上,不解甚至误解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不可避免的。昆德拉深刻地认识到不解甚至误解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在第三部分就有一部小小的“不解之词汇集”。诸如忠实与背叛,灵与肉,存在的轻与重,对所有这些有关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就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认识和“误解”。而他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既然不解和误解普遍存在,那么就作品而言,在翻译和接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误读。从作品的理解、翻译和接受的历程来看,误读是必然的。个人的误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集体性的强迫性误读。比如,以政治或意识形态的标准,对昆德拉的作品进行唯一的评判。在我看来,好的翻译应该是为理解开拓空间。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以往的译本中常有删节和改动,这是为避免误读而实际上又造成误读的原因之一。这次上海译文出版社组织系列译介昆德拉,我想其中大部分的删节或改动是有可能还其真面目的。十几年来,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我们全面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新的可能。再说随着国际文学界对昆德拉的不断解读,也开拓了我们认识昆德拉的视角,为我们翻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昆德拉对翻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有比较明确的原则,我想我们翻译昆德拉,首先应该尊重他,至少对他的思想,对他的风格,对他在文学上的独特追求,应该尽可能在翻译中表现出来。我在重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有三条原则:一是尽可能全面地理解昆德拉;二是力求再现昆德拉作品的风格特征;三是尽可能避免误译,并不随意删改原文。但愿我们的努力能有益于国人从对昆德拉的不解甚至误解,进一步走近昆德拉,理解昆德拉。

返回目录。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五年前,可以说一遍阅读下来人是浑浑噩噩的,可能跟年纪和阅历有关,从此这本书被我放进了柜子。这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打开了这本书,这次的阅读的体会和第一次大相径庭。所以我非常认同一些人的说法:米兰·昆德拉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够,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了两遍还是不能完全体味到其精髓。说来有些惭愧,尽管如此,还是想写一篇文章来对所看所想的内容进行一次整理总结。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面看是一部爱情故事,骨子里却是一本概念小说,机智、诱人、严肃,充满情感,是一部开阔又复杂细致的作品。它里面交织着政治与哲思、肉欲和灵魂、趣味和深度……对于性爱与政治之间巧妙的交互作用进行娴熟的叙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达的是一个人在四种状态下的“非如此不可”:爱---特丽莎,同情----托马斯,反叛----萨宾娜,梦想----弗兰茨。文章围绕主人公托马斯展开,他与前妻离异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并决定一直保持单身。特丽莎走进托马斯的生活,这个在托马斯看来是由六个偶然给他带来的女人,与托马斯纠缠、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马斯仍然醉心于与众多女人的“性友谊”,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寻找、开拓和征服每一个女人与其他女人的百万分之一的差异。但特丽莎的身影反反复复出现在托马斯医生临窗犹豫与沉思中,严厉地拷问着托马斯对自我,对命运,对情爱,对沉重与价值的决断。这就是轻与重的对立,对婚姻的忠诚是重;与情人的幽会是轻。托马斯在轻和重之间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着特丽莎;在特丽莎面前又坦然承认与情妇在一起。千里追妻,放弃国外安稳的生活跟着特丽莎回到布拉格,却依旧不忠特丽莎。为了给妻子一个平静的生活拒绝在请愿书上签字,又在第二天忘记拒签的目的......终于他在被布拉格统治者逼迫的情况下同意了特丽莎的提议去了乡下。

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最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情妇在一起。

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a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时间慢慢品味的书,如果你能坐地下来阅读,一定会有所体会。

返回目录。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动乱,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

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这种被动的“了”,不是好,是叹息,也是讽刺,是对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的致命讽刺。人在欲望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丢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块磨盘而活,可悲,可叹的人生啊!

可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看来,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

语文教研组。

返回目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断断续续听到不少人的推荐和高评价,一直想看但是拿起来很多次都看了一点点就看不动了,可能因为工作太累,也可能年龄阅历不够,总之一直没看进去。这段时间辞职了,那天坐长途汽车,拿起来看了几页就被镇住了。借用周杰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实在是“太屌了!”作为一个喜欢看书的人,长这么大看的书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么大的心灵震动和共鸣。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这绝对是一本哲学和心理学的伟大著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爱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意义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何为生命之轻?生命不管是长或者短,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没走的那条路会讲你带向何方,人生如果是作一幅画,那么“生活就是一张没有什么意义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生命”,这就是生命之最轻;生命失去独立性,一不小心我们的人生就会活到了别人的口水里或者成为别人生命无意义的延续那么生命就成为无意义的轻。

同时,生命也是沉重的。无法逃避的责任、纠缠不清的感情、永不满足的欲望、“必须如此”的执念、潜藏深处的同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

“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轻松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责任,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心理学案例。

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直认为是因为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所以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直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直在梦中充满恐惧。

书中关于女画家萨宾那和其情人弗兰茨的“误解小词典”,也很有意思。弗兰茨的经历让他认为“忠诚”是自己最看重也是自己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而对于萨宾那来说,小时候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家庭让其心灵深处最大的需求是“独立”,也就是意味着抛开所有旧秩序的“背叛”对萨宾那最有吸引力。其实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那几种,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身上重复着几种模式而已,如同萨芬娜一生一直在实践各种形式的“背叛”一样。

返回目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断断续续听到不少人的推荐和高评价,一直想看但是拿起来很多次都看了一点点就看不动了,可能因为工作太累,也可能年龄阅历不够,总之一直没看进去。这段时间辞职了,那天坐长途汽车,拿起来看了几页就被镇住了。借用周杰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实在是“太屌了!”作为一个喜欢看书的人,长这么大看的书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么大的心灵震动和共鸣。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这绝对是一本哲学和心理学的伟大著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爱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意义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何为生命之轻?生命不管是长或者短,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没走的那条路会讲你带向何方,人生如果是作一幅画,那么“生活就是一张没有什么意义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生命”,这就是生命之最轻;生命失去独立性,一不小心我们的人生就会活到了别人的口水里或者成为别人生命无意义的延续那么生命就成为无意义的轻。

同时,生命也是沉重的。无法逃避的责任、纠缠不清的感情、永不满足的欲望、“必须如此”的执念、潜藏深处的同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

“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轻松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责任,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心理学案例。

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直认为是因为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所以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直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直在梦中充满恐惧。

书中关于女画家萨宾那和其情人弗兰茨的“误解小词典”,也很有意思。弗兰茨的经历让他认为“忠诚”是自己最看重也是自己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而对于萨宾那来说,小时候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家庭让其心灵深处最大的需求是“独立”,也就是意味着抛开所有旧秩序的“背叛”对萨宾那最有吸引力。其实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那几种,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身上重复着几种模式而已,如同萨芬娜一生一直在实践各种形式的“背叛”一样。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二

“现代的愚蠢并不意味着无知,而意味着固有观念的无思想性。”

这句是今年已91岁的米兰·昆德拉说的;

现在再说米兰·昆德拉会是种什么状态呢?我并不知道现在还有人看他的书吗,年轻时看过他所有作品的自己,在今年重读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朽》。

对于不能承受的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我看完觉得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就是我们都是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去经历我们的生活,我们没有恋爱过就去恋爱了,我们没结过婚就去结婚了,我们无法经过一件事后觉得不好重新来过,我们只能每天面对未知,不知对错好坏,所以判断变得没意义,好象如何做都可以,这种轻松我们无法承受。

