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

时间:2023-11-08 作者:雨中梧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

教案模板可以促使教师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下是一些经过多年实践和改进的优秀教案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启发。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一

1、发现扑克牌的多种有趣玩法,探索如何让扑克牌站立,感受扑克牌短边对折和长边对折稳固性的不同。

2、能积极、主动表述自己的探索发现,拓展思维,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萌发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探索意识。

1、物质准备:扑克牌(包括长边、短边对折的牌,用于比大小的10以内的.牌)、篓子、盘子各若干,与扑克牌有关的变魔术视频,铃鼓,自制的皇冠等。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手指游戏“开门”,有搭积木、折纸的经验。

教师双手合拢(一张扑克牌藏于手掌心),边念儿歌边依次打开五个手指。

儿歌内容:一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我进来。

指导语:打开我的五指门,里面藏着什么?

指导语:仔细看看你的牌,和别人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边给每位幼儿发一张牌边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扑克牌上的花纹、图案、数字各不相同。

指导语:扑克牌可以怎么玩呢?一起和石老师玩个“比大小”的游戏吧。

如教师说“比、比、比大小,我是红心4,谁的牌比我大,请你赶快举起来”,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迅速作出判断,如果手中的牌比4大就举起来。

指导语:小朋友们猜一猜,扑克牌可以站起来吗?我们让它站在小椅子上试试吧。

幼儿尝试,教师观察,及时肯定幼儿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表述,如“让扑克牌靠着椅背站立”。

指导语:怎样才能让扑克牌自己站起来呢?

幼儿再次探索,教师引导他们用折叠的方法尝试,重点介绍“短边对折"和“长边对折”。

1、出示长边、短边对折的扑克牌,探索高楼怎样搭。

指导语:老师这儿有什么?它们能站起来吗?那可以用它们搭高楼吗?谁来试试?

请两名幼儿分别用长边、短边对折过的两种牌搭高楼,发现“很难叠高”后,教师出示未折过的扑克牌,鼓励幼儿继续探索。

小结:搭高楼时动作要轻,一层楼上平放一张扑克牌,再搭第二层,用这种方法搭高楼就容易多了。

2、尝试用长边、短边对折过的扑克牌分别搭两座四层小楼,比比哪种楼房比较稳固并说说原因。

3、搭高楼比赛,比比谁搭的楼房又高又稳。

指导语:我们发现短边对折的扑克牌搭的楼房比较稳,那现在就用它来进行搭高楼比赛,同等时间内谁搭的楼房层数最多最稳固,谁就是我们班的搭楼高手。

幼儿比赛,教师提醒幼儿动作要轻。搭得最高最稳的幼儿,教师奖励他一顶皇冠。

1、“刮牌”表演。

指导语:石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扑克牌,我不仅能让它们都站立起来,还能让它们听口令走路呢。

2、欣赏变魔术视频,结束活动。

指导语:扑克牌还是魔术师的最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师是怎样用扑克牌变魔术的。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二

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扑克牌游戏,但如果让幼儿把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字联系起来,幼儿们对此知识经验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与指导和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配对、比大小等小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又是容易找到的材料,从中挖掘数学学习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1、感受数学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重点: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2、难点: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扑克牌若干副,ppt图片、音乐等。

一、认识扑克牌,和孩子们一起熟悉各种花色和形状等。

1、看ppt图片,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一位魔术师,他叫刘谦,曾经在春晚为大家表演过魔术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干什么?(玩扑克牌)

(2)扑克牌上有些什么呢?(数字)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呢?(图案)它们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都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黑色)

2、教师出示一副扑克牌和孩子们共同认识。师:扑克牌上都是些数字几呢?又有些什么图案呢?(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除j、q、k,都是按数字1—10来排列,每副扑克牌都有两种颜色和四种图案。

1、介绍游戏方法:幼儿从五张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教师说出抽掉的牌。

2、教师准备5张牌(1—5)和(6—10),请幼儿任意抽取,教师观察牌面后说出答案。

3、请幼儿猜猜老师为什么会猜对。

4、小结:在这些牌中缺少的那张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5、教师出示1—10的扑克牌,请个别幼儿任意抽取,猜猜抽掉的是什么。

