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碧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

范文是对某一种文体、体裁或主题的典型表达方式的概括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范文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一

1、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以直接为人类所食用。

2、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它们的产量居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

3、人类和动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课堂评价】。

一、填空题。

1、产量居于世界前三位的粮食作物是----。

2、植物的----和等器官可为人类所食用,人类还通过食用其他动物的、、及其制品等,地以植物为食。

3、植物通过,将能转化为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提供能量,还为提供能量。

二、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

a.马b.狗c.羊d.老虎。

2、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

a.吸收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

3、说出下列植物,可食用部分主要是植物的哪个器官:

胡萝卜()马铃薯()甘薯()姜()洋葱()玉米()花生米()大白菜()藕()小麦()芹菜()。

a.根b.茎c.叶d.花。

e.果实f.种子。

4、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

a.颜色为绿色的'食品b.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

c.转基因食品d.反季节蔬菜。

三、判断题。

1、人可以靠食用肉类、奶类和蛋类为生,所以说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是错误的。

2、动物的食物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3、“绿色食品”出自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里,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

【课后探究】。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二

一、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图3.1了解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

2、能运用图3.2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3、能运用图3.3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4、能运用水循环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读图、分析、绘图、案例思考、自由讨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水循环运动过程,认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2、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树立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及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水循环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本节知识没有什么难点,但需把教学重心放在陆地水体及水循环上。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用一个大水杯装一杯白开水,让学生观察水在冒烟,引导得出: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了大气中的水。设问:大气中的水又将有何去向?(降落到地上)。之后,地上的水又可能蒸发成大气水,从而形成一个循环。那么,自然界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自然界的水循环。

讲述新课: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齐读第一段话,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是水圈、水的存在形态、水的存在空间。

1、什么是水圈?(全体回答)。

各种水体共同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的分类:(个别回答)。

(1)按存在形态分:气态水、固态水和液体水。

(2)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判断这三种水哪种水的储量最大。(海洋水)。

过渡:但我们平常用的喝的是海洋水吗?那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水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探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陆地水。

阅读第二段文字和图3.1,思考:陆地水由哪些水组成、淡水的主体是什么。(个别回答)。

3、陆地水:

(1)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图片展示各种水体)。

(2)主体:冰川。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三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四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六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七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1节。本节内容包括3个方面:

1、微生物的种类;。

2、微生物的特点;。

3、微生物的生活。主要阐述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由于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和繁殖速度极快,使其成为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微生物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真正准确认识的学生并。

不多。而本节知识涉及的都是微观生物,对于学生的掌握理解有一定。

的难度。抽象的理解有困难,但是形象的理解相对则比较容易。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

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

平时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足够实践,虽然有探究的。

积极性,但探究的科学性把握不到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类型;。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和重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教学难点。

难点: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我采用的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特别是图片),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

(1)。

学生前预习。

(2)。

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3)。

小组合作:上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4)。

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

自主学习:后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活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具准备。

提前准备堂教学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的图片和资料。

时安排。

一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主导活动。

学生的主体活动。

新导入。

观察。

思考。

微生物及其种类和分布。

提出问题:

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3.微生物的生活环境怎样?

阅读本有关部分内容,分析,归纳出三个问题的答案。

归纳: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根据细胞结构特点,分别介绍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微生物。

微生物主要生活在土壤,动植物体体内或体表及一些恶劣环境,因此微生物分布极广。

倾听。

理解。

记忆。

探究活动: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既然微生物分布广泛,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呢?看本3页活动内容。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就会在培养基上迅速繁殖和生长,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微生物菌落。少量的微生物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大量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了。

我们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呢??请学生分组谈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探究我们身边的微生物”为主题充分讨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预测。最后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并提出最合理最可行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整个研究活动。

倾听。

思考。

2展示相关图片,重点介绍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其在生物圈充当分解者的作用。对比大多数动物,简介充当消费者的微生物,特别提示病毒这类微生物,过着寄生生活,充当消费者。对比绿色植物,简介充可以自行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生产者。最后简介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倾听。