昆德拉相信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他本人何尝不是一直在思考,关于生活中轻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我想卡列宁的微笑也许就是昆德拉的终级追求,那种好象退到了人生的最低点,但那种田园生活何尝不是一种最为幸福的归宿。

“媚俗”从宽泛的定义上可以说只要你相信一样东西,你在视做你生活的标准时就是一种“媚俗“,这就是说“媚俗“,kundera无处不在。

就象昆德拉在《不朽》中说,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标示自己的个性,不是在生活中做加法就是做减法,关于这点我觉得昆德拉说的很有道理,从根本上他是后现代的一种"什么多行"。

我认为我们只能去做出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就可以了,宽容其他人的选择,不必去教导别人如何生活就是最大可能的接近不kundera吧。

读米兰·昆德拉,让我热爱更宽容,更享乐生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三

深夜,我反复翻阅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太过深奥,轻与重的好处,也在生命的概念里同空气一样难觅其形。昆德拉在这本小说中不仅仅勾画了西方社会的人生百态,更是折射出人生的虚无与空幻,细品之下,犹如回响。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也意识到了这些,他知道这唯一性的人生,决不能随波逐流,可他却没有像居里夫妇一样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而是以放下负担的方式,拒绝媚俗的社会。可没有负担的他变的太过轻飘,反而难以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正因他发奋去感受凡夫俗子所享受的简单,而承受着‘轻’的痛苦。这种简单的实质却是人生的虚幻。但事实上,这样的生活也绝非他想要的,他时常沉思于一句德国谚语:“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只有一次的人生,用于享受也无法透过经验比较得知对错,毕竟追求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反之,追求平凡就显得那么不平凡了。然而这种平凡并非是托马斯那样的放纵享受。如果想要生命不朽,就务必创造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此同时又不愿被世间的媚俗所感染,那就要向尼采说的一样:“个体务必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致幻灭”。那么这种超脱于媚俗的平凡就是像杨绛先生一样“无名无位自在”的平凡,超脱于世俗之外,又有着贝多芬式的非如此不可。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平凡的,淡然的心态,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所想要的。坚信他们的平凡,他们的执着,他们对自己的明白,会让他们在这宇宙的小小一角奏响生命的凯歌。

这轻飘的生命,充满了偶然与虚幻,回不到过去看不见未来,刚刚看破滚滚红尘,却也难逃岁月的流沙,想要生命不朽,只有释放自己灵魂的真善美,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超然于世俗,点亮自己的人生。这并非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全部好处,但却是我感同身受的哲学内涵。

窗外,疾行的车流从一个未知,驶向另一个未知……。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四

守护爱情变失去了自我,从而变得轻,重的时候处处谨慎,轻的时候没有一定的境界一定就是内心淡泊吗?不知道。

背叛背叛,也就是逃离。像费兰茨一样的把萨比娜视为精神境界的永恒的真的存在吗?萨比娜的生活描写的太轻,以至于出了背叛,出走,画画,没有了乐趣。也许是那个时候人的状态,但是不难说,颜值估计是她能生存下去的支撑力之一。

外国人对于性交,性爱这一事情的态度果真那么随意吗?不管是不是,我觉得那是另外一种不合合理。没有性的爱不是真的爱情,但是只有性的偶遇个擦肩而过真的能回过头一点没有痕迹还是会想特蕾莎一样耿耿于怀。

战争,真的是不合理。他会把一个人忍耐痛苦的能力无线放大。但是在别人享受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的时候谁甘愿只是吃苦和挣扎。反正灰色的世界不是我想要的,也不应该是人类的一部分。反对战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五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我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它曾经是红极一时的书,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是当之无愧、不可质疑的一部文学经典。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些它的故事,而且觉得那些故事哪怕你再不喜欢文学,也都会觉得十分地吸引。

比如说这本书最重要的男主角——托马斯,作为一个外科大夫,长得非常英俊潇洒,风流成性,一天到晚就喜欢追逐女性,满足他对女性的身体的好奇心。

书里面说道,曾经他有朋友带着妒意地问他:“你这一辈子大概搞过多少女人?”他想一想,实在想不起来,只好说:“大概也就只有200个吧。”

如果你从一个生活非常放浪的标准来看,也许还不是真的过分。

但是这样一个主角,他这样追逐声色犬马的生活,关于他的这些描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你想想看会给大家带来多大的震撼。

因此当年许多文艺青年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吸引的就是里面的这些情色桥段。

甚至你还可以学一下种种的关于自己生性风流的解说,例如说这本书里面就提到:托马斯有时候在街上会碰到一个女的,看起来很眼熟。那个女的上来跟他打招呼,哦,原来他们之前搞过,但是他现在把人家给忘了。

这是不是一个很坏的负心汉呢?我们的作者米兰·昆德拉就替他解说了:这并不是托马斯对这个女人不好,而是他的记性对她不好。

这本书在那个时代引起一片狂潮,有人甚至认为它有份推动后来曾经很流行的所谓“下半身写作”,这些玩意儿今天看来都太过低俗了,我们不值得提倡,我们要正能量一点。

重新回到这本书,为什么它是一个有文学意义、典籍意义的一本书呢?那是因为米兰·昆德拉他跟一般的小说作者不太一样,他是一个带着强烈的思想跟哲学企图心来写小说的人。

这种所谓思想跟哲学企图心,其实很多小说作者都有,但是很少有人会像米兰·昆德拉这样子,他这整本小说写出来,简直是夹叙夹议。就是他写着写着,会看到大量的作者的自言自语。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六

在哲学里面,轻与重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没有重便没有轻。同样的,把轻与重的问题放到生命之中,也必然是轻重相连。

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负担,比大气还轻,他将会变得似真非真、完全自由却毫无意义。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是选择沉重还是轻松呢?这是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出的思考。

《叩问存在》是一本解读米兰·昆德拉的书,而“叩问存在”便是其中解读《生命中不能是承受之轻》的标题,但看过整本书,会感觉到一种对生命、对存在最深层次的敬意,这四个字也同样是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不断追寻的真理所在。

他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对生命的思考,一直在与“神”对话。这其中最直接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小说?他引用了犹太人的一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笑容里包含的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于是,这思考的内容便是小说中的深沉意义。

思考是人类最重要的技能,这思考的结果,用昆德拉的话说,“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是一本叩问存在的书。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很多人根本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就离开了人世。而有的人,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却在为了那些不存在的“轻”,消耗了自己珍贵的光阴。于是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在追逐的到底是什么,追逐这些到底有没有意义。

可是,所谓的“意义”又是一个太过于抽象的词语,什么样的人生才能被称之为有意义呢?在昆德拉的眼里,人类所有的行为,都不过是一个追逐“轻”,逃避“重”的过程,甚至有的人为了“轻”不择手段,但到头来发现,其实“轻”不过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重”却一直在身边;而另一边,有些人不去逃避现实的苦难,而是笑着迎接它,反而苦难变得不再那么沉重。

正如昆德拉在他的另一部小说《不朽》中写的,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偶的存在。存在这个概念太大了,作为个人,我们没办法去感知这个世间的一切,我们能做到的,仅仅是感知自我。

但就算是这样,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生活,就是在这个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或许很多人都不会同意这句话,我也不能完全认可,这观点太悲观了。