三、分类游戏教师: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样色。那我们还可以用扑克牌来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想不想玩?(想)

2、幼儿进行操作。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那一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3、按图案分:老师还想让你们把这些牌从2个盘子分到4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呢?大家想一想。

4、幼儿进行操作。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那一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四、排序游戏

2、看,我这里有一张底版,底版上有什么?有什么用?(起点)

3、幼儿进行操作。

4、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排的?(有的小朋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的',有的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真整齐。)

5、看ppt图片,师幼顺数和倒数1—10小结:每副扑克牌上都有四种图案,每张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师:今天我们用扑克牌玩了这么多的游戏,好玩吗?其实扑克牌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它还可以站立起来。扑克牌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来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吧。

本次活动的选材符合大班幼儿认知的年龄特点,同时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幼儿在扑克游戏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及增长相关的数学知识,幼儿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效果比较好。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按数取物,按数字顺序进行排列。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接龙图片,数字1-5的扑克牌;课件;写有数字1——5的扑克牌的盒子若干;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按数取物以及按照数字排列。

活动过程:

一、熟悉扑克牌。

1、教师介绍扑克牌,让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玩具,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扑克牌)。

扑克牌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数字和花纹)。

2、请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玩过扑克牌吗,是怎么玩的。

二、找扑克牌。

提问:看看是数字几,应该放几张扑克牌?请幼儿找出对应的几张扑克牌。

2、按照扑克牌上的物体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

提问:看看这张扑克牌上是什么图案?有几个?找到对应的数字。

3、找扑克牌:

现在还有很多的扑克牌也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1)按数字找牌:

(2)按花纹找牌:

请幼儿按照花纹找扑克牌,并且放到有相同图案的盒子里。

三、扑克牌接龙:出示接龙板块。

1、师:现在请大家选一个花纹的扑克牌,说出它的数字和花纹。

幼儿每人从盒子中分别取出从1——5的扑克牌放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手一致数数的方法验证自己是否拿对。

2、今天老师用扑克牌和大家做个游戏“扑克牌接龙”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按照出示的接龙图片给扑克牌排队,看谁快。

3、幼儿按照指令进行接龙。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牌进行排队,从1-5开始排,注意龙头的位置。

(2)同伴互换颜色牌,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玩接龙,由孩子自己提出指令进行排列。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选择的`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扑克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对扑克牌的花纹、数字都认识。因此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能很快的说出1-5的数字,并且能根据数字很快的取对应的牌,也能根据数字取出几张牌;对接龙的游戏孩子们很有兴趣,而且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开展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能很快的根据数字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四

练习10以内的加法,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幼儿材料:水果牌36张(1-9)、王1张。

一、引入活动。

教师出示水果牌,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集体游戏“凑10”。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让幼儿将自己的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扣放成一摞。

2、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幼儿翻开水果牌最上面的一张看是否和教师的'扑克牌数相加后得10。

3、如能凑成10就把这张牌放在一边做为赢卡,如不能凑成10则不动。等待教师下一次出扑克牌。

4、游戏结束时,比一比谁的赢卡多。

三、幼儿游戏“凑10捉王”。

1、教师讲解玩法。

玩法:将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后捉着分发成四摞,每摞8张,将王随意放在其中一摞牌的最下面,剩余4张水果牌留在手中作为机动牌。

然后分别翻开每摞最上面的牌,用4张牌中的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凑“10”,如果能凑成“10”就可以拿走这几张牌放在一边,再继续翻开拿走的那几张牌下面的牌,继续“凑10”,直到露出王为止。

如果翻开的4张牌不能凑成“10”,可翻开机动牌助凑数,如果还不能凑成“10”,则表示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捉王失败。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掌握游戏的技巧,如果用两张或三张扑克牌都能凑成“10”时,应选用三张扑克牌,这样才能争取有机会翻开更多的牌。