思考。

归纳: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代谢类型多。

微生物的繁殖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本6页第1自然段,由学生自行比较人和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肉牛和酵母菌合成蛋白质的速度。

自学阅读。

得出结论:

微生物繁殖速度。

极快。

总结。

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倾听。

知识迁移。

夏天,鱼的内脏埋在土壤里,一段时间后内脏不见了,什么原因?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第18章。

第一节。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二.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放线菌蓝藻。

霉菌蘑菇。

3.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腐生微生物:分解者、作用。

3.自养:生产者。

4.固氮作用。

四.微生物繁殖特点:繁殖速度极快。

作业:1导学园地。

2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活动。

教学反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并结合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八

1、实验证明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己呼吸作用的需要之外,还供给了动物。

2、一个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甲装置内的水槽内装的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澄清石灰水,乙装置水槽内装的是清水;甲、乙两装置内烧杯中都装的是清水。请据回答有关问题:

(1)两装置与桌面接触的地方都要涂上凡士林等不透气的物质,其意义是防止__漏气。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

(2)将装置从黑暗中取出时,发现甲装置中水槽内澄清石灰水溶液的变化是变浑浊,原因是__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

(3)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会变成蓝色的装置是__乙,说明该装置中叶片产生了淀粉。该实验设置装置乙目的是对照。

(4)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4、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已经出现超出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要在全球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绿色植物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在农业生产上,作物如果种得太密叶片会相互遮挡,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如果种得过稀,会因为没有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造成浪费,影响产量,所以应该合理密植。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九

掌握概念和理论方面的知识点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生物,小编搜集了这篇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p109

一、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一、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由小编提供的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学好生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2、在和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形成新的和,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作用散失的。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一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二、课前准备。

2、提前准备用于课堂教学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重点:

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五、教学难点:

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引入:食用的蘑菇是植物吗?食物的腐败与哪种生物有关?引起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体是生物吗?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指出教材中p53图18-2中的第三个图是电镜下看到的冠状病毒。xx年春季在我国广东、北京及世界许多地区流行的非典型肺炎(sars),其病原体就是冠状病毒的`变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确定)。此处可结合预防“非典”,稍做展开。

问题串:

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

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问题2:微生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微生物种类繁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上至10000m的高空,深至11000m的海底,都有微生物存在。土壤里有微生物生活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动植物体表和体内的各种条件适宜微生物生活,也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科学家们在营养贫乏的岩石、矿山、荒漠都发现了微生物的踪迹。

问题3: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以及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问题4:我们的身边是否有微生物?

〖学生活动〗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需要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会迅速繁殖和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落。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微生物。

【问题】。

组内围绕“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的主题,进行充分讨论后提出一个进行探究的问题:。

【作出假设】。

我们组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假设是:。

【材料器具】。

根据我们组的实验假设,需要的实验材料是:;

需要的实验器具是:。

【方法步骤】。

我们组实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实验预期与结果】。

我们组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我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

我们组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的结论是:。

【思考】。

1.本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的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全班交流了各组得出的实验结论后,你对身边微生物的分布状况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二

1、叶片的结构。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气孔的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护细胞围成的空腔。

4、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

5、蒸腾作用的意义: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

1、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当保护森林。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三

本节是微生物一章完结,系统分析了微生物在生物圈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节一时完成。教师从日常生活入手切入微生物对生活垃圾处理上面的重要作用,结合知识链内容完成总结归纳环节,对资料分析环节,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思路。在实际用环节中,如有条可去观察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过程,亦可以资料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思考寻找更多的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不仅如此,更要鼓励学生打开思维,搜集更多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实例。教材是从最常见的生态系统(落叶)中的作用引入的,然后列举实例,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的危害,接着又讲述了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实例。这样编写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2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解作用。

3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第三个作用:与动植物共生。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观点,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激发同学创造情愫。

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引起动物和人患病。(寄生)。

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以与动物共生。

教学难点。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可以与动物、植物共生。

教学用具。

挂图或者多媒体大屏幕。

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讨论。

多媒体演示法、观察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大作用的多媒体片断或相关挂图。

2学生准备:

