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

时间:2023-10-25 作者:文锋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

在编辑过程中,要注意排除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编辑需要注意语气的把握,要与受众保持一致和亲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编辑经验分享,让我们共同成长。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一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往上看,山峰直一插蔼然云间,斩霞光粼粼金耀;往下,绿暝横苍翠,披空碧莹莹青濛。爸爸的故乡——岭下张。

一碧青濛的潺一潺泉水环绕村庄,歪歪扭扭的穿过千家万户,没人知道泉源在哪。青涩的瓦房,白色的房身被岁月扒下白漆,露出块块砖头,岭下张村依旧保留着古朴的老房子。

爸爸小时候常在老房子前的泉水捉鱼虾,那时连手电筒都是奢侈品,晚上有很多人在抓,用松树的油脂装在铁笼里当灯,用钳子扎住泥鳅,死不了也逃不掉,放在锅里煮了吃。

岭下张还有一座高山,可以通到磐安,延环形山路盘曲而上,左右两边是各种各样的杂树,都长在山石缝里,有的叶子圆圆的,有的叶子像大浮萍,有的是最最普通的水滴状,有的轮廓带刺。记得最常见的是一交一错于杂树间的松树,松针十分嚣张地冲天长,摸一着它绵一软弹一性一的感觉,不禁想试着按压下去,可是不管怎么用力它都会弹回来。

马上就看到水库,在山腰俯视,水库的水平如明镜,碧赛芳草,世界仿佛凝固了,凝浸在这幽绿中了,不晓得碧水有多幽深,有多幽青,好像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又好像一副泼墨山水倾泻而下。水面上还有三座小山包,呈三角形倒立在那,最低端的像一只乌龟拔清波。

转过几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拐到偏上的位置了,再没有另外的山遮挡视野,迎面而来的清风从头顶擦过,霎那间,有一种手可摘星辰的感觉,远眺,整个仙居县城尽收眼底,最明显的`是东方大酒店红色醒目的楼,仙居上方云雾缭绕,飘飘蔼蔼,最近的岭下张的梯田真是集万绿为一身,幽绿、草绿、浓绿、碧绿、苹果绿。一层层下来,一层层各不相同。

掉转车头往下冲,已经不用电了,爸爸索一性一拔了钥匙,“哇啊啊啊啊!”我的声音顺着山道滑去,迎面而来的是如电光火石般的疾风,速度快得有种从云端滑一下的感觉,可与猎豹相媲美!

岭下张村的居民大都姓张,看着妇女洗衣,农民耕田的情景,我忍不住感慨万分,感慨以往简朴的生活!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二

地幔是指地球内部圈层中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也就是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地幔的起点位于地壳的底部,也就是地表以下平均17千米处,一直深入地球内部,到大约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为止,其厚度大约为2900千米左右,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

我们通过地震波在地幔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观察,当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向下传播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相应的加速,直到碰到古登堡界面后,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迅速下降,一般认为地幔部分结束,进入到了以液态物质为主的外地核。所以根据地震波速度在地幔当中不断加速的特征,科学家推断,其组成物质主要为固态物质。

科学家对于地震波在地幔中的传播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研究,发现地幔还可以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上地幔一般深度范围为地表以下17千米至980千米深处,下地幔的深度范围为地表以下980千米至2900千米深处。一般地震波在上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慢于下地幔,其主要原因应该是随着地球深度的增加,压力和物质密度增加,从而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

软流层。

地幔上层的物质主要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镁和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并随着深度的增加,镁铁含量逐渐增加。在上地幔顶部区域,存在着一个不连续的地震波速度突然下降的区域,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此区域很可能是存在液态熔融状态物质,也就是岩浆,我们把这一层称为软流层,其深度大约在地表以下100至110千米深处。

火山喷发。

目前普遍认为软流层的形成原因是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从而释放的热能,融化了岩石,形成岩浆集聚区。软流层当中的岩浆在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下,会顺着岩层之间的裂隙,主要是板块交界处的裂隙上升,进入地壳,有的在地下岩层中冷却凝结,形成侵入岩,有的岩浆顺着裂隙一直上升到地表,最终喷出地表,从而形成火山喷发,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凝结形成的岩石成为喷出岩。

地幔柱。

所以,软流层被认为是地球表面火山活动的岩浆来源地。地幔是一个包裹在地核之外的巨大固态岩层,相当于鸡蛋当中的蛋白部分,它是连接蛋壳和蛋黄之间的中间层,地幔连接着地壳和地核,而这两部分状况完全不同,地壳薄而冷,地核厚而热,地球内部的热能会由内而外的通过地幔层向外释放,这种释放可能是阶段性和间歇性的,其形式主要是通过地幔柱向地表释放地球内部热能,而这种地球内部热能的释放,很有可能引起地球表面环境的巨大变化,从而导致生物灭绝。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三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微粒。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

0.005484。

1.007。

1.008。

电量(c)。

电荷。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1、数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如果用eqo(sup6(a),sdo2(z))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eqo(sup6(a),sdo2(z))x。

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eqo(sup5(37),sdo2(17))cl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2.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3.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a,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4.某粒子用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d.所带电荷数=n?