四、教师针对游戏情况进行总结。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五

活动目标:

1、学用剪、折、粘、贴多种技能,探究平面纸制品立体化的方法。

2、根据自己的创想,培养大胆创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画好的各种动物多个,各种材质的纸(皱纹纸、瓦楞纸、电光纸、彩色复印纸、软泡沫纸、宣纸、纸盒纸、牛奶袋纸),大森林的立体背景,胶棒,剪刀,胶条等。

2、经验准备:在教室环境中摆放几种立体物,相框等。

活动重难点:

启发幼儿探究“动物”立起来的几种方法。

找到使纸卡片平衡的支撑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小动物“站”起来。

教师:看黄老师带了什么?(出示做好的大森林。)。

幼儿:我们做的建筑区的大森林。

幼儿1:用纸在动物的后面做一根棍,就像相片似的做一个架子。

幼儿2:做一个圆的筒,动物粘在后面。

幼儿3:用奶袋纸卷一个棍。

幼儿4:做许多的支架,粘在动物身上。

幼儿5:把纸卷成一个桶,上面剪一个洞再把动物插上面。

教师:小朋友方法真多,一会儿你们可以用不同的纸来试一试,想办法让小动物们站起来,然后把站起来的动物摆在大森林中。看看谁做的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用的方法最多。

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供多种材质的.纸张,观察幼儿使用的方法,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场景一:

幼儿1在一个已经做好的圆桶中间,剪了一个洞,然后把一朵小花插了进去,可是由于花的茎太细,总是立不直。

教师:“想想能用什么把它固定住呢?”幼儿1先用胶棒粘了粘发现效果不好,于是用胶条把花固定住了。“能站起来了,能站起来了”,她边说边笑着把作品放在了森林中。

场景二:

幼儿2把软的泡沫纸卷起来,反复几次,但都没成功。

教师:“老师能帮你吗?”

幼儿2:“我想让小蛇横着躺着。”可是软的泡沫纸多次卷过后,打开时两边往上翘。

教师:“你试一试把蛇架在纸上会怎么样?”

幼儿拿起了剪刀在两边上翘的地方一边剪了一个小口子,这样蛇正好能够架在泡沫纸上。

场景三:

幼儿3选择了牛奶袋纸做材料,把纸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卷成了一根一根的小棍。在小鸭子的两边分别用胶条粘上两小棍,可是由于小鸭子身体长,站立的时候不稳,她皱着眉头摆弄了半天。

教师:“看看,小鸭子总是往哪边倒呢?”

幼儿3:“往后倒。”

教师:“那你想一想怎么办?”于是她很快又做了两个小棍粘在了小鸭子的中间部分,这样小鸭子就站稳了。

3、分享:让小动物“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方法使小动物立起来了。

教师:“大森林里站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幼儿快来介绍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立起来的呀?”

幼儿1:我做了一个纸棍粘在小老虎的后面,小老虎就立起来了。

幼儿2:我和豆豆的方法一样,粘在后面两个棍,就像相框后面那样。

幼儿3:我在纸筒上挖了一个洞,把小猴子插在里面了。我还做了一个支架,横着竖着(比画着)粘。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多,而且也成功了,你们在做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幼儿1:我开始用的纸太软了立不起来,后来换了硬纸就成功了。

幼儿2:我在后面粘了一个小纸棍但老是倒,后来又在旁边粘了一个就不倒了。

教师拿起作品:赵吴,你告诉小朋友开始时你把小棍粘在哪里了?为什么会倒?

赵昊指着小老鼠的一侧:我粘这边了,就往这边倒。我粘了另一边,就不倒了。

教师:为什么在两边粘就不倒了呢?