如果直接就肯定了这世间没有所谓的幸福,那我们所有追求幸福的行为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夸大一点说,我们活着就没有意义了。

但可悲的是,我们不能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不能选择的还有,我们一出生就必然带着希望。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是应该得到祝福的,生活或许是痛苦的,但存在就是幸福。

我们穷尽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一生都在试着摆脱沉重。如果没有了幸福,毫无疑问,这对我们人类来说,一定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幸福不存在了,人生来就是为了受苦受难的,没有人会期望有来世,这样活着,而且还不得不活着,那么,我选择死亡,选择逃避我生来就承担的责任,选择不接触阳光与温暖,因为这一切都太过于沉重。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活在两个女人中间,他从未怀疑过他深爱着特蕾莎,但同时,他又流连于和萨比娜的性爱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性爱与爱情,无数人激烈讨论过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没有人能真正讲清楚,昆德拉也不能。在特蕾莎的眼里,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在托马斯的眼里,两者互不相干,这对他们两夫妻来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了,我们假设一下,我们所有人生存的目的只有一个,也就是说人类生存的原因只有一个,爱情与性爱。那么,当我们舍弃其中一个,便只能接受死亡。

在灵与肉的疆界里,特蕾莎的母亲是一个只有“肉”而没有“灵”的例子,她鄙视人身上一切属于“灵”的美好的东西。

她认为,在这个世界里,青春和美貌毫无意义,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肉体集中营,一具具肉体彼此相向,而灵魂是根本看不见的。

而特蕾莎则把这一切看作是对她美丽灵魂的亵渎。可见,特蕾莎已经用最孩子气的思维方式思索着人类最难以解开的生存之谜,这也就是昆德拉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吧。

对灵魂存在的相信区分了人类世界,而如果舍弃了灵魂,也就自然和其他的物质一样,只是一具依靠大脑供氧而能够行动的肉体,这样的肉体是不能被冠以“人”之名的。

那么,把这个问题设定成一个简单的选择题:a肉、b灵、c灵与肉,这样就一目了然了。但不可否认,这样的选择题造成了如特蕾莎一样的无数个悲剧的存在。

回到最初的假设,我们为什么活着,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肉,也拥有了灵,所以我们活着,我们在追求灵与肉的结合。

当假设的前提被取消之后,灵与肉不再是我们活着的唯一意义,那我们可以追逐的东西会更多,那么,自然也就不存在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了。

这是特蕾莎的哲学,但我相信,这是适用于我们所有人的。

我们追逐的结果是“轻”,我们追逐的过程便是“重”,没理由因为过程太重于是放弃结果,因为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份过程。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活着说就算有了我们期望的轮回,我们也会发现,这只不过是在不断加重这个过程而已。

我们不能没有“轻”在前方的指引,一旦失去了对“轻”追逐的信念,我们的生命便没有了意义;而没有了沉重的过程,便永远也没有“轻”的终点。

所以,请将“轻”留在心里,迈上沉重的步子,前进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七

本文目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面看是一部爱情故事,骨子里却是一本概念小说,机智、诱人、严肃,充满情感,是一部开阔又复杂细致的作品。它里面交织着政治与哲思、肉欲和灵魂、趣味和深度……对于性爱与政治之间巧妙的交互作用进行娴熟的叙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达的是一个人在四种状态下的“非如此不可”:爱---特丽莎,同情----托马斯,反叛----萨宾娜,梦想----弗兰茨。文章围绕主人公托马斯展开,他与前妻离异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并决定一直保持单身。特丽莎走进托马斯的生活,这个在托马斯看来是由六个偶然给他带来的女人,与托马斯纠缠、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马斯仍然醉心于与众多女人的“性友谊”,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寻找、开拓和征服每一个女人与其他女人的百万分之一的差异。但特丽莎的身影反反复复出现在托马斯医生临窗犹豫与沉思中,严厉地拷问着托马斯对自我,对命运,对情爱,对沉重与价值的决断。这就是轻与重的对立,对婚姻的忠诚是重;与情人的幽会是轻。托马斯在轻和重之间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着特丽莎;在特丽莎面前又坦然承认与情妇在一起。千里追妻,放弃国外安稳的生活跟着特丽莎回到布拉格,却依旧不忠特丽莎。为了给妻子一个平静的生活拒绝在请愿书上签字,又在第二天忘记拒签的目的......终于他在被布拉格统治者逼迫的情况下同意了特丽莎的提议去了乡下。

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最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情妇在一起。

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时间慢慢品味的书,如果你能坐地下来阅读,一定会有所体会。

返回目录。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中国读书界对昆德拉的了解得益于翻译界的工作。就我所知,国内对昆德拉的翻译,比较早的是韩少功,他与他姐姐合作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现中译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于198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十五年来,昆德拉的作品,除了早年用捷克文写的诗歌和剧本,以及xx年三月才推出的法文版小说《无知》,几乎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了,有的还有几个译本。我不知道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引进昆德拉的十三部作品之前,哪些出版社购买过昆德拉的中文简体字版权,但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都没有以合法的手续购买版权。我特别赞同艾晓明在1996年香港《明报周刊》上讲的那段话:“为了避免作品‘橘逾淮而成枳’的宿命,我想,我们是否需要回到一个基本问题上,有没有可能按照《伯尔尼公约》和既有的著作权法,礼待昆(德拉)先生,然而再考虑,有没有可能原原本本地介绍他的文字?”这两种可能,上海译文出版社现在都给我们提供了。我想,有了这两种可能,我们便有了进一步理解昆德拉的可能性。

说起昆德拉,有人会说他在他的祖国捷克影响力不大,怎么在中国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是不是有点反常?实际上,昆德拉早在移居法国之前,已经是捷克第四届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只是因为带头说了真话,才被开除出党。据蒋承俊介绍,在1977年,捷克有七十六名人民艺术家、三百六十名功勋艺术家、七千多名艺术工作者签名发表了捷克斯洛伐克文艺界《宣言书》,其中曾这样写道:“……我们极端鄙视这么一帮子人,他们狂妄自大,虚荣心重,优越感强,自私自利,无耻之尤,甚至为了几个臭钱,不惜出卖自己祖国的利益,参加了叛徒集团,脱离了人民,离开了人民的生活,背弃了人民真正的利益而投入帝国主义怀抱,成了反人道主义的工具,堕落为那些颠覆和制造各国间不和的人的传声筒。”在这样的声讨中,昆德拉的作品在捷克当然不可能流传,不流传也就不可能有影响。我觉得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改变,历史会说话的。

昆德拉在中国的影响确实不小,但在西方,昆德拉的影响更为持久而广泛。他在美国,在法国,在意大利,在西班牙,还有在以色列,都获得过文学大奖。据我们了解,他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20种语言,几乎所有作品都有了译文,在世界广为流传。实际上,是翻译造就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昆德拉,是翻译赋予了昆德拉的作品以丰富的生命。