【回顾】。

【质疑】。

【媒体显示】。

【比较】。

【质疑】。

【板书】。

【迁移与应用】。

【媒体显示】。

【拓展与提高】。

【总结比较】。

【课外拓展】。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比较氢元素的三种原子的结构图,填写下表,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四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往上看,山峰直一插蔼然云间,斩霞光粼粼金耀;往下,绿暝横苍翠,披空碧莹莹青鳌0职值墓氏纭―岭下张。

一碧青鞯匿一潺泉水环绕村庄,歪歪扭扭的穿过千家万户,没人知道泉源在哪。青涩的瓦房,白色的房身被岁月扒下白漆,露出块块砖头,岭下张村依旧保留着古朴的老房子。

爸爸小时候常在老房子前的泉水捉鱼虾,那时连手电筒都是奢侈品,晚上有很多人在抓,用松树的油脂装在铁笼里当灯,用钳子扎住泥鳅,死不了也逃不掉,放在锅里煮了吃。

岭下张还有一座高山,可以通到磐安,延环形山路盘曲而上,左右两边是各种各样的杂树,都长在山石缝里,有的叶子圆圆的,有的.叶子像大浮萍,有的是最最普通的水滴状,有的轮廓带刺。记得最常见的是一交一错于杂树间的松树,松针十分嚣张地冲天长,摸一着它绵一软弹一性一的感觉,不禁想试着按压下去,可是不管怎么用力它都会弹回来。

马上就看到水库,在山腰俯视,水库的水平如明镜,碧赛芳草,世界仿佛凝固了,凝浸在这幽绿中了,不晓得碧水有多幽深,有多幽青,好像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又好像一副泼墨山水倾泻而下。水面上还有三座小山包,呈三角形倒立在那,最低端的像一只乌龟拔清波。

转过几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拐到偏上的位置了,再没有另外的山遮挡视野,迎面而来的清风从头顶擦过,霎那间,有一种手可摘星辰的感觉,远眺,整个仙居县城尽收眼底,最明显的是东方大酒店红色醒目的楼,仙居上方云雾缭绕,飘飘蔼蔼,最近的岭下张的梯田真是集万绿为一身,幽绿、草绿、浓绿、碧绿、苹果绿。一层层下来,一层层各不相同。

掉转车头往下冲,已经不用电了,爸爸索一性一拔了钥匙,“哇啊啊啊啊!”我的声音顺着山道滑去,迎面而来的是如电光火石般的疾风,速度快得有种从云端滑一下的感觉,可与猎豹相媲美!

岭下张村的居民大都姓张,看着妇女洗衣,农民耕田的情景,我忍不住感慨万分,感慨以往简朴的生活!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五

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eqo(sup6(a),sdo2(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利用flash动画演示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

2.现象:

(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的粒子几乎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原因是什么?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板书】。

【媒体显示】。

【思考、讨论】。

【归纳小结】。

【归纳板书】。

【迁移与应用】。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六

1、冲积扇形成过程:

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砾石、泥沙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三角洲形成过程:

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在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3、(1)背斜成山的原因: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2)向斜成山成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3)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断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4)向斜成谷成因: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弯曲变形,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其中,背斜成山和向斜成谷主要是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被称为地形倒置,主要是外力作用。

(5)断层形成的断块山:岩体断裂并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山岭(华山、庐山、泰山)。

(6)断层形成的平原或谷地: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流水堆积而成(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宁夏平原等)。

4、选择在背斜处建隧道原因:

背斜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牢固稳定,不易储水。

背斜找石油、天然气,原因: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背斜顶部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开采。

向斜找水原因: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下水容易汇集,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5、背向斜判断方法:

背斜判断:(1)岩层向上拱起;(2)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向斜判断:(1)岩层向下弯曲;(2)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6、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地垒和地堑)。

褶皱和断层常形成的地形(地貌):山岭或谷地。

其中地质构造是指岩层的形态,是由内力作用导致。

沉积岩:存在化石,煤、石油、天然气等,如石灰岩、页岩等,具有层理构造;。

岩浆岩:存在有色金属,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有气孔);。

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可作建筑材料);。

变质岩:可作装饰材料,如大理岩。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内力作用总趋势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断裂带、海洋、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使岩层发生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3)外力作用的形式?外力作用总趋势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七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赵云燕。