幼儿说:因为平衡了。

4、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好的“大森林”摆放到建构区,鼓励幼儿继续制作可以立起来的动植物。

活动反思:

活动其本达到预设目标,使幼儿想象得以实现。在活动中孩子们从始至终都很有兴趣,尤其在操作中每一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想了一个有一办法当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的站在了森林里时,更有了制作的兴趣。在活动中老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共成功制作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种方法,其中有三种方法是我没有想到的,比如直接将纸猴子的“腿”向两边撇,纸蛇直接插在向两边上翘的长条纸上,在一个纸筒上挖洞等方法,孩子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操作特别充分,老师没有在技能方面帮助幼儿,而是在方法上提示幼儿,教师的支持作用体现很到位。

不足之处:

最后小结时,缺少对幼儿独特的制作方法给予展示与肯定。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六

1、初步感知按数取物,按数字顺序进行排列。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每人一张接龙图片,数字1-5的扑克牌;课件;写有数字1——5的扑克牌的盒子若干;

一、熟悉扑克牌

1、教师介绍扑克牌,让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玩具,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扑克牌)

扑克牌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数字和花纹)

2、请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玩过扑克牌吗,是怎么玩的。

二、找扑克牌

1、按照数字找扑克牌:

提问:看看是数字几,应该放几张扑克牌?请幼儿找出对应的几张扑克牌。

2、按照扑克牌上的物体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

提问:看看这张扑克牌上是什么图案?有几个?找到对应的数字。

3、找扑克牌:

现在还有很多的扑克牌也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1)按数字找牌:

请幼儿看着数字找到对应的扑克牌;

(2)按花纹找牌:

请幼儿按照花纹找扑克牌,并且放到有相同图案的盒子里。

三、扑克牌接龙:出示接龙板块

1、师:现在请大家选一个花纹的扑克牌,说出它的数字和花纹。

幼儿每人从盒子中分别取出从1——5的扑克牌放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手一致数数的方法验证自己是否拿对。

2、今天老师用扑克牌和大家做个游戏“扑克牌接龙”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按照出示的接龙图片给扑克牌排队,看谁快。

3、幼儿按照指令进行接龙。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牌进行排队,从1-5开始排,注意龙头的位置。

(2)同伴互换颜色牌,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玩接龙,由孩子自己提出指令进行排列。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七

扑克牌是一种常见的娱乐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扑克牌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大班教学中,扑克牌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被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本文就大班扑克牌教案的实施与心得进行探讨。

首先,扑克牌教案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扑克牌游戏中,幼儿需要通过观察他人的牌和记录已经出过的牌来进行决策。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们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同时记住已经出现过的牌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反复的练习,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扑克牌游戏本身有帮助,对于其他学习活动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大班扑克牌教案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扑克牌的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们需要思考牌的种类、数量和其他玩家的行为,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找到最优解。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大班扑克牌教案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扑克牌的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和合作,制定出正确的策略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幼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还需要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扑克牌游戏的实施,幼儿可以更好地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然而,在实施大班扑克牌教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扑克牌游戏的规则相对复杂,需要幼儿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游戏和规则,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扑克牌游戏中来。只有在适当的引导下,幼儿才能真正喜欢上扑克牌游戏,并从中获取乐趣和成长。

总结起来,大班扑克牌教案的实施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扑克牌游戏,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游戏和规则,并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相信随着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扑克牌教案将会在大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八

练习10以内的加法,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幼儿材料:水果牌36张(1-9)、大王1张。

教师出示水果牌,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让幼儿将自己的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扣放成一摞。

2、教师出示一张大扑克牌,幼儿翻开水果牌最上面的一张看是否和教师的大扑克牌数相加后得10。

3、如能凑成10就把这张牌放在一边做为赢卡,如不能凑成10则不动。等待教师下一次出大扑克牌。

4、游戏结束时,比一比谁的赢卡多。

1、教师讲解玩法。

玩法:将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后捉着分发成四摞,每摞8张,将大王随意放在其中一摞牌的最下面,剩余4张水果牌留在手中作为机动牌。

然后分别翻开每摞最上面的牌,用4张牌中的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凑“10”,如果能凑成“10”就可以拿走这几张牌放在一边,再继续翻开拿走的那几张牌下面的牌,继续“凑10”,直到露出大王为止。