昆德拉的作品被广泛翻译,甚至不断重译,说明了他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昆德拉作品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其独特的个性和多重的解读可能性。应该说,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是昆德拉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国内,有哲学家如复旦大学的俞吾金,从哲学角度对昆德拉的话语世界进行过阐释,认为其作品“铸造新的时代精神”;比较文学家乐黛云认为昆德拉“成功地完成了哲理与故事、梦与现实的结合,或者说创作了一支把哲学、叙事和梦合为一体的复杂交响乐”;文学评论家们则更推崇昆德拉掀起的小说“革命”,对其小说的“新”与“奇”,对其小说技巧的创新进行探讨。可以说,就阐释的多样性而言,近二十年来,从国外译介到中国来的外国作家,几乎没有哪一个能与昆德拉相比。我想,随着这次昆德拉作品的系统、全面地推出,为我们全面评价和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昆德拉的作品的生命力,还在于围绕昆德拉本人及其作品,有着种种的不解,甚至误解。实际上,不解甚至误解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不可避免的。昆德拉深刻地认识到不解甚至误解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在第三部分就有一部小小的“不解之词汇集”。诸如忠实与背叛,灵与肉,存在的轻与重,对所有这些有关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就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认识和“误解”。而他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既然不解和误解普遍存在,那么就作品而言,在翻译和接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误读。从作品的理解、翻译和接受的历程来看,误读是必然的。个人的误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集体性的强迫性误读。比如,以政治或意识形态的标准,对昆德拉的作品进行唯一的评判。在我看来,好的翻译应该是为理解开拓空间。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以往的译本中常有删节和改动,这是为避免误读而实际上又造成误读的原因之一。这次上海译文出版社组织系列译介昆德拉,我想其中大部分的删节或改动是有可能还其真面目的。十几年来,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我们全面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新的可能。再说随着国际文学界对昆德拉的不断解读,也开拓了我们认识昆德拉的视角,为我们翻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昆德拉对翻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有比较明确的原则,我想我们翻译昆德拉,首先应该尊重他,至少对他的思想,对他的风格,对他在文学上的独特追求,应该尽可能在翻译中表现出来。我在重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有三条原则:一是尽可能全面地理解昆德拉;二是力求再现昆德拉作品的风格特征;三是尽可能避免误译,并不随意删改原文。但愿我们的努力能有益于国人从对昆德拉的不解甚至误解,进一步走近昆德拉,理解昆德拉。

返回目录。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偶然化的存在,我们活在世间的人的选择都不能保证其必然,所以每一次选择无非只是更深的痛苦。目标只能使人们变得庸俗。人们仿佛在一个永劫不复中不能自拔,而又不知所措。然而米兰昆德拉也不过是他所描述的人中的一分子而已。他发现了所谓的媚俗。正如王小波也曾说过:“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然而发现不等于解决,而只是陷入更深层次的痛苦而已。所以米兰昆德拉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向着生命发出疑问:“非如此不可。”的确一切事情总结起来也不过就是:“非如此不可”。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疑问,深刻到只能用行动默默地回答。而生命中看似复杂严肃,实际只要翻开过去的扉页,我们可以发现,让我们无比沉重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而恰恰是那些轻轻的事情,那些宛若鸿毛一般轻,却又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这便是我们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轻“的另外一个意思又意味着遗忘。文中女主人公说:“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生命的本来就是由一些碎片构成,只有记忆把这些碎片构成的统一的存在。我们的所有感情,不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是在回忆中展开的。假如一个人没有记忆,那么世界对于他来说无所谓好坏。纵使他也会流泪或者微笑,但是这不过是一个动物体本能的反应而已,谈不上情感,更是与快乐无关。而遗忘则代表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即对于生命的背叛。这种背叛是建立在世界对于存在者的背叛之下的。没有哪一个人不想追求幸福,但是我们总是在过去与未来之中追求,似乎在我们看来幸福不会存在于当下。许多哲学家都劝人们要活在当下,但是这不过是一个理想状态罢了。换言之人永远也不可能活在当下。柏格森曾经说过:”时间的不重复、不间断性保证了生命的存在,生命一场自我的绵延。”所谓绵延,必定是向前的,就如意识流的水一样在流淌。“向前”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而当不断地向前时,我们发现生命似乎成了无数的碎片,为了保证完整性,我们只能用记忆将其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东西。这不经意间我们得到了一种体验,是在回忆之中的快乐感。当然回忆也会有痛苦,但是整体来说快乐大于痛苦,而痛苦也不过是必要的痛苦。因此遗忘便意味着对于一切的背叛,这种背叛绝不亚于结束生命。至于无非背叛的记忆之中,最轻的便是人类的爱。的确“爱”是一切最轻中的轻,但是却又恰恰是它,让我们生命变得沉重。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这世间没有比爱更难的事了。”小说中费尔明娜与阿里萨、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的爱情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阿里萨一生也似乎记住了那句“我唯一对于死亡的恐惧便是不能为爱而死。”虽然他与无数女人在一起,但是最终一生保持着对于唯一深爱的她灵魂深处的爱意。马尔克斯曾经说过这是他写过最好的书甚至超过了《百年孤独》。的确孤独仅仅“百年”而已,但是“爱”似乎不能给予一个时间的长度。这是爱与其他东西相比他所具有的“不可承受的重”然而爱也是轻,无限的轻,轻到我们活在爱与被爱之间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爱是什么?”马尔克斯同样问道:“爱究竟是灵还是肉?”若只是肉体便是无限的轻,若是灵魂便是无限的重。若是生便是无限的重,若是死便是无限的轻。中国所有的爱情故事是世界上最唯美的,也是最轻的,但是这份轻缺让人感到无比的重。不论是传说的白蛇许仙,还是现实中的唐婉与陆游都以悲剧结束。人们常说中国人喜欢大团圆,但是在爱情方面中国人似乎最喜欢悲剧化生的空明美。用凄惨成就同情,用同情让世人感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们总习惯拿生命与爱作比较,似乎在比较中才能得到对于爱的重要性的诠释。中国人更是喜欢用轮回演绎爱情,所以今生今世变成了三生三世,此岸变成了彼岸。“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死生。”人们喜欢彼岸花的超脱于唯美,常用它代表美好之物。佛经中曾说彼岸花是一个叫彼的与叫岸的相爱触犯天条后,玉帝为了惩罚他们,故意让彼此变为花叶,永世不得相见。佛陀路过此地,看到后虽然深有同情,但是也无可奈何,便将其带到彼岸,此后便称为彼岸花。传说本不可信,可是突然发现时间很唯美的东西往往都与悲剧相连。彼岸花自然也未能例外。如果是两情相悦又无规则相阻,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它只能成为大多数流入庸俗,不单是彼岸花,像中国的许多传说,如《白蛇传》《梁祝》他们所演绎的主题都是在悲剧中体现至死不渝。人们往往被这些故事所倾倒,认为这才算情。更有一些人会一味地沉湎其中,按照故事传奇的标准去寻找自己的所爱,如此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每一个东西都是应该有差异的,并非只有凄惨与悲剧才能演绎唯美与真爱。为爱付出生命并不难,难的是为生命付出爱。那瞬间光亮的惊雷与闪电能让人刻骨铭心,但能让人生存下来的还是太阳。彼岸是一种寄托性的存在。他又或者无,你我都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时期托的前提是活着,而活着的前提是你我都身处在此岸。彼岸纵使存在,他也只是此岸的一种延续。人期盼一场传奇式的爱情是那时没有错的。主要看你如何理解传奇这个词,如果非要以生命为砝码的爱情才算传奇,那么千百年来人类的传奇便少得可怜。但是如果你不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衡量许多人,许多爱情,而仅仅站在他们本身的立场上,你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奇,每一场爱情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轰轰烈烈是一种传奇,平平淡淡也是一种传奇。有时觉得平平淡淡才是最真的传奇。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可谓浪漫至极,可这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苦思独守364个日夜。两情若是久长时,又怎能不在朝朝暮暮。况且人生又能有多少个朝朝暮暮。正如舒婷所说:“与其在神女峰上展望千年,倒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死生。此岸花,开一百年,落一百年,花叶永世相连,情却在朝暮,缘蕴与生死。“不是今生,焉卜来世!”生命中我们不能承受的东西太多,今生尚且不能保证,那么来世又何必再谈。我们在历史中轻若鸿毛,所以注定了历史在我们心中重若泰山,遗忘在重的方面意味着成全,而在轻的一方面则意味着背叛。我们都活在爱与被爱中是轻,而我们都不知爱是什么?因此爱才成为了无法触及,而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返回目录。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动乱,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

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这种被动的“了”,不是好,是叹息,也是讽刺,是对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的致命讽刺。人在欲望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丢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块磨盘而活,可悲,可叹的人生啊!