一指导思想。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人类完全是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从做中学”的重要命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为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过程中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此话题作文训练成长式评价实施方案。

二评价目的。

1.采用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手段,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的参与到作文评价过程中,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2.重视学生作文训练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校正作文训练中的问题,切实帮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在评价中成长。

3.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挖掘学生潜力,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不断鼓励和激发学生自我欣赏自我完善,激发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

4.运用群评,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去欣赏他人,相互尊重理解,学会合作共处,取长补短。

三评价方式。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定性评价。运用群评,自评,互评和师评等多种形式,还可以调动家长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为学生建立写作成长档案,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等等。

四评价标准。

1.内容:能围绕话题,自定中心,自圆其说,信息和细节与话题有关。此项满分为20分,分为四个等级:一等16—20;二等10—15;三等6—10;四等0—5。

2.主旨:明确对象和目的,中心突出,观点前后一致。此项满分为20分,分为四个等级:一等16—20;二等10—15;三等6—10;四等0—5。

3.材料:能从生活视野和感情体验中取材立意,材料真实典型,感情真挚,说理充分。此项满分为10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4.结构:有头有尾,文脉畅通,条理清晰,有逻辑顺序。此项满分为10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5.语言:语言简洁得体,文从字顺,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句子富有变化,有文采。此项满分为10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6.文体:文体意识强,能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表达方式的运用灵活恰当。此项满分为10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7.文面:书写整洁端正,行文合乎规范,标点符号正确。此项满分为10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8.创意:作文有新的创意,有自己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有个性特征,表达有创意。此项满分为10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9.情感态度:乐于作文,有表达的愿望,有“我能写好作文”的自信心;作文过程中态度端正,能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合作意识强。此项满分为5分,酌情给分。

10.修改能力:能自觉修改自己的文章,通过自改与互改,取长补短。修改后的文章较初稿确有较大提高。此项满分为5分,酌情给分。

(说明:此评价标准是根据7—9年级学段的写作目标制定,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鼓励学生关注生活认识自我;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评价。)。

五评价过程。

(一)集体评议。

(课前准备:收上学生习作后,教师首先快速浏览一遍,以便对学生此次作文情况有大致了解。然后抽取一位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作文,按班级人数复印份数下发,准备在评改课上集体评议。)。

1.请习作者上讲台宣读自己的作文,并对自己作文的立意,内容,结构,语言风格等作出说明。

2.全班同学结合评分标准(人手一份)进行自由评议,根据评分标准中的1—8项分项评议,通过讨论给出本篇作文的初评分。

3.集体讨论:本篇作文中有哪些闪光点?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要引导学生尽量挖掘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对同学习作中不足之处的指出态度应诚恳。

4.就“如何升格本文?”展开讨论。要求学生们在讨论中为本文提供3至5条修改意见。

5.要求习作者认真整理记录老师及同学们的意见,包括本次作文的优缺点,修改建议。

(说明: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要把独立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要使学生很好的充当批阅者的角色,教师必须首先教给学生方法和规矩。集体评议意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评价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为下一环节中的自评与互评作准备。)。

(二)分组活动,小组成员开展自评与互评。

1.划分写作小组,每四人为一组,确定一人为小组长。

(分组说明:分组可采用多种形式,可根据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分成甲—写作水平较强,乙—水平一般,丙—有困难三类组,这样分组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分层训练,分层要求;也可将“和谁讨论”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分组,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更便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小组成员轮流读自己的习作,谈写作想法,并自评作文中的得与失。

(自评说明:学生在自读作文后,往往便会意识到自己作文中的得与失,通过自评,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完善,促进了主体性的发展。)。

3.小组成员互相评议,依据评分标准给出初评分。

(互评说明:学生互评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引导学生多寻找同学的优点,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别人,公正客观地给同学评分。)。

4.小组长根据大家意见写出评语,并写下修改意见。

(说明:评语要求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来写,对同学作文中的不足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5.改完后签上小组长的名字,收齐上交。

(三)教师再评。

教师高屋建瓴的对学生的作品作出进一步的评价,弥补学生在认识上的不足,纠正他们在评改中的缺点。同时对学生的评语及修改建议作出相应的评价及补充。此环节需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生的习作及同学们的评语以肯定欣赏为主,对习作中问题较突出的学生予以个别交流及辅导。

2.注意收集整理全班初次习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以便于对学生的再指导。

(说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具体的指导和严格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二次评分。