(1)探究实验。

(2)搜集与细菌、真菌有关的信息(从日常生活中收集)。

时安排。

教学过程。

[复习问答,导入新]。

教师:前一章,我们学习了细菌、真菌,那么从形态上讲,细菌和真菌的最大区别是……(学生接述: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核区;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细胞完整结构)。我们学习过的细菌按形态分,可分为……(学生接述: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学过的真菌有……(学生接述:酵母菌、青霉、曲霉,还有蘑菇等食用菌)很好。

细菌和真菌虽然个体小,不像动植物那样惹人注目,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这节,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做实验和资料分析,探究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教师:首先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细菌和真菌吗?

学生:通过讨论,下收集资料,日常生活经验等。可能有以下几种答案。

(a)腐败的梨(或苹果)里有。

(b)在妈妈实验室的显微镜下见过。

根瘤菌里有。

(d)没见过。

教师: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和细菌、真菌接触吗?好,先请同学们观看老师准备的多媒体。注意观察里所涉及到的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现象。

随即播放多媒体(没条的可观察书上p123的图片)。

2设计实验演示。

一只完好的梨,用刀子给它划一个小口。画外音:“请过几天再观察。”梨缺口处大面积腐败了(是另外的一只梨,只是前几天划的口)。画外音:“如果继续放置,它会(慢语速且极具探索性)全部腐烂。”梨由部分腐烂到全部腐烂的动态过程(速度很快)。画外音:“这便是食物的腐败现象。梨为什么会腐败呢?其实是枯草杆菌把它分解的结果。”

“有些真菌和细菌还可以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同时画面显示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人手癣、体癣的大特写。

画外音:“但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它们相互依赖,一旦分开,彼此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画面显示地衣特写。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回忆,刚才多媒体里有哪些细菌、真菌的生活现象?

学生:(观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后可抢答)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枯草杆菌可将梨分解——梨的腐败同细菌有关。

(2)真菌可使小麦得小麦叶锈病,使水稻得水稻稻瘟病,可使人生癣——细菌和真菌可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3)地衣是真菌和细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结果。

教师:(鼓励评价学生)看来,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很强。

请同学们观察手中腐败的梨(或苹果),将其和完好的梨相比较。联想一下,除了梨和苹果,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些什么东西会腐败变质?试举例。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食物的腐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自然界里的物质循环更是循环不会停止。这其中,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充当了分解者的角色。

教师讲解。

菌类使梨和苹果腐败。

2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2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细菌可以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条教师请重新展示有关细菌和真菌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片断。

学生:积极收集信息,联想日常生活中感性认识,甚至可以展示自己的体癣。总之,认识到,细菌和真菌中的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4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共生现象,如地衣、根瘤菌。(教师请学生们经回忆回答)。

放映有关共生的片断和图片。

教师:给予肯定,激励评价,及时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大多数同学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学生:共生。(可叫中等学生回答)。

堂小结。

这节,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作用,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可营腐生、营寄生及营共生生活,它们对自然界有三大作用,分别是……(学生接述),可见,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四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教材分析,该课时主要包括了两个内容,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本课时在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涉及食物链中的两大结构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生产者的知识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消费者的知识与人体营养有关,体现了二者在生物圈中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此外,生产者和消费者还与八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知识紧密相连。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欲强烈,他们对动物的直观感受比较多,对学习动物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的生物学方法规律和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心理特点,做好引导,促进学生学好本课内容。

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

一概述动物在生物圈当中的有关作用,二探讨动物能否自制有机物为生,说明动物是消费者,三通过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的开展,说明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当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并逐步建立起珍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力:

(1)通过对图片及视频等资料的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事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讨论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人合作;

(2)树立保护动物及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有设计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有自学,讨论,活动,讲授。

在上课之前提前下发学案,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并且完成相关的预习部分。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首先是导入。创设情境,请学生对比呼伦贝尔草原沙化前和沙化后的图片,思考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差别如此之大,并且鼓励学生大胆的推测原因。分析资料之后,进一步的请学生思考人类能否随意的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自然的引入新课,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那么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五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

表皮表皮细胞:外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成对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