可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同样的困惑在法国。

散文。

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看来,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

语文教研组。

返回目录。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五年前,可以说一遍阅读下来人是浑浑噩噩的,可能跟年纪和阅历有关,从此这本书被我放进了柜子。这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打开了这本书,这次的阅读的体会和第一次大相径庭。所以我非常认同一些人的说法:米兰·昆德拉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够,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了两遍还是不能完全体味到其精髓。说来有些惭愧,尽管如此,还是想写一篇文章来对所看所想的内容进行一次整理总结。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面看是一部爱情故事,骨子里却是一本概念小说,机智、诱人、严肃,充满情感,是一部开阔又复杂细致的作品。它里面交织着政治与哲思、肉欲和灵魂、趣味和深度……对于性爱与政治之间巧妙的交互作用进行娴熟的叙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达的是一个人在四种状态下的“非如此不可”:爱---特丽莎,同情----托马斯,反叛----萨宾娜,梦想----弗兰茨。文章围绕主人公托马斯展开,他与前妻离异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并决定一直保持单身。特丽莎走进托马斯的生活,这个在托马斯看来是由六个偶然给他带来的女人,与托马斯纠缠、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马斯仍然醉心于与众多女人的“性友谊”,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寻找、开拓和征服每一个女人与其他女人的百万分之一的差异。但特丽莎的身影反反复复出现在托马斯医生临窗犹豫与沉思中,严厉地拷问着托马斯对自我,对命运,对情爱,对沉重与价值的决断。这就是轻与重的对立,对婚姻的忠诚是重;与情人的幽会是轻。托马斯在轻和重之间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着特丽莎;在特丽莎面前又坦然承认与情妇在一起。千里追妻,放弃国外安稳的生活跟着特丽莎回到布拉格,却依旧不忠特丽莎。为了给妻子一个平静的生活拒绝在请愿书上签字,又在第二天忘记拒签的目的......终于他在被布拉格统治者逼迫的情况下同意了特丽莎的提议去了乡下。

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最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情妇在一起。

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a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时间慢慢品味的书,如果你能坐地下来阅读,一定会有所体会。

返回目录。

曾在一部讲述大学四年生活小说中提到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近日阅读之后思绪万千。

第一遍,觉得很肤浅、庸俗、不可思议,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扬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节是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医生去乡下诊疗,在酒吧遇到一个侍女特蕾莎,从此,两个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时画家萨丽娜是托马斯情人,而萨丽娜与大学教授弗兰茨也是情人关系,以一言以蔽之:第一遍是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第二遍,梳理了小说情节,它是我所阅读中最独特的逻辑构思小说,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时间、地点,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以不同侧面反复提及。

第三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小说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两千字宣言”,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

第四遍,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联系四个人生活遭遇,

特蕾莎属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一条狗)。

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对女人具有强烈猎奇心理,对性的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对特蕾莎蕴藏着深深的爱,人性的肉体与灵魂两重性矛盾凸现出来。托马斯对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发思考,并将看法投向颇有尖锐的杂志,在读者来信中刊发了,他不断受到各种压力,但拒绝收回刊发的思想,因而他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之处。

萨比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萨比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脚下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桩罪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最初背叛父亲(禁止爱情),共产主义艺术(禁止毕加索),丈夫(一个平庸的演员),爱情(托马斯、弗兰茨)。当一切背叛之后,生命出现了极度空虚。

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又充满软弱之人,对来自富有激情的萨比娜充满好奇,犹如刘姥姥踏进大观园,陷得无法自拔,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满足了尘世间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爱,他追逐梦想到柬埔寨边境,死于抢劫的毛贼,死得轻于鸿毛。

小说是米兰?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的真谛。

返回目录。

再读,梳理小说情节,它是我所阅读中最独特的逻辑构思小说,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时间、地点,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以不同侧面反复提及。

同时,要了解小说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以及“两千字宣言”,等等,从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

一遍遍深读,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联系小说主人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生活遭遇,就有了如下认识:

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对女人具有强烈猎奇心理,对性的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对特蕾莎蕴藏着深深的爱,人性的肉体与灵魂两重性矛盾凸现出来。托马斯对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发思考,并将看法投向颇有尖锐的杂志,在读者来信中刊发了,他不断受到各种压力,但拒绝收回刊发的思想,因而他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之处。

萨宾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萨宾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脚下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桩罪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最初背叛父亲(禁止爱情),共产主义艺术(禁止毕加索),丈夫(一个平庸的演员),爱情(托马斯、弗兰茨)。莎比娜在背叛中度过了一生,每一次的背叛都令她激动不已。这种循环往复的背叛所带来的重,是她满心喜欢的,也是乐于承受的。但是,当她背叛了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以后,她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背叛的了。背叛的终极就是虚空。

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又充满软弱之人,对富有激情的萨宾娜充满好奇,陷得无法自拔,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满足了尘世间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爱。他从从某时刻开始对自身灵魂的拷问与修正,试图摆脱原有的“级",最终步向“宿命”的覆灭。

这部小说是米兰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的真谛。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返回目录。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理解昆德拉/许钧。

中国读书界对昆德拉的了解得益于翻译界的工作。就我所知,国内对昆德拉的翻译,比较早的是韩少功,他与他姐姐合作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现中译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于198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十五年来,昆德拉的作品,除了早年用捷克文写的诗歌和剧本,以及xx年三月才推出的法文版小说《无知》,几乎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了,有的还有几个译本。我不知道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引进昆德拉的十三部作品之前,哪些出版社购买过昆德拉的中文简体字版权,但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都没有以合法的手续购买版权。我特别赞同艾晓明在1996年香港《明报周刊》上讲的那段话:“为了避免作品‘橘逾淮而成枳’的宿命,我想,我们是否需要回到一个基本问题上,有没有可能按照《伯尔尼公约》和既有的著作权法,礼待昆(德拉)先生,然而再考虑,有没有可能原原本本地介绍他的文字?”这两种可能,上海译文出版社现在都给我们提供了。我想,有了这两种可能,我们便有了进一步理解昆德拉的可能性。