1.在老师进行二次指导之后,学生根据批改意见进行修改,然后重新誊写。

2.小组成员互评,依据评分标准1—8项进行二次评分(再评分)。并依据评分标准9—10评出每个同学的态度分,修改分。

3.小组长按照“初评分×40%+再评分×50%+态度分+修改分=本次作文分”的计算公式算出每个同学的本次作文分。

(说明:新课改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坚持动态评价。要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关注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评价。所以在这里设计了一个计算公式,试图以一种较客观公正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文情况。)。

4.各个小组依据本组情况,评选出“拟题专家”,“进步之星”,“精彩语句”,“最佳习作”,“优秀评委”奖等,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说明: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成功,特意从多个角度设置了奖项。力求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交流展示。

1.拟题专家:各组推荐本次作文训练中题目拟得最好的同学及文题。

2.精彩语句:由小组长宣读本组成员习作中的精彩语句及作者姓名。

3.进步之星:各组表彰本次作文训练中态度最好,进步最大的学生。

4.佳作亮相:各组评出的“最佳习作”作者亲自朗读自己的作品。

5.教师表彰本次作文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及“优秀评委”等个人。

(说明:交流展示的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幻灯片,还可以将优秀成果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便于全班同学传阅。)。

(六)成果整理。

1.将好文章写上批语,复印张贴以达到示范表扬的作用。特别优秀的习作还可以打印成册,并向有关刊物推荐。

2.要求每位学生就此次作文训练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3.将习作及心得反馈给家长看,要求家长签名并写一两句评语。

4.将此次作文的提纲,初稿,修订稿,评价材料,写作心得等装订起来,收入写作成长档案袋中。

(七)相关说明。

1.教师可根据评分标准设计成长式评价表,便于评价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3.评价过程只是整个作文训练过程当中的一部分,故不必拘泥于一课一时,可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教室延伸到家庭。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水平存在着差异,故教师也要根据每个层次学生作文水平的不同起点分层为他们制定阶段性目标。只要达到目标就应大力表彰。

5.在评改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走出相互批评的误区,使他们学会互相欣赏,互相鼓励,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于作文的三级批改(教师中心稿)》中国语文网。

3.《浅谈作文的分组训练》北京崇文区教研中心王敏。

4.《“三步两环节”作文批改模式初探》北京外国语学校吴永君。

5.《“自主式”作文批改实验报告》曹国锋《语文教学通讯》第11期。

6.《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7.《初中作文训练形成性评价试行方案》中国语文网。

作者通联: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九年级组。

邮编:430023。

电话:(027)62828590。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八

文章应设置段首句或分论点。《诗经》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为“重章叠句”,即在考场作文文章主体部分的每一段开头都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开头;或用相同的语段开头,或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内容予以清晰、直观、有层次和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使得文章条分缕析。设置主旨句。刘勰《文心雕龙》“总文理,统首尾,定予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行文具篇,起承转合,在行文过程中甚至在偏离题意时,用主旨或关键句在文中多次强调和凸显主旨的方法。即可解除考场上由于高限制条件而产生的紧张感从而导致偏离题意的后顾之忧。主旨或关键句子应放在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以形成脉络清晰如骏马游龙之势;三处句子应独行设置,以增加对阅卷教师视觉的冲击力。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九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1.什么是分子?

2.什么是原子?

3.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展示氧化汞分解的动画)。

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认真听题;思考并回答。

由回忆旧知识引入课题,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又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结构。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

那原子是否像同学们想像的那样呢?

阅读课本53页“原子的构成”这一部分的内容。

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2)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

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

猜想:原子不能分。学生发挥想象说: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

观看原子构成的动画,小组交流后汇报。

培养学生善于想象的精神,体验探究学习过程。

问题激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知原子可以再分。

引导学生正确表述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播放原子弹爆炸的图片: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十

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结构。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这是由于……的缘故”和“这是由……决定的”套在一起而成。改“由于”为“由”即可。

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这是由于……的缘故”和“这是由……决定的”套在一起而成。改“由于”为“由”即可。

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3、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4、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5、由于……下--由于……;在……下。

6、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7、经过……下--经过……;在……下。

8、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9、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10、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11、有……组成--有……;由……组成。

12、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于……;……是十分重要的。

14、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15、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17、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二)藕断丝连。

指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做另一部分的开头。

3、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民间力量”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做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

4、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学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划线句子既作了前一句子的宾语,又作了后一句子的主语。

(三)中途易辙。

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5、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解析:“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删去“对”。

6、中国人民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

“中国人民”这个主语没有陈述的内容,后面又换成了“革命”,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混乱。可把“自从”放到句首。