如果翻开的'4张牌不能凑成“10”,可翻开机动牌帮助凑数,如果还不能凑成“10”,则表示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捉王失败。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掌握游戏的技巧,如果用两张或三张扑克牌都能凑成“10”时,应选用三张扑克牌,这样才能争取有机会翻开更多的牌。

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掌握简单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活动主要分两部分展开,在师生共同活动“凑10”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活动的目标。

在幼儿独自进行“凑10捉王”游戏时,难度提高了,要在4张牌中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得10,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兴趣很高,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也掌握得较好。

在巡回检查中,对个别未能掌握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幼儿,在边操作边交流中启发引导他们掌握游戏的技巧。当幼儿熟悉了玩法之后,他们对数的分解和组成有了浓厚兴趣,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九

晚饭后,我与母亲在小区楼下散步。嬉闹玩耍的孩童,笑声如铃铛清脆、悦耳;舞力全开的大妈,似乎对岁月不服,随着音乐的节奏,全身舞动;围在一起打着扑克牌的大爷们,大声谈笑,一切是那么地热闹。

我本来想去玩荡秋千,可忘记了昨晚幸运摸出来的路该怎么走,就这样与母亲慢慢地走着走着。突然,有个泡泡从眼前飘过,底部垂着一滴水,在灯光的照耀下,圆滑的泡泡闪着多彩的光。

我望着不知从哪飘来的泡泡,心里那扇记忆的小门吱呀打开……。

读小学时,校外卖一支一块钱,放学后,邀三五好友一起玩,上了初中,好朋友都不在同一所学校,我好久没玩泡泡了。我挽着母亲的胳膊,“妈妈,我们买一支吧”,我激动地说道。母亲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我们一齐走向不远处的小贩,买了支长管的。

夜渐渐深了,天空挂起点点明星。

“是时候回去了。”母亲关掉手机提醒道。“反正也快用完了,直接送给他们吧。”母亲看着玩得乐此不疲的我们,笑着说。“当然不行,明晚还要继续玩呢!”我红着脸对妈妈说道。回到家,我直径走向厨房,往瓶子里加入洗洁精和些许水,试了试效果后,把泡泡水放好。

在卧室,我对着窗外的月亮许下愿望,“明天,老地方见。”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十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扑克牌。我们玩的扑克牌游戏可是与众不同噢!它的名字叫升级三角,是我自己发明的。

游戏的步骤是:

先把扑克牌洗一洗,然后抽取六张,正面朝下,摆成三角形。每人选取两张作为自己的领地。

接着,把剩下的牌平分为三份,每人一份。各自再从自己的牌中选择两张,正面朝上,放在自己的领地上。牌上的数字代表钱数的多少,比如,8就表示8元。

最后,通过石头、剪刀、布来决定一次走几步。石头代表十步,剪刀代表两步,布代表五步。谁赢了谁就走。停到别人的牌上,就给别人钱。比如,别人的领地上放的牌是12,你就给人家两张6,或者三张4,或者一张8和一张4等。如果正好停在自己的地盘上时,就可以升级了,就是在原有的牌上再放一张牌,这样,别人再走到这里时就得多给自己钱了。

正面朝下的那张牌是备用钱。谁的钱输光了,谁就输了;谁的钱最多,谁就赢了。

我发明的这个游戏不仅好玩,还可以锻炼运算速度呢!同学们,不信你们试试看!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十一

“魔术”,一个多么诱人的词眼,它神秘莫测、节奏快、富于变化。往往可以给人无尽的幽默。今天,我们踏进魔术的大门,去寻找无穷的奥秘。

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变魔术!”

老师搜了搜同学的柜子,找到了一本书,放在椅子上。紧接着,老师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碟子,对我们说:“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碟子,看!”

又拿出一枚一元硬币和五角硬币,把一元放进碟子里,五角放在手掌心,拿出一个杯子,将它紧紧地扣在碟子上,郑重地宣布:“下面,我要让五角的硬币穿墙,出现在杯子中!”