说起昆德拉,有人会说他在他的祖国捷克影响力不大,怎么在中国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是不是有点反常?实际上,昆德拉早在移居法国之前,已经是捷克第四届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只是因为带头说了真话,才被开除出党。据蒋承俊介绍,在1977年,捷克有七十六名人民艺术家、三百六十名功勋艺术家、七千多名艺术工作者签名发表了捷克斯洛伐克文艺界《宣言书》,其中曾这样写道:“……我们极端鄙视这么一帮子人,他们狂妄自大,虚荣心重,优越感强,自私自利,无耻之尤,甚至为了几个臭钱,不惜出卖自己祖国的利益,参加了叛徒集团,脱离了人民,离开了人民的生活,背弃了人民真正的利益而投入帝国主义怀抱,成了反人道主义的工具,堕落为那些颠覆和制造各国间不和的人的传声筒。”在这样的声讨中,昆德拉的作品在捷克当然不可能流传,不流传也就不可能有影响。我觉得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改变,历史会说话的。

昆德拉在中国的影响确实不小,但在西方,昆德拉的影响更为持久而广泛。他在美国,在法国,在意大利,在西班牙,还有在以色列,都获得过文学大奖。据我们了解,他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20种语言,几乎所有作品都有了译文,在世界广为流传。实际上,是翻译造就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昆德拉,是翻译赋予了昆德拉的作品以丰富的生命。

昆德拉的作品被广泛翻译,甚至不断重译,说明了他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昆德拉作品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其独特的个性和多重的解读可能性。应该说,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是昆德拉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国内,有哲学家如复旦大学的俞吾金,从哲学角度对昆德拉的话语世界进行过阐释,认为其作品“铸造新的时代精神”;比较文学家乐黛云认为昆德拉“成功地完成了哲理与故事、梦与现实的结合,或者说创作了一支把哲学、叙事和梦合为一体的复杂交响乐”;文学评论家们则更推崇昆德拉掀起的小说“革命”,对其小说的“新”与“奇”,对其小说技巧的创新进行探讨。可以说,就阐释的多样性而言,近二十年来,从国外译介到中国来的外国作家,几乎没有哪一个能与昆德拉相比。我想,随着这次昆德拉作品的系统、全面地推出,为我们全面评价和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昆德拉的作品的生命力,还在于围绕昆德拉本人及其作品,有着种种的不解,甚至误解。实际上,不解甚至误解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不可避免的。昆德拉深刻地认识到不解甚至误解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在第三部分就有一部小小的“不解之词汇集”。诸如忠实与背叛,灵与肉,存在的轻与重,对所有这些有关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就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认识和“误解”。而他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既然不解和误解普遍存在,那么就作品而言,在翻译和接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误读。从作品的理解、翻译和接受的历程来看,误读是必然的。个人的误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集体性的强迫性误读。比如,以政治或意识形态的标准,对昆德拉的作品进行唯一的评判。在我看来,好的翻译应该是为理解开拓空间。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以往的译本中常有删节和改动,这是为避免误读而实际上又造成误读的原因之一。这次上海译文出版社组织系列译介昆德拉,我想其中大部分的删节或改动是有可能还其真面目的。十几年来,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我们全面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新的可能。再说随着国际文学界对昆德拉的不断解读,也开拓了我们认识昆德拉的视角,为我们翻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昆德拉对翻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有比较明确的原则,我想我们翻译昆德拉,首先应该尊重他,至少对他的思想,对他的风格,对他在文学上的独特追求,应该尽可能在翻译中表现出来。我在重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有三条原则:一是尽可能全面地理解昆德拉;二是力求再现昆德拉作品的风格特征;三是尽可能避免误译,并不随意删改原文。但愿我们的努力能有益于国人从对昆德拉的不解甚至误解,进一步走近昆德拉,理解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八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断断续续听到不少人的推荐和高评价,一向想看但是拿起来很多次都看了一点点就看不动了,可能正因工作太累,也可能年龄阅历不够,总之一向没看进去。这段时刻辞职了,那天坐长途汽车,拿起来看了几页就被镇住了。借用周杰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实在是“太帕耍弊魑一个喜爱看书的人,长这么大看的书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么大的心灵震动和共鸣。这不仅仅仅是一本小说,这绝对是一本哲学和心理学的伟大著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感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好处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何为生命之轻?生命不管是长或者短,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次选取的机会,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没走的那条路会讲你带向何方,人生如果是作一幅画,那么“生活就是一张没有什么好处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能够说根本没有生命”,这就是生命之最轻;生命失去独立性,一不留意我们的人生就会活到了别人的口水里或者成为别人生命无好处的延续那么生命就成为无好处的轻。

同时,生命也是沉重的。无法逃避的职责、纠缠不清的感情、永不满足的欲望、“务必如此”的执念、潜藏深处的同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

“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简单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职责,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心理学案例。

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向认为是正因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因此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向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向在梦中充满恐惧。

书中关于女画家萨宾那和其情人弗兰茨的“误解小词典”,也很有意思。弗兰茨的经历让他认为“忠诚”是自己最看重也是自己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而对于萨宾那来说,小时候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家庭让其心灵深处最大的需求是“独立”,也就是意味着抛开所有旧秩序的“背叛”对萨宾那最有吸引力。其实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那几种,我们只是在不一样的场合,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人身上重复着几种模式而已,如同萨芬娜一生一向在实践各种形式的“背叛”一样。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九

人们一直把“重”视为一种很可怕的事情,认为人们无法承受这种“重”无论是负担还是压力又后者是责任……甚至有很多人致力于研究减负减压……这就代表他们向往“轻”可是他们想过吗,无法承受“重”就代表可以承受“轻”了吗?萨宾娜觉得人的一生要承受的太多了所以她沉迷于背叛,背叛了母亲背叛了爱情背叛了国家…到最后背叛了背叛…当她发现自己的生命已没有附属物的时候,生命终于变得很轻很轻,像一片羽毛在天空中飘浮,失去了方向没有了重心,一时间她感到很惶恐,这种生命之轻是她永远都没有想过的。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特丽莎眼里托马斯是强者在托马斯眼里特丽莎是个十足的弱者,他小心翼翼的呵护她!我们往往觉得弱者更需要同情其实软弱比强大还要可怕,特丽莎用他的软弱一点一点的改变着托马斯,她所作的一切其实只是为了证明托马斯对自己的爱,但是却给托马斯带来了很多的不幸,托马斯为何一再的妥协?因为特丽莎很软弱他怕她受到伤害。事实上这软弱比他的强大更加具有杀伤力!