叶肉: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

叶脉支持作用。

运输作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

(3)场所: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有少量进行。

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根毛根、茎、叶内的导管气孔。

(4)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内叶肉细胞大气。

(5)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植物的蒸腾量: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例如: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从土壤中吸收200千克的水,但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99%的水被蒸腾掉了。

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六

2、消费者。

(1)概念: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1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如兔、牛等。

(2)类型   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如狼、狮等。

3杂食动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植物的消费者,如棕熊等。

(1)   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

(2)   组成: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

(3)   动物的作用:在食物链中,动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同时也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是食物链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多条食物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

3、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由于生物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

1、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动物对植物生活影响:

(1)积极影响: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2)不良影响:如: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引起水体透光程度降低,影响浮游植物的分布和光合作用;蝗虫和害鼠危害农作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七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能力目标。

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的技能,进一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4、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情感目标。

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及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培养学生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有哪些?怎样操作?

2、光合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几乎养活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发现问题。

(2)、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一、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探究性实验)。

明确学习目标: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解决发现的问题。

二、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

根据: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并且大多为淀粉。你能提出什么探究性问题呢?

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因为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们主要来探究绿叶知道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和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两个问题。

(二)、作出假设。

根据上述的两个问题,大家能作出什么假设呢?

(三)、制定计划。

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假设,结合课本的55—56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补充。

反馈《同步学习》自学反馈的第一题的第一题。

【提问、讲述、层层引进】。

1、为什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移到阳光下时,为何将选取叶子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遮住?

3、酒精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酒精要隔水加热?

5、叶片取出清洗后,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重点:渗透科学原理、科学方法。)。

(四)、实施计划。

1、明确本次实验的注意事项:

(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2)、用完酒精灯后,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3)、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燃烧,用湿布扑盖。

(4)、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因此用外焰加热。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并说出最后观察到的现象:

(五)、得出结论。

绿色植物见光部分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

(六)表达与交流。

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收获?(课谈谈你的心得体会、掌握哪些实验方法等)。

研学问题二:光合作用。

一、我们都知道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那到底什么是光合作用呢?

条件:____;场所:____;产物:____;能量变化:____。

【温馨提示】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谈收获。

同学们畅谈收获!

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第53页第1——5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热门18篇)篇十八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暗处理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

遮光照射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

(1)方法步骤摘下叶片。

酒精褪色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干净,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题。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照。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5)场所:叶绿体。

(6)条件:光。

(7)实质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8)意义: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外界条件。

影响。

生产措施。

温度。

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

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

水分。

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

氧气。

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

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

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

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洗手活动总结范文(21篇)

    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系统性思维和逻辑思考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20xx年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今

    学党史找差距个人剖析材料(优秀16篇)

    经验材料可以是对成功案例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经验的总结,都能够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接下来是一些经验材料的指导性范文,希望能够对你写作有所帮助。

    劳动关系讲堂心得体会及感悟(热门13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潜能,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创新是推动社会进

    代办公证委托书(实用21篇)

    范文范本可以启发我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学习优秀范文的独特观点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思维视野。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

    会计账簿教学设计(优质14篇)

    会计是一种职业,它可以为个人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掌握好会计总结的写作技巧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效果。会计账簿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对于

    铁路书香活动总结(精选22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和总结,能够检验我们的活动管理能力。活动总结范文的多样性可以让我们在写作时有更多的选择和灵感。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直播专员述职报告范文(21篇)

    进行述职报告可以促使自己思考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请大家参考以下述职报告范文,了解如何结构化和组织自己的工作成果和经验。尊敬的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大家好!

    会议用餐合同(专业23篇)

    合同协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自愿和意愿达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个常见合同协议范本,供参考。甲方:。乙方:。甲方委托乙方组织安排

    童年第七章读后感(精选19篇)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评价,更是对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和体验的总结。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感人的读后感例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情感共鸣。

    被告人代理人委托书(热门16篇)

    代理可以涉及多个领域,如商业代理、法律代理、艺术代理等,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规范和要求。作为代理,你可以参考以下案例,了解不同情况下的代理方式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