大家都很想看看老师到底能玩什么花样!

老师把五角捧在手心吹了一口气,看看,嫌弃极了,“还不够,怎么办呢?”

老师让旁边的同学用力地吹一口气。于是,老师把手高高举起,砰!一枚五角硬币真得掉落在杯子里。

“好神奇呀!”

“老师,你怎么做到的呀?”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问。

“大家看,这个碟子有弹性,而且,我放一元的时候,把五角悄悄地放在底下。”老师说:“我把那个五角放在了口袋里。”

能够瞒天过海的魔术,会成为奇迹吗?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十二

昨天傍晚,我堂姐来了,她的名字叫郭春燕。表姐身材非常苗条,面庞清瘦。

我们在客厅玩了一会儿,堂姐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接着神秘地说:“我来给你们变个魔术吧!”听了表姐的话,大家都兴奋了起来。

只见表姐首先拿出15张扑克牌,从中任意选一张牌,让我看过后把颜*和点数记在心里。第一张牌,我记得很清清楚楚是红桃k,然后她又把15张扑克分成三组,每一组放五张,然后再来检查各组里面有没有我们心里记着的那一张牌。

检查完之后,表姐重新把三组牌给收了回去。就这样大概反复了五六次吧!这时,只见表姐小心翼翼地把有我们心里记着的那张牌的那一组先放在了桌子上,一张一张摆放整齐,再使劲儿用力吹一下,紧接着抽出了一张牌。

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表姐手中抽出的那张牌,果然还是红桃k,真是太神奇了。

这就是堂组为我表演的扑克魔术,我多想了解一下这魔术的真相啊!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十三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吃完饭闲着没事坐在一起玩扑克牌。参加的人有我、妈妈和弟弟。妈妈把牌分好后,我心里猜想,一定要是好牌。可把牌拿起来一看,心都凉了,最大的一张也就是“k”,它下面的虾兵蟹将更是零零散散不成对!

“这一盘我肯定输了,这么烂的牌!”我垂头丧气地说.

“那一定啊!”妈在旁边说了。

“我才不信呢。那咱俩换换,我就不信你会赢!”我很不服气。

“换就换,我还就赢给你看!”真没想到老妈会这样说。换过之后,我看了看牌。呀,全是好牌,肯定会赢。

开打了,我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争啊,杀啊。老妈先把小的牌都打了,而我一时气盛连甩了我几张大牌。

关键时候到了?每个人手中的牌都差不多了,我和老弟都剩3张牌了,而老妈还有10张。我想,这回老爸牛皮可吹破喽!

老妈出牌了,她诡异地笑了笑,然后一甩,甩出:3、4、5、6、7、8、9、10、j。啊,我们全都看傻了。

接着老妈意味深长地说:“大牌不仅靠牌的好坏,更重要得是技术和信心。做任何事都要有信心,并把握机会,相信一定会成功。

对呀,人生不正像一副扑克牌?不可能此次都又好运,又这么好的牌,但只要有信心,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十四

老师叫俞黎杰去挑两本厚厚的书,俞黎杰仔细地挑了两本递给老师。这时,同学们纷纷围上去,老师拿起书本,这本翻一页,那本翻几页,象是在洗牌,突然,老师的嘴像是一个大和尚在默默地念经,最后重重压一下。嘭,一个强大的声音刺破了我的耳朵,老师问;“谁来把这两本合起来的厚厚的书拉开来?”