这部小说颠覆了我固有的思想丰富了我的视角,给了我对待世界的另外一种态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十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却的确存在着恶魔。毒品就是这魔鬼的化身。如果你了解这种白色瘟疫诞生至今所酿成的惨剧,你就会明白这绝不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吸食毒品者被毒品所剥夺的也绝不仅是金钱和健康,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灵魂沦丧,家庭破亡乃至生命消逝。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每年为这白色恶魔所害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一个人做错事,甚至违法乱纪,世人社会都会公正地给他一个补救,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毒品犯罪者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公敌。毒品犯罪绝不是一般犯罪。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我国,禁毒立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对毒品犯罪实施严刑峻法。然而更为严峻的事实是,作为一名吸毒者,自身将因毒品本身所具有的成瘾性特征产生对毒品身体,心理上的双重依赖,而无法依靠现代尚不完全的戒毒手段和个人意志走出深渊,终身成为毒品的俘虏,永远地失去做为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因此,可以说吸毒者既是不可救药的罪人,又是无药可医的病人。

唯有八个字应该紧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因此我们该做的很多,而且必须从小做起。认清毒品的真面目并彻底与其化清界限不仅仅需要若干的禁毒知识,更加需要的是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谨慎地择交朋友和高度的警觉和自制;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唯有将预防毒品从意识转化为行动,再由行动上的拒绝升华为精神上的排斥,从生命的高度去抵制这中食人瘟疫的诱惑,才有可能做到远离毒品而不受侵害。

生命是无价的,也是脆弱的。它承载着你的亲人,朋友和整个社会赋予你的责任,所以生命绝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它承受不起任何不负责任的冒险,所以请珍惜你的生命——为自己,也为所有人——永远拒绝毒品!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十一

今晚的动漫评论都是伴随着相应的动漫音乐展开的,纯属兴致使然,我也没想到,自己对动漫的兴趣竟然如此顽强持久,也算难得。

已经不是第一次写〈loveless〉,写立夏了,说到动漫,就不能不说这部作品,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从各方面看都比较完美的动漫。曾经在论坛,帖吧上,看到有人评论说,看这部片子,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我有同感。这样的漫画作品,并不常见,当然,它也是有缺陷的,我想最大的遗憾就是,内容欠深刻,过于漂浮了,可能作者还没完成吧,因为我只看了动画。

视觉享受主要是画面唯美,人物也是比较赏心悦目的(只包括主角),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蝴蝶。我一直很喜欢蝴蝶这种生物,总觉得很灵动,所有灵动的东西,都不太会落于庸俗。动漫里,蓝色的,紫色的蝴蝶,也充当了其中唯美浪漫的元素。至于听觉享受,除了动画中声优出色的配音外,片尾曲〈旅程〉也是很值得一听的,那哀伤的旋律,会萦绕在心中许久。

看在眼里,忘在心里。所以,满目疮痍,心无一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的好吗?空落的街道,空落的心呵,没有忘却一切,却隐藏一切,搁浅一切,成了现在的样子,没有灵魂的肉体。《不能承受生命之轻》里提到:美貌和青春了无意义,世界是个大的肉体集中营,灵魂是根本看不见的。真的看不见了……再也不见。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十二

深夜,我反复翻阅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太过深奥,轻与重的意义,也在生命的概念里同空气一样难觅其形。昆德拉在这本小说中不仅勾画了西方社会的人生百态,更是折射出人生的虚无与空幻,细品之下,犹如回响。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也意识到了这些,他知道这唯一性的人生,决不能随波逐流,可他却没有像居里夫妇一样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而是以放下负担的方式,拒绝媚俗的社会。可没有负担的他变的太过轻飘,反而难以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因为他努力去感受凡夫俗子所享受的轻松,而承受着‘轻’的痛苦。这种轻松的'实质却是人生的虚幻。但事实上,这样的生活也绝非他想要的,他时常沉思于一句德国谚语:“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只有一次的人生,用于享受也无法通过经验对比得知对错,毕竟追求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反之,追求平凡就显得那么不平凡了。然而这种平凡并非是托马斯那样的放纵享受。如果想要生命不朽,就必须创造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此同时又不愿被世间的媚俗所感染,那就要向尼采说的一样:“个体必须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致幻灭”。那么这种超脱于媚俗的平凡就是像杨绛先生一样“无名无位自在”的平凡,超脱于世俗之外,又有着贝多芬式的非如此不可。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平凡的,淡然的心态,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所想要的。相信他们的平凡,他们的执着,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会让他们在这宇宙的小小一角奏响生命的凯歌。

这轻飘的生命,充满了偶然与虚幻,回不到过去看不见未来,刚刚看破滚滚红尘,却也难逃岁月的流沙,想要生命不朽,只有释放自己灵魂的真善美,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超然于世俗,点亮自己的人生。这并非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全部意义,但却是我感同身受的哲学内涵。

窗外,疾行的车流从一个未知,驶向另一个未知......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十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初看书名就油然而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来翻阅。

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别让我感触良多: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觉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个男人的身边——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过两次离婚的男人。后来,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会让某一个人拥有一切旁人所羡慕的东西,作者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然而她谁都想要,同时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作者要传达的爱情观。然而,我不懂爱情。我以为,爱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你所喜欢的一切特质。你必须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作者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十四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什么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欢迎阅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断断续续听到不少人的推荐和高评价,一直想看但是拿起来很多次都看了一点点就看不动了,可能因为工作太累,也可能年龄阅历不够,总之一直没看进去。

这段时间辞职了,那天坐长途汽车,拿起来看了几页就被镇住了。

借用周杰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实在是“太屌了!”作为一个喜欢看书的人,长这么大看的书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么大的心灵震动和共鸣。

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这绝对是一本哲学和心理学的伟大著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

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爱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意义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何为生命之轻?生命不管是长或者短,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没走的那条路会讲你带向何方,人生如果是作一幅画,那么“生活就是一张没有什么意义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生命”,这就是生命之最轻;生命失去独立性,一不小心我们的人生就会活到了别人的口水里或者成为别人生命无意义的延续那么生命就成为无意义的轻。

同时,生命也是沉重的。

无法逃避的责任、纠缠不清的感情、永不满足的欲望、“必须如此”的执念、潜藏深处的同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

“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轻松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

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责任,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

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心理学案例

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直认为是因为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

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所以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

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直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

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直在梦中充满恐惧。

书中关于女画家萨宾那和其情人弗兰茨的“误解小词典”,也很有意思。

弗兰茨的经历让他认为“忠诚”是自己最看重也是自己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而对于萨宾那来说,小时候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家庭让其心灵深处最大的需求是“独立”,也就是意味着抛开所有旧秩序的“背叛”对萨宾那最有吸引力。

其实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那几种,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身上重复着几种模式而已,如同萨芬娜一生一直在实践各种形式的“背叛”一样。

不想再写了,这本书是大师之作,我的诠释再多再好也不如读原著来的好。

何况如果只是读哲学的理论那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作者借助小说的题材传递了众多的哲学思考,所以,去读原著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法籍捷裔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写关于布拉格风云变幻中普通人民的生活。

书中的两对男女——托马斯与特丽莎、萨宾娜与弗兰茨——贯穿了全书,而“爱情,自由与真理”的人生哲学在全书中起起浮浮,此隐彼现,刻画出了一个虚拟而又真实,逝去而又尚存的“轻与重”的世界。

而我,把视线驻留在了爱情之上。

爱情的背后,折射出的亦是一个人对生命中自由与真理的选择。

生命孰重孰轻,在布拉格的短暂的春天后显露无遗,托马斯却在这过程中开始了他的爱情,与特丽莎—像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的女人,开始他前所未有地投入的爱情。

战争仅随其后,然而托马斯夫妇是幸运的。

苏联军队入侵之后,托马斯以自己的名声,被西方医学界同行安排出国,在瑞士获得一个不错的职位。

但特丽莎忍受不了国外生活的轻松悠闲,她返回布拉格。

托马斯在轻与重之间有好一阵挣扎:

他不断警告自己不要向同情屈服,同情心则俯首恭听,似乎自觉罪过。

但同情心知道这只是他的自以为是,还是默默地固守自己的阵地,终于,在特丽莎离别后的第五天,托马斯告诉院长,他得马上回去。

院长是帮助托马斯逃离灾难的人,他不理解,他生气了。

他质问道:“非如此不可吗?”托马斯答:“非如此不可。”