(四)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7、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解析:“为配制……主要原料”后应接上“也是……都离开不的”,“都离不开它”的主语当为“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与前面的主语(柠檬醛)不一样,结构混乱。

8、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包围了,歼灭了无数的匪军。

“被游击队包围”的主语应该是“匪徒”,但“歼灭”的主语是“游击队”句子结构混乱。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十一

总分热点式这种模板是把总分这一常规形式和热点内容有效地统一起来。结构上的常规有助于考生考场正常发挥,内容上让文章贴近热点,具有时代气息。

“总分”有三种基本形式。

1.先总后分。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然后分别从若干方面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具体加以阐述。

2.先分后总。

3.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热点即近期受关注的话题。考生一般在考前都要注意这方面的素材积累。热点素材以“分”的形式出现,可以采取在文章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等具体形式出现。

范文欣赏:分享。

一个苹果两个人分,是半个苹果。一个微笑两个人分,却是两个微笑。

忙于工作的人啊,在你努力工作时,你是否想过,你的父母在家里守着电视机孤独度日,在你忙于应酬电话不断时,你是否想过,此刻你的父母正守着家里的电话盼望你给家里打一个温暖人心的电话;在你和朋友在酒桌上举杯痛饮时,你是否想过,此刻,你的父母已做好了一大桌可口的饭菜,等候你与它们共进晚餐。

小时候,父母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天都会努力辛苦地工作,可是每天都会做出可口的饭菜与我们分享。我们天真可爱的笑脸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假日里,父母总是推掉那些应酬,一心一意的在家里陪着我们;在我们尽情玩耍时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美好快乐的瞬间,在我们不开心时,父母是我们的倾诉对象,并让我们重燃希望的火苗,与我们一起分享雨过天晴的笑脸。

现在,我们长大了,有的人有了工作,有的有了家庭,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渐渐疏远了父母,对父母冷淡了,这是与中国孝的传统相悖的。

百善孝为先,多陪父母拉拉家常,与他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常回家看看。回家,不仅是我们的道德义务,更是我们挽救孤独老人心的方法。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隔段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每到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快乐无比,与他们分享你的快乐节假日回家看看也是一种分享快乐的方式。

一个懂得分享,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事业做得再大,不懂得分享,不孝敬父母,他终究还是一个失败者。与父母分享苹果,是三分之一的苹果,与父母分享微笑,却是三个微笑。

实用双线结构初中(通用12篇)篇十二

方法通过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态度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模拟微观粒子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问】物理课中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讲解)原子内部各粒子的带电情况。

【提问】。

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的关系。

【投影】激趣:显示一组数据对比。

embed.8【归纳、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板书】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指导阅读〕54页。

【提问】。

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板书】1、分层排布。

【多媒体显示并讲述】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播放动画】。

排出钠原子核外的电子的示意图,并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加以表示。

(讲解)以钠原子为例,讲解核外电子的排布。

【多媒体显示并提问】。

指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提问】在图中能找到哪些规律。

【归纳、小结】。

【阅读教材】熟记重点。

【填表】。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船员安全知识培训心得范文(18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我们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提升。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学习心得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近日,我随公司的管理人员参加了xx分公司举办的“

    2023年红色记忆感受(汇总15篇)

    一分钟,是每个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时间单位。一分钟总结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汇报工作。在紧凑的一分钟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提高个人能力的方法和工

    优秀做家务感受范文(17篇)

    征文是一个展示个人思想和表达能力的机会,让我们通过文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征文的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可以采用一些引言、故事情节或疑问等方式激发读

    2023年做家务感受(汇总14篇)

    经典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更是一种体验和思考的过程。写好经典评论是我们与经典对话的有效方式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作品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

    最新十八岁生日祝福语女生(案例15篇)

    如今,环保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一个好的环保总结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环保实践的案例分享,让我们看到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成果。

    实用人才培养报告(案例15篇)

    经过辞职报告的撰写,离职者可以反思自己在公司的工作表现,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做好总结和规划。我们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

    2023年给领导不痛不痒建议条大全(15篇)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以其精妙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在文学界享有盛誉。把握经典的核心思想,是写作论文的重要一步。经典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

    实用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大全(17篇)

    安全标语的宣传和培训应该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和习惯。安全标语要简洁明了,尽量用简短的语句表达重要的安全提示。下面是一些有关环境安全的标语范例,

    2023年会议记录及心得(通用19篇)

    工作心得的写作要以实际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接下来是几篇精选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

    最新做家务感受(模板17篇)

    公益事业需要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如何开展一项有效的公益活动?小编整理了一些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