平静的教室霎时变得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来,老师说让女将来,同学们都很好奇这个女将是谁。吕婉颖走了上去,拿着书本用力扯了扯,却没有任何效果,丧气走了下来。

丁翃和张元昊走了上去,一人一边,使出吃奶的力量,张元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一会儿,结果出来了,书还是毫发无损,他俩的脸像一个熟透的大苹果。

又有两个人兴冲冲地上来,开始往两边拉,还是拉不动。全班出动,一起拉,像饥饿的小狮子抢食物,还是纹丝不动。

同学们很好奇,有的说老师施了魔法,有的说肯定用了双面胶。胡泽雨装成科学家,神秘地探索着她一面,又翻着另一面。

老师诡异一笑,张着嘴巴说出了答案,原来是摩擦力。老师那样子,像是在说笑话。

神奇的扑克牌教案(模板15篇)篇十五

翻扑克牌游戏心得体会教案是一种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游戏,通过翻转扑克牌,玩家需要记忆和匹配不同的牌面。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将从游戏的规则、技巧、思维训练、智力发展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讲述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游戏规则是玩好翻扑克牌游戏的第一步。游戏的目标是通过翻转扑克牌,找出相同的牌面并消除它们。游戏开始时,所有的牌面都是面朝下的,玩家需要依次翻开两张牌,如果翻开的两张牌面相同,则可以消除它们,直到所有的牌都被消除为止。在游戏中,玩家需要不断记忆和匹配牌面,同时也要保持对游戏的全局认知,以提高匹配的准确度和速度。

其次,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游戏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首先,我发现通过分析和记忆牌的位置,可以更快地找到相同的牌面。在游戏开始时,我们可以观察和记忆每张牌的位置,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找到匹配的牌面。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牌面的图案或颜色分类来记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牌的位置和牌面特征。最后,保持专注和耐心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但只要保持冷静和耐心,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翻扑克牌游戏不仅是一种有趣的娱乐方式,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首先,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具备记忆和观察的能力。通过不断翻转和记忆牌面,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其次,游戏中需要我们进行快速的决策和判断。在面对多个选择时,我们需要迅速做出决策,选择最合适的牌面进行匹配。这样的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最后,游戏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集中注意力和控制力。通过长时间的游戏,我们可以提高专注力和耐心,培养持久的集中注意力。

此外,翻扑克牌游戏还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在游戏中,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此外,不同的难度级别可以提供不同的挑战,激发玩家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最后,翻扑克牌游戏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体验。在游戏中,我们可以与其他玩家一起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我们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配合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分享游戏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

总之,翻扑克牌游戏是一种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游戏,通过不断翻转和记忆牌面,我们可以锻炼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游戏也可以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通过这个游戏,我不仅获得了乐趣,还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在翻扑克牌游戏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相关范文推荐

    标准小型工程合同(优秀17篇)

    合同协议是一种约定,它规定了各方的权益和责任,以防止纠纷的发生。合同协议范文中的案例可以帮助你预见到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前解决。根据《民法典》和《建筑安装工程

    业务顾问聘用协议书(热门18篇)

    在现代社会,聘用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聘用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甲方(聘方):乙方(受聘方

    学生考差的检讨书(优质18篇)

    检讨书是一种用于反思和审视自己过去错误行为的书面材料,非常有助于我们提升自我认知和改正错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写得优秀的检讨书范文,从中吸取写作上的经验

    简历自我介绍女生版大全(20篇)

    自我介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加入一些有趣或独特的元素,使自己更加有吸引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自我介绍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竞职演讲中介

    腾退房屋通知书(优质20篇)

    不同领域和场合的通知具有一定的差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撰写相应的通知。请大家关注下面这些通知的写作示范,相信能对大家撰写通知有所帮助。魏xx女士(承租方):

    工程建设招投标合同(实用21篇)

    合同协议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商品交易、服务提供、租赁和雇佣等。在下文中,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合同协议写作范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委托人:受托人:

    监狱党员心得体会及感悟(优质18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经验的沉淀,是推动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绿地改造申请书(精选17篇)

    更多申请书是指用于申请学位、奖学金、职位或其他机会的书面材料。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申请书示例,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申请书。长乐镇人民政府:我叫某某,男,55岁,

    推优入团申请书大全(15篇)

    入团申请书是一个机会,通过它我可以展示自己对团队的热情和责任感。这些入团申请书范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入团申请的重要性和意义。敬爱的学校团委:您们好!

    参加英语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热门17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为了方便大家写心得体会,小编整理了一些写作技巧和范文,供大家参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