托马斯选择了对妻子守候,如此坚决,而他的情人萨宾娜却选择了对弗兰茨的背叛,义无反顾。

萨宾娜是昆德拉笔下最有才华,最能洞穿世事人物,她的行为与爱情似乎是参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谜样的“轻”的箴言。

萨宾娜是背叛的象征和符号。

背叛使她能够直面人生,沉重的人生,在她这里也变得轻盈。

而弗兰茨,却成为相反的另一面,成为被萨宾娜背叛得最厉害的人物,而且得不到同情。

弗兰茨,一个就读于巴黎的很有天资的英俊青年,20岁时就成为学者,在以后的事业上将一片光明。

而且他不满足于学院式的成功,认为书本生活不真实,他渴望与人们并肩游行,同声呼喊,他要为真理和正义战斗。

弗兰茨的爱慕,除了情与性,还带着观念色彩。

当然,很难说这种观念的成份,应该受到尊重还是轻视。

如此,尽管弗兰茨倾注心血来追求萨宾娜,萨宾娜的心中却没有他的.位置。

当弗兰茨既出于爱情,又出于正义冲动好不容易背叛家庭时,萨宾娜却背叛了他,不留一句话,悄然而去。

萨宾娜的背叛是轻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胜利是巨大的苦难代价之后的报偿:它将无家可归、亡命天涯的人对好心肠的施恩者在精神上的优越感暴露无遗。

突来的寒潮让气温陡降不少,在冷风中裹紧外套,走在人影稀疏的街道,一丝桂花的余香偶尔在鼻中荡漾。

回到家中,在冷冽的月光下,又翻起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在书中提出了:“轻”与“重”,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

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变的似真非真。

书中的托马斯大夫是一个特立独行,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束缚的人,当他感到家庭的重担和责任让他快要窒息的时候,他离开了他的妻子,回到了单身汉的生活,原以为他重新找到了自由的天堂,可是没过多久,他又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原来他仍然需要家庭责任的那份沉重,看似自由的“轻”让他更加抑郁,更加纠结,让他不能承受,一生都处在矛盾当中。

这个故事这让我思考着,领悟着,体会到作者所谓的“轻”就是生命在最原始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可以享受的一切,比如:自由、爱情,友情等,而“重”就是人身在社会当中所产生的、必须面对的责任、欲望、困难、灾难等等。

“轻”、和“重”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不能被忽视,客观存在的。

就像书中主人公那样当两者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一直向往的东西,这就是“轻”,以为“轻”便是他的追求,但随后又发现其实生命中不能缺少令他沉重的东西,这就是“重”,但生命只有一次,他已不能重来。

是啊!生命只有一次,仅有的一次生命不能预先彩排他的内容,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些,却又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轻”和“重”在某种环境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看我们怎样选择。

我认为,选择一个有实质的人生就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每个人的追求不尽相同,所选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只要选择了你的初衷并付诸了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肯定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有实质且精彩无限的。

不必要去抱怨你的人生被什么所累,只需要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坚定信念的走下去,享受生命的过程,也许当你突然回首时,就会发现,原来我的人生同样积累了某个领域的很多东西,我的人生色彩同样斑斓!那么“轻”与“重”永远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也不会出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十五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太阳微笑的时候,已经是早上,我打开书,仔细地阅读一篇《生命生命》的文章。当我读完后,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作者通过捉飞蛾、赞瓜苗、听心跳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性,让作者领悟了生命是有限的,但却可以让自己把生命变成无限的价值。

这时,使我想到了生活中,有些人禁不住打击或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使自己成为社会的负担,其中就有一件事:有一个学生考试的时候偷看了别人的卷子,被正在巡查的老师看见了,老师非常生气,马上就把那名学生的考试资格给夺去了,还在卷子上打零分,又要那名学生听写单词、默写单词、背单词、读单词等等。

晚上,那名学生回到家里,闷闷不乐地坐在椅子上说:“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子,要我写这个,写那个,又在我的考试卷上打零分,简直是欺人太甚,弄得我多没面子啊,干脆自杀算了,如果我不自杀,还能在江湖混混吗?”说完,他就睡了。

到了第二天,这名学生跳进湖里自杀,过了一天又一天,尸体浮了上来,有个路人看见了,连忙叫警察和救护车赶来,当救护人员来到这里时,那名学生已经去世了。死者的家属非常伤心,警察说:“又一件自杀案,现在年青人怎么不爱惜生命,说什么就什么?”

这件事,使我感受了我们不要去折磨自己,而是要珍惜自己的有限生命。

社会上还有另一种人,他们是非常热爱生命的人,就拿阿炳来说吧,有一天,阿炳不幸染上了一种疾病,导致了双目失明,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发挥自己的`特长,终于等到了出人头地的日子。

社会上的两种人,第一种是不爱生命的人,第二种是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我希望,世界人民都站在第二种人的角度去做。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模板16篇)篇十六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反复描述了贝多芬的音乐及其四重奏《非如此不可》,有的评论家就说书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可视为四重奏中的乐器——第一小提琴医生托马斯,第二小提琴女摄影记者特丽莎,中提琴女画家萨宾娜,大提琴为大学老师弗兰茨。他们交相呼应,互为衬托,通过轻重抑扬的音调,演奏了一首被压迫民族里几个人的感情纠葛和生活轨迹的乐章。

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出:“轻”与“重”。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他变的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无意义。那么轻为积极,还是重为积极呢?这是个疑问。可以确定是:轻与重对立最为神秘,也最模棱两可。

相关范文推荐

    灯光教学反思总结(专业18篇)

    教学反思是一个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将反思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经过认真思考和总结的教学反思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

    父母协议退钱范文(17篇)

    合同协议是一种法律约束力强的文件,双方需遵守其中的规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合同协议范文,对比一下不同类型合同的写作差异。张玉亮。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弘

    实用四年大学自我鉴定范文(23篇)

    自我鉴定范文是对自身学习和成长进行总结概括的一种有益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直面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阅读其他人的自我鉴定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同一时间段内的不足

    初二学生会演讲稿(模板18篇)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下面是一些学生演讲稿的精品范例,希望对大家的演讲写作有所帮助。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淘宝放假通知文案(实用18篇)

    通知是为了通报全体员工关于新政策的信息,以便大家及时了解和遵守。范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不同情况下通知的撰写方法和技巧。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高二年级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总结(热门17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班级工作成绩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优化教育教学和加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想要写好一篇优秀的班主任工作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供参考学习。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集锦范文(16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对人生态度、责任感、自律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思考的机会,它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经过这次军训,我深刻感受到了军事训练对个人意志力和毅力的锻

    新春团年宴主持词(热门22篇)

    在这充满活力的一天,我非常荣幸地担任起今天活动的主持人。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流程安排,请各位嘉宾和观众们紧密配合。(开场前请领导讲话)。女:旺狗报喜辞旧岁,男:金猪

    福建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优质14篇)

    单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门和个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小编整理了一些单位文化建设的案例和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甲方:乙方:法人代表:身份证号码:甲乙双方在

    学生会工作总结篇(精选14篇)

    学生会工作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整理和传承学生会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成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学生会工作总结的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写的。作为外联部的一员,我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